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工作会议发言范文
时间:2024-01-12 17:49: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意识形态工作会议发言,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今年以来,我委认真贯彻落实区委、政府乡村振兴工作各项决策部署,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编制完成《甘州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对全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总体设计和阶段谋划;坚持项目带动战略,紧紧围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城乡结合部棚户区改造、农业产业化、生态农业等乡村振兴工作重点,实施前进牧业万头肉牛养殖小区、天倚生物2万吨小麦淀粉、高标准农田、平山湖乡喀尔喀小镇等乡村振兴项目71项,完成投资22亿元;紧盯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机遇,认真研究投资政策,申报争取乡村振兴类项目30项,资金1.35亿元;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签约东盛融通肉牛养殖、贯党珍稀菇业恒温保鲜库、农业清洁生产示范等项目34项,有力地促进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受全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环保政策趋紧、市场不景气等多重因素影响,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尤其是生产经营性投资呈断崖式下降;二是近年来国家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规模逐年减少,受支持项目的条件提高,给争取资金带来一定困难;三是招商引资工作针对性、实效性还需进一步加强。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保证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见效。
一、抓项目建设,夯实乡村振兴基础。认真落实乡村振兴规划,发挥好我委综合协调职能,整合部门项目资金,紧紧围绕“一圈七带”示范工程,科学谋划布局项目。坚持示范带动,配合建设局及沿线乡镇加快国道227线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示范带和张肃公路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带建设,抓好出城口改造、沿线绿化带建设、明永万亩戈壁农业示范园、新墩双塔民宿客栈等项目。尤其是我委牵头实施的2018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坚决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重点向国道227线和张肃公路沿线村社倾斜,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全力助推乡村振兴。
二、抓资金争取,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紧盯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机遇和省市十大绿色产业培育发展机遇,加强政策集成研究,围绕国家省市投资领域和重点,科学谋划储备项目,强化汇报衔接沟通,提高捕捉、筛选项目信息的能力。特色小镇方面重点争取碱滩屋兰古镇、平山湖喀尔喀小镇、甘浚镇祁连温泉小镇3个特色小镇项目;十大产业培育方面重点争取循环农业、生态工业、文化旅游、通道物流、数据信息等项目;对已经上报省发改委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二期、棚户区改造、标准化规模养殖场、高标准农田、黑河甘州段河道治理等64个项目,盯死看牢,力争更多的项目得到国家和省市资金支持。
篇2
【关键词】新媒体;思政教育;对策
在互联网不断普及的进程中,新媒体成为了人们青睐的新事物,信息资源网络化已逐步成为当前的发展趋势。微时代,新媒体成为大学生信息接收和思想表达的主要途径,每个人都具备自由的发言权和表现权利,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片面思想、恶劣性质事件不断传播与蔓延。由于大学生判断力和辨别力的不完备,多元化的新媒体环境很容易造成他们价值判断上的偏失与迷茫。出于猎奇心理,他们容易对新鲜的、刺激的事物产生认同,难以准确判断这些“新鲜”事物的本质,容易染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习气,产生抵触主流思想观念的逆反情绪,致使他们不能很好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从而对其今后的成长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如何通过新媒体这个新平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放在一个新高度,创新思路,科学实施,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媒体视域下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为高校思政工作者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运用的必要性
新媒体以其方便快捷、载体丰富、传播面积广、内容多元化等优势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既丰富了我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也不断成为各大高等院校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主要载体,并且新媒体具备深受广大学生关注的独特优势,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新生力量。现阶段的互联网技术、多媒体应用技术等都比较成熟,而以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为主要载体的新媒体也不断被各行各业挖掘和利用,使得老师和学生们能够通过手机等即时工具获取信息,更有利于信息资源方面的交流和学习。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高校思政工作旨在通过多元化的活动形式帮助学生学会做人,树立正确的“三观”, 不断提高其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等,让他们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大学生自由开放,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这一点与新媒体的发展不谋而合,为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优势,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穿于整个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当代大学生对新媒体的依赖程度极高,他们的学习与生活,可以说无时无刻不与新媒体发生联系。据不完全统计,在互联网使用率上,大学生占到九成以上。QQ、微博、微信等社交新媒体的使用占据了大学生许多时间,他们对新媒体已经形成了依赖心理。而这也恰恰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机遇。如果我们能利用好新媒体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面对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思政教学改革也势在必行。在新的教育环境下,思政工作者一定要敢于面对挑战,革新传统教育方式方法,在不断探索中寻求新的教育模式,适应社会新形势,促进思想工作有效开展。要学会适时扬长避短,充分挖掘并发挥新媒体的积极作用,巧妙规避其消极影响,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媒体这个广阔的舞台上大放异彩,真正起到指引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积极作用。
二、新媒体时代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构建专业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团队
为了保证思政工作者更好运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有必要建立一支强大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团队,努力打造理想信念坚定、能力素质过硬、密切联系学生的高校团干部队伍,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全面推进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建设。该团队的组建,首先要做好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素质积累,具备过硬的信息素质和不断创新的能力,最好是长期工作在学生一线,很好地融入在校大学生当中,积累一定的学生工作经验;在实践行动控制能力方面主要表现为,能够对不同的研究活动规划和布置以及妥善处理学生日常交流活动的安排和管理,并能够为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给予一定的指导。
此外,还需要关注三个结合:一是学与用的结合,高校共青团组织作为学生工作一线部门,其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抓好学生思想引领工作;二是虚与实的结合,要把虚功实做,难事常做,抓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三是教与学的结合,打铁还需自身硬,在教学生之前,自己要先学好相关精神,坚持主动作为,成为让党放心、让青年放心的青年干部。
(二)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优势,优化社会舆论氛围
古语云:三人成虎,又有众口铄金之说,因此,社会舆论的影响力是有重大作用的。所以,高校在运用新媒体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政工作的时候需要营造一个坚定的舆论宣传平台或者载体。在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不完全以课堂形式出现,可以改变以往单一的授课方式,通过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公共QQ或者博客等,通过开设专题专栏、组织重点文章等方式,以“传播者”和“接收者”双重身份与学生讨论,随时随地传播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为学生解疑释惑,提供更多帮助,给予更多关怀,以平等、互动的交流方式来完成思想政治教育。运用这些平台能够让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获取正能量资讯和消息,为他们在思想方面或者生活方面给予一定的引导,帮助他们走上正确路线。这种平等对话的教育方式可消除大学生的逆反心理,更易于学生接受,使其主动性大大提高。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传递社会正能量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加强思想理论教育、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为抓手,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着力夯实思政课教育主渠道,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氛围,着力坚定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围绕学生,就必须做到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做学生的“知心人”,使思想政治工作有的放矢,做到实处;关照学生,要求高校思政工作者必须关心照顾好学生的生活和健康,为学生成长保驾互航,做学生的“守护神”,取得学生的信赖,只有这样,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服务学生,就必须在学生成才过程中提供各种便利渠道,不仅通过课堂教学,还要通过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第二课堂为学生搭建成才的平台,丰富学生阅历,做学生的“领路人”,使学生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高校思政工作者要认清新的形势、领会新的要求、探索新的方法,目的在于切实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在贯彻落实时应把握好“三个点”:一是契入点,以此次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为契机,认真落实会议精神的学习、宣贯和实践等工作;二是着力点,结合学校实际,坚守主阵地,用好主渠道,以问题为导向,补齐短板,全面提升思政工作水平;三是创新点,在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的基础上,贴近广大师生员工需求,紧跟新技术新应用,大力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思政工作者要紧紧围绕当前的政治热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不断深入,对学生进行系统化和全面化的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今在思想多元化的大背景下,必须坚持以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我们应该对大学生加强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灌输,如果放弃了对他们进行社会主义相关科学理论和科学真理的灌输,其他的思想体系就会占据大学生的思想领地。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重点建设课程大力推进,确保在学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引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我们今后要继续抓好责任教育,把中国梦的宣传教育融入到学生的个人理想追求中;积极探讨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用中国梦激扬青,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引领大学生自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总之,在跨入新媒体时代的今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既在于思政工作者对新媒体的把握与利用,又在于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分析、辨别和理解能力。新媒体的出现是一把双刃剑,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不仅是挑战也有机遇,思政工作者应该充分利用新媒体所特有的优势和机遇,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培育当代大学生能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步入共筑中国梦的进程中,为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⒖嘉南祝
[1]李萍.论大学思政教育改革现状分
析,2014.
[2]蔡春明.利用新兴媒体开展大学生
思政工作的案例分析,2015.
[3]李贞贞 魏红波,网络时代高校思政
教育新载体探究,2015.
[4]刘珍珍.微博时代下大学生思政教
育路径探索,2014.
[5]刘炜炜.现代网络视域下牵手育人
与大学生思政教育路径探析,2014.
[6]夏天.现代新闻传媒视阂下大学生
篇3
[关键词]思政课 梦想 美乐 智慧
1背景
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学生价值多元,对和党的方针政策有诸多怀疑,从而更容易让学生觉得思政课只是说教,枯草乏味,所以当今的思政课上很多学生来上课会觉得无聊,所以对老师上课所讲的不以为然就成为一种常态。因而用“梦想”引领,用“信仰”坚定正确方向就显得非常重要。在与年轻人谈到中国梦时指出:“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中国梦将在青年一代的未来发展中成为现实。所以必须要“伟大美好无私”的梦想引领大学生使大学生“有方向、有力量、有希望”。
在自媒体的环境下,学生可以轻易的快速的通过诸如博客、微博、微信、论坛/BBS等网络社区获得信息,所以一些学生认为老师“你讲了我们知道,你没讲实际我们也知道,你懂我们也懂,你不懂我们还懂”的错位现象,认为老师传授的只是知识而已,对老师所传授的根本提不起兴趣,因而使课堂“美乐”,使学生在“美乐”中学习,首先需要的是一种简约却深邃,创新却传承,植入并融入,生根并开发的喜闻乐见的多元化表达方式,融入渗透式润物无声;其次要能综合网络文化的多方功效,不断创新与拓展思政课的内容与形式,利用新媒介开发思想政治文化产品,用大学生容易接受的如动漫、微电影等新型表达方式,创新性地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向大学生讲好中国事,传播中国声,实现提出的“四个讲清楚”的目的。使教育真正成为触动心灵的行为。
当前按照用人单位的要求,用人单位愈来愈重视大学毕业生的情商智慧修养,如何优化课程结构,增强思政课基础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的教育,将梦想、美乐与专业技能技术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如何在具体的教学中,以“梦想引领人,以美乐塑造人”引导学生树立梦想,使个人的梦想和民族、国家、乃至世界的梦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感受美,感受快乐,感受幸福,从而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的知觉能力,是思政课教学中需要研究与探讨的内容。
2现状分析
思政课是一门公共必修的基础课,是全国所有高校所有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课程,全国所有高校都材的课程,有好多学校对这门课的教学也尝试着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和优化,如在传统的传授知识学习的基础上,侧重于多媒体的运用,以及网络,及多种自媒体,微课等的表现,这些内容的增加和创新都大大提升了思政课教学的内涵和层次,丰富了思政课教学的课堂内容。而作为一名从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已经有20余年经历的一线教师,本人认为:思政课作为一门公共的必修的基础的理论课程,现有的教学改革已打破和超越了传统的课程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如果从整个思政课学习来看,仅仅只是觉得书本有什么我们教什么,片面追求授业解惑的单一功能,把思政课教育就完全沦落为一种工具,最终使思政课在整个教育中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当前思政课要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的《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重要讲话精神中关于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强调党性和人民性相一致,强调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强调借鉴与坚守相统一,强调全员动手统筹兼顾等五个“强调”为重要遵循,促进师生健康发展。由此可见,思政课宣扬的是一种思想,一种推动力,是一个“梦”,是“美和乐”而不单纯是一门公共的必修基础课程,更不是一门传授技艺的课程,而是要引导学生如何发现“梦”发现“美乐”、引爆学生智慧,成就学生幸福人生的课程。
3思政课的改革与优化
3.1教学理念的提升:教育应该是触动人的灵魂的,要触动学生的灵魂,首先触动我们自己老师的灵魂;教育应该是引爆智慧,而绝不是简单的“传道授业解惑”,所以我们的“概论”课要走进学生的灵魂深处,去引爆学生本自具足的智慧,提升学生的灵魂。
3.2教学内容的优化:联系实际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基础上,在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概念理论体系的情况下,落实的“四个讲清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帮助学生树立“伟大美好无私”的梦想,以孝为根,以爱为本,成为一个与时代相符合的人。讲道,“我国青年不懈追求的美好梦想,始终与振兴中华的历史进程紧密相联”。要教育青年大学生永远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华民族,在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焕发出绚丽光彩。“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3.3教学方法的丰富:手段上更多的采用多媒体,微课,以及博客、微博、微信、论坛/BBS等网络社区,使学生能在“美乐”进行学习。采用专题讨论、多媒体教学、社会考察、论文写作、演讲比赛等。一句话,让“概论”能够进大学生头脑,得到学生们的认可,起到积极的效果。提倡小组学习或集体学习,故思政课教师应组织和引导学生共同建立起学习群体,并成为其中的一员。该群体成员应共同鉴别和比较围绕中心概念和问题的各种理论、观点、信仰和假说。先由成员个体进行独立思考、自我争辩(即内部协商),然后再由所有成员一起摆出各自的看法、论据及有关材料并对别人的观点作出分析和评论(即相互协商)。可借鉴无领导小组讨论的做法,“让学生按照程序要求进行一定时间的讨论,以检测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辩论说服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等”。通过这样的协作学习环境,思维与智慧就可以被群体成员所共享,即整个学习群体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而不是其中的某一位或某几位成员完成意义建构,最终达到完善知识结构、培养思维观察能力和坚定信仰三者统一。
3.4考核内容的多样:思政课教学要强调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实践能力,其对学生的学习评价贯穿整个学习(教学)过程,主要包括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如学习态度、学习手段、资料收集以及团体交流和合作等方面的状况),同时还包括对学生的发言、学习作品质量的评定。同时,社会实践能力的考察亦为学习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整个评价过程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所以学生在校的所有的行为都会影响学生的成绩,是一个全方位的考核。并且评价的立足点由“教师单纯评价”向“学生自评、互评和师生共评”转变。
3.5让学生每天坚持做“两一”“三三”“一连接”:“两一”日行一善,日送一个祝福;“三三”日写三条感恩日记,每日总结自己满意的三件事,每天总结三件可以改进的事;“一连接”:每天留5分钟以上时间通过冥想和自己内心连接,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等等。
4改革与优化的意义
4.1使思政课,成为影响学生一生的课程,使思政课成为引爆学生智慧,激发梦想的课程。使学生成为有信仰,有梦想,有孝心,有爱心的幸福的人。
- 上一篇:商务英语培训培养
- 下一篇:跨境电商与国际贸易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