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指导意见范文
时间:2024-01-15 17:49: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信息化指导意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以信息技术提升研发设计水平。进一步推广计算机辅助系统(CAD/CAE/CAPP/CAM)的应用,推广三维及虚拟现实模拟设计方式,支持企业基于数字化模型对产品结构、性能进行仿真与验证分析,推动产品分析优化及试验检验方式变革,缩短产品迭代周期,降低研发设计成本。
以信息技术改造生产制造方式。推动信息技术在制造业中的深度应用与融合。鼓励中小企业推进生产制造流程的柔性化改造,发展网络众包、个性化定制、服务型制造等新模式,促进中小企业生产方式变革。推广智能工业控制系统深度应用,促进增材制造、工业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新手段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推动制造业中小企业的智能化转型。
以信息技术提升经营管理能力。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获得以租代建、支持核心业务发展、覆盖企业经营管理链条的便捷信息化服务,降低信息化应用的成本和门槛。
以信息技术优化市场营销。鼓励中小企业利用移动互联网、新媒体等发展电子商务,探索网络营销新模式,细化区分网络群体特性,发展精准营销。鼓励中小企业建立统一的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逐步建立覆盖采购、生产和销售等全链条的产品品质追溯系统。
探索互联网金融,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推动互联网金融应用,发挥网络借贷和股权众筹高效便捷、对象广泛的优势,满足小微企业小额、快速融资需求。
引导大型信息化服务商服务中小企业。充分发挥大型信息化服务商在技术、人才、网络和服务方面的优势和产业整合能力,探索政府支持、大型信息化服务商利、中小企业受益的信息化推进服务模式。支持大型信息化服务商与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工业园区、产业集群等开展务实合作,建立信息化服务合作联盟,开发线上线下相结合、产业服务与资金支持相结合的服务产品,打造满足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需求的服务链。
篇2
【关键词】财务信息化 学科建设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于今年新增了财务信息管理专业。为了更好地为社会输送专业性的人才,为了与现代用人企业实现完好的对接,为了使高职院校学生能够与社会更好的匹配,故经过调研后对该技术院校的财务信息化专业提出一些指导性意见。带着这些目的,笔者以苏州及其附近地区为调研对象,有针对性的选择了15家企业进行相关的调研。
一、企业调研实况概述
本次调研的主要内容包含以下五点: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信息化应用程度、企业对信息化专业人才的要求、财务信息管理专业的人才岗位分布情况、信息化专业人才的学历要求、财务信息管理专业主要职业岗位。此次调查主要集中在苏州及其附近地区的一些大中小型企业,这些企业的具体分布为:苏州地区11家,浙江2家,江阴2家,此次调研的企业规模大小不一,有大型企业也有中小型企业,调研在这15家企业中以问卷调查形式展开。在这些企业当中,主要为外资企业,其次为民营企业,而合资企业也占了两家;若以企业规模进行划分,大型企业的有5家,中型企业7家,小型企业3家;以上市情况进行区分,则上市公司有2家,13家公司未上市。调研对象主要包括:企业人事相关负责人、企业财务部门领导、企业财务部门普通职工、营销及IT等部门普通职工等。本次调研采取以下措施:第一,问卷调查:向苏州地区企业发放调查问卷共18份,其中有16份成功回收,回收率为88.9%。第二,走访调查:在对企业发放调查问卷的同时,还对部分企业进行了走访调查,向企业咨询了有关企业对高职财务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的大体需求情况。第三,书面及网络调查:调查了一些企业刊登的有关于财务信息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的招聘网站及招聘要求,对各省市刊登的人才需求榜进行统计调查,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目前的市场对财务管理信息化人才的需求状况。[1]
二、企业调研结果及分析
(一)苏州及周边地区企业财务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分析
信息化作为当代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充分的应用了当代信息通信技术,目前正以其所具有的高度的创新性、广泛的渗透性、神奇的倍增性和普遍的带动性,成为覆盖我国国民经济的战略任务。苏州及其附近地区,经济发展较快,企业数量很大,为更深入了解企业的财务信息化现状,我们对苏州及周边地区的15家企业实施财务信息化的现状进行走访调查和问卷调查,取得了一些对我校专业建设有指导性意义的数据。[2]
1.苏州地区企业财务信息化进程的发展现状。从回收的调查问卷中可以统计出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程度均较高,达到了100%的覆盖率,但是不同企业的信息化程度有一定的区别,这些区别主要表现在实施的程度上。
在资金投入方面,此次调查的15家企业当中,共有14家企业在财务信息化管理中投入的资金为增长趋势,只有一家企业的资金投入呈现负发展。在对企业财务部门领导的走访中,能够看出他们对财务管理信息化模式都十分的支持,只是个别企业因公司自身发展因素而不得不削减在财务信息化方面的资金投入,支持财务信息化建设的企业领导占98%。在15家调查的企业当中,有11家企业在财务信息管理方面配备了专职人员进行财务信息化管理,有3家企业聘用了兼职的财务信息化管理人员。在为财务管理部门人员培训方面,经过调查显示,有10家企业都为财务信息管理人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培训,此比例占66.7%,2家企业给财务信息化操作人员进行过局部内容培训,只有1家企业的财务信息人员未经过培训。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的企业基本都使用了该行业上通用的财务软件,在这些财务软件的应用情况上看,可以知道大部分都为友通软件和金蝶软件。在调查的15家企业当中,大部分企业的软件都是向软件开发商进行购买,只有一家企业的财务软件为自身研发,还有一家大型企业采用与软件开发商合作开发的方式。[3]
2.企业在财务管理信息化方面遇到的问题研究。经过走访调查及问卷调查,笔者大体上了解了这些企业的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大致情况,也知道了这些企业在财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同时企业与企业间也存在着财务信息化程度上的差异,且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没有实施财务信息化独有的功能。企业在实施财务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调查原因后能够看出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在财务信息化上的认识有差异。这主要表现在:首先,硬件水平虽然跟上了,但是在人员水平上却仍旧跟不上。目前,苏州的大部分企业都在管理方法上下足工夫,也做出了很大的改善,购买了计算机和需要使用的财务软件,大大改变了传统的手工核算模式,实现了财务管理上的新突破。但是一些财务人员将财务信息化与会计核算的电算化混淆了,可以说,硬件“硬”了,软件仍然“疲软”。其次,由于在计算机应用及人员素质上,一些财务人员仍然表现水平低下,素质不高,对财务信息化的认识及处理上还存在很多的问题,较容易产生认识上的错误。[4]
第二,缺乏专业性高素质。由相关调查可以得出,一线的财务管理人员仍旧存在专业水平不足的状况。在与相关高管人员面谈的过程中,从他们所表达的信息可以知道目前公司在人才选用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据一位高管透露:就目前状况来说,企业想找到一位既在计算机方面有较强专业性的,又在财务管理方面有一定水平的高级财务管理人员是极其困难的。目前在大多数企业中都有此类相同问题,在我国的高校中,学校在学生的专业性培养上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要么知识面不够宽,要么专业性不强,所以,高校应当加大教育与社会企业的合作力度,提高办学目标,把培育既具有专业性知识又具有广泛知识面的新时代人才作为教学目标。同时,企业也应当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让员工具有更多的专业性知识,更好的胜任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加快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的发展。
此外,财务信息化软件自身还存在劣势。一般的财务软件都具有通用性,但是在实际的企业财务管理当中,存在着不同企业间不同财务状况及不同财务控制计划的问题,这是通用型财务软件所难以解决的问题,这便是财务软件自身所存在的一种缺陷。这是目前企业中所存在的一种普遍性情况,这充分说明在我国的企业管理中,企业应当结合自身的管理状况,集中各方力量开发出适合自身体系发展的财务软件,这样才能够大大提高自身的财务管理水平,为企业的快速发展做好财务上的工作准备。[5]
(二)苏州及周边地区企业财务信息管理专业人才需求情况及分析
1.财务信息管理专业岗位设置问题研究。在调研过程中,关于财务信息管理专业的岗位设置问题一直都是我们调研所要研究的重点问题,这里面包括了岗位设置对文凭的具体要求、学历分布情况、企业所需人才需要具备什么特点、企业对学校开设财务信息管理专业的评价如何等等。带着这些问题,可以让我们更加明确此次调研的目的及学校开设该学科所必须注意哪些问题,这样才能够让学校培养出的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企业。在对企业进行调查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大多数企业在初聘时对财务信息管理人员的学历要求都不高,主要都是大专水平,大致结构可以分为:本科占8%、大专占80%、中专占12%。企业招聘财务人员时所需要的专业主要包括: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电算化、数学金融等等,其中占主要部分的为会计及财务管理方面专业,而财务信息管理及电算化排第二。在调研的企业当中,仓管、会计、采购、财务管理与统计等岗位是与财务信息管理专业的关系最密切的,在这些岗位当中,会计岗位占有比例最大。在调研的15家企业当中,其中8家企业的岗位设定有10%左右的比例为财务信息管理专业,5家企业的岗位设置中有30%左右的岗位为财务信息管理专业,只有2家企业与财务信息管理专业相关的岗位设定达到了50%以上。
2.财务信息管理专业需求量近期发展情况调查。经过以上详细调查后,能够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在企业的年招聘计划中,财务信息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比例不高。经过调查可以发现,在近几年,企业对财务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比较小。举近三年为例,有8家企业在年招聘计划中都将财务信息管理专业毕业人员数量降低至10人以下,5家企业控制财务信息专业招聘人数为15~20人,只有2家企业将该专业人才招聘数量控制在20人以上。二是虽然在这些企业当中有很多岗位与财务信息管理专业关系密切,但是在毕业生招聘上企业提供最多的岗位还是会计岗位,其次为财务管理及统计岗位。[6]
三、财务信息管理专业的建设的思路
(一)企业调研获得的结论
1.从对企业的调研得出,在企业的实际工作要求上,人才要求一般都是以财务方面专业为主。此外,员工的工作实际能力及工作经验也是企业选择人才所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大部分企业对ERP的实际操作能力要求反而不高,故很多高职院校在ERP相关课程的建设方面也没有花费太多的时间精力,学生的ERP应用能力也相对较低。当一个企业需要招聘ERP方面专业性人才时,财务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就满足不了岗位的要求,这也是目前该专业所表现出来的不足之处。ERP软件的运用在现代财务管理体系中是必须要求的一个基本技能,故企业一般都会要求财务会计人员能够熟练的使用该项技能。但是在现代化企业当中,财务部分与ERP整体功能部分是分开的,这是由于在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分离”及“信息不对称”的现象,这一现象广泛存在于企业的内部管理之中,这在企业内部表现出两个方面特征:一是表现为信息的不对称,这主要存在于企业的高层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二是企业的各个环节的财务信息数据无法统一、不能沟通交流,这些环节主要是指供应、生产、销售等,这种不能共享信息的现象在行业内被称为“信息孤岛”效应。[7]
通过对企业的调研,我们能够清楚地认识到ERP实务应当作为一种基本节能被学生所掌握,这是目前我校财务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当中的重点教学内容,将其作为专业发展方向是不恰当的,财务信息管理专业还是应该以“财务”为主。总的来说,应当以“财务”为主,以“信息化”为辅。同时,若学生在校期间既能够掌握会计的基本知识又能够在ERP系统的运用上做到轻车熟路,那么将为自己的后续的就业中增添了亮点,提高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竞争力。[8]
2.财务信息管理专业高职生在社会招聘时所必须满足的基本条件。财务工作是处理钱的,此特性决定了企业在社会招聘时必须高度注重财务毕业生的工作责任心及工作态度问题,此外,为人的诚信度及是否遵纪守法也是考虑的重点之一。企业在招聘时一般都不会选那些工作浮躁及虚荣心强的学生,而具有社会责任感,做人真诚的学生往往受到很大的欢迎。在调研中笔者了解到,甚至有个别企业因为外地学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故在招聘中往往只招收本苏州地区的学生。经过调研可以得知,因为财务信息管理职务要求具有较高的专业性,故很多公司在财务信息管理人员的招聘条件上都要求很严格,不仅要求毕业生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水平,还应当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水平及工作实践能力。另外,与专业相关的等级证书也受到了企业的高度重视,这些证书主要包括会计从业资格证书、ERP证书与英语四级证书等等。[9]
(二)财务信息管理专业建设的思路
加强校企合作。高职院校应当要加强与企业的沟通,时刻了解当今社会企业的人才需求动向,从不同角度进行市场人才需求调研,尽量减少与企业要求之间的差距,与企业展开深入的办学合作。本次笔者在市场调研中,15家企业中有12家表示愿意与我校进行实习生岗位的开设方面的合作;有3家企业的财务部门领导愿意入我校担任我校财务专业的兼职讲师。
调研过程中,笔者发现一些与财务相关的证书显得非常重要,例如,若毕业生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就更容易通过面试。证书考试科目包括财经法规、会计基础与会计职业道德和初级会计电算化三门课程,为了让学生在考证过程中更容易拿到证书,学校应当做到:
1.及时的了解会计的发展动向,与各类会计行业机构保持密切联系,了解会计发展的前沿信息,及时更新知识,丰富课程教学资源。
2.因为企业是财务专业人才的主要归宿,故高校必须要时刻了解企业对该类人才的需求量及素质要求。通过了解企业的需求进而改进自身教学方法,让培养出来的学生水平能够尽量满足企业的需要,同时加强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之余能够深切体会到实际工作的氛围。[10]
3.因为学生在考证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所以教师应该认真研读考证方面的教材,发扬刻苦钻研的精神,多与学生沟通,为学生顺利考证提供更多的帮助。
四、总结
因为本次调研所涉及的内容受到人员及时间上的制约,同时由于该专业为新增专业,故在很多方面的准备上都有所欠缺。在后续的时间里,我们会进行一些更详细的市场调研取证,以使其对我校的专业建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更能满足当今社会企业对高校专业建设的要求,最大限度上保证高校培养出的学生更能符合企业的用人标准。
经过调研后可以得出,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向导,坚持以服务为宗旨,提高教学水平,让企业与高校能够实现完美对接,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增强教学的效果,以达到提升专业建设水准的能力,实现人才作用最大化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王云峰,李杰,丁明磊.从ERP成功要素透视中国企业信息化之路[J].管理世界,2005(8):54.
[2]王文莲.对会计信息化的若干思考[J]会计之友,2007(3):6.
[3]高悦.中小企业财务信息化的问题与对策[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9):16.
[4]沈坤荣,李莉.银行监管:防范危机还是促进发展[J].管理世界,2005(10).
[5]刘明康.中国特色银行业监管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金融,2011(13).
[6]陆磊.信息结构、利益集团与公共政策:当前金融监管制度选择中的理论问题[J].经济研究,2000(12).
[7]江春,许立成.金融监管与金融发展:理论框架与实证检验[J].金融研究,2005(4).
[8]许成钢.法律、执法与金融监管——介绍“法律的不完备性”理论[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1(5).
[9]许立成.经济周期、宏观调控与银行监管[J].上海金融,2008(12).
篇3
一、建立“五位一体”的信息系统,实现多项业务、多个层级、多种功能的资源共享和综合应用。
根据金税工程(三期)的总体要求,遵循“统筹规划、科学实施、强化应用”的一盘棋原则,以“全省同一个信息处理平台、同一条宽带网络、同一个数据仓库、同一套管理制度、同一样工作流程、同一个业务技术标准、同一个安全保密体系,覆盖全省地税所有的机构和业务”为目标,建立统一的基础数据核心平台,通过__省地税局门户信息系统将各子系统融为一体,逐步形成了以税费征管为根本,以行政管理为基础,以外部信息交换为手段,以互联门户网站与税控应用功能的对接为抓手,以决策支持为目标的“五位一体”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初步实现了一体化的资源共享和综合应用。
(一)多项业务的资源共享和综合应用。“五位一体”的信息系统,是以标准体系的运行维护机制为基础,以税源管理为核心,以各类基础信息库为支撑,涵盖了税收征收管理和税务内部事务管理的多项地税业务工作门户。信息系统采用全省统一的认证与授权方式,重组__省地方税收内、外部信息,实现与税收征管系统的税费业务模块、行政管理系统的文书流转模块的自动衔接,实现不同模块之间的数据和功能的互联,实现地税业务与国税、工商、财政等部门业务的数据互联和功能互通,建立了统一的与纳税人及外部门的政务公开、纳税服务等信息交换渠道,保证多种业务之间的资源共享和综合应用,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多个层级的资源共享和综合应用。“五位一体”的信息系统,运用身份认证和角色控制访问加强系统的安全管理,运用工作流模式控制行政办公与业务流程,以省级—市级—县级—分局级为纵轴,以决策层面—管理层面—业务层面—采集层面为横轴,以工作流为驱动,以待办事宜为驱动界面。信息系统采用的工作流机制,既能保证政令畅通,又极大地提高了地税系统的行政执行力。同时,工作流机制使基层能够及时、准确地向上级反映税收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困难,使基层处理问题和化解矛盾的能力大大提高,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征纳关系。
(三)多种功能的资源共享和综合应用。“五位一体”的信息系统,集成了行政管理、税收征管、政务公开等功能,为各级领导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实现资源整合共享后,税收管理系统更加稳定,数据分析功能更强,管理决策力度更大,对各类信息的收集处理、纳税服务、机构人员管理、税收业务梳理、流程再造等方面都产生了革命性影响。
二、依托信息技术强化税收征管,实现了多个行业、多种税费、多个环节的严格控制和科学管理。
税收征管是税收业务工作的核心,是税收信息化服务的对象和工作的目的。我们以业务需求为导向,以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资源整合,将管理、征收、检查、评估、处罚、执行和救济纳入税费征管信息系统,与其他业务实现资源共享和综合应用,实现多个行业、多种税费、多个环节的严格控制和科学管理,促进了税费征管质效的显著提升。
(一)多个行业的严格控制和科学管理。“五位一体”信息系统的税费征管系统,搭建了精确规范的数据采集平台,建立了纳税人户籍监控、纳税评估、行业管理等应用系统,引进地理信息系统等手段,构建立体税源管理体系,全面、实时掌控各个行业的税源现状。信息系统通过网上报税等电子手段采集申报数据,通过税控设备采集发票数据,通过与代征单位联网导入委托征收数据,通过横向联网导入相关部门的信息比对数据等,狠抓征管基础信息采集、录入和应用。充分运用__省电子政务网络资源,推进与相关部门的信息资源共享,取得了税源管理的突破,实现对各个行业税源的严格控制和科学管理。仅在20__年进行的第三方(工商)信息比对工作中,全省就登录、完善各类企业征管基础信息1300多万条。
(二)多种税费的严格控制和科学管理。我省地税系统负责征收的各种税费,包括15个税种、17个规费及5种社会保险费,具有数量庞杂、种类繁多、零星分散的特点。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在信息系统开发中采用新一代税收管理思路构建整体业
务框架,建立了全面、准确的数据采集体系和规范、统一的数据平台,使之很好地满足全省各种地方税费征管的需要。同时,采用开放系统架构和基于组件的技术,如果发生税费开征停征、种类增减等业务变化,仅需对有关组件进行升级即可。基于这一信息技术的优势,在与相关部门实行完整的数据交换基础上,辅之以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重点税源监控、双定户电子定税、土地使用税和耕地占用税的税源册籍、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扣缴等软件模块,提高分税(费)种的税源监控能力,保证了对各种税费的严格控管。
(三)多个环节的严格控制和科学管理。“五位一体”的信息系统,通过财政、税务、国库、银行等部门之间的计算机联网,实现对每一笔税款的全程监控和管理;通过税源管理平台,实现对每一个纳税人的全过程控制和管理;通过工作流机制,对每个业务在工作流中的状态都能实时监控。在征管信息系统内,针对税收管理员的电子工作日志,以税务人员岗位工作行为、执法行为和征管质量等工作流数据为考核基础数据支撑,建立绩效考核体系,利用软件进行绩效评估,按照规定实施问责追究,实现了手工考核向微机考核的转变。通过对税款、纳税人、业务等工作流的跟踪和监控,能够多环节、全方位地严格控制和科学管理,使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得到有效保证。
三、依托信息技术改善纳税服务,实现纳税前多途径告知、纳税中多形式服务、纳税后多措施维权的良性互动和长效机制。
搞好纳税服务,是税务部门的基本职责,是税收工作的永恒主题。我们依托信息技术,整合各种资源,通过完善为纳税人服务系统,拓展和凸显税务互联网网站、12366纳税服务系统、短信平台和多元化申报四部分的功能,不断拓宽征纳之间的沟通渠道,将服务贯穿于纳税前、中、后整个过程,为广大纳税人提供更加优质、便捷、全方位的服务。
(一)纳税前多途径告知。“五位一体”的信息系统,能够为纳税人提供多种途径的税前宣传、咨询。纳税服务平台提供了纳税客户端软件、税务网站、税务短信、电子邮箱、12366纳税服务热线等;与纳税服务平台对接的__地税门户互联网站,采取实时在线沟通的方式,使纳税人能在线咨询税收政策、税收优惠、发票防伪等事项;纳税服务平台与税务短信平台对接,能实现及时纳税提醒等事项,为纳税人提供登记办理、税负核定、税款催缴等各类涉税信息。通过多种途径的告知,帮助纳税人熟悉有关财会、税法知识,全面准确理解税收政策,避免各种非主观故意造成的延期缴税等情况。
(二)纳税中多形式服务。
在纳税人办税过程中,“五位一体”的信息系统能够提供多种形式的税中服务。网上纳税服务平台运用各种现代化通信手段,为纳税人开辟规范的办税服务厅办税、网络电子办税厅办税、电话报税、传真报税、刷卡缴税、邮寄报税、12366纳税服务热线等多种便捷的办税渠道,使纳税方式多元化、手续简化。通过网络途径,应用移动通信设备,对纳税人宣讲法规、制度、优惠政策和办税程序等内容,帮助纳税人准确办理各项涉税事宜,规避税收风险,做到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方便纳税人及时足额纳税。特别是国库信息处理系统(tips系统)全面推广应用后,能够使纳税人足不出户即可完成申报缴税事宜。目前,全省电子申报户达到96352户,通过银行卡和电子结算缴纳税款的纳税户数分别达到53849户和103261户。
篇4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司长谢少锋指出,贯彻实施《指导意见》,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有三方面战略意图。
首先,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是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的重要手段。深化互联网在制造业各环节、各领域的应用,充分发挥互联网激发创新潜能、重构生产体系、引领组织变革、高效配置资源的作用,有利于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有利于构建跨领域、协同化、网络化的制造业创新体系,有利于打造新型制造体系,加快形成经济增长新动能以及精准、高效的供给体系。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正成为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的重要引擎,成为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的战略支点。
其次,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路径。制造业是技术创新最活跃的领域,也是国家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互联网突破地域、组织、技术的界限,推动制造业创新主体高效互动、产品快速迭代、模式深刻变革、用户深度参与,制造业创客空间、创新工场等新载体、新模式不断涌现,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提高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缩短技术商业化周期,加快构建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推动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正推动中国经济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最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是抢占全球新一轮产业竞争制高点的战略选择。全球互联网正处于从消费领域向生产环节拓展的关键时期,国际社会提出工业4.0、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新战略,推进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以制造为关键环节、制造业为主战场、制造企业为主力军,抢占新一轮产业革命发展理念、架构标准、核心技术、生态系统的竞争制高点。发挥我国互联网应用创新活跃、产业规模领先、人才资本聚集以及制造业门类齐全、独立完整、规模庞大的双优势,有利于形成叠加效应、倍增效应、聚合效应,将会不断增强制造业竞争优势。
“一二三三七”
贯彻落实《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提出了未来一段时期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工作重点和具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可概括为 “一二三三七”。
“一”指围绕一条主线,即以激发制造企业创新活力、发展潜力和转型动力为主线。“二”是指打造两个平台,即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大型制造企业“双创”平台和为中小企业服务的第三方“双创”服务平台,营造大中小企业协同共进“双创”新生态。
“三三”是指培育三个模式,即支持鼓励制造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跨界合作、融合发展,积极培育网络化协同制造、个性化定制、服务型制造等网络化生产新模式,增强制造企业创新活力和转型动力;其次是增强三个能力,即增强支撑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基础技术、解决方案、安全保障等能力,夯实融合发展基础,激发制造业发展新动能。“七”是指落实七项政策,即在体制机制、国企改革、财政支持、税收金融、用地用房、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等方面加强政策引导和措施保障。
鼓励制造业互联网化转型
谢少锋表示,《指导意见》提出“全面推广营改增改革试点,进一步扩大制造企业增值税抵扣范围,落实增值税优惠政策,支持制造企业基于互联网独立开展或与互联网企业合资合作开展新业务”,重点考虑的是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在全国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13〕37号)等政策,一般纳税人有形动产服务按17%,交通运输业按11%,部分现代服务业、增值电信服务等按6%的增值税税率缴纳。
目前,基于互联网的平台类企业业务多适用电子商务、信息技术服务6%的增值税税率,阿里巴巴、腾讯等电子商务平台适用增值电信业务的互联网信息服务6%的增值税税率。制造业开展服务新业务可适用17%、11%、6%的增值税税率。
例如,徐工集团将信息化业务剥离成立徐工信息,开展了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以及基于互联网的产品全生命周期服务,其中,技术咨询、软件服务、业务流程管理适用6%的增值税税率,剥离之前这些业务都含在产品中要缴纳17%的增值税;沈阳机床、神州数码等共同投资打造智能云科,开展融资租赁、在线维护和工艺支撑业务,其中融资租赁适用17%的税率,在线维护、工艺支撑等适用6%的税率;宝钢通过建立采购和销售的电子商务平台东方钢铁,拓展基于互联网的新业务,适用软件服务6%的税率。当前制约制造业开展基于互联网新业务的主要挑战是相关政策落实操作难度大,业务门类较多,部分企业对政策不了解,需要税务部门出台细则,加大宣传并加以落实。
推进下阶段三项重点工作
谢少锋指出,围绕《指导意见》的贯彻落实,下阶段有三方面重点工作。
一是制定实施方案。推动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协同配合,抓紧出台配套政策,完善相关规章,强化跟踪督查。
二是推动《指导意见》落实。围绕国企改革、财税、金融等重大政策,我们将会同财政部、国资委等有关部门完善有关细则,推动政策落地。我部两化深度融合创新推进2016专项、智能制造2016专项、服务型制造三年行动计划,把大型制造企业“双创”平台建设作为重要工作,力争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同时我部将以大型制造企业“双创”平台、系统解决方案、信息物理系统、工业云、工业大数据、工业电子商务为重点,开展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试点示范。
三是做好宣贯工作。包括举办省部级专题培训班、组织召开全国性宣贯会议、编写出版系列解读材料,以及在中央主流媒体、网络媒体等平台进行专题宣传活动等。
篇5
一、化解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各地区、各部门按照《指导意见》要求,稳步推进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各项重点任务,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严格投资项目管理
《指导意见》印发以来,发展改革委坚决停止核准任何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增产能项目,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等部门不再为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增产能项目办理土地(海域)供应、能评、环评审批,银监会指导银行业金融机构严格信贷发放,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增产能项目一律不再发放贷款。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分别下发通知,进一步要求各地不得以任何名义核准(备案)新增产能项目。发展改革委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等,对江苏灌南亚新钢铁、宁夏申银特钢等违规项目进行了实地核查,并将有关情况上报国务院。各地区也通过多种形式贯彻落实《指导意见》要求,加强项目核准七备案管理,并按《指导意见》的要求对在建和建成的违规项目进行清理整顿。
随着各部门、各地区多种手段严控产能扩张,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增产能势头得到遏制。据初步了解,一年来全国新增炼钢产能950万吨、水泥熟料2600万吨、平板玻璃3000万重量箱,与2005以来年均新增钢铁产能6000万吨(最高年份达1亿吨)、水泥产能2亿吨、平板玻璃产能1.3亿重量箱的规模相比,有明显下降。另外,从各地根据《指导意见》要求开展的违规项目清理结果看,目前还有在建违规钢铁产能3633万吨、水泥13976万吨、电解铝934万吨、平板玻璃1500万重量箱、船舶145. 6万载重吨。
(二)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2014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下达了本年度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任务,并要求各地抓紧落实。目前,各地区已将任务超额分解落实到具体企业、生产线(设备),涉及淘汰炼钢产能3500万吨、水泥(熟料及磨机)8500万吨、电解铝50万吨、平板玻璃3760万重量箱,全面超过《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淘汰目标。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发挥阶梯电价、差别电价、水价和惩罚性排污费等调控措施作用,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各地区也加快淘汰落后步伐,河北等省在国家淘汰落后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淘汰落后产能标准,将炼铁高炉淘汰标准由400立方米提高到450立方米,炼钢转炉淘汰标准由30吨提高到40吨;江苏、山东、湖北、重庆等地从地方财政中拿出资金,加大支持力度,专项用于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中淘汰落后产能奖励、扶持延伸产业链项目和职工安置等。
到2014年9月底,全国实际关停炼钢产能2400万吨、水泥(熟料及磨机)8100万吨、电解铝50万吨、平板玻璃3700万重量箱,分别是《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淘汰任务的83%,160%,119%和105%。
(三)推进企业兼并重组
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意见》,印发了任务分工通知,细化了各项任务的具体工作内容和计划,落实完善产业、金融、财税、土地、职工安置等配套政策措施。各地区也积极建立完善组织协调机制,研究制定实施方案,鼓励和支持优势企业发挥主体作用,积极推进区城内和跨区城兼并重组,整合过剩产能。
一些企业把握有利的市场机遇,加快兼并重组步伐。鞍钢收购台湾义联旗下联众(广州)不锈钢60%股权,下一步双方还将合作开展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河北、山西、山东、云南等地民营钢铁企业加快兼并步伐,整合产、供、销资源,进一步降低成本;河南天瑞水泥通过发行企业债募集资金,收购整合河南、辽宁部分水泥企业;杭州锦江集团与阳泉煤业集团托管兆丰铝业,使兆丰铝业实现扭亏脱困;旗滨玻璃重组浙玻集团,通过改造升级,大幅提升产品档次和环保水平;中船工业集团推进集团内部资源优化配置,将14家造修船企业初步整合成8家,提高了市场竞争力;马钢把握时机,收购法国瓦顿公司,全面持有其高铁轮对制造核心技术,为高铁轮对国产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着力优化产业布局
报经国务院同意,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关于重点产业布局调整和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对重点产业布局调整和产业转移提出了明确意见。两部门积极宜传贯彻,指导地方、企业做好布局调整和产业转移各项工作。
杭钢集团与宝钢集团就调整宁波钢铁股权达成一致,将依托宁波钢铁实施环保搬迁,实现减量发展;河北钢铁集团石钢等钢铁企业搬迁改造项目开始启动。企业“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河北钢铁集团控股了全球最大钢铁贸易商瑞士德高公司,在南非建设的500万吨钢铁项目正式启动;昆钢在越南合资的50万吨钢铁项目建成投产;广西、福建民营企业联合筹建的马来西亚钢铁项目即将在马中关丹产业园动工;中冶集团正在筹划在伊朗建设100万吨钢铁项目;新兴铸管在泰国等地探索拓宽优特钢市场的渠道;海螺集团结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陆续在印尼、缅甸建设水泥项目,正与国内企业组团在蒙古、中亚和俄罗斯等地筹划新的水泥项目;华新水泥在塔吉克斯坦建设的100万吨水泥生产线建成投产,正在寻求新的境外投资机会;福耀玻璃在俄罗斯投资建设45万吨浮法玻璃生产线,加快境外布局。
(五)推动企业转型发展
各地区、各部门通过调整产业发展规划、出台引导性政策措施等方式,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调整产业结构,拓展业务领域。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加大技术改造支持力度,不断提升行业竞争力。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加强行业管理,推广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推动企业转型发展。山东、河北等地按照国务院同意的钢铁产业结构调整方案,推进钢铁产业整体转型,湖北、辽宁等地也在陆续制定钢铁产业结构调整方案,河北、安徽等地制定了本地区水泥、平板玻璃工业结构调整方案(2013―2017年),浙江等地通过引入综合土地、环保、资源、安全、产值、就业、税收等因素计算出的产业准入值,要求达不到准入值的产业逐步退出,促使企业主动调整业务领城,退出没有竞争力的过剩产能。
一些重点企业也在转型发展方面取得积极成效。首钢集团结合“京津冀一体化”战略,提出“一根扁担挑两头”的发展思路,通过打造全新的资本运营和金融平台,撬动钢铁业和城市综合服务两大板块,实现协同发展;中材股份同步推进工程建设、水泥制售、玻璃纤维三大板块效果明显,特别是玻璃纤维板块毛利率达到23%;金隅集团在关停10条生产线的基础上,把处置城市生活垃圾、污泥作为重要发展方向,成为城市“净化器”,实现绿色转型发展;新疆农六师煤电公司投资建设30万吨铝合金棒材等产品深加工项目,河南豫联集团投资建设60万吨铝箔、易拉罐料、汽车板等深加工能力,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消化电解铝产能;大连船舶重工集团大力发展海洋工程装备成效显著,2014年海洋工程装备新接订单218亿元,是同期船舶新接订单的1.8倍,1―9月海洋工程装备产值达到74亿元,已超过同期民船产值。
(六)推动建立长效机制
各部门、各地区按照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要求,以改革的思路努力营造有利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发展改革委不断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进一步取消和下放审批事项,加快建设项目信息库和产能过剩信息预警系统,加强项目事中和事后监管;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通知,出台部分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明确项目建设等量和减量置换的要求,制修定了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准入(规范)条件,公告了六批603条水泥生产线,六批130条平板玻璃生产线,三批305家钢铁企业,一批26家电解铝企业,完善行业管理。国土资源部发文,严格用地招拍挂出让制度,并通过各地督查局加强重点督查;环境保护部结合大气污染防治,强化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管理考核,正在研究制定《环境保护法》相关制度配套文件。其他相关部门也陆续出台了相应的配套政策。内蒙古、浙江、河南、云南等地也纷纷通过印发文件、加强检查等多种形式清理有碍公平竞争的优惠政策。
从2014年以来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运行情况来看,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工作已经取得初步成效。
一是投资扩张势头得到遏制。2014年1―9月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分别下降5%、14.4%、31%、6%,主要钢铁企业纷纷表示不再建设扩大产能项目,全国有444家大型水泥企业签署协议承诺不再新建水泥生产线。
二是行业运行总体平稳。2014年1―9月,全国粗钢产量6. 18亿吨,同比增长2.3 %,实现利润192.8亿元,同比增长71.2%。前8个月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产量分别为15.9亿吨、1554.7万吨、5.5亿重量箱,同比分别增长3.5%、7.6%、5%,水泥行业实现盈利462亿元,同比增长27.9%。前3个季度全国造船完工2606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4.9%;承接新船订单5249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7.9%;截至9月底,手持船舶订单15471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5.7%,比2013年底增加18.1%。l―9月船舶行业利润总额187.9亿元,同比增长23.9%。
三是企业出现两极分化。5个行业总体呈现出“冰火两重天”,优势企业盈利能力明显增强,部分企业因经营不善已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通过市场机制倒逼不具竞争力企业退出市场的环境逐步形成。钢铁行业利润向优势企业集中,宝钢、沙钢等盈利前10家企业利润总额占全行业的88.4%;船舶行业骨干企业优势突出,订单充足、生产饱满,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前30家企业分别占全行业的85%、88.1%、89.8%,中船重工集团实现利润总额达到89. 3亿元,在国际同行中排名第二;南通中远川崎、扬子江船业、招商重工等行业骨干企业利润同比增长超过40%。
另外,尽管部分行业持续亏损,个别企业陷入停产状态,但各地通过建设产业集聚区、发展深加工、大力发展服务业、实施接近退休年龄职工内退政策等多种渠道,妥善安置了大部分富余职工;银行加强了风险防控,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贷款总额同比下降,金融风险仍处在可控范围内。
二、化解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地方稳增长面临较大压力
化解产能过剩与市场需求低迷叠加,接续产业又难以立即到位,地方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如钢铁、水泥等工业占比较大的河北,一季度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比上年回落8.5个百分点,是近20年最低;2014年1―8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比上年回落6.4个百分点。
(二)过剩产能反弹压力加大
为了稳增长、保税收,有的已叫停的违规在建项目开始复工。从各地报来申请认定备案的在建和建成违规项目看,一些省份均存在部分在建违规项目未按规定停止建设的问题。
(三)淘汰落后产能难度大
按现行政策规定,落后产能已所剩不多,出台新的淘汰标准还需要一个过程,下一步淘汰落后将涉及到现行淘汰标准以上的产能,因淘汰的依据不足,在拆除设备时易引起纠纷,基层、企业抵触情绪大。
(四)过剩产能退出通道不畅
据了解,一些企业在当前市场形势下,已有从产能严重过剩行业退出的打算,但由于现有破产法等支撑法律不完善,资产、债务处置无法可循,转产缺乏资金支持。另外,地方政府考虑到经济增长和人员就业等因素,也尽量避免企业关闭。
(五)潜在风险值得关注
一些规模较大、负债较多的企业退出可能导致银行呆坏账增加,如山西海鑫、四川川威、黑龙江西林等钢铁企业到期无法偿还的银行债务均已达上百亿元。同时,受部分银行惜贷、压贷、抽贷影响,企业融资成本增加,一些企业因互保、联保导致信用违约风险上升,部分经营不善的民营企业主已经或正在考虑移民海外,如负债外逃可能引发局部金融风险。此外,富余职工安置政策不到位,转产培训资金不足,失地农民工无法重新返乡务农、再就业困难,处置不当会增加社会风险。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进一步推进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工作,需要妥善处理好运用行政手段和发挥市场作用的关系、化解产能过剩与保持社会稳定的关系、防范金融风险与支持转型发展的关系、压减过剩产能的时间与空间的关系。针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当前面临的重点问题,下一步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落实主体责任,严控新增产能
进一步落实地方政府的主体责任和相关部门的监管责任。对未按规定停止建设、现已建成的违规项目,由当地政府开展自查,并提出处理意见上报国务院。
(二)做好专项督查,确保贯彻落实
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专项督促检查的通知》,搞好《指导意见》贯彻落实情况自查。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按照通知要求,积极配合做好实地督查工作,确保《指导意见》各项任务措施落实到位。
(三)强化监督检查,严格执法处罚
工业和信息化部加强对等量、减量置换的监督检查。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严把土地闸门和环保关口,进一步加大用地、环保违法行为的监督检查力度,对已发现的违法供地用地、超标排放等行为,坚决予以纠正,确保执法处罚到位,并按规定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四)加强金融调节,遏制在建项目
银监会指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在建违规项目一律暂停发放贷款。对瞒报的在建违规项目一律停贷并收回贷款。同时落实有保有压政策,对企业兼并重组、转型转产、技术改造、“走出去”等继续给予金融支持。
(五)淘汰落后产能,打击违法生产
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环境保护部、发展改革委等,尽快建立利用环保、能耗标准淘汰落后产能的工作机制。同时,对制售地条钢等违法行为,抓紧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加大打击力度。
篇6
环境保护部与中国保监会近日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各地在
>> 环境污染强制责任险试点启动 我国环境污染责任强制保险制度存在的法律问题 环境保护“局”升“部”局限浅析 环境保护部等七部委联合开展环保专项行动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赵英民解读《“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浅论环境保护 奥迪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 公路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部常务会议通过《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浅析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强制实施 拉日铁路搅拌站环保工作获环境保护部好评 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支持宁夏环保工作再上新台阶 环境保护部新收录165份新化学物质科研备案 八部委共同起草土壤环境保护法 《环境保护部信息化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出台 环境保护部:2.8亿居民饮用水不安全等3则 环境保护部北京会议与培训基地锅炉煤改气项目 环境保护部《推进绿色制造工程工作方案》解读 不丹的环境保护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科技 > 环境保护部\保监会联合启动环境污染强制保险试点 环境保护部\保监会联合启动环境污染强制保险试点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本刊编辑部")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环境保护部与中国保监会近日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各地在涉重金属企业和石油化工等高环境风险行业推进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据悉,目前我国已在十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了相关试点工作,投保企业达2000多家,承保金额近200亿元。运用保险工具,以社会化、市场化途径解决环境污染损害,有利于促使企业加强环境风险管理,减少污染事故发生;有利于迅速应对污染事故,及时补偿、有效保护污染受害者权益。 据介绍,《指导意见》明确了强制投保企业的范围:一是涉重金属企业。包括重有色金属矿(含伴生矿)采选业、 重有色金属冶炼业、铅蓄电池制造业、皮革及其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行业内涉及重金属污染物产生和排放的企业。二是按地方有关规定已被纳入投保范围的企业,都应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三是其他高环境风险企业。国家鼓励石化行业企业、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危险废物经营企业、以及存在较大环境风险的二恶英排放企业等高环境风险企业,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指导意见》规定了相应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对应当投保而未及时投保的企业,环保部门将采取相关约束措施:一是将企业是否投保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审批、强制清洁生产审核、排污许可证核发,以及上市环保核查等制度的执行紧密结合。二是暂停受理企业的环境保护专项资金、重金属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等相关专项资金申请。三是将企业未按规定投保的信息及时提供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客户评级、信贷准入管理和退出的重要依据。《指导意见》同时提出了促进企业投保的激励措施。如在安排环境保护专项资金或者重金属污染防治专项资金时,对投保企业污染防治项目予以倾斜;将投保企业投保信息及时通报银行业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原则优先给予信贷支持。 《指导意见》对强制保险的责任范围、保额保费厘定、环境风险评估、环境事故理赔机制、信息公开等内容做了规定,明确了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以及投保企业的责任和义务。同时还对环保部门和保监部门共同推进环境污染强制保险做出了规定。要求环保部门应加快建立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机制,规范环境污染事故的责任认定和损害鉴定工作,并依法支持污染受害人和有关社会团体对污染企业提起环境污染损害赔偿诉讼,推动企业承担全面的污染损害赔偿责任,增强企业环境风险意识和环境责任意识。 下一步,环保部门将会同保监部门按照国务院关于推进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工作部门分工要求,加强协调和督促检查,切实把绿色保险政策落到实处。
篇7
1 《意见》正逢其时
当前,我国中央企业的信息化,正处在一个新发展的战略起点上:从信息化管理上看,正从基础性管理向集中型管理提升;从信息化应用上看,正从一般化应用向深度应用转型;从市场适应能力看,正从规模优势与效率优势的失衡中获得效率的提升和动态决策能力的增强;从经济效益观上看,正从分散管理带来的方便、快捷体现的潜在效益向集中管理、增强整合资源能力、解放信息化生产力的显在效益转化。
在这样的关键时期和关键阶段,《意见》的,对于加快我国大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加强双向考核体系
现代管理学告诉我们,一个新管理职位的出现是管理实践的要求和呼唤。
正是由于加强信息化领导力已经成为中央企业加快发展的关键,《意见》才明确提出了,有条件的中央企业须设由企业领导成员担任的总信息师(CIO)岗位,并加强对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考核,将信息化建设纳入企业考核体系的明确要求。
这里,《意见》既强调了建岗、设职,又强调了要建立与之相配套的双向考核体系。就是:既包括信息化安全运营和管理考核体系,又包括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绩效纳入企业整体管理系统的业务考核体系。这不仅确保了企业信息化战略和整体战略的一致性,又确保了信息化管理融入企业管理的一致性。这就不仅从整体上加强了信息化的体系化建设,而且是和国际接轨的重要步骤。
这次在《意见》中为什么要强调在中央企业设立总信息师呢?我想,除了要和国际对接以外,还有四点理由:是加强大型中央企业信息化组织领导的需要;是加强信息化工作常规化管理和制度化建设的需要;是加强中央企业信息化资源开发和价值开发的需要;是整合中央企业信息化分散优势为综合优势,分散效益为集中效益的需要。
这种整合与集中,将进一步聚焦信息化的能量,释放信息化解放生产力的效应。
3 如何看待发展目标
《意见》指出,到2010年,中央企业信息化的发展目标是:“信息化向整个企业集成、共享、协同转变,建成集团企业统一集成的信息系统,多数中央企业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核心业务应用信息系统和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达到或接近同行业的世界先进水平”。这一目标以及为此所采取的措施,必将对中央企业信息化建设和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发挥重要作用。
国外利用信息化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例子非常多。我国的实践也印证了信息化的作用。中远集团在全球拥有近千家单位、7万余名员工,业务涉及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00多个港口,是我国国际化经营的大型集团企业。自2002年6月开始,中远从资金结算管理入手,将分散的资金实行集中管理、实时监控,并与银行实时互联,促进高效率的资金调度,为中远带来了巨大的效益:每年减少银行贷款20亿元,增加利息收入5000万元,资金周转率提高20%~30%,每年还节约50%以上银行汇兑费用。
篇8
文 / 刘兴成
2015 年7 月18 日,中国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财政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务院法制办、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联合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第一次对中国的互联网金融活动做出规范,开辟了中国互联网金融法治的道路。
激发金融机构创新动力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八十一条规定,该《指导意见》属于国务院有关部门联合制定的部门规章,不属于行政法规。
该《指导意见》给互联网金融下了一个定义: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
该《指导意见》对互联网金融首次表态:“鼓励创新、防范风险、趋利避害、健康发展”,对互联网金融定性为“本质仍属于金融”,明确了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市场导向,目的是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该《指导意见》界定了各部门的互联网金融监管职责和范围:人民银行负责监管互联网支付业务;银监会负责监管网络借贷业务、互联网信托业务和互联网消费金融业务;证监会负责监管股权众筹融资业务和互联网基金销售业务;互联网保险业务由保监会负责监管。
该《指导意见》鼓励金融机构依托互联网技术,实现传统金融业务与服务转型升级,积极开发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产品和新服务。鼓励金融机构创新,说明金融机构原先缺乏创新动力。由于金融牌照存在历史遗留的垄断现象,金融机构即使不创新日子照样过得很滋润,赚钱多得不好意思说,就失去了创新的强劲动力。要让金融机构产生创新驱动力,就要打破金融垄断,鼓励竞争。
鼓励金融竞争,才能鼓励金融创新,激发传统金融机构和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动力。
互联网金融应获金融牌照
该《指导意见》支持互联网企业依法合规设立互联网支付机构、网络借贷平台、股权众筹融资平台、网络金融产品销售平台,建立服务实体经济的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更好地满足中小微企业和个人投融资需求,进一步拓展普惠金融的广度和深度;鼓励电子商务企业在符合金融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下自建和完善线上金融服务体系,有效拓展电商供应链业务。
互联网企业在获得金融牌照之前,可与各类金融机构开展合作,构建新的互联网金融生态环境和产业链。第三方支付机构和网络贷款平台可以与商业银行合作,购买商业银行的资金存管、支付清算等金融服务。互联网企业可以参股小微金融机构,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同时,实现商业模式创新。互联网企业可以与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信托公司、消费金融企业和期货公司等开展合作,广开金融产品销售渠道,创新财富管理模式。互联网企业可以与保险公司合作,在提升社会各界的风险抵御能力的同时,实现双赢。
由于互联网金融本质上属于金融,但互联网企业只有互联网牌照,并没有金融牌照,这就需要给互联网企业发放金融牌照。如果管理层能够给互联网金融发放金融牌照,民营企业要想获得金融牌照,通过互联网企业就能够获得金融牌照。
因此,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机构的冲击是双重的,一是互联网金融的业务冲击,二是通过获得金融牌照对传统金融机构形成竞争冲击。
不管能否获得金融牌照,不同的互联网金融种类应当遵守相应的基本业务规则:个体网络借贷业务及相关从业机构应遵守合同法、民法通则等法律法规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相关从业机构应坚持平台功能,不得非法集资;网络小额贷款应遵守现有小额贷款公司监管规定;股权众筹融资应定位于服务小微企业和创新创业企业;互联网基金销售要规范宣传推介,充分披露风险;互联网保险应加强风险管理,完善内控系统,确保交易安全、信息安全和资金安全;信托公司、消费金融公司通过互联网开展业务的,要严格遵循监管规定,加强风险管理,确保交易合法合规,并保守客户信息;信托公司通过互联网进行产品销售及开展其他信托业务的,要遵循合格投资者监管规定,审慎甄别客户身份和评估客户风险承受能力,不能将产品销售给与风险承受能力不相配的客户。
互联网金融法治任重道远
互联网金融本质上是金融,互联网金融同样有金融风险的隐蔽性、传染性、广泛性和突发性。互联网金融风险有如下特点:1、信用风险大,互联网金融违法、违约成本较低,容易诱发恶意骗贷、卷款跑路等风险问题。2、网络安全风险大,网络金融犯罪问题不容忽视,消费者的资金权益和个人信息权益容易受到侵害。3、经营风险大,网络故障或遭遇黑客攻击,互联网金融的正常经营会受到中断。4、法律风险大,容易引发非法集资等问题。5、效益风险大,市场普遍认为互联网金融有商机的时候,互联网金融已经不再是蓝海,互联网金融的同质化激烈竞争导致利润率降低。
只有充分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才能实现互联网金融的趋利避害,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兑现互联网金融创新。
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就得对互联网金融活动进行规范。《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是一个宏观指导意见,并没有多少可操作的规范。因此,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保障互联网金融创新,需要对互联网金融活动进行立法。
根据《立法法》第八十条规定,部门规章不得设定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或者增加其义务的规范,不得增加本部门的权力或者减少本部门的法定职责,为了防止政府部门自利而忽视公共利益,应当出台互联网金融的法律,起码出台互联网金融的行政法规。
将互联网金融与“互联网+”普惠金融融合起来,专门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金融促进法》立法,目的是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全面提升互联网金融服务能力和普惠水平,鼓励互联网与金融机构的创新,为大众提供丰富、安全、便捷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更好满足不同层次实体经济的投融资需求。
既然互联网金融本质上是金融,互联网金融用于满足实体经济的投融资需求,可以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投资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借贷法》两部立法替代《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金融促进法》,既填补中国投资法和借贷法的空白,又将《投资法》和《借贷法》用于传统金融和互联网金融。
篇9
据了解,2009年一季度扭转工业增速过快下滑的政策措施取得初步效果,工业增速在今年1~2月快速回落到3.8%后,过快下滑势头得到初步遏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3月份增长8.3%。轻、重工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6.8%和4.5%;其中3月份增长8.5%和8.3%,分别比头两个月加快2.0和5.6个百分点。分行业看,消费品工业逐步企稳,装备工业和部分原材料行业生产形势有所好转,电子产业增速下降趋缓,但各行业增长仍处低位,出口仍呈下降趋势,工业经济低位回升的态势能否延续还有待观察。
但是,工业经济形势仍然严峻复杂。一是国际市场萎缩,外贸出口形势严峻。二是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严重。三是生产低位运行,总体盈利水平大幅下降。四是融资“瓶颈”制约,中小企业贷款难担保难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五是部分企业风险意识薄弱,难以适应市场形势的剧烈变化。
为应对危机,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努力做好八个方面重点工作:
一、抓好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细则的制定和组织实施。抓好规划实施细则的制定和政策的落实,指导和推动各地及相关行业结合实际贯彻实施,加快钢铁、汽车等行业产业发展政策和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指导意见等制修订工作,再启动一批符合条件的投资项目。
二、大力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充分发挥技术改造具有的技术新、投资省、周期短、见效快、效益好等特点,鼓励和支持企业以优化质量品种、节能降耗、环境保护、改善装备、安全生产等为重点,针对生产中的薄弱环节和瓶颈制约,加大技改投入。切实用好中央200亿元技术改造专项资金,防止盲目扩大产能,尽快审核下达首批技改项目。
三、强化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和自主品牌建设。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及“质量和安全年”活动,引导企业“重质量、讲诚信、树品牌”。加快出台加强工业产品质量建设的指导意见,分批复审、修订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推进轻工、纺织、家电等消费品领域品牌示范企业的试点工作。
四、千方百计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继续支持中小企业调整结构、节能减排、技术改造以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用好中央财政96亿元中小企业发展资金。推动省级政府加快建立市县再担保机构,放大担保功能。抓好产业集群示范工程。
五、抓好重大科技专项的组织实施,推动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认真组织实施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或参加的8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加快推进年度项目,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努力取得阶段性成果。分行业加快推进重大科技成果转化。
六、推进通信业发展,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继续督促三大运营企业认真做好3G牌照发放后的各项工作,引导企业推进基础设施共建共享,避免重复建设。积极支持TD-SCDMA发展。抓好试点,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在企业、行业、区域层面上找准切入点,积极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篇10
关键词:会计信息系统;建设;控制
在财政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指导意见》中提出了要在5年至10年的努力,建立健全会计信息化法规体系和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包括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分类标准)。而如何依据《指导意见》建立合适的会计信息系统(以下简称AIS)成为目前重要的课题。
针对目前现状,根据《指导意见》的要求,全面推进会计信息化工作包括:会计基础工作信息化、会计准则和财务报告信息化、内部控制和评价报告信息化、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信息化、会计管理工作信息化、会计理论研究信息化、会计信息化平台建设、会计监督信息化等。要建立好会计信息系统就必须做好如下的几点:
一、 构建好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的会计信息系统。
在由人、计算机系统、网络系统、数据及程序等有机结合的应用系统中,不仅具有核算功能,更具控制功能和管理功能,具有智能化和人性化的特点。在信息来源的多元化和信息处理的多元化以及信息间的多元化中,要做好会计信息系统是非常困难的。在构建完善的会计信息系统时,应该将会计信息的采集、存储、处理、传输等各步骤穿插在业务处理系统中,同时要为每专项活动开发一个数据处理功能模块,通过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再把各模块连接起来,使得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和业务执行系统合二为一。这样才能实现实时追踪、核算、控制、预测与评价。只有这样的系统能够适应、引导业务流程不断改进。
二、 构建高效、健全的会计信息内部控制制度。
首先是要做好组织与管理的控制。通过部门的设置、人员的分工、岗位职责的制定、权限的划分等形式进行的控制,建立好恰当的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制度,做到相互牵制、相互制约、防止或减少错弊情况的发生。其次,做好应用系统的开发、建立和维护的控制。在系统开发前要进行可行性研究和需求分析,做好系统资源的合理配置,时时做好系统的维护工作。再次,做好会计系统的操作控制。在操作权限控制和操作规程控制两个方面中,严格做好规范控制,一切按照操作章程来完成。同时,还要做好系统软件的控制—数据和程序控制。最后,就是要做好会计信息系统中的网络安全控制。在网络中也会存在一些安全性的问题,可以采取一些数据加密技术,访问控制技术,认证技术,隧道技术(VPN)等。如:秘密密钥系统技术和公开密钥系统技术,防火墙技术, Kerberos网络用户认证系统技术。
三、做好会计信息系统安全制度。
会计信息系统使原有的会计操作流程在计算机上的实现,在给人们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会计信息系统安全问题随之出现,在享受会计信息系统带来的方便的同时也同样承担着安全风险。
在对待安全问题的研究中,由于软件、硬件、网络本身出现故障而导致系统数据丢失甚至瘫痪的情况是不可避免的。而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受到损害, 将引发会计数据的丢失或被篡改,致使信息失真。同时还有道德因素带来的安全问题。当企业内部人员的舞弊行为或无意中的行为形成的对会计数据的非法使用极大地可能造成企业重要信息的泄露。同时还存在着计算机病毒或者网络恶性攻击造成的系统无法正常运行的状况出现。
为保证会计信息系统安全的问题,首先是要健全会计信息系统管理制度。能安全,及时、准确提供会计信息。首先要建立起会计确认安全控制,可以通过第三方机构对原始凭证加以认可,同时还可以通过动态数字签字对输入信息的可靠性加以确认,其次建立记账凭证的输入安全控制,尽量的减少人为的干预,确保电子记账凭证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再则,可以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监督内部使用人员的行为,保证不出现危害会计信息系统的行为,起到相对较为安全的监督保障作用措施。最后,重要的是要对会计信息系统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对信息安全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价,可以准确的指出信息系统的风险所在、防范风险的需求、风险发生可能造成的损失,并通过最终比较制定初信息安全的保障体系。在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中一般分为3个阶段:评估阶段,评估信息智能化处理阶段,解决方案与后续建设目标阶段。通过以上这些方法可以获得影响系统安全的各个因素,才能针对性地拟定相应的防护措施,从而确保能达到有效的维护系统安全,为今后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保证。
在复杂多变的会计信息系统中,只有充分了解其本质,并配合有效的控制,才有可能构造出安全完善的会计信息系统。只有这在基础上,我国的会计信息事业才能快速高效的发展,才能为社会主义事业增添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巩家民.浅议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J].集团经济研究,2005,10(14):146.
[2]陈炼,文巨峰,韩冰青.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6,42(4):145-148.
- 上一篇:医保财务专项管理制度
- 下一篇:外资经济的含义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4信息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