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经济的含义范文

时间:2024-01-15 17:49: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外资经济的含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外资经济的含义

篇1

“我确实不知道什么叫‘拉美化’。”记者听到江时学研究员的这个回答,非常吃惊,因为他的身份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研究所副所长。

“拉美化”,这样一个流行一时的词汇,竟连最专业的学者也弄不懂它的确切含义。这个简单的概念身上究竟附着什么,让它既脍炙人口,又难解真意?

臆想出来的提法

“拉美化”几乎是个万能形容词。江时学说,它可以形容一个组织,比如“中国公司在走向‘拉美化’,逐步沦为跨国企业的代工厂和附庸,失去独立发展的可能性”;可以形容一种产品,比如“中国大豆‘拉美化’悄然露头”;还可以形容一种场景:“中超赛场拉美化,‘暴力事件’令球员狂呼救命”。

最正经的使用“拉美化”的场合是在各种论坛上,经济学家和民营企业家讨论中国利用外资的时候。“拉美化”概念的第一个含义不妨认为是指外资控制东道国的国民经济。

但江时学经过长时间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毫无疑问,从19世纪到20世纪,拉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引擎’之一就是外资。”

江时学说,在这个意义上讨论“拉美化”,首先要弄明白两点,一是拉美是否真的一团糟;一是打击拉美经济的究竟是什么?

拉美国家在上世纪80年代因为债务危机,经历了痛苦的“失去的十年”;但从90年代开始,经济开始好转,据联合国拉美经委会的统计,90年代以来,拉美经济的增长率为2.4%。拉美主要国家的人均GDP水平远远超过了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

拉美经济受到打击主要因为高外债,20世纪80年代初,阿根廷、巴西和墨西哥的外债还本付息额都超过了GDP的5%。

拉美经济稳定性差的根源在于外债过度,而非利用外国直接投资。拉美国家当时形成高额外债有特定的历史条件。而中国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是外国直接投资。同样的情况在中国再现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

为什么要制造“拉美化”概念

社科院拉美所经济室主任吴国平认为,尽管中国国内对于“拉美化”这个概念,有种种不同的思路、不同角度的理解,但最普遍的一种观点是,认为拉美国家的问题根源在于经济命脉被外资控制、剩余价值被外资掠夺,导致国内贫困。

沿着这个思路,就可以控诉全球化不公正,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对发展中国家不适用。

吴国平告诉《望东方周刊》,专业研究者并不认同拉美出现种种问题全部归因于外国公司的掠夺。

实际上,拉美国家的问题是它们长期发展进程中累积的、原因极为复杂的过程,各个国家的具体情况又有不同。

一段时间里“拉美化”成为热词,与媒体片面强调某个原因有关,后来人们经过进一步的认识,了解到拉美的问题没有那么简单,这个热潮就渐渐退去了。

吴国平说,在专业人士看来,“拉美化”现象能否成立,还很难说。因为事实上,拉美国家的经济一直在发展。拉美主要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就已经完成了从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飞跃,到了90年代,又有新的有发展。

说到外资冲击,吴国平说,实际上在1982年之前,拉美国家都是采取限制跨国公司、保护本国工业的做法,不直接利用外资,而是借了不少外债,形成20世纪80年代的债务危机。这些做法实际上刚好跟现在中国的做法相反。

如果“拉美化”指的是拉美国家20世纪80年代的短暂困难,中国根本不可能遇到那样的危机。

1982年之后,拉美国家大力引进外资,外资介入拉美经济的程度很高。1990年,跨国公司的销售额占拉美500家大公司销售额的25%;至1999年,这一比重上升到43%。1990―1994年,跨国公司的出口额占拉美200家大公司的25%。目前,这一比重已上升到42%。

上述比重是否意味着跨国公司控制了拉美国家的国民经济命脉,到底会对拉美国家的和人民生活产生什么影响?现在还不能下结论。

从拉美借鉴什么

吴国平说,拉美国家20世纪80年代的短暂困难,问题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与社会的不协调发展。

在大多数拉美国家,都存在着片面追求增长、忽视发展的问题。这样,经济的可持续性没有保证,资源配置不合理,教育等社会学指标也没有跟上,就容易产生社会问题。

美洲开发银行的一个专题研究报告显示,在拉美地区,占总人12130%的穷人仅获得国民收入的7.5%。这一比重为世界之最低(其他地区平均为10%)。在拉美收入分配的另一端,占总人H5%的富人获得了国民收入的25%,而占总人口10%的富人则拥有国民收入的40%。这样的收入分配不公情况只有在人均收入水平只及拉美一半的若干个非洲国家才能看到。

吴国平认为,现在中国的许多问题与拉美发展中曾经遇到过的问题有相似之处,现在提“拉美化”,如果不故意偏移方向,全面理解其产生的原因,对于更透彻地认识和解决中国当下的问题,甚至预防问题的出现,还是很有意义的。

篇2

如何在原有的较低经济发展水平上谋求较高的投资水平,被认为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起飞所需解决的首要问题。FDI通过弥补“双缺口”(Dual―Gap)直接促进了东道国的资本形成与经济增长。可以讲,双缺口模型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吸引外资大规模流入的重要理论依据。事实也是,资本的流人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增长。

然而,令人不解的是,王小鲁和樊纲在2000年的实证研究表明,在1980―1997年总共18年间,我国国内储蓄减国内投资的实际缺口有13年出现正值,其中最高的1997年名义缺口为2745亿元,实际缺口为898.5亿元,占GDP的3.01%。一方面是国内储蓄的过剩,另一方面又是国外资本的流入。这种绝无仅有的现象向经济学界提出了挑战。本文试图就这个问题给出一个解释,并从中引伸出一定的政策含义。

二、 改革时期的FDI与国内储蓄变动分析

自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FDI迅速增长,增速达到两位数。1983年,中国实际利用FDI为9.16亿美元,1992年突破100亿美元,1996年又突破400亿美元,之后虽然有波动,但一直维持在400亿美元以上。加入WTO以后,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持续增长,2002年首次突破500亿美元大关,成为世界上吸收FDI最多的国家。2004年又突破600亿美元大关,2006年外商直接投资额达到695亿美元,2007年又增长到747亿美元。

我们不能否认, 中国引进FDI可以弥补国内的储蓄不足, 增加就业岗位, 引入先进的技术、管理、规则和国际市场等等。然而, 无论引进外资有多少好处, 弥补国内储蓄不足始终构成其最基本的因素。

从1952年以来,中国贷款大于存款成为常态。这种状况反映了发展中国家经济成长的实际状态,也符合发展经济学的经典范式。作为发展中国家,资源短缺( 储蓄缺口) 是我们的主要矛盾, 因此,引进国外资源( 相应地出现贸易赤字) 是我国谋求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

但是,从1978年开始的近30 年经济转型中, 这个最基本的因素却是在变化着的。1978- 2004 年间的中国存款-贷款格局大致经历了两个趋势相反的阶段。1978- 1994 年为第一阶段。此间, 储蓄不足是中国经济的常态。引进FDI是中国谋求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1994- 2007 年为第二阶段。此间,存贷款差额转为存差,且存差的规模巨大,这成了中国经济运行的常态。相应地, 资本外流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长期现象。简言之, 如果从存款-贷款的对比关系来分析引进FDI, 其合理性已经基本丧失。也就是说, 如果国内存在使储蓄资源转化为投资的有效的金融体制, 引进FDI 的合理性就会丧失, 但现实并非如此。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我国银行体系存差大量增加,国内储蓄难以转化为有效投资;另一方面,FDI大量流入,这是一对尖锐的矛盾,但现实是两者并存。有学者将20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的由过剩国内储蓄(内资)和在此条件下依然大规模进入的国外储蓄(外资)所表现的那些资金称为“迷失的资金”。

三、 国内储蓄过剩与外资大量进入并存的成因分析

如果说1994年之前FDI的涌入填补了国内投资资金的不足,那么,1994年之后国内银行体系存差的大量增加则说明在国内储蓄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下,外资仍然大量流入,并在中国获得大量利润。为什么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出现“迷失的资金”这个谜团呢?

对这一金融谜团, 国内学者的解释大都认为,这是由于国内储蓄不能有效地转化为投资, 形成了储蓄过剩和资金不足并存的矛盾。但是,国内储蓄不能有效地转化为投资的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呢?与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这个大背景的关系是什么呢?本文试图探究背后的原因,给出一个逻辑自洽、符合事实的解释。

1、渐进式改革过程中,内生的金融控制导致国内储蓄无法有效的转化为投资

肇始於1978年的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是在经济增长与社会主义的双重约束下进行的。这是一次伟大的制度变迁。它要求通过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在稳定中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经济体制的根本变革。这样的目标和难度内在的要求一个强政府。一段时期内这个政府拥有强大的动员和分配资源的能力,而实现这种能力的手段有二:一是财政,二是金融。在1978年后,国家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和中央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都是下降的。这说明国家通过财政手段控制经济是不可行的。即当政府财政能力虚弱,强政府不可能以“强”财政来支持体制内系统本身运转,迫使国家采用金融控制来支撑旧的体制。这是由于经济转型的约束和目标而内生的国家金融控制。

政府意识到“强”国家金融控制有利于储蓄动员和租金创造, 提升国家金融能力, 因此, 政府就会想方设法来集中和控制这些储蓄和租金, 进一步做出一些维护和扩展这种制度的具体安排。一旦做出以后,这些具体的制度安排又会由于路径依赖(Path Dependence)而自我强化。这些具体安排包括垄断性的国有银行体制, 早期限制金融投机需求及资产替代选择而不发展证券市场, 1992 年后发展证券市场又主要服务于国有企业。政府通过控制国有银行为主、控制证券市场为辅, 来动员储蓄并集中金融资源。这样, 中国在国家财政能力迅速下降的同时, 迅速实施了强金融控制, 主要依托金融营业网点的行政化分布, 重建了收集民间财富的能力, 为实现储蓄动员及集中金融资源奠定了良好的体制基础。

内生的国家金融控制对体制内企业提供了持续的金融支持。从银行来看,中国金融机构绝大部分的短期贷款都贷给了国有企业, 国有银行对国有经济的贷款比重长期以来平均高达85%以上, 而中长期贷款贷给国有企业的比率不会比短期贷款的低。而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是内生国家金融控制在20世纪90年代的逻辑延伸。此外,国家对体制内企业还进行金融补贴。据世界银行1996年统计, 中国在1985年至1994年间, 以低利率信贷和未归还本金形式统计的金融补贴占GDP 比例平均为1.72%, 1992 年曾达到3.6%。因而,我国的改革在体制内企业产出没有大幅度下降的同时,更多地体现为“体制外增长”。

内生的国家金融控制还是以计划的逻辑在分配资金,根本无法保障资源的有效配置。这种制度安排由于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进一步得到强化,金融领域本身难以摆脱旧体制的影响。同时,体制内企业改革的复杂性与迟缓恶化了我国金融发展,反过来迫使国家迟迟无法进行全面系统的金融改革,促进金融发展来有效配置资源。中国渐进改革的成功是以金融改革的滞后与巨大的金融风险的积累为代价的。

在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中, 都假定社会中的储蓄能够自动转换为投资。实际上, 在现实生活中, 这种假定是不符合实际的。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是加速储蓄转化为投资的必要条件。但是, 由于内生的国家金融控制导致了金融体制的缺陷或相对低效率的国内金融体系, 这造成在中国不仅缺乏促成储蓄有效转化为投资的健全、完善、发达的证券市场, 而且缺乏储蓄有效转化为投资的发达金融机构和丰富的金融工具, 导致中国国内储蓄资源的闲置。

2、 地方政府在引资方面进行恶性竞争,扭曲了中国对外资的实际需求

另一方面,内生金融控制使得地方政府在体制内获得资源的格局短期无法打破,国内金融体系不能满足其投资和增长冲动,地方政府只好更多地从境外获得支持本地GDP增长的融资来源。

而在分税制和以GDP作为政绩考察主要指标的制度安排下,地方政府不恰当地成为以本地GDP增长为目标的市场投资主体。政府边界的模糊导致了投资冲动的无限释放。通过吸引外资并使之本币化,地方政府就可以从国内相对固定的资源总量中占有和使用更大的份额。吸引外资越多,地方经济实际利用的资源就越多,经济增长就越快,地方政府的政绩也越突出。地方政府经济活动的软预算约束和目标短期化特征激发了其不计成本吸引外资的强烈冲动。

引资之风刮得最为炽热的长三角,地方政府甩卖式的竞争达到了非常惨烈的程度。苏州是中国吸引外资最为成功并将这个战略发挥到极至的榜样,为此,苏州获得了一系列的赞誉和政治上的奖励,但苏州为此付出的代价却很少有人提及。一份江苏省政府的内部刊物披露,苏州的土地开发成本为每亩20万元,但为了引进外资,却将地价压至每亩15万元。恶性竞争的驱使下,周边的吴江、宁波、杭州地区只好将地价压到每亩5万元的超低水平。由于地处相邻,号称寸土寸金的上海也加入了这种杀价竞争。在上海郊区,每亩土地的价格压至5-6 万元。如此,就出现了GDP不断增长,但招商用地价格不断下滑的怪现象。在苏州昆山,每亩工业用地的价格从01年的9.5万元降到02年的8万元,再降到 03年的6万元。

多数情况下,地方政府为了吸引外资,采取的都是组合性的引资策略,意味不仅在土地上让利,还要在财政,甚至金融上补贴。同样是长三角地区,零地价、送厂房、政府指定银行配套贷款(比例为1:1甚至 1:2)、五免十减半等政策倾销已经成为这个地区常见的引资组合,有人形象地将此称之为政府的割肉比赛。当然,政府本身是无肉可割的,这些所谓肉其实都是本国人民的福利。这种扭曲的引资政策直接增加了引入外资的成本,降低了外资的利用效益。外资企业由于“超国民待遇”而获得较高的报酬,扭曲了中国对外资的实际需求,在当前国内资金过剩的情况下,还进一步诱使外资大规模进入。

经济转型过程中内生的国家金融控制导致了金融体制的缺陷,即储蓄向投资转化机制处于“低效运行”状态,实际上是让渡了利益给外资。

由此可见,渐进式改革内生的金融控制和地方政府“为增长而竞争” 使得一方面FDI大量流入中国,而另一方面国内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每年都有大幅增加。

四、 结论及其政策含义

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是在经济增长与社会主义的双重约束下进行的。在政府不可能以财政来支持体制内系统本身运转时,迫使内生的国家金融控制来支撑旧体制。同时体制内企业改革的复杂性反过来迫使国家迟迟无法进行全面系统的金融改革,使储蓄向投资转化机制处于低效运行状态。而且,内生金融控制使得地方政府在国内金融体系不能满足其投资和增长冲动,地方政府只好更多地从吸收FDI来支持本地GDP增长的融资来源。这扭曲了中国对外资的实际需求,在当前国内资金过剩的情况下,还进一步诱使外资大规模进入。

因此,我们要重视渐进式改革中FDI、国内储蓄和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着手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政策的思考:

第一,要重视从储蓄角度来观察失衡问题,提高国内资金的使用效率,努力促成国内储蓄向有效投资的转化。一国的经济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本国的积累能力和资源使用效率。为提高国内储蓄的利用效率,要稳步推进国有银行改革;加快发展多层次的金融市场和直接融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减少民营企业在市场准入、国内融资和对外借贷等方面受到的限制,培育高效的市场投资主体。一旦我国金融发展有序和健康,内外资的矛盾也就会迎刃而解。

篇3

【关键词】外汇占款 基础货币 存款准备金率 货币政策

一、引言

外汇占款是指中央银行收购外汇资产而相应投放的本国货币。由于人民币是非自由兑换货币,外资进入国内后需要兑换为人民币才能流通使用,国家为了外资换汇而相应的投放大量的资金增加了基础货币,而形成了外汇占款。1994年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以来,外汇储备增长迅猛,使得基础货币的投放渠道发生了转变,外汇占款超过了国内信贷投放额度,成为我国基础货币的主要投放方式。然而,外汇占款的这种模式正在发生趋势性变化。本文将针对这一背景探讨其经济含义以及预测央行在此背景下的应对措施。

二、外汇占款减少的经济含义分析

外汇占款有两个层面的含义:第一是指中央银行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中收购外汇所形成的人民币投放;第二是指统一考虑银行柜台市场与银行间外汇市场两个市场的整个银行体系收购外汇所形成的向实体经济的人民币资金投放。而外汇占款的减少则预示了央行从这个渠道往实体经济领域投放的基础货币相比而言下降了。

(一)从外汇占款减少的原因上看其经济含义

外汇占款数据的增减主要由贸易顺差、实际使用外资及热钱流入规模所决定。

(1)从贸易额看外汇占款的减少。以2012年4月份为例,我国贸易进口1632.5亿美元,贸易出口1448.3亿美元,发生了贸易顺差184.3亿美元,而同比今年3月份实现的53.5亿美元的贸易顺差有了一定的增加[]。显然,在强制结售汇的制度下,发生的184.3亿美元贸易顺差将会增加这一时期央行的外汇占款余额,但是外汇占款余额却减少了,不难看出当前的外汇占款很大程度上源于资本的外流和实际利用外资额减少所引起的。

(2)从FDI看外汇占款减少。当外商企业需要投资于国内时,需要将其持有的外汇兑换为人民币,从而外商直接投资额度将是影响外汇占款余额的重要因素。2012年4月我国实际利用外资额为84.01亿美元,相比3月份的117.57亿美元减少了33.56亿美元,不难看出4月份因FDI的减少,相应的外汇占款余额将会相对应的减少。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FDI的减少反映出我国目前经济增长所面临的形势。第一,世界经济总体增长乏力,全球直接投资受到很大影响;第二,从国内因素来看,随着要素成本上升,我国经营成本优势有所减弱。

(3) 热钱的流出与外汇占款减少。2012年4月中国实现贸易顺差184.3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额(FDI)为84.01亿美元,二者合计约合1690亿元人民币,与当月外汇占款变动量之差超过2200亿元,当月热钱外流的迹象十分明显。

热钱外流与当下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不无关系。第一,随着人民币汇率逐渐回归合理水平后,外界对于人民币的预期升值并不看好,热钱流入会更加谨慎,央行的外汇占款将会减少;第二,在目前世界经济较高的不确定性下,美元成了较好的避险资产,这也决定了美元将在短期内处于高位态势,短期内热钱将外流追逐更加安全的美元资产。

三、央行后期货币政策与监管的应对措施分析

外汇占款的增减将直接影响到央行投放市场货币量的充裕程度,如果外汇占款进一步减少,面对市场流动性的减少,央行在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上必将有所转变。

(一)短期流动性减少与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央行票据的使用

货币供应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信贷创造的存款、银行购买债券或其他资产创造的存款以及外汇占款。伴随着外汇占款增量趋势性下降,这一渠道的基础货币供应减少,央行需要靠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提升货币乘数,这也意味着货币创造将更多依赖于国内信贷的增长,而原来用于“冲销”外汇占款的存款准备金率很可能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成为货币“反冲销”的主要方式。央行应对外汇占款的减少另一重要的工具是使用央行票据,2012年初以来,央票正回购净回笼了2470亿元,通过逆回购向市场投放了4410亿元,另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正如下调存款准金率的作用一样,央行通过央行票据的发行,以及逆回购的交易能够及时有效应对市场流动性紧张的状况。

(二)长期实施更灵活的货币政策和完善的汇率制度

由于受大量外汇占款的影响,央行被迫向经济中投放大量货币,并用存款准备金率和央票回购冲销过多的基础货币,引起我国货币供给结构发生了重要变化。基础货币投放的内生性逐渐增强,这影响了央行独立的货币政策实施并给央行带来了很大的冲销成本。从长远观点来看,若是外汇占款持续减小,央行通过这个渠道投放基础货币的压力将减小,而更多的是通过主动增加或者减少商业银行再贷款来完成货币投放的工作。

(三)强化对热钱和资本流动的监管

热钱和资本流动是外汇占款发生变化的又一个重要原因,为了稳定基础货币的投放量,减少热钱等资本流动对货币供应量的冲击央行势必将继续强化对热钱和资本流动的监管。可以预见,第一,央行将继续加强对跨境资金流入的监管,减少外资通过异常渠道或者异常资金“正常化”的方式大规模流出;第二,加强对流出资金的关注,将外汇管理的目标由“控流入”转为“促平衡”倾斜。

篇4

关键词:利用外资 国外直接投资(FDI) 产业结构

广东利用外资总体状况

自1979年以来的20年中,广东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达1108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相当于同期广东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3。充分利用外资既为广东经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来源,也促进了广东工业化水平的迅速提高,还为省内外创造了上千万的就业机会。

2004年上半年,全省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6.15亿美元,下降14.3%;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继去年被江苏省超过之后,今年又被山东省超过。

从绝对数量来看,广东省已不再是利用外资的龙头老大,而且其地位有不断弱化的趋势,这不得不引起我们思考,同时对其他省份利用外资也许能起到借鉴的作用。

广东利用外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FDI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

广东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在经济增长率、人均GDP、产业结构、投资规模、技术水平、基础设施、外向型经济、市场发育、居民收入等方面,欠发达地区都远落后于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有些经济指标甚至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总量看,2002年广东实际利用外资前7名的地区仍是深圳、广州、东莞、惠州、佛山、珠海、江门,都属于珠三角地区,整个珠三角地区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为150.21亿美元,占全省实际利用外资金额的90.55%;东西两翼为8.98亿美元,占全省的5.41%;山区为6.7亿美元,占全省的4.04%。从人均利用外资来看,2001年珠三角为401.31美元,东西两翼为26.75美元,山区为34.78美元,珠三角分别是东西两翼和山区的15倍和11.54倍。

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弱化了广东整体经济发展的能力和现代化的效果,并将继续制约广东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不加快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广东就不可能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通过利用外资加快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广东利用外资改善欠发达地区投资环境应做到以下几点:

政策倾斜与优惠,引导外资流向欠发达地区。尽快健全和完善欠发达地区利用外资的法规和政策。在遵循全国利用外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根据欠发达地区的实际,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在充分考虑WTO公平待遇原则、国民待遇原则的基础上,制定出既符合欠发达地区实际,又不损害国家整体利益的优惠政策。

改善欠发达地区的投资环境,增强其引资能力。目前,欠发达地区投资环境不尽人意,存在许多问题。因此,促使外资流向欠发达地区的工作重点就是要改善欠发达地区投资环境。

开辟欠发达地区利用外资新渠道。制定相关政策和法律,支持跨国公司对欠发达地区国有企业进行收购、兼并或联合。

加强对外资流向的引导, 提高欠发达地区利用外资的质量。欠发达地区引进和利用外资应当由过去的全面吸收转变为有选择、有重点的吸收,促使外资与资源的结合,推动欠发达地区的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

广东外资来源和投向

广东外资来源过于集中,其中1990年和1998年广东省域外直接投资(FDI)情况如表1。

从表1看出广东省外资来源地区高度集中的特征。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港、澳与广东的地缘关系和人民之间的血缘关系,而且开放后三地人民相互往来频繁,资源互补、相对利益日益增长和经营环境的逐步接轨,是目前广东仍然保持以港、澳资本为主的重要因素。由于广东省,特别是珠江三角洲的FDI主要来源于港澳台地区,港澳台资金以资本小、科技含量低、劳动密集型企业为特点,不利于广东产品的竞争力,同时使得广东利用国际直接投资处于低水平状态。

所以,我们一定要扩大引资区域和出口范围。在巩固原有东南亚和港澳台地区投资基础上,应加大对北美、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地区的引资招商力度,避免引资区域的单一化,有效地规避某个地区金融危机的风险。通过外资扩大对外贸易范围,扩大出口市场,更好地促进广东对外贸易的发展,提升广东经济发展的竞争力。

产业结构不合理

从利用外资的产业结构上看,以工业部门为主。外商投资主要分布在工业部门和房地产业这两大部门。其工业产业结构的特征表现为轻型化、外向化,轻纺工业项目占主要地位,轻型加工工业发展很快,基础工业建设相对滞后,同时其生产性产品70%以上出口的占很大比例,有的产品甚至全部出口。这种结构鲜明地体现了外资追求利润的特征。从广东在工业化过程中的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来说,这是合理的,但从外资在工业内部的产业分布来看,则显现出不合理性。在工业内部的35个部门中产值超过100亿元的有14个,这些部门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科技含量高的产业。我国利用外资的目的之一就是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因此,须限制劳动密集型产业。因为已逐渐失去竞争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只适应于紧缺经济和非市场经济的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但20世纪90年代以后,卖方市场变成买方市场,短缺经济变成大部分产品供求平衡甚至供过于求,轻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很难适应国内外市场竞争的要求;支柱产业不强,高技术产业对整个产业的带动、渗透力不够;第三产业发展不快。所以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因此,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调整利用外资的产业战略,鼓励外资投向第一、三产业。目前,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及其进出口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广东也是如此,虽然加快了第二产业的发展,但使其同第一、三产业的距离差越来越大,三者的不协调发展势必会延缓广东工业化发展的进程。广东省一年四季气候宜人均适合农作物生长,但由于相关政策措施的不完善不配套,使得农业利用外资的数量极低,从而影响农产品出口。因此,我们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鼓励外资投资农业。同时,应加大对第三产业的引资力度,但在引进外资时应注意遵循循序渐进、逐步推进的原则,不能一哄而上。

同时应注重技术引进和技术创新,只有这样广东才有可能真正成为世界的“制造中心”,而不是“加工中心”。FDI尽管带来了我们所需要的先进技术,但其产品的核心技术仍掌握在外商手中,转移来的只不过是已经进入“成本竞争”阶段,也就是对我们来说的相对先进技术,在国际市场上并没有很强的竞争力。因此,一方面,我们通过使用外资带来的先进技术,发展其先进技术;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在很多根本性产业技术上加大投资,注重自身技术创新,特别是通过高校、科研机构的研究与开发,建立起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业。

最后,无论何时我们都不能忘记民族经济是根本,外资只是一国经济的补充,我们在利用外资的同时,必须大力发展民族企业,在对外开放的同时也要对内开发,主要是对我国民营经济的开放,包括融资渠道、市场准入等方面,不应搞国内歧视政策和地方保护协议,让外资、内资有一个公平的环境。

参考文献:

1.王长琼.国外逆向物流的经济价值及管理策略初探.外国经济与管理,2003(8)

2.褚大建.循环经济:21世纪的新经济.探索与争鸣,2003(9)

3.顾巧论.陈秋双.面向循环经济的制造业系统模式.制造业自动化,2004(1)

篇5

[关键词]经济一体化 对外贸易 信贷评级

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含义及其发展的必然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历史性变化,这些变化集中反映在经济在全球范围内成为一个整体,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像现在这样,各国的经济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世界经济一体化,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或转型经济国家,企业对世界经济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强,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体系中,各个企业间的高度依赖,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企业的变动,都将引起其他环节的相应变动,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而在每个企业内部,它都尽可能的突破其所在国家市场规模和资源配置方面的限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所以说世界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企业国际化发展的第一动力。?

二、世界经济一体化对我国对外贸易的有利影响

(一)世界经济一体化对我国外贸领域的引资带来了机遇

世界经济一体化为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建立了一座桥梁,有利于我国更好地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从目前世界投资的发展趋势看,中国的引资面临许多有利的条件:

1、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势头强劲

跨国公司正成为各国大公司的主要经营模式,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将更加频繁。

2、由于中国经济目前增长的趋势良好

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快速增长,这将对国际大量的剩余资本形成有利的吸引。

3、新兴国家对外信贷评级降低

东南亚金融危机后,使大批新兴国家清偿力和信心迅速下降,对外信贷评级降低。在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中。流入这些国家的外资将大大减少。这些国家对外信贷评级的降低,会使中国的竞争力相对上升,在吸收西方投资中占有不断上升的优势。?

(二)世界经济一体化对我国外贸的发展带来的影响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之后,中国不断进行对外开放,因而扩大了中国的对外贸易。中国经过近20年的改革实践,对外经济贸易已经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中国经济最重要的增长点。具体数据表明,2010年中国进出口总额为29727.6亿美元(目前全球进出口前三强为美国、中国和德国),占当年GDP总额的50%左右,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397983亿元约合计6.04万亿美元,中国GDP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位,对外经济贸易迅速发展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近年来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每年增长速度为10%左右,在这种情况下,世界经济一体化促进了我国国际贸易的增长,贸易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世界经济一体化促进了我国资本流动加快,并呈多元化趋势。由于可以便利的进行国际间资金的划拨和结算,从而为我国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同时,也是我国的资金余缺能在世界范围内调配,闲置的资金可以转变为盈利的资本,使我国的贸易可以不完全受制于国内储蓄和资金的积累,从而可以更好的发展对外贸易。

三、世界经济一体化给我国对外贸易带来的不利影响

(一)世界经济一体化对我国外贸经济的影响

1、世界经济一体化使我国经济波动性增加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国际性的经济波动如通货膨胀、通货紧缩,金融危机等现象将逶国际经济的传递机制影响到本国。我国的市场发育不太充分,经济结构较脆弱,更容易受到外部不利因素的冲击。如果国内政策不当.就有可能发生较为严重的金融危机甚军整个经济危机。

2、世界经济一体化对国内产业的冲击

世界经济一体化使我国把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连结为一体,通过封闭市场来保护本国产业的做法变得越来越不可能。过去,我国凭借严格的贸易保护建立了许多本国并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随着外国商品和直接投资的大量涌入,这些产业将面临外国竞争者的巨大冲击,有的产业不可避免地要被淘汰。

3、世界经济一体化可能危及到我国的经济安全

主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世界经济一体化使我国处于空前激烈的国际竞争之中,原来具有的比较优势逐步丧失。(2)全球性的自由贸易规则使我国敞开自己的大门,保护自己产业和市场的能力大大削弱。(3)我国的重要经济领域可能受到发达国家跨国企业的操纵,使还很小且不健全的市场和脆弱的民族工业处于困境。(4)国际金融资本流动的不稳定性特别是大量投机资本的存在使我国小而不健全的金融市场更容易受到冲击。

(二)世界经济一体化对我国外贸领域引资的影响

资金是贸易的源泉,中国对外贸易要得到良好的发展,就必须很好的招商引资。世界经济一体化之后,中国贸易引资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首先是东南亚危机所导致的该地区对外信贷评级的降低将会使欧美国家对亚洲的贷款和投资更加谨慎,使流向亚洲的资本大量减少,从而给中国2l世纪的引资带来更大困难。?而且直接投资在发达国家问的双向流动为主的趋势在当前不会有根本的改观,同时许多新兴地区也在大力引进投资.这使中国引进外资所碰临的地区竞争更加激烈。?另外拉美地区和转轨后的东欧与独联体各国也都放宽了引资政策,国际资本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世界投资热点的增加,各国竞相吸引外资,将使中国利用外资在2l世纪初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

(三)世界经济一体化对我国外贸发展的影响

从货物贸易来看:科技进步推动着全球化,科技产品的贸易增长最快。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国际交换比率日趋不利,削弱了贸易对我国经济的带动作用。

从服务贸易来看:信息革命促进了全球化,信息密集型服务业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支柱。我国服务贸易的滞后会拖住国民经济的后腿。

篇6

关键词:国内生产总值;影响因素;国民经济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7-0007-02

一、问题的提出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是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它不但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更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

二、理论综述

宏观经济分析表明,经济增长取决于投资需求、消费需求、政府需求和出口需求。投资(特别是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而且,投资在当年虽然表现为增长的需求效应,但一旦投资形成,在之后几年中则可以表现为产出的供给效应。外商直接投资作为固定资产投资来源的一个部分,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同样具有当年的需求效应和滞后年份的供给效应。

国际投资理论。国际投资分为对外直接投资(包括中外合作经营、中外合资经营、外商独资经营、中外开发合作和BOT、补偿贸易、加工装配等)和国际间接投资(包括国家证券投资、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出口信贷等)。外资能够弥补国内建设资金不足,加速经济增长,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就业率,提高出口创汇能力。同时也会带来一些负面效应,如逃避税收,产业安全受到威胁,转嫁环境污染等。

凯恩斯的“投资、消费乘数理论”。凯恩斯利用边际消费倾向概念建立投资、消费乘数理论。投资、消费乘数是表示投资、消费增量和收入之间的比例关系的系数。乘数是建立在消费倾向这一主观心理因素的基础上的。他认为当净投资增加时,国民收入将是初始国民收入的一个倍数。

三、模型设定

(一)影响因素的分析

影响事物发展的因素可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考虑到引入国内能源消耗总量作为影响国内生产总值的内部原因,引入实际利用外资额和人民币对美元年平均汇价(中间价)作为影响的外部原因。

首先,能源消耗总量对国内生产总值快速增长应存在显著的影响,因为能源是绝大多数国内生产总值生产所必需的。

其次,随着改革开放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外来资金大量涌入中国寻求发展机会,这不仅加速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中国的市场化进程,由此外资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也是显著的。

最后,人民币对美元年平均汇价(中间价)变化会导致外资折合成人民币的数额变化,进而影响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二)模型形式的设计

由于投资存在乘数效应,即一定的投资额将导致国内生产总值数倍的增长所以可将实际利用外资以一次型引入模型。同理把能源消耗总量和人民币对美元年平均汇价(中间价)以一次型引入模型。所得模型为:

Yt=α+β1X1+β2X2+β3X3+ui

四、数据的收集

用2001—2010年的数据做分析:

Y为国内生产总值(亿元);X1 为实际利用外资额(亿美元);X2 为能源消耗总量(万吨标准煤);X3 为人民币对美元年平均汇价(中间价)。

五、结论

能源消耗总量对国内生产总值确实有影响,原因是其中所包含的煤炭、石油、天然气、水电、风电、核电是绝大多数国内生产总值生产过程中所需要消耗的能源。由R2=0.939267可得能源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动有着很高的解释能力,这证实了能源确实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所以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应节约能源,保护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切实做到和谐发展经济。

六、政策建议

篇7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WTO;经济组织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经济全球化、加入WTO与我国经济运行及对策研究

收录日期:2012年10月19日

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与跨国公司的深入发展,既给世界贸易带来了重大的推动力,同时也给各国经贸带来了诸多不确定因素,使其出现许多新的特点和新的矛盾。为此,研究和了解这一问题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经济全球化出现于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九十年代得到认可,但目前没有统一概念。综合各种文献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经济全球化:一是世界各国经济联系的加强和相互依赖程度日益提高;二是各国国内经济规则不断趋于一致;三是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强化,即各种多边或区域组织对世界经济的协调和约束作用越来越强。

二、经济全球化的载体

(一)贸易自由化、生产国际化。随着全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的加速发展,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形成,从而加快了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促进了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也使得加入到WTO组织的成员以统一的国际准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以互联网为标志的科技革命,从时间和空间上缩小了各国之间的距离,促使世界贸易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促使生产要素跨国流动,它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

(二)金融全球化、科技全球化。世界性的金融机构网络已经形成。世界各主要金融市场在时间上相互接续、价格上相互联动,几秒钟内就能实现上千万亿美元的交易,尤其是外汇市场,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具流动性和全天候的市场。

由于科技全球化,各国的技术标准越来越趋向一致,跨国公司巨头通过垄断技术标准的使用,控制了行业的发展,获取了大量的超额利润。

经济全球化的两个主要载体都与跨国公司密切相关,或者说跨国公司就是经济全球化及其载体的推动者与担当者。

三、经济全球化对不同资本主义国家产生的影响

西方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导,经济全球化对它们主要有以下两点影响:

第一,发达国家掌握了经济全球化赖以发展的信息技术的基础,世界研究与开发的投资、科技力量和科技成果也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发达国家正是利用其雄厚的资金、技术、信息和人才优势,集中精力发展高技术含量、高信息含量的高新技术产业,而将传统工业和一般技术成熟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第二,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器,是实现全球生产要素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的主要载体。发达国家通过跨国公司全球性的联合、兼并和扩张,进一步发展其高度发达和高度集约型的经济,使其产品竞争力始终高居世界领先地位。

四、加入WTO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1、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协调国民经济发展。

2、引进先进技术设备、管理经验,促进生产力发展。

3、节约社会劳动,增加生产总量,可以阻止利润下滑,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国民经济增长。

4、增收关税,扩大国家财政收入,增加资本积累。

5、推动对外关系发展,是对外经济关系中最基本、最核心、最重要的形式,是发展对外关系的纽带和手段。

6、可以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社会经济稳定。

7、互通有无,调剂余缺,进口国内市场需要物资,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8、有助于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参与国际分工。

9、有利于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促进政府宏观调控和提高行政效率。

五、加入WTO对中国经济和税收的影响

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反作用于经济,经济是税收之源,税收增减变化取决于经济的增减变动。我国加入WTO后,对外经济交往的诸多因素,如进口关税、非关税措施、服务贸易、知识产权、贸易政策的透明度、引进外资等都将发生变化。

(一)进出口贸易方面。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就将与世贸组织130多个成员之间互相提供贸易优惠,逐步降低关税,拆除非关税壁垒。这不仅使得国外商品更易进入,中国的进口会增加,出口额也会增加。

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短期内随着关税平均税率水平的大幅下降,既会影响关税收入,也会影响海关代征的“两税”(增值税、消费税)收入。同时,由于关税是海关代征“两税”计税价格的组成部分,组成计税价格的下降也会导致海关代征“两税”收入的减少。

(二)引进外资方面。加入WTO以后,世贸组织的运行规则同样适用于中国。由此可知,中国开放的领域会进一步扩大。外资的大量进入,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动力,而经济发展水平又直接决定着税收来源的丰缺,毫无疑问,税源的扩大,必然会增加税收收入。

然而,外资的进入也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影响国内总量平衡;(2)形成对国内资金新的替代作用;(3)加大债务风险;(4)影响民族工业的发展等。对此,中国应有及早准备,重新审视未来的引进外资政策,避免其过多的负作用。

(三)电信业方面。中国加入WT0以后,会面临着激烈的电信业竞争,这对我国电信业的发展积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有利于我国更好地利用世界先进的通信技术,促进电信产品更新和优化产业结构;(2)弥补了我国电信产业建设资金的缺乏,可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和新的融资渠道,满足国内市场不断扩大的需求;(3)有利于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我国电信市场的服务水平,改善电信消费的垄断局面,使消费者最终获益;(4)有利于税收收入的增长,特别是营业税在各税种中所占比重的扩大,而税收收入的增长,又有利于对我国电信业的扶持力度。

显然,对外开放也会给我国电信业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主要有:(1)外资企业凭借雄厚的资本和先进的技术,逐步占领我国电信市场;(2)中国电信企业始终在顾客让利上不足,这个现实决定了他们在国际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

(四)金融业方面。我国政府承诺加入WTO之后将取消外资银行经营性机构在华的诸多限制。这些举措显然对中国有好处,主要表现在:(1)外资银行的实力雄厚,金融技术先进,服务品种多样化,又具有明显的外向服务专长,国内企业可因此享受到更高质量的金融服务;(2)外资银行促进国内银行同业之间的竞争,竞争结果必然是银行服务水平的整体提高和服务价格的降低。

但是,我们也必须正视由此带来的挑战:(1)外资银行资产优良、经营机制灵活将对我国银行提出巨大的挑战,特别是对中小银行,由于其自身存在着许多诸如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局限性,使其生存受到巨大的冲击;(2)外资银行在不少领域享受超国民待遇。这不但使内资金融机构处于不公平的竞争地位,而且也减少了大量的税收收入;(3)目前国内银行除了在资产质量方面存在问题外,其经营管理水平也缺乏竞争力,比如管理水平低、技术落后、服务成本高等,这将在今后激烈的金融市场竞争中暴露出来。

(五)农业方面。加入WTO对中国农业有着极为有利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加入WTO后,中国可以享受40多年来GATT各缔约国在开放贸易、尤其是降低关税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并可取得大多数成员方的无条件贸易最惠国待遇;(2)可灵活运用WTO有关条款及争端解决机制,保护国内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市场,使之免受国外农产品大量进口的冲击;(3)有利于减少其他国家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非关税限制措施等不公平持遇,促进中国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加入WTO对于中国农业来说是一种历史性转折,中国农业部门不可避免地也会受到较大的挑战。目前,我国农产品供大于求,在农产品销售困难的情况下,大幅降低关税带来的国外农产品的大量进入,必然会对国内的农产品价格造成很大冲击。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我国农民收入,而农民收入的减少,又会直接影响到农业特产税的征收,使得税收收入进一步减少。

六、我国现行税制与WTO不适应的地方

(一)关税名义税率较高,而实际征收率较低。现阶段发达国家的平均关税在3.5%,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关税在13%~15%。我国的关税税率在发展中国家中高居第6位。虽然我国的关税税率如此之高,但实际征收水平却很低。1993年实际关税征收率为4.3%,至1994年实际关税征收率仅为3.3%,占名义关税水平的12%,1995年进一步降至2.7%,如此低的关税征收率不仅远远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关税水平,甚至低于一些发达国家的关税水平。名义关税率较高,而实际征收水平却较低,这几乎是所有发展中国家的通病。这主要是因为普遍存在的种类繁多、覆盖面广的关税减免政策。而高名义关税和征管不严也对其起到促进作用。

(二)生产型增值税不利于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挑战。假定其他条件都相同,对进出口产品均实行目的地原则,3种不同类型的增值税对进出口贸易之影响大相径庭:其一,不同税制对国内产品价格的影响不同,导致国内外产品比价(不含增值税)差别增大。其二,由于重复征税因素的影响,致使资本有机构成低的产业税负轻于资本有机构成较高的产业,在进出口商品的结构上会引起扭曲效应,致使高新技术产业受到更大的压力,不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三)内外资企业存在两套不同的税制,造成不公平的竞争环境。相对而言,内资企业优惠政策侧重于劳动就业、社会福利和环境保护等方面,而外资企业优惠政策侧重于吸引直接投资、鼓励出口、使用先进技术等方面,内资企业的优惠方式主要是直接减免税,而外资企业不仅有直接减免税,还有再投资退税等方式。这种内资和外资企业长期存在的税收差别局面,不利于平等竞争环境的形成。

(四)两种房产税并存,既有对内资企业和个人征收的房产税,也有对涉外企业和外籍人员征收的城市房地产税。由于城市房地产税是20世纪五十年代开征的,仅适应当时的情况,属于老税新用,但不能适应目前对外开放和吸引外资的要求。两种税征税对象相同,计税依据却有差异。城市房地产税的计税依据为房产原值,房产税的计税依据是原值一次减除10%~30%后的余值;同时,对出租房屋的税率也不一样。这种内外资税负的差异,同样与国民待遇原则相违背。因此,必须统一房产税。

七、调整对策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无论是对中国还是世界都将是一件有着深远意义的事。

(一)调整中应遵循的原则

1、国民待遇原则。国民待遇原则的基本含义是指缔约国一方保证缔约对方的公民、企业(法人)和商船在本国境内享受与本国公民、企业(法人)和商船同等的持通。国民待遇原则是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基石,是世界各国在经贸交往中必须遵循的国际惯例和准则。作为WTO成员国,理所当然应遵循该项原则的要求。

2、公平税负、鼓励竞争的原则。公平税负是当代经济发展所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它包括纵向公平和横向公平两个方面。公平税负的两方面内容是紧密联系和配合作用的,其目的都是为了使税收负担公平台理。公平税负也是各经济主体平等竞争的基本条件。税负不均、竞争条件不平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受到阻碍。

3、体现产业政策,优化社会主义经济结构原则。对于那些能够对国内工业现代化产生重大促进作用的产业和其他需要鼓励和支持的产业,税负要从轻,税收优惠也可以多一些;对于国家需要限制的卜业则要较重征税。这样才能以税收政策引导外商的投资方向,优化社会经济结构。

4、讲求效率原则。改革现行经济、税收制度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讲求效率。当几个不同的方案都能实现某一既定的目标时。就要对这些方案进行选优,因为不同的方案其经济成本和时间长短是不同的,对于当局来讲,只有进行全面的比较,才能有好的选择,也才能达到高效率。

(二)对策取向

1、积极改善投资环境,加大吸引和利用外资力度,争创改革开放新优势。

2、采取积极措施,支持和保护新兴民族工业发展。

3、适应WTO运行机制的要求,对税制结构进行合理调整。

4、进一步降低关税水平,消除名义与实际征收关税问的差距。

5、尽快完善增值税。

6、消除内外税收差别,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7、改革农业税制,降低农民负担,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8、培养WTO专门人才,掌握国际规则。

主要参考文献:

[1]汤光华.对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实证研究[J].1999年统计研究增刊.

[2]蓝文永.经济高速增长中的低就业问题[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7.4.

篇8

关键词:金融全球化;风险防控;外资银行;海外业务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s).2010.08.05 文章编号:1672-3309(20lO)08-060-03

金融全球化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内在驱动力和必然要求,当世界经济全球化已经从上世纪末90年代的一种无形趋势,演变为如今日常经济生活中的现实状况时,我们不得不对中国金融行业在世界金融全球化中所处的位置和未来的发展动向进行重新审视。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中的重要主体,是我们所关注的重点。

一、金融全球化的含义,特点及表现形式

金融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各地区在金融业务、金融政策等方面相互交往和协调、相互渗透和扩张、相互竞争和制约已发展到相当水平,进而使全球金融形成一个联系密切、不可分割的整体。

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金融领域的跨国活动也在以汹涌澎湃之势迅猛发展。金融全球化不仅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同时也成为最为敏感的一个环节。金融全球化促使资金在全世界范围内重新配置,使发达国家金融中心得以蓬勃发展,也使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获得了大量急需的经济发展启动资金。从某种程度上讲,世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全球化的推动。纵观世界金融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和发展路径,主要包含以下一些表现形式:

(一)资本流动全球化。随着投资行为和融资行为的全球化,即投资者和融资者都可以在全球范围内选择最符合自己要求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资本流动逐渐实现全球化。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资本以前所未有的数量、惊人的速度和日新月异的形式使全球资本急剧膨胀。统计数据表明:在过去20年间,全球金融系统包括银行贷款、票据融资和债券发行等业务的融资总额至少增长了10倍以上。

(二)金融市场全球化。金融市场是金融活动的载体,金融市场全球化就是金融交易的市场超越时空和地域的限制而趋向于一体。目前,全球各地以及不同类型的金融市场趋于一体,金融市场的依赖性和相关性日益密切。特别是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高度发达和广泛应用,全球金融市场已经开始走向金融网络化,即全球金融信息系统、交易系统、支付系统和清算系统的网络化。这既是金融全球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也内在地成为世界金融进一步走向全球化、一体化的土壤和环境。

(三)金融机构全球化。为了应对日益加剧的金融服务业全球竞争,各国大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竞相以扩大规模、扩展业务范围和推进国际化经营作为自己的战略选择。世界主要国家先后不同程度放松了对别国金融机构在本国从事金融业务或设立分支机构的限制,从而促进了各国银行向海外的拓展。

1997年末,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签署“金融服务协议”,把允许外国在其境内建立金融服务公司并将按竞争原则运行作为加入该组织的重要条件,进一步促进了各国金融业务和机构的跨国发展。

二、金融全球化对我国银行业的机遇与挑战

(一)金融全球化给我国银行业发展带来的历史机遇

上个世纪90年代末,中国加入WTO,并明确制定了国内金融业向世界开放的进程和时间表,这是中国金融行业走向全球化迈出的重要一步,也为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主要体现在:

1 改善国内商业银行经营环境,产生更多金融业务需求。随着中国走向世界的步伐不断加快,国外企业来华建立独资企业、合资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加,我国的商业银行以其资金实力和地缘优势,会赢得更多外资企业的青睐,这为商业银行选择优良信贷客户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2 为拓展海外金融业务,实现跨国经营提供了机遇。在我国商业银行直接到海外设立分支机构,参与国外市场竞争的同时,中国的跨国企业也将得到较快的发展,国内企业走出国门后,也需要国内金融机构走出去为它们服务,这必将使得我国实体经济和金融发展的“双行道”日益拓宽。

3 有利于我国商业银行学习和借鉴外国银行的先进管理经验。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在推进经营机制转型等方面取得很大进步,但我国现有银行体系在管理体制、管理方法、经营机制和业务创新等方面,与现代化、规范化的商业银行相比,还有一定差距。通过外资银行的进入,我们可以足不出户地学习国外银行成熟的管理经验,发挥“后发优势”,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经营水平。

(二)我国银行业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面临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金融全球化,扩大了金融的作用,也扩大了金融的风险。过去20多年金融全球化进程中,金融业的稳定性在下降,特别是2007年以来,由美国次债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金融危机的阴影还没有消散,我们更加有必要正视和警惕金融全球化给我们带来的潜在风险与挑战。

1 海外业务拓展过程中的潜在风险。金融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部分商业银行在积极应对外资银行竞争的同时,也在积极地开展海外业务,这也是我国商业银行应对金融全球化竞争的重要举措。尤其是金融危机以后,世界经济格局在一定层次上实现了重新排位。金融动荡为中资银行“走出去”提供了较多机会。随着外资金融巨头在金融危机中遭受损失,中国银行业在海外逐步显示出优势,海外业务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海外并购和设立海外分支机构是中国商业银行海外业务的主要形式。但作为一把“双刃剑”,这种途径又存在极大风险。一方面,海外扩展必然会受到来自当地银行业的猛烈冲击,尤其是在新一轮的国家保护主义、地区保护主义抬头的趋势下,中资银行的海外业务必将受到一定程度的挤压;另一方面,在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法律制度下,管理思维、管理理念融合的成本也相对较高,需要一个长时间的磨合过程。

2 信用风险凸显。目前,中国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差收益水平占银行总收入较高,信用风险仍是我国银行业的主要风险。现代意义上的信用风险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贷款违约风险,也包括借款人违约可行性发生变化而给银行资产造成损失的风险。长期以来,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这些不良贷款给中国银行业带来了巨大程度的信用风险。面对“保增长、促发展”的金融政策,以及息差收窄和资本市场不景气所带来的非利息收入减少的压力,商业银行偏爱于有政府背景的贷款项目,这必然带来对国有大型企业、各级政府重点项目的信贷集中投放,势必会给银行埋下潜在的信用风险。同时,受金融危机和经济下行的影响,行业风险日益凸显,特别是以房地产、出口型企业等为代表的与经济周期密切相关的行业信用风险

加大,也使得银行业的信用风险日益增加。

3 操作风险突出。当前,我国银行业的内控管理体系建设还不完善,距离“流程银行”的标准还有较大差距。从近年来部分国内银行相继发生了一些违规操作和重大的操作风险案件来看,无论是大型银行,还是中小银行,无论是经济发达地区,还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内控仍然是银行风险管理中的一个短板。

4 盈利空间收窄。几年来,随着宏观调控的不断深化,银行利差在逐步缩小。而中国银行业,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的利差还保持在2%~3%的较高水平。从长期来看,这与银行多元化经营的未来发展趋势是背道而驰的。此外,在金融脱媒化日益显现的大环境下,国内信贷渠道占绝对主导地位已显过时。虽然,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等直接融资渠道的兴起,有利于中国金融市场的深化,但对银行业而言,竞争和盈利的压力将会越来越明显。

三、金融全球化下我国银行业的发展方向及策略

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支柱和主线,应对金融全球化是我国金融行业的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国家宏观调控和金融产业政策的支持和配合,更需要作为微观主体的银行业自身做大做强。

(一)国家宏观调控和金融产业政策层面

1 科学设计银行业对外开放的政策框架。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金融体制改革尚未完全到位,在融入金融全球化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和新的金融服务协议(FSA)中对发展中国家开放金融市场的一些保护性条款,有计划、分步骤地开放金融市场,使金融业的开放步伐与我国法制建设、中央银行监管能力、国有企业和商业银行的改革相适应。同时,要制定引进外资银行的规划,按照国际通行的准则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条件,并严格进行审查。

2 积极推进国有商业银行的跨国经营。由于我国发展跨国银行,一开始就面临着跨国国际银行强大的竞争压力,这要求我国的跨国银行要高起点、高标准,通过跨国企业向银行参股的形式,促使国有商业银行跨国化发展。

3 健全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和兼并重组的保险机制。随着外资银行的进入和国内银行业竞争的加剧,有些商业银行将在竞争中破产倒闭,退出金融市场。近年来,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纷纷进行合并,通过优势互补,以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我国商业银行在面临国外这些“超级银行”竞争压力下,进行联合和重组也将会出现。国家要及早制定政策和法规,规范国内银行业的此类兼并和重组行为。

4 中央银行应加强对外资银行的引导与监管。作为传统的中央银行,我国的中国人民银行在宏观调控、货币政策制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新的形势下,面对金融全球化的新挑战,人民银行还应进一步加强对外资银行科学管理的法制建设,坚持对外资银行业务的开放程序必须与我国境内的经济发展条件相适应的原则,参考世界各国对外资金融机构监管立法的成功经验,对外资银行的申请条件、资产实力、业务范围、资本标准、内部管理制度、信息披露制度、风险管理指标、违法处理等方面作出较为详尽的规定。同时,对我国发展尚且不够完善的银行业给予适当的保护与政策支持。

(二)银行业自身方面

1 立足长远开展海外业务。面对金融全球化的新形势,我国商业银行要立足自身发展,摒弃机会主义投资思维,以企业长远战略作为国际化经营的基础,以价值投资为出发点和着眼点开展海外业务。做好对国外情况的深入分析,将海外业务风险纳入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中来,对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估,并实施有效的监控。要积极进行与外国政府和金融机构的交流、沟通和磋商,做好宣传攻势,努力通过宣传打消外国政府对国有商业银行身份的疑虑,增强政治、经济的互利互信。

2 健全和完善内部管理体制。在于外资银行“同台表演”的今天,国内银行要认真研究外资银行和国内商业银行管理体制的差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的经营理念,按照规模经济、资源最优配置和经营管理与市场相适应的原则,对商业银行的组织体系和业务流程进行再造,对传统的工作结构和工作方法重新进行设计,改革过去管理体制的弊端,以获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要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和业务经营需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创新经营方式,实行一级管理,多级经营,将商业银行逐渐建成经营与管理并重的内部监督中心与业务指挥中心,加大对大客户、优良客户和高附加值个人客户的等级服务力度,度身定做个性化金融产品。

篇9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经济增长;干中学;知识外溢;技术进步

世界银行1999年世界发展报告《知识促进发展》认为,知识已超越资本和劳动,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要素和本源。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发展水平的差距,不是因为资本和劳动,而首先在于“知识差距”。而外商直接投资又是知识、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的载体,是知识外溢、干中学和规模经济等多种效应的集中体现,因此,外商直接投资的引入提高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解释力。本文基于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事实的理解与思考,运用经济增长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关系模型,实际测算并检验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一、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罗(Arrow)在1962年发表的《干中学的经济含义》中提出,在生产过程中边干边学积累的经验也是一种要素投入。阿罗用生产经验作为要素投入则旨在说明:只要生产继续,生产经验可以无限增长,资本收益就不会消失,这样经济的无限发展就会得到物质保障。20世纪80年代中期,罗默(Romer,1986)继承了阿罗的研究思想,用技术外部性理论来解释经济增长,把知识作为一个要素引入模型,提出技术变革或创新是知识积累的产物,知识积累才是经济长期增长的原动力。其模型基本结论是:技术进步可以提高投资的收益率,投资又会导致知识的积累;知识的增加加快了技术进步的速度。在这种正反馈中,经济系统中出现了一个良性循环,从而保证了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因此,一国经济要保持长期增长,不断增加资本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必须是充分的。罗默的贡献在于从知识天生具有的“外部溢出性”来说明为什么以知识作为要素投入的生产函数会有规模报酬递增的性质。他认为一国知识存量越大,各专业知识之间交流与沟通越便利;而新知识、新技术出现越快,知识的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就越高。先发国家所以形成“先发优势”,根本原因就在于此。而后发国家可以从先发国家先进技术“外部扩散”中获取巨大收益,从而形成“后发优势”。

干中学和知识外溢观念的引入为内生增长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形成了内生增长理论的主流。巴格瓦迪(bhagwati,1978)认为,外商直接投资作为国内总资本的一部分对本国经济总量有重要影响。因为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在质量上区别于国内资本,它比国内资本有更高的效率,隐含更多的技术。正因为如此,外商直接投资被公认为发展中国家知识和技术增长的主要源泉。由于外商直接投资能够传递生产知识和管理技术,使得其具有一个区别于其他形式的利用外资的显著特点,外部性或外溢效果也被认为是外商直接投资给东道国带来的主要好处。然而技术进步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贡献只占经济增长的很小部分。这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存在巨大的初始人力资本差异造成的。发展中国家R&D投资受发达国家的外部效果限制,因为发达国家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而发展中国家出口非技术密集型产品。差异可以通过外商直接投资消除。发达国家通过R&D,不断创新并积累知识与技术,不断应用并扩散知识与技术,已形成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经济”,获得了先发优势和先发利益;而发达国家的新知识可以通过外商直接投资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另外,外资企业技术禀赋的优越性,可以迫使本国企业投资于学习和创新,以保持其在竞争中的有利地位。反过来,本国企业竞争力的增强又迫使外资企业带来更先进的技术和知识。因此,外商直接投资隐含的技能和技术提高了本国资本存量的边际生产力,加速了经济增长。

从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来看,应该承认外商直接投资是带来经济增长的潜在因素,然而,其潜能的发挥需要一个合适的经济环境。发达国家积累的技术知识无疑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笔可供利用的巨大资源。然而,除非发展中国家自己有一定的“消化吸收能力”(包括资本引进、技术消化和管理适应等因素),否则,它们不可能利用这笔财富。因此,缺乏合适的环境可能导致相反的结果,甚至阻碍经济增长。

二、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的检验模型

内生增长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重要的金融发展理论,即经济增长是经济体系内生因素作用的结果,而不是外力推动的结果。该理论重视对知识外溢、边干边学、人力资本积累、研究与开发等问题的研究,强调知识和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下面建立的模型是按照传统方式包含劳动力、国内资本和外商直接投资三个要素的生产函数。其中外商直接投资存量以两种身份进入生产函数,一方面作为国内资本总量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又是产生内生技术进步的因素。外商直接投资作为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本和新技术纳入生产函数,在此抓住了与外商直接投资有关的外部性、干中学和外溢效果。将生产函数写成:

Y=f(K,A(FDK),L,t)

其中:Y表示国内生产总值,K表示国内资本存量,L表示劳动投入,FDK表示外商直接投资存量,t表示时间趋势。A(FDK)是扩大劳动的由外商直接投资存量决定的内生技术进步,假设它是外商直接投资的一阶齐次函数。如果A(FDK)和L给定,则一个国家面临资本递增的效益。然而,一旦一国鼓励外资流入,就可以从外资中得到技术外溢的好处,从而提高本国的生产率。

如果生产函数和技术水平指标都是科布———道格拉斯型的,经济增长率的表达式可以写作:

gy/1=a+agk/1+(1-)gf

其中:gy/1,gk/1,gf分别表示人均经济增长率、人均资本增长率和外商直接投资增长率。基于资本存量测度问题的困难,前人在进行实证分析时采用了避免资本存量的替代方法,即用投资在GDP中的份额代替资本存量增长率。这样就可以用国内投资和外国直接投资与GDP的比率分别代替国内资本和外商投资存量的增长率,可以将增长方程简化为:

y=a+bl+c(I/Y)+d(FDI/Y)

其中FDI表示外商直接投资存量,I/Y表示总投资率。

三、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一)中国利用外资概况

吸引外商投资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内容,中国利用外资大体分为三类,即对外借款、外商直接投资和其他投资等。外资在中国的发展也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979年-1985年为起步阶段,每年实际利用外资在20亿-50亿美元之间,其中大部分是借款,外商直接投资所占比重很小。1986年-1991年为稳定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外资流入明显加快,年平均增长速度为9.7%.1992年以后是外资大规模增长阶段,年平均实际利用额达到408.6亿美元,年平均增长速度达30%,其中外商直接投资增长速度迅速,成为中国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开放的中国对外商直接投资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中国加入WTO使中国的对外开放又步入了一个新阶段,在吸引外资上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崭新态势,据外经贸部统计,截至2002年9月底,全国累计批准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414796个,合同外资金额8136.67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347.8亿美元,目前,全世界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中已有近400家在中国设立了企业。中国不仅已成为发展中国家中最大的吸引外商投资国,而且在2002年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引资国。外资的大幅度增长已经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

大规模地利用外资从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对我国的经济增长产生了重要影响:一是作为重要的投资资金来源促进了生产要素存量的增长,提高了我国经济的潜在供给能力。二是与外商直接投资相伴随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及其扩散效应,直接促进了我国的技术进步。三是利用外资在促进技术进步的同时,也带动了我国贸易结构、劳动力结构和产业结构等经济结构的提升,加速了我国经济的工业化进程。四是大型跨国公司投资推动了技术、资金密集型行业内部产品结构的升级。全球500强几乎垄断了全世界大约80%以上的高新技术,是当代科技成果的主要拥有者,吸引大型跨国公司来华投资的积极效应是显而易见的。这不仅符合以市场换技术的引资战略,提高我国技术和装备水平,促进一些技术、资金密集型行业的发展,而且也推动着这些行业内部产品结构的升级。

篇10

关键词:金融危机;影响;政策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金融业迅速得到发展,它在经济中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然而,伴随着金融业高速发展而频繁爆发的金融危机,也引起人们日益密切的关注。2007年由美国房价下跌导致的次贷危机,让美国经济遭受衰退危险,特别是2008年9月雷曼兄弟公司陷入严重财务危机,并宣布申请破产保护后,金融危机迅速蔓延到实体经济,全球经济急剧萎缩。

基于此,本文在注重可行性和操作性的指导思想下,收集国内外大量相关的文献资料和研究报告,查阅我国现行的金融危机管理的主要著作,并通过各类专业杂志及相关网站获取了大量的统计数据和研究结果,在此基础上中国目前在金融危机防范上的问题和国际上金融危机防范经验,提出中国金融危机风险防范的政策建议。

一、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金融危机(FinancialCrises)最简单的定义是指突发的、覆盖几乎全部金融领域的金融状况恶化。金融危机在《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的定义是:“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短期利率、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金融危机具有三层含义:①金融危机是金融状况的恶化;②这种恶化涵盖了全部或大部分金融领域;③这种恶化具有突发性质,是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总结起来,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主要有以下影响:

1.影响我国的外贸出口

我国的对外贸易最近几年来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率,但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的外贸出口已经出现衰退,中国的出口商品竞争力较大幅度地减弱,对外经贸形势面临严峻挑战。导致我国外贸出口衰退的原因之一是由于中国与东南亚地区各国出口商品结构颇为雷同,出口市场结构也非常相似,竞争性大于互补性。产品种类均主要是电子、化纤、服装、玩具、鞋类等劳动密集性产品,市场也均集中在美国、欧盟、日本等地,因此,东南亚金融危机将削弱中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由于中国进出口总额占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比重近1/4,尤其是出口已成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一个重要“边际因素”,因此,贸易顺差减少,对我国经济影响巨大。同时,由于我国的出口中一半以上属于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国民经济的对外依存度已达到较高水平,国际经济环境对中国经济运行和发展己开始产生较大直接影响,因此,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对国内经济的影响日益增加。

2.影响我国企业引进外资

此次金融危机对工业项目招商引资和企业投资产生了普遍影响。部分投资者缺乏投资信心,致使引进资金、技术等借助外力的发展受到限制和影响,招商引资难度加大,项目引进势头减弱。出于对未来宏观经济走势的担忧,部分生产企业对国际经济走势难以预料把握,多数企业处于观望状态,经济增长放缓及企业投资削减会逐渐凸显,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未来工业引进外资增资扩能。

二、对中国防范金融危机的政策建议

1.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一国汇率制度的选择应该顺应不同时期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和金融制度的特征而适时主动调整。中国渐进主义的改革路径,决定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也必然是渐进型的。目前人民币汇率还不适合完全自由浮动,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要继续深化和推进,进一步健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逐步扩大汇率弹性区间,以增强汇率对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能力,发挥汇率作为金融危机缓冲器的作用。汇率双向波动也有利于提高市场参与者防范风险的能力,并抑制短期资本的流入。同时,保持适度的外汇市场干预。货币当局应动态和准确地把握市场汇率相对于均衡水平的状况,遵从汇率目标区调控原则,采取“目标区内相机干预”和“边界干预”相结合的方式,逐渐扩大目标区宽度,保持渐进性与合理性,避免超调现象发生,使汇率水平能在自由浮动的情况下保持一定稳定的水平。

2.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

资本自由流动这把双刃剑,在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包藏着巨大风险。发达国家的资本自由流动是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完善程度和金融监管水平相适应的。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资本项目对外开放要慎之又慎,如果在条件不具备或者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贸然实行资本项目的自由兑换,当国际游资流入时,运用不当将使本国经济陷入困难,如果一有风吹草动引起大量资金外流,本国将面临对外支付的困难。我国汇率弹性增大后,资本项目实行自由兑换应逐步推进,慎之又慎,待条件比较充分时再实现资本项目自由兑换,对投机资本的大量涌入和随后可能发生的流向逆转保持高度警惕。首先要夯实市场基础和完善市场规范,同时在开放中的动态博弈中逐步提高金融监管水平,有步骤地有计划地实现我国金融市场和金融制度的调整,从而更加安全地融入全球资本市场。[]

3.尽快建立充分成熟的国内资本市场

目前,大量流入的外商直接投资和数据巨大的外债,已对人民币形成压力。如果要避免因为过分依赖外商投资带来的潜在风险,中国就必须尽全力发展自己的资金市场。只有国内资本市场越活跃,中国对外资的依赖程度才会越低。因此,我们应该加快发展新的融资市场的步伐。在发展国内融资市场的过程中,特别应重视证券、债券和保险市场的发展,使它们成为中国国内基金的一个稳定来源的重要补充,特别是保证耗资巨大的基本建设项目的资金来源,减少对外国资本尤其是对短期外国资本的过分依赖。当然,目前的国内资本市场还不十分成熟,要建立充分完整的、市场化的资本市场运行规则,加强对资本市场的监管;扩大市场流通总规模,提高市场内在价值;提高市场透明度、全面公布信息,以帮助投资者对金融风险做出正确评估,提高投资者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

4.对外开放要与国内改革协调配套,特别是对外国开放资本市场要慎之又慎

泰国政府在1992年取消了过去几十年所采取的保护本国资本高达市场的一系列措施和做法,一下子全面向外资开放国内市场。但同时国内金融政策却没有相应配套改革,继续维持原先泰株同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政策。由此造成自由开放的国内资本市场与不自由的外汇管制混为一体,助长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这使全球都明白了一个道理,能否经受大量的国际资本流动的冲击,关键看经济是否健全,企业制度是否健全,金融制度是否稳定,中央银行是否有足够的监管能力。有的国家能免受危机影响,就是这个原因。对于中国来说,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关键是加快改革。但在加快改革步伐的同时,一定要保持对外开放与国内改革协调配套,特别是在对外开放资本市场的过程中更要慎之又慎。只有在已经具备开放资本市场的条件,包括已经建立有效的金融政策和相应的金融监管调控机制,建立了完整的法律基础,建立了一整套有效的宏观控制政策的情况下才能开放资本市场,决不能头脑发热,一哄而起。

5.坚持正确的利用外资政策,合理控制外债规模和外债结构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快和最富活力的国家之一,也已连续数年成为发展中国家中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外资的大量涌入的确弥补了国内资金缺口,也支持了重点项目或大型项目的建设。但与此同时,也对我国的外资和债务管理提出了更为严峻的课题。首先,我国必须将外债规模确定并维持在一个适度或合理的水平上,即借用外债既要考虑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对外债偿付能力和消化吸收能力,不能盲目大量向外举债。此外,还必须对外债结构的各个要素构成比例进行合理配置,优化组合,特别是要合理安排短期债务和中长期债务的比例,以达到降低成本、减少风险、保证偿还的目的。最后,尽管中国外债规模一直控制在国际公认的安全线以内,但应加快清理那些实际对外负债、又脱离政府监管的“隐性外债”,把“隐性外债”纳入外债监管范围之内,提高外债规范管理的有效性。

6.维持国际收支平衡,保持充足的外汇储备,提高国家经济的抗风险能力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一场国际收支危机和债务危机。片面追求高的经济增长率,进口需求超过出口能力,必然会导致国际收支出现逆差,使外汇储备减少,削弱了国家经济的抗风险能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贸总额连年增长,对外贸易已成为世界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进行的外贸体制改革又为中国的对外贸易注入了新的活力。比如针对长期实行的贸易保护政策给工业带来不利于出口的倾向,我们已对进口许可证制度作了一定的调整。但是,无论我们怎么做,都必须维持国际收支平衡,我们既不能为出口而牺牲进口,更不能为进口而牺牲出口。在大量吸引外资的现阶段,我们更应大力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并鼓励制成品尤其是工业制成口的出口,提高本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在维持国际收支平衡的同时,保持良好充足的外汇储备,以提高国家经济的抗风险能力。[论*文*网]

参考文献:

[1]Otzfeld,M.Thelogic0fcurrencycrisis[J].CahiersEconomiquesetMonetaires.1994,43:189-213.

[2]Krugman,P.Amodel0fbalance0fpayrmmtscrises[J].Journal0fMoney,Credit,andBanking,1979,(11):311-325.

[3]李恒阳等编.全球金融危机经典案例[M].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

[4]石俊志著.金融危机生成机理与防范[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5](澳)罗伯特·希斯著,王成等译.危机管理[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1.

[6]曹欢.建立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有效机制探析[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3).

[7]李栋巍.金融危机的成因及预防措施[J].财税与会计,2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