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消费模式范文

时间:2024-01-14 15:29: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可持续消费模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可持续消费模式

篇1

关键词:消费模式;可持续消费;可持续发展;选择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4-0015-02

1 消费模式及其影响因素

对于什么是消费模式,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学者把消费的特征看成消费模式,认为“消费模式是指一定时期消费的主要特征,包括消费内容、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方式、消费趋势以及消费的其他方面的主要特征。”(周叔莲,1982)有的学者认为,消费模式就是消费过程的主要内容的总和,强调“消费模式就是消费收入、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的总和。”(李彦和,1987)还有的学者从消费体制去考察模式,认为“消费模式是指消费体制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部分,是消费体制的骨架、基本规定性和主要原则(杨圣明,1989)。”

我国消费经济学的开拓者尹世杰认为,消费模式是指“在一定生产力水平和一定生产关系下人们消费行为的程式、规范和质的规定性”。(尹世杰,1987)综合来说,尹世杰的观点较为准确和全面。首先,他的观点反映了消费领域的主要范畴和主要经济关系,其次,其观点指出消费模式反映消费领域的本质联系、发展趋势和内在规律性,不仅仅反映人们消费活动的主观愿望、要求和行为规范,而且反映消费行为的正确方向和必然趋势,反映消费行为的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再次,其观点指出消费模式不仅仅是人们丰富的消费实践的总结和升华。而且反映国家对消费的基本政策和方针,反映国家对人们消费生活的基本要求和行为规范,这样,人们在消费活动中才有所遵循,以适应消费过程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影响消费模式的因素非常多,包括生产力水平、分配方式、人口总量与人口结构、技术因素和社会与心理因素等。其中,生产力水平是决定消费模式的根本因索。生产的总量和结构决定着消费的总量和结构。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导致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方式发生了改变,消费模式也就不同。消费模式的选择,必须以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为基础。生产关系中的分配方式对消费模式也有很大的影响。在不同的生产关系下,人们获取的收人性质、方式、多寡、不同,导致消费方式、消费内容都有所不同。人口总量和人口结构对消费模式也有很大的影响。在国民收入、消费基金一定的情况下,人口总量越大,越会影响平均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改善,进而影响消费模式。不同类型的居民,消费习惯不同,消费需要不同,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方式不同,当人口结构发生变化时,必然影响消费模式。例如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口在人口结构中才比重提高,就会直接影响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据预测:我国到2010年,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上升的到23.9%,这就意味着,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个老人。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和减少经济增长对环境影响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必然会在消费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促进消费可持续的发展。另外,消费模式也必然与一定的社会风俗、心理因素、文化传统密切联系,受其影响和制约。

2 可持续消费的提出

可持续消费的思想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90年代正式被提出的。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所制定的《21世纪议程》中,正式提出了可持续消费概念,指出要“改变消费形态”,“应当特别注意不可持续消费所产生的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以及配合尽量降低耗损和减少污染的目标,有效使用这些资源”,并且明确提出,“所有国家均应全力促进建立可持续的消费形态”。之后,可持续消费作为许多国家和理论界进行研究的战略性课题。

联合国环境署1994年在内罗毕发表的报告――《可持续消费的政策因素》中提出了可持续消费的涵义:“提供服务以及相关的产品以满足人类基本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使自然资源和有毒材料的使用量减少,使服务和产品的生命周期所产生的废物和污染物减少,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联合国环境署UNEP,1994)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02年在布拉格召开的第七次清洁生产会议上,对可持续消费概念做深入解释,指出“在产品或服务的整个生命周期中,自始至终最小化对天然资源和有毒材料的利用,最小化废物与污染物的产生,从而既满足了对服务与产品的基本需求,带来高质量的生活,又不会危害后代人们的需要,这就是可持续性消费”。(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UNCSD,2003)。

3 可持续消费模式――我国消费领域的必由之路

伴随中国经济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与社会、资源、人口、生态的矛盾与冲突也明显地表现出来。

从生产消费角度看,我国是人均资源小国,直接关系到人类基本生存的四大资源――耕地、淡水、森林和草地,我国人均占有量分别只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非常低。随着我国经济规模越来越大,再靠拼资源、拼投入维持高增长将难以为继,现实迫使我们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而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转变以往的消费模式,树立可持续消费的新模式。

从生活消费方面,意味着人们的消费结构急剧开始升级,人们不但要吃饱,而且要吃好,还要住得舒服,行得方便,尽可能享受精神和文化生活的文明。同时,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变得更加突出和尖锐,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收入分配、资源约束、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社会稳定等现实问题成为不可回避并需要认真解决好的突出问题。

可见,要缓解我国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必须转变传统的消费模式,把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贯彻到消费领域,树立可持续消费模式,走可持续消费的道路。

4 中国可持续消费模式的维度构建

可持续是一种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新的发展模式,从本质上说,它是人类发展模式的一次历史性转变。是人类生产方式、消费方式、思维方式和处世方式的革命性变化。在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思想下,作为社会再生产过程重要组成部分的消费,要避免资源耗竭型消费和环境污染型消费,提倡可持续消费,树立可持续消费模式,应该从以下几个维度着手。

4.1 适度:消费模式要适应经济水平和资源环境的承载力

适度消费要求消费水平要与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消费水平不能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又不能超越经济发展的水平。提倡适度消费要求在消费观上变改,一是反对高消费和奢侈消费;二是改变为生产而消费的消费观。消费是满足人的需要的消费,不应该铺张和浪

费。美好的生活并不意味着生活资料越多越好,因为在基本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人还应该有超越物质的精神追求。如果过度追求物质的东西,会对人的心理造成巨大的压力,不利于人身心的全面发展。

同时,可持续性消费模式强调适应地球的资源和环境承载力,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的排放,在满足人的消费需求注意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这就要求消费应避免损害生态平衡,注重对不可再生资源利的充分利用和保护,并积极寻找可代替资源作为替代品,生产中力争节能减排。

4.2 平等:消费行为要遵循代内平等和代际平等

平等消费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是代内平等消费。代内平等强调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都不能损害其他国家和地区发展为代价。据联合国《1998年人类发展报告》披露,世界上最富20%的个人消费就占了全球个人消费总开支的86%。与此同时,贫困国家的居民为求温饱而掠夺性利用资源、破坏生态的现状也十分严重。而生态的破坏往往使一个国家及其居民进一步穷困化,从而陷入一种恶性循环。

二是代际平等消费。代际平等强调未来各代人和现代人一样有利用资源和环境的权利。可持续发展的代际平等消费,要求当代人自觉担当起在为后代人保护消费资源的责任,这就要求各代人在考虑自己要求和消费的同时,要对未来各代人的消费问题负起历史的责任。本代人在利用消费资源的时候,不能只考虑到自己的利益,由于消费而剥夺了后代人使用消费资源的权利,对后代人的生存造成威胁。

4.3 生态:消费行为应该有利于环境的改善

可持续消费模式要求人们进行生态消费,或者说叫绿色消费。这种消费要求人们自觉选有利于环境和生态的消费品和消费方式。绿色产品包括那些节能降污的消费品,既有利于环境的保护,有利于能源的节约。比如,在生活中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有利于减少城市拥挤、能源节约、减少污染,当然如果条件允许,步行或自行车更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购买机车时候,可以考虑购买小排气量类别,而且尽量使用无铅汽油;生活中节约用电,使用节能产品;要为珍惜用水,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不使用或少使用一次性产品,诸如一次性纸杯、牙刷、剃须刀等。

4.4 立本:以人为本。在崇尚精神消费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篇2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生活消费模式 分析视角

人类从理论到实践越来重视环境问题,生态可持续发展也被人们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本文基于生活消费模式的生态可持续发展观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生活消费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地位

1.生活消费直接参与环境生产。人类为了自身的再生产,从外界获得物质和能量进行消费,一部分转化为自身生存,繁衍和发展的能量,一部分形成废物向环境排出,即环境生产。人们在消费过程除获得有用量外,必然会产生废弃物,即人类生活消费直接参与了环境生产。不同的生活消费模式对消费品的质和量的需求是不同的,直接决定着人类参与环境生产的质和量。

2.生活消费通过对供给的需求又间接参与了环境生产。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人们生活消费主要追求数量型的满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其提供的商品必须满足一个前提条件,即适应市场需求。当人们的生活消费从追求数量到追求质量,商家就必须提供高质和多样化的商品,才能实现其利润最大化。

二、生活消费模式中的生态问题

人们的生活消费参与环境生产和生态循环,消费观念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生活消费模式,对环境产生不同的影响,在现实中由于存在着各种生活消费观念的误区,形成不合理,不健康的种种生活消费模式,带来严重的生态问题。

消费是一切社会活动的起点和归宿。没有消费就使经济系统缺了一个环节,成了无木之本,无水之源。因此,人们就认为“消费”是天然合理的,应该不断地刺激和鼓励,而忽略了高消费的发展模式给地球带来难以承受之重。从资源消耗来看,维持一个美国人现在的生活方式,大约要耗费10.3公顷的地球面积,这就是一个美国人的“生态足印”。北美洲的人均消费是印度或中国的20倍,孟加拉国的60倍~70倍。显然,全地球人均以美国的消费标准进行消费,需要多少个地球呢?这就给我们揭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消费”并非是天然合理的,需要把握一个度,把握质和量的辩证统一。

这种错误的消费观念的误区在我国也严重地存在着,无论是现实消费中,还是政策导向中,混淆了消费与浪费的界限,产生不良后果。例如,房子越大越好,马路越宽越好,家用小汽车上,有的城市规定经济型小排量的小汽车不允许进入市区,这种政策是盲目追求高标准,高消费的错误观念的反映;在3.7米宽的车道上,小汽车每小时最多能运载3600人通行,而公共汽车在半饱和状态下,每小时可运载6万人,是小汽车的17倍,至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差别就更不用说了。据统计,我国一些重要资源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淡水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森林面积不足六分之一,草地面积不足二分之一,矿产储量只有二分之一,耕地面积只有三分之一。这种资源状况,不允许我们大手大脚地生活,也就是要尽可能缩小我们的“生态足印”。

三、建立完善科学合理的生活消费模式

消费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和作用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世界消费水平的提高意味着人们的生活条件比过去更好。另一方面,消费模式能够破坏环境的资源基础,还能使不平等模式进一步恶化。我们应该用好这把双刃剑,发挥消费对经济社会正面的积极的作用,消除对经济社会负面的消极作用。

1.加强宣传教育的力度,促进文明、健康、合理的生活消费模式的建立。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建立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此要加强宣传教育的力度,促进这种消费模式的建立。一是利用多种舆论宣传工具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使人们树立资源环境的忧患意识和科学的消费观念。二是政府方面,英明的纲领已提出,现在更需要有切实可行的行动,从自己及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对于公共消费的浪费坚决制止。三是积极引导人们建立科学的消费计划。例如,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段和水平,向人们公布科学合理的营养结构,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结构等方案,供人们参考并结合自身的情况确定科学合理的消费计划。

2.建立生产和消费的互动机制,促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可持续发展。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对生产具有引导和约束的决定性作用。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规范企业的生产行为,鼓励企业高效节能型的生产。对于这类企业给予适当的补偿以资鼓励,补偿费用可来自污染企业的罚款和消费税,而不是简单让企业自己承担,转为产品成本,最终全部由消费者承担,这样通过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实际给了这类企业行为的抑制和打击。另一方面,对于高耗,污染严重的企业,限期整改,甚至停产关闭等严厉措施外,并向社会公布这类企业及产品,让消费者了解并抵制购买其产品,从消费的角度来抑制和规范这类企业的生产行为。疏和导,惩罚和鼓励并重,生产和消费相结合,就一定能有效地促进社会经济和生态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张坤民:可持续发展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

[3]包庆德晓燕:关于绿色消费的生态哲学思考[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02

[4]刘凤徐国盛:科学发展与节约资源的生活消费方式[J].理论界,2005.03

[5]陈湘舸解仁美:节约生活方式与资源节约活动[J].经济学家,2005.01

[6]陈湘舸解仁美:对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深层解读[J].理论探索,2006,01

[7]赖新传:如何让标准化推进资源节约[J].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05,09

篇3

关键词:可持续消费;消费行为;行为干预;行为改变

可持续消费一经提出,便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成为学术界探讨的热门话题。多年来,国外可持续消费研究发展迅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在我国,可持续消费研究却陷入瓶颈,进展缓慢。为便于国内学者学习、借鉴,对可持续消费研究进行整理与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一、可持续消费的涵义

联合国环境署(1994)将可持续消费定义为:“提供服务以及相关产品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使自然和有毒材料的使用量最少,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依据上述定义,Heiskanen与Pantzar(1997)将可持续消费界定为:“一种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不损害子孙后代需要的消费活动”。2001年联合国环境署再次对可持续消费进行解释,认为可持续消费涵盖了为满足生命的基本需求,保证人类各个世代的持续发展,同时减少环境破坏对人类健康的危害等目标所必需的具有可持续特征的一系列目标和手段。俞海山(2001)将可持续消费理解为:既能满足当代人消费发展需要而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消费发展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消费。综合以上学者的观点可看出,尽管学者们研究的视角、侧重点不同,但均共同体现了可持续消费坚持代际、代内公平的核心原则。同时,也反映出可持续消费包括了可持续生产消费与可持续生活消费两个方面的重要思想。可持续消费研讨会(1994)指出,可持续消费连接着从原料提取、预处理、制造、产品生命周期到影响产品购买、使用、最终处置诸因素等环节中的所有组成部分,而其中每一个环节又对环境存在多方面的影响,所以不能孤立地理解和对待可持续消费。由此可见,可持续生产消费与可持续生活消费是可持续消费密不可分的两个组成部分,只单一地实现任何一部分都无法最终实现可持续消费。但由于两者消费主体的不同,在消费的行为方式、影响因素等方面必然存在差异。具体来讲,可持续生产消费以企业、社会团体为消费主体;而可持续生活消费多以个人或家庭进行。因而,可持续消费研究不仅要从整体角度进行,对可持续生产消费与可持续生活消费开展独立的研究也是十分必要的。

二、整体视角的可持续消费研究

受“可持续消费研讨会”中反对孤立、割裂可持续消费各环节提议的影响,学者们对可持续消费的研究始于整体性探索。此类研究以分析全球不可持续消费的原因,探索可持续消费的实现途径为主要研究内容。2003年在加拿大召开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学者们全面分析了全球资源危机的原因指出,人口的快速增长只是环境恶化的部分原因,北部发达国家公民对资源的过度消费及发展中国家对资源需求的增长同样对全球资源危机产生重大影响。Pfincen(2003)与Fuchs&Lorek(2005)在对可持续消费的内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可通过提高消费效率与转变消费模式、降低消费水平两种途径推进可持续消费。Fuchs&Lorek在研究中发现,提高消费效率所减少的资源消费量很容易为人口的增长以及因消费欲望膨胀而导致的消费需求总量的增长所抵消,只有转变消费模式,控制消费水平才是实现可持续消费的根本途径。并据此对可持续消费进行了分类,将前者视为弱可持续消费,而后者则属强可持续消费。相较于国外研究,国内对可持续消费的整体性研究更多的是从宏观层面与经济学角度探讨可持续消费模式的特征、影响因素以及可持续消费模式的构建路径。如,张军莲(2007)指出,实现可持续消费模式必须在树立可持续消费观念的同时加强制度创新,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同年,陈然从经济学角度探讨了可持续消费的动机,认为消费者个体的内源动机(物质需要、精神需要与生态需要)和外源动机(生产、政府作用、技术与社会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激发可持续消费。

尽管整体视角下可持续消费的研究、实践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可持续消费治理进展缓慢,全球资源的消费量在可持续消费治理期间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持续上升(Manoochehri(2002)、Bar-ber(2003))。这些数据再次说明了单纯整体性研究的不足。当然,治理重点集中于弱可持续消费也是难以取得显著治理成效的重要原因。根据Fuchs&Lorek的观点,研究可持续消费模式及其转变途径是当前的首要任务,但鉴于消费模式自身的特性——人们消费行为的规范与行为运作机制、规律的体现,对可持续消费模式的研究必然以可持续消费的行为研究为起点。三、可持续消费行为研究

可持续消费行为涉及消费者对产品、服务与实践的获取、使用及处理活动。这一定义与杨家栋、秦兴方对狭义可持续消费界定的内涵基本一致,即包含可持续商品、劳务和公共产品的消费。这就说明了可持续消费行为不仅仅是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还反映了消费者对资源的消费行为、家庭管理行为及生活方式的选择,也就是个人或家庭的可持续生活消费行为。因此,凡是具有保护自然,减少污染,节约资源,重复使用,多次利用,绿色生活,环保选购特征的消费行为都是可持续消费行为。

(一)家庭可持续消费行为研究。家庭是可持续消费行为的主体之一,JaequieBurgess(2003)指出:“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家庭业已作为购买各种商品的重要场所发挥着作用。”家庭是人类消费行为影响环境、资源的核心社会单元(Mettewier)。鉴于此重要地位,国外学者将家庭作为独立的研究单位,对其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Blacketal(1995)将规范激励理论应用于家庭能源消费行为的实证研究中,发现个体规范对能源消费行为有重要影响。同年,Boldero&Jenniferetal以家庭中报纸回收利用的行为为例,应用计划行为理论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对回收利用报纸这一行为的态度及回收的便利性是家庭成员考虑是否回收再次利用报纸的重要因素。除以上实证研究外,定性研究也取得了诸多成果。如,FayeDuchin&RensselaerPolytechnic(2003)认为家庭类型是家庭生活方式、消费行为选择的重要因素,并提出了依据社会阶层、家庭收入水平及消费类别对家庭类型进行进一步划分的观点。FritzRe—usswig&HermanLotze—Campen从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出发,指出家庭具有不稳定性,这种不稳定性是家庭消费行为变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因此,记录家庭的变化过程,明确家庭成员的变化是分析家庭可持续消费行为的重要方法。2004年,Ya—suhiroFukushima等学者则提倡通过建立家庭环境管理系统,帮助家庭成员管理零散、复杂的消费行为环境信息,提高可持续消费行为的发生率。

(二)个体消费者可持续消费行为研究。个体作为可持续生活消费的另一个主体,在家庭消费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而,无论是进行个体或家庭可持续消费行为研究,个体的消费行为动机都成为研究的主要内容。在定性研究方面,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视角均存在较大的差异。如,Hansen&Schrader(1997)消费伦理视角的研究,Laird(1999)消费观念传播渠道的研究以及Yas-minvallKasteren(2007)社会文化角度的研究等等。而国内学者则多是将消费者教育、经济激励因素以及消费者个体的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视为转变消费者不可持续消费行为的关键因素。时至今日,学者们尚未在定性研究方面取得较为统一的研究结论。而反观可持续消费行为的实证研究则大多以消费者行为理论为研究基础。

Hopper&Nielsen(1991)与ViningandEbreo(1992)在对回收利用行为进行实证研究中发现,个人规范对这一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规范激励理论可以有效解释回收利用行为。Bamberg&Schmidt(2003)也发现,个人规范对可持续消费行为的影响同样存在于个人轿车的使用选择中。Bagozzi,R.P.&Dabholkar,P.A.(1994)应用方法目的链理论对循环利用行为进行解释,发现行为目标是影响行为的重要因素。Sparks,P&Shepherd,R.(1992)、Heath,Y&Gifford,R.(2002)先后应用计划行为理论对绿色消费行为与公共交通工具的使用行为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行为态度与知觉行为控制因素可以有效地预测上述行为。除以上行为外,计划行为理论对能源消费、节约用水与道德投资行为同样具有良好的解释、预测能力(Staats&Wall(2003))。根据计划行为理论,IrisVermeir&WimVerbeke(2007)通过实验方式研究消费者可持续食品消费行为发现,控制形成态度、主观规范及知觉行为控制的突显信念,对提高可持续食品的消费行为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从上述研究回顾可以看出,由于不同行为理论研究的侧重点不尽相同,一些学者偏向于将可持续消费行为的变化归因于内部特征变量(个体规范、态度等),另外一些则认为由于个体不能脱离社会而孤立存在,参照群体、外部机会与资源等因素同样影响着消费者的可持续消费行为。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2002年,Bagozzi等学者提出了融合内部特征与外部环境因素(社会规范、组织约束)的消费者行为整合模型,但是由于该模型结构过于复杂,测量变量众多,至今鲜少应用于可持续消费行为研究。

四、小结与展望

从文献回顾中可看到,可持续消费研究的分歧主要存在于概念的界定与可持续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两方面。当然,这一现象说明更进一步的研究仍有待开展,但同时,也是国外可持续消费研究不断深入的体现。为跟上国外的研究步伐,突破国内可持续消费研究瓶颈,笔者认为,未来国内可持续消费研究可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一)从消费者行为理论出发,加强对可持续消费行为的实证研究。就目前情况而言,国外对可持续消费行为的关注已愈加明显,可持续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但仍未取得一致的结论。在国内,以消费者行为理论角度开展可持续消费行为研究,不仅可以弥补当前国内可持续消费行为研究还很缺乏,研究方法过于单一的现状,丰富研究方法,也是对全球可持续消费行为研究的支持。

篇4

一、循环经济与节约型社会密不可分

相对于循环经济而言,节约型社会是更大更宏观的目标,而循环经济则是节约型社会最基础和最核心的组成部分。循环经济开展得好,就有利于节约型社会的形成;节约型社会形成了,又能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氛围和保障。

(一)共同目的。发展循环经济的目的是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正是构建节约型社会的目的所在。

(二)共同途径。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是在源头上合理开发和优化配置资源,在生产中实施清洁生产,在消费后全面回收利用废弃物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这同样是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基本途径。

(三)共同推动力。科技进步是循环经济发展的最主要推动力,同样是节约型社会构建的最主要推动力。节约型社会通过科技进步实现资源利用的效率提高,资源消耗降低,并寻找替代资源,以可再生资源替代自然资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资源节约的整体技术水平,从而实现GDP增长。

二、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有力保障

走循环经济之路,推行循环经济模式,是解决资源和环境领域的突出问题,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循环经济是一种关于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不能独立存在,需要整个社会系统的支持及协同。只有全社会形成循环经济的理念,建立有利于推动循环经济的文化、社会道德、伦理规范、社会价值观等社会氛围,并投入实施循环经济发展的物质技术等,才能保障循环经济良性发展和建立节约型社会。

(二)循环经济需要以生态规律作为经济活动的框架基础,同时也要受到经济规律的支配。建设节约型社会在于资源的有效利用,任何资源都要受生态规律的制约,只有遵守生态规律,同时按经济规律来发展循环经济,才能保证节约型社会的建立。

(三)循环经济必须通过社会实践来检验。由于国情不同,各国、各地方的认识也不同,其实践效果也就不尽相同。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和充实。

三、节约型社会需要构建节约型经济体系,其实质是循环经济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行资源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是节约资源的根本办法,也是防治污染的有效途径。

(一)生产领域――改变经济发展模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国以来,辽宁作为我国的工业基地,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生产模式的转变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转变。其主要表现是:高资本投入、高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低效率产出。因此,建设和谐辽宁,建设节约型社会,经济增长方式必须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要着力构建节约型的增长方式,实现由“三高一低”即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向“三低一高”,即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率转变。产业结构要实现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增长向工业、服务业和农业共同带动增长的转变;要素资源投入要实现由主要依靠资金和自然资源支撑增长向更多地依靠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支撑的转变;资源利用方式要实现由“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式直线过程,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转变,逐步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经济增长方式。

(二)消费领域――改变传统的消费模式为可持续消费模式和绿色消费模式。消费模式表现为在一定消费理念指导下的社会消费系统的整体状态。改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和实现经济体制创新,必须有消费模式转变的配合。没有消费模式的根本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根本转变是不可能的。

在这里必须强调政府的作用。政府应当推动环境成本和利益内在化绿色核算体系,通过政府的绿色采购行为,引导公众采取可持续的消费模式和绿色消费模式。同时,政府应该加强有关环境保护的法规和环境质量标准等的建设,加强污染者付费和使用者付费原则,以指导和约束人们实行可持续消费和绿色消费。

篇5

关键词:低碳;农产品;消费;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低碳农产品消费模式,既不是要全面控制农产品消费,也不是对农业文明低碳农产品消费模式的模仿,而是致力于提升农产品资源的利用率,反对浪费农产品,在消费中切实做到理性、节约,这样一来就能够节省宝贵的农业资源,改进农产品的生产环境。农业产业是我国温室气体的重要来源之一,而农产品消费状况又在整个农业产业经济发展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在农业经济的发展之中能够发挥出承上启下的突出作用。所以,笔者觉得很有必要应用低碳理念来考察农产品适合于哪种消费模式的问题,全力引导消费者们将传统意义上的农产品消费模式转换成为低碳模式,从而让广大消费者们能够更好地适应于低碳时代的经济环境,持续提升农产品消费的质量。

一、低碳农产品消费模式的含义与特点

低碳农产品消费模式主要是指广大消费者在消费农产品时将低碳作为主要价值导向,在个人消费能力许可的状况下,运用科学理性之认知以实现个人实际效能的最大化,进而实现人类社会福利的最大化,是一种积极、健康的消费方式。其主要特点是:一是注重消费结构的低碳化。在平时生活中,消费者就应当积极抵制农产品化学化的不良影响,不断提升农产品安全消费的力度,致力于实现膳食营养之平衡。二是注重于环境友好与资源节约。基于市场经济条件的农产品低碳消费方式不是倡导降低农产品的消费量,而是要尽可能地提升农产品资源的实际利用率,其目的在于尽可能地节约农产品资源。三是注重于文明和健康消费。要运用低碳农产品消费方式之指导,持续改进广大消费者群体的消费观,让农产品消费者群体的消费能够持续提升,并且让其能够养成低碳化的消费习惯,推动消费者们自身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二、促进低碳农产品消费的重要意义

一是维持国民经济体系健康发展之所需。农业为我国国民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消费彼此间具备了统一性,两者之间是彼此依赖的关系,而且还会在一定的条件下加以转化。农产品生产能够为广大消费者们创设出农产品这一十分重要的消费对象,而农产品的消费则又会对农产品的生产提出更高的要求。有鉴于此,农产品消费在我国国民经济体系发展特别是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具备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是维持我国国民经济实现健康发展的关键性内容。无论消费者怎样拥有与使用什么消费方式以满足个人生存、发展之所需,只要是能够有利于保护当前生态环境的,就能够推动国民经济实现稳定而健康的发展。农产品低碳消费方式无疑是符合降低生态环境污染实际要求的手段。二是推动全社会公平消费的前提。所谓公平消费,主要是指所有人均能够公平享有各类消费资料之权力。如今农产品消费不公状况相当严重,不仅西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相互间在农产品的消费存在着极大的不公平,而且一国内部各群体间在农产品消费上也是很不公平的,富裕人群的消费量往往极大地超过了其有权占有的消费量。同时,当代人对于农产品资源的大力开发肯定会影响到后代人在农产品资源上的储量。所有人均不应当为了实现自身消费权而做出危及别人的消费行为,人们不能由于同代人的消费而伤害到后代人的消费权利。农产品低碳消费方式有利于推动国别、地区、代际以及代内公平,因而可以说是维护全社会公平消费的关键一环。三是维持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当前,全世界中具有主导性地位的是线性消费方式。这一消费方式形成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前提下,以市场化体系为主要驱动力,致力于追求经济的不断发展,从而造成了对各类资源的过多消耗。如今,全球出现了资源日益耗竭、气候不断变暖的趋势,导致人类环境出现了灾难。为更好地解决温室气体的问题,全球各国均在努力为实现减排而探求科学的路径以及方法,注重于实现人类社会发展的稳定性以及长期性。就理论而言,可持续发展需要可持续生产以及消费,唯有真正建立起低碳化消费观,才能够确保可持续消费能够成为现实。唯有持续更新农产品消费方式,才能够切实找到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三、构建低碳农产品消费模式的建议

(一)不断推动形成低碳农产品消费观

低碳农产品消费可以说是消费价值观上的改进。唯有从保持发展、关注社会文明的视角来对待农产品低碳消费,才能够全面认识到农产品低碳消费方式的必要性,才能够切实排除以往所存在的消费主义倾向,才能够让农产品低碳消费真正成为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习惯、生存方式以及价值观。依据目前我国公民在消费观上十分滞后的实际状况,应当采取两项举措加以应对:一方面是要不断强化低碳农产品消费的宣传引导工作。思想可以说是行动之先导,强化农产品低碳化消费之宣传,是保障消费行为的合理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宣传过程之中应当着力强化对资源以及环境保护所进行的宣传,从而让广大农产品消费者们能够认清当前我国在资源、环境等方面所面临的艰巨形势,更加清楚依据科学生活标准进行消费的必要性,不断提升忧患感和责任感,持续开发低碳文化,充分运用新媒体、报刊、影视等多种形式的传播媒介以营造出良好的环境,积极引领大众形成健康的消费习惯以及消费心理。另一方面是不断推进农产品低碳消费教育方式。低碳消费教育主要是指对消费者以及生产经营者们传授涉及消费知识以及技能的重要社会教育类活动之一,它十分有利于打造微观市场主体树立起正确的消费观以及经营观,不断提升广大农产品消费者以及经营者所具有的素质,切实协调消费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关系,有效维护广大消费者自身的合法权益。所以说,实施农产品低碳消费教育是有力维护消费者群体的迫切要求,也是提升农产品消费质量的关键保障,更是倡导文明消费,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有效方式。

(二)持续改进农产品生态环境

为了能够改进农产品低碳消费方式,从生产视角来考虑,不仅仅是单一地停滞于开发低碳化农产品之中,最为重要的是要在改进农产品生态环境上作出努力。当前我国农产品遭受生态环境破坏的情况十分严重,比如,气候的变暖对于农产品生态情境的影响非常大,这充分表现为暴雨洪涝的次数不断增加,水土流失状况不断加剧,气温的升高导致干旱的面积被不断拓展,土地的有机质含量则出现了持续下降的趋势,而地力污染则极为严重,以至于病虫害的影响被进一步地加大,生物资源出现了大量减少的趋势,水资源极为短缺,湿地面积也在持续缩小等。如今持续出现恶化的农产品生态导致我国只能想方设法去打造绿色农产品生态环境,从而奠定农产品低碳消费之基础。一是要以积极防治为前提,不断遏制生态环境被恶化的状况。因为我国农村地区环境污染主要表现为水、大气、固体废弃物以及土地污染等等。因此,要致力于创建农村地区污水净化体系,制定出对污染物实现总量下减的主要方案。应当运用节能、保洁等举措,积极控制温室大气往大气所进行的排放,这就要求从污染的源头抓起,致力于改进或者运用清洁生产的具体工艺,尽可能地少排或者不排放污染废物,切实控制化肥对于各类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地多施一些有机肥,不予使用或者安全使用各类农药,也就是尽可能地使用低毒型农药以取代高残留、高毒性传统农药,从而不断推进生物防治工作的进程。二是要以保护为基础,不断提升农产品生态系统所具有的服务作用。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无法离开农产品生态系统在服务作用的大力支持,切实满足对于生态系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之需求,力避生态系统的退化以及服务能力之丧失。一定要明确区域性生态系统所具有的定位,积极组建区域性生态服务能力不断利用之政策框架以及落实方案。

(三)全力探究农产品低碳化发展新策略

积极开发低碳化农产品,这是创建农产品低碳消费方式的重要基础。然而,因为低碳农产品经济主要是指在气候变暖状况下形成的新事物,这也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状态。当前,我国大多数群众对于低碳农产品还没有足够的了解,所以要运用全面宣传教育,尽可能快地让低碳化观念能够真正做到深入人心。这就需要认真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要大力探究农产品产业低碳化发展方式。农产品低碳经济之发展有诸多形式,当前各地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形成了诸多由广大农民群众创设出来的农产品低碳化等形式。为此,要实施科学规范的总结,让其能够发展成为一种低碳化的产业发展方式,并且推广到风力和秸秆发电等新能源发展方式中就具有很大的宣传与推广作用。二是要持续改进与创新农产品低碳化发展技术。在当前农产品低碳经济的开发过程之中,开展技术创新是十分重要的环节。一旦缺乏技术上的积极支持,农产品低碳化只可能一场空欢喜。改进农产品低碳化技术,可以推动高效化、畜禽养殖、农产品节能减排以及废弃物综合运用技术等,并且在实践当中持续进行推广、应用与提升。

结语

总之,由于低碳经济的大力推广,我国农产品消费过程中对于生态以及环境的压力正在变得愈来愈大。消费与加工等环节是判断农产品碳排放量大小十分重要的内容,因此,城镇居民在农产品加工以及流通之中的碳排放比例已大大高出农村群众。不管是在城镇还是在农村,农产品消费在整个农产品链条之中的碳排放,都是消费中碳排放量最集中的内容。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碳排放则占据了次要地位。所以说,消费与生产是降低碳排放量过程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的两个组成部分。由于我国居民群众总体收入水平的持续提升,农产品消费的不断提升是推动间接碳排放形成的重要因素。为了更好地提升农产品的使用率,应当以可持续消费为原则,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在农产品消费中大力倡导节约、坚决反对浪费,切实帮助广大消费者们真正建立起农产品的低碳消费意识。

参考文献:

[1]樊纲,苏铭,曹静.最终消费与碳减排责任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研究,2010(01)

[2]庞晶,李文东.低碳消费偏好与低碳产品需求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09)

[3]雨晨.低碳农产品消费研究回顾和展望[J].农业展望,2012(12)

[4]安玉发.居民食品消费碳排放测算及因素分解研究[J].农业经济研究,2014(03)

[5]郭斌.城市居民绿色农产品消费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

篇6

关键词:生态消费;生态文明;经济

中图分类号:B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4)02000705

1引言

党的十之后,生态文明被赋予了空前的地位,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成为“五位一体”战略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处在核心地位。生态文明建设的成败,关键在于能否实现与其它领域建设,尤其是经济建设的有效融合。然而,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目前还处在探索和实验的过程当中,不管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总结都还没有成熟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充分融合也需要开创新的模式与途径,其中之一便是十分重要但却容易被忽视的国民消费。

2消费与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将消费与投资、出口一起并称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也表明,充分发展的消费市场是促进经济繁荣与发展所不可或缺的,消费也日益成为国家宏观调控和抵御经济波动的有力手段。尤其是在出口萎缩、投资不足的不利环境下,消费往往演变成为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主要支柱。发达国家对国内消费市场的重视程度非常高,对国民消费一直是非常鼓励,甚至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想方设法地刺激和诱导国民的消费需求,主要的发达国家也无一例外地有着充分发达、成熟并且完善的国内消费市场。然而,在我国,国民消费的重要性和积极性还未能得到充分体现,这其中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因素。我国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的桎梏,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十分低下,物质财富的创造和供给能力非常薄弱,因此国民的消费需求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都受到人为限制,不仅造成国民的生活水准长期在低层次上徘徊,而且使得国民经济的发展缺乏有效需求的支撑,经济发展的后劲不足。之后,为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在改革开放的前二三十年我国实行的是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出口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在缺乏资金、技术落后以及管理不善的时代背景下,出口导向性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我国的唯一选择,实践已充分证明这种模式选择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短短几十年之后,我国已成为世界外汇储备第一大国,经济总量跃居全球第二,国民经济的规模和结构、质量与改革开放之前相比都已经有了极大的提高。然而,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也开始逐步显现。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我国在技术层面十分落后,因此我国对外出口的产品基本以资源和简单加工的半成品为主,这种低附加值的出口模式虽然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我国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但却在关键环节受制于人,导致大量利润的外流。更为严重的是,低端的资源出口和来料加工给我的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破坏,长达几十年的资源开采与出口对我国很多地区的环境破坏都是不可修复的,很多外商投资的来料加工产品对环境的污染程度也是十分惊人的,虽然表面上看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实际上确是国外高污染行业与产品对我国的转移。因此,我国在换取大量外汇的同时,付出的却是满目疮痍的环境代价,如果考虑出口型经济发展模式的环境成本,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收益很可能是负值,我国在环境领域的欠债是迟早要还的,并且越晚偿还所付出的代价会更高。另外一方面,自从进入新世纪以来,传统的发达国家一直深陷经济疲软、通胀不止的泥潭当中,出于振兴国内市场、创造国内就业岗位的直接目的,发达国家纷纷提高了产品进口的门槛。此外,由于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在出口领域面临的条件也越来越苛刻,遇到的贸易壁垒层次也越来越高,我国出口导向型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正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因此,要保证我国经济的良性发展就必须寻求新的突破点,由外向型向内需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扩大国内消费的市场容量,增强国民的消费需求和能力。这种转变不仅可以明显提升国民的生活水准,而且能够最大限度地掌握经济发展的自,减少对外部市场的依赖,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与重组,减少资源出口量,逐步淘汰低端来料加工产业,减轻我国目前面临的环境压力,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生态保证。

目前,对什么是生态文明,学术界尚缺乏权威的统一界定,不同领域的学者从各自的学科角度和研究侧重点出发,对生态文明的表述或多或少地都会有所差别。但是,如果我们“”地分析一下,则不难发现不管哪种生态文明的概念表述当中,都蕴含着一个核心思想――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研究和探讨生态文明,实际上是在探索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模式。以可持续发展为宗旨的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范畴非常广泛的命题,设计的因素也非常多,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力也来自多个方面。但生态文明建设最为关注,或者说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目的还是提高人类的生活福祉,因此,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落脚点是经济建设,这也正是我国政府决定将生态文明建设充分融入经济建设过程的根本目的所在。生态文明是对传统文明的扬弃,生态文明和传统文明既有着明显的区别,也有着紧密的联系。传统的工业文明过分看重经济增长,忽视甚至无视环境和资源代价,固然是不可取的。但同时我们也不能一味为了保护环境而放缓甚至放弃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改变的是传统文明发展的模式,而不是文明发展的终极目的,生态文明建设绝不能以牺牲经济发展为代价,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途径还是创造生态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如何有效地将生态文明建设与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的进程有机结合,是决定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败与否的关键所在。

如何才能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一般而言,首先想到的就是在生产领域的融合。毋容置疑,生态文明建设的终极目的依然是提升人类社会的发展水平和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准,因此,“生产”依旧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推动力。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必须构建新型的生态型生产模式,以生态经济产业为主导,以新型生态技术为支撑,走生态型的经济发展之路,对于这一点,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然而,如前所著,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庞杂的系统工程,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力来源于多个方面,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促进生产、发展经济固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中流砥柱”,但仅仅靠生产领域的“一枝独秀”还无法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开展。因此,除去生产环节之外,生态文明建设亟需其它领域的密切配合与支持,居民消费就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的经典政治经济学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简单公式描述了社会大生产的循环与周转过程,由此可见,“消费”和“生产”一起构成了社会生产的关键结点,消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会生产的连贯性和协调性,因此,消费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成败也将起到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况且,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的相互融合,不能仅仅停留在上层建筑的层面,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和社会公众产生十分密切的联系,生态文明建设也亟需得到来自社会公众的大力支持。而消费作为和社会公众联系程度很高的日常生活环节,可以很好地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有效传达给社会公众,让社会公众充分享受到生态技术带来的优势和便利,使得新型生态经济产业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收益,使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的融合过程更加顺畅,更加有效率。

3传统消费模式与生态文明理念的背离

虽然从总体上看消费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费似乎已成为人类自身的一种本能,但消费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社会生产力和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几个不同的文明阶段,每一种文明形态都会形成与之相配套的消费模式。在漫长的原始文明阶段,人类社会挣扎在生存的边缘,物质资料的生产能力尚不能满足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因此在这一阶段并无实质上的消费可言。在农业文明阶段,人类社会的生产力虽有了较大程度的发展,但总体水平依旧十分低下,再加上社会资源分配的严重不平等,因此在农业文明阶段消费只能是少数特权阶层的专利,绝大多数社会成员还是与消费无缘。真正意义上的消费起源于工业文明阶段,建立在技术革新和社会分工基础之上的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生产力,人类创造财富的能力大大增强,使得人类社会财富的生产能力超过了保障基本生存的需要,消费行为的普及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再加上工业革命催生了人类社会各个领域的巨大变革,传统的世袭特权阶层被打破,形成了新兴的资产阶级和劳工阶级,在劳资双方的长期博弈中,社会大众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权利和利益,资产阶级为平衡和缓和社会矛盾,在社会财富的分配领域也逐渐地向社会公众倾斜。普通民众收入水平的逐步提高,使得消费行为的普及有了广泛的社会基础,人类社会也第一次真正走向了消费社会时代,消费开始走上历史的舞台,并且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工业文明催生的消费模式有着巨大的进步意义,消费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创造财富的能力空前提高,人类社会的发展也终于摆脱了财富短缺的桎梏,人类社会的整体文明程度也达到了新的高度,消费使得普通民众的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人类社会的平等程度也大大加强。然而,传统的消费模式是把双刃剑,消费在极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提升人类生活质量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传统工业文明的发展模式以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工业结构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注重的是短期发展的经济效益,对发展的环境和资源代价极少考虑,甚至视而不见,这样一种发展道路是不可持续的。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在20世纪发生过著名的“公害事件”(另一种说法是“十大公害事件”),很好地证明了传统工业文明发展模式的弊端。除此之外,和工业文明相匹配的传统消费模式对资源消耗和环境的破坏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艾伦曾经这样描述消费社会:“我们庞大而多产的经济……要求我们使消费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要求我们把购买和使用货物作为宗教仪式,要求我们从中寻找我们的精神满足和自我满足,我们需要……我们需要消费东西,用前所未有的速度去烧掉、穿坏、更换或者扔掉。”\[1\]究其原因,传统的工业文明发展模式是以生产为导向的,为保持生产的连贯性,必然要求长期保持巨大的消费能力,因此,传统的工业化国家对国民的消费是极力鼓吹的。事实证明,几个主要的发达国家都有着极其庞大的国内消费市场,发达国家20%的富裕人口消费支出已经占到全球私人消费支出总额的86%,与20世纪50年代比较起来,日本在80年代消费的铝、能源、钢铁、汽车分别是前期的的4倍、5倍、25倍和4倍。就总体情况而言,在历经近半个世纪的消费主义扩张之后,欧洲与日本的人均资源消费已经大体和美国持平。\[2\]更为严重地是,传统的消费主义会导致过度消费、炫耀性消费等一系列不合理的消费行为,虽然从短期来看,过度膨胀的消费市场对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但从长远来看,这种消费模式只会导致经济发展的结构性失衡,并且大量地造成资源消耗和浪费,给环境和生态系统带来极大的压力。目前,从全世界范围内来看,资源短缺和生态破坏的情况日益严重,这其中固然有产业结构失衡、人口无序膨胀等主要原因,但传统消费理念和模式在全球范围内的扩散和蔓延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发展中国家在追赶发达国家的进程当中,对后者的消费模式是竞相效仿的,殊不知这种消费模式超越了资源和环境的承载极限,最终将使得全球的经济发展提前进入资源和环境的瓶颈状态,“寂静的春天”一旦真的到来,人类的发展,甚至生存都会受到严重的威胁。因此,工业文明孕育下的传统消费模式是和生态文明的理念从根本上相违背的,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并且形成相应的符合生态文明理念需求的新型消费模式。

具体到我国而言,随着近几十年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国民的收入水平迅速提高,随之而来的国民消费能力也极大增强。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2年我国居民的人均收入已超过6000美元,同时,2012年全年我国社会消费品的零售总额为210307亿元,比2011年增长14.3%,增长的幅度比较大,即便扣除通货膨胀的价格因素,实际增长率也有12.1%。\[3\]与此同时,消费也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但是,和发达国家的情况类似,我国迅速增长的国民消费对资源的消耗程度和环境的污染程度也在急剧地上升。同样是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全年社会能源消费总量为36.2亿吨标准煤,比2011年增长3.9%。其中煤炭消费量增长2.5%;原油消费量增长6.0%;天然气消费量增长10.2%;电力消费量增长5.5%。同时,统计数据表明我国面临的环境压力也呈现出日益严重的发展趋势,目前我国七大水系已有的571个水质监测断面中,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占12.4%。近岸海域现有的301个海水水质监测点中,四类、劣四类海水占23.9%。在长期监测的316个城市中,轻度污染的占20.3%,中度污染的占0.3%。\[3\]究其根本原因,我国现阶段走的依旧是工业文明的发展道路,在发展经济的过程当中看重的仍是“扩大生产、促进消费”,由于人口总量和资源分布的因素,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付出的资源和环境代价远高于发达国家。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但是主要资源的人均拥有量却很少。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人均淡水拥有量、人均森林覆盖率分别只有世界水平的32%、27.4%和12.8%,其它主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也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是,我国的资源消耗量却保持在很高的层次,并且以惊人的速度在继续增长,这其中的很大一部分是消费环节产生的。例如我国包装废弃物的年排放量占到城市固体废弃物的1/3,在体积上甚至达到了1/2,并且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我国每年使用的一次性筷子的数量高达450亿双,相当于消耗了166万m3的木材。\[4\]建立在庞大人口基数基础之上的传统消费模式使得我国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程度在不断加重,我国现在已经是多种资源的第一进口大国,这给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诸多不可预见的风险因素,经济发展缺乏稳定性和持久性。同时,传统消费模式滋生出的奢侈消费、炫耀性消费等不合理的消费现象使得我国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显像化,并且助推了盲目攀比的不良社会风气,对我国传统的社会公德和伦理造成了腐蚀和破坏。传统消费模式带来的这些弊端都是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格格不入的,必须及时地加以改进和修正。

4新型生态消费模式的构建途径

工业文明背景下的传统消费模式虽在短期内可以刺激经济,但因为巨大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使得经济发展缺乏可持续性。生态文明的时代潮流,要求构建与之相匹配的生态型消费模式。和传统的消费模式比较起来,生态消费是以生态文明的理念为宗旨,以生态技术为支撑,以生态产品为媒介,以生态消费伦理为指引。新型的生态消费模式强调的是消费的合理性和持久性,生态消费要求能够给经济发展带来长久的推动作用,生态消费是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充分融合的有效途径,生态消费模式的形成与推广,对生态文明建设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生态消费模式的构建,需要政府的引导和管控。尽管从一般意义上看,消费属于个人行为,政府似乎不应该干涉,但个人消费行为不可避免地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影响,环境系统天然的整体性和公共性决定了消费不仅仅是个人选择,同时也是一种社会行为,不合理的消费模式会导致社会资源的分配不均和无效使用,加剧社会矛盾的激化。例如我国社会现阶段少数富裕阶层的炫耀性消费行为不仅极大程度地浪费了社会资源,而且使得因收入差距过大形成的不同阶层之间的对立情绪日益彰显,在很大程度上对我国的社会稳定构成了威胁。在这种情况之下,我国政府必须充分利用自身在宣传和动员机制方面的优势,对国民消费模式进行及时的引导,促使全社会尽早形成生态消费的理念,倡导适度消费和合理消费,对奢侈消费的行为进行有效的限制,必要时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规范全社会的消费理念和模式,将消费行为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其实,即使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西方国家,政府对国民消费也会有所调控,这一点从西方国家政府对消费者环境义务的法律规定中可以明显看出,例如日本《消费者保护基本法》第5条规定:“消费者为适应经济社会之发展,须自行修得有关消费生活之必要的知识,并有采取自主的、合理的行动,以积极的促使消费生活安定及改善之任务。”韩国《消费者保护法》第4条第2款规定:“消费者主动吸引专业知识来维护权益,并采取合理、自主的行为来促进消费者生活水准的提高。\[5\]而我国现阶段在法律层面对消费者环境义务和责任的规范还很少,即使涉及到的部分操作性也不够强,留下了很多漏洞,值得我们反思。

生态消费产业的形成,需要企业的积极配合。消费虽然是国民的个体选择,但生态消费模式的形成不会凭空产生,相反必须借助于一定的媒介,这就是消费的对象――商品,商品是生态消费模式的载体,是生态消费理念的物化。因此,生态消费模式的形成是以大量的生态型商品为前提的,生态商品的生产是生态消费模式构建的物质基础,离开生态商品的支撑,生态消费理念只能是空中楼阁。而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是商品生产的主体,企业是绝大部分商品的生产者和供应者,这就要求企业在生态消费模式构建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中介作用,成为生态商品从生产环节到消费环节的主要中间渠道。同时,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企业作为一种重要的人类社会组织形态,承担着更为多样化的社会角色和职能。除传统的经济型组织色彩之外,企业应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主体,生态文明的理念要求企业重新塑造自身的生态人格,树立生态管理、生态生产、生态营销的新型企业伦理和文化,从商品的最初设计、原材料采购、商品生产、渠道选择、售后服务等多个环节采取生态化的理念和模式,促进生态经济产业的培育和壮大,为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坚实的经济基础。为此,企业应抛弃传统的以生产为主导,以消费为核心的工业文明时代的生产理念和经营模式,重新站在生态文明的高度审视企业的环境责任和生态伦理,通过自身生产和销售环节的创新构造,提供大量的生态型消费商品,为生态消费模式的形成创造坚实的物质基础。

生态消费理念的推行,需要社会公众的主动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新时期我国政府宏观层面的整体发展战略,影响的范围非常广泛,需要动用的社会资源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行,势必要求构建多样化的参与主体,生态文明建设绝不仅仅是政府行为,生态文明建设涉及到所有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必须获得社会公众的大力支持与参与。作为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生态消费模式的构建,通过消费领域和环节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与社会公众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能够使社会成员从切身利益中体会到生态文明建设的福祉。因此,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当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参与者,每一个公民都应从自身的消费环节入手,形成理性的个体化生态消费模式。值得注意的是,生态型的消费理念并不是限制社会成员的消费,更不是降低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准,生态消费模式提倡的是适度消费、合理消费,这和传统消费模式鼓吹的“大量消费、奢侈消费”有着本质的区别,事实已经证明传统消费模式超越了地球资源和环境生态系统的承载极限,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生态消费是通过可持续的绿色消费模式为人类社会整体的长远发展提供资源保障和环境支撑。社会个体生态消费理念的塑造与普及,将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生态文明的浓厚氛围,将生态文明建设的远大理想细化到社会个体成员的现实生活,将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主体最大限度地扩散,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最为广泛的微观基础。

除以上几个主要环节之外,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生态消费模式的构建还需开创更多的实现路径。譬如,生态消费模式的形成,需要积极地参与国际分工与协作。我国现阶段的传统消费模式是由西方国家传入的,这其中既有经济全球化的势不可挡,同时也有发达国家的有意为之。实际上,西方国家对自身在工业化进程当中形成的传统消费模式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而且在经历了数百年的社会整体富裕与繁荣之后,西方社会对传统消费模式的弊端有着深刻的反思,西方社会总体层面的消费理念在日趋成熟,国民消费逐步在回归理性。然而,发达国家自身消费模式的改良并不意味着经济结构的同步调整,传统的产业模式和商品生产依旧在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发达国家急于将传统商品向外倾销,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兴市场,对传统商品的需求维持着巨大的市场容量,理所当然地成为发达国家传统商品出口的首选。再加上近年来我国国民收入的迅速增长,二者一拍即合,造就了发达国家传统消费理念和模式在当代中国的盛行,中国成为许多国外传统商品,尤其是高档奢侈品市场的最大救星。这种情况实际上是传统消费模式弊端从发达国家向中国的转移,不仅造成了我国财富的大量外流,而且源于西方的传统消费模式给我国的环境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从根本上不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因此,我国要构建新型的生态消费模式,就必须在国际分工格局中与传统发达国家展开深度的合作与博弈,充分利用国际贸易的规则,寻求有利于我国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双重目标的国际产业分工,减少传统商品,尤其是奢侈品的大量进口,吸引发达国家增加与我国在生态产业领域的投资合作力度,吸收和消化发达国家生态商品的研发技术与运营管理模式,敦促发达国家增加生态产品对我国的出口量,逐步减轻传统消费商品对我国环境的不利影响。此外,生态消费模式在我国的有效构建,还必须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的重要作用。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以NGO、NPO为代表的民间组织在环境保护领域能够起到巨大的监督作用,民间组织也日益成为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组织力量。和政府、企业等传统的社会组织比较起来,民间组织有着不可比拟的先天优势――独立的第三方人格,有着相对独立的建立和运行模式,正是由于非官方的背景和非盈利的宗旨,民间组织较少受到政府和企业界的限制和干扰,能够最大限度地维护社会公义。目前,随着我国公民社会的逐步形成和建立,我国的民间组织正处于蓬勃发展的良好时期,虽然在规模和层次上与国外比较起来还有着较大的差距,但我国民间组织的发展契机与我国经济社会变革的周期恰好吻合,因此我国的民间组织有着更多的历史机遇,我国民间组织也必将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领域做出更大的贡献。具体到消费环节,实际上我国民间组织在生态消费观念的倡导和宣传方面正在起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例如近几年由我国民间组织倡导的“26℃空调节能行动”、“光盘行动”就是从最细微、最根本的日常生活消费环节入手,向广大社会公众宣扬生态消费的理念和行为,身体力行地实践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宗旨。民间组织的参与,将对我国民众生态消费模式的塑造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从消费领域着手,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做出切实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包庆德,刘源. 提取地球资源的利息而非本金[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49.

[2]尹小明. 消费社会的环境代价与治理[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4):72.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3中华人民共和国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报告[R].北京:国家统计局,2013.

篇7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实施以下政策和措施。

一、推行低碳生产,实行可持续的生产模式

低碳生产是一种可持续的生产模式,要实现低碳生产,就必须实行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循环经济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在经济和社会活动的全过程中不断进行循环,并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清洁生产是从资源的开采、产品的生产、产品的使用和废弃物的处置全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它们的消耗和污染物的产生。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的共同目的都是最大限度地减少高碳能源使用和二氧化碳排放,最重要的操作模式是“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两者不同之处是范畴的不同,前者是一种经济模式,包括了生产和消费,后者只是一种生产模式,是循环经济的组成部分。我国在电力、钢铁、化工和轻工等许多行业,已开展了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工作。

推行低碳生产,需要相关政策和配套措施,为此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要完善发展循环经济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和实行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经济政策;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体系;推进重点行业、产业园区和省市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等。

二是要按照低投入、低消耗、高产出、高效率、低排放、可循环和可持续的原则发展低碳产业,改造传统产业,把节能、节水、节地与削减污染物总量有机结合起来,实行统筹规划、同步实施。

三是要发展清洁能源,推动能源结构的低碳化。提升新能源在国家能源战略中的地位,做好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地热、生物质能、氢能等,提升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在采用最安全最先进技术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核电等。

四是要加大科技投入,促进低碳技术创新。把可再生能源、先进核能、碳捕集和封存等先进低碳技术作为提升国家技术竞争力的核心内容,列入国家和地区科技发展规划;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科学、战略与政策的研究。

二、提倡低碳消费,实行可持续的消费模式

大力宣传低碳消费理念,引导城乡居民转变消费观念,以节能降耗为抓手,推进低碳消费,着力构建低碳型社会。

发达国家占世界人口20%,消耗了全球50%的能源,而世界上有13亿人口每天生活费不到1美元,有10亿人没有安全的饮用水。美国人均排放二氧化碳比中国多达五倍。按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达国家要对造成的全球环境问题负主要责任,他们应当首先带头实行低碳消费模式,带头采取行动,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与此同时,在消除贫困,发展经济的同时,发展中国家也应当实行低碳消费这种可持续的消费模式。中国在未来可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我们应当尽最大的努力,在实行低碳生产的同时,实行低碳消费,为保护世界气候和全球环境作出贡献。

低碳消费应当从我们的日常生活做起。有些事情看起来很小,但如果大家都这么做,意义却非常重大。

三、控制高碳产业发展速度,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我国的环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造成的。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电力和轻工等行业的高速过热发展,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这些行业中,存在着许多设备陈旧、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的企业;不少新建项目,污染治理设备建成后放在那里,只有当环保监管人员去检查时才使用;由于我国排放标准普遍低于先进国家的标准,即使达标企业也排出了大量的污染物;由于我国工业能源效率普遍低下,使二氧化碳和其它污染物的排放十分严重。

我国2004-2008年GDP年平均增长9.8%,2007年全国有200多个地级市平均GDP达17%,有的达到了30%以上。这种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的。在这种形势下,降低我国单位GDP能源资源消耗,节能降耗,缓解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之间日益突出的矛盾,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要扭转我国环境形势日益恶化的趋势,必须降低高碳产业发展速度,提高发展质量。要加快结构调整,加大淘汰污染工艺、设备和企业的力度;提高各类企业的排放标准;提高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电力和轻工等行业的准入条件,新建项目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准入条件和排放标准;制定必要的经济政策和惩罚措施。

另外,在调整经济结构过程中,要对我国现行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作出必要调整,限制高碳产品的出口,努力扩大低碳产品出口。我国每年出口大量高碳产品,这些产品生产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和能源,产生了大量的污染。产品出口到外国,污染和环境破坏留给了自己,这不是低碳经济,更不是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四、大力开展国际合作,引进低碳技术

篇8

关键词:绿色消费;循环经济;内在动力;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F0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569(2011)06-0076-06

相对于生产领域循环经济工作的全面推进,我国针对消费领域的循环经济工作明显滞后,从消费领域探索循环经济的发展策略由此显得极为迫切。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资源能源日趋紧张的形势下,绿色消费成为大势所趋和必然要求。发展绿色经济,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和绿色化转向,是坚持可持续消费、走循环经济道路、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战略选择。

一、概述

(一)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的思想开始于环境保护兴起的20世纪60年代,“循环经济”的概念最初由英国环境经济学家D.Pearee和R.K.Turner提出,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Kenneth E.Boulding)提出的“宇宙飞船理论”、美国生态学家卡尔逊著作的《寂静的春天》是循环经济的早期代表。1990年,英国环境经济学家珀斯和特纳在其《自然资源和环境经济学》一书中首次正式使用“循环经济”一词;1992年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签署的可持续发展宣言,标志着循环经济的正式诞生。随后,循环经济理论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引入我国,是我国探索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之一,与知识经济共同构成国际社会的两大趋势。总体而言,循环经济(Cyclic Economy)是以“再思考(Rethink)、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再修复(Repair)”为原则,以产品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废物高效回收为特征,以资源的高效利用、节约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将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生态工业、绿色消费融为一体,追求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和谐统一的生态经济发展形态及可持续经济运行模式。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发展理念、经济增长方式、污染治理模式和资本循环形式,已经成为我国实现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两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和必然选择。

(二)绿色消费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消费模式先后经历了原始生态消费模式――线性消费模式――循环消费模式――可持续消费模式――绿色消费模式。绿色消费作为新型消费、时尚消费,是适应现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消费模式,是人类生产方式、消费方式、思维方式和处世方式的革命性变化,体现出人们消费结构的优化和消费层次的提高。绿色消费以生态经济整体优化为出发点,以满足生态需要为基本准则,以保护消费者健康权益为宗旨,以人体健康和环境保护为标准,以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为特征,将物质消费与精神生活、劳动与休闲、社会评价与自我体验统一起来。绿色消费以5R为基本内涵:节约资源、减少污染(Reduce);绿色生产、环保选购(Reevaluate);重复使用、多次利用(Reuse);分类回收、循环再生(Recycle);保护自然、万物共存(Rescue)。绿色消费有三层含义:一是倡导消费未被污染或者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二是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处置,不造成环境污染;三是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在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由此可见,绿色消费作为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国际性绿色新潮流,是全球消费的主导模式和全新的消费理念,旨在满足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消费、安全和健康需求。

(三)绿色消费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

绿色消费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循环经济思想,革新了消费观念、消费方式乃至生存方式。绿色消费的本质是理性消费、公平消费、可持续消费,它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作为绿色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质就是可持续生产和可持续消费,绿色生产与绿色消费的良性互动和协调运行是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通过制定政策法规、进行宣传教育、开展绿色行动,引导、强化、规范公众的绿色消费意识和行为,进行有用性消费和必要性消费,避免不必要的消费和过度消费。同时,生产目标与可持续消费目标不一致、生产能力与可持续消费能力不匹配、资源回收产业与可持续消费不适应的矛盾,已成为循环经济和绿色消费发展的制度障碍,实施绿色消费的价格制度、责任制度、激励制度等可持续消费措施,有助于缓解这些矛盾及障碍。

二、绿色消费的制约因素

(一)宏观因素――制度环境

制约绿色消费的宏观制度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外部和制度障碍。一是外部。外部性可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正外部性是指个体的行为给其它社会成员带来好处,创造了社会利益而自己却并未受益或得到补偿,个体为追求私人利益最大化而不会采取行动,由此使得公众利益、社会利益受损。相比非绿色产品而言,绿色产品需要投入更多的环保成本,使得商家不愿承担价高的风险及损失。绿色消费的外部性理应由政府通过价格、税收、收费、奖惩等手段使其收益或成本内部化,但是我国缺乏这方面的调节措施或奖惩体系,使得不付费或少付费的“搭便车”行为增加,由此影响绿色消费的发展。二是政策制度障碍。国家虽然大力提倡绿色生产、绿色营销,但是绿色产品的市场准入制度不完善,对于其相关质量检查标准建设不完全,国家的相关立法和标准条例也是空缺。另外,我国缺乏针对绿色消费的政策指导,绿色消费概念模糊、权责不明,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绿色消费的推进。

(二)中观因素――供求市场

制约绿色消费的中观供求市场因素,主要包括供给障碍、市场需求障碍和消费环境障碍。一是供给障碍。生产绿色产品的企业少、资金缺乏、专业人才缺乏、技术不成熟、研发技术落后,且缺乏生产绿色产品的动力和激励;同时,绿色产品的开发难度大、投入成本高、产品风险大、技术研发难,这些因素客观上都制约了绿色产品的供给。二是市场需求障碍。市场营销学认为,市场是由既有购买力、又有购买欲望的人群组成的,即市场=购买力+购买欲望+人口。绿色市场的购买力直接影响着绿色消费的发展,目前我国大多数消费者不能对绿色产品形成有效需求,且人均收入不高,相对于非绿色产品而言,消费者更不愿意购买因环境成本而定价较高的绿色产品,由此难以形成足够的绿色消费群体。三是消费环境障碍。部分企业利用虚假绿色广告,以无污染、无公害、益健康等绿色产品名称及特征标榜非绿色产品,导致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缺乏信任,也造成了市场秩序的混乱。

(三)微观因素――消费个体

制约绿色消费的微观消费个体因素,主要包括意识障碍和能力障碍。一是意识障碍。近年来,我国居民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社会责任感有明显提高,其消费行为也日趋理性化、绿色化、生态化,但离绿色消费的公众意识要求相距甚远,加之我国高达70%农村居民的绿色消费观念更为落后,进一步制约了我国绿色消费的发展。此外,受传统消费习惯及国外不健康消费方式的不良示范作用,我国依然存在着畸形消费、非理性消费和灰色消费。二是能力障碍。人们的消费方式在经历了原始生态消费、线性消费、循环消费后,进入今天的绿色消费和可持续消费,这个崭新的消费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未形成完善、成熟的消费体系。同时,我国消费者普遍缺乏绿色消费、绿色产品等方面的知识及其指导,无法分辨绿色产品及其好处,由此也制约了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水平及能力。

三、以绿色消费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一)政府:绿色消费的主导

1、舆论教育。通过制度化、系统化、大众化的教育,加强绿色消费理念的宣传,传递绿色消费信息,普及环境保护意识和绿色消费意识,推进绿色消费观念的更新、绿色消费结构的建立、绿色消费方式的形成,使绿色消费成为全体消费者的责任意识和自觉行动,并逐步完善环境伦理和生态文明,为社会营造一个安全、健康、舒适、环保的消费环境。同时,将循环经济理念和绿色消费观念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把环境教育、可持续发展理念、循环经济范式渗透到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人文科学等教学与实践环节,有效依托环境保护日、节能减排周、循环社会月等活动,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媒体,进行环保知识、绿色消费理念、循环经济思想的宣传及普及。

2、政策法规。建立包括产权、价格等基础性制度,生产、采购、消费和贸易等规范性制度,以及财政、金融、税收和投资等鼓励性制度,国民经济核算、审计和会计等考核性制度。积极实施产品认证制度,加强绿色消费立法和绿色标准制定工作,建立绿色消费基本规范、评价标准、监督机制、管理制度,建立涵盖资源、产权、市场、产业、技术、生产、消费、贸易、包装、回收、财政、金融、税收、投资等方面的绿色消费保障制度、规范体系和激励机制。同时,建立绿色消费管理制度、规划制度、评价制度、考核制度、责任制度,制定绿色消费及循环经济绩效考核办法及评价指标,完善并严格执行绿色核算体系,把绿色生产、绿色营销、绿色消费、绿色环保等各项指标,作为政府和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

3、经济杠杆。政府绿色采购制度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措施,是构筑绿色消费模式的突破口,对社会消费起着示范、引导和推动作用。通过制定绿色采购规章制度和作业程序、掌握绿色产品清单、建立政府绿色采购信息网络、培训绿色采购人员等,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产品认证体系和绿色贸易通道,以政府绿色采购及国际贸易标准化推动绿色消费的发展。另外,对非绿色产品、资源性产品实施限额购买及累进制收费,实施物价补贴、企业亏损补贴、税前还贷等直接财政补贴支持,并开征垃圾税、环保税、原生材料税等新税种,结合专项资金与财政补贴制度、税收制度、价格制度、收费制度、押金制度、采购制度、投资制度、金融制度等经济措施,鼓励企业生产及消费者购买和使用绿色产品、可再生产品、可重复利用产品、可回收使用产品,切实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二)企业:绿色消费的载体

1、生产绿色产品。实现产品升级换代是现代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而开发和生产绿色产品是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必要手段。企业要树立环境保护意识,不仅要设计绿色产品,而且要加强技术的创新与研发,以更好地推进绿色产品的生产。具体而言,以“减量化、替代化、再利用、资源化、系统化”为导向,加快研究资源替代技术、能量节约技术、零排放技术、材料替代技术、回收处理技术、循环利用技术、产业延伸技术,积极开发太阳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或无污染能源,努力突破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由此进一步破解绿色关税制度、市场准入制度、绿色技术标准制度、绿色环境标志制度等国际贸易绿色壁垒,为循环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国内外环境。

2、推行绿色营销。营销渠道的畅通是企业顺利销售产品的重要保障,企业应该转变传统营销方式,从绿色产品品牌命名、商标设计和颜色设计等方面反映绿色文化内涵,突出绿色形象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及兴趣。具体而言,企业可以通过建立绿色专卖连锁店、绿色产品批发市场或交易会、连锁超市绿色产品交易平台,实现绿色产品与生产基地、营销渠道的有效对接。同时,采取试用、馈赠、竞赛、优惠等策略,在销售现场和推销实地进行绿色产品的宣传、推广,结合量大、面广的绿色广告投放,以及社交联谊、环保公益、企业公共等活动,宣传绿色技术、绿色生产、绿色产品等,营造市场营销的绿色氛围,为绿色消费、循环经济建立广泛的社会基础和群体基础。

3、创新商业模式。在同质化竞争时代,把握消费者的需求结构变化是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路径,也是推进绿色消费和循环经济发展的方式之一。企业根据不同市场的消费者确定战略重点与策略组合,提供不同价值组合和关键点的产品,满足消费者不同的需求方式及需求结构。企业针对消费者所需要的功能,提供特定功能的“产品_服务组合”,并使绿色观念成为企业理念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全体员工将环保目标与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融为一体。同时,可借鉴国外经验,改造物流及售后服务体系,创新产品租赁、升级和废弃产品维修、再制造等业务,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以获取新的竞争优势。企业通过创新商业模式,推动产业结构、生产方式、营销方式的转变,进而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促进绿色消费及循环经济的长远、快速、健康发展。

(三)消费者:绿色消费的主体

1、树立绿色消费理念。消费者对绿色消费的认可程度直接决定着绿色消费的社会化程度,树立绿色消费理念由此变得意义深远。实现绿色消费、可持续发展,消费者也是主体,同样负有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广大消费者除了不选择“物不美价不廉”的产品之外,还应该拒绝资源消耗多、污染排放大的产品,始终把绿色消费、可持续消费理念变成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消费者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认识水平,主动提高绿色消费意识,破除对绿色消费的错误认识及戒备心理,提高对绿色产品的辨别能力,并树立合理、健康、科学、绿色的消费观念。同时,主动加强消费伦理教育、宣传消费观念、培养消费道德,切实构筑节俭消费、健康消费、绿色消费、循环经济的理念、知识及行为。

篇9

关键词:低碳经济;压力分析;发展路径

一、低碳经济的内涵及其必要性

低碳经济一词首次在官方文件中出现是在2003 年2 月英国贸工部的《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白皮书序言中,是继“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等之后提出的一个新理念。深入剖析这四种当前主流的经济发展理念,可以看出它们的共同点在于站在“资源、环境、经济”相协调发展的高度,强调人类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于资源、环境的重视及其与经济发展方式的协调,资源节约是其理论前提,经济、环境友好发展是其预期目标,而节能减排是其核心技术手段。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出发点、落脚点及技术指标考核方式,循环经济侧重于物质资源的循环利用及提高资源利用、循环效率的技术手段; 绿色经济强调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污染排放水平及相应的污染控制技术; 可持续发展侧重于经济发展、生态承载力平衡和自然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注重在生态承载力平衡发展的前提下满足人类经济发展的目标,寻求资源、环境系统在物种、代内、代际之间的长期平稳持续性发展,是这四个概念中包容性最强的概念; 低碳经济着重强调碳排放量的减少,即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整体长期发展的威胁在人类活动各个环节严格控制碳排放量。整体看来,绿色经济的具体实施形式主要是低碳经济模式和循环经济模式,同时绿色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阶段性表现形式。因此,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全人类可持续发展理念方针的必由之路。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坚持和实现,具有紧迫性和客观必要性。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共同生产、生活行为的结果,其反过来影响着全人类的发展,中国也不例外。据国家相关气候变化研究部门的研究报告显示,中国未来在二氧化碳浓度加倍的情景下,南方地区将升温2~2. 5℃,北方地区将升温2. 5 ~ 3℃①。这种变化将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包括粮食生产、气候灾害、健康与环境等。此外,根据国际能源署( IEA) 的相关统计数据,继2007 年中国以60.7 亿吨的CO2排放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CO2排放国以来,中国的CO2排放量呈现逐渐递增趋势,2010 年中国消费化石能源而排放的CO2增至大约72. 6 亿吨,而同期美国的CO2排放量已经从2007 年的约57. 7亿吨逐步下降至2010 年的53.9 亿吨②。这意味着在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上,中国逐渐成为主角,碳减排在中国义不容辞。在国内,资源的数量限制、再生能力限制以及污染对于经济的负面影响,使得传统的以“高能耗、高污染、高产出”为代表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环境污染的外部性带来的负面影响已不容忽视,每年因自然灾害、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不计其数,有数据显示,如果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加入负的污染产出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中国经济发展并不乐观③。与此同时,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全球贸易方式、国际环境法律法规制度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和生产消费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潮流、转变传统经济增长方式、探寻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已成为当务之急,而对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探索首当其冲。

二、中国低碳经济发展面临压力分析

低碳经济的中心及重心均在于“低碳”,即减少碳排放。在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必然选择的前提下减少碳排放会面临来自宏观经济哪些方面的压力,应该如何应对,众多学者对低碳经济与宏观经济各个方面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1) 来自结构调整方面的压力。这里的结构调整在生产上主要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在消费上同时包括中间消费结构和最终消费结构的调整。在生产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伴随着一路飙升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其中工业部门平均消费了80% 的全国能源,其碳排放量占比高达84%,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主要部门,也是节能减排的首要对象。王锋(2011) 的研究表明,1997~2007 年间中国以工业化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对CO2排放量的增长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其平均贡献为1. 14%。76张友国(2010) 的研究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因此,从理论上讲,发展低碳经济,降低CO2排放量,必然意味着产业结构的转变,发展第三产业逐步降低工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将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同时,在部门经济尤其是“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工业部门内部,中间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 由使用高碳排放能源转向使用低碳排放能源、零碳排放能源) 对低碳经济的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低碳经济下中国化压力为动力的发展路径

低碳经济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道路及维护中国能源安全和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如何将来自于宏观经济各方面的压力转化为动力,从而实现低碳经济的成功转型,主要应从以下方面努力。

(1) 以低碳政策、制度促进结构转变。多年来,中国以重化工业尤其是钢铁、能源、建材、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等为主体的产业发展形成了对资源的强烈依赖,投入产出比高而技术效率低下及政治干预度强等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低碳经济发展的结构性难题。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和最终消费品结构的转型需要宏观政策、经济制度的推动,正如热若尔·罗兰所言,适当的制度环境是发展方式转型成功的关键外因。通过结构调整向低碳经济模式转变,政府在宏观经济政策、制度构建上承担着重要的职责,应将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并使制度和政策成为原始推动力,形成强大的政策导向。正如前文分析,在影响中国CO2排放的诸多因素中,城市化、人口规模、经济增长等是促使CO2排放量增长的驱动因素,而有些因素的影响方向是可以通过政策引导的,如经济结构调整、消费模式调整等。尽管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的改变短期内难以实现,但是低碳政策及相应激励制度能够加速结构转变的速度。尤其是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的空间很大,应引导全民消费模式“低碳化”,如从终端产品需求方面入手,通过低碳教育、低碳理念、低碳文化倡导绿色消费模式,从终端遏制对能源的需求,进而形成自下而上的倒逼型结构。

篇10

【关键词】一次能源消费;国际比较;消费模式

一、引言

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世界一次能源消费量的激增,世界一次能源消费量从1965年的3755.0百万吨油当量增加至2013年的12730.4百万吨油当量,2013年比2012年增长了2.3%。各国由于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其能源消费有一定差异,为了更好的分析各国一次能源消费的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本文选取五个典型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美国、日本、德国、中国和印度进行比较分析。

二、一次能源消费量的比较

德国和日本的一次能源消费量相对不高,基本处于缓慢平稳上升态势,如右图所示,1981年之前,日本、德国一次能源消费量基本相当,1981年以后,日本开始超过德国,但超越幅度不大。2013年日本、德国一次能源消费量分别为474.0和325.0百万吨油当量。相对于德国、日本,美国一次能源消费量一直很高,上升幅度大,从1965年的1287.3百万吨油当量上升至2013年的2265.8百万吨油当量,48年间增加了 1.7倍。美国一次能源消费曲线受三次石油危机影响有三次小幅波动,第二次石油危机的影响明显大于第一次,第三次石油危机的影响十分有限。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致使一次能源消费明显下滑,但其总量明显高于日本、德国4-7倍,美国以5%的世界人口消费了40%的世界能源。印度的能源消费一直很低,2003年之前低于其他四国,2004年开始超越德国,2009年超越日本,但至2013年,印度一次能源消费也仅为595.0百万吨油当量。可见,印度的工业化发展仍在起步阶段,能源消耗有限。中国一次能源消费变化很大,改革开放前一次能源消费仅是美国的1/6-1/10,改革开放后工业化进程加快,一次能源消费量开始超越日本、德国,如右上图所示,到2000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量将近美国的一半左右后就开始成倍增加,2010年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能耗大国,2013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量占世界总量的22.4%,为2852.4百万吨油当量,位居第一,而中国人均能源消费量却是美国的1/5。另外,中国生产出口产品的很大份额都走向美国,这部分出口产品的生产过程耗费了大量的能源,所以若把这一部分能源需求分开,中国能源的实际需求量要远低于美国。

因此,以二产为主的生产性能源消费导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量持续高涨,印度处于工业化发展初期,一次能源消费量增长有限。美国一次能源消费量远远高于日本、德国,主要是因为一次能源消费模式不同所致。

三、一次能源消费模式的比较

五国一次能源消费模式的不同导致一次能源消费量的差异。

首先,五国一次能源消费变化最大的是中国,中国以二产为主的高能耗产业结构消耗大量碳基能源,企业以大量能源消耗为代价追逐高额利润,导致能源消费模式的无序性。中国人均能源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到1/3,能源消费中居民生活能源消费比例偏小,且居民消费以物质消费和资源性消费为主,服务性消费很少。同时,中国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导致消费群体收入差距很大,对低碳消费的引导很少,所以,民众对于节能减排的理解比较模糊、低碳消费意识薄弱,且个人消费偏好意识较强,很少考虑自身消费对环境的影响,消费模式呈明显的无序性。

其次,美国消费模式具有人均资源消耗量高与资源消费利用率低的特点,其根源在于美国移民的传统消费习惯和政府政策支持。美国政府扶持消费信贷倡导民众消费,个人消费占美国GDP比例高达70%。可支配收入中大部分都用于个人消费,甚至是超前消费,个人储蓄率极低,2006年达到最低为-1%,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后政府推出一系列政策限制消费、吸引存款,并取得一定成效,2014年4月美国个人储蓄率上升为4.0%(数据来源:美国商务部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COMMERCE),但美国依旧是世界上最大能源消费国。据有关民意测验统计,77%的美国人表示,企业和产品的绿色形象会影响他们的购买欲,这与日本和德国相比就差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