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的管理体系范文

时间:2024-01-12 17:49: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责任的管理体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会责任的管理体系

篇1

关键词:系统;构建;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8)04-0110-04

1.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及其基本内容

1.1 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

企业社会责任,自美国学者谢尔顿于1924年提出这一概念起,理论界对其有着不同的阐述,迄今尚无统一的定义。美国学者伯文在1953年将企业社会责任定义为:商人按社会的目标和价值向有关政策靠拢,做出相应的决策,采取理想的具体行动的义务[1]。美国可持续发展企业委员会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企业针对社会(既包括股东又包括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合乎道德的行为。世界银行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价值观、遵守纪律、尊重人以及有利于所在社区和环境的有关政策和实践的集合,是企业为改善利益相关者的生活质量而贡献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承诺[2]。台湾学者刘连煜将企业社会责任认定为,营利企业的决策机关确认某一事项对社会公众利益的重要性之后,该企业应以社会公众利益为导向不计较营利之义务[3]。国内学者刘俊海博士认为,所谓的企业社会责任,主要是指企业不能仅仅以最大限度的为股东赢利赚钱为唯一目的,而应当最大限度地的增进股东利益之外的其他所有社会利益[4]。卢代富教授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谋求股东利益最大化之外,所负有的维护和增进社会利益的义务[5]。

虽然不同国家、不同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有不同的界定。但共通之处在于:企业在其营利过程中应该处理好企业社会成员与其他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旨在追求股东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和谐统一。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正确理解应当把握以下两点:第一,社会责任属于企业治理机制的范畴,有关社会责任的理念应体现在企业治理上。就是说,企业社会责任的目标在于解决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社会的和谐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共处问题。第二,社会责任理念是对企业绝对营利性的修正,但它与企业的营利性并不矛盾。基于此认识,本人认同前面所述刘俊海博士的观点。

1.2 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内容

目前,人们所认可和接受的企业社会责任除了最大限度地增进股东利益之外,其他的企业社会责任内容十分广泛,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2.1 企业对员工的责任。员工是企业财富的创造者,是人力资本的所有者。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应该善待自己的员工,充分尊重员工的价值,发挥员工的创造性。①为员工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是企业的首要责任;②在招聘、报酬、培训、升迁等方面为员工提供平等的机会;③企业应当为员工提供民主参与企业管理的渠道,尊重员工民主管理的权利,重视员工的意见和要求。

1.2.2 企业对消费者的责任。企业利润的最大化最终需要依赖消费者的认同来实现。因此,企业要充分尊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①企业必须为消费者提供令其满意的产品和服务;②企业应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和自由选择权。消费者有权通过企业提供的产品信息对产品进行全面的了解,并在多种商品中做出选择。企业应当通过广告、宣传材料和说明书等,向消费者提供真实的产品信息。③以人为本、消费者至上的理念应得到强化。这种理念要求企业不仅要以消费者作为整个生产过程的终点,更重要的是以消费者作为整个进程的起点。

1.2.3 企业对社区的责任。社区就是企业赖以生存的环境。企业与社区的关系就好像鱼和水的关系。企业只有得到社区支持,才能如鱼得水、畅游自如。企业不仅要扮演好“居民”的一般角色,还要力争充当主要角色。通过了解社区的具体需求以及企业自身所具备的资源,选择能够使社区的需求与企业拥有的资源相匹配的社区活动项目,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社区活动计划。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为社区的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1.2.4 企业对公益活动的责任。企业对公益活动的社会责任是最为广泛的。作为企业来讲,所谓的公益活动是指对不确定的社会群体(尤其是弱势群体)进行帮助,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捐赠。如捐赠教育事业、医疗服务机构、社会福利机构、贫困地区、特殊困难人群等等。企业应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福利事业和慈善事业,这也是服务社会、造福人类的充分体现。

1.2.5 企业对债权人的责任。对企业债权人的保护应该始于企业设立之际,贯穿于企业营运之中,终于企业清算结算之时。①要做到及时披露企业信息,不编造、隐瞒,这是企业对债权人承担社会责任的最高表现,企业信息特别是财务信息决定了交易相对方是否与其进行交易,以期防范风险;②诚实信用,不滥用企业人格,积极主动偿还债务;③企业对作为整体的债权人负有谨慎的注意义务从事经营活动并保证资产保值和增值的责任。

1.2.6 企业对环境的责任。企业是各种资源的主要消耗者,是环境问题的主要责任者。为了环境和谐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企业应当主动承担起责任。①企业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做到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企业必须遵循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步的原则,不能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②企业要构建绿色供应链管理,实现循环生产模式。绿色供应链的管理包括绿色设计、绿色采购、绿色生产、绿色物流和绿色回收。③企业要建立环境监测和评估体系,在日常经营管理中,严格自律、自我监督、自我检查。

1.2.7 企业对供应商的责任。企业的供应商参与了企业价值链的形成,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①企业应该恪守信誉,严格执行合同;②企业应当建立对供应商的核查和评估机制。企业可以采用国际上通用的标准,由专人对供应商的情况进行评估检查,定期召开供应商会议,定期公布核查结果,以促进供应商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确保形成与供应商共同承担社会责任的一体化战略。

1.2.8 企业对竞争者的责任。 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应当遵循公平竞争的原则。公平竞争是指竞争者之间所进行的公开、平等、公正的竞争。它可以使社会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并最终为整个社会带来巨大的福利。因此,在市场竞争中,企业应当采用合理合法的竞争手段,杜绝腐败和贿赂行为的发生。

2.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状况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外企业社会责任运动逐渐引入我国,并得到了广泛的传播,随着我国加入WTO,经济全球化进程得到加快,以跨国企业为载体的国外企业社会责任认证标准或审核守则在我国的推行,对我国外向型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同时,由于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企业的环境保护、劳工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等问题越来越严重,存在着巨大的隐忧。在上述背景下,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2.1 企业生产污染环境、过度消耗能源现象严重

环境污染严重。2005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居世界第一,占全世界11%,占发展中国家34%;二氧化硫排放量居全世界第一;破坏臭氧物质排放量居世界第一,荒漠化之湿地破坏严重。2005年,国家环保总局共接到76起突发环境事故报告,其中,特别重大环境事故4起,重大环境事故13起,较大事故18起,一般事故41起,536人中毒(受伤)。按事故起因分类,其中,安全生产事故导致的环境事故26起(占34.2%),企业违法排污19起(占25%);按污染类型分类,水污染事故41起,大气污染事故24起,土壤污染事故13起,固体废物污染事故4起,分别占总数的53.9%、 31.6%、17.1%、5.3%(有些事故同时造成水、大气、土壤污染)[6]。

能源资源消耗过重。目前我国钢材消费约占全世界的四分之一、氧化铝约占四分之一、水泥约占二分之一、煤炭约占三分之一、发电量约占八分之一,而GDP总值却不足全世界的三十分之一。据测算,我国每创造1美元产值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4.3倍、德国和法国的7.7倍、日本的11.5倍。我国经济增长的成本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5%以上。我国资源利用效率过低、再生率不高、循环经济比较落后,目前能源利用率仅为33%,工业用水重复使用率为55%,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为30%,分别比国外先进水平低10个、25个和30个百分点。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可以回收而没有回收利用的再生资源价值达上千亿元[7]。

2.2 企业损害职工权益的行为时有发生

2006年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在全国范围内重点开展了清理整顿劳动力市场秩序、劳动用工情况、贯彻《禁止使用童工规定》、农民工工资支付等专项检查活动。其中,调查处理举报投诉案件39.9万件,查处各类劳动保障违法案件40万件。通过劳动保障监察执法,责令用人单位为1 243万劳动者补签了劳动合同,责令用人单位为770万劳动者补发工资待遇等58亿元,督促19万户用人单位补缴社会保险费56亿元,督促11万户用人单位办理了社会保险登记、申报,取缔非法职业中介机构9 067户,责令用人单位退还收取劳动者的风险抵押金1.6亿元[8]。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我国损害劳工权益的情况相当严峻。从全国的现实情况看,缺失企业社会责任现象突出的行业包括:出口加工业、采煤业、纺织业、玩具制造等劳动密集型行业。这些行业安全事故依然不断、侵权事件时有发生、超长加班司空见惯、拖欠工资屡禁不止以及工伤与职业病的发病率呈快速上升势头,等等。

2.3 企业危害消费者权益事件触目惊心

近年来,我国安徽、山东、重庆、山西相继发生的劣质奶粉伤害儿童生命事件,已经造成了数百名婴儿出现营养不良综合症。还有广州的假酒案、龙口粉丝案、金华火腿案,等等。一件件产品质量事件,可谓触目惊心。2006年3月15日的《中国工商报》第1版报道了国家工商总局公布2005年工商机关查处的十大侵害消费者权益案例――河北省霸州市工商局查处制售假烟案、上海市浦东新区工商分局查处销售厢体不合格汽车案、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工商分局查处销售假冒电视机案、福建省龙岩市工商局查处销售伪造进网许可标志手机案、河南省南阳市工商局查处经销不合格柴油案、山东省荣成市工商局查处销售不合格农药案、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工商局查处销售伪劣钢材案、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工商分局查处销售假冒涂料案、重庆市武隆县工商局查处制售掺假煤炭案、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工商局查处无照销售英语教材案。2005年的十大侵害消费者权益案例只是窥见一斑,折射出部分企业在对待消费者时的急功近利和道德泯灭。

2.4 企业社会信用缺失严重

近年来,我国一些地方出现的经济秩序混乱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信用关系紊乱造成的。企业信用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第一,企业赖逃废债现象屡见不鲜并有扩大趋势,许多企业利用改制之机,通过不规范的破产、分立、兼并、承包、租赁、拍卖等方式赖逃废债;第二,假冒伪劣产品泛滥,制假售假和商业欺诈活动猖獗;第三,假广告、假合同、假招标、假统计、假发票、假信息、假验资报告等充斥市场;第四,个人失信现象严重。如恶意贷款、住房不还款、手机欠费、恶意透支等;第五,一些社会中介机构在执业过程中存在严重的作假问题。特别是一些公证机关、注册会计师事务所,为了牟取私利而作伪证、作假账,极大损害了社会信用,等等。

3.系统构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

实现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既包括宏观层面的又包括微观的,既包括企业外部的又包括企业内部的,既包括法律范畴的又包括道德范畴的,既包括政府行为的又包括企业行为的,等等。鉴于此,有必要系统构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当然,系统构建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不是一蹴而就的。结合我国实际,本文以为目前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完善企业社会责任法律体系

随着2006年1月1日我国新《公司法》的实施,企业是否要承担社会责任的争议终于宣告结束。新《公司法》第五条规定:“企业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第五条首次在法律中明确了企业的社会责任主体地位,意味着对传统企业的角色或目标定位的突破,无疑是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法制化建设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成果。但在实际中,如何运用新《公司法》使企业有效地承担起社会责任,尚有许多难点。因为新《公司法》第五条毕竟是一个原则性条款,旨在宣示一种价值取向和行为标准。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性质、内容,以及企业不履行其社会责任或义务所要承担的法律后果等并没有明确地予以规定。因此,如何将新《公司法》第五条的立法精神具体化,赋子其确切的、可操作的内容,如何通过一系列具体法律制度的设计,构建和完善企业社会责任法律体系,从而使企业社会责任在实践中得以贯彻和落实,仍然是企业社会责任法制建设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鉴于此,必须充分理解、领会和贯彻新《公司法》第五条的精神,挖掘现行法律体系中的企业社会责任法律资源,对现行法律中体现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其他法律规范(企业社会责任有关的内容分散在诸多法律法规之中,包括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自然资源法、税法等等),进行以社会责任为导向的解释,进而从执法和司法等多个方面建立企业社会责任的落实机制和监督机制;在非常必要的领域继续进行个别法律条款的修改和完善;从企业组织结构、企业经营决策程序、企业经营者资格、法律责任等方面将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和要求纳入具体规范之中,并使规范具有制度设计所必需的统一性;同时,吸收和借鉴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立法的成果和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和企业具体情况,大胆吸收和借鉴外国企业社会责任立法的成果和经验。

3.2 借鉴和推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国际标准

1997年总部设在美国的社会责任国际(SAI: Social Accountability International)发起并联合欧美跨国企业和其他国际组织,制定了SA8000社会责任标准。由于SA8000重点保护劳工利益,而且把非经营性、非技术性的抽象道德、精神、理念层面的内容标准化,具有标准严格、范围广泛、适用面广的特点,因而受到西方社会各界的欢迎。是目前世界上较有影响的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9]我国应借鉴SA8000的合理成分,制定相关标准,与国际接轨。目前,企业社会责任在国际上已经形成一场浩浩荡荡的社会运动,而且,据悉,国际标准组织(ISO)也将成立专门的企业社会责任(CSR)委员会,将企业社会责任正式纳入企业标准化范畴。因此,我们要认真研究SA8000,尤其是借鉴其保护劳工利益的科学标准,通过研究和探索,制定出中国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的基本要素,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并以此作为企业社会责任自我评价和第三方评价的依据,从而规范企业行为,提高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自觉性和能力,为提升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创造条件。

3.3 建立信息披露机制

良好的信息披露机制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起到监督和制约功能。目前对于我国大多数企业来说,信息披露的主要内容是企业的财务状况。但是,随着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财务指标已经不是衡量企业状况和未来的唯一指标。为了加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应该将社会信息公开机制引入企业社会责任制度中。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状况通过信息披露机制,向社会传达相关信息:如企业的债务情况、企业内员工权益的保护状况、商品质量及消费者投诉状况、环境污染状况、社区关系状况等等。通过信息披露机制,使那些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得到赞扬和传颂,打响企业及其商品的知名度,从而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有利于企业进一步地发展壮大。相反,使那些利欲熏心、怠于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得到曝光。社会道德谴责和法律上的制裁,使其降低乃至丧失市场竞争力,逐渐退出市场,从而维护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实现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3.4 重塑企业内部治理结构

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决定了企业的运营方式。传统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是以“股东利益本位”为基本理念,其设计模式是以维护股东权益并保证股东的权益得以实现为目标的。[10]而企业社会责任理论要求企业治理结构不仅仅要解决成本问题,更要求平衡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要使企业有效地承担社会责任,就需要企业具备有效的治理模式,即,重塑企业内部治理结构。通过重塑,使更多的利益相关者参与到企业治理中来,使企业的经营真正能够体现社会整体的利益,维护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和健康发展。由于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广泛性,一旦企业发生社会责任事故,其受到损害的对象往往是一个社会群体。例如:企业污染环境,社区周围的居民健康都受到了影响;商品质量不合格,广大的消费者权益受到了侵害;生产条件不达标,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利益得不到保护等等。因此,在保护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机制设计上,应该设立职工董事、环境董事、消费者董事和债权人董事等,即由利益相关者的代表作为董事成员加入到企业的董事会中,参与企业的重大决策并维护其所代表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这种体制设计,有助于更大限度地减少诉讼成本,提高效率;有助于更有力地保护社会整体的利益;有助于更有效地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3.5 将道德管理纳入到企业经营观念及行为中

企业的经营活动――生产与销售、创造与交换,是一种社会过程。既然是社会过程,那就必须受到社会道德规范的约束,其实质是企业要承担好社会责任。而决定、影响和制约企业经营活动的指导思想就是企业的经营观念。要承担好社会责任,企业必须摒弃以生产为中心、以推销为中心和以过度追求企业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传统经营观念,顺应世界和时展潮流,积极容纳、吸收和建立以消费者为中心、以承担社会责任为己任、以重视和维护社会长远利益,并保持人与自然相和谐为目标的现代经营观念。现代经营观念就是现代经营哲学,它决定和影响着企业文化的建设,并形成的具有明显特性的价值观、道德观、和经营战略思想;它规定、制约着企业的经营决策的动机,规范着企业经营行为;它可以产生强大的内在驱动力,对塑造包括管理者在内的所有员工的共同的人生观、价值观,对提高企业经营道德水平,对企业很好地履行和承担社会责任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应将道德管理纳入到企业的经营观念中,纳入到企业营销行为中,使企业的4P组合――产品、价格、分销、促销,符合社会道德标准,从而使社会责任的履行和承担成为企业的自觉行为。

3.6 加大处罚力度

如果一个企业怠于履行社会责任所带来的成本支出远远低于其所获得的收益,那么,该企业一定不会去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因此,加大对损害社会利益行为的处罚力度,将成为维持和贯彻企业社会责任的最后一道屏障和最有效的防线。有权必有责,有责必要究。如果企业没有履行其相应的法律义务,则必须追究其法律责任。然而我们目前的制度设计往往是在事故发生以后,直接追究企业责任,对企业进行罚款,而造成事故的相关决策者和责任人却往往没有受到相应的处罚。企业受到处罚,损害的是股东的利益,而真正的肇事者却依然逍遥法外,损害企业利益、怠于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行为依然没有得到制约,真正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市场环境依然难以建立。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怠于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法律制约,使真正损害企业和社会利益的个人得到应有的惩罚。

基金项目:本文属2006年度甘肃省教育厅研究生导师科研项目计划(0607-07)――《系统构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刘俊海. 企业的社会责任[M]. 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2.

[2]王俊. 论企业的社会责任[J]. 黑河学刊,2006,(4):30.

[3]刘连煜. 企业治理与企业社会责任[M].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66-67.

[4]刘俊海. 企业的社会责任[M]. 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6-7.

[5]卢代富. 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学与法学分析[M].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96.

[6]国家环保总局. 2005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EB/OL]. zhb.省略/plan/zkgb, 2006-07-27.

[7]李碧珍. 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现状、根源、对策[J]. 企业经济,2006,(6):13.

[8]国家统计局. 2006年度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 省略, 2007-5-18.

[9]刘瑛华. 从SA8000看国际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对我国的影响[J]. 管理世界,2006,(6):159.

[10]卢代富. 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学与法学分析[M].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130.

篇2

根据《山东省企业社会责任评价试点工作方案》安排,山东省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工作经历了“宣传发动”和“制定方案”两个阶段,目前已经进入到攻坚的“实施阶段”――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的构建与《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手册》的编制。

弥补“短腿”――让管理不再落后实践

前不久的一项针对中国企业责任管理和责任实践(包括市场、社会和环境三项绩效)的调查结果表明,“责任实践”的综合得分要高于“责任管理”的得分。其结论是:中国企业的“责任管理”落后于“责任实践”。

而山东省开展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试点工作,将建立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促进企业管理创新与持续发展。作为试点的两大目标之一,正好弥补了中国企业的这一“短腿”。

山东省企业社会责任试点工作的目标,是“两个建立”、“两个促进”,即基本建立起有中国特色、山东特点的可持续改进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基本建立起企业社会责任协会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紧密结合的企业社会责任考评体系,从而促进试点企业的管理创新与持续发展,促进全省企业的社会责任建设管理实践。其中,建立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促进企业管理创新与持续发展,是首要目标,也是最重要的目标。

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的构建和《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手册》的编制,是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难点和创新点。

山东省工商局副局长、山东省企业信用与社会责任协会会长王天仁认为,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进行一系列非常重要的工作,包括:建立领导机构、识别利益相关方、开展履责现状评估、制定政策目标和实施方案、起草相关配套文件、正式任命人员、颁布实施等。

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社会责任管理手册》,就成为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的文字体现,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行动纲领和操作工具,也是企业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企业风险的控制体系和持续进步的保障系统,也是对外展示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水平的主要证明。

重点突破――把握五个重要环节

山东省提出,在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的构建和《手册》编制过程中,要重点把握好以下五个环节:

一是建立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机构,落实工作责任。要建立企业社会责任领导机构,由董事长或总经理出任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委员会主任或领导小组组长,一名企业副总为副主任或副组长,或任命一名“社会责任总监”或“高层管理代表”主抓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有关部门(科室)和下属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并确定或成立一个社会责任管理部门,作为委员会或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负责牵头组织协调和督促落实。要具体明确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的职责。这是企业试点工作和社会责任体系建设的组织保障。

二是识别企业的利益相关方,细化对利益相关方的具体责任。中国企业的利益相关方包括股东、员工、伙伴、消费者、环境、政府、社区、竞争者、弱势群体、行业组织等十个方面。要从企业实际和行业特点出发,按重要程度进行识别、确认并排出顺序。在此基础上,逐个分解确定企业对利益相关方应承担的具体责任,从而形成一套指标体系。聊城百货将企业的主要利益相关方确定为员工、消费者、供应商,就是根据商业企业的特点制定的。济南阳光大姐增加了“家政服务员”这一利益相关方,也是根据自己的行业特点确定的。

三是进行社会责任现状评估,制定社会责任政策与目标。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现状进行分析评估,也是一项必须进行的基础性工作。开展这项工作,可以肯定成绩、找出差距、弄清现状、找准方位,为下一步制定目标措施奠定基础。

在评估的基础上,要制定企业的社会责任政策(承诺)与目标。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承诺和目标的确定,应综合考虑法律法规要求、利益相关方期望,并符合现阶段企业生产经营实际情况和人、财、物等资源保障能力,可分阶段制定目标,但一般不应低于法律法规的规定,对道义责任的承诺和目标确定,可自愿裁量,优秀、卓越企业应有更高的追求。

四是制定社会责任管理方案,确保社会责任政策和目标的实现。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方案,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主要指标的控制措施,二是重要环节的控制程序,这两方面都需要用文件体现出来,并落实责任部门和岗位,以保证企业的各项社会责任行为处于稳定可控状态,并成为一种长效机制,能够持续改进。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是全面管理,应包括原有的管理体系,不要另起炉灶,推倒重来。这样,既符合企业管理实际,也可以减少工作量。

五是编制《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手册》,正式颁布实施。《手册》由牵头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部门负责组织编制,由企业法定代表人颁布实施,社会责任管理部门负责发放、管理。《手册》的主要内容包括《手册》颁布令、社会责任管理领导机构名单、社会责任总监(管理者代表、总责任师)任命书、企业简介、定义、企业社会责任政策与目标、社会责任主要指标控制措施和重要环节控制程序、相关文件等。

整改完善――建立持续改进机制

编制《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手册》,是开展社会责任管理的重要条件,但最重要的是如何把《手册》的内容落实到具体的企业管理之中,让企业在一系列程序文件的控制下,不断整改、不断提高,从而实现企业社会责任状况的持续改善。山东省希望这项工作是不断整改,不断完善的过程,并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搞好宣传发动,对全体员工进行社会责任管理教育培训。管理体系能否真正建立起来、运行下去,主要取决于全体员工特别是管理层对这件事是否认可,是否积极参与和支持。为此,要切实搞好宣传发动,抓好自上而下的全员教育培训。要从企业负责人和领导层抓起,带头讲道德、尽责任,为员工做出表率。同时,要对全体员工进行一次社会责任教育培训,使他们全面掌握《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手册》的内容和本职岗位的具体要求,并付诸行动。

篇3

传统经营环境下,基于投资―生产―销售―赚取利润的单向循环的经济环境对企业的经济责任认识,企业的职责是为社会提品和服务的同时为股东创造最大利润。随着企业的经营受企业利益相关者多元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企业的职责也就从原来的单一经济责任(对股东负责)转向承担起相应的多元社会责任。这一转变已经开始体现在企业的经营理念和日常管理中,如右侧表格所示。

单纯的市场竞争阶段

在此阶段,企业经营目的主要是对股东负责,以为股东赚取最大利润为主要目标。对外主要是关心顾客对产品和服务的直接需求,管理的重心主要是围绕产品进行,适应价廉物美的市场竞争的要求。企业主要考虑如何改进产品的质量,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增强客户信心来扩大市场份额。在管理成果上,形成的质量管理体系,集中表现为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企业取得ISO9001认证证书成为企业赢得客户和消费者信任的基本条件。这一阶段,公司处于股东中心阶段,是名副其实的“股东”公司。

环境竞争阶段

在这一阶段,环境因素开始影响到市场竞争。一方面在环保法律上规定企业进入市场的门槛,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产品不准进入市场。另一方面,企业还要努力创新技术,节约资源、能源,降低消耗,开发出更加环保的产品,提高保护环境的能力,树立企业环保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对外除了关心顾客的需求外,还要顾及环境的要求。在管理上,除了保持产品的质量要求外,还必须在产品的开发、生产和顾客的消费过程中考虑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要求。在管理要求上,在质量管理体系上,同时还要形成完备的环境管理体系,如ISO14000。企业获取ISO14000证书,就能获得客户及消费者更多认可。并能有效避免环境违法风险及环境投诉经历。

全面责任竞争阶段

这一阶段不仅要求企业要关心员工的利益和发展,而且要求企业象当初关心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及环境一样,建立起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确保员工的合法权益。同时与ISO9000和ISO14000认证一样,能向社会出示一个可信赖的证书,如SA8000等。

而且在这一阶段,责任消费者和责任投资者及环境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出现了带有一定价值取向消费团体和投资者。环境则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仅是通过ISO14000建立起国际标准的环境管理体系,对企业所在地的周边环境负责,而且对企业产品和服务的消费地的环境担负责任。如欧盟新近生效的环保指令,对家电产品消费后的回收责任。不仅仅是通过建立起的环境体系达到相关的环境法律法规的要求,而且更加自觉地向更高的环境标准努力。如北京对机动车的排放标准提高到欧州标准,尽管国家法律没有要求你一定要达到,但是北京地区的利益相关者市民、政府和环保组织却对汽车的生产者提出了比国家法律更高的环保要求。

事实上,这一阶段企业的竞争环境发生了变化。在市场需求上,出现了带有社会价值取向的责任消费者,并且通过NGO的形式在社会上形成一股影响市场竞争的巨大力量。在企业投资来源上,也同时出现了带有价值取向的投资者。在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又对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可以说,这一阶段社会对企业提出了全面责任要求,不但要对股东、顾客和环境负责,而且对有价值取向的消费者和投资者负责,对员工、社区,供应商负责。企业进入了对利益相关者全面负责的阶段。市场竞争能力取决于对利益相关者的平衡能力。企业实际上已进入利益相关者公司阶段。

初步显现的责任竞争规则体系

全面责任竞争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全球责任竞争规则体系的初步形成。可以说企业社会责任的许多要求和内容早己存在于商业经营过程和社会环境中,只是在不同的竞争阶段,竞争的内容和标准不一样。人类的一些基本的价值观念,如尊重人权、爱护环境等等,早原来只是一些公约、宣言如《人权宣言》《RIO环境宣言》等,开始转化为公司的一些基本职责如《跨国公司及其商业企业关于人权的基准职责》,及融入到公司的基本管理体系,如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0,并且根据有关的标准在公司之间形成比较,如全球报告倡议等。

(OECD)2000年统计,全球对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的公约、原则、守则、标准等达246个。它们绝大多数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制定的。初步形成了社会责任规则体系。这里面包括跨国公司生产守则(118个)和工业和贸易协会以及多边机构制定(142个)。从行业、利益相关者等方面对中国企业的出口产生直接影响。如其中涉及纺织和成衣业(CCC、WRAPP等37个涉及)、玩具业(CITI等),零售业(欧洲外贸协会的BSCI采购规则)、体育用品,化工皮革、海洋渔业等,涉及利益相关者如道德贸易基本守则(ETl)、公平劳工协会(FLA)、环保标签等。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守则和标准可按如下分类区别。

按它们的侧重点或目的(即它们是侧重于过程还是侧重于绩效)

按它们发展的方式(即是单边发展,双边发展还是多边发展)

按它们的范围(即它们是否涉及人权、劳动和环境)

按它们的中心利益相关者(即它们的中心是在雇员、投资者、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上,还是在多方利益相关者工具上。)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余云霞博士将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守则分为内部、行业、外部和多边生产守则四类,我们结合以上分类方法,根据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类型(见《WTO经济导刊》上期文章《蓬勃发展的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将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行为守则、标准及工具等分为四类:

(四)企业行为守则

这一类主要是指跨国公司自己制定的行为守则。它主要在企业内部或其供应链中执行。如壳牌公司《壳牌公司的经营原则》、巴斯夫公司的《价值观与原则》。

篇4

2008年10月,原菏泽联通拆分与原菏泽网通融合组建了新的菏泽联通,王宁新出任新菏泽联通的党委书记、总经理。面对深度融合的艰巨任务和生产经营的巨大压力,如何在新形成的通信市场格局下抓住发展机遇,成为菏泽联通面临的重大挑战。

早在2006年,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时候,王宁新就开始关注社会责任的相关报道,他隐约感觉社会责任将来可能成为企业管理的新路径。

“在之后的几年中,我十分留意企业社会责任领域的动态。”或许技术出身使然,王宁新养成了务实的工作、学习作风,这点从他对新公司干部“勤、明、思、学”的要求中可以看出:联通团队除了具备超强的学习能力,还必须具备从实际出发,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有着多年管理经验的基础上,长于“明思”的王宁新几经摸索,最终成功地把社会责任理念嫁接入菏泽联通的管理体系。

作为菏泽市主导通信运营商和信息化建设的领军企业,2009年,菏泽联通贯彻集团公司、省公司的发展战略,积极构建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培养企业社会责任竞争力,取得了跨越式发展。

“做山东省内领先的宽带通信和信息服务提供商,成为菏泽信息化建设的主力军,3-5年内成为鲁苏豫皖交界地区通信行业领军企业”,王宁新给菏泽联通描绘了一个宏伟蓝图。

以下是本刊记者就如何建立全面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等问题对王宁新的专访。

责任管理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WTO经济导刊》:作为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企业,重视并建立新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您当初是如何考虑的?

王宁新:通信企业下一步的竞争力在哪里?对于这个问题我深有体会。作为通信业,有时我就感觉到有些层面的竞争是恶性的――不惜任何代价、不计任何成本的竞争。这种竞争对国家不利,对企业不利,对员工自身发展更不利。因此,作为服务行业的通信企业如何能够服务社会、服务好地方经济,是我们思考的重点。

第二是企业的管理模式,我考虑大致分三个阶段:一是标准化计件管理;第二是全面质量管理;现在就到了第三个阶段,即全面社会责任管理阶段。菏泽联通作为中央企业地市级分公司,落实集团、省公司发展战略,总结基层责任管理经验,建立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全员、全面、全过程地把履行社会责任融入到日常的经营管理活动中,是管理创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途径,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如何把社会责任真正纳入到企业管理中,是我们想做的。总理在人民大会堂答中外记者问时,提到“正确的经济学同高尚的伦理学是不可分离的”。我认为责任管理体系就是一个企业把正确的经济学和高尚的伦理学有效结合的科学载体。

好政策关键在于“落地”,如何在政策范围内更好贯彻,更好发挥,这些都是我们这个层面需要考虑的问题。

第三是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企业。企业社会责任是一个体系,不是单纯的某一方面。如果我们的员工都理解了什么是社会责任,当国家规定下达的时候,企业就不需要强制性执行了。也就是说,在我们员工内部如何营造一个比较好的企业管理、责任管理氛围,也需要建立一套体系。

《WTO经济导刊》:相比此前的全面质量管理和标准化管理,全面责任管理在内涵方面有何提升?

王宁新:从基础上考虑,我觉得既要给员工从思想上灌输社会责任理念,也需要慢慢地渗透,慢慢地深入。在员工内部,我们开始向一线倾斜。在某种概念上这也符合国家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企业的要求。

另外一个方面的责任就是员工权益保护。在这方面,实际上国外标准并不完全适合国内企业,在大型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当中,员工权益保护方面,都有国家标准,在这方面没有问题。

我们讲责任管理是菏泽联通“新名片”,主要是针对外部而言,我们现在实际已经履行和正在履行很多社会责任,比如员工自身在社会扶贫救助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但是他们没有认识到,这是我们在尽企业的社会责任,所以这个问题也需要我们总结。

助力企业跨越式发展

《WTO经济导刊》:社会上有一些观点认为:企业处于起步阶段,可以先集中精力搞经济发展,社会责任可以先放一放。不知您怎么看待这个观点?

王宁新:履行社会责任与企业大小、强弱无关。企业的社会责任,应该作为企业的一种定位和一种社会意识来担当,是内在于企业的发展之中的。只是由于企业的规模、性质和实力的不同,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方式也会存在区别。社会责任是一个大概念,有很多内涵,可以逐步实施,履行与否不能强求,应该是一个逐步实施深化的过程。并不是让你一次性拿出多少钱做企业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内部社会责任;二是外部责任。现在经常说欠农民工工资,欠员工工资,这只能证明欠薪企业根本就没想做大,没有想尽社会责任。

《WTO经济导刊》:您认为社会责任能不能帮助企业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或者是说企业处在一个起步阶段,社会责任有没有可能助其实现跨越式发展?

王宁新:我认为,社会责任对企业发展能起到跨越性作用。但有个前提条件,要看社会对企业社会责任体系建设的认知程度,如果社会对企业社会责任体系建设达成一定共识,且企业能够达到相关标准,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属于水到渠成。

换句话说,如果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得到大家的认同,他们会积极投入到这个企业中来,包括企业相关供应链的客户。反之,那些不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就会被逐步排斥,因此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就会实现大的跨越、发展。

我从2006年开始关注企业社会责任,更多的时候,我是在思考中国现实社情民意下,我们的企业如何生存?如何发展壮大?最后,我考虑还是在企业社会责任建设这一点上落实是最好的。

认知水平很关键

《WTO经济导刊》:在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您如何看待员工的社会责任意识?

王宁新:如何让员工真正理解,从用户角度考虑产品需要达到的质量和标准是一个关键问题。刚才我讲了,员工在任何一个岗位,怎样把自己的所作所为和社会责任联系起来很关键。企业现在有各种部门,如对外采购部门如何从企业社会责任的角度考虑上下游利益,在维护本企业利益的同时,如何扶持供应商的利益;对于财务部门,我的建议就是,首要考虑的就是外部供应链资金供应的问题。比如付款,很多企业是在贷款,甚至是高价贷款来维持企业生存,你迟付一天他可能损失很多,影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我们现在也存在不太完善的地方,需要改进,目标就是既利于供应商的发展又利于公司的发展,利于和谐社会建设。

《WTO经济导刊》:您现在怎么看待员工目前的状况?或者是用多长时间才能达到一个您相对满意的程度?

王宁新:刚才我说过,这是给员工理思路,实际上也是一种思想灌输。在遇到任何一个管理模式或者是说一种变革的时候,得让人有一种思想准备,现在我们已经把这个责任体系分到各个部门、各个岗位,每个员工都进行对照再结合工作实际落实到具体实践中去。目标是要求两年以内的员工都有所改变,现在起码说,我们的中层干部在履行职责、在与外部部门沟通当中,责任意识增强了许多。

责任竞争力成就未来

《WTO经济导刊》:现在还需要做哪些工作去推进社会责任?哪些工作需要做得更细致?

王宁新:关键是我们整体的建设和工作实际结合的问题。这也是一个真正提升员工思想认识的关键。以物流联网为例,物流应该怎么配合,财务应该如何结合?现在新农村建设,我们应该把这个作为一个责任,帮助政府来完成这样的一项工作,从而尽到培养责任消费市场的能力。

我们现在推行的“平安菏泽” 视频监控建设,就是替政府分忧、为群众解难的社会责任工程。菏泽地处四省八县交界处,且常年有近200万人在外打工,村庄剩余的很多都是老弱病残和留守儿童,社会治安形势复杂,菏泽联通之前试点“平安互助网”,现在是集团公司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主要是考虑社会效益――如何保障一方平安。

《WTO经济导刊》:像“平安互助网”,更多考虑的是从为政府分忧,为百姓解难,从社会责任的高度来考虑这个问题。您现在能够预见它的市场潜力吗?

王宁新:现在利用3G技术,我们可以用手机观看任何一个监控点,下一步就能延伸到家庭。如果夫妇都在外面工作,大家一上网,就能直接看到家里的环境和生活情况。换句话说,这也推广了我们的手机业务。只要得到广大客户的认可,自然会使用联通的网络服务,自然就拓展了市场份额。这就是“我为人民服务,人民回报我市场”的道理。

去年12月初,政府组织了一个网站评比。联通马上安排部署,协助政府设计制作网站。菏泽联通帮助政府做了网站,就是在尽企业信息化支撑的社会责任。

《WTO经济导刊》:您觉得推进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给企业带来的这种负担、成本或者精力方面的投入,会是什么状况?

王宁新:有责任感的企业家是不会这样讲的,你认为这个东西有用,就不会认为是负担,在社会责任方面的投入,不应该计入成本,而应该是投资。在公司内部,我们建设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已经纳入到我们的日常管理,没有增加额外支出。

《WTO经济导刊》:对于政府提升企业社会责任的政策、环境,您有什么样的建议?

王宁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第一是准入,要有对应的管理部门。例如,对于网吧介入问题,政府把牌照发下去了,有些公司执行得好,可有些执行得很不好,这需要有公正严明的执法机构,谁执行得好就让谁准入,让有责任的公司进入更多的市场领域。

第二要扶植,扶植真正有能力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怎么扶植?其实国家有很多政策,要有奖有罚,可以采取退税的方式奖励有责任的企业,奖罚分明激励效果是最好的。

篇5

[关键词] SA8000 企业社会责任 认识误区

一、引言

SA8000,社会责任国际标准(Social Accountability 8000 International Standard),1997年美国经济优先委员会制定,是全球第一个可用于第三方认证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标准。其宗旨是通过采购活动促使供应商改善工人劳动条件和待遇,确保供应商的产品符合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的要求,核心是“保护劳工权益”。

实施SA8000对我国企业有重要影响。可以改善企业与公众、政府、民间组织的关系,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赢得消费者的关注和认同,改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吸引人才并打造高绩效的团队。但中国企业受国情所限,在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对SA8000有众多认识误区。

二、SA8000的认识误区

1.SA8000等于企业社会责任吗

SA8000不能与“企业社会责任”划等号,而是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的一种重要形式。SA8000译为“社会道德责任标准”,又称社会责任管理体系。而企业社会责任是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除了为股东获取最大利润外,也要考虑股东、消费者、企业职工、债权人、政府和社会等相关利益人的利益,其中职工权益是企业社会责任中最主要的内容。

2.SA8000是国际标准吗

SA8000实质是自愿性的生产守则。有媒体报道,自2004年5月1日起,欧美国家将在中国强制推行SA8000,但从理论上讲,这是做不到的。目前,国际上并没有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公认标准,把社会责任国际管理体系与SA8000等同起来是错误的,SA8000 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标准。因为SA8000标准同时有管理体系和表现方面的要求,单有良好的管理体系不足以保证符合SA8000;SA8000标准关注工人权利,员工在认证审核中的作用比在ISO认证审核中的作用更重要;SA8000标准只有一个认可机构(SAI),而国际标准在每个国家都有认可机构;SA8000并不是强制实施,而是企业自愿实施的。实践中,推动SA8000认证主要来自国际市场买家的压力,一些行业领先的跨国公司、大型零售商和批发商鼓励其全球供应商和合约工厂申请SA8000认证。

3.SA8000是发达国家给发展中国家设置的贸易壁垒吗

在当前国际贸易秩序下,发展中国家在劳动密集型产品方面具有优势,发达国家却要求其实行相同的社会责任标准,将这种非国际标准体系与国际贸易挂钩,显得不合情理。因此有观点认为这是发达国家强加给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壁垒,但它又不同于关税壁垒,保护手段更隐蔽。但从长远来看SA8000标准有利于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并非贸易壁垒。

SA8000提出的社会责任标准,从劳工标准来看,基本反映了劳工权利,如8小时工作制、同工同酬、禁止使用童工、组织和参加工会的权利等,将这些早已普遍认可的原则引入国际贸易准则,是社会的进步。从总体上来说,SA8000是以本地的劳动法为基础,与我国现行法律并没实质性冲突,因此它不只对发展中国家具有约束力,并非针对发展中国家。

4.推行SA8000是出口企业的事吗

有人认为推行SA8000是出口企业的事,内贸企业没必要推行。作为世界上吸引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已经成为跨国公司生产链上的重要一环,外资零售业已把中国当作其重要的采购基地。跨国公司推行社会责任,主要是他们担心供应链上的某些企业不遵守SA8000标准,引起消费者和有关机构的不满,损害自我品牌形象,所以要求供应商企业既要达到技术指标,还要履行社会责任。但随着跨国零售企业在中国的发展,内销企业同样会受到社会责任审查。

5.SA8000仅适用于生产性企业吗

SA8000标准是普遍的,不受地域、行业的限制,适用于各类工商企业,也适合于公共机构。截止2005年3月31日,适用行业达到44个。一些与消费品行业相关的咨询、进出口、零售业和其他服务业也通过了SA8000认证。可见它不仅适用于生产性企业,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应用的行业会越来越广。

三、结论

总之,SA8000是一把双刃剑,既带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机遇又带来挑战。我们应该避免以上对SA8000的认识误区,既要看到我们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不足,尽量维护职工的权益,尊重员工、关爱员工,推动企业管理由科学管理向文化管理的升级,进而赢得新的竞争优势;又要根据国情和社会发展水平,逐步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少芬:面对SA8000中国企业的问题及对策[J]. 商场现代化,2004.10

[2]罗兴武 游蓓蕾:SA8000认识上的几个误区[J].经济论坛,2006.14

[3]王春林:SA8000对我国企业的影响及对策[J].上海企业,2005.11

篇6

一、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涵义、重要性及其挑战

ISO9000和ISO14000在世界各国得到认可与成功推行,使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的推行势在必行。1999年英国标准协会(BSI)、挪威船级社(DNV)等十三个组织借鉴ISO9000认证的成功经验,开展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活动,提出了职业健康安全评价系列(OHSAS18000)标准。它是以系统安全的思想为基础,从企业整体出发,把管理重点放在事故预防整体效应上、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对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的控制建立、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对组织的健康安全进行管理,使企业达到最佳的安全状态。

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性

(1)企业自身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发展的客观要求。现代企业必须是经济实力和技术力量雄厚、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及关注力、有优秀的环保安全业绩并保证职工健康安全的良好记录。企业实现持续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的提高,反映了企业承担了职业健康安全的社会责任,体现了企业组织对职业健康安全与安全生产的实际贡献,提高了企业的信誉和市场竞争力,获得相关方认可,提升了企业自身的品质和形象,要求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并形成比较完善的管理体系,使企业的职业健康安全置于自我监督、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管理体系中,从而实现持续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绩效,达到有效地提高了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水平。

(2)适应国际贸易发展的客观要求。世贸组织的最基本的原则中已包含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问题在内的“公平竞争”。欧盟和北美都是发达国家,都已在自由贸易区协定中规定:只有采取同一职业健康安全标准的国家与地区才能参加贸易区的国际贸易活动,以期共同对付以降低劳动保护投入作为贸易竞争手段的国家和地区,以及那些职业健康安全条件较差而不采取措施改进的国家与地区。这样他们就以发展中国家在劳动条件改善方面投入较少使其生产成本降低所造成的“不公平”为借口,已经开始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对发展中国家施加压力和采取限制行为,旨在将劳动标准、职业健康安全等方面同国际贸易联系起来。鉴于发达国家的压力,广大发展中国家包括我国在内的各国政府不得不考虑引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达到提高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水平的目的。

(3)消除贸易壁垒的需要。职业健康安全问题与环境问题一样,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施是国际市场竞争的必备条件之一,许多国家以此为借口,对他国的产品、活动或服务采取单方面的进口限制,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助于消除贸易壁垒,采用该体系的国家或组织由于有了“平等竞争”的机会而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我国企业无论是从参与竞争的角度还是针对贸易壁垒的角度,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都是实现与国际接轨,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以便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中赢得优势和市场准入的通行证。

(4)改善我国职业健康安全日益恶化的现实需要。我国生产过程中重大恶性工伤事故层出不穷,职业病危害居高不下,安全生产、职业健康安全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严重问题,严重危及民生问题,职业健康安全已引起我国各级政府和企业领导者高度重视。我国安全生产对职业健康安全工作提出迫切的要求,引入OHSAS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标准,有利于改善劳动者的职业健康安全状况,有利于形成以危害辨识、危险评价、危险控制为核心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机制;在我国推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从源头识别和控制事故隐患,改善劳动者的劳动条件已成为职业健康安全部门和安全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5)推动我国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企业有相应的制度和程序来跟踪国家法律、法规的变化,以保证其持续遵守各项法律、法规的要求,使企业由被动接受政府的监督转变为主动接受。

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挑战

我国作为世界投资的热点和跨国公司的生产制造基地的“世界工厂”,已经是全球资本和产业链中重要的一环,2001年12月11日我国加入WTO后,我国经济就不断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作为全球化浪潮产物的职业健康安全评价系列(OHSAS18000)标准运动,对我国经济产生的巨大冲击,已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并对我国的出口企业提出严峻的挑战。

职业健康安全评价系列(OHSAS18000)标准运动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如纺织业、服装业、玩具和鞋业等,因为这些行业污染比较大,对职业健康安全危害比较大,但其产品必须符合跨国公司,包括制造商、进口商、批发商、零售商制定的职业健康安全、社会责任守则作为采购条件;或符合如国际玩具协会(ICTI),世界体育用品行业联合会(WFSGI)和中美洲出口协会(CAEA)等行业协会制定的行业守则;或符合如联合国全球契约(GC),道德贸易行动(ETI)准则,SA8000社会国际标准等非政府组织制定的民间标准。我国对其挑战的惟一的选择只能是承认现实并积极应对。

三、我国政府应辩证地研究和探讨职业健康安全的作用及其实施对策

1.辩证地研究和探讨职业健康安全的作用

(1)我国政府执法部门对劳工标准的检查,有利于提高我国劳工的国际形象。我国企业对劳工标准和劳工保护获得更广泛社会认知程度,有利于提高劳动者和雇主双方职业健康安全和社会责任意识,有助于我国《劳动法》及相关法规的实施,使劳动者权益和职业健康安全得到全面的保护,从而提高我国劳工的国际形象。

(2)职业健康安全、国际社会责任的基本内容是在企业实施劳工标准。即1998年的国际劳工大会年会通过的《关于工作中基本原则和权利宣言》第二条中提出的四个方面“工人的基本权利”。即第一,结社自由并有效承认集体谈判权利;第二,消除一切形式的强迫劳动;第三,有效废除童工;第四,消除就业歧视。这一宣言的法律性质与我国实施的社会责任运动以及“工厂守则”,符合我国的《劳动法》以及人大常委会批准的《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的基本原则和精神。

(3)职业健康安全标准的推行确实有利于保护民生。我国企业根据职业健康安全标准加强安全管理和职业健康安全,保护弱势群体,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向客户、消费者和公众展示其良好职业健康安全的表现和承诺,获得更多消费者和客户的青睐,从而确保企业健康的发展。

(4)职业健康安全标准的推行确实给我国中小出口企业带来生存的压力。企业一要改善劳工条件和待遇;二要保持企业在正常生产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三是将劳工标准、职业健康安全标准与国际贸易直接挂钩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2.我国政府对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的挑战的对策

(1)建立健全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体系。我国国家经贸委,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于2001年12月,根据国际劳工组织《职业安全健康体系导则》,制定并了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劳动法律检查监督机构应了解、把握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的状况和性质,并切实把这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导入到我国劳动法律体系中,建立健全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和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体系,引导企业实施职业健康安全检查认证工作。

(2)我国国家标准化委员会要主动参与研讨、制定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评价系列(OHSAS18000)标准时,我国发挥应有话语权的作用。由于国际社会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普遍关注,我国国家标准化委员会要积极主动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以及国际劳工组织研究、制定职业健康安全评价系列(OHSAS18000)标准时,我国应有更多的话语权,并尽可能适合我国的政治法律制度和国情。

(3)我国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职业健康安全评价系列(OHSAS18000)标准化”转化为国内标准,全面开展职业健康安全对策、规范化研究。由国务院领牵头,组织有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国家认证监督委员会、国家经贸委,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劳动社会保障部、商务部、科研教育机构及中华全国总工会等部门共同参与的“职业健康安全评价系列(OHSAS)标准化”转化为国内标准的对策,使其规范化。

(4)政府部门应加强对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的监管力度,确保市场经济有序运行。坚决取缔不符合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安全条件的企业,严厉查处违反劳工、职业健康安全等方面法律法规的企业行为,加强对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的监管力度,确保市场经济有序运行。

篇7

编号:SA-012-01-20190203

第一条 目的

为了规范公司对内对外信息沟通, 确保体系的有效运行, 特制定本程序.

第二条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对内对外有关社会责任的信息沟通的活动.

第三条 职责

1.综合办公室:与内部员工、当地政府、工会和其他外部利益相关方进行社会责任沟通.

2.采购部:与供应商和分包商进行社会责任沟通.

3.市场部:与顾客进行社会责任沟通.

4.社会责任代表:就社会责任沟通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若需要,向总经理报告社会责任有关事宜.

5.其他各部门/员工代表:支持和配合社会责任对内对外信息沟通.

第四条 工作程序

1. 总则

A. 信息沟通方式可视需要而定, 可以为书面、口头、电话、传真、电子邮件、座谈会、研讨会和新闻会, 等等.

B. 必要时, 对内对外社会责任信息沟通应该保留记录. 如: 《联络单》, 《会议记录》等.

C. 一旦收到有关质疑、质询和投诉信息, 应尽快核实质疑或投诉者的身份(包括: 姓名、职位、服务机构和联络办法等), 查清质疑回投诉的原因.

D. 应该及时作出反应, 对质疑或投诉的问题进行解释公司政策和程序, 重大问题应上报总经理, 以期妥善处理质疑或投诉.

E. 一旦发现有违反公司政策、法律法规或SA8000标准的事项, 应及时采取补救和纠正行动. 情况严重时, 应该及时报告总经理.

F. 信息沟通过程中, 应该注意保护个人隐私和公司商业秘密.

G. 若有员工向外提供公司资料, 应该及时解释公司内部投诉和申诉程序, 不得采取惩罚或歧视性措施.

2. 对内信息沟通

2.1. 公司社会责任政策、管理体系运行情况, 由社会责任代表和综合办公室及时传达到公司各部门和员工.

2.2. 社会责任管理体系运行中产生的信息资料, 应该根据政策和程序要求及时传达到相关部门和人员, 并记录其内容和处理结果.

2.3. 员工的咨询、质疑与投诉, 由员工代表或综合办公室收集, 并负责答复.

3. 对外信息沟通

A. 与供应商和分包商的信息沟通由采购部负责;

与顾客的信息沟通由业务部负责;

与当地政府、工会和其他外部利益相关者的信息沟通由综合办公室负责.

社会责任代表应该对上述沟通提供支持和沟通, 必要时, 向总经理报告.

B. 公司任何人收到来自外部有关社会责任的文件、电话、传真或其它信息资料, 应及时转交给上述部门进行处理.

C. 当地政府、工会或其它外部利益相关者提出的检查、参观或访问要求, 由社会责任代表与综合办公室进行接待, 并报告总经理.

D. 外部利益相关方提出的意见、建议、投诉或质疑, 应由社会责任代表责成相关部门进行调查核实, 并进行处理和回复.

处理和回复的结果应该报告总经理.

E. 社会责任代表应定期访问本地利益相关方团体, 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并公布《SA8000社会责任管理报告》以通报公司实施SA 8000 标准的进展和效果, 提供相关数据和资料, 包括社会责任管理评审和监督活动的结果.

F. 如果有合约要求, 社会责任代表应对利益相关方提供合理的资料和获取资料的渠道, 以核实公司是否符合SA8000的要求.

若合约有进一步的要求, 公司应通过采购合同的条款, 要求供应商和分包商提供上述安排和渠道.

第五条 相关文件

《事故、不符合项、补救及纠正行动程序》

第六条 附件

6.1 《联络单》

篇8

关键词:商业银行;社会责任;内部督促机制

中图分类号:D92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8―0460(2011)05―0074―08

近年来,银行践行社会责任的潮流在国内外蓬勃兴起,可持续金融以及商业银行践行社会责任的理念已经深入到金融业的每一个角度。不过,与国外同行相比,国内银行业践行社会责任的表现并不如意,无论是在环境、雇员、消费者还是在社区等领域,大多未能尽到应尽的责任。例如,对于国内大多数商业银行来说,至今“绿色信贷”更多的仅是停留在一种口号的宣传上,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初始动机远超出其社会责任的意识。再如,目前国内银行业长时间的强制加班、加班不付加班费、同工不同酬、劳务派遣、性别歧视等几乎成为普遍现象,这使得《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工会法》以及相关的劳工保护政策处于空转无效的状态。此外,国内银行业凭借国家赋予的金融垄断地位以及保护银行利益的特殊金融政策,在与消费者的关系上一直在扮演着“店大欺小”的角色,深为广大消费者诟病却又无可奈何。无疑,造成国内银行业践行社会责任的滞后的原因很多,但内部督促机制的建设滞后,显然是重要环节之一。

一、国内商业银行践行社会责任的内部督促机制的建设

从实践角度来看,近年我国商业银行在践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也逐渐认识到完善内部督促机制的重要性,并在这方面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中国银行业协会在2010年颁布的《中国银行业2009年社会责任报告》指出,我国银行业各金融机构积极完善社会责任管理机制,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建设,从理念上、组织框架上探索实现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制度化与常态化。

至今,大型商业银行及许多股份制商业银行都建立了专门的社会责任工作管理团队,如中国工商银行的“战略管理与投资者关系部”、国家开发银行的“教育培训局”、兴业银行的“社会责任领导小组和社会责任办公室”、交通银行的“企业文化局”、中国建设银行的“公共关系部”等。其中,交通银行已于2007年在董事会下设社会责任管理委员会,并制定《交通银行股份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会社会责任委员会工作条例》,在境内上市公司中可谓首开先河。目前,交通银行董事会社会责任委员会由行长担任委员会主任委员,根据相关工作条例和董事会授权开展工作,主要负责研究制定交通银行社会责任战略和政策,审核涉及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授信政策,对交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估,并根据董事会的授权审批对外捐赠事项。交通银行部分分支机构也成立社会责任管理领导小组,通过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不定期召开专题会议,讨论、研究并积极落实社会责任管理事项,切实加强对履行社会责任的组织领导,确保社会责任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除建立专门的社会责任管理团队外,大型商业银行以及一些股份制银行业也立足于自己的实际情况,摸索一套具体的银行社会责任管理机制。例如,作为较早关注节能减排、倡导绿色信贷的商业银行,兴业银行首创效能融资,积极发展低碳金融,以有益于环境和社会的方式发展融资业务,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责任的兼容。为此,兴业银行制定了严格周密的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制度,其依据标准包括以下方面:第一,外部规范。我国关于环境、健康、安全及其他有关银行信贷标准的法律规范,主要包括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第二,内部规范。兴业银行内部关于环境、健康、安全问题的信贷指引、风险管理制度、操作流程及内部管理规范。第三,特别规范。包括《赤道原则》、《国际金融公司可持续发展政策与绩效标准》和《国际金融公司环境、健康与安全指南》等。兴业银行承诺将持续关注并不断改进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措施,根据不断变化的外界情况,进行定期评审与修订,以保证环境与社会管理体系的充分适用性。依据以上标准,兴业银行构建了一整套的银行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流程以及具体运作体系。另外,大型商业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以及其他部分银行也逐步建立社会责任的披露制度。

二、内部督促机制存在的问题

总体而言,近年来国内银行业践行社会责任的“内部督促机制”建设上取得了较大进步。不过,从法律的视角观之,国内银行业在社会责任管理的“内部督促机制”建设上,无论是在公司治理方面将践行社会责任融入到决策程序,还是在践行社会责任问题上提供专门的机构支持,以及建立并完善具体的社会责任管理制度体系,都存在不少的问题。

(一)社会责任管理部门设置不合理,银行决策中难以贯彻社会责任理念一

在实践中,除交通银行率先在董事会下设立了企业社会责任专门委员会外,其他大型商业银行以及一些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仅设立了层级不一的社会责任主管部门,而除此之外更大多数的银行在公司治理架构上甚至尚未对企业社会责任提供机构支持。同时,即使是已经对银行践行社会责任建立管理团队的商业银行,在技术设计上仍然很不完善。

首先,目前相关立法没有要求国内银行必须在董事会建立负责社会责任事项的专门委员会。中国银监会于2005年9月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董事会尽职指引(试行)》第40条仅要求商业银行董事会应当建立审计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和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注册资本在10亿元人民币以上的商业银行,应当建立战略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和薪酬委员会。从目前实践来看,国内除交通银行外多数银行都未在董事会下设立专门的社会责任委员会,如中国工商银行仅将其“战略管理与投资者关系部”置于高级管理层“综合管理部门”之中。显然,这种做法不足以督促银行践行社会责任工作的充分开展,至于如何将践行社会责任问题融入决策意识更是枉谈。

其次,有关商业银行董事会的职权以及董事的遴选标准及关注事项的现有立法,缺乏关注银行经济责任之外的其他社会责任的内容。第一,对于商业银行董事会的职权,《股份制商业银行董事会尽职指引(试行)》第2条提到,“董事会应当诚信、勤勉地履行职责,确保商业银行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切实保护股东的合法权益,并关注和维护存款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但在董事会的具体职责方面,却没有将之贯彻落实,即没有将关注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视为董事会的具体职责。第二,对于董事的遴选标准,相关立法只考虑了董事在经济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而没有考虑其他因素。在实践中,国内银行对包括独立董事在内的董事选聘标准考虑的基本上是金融与经济方面的能力,如独立董事的人数刚超过1/3的中国工商银行董事会对董事选聘的主要依据是:“充分考虑

被选任人员的素质、能力、责任感和独立性,并在知识结构、实践经验等方面能够互补。其中执行董事均多年从事银行经营和管理工作,独立董事和非执行董事普遍具有丰富的金融、经济方面的工作经历。”第三,在董事的具体职责规定中,也没有明确提到董事(包括独立董事)必须关注银行经济责任以外的其他社会责任。对此,《股份制商业银行董事会尽职指引(试行)》第50条规定,董事对商业银行及全体股东负有诚信与勤勉义务。董事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商业银行章程的要求,认真履行职责,维护商业银行和全体股东的利益。同时,2010年12月实施的《商业银行董事履职评价办法》对于董事与独立董事必须关注的重点事项的规定,也忽略了关注商业银行经济责任之外的其他社会责任。实际上,由于内部董事跟公司经营所存在的千丝万缕关系,必须更多依赖于独立董事在实践中推动企业践行社会责任,因为他们是不在公司担任除董事外的其他职务,并与其所受聘的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东不存在可能妨碍其进行独立客观判断的关系的董事。_6’不过,至今规定独立董事职责的最权威文件,即《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中对于独立董事的职责的详细规定,虽然也会对上市公司践行经济之外的其他方面的社会责任有所涉及,但从总体上并没有明确以及直接要求独立董事必须关注上市公司践行经济责任之外的其他方面的社会责任。无疑,一旦立法没有要求银行董事必须对经济责任之外的其他社会责任问题兼顾,在实践中必将造成董事对银行经济责任之外的其他社会责任的漠视。

再次,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占有的比例,对于他们是否能在公司决策中照顾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独立董事所占比例明显偏低,难以在公司决策中发挥关键性作用。如交通银行董事会共有14位董事,其中4位为执行董事,5位为非执行董事,5位为非执行独立董事。显然,交通银行的这种董事会结构安排决定了即使在董事会下设立了社会责任委员会,也难以保证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平衡。至于其他未能在董事会中设立专门的社会责任委员会的各大中资银行,独立董事所占董事总数的比例也偏低。例如,中国农业银行董事会的独立董事数目只有4个,不到13名董事中l/3,且都为非执行独立董事;中国建设银行董事会共有17名董事,其中独立非执行董事6名,刚超过董事总数的1/3;中国银行的董事会由13名成员组成,其中6名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接近董事总数的1/2。另外,中国工商银行董事会的独立董事数目也仅超过1/3。无疑,仅从当前国内五个大型商业银行董事会中独立董事的比例来看,很难保证公司决策能够平衡各方面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国内相关立法显然也没有重视这个问题,《股份制商业银行董事会尽职指引(试行)》第54条仅规定:“董事会应当根据商业银行的规模和业务状况,确定董事会合理的规模和人员构成。为保证董事会的独立性,董事会中应当有一定数目的非执行董事。注册资本在10亿元人民币以上的商业银行,独立董事的人数不得少于3人。”显然,这种规定以及低标准要求,无法要求银行建立平衡利益相关者利益的董事会机构。虽然,在《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第5条第(四)款中规定,上市公司董事会下设的薪酬、审计、提名等委员会的,独立董事应当在委员会成员中占有1/2以上的比例。但在国内上市银行董事会的实际运作中很难做到这一点。

最后,商业银行践行社会责任的内容涉及对女性员工的特殊照顾、公平信贷权乃至对社区的责任等方面,如果要在决策机制中照顾到这些方面的利益,就必须把性别、区域等因素适当地考虑进董事的遴选标准,即董事来源必须多元化。而目前国内银行业对于女性员工的健康保护、公平信贷权等方面践行的社会责任,仍然相当不够。至于社区的社会责任,则根本就没有进入大多数国内银行践行社会责任的意识或体系之内。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董事来源没能实现多元化是其中之一。实际上,在花旗集团董事会的董事遴选中,为了充分照顾到性别平衡与地区平衡,主要是通过董事来源的多元化来促进公司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平衡。截至目前,花旗集团董事会中女性董事占2人,包括董事会主席与首席执行官在内的5位董事分别为亚洲人、黑人以及西班牙移民。至今,国内银行的董事选聘标准的立法与实践都未将此项内容考虑在内,功利性的选聘标准基本上是唯一标准,而没有照顾到性别、种族以及地区等因素,这就无法保证在银行决策上对利益相关者的各方面权益进行均衡。如果说目前多数国内银行的利益相关者都在国内,董事遴选中人种方面的因素可以不考虑的话,将性别、地区等因素考虑进董事遴选标准中则是能够做到的。

(二)多数银行没有建立完善的社会责任管理制度体系

至今,除少数国内银行,大多数银行都没有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对外金融业务以及内部经营的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体系。统观国内商业银行的2009年社会责任报告,在社会责任管理制度体系的建设上存在的重大缺陷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多数银行没有建立完善的对外业务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例如,为落实绿色金融政策,银行应该建立和配置相应的机构和人员,赋予相应权限,使他们在日常金融服务中能保证有关政策的执行。银行有无绿色金融专责部门,在研究制订行业、特定客户和项目的准入标准和政策,对绿色信贷政策和标准进行跟踪、分析和评估,为业务监管提供技术支持,开发创新绿色金融服务和产品等方面的工作力度是大不一样的。但根据各大银行业的社会责任报告,在中资上市银行中,仅有兴业银行成立了专门管理环境相关事务的部门――可持续金融室,招商银行在总行成立了由不同部门人员组成的绿色金融小组,其他银行尚没有成立类似的专门部门。一些大中型商业银行将具体的环境事务分配到原有不同部门分别执行和管理,规模较小的几家银行则尚无资料显示其在这方面的表现。

第二,国际银行业所广泛接受的践行社会责任的国际规范(诸如《赤道原则》、《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金融倡议》、《联合国全球契约》),还未能完全纳入国内银行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在各大银行2009年的社会责任报告中,只有兴业银行明确表示已将《赤道原则》、《国际金融公司可持续发展政策与绩效标准》和《国际金融公司环境、健康与安全指南》纳入了公司的对外金融业务社会责任管理制度体系之中。截至2010年底,只有国家开发银行等少数几家中资银行加入了《联合国全球契约》;而接受《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金融倡议》的国内中资银行也只有上海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和深圳发展银行4家。虽然银行业建立全面的社会责任管理制度并不意味着就要加入各种通行的国际规范,但这些国际规范代表着整个行业在这些方面的成熟做法,融入国际规范体系的程度不足确实是国内银行业在社会责任管理方面缺乏制度化、长效化机制保障的一个反映。

第三,就银行经营中存在的内部社会责任管理方面,包括兴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在内的许多大型商业银行与一些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逐渐认识到此问题的重要性,并开展了诸如“绿色办公环境”之类的行动,具体方案包括“业务电子化”、

“办公无纸化”、“开会视屏化”、“节能减排最小化”等诸多方面。不过,通过对各大中资银行的2009年社会责任报告的全面考察,可以发现存在两个重大问题:一方面,除国家开发银行披露已制定的《关于国家开发银行绿色采购的实施意见》、《总行节粮节能工作指导意见》和《垃圾分类岗位责任制》,以及兴业银行披露制定的《办公节能管理办法》外,多数银行将关注内部节能环保视为一种“活动”,而没有将其上升为一种践行社会责任意识并将之进行制度化管理,因而未能将内部环境问题的管理制度化、高效化并专业化。另一方面,尚未发现有哪一家银行披露,已把国际通行的诸如ISO 14000环境管理体系、EMAS环境审核规则等国际标准融入内部环境管理体系之中,并开展与之相关的认证活动。此外,“绿色办公环境”仅是针对环境问题,而对于人的内部社会责任管理方面,除中国民生银行制定了《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工作手册》,成为第一个接受了SA 8000社会责任管理标准认证的中资银行外,至今未发现其他中资银行针对员工制定内部社会责任管理制度的信息披露。而且,也没有哪家银行披露自己通过OHSAS 18001职业安全卫生管理系统认证。

二、完善国内银行业践行社会责任的内部督促机制

无疑,在完善国内商业银行践行社会责任外部督促机制的同时,建立与完善银行践行社会责任的内部督促机制尤为关键,其功能在于使银行机构能够自主、积极、能动地践行社会责任。

(一)改造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培养践行社会责任的内在意识

由于企业社会责任在性质上很多都属于“自我规制”型的责任,因此,如果让国内商业银行践行社会责任成为一种内在与自觉的行为,就必须改造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融入公益责任观,培养践行社会责任的内在意义。商业银行必须认识到,践行社会责任已不仅仅是从商业利益角度的考虑,而是一种经过长时期的文化熏陶,逐渐成为一种根植于企业内部的自觉意识,构成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践上,国内商业银行践行社会责任的企业文化的培养,不仅需要领导层的身体力行、以身作则以及广大员工的积极响应、紧密配合,更需要建立与完善银行道德规范或行为标准,从上到下遵守执行,建立银行社会责任的定期培训制度,开展定期的银行社会责任的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践行社会责任意识及能力,乃至建立与完善践行社会责任的内部激励制度与实施制度等。只有通过这种日复一日加强管理人员与普通员工的社会责任文化以及践行社会责任能力的培训、教育、宣传等活动,才能使银行践行社会责任的这种意识内化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从而使得银行践行社会责任的行为从外部压力转变成企业“内生”行为。

(二)建立与完善银行决策机制中保障银行践行社会责任的权力架构体系

社会责任的践行需要银行内部决策机制中相关机构和制度的支持,决策机制中适当的权力架构安排与制度建设成为保障银行践行社会责任的根本。具体而言,相关方面包括:第一,改变董事只向股东承担信托义务的做法,将这种受托责任向雇员、消费者、供应商、环境、社区等利益相关者扩展,明确董事等高级管理人员在决策过程中应尽考虑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法律义务。第二,完善董事会结构,增加外部董事、独立董事在董事会的比例,并将其作为利益相关者的代言人。第三,建立与完善监事会制度,通过增加监事会中职工代表的比重,明确监事会的监督职权,规定其在涉及利益相关者事务的决策和执行方面的监督权力、程序等方式,来达到维护公司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权益的目的。第四,明确银行社会责任目标,督促公司建立有效的管理社会责任问题的制度体系,健全严格的问责机制。第五,成立代表不同利益相关者的银行社会责任顾问委员会。若企业的经营决策将对利益相关者的权益造成较大影响时,社会责任顾问委员会有权对董事以及其他管理者提出相关意见和政策建议,也有权对企业执行社会责任的相关情形向社会公众予以披露或告知。

(三)建立与完善银行践行社会责任的具体管理机制

一份对知名跨国银行与欧盟地区银行业践行社会责任状况的调查表明,多数受调查银行已发展出了一套处理社会和环境问题的机制,同时也遵循管理对外金融业务的社会责任问题的各种国际准则,并要求它们的业务合作伙伴遵守各种责任标准等。同样,对我国银行践行社会责任的内部督促机制的改善,除了规定董事会中独立董事的比例以及设立专门的社会责任委员会,将社会责任意识上升到企业决策层次以及强化监事会的权力外,建立并完善银行社会责任的具体管理机制对于提高银行践行社会责任的能力尤为关键。

首先,建立与完善负责践行社会责任事宜的专门管理团队,给予银行践行社会责任的机构支持。企业社会责任践行的好坏跟社会和环境责任在组织内部的机构支持紧密相关,社会责任涉及银行的各个方面,需要根据它们的不同性质成立专门机构负责。例如,对欧盟地区银行践行社会责任情况的调查发现,在受调查银行中,“气候变化”主要由功能性机构来管理,这可能是由于目标的直接性,如减少浪费、减少纸和水的消耗、节约能源等,所有这些都需要全体员工积极参与。至于打击贿赂,大多数银行(占样本银行的71%)由执行或非执行董事负责,几乎所有的银行(有一家例外)都规定,这方面的责任同时也分配给合规控制/审计机构。而“两性平等问题”的责任架构最高,有11家银行(占样本银行65%)由高级管理人员责任。无疑,这三个问题领域的组织结构安排跟银行对这些问题的战略意义的认识关系密切。大多数银行认为减少气候变化有较高的战略意义(占样本银行77%),并分配给专门的功能组织负责。而其他两个问题领域则并非如此,它们被赋予更不重要的战略评价。无疑,欧盟地区银行业的这种做法,值得我国银行在设立专门的社会责任管理机构时借鉴,即必须根据具体的社会责任的性质或重要性安排级别不一的专门机构负责。同时,必须规定专门负责机构适宜的具体职责,只有做到职责分明、权责相符才能真正发挥专门管理机构的作用。例如,对于项目融资的管理,花旗集团除在纽约设置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核心部门和团队成员外,还分区域设有环境与社会风险的管理和审批部门。其职责包括:运用诸如“赤道原则”和“碳原则”等环境和社会风险政策,建议和审查项目融资业务,并在审批之后的一段时间内监督这些交易;为花旗集团的雇员提供社会和环境风险政策的相关培训;在与《赤道原则》有关的问题领域,作为利益相关群体和花旗集团之间的主要联系平台;与其他加入《赤道原则》的金融机构一起推动《赤道原则》的最佳实践;在必要的时候,修改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政策。

其次,建立与完善银行对外金融业务的社会责任管理制度。对于个体银行来说,践行社会责任的好坏除了与外部机制紧密相关外,还有一个最为关键的因素,即是否建立有效的践行社会责任的具体内部管理制度。如果说银行有没有践行社会责任的自觉性跟其社会责任意识或者企业文化紧密相关,那银行践行社会责任的能力就与其有没有建立一个有效的执行机制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根据国内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与完善国内商业银行对外金融业务的具体社会责任管理制度,

是提高国内银行业践行社会责任水平的关键性环节。同时,期待加入《联合国全球契约》、《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金融倡议》、《赤道原则》等国际规范或标准的国内商业银行,也必须关注相关国际规范或标准对金融业务社会与环境问题的管理机制建设要求。

例如,赤道原则秘书局规定,承诺采纳《赤道原则》的金融机构在承诺后的第一年期间为赤道原则执行过渡期,旨在根据《赤道原则》要求进行内部制度体系建设和能力提升,不要求对项目融资按照《赤道原则》要求开展环境与社会风险审查。据《中国银行业2009年社会责任报告》披露,中国建设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以及民生银行等正在开展实施《赤道原则》的预备研究,力争早日将自己的绿色信贷政策与《赤道原则》接轨。显然,这些银行必须关注在加入《赤道原则》后,如何将《赤道原则》纳入银行有关项目融资方面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的制度建设的问题。事实上,兴业银行在宣布加人《赤道原则》后的一年里,相继制定了《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政策》、《适用赤道原则的项目融资管理办法》、《适用赤道原则项目融资分类指引》、《环境与社会风险专家评审规范》以及适用《赤道原则》项目融资的示范合同文本、配套示范文本以及相关指导意见、实施意见等。

再次,建立与完善银行内部的社会责任管理制度。商业银行本身也是环境资源的消耗者,加强银行办公运营过程中能源的消耗控制也是银行践行社会责任的一部分。在建构银行内部社会责任管理制度时,ISO 14000或EMAS等提供了良好的参照示范。例如,ISO 14000所包含环境管理的五大部分,即环境方针、规划、实施与运行、检查与纠正措施、管理评审等,是建构国内银行内部环境管理机制必须考虑的重要环节。而该标准所包含环境管理的各个要素,包括环境方针、环境要素、法律与其他要求、目标与指标、环境管理方案、机构和职责、培训、意识与能力、信息交流、文件管理、运行控制、应急准备和响应、监测、违章、纠正与预防措施、记录、环境管理体系审核以及管理评审要素名称等,是建构国内银行内部环境管理机制时必须考虑的重中之重。同时,EMAS所涉及的核心原则,即执行度、可信度和透明度等,可以用来作为评价国内银行构建内部环境管理机制有效性的关键指标。面对这些核心原则,国内银行必须努力做到:披露每年最新的环境政策、目标以及实践,并必须得到执行和评估;尽量采取由独立审计员的第三方认证的方式,提高银行内部环境管理方面的可信度;必须定期公开环境声明,保证公众能及时、准确及完整获得有关银行环境影响和表现的信息。当然,银行内部社会责任管理机制不仅包括内部环境管理,也应包括对人的社会责任管理。与ISO 14000或EMAS关注点不同,SA 8000社会责任管理标准更侧重于人,它是全球首个道德规范国际标准,适用于世界各地、任何行业、不同规模的公司。在银行业践行社会责任的国际实践中,许多践行社会责任的先锋银行都接受了SA 8000社会责任管理标准,并将其融入到内部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之中。与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及ISO 14000环境管理体系一样,SA 8000社会责任管理标准是一套可被第三方认证机构审核的国际标准。因此,国内银行在构建自己对员工的社会责任管理机制时,可以参照其内容,力争取得相关认证,从而使得国内银行能够较快地走出国门,在国际金融市场开拓业务。此外,与SA 8000社会责任管理标准认证一样,OHSAS 18001职业安全卫生管理系统认证对于完善银行的内部社会责任管理体系也有重要参考意义。

篇9

为什么诺维信在任何国家都赚钱?为什么诺维信在涉足的所有领域在金融危机下都能实现两位数的增长?作为一家很少介入大众视野的B2B公司,诺维信的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引人瞩目。

这一系列让许多跨国公司也望尘莫及的可持续发展指标,在诺维信看来却是水到渠成的事。

诺维信战略与公司事务总监陈红对此奥秘一言以蔽之:“将企业社会责任贯彻到公司整个管理中去。”

作为以酶和微生物制剂为基础的生物解决方案提供者,诺维信的产品和业务本身就是节能减排和降低对环境影响的。

“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利用专业优势,把企业社会责任融入我们的业务运作方式中,把责任和利润完美地结合。”诺维信副总裁柳永茂说。因此在诺维信,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管理就像对商业目标的管理一样,贯穿于各个方面、环节和细节。

LCA让清洁生产贯穿产品生命历程

产品,经济学将其定义为: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因此产品也是一个“过程”,作为与社会和环境联系的纽带,它回归了企业作为经济组织的社会角色。产品从摇篮到进入回收厂的整个生命历程都对环境和社会产生着影响。

作为公司内部战略决策工具,生命周期评估(LCA)被日本、美国和欧洲公司积极采用。LCA通过量化产品从设计、制造、装配、运输、使用、报废,到回收处理和再生、又回归自然的整个循环过程中的能源和原材料消耗、废物排放等指标,评估其对环境带来的影响。其客观和实用性,非常有利于建设环境友好型企业和社会。

为此,诺维信设立专门机构,聘请专业人员以LCA作为测量工具,对诺维信产品进行生命周期评估,通过计算获得详实的产品对环境影响的量化数据,以此来提供最佳解决方案,优化产品的整个流程,将环境影响降到最低。

生产原料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

“诺维信的酶产品全部来自于自然界的微生物,目前用于生产酶的微生物已达25万种之多。自然界巨大的生物多样性将提供适应于各种不同的物理、化学条件的酶。”

陈红介绍,来自自然界的酶是一种蛋白质,能起到催化作用,它的特性决定了它能降低能源消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从而降低环境污染,并提高自然资源使用的效率。

“目前基因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发现新品种酶的能力,并且使人类能够改变酶的特性,例如改变酶的热稳定性。因此诺维信相信酶技术将会产生更多的环境效益。”

诺维信正在致力于将第二代生物乙醇燃料――纤维乙醇商业化。除了酶来自自然界,第二代纤维乙醇的主要原料是生物废料,例如农作物的秸秆、干草、树叶和其它类型的植物纤维材料,而不再是玉米等粮食产物。

“我们已经将酶成本降低到了原来的1/20,大大超过了美国能源部给我们提出的要求。”柳永茂说。

EPI控制生产能耗

“我们的生产过程目前当然也会消耗能量,产生碳排放。但我们会利用各种先进技术,包括我们的生物创新技术改进工艺,把它降到最低。”

柳永茂介绍,诺维信(中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位于天津的工厂,每年都设立节约水和能源的环境指标,数据采集系统实时追踪和监测水与能源消耗的生态生产率指数(EPI)。自1998建厂年以来,每年的水和能源消耗都在降低。

目前,工厂新鲜水的重复使用率达到98%,单位产值的水和能源消耗、排污量均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工业废物制成肥料

作为诺维信集团全球三个战略生产基地之一,天津工厂投资1680万美元建立了自己的污水处理厂和发酵残渣资源化利用设施,最优化地处理来自生产过程中的废水,主要污染物的去除率为92%-97%。该厂还建立了回用设施,将处理的废水用于工厂和周边的绿化灌溉。

发酵残渣是酶制剂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工业废物。发酵残渣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矿物质和有机养分,诺维信将发酵残渣经过高温灭菌和脱水处理,制成具有相当高价值的有机肥――诺沃肥,其中20%无偿提供给工厂附近的农民使用。

生命周期评估延伸社会责任

基于主动适应社会对产业链的要求,诺维信在向合作伙伴和供应商等提供生物解决方案时,其责任愿景和商业价值观也带动了这些公司对产品进行生命周期评估,并由此帮助客户实现更多环境和经济效益。

例如诺维信帮助国际专业化学公司德固赛针对某些化妆品的生命周期评估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化学加工工艺相比,生物催化的明显优势在于能耗下降60%,各种污染物的排放下降了60%-90%;每生产5吨酯类产品的温室气体排放从1518千克二氧化碳下降到了582千克,减少了62%;可能会产生酸雨物质的二氧化硫的排放、富养物质磷以及可能会导致烟雾形成的挥发性有机物也显著减少。同时,应用酶还提升了这些化妆品的品质。

全员参与使责任管理可执行

“美国人力资源管理协会有个观点,CSR-HR=PR。意思是说如果企业社会责任(CSR)没有人力资源(HR)的助力,那么它就只是一种公共关系(PR)。”陈红说,诺维信的企业社会责任理念根植于公司的核心价值观,成为公司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得到了上自董事会下到全体员工,乃至整个供应链的认可并一以贯之地执行。

理念标准化使责任管理可操作

“诺维信CSR战略在每年的侧重点不一样,因此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根据每年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重点,将公司不断发展的责任理念和对外承诺制定成政策,将其标准化,以利操作。”

陈红介绍,在诺维信,每个人都有一本《诺维信之印迹》。这本草绿色的小册子是公司理念、愿景和核心价值观的固定范本。

为了贯彻诺维信之印迹和战略,公司又有针对性地制定了文件化的战略计划、方针以及对应每个方针的制定流程和执行管理标准。各项方针是对诺维信的业务承诺,而管理标准是公司每个业务部门为了实现承诺必须遵循和达到的最低要求。

诺维信的理念和承诺被细化为政策和标准,这些内部政策标准又会通过国际组织和社团会议等方式进行外部交流,并逐年改进提高,然后这些政策再被转化为一个个可以操作的行为规范和行动计划。

文件绩效化使责任管理可执行

“理念标准化后成为文件,纳入公司的管理体系,就不再是可做可不做的了,不论公司的业务如何发展和变化,都是全员必须遵守的!”陈红强调。

平衡计分卡这一管理工具的运用,帮助了诺维信将企业责任战略化为行动,将目标化为绩效。

“每个部门、岗位和人员的指标,形成数据在公司全球管理线上进行逐层统计和月度、季度、半年度、年度汇报,并写入每位相关员工的工作目标(KPI)作为他们半年度、年度测评的依据。一旦有指标达不到,系统就会亮‘黄灯’提醒,岗位就会受到质疑。”

陈红介绍,这些指标的完成成为评估员工奖金和晋升机会的重要依据,公司最高管理层的奖金和职位考核更是与公司全球的环境和社会业绩直接挂钩。

沟通确保理念执行畅通

诺维信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理念需要通过大量持之以恒的内部交流才能被接受和执行。

“将理念转化为行动计划的工作极为重要,但是在当今知识型员工占主导的企业中,仅有行动计划甚至都不够,员工还要问为什么。因此交流――最高管理层与中层管理、中层管理与普通员工、最高管理层直接面对员工、管理层与外部利益相关者、企业与企业之间进行的思路简明清晰并且言行一致的理念交流――就变得极为重要,它将帮助企业管理者和所有员工不断理清思路,达成共识。”

陈红说,诺维信公司CEO每年在全球所有办公室进行战略路演,通过交流,将诺维信不断提升的理念年复一年地传递给全球的新老员工。

第三方审验强化责任公信力

诺维信不仅财务数据被第三方审计,环境、社会的表现也由普华永道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外部审计。

作为一家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公司,诺维信入选多个可为第三方提供基准的指数:

道琼斯全球可持续发展指数(DJSI World),该指数由来自34个国家的300多家公司组成;以及道琼斯STOXX欧洲可持续发展指数(DJSI STOXX),该指数涵盖来自13个国家的170多家公司。在这两个指数中,道琼斯均位列生物技术和医疗保健领域的第一位。

富时社会责任指数(FTSE4Good Index)系列之全球和欧洲指数;北欧可持续发展指数;可持续发展企业网,被列入其全球最具可持续发展性的20只股票名单之中;Kempen SNS欧洲小型社会责任投资指数;Storebrand社会责任投资评选,根据Storebrand公司对化学行业62家企业进行的环境和社会责任分析,诺维信因其领先的环境和社会表现获得“最佳”评价。

创新投资公司(Innovest)报告,该报告基于企业在诸如社会和环境管理等非传统问题上的财务和战略表现,以及对可能影响到股价表现的无形问题的管理能力,对特种化学品行业的24家公司进行排名。

通过信息公开披露,接受第三方审验,诺维信将企业社会责任内容落实为可持续发展绩效。

QMS整合管理提升履责效率

一个组织的管理体系本身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但为了管理控制方便,往往抽象为不同的过程来描述,如质量管理、环境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营销管理、财务管理等,使那些本来就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过程表面化地分开,但也就是这种方法,使人们往往忘记了活动和过程本身固有的系统性。

诺维信全球第一家将财务报告、环境报告和社会报告整合为一份综合报告,并经审计后向全球,报告形式的背后是把技术、绿色和人权融为一体,把经济责任、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三重底线”融为一体,把股东、员工、供应商、客户、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当地社区等融为一体的系统思维。

如同倡导生物多样性背后就是坚信世界的整体性一样,诺维信着手将上述分割开来的管理体系进行了整合,于2007年就在所有生产基地均建立了一套包含质量、环境、能源以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整合管理体系。

整合管理符合“三重底线”原则

诺维信公司对三大管理体系及其它管理体系进行整合,更重要的是遵循公司的发展战略而进行的公司管理活动。

“在诺维信看来,所有的利益相关方没有谁最重要,客户导向原则决定了他们都很重要。”陈红介绍,诺维信的可持续发展来自从利益相关方处获得公司运营的许可。“只有得到利益相关方的认可,而且要满足他们的不同需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才是有可能的。”

因此,诺维信对三大管理体系的整合,也是基于从“三重底线”考虑满足利益相关方需求的承诺,由此建立了全面统一的质量管理系体系(QMS)。

整合管理提升了履责能力和效率

在三大体系整合过程中,诺维信首先通过对三个标准中各自条款的分析和总结,清晰了它们的具体对应关系,然后,对三大体系中的相应内容进行有机归纳和融合。

将三大体系的运行、实施、结果在同一报告中体现,不仅节约了资源,管理层在对整个管理体系进行评审时,看到的是企业整体的质量、环境、职业安全等管理状况,而不是各自分离、互不相关的信息孤岛。通过一个有机综合的评审报告,管理层可以全面掌握公司战略与商业承诺的贯彻与实施情况,有利于为进一步的发展和管理做出全面、正确、快速的决策。

同时,整合型管理体系具有更强有力的指挥控制功能,能够科学地调配人力资源,优化组织的管理机构,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体系运行的效率。

篇10

1国家电网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计算机建模)

管理内容模块包含7个要素,优化业务运营、优化职能管理、优化运行机制、企业公益管理、企业文化建设、利益相关方管理、社会沟通管理。管理机制模块包7个要素,责任领导力、公司治理结构、社会责任推进管理、优化决策管理、优化流程管理、完善制度建设、完善绩效管理。管理动力模块包括充分发挥利益相关方驱动作用和充分发挥社会环境驱动作用2个要素(见图1-1)。

2电力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模型的构建(修改)

2.1电力企业特点1)电力企业的国民经济基础性。电力企业为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提供可靠的电能资源。这就要求电力企业加快发展,推进电网建设,提高供电能力和质量,强化安全生产,提高效能,降低损耗,确保电网安全经济运行,确保社会的和谐稳定。2)电力企业的垄断性。电力企业的垄断性是由于市场的自然条件而产生的垄断。这些部门如果有几个企业进行竞争,则可能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或者市场秩序的混乱。电力企业的这种自然垄断属性和国有企业属性,要求电力企业履行和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3)电力企业的公益性。电力使用的广泛性和必要性,直接影响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电力企业的这种公益性,要求电力企业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电力的生产能满足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对电能的需求。4)电力企业的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企业的发展都依赖于技术和资金的支持,电力企业的这种依赖性更为明显。因为电力工业是技术和资金密集型行业之一。2.2电力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根据国家电网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我们将企业社会责任定义为企业为实现自身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追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价值最大化,履行经济责任、环境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有效管理企业运营对利益相关方和自然环境的影响。本文的研究主要借鉴了“4I”体系、社会责任国际标准ISO26000的社会责任融入整个组织模型和日本综合研究所提出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同时注意融入责任沟通,形成了塔状模型(图2-1)。采用由上至下,层层分解的思路,从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最终目标出发,整理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分析利益相关者诉求及影响,最后将不同利益相关者责任与社会责任内容做了对应。首先,确认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目标,依据企业综合价值最大化这一目标,制定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及管理体系。从第一层价值层解释到第二层管理层的战略、企业愿景。其次,围绕企业社会责任目标及战略分析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对利益相关者责任的作用情况。通过第二层管理层的作用如何满足各利益相关方诉求,将第二层与第三层联系起来。最后,解释利益相关者责任的归属性。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不同的划分,同时对不同的利益相关方企业需要承担不同的责任,这样就将第三层和第四层连接在一起。2.3鼎心模型与塔状模型的对比分析文章将从价值层、利益相关者层、社会责任层和管理层四个方面逐一展开分析对比。2.3.1价值方面国家电网公司的使命主张是“奉献清洁能源,建设和谐社会”,包括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环境价值。塔状模型的建立是基于经济、社会和环境为基础,以追求三者的综合价值最大化为目标、为开展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基本指导思想,并将其全面融入企业使命、战略、文化以及日常生产经营和各项管理活动中;以满足利益相关团体追求多元价值(经济价值与非经济价值)的要求。国家电网公司目标的设立与上述四层金字塔模型的目标相一致,都是追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价值最大化,并将其融入企业的方方面面。2.3.2利益相关者方面国家电网公司将利益相关者划分为股东、用户、伙伴、员工、社区和环境六个方面,而文章的塔状模型将利益相关者分为股东、债权人、消费者、员工、政府、商业伙伴、社区和环境八方面。因为电力企业的国有属性和公益性,其实质划分是相同的。2.3.3社会责任方面国家电网公司将企业应该履行的责任分为共同责任和特定责任两部分。共同责任包括科学发展责任、安全供电责任、卓越管理责任、科技创新责任、沟通合作责任和全球视野责任;特定责任包括优质服务责任、服务三农责任、员工发展责任、伙伴供应责任、企业公民责任和环保节约责任。文章所构建的电力企业塔状模型中将企业所应履行的责任分为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和环境责任。两者包含的内容其实是一致的,只是在划分是所占的角度、采取的方式不同。2.3.4管理层国家电网在实施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时始终以探索、宣贯、检验、完善科学的企业社会责任观为前提和指导,主要采取了12项推进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行动策略,分别是宣贯理念、组建机构、匹配资源、深化研究、制定规划、健全制度、提升能力、强化沟通、开展试点、推动融合、促进参与、管理绩效。文章构建的电力企业塔状模型强调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是一个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其中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共包含牢记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总体目标、理解企业的社会责任、全面融合企业社会责任、全面开展社会责任内外部沟通、企业社会责任审查与改进、利益相关方参与以及贯彻落实“管理影响”和“回应诉求”七项主要步骤和内容。文章的模型是对国家电网的12项行动做了概括总结,使之更加条理化,其实每项工作都包含在12项行动中。

作者:郭冬娟 单位: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