供应链管理概论范文

时间:2024-01-15 17:49: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供应链管理概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供应链管理概论

篇1

企业管理模式的变迁是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息息相关的,在不同的环境下,企业会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总体上看,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经历了从传统管理模式向现代管理模式的嬗变。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之下,企业的主要出发点在于对制造资源的占有和对生产过程的直接控制。因此,传统的管理模式之下,企业的眼光是朝内的,资源的概念也仅仅限于企业内部,为了增强竞争力,企业本着“控制”的理念,实行“纵向一体化”的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模式是与市场竞争不激烈、市场需求变化不大的环境相适应的。这种管理模式曾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之后,生产逐渐进入了追求多元、适时生产、追求个性化和知识化的阶段,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必然要发生变化。

原来的“纵向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增加了企业的投资负担、使企业承担了丧失市场机会的风险、迫使企业从事自己不擅长的业务活动,并使企业在每个业务领域都直接面临众多的竞争对手,这些都增加了企业面临的市场风险。而能够预防和规避风险,准确把握市场需求,以较低的成本、较高的质量和较快的速度满足市场需求的企业才能在竞争中胜出。因此,企业管理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在这种背景下,企业的管理模式从原来的基于单个企业的管理模式过渡到基于扩展企业的管理模式。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为了夺回在制造业上的传统优势,开始向日本的企业学习精细生产方式。美国在向日本企业学习的基础上提出了“敏捷制造”的概念,强调了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开放、共享和集成。

供应链管理模式的产生总体上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之前的追求低成本高效率的生产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的追求多品种、高质量的生产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追求多元、适时生产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的追求个性化、知识化生产的生产阶段。供应链管理正是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产生的,企业改变原来的基于控制理念的“纵向一体化”管理模式,不仅将企业自身的人、财、物、时间、信息当做资源,企业外部的资源也可以为企业所利用,从而转变为“横向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关系也从原来纯粹的供需关系、利益竞争关系转变为密切合作的战略伙伴关系,一个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当然,除此之外,供应链管理模式的产生还是信息技术发展、经济全球化发展和物流发展的产物。首先,供应链管理的发展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市场需求千变万化,要确保需求信息准确地沿着零售商——分销商——制造商——供应商的方向进行传递就离不开信息技术和信息工具。20世纪80年代的制造资源计划、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的即时生产、20世纪90年代到世纪末的精细化生产、以及进入21世纪的快速反应供应链等都要求广泛地运用信息技术,加快信息的沟通和传递,实现整个供应链上的信息共享。其次,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也是供应链发展的背景和条件。在全球化的条件下,企业外部存在着大量的资源。企业可以在经营好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的基础上,加强与其他企业之间的合作,实现双方的共赢。最后,供应链管理的发展也离不开物流本身的发展。物流管理和物流技术是供应链发展的载体,没有物流管理和物流技术的发展,供应链上节点企业之间的同步化运作就成为一句空话。正是物流的发展打破了企业的边界,为实现节点企业之间的透明运作奠定基础。

3  供应链管理的内涵所谓供应链管理,就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并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1]。关于供应链管理的界定众说纷纭,通常情况下,对供应链管理的界定都与对供应链的界定息息相关,有了一定的对供应链的界定就会有相应的对供应链管理的界定。全球供应链论坛则将供应链管理定义为:供应链管理是包括从最终用户一直到初始供应商的向顾客提供增值的产品、服务和信息的业务流程的一体化。

尽管不同的组织对供应链管理的界定可能存在着差别,但是各个界定都抓住了供应链管理的实质和精神,进行供应链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以更快的速度、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质量向消费者提品和服务。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就要求供应链链条上的节点企业之间加强合作与沟通,打破传统环境下各个企业单兵作战的状态,彼此联合,积极构建合作伙伴关系,实现企业和企业之间的透明化、同步化运作,共同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因此,供应链管理涉及到供应链条上的所有节点企业,从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开始,到信息从下游到上游的传递,也包括物流、资金流的传递,这些都属于供应链管理的范畴。

4 供应链管理的作用供应链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使企业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质量、更快的速度向消费者提供服务。为此,企业要打破原来的资源理念,不仅要将企业自身拥有的人、财、物作为资源,上游企业的人、财、物,下游企业的人、财、物,以及同行业企业的人、财、物也都可以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式为本企业所用。具体来看,供应链管理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篇2

(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mba硕士研究生,上海 200093)

摘 要:大型超市在经济越来越发达的21世纪其规模也在逐渐的扩大,超市主要是为了让人们过上更加便捷的生活而存在的,随着大型超市的不断扩充,这个行业本身也存在着激烈的竞争,竞争主要是体现在供应链采购,物品配送等问题,有很多的大型超市通过借鉴国外的一些经验发展的非常稳固,但是也有很多的超市因为对这方面管理不得当而逐渐失去市场,面临着严重的经营危机。其中供应链管理引起了极大的关注,本文将从大型连锁超市供应链管理应用改进方面进行探析。

关键词 :大型超市;供应链管理;改进

中图分类号:F252.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5-0031-01

收稿日期:2015-02-06

作者简介:裘成雄(1980-),男,浙江宁波人,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MBA在读。研究方向:采购与供应链。

一、超市经营和供应链管理

超市经营是在很多国家中普遍采用的一种超市的经营模式,是零售业中发展的主流,也占据着主导的地位,而近些年来,我国的超市也在慢慢的向这方面发展,超市经营作为一种新型的经营方式也在我国迅速的发展着,并且这种经营方式在零售业中也涉及了多个区域。

超市经营这种经营方式有利于企业开拓市场能帮助扩大需求点,很利于企业的发展,并且也符合超市零售业的发展特点,便于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与此同时,超市的供应链的也涉及了超市的各个环节,供应链是指企业从最基本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采购到加工成一个制品,最后送到顾客的手中,这一个过程可以看做是一个链条,所以称之为供应链。而供应链管理就是对超市供应的整个过程系统进行计划调控的过程,其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客户的满意,满足客户的需求,在这个条件下再去追求降低成本,供应链的实施是成功企业的基础,而其涉及的范围也是关乎到企业的各个环节和角落。

一个企业的发展,不是单单靠一个人的努力,每个环节的合作和协调显得尤为的重要,供应链管理就是这样的一个理念,供应链的每个环节都共同协作互助的话,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当然,在供应链的网络的共赢和最小成本是我们的重点,供应链管理是当今企业的新型的发展的模式,也是企业扩大发展的唯一的出路。

二、超市供应链管理的必要性及意义

科技和网络的不断发展使得世界一体化的经济在慢慢的完善,企业的竞争也不断的向网络方面发展,在发展的不断实践和总结中得出,企业间有效地供应链可以大大的降低成本而提高收益,因此,供应链的管理已经是市场的需要,是市场发展的大势所趋,每个企业都在提高本企业的超市供应链的管理,这是企业立足于市场的前提和保证,由于供应链的管理已经逐渐的被人们所接受,企业之间的竞争也逐渐的变成了供应链之间的竞争。然而作为一个超市的经营者来说,能够增加利润减少成本是最重要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应该适当的扩大规模并且找到合适的战略合作伙伴,能够加强供应链的管理,参加到供应链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中,这是社会的发展需要,也是超市生存发展的需要。

有很多大型的连锁超市都与供应商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比如说我们都知道沃尔玛、家乐福等等,与供应商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的同时,时刻的掌握着市场的动态,保持最低的库存成本,积极的管理好旗下的合作伙伴供应商企业,并且最终取得供应商和本企业的双赢,我所举例这些大型超市在供应链的管理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这也同时说明超市的供应链管理有很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当今的形式上,超市企业应该努力的成为供应链的核心企业,并且与供应链上的供应商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并积极的带动整个供应链的不断的发展。

三、超市供应链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目前来看,我国超市的供应链的管理正在迅速的发展,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有很多的环节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其中最严重的问题就是超市缺货问题,这个问题直接反映中国超市的零售市场的供应链效率低下、运营水准不高的现状。在我们买东西的时候,很容易就会碰见这样的状况,晚上想要购买一个面包,但是面包架上早就出现了空荡荡的现状,我们就不得不放弃购买了,这是中国超市普遍出现的一个问题,这也是供应链的管理出现了问题。我国的超市企业在供应链管理方面还有待于进步,特别是在我国中国特色的国家背景之下如何才能建立起与之相对应的企业特色的供应链管理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要想要解决这样的一个问题,首先要找准切入点,企业在建立供应链的初期,我们可以从供应链的其中的一个主要的方面去入手,然后再扩展到其他的重要的方面。其次是学会运用变通法,超市企业在选择供应链的管理系统的时候,可以将可用性和实用性作为基础,在建立供应链的时候,处处以人为本,考虑到人的因素,把一切能够简单化的东西都简化。超市在运用变通法建立供应链是非常明智可取的。第三个是追求需求比,所谓需求比就是看中一个系统的效率,而不是选购一个昂贵的产品却没有什么实际的效果,我们所要做到的就是运用最低的成本制造处最大的成果。

四、总结

超市是零售行业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带给21世纪的我们很多方便和服务,如今越来越多的连锁超市涌入我们的生活,使得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超市不仅仅是我们买东西的地方,更是我们希望得到优质服务的地方。它逐渐的演变为一种时尚,一种休闲,一种享受生活的需要随着人们的这些要求,超市应该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需要,合理的高质量的服务和最低的成本,管理好供应链的各个环节的基础和细节。

参考文献:

[1]陈骆.超市经营管理一点通 [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篇3

【关键词】 企业 供应链管理 战略伙伴

科技的进步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不断改变世界,也改变了企业的运作模式。日益发展的电子商务模式给我们的启示是,竞争规则正在以一种我们过去从未经历过的方式改变着。以企业自身为起点,以消费者为终点的传统企业模式已不适应需求环境和竞争环境都不断改变的市场了。企业不能再依照相同的已试验和试验过的规则,在新的经济体制下,企业不但需要学习许多新的规则,而且需要验证许多新的理念。

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作为一种新的学术概念首先在西方被提出来。世界权威的《财富》(Fortune)杂志,就将供应链管理能力列为企业一种重要的战略竞争资源。供应链管理是近几年在企业实行电子化和信息化管理中最流行和最有效的管理模式之一。事实也证明,成功的供应链管理确实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明显地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人甚至说,21世纪的竞争不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企业从原材料和零部件采购、运输、加工制造、分销直至最终送到顾客手中的这一过程被看成是一个环环相扣的链条,这就是供应链(Supply Chain)。供应链管理是在全球制造出现以后,在企业经营集团化和国际化的趋势下提出并形成的,它摒弃了局部管理的思想,采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对物流系统进行管理,是一种整体优化的管理模式。

供应链不孤立地看待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而是把从供应商、制造商到销售商、用户的整个供应链看成一个有机整体。对整个供应链系统进行计划、协调、操作、控制和优化的各种活动和过程,其目标是要将顾客所需的正确的产品(Right Product)能够在正确的时间(Right Time)、按照正确的数量(Right Quantity)、正确的质量(Right Quality)和正确的状态(Right Status)送到正确的地点(Right Place)――即“6R”,并使总成本最小。供应链考虑所有相关的内外联系体,将总体表现、总增加值和总成本作为决定内外行为的关键标准。

供应链的设计内容包括企业自身资源的管理和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管理。企业要考虑到自身资源状况、行业现状及特点、竞争对手的实力状况及对比情况、关联领域的影响、潜在竞争者及替代者的演变前景等等,明确自身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将资源集中于企业选定的一项或几项目标业务领域,以发挥最大资源效用,增强特定的竞争优势。例如,美国的微软公司,日本的本田公司、索尼公司等著名企业,就分别集中资源致力于软件开发、复杂的芯片设计、小型发动机设计和微型电机系统开发工作,从而在各自的行业里取得了明显的竞争优势。对于我国企业来说,由于实力普遍较差且可利用资源也有限,因此,更应该将有限的财力资源集中于适合自身条件的关键领域,建立独特的竞争优势。

一、战略合作伙伴的选择

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管理在供应链管理中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Supply Chain Partnership,SCP)可以定义为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在一定时期内建立信息共享、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协议关系。供应链管理思想需要企业废弃传统的“零和”,而向“双赢”乃至“多赢”发展。据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的调查,在被调查的234家企业中,仅有72家认为他们能与贸易伙伴相互信任,互相合作,占总数的30.8%。另外,我国的一些大型零售企业存在一种“店大欺客”的现象,普遍向其供应链成员收取所谓的“进店费”,这种情况影响了供应链成员的合作关系。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是“横向一体化”思想的集中体现,即核心企业利用其他节点企业的资源和技术优势为自己服务,进而达到多赢的目的。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必然要求伙伴企业之间要有充分的信任以及合作精神。

供应链战略伙伴的选择是一项复杂的、动态的工作过程,要想做好这项工作,企业必须确定合理的工作步骤。建立评价小组以控制和实施供应商的评价和选择工作;分析市场竞争环境,确定待选供应商的类型;分析现有的供应商与该种行业的状况,明确供应商的选择范围;建立供应商的评价指标体系,确立供应商选择标准;与初步选定的供应商取得联系,与供应商相互接触;对参选的供应商进行综合评价,选择最终的合作伙伴。选择合作伙伴,我们必须明白一点:不可避免地强强联合模式预示着合作的价值将取决于最弱的链接的质量。

二、供应链流程重塑

供应链流程主要由以下三部分构成:物资流通、信息流通及资金流通。简单地说,物流就是将货物从买方运送至卖方;信息流就是传递有关货物运送过程的信息;资金流就是为支付货款而进行的资金交换。在电子商务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中,信息流是核心,物流是保障,而资金流则是实现的手段。三者之间的有效互动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子商务模型。企业在引进电子商务时,在传统销售模式和网上销售模式并存的情况下,如何保证企业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有机统一?这需要供应链的有效重组。

1、物流重塑。物流贯穿于整个供应链之中,是连接生产领域和消费领域的桥梁和纽带,是维系生产、流通过程正常运行的基础。供应链管理赋予物流以新的意义和作用,如何有效地管理供应链物流过程,使供应链将物流、信息流、知识流和资金流有效地集成并保持高效运行,是供应链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传统的物流管理存在三大缺陷:库存太大,信息传递太慢和处理需求单一。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物流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实现准时快速交货的措施问题;低成本准时的物资采购供应策略问题;物流信息的准确输送,信息反馈与共享的问题;物流系统的敏捷性和灵活性问题;供需协调实现无缝供应链的连接问题。

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y Logistics,TPL)是实现物流供应链集成的有效方法和策略。通过外包给第三方物流承担者,企业能够将时间和精力集中于自己的核心业务上,提高整个供应链管理和运作的效率。第三方物流战略对制造商而言就是利用外部资源,变用户的固定费用为可变费用,可以得到并共享物流专家的经验和技术成果,物流管理职业化的服务水平,也能为用户提供各类满意的服务。物流经营者对用户的需求变化能进行迅速、有效的响应,满足用户需要,要以用户导向的、全面的角度审视有关的工商物流过程,使物流在期望的领域、期望的时间到达,通过运输合理化、节约中间仓储等方式加速供货速度,顺利实现供应。

2、信息流的再造。供应链管理需要拥有一条由链的末端――消费者驱动的无缝信息流(seamless)。这条信息流在从下家输入到上家的过程中,既要求速度快,又要求信息被供应链所有成员共享。信息技术的变革性发展为信息共享创造了关键性条件。

在企业启动信息化进程之前,信息流程与业务流程是一体的,信息处理与业务活动是同一过程;一旦企业开始信息化,那么信息流就需要从业务流程中剥离出来,以便在信息系统中运行,信息流由信息系统操作,业务流程则由人来操作;当企业完成了信息化改造后,信息流和业务流便可能实现一体化,但是这种一体化是建立在信息化平台上的。信息流重组是指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和顾客需求对业务流程内的信息流进行优化组合的过程。信息流重组的目标主要包括重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适应顾客迅速变化的个性化需求以及创造新的经营模式。

现代企业管理方式的实施是建立在企业信息化基础之上,供应链管理的载体是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企业在加强信息化进程时,一方面要对企业内部业务环节全部实现计算机管理,引进及时供应系统JIT、制造资源计划MRPⅡ管理方式,使企业内部管理明细化;另一方面要建立企业外部网,与上下游企业互联,以增强快速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库存是供应链管理的最大障碍,信息共享后,信息便代替了库存,拥有最佳信息就可以达到最小库存。以信息代替库存,有利于降低库存,降低成本;并且不会由于社会技术进步等原因被原有库存“套牢”。

3、资金流重塑。虽然美国安利公司在中国通过电子商务成功掘金,但安利全球信息技术副总裁兼全球首席资讯官Randy S. Bancino接受记者专访时曾表示,安利正受到资金流的困扰。目前资金流已经严重制约国内电子商务的发展,已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资金流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企业要把资金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中心,因为采购、生产、销售和各项投资都是资金的不断运动,销售和效益实现等一系列活动不能离开财务得到体现。企业要通过对市场的调查、研究、分析和预测以及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是否为市场所需求等因素确定资金的投向,做出科学财务决策,建立可行性研究决策机制。要有资金的计划预算管理,根据资金来源对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资金、固定资产资金等进行综合平衡,分清轻重缓急,统筹运用,保证重点项目资金的需要。优化资金结构管理,建立资金的良性循环机制。合理的资金运用结构保证资金发挥最大效能,确定最佳的资金结构,扭转企业在资金轨道上的不稳定状况,加大对资金运筹的调控力度。还要建立资金的补偿积累机制,抓好资金的后续管理。监控企业资金的合理分流,防止单边流向,尽可能增加扩大再生产的资金,促进企业自我滚动发展。

为了使资金流能正常运行,充分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不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应建设现代企业资金流管理的体系。不仅对财务方面进行管理,而且对库存、生产、销售等业务方面进行管理,不仅管理集团内部,而且与整个供应链管理相结合;通过减少传统财务管理中的许多中间环节,直接对底层员工进行管理;总部的财务主管通过网络,根据动态会计信息,做出财务安排,并通过网络传达下去,实现财务的在线管理。

【参考文献】

[1] 崔介何:物流学概论[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7。

[2] 张继焦:价值链管理[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1。

[3] 戴新民、刘先兵:企业资源与成本管理[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4] 游梦良、李冬华:企业电子商务模式[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

篇4

关键词:供应链;按订单生产(BTO);管理

中图分类号:F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1-0202-02

戴尔(DELL)电脑公司经营管理的核心就是按订单生产(build-to-order,简称BTO)。顾客直接订购个人电脑,然后就直接按订单生产。从订单确认、核查到产品送达顾客,整个过程是在订单发出的5~7天完成的。

1996年,戴尔将其直销模式延伸到因特网上。1997年的第一季度,戴尔的在线销售业务就创造了每天10万美元的销售额。第二季度创造了每天20万美元的销售额,并持续这一良好势头。1998年第一季度末,戴尔创造了 每天50万美元的销售额;而到了第三季度末,在线业务的日销售额增长到100万美元,并且预期这一增长势头还将持续下去。1994年,戴尔推出了传播信息和诊断故障的简单技术支持工具。通过订单跟踪系统,使顾客可以在订单处理的整个过程跟踪订单。1996年秋天,配置系统在因特网上推出,戴尔开始了电子商务。该系统能够确保顾客准确地配置出所需的产品,并即刻得到相应的价格。该系统一经推出,戴尔的收入飞速增长。

按订单生产给戴尔带来了一系列超越竞争对手的优势,如低库存成本、零中间商成本、即时生产最新技术的产品。传统观点认为企业需要维持一定库存以满足顾客的各种需求,企业需要中间商来减轻分销工作的复杂度、消除顾客的购买烦恼。与之相反,戴尔只在顾客订单发出后组织生产。传统观念认为这样做要么成本很高,要么生产周期很长,但是戴尔有能力保证在订单发出后5~7天到货。最终,戴尔成功地实现了个人电脑的直销。

结果是戴尔和顾客实现了双赢。工厂库存期最多为3天,这主要是因为与传统生产系统相比,现在供应商每次运货量更少,但频率更高了。这样,下游企业的库存就为零,因为产品生产出来后直接送达顾客。在整个链条中没有一个环节货物会停留超过7天,但传统供应中零部件的库存期长达60天,中间商的产品库存期是30天。

一、DELL实行BTO模式的时代背景

在具体分析之前,先来了解一下DELL实行BTO模式的时代背景。20世纪末,随着Internet和电子商务技术的成熟,传统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变化具体有以下几点:(1)双重无境界化,即国境与业种之间的界限逐渐消失;(2)追求“3S”,追求规模利益(Scale Merit),范围利益(Scope Merit)和速度利益(Speed Merit);(3)新价格体系的形成,杀价竞争的形成;(4)生产高科技产品的产业处于边际递增的法则下;(5)以客户为中心的经济活动,顾客与企业站在同等立场,优势更具优势。

在这一系列变革的推动下,迫切需要企业对自身内外部环境进行改革,寻求一种新的经营模式。DELL乘着Internet和电子商务的浪潮,在信息集成、同步计划和协作工作流方面进行了重大改良,并结合自身的优势,推行BTO生产经营模式,成功地实现了网络直销,使这个1995年还在亏损的小公司,在1997年第一季度便取得了10万美元的日销售额。1999年更是将一直是全球第一的Compaq公司从美国第一的宝座上拉了下来。2004年5月以高达26.9%的市场占有率夺得了全球PC老大的称号。从1984年成立至今,短短的二十几年以1 000美元的创业资本,创造了高达数百亿美元的总资产,年营业额超过400亿,改变了整个行业的传统模式。

DELL率先采用了建立在全体供应链成员的共同合作之上的、以客户为导向的直接模式,使得顾客可以获得高质量、低价格、新技术的产品。而贯彻在其中的便是杜绝浪费,降低成本的思想。传统的“成本主义”认为,价格=成本+利润,而对于DELL来说则是利润=价格-成本,这两个在数学上完全相同的式子却蕴含着完全不同的经营思想。前者代表在成本上升时,为保证利润只好提高价格;后者则是,价格由市场决定,为提高利润,只有不断降低成本。

直销模式使DELL提高了企业的流动性、获益性和成长性。在使顾客得到满意的产品与服务的同时,也使战略合作伙伴的产品在市场率先得到推广,使从供应商到最终客户整个供应链都获益。其他传统的的大公司,如Compaq、IBM、和Hewdett Packard,他们通过经销商销售产品,顾客购得他们的产品不得不多支付3%~8%的价格,他们也曾效仿直销模式,却只是徒劳无功,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客户基础和相关经验,并且缺乏强有力的供应链支持。美林公司的技术战略专家史蒂文·米卢诺维奇说:“这就有如观看迈克尔·乔丹投篮。我看得很清楚,也知道该怎么做,可我就是做不到。”

二、DELL的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就如同企业体内错综复杂的血管分布,输送着企业生存发展所必须的新鲜血液,一条强有力的供应链可以保证企业获得足够的生产资源,可以保证企业生产的产品快速送达客户,可以保证企业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全球制造(Global Manufacturing)的出现,供应链(Supply Chain)在制造业管理中得到普遍应用,成为一种新的管理方式。而当营销管理和物流管理作为经营管理有机的结合时,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才在真正意义上诞生了,全球供应链论坛(GSCF)对供应链作出如下定义:供应链管理指的是从最终用户到原材料供应商整条网络中关键业务过程的一体化,在这一系列过程中既提供了产品、服务和信息,又给消费者和股东带来了增值。为了加深理解,不妨参考供应链协会(Supply-Chain Council)于1996年提出的适合于不同工业领域的的供应链参考模型SCOR——描述了企业五个基本活动,采购、生产、运输、退货和计划活动,这五种活动贯穿整条供应链并不断循环。具体来说,供应链管理包含了以下八个业务过程:客户关系管理、客户服务管理、需求管理、订单完成管理、生产流程管理、采购管理、产品研发管理和退货管理。

1.订单完成、采购与生产流程的管理

DELL的经营系统与供应链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订单生成的同时便引发了供应链中的订货、补货、生产系统和运输系统。工厂运用FP系统,根据顾客要求的订单送达时间及库存情况、原材料送达时间进行排序,生成可以完成订单流。同时触发补货系统,两小时内物料便送至生产线,迅速组织生产,产品完成后直接交由第三方物流运输至客户。

2.供应商与物流管理

DELL与供应商在供应链管理的环境下,处以一种战略合作关系,提倡双赢机制。DELL非常善于利用供应商的专业效益,与Intel和Microsoft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加快企业推出最新、品质最好的产品。DELL寻找供应商注重弹性,以及是否具备长期竞争、是否能不断投资并保持高速的生产能力来配合DELL的需求。并且拥有一套自己的供应商管理机制,如“供应商积分卡”,即在卡上标明标准:每100万件能容忍的瑕疵品比率、市场表现、生产线废品率、运送的及时性、交易的容易度等等,以此来衡量评估供应商。

在物流方面,DELL将这方面的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如联邦快递、伯灵顿和豪顿的各地区物流业的翘楚。通过信息的整合,使工厂、供应商和物流公司能有效快捷地联系在一起,为物流的快速准确运送提供了基础。并且在产品设计上,DELL也考虑到物流的便利。如为尽量减少存储和运输空间,DELL专门设计了一种称为多层包装(Multi-Pack)的包装箱。

3.产品研发管理

DELL的设计从未离开过市场,市场部门对设计部门提要求,设计部门确定产品得到市场部门的认可,并对不同细分市场顾客的不同需求,设计了不同的产品线。DELL将订单中的客户需求引入新品开发的立项和论证上,并使供应商参与到产品开发的过程中,完成供应链中的新品开发,加速产品周期,快速抢占市场,获取利润。

尽管直销模式中仍存在着不少缺陷,但是,DELL精神——迈克尔·戴尔和凯文·罗林斯这样定义DELL精神:关注客户,开放和直接的沟通,做良好的世界公民——以及它在供应链管理之中的改革与创新,确实值得其他企业学习与借鉴。但是在未来的竞争中DELL有必要采取措施对其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调整或改革,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边建强,赵洁.特色企业文化实务与成功案例[M].北京:当代出版社,2008.

[2] 陈荣秋,马士华.生产与运作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 陈志浩,等.WTO与计算机营销[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

[4] 陆大道,等.中国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5] 牟宗山.市场营销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篇5

论文摘要: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物流在电子商务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成为日益密切的互动关系。物流是实施电子商务的根本保证,电子商务也促使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发展。b2b模式的电子商务面向企业整个供应链管理,并带来了供应链的变革,使企业降低交易成本、缩短订货周期、改善信息管理和提高决策水平,从质量、成本、响应速度和服务四方面改进企业经营,提高企业竞争力。b2b的电子商务模式弥补了传统供应链的不足,它不仅局限于企业内部,而且延伸到供应商和客户,甚至供应商的供应商和客户的客户,建立的是一种跨企业的协作,覆盖了从产品设计、需求预测、外协和外购、生产、分销、存储和客户服务等全过程。居于同一个供应链系统的厂商之间不再是零和,而是双赢。b2b的电子商务模式带来了供应链管理的变革。它运用供应链管理思想,整合企业的上下游的产业,以中心生产厂商为核心,将产业上游供应商、产业下游商、物流运输商及服务商、零售商以及往来银行进行垂直一体化的整合,构成一个电子商务供应链网络,消除了整个供应链网络上不必要的运作和消耗,促进了供应链向动态的、虚拟的、全球网络化的方向发展。

1.问题的提出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互联网一直保持着持续、稳定的发展态势,截至2006年12月31日,我国上网用户总数已达到了13700万人,上网计算机数已达到了5940万台;我国的域名总数也已超过410万个。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各种类型的电子商务也随之不断地涌现,预示着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  

我国电子商务的前期发展主要是利用资本市场的支持而快速膨胀起来的,从表面上看市场似乎很繁荣,实际上华而不实。许多网络公司和“触网”的企业并不十分重视市场服务体系的形成,也很少考虑物流这类的现实问题,而事实上物流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可以说,电子商务是信息传播的保证,而物流则是执行的保证,同时电子商务的发展也会对物流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有必要研究一下电子商务与物流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探讨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物流的策略问题。  

1.1电子商务对物流的影响

电子商务的发展使物流的内容更加丰富,同时也对物流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许多新的问题,物流业必须积极应对,加快发展,而此动力来自于电子商务的发展。  

(1).对物流理念的影响。现代企业的竞争优势已不再是拥有物质资源的多少,而在于它能调动、协调、整合多少社会资源。企业间的竞争也成了以物流系统为依托的信息或知识联盟的竞争。另外,物流系统也由供给推动变为需求拉动,在各功能环节上极大地降低成本,包括降低采购、库存成本,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销售和营销成本以及增加销售的机会等。  

(2).对物流系统结构的影响。由于网上客户可以直接面对制造商并可获得个性化服务,故传统物流渠道中的中介将逐步淡出,组织结构将趋于分散并逐步虚拟化。由于网上时空的“零距离”特点,客户对产品可得性的心理预期加大,因此,物流系统中的港、站、库、配送中心、运输线路等设施的布局、结构和任务将面临较大的调整。另外,那些能够在网上直接传输的产品(如书报、音乐、软件等)物流隐形化,并最终被网络系统所取代。  

(3).对物料采购的影响。在互联网上,企业寻找合适的供应商具有无限的选择性。这种无限的可选择性,会带来供货价格降低的好处,也将导致市场竞争的加剧。  

(4).对存货的影响。一般认为,由于电子商务增加了物流系统各环节对市场变化反应的灵敏度,可以减少库存、节约成本。但从物流的观点来看,这实际是借助于信息分配对存货在供应链中进行了重新安排,存货从结构上将沿供应链向下游企业移动。这就引出了由于上游企业减少存货而带来的相对较大的经济利益如何与下游企业一起来分享的问题。  

(5).对客户服务的影响。网站的主页不仅能宣传企业和介绍产品,而且能够与客户一起就产品设计、质量、包装、改装、交付条件、售后服务等进行一对一的交流,协助客户拟定产品的可得性解决方案,帮助客户下订单。其次是对客户追踪服务的个性化,发现客户个性化服务需求的统计特征将主要依赖对客户资料的收集、统计、分析和追踪,这要涉及到文化的、心理的、法律的等诸多方面,因此建立客户档案并追踪服务成为一项极富挑战性的工作。

1.2我国电子商务企业的物流形式

在我国电子商务的实践中,目前主要采取了以下三种方式:一是建立自己的配送渠道和设施,依靠自己的能力搞配送,这种方式常用于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二是委托专业物流配送机构完成商品配送,这种方式比较适合我国国情。三是连锁店、邮政快递等原有配送网络搞联合、协作,共同完成物流配送,这种方式将电子商务配送与传统物流配送一体化,有利于集中使用物流资源,优化物流配送网络。  

对大多数电子商务网站,就其物流而言,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以亚马逊为代表的纯网络公司;二是以阿里巴巴、亚商在线为代表的经营b to b业务的;三是以麦网为代表的由传统邮购公司转向b to c业务的。目前这些电子商务网站主要涉及图书、礼品、服饰、电子产品、日用品等,它们的物流不少是委托专业物流配送机构来完成的。特别是对于一些小型的网站,物流问题几乎成为不可逾越的障碍。货物不能及时送到,或采用自行车递送等落后的送货手段,使电子商务的信誉受到极大的损害。  

因此,引出了企业间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使大家达到共赢的状态,形成供应链,建立供应链管理。

2.电子商务供应链

2.1供应链的含义

供应链是指从客户订单开始,经历原材料、供给、生产、产品的配送等阶段的货物移动的整个过程。所有公司都属于供应链网络的一个部分,由于公司规模的大小、产品的类型不同,各个公司在供应链网络中的角色和状态也不同。

“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概念并不是某个人一下萌生出来的想法,它是商业在过去的30年中逐渐发展,尤其是在全球自由贸易的推动下形成的。从物流学的角度看,供应链的概念是物流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们知道,物流科学一形成便给这一科学领域注入了系统的思想,这是毫无疑义的,因为,分散的功能要素集合成一个物流系统,这是物流的根本意义所在。但是有系统思想之后,又如何采取有效的系统的行动呢?。对物流各功能要素的效益背反关系的解决,是系统管理的主要目的。物流科学解决这一问题的传统方法是沿着形成物流的供应链,在各种效益背反、相互矛盾的主要功能要素环节之间,去权衡利弊,去协调关系,去寻求两条背反趋势曲线的合成曲线的最优范围,或干脆放弃全部链,去管理部分环节,但是,这种处理方法在物流系统变得更大、更复杂之后,往往不再有效。物流的“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便是针对这一状况出现的新的管理思想。

2.2基于internet的供应链

基于internet的供应链信息系统能帮助企业优化供应链的执行、降低成本并提高生产率和工作效率。大概有以下几点:

(1).清晰的端到端的执行状态。系统组织跨越整个供应链的库存和信息以支持订单履行、生产运作和客户服务运作。即时的库存和订单状态意味着供应商能够迅速的做出正确的决策,较少错误并保证即使交付。可以把握的交付顾客不再满足仅仅只是通过一个web产品目录获得产品介绍和产品价格信息。结合电子商务解决方案一起,让顾客能够知道他通过网络下的订单是否有货以及何时可以交付,从而做出明智的购买决定。 

(2).自动化的流水作业。系统可提供给供应商和买主一个可见的连线,当买主的库存低与安全库存,系统可以自动的向供应商发出订单并将产品交付给买主。 

(3).快速的应变能力。物流和配送操作并不都是类似的,系统设计提供了一个开放的技术平台,使企业能够实行新的战略战术来提高货物的周转率,满足和发掘新的产品需求和增值服务。 

2.3电子商务供应链的商业变革

企业内部存在着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流动,企业与企业之间也存在着这样的流动关系。在日趋分工细化、开放合作的时代,企业仅仅依靠自己的资源参与市场竞争往往处于被动。必须把同经营过程有关的多方面纳入一个整体的供应链中,这样每个企业内部的价值链就通过供应关系联系起来,成为更高层次、更大范围的网络供应链。供应链管理就是把这个供需的网络组织好。但传统的供应链管理仅仅是一个横向的集成,通过通讯介质将预先指定的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和客户依次联系起来,这种供应链只注重内部联系,灵活性差,仅限于点到点的集成。这样成本高、效率低,而且供应链的一个环节中断了,则整个供应链系统都不能运行。 b2b的电子商务模式弥补了传统供应链的不足,它不仅局限于企业内部,而且延伸到供应商和客户,甚至供应商的供应商和客户的客户,建立的是一种跨企业的协作,覆盖了从产品设计、需求预测、外协和外购、生产、分销、存储和客户服务等全过程。居于同一个供应链系统的厂商之间不再是零和,而是双赢。b2b的电子商务模式带来了供应链管理的变革。它运用供应链管理思想,整合企业的上下游的产业,以中心生产厂商为核心,将产业上游供应商、产业下游商、物流运输商及服务商、零售商以及往来银行进行垂直一体化的整合,构成一个电子商务供应链网络,消除了整个供应链网络上不必要的运作和消耗,促进了供应链向动态的、虚拟的、全球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它运用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技术——客户关系管理(crm),使需求方自动作业来预计需求,以便更好地了解客户,给他们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使资源在供应链网络上合理流动来缩短交货周期、降低库存,并且通过提供自助交易等自助式服务以降低成本,提高速度和精确性,提高企业竞争力。

3我国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策略 

电子商务要能健康、快速发展,首先是要解决企业的物流配送问题。如何解决我国电子商务物流问题,是当前电子商务和物流企业共同关心的问题,物流企业应努力学习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建立适应于我国市场状况的现代物流。  

(1).构建企业核心能力。物流企业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构建核心能力主要应从知识技能的积累,组织管理体系的完善,企业文化的培育,信息体系的建设等方面入手。对有条件的企业可进行资产重组,建立区域联盟。实现资产重组可以使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建立区域联盟可以将各自独特的企业资源整合为一体,实现互补和共享,同时还能使优势企业形成规模化经营,降低运作成本。  

(2).应用先进的物流技术,提高企业信息化程度。信息是物流系统不可或缺的核心部分,诸如条形码、电子数据交换(edi)、管理信息系统(mis)、射频技术(rf)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等已在国外大型物流企业中得到充分应用。先进技术的应用是物流企业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的有力手段,才能承担起网络经济时代赋予物流配送业的历史任务。  

(3).双方共同努力,降低配送价格。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来谈要解决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企业之间在配送服务价格方面的矛盾,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一方面电子商务公司不能只考虑订单的数量,还应同时考虑配送成本,在消费者下订单时,提示消费者商品的配送范围,使配送范围相对集中。另一方面,物流配送企业应积极协作,加强管理开源节流,降低物流成本和配送服务的价格。  

(4).跟踪市场节奏,建立以配送为中心的物流服务体系。配送是商品市场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大批量、少批次的物流配送活动逐步被小批量、多批次所取代,个性化、多样化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配送已成为电子商务时代物流活动的中心环节。因此,这部分工作需要物流配送企业与电子商务企业明确分工,可更多的依靠物流配送企业。当然,物流配送企业也要改变单一送货的观念,让企业人员面向市场、面向客户,协助电子商务公司完成售后服务,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内容。  

(5).引进新理念,培养综合型物流人才。要发展电子商务物流必须加大对仓储业、配送中心、物流中心、批发中心以及集装箱中转站等物流设施的投入,必须引入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同时,电子商务物流涉及到贸易经济、管理学、运输学、包装学、情报学、社会学、通讯及计算机网络等学科,对物流的从业人员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员工的素质和管理水平对物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我们理应重视物流科技的发展与人才的培养。  

(6).打破条块分割,使物流、商流和信息流有机结合。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原物资部、商业部、外贸部、交通部以及中央各部(煤炭、林业等)均有各自的物流系统。这种分散的多元化物流格局,导致专业化流通的集约化经营优势难以发挥,规模效益难以实现。由于利益冲突及信息不通畅等原因,造成余缺物资不能及时调配,大量物资滞留在流通领域,造成资金沉淀,发生大量库存费用。因此,我国应尽快着手建立集物流、商流、信息流于一体的新型物流配送中心。 

结论

电子商务方便快捷的特性,使消费者与厂商之间的供求信息得到更快的传达与满足,产品不断改良以符合消费者的需求,资金也得以加快流转。这一过程带给物流产业的正是无数个生意机会。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了社会和经济的热点,特别是b to c的发展离不开物流业的支持,市场对物流配送的需求十分旺盛,物流配送正在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面对这一形势,政府应尽快制定相关的法规政策,加强物流配送的市场宏观调控,建立全国性的物流权威管理机构,负责规划管理物流配送业和相关市场,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在企业电子商务的供应链上除资金流、物流、信息流外,根本的是有增值流。各种资源在供应链上流动,是一个不断增值的过程,因此供应链的本质是增值链。从形式上看,客户是在购买企业提供的商品或服务,但实质上是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价值。供应链上每一环节增值与否、增值的大小都会成为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所以,要增加企业竞争力,就要求消除一切无效劳动,在供应链上每一环节做到价值增值。 

以往的erp、b2c的电子商务都只实现了本企业的供应链上的增值,而b2b的电子商务利用erp、scm和crm等web技术,将上下游企业组成整个产业系统的供应链,并且与其他企业、产业的供应链相连接,组成了一个动态的、虚拟的、全球网络化的供应链网络,真正做到了降低企业的采购成本和物流成本,在整个供应链网络的每一个过程实现最合理的增值,并且最重要的是提高企业对市场和最终顾客需求的响应速度,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另外,企业电子商务的供应链系统的打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期间需要自身企业的供应链系统各部分的有效运行,也需要企业的上下游企业的供应链系统与之配套发展运行,而要保证整个企业电子商务的供应链系统的稳定、高效、持续运行,是需要对应先进的it系统的支持和发展。企业电子商务的供应链打造任重而道远。

主要参考文献

[1] 王欣兰.物流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11~32

[2] 赵益华.电子商务与供应链 .中国物流网,2008.1

[3] 张存禄,黄培清. 供应链管理,清华出版社 ,2006.88~92

篇6

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现代物流经营管理理论,具有较强物流经营管理实践能力,在工商企业物流中心和第三方物流公司从事物流经营管理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专业核心能力:现代物流经营与管理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经济学基础、管理学基础、经济法、现代物流管理、电子商务、配送与配送中心管理、采购与仓储管理、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商品学概论、电子商务、社会调查、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

篇7

关键词 物流配送 库存 供应链管理 物流成本管理

21世纪随着我国加入WTO,在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涉足物流可谓趋之若鹜,怎样正视其良莠不齐的层次性,难免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世界需要中国,中国需要世界,整个物流配送体系则是维系中国经济发展的机遇和动力,权衡利弊基于当代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主流,包括和谐中国在内所有想成为地球村的合格居民,就必须行动起来,投身于数字化世界,以适应地球村的生存环境。诚然,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热点之一,我国政府机构对物流产业在中国的健康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本文就我国物流配送的现状及发展进行了分析阐述。

1 我国物流配送现状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我国物流配送现状和发展趋势,可以参考以下表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欧新黔说,2004年,工业企业流动资金周转率为2.16次/年,发达国家一般超过15次/年。社会物流总费用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1.3%,高于国外发达国家一倍以上。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总公司总裁张斌介绍:现在,能参与客户物流资源的内外统筹配置,为客户提供量体裁衣的个性化物流服务的企业还很少。由此可见,我国社会物流虽然有了快速发展,但与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相比,仍难满足高速发展的物流需求。

据统计在我国,物流费用占了货品总成本的30%,运输成本比西方发达国家高出3倍。另外,从产品的供应链结构来看,90%的时间消耗在流通环节,在生产环节的时间只占10%。另据统计,2004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38.4万亿元,同比增长29.9%。国内现代物流业实现增加值8 459亿元,同比增长8.4%。全国社会现代物流总费用为29 114亿元,同比增长16.6%,但第三方物流在整个物流需求中所占的份额不足4%,远低于发达国家。另外,我国需要运输的实物量增长20%左右,而实际完成的货运总量只增长了10.6%,使货物在途时间延长,压港、压航、压库严重。同时在我国的外包物流服务中,85%来自基础,其中53%来自运输管理,32%来自仓储管理,增值服务及物流信息的财务收益只占15%。而在美国,来自基础的收益占62%,增值服务的比例已达38%。因此我们不难看出:尽管目前我国社会物流需求持续高速增长,物流业增加值稳步上升,物流服务在我国仍占主导地位,但物流发展的总体水平还比较低,问题比较突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物流基础设施的“瓶颈”现象。就2004年来说,测算的社会物流总额增长率如剔除价格因素,需要运输的实物量增长20%左右。而实际完成的货运总量只增长了10.6%,与需求增幅之间至少存在9个百分点的差距。而这又集中体现在铁路运力偏紧和沿海水路运力偏紧两个方面。我国铁路总营业里程居世界第三,完成工作量居世界第二,每公里完成的货运量居世界第一,但仍然不能满足社会物流需求。全国各地每天向铁路部门申请车皮15万~16万辆,实际只能满足9万多辆的要求。同年,煤炭、石油、焦炭、金属矿石、钢铁及有色金属、水泥等大宗基础原材料资源总量高达52亿吨,增幅高达44.5%,这些产品通过铁路运输不到16亿吨,只增长10.1%。其他部分只能通过公路、水路运输解决,既增大了物流费用,也由于运输批量小、速度慢,加剧了运力紧张的局面,同时也造成产品滞压,库存增长的现象。港口接卸进口铁矿石2亿吨,同比增长38%,由于疏运能力不配套形成了压库压港,2004年7月份全国主要港口铁矿石港存达到3 400万吨,同比增长了146%,年末仍高达2 400万吨。

(2)物流模式粗放,供需不平衡依然存在。企业物流运作模式受“大而全”、“小而全”的思想影响,习惯于自成体系、自我服务,大量潜在的物流需求还不能转化为有效的市场需求;同时物流企业规模小、实力弱、功能单一,服务质量和效率难以满足社会化物流的需要。这几年,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很快,但真正能够提供一体化服务的企业还不多。物流社会化、专业化、组织化程度低,造成物流效率低下,现有资源利用不足,社会物流依然粗放。我国物流粗放也明显地表现在物流市场不成熟。我国物流外包业务绝大多数还只是集中在传统的运输、仓储业务,一些新兴的物流业务外包比重很低。物流企业一哄而上,而且绝大多数都涌向运输领域,造成我国运输能力,特别是公路运输能力极为分散,恶性竞争,导致运价过低,超载超限现象严重。

(3)物流整合协调能力受到宏观环境的制约。当前,我国物流总体水平落后,存在物流技术与装备水平和物流综合协调能力这两方面的约束。

2 物流配送的若干新观点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能够以信息技术为纽带,将各项具体的物流作业整合为一个系统,企业物流信息系统不仅能够将各项具体的物流作业综合在一起进行平衡运作,使物流总成本大大降低,而且能针对不同层次的物流问题进行管理控制、决策分析和战略规划。现代物流的发展,经历了将近一个世纪的演变,各种思想观念层出不穷,若干新观点应运而生。转贴于

2.1 黑大陆和物流冰山说

著名的管理学权威P·E·德鲁克曾经讲过,“流通是经济领域里的黑暗大陆”,德鲁克泛指的是流通,但是,由于流通领域中物流活动的木弧形尤其突出,是流通领域中人们更认识不清的领域,所以“黑大陆”说现在主要针对物流而言。“黑大陆”主要是指尚未认识、尚未了解的领域。在黑大陆中,如果理论研究和时间探索照亮了这块黑大陆,那么摆在人们面前的可能是一片不毛之地,也可能是一片宝藏。“黑大陆”是对20世纪经济界中存在的愚昧的一种反对和批判,指出在当时资本主义繁荣和发达的状况下,科学技术也好,经济发展也好都远未有止境;“黑大陆”也是对物流本身的正确评价,这个领域未知的东西还很多,理论和实践皆不成熟。从某种意义上来看,“黑大陆”说是一种未来学的研究结论,是战略分析的结论,带有很强的哲学抽象性,这一学说对研究这一领域起到了启迪和动员作用。物流冰山说是日本早稻田大学西泽修教授提出来的,他在研究物流成本时发现,现行的财务会计制度和会计核算方法都不可能掌握物流费用的实际情况,因而人们对物流费用的了解是一片空白,甚至有很大的虚假性,他把这种情况比作“物流冰山”。冰山的特点,是最大部分沉在水面之下,而露出水面的仅是冰山的一角。物流就是一座冰山,其中沉在水面以下的是我们看不到的黑色领域,而我们看到的不过是物流的一部分。西泽修先生对物流成本的具体分析论证了德鲁克的“黑大陆”说。事实证明,物流领域的方方面面对我们而言还是不清楚的,在黑大陆中和冰山的水下部分正是物流尚待开发的领域,正是物流的潜力所在。

2.2 第三利润源

这种说法最早是日本的一位物流学家提出的。所谓的第一物流是指在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最初企业是把降低人工和材料的成本当作是扩大利润的一个最重要的来源,所以这时候把降低人工和材料费用作为第一利润源泉。当人工和材料成本降低到一定幅度以后,这时候可能空间就不大了,这时候发现通过扩大市场销售可以获取更多的利润,所以把这种途径称为第二利润源泉。同样,随着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在这个市场能够占有的市场份额也是有一定限度的,达到一定限度的时候,人们发现如果能有效地降低在成本中占据相当高比例的物流费用,就等于提高了利润。所以这时候人们就开始把服务物流称为第三利润源泉。

2.3 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从客户开始,到客户结束。绝对重视和服务客户实际需求是供应链发展的原则和目标。从1975~1990年企业开始集成自身内部的资源,企业的运营规则也从以生产为中心的推式转变为以客户需求为源动力的拉式;进入20世纪90年代,工业化的普及使生产率和产品质量不再成为竞争的绝对优势,供应链管理逐渐受到重视,它跨越了企业的围墙,建立的是一种跨企业的协作,以追求和分享市场机会,因此供应链管理覆盖了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客户的客户的全部过程,包括外购、分销、库存、运输、仓储、服务等。随着涉及的资源和环节的增加,对供应链的管理就变得十分复杂,要求也相应随之提高,信息技术也就显得格外重要。在计划经济和短缺经济条件下,企业拼命争技改、抢项目、扩建厂房、更新设备,导致制造能力大量过剩,而销售和供应能力则很弱,是典型的“腰鼓型”呆滞式企业。目前许多管理咨询和软件公司将注意力集中在“腰鼓型”企业的制造问题上,这虽然是ERP最擅长的内容,但也是我国企业包袱最沉重、问题最多的部分,因此造成了国内ERP应用的许多失败案例。

3 我国物流配送的发展趋势和现实意义

中国物流标准体系已经基本建成,目前正在报批阶段,何时正式出台尚不能确定。在科技进步和管理技术创新的驱动下,物流产业经历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种质的飞跃说明全球物流已经进入供应链时代,包括美国、日本在内的物流产业发达国家,都寻找到了物流趋势的路径,而精细物流、闭环物流,对中国物流产业的发展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全球经济将进一步增长,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优胜劣汰将不可抑制,伴随着经济增长的全球物流将会得到极大发展,发展中国家物流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根据国内外物流发展情况,可以将21世纪物流的发展趋向归纳为信息化、网络化、柔性化、标准化、社会化等。专家认为:面对世界物流发展趋势,中国物流应该把握供应链,提升核心竞争力。供应链是物流管理在深度和广度方面的扩展;制造业企业、物流企业都应重视供应链,供应链取代物流,不仅是理论的发展,更是时代的变革。从而使物流速度加快,准确率提高,库存减少,成本降低,以此延伸和放大传统物流的功能,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

当下,我国虽然加入了WTO,但是从发展到发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面对现实,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才是真正归宿。在全球化的21世纪,我国想要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物流业不可生硬嫁接,不可削高就低,更不可急于求成、拔苗助长,要深入把握时展趋势,把时尚性和前瞻性统一起来,本着创新原则,吸纳前人思想,把继承和变革统一起来,选择从今天开始,微笑面对物流变革后的机遇和挑战。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电子商务 物流业 发展现状 发展策略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崭新的商业运作方式,将会给各个行业与领域带来一场翻天覆地的革命。对于广大的企业来说,步入电子商务时代是一个机遇,更是一个挑战。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有效的商业运作方式,将迎来一个极大的市场发展机遇。藉此契机,作为电子商务发展配套措施的物流业,其必将也要受到快速发展的电子商务的重大影响,迎来物流业革命性的变革。

一、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的关系

(一)电子商务与物流的相互影响

电子商务不仅是一种新的交易方式,更是一种新的工具,新的技术应用。物流作为一种经济活动,同样也就需要把新工具,新技术应用到物流的运作当中去,以提高物流的效率,降低物流的成本。

电子商务对现代物流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不仅体现在对物流管理理念更新上,而且还包括物流系统结构调整、客户服务和物流地位大大提升等多个方面。电子商务带来的信息环境,使得物流业在供应链一体化建设和物流作业过程中的信息共享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信息共享的即时性,能够使企业在整个供应链中做到有效地分配信息资源,使得全系统的物流服务水平达到最高。物流作为供应商与客户最终连接的纽带,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必然会促使企业越来越重视物流配送体系的建设。而且建立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也必然会成为企业发展电子商务新的利润增长点。

(二)电子商务物流的特点

在电子商务影响与推动下,现代物流业具备了许多新特点: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柔性化、标准化。其中:物流的信息化是电子商务的必然要求。网络化就是在信息化的基础上,物流内部系统的网络集成,是电子商务下物流活动的一大特征。智能化和柔性化的特点体现在各种电子商务系统在物流领域的应用上。电子商务带来的不但是技术的革新,还有一系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技术标准和现代物流流通标准。

二、电子商务时代下我国物流业面临的机遇与制约因素

(一)电子商务时代给我国物流业带来的机遇

发展电子商务物流对于我国的物流业来说是一个重大的契机,也是重大的转折点。电子商务对我国物流业的现代化进程带来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对物流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电子商务带来的信息化使得物流在信息处理和信息存储方面变得电子化和数字化,同时,物流的信息化派生出了物流作业的自动化、智能化,使得作业过程做到了省力和快捷。

此外,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管理水平的提升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管理理念的提升。随着电子商务时代带来的客户关系管理理念,满足客户的需求成为了物流企业服务的最终目标。这将有力的推动物流业的服务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二是对管理人才要求的提升。为适应电子商务下物流企业发展的需要,物流企业管理者必须同时具备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等多方面的知识,必将是电子商务时代下的复合型专业人才,从而提升企业管理者综合素质和整个企业的管理水平。

供应链管理的优化。电子商务的出现对供应链管理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其不但提供了更高层次的信息技术支持和带来了诸多环节运作方式的优化,而且在促进了供应链管理理念的变革和升级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使供应链管理能够更高效的整体化运作,提高供应链敏捷性、降低供应链的成本,从而在整体上提高供应链管理效果。

物流配送的地位进一步提高。一直以来,物流是供应商与客户最终连接的纽带。而随着电子商务在物流企业的应用与深化,企业将会更加重视物流配送体系的建设。从而摆脱“包邮”——物流配送在发展初期主要是作为促销的一种手段的尴尬。而且建立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也必然会成为企业发展电子商务新的利润增长点。而其中物流配送中心作为企业商流、信息流和物流的汇集中心,将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当前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势头可以说是欣欣向荣,但是具体到电子商务积极运营与有效应用中,受我国传统计划经济的长期深入影响,加上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各行各业对于物流业的重视程度还不够,物流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大量的问题,物流体系的行业发展还需要不断的改进与积极的完善。但是构建现代化的物流体系不是一蹴而就的口号一呼就能够完成的,还需要物流业积极的与电子商务相融合,循序渐进的不断探索、实践、发展与完善。

物流业总体水平偏低。我国物流业的总体水平仍然偏低,存在的问题也比较多,具体表现在:

(1)运行效率偏低。我国物流业的运行效率极为低下,具体表现在:第一,物流业的资金实力不足,相关设施与技术设备落后,相关物流企业的运营成本居高不下,运行效率难以提高;第二,缺乏全国性的全面系统性物流服务网络,已有物流服务的网络区域,物流运输速度也极为缓慢,难以提高,更不用说积极有效的发展全球性的物流服务网络了,物流行业的从业人员的工作效率低等也是我国物流业的普遍现象。

(2)基础设施能力不足。当前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更多的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现代化的市场营销管理与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还没有积极有效的融入进我国当前的物流业发展中。物流业的发展还处于传统的物流发展阶段,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不够,资金不足,普遍存在企业的物流设施与设备陈旧老化,相关管理与维护技术落后、运营过程中的劳动生产率水平低下。此外,我国当前的物流业发展缺乏先进的现代化管理与科学技术元素,缺乏物流业的网络信息化发展与提高,难以满足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要求。

(3)服务水平的制约。就当前我国物流业的整体发展来看,物流企业的发展极为分散、管理方式都拘于传统,缺乏现代化的市场营销概念引入,缺乏有效的网络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与提高,区域性的企业物流割据大量存在,极不利于社会服务网络的有效形成,受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也难以得到有效的提高。

发展没有统一规划。就当前我国物流业的积极发展而言,我国物流业内部的发展并没有形成有效的统一部署与合理规划,依靠传统的分散式管理的物流系统与相关企业居于大多数,受此因素的影响,在物流行业的积极发展与有效管理中,存在着极多的杂乱、复杂、繁琐性的问题,缺乏统一的规划性管理机制,管理极为不到位,管理的效率也难以提高,物流业内部的行政割据局面、部门割据局面、重复交叉的分工情况普遍存在,对物流业的集中规划、有效统筹、合理安排、协调发展带来了严重的阻力,对物流业的长远发展与优化极为不利。

对物流建设重要性认识不足。传统的“重生产、轻物流”观念一直以来就持续影响着我国的物流业发展与积极建设。而我国市场经济的日益提高与完善发展,对生产、运输、销售等环节的材料与产品流通情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物流建设成为影响经济发展与企业经营的重要发展问题。必须积极有效的加强对物流建设的认识,完善市场的相关物品流通制度与物流管理系统,更好的发挥物流在企业经营与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电子商务时代下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策略

由以上对我国物流体系发展现状的分析,明显可看出,由于传统经营观念和企业模式的影响,及各种具体因素的综合作用,我国的电子商务物流发展仍存在较多的阻碍。在由电子商务带来全球经济一体化加速的背景下,解决好我国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问题将有效的促进我国现代化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将有效的带领我国的物流产业向国际化、全球化的方向发展。因此,积极推进我国电子商务物流建设迫在眉睫。

(一)明确发展电子商务物流的重要性

我国物流业要想获得持续的稳健发展,必须积极有效的加入现代化的优势元素,尤其是电子商务信息技术,将电子商务与电子商务物流进行有效的发展融合,进一步完善我国物流业的现代化发展,提高物流业的现代化物流管理水平,积极有效的扩大我国物流市场发展需求。通过这些现代化的优势元素,有效的针对市场需求,进行合理的物流资源统筹与物流信息优化,建立良好的电子商务物流应用与运营环境,有效提高我国物流业积极发展。

此外,政府应该建立必要的相关部门协调机制,出台相关的物流运作标准和政策。并由政府部门牵头,吸收该行业的相关研究组织、专家和学者。为电子商务物流未来在我国的发展出谋献策。制定全国性的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并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规划中。

(二)构建我国电子商务物流的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际物流巨头涉足我国的物流领域,对我国本地物流业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面对外国物流巨头的冲击,我国的物流企业如果求得长期的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注重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构建与培育。

首先,必须积极有效的加强我国物流业的整体信息化建设,通过积极的融合现代电子商务技术、网络信息化技术,将物流业的发展提升到现代化的发展水平,积极有效的集物流服务、信息流与资金流于一体,进行统一的优化与发展。物流的网络信息化更多的表现在物流业的电子商务运营与存在,即积极有效的把物流的相关组织、交易活动、管理办法、服务优化进行科学合理的电子信息化操作。快速、及时、有效的了解客户需要提供相对应的物流业服务。这些情况必须极大的增加相关电子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投入才能予以实现。

其次在积极有效的提高物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时,必须快速有效的为物流业培养并大力储备大量的优秀人才,尤其是熟知电子商务运作的相关物流人才。现代物流业的积极发展要求其在人才的引进上,能够培养并获得熟知物流理论与知识,并积极了解电子商务理论与操作的复合型人才,以便更好的实现物流业的电子商务运营与相关操作,促进物流业的现代化发展。

(三)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第三方物流体系

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日益深入与影响,极大的改变了企业的经营环境,我国物流业的发展也是如此,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第三方物流模式与物流体系,是我国物流业未来发展与提高的重要紧迫性问题,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要求积极有效的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以物流业的市场需求为发展导向,以降低成本、提高运营速度为重要的目标追求,努力借鉴外国先进的物流业管理与发展经验,通过全面、系统、科学的物流理论研究与综合,将现代化的电子商务技术积极有效的构建到第三方物流体系的发展中,营造良好的第三方物流环境,更好的推动电子商务物流业的发展。

(四)积极推进物流业电子商务的进程

当前物流业的发展,更多的应用到了网络信息技术,其利用电子商务的有效手段,有效的突破了物流业的传统时间与地域限制因素,快速、及时、有效的帮助相关物品与资源实现跨区域的转移,具有极为重要的发展意义。比如现代企业发展中极为普遍的跨区域物资仓储管理就是物流业依靠现代电子商务运营与操作而积极的实现的。电子商务技术对于物流业的促进除了跨区域的物资仓储外,还可以与企业供应链管理、产品销售等系统进行积极的联系,更好为物流业务的发展拓展新发展领域。物联网作为近年来新兴起的信息技术,以其带来的革命性尝试迅速的成为了最热门的技术。物联网作为技术手段将把电子商务物流带入到一个新的阶段,进入到一个动态的、实时进行选择和控制的管理水平。这肯定是电子商务时代下物流未来的发展方向。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关于电子商务物流的制度法规和环境条件的进一步完善, 我国的电子商务物流将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 需要高效的现代物流。而建设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又离不开电子商务提供的技术支持。相信随着电子商务的以后更进一步的发展和日益普及,中国的物流业一定会向着建设现代物流体系的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吴军,胡桃,杨天剑.电子商务物流管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2]魏修建.电子商务物流概论[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3]向洪波.电子商务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科教创新,2009,(12).

篇9

关键词:企业库存风险 分析 对策研究

1. 库存

1.1 库存的含义

通俗说,库存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现在和将来的耗用或者销售而储备的物资,是处于停滞状态的货物或商品。企业的物资管理核心就是对库存进行有效的管理。由于库存不仅仅是指仓库中的物资,还包括生产过程中一切资源的浪费,因此现代库存管理也不仅仅是对仓储物资的管理,而是对整个生产过程和整个物流的管理。

1.2 库存的功能

1)保证物料和产品供应。库存必要的物料,可以缩短从接受订单到送达货物的时间,以保证优质服务,同时还可以防止脱销。

2)调节销售。用适当的时间间隔补充货物,消除或者避免销售波动给企业带来的影响。

3)降低运输成本。企业有时会面临原材料和产成品的零担运输问题,长距离零担运输的费用比整车运输要高得多。通过将零担物资运到附近的仓库后再从仓库运出,仓储活动就能够使企业将少量运输结合成大量运输,有效减少运输费用。

4)预防意外的发生。仓储管理可以有效地预防如运输延误、零售商缺货、自然灾害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2. 其宇电子库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产品系列化、多样化导致库存水平上升

过去,其宇电子的产品单一,公司根据预计的销售量,即可确定相应的周转库存和保险库存。如今,随着用户对个性化电子产品需求的增强,企业产品花色品种增加。为每种产品保持库存将导致企业总库存大大上升;另一方面,产品的系列化和多样化也导致库存管理难度加大。

2.2 存货方式的多样化加大了库存管理的难度

在其宇电子,存在着不同的存货方式。一种是传统的存货方式,另外一种则是当今被普遍采用的寄售(Consignment)库存方式。寄售库存,是客户力求把维护库存的财政负担转嫁给上游供应商,自己仍将保持同样的安全库存,这种新型存货方式被用于物料的安排,通过与合作伙伴的协作,提高了整个供应链的响应速度。但是对于作为上游供应商的其宇电子来说,客户在其宇电子的仓库存放产品或备件,实际上就是其宇电子 “拥有”库存,直到客户在生产中使用它或再出售它。这要求其宇电子在保证原材料安全库存的同时也需要保持一定的成品库存。这样,一方面,在急单要货时,其宇电子有限公司就可以把成品仓库中储存的库存拿出来及时交货,以免因为延迟交货而失去客户;但是另一方面,多种存货方式的存在也大大增加了库存管理的难度。

2.2.3 灵活的库存管理机制增加了库存管理的复杂性

其宇电子采取的是一种灵活的库存管理机制,管理人员在确定某种物品库存量的时候,并非以库存量最小作为标准,因为库存系统是企业系统的一部分,库存成本管理的目标应该受到企业总目标的制约。如果适当增加部分库存能够减少其他形式的支出,如采购、在途运输等的成本、产品价格上涨的成本,且其节约额超过了库存成本的增加额,那么其宇电子选择增加库存。事实上,其宇电子有限公司在为究竟何时增加、增加多少、增加什么的问题上,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如某系列的产品,订单量很大,但是不是周期性的,有时几个订单和在一起,有时却一个订单都接不到,因此其宇电子有限公司在采购原材料的时候就需要对此系列的产品做到足够的估计,这样才能及时的调节订单需求来做到无浪费的生产,基于这些情况,也使库存管理的复杂性加大了。

3. 对其宇电子库存管理的的方案设计及建议

3.1 正确确定库存物料

对一般性的企业来说,其所经营的产品少则几十种,多则成千上万种,并且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不需要也不可能对所有的产品都准备库存,所以企业的首要任务就是正确确定库存和非库存的物料。

其宇电子有限公司也是如此,本公司所经营的产品基本都是属于接单生产的,在接到订单的同时派遣采购人员去采购原材料,一般情况下,为确保生产,采购的时候总是会多采购一点,这样就会有库存产生。对此,可以将其宇电子的所需物料分成两种情况,一种,对于经常性产品所需物料,应当准备足够的库存;而另一种,就是订单量很少的产品,可以为其少准备或者不准备库存,接到订单后再直接向供应商订购原材料。这样就可以节约库存空间以及库存成本了。

3.2 减少不可用库存

虽然很多时候库存是必须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库存都能随时发挥其作用来满足生产或交货的需要,或者说这些库存在一定时间内是不可用的。降低库存成本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尽可能地降低这些不可用库存。对于其宇电子来说,在途库存、淤滞(滞销)库存、在制品或者是待检品都是不可用库存,必须减少这些不可用库存,提高可用库存比例。

3.2.1 减少在途库存

减少在途库存,是从更广义的角度控制库存。对于其宇电子而言,可以采取下面的方法来控制在途库存。

一方面,要选择近距离的供应商。其宇电子出于商业上的习惯,很多物料都是和距离较远的供应商进行合作供应,有的物料和零部件甚至要从台北发运过来。虽然采用航运方式速度也比较快,但是有时候会存在航班的延误和停飞的现象,大大增加了物料的在途时间,因此,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公司可以适当在本地区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

另一方面,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和运输商。根据产品的特性(价格、体积、重量等),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在时间以及成本上都可以为其宇电子有限公司进行节约;确定了运输方式之后,还要注意选择可靠的运输商,在其宇电子公司的业务实际中,经常会出现快递公司延误投递的现象,所以,选择诚信和效率高的运输商对降低在途库存具有重要的意义。

3.2.2 减少淤滞库存

公司应当通过合适的商务政策来减少淤滞库存。淤滞库存在其宇电子产生的原因通常是因为客户取消订单,对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要及时反应。一旦发生客户取消订单的情况就一定要及时反应,停止生产,避免更大的损失;

其次,追究责任。对于取消订单的客户,如果不存在合理的免责原因,必须要求其进行赔偿,这样才能避免下次出现类似的情况

最后,销售促销。对于各类淤滞库存,可以针对不同情况进行销售促销。产品更新导致的老产品滞销,可以进行相应的改造或加工处理,然后出售;对于客户其消订单的产品,则可以减价或采取其它促销手段销售。

3.2.3 减少不良品库存

在其宇电子有限公司仓库里可以发现有很多的不良品,如有大量的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半成品、成品,大量的不良品给库存管理带来巨大压力。对此,一方面可以通过优化生产线的管理,对线上的员工实行奖惩制度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从而减少不良品的产生;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对供应商的监管,减少因为来料不良造成的不良品。

3.3选择合格的供应商,提高供应品质

3.3.1 选择合格的供应商。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合作伙伴关系对于提升供应链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合作伙伴关系被认为是供应链的关键要素之一。合作伙伴关系考虑如何选择外部合作伙伴、如何同企业建立和管理合作伙伴关系,成功的合作伙伴关系促使合作各方积极关注伙伴的成功,并同他们一起努力提升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战略伙伴关系通常能在长期内给供需双方带来收益。

其宇电子主要生产的是电子产品,电子产品的特点就是新旧产品更替频繁,正因为如此,客户的订单也呈现出多批次、少批量的趋势。为避免由此带来的库存风险,其宇电子应当尽量减少库存、依单生产。所以,能否选择具有较强的紧急接单能力的供应商,对其宇电子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一旦其宇电子接到客户订单,即可下单定料,和能够迅速供货的供应商合作,就会避免来料误交的情况,更不必为此而备置大量原料库存。为此,可以对供应商的订单反应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以此选出优良的供应商,把接单能力不强的某些公司剔除在外。

3.3.2 与供应商沟通交流提高供应品质。

如何提高来料的品质,减少产品不良,如数如期交货,减少库存压力,是其宇电子必须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公司可以向供应商传递自己的品质要求,并且定期和供应商讨论和分析不良品的原因,解决原料制程出现的问题,从根本上减少供料不良。

4. 结束语

随着企业间竞争的不断加剧,其宇电子有限公司想要在市场中立足,就必须利用现代化的库存、信息以及资源管理系统,优化企业内部运作的组织结构和库存作业的流程,对企业进行有效的库存管理。有效的库存管理,不仅可以其宇电子节约资金成本和库房租用成本,更重要的是可以防范库存积压风险和断货风险,正确确定库存物料,减少不可用库存和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对于其宇电子优化库存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孙秋菊,现代物流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7月第1版,P99

2.曾剑等,物流管理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8月第2版,P30

3.王健,现代物流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P43

4.马士华,供应链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2月第1版,P78

篇10

关键词:电子商务;恰当时间;配送系统;云存储;适应性配送模式

中图分类号:F713.365.1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ed growth of people using he network and the improving reliability of the network, e-commerce turnover continues to rise. As e-commerce is demanded for the“right time”, especially in the supply chain“last mile”, the system deficiencies of e-commerce terminal distribution hampered its development seriousl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commerce distribution system and its problems in distribution chain by describing its status quo. In addition, this paper proposes to establish distribution network relies on distribution points combined with national trends, general economic trends and operational experience in overseas development.

Key words: e-commerce; appropriate time; distribution system; cloud storage; adaptive distribution model

传统意义上的供应链是从原材料采购到最终产品配送的整个过程中各个环节所组成的链形结构,包括将产品和服务提供给顾客活动中的上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络结构。伴随国家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完善和电子商务的兴起,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供应链优化在企业管理中日益重要,而配送系统作为“最后一公里”,在供应链优化中起到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目前我国专门从事物流配送的企业各方面建设尚不完善,掉包、损货、时间延误等问题频繁发生。因此,探究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配送系统优化成为各大电商企业关注的焦点。

1 配送的相关概念

配送是指在合理的经济活动范围内,根据客户要求,通过筛选、加工、制造、组装等环节,在一定时间要求的基础上送达指定的空间范围内的物流活动。配送是一种综合活动,包含商流、信息流、物流等。

基于电子商务的配送系统指通过电子商务新兴商业模式,依客户要求,配送环节的各参与者将原材料采购、零售等相关环节高效集成于电子商务平台,将产品按要求送达目的地的商业活动。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配送,电子商务体系下的配送讲究高效性、集成化,它能够将产品配送的位移情况,顾客资金流动情况等信息流、资金流高度集成化于平台上。

2 优化配送环节的意义

配送是组成供应链的重要环节,是实现产品位移的重要途径,优化的配送系统能够使顾客体验得到提升。面对信息化,智能化供应链建设的要求,我国配送环节的建设始终步伐缓慢,“最后一公里”成为制约电子商务企业发展的“瓶颈”。优化配送的重要意义主要为:

2.1 完善运输环节和整体供应链系统

配送作为运输与供应链的重要环节,优化的配送能够为供应链整体效应的发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它能为未来企业建设信息化、智能化供应链提供保证,结合电子商务企业未来发展的要求,能够为企业的整体竞争优势提供保证。

2.2 减少了库存风险,优化了资金流

库存风险是指经营过程中出现的由于库存原材料、产成品等价格和汇率的不稳定,造成供大于求,产品积压,企业库存较高,它是一种非系统风险,可以避免。

优化的配送系统能够加快产品周转,特别是产品自身对于时间要求较高的电商企业,如服装、食品企业。对电子商务企业而言,只有更加高效的产品配送,才能加快企业资金流,保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

2.3 提高顾客体验,提升消费者对产品的“感知性价比”

影响顾客体验的因素较多,但配送系统,特别是“最后一公里”直接影响顾客消费体验。如京东商城建造包括数个区域配送中心的“亚洲一号”工程,保证了现阶段的“211限时达”战略的执行。

优化的配送系统能够使消费者在恰当的时间、地点收取产品,保证产品及时送达的同时,确保其完整性。伴随个性化消费的诉求,消费者未来更多关注的是消费体验中的认知能力,即“感知性价比”,因此,优化配送环节能保证未来个性化消费的诉求,完善了顾客体验,提升了消费认知度。

综上,本节分别从供应链的整体性,配送对供应链的支撑性,顾客体验方面分析了优化配送的意义,既保证了分析的完整性,又为分析现阶段配送环节的问题与后续提出的系统优化策略提供了依据,保证了策略的可行性。

3 基于电子商务的配送系统现状分析

基于电子商务的配送系统构建是社会需求和未来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企业产品配送至消费者。它是围绕核心企业,将供应商、承运商、零售商和消费者紧密结合的网状组织结构。现阶段基于电子商务的配送系统按照核心企业掌控配送业务的多少,可以分为三类:配送服务完全外包、部分外包、完全独自掌控。

现阶段,各电子商务企业对三种配送模式都有一定程度的借鉴。如当当网对自产自销产品“当当优品”采取的是完全独自运营配送环节;在当当网上的大卖家则运用的是当当网自身的配送系统;而对于天猫平台的大多数卖家而言,采取完全外包的业务模式较为合理,但电子商务企业需严格掌控产品配送信息。

总体而言,在企业发展初期,受企业资本、信息化建设等因素影响,企业都会采取配送完全外包、部分外包的策略;至企业营业额、市场份额达到规模化效应后,企业通常会采取自建配送体系完成配送活动。由于我国高速光纤民用化不足,企业产品特性不一,专业化人才不足等因素,配送系统整体处于初级阶段,尚未达到完善的阶段。

4 配送系统特点及问题阐述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配送系统指经过分析组合,在经济合理的区域范围内,根据消费者需求,通过对产品拣选、加工、组配等作业,将其及时高效地送达顾客的商业活动。相对于传统意义的配送系统,基于电子商务的配送系统更加强调送达的准确性,同时整体环节包含信息流、资金流。

企业不同的配送系统最终产生的影响主要涉及企业商品位移信息的掌控、货损率、顾客信任度、顾客下单率、退换货便捷性、企业资金运转周期等。通过以上分析,本文按不同配送模式的影响结果,将现阶段电子商务企业的配送系统特点归为以下三类(如表1所示):

通过对基于电子商务企业三种配送模式特性分析不难理解现阶段我国电子商务企业配送系统出现的问题主要包括:

(1)配送信息化不足,终端配送最终送达时间过长

无论是电子商务企业独自配送,还是采取外包,现阶段配送体系信息化都不尽如人意。特别是商品来源的前端信息化与终端配送不够完善。

(2)网络化不足,特别是在自营网点的网络化方面

企业配送网点的构建对其扩大经营范围,增加销售额起到重要作用。对于开始进入电子商务的企业而言,通常是首先构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等一线城市配送网点,后续发展较好的情况下,企业需按照自身发展需求,通过合作、入股等方式增加二三线城市自营配送网点建设,保证消费人群的适度覆盖,但网点规模与企业发展往往相互制约。

(3)自动化程度较低

当前我国在自动识别技术上虽卓有成效,但现阶段自动化应用仍待完善,特别是电子商务将配送外包的快递企业。现阶段各快递公司虽不断增加网点,但仍不能满足需求,特别是在双十一期间各电商集中做活动,外加很多环节都采用人工手动分拣,爆仓现象时常发生。

(4)经营理念有待转变,企业间相互合作需加强

合作共赢是现代企业的重要经营方针,虽然独资经营配送体系会增加电商企业竞争力,但同时会间接增加企业负担,使盈利水平堪忧。

综上所述,现阶段基于电子商务的配送系统问题主要集中于设备自动化不足,信息化水平低,配送系统网点布局不足等,伴随优化电子商务配送系统不断得到认可,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制定了基于配送特点与上述问题的优化策略。

5 配送系统优化策略

通过分析不同电商企业差异化配送的特点,结合现阶段配送系统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电子商务发展方向等,本文构建了基于此的配送优化系统及优化策略。

(1)加大信息化投入,完善配送系统前端与终端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是社会总体发展趋势,美国、韩国等通过政府层面的IT融合,促进了本国产业升级,特别是企业供应链完善。亚马逊通过“云存储”使企业净利润倍增,德邦物流、凡客旗下如风达等推出的“短信通知,电话告知”等都是尝试性的建设了“最后一公里的”信息化终端,下一步如果各企业能做到“适当性地”将配送涉及的具体信息,如与估计多长时间到达,路途是否有突变事件等及时告知,便会赢得顾客好评。

(2)通过增加自有品牌占比等多种途径,逐步消除配送环节涉及的假货、货损等

电商企业由于进货渠道限制,经常被假货充斥;而终端配送中贵重物品的丢包现象也时有发生。因此,电商企业通过推出自有品牌,在配送终端设立专业的退换货基金等措施,既能确保顾客在几乎成本不变的情况下,真正实现放心购物;更能保证企业效益不受影响。

(3)组建专业化管理团队,针对企业内部与外部做针对性管理工作

通过组建专业化管理团队,对内加强企业员工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素质,提高服务质量;对外分析整体经济形势与整体消费趋势的变化,加强合作伙伴关系,努力将企业涉及的外部风险最小化。

(4)加大移动互联技术投入,积极使用新技术进行营销、售后等服务

伴随微信、人人网、新浪微博等新兴社交网络平台化,越来越多的人采用此类平成新型供应链的建设。利用新平台不仅能使配送信息的获得更加便捷,更为企业后续发展创造了战略制高点。

综上所述,本文分别从配送企业内部与外部环境分析了企业涉及的配送环节存在问题,结合现代管理理念和社会、企业发展趋势,针对性的提出企业加强信息化建设,创建自我品牌以及对外组建专业性管理团队,加强企业间互补性,利用新兴网络化平台等措施,保证企业未来占据制高点外,更保证了其整体效率。

参考文献:

[1] 唐纳德・沃特斯,等. 供应链管理概论[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2] 大卫・辛齐-利维,等. 供应链设计与管理[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3] 陈磊,史霖,张作博.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供应链增值策略探讨[J]. 商业时代,2012(3):34-35.

[4] 王冬冬. 供应链敏捷化和绿色供应链的研究[D]. 南京: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