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安全监管条例范文
时间:2024-01-15 17:49: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力安全监管条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设备安装调试;安全;问题;管理
引言:机电设备安装包括设备安装、运行、测试、调试以及验收等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机电设备安装的质量;机电设备安装管理包括安全、质量以及进度的管理,无论哪个方面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工程的经济效益。本文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经验,简要分析机电设备安装调试过程中比较常见的安全问题以及管理。
1常见设备安全问题
1.1设备振动
对于机电设备中的泵而言,比较常见的有壳体与转子同心度差、定子与转子相互摩擦、轴承间隙大以及转子不平衡等问题。对于电机而言,常见的有定子与转子之间的气隙不均匀、定子与转子之间相互摩擦、转子不平衡等问题。在泵调试操作过程中因实际参数与泵所标注的额定参数相差较大,就导致泵的不稳定运行,因此操作人员必须按照调试方案和设备说明在调试之前将设备的控制参数一一核实并进行校核,确保设备在规定的额定参数下平稳正常运行,以及人员安全。
1.2电气设备的安装
在隔离开关的安装时,若操作不当、接触面积不够、开关松动等都会使接触面发生氧化,进而增大电阻,导致触头出现烧蚀或者灼伤问题,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触头未按照要求进行装配,分合闸速度、同期性、接触压力以及插入形成等不合要求,会出现熄弧时间过长,引发机电设备的绝缘质出现分解,进而可能导致断路器发生爆炸,然而这类原因往往事后检修人员不容易发现,或者麻痹大意不认真检查,所以电气安装调试人员除了具有过硬的专业技术外,还应有把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的意识。
1.3超电流
轴承的损坏,转子与壳体的相互磨檫,泵内有异物等都会使其不能正常工作。电机功率偏小,过载电流整定偏小,线路电阻偏高,电源缺相等都会引起电机失控。常见的有介质超过泵的设计能力,如密度大、需求量高、粘度高等情况都会引起超电流问题,所以调试前设备内部的遗留物检查工作和懂得生产线工艺与生产能力知识,对保证设备的安全至关重要。
1.4机电设备的螺栓连接
在机电设备中,螺母和螺栓是基本的配件,若二者连接的力过大,在长期的电磁力和机械力作用下会使螺栓出现机械疲劳,导致因螺栓和螺母连接过松而出现螺帽滑丝或者剪切破坏的情况出现,使得设备因连接松动而出现事故。当螺母挤压力不够时,就会加大设备的接触电阻,在通电以后就会使电阻发热量过大,严重时可能会使连接处熔断,进而导致断开以及接地短路等生产事故的发生。对于母线以及一次设备来说,连接线的接线、设备线夹、T型线夹、并沟现夹等相等时,都会引起安全生产事故。
2 机电工程安全管理
2.1 项目部施工安全管理
除了做好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以外,项目部着重从以下几方面来强化安全控制工作:首先,组织机构建设。项目部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的安全管理体系,项目经理是项目安全生产的总负责人,生产副经理和项目总工程师是项目安全生产的直接负责人,横向包括各职能部门,纵向包括上自项目经理、下至操作工人,切实做到人人有责、人人负责的安全机构,每个人都有明确的书面的安全职责,由项目质量安全具体负责安全生产日常管理及安全活动组织工作、其次,安全管理策划。项目部组织相关技术人员编制机电安装工程安全施工组织总设计,编制专项工程或分部工程安全施工组织设计,对较重要的冷冻机房、水泵房、冷却塔室、发电机房和高低压配电室等编制单项工程安全技术方案和措施,从制度、人员、材料、设备、技术、资金和施工环境条件等各方面作出策划和安排,确保安全施工的顺利开展。
2.2 加强机电安全培训
安全重于泰山。职工整体安全技术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安全工作的好坏。因此必须坚持和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技术培训。主要以技师带领学徒为主,使其基础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达到本工种应知应会水平。同时积极组织安全技术培训,学习“机电三全十管理”和“机电质量标准化”等制度,最好能建立模拟实验室,让职工体验违章作业后的危险性。按照现代国际流行的DIY学习理,让职工实际操作,自己设计、探索、研究并互相切磋,使职工能够自觉执行制度,不断提高职工的安全技术素质和安全意识。多看影碟学习先进的机电技术,利用每周四安全活动、班前班后等多种方法让职工进行安全讨论,使职工以主人翁的姿态来参与机电安全工作。
2.3 机电安全综合管理网络化
各项安全规章制度是经过多年不断实践总结出来的。实践证明,安全工作并非没有规律可循,应系统地研究机电安全工作,从中找出带有规律的东西,不断加强和改进安全工作。
为适应时代要求,必须推行“维修与使用相结合”、“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相结合”、“计算机统计与信息反馈相结合”、“安技工程与高科技相结合” 以及 “预防为主。维护保养与计划检修并重” 等原则。使机电安全与经济挂钩,现代科学与经济效益挂钩,并进入电脑网络集中管理,以适应高标准化的要求。要对电气设备进行安全设计、设置接地过流、短路等保护,并加以改造。即使在发生故障或动作失误的情况下,仍能使人、设备和系统安全。
随着网络在全球范围的普及,实时对并下电力、机电设备安装情况实施监控,实现多层次机电质量、安全管理监控的自动化是机电安全网络化管理的方向。
3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机电设备的科技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尤其在采用自动化以及电子计算机的设备,其安装方法以及调试过程都较为繁琐,而且机电设备的安装需要专业型人才,安装工程也正逐渐向技术型转变;这就给机电设备安装带来一定难度,而且会影响安装工程的安全,这就需要技术人员在编制施工方案和调试计划时,要仔细考虑到每个安装施工环节,认真到不丢一颗螺丝钉的程度,才能够满足设备安装的安全要求。
参考文献:
篇2
1.1电力日常安全生产管理不重视
部分电力企业比较重视电力作业关键内容,时常忽视日常安全管理工作,是笔者发现很多安全事故往往发生在日常电力生产工作中,而电力企业忽视日常电力生产安全管理工作,其管理制度也存在严重漏洞,这对造成电力生产安全事故埋下严重隐患,电力企业需要重视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只有这样管理人员才会上心,才能有动力去制止日常生产违章的举止行为。
1.2违章操作屡见不鲜
在实际的电力生产活动中,违反安全生产条例的设备操作、生产管理以及生产纪律的现象屡屡发生,这些违章操作是造成电力生产安全事故的直接导火索,如配电维护人员在没有办理维修单填写的手续,没有熟悉设备损坏情况直接进行操作维修,造成了设备漏电触电的安全事故。除此以外,有些修理人员仗着自己经验丰富,对于强调在维修前要求断电、验电要求置之不理,这些违章操作行为对维护人员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
1.3电力生产设备管理存在漏洞
电力企业在开展日常电力生产过程中,没有制定一个相对规范工作程序,这就导致日常电力设备的检修、维护工作不能有序开展,对于电力生产设备来讲如果不能及时发现问题缺陷,一旦电力设备出现瘫痪,必然影响生产进度,甚至可能造成安全事故。这归根结底是因安全工作不能产生效益,电力企业不重视电网管理安全工作,这种管理上的漏洞实时威胁了电网运行安全。
1.4电力生产安全制度大打折扣
电力企业在进行日常生产活动时,往往不能遵循有关部门颁布的安全规章,最终造成电力安全事故频频发生,正是由于电力企业忽视,造成电企员工对于相关的规章制度并不了解,但为更有效率完成生产指标,工作人员往往略知一二没有完全领会规章内容,在实际工作中不根据有关要求生产作业,工作人员往往凭借经验主义开展工作,无视那些规章条例,笔者发现正是这些安全制度没有有效落实,才会酿成一次次触目惊心安全生产事故。
2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监察的重要意义
2.1有利于提高电力企业社会、经济利益
电力企业如果产生安全生产事故,必然影响日常电力生产秩序,对于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不利影响,对此电力企业需要注重日常生产监察工作,通过监察管理来控制事故发生,控制生产成本,有效提升企业经济利益,除此以外要重视作业工人的安全生活保障,这对工作人员免除了生活上的后顾之忧,把全身心投入到工作,电力企业通过安全生产监察,提升企业的知名度,从获取政府政策扶持,最终实现经济、社会效益双丰收。
2.2全面推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我国当前社会生产普遍基于电力能源,一旦电力生产出现任何问题,便极大影响了多数企业的正常秩序,从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正是由于政府部门尤其重视电力行业的科学发展,因此电力企业应当注重日常电网生产的安监工作,通过建立健全电网监察安全机制,推动电网监察有章可循,笔者坚信只有保证电力日常活动,才能确保企业的日常生产运行,最终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2.3提升社会大众生活质量
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与电力网络紧密相连,一旦缺少电网支持与运转,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就得到保障,甚至极大影响社会的安全稳定,甚至对国家电力网络的安全运行产生严重威胁。因此,电力企业将电力安全监察落到实处,才能确保电网生产的安全,广大人民群众可借助电网得到社会咨询,丰富了人民群众的业余生活,更好提升了自身所处的生活环境。
3加强电力安全监察的有效措施
3.1构建计算机系统网络
电网工作电动化是电力企业一直所倡导的,笔者认为只有建立健全计算机系统网络,将先进的科学技术运用到实际的电网安全监管中,借助先进监管设备,才可优化电力企业电力监察系统,增强电力企业管理能力,有效提升生产效率,笔者认为构建计算系统网络能够促进作业人员在日常监察过程中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更好得为社会服务。
3.2积极推广与应用评估技术
电力企业当前所应用机械设备与现代化要求格格不入,对此技术人员及时评估电力设备,并且向电力企业报批采购更先进的电力设备,然而我国对于评估电力设备水平仍处于劣势,技术人员不能掌握评估知识,不能掌握外国先进技术,,电力企业当前需要积极引进与学习先进评估技术,并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加以改善,并将其评估技术运用电力生产的日常安全监察中,从而能够确保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
3.3增强监察人员的业务能力
电力企业的电力安全监察工作具有专业性与复杂性,这就要求监察人员具有专业的业务能力,这也是开展监察实践工作的重要途径,监察人员需要开动脑筋,独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强化个人心理素质,除此以外电力安全监察工作充分协调好个人与集体以及社会利益,需要有效克服监察人员的消极情绪,对于复杂问题需要分析其安全因素,全面掌握相关专业知识脉络,全面掌握与了解安全监察工作内容,才能够提升监管人员对于安全生产实际问题的处理能力与业务素质,从而更好推动电力企业的科学发展。
4结束语
篇3
一、总体要求
全市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要做到“四个结合”,即专项行动与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相结合,专项行动与落实重点行业主管部门监管责任相结合,专项行动与重点行业领域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从业人员素质提高和技术进步相结合,专项行动与有关部门已部署开展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相结合。为此,各区县、各有关部门、各单位要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抓紧抓好。各级政府要加强领导,全面部署,明确职责和分工。各安全监管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扎实工作,通力协作,共同推进。各生产经营单位要认真开展自查自改,深入排查隐患和问题,切实做到排查不留死角,整治不留后患。
二、主要目标
通过这次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强化各项隐患治理措施,促进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主体责任的落实,建立健全隐患治理和危险源监控制度,推进本市“隐患治理年”工作的有序开展,有效防范和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努力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提高城市安全生产保障能力,为奥运会顺利举行营造良好环境。
三、督查内容和责任部门
按照办公厅《通知》和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在重点行业(领域)开展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的意见》的要求,本市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的督查内容和责任部门如下:
(一)综合督查内容
各区县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生产经营单位的督查内容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规程标准的贯彻执行情况;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及落实情况;安全生产投入情况;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情况;安全基础管理、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制定和落实情况;安全生产重要设施装备、特种设备日常管理维护、保养情况,劳动防护用品采购、查验、配备和使用情况;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三同时”执行情况;重大危险源普查、监控、预警制度建设及措施落实情况;对企业周边或作业过程中存在的易由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灾难的危险点排查、防范和治理情况;开展隐患排查、登记、整改、监控情况;按照“四不放过”原则查处事故和责任追究情况;应急预案制定、演练和应急救援物资、设备配备及维护情况;相关专项督查内容落实情况。
(二)专项督查内容及责任部门
市有关安全监管部门对本系统生产经营单位督查的内容包括综合督查内容和以下专项督查内容。
1.道路交通运输
督查内容:整治超速、客车超员、货车超载、货运车辆违法载人、疲劳驾驶、酒后驾驶等易导致群死群伤的交通违法行为的情况;运输经营者市场准入、营运车辆技术状况、营运车辆驾驶员从业资格和客运站、轨道交通的安全监管的情况;危险路段排查治理和养护维修作业安全措施、交通疏导等安全监管的情况。
责任部门:市公安局(交警)、市交通局、市市政局。
2.人员聚集场所与消防安全
督查内容:商(市)场、公共娱乐场所(含水上游览场所)、旅游景点、学校、医院、饭店、网吧、公园、劳动密集型企业等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单位,“三合一”场所,高层建筑、地下空间、文物古建筑等单位和场所的消防安全责任制、安全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的建立及落实情况;单位员工消防安全教育培训的情况;单位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制定及演练情况;建筑之间防火间距、消防车通道、建筑安全出口、疏散通道、防火分区设置的情况;火灾自动报警、自动灭火和防排烟系统等自动消防设施及消火栓系统运行的情况;电气线路敷设以及电气设备的安全状况;经营性场所室内装饰材料防火性能的情况;生产、储存、经营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单位场所的安全布局情况;新建、改建、扩建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的情况;消防产品使用领域质量的情况。
责任部门:市消防局、市民防办、市旅游委、市教委、市卫生局。
3.生产安全
督查内容:冶金、有色、石油、化工、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等工矿商贸企业安全管理基础和标准化建设的情况;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和反“三违”的情况;安全生产许可证换发的情况;防硫化氢中毒、防火、防爆、防泄漏、防自然灾害易引发事故的措施落实情况;重大危险源分级监控的执行情况;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危险化学品登记的情况;特种作业审批制度落实及现场管理的情况;加油(气)站设计、设施和周边安全距离设置,卸油、加油、检修等环节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烟花爆竹生产经营单位开展反“三违”情况及打击非法生产经营烟花爆竹违法行为等情况。
责任部门:市安全生产监管局、市国资委、市消防局、市水务局。
4.建筑施工
督查内容:房屋建筑和市政、铁路、公路、水利和电力等工程建设预防坍塌、高处坠落、起重机械事故的措施;高大模板支撑体系、隧道、高大桥梁及高边坡等危险性较大工程施工安全防范措施的制定和落实情况;预防轨道交通施工涌水等事故措施的落实情况;安全帽、安全带和安全网等安全防护用品的采购、查验、使用情况。
责任部门:市建设交通委、市市政局、市水务局。
5.水上交通运输
督查内容:“防船舶碰撞、防泄漏”专项整治的情况;老旧客运船舶的安全及运行的状况;船舶通信、消防、救生等安全设备保养、配备的情况;渡口渡船专项整治的情况;低质量船舶专项治理及长效机制的建立和落实的情况。
责任部门:*海事局、市港口局。
6.特种设备运行
督查内容:特种设备使用登记和日常维修保养的情况;作业人员按规定持有有效证件的情况;安全附件和安全保护装置的检验(校验)的情况;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的情况。重点检查奥运承办场馆、人员密集场所、主要旅游景区的电梯、大型游乐设施、客运索道、轨道交通等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情况;重点行业(领域)压力容器、电站锅炉等特种设备安全运行的情况。
责任部门:市质量技监局。
7.铁路航空运输
督查内容:旅客列车“三品”(易燃、易爆、危险品)检查和站车防火防爆制度的落实情况;铁路行车关键设备质量及维修的情况;道口设备设施、标志的设置,看守及监护人员标准化作业及“平改立”推进的情况;违反《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非法建设建筑物和构筑物等情况;公跨铁立交桥、公铁平行地段防护设施等的设置、管理情况。空防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机组飞行准备质量;飞机故障处理的情况;整顿机坪秩序的情况;危险品运输管理的情况;空管和油料安全保障的情况;应急措施的落实情况。
责任部门:*铁路局、民航华东管理局。
8.电力安全运行
督查内容:保证奥运期间电力供应的准备情况;预防台风等自然灾害,保证迎峰度夏电力安全的情况;电力建设施工防滑坡、防坍塌、防高处坠落、防机械设备损坏,保证电力施工安全的情况;电网主要输变电设施和发电厂主机设备、特种设备的安全情况;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的情况。
责任部门:华东电监局。
9.燃气安全
督查内容:预防煤气中毒、管道泄漏等各类事故情况;打击非法运输、储存、安装、销售液化石油气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情况;对燃气生产、储存、输配、供应、使用等环节安全条件的审查情况;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情况等。
责任部门:市市政局。
10.渔业农机作业
督查内容:渔业船舶持有效船舶检验证、船舶登记证、捕捞许可证(捕捞渔船)的情况;渔业船舶通信、救生、消防、信号设施设备配备和运行的情况;渔业船舶进出港签证的情况;渔业船舶编队生产制度的落实情况;老旧渔业船舶安全生产的情况;渔业船员职业技能培训教育,渔业船员配备、持证上岗和胜任的情况;渔业船舶遵守各项航行作业规则、规程的情况。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登记、年度检验的情况;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证的申领、换发、审验情况;农机驾驶操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情况;查处违法载客、无牌行驶、无证驾驶等违法行为的情况。
责任部门:市农委。
11.环境保护
督查内容:沿江、沿河化工企业,危险废物和放射性物质应用单位,以及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构成威胁的危险废物堆放和处置场所等安全管理制度、安全防范措施、应急预案制定及演练等情况。
责任部门:市环保局。
此外,其它有关部门要按照专项行动的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本系统、本行业的实施方案。要以事故频发、隐患突出的企业为重点,组织督促检查,强化隐患单位的自查自改,切实把各项安全生产措施落到实处。
四、具体安排
本市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由市安委办综合指导、协调,各区县政府、市有关部门组织实施,采取企业自查与部门抽查、综合督查与专项督查的形式。各区县、各部门、各单位要成立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负总责,切实加强领导。
(一)准备阶段(*月*日前)
各区县政府,市安全监管、公安(消防、交警)、建设、交通、市政、水务、铁路、民航、农业、质量技监、海事、港口、旅游、教育、卫生、国资、电力、环保、民防等部门按照办公厅《通知》和安委办《意见》以及本实施方案,结合本地区、本系统和领域的重点,制定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的工作方案,并于*月*日前,将工作方案和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名单报送市安委办。
*月*日前,各区县政府、各相关安全监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完成对相关生产经营单位开展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的动员、部署,并督促生产经营单位认真落实。
(二)企业自查自改阶段(*月底前)
各行业主管部门、各生产经营单位结合实际,制定具体方案。按照《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全面深入开展自查自改,认真治理事故隐患。对排查发现的隐患和问题,立即实施整改和治理;对一时难以治理的隐患,制定整改计划,落实整改资金和防范措施,并制订应急预案,加强日常监控和管理。6月5日前,各行业主管部门及各生产经营单位将自查自改情况按照监管关系及时报市、区县安全监管部门。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加强对生产经营单位的指导和监督检查。
(三)督促检查阶段(*月-*月)
各区县政府组成由领导带队、相关安全监管部门参加的督查组,对本区域生产经营单位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督促检查,确保督查全覆盖。
各相关安全监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组成领导带队、相关人员参加的督查组,对本系统和本行业所属生产经营单位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督促检查,确保督查全覆盖。
市安委办要组织有关安全监管部门对各区县政府开展专项行动情况进行全面督查,对相关安全监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开展专项行动情况进行重点抽查。
各区县政府、各相关安全监管部门于*月*日前,将开展安全生产排查治理与督促检查的总结报市安委办,由市安委办汇总后报市政府。
篇4
11多数矿井没有采用两回路供电。《煤矿安全规程》严格规定:矿井应有两回路电源线路,旨在保证一回线路停电的情况下,通风机、提人绞车、井下各水平中央变(配)电所、主排水泵房等设备能正常运转,工人能安全撤离,避免发生透水事故和因通风机停运而形成瓦斯、粉尘聚集等。检查中我们发现,很多煤矿基本上采用单回路供电,虽然有几家煤矿新购置了发电机,也只不过是用于井上临时生活照明或应付安监部门检查时打开通风机,而且所配备的发电机容量极其有限。
12备用电源不符合规程规范,安全隐患极大。按照《电力法》《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有关规定,用户安装自备电源必须向供电部门申请,并经供电部门现场检查审核。凡新投运和已投运的自备电源,须在电网与自备电源接口处安装可靠闭锁装置,以防止在电网停电时用户自备电源向电网返送电。可是,目前很少有煤矿的自备电源经过电力部门检查审核、校检试验,一般未履行任何申报手续,电网与其自备电源的接口处没有安装任何可靠闭锁装置,且既无人看守,也未悬挂任何警告标示牌。这种隐患若酿成事故,轻则造成自备电源设备和现场其他电力设施瞬间毁灭,重则造成人身伤亡和局域电网崩溃直至毁损整个电网。
13由地面引入井下的供电线路没有按规定装设防雷装置,一旦遭遇雷击,雷电将沿导线直接侵入井下各个工作面,引起人员触雷电伤亡或引发瓦斯爆炸等特大事故;井上井下电气设备没有按规定装设接地、过流、漏电保护装置,发生电气设备绝缘损坏漏电或人体触电时,就会造成生命财产的巨大伤害和损失。
2煤矿用电的漏电原因
21电缆或电气设备本身的原因
其一是敷设在井下巷道内的电缆,由于井下环境潮湿,且运行多年,其绝缘老化或潮气入侵,引起绝缘电阻下降,使正常运行时系统对地的绝缘阻抗偏低或发生漏电。在这种供电系统中,还会因偶然的过电压冲击,使绝缘水平较低处发生击穿,产生集中性漏电。其二是开关设备长期使用,接线板潮湿可能造成漏电;其内部元件(主要使控制变压器、接触器、继电器、线圈等)或导线,因某种原因使绝缘恶化、导线头碰壳也会造成漏电;自动馈电开关中的过流继电器,当调整螺杆拧得过低时也会因相对地放电而造成漏电。
22因施工安装不当引起漏电
其一是电缆施工接线错误,如误将相线与地线相接,通电后就会发生漏电;橡套电缆接头违反施工工艺要求,如不用电缆线盒的连接和明接头等,这些接法都破坏了橡套的绝缘,在井下潮气的侵蚀下易发生漏电,此外,这些接法的机械强度都较低,容易被拉断而造成漏电。其
二、电缆与设备连接时,由于芯线接头不牢固,封堵不严、压板不紧,运行或移动时造成接头脱落或接头松动,使相线于金属外壳直接搭接而漏电,或者是因接头发热过度使绝缘损坏而漏电。其
三、橡套电缆悬挂方法违反规定,采用铁丝或铜丝悬挂,时间一长,就可能发生漏电。其
四、开关或其它电气设备的内部接线错误,或接线头送脱碰壳,当合闸通电时便发生漏电。
3煤矿用电的管理对策
31政府应积极组织电力企业加快煤矿供用电电网的统一规划和建设,积极推进煤矿双电源、双回路供电的建设和改造工作;重视解决农村电网向煤矿供电的安全问题,使向合法煤矿供电的相关农村电网逐步具备对一级负荷供电的能力。
32电力企业应在政府的统一部署和领导下,及时对政府部门公告关闭矿井停止供电;地方政府应当组织煤炭行业管理、电力监管和煤矿安全监管等部门,加大对非法转供电的整治和打击力度。
33供电企业应规范供用电合同,把合法煤矿企业列为一级负荷,不将煤矿用户列入计划限电拉闸序位表;严格执行煤矿用户停送电管理制度,定期检查煤矿供电状况;允许用户自由选择基本电价按变压器容量或按最大需量计费。
34煤矿企业要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矿井停送电制度;应双回路向井下供电,主变压器采用一台运行一台热备用方式;按照有关规定,配置满足保安负荷容量的应急备用电源;对自供区电网和矿区用电系统进行全面的技术改造。
35政府有关部门、电力企业和煤矿企业应制定和完善供用电应急预案,建立应急联动的协调机制,开展应急预案联合演练工作;煤矿企业严格落实停电时的应急措施,一旦停电必须迅速撤出人员,按规定检查、排放瓦斯合格后,方可恢复供电。
36政府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供用电设施的保护工作,及时协调解决线路走廊的安全隐患问题,加大对盗窃破坏电力设施的打击力度;各级电网企业和煤矿企业应加强电力设施的巡查,积极推广应用电力设施安全防护的新技术和新成果。
37各级安全监管、电力监管、煤炭行业管理和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应协调解决自供区电网与电力主网联系薄弱、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督促企业认真落实煤矿供用电安全责任制;对当前煤矿供用电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跟踪督察和日常监管检查。
篇5
电力安全隐患监督管理暂行规定最新修订版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 针,明确电力行业安全隐患(以下简称隐患)分级分类标准, 规范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建立隐患监督管理的长效机制,防止电 力事故和电力安全事件的发生,依据《电力监管条例》等国家相 关法律法规和电力行业相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发电(含核电厂常规岛部分)、输变电、供电企业 和电力建设工程项目隐患排查治理和电力监管机构对隐患实施 安全监管,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隐患是指电力生产和建设施工过程中产 生的可能造成人身伤害,或影响电力(热力)正常供应,或对电 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构成威胁的设备设施不安全状态、不良工作 环境以及安全管理方面的缺失。
第二章 分级分类
第四条 根据隐患的产生原因和可能导致电力事故事件类 型,隐患可分为人身安全隐患、电力安全事故隐患、设备设施事 故隐患、大坝安全隐患、安全管理隐患和其他事故隐患等六类。
第五条 根据隐患的危害程度,隐患分为重大隐患和一般隐 患。其中:重大隐患分为Ⅰ级重大隐患和Ⅱ级重大隐患。 第六条 重大隐患是指可能造成一般以上人身伤亡事故、电 力安全事故,直接经济损失 100 万元以上的电力设备事故和其他对社会造成较大影响事故的隐患。
(一)Ⅰ级重大隐患主要包括:
1.人身安全隐患:可能导致 10 人以上死亡,或者 50 人以 上重伤事故的隐患。
2.电力安全事故隐患:可能导致发生国务院第 599 号令《电 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的较大以上电力安全 事故的隐患。
3.设备设施事故隐患:可能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5000 万元以 上设备事故的隐患。
4.大坝安全隐患:可能造成水电站大坝或者燃煤发电厂贮 灰场大坝溃决的隐患。
5.其他事故隐患:可能导致发生《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 预案》规定的重大以上环境污染事故的隐患。
(二)Ⅱ级重大隐患主要包括:
1.人身安全隐患:可能导致 1 人以上、10 人以下死亡,或 者 1 人以上、50 人以下重伤事故的隐患。
2.电力安全事故隐患:可能导致发生国务院第 599 号令《电 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的一般电力安全事故 的隐患。
3.设备设施事故隐患:可能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100 万元以 上、5000 万元以下的设备事故的隐患。
4.大坝安全隐患:可能造成水电站大坝漫坝、结构物或边坡垮塌、泄洪设施或挡水结构不能正常运行的隐患,或者造成燃 煤发电厂贮灰场大坝断裂、倒塌、滑移、灰水灰渣泄漏、排洪设 施损坏的隐患。
5.安全管理隐患:安全监督管理机构未成立,安全责任制 未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应急预案严重缺失,安全培训不到位, 发电机组(风电场)并网安全性评价未定期开展,水电站大坝未 开展安全注册和定期检查,燃煤发电厂贮灰场大坝未开展安全评 估等隐患。
6.其他事故隐患:可能导致发生《火灾事故调查规定》(公 安部第 108 号令)和《公安部关于修改火灾事故调查规定的决 定》(公安部第 121 号令)规定的火灾事故隐患;可能导致发生 《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规定的一般和较大等级的环境污 染事故的隐患。
第七条 一般隐患是指可能造成电力安全事件,直接经济损 失 10 万元以上、100 万元以下的电力设备事故,人身轻伤和其 他对社会造成影响事故的隐患。
第三章 认定原则
第八条 隐患等级应在客观因素最不利的情况下,按照其可 能直接造成的最严重后果来认定。不同类型的隐患,应按照其可 能导致不同等级事故(事件)的最严重程度认定。
第九条 人身安全隐患的认定:
(一)死伤人数按隐患可能导致的最严重后果计算,可能导致重伤的按死亡计算。
(二)在特定条件下,确认不会导致人身死亡和重伤的隐患, 可以认定为人身轻伤。
第十条 电力安全事故(事件)隐患的认定:
(一)在认定隐患可能造成发电厂或者变电站全厂(站)对 外停电事故(事件)时,不考虑其可能对电网造成的电压波动。
(二)在认定隐患可能造成发电机组故障停运事故(事件) 时,不考虑其可能导致的电网减负荷。
(三)在认定隐患可能造成电网减供负荷和城市供电用户停 电事故(事件)时,县供电企业事故等级认定可参照县级市事故 等级的认定。
(四)供热电厂停止供热是指所有时间段的供热中断。 第十一条 设备设施事故隐患的认定:
(一)设备设施事故隐患的认定应按照隐患可能造成最严重 的设备设施损坏计算。造成设备部分零部件损坏,但无法更换损 坏零部件的,应计算整套设备的损失。
(二)隐患可能造成的财产损失费用,包括固定资产损失, 或者为恢复其功能所发生的备品配件、材料、人工、运输、清理 等费用以及事故罚款、赔偿费用等。
(三)设备设施的修复和整改时间认定,按照设备设施正常 采购、修复及更换时间来计算,特殊设备考虑厂家标准制造时间。 第十二条 大坝安全隐患的认定:
按照《水电站大坝运行安全管理规定》(电监会第 3 号令), 安全等级评定为险坝的水电站大坝,定为Ⅰ级重大隐患;安全等 级评定为病坝的水电站大坝,定为Ⅱ级重大隐患。按照电监会《燃 煤发电厂贮灰场安全监督管理规定》(电监安全〔20xx〕3 号), 安全等级评定为险态灰场的燃煤发电厂贮灰场,定为Ⅰ级重大隐 患;安全等级评定为病态灰场的燃煤发电厂贮灰场,定为Ⅱ级重 大隐患。
第十三条 安全管理隐患的认定:
(一)安全监督管理机构未成立,是指未按照国家有关法规 要求设立独立的安全监督管理机构。
(二)安全责任制未建立,是指未能明确企业各级领导、各 职能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和现场生产人员在生产运营和建设施工 中应负有的安全责任。
(三)安全管理制度严重缺失,是指按照发电、供电企业和 电力建设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及达标评级标准要求,法律 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部分得分没能达到 36 分以上的。
(四)应急预案严重缺失,是指企业未能按照《电力企业综 合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试行)》以及本单位的组织结构、管理模 式、生产规模和风险种类等特点,编制综合应急预案;或者编制 的应急预案内容不符合《电力企业专项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试行)》 和《电力企业现场处置方案编制导则(试行)》的基本要求。
(五)安全培训不到位,是指未按照《国务院安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培训工作的决定》(安委〔20xx〕10 号)要求, 实行三项岗位人员(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 人员)持证上岗和先培训后上岗制度。
(六)应急演练未开展,是指没有开展应急演练或虽已开展 应急演练但无相关记录和总结的。
(七)发电机组(风电场)并网安全性评价未开展,是指未 按照电监会《关于印发发电机组并网安全评价及条件的通知》 (办安全〔20xx〕72 号)、《关于印发风力发电场并网安全评 价及条件的通知》(办安全〔20xx〕79 号)要求开展并网安全 性评价工作的。
(八)水电站大坝未开展安全注册和定期检查,是指水电站 未按照《水电站大坝运行安全管理规定》(电监会 3 号令)开展 大坝安全注册和定期检查。燃煤发电厂未按照《燃煤发电厂贮灰 场安全监督管理规定》(电监安全〔20xx〕3 号)开展贮灰场大 坝安全等级评定。第十四条 火灾事故隐患的认定:
(一)影响人员疏散或者灭火救援的;
(二)消防设施不完好有效,影响防火灭火功能的;
(三)擅自改变防火分区,容易导致火势蔓延、扩大的;
(四)在人员密集场所违反消防安全规定,使用、存储易燃 易爆化学品的;
(五)不符合城市消防安全布局要求,影响公共安全的;
(六)其他违反消防法规的情形。
第十五条 环境污染事故隐患的认定:按照因危险源泄漏, 可能对人身、设备设施、大气、水源等方面造成的危害程度以及 因环境污染可能引发的跨行政区域纠纷的严重程度认定。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十六条 电力企业是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责任主体,电力 企业分管安全负责人对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上报和管 控工作全面负责。电力企业应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全方位 覆盖、全过程闭环的原则,落实职责分工,完善工作机制,对 隐患进行初步评估,并于每月 10 日前向电力监管机构报送上月 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见附表 1),于每季度第一个月 10 日前报 送上季度隐患排查治理分析总结。
第十七条 建立重大隐患即时报告制度。电力企业经过自评 估确定为重大隐患的,应当立即向所在地区电力监管机构报告。 涉及消防、环保、防洪、航运和灌溉等重大隐患,电力企业要同 时报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协调整改。重大隐患信息报告应包 括:隐患名称、隐患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隐患危害程度、整改 措施和应急预案、办理期限、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见附表 2)。
第十八条 电力监管机构对整改时间超过 180 天的重大隐患 实行挂牌督办制度。电监会负责对整改时间超过 180 天的Ⅰ级重 大隐患挂牌督办,电监会派出机构负责对整改时间超过 180 天的 Ⅱ级隐患进行挂牌督办。电监会可根据情况委托派出机构对部分Ⅰ级重大隐患挂牌督办;涉及到跨省跨区和多个单位的Ⅱ级重大 隐患,派出机构可报请电监会挂牌督办。
第十九条 电监会派出机构对所辖地区电力企业报送的以及 在督查中发现的重大隐患要按照本规定第六条进行定级和登记 建档,确定为重大隐患的,应组织评估。经评估为Ⅱ级重大隐患 的且整改时间超过 180 天的,要向相关企业下达重大隐患挂牌督 办通知单。经评估为Ⅰ级重大隐患的且整改时间超过 180 天的, 应于 2 个工作日内将重大隐患信息报送电监会和当地人民政府。
整改时间超过 180 天的Ⅰ级重大隐患挂牌督办通知单可由 电监会下达到全国电力安全生产委员会企业成员单位并告知有 关派出机构,或通过派出机构直接下达到被挂牌的电力企业。重 大隐患挂牌督办通知单主要包括:督办名称、督办事项、整改和 过程防控要求、办理期限、督办解除程序和方式。
对整改时间不超过 180 天的重大隐患,电力监管机构要加强 现场督查和指导。
第二十条 电力企业要建立隐患管理台账,制定切实可行的 整治方案,落实整改责任、整改资金、整改措施、整改预案和整 改期限,限期将隐患整改到位。在重大隐患治理过程中,应当加 强监测,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制定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 实现重大隐患的可控在控。
第二十一条 在重大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 全的,如果不影响电力(热力)供应,电力企业应当停工停产或者停止运行存在重大隐患的设备设施,撤离人员,并及时向电力监 管机构和政府有关部门报告。重大隐患治理完成后,电力企业要组 织技术人员和专家对重大隐患治理情况进行评估,符合安全生产 条件的,需经电力监管机构审查验收同意方可恢复施工和生产。
第二十二条 电力监管机构要加强现场监督检查,及时了解重 大隐患整改工作进度,对于隐患整改责任不落实、未能按规定时 间完成整改的电力企业,电力监管机构有权责令其暂时停工停产。
第二十三条 电力监管机构要加强信息交流工作,建立隐患 月报告、季度分析、年度总结制度,定期统计分析和通报所辖地 区电力企业在隐患管理制度建设、责任落实、奖惩机制和信息报 告等方面的工作情况,并于每月 17 日前向电监会报送上月本地 区重大隐患治理情况,每季度第一个月 17 日前报送上季度隐患 排查治理分析总结。
第二十四条 电力监管机构对于电力企业自主排查评估、及 时上报重大隐患并得到有效治理的,要给予通报表扬;在督查时 发现重大隐患而相关电力企业未上报的,要给予通报评批,造成 严重后果的,要从严追究相关责任。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五条 本规定由电监会负责解释并监督执行。
篇6
关键词:市政;公用工程;安全;因素;管理对策
Abstract: the safety of the project management need municipal management personnel due diligence, and put the collective interests, the worker's life safety in the first place, dealing with the production and safety, the benefit relationship, and in accordance with law, the administration of production safe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act of municipal utility engineering safety factor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unicipal utilities engineering safety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 municipal; Utilities; Security; Factors;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L3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市政公用建设工程投资大幅上升, 特别是大型的道路、桥梁、排水、污水处理厂站、垃圾填埋场、煤气厂站、自来水厂站、隧道工程日益增多,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难度加大。在当前建设系统安全形势严峻, 建设施工安全生产事故不断, 尤其是重大死亡事故呈上升趋势的情况下, 市政建设工程安全形势亦不容乐观。
一、影响市政公用工程安全的因素
1、施工队伍安全管理水平低、施工人员综合素质差
市政公用工程最初的建设项目多以道路为主, 所涉及存在安全事故隐患的种类相对较少, 长期以来在施工现场形成了重质量、重生产、轻安全的情况。市政公用工程施工企业各级施工人员对《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技术规范》、《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等安全标准存在不熟悉、不了解的现象, 甚至安全员对各类安全技术标准和规范也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 这直接导致现场安全管理不够深入, 安全检查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使得安全事故隐患不能立即消除或制止, 最终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差也是市政公用工程安全管理水平低的一个重要因素。施工企业为获得承包工程, 恶性竞争, 低价中标后又分包或层层转包的情况时有发生。施工企业不稳定, 经常使用临时性员工, 使得安全教育和培训的持续性、系统性和有效性得不到落实。
2、对安全教育缺乏重视, 落实不足
市政公用工程施工企业普遍存在安全教育落实不足。包括现行法律法规、企业安生生产责任制及安全操作规程, 现场安全防护知识培训, 班前安全技术交底等企业三级安全教育台帐教育对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但具体落实还远远不够。对安全生产存在着“说起来重要, 做起来次要, 忙起来不要” 的现象。
3、安全生产责任制及考核落实不到位
部分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到位。存在漏签、代签现象, 没有做到明确企业、项目部、班组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 没有层层分解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特别是对专业分包方的安全管理缺乏有效监管。实施过程中亦缺乏必要的考核落实, 直接导致了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的不健全与安全生产制度的不完善。
4、施工企业对安全设施、安全防护用品投入不够
部分施工企业没有安全生产专项资金, 不设立专职安全员。存在着重质量轻安全, 重效益轻管理, 重事故后的分析处理, 轻安全生产隐患管理的现象。对安全设施、安全防护用品投入不够, 导致安全生产隐患的出现。
5、文明施工水平低。
目前, 施工现场敞开式施工, 场内脏、乱、差, 施工便道坑洼不平影响通行以及造成的扬尘污染, 污水横流已经成为了市民对市政公用工地产生投诉的主要原因。同时, 一些工地内工棚简陋、住宿条件恶劣对施工人员的身心健康也造成了一定损害。而在这方面, 施工企业更多的是推卸责任, 不从根本上找原因, 盲目追求利润最大化。长期以来,形成了文明施工缺乏手段、管理水平低下的局面。另外, 通讯、电力、绿化等配套施工对道路建设文明施工所造成的影响是极其巨大的。由于一贯“我行我素”, 通讯、电力、绿化施工队伍的文明施工水平可想而知。“彩条布、脚手片”比比皆是,建筑材料乱堆乱放随处可见。目前, 我市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安全监管职责中并未包括对上述配套项目的管理, 同样, 这些配套项目也从未纳入报监管理和行政考核的范畴, 对其安全监管成了一大难题。
二、市政公用工程安全的管理对策
1、建立安全管理部门
一个企业的不能盲目的抓生产,抓业绩而轻视安全问题,企业应该设置安全管理部门,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具备专业的安全管理知识和技能,具备丰富的管理经验,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安全管理部门的主要任务是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各种安全规范落实到位,在公用工程的启动、建造过程中对各个环节进行安全条件监督和检查工作,确保各个环节的安全生产,努力消除各种安全隐患,发挥安全管理部门的功能,对各种安全隐患问题,进行总结、归类,找出规律,研究相应的应对策略,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2、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
对于申请公用工程的建造企业,要严格按照安全生产许可制度进行严格的审查,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不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对于不合格企业擅自进行施工作业,造成安全事故发生的,要按照相关条例依法予以惩罚。对于合格企业也要进行跟踪调查,对施工过程的安全条件进行调查,对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施工单位要认真调查,根据严重后果依照安全条例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对发生严重安全事故的企业依法吊销其安全生产许可证,企业要有效的整顿各项设施,并经过安全审查部门的严格审核,安全条件达标才能再次申请生产许可证。
3、加强员工的安全知识培训
要成为一个安全生产合格的企业,企业负责人需调动广大员工的力量,每位员工具备丰富的安全生产知识,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条例进行施工,每一个工程项目的都将安全顺利的完成。所以企业负责人要组织相关培训人员对员工进行安全知识的培训,特别是对于一些文化知识低的一些人员,危险系数高的一线操作人员,要花费充足的人力和财力进行培训,使其掌握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和安全操纵技能,对于培训不合格的人员不得给予入职考虑,按照安全生产条例不得私自招聘不经过任何安全生产培训的员工。
4、依法进行安全生产管理
对于安全生产问题,国家已经出台了相关法律,如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对于违反安全生产条例的处罚措施依照后果的严重程度进行了严格的规定,该法律的颁布一方面对公用工程的安全生产进行了法律的规范,有效的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管理便有法可依,带来了管理的便利,对于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的形成也都有重要意义。管理部门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监督策略,如对一些工程企业的违法行为,依照法律条例的规定予以处罚以外,可以利用网络媒体向公众曝光,使违规企业能够吸取教训,承担违规付出的代价,同时对于其他同行也能起到警示的效果,使这些企业开始重视安全生产,逐渐的改变观念,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抓工程质量、进度的同时抓安全生产。
5、规范现场各施工队伍安全生产行为。
由于市政公用工程包括了道路、桥梁、排水、隧道等多种类型, 加上地理环境和客观条件的限制以及经济性角度的考虑, 对市政施工的安全管理完全采用建筑安全管理要求势必难以适应, 因此, 需要根据有关标准结合实际情况, 完善安全生产要求。同时, 对于通讯、电力、绿化等配套施工队伍必须合理列入管理范畴, 明确实施细则。要保证施工区域内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必须确保施工区域内所有作业队伍的安全行为受控。
6、完善文明施工管理体系。
受市政施工开放性的影响, 围墙式的管理并不适宜市政工地文明施工管理, 城区、郊区、城郊结合部、交通繁忙地段等不同区块的文明施工难度都有所不同, 文明施工的好坏也间接反映了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现有的规范基本上是“一视同仁”,这不仅不利于管理, 也会在某种程度上造成文明施工企业的逆反心态。因此, 我认为现有的管理办法的修订是完善文明施工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
7、建立PDCAP系统。
安全管理要求不断提高, 其实质也是PDCA循环的正确运用。计划、实施、检查、整改的同时,必须增加考核和处罚, 也就是PDCAP系统。通过对施工企业、施工项目、项目经理的PDCAP管理系统, 实施对施工企业的纵深管理, 确保安全生产水平的提高。
综上所述,市政工程的安全管理需要管理人员尽职尽责,切实把集体利益、职工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正确处理生产与安全、效益的关系,依法进行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管理工作复杂而意义重大,需要管理者不断进行经验的总结和研究,使安全生产落实到工程建造的各个环节,最终实现安全生产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朱明安. 市政工程安全生产特点及风险防范对策[J].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09,(06) .
[2] 闫利荣. 浅谈市政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管理[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5,(18) .
篇7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发展的原则,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落实“隐患治理年”的各项工作任务,促进全镇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二、目标任务
杜绝重大事故,控制较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各类事故总量继续下降,确保安全生产不出问题,营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三、工作措施
(一)深化学习,强化安全宣传教育。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发展,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把安全生产作为全镇各级领导干部和安全生产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切实增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唱响“安全发展”主旋律,大力宣传党和政府关于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以“治理隐患、防范事故”为主题,精心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努力营造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推进安全文化建设,深化开展安全文化进企业、进校园、进家庭、进农村“四进”活动。做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工作,提高全民法制意识和安全素质。
(二)落实责任,强化目标管理考核。制定和完善年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实施细则,定期组织督查,年终组织考核,对安全生产目标管理不达标和出现重特大安全事故,情节严重的,按照《省安全生产条例》的规定,实行“一票否决”。严格责任追究,对由于责任不到位、工作不到位、措施不到位而造成生产安全事故的,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对忽视安全生产,对事故负有领导责任的,坚决实行行政问责制,严惩安全生产领域的违法、违规和腐败行为;对已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第493号令)和“四不放过”的原则,认真查处,分清责任,严肃追究,处罚到位。
(三)完善机制,强化安全监管措施。进一步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继续重点对全镇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建筑施工、民爆器材、电力等工矿企业;道路交通、水上交通运输等;渔业、农机、水利等单位以及旅游、休闲、娱乐等人员密集场所进行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完善事故隐患定期排查上报制度,对排查出的隐患和问题,定人、定措施、定方案,限期整改;对一时不能整改到位的,要实施停产整顿;对违规违章生产经营行为加大加重处罚;对拒不执行整改的生产经营单位,要采取行政强制措施关停关闭。完善安全生产检查机制,认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做到检查有记录,确保取得成效。完善综合监管工作机制,进一步强化安委会的协调职能。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建立健全综合安全监管六项制度。各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联合执法,严肃查处安全生产领域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净化安全生产环境。
(四)突出重点,强化安全专项整治。继续深化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公共聚集场所、道路交通和水上交通、民爆器材、建筑施工和燃气、校园安全和“三线交越”等专项整治。非煤矿山安全整治:进一步做好非煤矿山安全许可工作,规范非煤矿山企业市场准入;露天采石场强制推行中深孔爆破技术。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安全整治:建立危险化学品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安全协查和联合执法工作机制;进一步规范和严格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程序;做好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使用等企业安全许可工作;做好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标准化工作。加强烟花爆竹日常安全监管,实行经营网点规划布点,控制总量;加大对非法生产、采购、储存、运输、销售、邮寄烟花爆竹的查处取缔力度。道路交通和水上交通安全整治:深入落实“五整顿、三加强”工作措施,打击非法载客,深入治理超载超速超限;继续实施公路安全保障工程,排查治理危险路段和公路客运车辆安全隐患,推动创建“平安畅通镇村”。水上交通要继续抓好渡口渡船和防碰撞、防泄漏专项整治,排查治理桥梁隐患;加强船舶安全监管。进一步深化公共聚集场所、建筑施工、燃气、校园安全和“三线”交越等专项整治,加大推进力度,确保完成整治任务。
(五)树立典型,强化安全生产基础。开展安全管理典型示范工作,重点在非煤矿山、危化品生产储存、烟花爆竹经营、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学校、商业、旅游、村等9个行业和村树立安全管理典型,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以典型引路,全面推广。按照国家和省、市规定足额提取安全费用和交纳风险抵押金,落实非煤矿山雇主责任保险制度。落实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严格安全监管和审批审查,督促新(扩)建企业做到安全生产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落实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和治理,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监控情况的调度,建立重大安全隐患整改责任制,对安全检查发现的重大安全隐患,列入监管重点,跟踪监督整改到位。开展职业危害项目申报登记工作,组织开展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检查。加大安全培训力度,抓好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核,持证上岗。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矿山等高危行业实行全员培训。
篇8
三明市是福建省重点林区,辖区内有13个国有林场,大都在20世纪50~60年代兴建。以福建省大田桃源国有林场为例,该场1956年10月建场,已走过了50多年的风雨历程,为国家和社会提供了40万m3的优质良材。1984年林场进入主伐期,从最初年伐量2333m3逐年增多,至1993年年伐量增至11000m3。从1994年起,年伐量基本稳定在15000m3左右,进入木材盛产期,为林场的经济发展和扩大再生产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同时,由于各林场受资源分布、用工形式、生产方式、作业条件、人事制度等诸多因素影响,加之伐区恶劣的生产条件,给全市各国有林场的安全生产工作带来严峻的局面。
1.1资源分布
随着林木采伐工作逐年进展,可采资源分布由集中变为零散,可及度越来越低,伐区作业条件越来越复杂,生产作业中的安全隐患也越来越不可估量,伐区安全监管难度越来越大。
1.2用工形式
木材生产用工主要以外来从业人员为主,文化水平低,安全意识薄弱,麻痹和侥幸心里强,另外,由于采伐作业的机械化程度低,采伐工人过分疲劳极易发生事故。在劳务派遣用工制度中,劳动力来源还是以外来从业人员为主,工人采伐作业的熟练程度不高,部份伐区或楞场采用机械化作业时,因操作人员不熟练,也导致机械伤人事故发生。
1.3作业方式
木材生产以承包为主,根据伐区难易、运输里程、道路开设与修整、林分状况等,由林场各部门组成综合定价进行承包;实行定产定销后,木材生产实行招标制度。承包者或中标者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对安全生产于不顾,降低安全措施经费的支出,导致安全费用与生产成本冲突。
1.4作业条件
木材采伐生产作业全在野外进行,作业场所地处坡陡、绝壁、路险的远山,木材归楞与运输困难,险情一触即发;居民区附近、主要交通要道两旁、高压线路走廊区域采伐,倒树控向难以把握,给现场施工及安全管理带来诸多不便。
1.5人员素质
安全监管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现行安全管理网络存在人员不足或责任心不强等问题。同时安全管理人员自身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木材生产伐区安全监管不力的原因分析
2.1经济利益与经费投入矛盾,安全认识不到位
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安全投入与经济收益相互矛盾。经营承包户重在经济效益,对“安全是最大的经济效益”这一点认识不足,措施不力,因此造成安全监管不到位,安全措施经费投入有限或严重不足。安全意识淡薄,等出了事故才想到去加强安全管理及安全投入,虽说是亡羊补牢,但人命关天为时已晚。
2.2劳动力资源缺乏,用工管理不到位
现行林业生产条件下,从业人员作业环境恶劣,与其他劳务种类相比工资偏低,国有林场营林、木材生产面临用工困难局面。招录用的劳务派遣人员中,年龄结构不合理,中年以上(45~60岁)占多数;性别结构不合理,伐区作业中不乏女性人员参与,营造林工均以女性为主。因年龄、性别差异,重体力工种难以承受,现场监管难度大,一疏忽极易出现安全问题。
2.3安全管理人员不足,现场监管不到位
安全生产事关整个大局,事关每一位职工。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单独依靠安全生产办公室是远远不够的。由于作业场所多并且分散、管理人员不足等原因,需要与基层一线单位管理人员全力沟通、协调,协同管理。基层一线单位安全管理机构属兼职机构,除生产管理外,还要处理好资源管理、场村关系、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力不从心,对平时检查发现的问题及隐患监督难以到位,整改、反馈、复检也不及时,很多隐患不了了之,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安全工作的规范管理。
2.4安全检查流于形式,整改落实不到位
虽然《安全生产法》已实施很久,相关的各项管理条例已相继出台,但在实施过程中,检查不力,整改不严,执法人员素质不高,安全资金投入少。安全检查流于形式,要么查不出什么问题,要么查出问题却不加以整改,造成安全隐患不断堆积,最终引发安全事故。
3强化伐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措施
根据上述伐区实际状况及安全生产监管不力的原因,针对国有林场在伐区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解决措施。
3.1把好从业人员录用登记关
招用有资质工程施工队伍或实行劳务派遣用工,改变过去由工程负责人私下四处招用技术不熟练、文化程度低、年龄结构不合理的“雇佣军”。实行木材定产定销制度后,伐区木材产销经招投标,由中标方与指定的劳务公司签订木材生产分包合同,由劳务输出公司组织生产。并督促劳务输出公司严格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有关规定招用劳务派遣从业人员,严格把好新录用劳务人员进场关,做好人员登记、身份证明、年龄条件、来历清楚等相关工作,对符合用工条件的劳务人员要及时办理工伤保险,对不符合用工要求人员坚决予以辞退。
3.2把好从业人员岗前培训关
实行先培训后上岗,是用工单位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为使新上岗、新入用、新调动岗位的人员更快地适应新岗位,实现角色转变,岗前培训工作决不可等闲视之。由于劳务派遣从业人员大多文化素质较低、安全意识薄弱,因此,劳务派遣工人一进场,就要严格落实岗前培训制度,培训的内容主要是木材生产安全操作规程、应知应会的知识技能,培训方式应采取现场操作演示、挂图宣传教育,现场提问解答、典型事故分析等通俗易懂的教育方式,让劳务派遣人员切实掌握本生产岗位最基本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常识。培训结束后还要进行现场答题,测试合格后方能上岗,未经培训及答卷或测试不合格者不得录用。特种作业人员(油锯手、驾驶员、大型机械操作员等)必须持证上岗。
3.3把好现场监管责任关
采伐作业现场安全管理是各场安全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从场级领导到一线班组要始终坚持一手抓安全生产,一手抓责任落实,通过强化领导、强化力量、强化责任,促进责任制的落实。领导要重视安全工作,分管带动责任落实,完善安全管理网络,责任落实到人。安全监督部门要深入到基层,发现问题,整改隐患,检查督促,对存在的问题逐一研究解决,逐一落实。
(1)强化作业人员岗前安全管理。安全管理部门要协同生产科、森林保护站的相关人员在伐区拨交前对施工队进行安全交底,明确国有林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掌握木材生产安全操作规程、施工要求、特别注意事项及安全生产事故报案电话等,参加安全交底双方人员应在安全交底书上签名。
(2)强化伐中安全检查监管。在监管工作中要做到“四查看”,着重查看各施工队长有无跟班带队作业,有无履行现场安全管理职责;查看班组安全检查记录、劳动保护用品是否佩戴;查看现场有无违章现象;查看现场有无存在安全隐患,临时工棚是否牢固、堆头是否有人看守等,发现问题立即解决。重大隐患应下达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与反馈,安管部门组织复查。
(3)强化集材现场安全管理。伐区作业从集材到运输环节,存在的安全隐患或违章作业而引起的事故屡有发生。为此,从集材道路的开设、车辆的安排、驾驶员的雇请都要严格把关。目前,由于木材生产实行招投标,部分“三工”队伍为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安全生产,集材道开设随意性强,道路选线不明确,坡度控制、弯道半径控制等不符合安全技术要求;集材运输驾驶员牌照不全,车况不整,抱着侥幸心理冒险蛮干,恣意超载或人货混装现象令人毛骨悚然。针对上述现象,安全管理部门应强化伐区作业运输环节现场监管,伐区单位负责人、安全员要监管到位,对证件不全,车况不良、违章运输的车辆坚决予以停运。检尺员作为安全生产协管员要认真履行安全监管职责,有效地制止车辆超载、重车载人、酒后开车等违章现象,确保伐区集运材安全。
3.4把好特殊作业环境安全交底关
针对部分伐区位于输电线走廊、铁路公路沿线、居民点附近、岩石峭壁等区域,要因地制宜采取不同安全保护措施方可施工。安全管理人员要把好特殊作业环境的施工作业做好安全交底关,并协同有关单位安全技术人员在现场监管下作业,确保安全生产万无一失。在输电线走廊采伐作业要在供电部门停电的情况下进行,并且要人工控制树倒方向,避免危及供电线路,严禁带电作业。施工原则是,安全监管人员不在场不作业、电力部门技术人员不在场不作业、电力部门未停止供电不作业。在铁路公路沿线采伐作业,首先要与铁路公路管理部门取得联系方可进行。铁路沿线林木采伐,在确保铁路供电线路停电、列车没有通行的情况下方可进行,严防伐倒木危及铁路供电线路和列车安全,同时也要确保采伐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在采伐作业时,安全管理人员、生产业务人员、基层单位安全管理员以及铁路部门的有关人员都必须到现场指挥,跟班作业。铁路部门无法停电时,严禁私自进行采伐作业。在公路沿线,行人车辆较多的情况下,除了在公路两侧设立醒目安全警示牌,还要在公路两端安全距离处设专人执勤劝导,在确保行人、车辆安全的情况下方可进行采伐、溜山作业。居民点附近山场采伐,重点监管居民出入安全。作业前,安全监管部门要通过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居民点村民安全防范意识,在村口设立安全警示牌,张贴安全标语,劝导村民自觉遵守安全生产管理规定,阻止村民在采伐作业期间进山捡柴或进行其他农事活动,确需进入伐区附近的村民,须在现场安全管理员带领下安全通过,确保居民生产生活出入安全。在特殊地段采伐作业(如岩石峭壁地段),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切不可不听劝导私下蛮干。在树倒之前,山场存有杂灌或其他藤蔓可附攀越,一旦树木采伐后岩壁呈现,攀附物减少或缺乏,人员站立位置不稳无法作业,继续作业摔伤隐患趋大,应立即停止作业,并报告生产管理部门,由安全、生产、资源管理等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核减采伐量,并上报上级管理部门审批,对岩石峭壁地段不予采伐。
3.5严格把好操作技术规程执行关
采伐作业要严格执行《三明市国有林场木材加工生产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从采伐作业、集材、木材装卸、木材运输等环节,规程中都有明确规定。安全生产监管人员及班组长,必须严格按照木材加工生产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规定细化管理,施工步骤与技术要求要对照进行,决不容许规程以外自成一体,心存侥幸是安全一大忌。牢记安全规程系生命,自觉遵守是保障。免得贪一时之便而痛苦终生。
4小结
篇9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按照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认真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省安全生产条例》和《省重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为依据,以落实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设计、施工、维护、运行安全主体责任和排查安全隐患为重点,以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为目标,突出重点,标本兼治。
通过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全面排大基础设施设计审查、建设施工、维护保养、检查评估以及监督管理等方面的薄弱环节和安全隐患,进一步落实各级政府安全监管主体责任,解决安全生产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健全重大基础设施安全监管机制和分级管理制度,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促使我区重大基础设施顺利建设、安全运行。
二、重点排查对象和职责分工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按照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突出重点、密切配合的原则,坚持重大基础设施隐患专业排查与群防群治相结合、集中排查与日常监管相结合、全面普查与分类抽查相结合、政府督查与单位自查相结合,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排查工作:
(一)公路交通设施。以桥梁为重点的所有在建和投入使用的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包括:(1)隧道、跨河桥梁以及其他中型以上桥梁;(2)新建和在建砌体桥梁;(3)地质、地形条件复杂的桥梁和隧道;(4)交通繁忙特别是超限超载车辆较为集中的桥梁;(5)高路堤、深路堑、地质复杂路段的公路和桥梁。排查工作由区交通局牵头,会同区发改局、区建设局和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组织实施。
(二)水运交通设施。以河等有客货运输码头为重点,排查工作由区交通局牵头,会同区地方海事处及各乡镇人民政府组织实施。
(三)中小型水利设施。(1)中型以上水库、水电站(装机为300KV以上),由区水利局会同区发改局组织实施;(2)小型水库(含小(一)型和小(二)型水库),重要的河坝、塘堰及装机155KW-300KW的泵站、水电站,由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有关村组织实施。
(四)重要电力设施。包括:(1)火力发电厂;(2)工矿企业自备电厂;(3)变电站;(4)输电线路大跨越塔;(5)不得中断的电力系统通信设施。排查工作由区经济商务局牵头,会同区发改局、区国资局、东宝供电公司和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组织实施。
(五)石油天然气设施。重点是乡镇液化气站,排查工作由区建管局牵头组织落实,各乡镇人民政府积极配合。
(六)工商贸企业在建设施。重点是子陵葛洲坝新型干法水泥、众和纺织、荆门新合作东方超市连锁配送中心、聚合锂电池等投资过千万元的在建重点项目,由区经济商务局牵头,会同区建管局、东宝公安消防大队和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组织实施。
三、排查主要内容
(一)使用中的重大基础设施的管理、运营维护和安全监管责任主体是否明确,承担维护保养、检查评估等日常管理的单位是否履行了职责,设施状况记录是否健全。
(二)在建重大基础设施的立项审批程序是否完备并依法办理相关审批手续,勘察、设计、建设施工、监理单位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的资质,是否履行了职责,工程质量是否存在问题,质量和安全监管是否到位。重大基础设施是否按要求完成“环境影响评价”、“安全评价”、“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是否按要求进行了“三同时”验收,是否取得了安全生产许可证。
(三)重大基础设施产权单位是否建立制度化的安全隐患排查评估机制,对涉及安全的重要参数是否长期坚持监测跟踪和定期分析;对结构、材料、环境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是否进行过全面、系统的分析并做出结论;对存在的重大隐患是否能够及时发现,是否采取了有效防范、补救措施。
(四)重大基础设施设计、施工、维护依据的国家或行业标准、规范、规程,与当前实际运行状况是否存在明显的差异,强制性标准、规范是否严格执行。
(五)重大基础设施管理体制和机制建设是否到位,防范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其他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是否齐全,应急措施和救援力量是否满足快速响应和紧急处置的需要。
四、实施步骤
此次排查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发动阶段(10月30日—11月3日)。各地、各有关部门在学习宣传国务院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和市政府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有关文件精神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方案,层层宣传发动,安排部署重大基础设施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篇10
【关键词】煤矿;安全;生产;管理
1.煤矿供电系统的分类和等级
1.1供电系统的分类
在满足电力用户对供电可开性的要求的同时,又要照顾供电的经济性,这是合理可靠的工地阿明原则之一。无论是在国民经济中还是煤矿企业中,不同的电力用户对供电的可靠性要求不完全相同,因此,通常将供电电力负荷分为三类:一类负荷、二类负荷、三类负荷。一类负荷的定义:凡因突然中断供电会导致人身重大伤亡事故,或损坏重要设备且难以修复,或因停电给国民经济带来重大损失者,均属于这一类。煤矿用电显然属于一类负荷,煤矿中的通风、排水、升降人员、抽放瓦斯等也都属于一类负荷,又称保护安全。因此,煤矿是最重要的电力用户,要求供电绝对安全可靠,为此,对煤矿供电必须采用双回路供电和应急备用电源供电。二类负荷:凡因突然中断电会造成大量减产者,如煤矿中专门用于提成煤和物料的提升设备、压风机、井底车场、采区 变电所等。三类负荷:凡因突然中断点对生产没有直接影响者。
1.2供电电压等级的划分
目前,煤矿井下采用交流电压等级有:6000V、1140V、380V、127V、36V。6000V为矿区内高压配电电压或动力电压;600V为井下低压配电电压或动力电压;1140V为采煤机的专用电压;127V为井下照明、手持式电钻的电压;36V为控制系统的电源电压。
2.煤矿用电现状
2.1大部分煤矿没有采用双回路供电
我国《煤矿安全规程》严格规定:矿井应有两回路电源供电线路,旨在保证一回线路停电的情况下,通风机、提人绞车、井下各水平中央变(配)电所、主排水泵房等设备能正常运转,工人能安全撤离,避免发生透水事故和因通风机停运而形成的瓦斯、粉尘聚集等。考察中我们发现,很多煤矿基本上采用单回路供电,虽然有几家煤矿新购置了发电机,也只不过是用于井上临时生活照明或应付安监部门检查时打开通风机,而且所配备的发电机容量极其有限。
2.2备用电源不符合规程规范,安全隐患极大
按照《电力法》《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有关规定,用户安装自备电源必须向供电部门申请,并经供电部门现场检查审核。凡新投运的自备电源,须在电网上与自备电源接口处安装可靠闭锁装置,以防止在电网停电时用户自备电源箱电网返送电。可是,目前很少有煤矿的自备电源是经过电路部门检查审核、校检试验,一般未履行任何申报手续,电网与其自备电源的借口处没有安装任何可靠闭锁装置,且既无人看守,也未悬挂任何警示标示牌。这种隐患若酿成事故,轻则造成自备电源设备和现场其他店里设施瞬间毁灭,重则造成人身伤亡和局域电网崩溃直至毁损整个电网。
2.3缺乏必要的安防雷电和接地措施
由地面引入井下的供电线路没有按规定装设防雷装置,一旦遭遇雷击。雷电将沿导线直接进入井下各个工作面,引起人员触雷电伤亡或引发瓦斯爆炸等特大事故;井上红霞电气设备没有按规定接地、过流、漏电保护装置,发生电气设备绝缘损坏漏电或人体触电时,就会造成生命财产的巨大伤害和损失。
3.煤矿用电漏电的主要原因
3.1电缆或电气设备元器件本身的原因
第一是敷设在井下巷道内的电缆,由于井下环境潮湿,且运行多年,其绝缘老化或潮气入侵,引起电缆的绝缘电阻和绝缘性能下降,使正常运行时的系统对地的绝缘阻抗偏低或发生漏电。在这种供电系统中,还会因偶然的过电压和过电流冲击,使电缆的绝缘水平较低处发生击穿,产生集中性漏电。第二是开关设备长期使用超出了设备的安全使用期,接线板潮湿可能造成漏电;其内部元件(主要使控制变压器、接触器、继电器、线圈等)或导线,因某种原因使绝缘层老化,导线头碰壳也会造成漏电;自动馈电开关中的过流继电器,当调整螺杆拧得过低时也会因相对地放点而造成漏电。
3.2因施工和安装过程中的不规范操作引起的漏电
其一是电缆施工接线错误,如误将相线与地线相接,接通后就会发生漏电;橡套电缆接头违反施工工艺要求,如不用电缆线盒的链接和明接头等,这些接法都破换了橡套的绝缘,在井下潮气的侵蚀下易发生漏电,此外。这些接法的机械强度都较低,容易被拉断而造成漏电。其二、电缆与设备链接时,由于芯线接头不牢固,风度不严、压板不紧,运行或移动时造成接头脱落或接头松动,使相线于金属外壳直接打劫而漏电,或者是因皆有发热过度使绝缘损坏而漏电。其三、橡套电缆悬挂方法违反规定,采用铁丝或铜丝悬挂,时间一长,就可能发生漏电。其四、开关或其它电气设备的内部接线错误,或接线松脱碰脱,当合闸通电时便发生漏电。
4.煤矿安全用电的管理对策
政府应积极组织电力企业加快煤矿供用电电网的统一规划和建设,积极推进煤矿双电源、双回路供电的建设和改造工作;重视解决农村电网向煤矿供电的安全问题,使向合法煤矿煤矿供电的相关农村电网逐步具备对一级负荷供电的能力。电力企业应在政府的统一部署和领导下,及时对政府部门公告关闭矿井停止供电;地方政府应当组织煤炭行业管理、电力监管和煤矿安全监管等部门,加大对非法转供电的整顿和打击力度。供电企业应规范供电合同,把合法煤矿企业列为一级负荷,不将煤矿用户列入计划限电位拉闸序位表;严格执行煤矿用户停送电管理制度,定期检查煤矿供电状况;允许用户自由选择基本电价按变压器荣量或按最大需量计费。煤矿企业要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矿井停送电制度;应采用双回路向井下供电,主变压器采用一台运行一台热备用方式:按照有关规定,配置满足、保安负荷容量的应急备用电源;对自供区电网和矿区用电系统进行全面的技术改造。政府有关部门、电力企业和煤矿企业应制定和完善应急供电预案,建立应急联动的协调机制,开展应急预案联合演练工作;煤矿企业严格落实停电时的应急措施,一旦停电必须迅速撤出人员,按规定检查、排放瓦斯合格后,方可恢复供电。政府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供用电设施的工作,及时协调解决线路走廊的安全隐患问题,加大对盗窃破坏电力设施的打击力度;各级电网企业和煤矿企业应加强电力设施的巡查,积极推广应用电力设施安全防护的新技术和新成果。各级安全监管、电力监管、煤炭行业管理和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应协调解决自供区电网与电力主网联系薄弱、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督促企业认真落实煤矿供用电安全责任制;对当前煤矿供用电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跟踪督察和日常监管检查。煤矿企业加强井下电气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查和试验,性能指标达不到要求的,应立即更换。此外,将带电导体、电气元件和电缆接头等,都封闭在坚固的外壳。在电气设备的外壳与盖子间设置可靠的机械闭锁装置,以保证未合上外盖前不能接通电源,或者接通后,便不能打开外盖。这一措施能有效地防止因带电检修而造成的触电事故。
安全无小事,只有保障人身安全才会有效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始终是一切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不断发现和有的放矢地解决安全生产中的各种问题,从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入手,从安全的点点滴滴抓起,确保安全生产,文明生产,才会有煤炭行业生存与发展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赢的可能,煤矿职工的人身及财产安全才有切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建,张永林,刘计伟.浅谈煤矿安全供电[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
- 上一篇:电力安全工作合理化建议
- 下一篇:企业年度工作总结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