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的心得体会范文

时间:2024-01-12 17:52: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数学教学的心得体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初中数学教学的心得体会

篇1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和爱好,是一个人积极完成一件事物的重要前提和条件。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我们都有这种感觉,只要学生喜欢你.他就爱学你教的学科,也可谓“爱屋及乌”教与学是师生双方的事.没有个相互融洽、相互尊重的情感.就不会有默契的配合为此必须使学牛对数学课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了学习的必趣他们就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习那么,怎样才能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兴趣呢?

首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创设问题情境是在教学中不断提出与新内容有关的情境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方法,也可以培养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信心。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学生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在教学“字母可以表示什么”这一课时,我说:“同学们,老师捡到了一些钱,想请同学们帮忙写一则招领启示”学生们积极地议论起来,他们一致认为在招领启示中不能写明所捡钱数。这时,我提出要用我们数学知识,那怎么办呢?最后同学们再讨论得出用字母代替.这样,很自然地引出了本节课题回归生活,让课堂和生活紧密联系,因此我也注重生活化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用直观形象的例子解释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在教学“证明(一)”第一节课时,为了说明现实生活中有时仅凭直觉、观察、实验是不可靠的我给他们出了这样一道题:拿一根比地球赤道长一米的铁丝绕赤道一周,赤道和铁丝之间的缝隙能放进红枣吗?能放进拳头吗?同学们想都没想就说放不进去,我让他们算一算,大家都被结果惊呆了从而认识到数学的严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及时反馈与评价,适当表扬与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结果,能激发起进一步努力学习的兴趣知道结果,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使学习的态度和手段得到加强.激起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同时通过反馈又能看到自己的缺点,激起上进心,树立克服缺点的决心。继续前进,再配合适当的表扬与鼓励。

对学生学习成绩和态度的肯定.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和集体主义感等.如果学生没有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学习的成功,他们就会逐渐失去继续学习的兴趣,甚至开始放弃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时给予评价,充分鼓励他们,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由于数学教学的本质是数学思维活动的展开,因此数学课堂上学生的主要活动是通过动脑、动手、动口参与数学思维活动.我们不仅要鼓励学生参与,而且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才能使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地发挥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数学活动的开放度。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主动参与条件,提供充分的参与机会。

首先,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授新课中,老师们可以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地位,像朋友一样讨论教学内容。走进他们的心里,使他们消除心理障碍和压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以养成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练习课上不仅要利用多种多样的练习形式完成练习,而且练习的设计要以“课本习题为主,课外习题为辅”,以促进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热情为主。

其次,我教给学生一些适合于中学生学习的方法课内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复习:适当多做题,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调整心态.正确对待考试。

三、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

篇2

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教材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同时,也为有更多数学学习需求的学生提供了有效的途径。下面我谈谈在新教材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1.给学生充分探索和交流的机会

强化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突出探索式学习方式,即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与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活动。为改进数学学习方式提供必要的保证。

教材在提供学习素材的基础之上,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活动经验,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思考与交流的学习机会,如“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等栏目。同时,我们要求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及与同伴交流的方式,经历新知识的形成过程,包括归纳法则、描述概念、总结学习内容等。章后的回顾与思考、总复习也以问题的形式出现,以帮助学生通过思考与交流,去梳理所学的知识,建立符合个体认知特点的知识结构。

2.创设生活性问题情境,体验数学源于生活

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

数学来源于生活,脱离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因此,我们的数学教学应该联系生活、贴近生活,让学生熟知、亲近、现实的生活中的数学进入课堂,使学生产生亲近感,诱发学生的内在知识潜能,使学生积极动手、动口、动脑,主动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而体验到数学问题就在自己身边,数学原来是那么贴近生活,那么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如在《同类项》教学中,我拿出三小袋硬币,问:“哪些同学能帮助老师数数这里一共有多少钱?谁能数得又快又准呢?”学生的手一下子都举了起来,都希望能帮上老师的忙。有的学生把1角的硬币10个10个地数,把5角的硬币2个2个地数;有的学生先把硬币分类,一堆一元的,一堆5角的,一堆1角的,然后分别数出每一堆的数量……接着我又问:“如果是满满一罐,你会怎样数,你会选择哪种数法?”然后引入整式中类似的分类——同类项,学生感觉合并同类项和数钱是一个道理。课堂上学生兴趣盎然,气氛轻松活泼。

学生在现实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好奇心,有效地消除学生学数学的恐惧感。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和力量,感受到数学迷人的魅力。

3.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有效合作学习

3.1自主探究,问题质疑。教师给出自学提纲,让学生根据提纲阅读教材,了解教材的重点、难点,使学生对本节课的新知识有初步的认识。在阅读时,学生要边看边思,反复推敲,顺着导读提纲的思路,弄清知识的提出、发展和形成过程。对自学中碰到的疑难问题,小组同学可以通过“互相质疑,合作解疑”的方式,小声议论,互相启发,取长补短,在组内开展合作学习。组长协调好组内成员的学习活动,梳理出一些有困惑或有难度的问题,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在见解上达成共识。若仍不能解决,则由记录员整理好,准备在全班交流中提出来。

3.2合作交流,解惑释难。对各小组自学中存在的困惑不解的问题,以及新知识中的重点、难点、疑点,教师不要急于作出讲解和回答,要针对疑惑的实质给予必要的“点拨”,让学生调整自己的认识思路,让组间学生相互讨论,生生合作,各抒己见,互相探究,集思广益。通过再思、再议达到“通”的境地,解惑释难。对积极发言的学生予以表扬,对有独到见解的给予肯定、鼓励。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又培养了学生表达问题、展开交流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3.3师生小结,拓展迁移。课堂小结应该由师生合作进行,先让学生谈体会、谈心得,谈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教师再给予指导意见。学生相互交流学习体会,往往能找到知识和方法的关键点,更易于被同伴接受,同时也体现师生合作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通过师生小结,从而达到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巩固深化的目的。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复习、练习、巩固、测试等手段,及时反馈、及时评价、及时矫正。让知识可拓展,让思维能迁移,做到概念清晰、知识准确、方法灵活、运用自如,全面实现教学目标,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4.写好初中数学案例

4.1主题。案例要有一个主题:写案例首先要考虑我这个案例想反映什么问题,是想说明怎样转变后进生,还是强调怎样启发思维,或者是介绍如何组织小组讨论,或者是观察学生的独立学习情况,等等。或者是一个什么样的数学任务解决过程和方法,在课程标准中数学任务认知水平的要求怎么样,在课堂教学中数学任务认知水平的发展怎么样,等等。动笔前都要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想法。比如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不同的研究课题、研究小组、研究阶段,会面临不同的问题、情境、经历,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写作时应该从最有收获、最有启发的角度切入,选择并确立主题。

篇3

一、加强基础,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

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基础知识仍然是中考命题的重要内容,因此以课标、教材为依据,把教材中的各个局部知识按照一定的观点和方法组成整体,形成知识体系,搞清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如何应用这些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是总复习教学的首要任务.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克服简单重复的现象,要讲究总复习的方法.

1.根据新课程的内容特点,按各个学习领域进行系统复习

新课程规定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领域的内容标准,在复习时要根据每个学习领域的内容特点以及它们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分知识块进行系统复习.

例如,“数与代数”可分为:

数与式——数与式的有关概念、运算和性质等;

方程与不等式——方程与方程组,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的概念,不等式的性质,解方程与解不等式,方程与不等式的简单应用等;

函数——常量与变量的意义,函数概念和表示方法,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的意义、性质,以及函数的简单应用等.三大块内容进行复习.

“空间与图形”可分为:

图形的认识——线段、角、三角形、四边形、圆等一些简单图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等;

图形与变换——图形的平移、旋转、对称等变换以及图形的全等和相似等;

图形与坐标——平面直角坐标系等;

图形与证明——证明的含义和证明的要求等.四大块内容进行复习.

“统计与概率”可分为:

统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描述与分析,总体、个体、样本的概念,平均数和方差,频数和频率的概念,统计图表的认识和制作,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等;

概率——概率的意义,列举法(包括列表、画树状图)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事件发生的频率,以及大量重复实验时频率可作为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值,概率的简单运用等.二大块内容进行复习.

此外,“实践与综合运用”这一学习领域主要是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综合性问题,加深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内容的理解,体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部分内容应放在后阶段复习或在复习过程中有机渗透.

2.克服教师讲学生听单一的复习模式,要引导学生参与复习过程

学生有效的学习必须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在复习教学中教师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营造一个轻松、宽容的教学环境,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提出指导性意见,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帮助和鼓励.

首先,在每个知识块的复习开始时,可以先向学生简要介绍本知识块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的总体结构与框架,并对学生提出学习的要求,学习的方法和学习中应注意的事项.

例如,在“数与式”知识块的复习时,可向学生提出如下要求:

①理解有理数的意义,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②掌握相反数、倒数、绝对值、数轴、科学记数法、平方根、算术平方根、零指数、负指数等概念,不仅要记住这些概念,还要领会其实质;

③有理数、实数的混合运算,要特别注意运算顺序以及灵活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去括号和添括号也是容易出现差错的地方,解题时要特别小心.

④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能用代数式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会求代数式的值.

⑤了解整式和分式的概念,会用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对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

⑥明确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值为零的条件、会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会进行简单的分式四则混合运算.

以上提出的学习要求无疑会为学生较快较好地把握“数与式”的主要内容提供帮助,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指明了方向,对建立“数与式”的知识体系,明确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要引导学生按照老师提出的学习要求积极主动地学习,特别是要紧扣教材,让学生多看书,在看书时注意知识产生和发展过程的复习,课本中的定理、性质、公式和典型例题,在复习中不但要让学生记住结论,还要让学生掌握定理、公式的推导过程和例题的求解过程,以及从中体现出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在此基础上,课堂上采取师生互动的方式,对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使之概念清晰,脉络分明.

此外,要精心选择例题和练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例题和练习的选择要尽量做到题型多样、难易适当,层次分明.与此同时,要注意突出学生的易错易混点.

分式的值为零应考虑两个方面:一是分子的值为0,二是分母的值不为0,这是学生往往容易忽视的.

二、以问题为出发点,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程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使学生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问题为出发点就是要激活学生学习的问题意识,形成基于问题的学习任务.因此,我们在复习教学中,要以典型例题为载体,以问题作为思考起点,引导学生去想、去探究、去讨论,保证学生始终处于主动的学习状态中,并在教师点拨下,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地建构知识.

1.通过解决问题强化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前面谈到了对基础知识的系统梳理,但对知识的真正理解与掌握还需要通过问题来不断强化.因此,我们在复习教学中,一方面对于较为抽象和易混的概念,要通过具体的题目来帮助学生理解,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所用到的基础知识进行不断回顾,体会基础知识在解题过程中的作用.

2.通过解决问题暴露解题的思维过程

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倡导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在复习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典型例题,精心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展开多角度联想,亲身经历解题方法的探索过程.

例2:如图,已知矩形纸片ABCD,AB=2,AD=1,将纸片折叠,使顶点A与边CD上的点E重合.如果折痕FG分别与CD、AB交于点F、G,AED的外接圆与直线BC相切.求折痕FG的长.

这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先让学生观察分析所给图形的特点、条件和要求的结论,引导学生由折叠问题联想到轴对称问题,然后以问题的形式启发学生自主探索解题过程.

①根据矩形的条件和轴对称的性质,若设AE与FG相交于O,可以得到哪些结论?

FG垂直平分AE,垂足为O,又由FOE≌GOA,得OF=OG.

点拨:这时可知要求GF的长只须求出OF的长,仔细观察图形和所给的条件可知ADE与FOE是两个相似直角三角形,因此只须求出AE、DE的长,再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的性质就可以求出OF的长.

此时,本题的解题方向已经十分明确,教师应继续启发学生寻找具体的解题过程.

②过O作MN∥AB,分别交AD、BC于M、N,那么又可以得到哪些结论?

解答过程(略).

上述一环扣一环的问题式教学,经过教师的精心设问,适时点拨,学生的积极参与,充分展示了解题的思维过程,使学生从中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

3.通过解决问题后的反思积累解题经验

实践证明,解题后的反思有利于深化学生对问题的认识,优化思维过程;有利于弄清问题本质,探索一般规律,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积累解题经验,提高解题能力.

一是反思解题的思考过程.例题的解答是如何审题,如何展开联想的,解题过程经历了哪些步骤?其中关键步骤是什么?有无更简便的解法?经常进行这样的反思,能使学生在面临新的问题情境时,在较短的时间作出判断,找到正确和合理的解题途径.

例如,例2解题的思考过程是:由折叠问题联想到轴对称问题,根据已知条件和轴对称性质把求FG的长转化为求OF的长,而要求出OF的长必须先求出DE和AE的长,再根据相似三角形性质求得结果.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轴对称的性质,以及过O作MN∥AB,建立线段AE、OA、OE、ON、DE、OM之间的关系,解题过程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转化的思想和方程的思想.

二是反思解题过程涉及的主要数学知识.如,例2的解答过程用到的数学知识主要有:轴对称的知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圆的切线的性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方程等知识.

三是反思推理是否严密,语言表述是否简明准确.尽量克服解题过程曲折连绵,不求简洁,也不求严谨的毛病.

4.通过对问题的解决,引导学生梳理解决问题的“本质性

思路”

数学问题千变万化、形形,我们要从解决各种类型的问题教学中帮助学生梳理出从总体上解决问题的“本质性思路”,这里所说的“本质性思路”不是指通常意义上对某一具体问题的具体思考方法,而是强调一种能从通性通法上抓住解决各种类型问题的“主线”.事实上,初中数学的许多问题都可以找到这么一条“主线”贯穿起来,运用某种统一的,也是最为本质的思路进行处理和解决.如,在图形的折叠中,一般隐含着轴对称的性质和图形的全等、相等的边和相等的角,必须善于发现和利用这些性质以及相等关系来解决问题;解决有关应用问题的本质是寻找数量之间的关系,建立相关的数学模型;求函数自变量值的取值范围本质上是列不等式(组)并解不等式(组).

三、精心设置专题,突破重点和难点

在基础知识复习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能力训练,这是初中数学总复习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它既有基础知识点的交叉和融会贯通,又有初中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的综合运用.这一阶段复习要注意的主要题型有三大类:一是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的应用题;二是有较多知识点融合的综合题;三是考查学生数学素养的创新题,包括实践探索性试题,图表信息类试题,阅读理解性试题,开放性试题等.上述这些内容的复习要以专题的形式加以强化,从而使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专题的设置没有固定的模式,但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突出学生的薄弱环节,突出初中数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并注意初中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选题要有代表性,难易要适当,与此同时,还要十分重视解题思维的过程分析,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及时进行解后反思,知识归纳和方法小结.

四、重视质量检查,提高讲评效益

质量检查考试是初中数学总复习的重要环节,其功能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质量检查考试可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另一方面通过质量检查考试,可以发现学生的知识缺漏,及时调整复习计划,采取措施弥补缺漏,进一步夯实基础.考后教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要进行认真的分析,充分挖掘其中的价值,并进行及时的讲评.试卷讲评要克服“流水账”式的就题论题,泛泛而谈或从头到尾对答案敷衍了事的做法,要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去分析学生失误的原因,指出学生解题过程的一般性失误和典型性失误.通过对学生解题过程错误原因的分析,查缺补漏,夯实基础,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通过对部分题目的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开阔学生视野;通过布置有针对性的巩固性练习,解决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篇4

关键词:新课程;数学教学;互动探究;合作交流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一直受到“高考指挥棒”的深刻影响,课堂上教师 “重灌输式讲授,轻探究式教学”,奉行“大运动量”的题海战术基本是不二的选择。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面向面向全体学生,应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并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应该培养他们的自主精神,让他们自觉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使其主体作用得以发挥。那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下面结合多年数学教学的实践,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一、新课程注重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完善思维

歌德曾经说过,“缺少知识就无法思考,缺少思考就不会有知识”。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整个科学不过是日常思考加以精炼的成果”。可见思考之重要,可以这样说,思考创造世界,思考造福人类。

数学是什么?谁都知道,数学能够启迪、培养、发展人的思维,虽然也有其他学科或其他方式可以培养人的思维,但在深度、广度、系统性等方面是无法与数学相比的。斯托利亚尔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思维活动)的教学,而不仅是教学活动的结果――数学知识的教学”,许多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普遍认为:数学成果获得的思维过程的价值远比成果本身的价值大的多。从这个意义上讲,数学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数学思维活动学习数学家思维活动的成果,并发展数学思维能力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数学教育中,教师的职能应该是:打实学生数学思维之基础,点明学生的数学思维之道路,指导学生数学思维之方法,解释学生思维之疑惑。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努力做好这四方面的“导思”工作。

数学思维在培养人的聪明才智和思维品质方面有着巨大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创新教育的一个重大课题.我们的数学教学要转变教育理念,切实改进教学方法,在充分揭示数学逻辑化思维的同时,应加强引导和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形象思维和辩证的反思能力,使学生养成从一个新的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地对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进行全面的考察、分析和思考,通过全方位的思维,尤其是从反向的思考,可以深化对问题的理解,优化思维过程,提高数学思维的品质。

二、新课程注重启动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

瑞士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它能支配内在动力,促成目标的实现”。可见学生的学习没有兴趣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体意识的形成与主体参与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学中教师应尽量联系实际,创造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心理。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是对提高学习积极性长时间起作用的因素。《新大纲》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以已有的知识出发,……”因此教学要利用各种机会结合学生实际,向学生进行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教育,使学生明确学习数学的社会意义,看到数学的实际价值,诱发其学习动机。如我在讲授轴对称图形前,先向学生展示一些美丽的具有轴对称特性的建筑物、装饰品、墙纸、窗花、天花等图案,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轴对称图形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用途之广,还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美的享受。正当同学们在欣赏、赞叹时我问道:“你们喜欢这些图案吗?知道这些图案具有什么特点吗?想知道这些图案是怎样设计出来的吗?只要大家认真学习以下这一章――轴对称图形,相信你也能成为出色的设计师,设计出更漂亮的图案”。通过此实例,让学生知道学到的知识能解决什么实际问题,让其感受到数学的美,体验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激发了学习动机。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具体生动的问题情境,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他们主动探究的的欲望。

三、课外提倡合作式学习

斯托利亚尔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思维活动)的教学,而不仅是教学活动的结果――数学知识的教学”通过第一次月考,将学生的测验成绩按照学习成绩分为A、B、C三个学习小组,其中A组为最基础的小组,B组为中等成绩组,C组为成绩优秀组。每个级别学生均直接请教于其高一级别的学生,A级别的可直接请教于老师。为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在分组的过程中避免使用差生这样的词语,比如在分组时把A组为基础组,B组为提高组,C组为竞赛组,同时对学生说,分组只是暂时的,每一次测验我们都会进行重新分组,并且在学习中途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情况参加高一级小组的学习。每次小测后,把各组的成绩进行比较。对成绩上升的进行表扬,对进步小的组分析共同找出进步小的原因。

篇5

摘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是新时期教学的重要目标,这与培养创造型人才的素质教育是一致的。当前,各年级层次的数学考题都给我们以往不利于“创新教育”的教法敲响了警钟,同时也为今后的数学教学提供了新的指引。

关键词 :学习;能力;提高;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12-0076-01

从新型试题上分析,与以往相比,新试题较侧重测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及知识的运用能力,而减少了对学生解题的熟练程度的检查。另外,许多测量题的解法空间也有所拓宽,目的是要考查学生的思维广度。

从学生解答情况分析,概括为“不授不会,新题不会”。就是说,题目所涉及的知识是教师没有在课堂上讲授的或讲授得不全面的,学生不会解答;题型新颖或问题方式不同于课本题目的,学生不会解答。究其原因,是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方面的工作没有落到实处,课堂教学应有新的思想和方法。以下就是笔者在教学活动中的一点体会:

一、要教会学生学习

1.适当开设数学阅读课,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数学阅读课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各自独立地进行学习。教师首先告诉学生阅读的范围,指导学生阅读的思想和方法,私下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难等;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分析、训练,弄清知识原理,学会例题,完成练习;课堂后段教师用适量的时间进行点评、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因此,数学阅读课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学习能力,为他们主动地去学习以及获取课外知识提供可能。

2.注重知识生成过程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数学中概念的建立,结论、公式、定理的总结过程蕴藏着深刻的数学思维过程。进行这些知识生成过程的教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数学的新教材也注重了知识的引入和生成过程的编写,这也正是为了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因此,教师应当改变那种害怕浪费课堂时间,片面追求提高学生方法运用能力的做法,应当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利于学生参与认知的教学环节,把概念的形成过程、方法的探索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公式定理的归纳过程等充分暴露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自己探索和发现的过程,真正成为认知的主体,增强求知欲,从而提高学习能力。例如,在教学“完全平方公式”时,可以这样来进行:

(1)提出问题:(a+b)2=a2+b2成立吗?(显然学生的回答有:成立、不成立、不一定成立等)。

(2)引导学生计算:

①(a+b)(a+b)=a2+2ab+b2

②(m+n)(m+n)=m2+2mn+n2

③(x+y)(x+y)=x2+2xy+y2

④(c-d)(c-d)= c2-2cd+d2

(3)引导学生发现算式的左边就是完全平方式

(a+b)2;算式的结果形式是a2+2ab+b2。

(4)进一步提出:能直接写出结果吗?(a+1)2=?这样学生也就一下子明白了这个规律可以作为公式。

通过教师的诱导,学生的参与,使学生既认识了完全平方公式的形成,对该公式的掌握也一定有很大的帮助,这种探索精神也势必激励学生去学习,从而提高学习能力。

二、营造创新氛围,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针对以往教师教什么,学生就记什么——不思索或少思索,教材上是什么样的问题题型,学生就只会解什么样的题型,缺乏灵活性、创造性等种种不良情况的存在,今后数学教师应当主动、大胆实施“创新教育”。

1.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思想,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从认知心理学看,数学学习是每个学生在各自不同的数学世界里,主动进行分析、吸收的过程,这表明了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师是主导,学生为主体”是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事实证明,学生受到教师的尊重或重视,就会学习热情高涨,思维变得十分活跃。同时,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扮演好引导的角色,创设学生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和情景(如引发学生交流、讨论、表现……),以便激发学生的思维需求,使他们建立起思维的意识。也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使学生放开思路,勤于思考,改变以往那种以教师为中心,容易使学生疲累、生厌的灌输式教学模式。

2.创设问题,引导学生多思。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应急于把方法原理告诉学生,否则学生只会忙于“收拾”,而应该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使学生在探索思维中获得知识。例如,讲授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解不等式 3(1+x)<x+9。首先,去括号,得3+3x<x+9,移项,得3x-x<9-3,合并同类项,得2x<6,不等式两边都除以2,得x<3 。“无问题”教学可以是照本宣科,学生很快便会“依葫芦画瓢”,不知“所以然”,当然就难以有应变思维了。“创设问题”教学,教师设计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不等式的结果(解集)的形式是怎样的?结果(解集)的形式与原题的形式有哪些差异?如何消除这些差异?学生有了问题,自然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

在学习新内容时,如果都能诱导分析,让学生开动脑筋,那么学生不但对知识理解深入,而且有利于他们创造思维的培养。如上例,学生弄清了去括号,移项等是朝着解集形式转化的目的后,对于解有分母的不等式也就能很清楚地知道“第一步是去分母”了,这也就是我们所希望的创造思维能力所起的作用。

3.巧编习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上传统的习题,可以使学生掌握热练的解题技能,但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数学教师还应当适当编设一些课堂练习题。

(1)改编教材上的习题,使之一题多变,一题多解。

(2)设计开放题(题目的条件不充分,结论有多种性)。

例如,“比较大小:5a与3a”就是一道很好的开放题。以上两种题目需要学生通过多向立体思维选择信息,全方位观察思考,运用多种知识来重组解答,无疑对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事实上,充满思考性的练习题即使学生没能完全正确解答出来,也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去编设习题,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思考、分析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时代要求教师要勇于创新,大胆实践,探索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多给点思考的机会,多方面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必将成为数学教师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郑君文.新课程、新理念[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篇6

一、创设探究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前的课堂教学,我都是通过口头表述来组织教学,难以展现真实的生活情境,更别说激起学生的兴趣。而通过信息技术就能创设激发学生学习的情境。有了兴趣,学生才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去观察、探究,从而有所发现,教学效果也随之提高。

例如:在教学《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时,教材要求统计某路口在10分钟内各种机动车辆通过的数量,并制成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如果只通过我的表述是难以描绘这一场景、营造学习氛围的,于是,我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演示了一幅情景交融的画面,让学生非常直观地看见一辆辆摩托车、小汽车、大客车、载重车通过路口,学生的学习兴趣顿时高涨,充分体现了实践收集数据的真实感,从而轻松地投入到了学习中。看到学生兴奋的样子,我也为信息技术优化了我的课堂教学而深深感动着。

二、化静为动,化抽象为直观,进行发现学习

数学知识是抽象的,但又是具体的;是静止的,但又是动态的。利用多媒体可以将静止的知识动态化,可以使知识、学生的思考过程具体化、形象化,从而达到使学生领会、突破难点的目的。

譬如使用《几何画板》这个数学教学软件,该软件功能强大,能方便地用动态方式表现对象之间的关系,既能创设情境又能让学生主动参与,所以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抽象、枯燥的数学概念变得直观、形象,使学生从害怕、厌恶数学并乐意学数学,使学生获得对于这些现象的体验并对知识进行组织,如椭圆、抛物线概念等等。让学生通过做“数学实验”去主动发现、主动探索,不仅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现象能力和数学能力得到了较好的训练,而且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直觉思维。

借助几何画板可以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如对“轴对称”概念的讲授,教师可以先利用几何画板制作一只会飞的蝴蝶,这只蝴蝶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够让同学们根据蝴蝶的两只翅膀在运动中不断重合的现象很快就理解“轴对称”的定义,并受此现象的启发还能举出不少轴对称的其他实例。这时再在屏幕上显示出成轴对称的两个三角形,并利用几何画板的动画和隐藏功能,时而让两个对称的三角形动起来,使之出现不同情况的对称图形;时而隐去或显示一些线段及延长线。在这种形象化的情境教学中,学生们一点不觉得枯燥,相反在老师的指导和启发下他们会始终兴趣盎然地认真观察、主动思考,并逐一找出对称点与对称轴之间、对称线段与对称轴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学生们就很自然地发现了轴对称的三个基本性质并理解了相应的定理,从而实现了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三、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篇7

论文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初中数学 教学体会

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引下,初中数学教师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上动脑筋、下功夫,让学生热爱数学、探索数学,进而主动地去钻研、去理解、去想象,使他们在浓厚的兴趣中认识新知,掌握技能。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一、尽量以实际问题为模型引入学习内容,以生活情境提出问题.以增强数学的趣味性

新教材的特点是贴近生活.与实际联系密切.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发散学生的思维,吸引学生积极动脑。主动地参与学习,同时鼓励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推理、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概括、归纳等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新教材中已有的许多示例正是如此设计的,比如:在学习圆时.以“车轮为什么是圆的”引人,这是学生再熟悉不过的例子.把它与圆联系起来.得到一些圆的知识,再把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这符合事物的认知规律:实践一理论一实践。再如:在讲“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时,可以让学生观察草坪四个角并提出怎样在两个角之间走出一条最近的路,这就无形之中引入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用实际问题引入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代学习方式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对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课堂上增加学生讨论交流的机会,师生、生生互动的机会.让学生在合作中体验快乐

在新课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指导者;学生是学的主体,是教学过程中学习任务的承担者,是认识的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质疑探索的意识。为此,教师应充分利用数学本身具有的逻辑特点,运用直观性、过程性等教学原则唤起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为学生提供形象直观的素材.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充分实践、探索交流。新教材多以“问题串”的形式呈现学习内容,并且给出了“读一读、做一做、想一想、试一试”等诸多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在教学中还可以加入一些“你能行、你最好”等鼓励性的语句.增强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嗣中学习。对于那些知识结构恰当、问题难度适中的内容,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经过讨论、交流,肯定在合作中学习是好的方式。经过讨论后,教师一定要给出结论,否则收不到预期的效果。但是,讨论交流要用得恰当,对于那些难度较大,讨论要花费很长时间,最终又得不到定论的问题,就不宜进行讨论。

三、课堂上减少一些繁琐复杂的运算论证,利用数学的学科特点。让学生在科学探究中体验快乐

新教材减少了老教材中那些繁琐复杂而又无实际意义的计算题,对一些复杂数字的计算要求用计算器完成,教学活动中注意避免那些不必要的、枯燥的繁琐运算与论证,对于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必然是有益的。但是对计算器的使用应恰当,否则会造成学生对计算器依赖而不能独立完成作业的后果其实.数学的美是“冷而严肃的美”.它不可能像看小品或做游戏一样让人很直观地感受到.而需要在教师的不断引导下,让学生去理性地体验。然而,一旦学生有了感受数学美的能力,由此而产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将是稳定而持久的。比如在数系的统一、运算的统一、数与形的统一等内容中挖掘数学的“统一美”,在应用数学方法解决其它学科中的问题和联系实际问题时挖掘数学的“抽象美”,在逻辑推理、运算、“多一毫则长,少一毫则短”的数学讨论中挖掘数学的“严谨美”。在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教学中挖掘数学的“奇异美”。只要教师注重挖掘,数学美就无处不在;只要教师循循善诱的引导,学生感悟数学美的能力就会与日俱增。

四、注重开放性

每个学生由于知识水平不同,社会经历不同,对同一问题的理解和把握也各不相同。基于这一认识,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练习时,从练习内容的选取到练习形式的呈现都尽可能让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余地。传统的练习设计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条件确定、答案唯一,这样的练习有很大的缺陷.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时间一久往往造成学生思维的定势,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显然不利。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应设计一些开放性的练习,给学生提供较为广阔的创造空间.激发求异思维。

五、突出创新。重在探究

创新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今天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新教材中添设了探究性教学。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通过专题性与综合性的研讨、探究过程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顺次连接四边形各边中点围成什么图形?什么情况下中点四边形会是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可给学生提供探索空间。教学中插入了“镶嵌”活动,要求学生对镶嵌平面图形的研究和实践,了解正多边形对镶嵌平面图形的研究和实践,了解正多边形在镶嵌中所起的作用,并运用多种平面图形进行镶嵌设计,培养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这些探究性活动的添设,充分说明了教材的潜在功能和拓展性,也体现了教材内容上的科学性、思想性和实用性的统。

篇8

1.注重知识生成过程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数学中概念的建立、结论、公式、定理的总结过程,蕴藏深刻的数学思维过程。传统教学相对比较注重结果教学。教学中如果只注意结果,学生在应用知识时就会显得比较吃力。因而知识生成过程的教学就显得至关重要,它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数学新教材注重了知识的引入和生成过程的编写,这正是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因此我们应当改变那种害怕浪费课堂时间,片面追求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做法,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利于学生参与认知的教学环节,把概念的形成过程、方法的探索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公式定理的归纳过程等充分暴露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自己探索和发现的过程,真正成为认知的主体,增强求知欲,从而提高学习能力。例如,在学习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时,教师不直接告诉学生等边对等角,而是先让学生将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对折,让学生发现它们相等这个特性,从而进一步得出结论的数学理论推导过程。并且学生可通过折痕得到添加辅助线的方法――作底边上的高或顶角平分线或底边上的中线构造两个全等的三角形,通过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导出结论。同时,通过亲手操作,学生还会发现等腰三角形轴对称等特性。这样,能有效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这种探索精神势必激励学生主动学习,从而提高学习能力。

2.培养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参与意识

数学课堂通常被认为比较枯燥、缺乏生动和激情,因此,创造既宽松和谐、富有人情味,又促使学生善于思考、乐于探究的教学环境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让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形成正确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态度,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学生才会主动感悟数学,数学教学才能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服务。

课堂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参与情况。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为此,在数学课堂上应充分让学生“动”起来,即让学生的个性表露出来,思维活跃起来,手脚解放出来,从而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3.适当进行数学开放题教学

数学开放题是指条件不完备,结论不确定,解题策略多样化的题目。由于它具有与传统封闭型题不同的特点,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有其特定功能。数学开放题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了条件;数学开放题的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构建、积极参与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数学开放题的教学过程也是学生探索和创造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开拓精神和创造能力。例如,有这样一道题目:育红学校七年级学生步行到郊外旅行,(1)班的学生组成前队,步行速度为4千米/时,(2)班的学生组成排后队,速度为6千米/时,前队出发1时后,后队才出发,同时后队派一名联络员骑自行车在两队之间不断地来回进行联络,他骑车的速度为12千米/时。根据上面的事实提出问题并尝试解答。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就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自由的时空,学生在这个时空中可以按自己的方式展示想法、畅所欲言,体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不是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而是平等互动的关系。这样学生自然有兴趣思考,能够积极地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中,能够积极提出各种各样的方案。比如,有的学生提出(2)班学生追上(1)班学生用去多少时间;有的提出联络员追上(1)班学生用去多少时间;还有的提出联络员和(2)班学生一起出发,联络员追上(1)班后立即返回,遇到(2)班又返回,如此往返,问(2)班学生追上(1)班上时,联络员共走了多长路,等等。当然,由于数学开放题的教学费时太多,因此教师需要适当控制问题的开放程度,必要时可先做铺垫。

4.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4.1科学地安排小组成员,强化合作效果。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分好学习小组是合作学习的基础。教师在充分了解全班学生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按照“同组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优化组合,合理安排组内成员的分工,保证每个小组内的学生都各具特点,以相互取长补短;让各小组间力均势衡,无明显差异,便于公平竞争、互相促进。让每个学生在合作中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

4.2教师应把握好合作学习的度,注意点拨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教师应把握好合作学习的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因此,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放在重点、难点上,注意内容的开放性、可行性、趣味性和探究性。总之,小组合作学习不能只追求表面形式而不管实际效果。一方面,教师要设计好合作学习的内容、时间和合作学习的进程等。另一方面,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不能只当旁观者,而当是学生合作的参与者,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

4.3教师需要把握好合作学习的切入时机。

合作的基本条件就是必须有一项需要分工、需要大家共同完成的任务。效率较低的合作学习都存在这样的现象:乍一看,课堂好不热闹,学生看似都很积极,仔细一看却不尽然,虽然各个组员都有着自己的任务,基本能独立完成,但是缺少讨论、帮助和支持。这样的合作学习根本没有体现出合作意识、合作精神,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也没有任务意义。因此,教师必须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选择好合作学习的切入时机。实践证明,恰当地选择切入点是有效开展合作学习的关键。

篇9

一、教学资源存在的问题

1.课程本身

新课程标准对于算法理念和目标做了很好要求,但是只有宏观要求,没有具体指导。如在算法程序中的一些具体内容介绍不够详细;对于算法与相关数学内容结合问题,只是提出要求,而没有具体说明,教师难以把握。尤其人教版教材只是要求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上机实践,但没有安排上机的要求和时间,导致实际教学中教师安排上机操作有困难。还有对于算法的概念和特征,算法书写要求都没有明确说明,这些都不利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理解。再次就是课时和教学内容的矛盾,教学要求和高考考查内容的矛盾,如何在规定时间设置合理的算法内容,高考考到什么程度适合,是一个需要仔细和认真探讨的问题。

2.教师自身

新课程的成功实施依赖于一线教师的大力支持。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理解不到位,他们认为算法的引入没必要,是多余的教学。有的教师在教学中注重的是学生学会做题,考试得高分,对于算法思想的体会,算法思想与相关内容结合等等,只要考试不考就不重视。因此,算法理念不可能得到很好的落实。还有很多老教师,由于缺乏计算机和英语的基础,也由于学习意识薄弱,在教学中遇到的难度很大,所以反对算法教学的引入。

3.课程资源不足

在教学中存在大量教学参考资料资源不足和教学配套设备不足的情况。算法教学在我国是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而刚刚提出不久,教学参考资料的不足客观存在,师生由于没有条件或者很少在计算机上实现算法,这本身就不符合算法教学的要求。算法的教学缺少了上机实践这一环节,学生就少了很多对算法的主观认识,也缺少了对算法用途的认识和感受。

二、对教材的体会和建议

1.教材在算法引入时应结合一些更能让学生体会算法含义的生活例子

实际上,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把算法理解成程序框图,有的人把算法理解成程序,有的人干脆认为数学中的算法教学就是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实际上,这些认识都与算法的真正含义产生了偏差。要让学生理解,为了有条理地、清晰地表达算法,往往需要将解决问题的过程整理成程序框图;为了能在计算机上实现,还需要将自然语言或程序框图翻译成计算机语言。

2.教材上有些地方难度较大

在刚刚接触算法概念时,马上就出现判断是否是质数的算法,让学生一下子摸不着头脑,再加上二分法的深入,更加迷茫。再如课本中一例题“判断整数n(n>2)是否为质数?”这个算法的程序框图理解起来难度很大,因为学生在没有学习逻辑语言的前提下要理解“或”的否定,是不可思议的。上新课时可转变成易理解的程序框图。但在后面教学过程中体会到了编者用这种思路的真正用途。再比如讲秦九韶算法、进位制算法等,学生理解起来也是相当困难的。

3.优化算法

如质数判定算法、秦九韶算法中的框图、配套教参中一些拙笨的算法。更相减损术确实可以求最大公约数,教参给的程序较复杂。实际上,只要按照教材中的解释,去掉约2这一步,即不管两个数是否有公约数2,直接“更相减损”就可以了。这样做能保证最后的“等数”就是所求的最大公约数,写出来的程序也较简单。

4.应让学生有上机实践的机会

虽然大纲里没有过多要求学生上机操作,只要能很好地理解算法思想,但课后要求学生编写的程序有些难,如果没有一台计算机,还真不知是对是错。这方面我也深有体会,明明语句上没有错误,但是在计算机上就是无法执行,后来经过调试之后才完成题目。如果只教学生算法和语句而不上机实习,那就无异于纸上谈兵,不但学起来费力,而且即使死记硬背下来,也肯定记不牢、理解不深,更谈不上灵活运用。

算法进入高中数学课程,既是时代的需求,又是中国古代数学思想的伟大进步。在我国新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中,《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首次将算法列为必修内容,使得这一在传统数学教学中处于“隐性”阶段的概念凸显出来。“算法初步”的内容反映了时代的特点,同时也是中国数学课程的又一个新特色。

算法虽然是一个新的名词,在以前的数学教材中从没有出现过,但是算法本身对于学生并不陌生,解方程的算法、解不等式的算法、因式分解的算法等等,都是学生熟悉且熟知的内容,只是算法的基本思路、特点、学习算法的必要性等问题没有专门的涉及而已。高中数学新课程中算法部分的内容和要求在实施过程中虽然存在问题,但总体是比较成功和欣慰的。

篇10

关键词: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 微课视频 体会

微课视频包含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素材课件、学生上机操作任务和操作步骤等辅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关系组织和以一定方式呈现,共同“营造”教学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视频”既有别于传统单一教学资源,如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微课视频使教学内容更突出主题、指向明确、相对完整,更适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解决重点、难点、疑点内容,或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微课视频反馈及时、针对性强,自主地进行差异性学习,获得最佳效果。微课视频的特点决定了它与信息技术具有紧密相连的特性,因此,在信息技术课堂上运用微课视频具有其他学科不具备的优势。

一、微课视频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应用

(一)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微课视频

作为一种相对来说较成熟的分层教学法,微课视频的合理运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学生之间由于个体差异性的问题导致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的不足。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阶段,尚且没有树立相对完善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并且在对新鲜事物接受和理解的能力上存在较大差异,而传统的书本教学法忽略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对于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影响。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面对众多的学生,而每个学生都存在不同的性格特点,因此教师很难做到因材施教,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效率非常不利,只有做到对每一个学生的特点进行了解,并且有针对性地对自身的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调整,才能进行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因此,将微课视频引入课堂之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当前众多教师面临的这一教学难题[3]。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一般分为课前进行预习、课上引入知识点、针对知识点进行讲解、进行知识拓展及课后练习和反馈五个步骤,在针对新的知识点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首先针对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点拨,然后让学生通过对微课视频的观看,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详细地了解和分析;在针对所学知识点进行拓展时,教师可以将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具有时效性的并且能够科学合理反映社会发展进程的内容有选择性地融入微课视频中,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让学生观看和学习。例如,在进行作品制作课程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遇到的问题,以及教学重点和难点制作成微课视频,让学生在课上观看,由于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视频进行学习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在学习速度和进程方面更具有自主掌控的能力,也就是说学生可以自行控制观看微课视频的速度和进度。因此,学习能力较强或基础较好的学生通过对微课视频的快速观看,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掌握作品制作的步骤和其中需要运用到的技巧,并且在作品制作完成后,还可以利用剩下的时间对具有创造力的作品和资料进行观看,达到开阔自己视野的目的,而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则可以通过对每一个作品制作的步骤进行反复播放,达到对制作作品的基本技巧进行掌握和巩固的目的。另外,教师还可以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难以掌握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整理,并且通过制作成微课视频的方式,使学生在课堂之外有选择性地对学习内容进行巩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学生在课前通过微课视频对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预习和探究是合理利用微课视频的途径之一,这样做的好处在于避免学生进行信息技术学习时由于对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有限而变得极被动。可以说将微课视频引入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从根本上打破传统课堂教学在空间及时间上的限制,使学生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移动设备对信息技术的相关内容进行学习,这对于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是非常有利的。

(二)对所要运用的微课视频的类型和内容进行准确选择

运用微课视频进行教学的方式和种类非常丰富,按照教师的教学方法,可以将微课视频分为问答、讲授及演示等不同的类型,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选择需要运用的微课视频时,尤其需要注意根据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地选择[1]。虽然在课堂中利用微课视频进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但是这并不代表所有的信息技术课程都需要与微课视频相结合,例如,在对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或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评析时,又或对理论性较强的知识进行教学时,教师亲自进行讲解会比运用微课视频进行教学获得更好的效果,而针对需要学生动手操作的知识进行教学时,如闽教版的七年级下册中电子数据应用单元的教学中,就要适时地与微课视频相结合,而且这些微课来源只需要我们用“屏幕录像专家”软件进行录制即微课视频,这样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对微课视频在自己电脑上进行自主反复地观看和思考,了解并且掌握操作的流程。初中教师应当根据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进度有针对性地对需要运用到的微课视频进行设计、制作或选择,以便于让微课视频在教学过程中将自身的作用得到最佳的发挥。

(三)精心设计、制作和开发相应的微课视频

对微课视频进行设计、制作和开发的过程在本质上具有互通性,也就是说对微课视频进行设计、制作及开发是一套完整、系统的工作过程。如闽教版的七年级下册中电子数据应用单元的《修饰电子表格》微课视频制作过程时老师要熟练掌握修饰电子表格步骤,然后通过屏幕录像专家软件录制整个操作过程,再通过录音软件录制声音,配上音频,通过会声会影软件压缩微课视频。因此,要针对微课视频的特点开发出具有较强时效性的视频,就需要教师对自身的开发流程进行规范。现阶段,大部分教师将微课视频的开发过程分为确定教学的主要内容、针对学生的性格(学习)特点进行分析和归纳及设计相应的微视频教案等诸多阶段,正是因为微课视频的开发极其严谨且复杂,所以只有将对微课视频进行设计、制作、开发、应用及反馈等各个环节进行有机的结合,才能使微课视频有别于其他教学方法的优越性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充分地展示,才能使微课视频的教学效果得到最大化发挥[2]。

二、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应用微课视频应注意的问题

(一)增强教师应用微课视频意识

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初中教师对于运用微课视频进行教学的意义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其教学成果持怀疑态度,并极少主动将微课视频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而在利用微课视频进行教学活动的教师中,信息技术教师相对来说对微课视频的了解和认知程度较深入。所以应通过教研活动多讲解微课视频教学意义和优势;通过片区教研活动和各级各类微课大赛、规模化资源开发、“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和翻转课堂实践等活动,增强初中教师应用微课视频的意识。

(二)重视学科微课视频资源开发

信息技术学科的微课视频资源较少,是影响当今初中教师运用微课视频进行教学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微课视频在课堂上的运用率逐渐提升,但是仍旧存在微课视频的质量参差不齐、种类和内容相对来说较单一的情况。除此之外,由于大部分微课视频资源共享平台尚且没有对自身的建设进行完善,导致教师在进行视频搜索时无法准确、高效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微课视频,从而降低教师对应用微课视频进行课堂教学的兴趣。教师应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对学科进行教材钻研,熟练初中信息技术教材中每个任务操作过程,利用摄像机、手机、相机和相关视、音频制作软件进行微课视频资源开发。

总之,合理运用微课视频进行教学在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及教学质量的提高等方面都具有无法比拟的作用,但是教师在使用微课视频进行教学时尤其要注意不能因为单纯地追求教学形式而导致本末倒置的情况发生。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的教学内容通常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为主。因此,在对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合理安排学生上机操作任务,并适当选择和运用微课视频,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黄兰.微课在初中课堂教学中应用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