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管理思想的核心观点范文
时间:2024-01-12 17:49: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学管理思想的核心观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进入新世纪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学使命、高等教育价值、大学生自身情况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许多以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时代面前逐渐变得失去效力。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主题就是如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难题。与其他专业课相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比较大,也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越来越体现出多变性和开放性等特征。新时期,我们必须掌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全过程特点,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及时、切实。只有做到“与时俱进”,才能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大大提高。
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目标方向
坚持以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供正确的目标性理念,有利于我们坚持正确方向。2014年5月4日,在北大考察时强调“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是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广大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理想信念教育和基本价值观念教育具有高度重合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思想道德教育在某种意义上又被称为“价值观教育”,教育的主要目的也是通过价值观教育来引导学生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价值观教育具有特殊性,它不仅是向学生灌输和讲解一系列价值规范和价值准则,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以及促进理想人格的健康成长。当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既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又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既是当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指导理念,又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想价值目标。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教育当代大学生有利于培养科学的人生理想信念,有助于完善他们的道德责任意识,也有助于使学生的价值理念与国家民族理想信念相统一。大学生的价值理想信念教育要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就必须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逐步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在大学生行为中的导向作用,也要不断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培养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理念要求,因为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感培养对于社会利益和公共价值目标的最终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不仅是未来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也是社会主义价值理念的引领者,他们的一言一行对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建设都具有重要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以为指导的最新理论成果,并体现了科学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也是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思想武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推广和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舞台,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要以此为契机,充分发挥先进性价值理念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中的引领作用。
二、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立足实践
坚持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能够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更加立足实践教学,能够实现科学原则与人本原则的有机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是抽象的理论和是立足于现实的思想,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必须做到指导性和具体性的统一。不仅要做到理论研究的系统性,更要注重核心价值观的具体性阐发、推广乃至具体应用。目前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还没有真正系统化,有些内容还有待进一步深化论证。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很有必要,这不仅是抵御西方意识形态入侵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自由发展的需要。社会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和自由化容易使学生形成价值虚无主义,思想混乱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现代化建设的健康发展。当前,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时常摇摆,意志力也不坚定,政治信仰迷茫的问题比较突出。因此,必须对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领导思想政治教育阵地,这也是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必要手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有具体化和现实化才能在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产生指导性意义,因此有必要通过社会实践和爱国主义教育等具体手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转化为自觉的日常行为意识。西方价值观的渗透主要体现在实践教学领域,体现了非强制性特点。价值观教育不仅要提高学生的理性价值判断能力,更要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感和道德实践能力,使他们真正成为价值观的主体。因此,今后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仅要发挥传统课堂的讲授作用更要注重向实践教学领域渗透,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作用有利于他们在日常实践中形成良好的道德自律性和自觉性。
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思想保障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能够为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率提供思想保障,有利于我们坚定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对于统一各种社会价值理念具有重要意义,也使高校师生能够形成比较明确的理性价值目标和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宣传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凝聚力,能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目标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了以人为本思想,能够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传统观念变革,进而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宗旨放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上面。共同理想信念有利于凝聚学校、社会、家庭力量全力合作,共同推进学生道德教育的发展。体现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教育不但能促进教育理念的现实变革,也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发展提供了创新精神和科技支撑。社会主义荣辱观对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化提供了基本道德规范,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以人为本思想有利于改变以往不对等的师生关系,使对话意识和平等观念在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变革中成为主流观念。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方向引领作用须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内在要素的积极参与和配合,构建一套具有普遍性的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运行机制。目前,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实效性不强主要由思想观念更新速度慢以及教育方式、方法的落后造成的。只有在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中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才能有效根除道德教育改造中存在的各类阻力并有效解决各类难题,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变革少走弯路。
四、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教书育人相结合的机制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教书育人相结合的机制,应从改变以往的单纯的说教和固定的教学方式,强调对话互动与活动渗透入手。首先,使课堂内容丰富化。“任何课程所采用的教学模式都不应该是主观随意的选择,而应该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受教育对象等要素相契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性质上归根结底是一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1](P.96)大学生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内容不仅包括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近现代史、法律常识等,还应包括传统道德伦理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心理咨询等。不仅要包括知识性教育,还应包括先进事迹宣传与感化教育、诚信理念教育、感恩教育、人际关系能力培养等。其次,在教学方式上要体现灵活性和多元化。在讲授基本原理教学的基础上探索多种教学方式,比如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课堂、讨论式教学、主题报告式教学、提问答疑式教学、分组讨论论辩式教学等等。可以聘请知名专家学者、知名社会人物、先进模范代表等进入课堂做报告甚至与大学生进行有效沟通互动等。第三,更加注重社会实践活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实现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的相互统一。不断探索和拓展社会实践的新模式,使社会实践活动体现趣味性、知识性、能力性、道德性的统一。深刻挖掘社会实践的道德感染力和渗透性,“应挖掘渗透式教育方法的功能性,变‘说教’式教育为‘感化’式教育。”[2](P.84)因此,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重点是要培养学生的道德主体意识,并通过情景和实践感染逐步渗透为学生的道德主体结构。“也只有解决了学生思想实际中的问题,学生们才能够接受我们所进行的规范教育和主流价值观念体系教育等社会要求的内容。否则就会使思想政治教育失去针对性、失去本质。就必然会走‘科学式’、‘版块式’、‘拼盘式’的道路,就不会形成自己独立的体系。”[3](P.57)
总之,以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撑、思想指导,也在价值观念上提出了科学的、以人为本的新理念。在承认社会价值观念多样化的同时,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提供了明确而又统一的中国特色主流价值理念和发展目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变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前提,在凝聚力量和统一思想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每一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新峰,李威娜.以研究式教学加强大学生对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2,(3).
篇2
全面预算管理最早起源于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都加大了对科技的投入力度,进行产业创新和升级,使得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跨国公司如雨后春异般涌现。这促使世界资本市场上资金流动速度加快,资本高度集中,金融风险加大,再加之资源有限,导致企业竞争加剧,而部分企业内部管理不善,没有制定企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因此企业的经营周期变短,甚至破产倒闭。由于内部管理难度的加大以及市场环境的瞬息万变,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使企业在变化的环境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抗风险能力,这考验着每一个管理者的管理水平,也是为市场的投资者带来信心的重要指标。在此背景之下,引发了企业经营管理者和广大学者对传统的管理思想以及理论的反思,在此基础上,经过数年来不断的探索和研究,在世界发达国家的一些着名企业中率先探索并建立了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制度。
我国通过发展市场经济,全面深化改革,使得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健全,各类企业抓住发展良机,利润飞速发展。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我国的企业在和国际先进企业相比,还存在很多管理上的不足,比如管理水平粗放、内控形同虚设等,这些弊端制约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影响到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水平。如果我们的企业想要提高自身的综合优势,在世界上与其他企业平等竞争,就必须要着重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这不仅要求我们的市场健全有效,更需要的是我们的企业能够建立现代化的管理制度和体系。所以说,全面预算管理现在已经被很多企业所接受和认可,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方法和途径。
正是因为我们有了发达国家为我们在实施全面预算上所提供的成功经验,所以我国企业可以充分结合国情和自身发展特色,快速的将全面预算管理融入到企业的制度化建设中来,尤其是对于一些中小型企业来说,更是要重视运用先进的管理工具来为自身的发展增加动力。我国的企业在全面开展并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的时间很短,仅有十余年的时间,仍然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因此实践经验较少,在所难免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和缺陷,没能达到预先设定的目标值,所以,我国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要不断的在企业中去应用。本文正是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通过对满世房地产在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上的研究,对其日常管理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且提出合理化的解决对策。
1.2研究意义
1.2.1现实意义
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通用汽车、通用电气以及杜邦公司先后在企业中建立了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这一做法,迅速被其他公司所效仿。企业从原先的制定计划、指标下达、各部门协调生产的管理模式,发展成为现在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考核、激励于一体的综合管理体系,而且是整个企业内部控制的中枢。合理且有效的全面预算不仅可以使企业的各项经济业务活动按照预先的目标运行,还可以及时纠正一些预算偏差,并且能够调动企业内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能,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我国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起步晚,真正从政府层面去关注和提出的时间是本世纪初,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探索,将国际经验和和企业特点相结合,形成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最近这些年,一些较大的企业集团能够结合自身的战略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这样一来,就能够把企业的经济活动从短期和长期进行一个有机结合,有效避免了企业的短视行为、粗放发展。但我们也发现,一些中小企业在经营过程和日常管理中很难执行全面预算,甚至屡遭失败,这样的问题仍需要我们在理论中进一步探讨研究。
1.2.2理论意义
目前,在全面预算的理论研究方面,大部分学者通常都采用案例法进行研究,但是因为抽取的样本、评价指标和方法体系不尽相同,国内国外的文献在研究结论方面的分歧较为显着,差异体现在预算的编制起点,一部分学者认为企业应以目标成本、目标销售或利润等指标作为唯一的起点(王斌,潘爱香和高晨,于增彪,王月欣,庞颖、韦琳和盖地,,而另外一些学者却从相反的角度提出应该多角度着手,以战略为导向为编制起点(潘飞和郭秀娟,李春瑜,宋亮荣,张有棠,宋结,。在企业当中编制合理的全面预算并且在执行过程中严格遵守其实是有一定困难的,它是从属于企业的战略层面,所以,对于不同行业的企业来说所制定的全面预算会各不相同,随之达到的效果也各有差别。例如,山东的华乐集团是以利润目标为编制起点成功案例,该企业认为一个企业的管理层应首先通过科学的预测方法来对企业的目标利润进行一个估算,在后续的预算编制工作中应该围绕目标利润进行。在理论发展的过程中,发现以战略为导向的编制模式可以弥补以单一目标位起点的不足,这样一来,无论是与企业的战略匹配度来说还是从管理内容上来说,都更加科学合理。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法,引入平衡记分卡,对全面预算为什么会在企业中失败的原因进行探讨分析,以期提供合理化建议。
第二章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2.1理论背景回顾
全面预算管理的最初形态是预算,所以,要想对全面预算有一个深刻的了解,那么,我们就要先去熟悉预算管理。从预算到全面预算,大致分为了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是:成本预算管理阶段,财务计划阶段,以目标利润为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阶段,以战略为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阶段。下面我们将对这四个过程进行详细论述。
2.1.1成本预算管理阶段
预算管理最早在美国企业中被应用,主要出现在广告费的分配分摊上。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飞速发展,企业抓住发展机遇,迅速扩大经营范围,抢占市场,有的甚至发展为跨国企业,相应的组织结构也变得比以前复杂,那么如何才能使得企业的管理权和治理权相分离但又不会失去对企业的控制,这考验着管理着的智慧。同时,企业的经营环境也发生变化,因为企业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部分产品在商品市场上出现了供过于求的现象,这样一来市场就转变为买方市场,这样的情况对企业的内部管理与控制都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和挑战。这一阶段,企业发展的关键在于通过降低成本来提升竞争力,这要求企业具有先进的生产力和内部控制制度。奉勒在年出版了《科学管理原理》这本书,书中的核心理论是提出将科学管理代替以往的
凭借管理者个人经验的管理理念,他提倡管理要不断向标准化和专业化发展。根据泰勒的思想理论,有一些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采用了“差异分析法”和“标准成本法”,这就是预算管理的最早形态。 在预算管理的产生发展阶段,产品成本和相关费用的控制分摊是作为成本预算的主要管理手段的,并且隶属于企业会计体系,但是与此同时,成本预算有其自身包容性有限等无法改变的缺陷,因此,它很难在全局上承担起协调 各部门业务活动的功能,从而制约了预算功能的充分发挥。
2.1.2财务计划阶段
最开始的成本控制预算对企业的经营业绩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相伴而来,预算的范围不断扩大,很多企业都在实践中引入预算管理来提升自己的市场竞争力。因此,一些会计学者和经济管理学者开始进一步探讨和研究预算制度。自从20世纪20年代以后,受到会计理论和其他管理思想的影响,企业预算管理无论是在方法上还是在内容设计上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发展,它吸收和引[文秘站:]进了自世纪初发展起来的专门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控制水平和提升经济效益的方法,建立了许多可以直接量化的财务管理模式,这样,利用具体可控制的指标,可以帮助企业的管理层进行科学预测、决策、组织协调以及控制产品成本,增加利润,提高竞争力。比如说盈亏平衡分析法、变动成本计算法、弹性计划等,这些方法在企业中的进一步应用,都促使预算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尤其是盈亏平衡分析法的出现,使得企业的成本、业务量、利润指标的分析逐渐能够被事前预测和量化,经营管理者也开始对各种影响利润的因素进行预测和分析,借鉴与此,可以分析企业未来的资金占用情况和财务成果,为企业的经济活动提供一定的协调和依据。
2.2文献综述
2.2.1国外文献综述预算最早起源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因此,他们对于预算管理的认识比较深刻、理论体系也比较完备,有很多不同的思想。
1、美国是预算管理的发源地。在受到科学的管理思想启蒙后,美国于1921年颁布《预算与会计法案》,以法律的形式对预算加以严格的规定,因此,法案在后续实施后给企业、社会都带来了非常好的影响,也促使社会更多的人了解并认识预算的功效,更为重要的是,它还向其他国家的一些企业进行了推广试行,扩大了其影响,这便是预算控制产生的原点。1922年,学者麦金西出版的《预算控制》在学术界引发了巨大的反响。在这本书中,麦金西全面系统的阐述了如何实施科学合理的预算控制,这也标志这企业预算管理理论的形成。同年,在美国召幵的第三次全国会计师大会上,学者们就《预算的编制和使用》为议题,各行己见,这次会议不但使有关预算管理控制的内容向纵深研究,还同时引发了1923至1929年间美国的工程师和会计师共同合作、深入研究预算控制的,这七年的时同,对日后管理会计的形成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先导作用。
2、20世纪40年代,在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逐渐引入行为科学管理的理论和方法,这种方法的最大特点就是更多的考虑人的心理因素和行为导向,运用人与人之间的协同配合,人与环境的适应匹配,去最大限度的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深入挖掘自身价值与潜力。这种方法提倡的是预算的编制程序有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编制方法,它能够使得企业间各部门、各成员都能共同参与到预算的变种当中来,充分发挥预算在控制方面的作用,这样就使编制出的预算更加的符合实际工作的情况。
3、20世纪50年代,管理学方面的学者将数量管理理论运用到了预算管理当中去,这一做法又丰富了预算管理的内涵。数量管理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把管理当做是一种数学的程序,运用相关的数学模型、运算符号加以演算,并且结合进一些数理统计、运筹学的理论方法,使错综复杂的经济现象用数学的思维和模型表现出来,这样就能更为直接准确的去分析企业的日常经营状况,并对预算作出适时调整,确保了预算在控制执行的过程更为高效科学。
4、20世纪60年代,管理学者又提出了系统管理理论思想,该理论的核心观点是:在任何一个组织中,各个部门都是相互关联,彼此牵制的,如果要使一个组织能够高效有序的运行,作为企业的管理者,要具有一定的全局意识,统筹规划企业的发展运营,将各个部门纳入统一的管理体系中。这种思想也在企业日常的运转中被吸收融合到了预算管理的全过程、全方位。
第三章案例分析.......17
3.1满世房地产公司概况......17
3.2预算编制概况.......17
3.3预算的执与控制.......19
3.4预算的考核与调整....20
第四章完善满世房地产全面预算管理的建议........26
4.1完善全面预算组织结构体系.....26
4.2确立并健全全面预算管理目标......27
4.3完善全面预算编制程序......28
4.4加强全面预算的执行及控制......29
4.5加强员工考核和激励力度.......30
第四章完善满世房地产全面预算管理的建议
随着外部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国家对房迪产的调控力度不新如大,人们对于房屋的刚性需求越来越小,消费趋于理性。这就导致了满世房地产所面临的竞争压力也会越来越大,从长远角度来看,要想在市场中取得有利地位,就必须注重提高自身的核心价值,统筹安排企业内部资源,通过先进的技术,降低自己的成本。这就需要满世房地产建立健全管理体系,用完善的管理办法,取得长效发展。由此看来,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是大势所趋。立足于满世房地产自身的发展情况,再借鉴国内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满世房地产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提出改
进措施。 4.1完善全面预算组织结构体系
要建立和完善预算的组织架构:预算决策机构、预算组织领导机构、预算管理机构、预算编制机构以及预算执行机构。
1、董事会是全面预算的最高决策机构
其主要职能是:从战略层面上规划企业的发展方向,确定整个年度的经济目标,审批企业的预算,参与制定考核激励政策,并要根据预算完成情况对相应主体进行奖惩。
2、预算管理委员会是企业的组织领导机构
在原有的组织架构基础上,成立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处理日常预算问题。该部门组成成员为:总经理、财务经理、以及公司各个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在公司董事长的授权批准下去处理关于全面预算的各项工作。预算管理委员会的工作流程是:积极组织协调各部门的预算编制工作,从整体上把控企业预算指标的制定、分解及下达,并根据各职能部门的意见反馈,去调整预算目标。具体工作内容是:根据董事会制定的发展目标,确定各个下属部门的指标、预算程序等;当各部门关于预算或资源分配不合理而产生矛盾时,及时对其作出调解,平衡各方利益;将制定好的的预算以及配套的奖惩制度报董事会审批。
3、财务部是常设的预算管理机构和编制机构 企业财务部门应单独设立预算管理岗位,其负责的预算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在企业的预算管理委员会的授权下,组织汇总并编制各个职能部门的预算,积极协助配合预算管理委员会的工作,将预算目标分解至各个责任单元;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积极去监控资金的使用状况;履行对各个职能部门的关于财务状况的一些指导和服务;按一定的周期去向预算管理委员会反馈各个部门对预算的执行情况,并将预算与实践情况产生的差异进行分析,将结果递交预算委员会。如果发现由于国家政策或者行业环境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从而导致了预算目标的偏差,那么应该及时将情况予以上报,以便对预算做出相应的调整,使预算更加贴近实际。
结论
本文依照全面预算理论体系框架,结合了房地产企业的行业特点,对满世房地产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进行了重新构建,针对每一个模块都做了详细的论述和提出了改进意见。本文的创新之处体现在,基于特定的房地产这一类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全面论述其在预算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预算失败的原因,并据此对预算的运行流程进行了科学的设计,因此,对企业来说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但是,由于满世房地产的相关财务数据具有一定的保密性,无法合理取得,所以在有关道的案例分析中,没有应用一些数据作支撑,难免使得论据有些单薄,这是本文的一大缺点。
对我国房地产企业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全面预算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预算管理要以企业战略为依托。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是一种科学的管理工具,它不仅仅是传统的财务计划,而且是基于宏观管理的层面,对企业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规划和引导。但就现实情况而言,大多数的房地产企业还是实行简单的财务预算,在思想上还没有对全面预算的作用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仍然在走粗放式管理的老路。因此在预算编制上的主观随意性比较大,不利于企业的永续发展。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必须将战略因子引入到全面预算管理的体系当中来。
2、要实现企业全面预算的管理目标,就必须在企业的各个部门、各个业务流程中去全面渗透预算指标,实现企业的全员参与、全局把控、全过程监督、全系统分享信息的综合管理模式。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全面预算指标制定的科学性,利用各种信息系统、广泛搜集的数据进行一定的分析比对,保证指标的可执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