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建设教学范文

时间:2024-01-12 17:50: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信息化建设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信息化建设教学

篇1

小学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有利于开启公平化、民主化、公开化的发展状态。在教学管理中引进信息化建设主要着力于催化管理变革,提升教学管理水平。以往的教学管理工作在有效监督方面有所缺失,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公允偏差。而信息化教学管理建设,则带来了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使教务管理直白透明,成功确保了教学管理公平化的实现。特别是在于成绩、成绩管理方面,引进信息化建设能够避免部分人员“暗箱操作”。此外,引进信息化教学管理建设,学校层面可以充分利用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借助互联网,在“校务公开”栏目与教学管理相关的信息和内容,从而保障了教学管理的民主、公开。这与过去的僵硬化管理、封闭式管理截然不同,也能够使社会公众有机会参与并且监督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从而创新教学管理模式,优化教学管理效果。有了社会公众的参与与监督,教学管理人员更加重视管理工作。

小学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有助于实现最大化的信息资源共享以及信息互动。学校日常的教学管理琐碎且复杂。传统的学校教学管理在信息资源共享、互动方面很难实现,信息数据基本要通过多层传达,教学资料基本以手工存储方式进行,数据的互动、资料的共享等方面都存在诸多障碍,而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则能开启积极的一面。教学管理人员将考试资料、成果、班级管理、日常教学管理等内容以数据形式录用电脑,再将这些数据共享。学校领导、教学管理人员、教师等可以及时查看这些数据,并围绕共享数据进行信息互动、交流,从而全面提高教学管理效果。同时,这样的方式还能够将教学管理引向无纸化、互动化、数字化道路,更加贴近现代化所提倡的方式。

小学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有利于实现教学管理的优质高效。追求质量与效能是小学教学管理工作的基本目标。对比传统方式,教学管理信息化从多角度凸显出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如信息的获取、加工,信息的反馈、互动,以及信息的公开、透明等,无不包罗各项优势。小学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经过一系列的过程,包括组合、重构、融合,能够促进聚集效应的产生,从而促进教学管理结构变革,转向现代化教学管理模式。其结果不仅为传统学校的教学管理人员有效解压,还促进了教学管理的全面信息化,以最新的管理模式,大幅提升教学管理成效,从而真正实现优质高效的教学管理目标。

篇2

关键词:教学管理 信息化 功能 应用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大力发展,我院高职教育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设立的专业不断增加,从而使教学管理工作任务越来越繁重。为了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教学管理必须改变传统模式,走信息化的路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使教学管理工作逐步迈向科学化和现代化。

1.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理论意义

1.1推进教学管理信息化是适应信息化时展的必然要求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管理能力的主工具。近年来,校园数字化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校园信息化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到目前为止,全国绝大多数的高校已经建立起校园网,为教学管理信息化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掌握并运用信息技术,更快、更好地获取和利用信息来进行教学管理已成为衡量教学管理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

1.2推进教学管理信息化是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需要的是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为了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的教育越来越侧重于对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另外办学规模的变化也给教学管理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只有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管理,提高管理效率,才能适应高校改革发展的需要。

1.3推进教学管理信息化是当前教学管理模式创新的必然要求

传统的教学管理工作,要人工处理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信息,工作量大,重复劳动多,效率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进行教学管理,不仅可以改善传统管理模式存在的上述问题,而且可以实现如教学信息资源共享及快速集成等许多传统模式不能实现的功能,从而提高教学信息处理的自动化、科学化程度。实践证明,教学管理信息化是实现教学管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是当前教学管理模式创新的必然趋势,必须加紧推进。

1.4推进教学管理信息化是提高高校教学管理质量的必然要求

高校的教学管理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头绪多,涉及面广,数据量大,随机事务繁杂,而且作为教学管理工作灵魂的教学管理理念,从思想到实践都需要一个转化的平台,如果教学管理方法与手段仍然停留在过去落后的手工操作阶段,那么就会严重制约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将先进的教学管理理念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构建适应教育发展新潮流的信息服务平台,实现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将成为整个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

2.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大量教学管理系统软件,但是普遍价格昂贵,对于正处于成长阶段的高职院校来说,很难负担得起。另外,这些软件中的一部分程序不适合高职院校,缺乏对教学管理工作的感性认识,缺乏对教学环节的了解,难以满足繁琐复杂的教学管理需求。所以高职院校必须自己研发一些实用、便捷的教学管理软件,既节省了资金,又解决了实际问题。

3.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所完成的教学管理功能

在“以人为本”、“现代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同时采集大量的有效信息,借鉴一些高校成功的经验,通过教学团队的潜心研发,实现了我院教学管理的信息化。

3.1通过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网络平成日常教学管理功能:

(1)在网络平台上教学资讯

以“教学资讯”的形式向全院传达各种教学信息,如各种教学通知,相关教学文件等。

(2)实现教学任务的网上上传和网上查询功能

教务处下达的教学任务,由各教研室进行课程安排,通过教务处网站上传。教师可以查询到自己新学期的教学任务,学院各教学班级的课程安排等信息,作为编写教学授课计划、教案等的依据。

(3)实现学生成绩的网上查询功能

教师和学生可以查询到在校各班级学生的各学期成绩,以及不及格的成绩;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成绩;全国英语B级考试的成绩;普通话测试的成绩。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很大方便。

(4)实现课时津贴的网上查询

教师可以查询到每个月的课时津贴。

(5)教学文件的网上查询及下载功能

通过教学管理这一项目,可实现教学管理文件、教学计划、大纲、课程表、进程表、校历、学生名单、平时及期末成绩单、教学用表格、教室分布图、教学简报等查询及下载功能。既方便了教师的工作,又减轻了教学管理工作的压力,提高了教学管理工作的效率。

(6)教师业务档案的网上上传

通过教师业务档案的网上上传项目,实现了教师工作量的按学期统计和历年工作量的网上查询。

(7)试题库应用

通过试题库的应用,实现了教考分离,尤其方便了学生的补考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8)学生信息查询与管理

通过校园网可查询到学生的信息,为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方便。

(9)教材建设

通过“教材建设”这一项目,实现了教材网上征订、教材库存查询、学生欠费情况查询、往届教材征订情况查询等功能,为教师征订教材提供了方便。

(10)选修课管理

通过“选修课管理”这一项目,实现了学生网上选课。教学管理部门可以及时下载学生选课的准确信息,并根据这些数据进行编班和组织教学,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增强了数据的准确性。

(11)实验室建设

通过“实验室建设”这一项目,可以了解到学院实验室建设的情况。

3.2通过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网络功能实现了信息交流

(1)建立教学BBS平台,实现了教师、学生和教学管理人员的实时互动,信息由单向传递转为双向、乃至多向的流动,最大程度地改善了信息的不对称性。

(2)设立了院长信箱、教学院长信箱、教务处处长信箱、学生信箱。

除了以上的内容外,还设有FTP网站、课件下载、师资档案查询等内容,实现了资源共享,方便了广大教师和学生。

4.结论

总之,我院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已初具规模,且有自己的特色,并在教学管理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得到了广大师生和一些专家的好评。随着现代教育对教学管理要求的提高,我院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需紧跟步伐,加强建设,更好地为人才培养和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 骆瑞金.《基于"教师个人主页系统"的网络资源建设与网络教学应用》.教育信息化杂志(CN)2005(11).

[2]李晓锋,赵国富.《加强教学资源标准化建设,推动教学信息化进程》[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4(2):43―44.

篇3

一、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定义和特点

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核心,教学管理信息化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信息化程度直接关系到高校的办学质量和效益。了解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定义和特点至关重要。

1.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定义

教学管理信息化就是指IT技术在教育管理领域的具体应用。具体来说,就是基于IT技术,在现代教育思想的指导下,运用信息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对教学过程进行高效率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从而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从教学管理内容来看,信息化涉及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过程的组织与管理、教学质量管理、教学行政管理和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队伍建设、教学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的工作。从教学管理手段来看,就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广泛应用。

2.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特点

(1)数字化

数字化是信息化管理的技术基础。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数字化特征,是在应用计算机进行教学管理的过程中,结合信息技术,将大量繁杂的教学管理信息,以数字化的形式表现出来。教学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用数字化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可使问题更加形象化、更加简单化。无论是对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和学生,数字化的特点都大大便利了教学管理,提高了教学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有利于启发人的思维。另外,教学管理信息化的数字化特征,还能提供科学的依据。

(2)知识化

现代社会处于信息一体化的社会,传授知识的手段正在发生根本变化。信息的扩散带来了整个社会的飞速发展,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实质就是知识的传播和应用的过程。教学管理信息化使原有的教学管理模式面临着新的挑战,力求推动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在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学校实行信息化的教学管理,其最大的特点是信息的高度集中和高度分享,也充分体现了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知识化的特征。

(3)网络化

网络化是指利用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把分布在不同地点的计算机互联起来,按照网络协议相互通信,以达到所有用户都可以共享软件、硬件和数据资源的目的。在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网络化是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又一显著特征。现在计算机网络在各行各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信息时代高校教学管理模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教学管理中的网络化主要是指校园网络化,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通过利用网络平台把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充分结合,实现各种教学信息的自由流动和指挥、控制、管理系统的互制互动。

二、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在有利于教学管理规范化、有利于教学管理公平化和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三个方面。

1.有利于教学管理规范化

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教学管理规范化的具体表现。一般来说,在教学管理中,传统的教学管理由基层重复采集,不仅影响了教学管理数据的准确性,而且在教学管理过程中浪费了大量的财力和物力,不利于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在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收集教学管理数据,各级教学管理人员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管理工作,使得教学管理人员从繁杂的重复性劳动中解脱出来,有效提高了教学管理的管理效率,避免了教学管理工作中财力、物力的浪费,因此有利于教学管理规范化。

2.有利于教学管理公平化

教学管理信息化还促进了教学管理的公正与公平。在教学管理中,运用信息化技术,自动优化配置教学资源,通过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信息技术与教育全面深度融合,增强了教务管理的透明度,是教学管理公平化的有效途径。如考试成绩的网上与查询,每个人面对的信息都是一样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对学生成绩管理更为便捷,一方面提高了成绩管理的透明度和教学管理的公平性;另一方面,也避免了教学管理人员或教师的暗箱操作,因此有利于维护教育的工作。此外,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使学校的各种服务、所有的公共信息都在网上,也体现了教学管理的公平性。

3.有利于管理质量的提高

在教学管理中,信息化管理系统更为灵活和高效,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管理,实现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有利于管理质量的提高。对教学管理工作而言,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质量。教学管理在信息化建设中,教学管理系统通过设置质量与评价体系,使教师和学生能够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可以帮助教学管理系统有效运行。具体说来,广大教师和学生对教学管理系统提出评价和意见,教学管理工作接受广大师生的监督与评议,并不断改进教学管理系统,有利于促进教学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的提高。

三、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当前,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不容乐观,还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教学管理信息化意识不高

教学管理信息化是现代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教学管理信息化意识不高,是当前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之一。就目前而言,在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很多高校在进行教学管理工作中,忽视了教学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在进行具体的教学管理工作中,仍然沿用传统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各部门之间在传递信息时主要是人工作业,查询教学所需数据时,还是习惯性向相关部门询问数据,而不使用教学管理信息化系统查询,这样传统的教学管理方式增加了教学管理工作的工作量,导致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直接影响了教学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不利于教学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不难看出,以上都是由于教学管理信息化意识不高造成的。

2.教学管理系统还有待完善

教学管理系统还有待完善是当前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许多高校教学管理采用了信息化系统进行教学管理,但在教学管理系统设置上还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足。这是由于教学系统软件开发设计时,主要是针对高校教学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的设计,教学管理系统在具体的运行过程中,没有结合高校教学管理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管理,使得高校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陷入困境。另外,由于教学管理工作的范围较广,涉及部门较多,在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中,教学管理系统的使用缺乏统筹规划,导致实际使用系统的部门也不全面,无法实现教学管理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

3.教学管理信息化制度滞后

教学管理信息化制度滞后,也是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薄弱环节。在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中,教学管理系统涉及面广、工作繁杂,在日常工作中,现有的教学管理制度没有教学管理信息化制度的相关规定,与教学管理信息化相匹配的制度发展较为缓慢。教学管理信息化制度滞后,主要带来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各部门之间没有制度的约束,难以保证教学管理的标准化与规范化;另一方面,制度建设的滞后无法满足现代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制约着教学管理系统的高效运行。高校教学管理各级工作人员在进行具体的工作时,没有教学管理信息化相关的制度作保障,容易造成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管理的混乱,一旦出现问题,由于职责不清造成的相互推诿的事件时有发生。

4.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偏低

教学管理人员作为高校教学管理活动的实践者,在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偏低,成为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瓶颈,使得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日常的教学管理活动中,教学管理人员由于自身知识水平的局限性,只能简单处理文字和报表,不具备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应用操作能力,面对与教学管理系统做交互式信息处理时,不能达到教学管理人员应具备的计算机操作水平,从整体上看,当前教学管理人员的信息处理能力普遍缺乏,困扰着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实施。

四、完善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为进一步提高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水平,针对上述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四个方面的策略。

1.提高教学管理信息化意识

提高教学管理信息化意识,是完善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在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相关人员应重视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在现代教学管理中的作用,加强教育观念和思想的转变,不断提高教学管理的信息化意识,重视信息化教学管理的发展,对于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至关重要。对高校而言,高校应转变传统的教学管理观念,树立信息化的教学管理观念,重视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宣传力度,形成使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习惯,加强教育观念的思想的转变,打造信息化教学管理。

2.完善教学管理信息化系统

教学管理信息化系统是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完善教学管理信息化系统,是完善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效举措。对教学管理信息化系统而言,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应结合高校教学管理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鉴于目前各部门之间相互独立的状况,加强系统之间的兼容性,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尽量使其整体化,以达到教学管理各部门之间在进行教学管理工作时协同合作的目的。对于无法整合的系统,通过对系统中数据的分析,结合相关标准,进行二次开发使其与教学管理系统建立统一接口,以便数据统一化、完整化,达到完善教学管理信息化系统的目的。

3.健全教学管理信息化制度

健全教学管理信息化制度,也是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在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建立科学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和信息化的校园平台,制定有关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相关制度,有利于确保信息化教学管理的实施。教学管理信息繁杂,必须健全教学管理信息化制度,构建一个科学的教学管理制度,可以有效提高教学管理工作效率。在健全教学管理信息化制度的过程中,由于每个学校的实际情况都是不同的,因此,健全教学管理信息化制度,应从整体上对本校情况进行分析,综合把握教学管理信息化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制定适应信息化教学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另外,在教学管理信息化制度在实施过程中,还不断地总结,及时对规章制度进行完善和修改。

4.优化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

优化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是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中,提高教学管理人员信息技术水平,有利于保持信息化系统的正常运行,优化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要充分重视对教学管理人员关于信息技术的培训,强化其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对教学管理人员而言,可以通过组织科技信息讲座的形式,定期对教学管理人员进行系统培训,提高计算机操作能力,以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信息科技素质层次,提高教学管理系统使用能力和对数据信息获取、分析和处理能力,使其更深入的认识系统,熟悉操作,以确保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开展。

总之,教学管理信息化是现代化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学管理信息化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应结合高校教学管理的实际情况,提高教学管理信息化意识、完善教学管理信息化系统、健全教学管理信息化制度、优化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不断探索完善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策略,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高,进而保障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进行。

参考文献

[1] 李红玫,张素芬,刘燕娟.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高等农业教育.2011(2).

[2] 李明星,张同建.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与核心能力形成相关性实证研究.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1(6).

[3] 熊骞.教学管理信息化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研究与实践.管理观察.2009(22).

[4] 胡小莉,张妍,王璐.关于加强高校教学管理的几点思考.现代营销(学苑版).2011(7).

[5] 曾美芬.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研究.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

[6] 黄小兰,范建春.当前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几点思考.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S2).

[7] 艾春平,李玉萍,富华.通过开放式管理使多媒体教室在高校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科技资讯.2011(16).

[8] 刘桂礼,王贺,万咏梅.教学管理信息化在实践中的应用.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3).

[9] 冯莺.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新西部(下半月).2009(3).

篇4

一、学校档案是学校教学评估工作的基础和重要依据

学校档案是集党群、行政、教学、科研、财务、基建、出版、设备等众多门类档案为一体的综合档案体系,它随着学校的建立而产生,随着学校的发展而积累。只有在收集整理大量的档案资料和数据的基础上,才能做出价值判断,由此可见,学校档案是否完整和齐全,直接影响到评估结果。加强学校档案事业的建设,提高学校档案管理水平,对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学校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

1.档案意识较为薄弱,档案工作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多数学校领导和教师,以及部分档案管理人员档案意识淡薄,只重视教学工作和其它管理工作,忽视档案工作在学校教学中的重要性,严重影响了学校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目前许多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知识结构单一,缺乏现有档案专业知识又懂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其中有的是改行搞档案工作的,有的是兼职的,由于没有受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在工作中经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漏洞。

2.档案管理体制需要健全和完善。学校在进行教学评估时,要查阅档案,学校的二级学院是基础教学业务部门,而教学档案是在教学管理、教学实践活动各个环节中直接形成的历史记录,学校进行评估需要对教学条件、教学效果进行跟踪调查和分析,但由于没有足够认识和重视档案材料在教学评估中的凭证作用,以及相当一部分档案散存于个人手中,或者没有及时收集、整理归档,导致教学档案的不齐全、不完整。长期以来,高等学校各院系虽不同程度地保存着一些教学档案资料,但缺乏一个科学、合理、可行的档案管理体系,这无疑会给档案的保管、检索、编研、利用带来不便,更不符合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需要。

3.档案材料收集不规范。学校各职能部门和教学系部档案材料的收集与整理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没有明确的归档范围和要求,该收集的没收集,不该收集的倒收集上来了;只注重红头文件的收集与整理,而不重视本部门教学管理材料的归档;个别重要文件不正规行文,有的红头文件不盖章,部分档案材料原始记录书写用圆珠笔、铅笔或复印纸代替;纸张大小不一,长短不齐,普遍缺少规范的要求和长久保存档案的考虑。以上这些情况不仅直接影响了档案的质量,而且也影响了其历史凭证作用。

4.本科教学评估的建档工作与学校档案馆的建设脱节。长期以来,本科教学评估的建档工作与学校档案馆的建设脱节,相互缺乏联系与沟通,各自为政,档案馆对二级学院建档工作的业务指导地位没有得到确认,档案馆的专职档案员也没有参与到二级学院的建档工作中去,影响了评估档案的案卷质量,导致多次返工,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三、凭借本科教学评估,推进学校档案建设的基础工作

1.教学评估能丰富和充实馆藏。通过本科教学评估活动,扩大教学档案收集范围,不仅可以补充收集到以前没有的,而具有保存和利用价值的教学档案材料,同时还可以将评估中形成的不同载体的档案收集归档。如有新闻媒体或互联网上传递的反映教学的声像档案、影像档案、实物档案、编研精品、出版物以及有归档价值且与评估相关的报刊资料等,既丰富了馆藏,同时又弥补了档案工作的不足,进一步规范了管理机制。

2.提高全员档案意识,提升档案工作地位。通过教学评估,既能使全校师生充分认识到档案的价值,又能使各级领导深刻认识到档案在学校发展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而更加关心重视支持档案工作,还能使兼职档案人员深刻体会到平时积累、收集、整理档案材料的重要性,从而更加主动、认真地做好档案工作。

3.促进学校档案质量的提高。教学评估对加强学校的档案建设,提高档案工作质量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在评估过程中,我们发现按照传统的归档办法,所建立的档案资料体系和内容,与教学评估方案及其指标体系有许多不符与差异,基层教学单位也存在相同问题,那些不全面、不完善、不够细化或者有待改进的材料,尤其需要加强建设。这些问题的发现和解决对于提高档案工作质量,增强档案为教学评估工作长效服务的功能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加快学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措施

目前,学校档案管理,仍以手工管理为主,管理手段落后,无法适应学校快速发展中急剧增长的档案信息的存储需要,无法满足学校各方面工作,特别是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方便快捷地检索、调取并有效利用档案信息的要求。在学校档案工作中快速推进现代化管理已势在必行。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实行“文档一体化”管理。尽管“文档一体化”管理的思路已提出多年,但由于现代化办公程度不高,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着文书部门和档案部门各自为政的局面。所以应该加快实现“文档一体化”管理,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资源共享的功能,将上级来文及各处室形成的文件直接转换,进入档案馆数据库。这样既能减少档案人员的重复录用,又能保证档案信息的完整性。

2.建立档案的标准化、规范化体系。要实现档案信息化建设,必须做到档案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没有标准化、规范化体系,就不可能实现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信息化建设以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为中心,电子文件对计算机设备软、硬件环境的依赖性决定了其管理(收集、归档、利用)的技术性。其形成的整个过程由一系列严密的电子文件技术标准作支撑,电子文件形成后,需要集中保管,各软件由于运行环境、版本之间的不一致会产生彼此间的不兼容性,因此建立一个通用性强、大多数软件都能接受的文件信息存储、交换格式标准、才能保证学校校园网、校际网、教育系统网、档案系统网之间档案信息存储、交换的顺利进行。

3.建立健全电子档案全过程管理的制度。从电子档案的形成到电子档案的利用,中间经历过很多环节,哪一个环节的职责不清,制度不明,都可能会影响电子档案的原始性、真实性,因此建立健全电子档案的管理制度,明确各方面的职责要求,使每一个参与人员负起分工范围内的责任非常重要。电子文件形成后,应及时进行积累,以防在分散状态下发生信息损失和变动。

4.建立电子档案管理的记录系统。纸质文件一旦形成,原件中所包含的内容和形式、特征就不会再发生变化,人们可以从这些信息上确认文件的原始性。电子档案形成后,因载体的转换和格式转换而不断地改变自身的存在形式,如果没有相关信息证实电子文件的内容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人们便难以确定它的原始性。因此,每一份电子档案都应建立必要的记录制度,从收集、积累开始就要进行记录,以保证电子档案的原始性和真实性。

5.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以电子文本的形式编制各类评估佐证材料。档案信息是国家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为目标的数据库标准体系建设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加强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在“数字化”建设的环境下,按照信息共享的标准要求,使用视频、音频、多媒体或超媒体链接技术制作评估一览表电子文件,评估佐证文件索引或文件汇编,充分发挥档案信息资源作用,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这样既能满足于各行各业、各类评估工作的要求,也能满足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要求,而且将大大促进档案与档案事业的发展,拓展档案服务领域,产生更好的服务效果。

篇5

关键词:教学管理;信息化

信息化教学管理即采用卫星通信、计算机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学管理软件等多种信息化方式,对教学过程全面管理,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管理模式。高校的教学管理主要目的是服务教学、服务师生,如何更好的服务教学、服务师生,如何更合理的加速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成为高校教学管理部门研究的热门。

1 教学管理信息化实施的必要性

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极快的推动了高校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提高了教学管理水平。教学管理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一味的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已经不符合现代教学管理的实际情况,不仅不能服务于教育教学,更有甚会成为现代化教育教学的阻碍。实现信息化教学管理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效率的提高。架构起一个各部门之间沟通的桥梁,将信息及时准确的传达给部门、教师和学生,有利于提高教学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2)工作的规范。教学实施部门和教师在教务处的统一协调下,在教学信息化系统的统一工作部署下,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各项工作,有利于更好的规范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

3)资源的合理分配。在高校教学资源能满足日常教学工作的情况下,传统的管理方式仍会造成教学资源的严重浪费,通过信息化教学管理能更好的保证教学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共享

4)校情的需要。高校扩招后,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大,教学管理信息量剧增,传统的手工方式难以管理维护,需要一个更有效的管理解决方案。

5)科学的发展。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也要适应国情、适应社会,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才能保证教学管理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2 教学管理信息化的有效途径

教学管理信息化就是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加入信息化元素,使得教学管理工作能更高效、规范、合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高校中,教学管理信息化的途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计算机网络通信和卫星通信的方式替代传统的信息交换方式。适当的与网络、通信相关公司企业合作,充分利用现有的优越通信环境,替代传统的信件、手工短信、个人电话、开会等方式。

2)以自动化办公系统替代传统的人工协作。设计开发适合学校的网上办公系统,能自动将各个部门、个人的工作按轻重缓急进行排序,提醒教务工作人员及时有效的完成各项工作。

3)以教务系统管理替代传统的文件管理。摒弃传统的手工排课、选课,学籍管理,成绩上传等操作,采用教务系统,所有数据信息存入教务信息系统,由教务信息系统统一分配协调各项工作。

4)培养信息化管理人才。有了好的教学管理系统并不表示学校教学管理信息化有了进步,如何将教务系统与教学管理实际结合起来,用到实处,才是教学管理信息化进步的标志。

3 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几点问题

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几点问题:

1)管理理念跟不上信息化的发展。高校的教学管理领导,都是从教学一线、教学管理几层一步一步走上来的,对教学工作,教学管理工作的情况了如指掌,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根深蒂固,对于新鲜事物多少有些排斥思想。

2)信息化成份不足。高校虽然是大多数人心中的象牙塔,但由于水平的参差不齐,部分学校以引进一个教务系统、完成一个学校网站建设为信息化建设,进入一个误区,信息化成份相当不足。

3)投入不足。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大工程,需要花费相当的资金购买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备,许多高校面临经费紧张的问题,这使得学校在信息化建设中投入不够,无法满足信息化建设的基本需求。

4)教学管理人员无法满足信息化技术要求。学校有许多的教学管理人员,包括从事信息化技术人员,本身专业并非技术类专业,从事教学管理多年,但对信息化的理解不够深入,造成信息化管理人才的贫乏。

4 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

要提升信息化教学管理的水平,就要从根本上解决教学信息化人才不足的问题,培养一批优秀的信息化技术人才,充分发挥他们在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当然,管理水平和其他的硬件条件也要相应的跟上步伐。

1)加强信息化管理制度建设。完善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规章制度,使得信息化建设有据可依,不断的推向更高的层次。

2)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教学管理队伍关系到了教学管理信息化实施的水平,只有大批高素质的信息化管理人才才能将信息化程度推广到更深的层次。

3)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合理的激励机制能充分调动教学信息化管理人员、教学工作者的积极性,只有大家全身心的投入到这项工作中,教育教学工作才能更出色的完成。

5结束语

信息化建设是一项艰巨而伟大的工作,是提高教学水平,服务师生的一项积极而有意义的工作。信息化建设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在自身的工作中不断学习充电,更新观念,逐步完善。只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来处理问题,才能一步一步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彭宾.提高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的策略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1).

篇6

关键词 高等院校 教育档案 信息化 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472.4 文献标识码:A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f Higher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Teaching File

ZHOU Min

(Guizhou Business College, Guiyang, Guizhou 550001)

AbstractThis paper made a brief overview of the concept of college files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analysed the necessity of it, then further analyse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teaching archives information and main existing problems,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highe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eaching archives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and realized the archives management system.

Key wordshigher colleges; education file; informationizati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0 引言

高校教学档案是教学过程全貌的浓缩,直接反映在不同时期的教学水平与质量优劣,是衡量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在信息化视野下,传统的教学档案管理模式越来越不适应高校发展的需要,高校教学档案数字化、信息化建设迫在眉睫。随着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的阶段,教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方式呈现出多元化形式,这就要求教务档案管理也必须是多样化的。如何实现高校教学档案管理信息化,实现档案与教学OA系统的优化整合,已成为高校教学档案管理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1 高校档案信息化

高校教学档案是指在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及声像材料,是学校教学管理、教学实践和教育研究活动的历史记录,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档案直接或间接地展现了教学工作的全貌,是衡量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是反映教育发展与教育改革的重要依据之一。

所谓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以纸质档案数字化及现行电子文件管理为重点,以计算机网络建设为基础,以档案资源建设为核心,以扩大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目标的一项重要档案建设。它是建设数字化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获取、处理、传输、应用教务档案资源,提高档案管理效率,实现教学资源共享,逐步实现高校档案资源数字化、信息服务网络化、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管理规范化的重要途径。具体来说,档案信息化主要包括档案数据资料信息化、档案管理工作流程信息化和档案查阅检索信息化三个方面。

2 高校教学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促使档案信息呈现出多元化趋势,电子文档、光盘、影像等形式成为存储教务信息的重要渠道。目前,选课、排课、成绩、学籍、教材管理等教务管理系统软件逐渐普及,实现了资料信息的网络化,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因此,在高校教务档案管理中引入网络化、智能化的管理手段,以提高教务档案的利用率,发挥教务档案管理的重要作用。档案管理网络化使管理更加规范、准确、便捷。高校要适应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新要求,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必须进行档案信息化建设,从而拓宽档案服务形式,提高服务效率,以满足高等教育大众化,增强社会化服务的需要,满足日益增长的档案查阅等要求。

其次,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促使信息技术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高校教学档案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教学工作的热点问题,加快高校教学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我国对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越来越重视,《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第三十八条就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当设立专项经费,为档案机构配置档案管理现代化、档案信息化所需的设备设施,加快数字档案馆建设,保障档案信息化建设与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同步进行。

第三,高校教学档案管理信息化是适应时展的必然要求。高校教务档案建设是衡量高校教学管理水平的重要材料之一,也是高校教学评估工作中的重点评估对象。只要加强高校教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

最后,加快高校教学档案信息化建设充分体现了教学档案的利用价值。高校教学档案是衡量学校教学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教学档案对于今后教学管理工作起着重要的借鉴作用,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非常便捷、高效的教学档案资源查询服务。

3 高校教学档案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在信息技术日益渗透的今天,我国高校管理模式也发生巨大变化,高校校园网已经普及,学籍管理、在线选课等已广泛应用,但部分高校教务档案管理仍处于手工阶段,信息化程度低,缺乏规范化的教学档案收集整理,严重影响工作效率的提高。在教学档案的内容及分类体系方面也表现不一致,有按教学活动的归属范围分的,有按教学档案的属性分类的。在档案管理队伍建设方面整体素质不高,信息管理水平低下。没有专门的教学档案管理人员,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人员是档案管理的前提基础,只有档案管理人员具备良好的业务管理水平和计算机应用水平,才能保证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顺利进行。另外,档案管理目前还没有形成标准化、制度化的管理体系,很多高校的教务档案管理缺乏管理制度,教学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统计、归档、分析等工作无严格程序,管理缺少系统的、完备的档案标准化体系。

4 对策建议

高校要合理开发与利用教务档案,为教学管理工作提供高质量服务,必须加强教学档案信息化建设。首先要提高各级领导对教学档案信息化工作的认识,加大对教学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稳定教学档案管理队伍,提高整体素质水平,制定计划,逐级逐步的实施,从而实现教学档案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管理。

其次,要加快教学档案的数字化工作,优化管理,促进OA系统、学籍信息、课程选课、考试成绩等的数据库整合,从而达到数字化管理,实现资源共享。

第三,要加强教学档案内容方面的改进,实现以反映课堂教学为主的理论向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档案管理的转向;以反映教师以课堂传授知识向以反映教师科研活动档案的转变;以反映学生课堂学习成绩向反映学生研究性思维的成绩的档案转向。增加教学实践文档和教师科研活动档案的管理,增加学生科技活动档案的管理。

第四,要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进行教学档案的标准化建设,对档案材料的形成、收集、积累、鉴定、归档等实行全过程的管理与监控,逐步实现管理的标准化。

第五,要实现教学档案的信息互动。实现教学档案与使用者之间的信息互动是教学档案管理最初和最终的目标。教师可以利用教学档案服务网交流教学信息,学生可以利用教学档案通晓课程设置情况,上课时间的变动、实现师生互动等。在迎接教学评估时,可以从教学档案中获取所需的各方面的信息。

最后,要促进高校教学档案与OA系统的优化整合。实现OA系统与教学档案管理的对接,在同一个接口中进行电子档案的接收和转发,实现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的对接。完善电子档案管理制度,建立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同步归档的“双轨制”制度。在OA系统中实施全面的教学档案管理,加强档案业务培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技能水平和专业素质。

5 高校教学档案信息化建设实践

高校教学档案管理系统包括分类管理、用户管理、报表统计、检索查询、资料下载、通知公告等六个功能模块,如图1所示。

(1)用户管理模块。通过用户管理模块实现对使用系统的用户和用户权限的操作管理。本系统初步设置的用户类型包括:管理员、一般用户、高级管理员3类用户。如表1所示。

表1用户权限管理表

(2)分类管理模块。管理员和超级管理员具有对系统中的档案数据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操作权限,有效控制了系统中的非法访问,达到分类管理的目的。如图2所示。

(3)档案查询模块。档案查询模块含有用户基本信息、教学质量评价、教学任务、教学工作量、教学奖惩、教学研究等模块,满足了一般用户信息检索、打印、输出等基本需求。

(4)报表统计管理模块。该模块主要实现档案资料查询。拥有权限的用户可以通过该功能生成规范化的档案报表和统计报表。

(5)档案资料下载模块。该模块提供相关教学规章制度、文件资料和表格的下载功能。

(6)通知公告模块。该模块主要实现公告、通知和相关信息的操作。

系统采用C/S的结构,应用Delphi语言编程实现了系统的功能。其中系统登录模块主要进行用户登录管理,可以选择用户名,输入用户密码,如果用户输入密码错误则给出出错提示,限制用户的登录(如图3)。这个模块还进行数据库的连接状态检测,数据库如果连接不正常则给处理错误信息,当连接不成功的时候出现设置按钮,用户可以进行数据库的检测。在程序启动过程中,有时由于网络可能出现故障导致无法连接到数据库,此时就会出现错误提示。当系统正常启动后,即进入高校教学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主界面。

参考文献

[1]刘萍,杨俊.高校教学档案信息化管理分析[J].管理观察,2009(5).

[2]蔡玉芳.论高校教学档案的信息化建设[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9(2).

[3]张文元.OA系统与档案管理系统之间的无缝对接[J].兰台世界,2008(12).

篇7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社会的发展对具有专业职业技能的人才有了更加广泛的需求,也对具有专业职业技能的人才的职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展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可以有效促使职业学校的学生在职业高校良好的教学管理环境下,取得更加理想的学习成果,全面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进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充分发挥自身的实力和优势,实现自身的职业规划,成为一名优秀的技术性人才[1]。

一、开展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研究

职业学校是培养我国职业型人才的重要场所之一,开展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研究,将信息化建设应用于职业高校的管理工作中,是保障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良好开展的基础。从客观的角度上看,职业学校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较低,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能力也相对较差,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因此职业学校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时,需要充分考虑职业学校学生这一相对特殊的情况,才能实现高效的教学管理,才能有效保障良好的教育和教学成果的取得。

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职业学校的教学管理的开展进程中,可以将职业学校的教育信息和学生信息应用现代信息进行整合,促使职业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更加完善和高效开展。职业学校在开展教学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可以充分借助信息技术所具有的灵活性、全面性以及多变性,有效实现教学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在确保职业学校教学秩序的同时,也使得学校的教学管理成本得到了有效降低,进而可以将更多的资源投入教学工作的开展进程中。因此,通过研究可知开展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对高职学校开展良好的教学工作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开展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方式探究

在明确开展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之后,开展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方式探究,可以有效将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具体实施在高职教学活动的开展进程中。开展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方式探究,可以将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方式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实施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高职教学工作开展的效率

实施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实施方式之一便是应用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方式提高高职教学工作开展的效率。在传统的高职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开展的过程中,学校的各个部门以及教师和学生之间不能够及时进行沟通和信息的交流,因此导致职业学校教学工作的开展缺乏高效性[2]。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学校教学管理中的根本目的之一便是实施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高职教学工作开展的效率。应用职业高校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管理方式开展管理工作,实现学校的各个部门以及教师和学生之间及时进行沟通和信息的交流,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障高职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开展的实效性和时效性。

因此,实施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高职教学工作开展的效率,是开展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的实施方式之一。

2.实施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高职教学工作开展的教学质量

应用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方式,提高高职教学工作开展的教学质量,也是实施职业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实施方式。将信息化建设的教学理念与高职开展的职业教育理念相结合,应用这一教学方式的根本目的之一就是为高职教学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加广阔的教学信息资源库[3]。由于网络多媒体的教学内容丰富,内容的涵盖面也十分广阔,应用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方式,将丰富的网络多媒体内容与高职学校的课堂教学内容相结合,可以有效提高高职教学工作开展的教学质量,进而促使高职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的开展进程中。高职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的增加,必会使得高职学校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更加良好的课堂秩序。

3.实施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高职教学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高职教学管理工作人员在开展教学管理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应用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软件来高效完成教学信息和学生信息的导入和存储工作。因此,实施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有效提高高职教学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促使高职教学管理工作人员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并且能够良好地运用软件完成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高职教学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是保证高职教学管理工作高效开展的必要前提。因此实施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高职教学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开展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重要的实施方式之一。

4.实施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提升高职教师开展业务管理工作时的管理效率

实施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建O,提升高职教师开展业务管理工作时的管理效率,是实施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方式之一。

高职教师应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学生的课堂信息的统计工作,并且以电子文档的形式将所统计出的信息数据发送至教务处,可以有效实现高职教师开展业务管理工作时的管理效率的大幅度提升。

三、结语

开展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首先应当明确其重要性:在确保职业学校教学秩序的同时,也使得学校的教学管理成本得到有效的降低,进而高职学校可以将更多的资源投入教学工作的开展过程当中。

然后探究开展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方式:实施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高职教学工作开展的工作效率;实施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高职教学工作开展的教学质量;实施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高职教学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实施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提升高职教师开展业务管理工作时的管理效率。

总而言之,开展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提高高职教学工作开展的教学质量,可以促使高职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实力和优势,实现自身的职业规划,以成为一名优秀的技术性人才。

参考文献:

[1]徐镇辉,郑东生,沈毅波.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漳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11):38-40.

篇8

关键词:职业学校;教学信息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3)15-0069-02

一、职校教学信息化建设的特征

职业教育在教育管理和教学实施上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因而中等职业学校在教学目标和培养模式等方面,没有普通高中那种规范明确的大一统标准,它强调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培养的多样性和开放性;又不同于高等院校的全面深入系统的专业人才培养,它强调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培养的实用性和实践性。这些特征也在无形之中决定着职校教学信息化建设的层次定位,即根据职校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分层次地建设实用型的信息化教学资源,注重轻量级、校本开发性,而不强调大规模、高端理论性。

二、推进我校教学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意义

推进职校教学信息化建设,可以解决目前我校教学资源还未形成体系、对课堂教学及教学科研工作还未起到应有的支撑辅助作用、网络课程及人机教学等更富创新性的教学模式还未形成规模的问题。

推进职校教学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在教学管理层面主要着眼于服务教学实践。通过运用信息技术革新教学管理模式,加强学校自主开发与积累,借助电子资源系统的智能化管理功能,有效整合各学科教学资源,形成多层次多类型的教学资源架构,为一线学科教学改革营造环境、提供支持、搭建平台,从而为教学科研、教学管理工作提供应有的支撑,不断提升学校教学信息化水平。在此过程中,将大大有利于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手段解决教学科研问题、整合教学资源的能力,提升教师的教科研成果层次。

推进职校教学信息化建设,也将有利于培养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下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激发他们的潜能和创造力,促进他们专业能力和职业技能的提高。

三、推进我校教学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方案

在本项目小组主要成员、分管教学工作副校长的整体构思和指导下,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经过多次研究讨论,我们形成了学校教学信息化建设的理论架构,制订了《全面推进学校教学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工作方案》,使今后的每一项工作有章可循、有位可定,思路清晰、目标明确。

推进职校教学信息化建设的实施计划与方案可以概括为“1个基础平台、3个专题系统、6个资源库”, 即在基础平台的信息环境下,借助电子资源系统的智能化管理功能,形成多层次的、可扩充的教学资源架构,同时此架构可以为打造一系列精品课程提供优质的主体资源。图1所示的概念图可以形象地标示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1.夯实1个基础平台

基础平台即我校已成功运行了3年的鹏达电子校务系统平台,借此平台,学校已进行了一系列教学管理模式和手段的革新,如学分数据库、网上评教、智能排课、信息共享等,逐步强化了我校教师的教学信息化观念,更新了教师的教学管理方法。其中完整且不断更新的教学信息(包括教师、学生、课程、学分等信息)将是所有专题系统的数据源。今后也将进一步充分应用平台中的其它功能不断夯实电子校务平台的应用。

2.引入3个专题系统

3个专题系统即题库系统、教学资源系统和网络课程系统。

题库系统已于2011年引入,目的是建立各学科较完整规范的试题资源库,从而实现试卷生成和在线考核。目前系统中已建立了31门学科题库、5000多道试题,并在上学期期中考试中对两门学科成功试点使用了此系统。今后的工作重点是“进一步优化题库质量”,多进行常态化的题库更新工作,学校将继续做好学科题库创建的检查指导和技术服务工作,使更多学科的期中期末考试能够试点使用此系统,进行试卷生成或上机测试阅卷工作,使题库系统真正发挥实效,实现课程考核内容资源化和信息化。

教学资源系统即将于2013年上半年引入,其作用是对各类教学电子资源进行规范化智能化管理,能够提供教学资源的上传、审核、搜索、浏览、评价、收藏等功能,支持目录结构导入的方式。在这个“容器”的管理下,各类型的教学资源(包括文本、图片、网页、视频、音频文件、flash文件等)和各主题的教学资源(包括电子教案、课堂录像、课件系列、教研论文等)将被有机地整合和存储,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和生长,成为各学科网络课程体系的主体资源。

网络课程系统将于2013年上半年引入。该系统能够按照专业课程分类展现网络课程,提供网络课程的检索与查询。学生可登录系统学习网络课程、通过向网络教师提问互动、进行网络练习与考试。教师可登录系统管理学生学习进度、解答学生学习问题、评估学生学习成绩等等。在网络课程系统的支持下,静态的教学资源将“活化”为互动的课程,教学不再局限于课堂上面对面的交流,基于网络课程的学习和互动,将从多个角度对课堂教学形成有益补充和有力支持,辅助学生对学科知识进行个性化学习、自主探究及合作学习等,弥补统一性教学的种种不足,改进和优化课堂教学,实现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革新。

3.建立6个资源库

3个专题系统就像3个智能化的容器,实现对各类教学资源库的存储和管理。除学科题库外,资源库还包括电子教案库、课堂录像库、课件库、教研论文库、网络课程库。其中,学科题库以学科为单位;电子教案库、课堂录像库、课件库都以学科为基础自成体系,以每个知识块为一个基本单位,但三者应从知识主题上保持基本同步和呼应;网络课程库则是在前5种资源较为丰富成熟的基础上,二次加工整合形成的应用型综合资源库。

由于各类资源库庞大繁杂,建立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甚至可能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尤其在以市场为导向的职校教育中,专业教学常常需要应对变化的市场需求。资源库的建立也不可能一劳永逸,需要不断更新、不断优化。

各类资源库虽然庞大繁杂,但并不需要从零开始,多年来教育领域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入发展,教师信息素养与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积跬步”必然“成千里”,教师通过动手实践或分工协作,手中积累了大量或零散或小成体系的题库、课件、教案等电子资料,其中凝结了教师个性化的劳动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思想,具有形成体系、实现共享的价值。

四、推进我校教学信息化建设的措施手段

学校将全面推进教学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措施纳入教学工作计划,举行了教学信息化建设工作启动仪式,在全体教师中进行了工作方案的解读和整体分工动员,明确了近期工作任务和远期的工作目标。并在学校青年教师、骨干教师群体中多次进行理念渗透和培训,使“全面推进教学信息化建设、有效建立整合各学科教学资源、提升教科研成果层次”的目标和理念逐渐为教师所熟知和认同。

学校力图以“全员参与、分工明确、逐步推进、重在实效”为工作思路,做到统筹兼顾、分步实施、及时总结、逐步完善。各部门人员的基本职责为:

(1)校级领导牵头指挥、整体决策。

(2)项目负责人(教务处干部)拟定学科教学资源建设实施性计划表,邀请专家对学科教师进行技术培训,做好教师动员、过程管理和阶段检查指导工作。

(3)教研组长积极做好本组教师的任务分工和协调工作,以集备组为单位成立学科资源小组,明确各学科负责人、组内分工和计划进度。

(4)学科教师根据分工,要分步骤、有重点、常态化地做好各类教学资源文件的整理、汇编和导入工作,逐步形成较完整、规范的各类学科资源体系。

篇9

一、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的核心——教务管理系统信息化的组成

教务管理系统常规功能模块是:教学计划模块、学籍管理模块、教材管理模块、考试安排模块、实践教学模块、教学资源模块、选课模块、排课模块、成绩模块、评教等模块等。除了这些基本模块以外,还应该增加一个教学实时播报模块。该模块的功能包括课程信息、备课成果展示、课堂在线直播、日常教学进度周报、论文指导进度、作业批改情况、教师评课留言等模块。其中课堂在线直播每天一早公布由教务部随机抽取开放课堂的教师名单,上课时间、地点以及课程名称。其他教师可以前往随堂听课,这便是在不少学校中实施的开放式随堂听课制度。增加这些功能的好处是不仅能促进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和质量,促进教师提高教学工作的规范性、计划性、严谨性、科学性,还能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思维碰撞,形成良好的教学风气。提高高校的教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高效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存在的问题

1 缺乏统一标准,各自为阵,造成大量重复工作

当前多数高校的教务信息系统只在教务管理人员中使用。只有少数高校开通了教务管理系统客户端查询功能,方便辅导员能及时了解学生各科成绩。有的高校学工部、招生部门各自用一套管理软件。高校内部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和协调,各部门从自己的工作角度开发或者购买了相应的管理信息系统没有资源共享,管理人员用大量时间在信息的获取和统计上,并且还在大量使用手工报表或电子表格,电子邮件等信息手段没充分利用,造成大量纸张的浪费。这种现状往往导致很多重复的工作的同时还降低了数据的准确性。高校各部门之间需要很多数据互相支持,如教务系统的奖励与处分、学生成绩情况,招生部门的新生录取、开学报到情况、学工部的学生基本信息等,财务部的学生的缴费情况等,这些数据可能各个部门在实际工作中都会用到,如果不能及时共享,会对工作造成极大的不方便,大大降低整个教学管理工作效率。

2、教学管理信息系统不完善,设计者和使用者脱节

不少高校是购买软件公司的教务系统,而往往程序设计人员对教学管理工作不熟悉,在设计各项教学管理系统功能时不能全面考虑各个模块的联系性和独立性,对教学管理中的各个环节内在联系不是特别熟悉,很难完全契合高校教学管理的实际需要。

3、设备老化,需求和供给脱节

部分高校特别是民办高校,资金局限,往往对教务管理系统投入有限,服务器老化,跟不上教学管理人员和师生的需要,在学生大量选课的时候往往会造成系统崩溃,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在教学管理人员使用教务系统的时候,也会响应缓慢,给使用者造成不便和麻烦。高校教务系统的购买大都是通过招标购得。后期的升级维护往往滞后,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对系统改进的建议得不到及时的处理。导致教务系统跟不上教学的发展要求,体现不出信息化的优越性。

4、风险管理意识有待加强

高校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建成后会面临安全风险问题,我们应该认识到高校里面很多数据是有保密要求的,建成后的教务管理数据库是整个教务运行的基础,一旦数据遭到破坏就会影响全校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造成的后果不可估计。

三、建议解决对策

1、整合高校各部门的信息资源,实现数据共享,规范化管理,设置不同权限开放各种信息资源供学生、老师查询。建立各种激励奖励制度,鼓励教师、技术人员、相关专业学生开发规范、实用的信息系统,建立集电子教材、教学进度、课件、学术文献数据库、学生管理数据库等为一体的信息资源库,信息系统的建设开发一定要统一标准,以利于信息共享和利用。

2、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要发挥高校自身的技术资源和知识优势,和企业结合开发平台,让专门的管理技术人员与企业合作开发本校个性化的教学管理系统软件,并参与后期维护系统的工作。软件的应用方面要快捷、方便、高效、实用,软件界面具有简易的可操作性和友好的交互性。在建立教学管理信息资源系统时,要让一线使用人员参与进来,及时提出建设和修改意见,完善后期使用过程中的维护升级,不断收集使用者的意见,做出合理的调整,以契合教学发展的要求

3、提高高校对教务系统等信息化设备的投入。定期逐渐更新服务器,及时维护数据,把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应用到高校的教学管理中。提高教学管理工作的效率。

4、要特别防范来自网络上对软件的破坏或者对数据的修改。服务器的数据维护、系统更新、权限变更等管理工作实行专人负责,系统管理人员要时常对重要的数据信息进行备份。加强拥有不同管理权限的教学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并建立安全风险制度,做到权责分明,防范密码或内部教务信息的外泄。高校还必须建立一支责任心强、技术过硬、能吃苦、符合信息化建设需要的精干技术管理维护人员的队伍,以便能及时处理解决软、硬件等故障,并给技术维护人员培训和深造的机会,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以适应岗位的需求。

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教学管理信息化是提高教学管理水平的必要条件,实现管理信息化将提高整个高校工作效率,减少重复劳动和资源浪费。教学管理信息化能提高高校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性,提高工作的规范性和明确工作职责,能增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合作,减少矛盾。其中,教务管理系统建设在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具有核心地位,教务管理系统对提高高校教务管理水平所起到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信息化的工作方式使得教学管理工作更加系统规范也更加高效。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高职院校 教学管理 信息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9-0247-01

一、高职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管理人员对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够

现在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人员没有充分的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学管理中他们没有将信息化建设作为重点来抓,有的学校即使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但却忽略了教学管理信息化是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工作的,他们还处于盲目的阶段,没有建立起完善的领导决策机构,也没有制定总体教学规划,形成了思想落后,重教学轻管理的管理模式,同时又很多工作还停留在繁琐、复杂、混乱的境况中,不能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化技术,也没有形成一套科学化的管理机制。

(二)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观念滞后

现在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人员信息化建设的观念滞后,他们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中,依照原来的教学管理理论和方法,用陈旧的管理理念对教学进行信息的管理,同时也因为学校的信息化设施有限,加上他们缺乏经验的交流、总结和协作,使管理人员对于更新信息化建设的理念更加无从谈起。

(三)教学管理内容信息化程度不高

从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来看,教学中科技含量严重不足,很多高职院校只是仅仅满足于相关教学软件和财务统计的应用。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仅仅满足于应用多媒体制作课件的教学,使很多信息化的教学辅助工具没有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教学中,网络化、智能化、信息化、科技化的教学和管理模式并没有得到普及,造成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效率极为低下。

二、对高职教学管理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的对策分析

(一)更新传统的教学管理观,让信息技术进入课堂

推进教学管理现代化,必须保持思想的解放,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变革传统的教育思想为先导和动力,实现管理创新,在教学中,要做到让信息技术真正的进入课堂,促进教师和学生的主动参与,不能让信息技术被挡在课堂之外。但要教师和学生的主动参与,就必须让信息技术被广大师生共同接受和认同。在推广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很多教师不认可信息技术,也拒绝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运用。这种现象是我们预料之中的。这是由于进几年来大量的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被闲置,使得学校、教师、学生都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大大的减低。同时也由于很多教师在使用信息技术教学时,没有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使得教学效果没有得到较大的提高。这些情况都使得教师对电子信息技术的的态度渐渐转为怀疑,不愿意接受,有甚者甚至是排斥。因此,要促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就必须通过多种途径,例如:通过开展讲座、组织辩论等方式使教师改变观念,转而接受信息技术,通过在课堂上引进信息技术的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管理观的更新。

(二)加强教学管理队伍的建设

当今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经济全球化也日益明显。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使得我们已经处在一个信息空前丰富的时代,这个时代要求每一位教学管理人员必须懂得现代教育的教学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掌握科学的管理方法,具有管理经验和创新能力,熟练掌握各种基本网络技术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成为技术型、复合型、创新型的高素质教学管理人员。同时对于教师而言,要树立利用信息技术辅导学习的学习观念,特别是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因为其肩负着培养祖国未来建设人才的艰巨使命。教师除了不断提高所教学科的专业水平之外,信息技术的运用,为教师树立终生的学习观念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教师在信息技术运用对教学的推动下,加强终身学习观念的意识,能够掌握先进的教学设备,掌握不断更新的软、硬件系统,不断地提高自己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并使其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提高教学效果,优化教学方式,从而反作用于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三)完善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信息体系

教学管理的任务,就是在通过从影响教学质量的各因素出发,加强管理,不断的改进方法,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目标的实现。因此,在教学管理中,必须积极完善教学管理信息体系,要改变传统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创新管理模式,顺应教学管理的时代性和现实性,对教学管理信息化工作进行全面的管理,这已经成为教学质量管理发展的客观要求。

(四)加大对教学管理系统方面的投入

加大对教学管理系统方面的投入要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以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方便和服务的原则,不断的完善教学管理系统,加强各模块的规范管理,要以发展的眼光看教学管理系统。加大对其的投入,首先要从资金上,因为在日常的系统维护中,由于系统的特点,许多问题常常是学院管理员无法解决的,需要软件开发公司的技术员来解决,这样造成的维护费会比较高。另外,教学管理系统对于服务器硬件要求也是比较高的,所以教学管理信息化需要比较大的资金投入,而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所需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拨款,但仅仅依靠国家的拨款是远远不够的。管理人员要强化国家拨款的主要渠道,要力争国家的财政每年都要有固定的经费投放到教学信息化建设中。其次,要加强教务管理系统的后期个性化修改,使之方便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是需要各个部门统一协调行动的。这是一项可持续发展的工程,加强信息化建设,首先要认识到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要从更新传统的教学管理观,让信息技术进入课堂,加强教学管理队伍的建设,完善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信息体系,加大对教学管理系统方面的投入等方面出发,提高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参考文献:

[1]何红梅. 高职院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刍议[J]. 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2)

[2]陈小芳. 初探高职院校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J].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