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建设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12 17:50: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力建设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供电方案;优化;设计;管理
新建居民楼配套电力建设,作为居民楼建设中极其关键的组成部分,能不能保障以后居民可靠供电,将成为影响居民生活的关键因素,是一个影响范围比较广泛的社会问题,所以有必要对新建居民楼电力建设管理进行研究探讨。
1居民楼电力建设质量不高产生原因及存在问题
当前全国各省市新建居民楼电力建设基本采取“开发商投资建设后无偿移交供电公司管理”模式。由于投资主体(开发商)与使用主体(业主)、运行维护主体(供电公司)不同等因素影响,做为投资主体开发商往往为创造最大利润多方面节省居民楼配套电力建设投资,进而造成居民楼电力建设管理难度大、质量不高。具体分析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设计质量、设备质量以及施工质量三方面。
2 新建居民楼供电方案基本要求
居住楼电源宜经前置环网装置接入,前置环网装置包括配电所、环网柜等设备。居住楼内高层住宅的防排烟设施、自动灭火装置、火灾应急照明、消防水泵、消防电梯、火灾自动报警、电动防火门窗、卷帘、阀门等消防用电、机械式汽车库等一级负荷应采用双电源供电。居住楼内高层住宅中的客梯、供排水系统、楼梯照明等公用照明、智能化系统网络中心等二级负荷可采用双电源供电或环网方式供电。居住楼内的居民用电等三级负荷通常采用单电源供电。对于居住楼内的一,二级负荷,除了正常供电电源之外,应该配备自备发电机等应急电源。应急电源由建设单位自行维护管理。居住楼供配电设施选址应考虑设备运输、检修、消防通道以及检修空间。居住楼供配电设施选址以及设计应满足噪音等环保方面的要求,建设在主体建筑内时应与居民住宅相隔一层距离。若无法满足要求,变压器室内应有防噪音措施。
3居民楼配电变压器配置
居住楼配变应按小容量、密布点方式进行配置。单台配电变压器容量按以下原则进行配置:杆变不超过400kVA,配电室不超过800kVA,箱变不超过500kVA,超过上述容量时宜设置两台及以上配变供电,并应同时考虑变压器并列运行等经济运行措施。同一配电室内配变台数通常为两台,具备两台及以上配变的配电所应装设0.4kV母联开关。配电所、箱变、杆变都应该装设低压无功自动补偿装置。
4低压到户设计的基本要求
居民住宅用电应实行一户一表计量方式。当每套住宅用电容量在lOkW及以下时,应采用单相供电到户计量方式。超过lOkW,可采用三相供电到户计量方式。住宅区域内不同电价分类的用电负荷,应分别装设计量表计。对执行同一电价的公用设施用电,应相对集中设置公用计量表计。居住楼内同一性质、集中用电(分动力和照明两类)总量在100千瓦及以下的,原则上由配电室低压专柜供电,计量柜设于用户侧。
5 设备的选择
5.1高压设备设计要求
配电变压器配变应该采用低损耗、低噪音以及节能环保型变压器(例如非晶合金变压器、卷铁芯),接线组别为Dynll。配变可依照环境的需要采用油变或者干变,配电所应采用干变。油变应采用全密封、免维护的Ⅱ型及以上节能型变压器,干变应带有风机、温控、外壳。电缆高压电缆应采用三芯统包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并依照使用环境采用防水外护套、阻燃型。附件要求:终端头推荐采用热收缩型、预制式、冷收缩电缆终端,户外电缆终端头不应该采用绕包式。线鼻应该防水,内孔镀锡,用在240mm2及以上区间时应该使用双孔线鼻。高压分支箱高压分支箱应采用带电插拔式或者大容量固定连接式馈出结构的产品。高压分支箱宜采用四单元,母线和馈出都应该绝缘封闭,进出线都应该配备带电显示器以及故障显示器。环网柜环网单元宜采用四单元,母线及馈出均应绝缘封闭,设置相应的保护装置,进出线均应该配备带电显示器以及故障显示器。高压柜配电所、开闭所、环网柜应该选用小型化负荷开关,采用负荷开关一熔断器组合单元;对于大型配电所、开闭所或者供电负荷比较大的馈线,适合采用断路器(中置式开关柜)。并配置相应的数字式继电保护装置。配电所、开闭所宜在地面上独立房间内设置。开闭所、配电所应具有防渗水、防潮、隔热、排水以及通风设施和独立的检修、消防通道。
5.2低压设备设计要求
低压电缆低压电缆应采用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满足四芯或者五芯铜等截面的要求。并视使用环境采用防水型、阻燃型外护套。附件要求:终端头选用热收缩、冷缩型;线鼻应该防水,内孔镀锡。低压分支箱应采用元件模块拼装、框架组装结构,母线和馈出都绝缘封闭。低压开关柜应该采用分立元件拼装框架式产品,并且绝缘封闭。低压无功补偿箱应依照无功功率的需量及电能质量要求装配无功补偿装置,应该使用智能型免维护无功自动补偿装置,具备分相补偿和自动过零投切等功能。
6强化电力建设管理措施
6.1强化规范管理,傲到有章可循
规范居民楼申报资料,验收资料:具体有“居民楼开发商申请基建用电需资料清单、正式用电申报资料演单、竣工报验资料清单”等,并且在大客户室、营业大厅告知客户。规范业务办理流程:居民楼电力建设因其特殊性,供电公司高度重视,涉及生产、营销等多个管理部门应规范客户供电方案批复:制订了居民楼基建用电、居民楼正式用电两种范本,重在履行书面告知事项,使开发商明确居民楼在楼房基础建设阶段应预留配电设施位置、电力设计、设备购置、施工、验收、资产移交等方面的一些原则性要求,明晰开发商对整个居民楼电力建设的管理思路,进而形成对开发商的预控效果。
6.2注重过程控制,提升管理质量
新建居民楼电力建设工程是一个系统的整体,从基建到竣工验收各环节紧密相连,其中任一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影响居民楼电力建设整体质量。蚌埠供电公司在新建居民楼电力建设管理工作实践中,从强化居民楼电力建设规范化管理思路出发,优化业务流程、规范工作标准、强化过程管理,着重把握“基建用电、供电方案拟订、图纸设计、设备购置、施工管理、竣工验收”六个关键环节控制,将居民楼电力建设各项管理活动纳入可控状态,使各个管理环节基础工作获得有效落实,保证了居民楼电力建设管理的规范以及质量的提高。
总结
当前各个地区新建居民楼的配套电力设施建设相当程度存在管理不尽规范、质量不高的现状,为以后业主用电、供电公司维护管理埋下隐患。在当前房地产开发建设快速发展形势下,居民楼配套电力建设问题也理所当然成为当前供电企业管理中关注的焦点问题,所以非常有必要对新建居民楼电力供电方案进行优化设计以及强化管理。
参考文献
[1] 王相勤,丁敏山主编.电力营销管理手册[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
[2] 曹杰.把握六个关键环节提升居民楼电力建设质量[J]. 农电管理. 2007, 137,42-43.
篇2
关键词:电力工程;施工安全;安全管理;薄弱原因;解决方法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电力事业呈现良好的发展前景,工程建设规模越来越大,由于工程自身特性,很容易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出现施工问题,这就需要加强电力建设施工安全管理。但是就当前电力建设施工安全管理现状来看,其中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这些薄弱之处有待进一步完善。由此看来,加强电力建设施工安全管理薄弱原因和改进对策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对于后续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开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1电力建设施工安全管理现状
电力事业由于自身特性,工程建设中很容易受到客观因素影响,出现安全事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随着安全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创新,电力建设施工中出现安全事故比例随之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电力建设施工安全性。尤其是从近些年来的数据统计中可以发现,电力建设施工中所发生的安全事故是导致电力人员伤亡的主要领域,基于此,就需要加强电力建设施工安全管理,提高领导干部的重视程度,增加资本投入,以求促进电力建设施工安全管理体系不断完善,促使我国电力工程建设安全管理更加规范化发展[1]。
2电力建设施工安全管理薄弱原因
电力事业关乎人们日常生产生活,尤其是在当前社会用电量急剧增加的背景下,加强我国电力建设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是尤为必要的,在实际工作开展中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事故几率,提升电力建设施工安全。但是,在电力建设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客观因素影响,出现一系列安全薄弱问题,影响到电力建设施工安全管理成效。(1)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不到位。电力建设施工之前,对于施工材料的选择和购置是尤为必要的,直接关乎到电力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和安全,需要予以高度重视。但是,当前很多施工单位由于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重视程度不高的问题,为了降低成本,追求利益,盲目的选择的质量检测不合格的材料,或是在施工中偷工减料,造成施工中出现严重的安全隐患[2]。此外,在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自身不规范的操作行为,同样会对电力工程安全管理带来严重的影响,致使施工质量下降,甚至很多施工各单位在招投标工作、项目分配和施工管理执行方面存在严重的缺陷,施工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证,为电力建设施工安全管理埋下了一系列安全隐患[3]。(2)安全管理机制不健全。电力工程建设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开展中,由于安全管理机制不健全导致的安全问题尤为突出,加之管理制度的不完善,造成电力建设施工安全性无法得到有效保证。由于施工单位管理人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业务素养不高,对于安全管理认知和重视程度偏低,缺少足够的安全意识,导致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出现一系列安全事故问题,为企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3)施工人员素质不高。施工人员由于来自地区不同,自身的素质修养同样存在差异,加之施工人员之间缺少沟通,一些矛盾无法及时得到解决,甚至出现打架现象,为电力建设施工安全管理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此外,施工活动无法严格遵循相关制度要求开展,造成资源的浪费。
3电力建设施工安全管理应对措施
(1)提高全体安全意识。在电力工程建设施工中,安全管理是尤为关键的工作内容,主要是以预防为主,坚持以人为本,为电力建设施工活动顺利开展提供保障。故此,电力企业应该提高对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加强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培训,促使施工人员能够养成良好的施工习惯,严格遵循相关制度和规范开展工作,确保电力工程整体建设质量。可以说,在现代化建设中,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水平,这就需要施工单位管理人员不断加强安全管理,提升管理水平,促使施工人员严格遵循规章制度开展施工活动,提升施工质量[4]。(2)明确施工安全管理职责。在电力工程建设施工中,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应该明确自身职责,定期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专业水平进行考核,进一步将安全施工质量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确保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诸如,在实际工作开展中,施工人员应该穿戴专门的衣服和鞋帽,禁止闲杂人员进入施工场所,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安全事故出现。(3)提升施工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在电力工程建设施工之前,应该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培训和考核,进一步提升施工人员安全管理意识,促使施工安全管理水平能够得到有效提升。此外,还应该注重对施工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培养,健全和完善惩处制度,确保电力建设施工质量[5]。此外,还应该注重对现代化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充分将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及早发现其中的隐患予以解决,确保施工质量。
4结论
综上所述,电力建设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直接关乎到电力工程建设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我国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故此,应该予以高度重视,不断加强施工安全管理力度,确保电力建设施工安全。
参考文献:
[1]徐磊.电力建设施工安全管理薄弱原因及改进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10(36):52-52,53.
[2]李嘉.电力建设施工安全管理薄弱原因及改进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2(8):1283-1283.
[3]王磊.电力建设施工安全管理薄弱原因及改进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4(10):3649-3650.
篇3
【关键词】电信线路 户外设备 管理方案
电力通信系统,是电力主站与电力系统二次设备之间的遥测、遥信、遥调、遥控等信息的通信通道,对电网资源的调度工作非常重要。如何满足电力系统对通信系统的高可靠性、高规范性、高带宽性、投资经济等方面的要求,是现如今乃至今后相当长时间内,所要面临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电信户外设备管理现状
电信户外线路设施是固网电信运营商的核心基础设施,在整个通信网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众所周知市话交接箱、人井管道、光缆交接箱等都在户外,经常受到管理手段的制约,相对户外设施管理处于无序化管理状态,因此经常造成关键电信设施被破坏及侵占等。
一个庞大的电信管网和线路资源就像血管一样是固网运营商的命脉,管网和线路资源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使相应的用户服务和利益,从而使自身利益受到损失。一般而言,电信人井、市话交接箱和光交接箱的监控管理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因为缺乏监控手,所以常常会出现人井井盖被撬、被盗,以及管线被侵占等现象,在给行人和车辆安全带来较大威胁的同时也使运营商利益受到严重影响。(二)由于缺乏监控手段,导致市话交接箱和光交接箱常常出现箱内资源设施被破坏、箱门被撬,这样严重影响了通信安全。(三)由于交接箱的挂锁没有防雨装置,较短时间内很快被锈蚀,所以外线维护人员不得已采取主动破坏行为,导致箱门长时间敞开,从而造成一系列不良后果。
正是由于存在以上因素,我们需要把电信户外线路资源部分重要设施归纳到一套综合监控管理系统中,来达到保障户外设施的通信安全的效果。
二、解决方案
目前一些公司结合当前电信监控管理的需要,将“集中组网,集中管理,集中监控,集中维护”作为总方针,为电信行业用户的户外线路设施维护提供了一系列监控管理解决方案,主要包括人井管道、市话交接箱、光缆交接箱集中。
(一)系统架构与功能设计
该监控系统的构成主要包括监控管理中心(SFCT),机房智能监控主机(SFRTU)和户外线路设施监控终端3级架构,在SFCT与SFRTU之间可采用现有用户DCN或PSTN资源组网,而SFRTU与户外线路设施监控终端之间则采用实线对方式组网。
该系统通过采用集中监控、集中管理的方式,便可以在中心对户外线路设施的统计、查询和维护进行实时监控管理;同时系统还提供语音导航开启方式,由维护人员通过工号、个人识别密码进行远程开启,这样就方便了线路设施维护人员的使用。在告警信息的处理上,不仅在中心管理平台上可以告警,还可通过短信、电子邮件、语音呼叫方式直接通知相关责任人员,从而方便及时处理告警事件。
(二)电信户外设备监控路由的建立
如何解决人井监控、光缆交接箱的实现路由问题是电信线路户外设施集中监控的最大问题,成都四方“电信线路户外设施综合集中监控系统”采用了世界先进的并联总线技术,可将多个户外线路设施监控终端挂接在一对总线上(人井电子锁、铜缆交接箱电子锁以及光缆交接箱电子锁)。而对于铜缆交接箱来说,对终端的监控主要通过采用空闲主干线来实现,而人井、光交的监控路由对终端的监控主要采用从就近交接箱回线的方式来实现,这样就可以少占用线路和管孔资源的。通过采用同一监控平台实现3种不同设备的集中监控,提高了系统的集成度。
(三) 总线并联及远程驱动开启方式
由于通信线路工作电压通常为-48V直流电压,而一些户外线路设施的监控距离几乎达到了10km以上,将2kΩ作为10km、0.5mm线径环阻来计算,得出线路环路电流最大仅有48V/2kΩ=24mA,所以,必须控制每一户外监控终端的能耗设计极低才能实现在一条总线上对多个户外监控终端的状态检测、通信并实现远程驱动。四方科技通过采用独特的专利技术可以使得一个SFRTU提供16条总线,同时将多个监控终端并接在一条总线上,如此下来,对于每个户外监控终端而言,其静态工作电流设计仅为0.2mA,这样,通过并联总线编址方式户外监控终端可以进行远距离供电,从而解决了户外监控终端电源提供难度高的问题。
(四)电信户外设施监控终端开启方式冗余设计
在人井管道监控终端、市话交接箱监控终端、光交监控终端正常状态下,维护人员可以进行语音导航开启,也可以申请由监控中心授权人员主控开启,如果通信线路或者监控终端电子锁出现故障时,系统可以提供现场的应急开启方式,同时采用磁芯编码方式对开启钥匙实现加密,由专人保管,不易拷贝和丢失。
在电信网络系统中建立统一的对象管理技术平台是电力通信网集中监控主要研究如何采用面向对象的技术思想,通过实现从数据语义层起来支撑整个资源系统,从而解决长期以来电信监控管理难以监控的问题。该平台的成功建立很好的支撑了各监控系统建设,同时也推动了相应的信息化建设步伐。
三、结束语
将电信人井管道、市话交接箱和光交接箱整合在一起进行监控的线路管理维护监控系统是成都四方独特的电信线路户外设备集中监控管理系统。主要是通过对操作人员进行授权来达到实现人井、光交接箱和市话交接箱的集中组网、集中锁闭、集中监控、集中维护、集中管理和主控开启等功能。 很明显,通过采用该公司解决方案来实现对电信户外设备进行集中管理和监控,能够有效改善电信用户对户外设施监控管理困难这一难题,此外我们也看到了通过对电信线路户外设备进行集中监控管理,也给线路监控管理和维护带来了革命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王广岩.电力通信网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光通信,2003(8).
[2].王颖.电力通信网综合网管系统研究与设计[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3.
[3].周慧.通信网络管理系统的现状与发展[J].电力系统通信,2001,(9):41一4
[4] 商玉江, 基于对光缆线路施工特点和路由复制技术的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5(7)
篇4
本文从深入分析我国建筑消防设施管理与维护现状着手,在把握时代特征的前提下,针对存在的问题对建筑消防设施的安全维护与管理提出了新的见解与方法。
【关键词】建筑消防设施;安全管理;分析研究
中图分类号:TU99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由于我国在建筑管理领域的体制的限制,使我国建筑消防设施在规范制定、建筑设
计、施工、安装、审核、检测、验收和后续使用等环节的不协调,产生并遗留了许多问题,给建筑的消防安全构成巨大的威胁。
1.建筑消防设施管理及维护面临的问题
1.1消防管理组织不完善
目前,我国建筑消防管理过程的具体做法是:公安消防部门总负责,基层派出所分管消防管理,再由派出所派出若干名基层民警进行专管。第一,消防安全管理部门对于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监督、考核和检查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也是产生管理工作成效不高、工作不到位的原因,严重影响消防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第二,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增多,而基层派出所本来就是兼职管理消防,基层民警时间和精力有限,很难对消防管理工作做到常抓不懈,因此,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难以落到实处。第三,基层民警的消防安全知识掌握不充分,在具体的消防检查中工作程序、法律规范和判断标准很难把握,不适应现代化消防安全工作的要求[1]。
1.2消防经费来源不足
(1)地方政府投入
由于消防主要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所以我国消防经费的主要来源还是地方财政。然而由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差别大,财政收入也有多有寡,消防经费的支出十分不稳定。因此只要地方财政不拨钱,消防经费就会捉襟见肘。由于消防经费的不足,造成了在我国的一些地区,存在消防设施管理维护不善,功能不全,消防站布点少,消火栓缺乏,消防装备量少质差,消防通信滞后,消防水源不足的问题。
中央政府投入
中央政府投入资金主要用于公安消防人员的薪酬、人员办公费用、人员医疗费用以及安全宣传、消防科研和教育等支出。每年按国家规定列入预算,然后下拨到相关单位和部门。为了切实保障消防经费的投入,中央部委出台了许多相关规定,然而这类规定原则性太强,执行力相对不足,对我国消防建设起到的作用有限。
2.建筑消防设施安全维护管理措施
2.1经济奖惩法
经济奖惩法在消防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通过经济生产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进行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其次,通过一定的物质奖励推动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奖励方面包括:安全单项奖、安全合理化奖、综合奖、安全技术革新奖等形式。对消防安全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工程技术人员、职工、管理人员进行奖励。惩罚方面包括:管理混乱、忽视消防安全、工作失误,造成火灾、爆炸事故或者公然违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给予罚款或者不发奖金,以此来教育责任心不强、的人。经济奖惩法是一种重要且有效的消防安全管理办法,但它不是万能的,要针对恰当的时间、对象、条件,并且要有递增性,又要防止副作用,它还要与其他管理办法结合起来综合应用。
2.2安全检查法
消防安全检查,不仅要发现问题,而且要改进管理工作,整改火险隐患。管理问题和火险隐患,能否及时整改,关键在于领导,与领导重视与否有直接关系。因为不肯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整改火险隐患,而最后发生火灾的案例是不少的。对检查出来的问题,能立即整改的,立即整改,不要拖延;对一时整改不了的,要限期整改,并建立立案制度[2]。
对消防设施进行一次全面的普查,掌握现有消防设施的运行状态,提出在设计、施工和材料方面的缺陷和不足,分析造成原因,向业主或物业管理单位书面报告并提出加以解决的方案,尽快使设备故障率下降并进入稳定运行状态。
对不熟悉的设备应首先与产品生产企业(或设在各地区的商、产品服务站)联系取得技术支持, 同时确保备用件的供给。根据竣工图纸、资料文件和高层建筑物管理者和业主提供的使用变动资料进行现场确认,基本情况包括消防设施验收文件和产品、系统使用说明书、系统调试记录等原始技术资料。动态管理情况包括值班记录、检查记录、故障处理登记和年度检验报告、前期消防设施维护的原始资料以及高层建筑使用过程中改变使用功能、调整消防设施等方面资料和相关文件等。
建筑消防设施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不能把大量的维护工作停留在对系统的手动功能维护检查上,应进一步加强自动化的维护工作。建筑智能化系统由于大量采用现代的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及控制技术,无论是工作性质还是运行管理都与传统的机电设备有较大的差异,如果维护思路不能符合智能化系统的特点,那么就可能出现各种问题。
3.建筑消防设施保养与维护措施
3.1气体灭火系统
日常维修与保养:每月应对灭火剂储存容器、选择阀、液体单向阀、高压软管、集流管、阀驱动装置、管网与喷嘴等全部系统组件外观进行两次检查。上述系统组件应无碰撞变形及其他机械性损伤, 铭牌应清晰, 手动操作按钮防护罩铅封和安全标志应完整。还应符合下列规定:防护区的开口情况,防护区的用途及可燃物的种类、数量、分布情况应符合设计规定。灭火剂储瓶间设备、灭火剂输送管道和支、吊架的固定应无松动。高压软管应无变形、裂纹及老化;各喷嘴孔口应无堵塞。对灭火剂储存容器逐个进行称重检查, 灭火剂净重不应小于设计量的 95%。灭火剂的输送管道有损伤与堵塞的可能,应对其进行严密性试验和吹扫。对每个防护区进行一次模拟自动启动试验,如有不合格项目, 则应对相关防护区进行一次模拟喷气试验。应急维保,严重或紧急问题在最短的时间内赶赴现场解决[3]。
3.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日常维修与保养:每年要对水源、储水设备测试供水能力,检查结构材料完好。每季度应对报警阀做放水试验,检查室外阀门井中的阀门开启是否正确。每月按计划检查储水池、高位水箱水位及消防储备水不被他用,措施正常;消防气压给水设备气压、水位符合工作条件要求;水泵试运转正常,水量、水压符合要求;所有阀门铅封、锁链状况完好,电动正常;水泵接合器状况完好;水流指示器报警正常;喷头状况完好、清除异物,重要场所还应定期实测动作性能。每天要检查储水设备的房间温度是否低于 5℃,水源控制阀、报警控制装置的状况完好和开闭位置是否正确。应急维保,严重或紧急问题在最短的时间内赶赴现场解决。
3.3自动报警系统
日常维修与保养:每日应检查火灾报警控制器的运行状态,,并填写系统运行和控制器日检登记表。每季度应检查和试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探测器的正确工作。自动或手动检查防排烟设备(可半年检查1 次)、电动防火阀、电动防火门、防火卷帘等的控制装置,室内消火栓、自动喷水灭水系统的控制设备。探测器投入运行两年后,应每隔3 年全部清洗一遍,并做响应阈值及其他必要的功能试验,合格者方可继续使用,不合格者严禁重新安装使用。
【结束语】建筑消防安全设施管理与维护工作涉及众多因素,本文对现阶段建筑消防安全管理中面临的较为突出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具有较强的时代性。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的发展,我国建筑消防安全设施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会继续增多,相信本文的研究内容对其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乔旭,王舜.我国消防管理社会化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 生产力研究. 2010(03) .
篇5
关键词:电大;教学档案;建设;管理
电大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工作,教学档案建设工作是实施教学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在教学活动中形成的教学档案,是记述和反映学校教学管理及其活动的具有保存价值的载体材料,是衡量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是学校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阳江电大结合总结性评估,开展了教学档案建设工作,取得了初步成绩,基本建成了规范的教学档案体系,对教学工作起到了规范和促进作用。
一、明确教学档案建设的作用和范围
(一)电大教学档案建设的作用
1.教学档案是规范教学管理的必要形式。教学档案在教学管理中起着最基础、最直接的作用,它能够完整、准确、客观地反映教学管理的全过程。教学档案既是学校前一阶段教学过程的终点,也是后一阶段教学工作的起点。学校的核心工作是教学,以往的教学工作只能是以教学档案的形式展现出来,如果一个学校没有规范的教学档案,这个学校就没有了自己的历史,就无法体现出这个学校的发展轨迹。所以,教学档案管理工作也就成为学校积累教学管理经验,实行正确有效的教学管理的重要手段。
2.教学档案是实施教学的重要依据。电大依托社会资源办学,尤其是师资力量的不足决定着电大必须聘任大量的兼职教师,对兼职教师教学工作的指导,最权威的莫过于完整的课程教学档案。通过课程教学档案,教师(特别是新教师和兼职教师)可以了解该课程的教学要求及各种教学资源使用要求,从而有针对性的备课、授课。
3.教学档案是对教师辛勤工作的真实记载。教师的教学成果应以教学档案的形式予以记录和保存,教师的教学档案是教师成长的轨迹,是教师辛勤工作的记录,同时也是教师在职称晋升、提拔等方面的原始材料。
4.教学档案为教学评估提供了真实的凭据。在电大系统的中期评估、总结性评估中,学校要向评估专家组提供相关的背景材料。实际上,相关的背景材料主要来源于教学档案。教学档案是在教学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是学校教学工作自然、真实的反映。专家组通过对教学档案的查阅,迅速地对学校的教学计划及完成情况、课程设置、科研成果以及学生成绩等内容进行定量分析和准确判断,依据教学评估体系对学校的各项工作给予客观评价。因此,教学档案的完整性、系统性和准确性对于教学评估结果的作用往往是直接而重要的,是教学评估工作的重要依据。
(二)电大教学档案的范围
教学档案是指学校在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材料、图表、声像、计算机和软件等不同载体的文件材料的总和。作为由中央到地方的系统办学单位,电大的教学档案种类多而分散。地方电大所界定的教学档案材料包括:(1)综合性教学文件材料;(2)专业和课程教学文件材料;(3)实践环节教学方面的材料;(4)课堂教学材料;(5)课程考试材料;(6)教研活动和教学检查材料。
二、多措并举开展教学档案建设
(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认识
学校的教学档案建设是一项重要的教学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教学档案管理水平也直接反映出学校教学质量及教学过程管理的水平。所以,学校的教学档案建设必须常抓不懈,不断学习、不断加强、不断完善。学校领导不仅要对此有高度的认识,学校的教学管理人员和全体教师也要对此有充分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上下一心,才能把教学档案建设工作变成自己自觉和日常的行为,才能从思想上保证教学档案建设工作的落实。
(二)建章立制,规范过程
阳江电大相继出台了多个文件,指导教学档案建设工作的开展。如:以《阳江市广播电视大学教学档案建档规定(试行)》,指导本校开展教学档案建设工作;以《阳江市教学档案管理细则》,对教学档案的管理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同时,实行多措并举:(1)明确相关部门工作职责;(2)加强建档工作的领导和管理;(3)落实各种教学材料的归档工作;(4)统一立卷归档,实行统一管理;(5)强化系统管理功能。
(三)分类管理、充实内涵
电大教学档案的范围大、涉及面广,实施分类管理方能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阳江点大在教学档案材料的分类管理上进行了探索,目前已经实施分类建立、分类管理的教学档案主要有以下几类:(1)综合性教学文件类;(2)教学计划及课程资源类;(3)实践环节教学类;(4)教学过程运行及监控类;(5)教学管理工作类;(6)教研活动和培训进修类。
三、开展教学档案建设的作用
(一)强化过程管理意识,开创地方电大教学档案工作新局面
作为提高教学管理质量的重要一环,阳江电大在全校范围内提出规范教学档案建设的要求,受到重视。全校各科室通过互相学习、交流,提出意见,积极开展工作。由分管校长带队,组织有各科室人员和专业责任教师参加的学习考察小组,专门到省电大和兄弟院校学习交流教学档案的建设工作。返校后,对本校的教学档案建设做出了具体安排,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建档工作。
(二)促进了教学档案管理体系的建设
结合课程教学档案建设工作,学校对现有课程教学资源档案进行查漏补缺,阳江电大为全部试点课程建立了较为规范的教学档案。通过规范建档,明确了教学档案体系的内容,有针对性、条理性地整理和编排了学校和相关部门的教学档案,使档案得到合理利用,并从中提炼出优秀的教学经验、管理办法,指导教学工作,提高档案的管理质量和档案的利用率。例如:在综合文件类、教学计划及课程资源类、教学过程运行及监控类等材料的建档工作上,结合电大的教学特点,在建档内容的确定、增补材料的要求等方面进行了有效的实践。
(三)提高了教学过程管理的质量
开展教学档案的建设,可以随时补充、查阅相关的文件、材料,发现和监控教学过程工作中的情况和问题,及时研究、制定和实施解决对策。如对全部专业集中实践环节材料的建档,及时对比、分析各专业的集中实践环节开展情况,介绍好的做法和经验,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四、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一)实现对教学档案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管理,是做好教学档案管理的保证
目前教学档案材料收集难、不齐全的主要原因是相关人员的档案意识不强,对教学档案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在教学活动中注意形成和积累档案材料的自觉性还有待加强。对此,除加强对相关人员的档案宣传、档案法制教育外,应进一步建立健全学校档案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用制度管人,以制度理事,来避免和减少许多复杂因素的干扰,提高教学档案材料收集、立卷归档的质量和效率。
(二)加强教学档案的检查、总结、验收、评比工作
档案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持之以恒。电大的教学管理信息复杂多样,教学档案建设需要教师、教学教务管理人员的积极参与和支持,提供素材。其业务素质水平和工作责任心的强弱,直接体现在教学档案建设的完整性和科学性上。因此,如何规范和评价工作的质量,是广东电大正在思考并谋求解决的一个问题。学校计划制定相关制度,如开展课程教学资源配置建档工作的检查和评比、优秀教案的评比等,进一步加强教学档案的检查、总结、验收、评比工作。
(三)建立一个可操作、有可比性的教学档案分类体系
阳江电大开展的教学档案建设,对建档材料的内容范围作了界定,但如何进行分类管理还没有一致的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项工作的横向和纵向的对比。电大的教学工作又有别于普通高校,因此,如何在地方电大系统建立一个可操作、有可比性的教学档案分类体系,是我们今后工作要继续探索和解决的一个问题。
(四)加强教学档案的动态管理,提高教学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
篇6
关键词:配电房;设备运行;常见故障
Abstract: Analysis and processing method of electrical fault is a practical technology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ical technology character must master. Causes of fault in distribution network is various, mainly including lightning over voltage, flashover, the internal overvoltage, aging equipment, power grid structure, planned maintenance.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fault phenomenon often occurs in the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power distribution equipment are discussed, and puts forward some effective measures to deal with.
Key words: power distribution room; equipment operation; common fault;
中图分类号:U224.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配电装置担负着受电和配电任务,是配电房的重要组成部分。配电房故障分析及处理方法是电工和电气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门实用技术,熟悉而准确地排除故障是每个配电工作人员必须具有的基本功
1、故障类型及原因分析
对配电网故障进行分类时,主要可以归纳为短路故障、单相接地故障及断线故障。其中,短路故障主要是指各种相间短路,包括不同相的多点接地;单相接地不会造成短路,仅有不大的接地电流流过接地处,系统仍可继续运行,故不称其为短路故障;输电线路断线故障是指因导线本身问题或受外力破坏而造成的停电,断线是变电站最为常见的问题。配电网产生故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包括雷电过电压、污闪、内部过电压、设备老化、电网结构、计划检修等。下文将分别分析这些故障产生的原因,以及对配网运行造成的不良影响。
1.1 雷电过电压。由于配电网是直接与用户相连接的,因此配网规模显得非常巨大,在市区、市郊、农村都可以见到,这使得它遭受雷击的概率很大。但配电网设置的防雷配置并不是很完善,绝缘水平和耐雷水平较低。如配电线路并不像输电线路那样全线铺设避雷线,一般无直击雷保护措施,不仅是直击雷,感应过电压就有可能对电网造成危害。配网最主要的防雷措施是避雷器,但当雷电过电压过大时,避雷器动作的同时,绝缘子也发生闪络。此外,避雷器的接地也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有的地方避雷器接地装置的电阻严重超标,这导致雷击电流不能快速入地,残压高。特别是在雷电强烈的地方,这些缺陷往往会给配电网的安全运行带来隐患,甚至造成配电线路全部跳闸。
1.2 污闪。很多配电线路架设在马路边,因此汽车产生的尘埃会覆盖在绝缘子上,长年累月就有可能导致绝缘子污秽放电,而绝缘子污秽放电是造成线路单相接地和引起跳闸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在有毛毛雨、雾和雷雨天气,绝缘子因污垢过多而导致闪络放电,从而发生单相接地故障。
1.3 内部过电压。配电网为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因此属于小电流接地系统,它的内部过电压主要分为弧光接地过电压和铁磁谐振过电压。随着电缆在配网中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配电线路对地容性电流迅速增大,当容性电流大于11.4A 时,一旦发生单相接地,就有可能产生弧光接地过电压。而弧光接地过电压是由间歇性的熄弧与重燃造成电磁能的强烈震荡引起的,它的幅值可达到3.5 倍相电压,且持续时间长,此时就有可能使配网中绝缘薄弱部分发生击穿,因此危害较大。在配电网中广泛使用铁磁式电压互感器,当受到雷击、单相接地、倒闸操作等的激发时,有可能引起铁磁谐振。铁磁谐振过电压的幅值可达到3 倍相电压,可能造成绝缘闪络,甚至互感器爆炸的后果,对配电网的危害很大。
1.4 设备老化。配电网中的很多设备年久失修,设备供电能力不足。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用电负荷也在急剧增长,而陈旧的设备却抗负荷能力不足。以后要加快更新换代的速度,提高设备的供电能力和绝缘强度,解决负荷高峰时期出现的“卡脖子”、过负荷现象。
1.5 电网结构。电网建设的短期行为与城市建设的长远规划往往是矛盾的。由于历史因素的影响,目前还存在着线路假设与城市规划不相适应的现象,如市内树木与架空线路纷
繁交错,存在事故隐患,特别是在繁华地段,易造成大面积停电。
2、配电变压器故障的处理方案
2.1变压器油位异常
一般情况下,随着油温的变化,油位也相应出现一定范围的改变。但是,在不正常情况下,由于渗油、渗水等故障和其他事故会引起油位的异常变化。油位过高将造成溢油;油位过低,则可能造成变压器内部引出线乃至线圈外露,导致内部放电。当出现渗油情况时,将气体继电保护的跳闸回路解除,防止误跳闸。电气设备操作人员要经常检查油位计指示,发现油位过高时可适量放油;油位过低时及时补油。若是由于变压器漏油引起的,则应采取停电检修及其它应急措施。当发现油枕或防爆管异常喷油时,应立即切断变压器的电源,以防止故障和事故的扩大。
2.2 变压器油质异常
发现油色异常加深或变黑,需对绝缘油进行再生和过虑处理。由于负荷因素造成的油温突然升高,可适当减少或调整负荷,其他异常情况引起的油温突然升高,则应立刻停电,对变压器进行全面检修。
2.3 变压器
加强变压器的日常运行管理,尽量控制变压器内油温不超过85℃;定期对变压器的电气性能进行检查和试验,定期做油的劣化试验。小容量变压器高低压侧应有熔断器等过流保护
环节;大容量的变压器应按规定装设气体保护和差动保护。当高压用熔断器保护时,100kva 以下的变压器,熔丝额定电流按变压器额定电流的2~3 倍选择。100kva 以上的变压器,熔丝按额定电流的1.5~2 倍选择。安置变压器的房间为一级耐火建筑;应有良好的通风,最高排风温度不宜超过45℃,进风和排风温差控制在15℃范围内;室内应有挡油设施和蓄油坑;按安全要求同一室内不要安装两台变压器。经常检查变压器负荷,负荷不得超过安全管理规定。由架空导线引入的变压器,按规程装设避雷器,雷雨季节前应对防雷装置进行检查。同时,设专人对变压器进行维护,保证巡视和检查记录完整。
2.4 变压器烧毁
由于农村照明线路较多,大多数又是采用单相供电,再加上施工中跳线的随意性和管理不到位,造成了配变负荷的偏相运行。长期使用,致使某相线圈绝缘老化而烧毁变压器。在
变压器运行中,安装高压熔断器和低压保险,发现熔断器烧毁应及时更换。低压侧熔丝应按额定电流稍大点选择。加强用电负荷实测工作,在高峰期来临时用钳型电流表对每台配变负荷情况进行测量,合理调整负荷,避免配变三相不平衡偏负荷运行。对于10kV 配变低压侧电压误差应在+7% ~ -10%范围之内,一般不允许调节分接开关。调节分接开关时,要由修试技术人员试验调整调节。定期检查三相电流是否平衡或超过额定值,如三项负荷电流严重失衡,应及时采取措施调整。定期检查配电变压器油位是否正常,有无渗漏现象,发现后应及时补油,避免分接开关、线圈露在空气中受潮。在每年的雷雨季节来临之前,应把所有配电变压器上的避雷器送往电修试部门进行检测试验,合格后及时安装。配电变压器必需安装一级保护,在投运前应做好检测工作。定期清理配电变压器套管表面的污垢,检查套管有无闪络痕迹,接地是否良好,接地所用的引线有无断股、脱焊、断裂现象,用兆欧表检测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Ω。
2.5 变压器异响
变压器出现异常声响可能由于内部有接触不良或有击穿点,使变压器内部有放电声;变压器接有大型动力设备或能产生谐波电流的设备时,设备运行都可能导致变压器故障;由于
过电压、绕组或引出线对外壳放电,或铁芯接地线断开,致使铁芯对外壳放电,均使变压器发出放电声。当发现变压器发出异响时,应分析判断其可能的原因,有针对性的采取应急措
施。如变压器内部发出的异常声响是由于绕组导线击穿产生的,应立即停电,进行检修处理。
结束语:
配电网是完成向用户供电的最后一个环节,它的运行可靠性直接决定着用户是否能够得到持续的电力供应,也反映了供电局的供电能力,因此保证配电网的安全运行是非常重要的。由于没有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相对于输电系统,配电网的故障率远远高于输电系统。
参考文献:
[1] 蔡育明. 配电变压器故障及预防措施探讨[J]. 沿海企业与科技.2010(02)
[2] 杨毅波,何人望. 配电网故障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J]. 大众科技.2010(02)
篇7
关键词:系统建设;信息;数据
中图分类号:F6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4-0000-01
Building Programs of Henan Telecommunications Infrastructure Sharing Co-management Platform System
Li Zhenzhen
(Henan Information Consulting Design Co.,Ltd.,Zhengzhou450008,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further promote the sharing work,sharing in the province to resolve the current problems facing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and challenges,sharing co-management platform can not be delayed,the system relies on WEBGIS platform,using our own research spatial data analysis engine and workflow,from basic resource data management,workflow processing to build a shared-benefit analysis,sharing rate,report generation and other aspects,a full range of work to achieve the sharing of electronic office.
Keywords:System construction;Information;Data
一、系统建设的意义
共建共享工作开展以来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如下:
(一)无法及时掌握各运营商基础通信资源数据。各运营商之间互不共享电信基础设施相关信息,这就导致各运营商在进行资源共建共享工作时进度缓慢,容易产生纠纷;是否没有可供共享的资源、已建设施的具置,无法判断。(二)难以准确全面掌握运营商电信基础资源建设情况。每个省电信基础设施数以万计,对于各运营商的资源共建共享工作实际落实及是否存在违规建设等情况难以监督检查。(三)无法准确高效的统计资源共建共享工作执行情况。工信部要求的资源共建共享统计数据由各运营商上报通信管理局,数据的准确性难以验证,同时,资源共建共享数据的汇总、整理,各通信管理局基本靠人工方式处理,工作量大、处理周期长。(四)不能有效地跟踪监督各运营商的资源共建共享工作进度。资源共建共享工作的参与各方基本采用电话、传真、纸质函件的方式处理相关工作流程,工作进度难于跟踪、监控,不便掌握资源共建共享进度情况。
二、系统的提供的解决方案
搭建信息沟通的平台,在省通信管理局、运营商、行业协会、相关第三方之间建立了共建共享信息沟通渠道。建立基础资源数据库,为共建共享管理工作提供准确基础数据和信息,为进一步整合全省各类基础资源信息奠定基础。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直观准确的展现各类基础资源的准确位置和周边环境。提供电子化分析工具,分析判断是否符合共建共享和自建预留的相关标准。建立共建共享流程、审批流程、争议处理流程电子化的解决方式,形成规范的本地网之间、省市公司之间、运营企业与监管部门之间协调沟通流程和申诉处理流程,加强对共建共享工作的监督、管理。实现运营企业本地网共建共享需求的协调、确认电子化,并为共建共享结算提供依据,切实提高工作效率。
三、系统的主要技术特点
BPM工作流引擎,协同办公自动化和共建共享流程管理两个分系统,每个分系统由若干模块组成。各相关模块、子系统之间实现了无缝连接,全程共享数据。多级WEB报表,采用主流的数据双向扩展、多源分片、纯拖拽等方式来进行报表设计,利用报表展现、填报、汇总、统计分析、打印输出等功能轻松完成各类报表处理事务。Web GIS内核,预设多种空间缓冲区分析算法,能够处理地图数据、空间数据、SDE分析过的数据。
四、系统具备的主要功能
篇8
关键词:消防安全 重点单位 四个能力 建议
中图分类号:D6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3(b)-0108-02
近年来,随着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四个能力”建设的深入开展,社会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同时,也存在着许多的情况、问题。结合实践,就如何开展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四个能力”建设,笔者提出一些初浅的认识。
1 丽江市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分类情况
丽江市2016年度新调整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共532家,其中,公共娱乐场所、商场、市场、宾馆、饭店等公众聚集场所252家,占总数的47.4%;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场所115家,占总数的21.6%;医院、学校、托儿所、幼儿园、劳动密集型企业等人员密集场所80家,占总数的15%;国家机关29家,占总数的5.4%;广播、电视和邮政、通信枢纽16家,占总数的3%;高层建筑12家,占总数的2.2%等。从分类情况来看,公众聚集场所、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场所占较大比率。
2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四个能力”建设存在问题
2.1 主动建设主体意识比较淡薄
从消防监督检查的实践来看,部分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四个能力”主动建设主体意识不强,重视不够,措施不力,处于“被动局面”,对本单位“四个能力”建设情况主要是应付公安消防机构的“检查验收”,工作“走过场”或是“流于形式”,导致成效不明显,常态化、长效化机制没有真正落实到位。
2.2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落实不到位
检查中发现,有的重点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落实不到位,具体表现为:未建立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未落实消防安全奖惩机制;未按规定开展防火巡查检查;发现火灾隐患没有及时整改;未落实“三项报告”制度;未安装使用“户籍化”管理系统,或是“户籍化”管理系统内容未录入、未及时更新;有的单位责任人、管理人及员工对“四个能力”建设工作的内容不清楚、标准不掌握、要求不知道,更谈不上做实做细。
2.3 “三提示”标准化管理工作不规范
对于公共娱乐场所、餐饮住宿场所、车站码头机场、商场市场和医院、学校等五类场所的“三提示”工作,有的重点单位存在火灾危险性提示内容不全;有的消防安全承诺告示牌未悬挂或悬挂位置不显眼;有的安全疏散指示图安全出口的具置提示不全或错误;歌舞娱乐场所的点歌屏及电视屏的开屏(屏保)提示内容不齐全或提示标语不够规范;有的宾馆客房床头柜台无“请勿卧床吸烟”提示内容;有的商场市场没有设置LED显示屏文字提示内容;有的医院病房内没有张贴温馨提示语;室内消火栓、防毒逃生面罩使用方法提示不全面等等。
2.4 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不力
有的单位消防设施每年没有进行全面检测;有的单位虽然与维保单位签订了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合同,但是维保单位未严格履行维护保养职责,加上督促不力,造成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机械防烟排烟系统、室内消火栓系统不能正常运行,特别是投入使用时间较长的自动消防设施,年久失修,常常处于故障或者是瘫痪的状况。有的单位消防水池无水、发电机无法正常启动;有的学校、医院、客运车站等场所普遍存在室内消火栓箱上锁、灭火器集中摆放的情况;有的应急灯损坏、灭火器失效也没有及时更换。
2.5 部分员工扑救初起火灾、组织疏散逃生能力不强
有的单位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无证上岗,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不会操作或是不熟练掌握火灾事故应急处置程序,发生火灾后或是系统存在故障后未及时进行处理;有的单位制定的灭火疏散应急预案处置程序操作性不强或无实用性;有的单位未定期组织员工开展灭火演练,一旦发生火灾,从单位的部门经理到一般的员工惊慌失措、束手无策,对火灾事故应急的报警、处置程序不清楚,岗位职责不明确,员工不会引导疏散客人,基本逃生自救技能不清楚,不会扑救初起火灾,不能熟练操作使用消防设施设备,初起火灾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极易造成严重的火灾事故。
2.6 消防宣传教育重视不够
有的单位消防宣传教育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未制定年度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计划,或制定了未抓落实,员工上岗、转岗前未经消防安全培训,消防宣传教育会议强调的多,实际工作真正落实的少,宣传教育内容没有形成多样化,有些员工甚至连最基本的防火灭火常识都不知道,一般员工达不到“两懂两会”的要求,消防安全管理人达不到“四懂四会”的要求,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达不到“三懂三会”的要求。
3 做好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四个能力”建设的几点看法
3.1 区分类别,培育样板
按照“区分类别、培育样板、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把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四个能力”建设分为8类,即:一是公共娱乐场所;二是商场、市场;三是宾馆、饭店;四是学校、幼儿园、医院;五是易燃易爆场所;六是国家机关;七是高层建筑;八是其他单位。每一类的单位(场所)创建一个“典型示范”,培育一个“样板模型”,召开现场会,交流经验,推广做法,推动社会单位“四个能力”建设。
篇9
关键词:智能电网;电力信息化;建设方案
1 引言
电力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行业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保障电力能源安全在一定程度上关乎着国家安全。在智能电网建设背景下,顺应新时期能源建设与发展要求,电力企业信息化对于发电企业而言是降低成本更好的参与到竞价上网的竞争中来[1],是电网企业的坚持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电力信息化建设,是电网企业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集约化、规范化、标准化、扁平化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也是电网企业实现建设具有坚强智能电网战略目标的重要支撑和保障。
在智能电网建设框架下,智能电网的建设将覆盖从电源、输配电、售电和用电管理的四大环节[2],信息化也将成为各业务环节实现智能化的手段,信息化部门需要为更多新的业务需求提供支撑和服务,信息化部门也需要更加深入业务,紧跟智能电网建设带来的业务变革。[3]为了加电网信息管理,保证信息安全、稳定、优质、经济运行,本文对于建立覆盖全网的电力IT服务管理系统的建设方案进行系统而全面的研究。
2 研究背景
2.1 研究意义
信息系统走过的历程不算短暂,开发投入运行的信息系统也为数众多,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以及电力市场体制改革地不断推进,面向智能电网愿景下的传统的电力信息化系统已难以适应新时期下电力企业的发展要求。基于IT服务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可定义为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是为信息部门服务的应用系统。[4]因此该系统的建设在信息化发展史上应该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该系统的建设目标非常明确,即全面提升电力IT服务管理水平、提高IT服务工作效率以及改善IT服务工作质量,为提高系统运行效率提供有价值的实时运行数据,使信息管理达到自动化、标准化、规范化、智能化的要求。
2.2 系统建设的需求分析
随着电力企业业务需求的快速增长,对于应用系统运行中安全高效的规范管理己成为信息化建设浪潮中的主要矛盾。为了改善企业信息运维管理水平,建设一套高效运行的IT服务管理系统已成为电力信息化建设的首要任务。[5]通过该系统的建设可以实现对IT服务的有效管理,提高IT服务的管理效率和水平,有效提升IT管理的规范性,该系统强大的运行数据分析功能可以在最大限度上实现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取得最好的管理效益和经济效益。
2.3 系统简介
本文研究的IT服务管理系统主要包括服务台管理、业务管理、检修管理、运行管理等系统特色模块以及系统管理、资产管理、报表管理、综合查询等常规应用模块。IT服务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平台主要包括以下四个层面:
(1)数据层建议采用ORACLE数据库作为业务数据存储;
(2)数据同步与数据交互(整合层);
(3)业务处理(业务层)。在业务处理逻辑层,用业界最先进的J2EE体架构进行系统的设计、开发和部署,并且充分考虑到系统分布式部署、系统的扩展性;
(4)商业智能与门户展现(展现层)。在系统中,要求信息平台必须提供基于WEB的高质量的报表、即时查询以及更高级的商业智能、统计分析能力。
本文研究的基于IT服务的信息平台是一套集现代数字通信技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为一体的应用系统。该系统的建设遵循“统一设计、省局先行、市局试点、全面推广、逐步完善”的原则,基于电力企业的自身发展特点,立足企业长远的发展战略目标,引入国际国内先进的IT服务管理理念,充分考虑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该系统具备实用性、安全性、可靠性、先进性、可扩展性、灵活性等特点。
3 系统建设方案的研究
3.1 系统整体建设框架的研究
本文根据总体设计原则,对于IT服务管理系统的建设按照省地一体化、集中式模式进行设计,功能涵盖省信息技术中心、地市局信息技术中心、县局信息中心等各类信息管理业务,并建立与其他信息管理系统之间的数据接口和流程接口。系统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
3.2 系统逻辑结构的设计
系统本身在总体上可划分为系统硬件平台和系统软件平台两大部分。我们将系统架构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是基础设施平台,第二层是数据层(即为数据资源平台),第三层为整合层,第四层是业务层,第五层是展现层。IT基础设施平台,主要由网络设施、统一接入系统、主机、服务器、存储、备份系统、辅助系统、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中间件系统等组成;数据层主要由数据索引、数据备份、数据恢复、数据抽取、数据筛选等组成,并负责业务数据的存储;整合层主要由数据对象和接口服务组成;业务层主要由系统业务功能和应用支撑平台组成,负责提供对业务逻辑的封装,应用支撑平台负责提供平台性质的组件;展现层主要负责实现系统的界面逻辑。
3.3 系统功能模块的设计
本文基于统一支撑平台的设计原则,对于系统中的主要功能模块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业务管理(资源申请模块)、检修管理(停复役管理模块)以及运行管理(巡检管理模块),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3.3.1 资源申请模块
资源申请是做好信息规范化运行的一个最重要的基础环节,由于信息运维人员自身规范管理意识不强,导致资源申请一项是较难完全做到规范化的一项基础工作,因此,将信息运维人员的管理规范意识实现质的转变就必须靠制度和配套的流程来实现。
资源申请模块设计就是要求以管理规范性为着眼点,系统先从服务台统一接收客户服务请求,在各项资料都完备的条件下才允许转到相关部门进行审批、处理,并对处理过程由服务台进行跟踪、督办,最后把处理结果及时反馈给客户并对客户进行回访的一个闭环流程。服务台可以对申请流程的状态随时可以查询,系统应根据实际情况提供工单注销的功能。办理资源分配的部门对不能达到要求的申请系统应具有回退功能。通过资源申请模块可以实现对信息资源的规范管理,使信息资源可追溯,从而为信息系统实现审计功能奠定基础。
3.3.2 停复役管理模块
停复役管理模块的主要功能是确保对重要信息设备进行停运前完成设备核对、操作方案核对以及应急预案的准备等各项安全工作。工作负责人在填写停复役申请单时,系统需要提供多项安全保障内容,这些内容包括停运设备选择区(供负责人选择相对应的信息停运设备)、操作方案和应急预案的上传区(供负责人上传具体实施方案和系统出现异常后的应急预案)、工作内容及影响业务范围、信息运维部门审批、信息主管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会签意见等内容。
停复役管理模块关键角色包括工作负责人、信息运维部门审批人、信息主管部门会签人和业务主管部门会签人。信息运维部门审批人一般要求是信息运行维护部门主管,需要对工作负责人所填的各项内容进行认真核对,尤其是对应急预案和操作方案要仔细审查,把好安全关。信息主管部门会签人是信息主管部门负责人,对于关键信息设备停运事件,信息主管部门负责人必须知晓。业务主管部门会签人即业务主管部门负责人,以往信息设备停运经常会出现业务部门不知晓的情况,这不仅对于系统稳定运行以及部门关系都存在很大的隐患,因此停复役管理模块必须增加业务部门会签环节,这可以大大改善信息部门与业务部门的关系,同时也使系统停运所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
3.3.3 巡检管理模块
巡检管理模块是对设备进行定期体检的一项工作,它是信息网络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不能通过机房巡视发现的缺陷和隐患基本都是需要通过定期巡检来发现的,因此在操作上必须非常严谨、认真,容不得半点侥幸心理,每一项巡检任务都应该认真记录,严格做到不漏项。巡检类别主要包括标准设备巡检、PC服务器安装作业、UNIX操作系统安全加固作业、Veritas备份系统巡检作业、Windows操作系统安全加固作业、防火墙巡检作业、入侵检测系统巡检作业、网络系统巡检作业、小型网络工程验收作业等。本文以网络系统巡检模块为例对该模块的设计进行研究。
网络系统巡检模块关键角色为系统巡检人员。巡检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并经信息部门领导批准并公布;能够根据巡检信息判断系统工作状态,能对故障进行分析;具备该设备或业务系统操作权限。根据相关要求,网络系统巡检需要填写工作票、操作票,并经相关责任人、签发人书面认可。
4 研究总结
信息化作为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企业竞争力的有效工具已经成为电力行业迎战新的市场竞争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主要针对于在智能电网建设框架下,对建立覆盖全网的电力IT服务管理系统的建设方案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研究。本文首先分析了系统建设的需求分析,并从整体建设框架、逻辑结构的与功能模块等方面对系统的建设方案进行了具体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陈春霖,陈谈.信息化服务“智能电网”的初步探索[J]].华东电力.2009,37(6).
[2]常康,薛峰,杨卫东.中国智能电网基本特征及其技术进展评述[J].电力系统自化.2009,33(17):10-14.
[3]李井泉.基于智能电网的河北电力信息化建设展望[J].河北电力技术,2009,28(11):8-10.
篇10
关键词:数字化变电站;必要性;优点;成本分析
作者简介:周江木(1970-),男,福建云霄人,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漳州电业局,工程师。(福建漳州363000)
中图分类号:TM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6-0150-02
目前正在建设的数字化变电站越来越多,在实际工程推广应用方面,据不完全统计,国内有8个以上省份在220kV变电站全部采用数字化变电站技术(含电子式互感器),110kV全站采用数字化变电站技术的更多;部分采用数字化变电站技术(含没采用电子式互感器厂站)的省份超过三分之二。数字化变电站技术的应用已从当初的电子式互感器间隔挂网运行、110kV变电站全数字化变电站技术的试点逐渐进入到实际工程应用阶段。
一、数字化变电站建设的必要性
1.国网公司数字化电网建设的需要
围绕“构建数字化电网,打造信息化企业”的战略目标,符合国网公司在《国家电网公司关键技术研究框架(2007版)》的《数字化电网关键技术研究框架》的要求。
2.变电站先进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目前,随着智能化电器和电子式传感器的实用化、计算机等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变电站成为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方向。同时,无人值班变电站的技术发展对变电站自动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进一步简化二次接线、减少二次电缆、减少维护工作量和减少变电站的占地面积等,因而无人值班变电站的发展促进了对变电站实现数字化的要求。
二、数字化变电站的优点和特点
1.主要优点
(1)变电站自动化的各种功能共用统一的信息平台,避免了设备重复投入。
(2)电子式互感器测量精度高、无饱和、无互感器二次开路问题。
(3)简化了变电站二次接线。
(4)光纤取代电缆,电磁兼容性优越,抗干扰能力强。
(5)信息传输通道可自检,通道可靠性高。
(6)能实现变电站管理自动化。
2.主要特点
(1)变电站传输和处理的信息全数字化。
(2)过程层智能化,即一次电气设备的智能化。
(3)统一的数据模型和功能模型。
(4)统一的通信协议(IEC61850),实现数据无缝交换。
(5)信息有比较高的可靠性、完整性、实时性。
(6)各种设备和功能共享统一的信息平台。
三、110kV变电站数字化方案
基于目前数字化变电站关键技术的产品成熟度、可靠性以及上述优越性分析,建议天宝数字化变电站采用如下建设方案:
(1)按实用型数字化变电站方案进行建设,即采用基于Rogowski线圈原理的电子式互感器、一次设备(开关)+智能终端方案实现一次设备智能化,采用基于IEC61850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实现二次设备网络化。
(2)天宝变110kV进线采用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共6台;母线电压互感器采用产品成熟度较高,电容分压有源式电子式互感器,共3台。
(3)110kV合并单元与智能终端实现一次设备智能化。安装在经专门设计、制造的断路器智能汇控柜内。
(4)主变套管CT、中性点的CT仍采用传统互感器,连同中性点刀闸信息接入主变汇控柜内的合并单元、智能终端实现主变智能化。
(5)应用以IEC61850标准为核心的二次设备网络化技术,用GOOSE网络实现跳合闸、联闭锁功能,实现各厂家设备间的互操作和信息共享。
(6)在数字化条件下对二次系统进行整合:取消了独立的微机五防系统、通信电源系统,简化了全站打印机配置、故障信息系统等。
(7)全站配电装置至通信及二次设备室除交直流电源电缆外,原则上取消所有控制电缆。
四、基于全寿命周期(LCC)理念的数字化变电站成本分析
1.基于LCC理念的数字化变电站成本分析
利用LCC原理,根据实际情况简化数字化变电站的成本分析,不考虑与常规变电站相同部分的费用进行简化计算,主要针对数字化变电站采用的新设备、新技术增加或减少的一次投资成本(IC)、运行成本(OC)、由故障引起的中断供电损失成本(FC)、报废成本(DC)进行计算、分析。
2.数字化变电站LCC计算
(1)一次投资成本(IC)。所谓一次投资成本(IC),是指在变电站整个建设期间,至变电站正式投入运行以前发生的一次性所有成本。
(2)运行成本(OC)。运行成本是指变电站运行期间需要发生的一切费用总和,包括日常维护费、能耗费、环境费用、人工费、设备材料费等等。
(3)由故障引起的中断供电损失成本(FC)。由故障引起的中断供电损失成本(FC)是指变电站运行期间由于故障引起供电中断,由此产生的设备设施损坏、电量损失、用户中断供电损失索赔等费用总和。
(4)报废成本(DC)。报废成本(DC)指设备材料寿命周期结束后,清理、销毁该产品所需支付的费用。
(5)数字化变电站LCC计算结果。天宝变电站进行数字化变电站建设与常规变电站比较,变电站全寿命周期成本LCC(增量)=IC+OC+FC+DC。对于由故障引起的中断供电损失成本(FC)、报废成本(DC)进行简化处理。
3.数字化变电站 LCC 的费用-效益分析
与传统的变电站比较,数字化变电站效益主要有几个方面:
(1)一次设备实现智能化。变电站一次设备的信号系统和操作控制系统采用微处理器和光电技术,用数字控制器及数字公共信号网络取代传统的电缆连接,变电站二次系统中原先的继电器及其逻辑回路由智能电子设备取代,强电模拟信号和控制电缆由光电数字信号和光纤代替,提高了传输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同时可以减少投资和遭受雷击可能带来的损失。
(2)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减少设备的退出次数和退出时间,从而提高变电站自动化的整体可靠性,提高工作效率。
(3)二次系统的优化整合。变电站二次系统,包括继电保护装置、防误闭锁装置、同期操作装置、遥测遥控装置、故障录波装置、电压无功控制装置、在线状态检测装置等等全部基于标准化、模块化的微处理器设计,装置之间的连接全部采用高速的网络通信,二次系统不再出现常规功能装置重复的 I/O 现场接口,通过网络真正实现数据共享和资源共享,减少相同功能设备的重复投资。
(4)实现运行管理自动化。变电站运行管理自动化系统包括电力生产运行数据、状态记录和统计无纸化;数据信息分层、分流交换自动化;发生故障时即时提供故障分析报告,指明故障原因,提出故障处理意见等。
4.数字化变电站LCC结论
通过LCC分析,天宝变采用数字化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相比较,在基建阶段增加的投资为16万元;在变电站的全寿命周期内增加的全寿命周期成本(LCC)为12.78万元。
也就是说,数字化变电站技术方案使变电站的技术水平比传统变电站有了革命性的飞跃,但是增加的基建投资却不到16万元,全寿命周期增加的成本更少。
建议天宝变电站按数字化变电站方案进行建设。
五、数字化变电站设计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1.一次与二次专业间的接口
需在技术规范书中明确对一次智能化设备功能和接口的要求,明确一次设备的智能终端、电子式互感器及其互感器合并器的供货方和要求,避免一二次专业间的碰撞和遗漏。
2.电子式互感器对差动的影响
常规互感器和电子式互感器两个采样回路路由的延时是不一致的。
通过调整采样时刻,对两侧的采样路由延时差别进行补偿,保证计算差动电流的两侧电流是同一时刻值。为此增加两个定值:“本侧ECVT路由延时”、“对侧ECVT路由延时”定值。
当两侧都使用常规互感器、或两侧都使用同一型号的电子式互感器时,该定值可以整定为“0”。当一侧为常规电磁型互感器,另一侧为电子式互感器;或两侧电子式互感器型号不一致时,必须根据实际延时整定。
3.开放式数字化变电站的安全性问题
数字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基于开放的、标准的网络技术之上,所有的供应商都可以开发基于因特网的应用程序来监测、控制或远方诊断,但是带来的问题是可能导致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安全性降低,因此要重视数字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加密与防火墙设计。
- 上一篇:低碳生产技术
- 下一篇:乡村治理示范村建设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