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的体现范文

时间:2024-01-12 17:49: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责任的体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会责任的体现

篇1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国家软实力;社会价值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6-0028-02

2009年,面对延续的世界金融危机风暴,中国展示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中国社会责任影响力之广,范围之大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新形势下,企业社会责任重要性在一些新方面体现出来。

一、提升国家软实力

软实力是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耐提出来的,他有一句话震撼人心的话,后来被奥巴马作为胜选的演说:美国之所以成为强大的国家不是因为我们有最强大的军事,最强大的经济,而是由于我们对自由、平等、博爱永不凋零的追寻。这里强调的实际上就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在企业层面上,软实力是指企业以直接诉诸心灵的方式,对外占领利益相关方的心灵,对内依靠运用员工心智能量以达到企业目标的能力。在企业内部,企业文化、管理制度、组织模式、领导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其软实力资源,而在企业外部,品牌和服务、社会责任和企业知名度三个方面则是其软实力的资源基础。

2009年9月25日上午,第五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正式启动,这场以“跨越六十年――聚焦中国式责任”为主题的启动论坛在北京西苑饭店举行。论坛提出“中国式责任“这一具有现实意义的概念,中国政经界首度在社会责任领域共同阐释“中国式责任”的理念与内涵。商务部办公厅主任、新闻发言人姚坚在发言中谈到“当前中国和世界的经济联系前所未有的密切,中国的一举一动都引起了其他国家的关注,我们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因为掺杂进经济环境的因素而变得复杂,有赖于企业社会责任来进一步完善。”姚坚建议,中国企业必须在国际化过程中学习和遵守国际企业社会责任要求,提升企业形象,在推进和实施社会责任的过程中提升中国的软实力。

在中国企业走向全球经营的进程中,社会责任作为企业价值观与品牌形象的重要构成,提升了企业的形象,进而也提升了中国的软实力。比如中石油在苏丹的石油建设项目上,同时修建了机场、道路、农业、灌溉和养殖,受益人口150万。联想、中兴都是在中亚国家、非洲国家给予了大量的援助和教育。中国铁道和中兴公司在阿尔及利亚高速公路建设中,给农民提供农业技术的示范,包括捐赠中小学。这些企业在中亚、非洲的项目注重社会责任,不仅赢得了当地社区的欢迎,也提升了中国的软实力。

二、提高全社会价值观

企业社会责任事关企业信仰,影响企业家的决策,关乎全社会价值观水平的高低。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也使经济发展与环保发展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大气、水、土壤受污染程度相当严峻,水、能源、矿产、耕地全面短缺,出现供需矛盾。只有当企业家们对企业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付出切实的努力,才能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如果一个企业只是为了牟取利润,对企业和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造成危害,甚至危及人的生命,就必将激化企业与社会其他个体特别是与人的矛盾,不仅企业本身的利润无长久持续的可能,而且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就无法和谐,自然企业本身也难以得到社会各方的支持,企业的倒闭就是必然的事情。在中国重金属污染案中,有一个冶炼集团的老总由于造成企业周围数百血铅超标儿童被司法机关逮捕,当记者采访他的时候,问他知不知道你这个企业的污染会造成周边儿童血铅超标?他说:“知道,在很多地方都办过冶炼厂,我有一个准则,五年之后就搬家,如果不搬家,后头的污染问题就会显现。”后来这个记者又问他,为什么这次没有搬?他说:“到了五年的时候也想搬,但当地地方政府非常热情地挽留我,因为我是当地的一个财税大户,在他们非常热情的挽留之下,非常优惠的政策之下我没有搬,所以,这个企业在第六七年的时候发生了问题。”这个事情告诉我们,企业社会责任一定要提高企业的社会价值观。企业追求经济利益,降低成本是天经地义的,但降低成本要靠技术的进步,技术的改造,而不应该把企业的成本外部化,该治理污染不治理污染,把污染甩给社会,伤害人民,政府还要出钱治理污染。北京大学教授、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认为,企业的存在是为了创造价值,而不是为了利润。我们的先人都已经认识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现代人的话讲,就是企业在创造利润的同时,不能让社会去承担利润背后的污染成本,而必须通过自觉地努力,把利润目标和社会责任统一起来,注重讲究诚信,义利兼顾,企业家们在这些理念指导下去经营,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的价值观,必将提高全社会价值观。

三、有效化解危机

消费者是水,品牌是舟。水可以载舟,亦可以覆舟。王老吉 “添加门”事件验证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实施可以有效化解危机。

在卫生部5月11日的例行新闻会上,有香港记者提问,王老吉添加的夏枯草是否属卫生部公布的允许食用的药材名单。该名记者还称,“王老吉是一个食品的批号,但是它宣传的是特殊功效,是否得当?”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常务副所长严卫星现场回应:“关于王老吉凉茶的问题,因为食品安全法已经规定,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名单是卫生部公布的。卫生部过去也过这样的名单,的确王老吉中的有些成分和原料不包括在内。”严卫星称,目前卫生部正在组织清理在食品中添加的各种各样的物质。该消息一传出,媒体竞相报道,王老吉转瞬间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但是王老吉的命运在第四天即峰回路转。5月14日,卫生部正式回应,对这场食品安全风波做出了最权威的表态――王老吉凉茶是依法备案和销售的产品,食用绝对安全。卫生部表示,王老吉凉茶是依据《食品卫生法》和《禁止食品加药卫生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依法备案和销售的产品。卫生部这一表态,将身陷危机的王老吉解救了出来。

王老吉能在短短四天之内化解危机,正是其自身长期以来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结果。王老吉一直以来注重慈善公益行动,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去年抗震救灾一个亿的慷慨解囊又使其企业形象高速提升。2008年5月18日晚,央视举办“爱的奉献――2008抗震救灾募捐晚会”上,拥有红色罐装王老吉商标使用权的加多宝集团一口气捐出1亿元人民币,成为国内单笔最高捐款。这一壮举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积极拥护,几乎一夜间各大超市的王老吉货架缺货。全国缺货,这在中国饮料史上史无前例。网络上的口号也流传开来:怕上火喝王老吉,爱国就喝王老吉;要捐就捐一个亿,要喝就喝王老吉!正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王老吉身陷囹圄的四天里,“挺王”力量始终占据主流,这就是:理解王老吉、相信王老吉、支持王老吉。以新华网为例,自王老吉事件以来相继刊发或转发了多篇相关报道、评论,例如《卫生部:王老吉所含部分成分确不在允许食用之列》、《王老吉陷入“添加门”怪谁》、《王老吉被推上“浪尖”》、《广东食品协会称王老吉添加物不违规》、《王老吉错了,错在不说》等等。新华网还发表了评论员倪小林的文章《由王老吉事件谈保卫中国凉茶》,把王老吉提到了中国凉茶代表的高度,同样迅速得到众多网友的支持。王老吉挺过“添加门”,经历四天生死时速,最终逃离劫难。这不仅仅是危机公关的威力,更是品牌形象的威力。

四、加速占领国际市场

西方市场经济国家最初的企业并没有什么社会责任的概念,他们的存在仅仅是为了赚钱。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诞生了古典经济学。古典经济理论几乎把市场经济下企业的功能等同于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只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高效率地使用资源以生产社会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并以公平的市场价格销售给消费者,企业就算尽到了自己最基本的社会责任。历史前进到十八九世纪,早期发展的市场经济国家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由于慈善事业是一种传统的美德,慈善事业被认为是企业的重要社会责任。当历史发展到了当代,经济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人们对经济发展的期望边际效用递减,对生活质量则有了更高的追求。与此同时,人们对一些工业产品的副作用,对环境污染的消极作用有了更多的了解。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对企业有了更多的期望,企业的社会责任也有了更为广阔的内容,包括教育、公共健康、就业福利、环境保护、节约和爱护资源等。 “奉献社会,服务社会”成为企业发展的目标之一。即使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一些企业仍然实施社会责任。如世界上最大的芯片制造商英特尔公司在2008年股价下跌42%,第四季度财务数据惨不忍睹,净收入比上年下降90%的情况下,仍实施了“从我做起”项目,承诺为阿富汗、柬埔寨、海地、乌干达等国的教育与发展事业投资将近30万美元,该项目的合作伙伴还有非盈利组织网站和救助儿童会。

通用电气近来拓展了企业公民项目,在洪都拉斯和肯尼亚等地提供医疗器械及人员培训,并从基金中拨出额外的资金,帮助国内弱势群体过上温饱的生活。通用电气股价在2008年下跌55%,但是却没有削减企业公民项目开支的打算。通用电气董事长兼CEO杰弗瑞・伊梅尔特强调了公司的庄严承诺:“公司应当践行自己的理念,其责任不仅仅限于追求利润,当我们渡过危机后,这一理念将有更丰富的含义。”

由此来看,企业社会责任在西方国家已经比较成熟,并形成了风尚,如果中国企业要想走出去,融入世界经济中,就有必要向上文中提到的中石油、联想、中兴等学习,积极实施社会责任,以尽快占领市场。

参考文献:

[1]段赛民.从王老吉挺过“添加门”谈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EB/OL].新华社广告中心,2009-06-16.

[2]刘北宪.中国式责任渐成气候[Z].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2009-10-13.

[3]开启.中国式责任[Z].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2009-10-13.

[4]姚坚.从参与世界经济看企业社会责任[Z].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2009-10-13.

篇2

关键词: 体育精神 显性化 社会责任感

体育精神是大学精神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体育精神中处处体现的那种集体意识和责任意识正是当代大学生在成长中需要培养的一种素养。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有无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繁荣,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和推进。

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应不断探索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有效途径。通过调研,国内研究者得出:在现有的大学教育管理模式下存在需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的环节。例如,许多学校把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推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把德育与其他教育环节脱离开来,既得不到学生的认同,更谈不上实效。学生教育责任感的思路要作出适应时代要求的转变,要为现实服务。高校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思想和生活特点,创新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大学生在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教学或其他活动中提高对社会责任感的认识。

笔者通过体育精神培育,它们的多年实践,认为体育精神中包含着的团队合作、规则意识、荣誉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所强调的个人和群体间的互动责任关系是有共通之处的。在长期的学生工作实践探索中,笔者认为,通过体育精神的显性化实践能够有效地促进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体育运动中的诸多元素是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潜在沃土,但并不必然产生教育效果。因此,我们在工作中应当通过环节将隐性的体育精神中更明确地显现出来。而集体认同感、集体荣誉感两个层次递进的维度是促进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的必要环节。

一、集体认同感的显性化实践

集体认同感的建立首先是个人角色认同。只有明确了个人在集体中的位置,认可了自己要让大学生在学校中承担各种责任,感受到自我与他人、集体的真实存在,使他们获得直接而深刻的责任体验,从而更客观地判断、选择、承担其所应承担的诸种责任学生在各类集体体育项目中都有相应的位置,体验各种角色赋予的责任、义务、心理等。在游戏中必须遵守规则,与他人合作配合挫败对方。这是参与游戏本身所拥有的角色认同功能。但角色认同还需要更多的设计进行强化。比如在很多专业比赛中,对阵表的呈现形式不仅可以让场上的队员对自己的角色有清楚的定位,还可以让观众看到队员在应有的位置所发挥出的作用,这既是一种外部认同、又是一种角色监督。虽然受到条件限制,但是我们认为,学校可以通过游戏本身与设计的合力,采用主持人介绍队员等方式强化角色责任和角色作用,使得参与者感受到集体对自身的认可。

情感认同。当角色定位清晰之后,对集体的认同感则更多来自于对这个集体的情感。情感是责任意识的原始动力。由共同兴趣自觉凝聚而成的体育团队本身就是一种情感意义的体现,运动员们在竞技过程中收获队友情谊,在运动会中感受集体的关怀。但情感的建立与持续还需要更多的文化创设与积累。NBA中篮球名人堂和清华大学物理系体育名人堂的出现都是一种范例。这种物质载体能够为参与运动的健儿记载荣耀,找到属于独特领域的归属感。当然体育精神不能以金牌论英雄,国家也在倡导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变,因此参与运动的普及度是当下开展体育运动的重点。因此在这种文化创设中更应注重对平凡个体的宣传。笔者所在的江南大学就有着相应的尝试:食品学院的体育精神微信平台“食品小微”,物联网学院院刊中的体育版块、商学院的体育精神专刊,这些载体充分挖掘身边的体育人物,展现出更多细节元素,这种工作方式既见证了体育精神,同时更是一种对集体归属感的强调。

让学生拥有集体认同感,是培养学生集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前提和基础。而基于自愿和兴趣动力集结在一起的体育团队无疑有塑造集体感的天然优势。这就为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奠定了由他律转向自律的基础。

二、集体荣誉感的显性化实践

集体认同感完成了个人与集体的坐标认定,满足了学生归属与爱的需要。但社会责任感除了在意识上能够有强烈的个人与集体的辩证关系意识外,还需要有着能够为集体作为的责任行为。由意识上升为行为,需要有强大的内驱力。在体育运动中的内驱力则体现为在运动过程中,对于自身成就的主动争取、对于集体荣誉的自觉捍卫。这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已经上升到“自我价值的实现”层面。党自我价值的实现能够和集体荣誉的获取结合在一起的时候,社会责任感的责任行为已然呈现。这种由体育运动所呈现出来的责任感,到个人步入更大的社会组织后是有强大的复制和移植基因的。

以我校体育精神的培育工作为例,行政资源的倾斜使得体育运动在校园里面得到足够多的重视,多彩的集体赛事不断加深学生对集体荣誉的认识。学校将各项赛事以团体赛的形式予以组织,无论是集体项目足球、篮球赛事还是个人项目羽毛球等,都强调团队的组织形式,相关的荣誉也是集体荣誉,这在顶层设计上有良好的引导作用。但是从体育活动的完整性看,还是有需要完善的地方。比如很多赛事都在比赛结束后草草收场,没有继续在形式上对已获取的荣誉进行彰显,因比赛胜利而顿时生发的集体荣誉感随即冷却,这对于荣誉意识的固化是有一定影响的。

在实际工作中,应该高度呈现体育荣誉的仪式感。首先,要在思想上重视仪式教育,形式本身代表的是对行为的规范、对集体组织的认可、对荣誉奖项的尊重。其次,要在实施程序上中注重规范化,突出比赛或荣誉的庄重感、神圣感。奥运会等大型运动会上的颁奖环节之所以能够引发共鸣就在于其环节设置做到精细和规范。最后,仪式教育的主体是学生,要充分发挥学生自我参与、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作用,从而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很多大型的体育赛事都充分发掘参与者的积极性,通过征集赛事标志、赛事吉祥物等体现主体意识。当然,荣誉仪式并不能孤立存在,他的教育功能需要与体育活动过程中的各种礼仪规范,例如开幕式、入场仪式、退场仪式、闭幕式等合力才能达到最大化。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首先应该是让青年学生在思想深处认识到:社会责任不是社会强加给社会成员的“任务”,而是人内在精神价值的自然外化和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途径。而体育精神则给我们提供了这片能够在自由意志下生成责任意识的土壤。

对于一所大学而言,有众多的人才培养路径。正如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德育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但不可否认的是,体育精神已然成为大学文化的一部分,它特有的方式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在体育精神中体现出来的集体认同感、集体荣誉感正式一种社会责任感的变体。通过深受学生欢迎的体育载体,有规划、有目的地进行环节设计,使这些隐形的精神力量得以集中展现和烘托出来。通过体育精神这个板块的力量牵引,结合其他领域的全方面育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定会产生其应有的实效。

参考文献:

[1]高校论坛完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的有效途径调查研究[J].学周刊学术研究,2012(12).

[2]宋军生.大学体育教育奖励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9:96-99.

[3]张明刚,项贤林.对后奥运时代我国体育奖励机制现状的分析[J].中国体卫艺教育论坛,2009(01):30-32.

篇3

HM3000 的企业社会责任观点

HM3000 认为企业是通过有效地资源配置, 以实现自我生存发展、实现人类社会共同发展的价值创造组织。在企业的两个目的中, 前者是初级形式, 后者是高级形式, 前者是基本目的, 后者是最终目的。两者在实现过程中是互为统一、相互促进的。

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为了实现其两个目的, 即自我生存发展与人类社会共同发展, 须遵循的一种发展机制。具体地说, 企业为了实现自我生存发展,须尊重客户需求, 保障员工利益, 实现股东资产保值、增值。

本质上, 企业社会责任是平衡企业自我生存发展与社会共同发展的和谐发展机制, 是提高企业管理效率、优化资源配置的管理模式。而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便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下的中国企业商道、中国未来可持续发展之道。

HM3000 的企业社会责任思路

基于HM3000 的企业社会责任定义,HM3000 提出了企业经营管理各要素与企业生存发展和社会共同发展的“相关度分析法”。“相关度分析法”是通过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的多个视角, 着重以新制度经济学、企业伦理学、利益相关者管理、风险管理为理论基础, 以国家宏观政策、当前中国企业和社会的发展现状、国内外优秀企业社会责任案例为实践基础, 分析企业与各利益相关者发生的行为内容,并深度剖析该行为与企业和社会发展的相关程度。基于该相关度, 制定了HM3000 中各子体系的内容构成。

HM3000 的企业社会责任框架

HM3000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体系由六个子体系构成, 如图:

这六个子体系分别从企业所应践行的社会责任行为规范, 企业自我审核与外部审核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的评价办法, 企业导入、实施标准的管理方法, 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实际范例,企业与外界进行有效交流、沟通的指导办法, 企业阶段或年度社会责任报告制定的指导办法等六个方向系统地中国企业所应践行的社会责任规范要求和务实、有效的社会责任管理办法。

HM3000 的核心价值

HM3000 的制定始终以构建企业持续竞争力、社会持续发展力为价值导向。HM3000 务实地反映了中国企业在经营管理中, 存在的阻碍其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有效地指导企业通过设定目标、持续改进来管理社会责任行为,提升经营管理体系, 提高企业资源配置效率, 构建企业持续竞争力; 务实地反映当今中国社会在发展中, 所存在的一些发展问题, 有效地通过企业自我实践、社会评价, 引导企业遵循良好的自我发展与社会共同发展的和谐机制, 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 构建社会持续发展力。

HM3000 的制定始终坚持体现了以下六大价值原则:

系统性。标准体系通过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个视角,着重以新制度经济学、企业伦理学、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为基础, 深入结合当前企业和社会的一系列可持续发展问题, 系统地提出了促进企业自我生存发展和社会共同发展的一套发展机制。

可导入性。标准体系不仅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一套规范与要求, 同时阐述了达到该规范与要求的管理步骤与内容, 使企业能通过系统的社会责任管理以逐渐达到社会责任目标要求。

可评价性。标准体系使用简约的表达方式, 建立精要、易于获取的评价指标, 使社会、第三方机构或企业自身能对社会责任行为的状况与改善程度进行定期的评估。

科学性。标准体系通过设立少量可选择的条款, 以体现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实施社会责任管理上的差异性。

篇4

【关键词】 社会责任; 战略管理; 融合考量

中图分类号:F2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4)12-0036-03

一、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战略管理关联度分析

伴随着经济环境不断变化以及企业行为内涵与外延的深化,企业社会责任从最初响应社会要求转变为主动承担。著名的Carroll教授认为企业社会责任理论框架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企业社会责任框架,主要解决企业是否要承担社会责任,为什么要承担社会责任等问题。二是社会责任响应框架,主要解决企业通过什么样的机制来响应社会责任的相关诉求。三是社会责任表现框架,主要解决在承担社会责任过程中,企业应该如何具体表现。例如企业可以通过慈善行为、捐赠行为、赞助行为以及企业创新行为来展示自身的企业社会责任承担能力。四是利益相关者利益框架,强调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具有明确的对象,通过明确企业相关利益者,可以更加直接地阐明企业承担的具体责任是什么。

企业战略既是企业对于未来发展制定的计划,也是基于过去经验所形成的模式,同时企业战略在考虑具体发展环境与性质的基础上,对自身发展进行定位。企业战略是针对企业未来良性发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所形成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和发展理念。企业社会责任理论框架与企业战略管理关联度可以通过双方互相嵌入的性状来分析,从而可以从横向与纵向全面掌握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战略管理的关联性。

(一)将企业战略管理理念嵌入企业社会责任理论框架中

经济全球化时代社会责任理论框架无论从内涵还是在外延上都有所拓展,将企业战略管理一系列思想、观念与模式嵌入到企业社会责任理论框架当中成为一个重要方向和表现。这意味着企业社会责任向深度方向发展,以往人们针对企业社会责任讨论仅局限于企业表层。从某种意义来看,承担社会责任只是企业应付外界压力,树立形象的一种面子工程。但是随着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的深入,从企业战略视角研究社会责任,无疑丰富了社会责任理论框架的内容。

在以往社会责任理论框架中,主要关注企业是否能够满足外部需要和期待,企业社会责任响应和表现都强调企业能否满足外部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从而导致社会责任理论框架成为一种单方面的内容表达。从本质来看,社会责任理论框架是企业对内和对外输入与输出资源、产品质量、服务的过程。因此社会责任理论框架不但应该关注企业外部相关利益者的需求,更应该通过满足外部利益者的利益关切、承担社会责任的过程,实现企业战略目标。

在这种情况下,社会责任理论框架成为企业对外实现自身责任,对内完成经营目标,实现企业战略的链接和桥梁。换句话说,基于企业战略的社会责任理论框架强调的不光是企业社会责任的表达和承担,更应该在实现社会责任各种利益诉求的过程中,不断修正企业的经营策略,实现社会责任与企业战略的统一。因此将企业战略融入到社会责任表达与承担中,同时通过社会责任表达与承担体现企业战略,可以完成社会责任理论框架的进一步拓展,这种拓展将企业社会责任视为一种企业在经营和发展过程中的战略表达。将企业社会责任上升到战略高度去认识和定义,不但可以拓展社会责任理论框架外延,更可以丰富社会责任理论框架的内容。

在企业战略管理理念嵌入到社会责任理论框架过程中,社会责任表达与承担成为企业战略主要组成部分。在信息时代,由于人们搜索成本降低、获取信息的便利,导致企业对于社会责任的表达与承担成为关注的焦点。2012年毒胶囊等事件的爆发、2013年7月末爆出的新西兰恒天然事件,都说明企业社会责任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企业能否更好地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如果企业对于社会责任的承担与表达无法体现出对于外部利益相关者应有的尊重,没有将社会责任的表达与承担放置到战略性的位置,那将意味着企业社会责任实现失去生命力和活力;如果企业社会责任表达与承担仅仅成为企业宣传自身形象的“口号”,企业必将受到现实的惩罚,失去进一步获取发展资源的能力。

(二)社会责任理论嵌入企业战略管理中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嵌入到企业战略管理当中,使企业战略管理制定的内容更富前瞻性和弹性,其应对突变情况能力增强。战略管理是企业对未来发展所展示出的一种观念、对企业发展的定位、管理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模式。因此企业战略管理是从动态的角度去描述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过程。同样的将企业社会责任看做是企业战略管理的组成部分,也是从动态角度去描述企业社会责任。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政治经济环境下,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是不同的,因此企业战略管理过程中强化社会责任的承担与表达,是企业外化和内化的结果,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将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嵌入到企业战略管理当中,意味着企业战略本身就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一种具体体现。企业战略内容的制定和实施,不但应该提高企业资源配置效率和质量,更应该肩负起提高整个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重任。企业在谋求自身价值最大化的同时,必须将企业发展同社会整体发展和需求结合起来。

企业战略内容和目标,必须体现企业社会责任表达与承担。企业制定战略目标和内容的过程中,必须将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融入进去。例如企业为了实现战略目标,决定投资一个对企业未来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在项目决策过程中,不但应该通过定量的评价来考察项目的优劣程度,更应该综合考察项目可能对生态环境、地质环境、民众生活质量带来的影响。

二、社会责任与战略管理的融合路径

(一)社会责任与企业战略管理融合度量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战略管理融合程度反映了企业社会责任表达与承担的水平、效率以及承担社会责任对于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所作出的贡献。从内容来看,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战略管理融合程度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社会责任期望体现程度、企业自身业务关联程度和社会责任活动整合程度。分别命名三个变量:期望契合度、业务关联度和操作整合度(郑海东,2007)。

期望契合度,是指从整体和长期来看,企业实施的各项业社会责任活动在多大程度上体现了社会公众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对目标企业的社会责任期望。期望契合度越高,企业社会责任实践越容易博得社会公众的好评;反之亦然。业务关联度,是指从整体来看,企业实施的各项企业社会责任活动与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及其相关管理活动具有多大程度的相关性。操作整合度,是指从长期来看,企业实施的各项企业社会责任活动在活动主题以及所持态度方面的和谐程度(薛求和等,2008)。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是否进行了长期规划,直接影响操作整合度的高低。操作整合度越高,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目的性越强;反之亦然。从本质来看,社会责任与企业战略管理的融合程度主要通过期望契合度、业务关联度、操作整合度来综合表达。

(二)社会责任与企业战略管理融合方式

1.横向融合

由于社会责任同企业战略管理融合可以体现为期望契合度、业务关联度、操作整合度,因此在期望契合度一定的情况下,不同的业务关联度和操作整合度所产生的路径融合,可以称为横向融合。即当社会公众对于企业社会责任期望值比较低或者恒定的情况下,企业更愿意通过提高业务关联度和操作整合度来提高其承担社会责任的水平。通过横向融合,可以放大企业社会责任承担所带来的价值,有助于实现企业短期经营目标。

2.纵向融合

纵向融合是当企业社会责任实践中由于自身疏忽和能力欠缺,而导致相关利益者对企业社会责任承担能力表达出担忧和不满时采取的融合策略。即出现这种情况时,在制定企业战略时,应该凸显满足社会公众期待的部门,如果企业战略管理内容没有专门针对解决社会责任危机的内容,就应适度调整这些内容,不然将会使企业陷入危机当中。

3.螺旋融合

当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既涉及到对社会责任期望的更好满足,又涉及到从企业运作管理方面的更好完善时,称为螺旋方式。这种方式是目前主要的企业战略管理和社会责任承担的方式。在信息社会,针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诉求,不但表现为基本责任要求,还要求企业承担更多的责任。因此螺旋融合成为主要的融合方式,这种融合模式要求企业在制定战略管理内容过程中,从一开始就应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并且有充分的预案和应急机制,而不是等出了问题,才去想办法解决。

(三)社会责任与企业战略管理融合具体策略

根据以上三种融合方式,提出如下策略。

1.横向融合应采取修身性策略

修身性策略主要实施内容是:企业对供应、生产、运输、销售和服务等基本活动,以及企业基础设施、人力资源开发、技术开发和采购等辅助活动进行详细审查,识别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结合点,并结合外部环境发展、企业所处行业以及企业自身的特征属性,在相关结合点中进行谨慎选择,确定企业社会责任实施环节和履责水平,并制定服务于企业总体战略的企业社会责任实施规划和计划方案(刘娜,2010)。

2.纵向融合应采取迎合性策略

迎合性策略是要提升社会公众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满意度。实施内容主要包括:对社会公众的社会责任期望进行全面调研,并详细分析行业特征和自身属性对公众社会责任期望的影响,仔细甄别具有保健的项目,通过实施这些项目可以改变企业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形象,促使社会公众对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的态度由不满意向满意转变。纵向融合从本质来看是将企业社会责任作为战略管理备用项目来处理,即不是在任何时间和空间上都需要强调社会责任,只有社会公众对企业不满意的时候才去强调社会责任,显然这种融合方式过于简单、缺乏连续性,虽然在现实中可能会取得一些效果,但是从长远来看,不适合长期使用。

3.螺旋融合应采取综合性提升策略

综合性提升策略,是指信息时代企业实施战略管理过程中,必然将社会责任的承担与应对纳入到战略管理当中,即在战略管理中企业社会责任不但是消除外表存在的一些弱点和问题,例如企业的慈善行为、环保问题等,同时在承担社会责任过程中,企业必须将其同企业价值创造更好地结合起来,要在统一的战略规划下,使短期利益目标和长期利益目标能够综合体现出企业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因此综合性融合策略将社会责任和战略管理放置到了同等重要的地位,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过程和表现就是企业实现价值的过程,而企业不断进行价值创造的过程本身也是努力寻找创造社会和企业共享价值的机会,在不断提升企业社会责任形象的同时,为企业自身和人类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三、融合绩效及其考量

(一)融合绩效考量的必要性及其内容

通过将社会责任同企业战略融合,形成不同阶段、不同内容的战略管理策略。而其中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与绩效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研究表明,企业越是能够完成的履行社会责任的战略并且得到全面实施,越是能够给企业绩效带来正面影响,同时企业良好的财务绩效也会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奠定基础。通过前文分析,不难发现履行社会责任,并且将社会责任纳入到企业战略管理当中,对企业未来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通过考察企业社会责任融入战略给企业带来的影响数量表现,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战略决策,如果正如我们假设的那样,将社会责任履行同企业战略结合起来,有助于企业未来发展,提升企业绩效水平,那么就说明我们研究的理论具有现实的价值,从而为未来理论研究和现实决策提供经验依据。

人们在研究社会责任同绩效关系时,一般采取模型回归的方式,在引入其他变量的基础上,建立社会履行责任指数和相关财务指标回归模型,在大样本数据真实的情况下,可以从整体上考察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程度同企业绩效的关系,但是这种研究存在的缺陷是,在选取指标时一般比较简单,并没有把这些指标层层分解进行详尽的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给企业绩效带来的影响进行评价。

(二)融合绩效度量

融合绩效考核企业社会履行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笔者通过考察一个企业社会责任指数、每股社会贡献值与绩效指标的关系,来说明将战略与社会责任的融合可以提升企业绩效。例如A公司是一家国有企业,从2009年开始进行独立社会责任报告披露,并且对每股社会贡献值进行计算和披露。针对企业选取每股社会贡献值作为衡量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绩效影响指标。同时上海证券交易所还通过一定方法,对一些公司履行社会责任进行量化,即了社会责任指数,用来衡量一家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其计算原理主要是根据公司社会责任披露的内容,赋予权重后,给予加分,然后计算综合得分而来(见表1)。

按照每个项目1分,8个项目,共8分。分数越高,意味着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越强。A公司2009―2012年得分情况如表2。

针对企业绩效主要使用财务指标,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率、每股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总资产利润率。通过收集资料和数据,A企业2009―2012年以上指标和数据,得到表3。

通过表3不难发现,A公司在2009―2012年,逐步重视社会责任履行程度,披露内容和实践内容逐步扩张,其履行社会责任指数得分逐年升高,伴随而来的是A公司每股社会贡献值每年呈现递增态势。而诸如净资产收益增长率等几个主要财务指标也基本上呈现递增态势,除2010年外。这说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与绩效之间有明显关系,即企业通过重视履行社会责任,从战略上扩大其履行范围和披露内容,无疑有助于企业扩展业务,树立更为正面的企业形象,从而为企业发展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

2010年A企业净资产收益率有下降的趋势,这说明履行社会责任只是影响企业发展的一个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企业整体绩效的表现可能还要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但是2010年每股社会贡献值并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这进一步说明A企业对社会责任履行程度已经逐渐有战略的认识,履行社会责任保持了比较好的连续性,其纳税总额的减少并没有减弱企业进行社会公益投入的热情,到了2011年、2012年,A企业各项指标大幅反弹,说明社会责任履行对企业绩效确实存在正面影响。

最后本文认为,加强企业战略与社会责任融合,对于企业未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未来企业应该重视社会责任在发展过程中扮演的角色,通过扩大社会责任践行范围和加强信息披露,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Carroll,A. B. Corporate Soicial Responsibility[J]. Business & Society Review,1999,38(3): 268-295.

[2] Carroll,A. B. & Buchholtz,A. K. Business & Society: Ethics and Stakeholder Management(5th ed.)[M]. Ohio: South-Western,2003.

[3] 郑海东.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表现:测量维度、影响因素及对企业绩效的影响[D].杭州: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篇5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 信息披露

企业社会责任近年来不论是在学术界还是实务界都是越来越受到关注。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会环境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责任。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主要是体现在其对外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上,这就凸显了企业社会信息披露的重要性。

一、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必要性

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自2006年以来,企业社会责任的披露问题已经不只是企业个体性问题,已经上升到全民性问题的高度,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不仅关系到企业自身利益也关系到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首先,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在经济利益上得到了很大提高,但是在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显现出一些问题。从“三聚氰胺”事件、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到苹果公司员工中毒事件再到最近的双汇瘦肉精事件……这一系列的负而事件都诠释了我国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意识。其次,现在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不仅仅关注企业的财务信息,还会关注非财务信息,以分析可能面临的风险,作出正确的决策。最后,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可以体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使得企业获取丰厚的潜在资源,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现存问题

从2011年《财富》杂志公布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100排行榜中我们可以发现,近几年来我国企业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方面还是有很大改观的,至少从社会责任报告的数目上来说是突飞猛进的.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1)披露动机不纯,破坏了信息的可靠性。披露动机主要体现在企业为了巩固自身合法地位、获取资源,需要披露社会责任信息。对于这一目的我们不予否认,但是如果披露成为企业的宣传手段,形成一种广告效益,那么我们就有理由怀疑社会责任信息的可轻陛。

(2)披露内容“华而不实”,过度印象管理。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印象管理行为就像财务信息披露的盈余管理过程,企业不仅可以采取粉饰信息的方式,还可以采取选择性披露信息的方式,使披露的信息最优的服务于企业利益。目前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普遍存在选择性披露的现象,企业都只报告正面信息,而对问题总是一笔带过。

(3)披露形式定性化,不利于信息的有效传递。虽然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发展很快,但是到目前为止企业社会责任承担的总体情况并不太好。社会责任的披露过于形式化,都是一些定性的文字描述为主缺乏实质性的内容。这就很难达到社会责任报告要传递公司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具体措施及其效果的目的。

(4)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指数有待提高。透过2010年中国社科院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的《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发现: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指数领先于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这些事实都告诉我们我国民企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不够,有待进一步规范与提高。

三、对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现存问题的思考

(1)加强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研究.规范披露标准。目前我国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能够为企业进行社会责任信息管理的有效体系。从信息披露内容方面来说,可以根据不同的行业制定统一的披露标准,这样既能表现行业特征又能提高信息的可比性。对于信息披露形式,应该研究一套像财务信息一样的可量化的标准。

(2)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提升整体社会责任指标。近年来不断被媒体曝光的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矿难事件都体现了企业对社会责任意识的缺失。企业只有加强社会责任意识,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并及时向社会公布社会责任信息,企业利益相关者才能更全面的评价企业业绩和社会贡献,从而制定相应可行的政策。

(3)建立健全法律体系。虽然,近几年以来我国也相继制定了一些法律法规:21306年《公司法》有明确规定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承担社会责任;2006年、2008年深沪两所、国资委都有有关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但这些意见大多是针对国企和上市公司,不具有全面性影响。立法机关应制定专门法律,规范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

(4)建立自愿与强制披露相结合的信息披露模式。在我国大型企业一般都愿意主动披露社会责任信息以提高自身的社会形象,但是中小企业因为披露成本而不愿意主动披露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这就需要相关机构对其发出强制性指示令其披露社会责任信息。

(5)发挥媒体的监督作用,增强企业的自觉性。不论是企业的正面消息还是负面消息,经媒体一报道必将引起广大公众的舆论,发挥媒体的监督作用,将有助于提高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及时性与透明度。

四 总结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整体水平还有待提高,但已经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加强企业社会责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目标,在企业社会责任从无到有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对于国家来说,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与否与社会的安定有关,社会责任的缺失会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对于社会大众来说,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与否与他们的安全健康息息相关,社会责任的缺失会对他们的健康及生命带来威胁;对于企业的投资者来说,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与否与他们的经济利益挂钩,社会责任的缺失可能会让他们的身家缩水甚至从有到无;对于企业的员工来说,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与否与他们的职业前途紧密相连,社会责任的缺失可能会使他们成为庞大的失业队伍中的一员。总之,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是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的产物,在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必定会对各方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毛洪涛、张正勇,2010: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会计之友(2)

篇6

然而,尽管言必称社会责任的企业众多,但怎样履行社会责任才能使其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笔者认为,只有在“上下”、“左右”四大方面切实下工夫,方才是一家真正意义上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

社会责任在一般的观念里大都是企业高层的事情,尤其对跨国公司而言,社会责任履行与否、如何履行甚至仅仅是由总部来做出决策。笔者的观点是,社会责任需要由上至下的连贯、系统与统一。

首先,企业的总部、各公司的高级管理层需要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要有充足的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在此基础上,更应该形成一套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常态化机制,并将这一机制纳入企业的中长期发展战略之中,与之融为一体,成为企业整合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在这个基础上,企业应该通过培训等方式使其各分公司、部门管理人员以及普通员工都具有相当的社会责任感,并在一个个具体的工作岗位上形成一种常态化的社会责任意识。比如,像沃尔玛这样的零售企业,衡量其社会责任不应该仅仅流于企业总部或管理层,更应该从其门店一线员工的社会责任意识来加以衡量。要知道,只有当企业上上下下的管理者、员工无不具备了足够的社会责任感之时,企业方才具备了将社会责任发展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可能。

再次,社会责任感绝非纸上谈兵的考核和条条框框的文字标准,而应该通过让管理者和员工参与到一些具体的、定期的社会责任行动中,甚至通过日常的工作、对客户的服务来加以体现和提升。

要真正履行社会责任,还需要企业“左手产品质量、右手社会责任”,以确保产品质量为大前提,在此基础上,注重公益慈善、环保、劳动用工等多方面社会责任的履行,齐头并进。

这两年,因企业的产品质量问题而导致的各种“门”事件、食品安全事件屡见不鲜、接踵而至,令消费者防不胜防,甚至引发消费恐慌。造成这些事件的企业,在问题暴露之前,其社会形象都还不错。有些企业,产品质量一般甚至常因质量问题屡遭投诉。但奇怪的是,这些质量一直未有改进的企业,却常常热衷于各种所谓的公益的、能体现社会责任的活动参与。这就不能不说明当前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中存在的一种严重失衡现象:即,轻视产品质量层面的直接社会责任,过于追求通过慈善捐赠等方式所带来的“面子”上的社会责任“表现”。

这种失衡现象,又恰恰说明了这些企业对社会责任的曲解和误读。在他们看来,履行社会责任是一种极具投资回报比的“软性广告宣传”和“高级公关方式”,更是当企业产品质量等各种问题出现时的“护身符”。

事实上,这是一种大错特错,但又见怪不怪的企业社会责任观。尤其是在当前,不少所谓的公益组织、慈善机构也充分迎合部分企业这种病态心理的情况下,让这些企业有了偌大的舞台来施展他们所谓的社会责任“心肠”、来加厚他们的这件叫做“护身符”的外衣。

然而,不管在任何行业、任何市场中,产品质量始终是企业的生命。提升产品质量、确保产品品质和售后服务是任何一家企业对社会和消费者应尽的基本责任。万万不能无视产品质量、售后等与消费者利益密切相关的责任,而仅以为捐点钱就是履行了社会责任。否则,这就是一种病态的社会责任观,对企业和社会发展均无益处。

消费者利益与社会利益直接相关,消费者本身就是社会的一份子,因此,连消费者利益都无法保障的企业,也就无任何社会责任可言。

篇7

从报告后的综合评价来看,中铝公司的两份ISO 26000社会责任报告都得到专家、学者和媒体的肯定。其中第一份报告被一致认定为中国首份ISO 26000社会责任报告。

以ISO 26000为框架编制报告的五大优势

ISO 26000将社会责任内容分为七个议题,分别是组织治理、人权、劳工实践、环境、公平运营、消费者、社区参与和发展。这七个议题与企业管理的契合度非常高,几乎涵盖了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经过梳理,中铝公司把七个议题以及37个二级议题全部分解到公司各个职能部门,由职能部门收集相关数据和案例。在社会责任报告总体设计上,设计了责任管理、责任绩效、责任实践三个核心单元,特别是在责任实践单元中,把公司社会责任实践与ISO 26000七个议题一一对应,从目录上清晰地呈现出ISO 26000框架,既便于公司社会责任的内部管理,更便于向外部披露和展示公司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

在编制社会责任报告的实践中,笔者深切感到,以ISO 26000为框架来编制社会责任报告有诸多优势:

一是与企业管理的相关性强。七个议题,涵盖管理各方面,与各个管理部门都有关系,因此,编制社会责任报告成为大家的事,而不再局限于牵头部门的专门业务。=是系统性强。ISO 26000将社会责任内容分为七个议题,这种分类比较科学,便于梳理和规范各项管理工作。三是可操作性强。ISO 26000体系有两百多项三级指标,尽管其中部分指标要求非常高,不仅发展中国家的企业难以实现,发达国家的企业也难以达到。但是,这一体系中的大多数指标还是可以达到的。笔者经过仔细研究认为,ISO 26000体系多数指标能实践、可填报、好收集、易查阅,以ISO 26000编制社会责任报告,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四是便于指导企业实践。由于ISO 26000七个议题与企业的管理具有很强的契合度,因此,用ISO 26000来指导企业社会责任实践,非常实用。五是能够促进管理提升。ISO 26000体系中,指标的要求普遍很高,如果企业在社会责任实践中都能达到这个标准,那么,企业的管理水平将相应获得非常大的提升。

所以,笔者及中铝公司报告编制团队成员有一个共同的深刻体会,套用一句广告词,这便是“(ISO 26000)用一次你就会爱上它”!社会责任报告用ISO 26000一“擦”,公司的履责情况就非常透明了。

社会责任理念引领企业可持续发展

什么是社会责任?ISO 26000的定义是:“通过透明和道德的行为,组织为其决策和活动给社会和环境带来的影响承担责任”。解读这个定义的内涵,可以把社会责任的要义归结为三个方面六个字:道德、担责、透明。

“道德”,体现在准则和规范中。它指的是组织(组织中占比最多的是公司)的行为要符合道德要求,无论是对股东、员工、客户、消费者,还是对社区、社会和环境,都要诚实守信,遵守准则和规范。

“担责”,就是承担责任,公司要对自己的决策和经营活动所产生的影响,无论是对社会的影响还是对环境的影响,都要担当起责任。

“透明”,就是阳光操作,公司生产经营中对利益相关方产生影响的行为,都要让各利益相关方知情。

“三分责任”有其一,社会责任报告承担着“透明”的任务,其重要性可见一斑。编制社会责任报告,就是要把公司道德和担责的情况呈现给人们看。因此,把编制社会责任报告的过程比喻成是“擦亮”道德和担责的过程,并不为过。

那么,怎样把道德和担责擦“亮”呢?这就是突出社会责任报告的灵魂——社会责任理念。

近年来,中国的社会责任报告中,涌现出了一批非常优秀的社会责任理念,像一股温润的风,徐徐触动着我们的感觉,比如,“忠于国计,良于民生”(中粮集团);“珍惜有限,创造无限”(中国五矿)……

社会责任理念,就是公司的社会责任宣言,它是对社会的承诺,也是对自己的约律。一个好的社会责任理念,会使整份社会责任报告变得生动、亲切和优秀起来。因此,在社会责任报告编制前,一定要下工夫提炼和打造公司的社会责任理念,使它成为统领整个社会责任报告的核心和灵魂。

按照中铝公司总经理熊维平的要求,中铝公司的社会责任核心理念要体现五大元素:责任特色、行业特色、公司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和国际化。最终,“点石成金,造福人类”被确定为中铝公司的社会责任核心理念。

首先,点石成金指的是将不好的或平凡的事物变成很好的事物,含有“化腐朽为神奇”、“变废为宝”之意,体现了创造价值、提升价值、持续发展的责任观念;其次,石代表矿石资源,金代表金属和财富,具有特别鲜明的金属矿业特色;第三,“点石成金、造福人类”与“责任、诚信、融和、卓越”的公司价值观相吻合;第四,点石成金是中国成语,具有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底蕴;第五,造福人类体现了用全球资源服务全球经济、用当代创造福泽后人的全面、可持续的发展观,不是小我而是大我,具有浓郁而大气的国际流行色。

在社会责任报告封面隆重推出社会核心责任理念,在相关章节贯穿这一理念,社会责任报告自然就会显得非常亮眼。

增强报告的可读性与可信性

为了使社会责任报告更加容易阅读,我们将利益相关方最为关注的三方面绩效专门放置于一个单元集中编排,形成中铝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的绩效单元,其包括市场绩效、社会绩效和环境绩效。这是为增强透明度的一种尝试,从实效来看,读者反映普遍较好。此外,为降低阅读难度、增强接近性,还对氧化铝、电解铝等12个专业术语进行了解释。

篇8

根据研究企业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财务绩效之间关系问题,决定选取沪深两市的制造业上市公司的2010年和2009年(作为滞后因素)的相关数据,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利益相关者理论,进行实证研究。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公司治理;财务绩效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4-0022-01

1 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利益相关者角度)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统一的结论:古典学派和自由主义学派都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获得最大的利润;近代社会经济学家认为,企业不能只注重市场,还要关注整个社会环境,它的生存和发展不仅决定于经济力量,而且决定于政治和社会力量,必须通过参与解决一些社会事务而确立自身的地位。而本人认为遵循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企业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财务绩效的关系是比较合适的。

1.1 企业社会责任的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理论(Stakeholder Theory)是20世纪60年代左右,在美国、英国等长期奉行外部控制型公司治理模式的国家中逐步发展起来的。该理论认为任何一个公司的发展都离不开各种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

1.2 企业社会责任的指向责任者

企业对政府的社会责任企业,即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在本文中,员工必须归纳入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中,因为本文研究企业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之间的关系,而根据人力资本理论,员工很大程度上参与了公司治理。供应商是企业应对激烈竞争的坚实后盾,与供应商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能使企业永远领先竞争对手一步股东是公司治理的原动力,考虑企业的社会责任范围,必须将其涉入其中。企业的发展,就是在市场的供应与需求之间的动态变化中求生存发展,甚至觅得领先地位的过程。而消费者是市场需求中最重要的因素。债权人也是企业的投资者之一。企业占用债权人的资金,理应对债权人承担按照债务合同的要求到期还本付息的责任,并为债权人提供借贷安全的责任。

2 企业社会责任、公司治理与财务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2.1 数据来源与选取

本文数据全部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的上市公司的公开财务数据。本文选取了沪深两市的制造业上市公司的2010年和2009年的相关数据,得750个数据样本。

2.2 变量设计与研究假设

2.2.1 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变量

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指标有很多。而基于代表性与容易获得性,本文选取企业支付的各项税费,企业平均总资产,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利息保障倍数,营业收益率和资产负债率来构造评价变量Y1、Y2、Y3、Y4、Y5、Y6,分别体现企业对其主要利益相关者承担的社会责任:政府、员工、供应商、股东、消费者和债权人。

2.2.2 企业公司治理、财务绩效的评价变量

对企业的公司治理、财务绩效的评价指标有很多。而基于代表性与容易获得性,本文选取2010年净资产收益率(Roe)、企业资产规模(Size)、每股收益(Eps),2009年的净资产收益率(滞后因素RoeLast)、独立董事人数比例(Poid)。

2.2.3 研究假设

(1)企业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关系假设:

假设1独立董事人数比例高的企业会更好地履行CSR;

(2)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假设:

假设2ROE与CSR呈现正相关关系;

假设3企业资产规模越大,企业履行CSR更差;

假设4每股收益与CSR正相关。

2.3 回归模型构造

对各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得到结果如表1所示。责任,仅仅为0.13%,最大的为企业对政府的社会责任,也只有32.86%。总体来讲,模型显著性不是很好。估计有以下可能: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在社会责任方面,更多是

由政府承担,而不是赋予企业实现,结果可以认为是制度上的体现;所选数据是中国的上市制造业,而各区域以及制造业各细分产业的情况各异;所选的各个解释变量的系数很多并没有通过检验,从而导致模型拟合度不足。但由于本文旨在通过证明4个假设,廖明企业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财务绩效的关系,所以在这方面可以接受。

3 本文所作的工作与结论

(1)2010年净资产收益率变量没有通过政府、员工、供应商、股东、消费者社会责任和债权人社会责任的t检验。实证结果拒绝假设2,即,ROE与企业社会责任不呈现正相关关系。估计原因是现有的制造业大型上市公司多由国企转制,处于转型期,具有较大的经营任务,所以企业并未因为ROE的变化而更多或少的涉及社会责任领域。

(2)上一年的2009年净资产收益率变量却通过债权人社会责任的t检验,且系数为正。实证结果接受假设2,即当用债权人社会责任体现社会责任时,ROE与企业社会责任呈现正相关关系。表明净资产收益率等财务绩效指标的确有其滞后性。同时,体现了债权人会因为企业的ROE改进而得到更多的“利益”,因为当财务业绩改善,企业会首先倾向改善负债问题。

(3)企业资产规模这一变量通过员工社会责任和债权人社会责任的t检验,且回归系数均为负。当用员工社会责任和债权人社会责任来衡量企业社会责任时,假设3得证,即企业资产规模越大,企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更差,很可能是因为规模过大,管理成本和冲突管理成本急剧增长,不利于企业对员工和债权人承担社会责任。

(4)每股收益变量通过了政府、员工、股东、债权人的社会责任的t检验,但回归系数均为正。实证结果接受假设4,即每股收益与企业社会责任正相关。特别的是,每股收益变量对于股东的社会责任承担的系数是+35.79,也符合股东看重每股收益等股票收益指标的常识。

(5)独立董事比例没有通过检验,拒绝了假设1,即独立董事人数比例高的企业不一定能更好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这可能是因为中国的独立董事没有发挥起应有的作用,很多独立董事在其位不谋其政,也可能是因为独立董事与董事或者CEO等存在诸多牵连,使其受后者的限制。

参考文献

[1]张双文,何新民.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与财务绩效的关系[J].财经科学,2003.

篇9

论文关键词 公诉工作 六观 社会责任

一、公诉工作的社会责任职能定位及内涵

检察机关是法律监督机关,公诉工作是检察机关的重要工作之一。公诉工作包括指控犯罪、诉讼监督等内容。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司法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公诉工作的社会责任职能不断被强化。在公诉工作中除了要注重传统的指控犯罪的重要职能外,在当今,还必须强化公诉工作的社会责任职能,这是时代赋予公诉工作的新的使命。

公诉工作的社会责任的内涵是延伸公诉工作的职能,在公诉工作中更加注重办案的社会效果,要将公诉工作纳入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中来,从公诉实践中化解社会矛盾,消除不和谐隐患,树立公民的法律信仰,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公诉工作的社会责任与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社会建设相契合,将有利于促进依法治国和和谐社会建设。

二、在公诉工作中强化社会责任的原因及必要性

1.新时期公诉理念的必然要求。检察长提出要树立“六观”,其中就要求我们牢固树立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大局观,更加自觉地把检察工作摆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来谋划和推进,还要求我们牢固树立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执法观。新时期的公诉理念要求我们在公诉工作中要进一步强化社会责任,做到执法想到稳定、办案考虑发展,使人民群众通过检察机关的执法办案,既感受到法律的尊严、权威,又感受到人民检察官的关爱和温暖。

2.改革中公诉实践的必然要求。公诉工作的对象一方面是犯罪嫌疑人,另一方面是被害人和其他普通群众。对于犯罪嫌疑人而言,我们不仅是要打击他、惩罚他,更重要的是要使他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诚心悔过,努力改造,这样才会将这些犯罪嫌疑人转化为社会的正能量。对于被害人及普通群众而言,需要进一步缓解其不满情绪,为他提供切实可性的帮助,在普通群众心中建立法律的威严和信仰。只有这样,我们的公诉工作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公诉实践需要我们不断强化社会责任,通过我们社会责任的强化反过来促进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

3.构建法治国家和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一个文明、现代的法治国家必然要求有先进的制度和人性化的司法人员。一个和谐的社会,必然需要我们的司法机器也要有温柔的一面。公诉工作是司法的重要环节,法治国家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必然要求我们在公诉工作中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进一步强化社会责任,也必将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在公诉工作中履行社会责任存在的问题

在具体的公诉实践过程中,履行上述社会责任还存在许多问题,唯法律论、执法机械主义的思想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还存在,重法律效果,轻社会效果的问题在具体个案上有时也表现地十分突出,具体表现在:

1.重法律,轻说理。这是唯法律论的典型表现,只要认为自己在法律上站得住脚,就不用理会被害人等人的具体想法。例如在有的案件中,未成年的被告人因具有法定从轻情节可能被判处较轻的刑罚,这完全符合法律的规定,也符合刑事政策的要求。但被害人及其家属可能对此不理解,如果只是将冰冷的法律条文交到其手中,而没有详细地解释法律和说理过程,就无法打开被害人及其家属中的心结,就可能引发更为严重的上访甚至报复等情况的出现。

2.重惩罚,轻预防。这是传统惩罚思想的具体体现,一味地注重对被告人的惩罚,但却没有注重刑罚的预防功能。例如对一些盗窃犯罪的被告人,每次盗窃后就被判处刑罚,刑满释放后又继续盗窃。这说明在这些惯偷身上,刑罚的惩罚功能在不断起作用,但却不能预防其再次犯罪。这就需要我们更加探究具体深层次的原因和刑罚的具体方式。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对普通群众的预防工作,没有预防犯罪的疏导,社会人员的犯罪率则难以降低。

3.重打击,轻保护。在公诉工作中,过多注重打击犯罪,而没有着重开展对被害人的救助。例如在许多交通肇事逃逸或者故意伤害案件中,被告人被抓获后往往没有实际的赔偿能力,但他所造成的后果又极其严重,可能一个家庭因此陷入贫困。对于这样的特殊情况,除了打击犯罪以外,我们更应该注意加强对被害人的救助,延伸和强化公诉工作的社会责任。

4.重合作,轻监督。这体现了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的关系现状,在实践中从打击犯罪的角度,三机关严格依照法律,强化相互合作意识,但对于检察机关而言,却弱化了监督的职能。对于公安机关的侦查违法行为没有能够进行及时监督,对于审判过程中的违法行为没有进行有效的督促纠正。这种轻监督的思想,不利于社会公平正义的体现,不利于政法机关公信力的维护。

四、在公诉工作中强化社会责任的建议

1.强化释法说理工作,做到案结事了。释法说理工作是强化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释法说理的对象包括被告人和被害人及其亲属。通过释法说理工作有利于促使被告人诚心悔过,认罪伏法和积极改造;有利于减少被告人的再犯可能性,能使其尽快融入到社会的大家庭中;有利于减少被害人对抗情绪,清楚理解法律处理的原因和依据;有利于推进司法的阳光化,增加司法的公信力。释法说理工作的适用范围主要包括不起诉案件、答复不予抗诉的案件、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案件。我们在公诉工作中强化社会责任,做好释法说理工作,就可以促进案结事了。

2.强化犯罪预防工作,树立法律信仰。犯罪预防工作是预防已犯罪人员的再犯罪和普通群众犯罪。在公诉工作中宣传法律,强化法律信仰教育,做好预防犯罪工作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有利于已犯罪人员再犯可能性的减少。所以在我们的公诉工作中对于一些未成年人犯罪、过失犯罪、偶犯、老年人犯罪、具有犯罪中止等情节的犯罪,我们可以改变执法观念,从预防犯罪的角度,有利于促进社会效果的角度来开展工作,例如可以对上述人员不起诉或者建议法院判处缓刑,实行社区矫正,这样可能比把其送进监狱的效果更好,又有利于伏法并感恩于法律的关怀,减少再犯肯能性。同时,在普通群众中,我们应大力做好法制宣传工作,宣传利弊,答疑解惑,在老百姓心中培养法律观念,树立法律信仰,这将有利于我们依法治国的建设进程,有利于犯罪率的控制。

3.强化保护救助措施,凸显人文关怀。强化救助措施是在公诉工作中强化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通过强化救助措施,将有利于切实保护被害人及其家属的合法权益;有利于减少被害人及其家属的对抗及不满情绪,通过帮助解决切实困难,体现法律的人文关怀。被害人救助制度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各个部门的协调配合,但就公诉工作而言,我们可以以建立被害人救助基金为切入点,逐步开展救助工作。我们需要规范被害人救助基金的管理和使用过程,使受到伤害的被害人切实能感受到法律的关怀。

篇10

当前,移动互联应用日新月异,世界朝着“扁平、透明”变革。一部手机就能联通世界、获取海量信息。每个人都是“媒体”,随时随地分享知识和见解,记录并参与世界的变革。企业履责的一举一动被“晒在阳光下”,接受公众的监督和评价。

企业也意识到,必须树立以履行社会责任为导向的责任品牌,不断提升责任品牌的价值,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生存空间。社会责任报告不仅是“履责成绩单”,也是衡量责任品牌价值的“标尺”。企业应从责任品牌的视角,对内容撰写、设计制作、传播渠道等环节进行全面优化和创新,让报告成为责任品牌的聚焦点。

报告让责任品牌价值更具说服力

社会责任报告的编写过程,是从社会责任视角梳理企业经营业绩和工作成效的过程。企业责任品牌的价值大体可从责任理念、经济绩效、环境绩效、社会绩效、品牌表现等几大方面评价,社会责任报告正是集合上述内容的“精粹”。一本成功的报告,必须在内容撰写上真切详实、案例丰富、言简意赅,在设计制作上体现人文性、创意性、互动性、环保性和地方特色,在传播渠道上适应活跃受众的喜好,善用新兴媒体和新科技进行广泛传播,而这些都是责任品牌关注的重点。报告的社会影响力、受众关注度都可以反映一个企业的责任品牌价值,可以成为度量责任品牌的客观指标。

企业应该借鉴国际一流的社会责任报告,了解责任品牌的发展趋势,弥补自身在履行社会责任及责任品牌建设上的短板。报告也是提升责任品牌价值和辅助决策的重要工具。一些企业正是在“善用、善研、善学”报告的过程中,促进了企业品牌从单纯的履责形象宣传转变为更全面的责任品牌管理。

责任品牌让报告“可听、可见、可感”

编一本引人入胜、公众爱读的报告其实并不容易。有些企业的报告看起来像年度工作总结,罗列了各项经营业绩、财务报表,但读不出履行社会责任的味道;有的报告“自说自话”,但内容上不一定是受众听得懂或者乐于听的。在全面开展责任品牌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对于一本报告,公众首先关注的是可读性。有受访者反映报告过于专业,没有趣味性,看不太懂。如何让受众在“汗牛充栋”的内容中获取到企业真正要传达的履责信息,愿意阅读报告,甚至收藏报告,这是报告编撰者最应该考虑的问题,也是报告作为责任品牌重要载体的价值体现。

结合责任品牌“管理、实践、传播”的三维路径,我们在新一年报告上进行了创新尝试,力求使报告“可听、可见、可感”:首先抓住公众的注意力,内容更贴近公众日常生活;用生动的创意元素贯串企业的履责足迹;融入更多岭南地域特色;风格上更清透、更简约。我们还从“轻阅读、易传播”的角度,设计了“责任飞行棋”创意简版,以轻松活泼的语言和寓教于乐的方式,向公众普及“一度电”如何履行责任、完成自己的旅程,同时融入安全用电、节约用电的常识。在该报告后“走进学校”活动中,“责任飞行棋”受到热捧,受到广大家长和小朋友们的欢迎。

在责任品牌实践方面,我们更加重视报告内容的实效性。公众关注的“阶梯电价”、“电磁感应对环境的影响”等问题,都在报告中以趣味的方式阐述。一位企业客户看过报告后说:“这本报告我愿意看,有趣更有料!没想到传统的国企也可以这么亲近。”

“微时代”的责任品牌也可以“萌萌哒”

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已成为公众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也是公众了解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窗口。为迎合“微时代”“实时、碎片、互动”的信息传播特点,我们针对性地策划了“微世界”版本的社会责任报告。比如微信版“责任进行时”,由公司卡通萌物“POWER叔叔”“电宝宝”代言,以简洁的图文方式,实时介绍公司履责成效,一系列微信推送得到了公众的持续关注、转发和点赞。

“微时代”的责任品牌必须不断追求这样的目标:要让公众容易理解、愿意关注并自发传播,让更多的人知道企业正在全力履行社会责任,让更多人发现责任品牌的价值,得到更广泛的认可,树立起正面的责任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