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重点知识范文

时间:2024-01-12 17:49: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病理学重点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病理学重点知识

篇1

【摘要】八年制医学生培养要求在临床教学中有效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以后的临床工作及未来做到可持续发展。“典型病例导入式”教学法把选择整理和加工后的典型病例,用恰当的方式,运用在理论授课和见习、实习课中,充分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发挥以教员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的双边活动作用,尤其适用于八年制医学生培养,值得在临床教学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典型病例、临床医学八年制、骨科、医学教育

八年制医学生是一种新的培养方式,相对其他学制,八年制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将医学作为未来的终生职业,所以如何在临床教学中有效的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其以后临床工作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作者结合骨科学科特点,在教学中采用“典型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 骨科临床教学的特点

骨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随着医学的进步以及现代科技与生产力的迅猛发展,骨科临床医疗对医生的理论和实践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其他临床学科比较,骨科教学有其自身突出的特点。首先是专业性强,涉及的内容繁多、复杂,涵盖面广泛(如四肢、脊柱、骨盆、关节、肌肉、脊髓及周围神经,涉及解剖、生理、病理、影像等多门学科),新理论、新技术、新业务发展与知识更新较快。学生常因所学内容感到繁多、难记、难掌握,而产生对骨科学习的畏惧心理,不同程度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如按照既往“以教员为中心、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学生虽能死记硬背记忆相应的知识点,却难以将前期学习的解剖、生理、病理等知识与临床实际病例结合起来进行分析,不利于学生临床思维和分析能力的培养。

2 八年制医学生培养的特点

临床医学八年制教学目标是培养达到临床医学博士研究生水平的高素质医学人才,为各学科的发展提供骨干力量。因此,如何做好临床八年制教学,为我国医学事业输送优秀人才,是医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挑战与急需解决的问题。八年制临床教学阶段是八年制医学教育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八年制医学教育的质量。其临床教学要求通过临床专业教学,培养学生具有较深的基础理论,较广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临床工作能力,能够全面系统的搜集病史资料,准确、规范、熟练的体格检查,对疾病做出正确诊断和处理以及对危、急、重症的应急能力。通过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及智力开发,为培养学生成为医学科学已知领域的革新者和未知领域的开拓者打下坚实基础[1,2]。临床教学坚持在实践中反复学习、巩固和深化的原则。应安排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进入临床,解除病人,开展在教师指导下的床边教学和结合临床实际的自学。根据这一要求,作者尝试将“典型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应用到临床教学实践中。

3 “典型病例导入式教学法”的特点和实施

“典型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把选择整理和加工后的典型病例,用恰当的方式,运用在理论授课和见习、实习课中,目的是充分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发挥以教员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的双边活动作用,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典型病例导入式教学法”与一般示教病例有所不同,其主要区别是它需要教师做出周密的教程设计。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在教员方面,需要其在教学大纲要求的范围内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临床病例,进行整理和加工,使其突出典型性,又要以最恰当的方式予以展示,并设计出高质量的临床问题,组织同学进行分析和讨论,并要求教员采用多元的教学模式(如:实例、多媒体等)以提高教学的参与度及趣味性。所以,教师不但要认识到“典型病例导入式教学法”的特点和意义,课前要认真备课,熟知典型病例内容以及与病例内容相关的解剖、生理和病理等基础知识,还要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不但理论和临床能力过硬,同时还要有组织讨论,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临床思维和分析的能力。这无疑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学生来说,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和讨论,可极大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思考性,从而更好地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3-5]。

它的教学程序包括病案准备-展示病案-提出问题-自学思考-讨论质疑-评价精讲等环节。每个环节均有具体要求。在病案准备阶段,主要依据临床教学大纲编写,但须强调以下几点:选择本科典型病例这是本教学法实施的关键,尽可能选择本科现有的常见病,病案的编写主要遵循以下标准:(1)选择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思考的常见且典型的病例;(2)病案内容与教学大纲难易适中;(3)病案内容完整,形式多样,可以是多媒体、书面或是电子文档等;(4)按教学目标要求制定问题,以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为主;(4)按教学目标要求制定问题,以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为主,适当涉及病理生理、解剖及病理等基础知识,但不超越教学目标、范围,问题形式多样,注意问题的生动性,便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施的具体步骤包括:要求学生预习,教员可将典型病例提前展示给学生,便于学生课前预习、查阅资料,培养学生自学、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自学教材,使学生初步掌握有关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并鼓励发挥主观能动性,勇于发现问题,并提出自己认为的难点、重点和问题。在上述预习自学的基础上,临床教学时由教员围绕病例进行讲解,讲述要点和难点以及学生在学习上可能出现的疑点和难点。教员精讲评价是本教学法的重点,力求将知识系统化,要点纲目化,技能操作形象化及实践化,不仅要把根据典型病例提出的问题全部解决,充分体现对病例的诊断治疗思路,而且为深入更深层的知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然后具体分析典型病例,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结合病例进行认真思考,列出分析要点和讨论提纲,准备随后进行的课堂讨论。之后,进入讨论质疑阶段:讨论是该教学法的主要形式,也是核心所在。通过讨论、质疑,各抒己见,集思广益,把学习活动引向深入。讨论可分为几个阶段,在教员引导下进行,首先讨论学生自己提出的难点、重点问题,尽可能做到人人有见解,人人有发言,然后教员启发、点拨和质疑,并就提出的难点、重点问题,鼓励同学间有不同意见时进行辩论,最后由学生试着组织、归纳众多观点和解释,提出初步结论:教员则根据学院的讨论情况,有针对性的给予指导。最后教员总结:重点在于对病例如何分析,如何做出诊断和鉴别诊断,对讨论中有代表性问题做出合理解答。教员进行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判断讨论是否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4 教学实践体会

与传统的填鸭式及单纯病例示教教学法相比,应用“典型病例导入式教学法”教学后在多方面提高了教学效果。对教员来说,本教学法要求教员要有深厚和坚实的基础知识,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要求具有较强的组织讨论,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临床思维和分析的能力。这对教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有显著增强。以往学生依赖于从教员那里找答案,本教学法则要求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自己寻找答案,在找答案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使用国际互联网、学习论坛、图书馆、文献检索等多种途径。其次,通过寻找答案及小组的讨论、激发思维,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此外,该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互动学习,通过同学之间的讨论与交流,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与他人合作意识。在教学法的实施中,由于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方式多样,学生的参与度高,学生的成就感得到极大的满足,因而学习兴趣也得到了极大提高。由于常见的沟通和交流,学生间和师生间彼此了解与互动情形比传统课程的情况更好[6,7]。

综上所述,与传统现行的教学模式相比,该教学法所能够达到的培养综合能力的目标更为优越,尤其适用于八年制医学生培养,值得在临床教学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伍文星,杨彬. 创新八年制教学管理,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J]. 医学教育探索,2008,7(5):455-457.

[2] 聂小蒙,徐晓璐. 临床医学八年制教学中开展询证医学教育的探讨[J]. 西北医学教育,2009,17(3):460-461.

[3] Rhem J.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 introduction [J]. Nat Teeach Learn Forum, 1998,8(1):1.

[4] Christophel AS, Susan CP, Edward J. Problem based learning and problem-solving skills [J]. Biochem Educ, 1995,23(3):149.

[5] Dochy F, Segers M, Van den Bossche P, et al. Effects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a meta-analysis [J]. Learn Instruct. 2003,13:533

篇2

关键词:园艺植物病理学;微课程;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11-0049-03

社会的不断进步使高校教育面临巨大挑战,大数据时代给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带来无限机遇,传统教育模式已经逐渐表现出某种不适应性,合理利用大数据,电子设备及网络资源会大大提高人才培养效率。近年来,国家和各大高校逐渐开始重视微课程建设。

“园艺植物病理学”为园艺及植物保护专业的基础课程,在整个学科的专业课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

位。该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均较强的学科[1]。笔者发现,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表现出诸多局限之处,亟须辅以新型教学工具,微课程的实施给此课程的建设和变革提供了有利的机会,因此,本文针对“园艺植物病理学”微课程建设展开论述。

一、微课程的内涵及特点

(一) 微课程的内涵

目前,许多人认为“微课程”等同于“微课”,将二者的概念混淆[2],但笔者认为,“微课程”与“微课”有所交叉但又不完全相同,不可同日而语。“微课”是指依托媒体教学视频,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易错点等内容而开展的趣味性强、针对性强且具有启发性时间较短的教学设计。“微课程”指针对某一学科或者某个专题而设计的微型课程,是一个涵盖微课的大的范

围。微课程以一系列密切相关,相互联系的微课为主体,主要应用数字化媒体资源进行教学,微课程不仅仅包含微课,还包含教学设计、课件、习题检测等辅助教学资源以及学生讨论、教师点评等教学活动[3]。

(二)微课程的特点

微课程主要具有以下特点:第一,课程时间短、所含的内容量较小、表现形式多样;第二,利用电子教学设备及数字化媒体,例如PPT、正式学习微视频、Flash作为教学平台[4];第三,趣味性强,参与性强;第四,利用率高,可以不受时间、地点限制随时随地学习。总之,相较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微课程具有更普遍的适用性,更易于被知识接收者掌握和接受,可以说微课程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

二、“园艺植物病理学”教学面临的挑战

(一)课时压缩严重

“园艺植物病理学”是园艺植物保护专业的基础课程,但现在高校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综合课程课时比例加大,这就一定程度上压缩了专业课程的课时数量。近年来,“园艺植物病理学”相关的成果、观点不断更新,学生应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不断增加和丰富,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的矛盾给“园艺植物病理学”专业教师带来了不小的挑战[5]。如何在短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成了该门课程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合理利用微课程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

(二)理论教学方式单一

“园艺植物病理学”课程的传统教学方式为教师利用PPT结合板书“满堂灌”教学,有些教师的PPT以大篇幅的文字为主[6]。“园艺植物病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包含许多抽象概念及无直观印象的名词,传统的学习方式往往会使学生感觉枯燥,晦涩难懂,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笔者通过对所教授学生的访谈发现,学生普遍认可该门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但传统教学模式使得许多学生缺乏对此门课程学习的兴趣,往往感觉学习难度较大,无从下手,这就需要教师探索出趣味性、实用性更强的新型教学模式,从而使学生更容易更扎实地掌握该门课程所涉及的知识内容。

此外,传统“园艺植物病理学”每次的教学时间一般为两学时,每学时45分钟,有研究表明,学生高度集中精力的时间一般为10―20分钟,可见,传统45分钟甚至90分钟的教学并不一定能有效抓住学生精力最集中的时间段来讲解重难点知识。微课程的短时教学恰恰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将重难点知识利用10分钟展现出来,更有利于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

(三)实验教学安排不合理

目前全国各大农业院校“园艺植物病理学”课程均已开设实验课程,但是根据实际调查发现,很多学校把理论教学安排在前半学期,实验课程安排在学期的期

末,导致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不同步,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

现行的实验课程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缺乏科学性,目前“园艺植物病理学”实验课程主要包括植物病害症状的观察、各类病原真菌引起的主要病害症状、病原特点以及病原分离与鉴定,需要采集大量的活体实验材料,但是实验材料及所用试剂往往均由实验员或教师准备,学生只是进行实验操作,这样导致学生缺乏对实验材料的理解。另外,实验课程教学以教师讲解实验原理与目的以及主要操作流程为主,学生根据教师讲解进行操作,最后撰写实验报告。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缺乏与学生的有效沟通和互动,导致学生对实验原理及过程并不能完全深入理解,往往会不明所以,无法真正掌握实验操作技能。此外,现行“园艺植物病理学”课程实验考核方式基本是以提交实验报告的形式为主,学生为了能够撰写出数据准确的实验报告往往会抄袭或编造数据,课程效果很难保证。实验过程及实验报告基本不涉及对实验的思考与讨论,无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不利于学生探索精神、创新思维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四)以教师为主体,缺少学生参与

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尤其是高校教育,教师和学生交流的机会普遍较少。一般授课内容及重难点教学只是由教师确定和设计,缺乏学生的参与,教学过程往往也只是教师“一言堂”,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教学评价采用统一标准,针对性不强,很难因材施教。实际上,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及学习难点各不相同。微课程的出现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往往只起到引导、启发的作用,学生可以针对自身特点自主选择“学什么”和“如何学”,随时复习重点知识并反复学习难点问题弥补自身的不足。

(五)教学时间、地点有限

“园艺植物病理学”为园艺植物保护方向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现在,对于该门课程我国各大高校普遍的授课方式为利用1―2学期时间,开设30―40学时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课程学习期结束后,学生继续学习的途径较少,且缺乏和教师交流的机会,遇到疑难问题往往无从下手,走出校园后,这种学习机会更是少之又少。当代的教育应该以“终身学习”为最终目标,微课程的教学依托于电子设备、数字化视频及网络资源,不受时间地域限制,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微课程的这一特点随时随地学习,从而实现终身学习的目标,提高学习效率,使教学的适用性更普遍。

(六)教师资源匮乏

“园艺植物病理学”涉及的课程内容较多、知识面较广,如园艺植物学、病原学、病理学、病害防治等,传统教学模式往往仅有一名教师完成全部教学内容的讲解,但所谓“术业有专攻”,人毕竟精力有限,多数教师往往只对某一个或某几个学科和知识进行深入研究。因此,传统教学一个教师贯穿始终的授课模式很难实现教师资源最优化配置。微课程便可以摆脱这种限制,可以成立教学教研组,根据组内教师的研究领域及专长合理分配教师资源,如让专门研究细菌性病害的教师讲解细菌性病害,让专门研究真菌性病害的教师教授真菌性病害,让病害诊断方面有建树的教师讲解病害诊断等必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依据各个教师的专长合理给其分配任务,实现教师资源最合理的利用。

三、“园艺植物病理学”微课程建设原则

(一)微型性原则

顾名思义,既然称之为“微”,时间必然不能太长,但对于“园艺植物病理学”这一原理性较强的学科,时间过短又难以完全将知识点讲解清楚。因此对于该门课程需要在知识点表述清晰的前提下尽量控制讲解时间,经过笔者对该门微课程的实践教学认为,“园艺植物病理学”微课程时间控制在8―15分钟为宜。

微课程的“微”不仅仅指时间,内容的容量也要把握好“微”原则,切忌贪多求大,应该只围绕一个知识点进行,讲解表述宜简单易懂、重点突出[7]。

(二)规范性原则

首先,微课程时间要求短,只有短短十几分钟,因此教学内容甚至讲稿字数均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一般正常语速下,人可表达120字/分钟,参考“园艺植物病理学”微课程授课时间,讲稿字数不宜超过1000字。

微课程不同于传统教师和学生面对面的教学模式,主要依托于视频呈现,因此视频背景要符合视觉审美,宜简洁,不要过于花哨,如用文字表达重点内容时,其和背景的色彩对比度要强。PPT制作要和所表达的内容相符合,“园艺植物病理学”相关名词、概念及理论的表达应尽量避免采用纯文字的方式,应该充分结合图片,形象地展示,并注意构图的艺术性和美观性。

微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无法和教师进行面对面的表情和眼神交流,只能靠听觉来接受知识,这对教师的授课语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这就要求授课教师的语言表达一定要清晰准确,应该用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授课,语速不宜过快。此外,教师的语言应流畅、生动、易懂、趣味性强并具有较强的引导性和启发性。

(三)完整性原则

上文提到,微课程不同于微课,不仅仅包含微课内容,微课程是一个完整的教学阶段。“园艺植物病理学”微课程设计要从确定教学目标开始,包含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布局、教学情境的创造。此外,教学效果的评价也应被纳入其中,而现行的“园艺植物病理学”微课程大多缺乏教学效果评价这一环节,这也是其他学科微课程创设过程的一个共性问题。微课程讲授过程中往往无法涉及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过程,教师往往对教学效果的反馈及课后练习,学习效果检测等方面不够重视,而微课程是一个完整的学习体验,在进行“园艺植物病理学”微课程设置时要充分融入各个学习环节,加强课后辅导、教学效果检测及师生交流互动、答疑解惑等环节的设计。

(四)多样性原则

在进行“园艺植物病理学”微课程设计时要充分合理利用各方资源。首先,要合理利用教科书及互联网资源,多吸取优秀微课程设计的经验。此外,微课程的制作也要综合利用各类媒介和资源,避免单一的文字资源,要根据微课程所要讲解的内容合理利用文字、图片、影像、Flash等资源。如在具体园艺植物病害讲解时可合理利用图片或感病植物标本进行直观展示;在讲解某一病害的治病过程时,可利用Flas模拟病原侵入及植物感病过程,生动形象地给学生进行展示,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在讲解真菌性病原特点时,可选取有代表性的属配合游动孢子囊及孢子梗等特点形象地进行展示等。

(五)系统性原则

微课是一个将整体知识碎片化的过程,每一个微课重点涉及一个知识点,但微课程不仅仅包括整体知识的碎片化,还应包括碎片化的知识整体化。微课程所包含的各个微课不应孤立存在,各个微课之间要存在逻辑联系,要相互承接,相互关联,各个微课设计的风格和标准要在统一中求变化,避免各行其是,互不联系。

(六)学生主体性原则

微课程是学生学习的有效途径,优质的微课资源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认知能力,以满足学生的需要,解决学生的难题困惑为根本出发点。笔者认为,“园艺植物病理学”这门课程不应仅立足于园艺专业或植物保护专业的学生,对有此方面学习需要的非专业人员也要予以考虑,在微课程设计前可分别对园艺或植保以及非相关专业学生进行访谈,依据各类学生的特点设计有针对性的重难点不同的微课程,来满足各类学生的需求。

四、“园艺植物病理学”微课程建设策略

“园艺植物病理学”微课程的实施应涵盖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展示、教学策略运用以及教学效果评价四个过程。

(一)明确教学目标

明确教学目标及教学任务是“园艺植物病理学”微课程实施的重要前提。首先,要明确该门课程的整体目标,一切教学任务均应服务于整体教学目标,“园艺植物病理学”的整体目标为通过对病理学总论及园艺植物病理各论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诊断植物病害,掌握发病规

律,及时预防并能够实现病害治理。此外,由于每个微课程仅涉及一个知识点,因此教师在明确整体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还要充分理解各个知识点所要实现的教学目标。

(二)优化教学内容

“园艺植物病理学”微课程需要教师区分课程的重难点及普通知识点,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内容,如对园艺植物病害分类以及寄主、病原、传染性病害、非传染性病害等易于理解的知识点和通俗易懂的概念可简单讲解,对如何区分病毒、细菌性病害、真菌性病害和病害流行的主导因素以及各种病害的防治措施等重难点教学内容要着重生动讲解。

(三)选择多样化教学策略

对于记忆型、概念型知识点,可以采用讲授性策略,这对于教师的语言功底要求较高,需要教师把晦涩难懂的概念、知识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给学生,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该知识要点,如讲解“黑霉病”、“白粉病”以及“垂直抗性”、“水平抗性”这一类的概念型知识点时,如果语言不够生动、易懂或缺乏引导性和启发性,只是照本宣科,对于学生理解相关概念必然造成障碍。

对于园艺植物感病过程、病原侵染过程及具体病害的危害状况等实践性较强的知识点则应运用实例教学策略,充分利用动画、植物标本及实践实验教学来拓宽学生对该类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

(四)注重教学效果

教学效果评价的实施无论是对教师的教学成果还是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均会起到良好的指导和检测作用,对微课程标准化、正规化发展均极为有利,此方面前文已经提及,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本文主要针对“园艺植物病理学”的微课程较之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园艺植物病理学”微课程设计的原则及教学实施要点进行了叙述。“园艺植物病理学”微课程是适应素质化教学改革的优质教学资源和途径,但并不代表其可以替代“园艺植物病理学”的传统教学模式,应该将其作为“园艺植物病理学”教学的辅助工具加以合理应用。由于水平所限,本文只是进行了浅显论述,尚存在一些不足,今后希望能够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深入研究,建设更加便捷、完善,应用范围更广的“园艺植物病理学”微课程。

参考文献:

[1]阮彩霞,王川.微课程的概念、特点和理论基础[J].课 程・教材・教法,2014,(11).

[2]张霞.微课程的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以教育技术 学专业两门微课程为例[D].南宁:广西师范学院,2014.

[3]廖颖.初中语文微课程设计与应用研究[D].上海:华中 师范大学,2015.

[4]谢复玉.基于微课程的“应用写作”教学设计[J].中国电 化教育,2014,(6).

[5]张茹琴.《园艺植物病理学》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 对策[J].科技信息,2011,(3).

篇3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内化与外化相统一在病理学的教学工作中,除了要用科学的理论来进行指导之外,也要注重联系学生个人的实际开展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素质。同时在实践的时候用正确的理论来指导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通过内化为外化创造条件,最后在实践中还要注意理解掌握和巩固相关理论,通过外化来体现和检验内化的成果。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采取“以问题为中心”(problem-basedlearning,PBL)教学。精编PBL教学病例,围绕病理学重点难点提出问题。并进行PBL教学试点,学生就病理大课学过或尚未学的疾病主动性学习,自己查资料、写提纲,自己组织发言和讨论,让学生充分阐明当他们遇到医疗问题时应该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处理。老师仅作必要的引导和归纳。实践证明,PBL教学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空间思维和促其个性发展,培养其自学习惯和终身学习的能力[3]。

采用科学合理的教育模式试举两例,一是以SPDCA教育模式为例。尤其是随着环境的改变,一些新的疾病类型不断出现,医学技术和相关的研究也处在不断的发展进步之中,病理学的教学工作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这要求开展病理学教学工作必须结合时代背景,根据具体情况因时因地制宜,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与途径,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认为融合了系统论、控制论和教育论的SPDCA教育模式可以在病理学教学工作中予以采纳和推广。具体来讲,SPDCA包含五个阶段,即serach:病理学教学工作信息的采集与分析过程;plan:教学决策与计划的制定过程;do:教学决策和计划的执行过程;check:教学决策和计划执行结果的检察;action:最后效果的总结与处理。这五个过程依顺序不断循环,既保证了系统的有效连接性,又克服了循环断裂的现象,而且在开展病理学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在计划阶段与接受教育的学生共同制定方案,体现了受教育者的主体参与性,这样在目标明确、方案合理、过程科学的情况下,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二是建立病理学综合教学模式(理论课-实验课-网页),把启发式、讨论式、答疑式等多种教学方式适当应用于教学过程,从多方面多角度学习病理学知识。病理学教学网页设立,研制了网络课件及病理图片。选编典型病变图象,制成图片,图文并茂,体现形态学教学特点,用于橱窗展示图片,并制成影像资料;制作一套完整的本科《病理学》多媒体教学课件,其理论内容与病理学教材内容一致,语言精练,重点突出,便于学生课后复习、记忆;在实验教学的大体标本中,选择典型病变,描绘成实物写生图片,指导学生观察肉眼标本,提高教学质量;在各类病理学幻灯片中,精选典型图片,分别用于总论、各论的阶段复习,帮助学生掌握系统的病理学知识。加强临床病例讨论,充分体现病理学是临床医学的桥梁,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临床医学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加强病理学师资队伍建设,改进和创新教学工作的方法高校病理学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切实有效推进病理学教育工作的关键,学校必须从战略上高度重视,切实加强政策措施和财政经费的支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当前很多学校的病理学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虽说已进行改革多年,但有些流于形式,部分教师在授课时仍倾向于传统灌输的方式进行,没有给学生适当的选择权,忽略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不满意学习病理学课程的方式,从而打击了学生学习病理学的主动性、自觉性。另外医学教育改革按系统、器官教学的新趋势,推进了医学院校在医学教育方面实施学科整合的步伐,病理学教学学时缩短,但目前仍没有适合改革需要的教材,教学内容的改革、整合未切实执行,教师也依然按原来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分科教学,这给教师授课带来了相当的难度。学校必须结合教改的新要求,加强教师进行相应的进修与培训,拓展、充实、提高教师的知识结构,才能适应医学教育的新趋势。还要紧密联系大学生的认知规律实际,把传授知识与学生教育结合起来,将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结合起来,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切实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

采用科学的具体教学方法病理学的重点是“病理变化”,其直观性很强,除了实验课直接观察实物标本和切片外,还必须借助实物图片。因此,本课程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大量典型病变图片,不断更新、充实图片库并应用于多媒体教学课件;同时采用教学简笔画、电视录相片等多种直观手段予以补充,提高学生学习的趣味性。病理学的概念多且较抽象,必须借助形态学的直观性予以阐明。因此,本课程在授课过程中,充分利用病理形态学特点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从而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远为近,使学生一目了然、豁然开朗。实践教学如形态学实验与理论课同步进行。及时将理论课的内容与实验课的观察有机地结合起来,能更好地掌握和巩固理论课所学知识。并通过开放形态学实验室,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环境。学生在学习病理学的过程中有疑惑时可自己随时动手观察最现实、直观的病理形态变化,印证理论、加深理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实验操作的动手能力、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校园网建立病理学网络课程,使学生在课堂外可延续学习,增强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或选部分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分组制作课件、自己讲解,使学生有选择主动构建知识的权利并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乐于学;同时训练组织沟通、团队协作的能力。在形态实验课适时增加病例讨论教学。以病例讨论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技能[4],加强与临床学科的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探索的兴趣,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为今后临床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4

[关键词] 学导式教学法;病理学;提高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4(c)-0143-03

学导式教学法最先是黑龙江矿院副教授胥长辰提出来了,在我国的教育工作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各个领域中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那么,什么是学导式教学法?所谓学导式教学法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即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则作为指导者的角色存在。学导式教学法属于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教师作为启发者,学生作为被启发者。在教师的指导和启发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掌握知识[1]。在学导式教学法的应用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主动学习,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积极地探索,其强调的是这个探索的过程以及在探索过程中所学到的东西。

随着对病理学实验技术越来越高的要求,对医生病理方面知识的要求也在相应提高。但是长期以来在病理学的实验教学中,一直与其他实验课一样[4],是以教师为主体的传输式教育。这种教育方法的弊端是使学生学习的兴趣不大,课堂气氛沉闷不活跃,学生对所学知识印象不深等。这就要求我们要打破传统的教育理念,采用新的更能适应当今需求的教育方法。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近年来,笔者在总结以往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在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的应用上进行了有益地探索和改革,在病理学实验的教学中采用了学导式教学法,并收到了良好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齐齐哈尔医学院2010级护理本科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按照学校对病理学实验组分组的要求,把学生分为两个班,一班为对照组,另一班为实验组,且两班学生人数均为30人。学生在成绩等一些条件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并采用同一教师在相同的环境中授课[5]。同时比较实验组学生和对照组学生在课堂提问、报告写作、期末切片考试中的成绩,并进行问卷调查。

1.2 研究方法

1.2.1 授课方法 对照组为护理1班30人,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实验组为护理2班30人,采用学导式教学法。用同一教师对两组学生进行授课,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学生被动式地学习。实验组学生上课步骤:上课前将相关资料交给学生――进行预习――课堂上以学生的学习为主――教师指导――学生自主观察――绘制切片――总结、提问。教师在课堂上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进行学习。老师指导的过程中根据教学大纲,对重点问题、疑难问题以及主要要求掌握的内容进行总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不同的学生进行知识的扩展,上课结束前对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核,并给出相应分数,这些分数最终记入期末总成绩。

1.2.2 考核方法 对照组和实验组学生按照统一方法、标准进行考核。具体考核方法如下:病理学实验总成绩为30分,其中平时成绩5分(17%),主要考察学生课堂表现情况;实验报告册10分(33%),检验学生绘制图片、重点知识的掌握以及病例分析的能力;期末切片观察15分(50%),考察学生一学期对所学知识的总体掌握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与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病理学实验各项成绩平均分比较

实验组在平时提问、读片答对率、切片考试三方面成绩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见表1。

2.2 学导式教学法应用效果问卷信息反馈

在本学期试验课程结束时,对实验组学生和对照组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以此来了解学导式教学法的应用效果,实验组学生在学习病理学实验时的感受要明显好于对照组。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兴趣、满意度、课堂气氛、培养创新思维、满意考核制度等方面。调查结果表明学导式教学法的应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只有少数同学对学导式教学法教学模式提出了改进意见或更高的要求。见表2。我们会结合调查问卷的建议,在现有基础上更加完善学导式教学法。

3 讨论

病理学属于形态学科,它既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桥梁学科,在基础医学与临床各学科间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医学院的学生都要学习这门课程,而且是学习的主要课程。在国外,病理医生被誉为医生中的医生,这并不是说病理科医生要比其他的医生重要得多,而是说明了病理医生是其他医生诊断治疗的基础。只有病理医生出具了准确的诊断[2],其他科的医生才能根据其诊断来进行疾病的治疗。特别是在一些比较严重、特殊的疾病中,例如肿瘤。这样也就突出了病理学科的重要性,它的任务决定了它在医学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疾病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病理学的任务就是运用各种方法研究疾病的原因在病因作用下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以及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改变,阐明其本质,从而为认识和掌握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为防治疾病,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病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形态学方面的,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尸体剖检、活体组织检查、动物实验、组织培养与细胞培养、病理学的观察方法。病理学实验主要的学习内容就是病理学的观察。病理学的观察又分为以下几点:大体观察、组织学观察、细胞学观察、超微结构观察、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观察[3]。

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学导式教学法的应用目的是使现有的教学模式适应现在对知识的要求,同时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最终达到提高培养能力的教学目的。学导式教学和传统教学法相比较,它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而传统式教学法是以教师为主体;学导式教学法主要教学形式是学生自学提问教师答疑[6],传统式教学法是教师讲授学生记忆;学导式教学法主要以是自学、查阅文献资料、讨论、演练为主,传统式教学法则主要以教师讲述、学生听课为主;应用学导式教学法学生的学习气氛很浓,课堂气氛比较高,传统式教学法课堂气氛则比较平淡。总体来说,学导式教学法运用了科学思维的现代化教学方法,注重素质教育,对培养敢于探索、独立思考、富于创造的个性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同时也对应用教学法的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教师备课难度比较大,对教师知识水平素质要求高,而且对学生基础知识[7]、自主学习方面的要求也比较高。

在本研究中,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平时成绩、实验报告成绩、期末切片考试三方面进行的调查中显示,实验组即应用学导式教学法的学生成绩明显要高于对照组。同时,通过对两组学生无记名调查问卷的考核中,了解学生对学导式教学法和传统式教学法这两种教学方法的体会,更加说明了学导式教学法在很多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在今后的教学工作,在继续发扬这些优势的同时还要做出相应的改进[8]。

学导式教学法为课堂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使教师的“教”不再是单纯的书本知识的传授,而更多的是学习方法的探索与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学”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而是在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自身的自学能力与独立思维能力。学导式教学法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课堂上原有的那种讲台与教室、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消失了[9]。在对学导式教学法的探索实践中,教师在管理学习、调动学生、驾驭课堂、处理突发事件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在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拉近了,更容易发现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及时给予他们帮助,并指导了教师自己。学导式教学法在教学中的推广应用不能急于求成,要通过实际调查了解,要充分了解对学生情况,还要求教师主动探索新的教学模式的积极性高,善于调动学生。本研究中,在应用学导式教学法时,要先掌握理论知识,然后采取分段推进法。第一个月主要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与自学能力。第二个月主要培养学生敢于大胆提出问题、主动讨论解决问题的能力。然后教师精心备课,课堂教学中做到精讲答疑。

学导式教学法是以自学为主并得到恰当的指导、学在导前、学中求导、学导结合、学以致用、优化智能、尝试创新、用以促学的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以教师的启发引导为主线,以学生优化学力(能力、智力、动力)结构为主标,提高课堂教学效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其中“学”是重点,“导”是关键,“力”是目标,“效”是目的。学导式教学法的应用首先要鼓励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而不是学习的奴隶[10]。要告诫学生,他们所面对的是一个竞争的时代,一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社会。一个合格的人才必须具备自我发展能力与开拓创新精神,只有现在培养起自学能力,将来才可以有效地、主动地吸取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获取自我发展的基础。学导式教学法在素质教育中所体现的意义,不能只用眼前学生的考试成绩去衡量,重要的是它能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以及学生终生学习能力。

几年来的病理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使师生都受益匪浅。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精心组织的教学内容,学导式的教学方式体现了现代科技与教育教学艺术的融合,在实际教学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把其继续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 王学林,曾凡吉,张庆再,等.在生理学教学中应用学导式教学法[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3,10(4):34-35.

[2] 张人杰.大教育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15.

[3] 刘宏武.课程改革教师岗位培训资源包新课程的教学方法选择[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4.

[4] 肖敬辉.中医内科学导式教学法[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4,14(3):50-51.

[5] 王崇宇.医学高职教育病理学教学改革思考[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5,7(6):572-573.

[6] 钟观凤.学导式教学法在组织胚胎学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17(7):860-862.

[7] 汪正清,黎庶,谭银玲,等.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微生物学教学质量[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5,7(3):226-228.

[8] 胡永轩,杨志英,李木兰,等.多媒体在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热带医学,2007,7(1):130-131.

[9] 李燕燕.学导式教学法应用观察[J].医学信息,2009,(4):502.

篇5

关键词:水产动物疾病防治;教学改革;高职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的需要和人才需求的变化,现在的高职教学也与以前有很大的不同,在教育部规划中提出了当前高职教育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和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水产养殖专业作为具有典型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专业必然也要与之相适应,作为本专业核心课程的水产动物疾病防治技术在教学中也做出了相应的改革,下面就对本课程改革的一些思路和做法进行总结,以期对教学提供帮助。

一、教学目标改进

本课程主要教授水产养殖过程中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单纯的理论教学不能满足实践的需要,传统的理论和实验课的方式部分解决了学生动手能力差的问题,但离一名合格的鱼病技术人员仍有一段距离,虽然学生毕业后还需在工作上进行培训,但怎样缩短与生产的差距是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理论课程改革

1.教材的改革

水产动物疾病的相关教材的适用范围以本科生为主,针对高职教学的方面较少,目前使用的2010年出版的针对高职、高专的教材,虽然相比以往教材有较大改变,但离以生产过程为导向的教学还有一定距离;另外在知识系统性方面,要弱于本科教材。高职教材应该立足于理论,简明扼要,实践知识丰富。

2.教学内容的改革

当前,无论是本科院校还是高职院校在教学内容上大部分按照病原学、药理学、病理学、免疫学等理论知识为主,具体鱼病按照鱼虾贝等分类,每一类又按照病原分为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真菌性疾病、寄生虫疾病以及非生物性疾病。这些内容理论性较强,但实践性不强,重点不突出。在高职教学中应该更多地添加一些实践中用得上的知识,并且要与海水、淡水以及南北的地域差异有所区别。

3.教学方法的改革

目前常用的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实验教学等,基础的理论教学需要用课堂教授的方法,同时必须借助多媒体,单纯的课本讲授无法满足疾病学科需要,而在疾病学科教学中引入多媒体,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对病理病症等枯燥知识的学习兴趣,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多学科知识串联

鱼病的发生与环境机体和病原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疾病的诊断和防治过程中经常会用到对水质的调控,对水体中浮游生物和藻类的分析,另外就是对常见病理症状或组织症状的观察。后者与组织胚胎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只有将多门学科互相联系,协同培养,学生的理论基本功才能全面、扎实。同样,疾病防治知识学习好了对其他学科也都有很大的帮助。

三、校内实验环节

本课程作为水产养殖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实践性和认知性较强。在单纯的理论教学中,比较抽象、枯燥,学习效果不佳。开设实验课有利于学生理解理论知识,提高鱼病基本操作、仪器使用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实验过程中,由于水产疾病发生的季节性和随机性,模拟现场诊断、检测和用药效果不好,因此需要进一步优化实验条件,提高实验真实度,促进实验教学效果。

四、实践教学环节

本专业的实践环节安排在大二学年的5月到10月,因此本门课也要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在不耽误学生顶岗实习的前提下,将部分疾病知识融合进去,在实践中提高疾病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通过专业技能的提高促进学生顺利实习和良性就业。

五、课程考核改革

考试是为了促进学生提高对本课程的兴趣和重点知识掌握能力,而不是单纯地为了考试卷面成绩而设。通过理论考试和实验考核可以全面检查与评定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掌握程度。理论考试中注重对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和以后工作需求所需技能的知识考察;实验考核将学生分组进行,这样能够节约成本时间,同时又保证每个人都能动手操作。

综上所述,本门课程需要紧跟形势,联系生产,深化改革,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疾病专业技能,为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神经外科;运用

随着教学改革的全面推行和逐步深入,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已成为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途径,而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是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途径。神经外科的课堂讲授内容较多而授课时间相对较少,学生对神经解剖、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比较生疏,讲授难度较大,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克服上述弊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神经外科教学的特点及难点

与其它临床学科比较,神经外科学有其突出的特点:①其专科性强、概念抽象,学生不易理解;②内容广、名词术语多、知识点较散,学生难以记忆;③涉及的神经解剖、神经生理、病理等内容广泛,临床病例复杂多变,学生很难掌握;④神经系统基础教学与神经外科教学间隔时间长,学生知识遗忘多;⑤神经外科学在外科教学中是非主干课程,课时安排少,而教学份量重,教师为了在有限时间内完成教学内容,常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法,不利于学生临床思维和分析能力的培养,而且,还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二、多媒体技术的优势

1.增加课堂信息量。神经外科学的教学特点是,在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增加了实践性和技术性,且与神经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影像学、手术学等学科知识密切关联,学习内容庞杂,增加了学习难度。然而,教学改革压缩了授课时间,使每节课的授课时间从原来的50分钟缩短为40分钟,加上教材频繁更新换代等因素,给教学造成一定影响,而运用多媒体教学后则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利用计算机的存储和调用功能,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展示与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多学科知识,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课本以外的内容或神经外科学科的前沿知识。加深学生们对重点、难点知识的理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2.重点突出。多媒体讲稿,由于受篇幅的限制,每张幻灯片展示的内容有限,要求老师对内容进行精简,留下教学大纲要求的、精练的内容,重点突出,条理清楚。有些体征如发生小脑幕切迹疝时“一侧瞳孔散大,对侧肢体瘫痪”在临床上出现的几率较小,存在的时间短,学生很难见到,通过多媒体图片或动画展示,能使学生由抽象记忆转为直观记忆,强化理解。

3.对临床示教的补充。各种疾病的体征通过建立图像库使学生随时可以学习,对计算机屏幕上的病人进行诸如听诊、叩诊等检查也可用多媒体来实现,如再配上触觉技术,那就能将临床示教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学生实习时上手术台机会少,可将一些少见的、复杂的手术过程制作成教学课件供学生观看和学习。

4.字迹工整,拷贝方便。多媒体课件不仅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字体,还可以根据需要,给不同的内容使用不同的颜色和文字效果,这是板书不能实现的,克服了有的教师板书不清楚、字迹潦草的缺点,便于学生认识。采用投影仪,亮度高、字体大,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在课堂上学生可以专心听讲,思维紧跟老师,不必忙于笔记,课后学生可以将老师的讲稿拷贝到软盘,带回寝室或多媒体教室复习。

三、使用多媒体技术应注意的事项

1.切忌照幻灯片朗读。幻灯片是展示给学生看的,老师只能作为提纲,讲课时适当发挥,在幻灯片更换之间,特别是章节之间,应该做适当的“过渡”,以声情并茂、抑扬顿挫、酣畅流利的口头语言,恰当的手势、诙谐的动作,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启发式教学,如在讲授“颅内压增高急性脑疝”章节时,用图片讲解脑疝发生的部位及病理,脑疝的临床表现则以提问的方式由学生归纳,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掌握“适当,适度”原则。“适当”是指多媒体的设计应做到文字精炼,选取的图片、图像典型,以最有利于学生吸收教学要点为原则,真正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每张幻灯片只能输入一定量的文字,若输入过多,字体变小,会影响文字的清晰度,而且,文字过多,还会给人“冗长”的感觉,易引起“枯燥”感。“适度”是指多媒体画面的设计和动画的选取切忌“花哨”,当用则用,不用则弃。只有将多媒体和各种教学形式进行有机组合,扬长避短,才能科学地把握好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与其它教学方式的关系,从而充分发挥它们应有的作用,达到优势互补。

3.画面宜简洁。使用多媒体讲课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若画面做的过于花哨,有可能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选择模板时应注意文字的突出,不要因模板的色彩掩盖讲课的重点。能用简单文字说明的内容,尽量不用图片。图片太多,有可能冲淡主题,分散注意力,而且图片要与教学内容相配合。

总之,通过教学实践,我们体会到多媒体教学是神经外科教学方法中的一种较好的教学工具,但先进的教学工具不等于良好的教学效果,关键在于教师如何使用这种先进工具,教师应该熟悉其优缺点,充分利用其优势,扬长避短,方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成晓江.多媒体课件在神经外科教学中的运用[J].医学新知杂志,2010(4).

篇7

在非医专业设置之初,基础医学课程是分学科分学期进行的,学时较多,学生负担较大,对专业课学习影响较大。我校是在2009年后开始对基础医学课程进行整合,从原来200多学时的多门基础医学课程转变为72学时的一门基础医学概念课程。目前基础医学概论虽然已整合成为一门独立课程,但在很长时间内大部分中医药院校采用的仍是多个教研室的教师分学科独立进行的传统教学模式,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课程整合的教学,只是学时和内容上的大幅度删减,其问题日益凸显,比如:

①学科界限过于分明,常出现教学内容重复或者脱节等现象。

②由于学时缩减,而教学内容繁杂,每一学科教师为赶进度,多采用灌输式教学,学生难以理解消化;来自不同教研室的教师都有不同的教学特点,学生无法适应频繁更换教师的教学,也不利于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

③授课对象是基础相对薄弱的非医学专业学生,当面对繁杂而抽象枯燥的基础医学概论课程,学生常出现对课程不够重视、兴趣淡薄、学习方法欠缺等现象。

④授课教师来自不同教研室,各自为政,对于此门课程缺乏统一的管理。“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教学模式是1952年美国西储大学医学院提出的,以人体器官系统为中心,按器官系统、形态与功能重新组合课程,可以加强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且根据专业需要,综合和重组基础医学各学科知识。该设置模式引入世界先进的医学教育理念,淡化了学科界限,提高了基础医学综合性,实现了形态与机能、微观与宏观、生理与病理、治疗与预防保健等多种综合。整合课程注重知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符合认知和逻辑思维规律,避免了原来各门课程教学的时间顺序、结构和功能的脱节;对知识进行了融合优化,既节省课时减轻了学生负担,也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提高了学习效率。整合课程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有利于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基础医学知识。因此,课程整合教学势在必行。

2基础医学概论课程整合的教学实践

2.1建立专门教研室,便于统一管理

我校于2012年成立了基础医学概论教研室,抽调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教研室老教师形成相对固定的教学团队,由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担任教研室主任,统一进行协调管理。定期召开授课教师研讨会,制定授课计划,进行集体备课,加强教学过程的沟通,避免内容的重复与脱节,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状况,总结适合整合课程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基础医学概论课程的认识和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2讨论制定整合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编制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新的教学计划。该计划立足非医专业,突出专业特色,节省了大量学时,有利于创新能力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经过各学科教师讨论、经专家论证形成整合教学大纲,教学大纲遵循的原则:淡化学科意识;内容少而精,突出实用性;遵循认知规律,循序渐进,注意知识系统性。

2.3重新编写实用型整合教材

教材是体现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的知识载体,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工具,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保证。2008年,我校组织基础医学各学科教研室教师编写了适合我校非医专业的基础医学概论教材,自编教材仍是分学科独立编写的,基本就是对各学科内容进行压缩精简,在我校非医专业几年的使用过程中发现很多问题,如教材内容重叠、缺乏整体性、系统性等。基于此,2012年我校联合全国十余所中医药院校一线教师按器官系统重新编写与新课程体系和教学大纲相适应的实用型整合教材,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专业特点,以够用、实用为原则,优化教学内容,将各学科知识进行高度融合,于2014年8月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多家中医药院校已在2014年9月份教学中订购使用。该教材按照器官系统从正常-异常-疾病-治疗药物的原则,注重各课程内容的衔接、融合、渗透与联系,保证教学内容逻辑上的连贯性和完整性,强化学生的“人体整体观”认识。教材分上下两篇,上篇为生命科学基础,主要介绍了细胞、遗传、生化、免疫、病原微生物和药理等内容;下篇是人体结构、功能与疾病,以人体9大系统为主线,融合解剖学、生理学、组织胚胎学、病理学等内容,分器官系统进行编写,力求做到简明扼要、突出基础重点知识,通俗易懂,整体优化,利于学生系统整体地掌握基础医学知识,而且有利于学生开拓学习的空间,便于其自学。

2.4选择实验班级,逐步实施整合教学

2.4.1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经过课题组人员研讨,将基础医学概论分为三个模块:正常人体器官系统结构、功能相关课程的整合模块;生物化学与免疫学的整合模块;人体疾病学相关课程的整合模块。根据重组后的课程体系和专业培养目标,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教学计划,并由6个教师改为3个教师来执行教学计划,实现初步整合。

2.4.2本着淡化学科界限,强调人的整体观的原则,打破传统基础课程现行的(分学科教学)的课程设置体系,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形态到功能、从正常到异常、从疾病到治疗药物的原则,注重知识的系统性,按人体器官系统制定授课计划。引进既有临床医学学习和实践经历、又有药理学学习研究经历的医学博士,进行培训,作为整合课程的专门教学人员,逐渐实现由一个教师承担这门课程,从而避免了频繁的教师更换,有利于多学科知识的融合、衔接,避免重复内容的出现,以实现真正意义的整合。

3非医专业基础医学概论课程整合教学实践的效果分析

3.1多途径掌握整合教学的效果

任课教师通过观察,发现整合授课模式的课堂气氛更活跃,有更多的师生互动;通过定期组织的教学交流会议,了解到整合计划实施情况和教材使用状况,并能及时作出调整;教学督导员和同行专家反馈整合教学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并提高了到课率;通过定期座谈会、随访,了解到学生对该模式教学更认同,整合教学不仅可以优化课程结构,而且使基础医学知识更加系统条理化,更符合学习规律,使知识点的衔接顺畅,可以促进中医药院校非医学专业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应用能力的提高以及完整基础医学知识体系的构建;整合教学更适合进行PBL教学改革和形成性测试,在整合教学过程中围绕各系统疾病阶段性实施的PBL教学,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促进了文献查阅、总结归纳、病例分析、自学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提高;在整合教学中形成性评价的有效利用,能及时获得有关教学的反馈信息改进教学,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提高了教学质量。

3.2对不同授课模式教学进行成绩比较

篇8

【关键词】心电图检查 说课 设计

1 引言

说课是教师在上课前或上课后,在独立备课的基础上,运用口头语言和有关辅助手段,在规定的时间内,对将要上到或已上过的一节课,以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系统地谈自己的教学设想及理论依据,以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一种教研形式。

说课重点首先在于分析教学内容,即说准确这堂课叫什么;其次是谈教学设想,即说明白这堂课怎么教;第三说道理依据,即说清楚这堂课为什么要这样教。

2 说教材

2.1 教材的地位

心电图检查的实训内容选用王绍锋和刘旭东主编、科学出版社2014年6月出版的案例版《健康评估》(第二版)教材。该教材编写为实现高职高专护理教学质量的提高,适应和满足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本着科学性、实用性、岗位性和专业性原则,突出院校结合、体现护理、突出重点、对接执业资格考试、和拓展学生思维的特点。[1]

2.2 心电图检查在教材中的地位

心电图检查选自《健康评估》教材的第四章“心电图检查”的第四节“心电图检查及心电监护的应用与操作”。本章是本教材采集健康资料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心电图评估可以充实护理评估的客观资料,为寻找护理问题、判断病情、实施护理操作等护理程序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而心电图检查是评估心电图的前提。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患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也日渐增多,而心电图检查是临床诊断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方法,也是监测危重患者观察和判断病情变化的常用手段。

2.3 学情分析

2.3.1 一般特征

护理专业的学生均为参加全国统一高考网上录取的学生,该时期的学生对所学专业、学科有完整的理解,成就动机相当明确,思维敏捷,逻辑思维能力较强,希望提高自己综合职业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有不同的认知方式和性格差异。

2.3.2 初始能力

该时期的学生经过入学教育、政治思想理论、人文修养、护理学导论、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和护理药理学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人文知识、专业思想及相应的护理专业基础知识。通过前面对心电图各导联、测量、及波形特点与正常值的理论知识的讲解,学生已基本具备了心电图描记与阅读的理论基础。

2.3.3 信息素养

具备一定的信息收集、整理与分析能力。因此,此时的学生已经完全具备在教学过程中继续培养沟通能力、合作意识、自主学习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基本能力及素养。

2.4 学习目标

依据该课程要求,结合新课程标准中课程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及学生的综合特点,从以下3个方面制定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说出心电图各导联的体表连接位置、测量内容与方法及正常心电图各波形特点与正常值(重点)。

(2)能力目标:能独立按操作流程准确地操作和连接心电图,并能初步识别正常心电图。(难点)

(3)情感目标:培养刻苦勤奋的学习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风格及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

2.5 教学重难点依据

2.5.1 重点依据

准确找到心电图各导联的体表连接位置是为被评估者作出准确心电图与准确分析心电图的前提;按操作流程为被评估者准确进行心电图的描记、知道心电图的测量内容与方法及记住正常心电图各波形特点与正常值又是准确分析心电图的前提。

2.5.2 难点依据

心电图各波形特点的产生要涉及到各波心电向量环的空间投影,比较抽象;而且心脏电生理活动内容复杂而且较难,课上涉及内容较肤浅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有限。因此,本次课只能在死记各波形特点与正常值的基础上来简单分析正常心电图。

3 说教法

3.1 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学,或进行示范性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的方法。通过该方法可以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掌握心电图连接的方法。

3.2 病案教学法

病案教学法以病案诊治过程为主线,将教材中的各个知识点有机串联起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3.3 练习指导法

练习指导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通过反复练习指导,能使学生在动手做的过程中学会心电图检查的方法,并能提高学生分析心电图的能力。

4 说学法

我们的授课对象是参加全国统一高考网上录取的三年制护理专业学生,该时期的学生对所学专业、学科有完整的理解,成就动机相当明确,思维敏捷,逻辑思维能力较强,希望提高自己综合职业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有不同的认知方式和性格差异。在学习本内容前已经完成了心电图基本知识的学习,如产生原理、导联体系、心电图测量及正常心电图特点与正常值。为此,可以结合学生已学知识,提倡“积极主动参与,团结协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心电图的兴趣,掌握重点、突破难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教、学、做合一。

5 说教学程序

为使学生达到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四个环节展开。

5.1 课前准备

为了使教学内容在计划中顺利的进行,我必须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首先,按标准护士要求着装。这样可以引导学生在上实训课时,甚至在工作岗位上严格要求自己的形象。然后是教学材料的准备,包括教材、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教案、课件。以及实训物品的准备,包括心电图机、生理盐水、棉签、记录笔、污物盘、治疗车。而学生准备包括知识准备(如心电图常规12导联、各波段的名称与命名、测量方法、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与正常值)、小组准备(如每班分成8小组,选出小组长)和模拟病人准备。

5.2 导入设计

由回顾前几节课讲过的旧知识,如各导联名称及电极放置位置等,并利用病例创设医院情景导入新课。这样既概括巩固了旧知识,又能引出新知识,温故而知新,还能激起学生的未知欲望,如学生会想“心电图怎么做呢?”“如果我是该护士,我能很好的完成该任务吗?”等,使学生对本次课产生兴趣。然后利用多媒体展示病例:“病人,男,35岁。因“突感心前区剧烈压榨样疼痛1h”急诊入院。医生要求值班护士为该病人做心电图。”引出本次课内容,并解释本次课在临床应用的重要性。

5.3 讲解:对教学重、难点的处理

首先,强调注意事项,教师示教。通过教师演示、学生观察的双边互动教学,并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示实训步骤,和监控系统近距离显示示教过程,使学生更直观地学习心电图的连接方法、找到连接部位并操作心电图机,可解决部分重点。第二步,助教点评。通过助教点评,不仅可以指导示教老师,纠正失误,使过程更完美,而且可以提醒学生注意,此问题可能就是自己在操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第三步,学生回示过程。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与模拟操作,对导联连接进一步加深印象,掌握重点。同时与模拟病人能零距离地共同感受病人的疾苦,培养学生能关心、体贴、尊重护理对象的行为意识,达到教学做合一的目的。第四步,自我评价与学生互评。在学生回示过程中,将过程分成三个阶段进行:一是护理评估阶段;二是用物准备阶段;三是实施具体心电图机操作及分析心电图阶段。与此同时,课堂将采用阶段性评价方式,对每一阶段分别进行自我评价与学生互评。这样,学生通过发现自己与他人操作中的不足,来弥补自身也可能遇到的问题,对心电图描记的方法及分析进一步加深印象。第五步,回顾分析心电图的方法与步骤。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示和回顾心电图阅读和分析及各波特点和正常值的理论知识,不仅巩固了理论知识,而且使理论与实践能有机结合。第六步,分组练习,巡回指导。通过小组合作练习、角色扮演,每人描记一份心电图,使护生都能亲自动手操作,掌握操作方法。同时,我的巡回指导可以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共同协作初步识别心电图。第七步,分组考核。每两组间互相考核可起到互惠互利的作用。

通过以上程序的实施,学生不仅对重点知识应用自如,而且对难点内容也有初步判断能力,如以后能继续练习,必熟能生巧,驾轻就熟。

5.4 结束设计

在完成心电图检查所有内容后,以习题形式用多媒体展示本节课重难点内容心电图导联连接部位,操作注意事项,分析步骤及正常心电图特点与正常值。通过前面学习,学生很容易能回答练习内容。

6 说板书设计

心电图的检查

心电图检查与分析方法

一、护理评估

(一)被评估者:

1. 生理(病情、年龄、意识、操作目的)、

2. 心理(合作程度、心理状态)3. 知识:对ECG的认知

(二)环境:

清洁、安静程度,室温是否适宜,床单位物品是否摆放整齐

(三)用物:ECG机功能、

导电液、棉签、记录笔

二、护理措施

(一)准备

1.操作者:按要求着装,洗手戴

口罩,态度和蔼,有礼貌

2.用物:心电图机、生理盐水、棉签、记录笔、污物盘、治疗车

3.环境:清洁、安静,温度适

宜,床单位物品摆放整齐

4.被评估者:核对,解释,

要求合作 (二)操作步骤

1. 连接ECG机

2. 被评估者平卧位,暴露胸部、腕部、踝部,,并涂导电液

3. 安放各导联电极

左上肢――黄,右上肢――红

左下肢――绿,右下肢――黑

V1―――胸骨右缘第四肋间隙

V2―――胸骨右缘第四肋间隙

V3――V2 与V4连线的中点

V4――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隙

V5――左腋前线平V4

V6――左腋中线平V4

4. 分析ECG步骤

一般浏览找P波,确定心律

测定心率判断心电轴检查各导联中P波、QRS波群、T波的形态、电压、时间及相互比例检查ST段是否有偏移提出ECG诊断

5. 记录结果

6. 整理

1)被评估者:询问感觉,

针对性嘱咐

2)整理床单位,保证被评估者舒适、安全

3)用物:妥善清理、归原 三、护理评价

1.被评估者:感觉良好,无不适

2.操作效果:能熟练操作ECG机,并分析准确。

四、注意事项

1.手腕与脚踝部不能戴手表等引起机电干扰物品;

2.室温保持温暖,以免寒冷引起机电干扰;

3.使用交流电的ECG机必须接地线;

4.ECG机旁不要摆放其他电器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 杜郎口教学模式;大学教育;应用思考

对于杜郎口教学模式,我还是很熟悉、挺有研究、亲身体验过的。山东省聊城市荏平县杜郎口镇中学,一九九八年之前是一所一穷二白、管理混乱即将面临被撤并的农村中学,该校针对课堂教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围绕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实践并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由原来的全县倒数三位,一跃而成为荏平县初中教育教学的“东方明珠”,连年被评为“教书育人”先进单位。杜郎口教学课改取得了巨大成功,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因此也成为许多中学的课改榜样,我上初中时,学校也掀起了一股学习杜郎口的风潮,老师们纷纷到杜郎口参观学习,回来后学校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师们走下了讲台,教室墙壁四周也安上了黑板,四五张桌子拼在一起,七、八个同学分为一组。说实话,一开始,大家对此改变也感到不太适应,对其是否有效也存在疑虑。可时间一长,也就慢慢习惯了,学习氛围慢慢浓了起来,三五个人围坐在一起讨论问题,老师穿梭于人流之中,一学期下来,全班成绩确实提高了不少。我也是其中的一名受益者。

一、杜郎口教学模式的特点[1]

1、具有很强的民主性

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知识统治者,不存在话语霸权、课堂专制,有的只是平等的人格、学习的伙伴。发动学生们动起来,敢于质疑。

2、具有很强的问题性

让同学们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是同学们在解决问题的实践中产生学习的兴趣、前进的动力,有利于提高知识水平。

3、具有很强的创新性

杜郎口教学模式本身就是一种创新,他敢于从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中寻求突破,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此外,它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的精神,尊重他们的奇特思维,引导他们求新求变、求奇,营造一种标新立异、创新超凡的竞争氛围;具有拓展性,以教材为例子,注重知识的源头、过程、联系、结构,构建网络,形成综合连体、千丝万缕、星星之火燎原之势。

4、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此种教学注重联系实际,运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论证课本中的知识原理,运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来解释你的观点,比如说相声、小品、歌曲等等,以此来加深理解、增强记忆;有很强的全员性,不搞精英教学,对每一位同学负责,尤其是对薄弱生倍加关心,让其树立信心,培养其勇敢意识和竞争意识。分层次教学,合理安排不同任务,逐步缩小差距,力争让每一位学生成才。

5、具有明确的主体性

把学习的权利、学习的空间、学习的机会、学习的快乐还给学生,教师扮演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

二、大学实施杜郎口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杜郎口教学模式成功了,它也走进了其他县市、其他初中高中。很多人从中受益,是很多人成功也成才。我就在想大学里是不是也应采用杜郎口教学模式呢?大学与初中高中相比实施杜郎口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在哪?

1、构建现代大学学习氛围之所需

现代大学的学习氛围不够浓厚,升入大学的每一个人都经历了十年寒窗苦,升入大学后,他们不再有繁重的学业,因而上进的心慢慢地慢了下来,对很多人来说,没课的时候,他们宁愿睡一中午觉,看一中午电影,也不愿走进图书馆翻翻书。很多人沦为大学里的赶脚族,临到考试才突击学习。现实的弊端让我们不妨抱一种试试看的心态去实验一番杜郎口教学模式。

2、大学教学模式改革之所需

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课堂上多数时间由教师灌输式讲解,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课下把课本看一遍,背背概念就交差了。大学活动较多,占用了一些时间,没时间及时看书,下次课又讲授了十几页的内容,要看的内容只会越来越多,只能等到考试才能看书本,走马观花囫囵沦吞枣。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杜郎口教学模式在大学里很具有可行性:老师不要讲得太多,将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几个人围坐在一起,集思广益,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以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这也是研究性教学之内涵。以学生自主性、探究性的学习为基础,针对某一具体问题,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查找资料探讨问题,让学生在新的学习模式中提高学习效率,在实践中不断发现真知,不断求新求变。同时,在新的学习模式下也增强了与他人合作沟通的能力。

三、大学实施杜郎口教学模式的做法

1、组织分组学习讨论

杜郎口教学模式在大学里有很多潜质可挖,有很长的路要走。以四年制本科护理专业班为对象,将全班分为若干个小组,化整为多,老师则作为组织者、领导者穿插其中,成为联系个小组的一条线。每个小组4~6人。每节课之前,老师要规定这节课要完成的任务,列出学习提纲,并适度点明基础知识、重点知识、难点知识,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有重点有方向的去预习。例如:在病理学各论学习中,可提前一周给出病例资料(包括文字、图片),上传到学院的网上教学资源里,供学生下载、复印,要求学生制作发言PPT。讨论时,先让一位学生简要介绍病史,再根据病案思考题,逐一展开讨论,对同学的结论,老师不需立即做出评判,鼓励同学进行辩论,并自由发言补充。在讨论过程中让学生理清思路,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对一些争议较大的问题,可让学生看书或看课堂笔记,再集体讨论,最后由老师归纳总结,采用箭头图梳理病例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病理联系。以呼吸系统疾病中一个慢支引发右心衰竭的案例为例,示意如下:感冒(细菌、病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及肺部炎症损害(肺血管床减少引起缺氧,并致肺小动脉反射性收缩、管壁增厚管腔减小)――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右心室代偿性肥大――失代偿(三尖瓣相对关闭不全、血液返流)――右心房代偿性肥大――失代偿――右心衰――体循环淤血(浆膜腔积液、下肢水肿、淤血性肝硬化)。用这样的学习方法有利于让每个学生参与进来、调动其积极性,经过反复学习,知识会掌握得更牢固、理解的也会更加透彻。

篇10

关键词:启发式提问;教学法;医学免疫学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208-02

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它需要把丰富的教学内容和灵活的教学方法、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教学设计巧妙地结合起来。提问是教学科学性和艺术性的一种体现。课堂提问是一种普通得无法再普通的教学方式,普通得以至许多教师已经将其纳入教学的自动化动作之中[1],但进一步意识到课堂提问的价值以及将其更好地实现在每一门学科的讲授中仍需积极地探索和实践。在适当的时机巧妙地提出精心设计的启发性问题,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学生的心智[2]。医学免疫学是医学院校学生的必修课,打下坚实的免疫学基础,对于学习临床各科,更好地理解临床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开展实验室诊断和检测、指导临床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从科学性和艺术性的角度帮助学习负担重的医学生摆脱免疫分子、细胞的繁琐和抽象,如何更有效地提高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是每一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的课题。以下本文将从启发式提问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应用的方法、意义和教学效果几方面对滨州医学院的探索实践进行介绍。

一、启发式提问的方法

1.利用生活事例提问。问题是产生思维的动因,是深入学习的起步。学生头脑中有了疑问,才会开动思维,深入探究。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利用设问、质疑等方式来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引导他们进入新知识的学习[3]。如在课程开始时,先讲解每一个人出生后预约的接种流程,提问为什么接种疫苗可以产生保护作用,为什么不同的疫苗有不同的性状和接种方法?使学生产生疑问,开始思考,再因势利导,抓住时机讲解抗原的免疫原性和抗原性,以及影响机体对抗原应答的影响因素等重点知识。这样通过联系生活事例的提问就能很好的引入新课,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通过概念对比提问。医学免疫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概念、学说的提出都是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和学术讨论得到的。如何能够帮助学生们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概念和学说,一直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提问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们积极思考特定的概念和学说的形成过程。例如在讲解免疫球蛋白章节时,先讲免疫球蛋白,丙种球蛋白再讲抗体,IgG,并提问免疫球蛋白和丙种球蛋白的区别,免疫球蛋白和抗体的区别。这样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利用启发式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概念之间的不同,再结合临床上的剖析、归纳,就会使学生对所学概念有清晰的理解,有效克服抽象和难以记忆的困难,避免了概念上的混淆,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结合临床案例提问。医学免疫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许多临床疾病的发病学说都比较复杂,学生难以有效整合基础免疫学的知识,灵活地分析临床病例。如何能加深学生对临床疾病的理解和掌握,是关乎学生们以后临床技能和素质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应用临床典型案例,结合基础免疫学的重点和临床技能要点来设计相应的问题,使得基础和临床免疫学的教学相得益彰,相互促进,有机整合。例如在讲解典型药物过敏性休克案例时,预先设计了如下三个问题:1.该患儿发病的机制是什么?2.应该采取哪些治疗措施?3.该病例对医护人员有何借鉴?另外,在案例中的病人角色或者职业特点也可用于相关知识的提示和联系。例如在讲解接触性皮炎时,引用手术大夫因橡胶手套而致的过敏案例。这样又可起到调节情绪、集中注意力的作用。

二、启发式提问的意义

1.效果评估,直接反馈。一个新知识的教学结束后,教师必须及时进行教学效果的检测,从而发现问题,尽快进行矫正补救。启发式提问是简便易行,及时有效的一种检测方法。例如,在学习适应性免疫应答章节时,学生往往对T、B淋巴细胞的活化信号混淆不清。为了检测学生对T、B活化过程涉及分子的掌握熟练程度,可在这免疫细胞章节内容讲完后,或者适应性免疫应答开始时,向学生提出几个相关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就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适应性免疫细胞章节主要内容是否真正的理解和掌握,取得前面教学的反馈信息,对教学效果作出评价,从而适当调整适应性免疫应答章节的教学进度。

2.因材而异,因人施教。对于比较复杂的综合性问题,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教师可根据具体内容适当采用“化繁为简”的方法,设计若干深度不同的问题进行提问,以便学生进行思考与讨论。同时,通过提问,教师也可根据学生对具体问题的理解能力及掌握程度的不同,给予适当的启发引导,或给予及时的矫正补充,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

3.活跃气氛,畅通情感。提问是师生在课堂上实现互动交流的重要方法。在提问和解答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问题、讨论问题,并给予学生认真的指导、热情的鼓励。在这种轻松活跃的气氛中,教与学互动性强,师生心情舒畅,教与学的兴趣和积极性都有很大的提高,思维也更加敏捷,教学效果也得到提高[4]。通过启发式提问和其它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5],能够使师生进入了积极的“双向发挥”状态,为保证医学免疫学教学的顺利完成,提高教学效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启发式提问的效果

1.考试成绩。在2007级本科的八个班中做了分组实验,对照组全部理论课36学时均为传统式系统授课,实验组在传统式授课的过程中,特意设计40个启发式的问题,适时地引导学生思考。对期末考试试卷,主要选取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相关的10个选择题和1个论述题进行分析,发现对于与临床案例相关的考题,实验组的平均成绩好于对照组,而对其它试题成绩的分析没有统计学差异。

2.问卷调查。关于启发式提问对学生提高自身能力的评价,采取了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分析。问卷的设计主要关注学生的自学能力、交流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分析临床案例问题能力以及联系和整合其它相关课程的能力。具体统计结果见下表。

对以上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一方面,启发式提问教学法的应用很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另一方面,学生们大部分认为是有所提高,说明启发式提问在教学实践中还要积极探索,逐步完善,争取在自学、理解以及联系和整合其它相关课程上取得更好的效果。

总之,启发式提问是启发学生思考的有效方法。多种提问方法的灵活应用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辅助教师实现其主导作用的重要手段。运用提问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求科学真理。滨州医学院在医学免疫学教学的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反馈,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例如教师在提问时要态度和蔼,必要时给予适当地启发、鼓励,提问要掌握好时机和节奏等)。相信通过积极探索,正确地应用启发式提问对于提高医学免疫学教学效果是非常有益的。

参考文献:

[1]刘娟花.课堂提问的价值及其实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6(4):212-214.

[2]林有胜,冯超.在高职专科病理学教学中PBL教学法的应用体会[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6,11:648.

[3]李志红.运用问题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J].化学教育,2004,25(7):62-64.

[4]邱凌,崔亮.教学中提问的策略和技巧[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6,(1):42.

[5]付强,胡涛,薛江楠,等.角色扮演法在免疫应答教学中的应用[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9,24(1):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