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组成范文

时间:2024-01-12 17:49: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系统的组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态系统的组成

篇1

联系方式:胡小勇(曲岸),;QQ:472275060

教学设计概述

思路概述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提出“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或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及其相互关系》,就是通过有效使用信息技术来实现上述课程理念的教学设计和实践。

本教学内容是上海市高中生命科学高二年级第二学期《生态系统》(教材《生命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中的第一单元。由于本校高二学生已经接受过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能够熟练地操作电脑并掌握了概念图软件Mindmanager的使用方法,同时还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因此将教学设计思路定位为“基于信息技术的分组自主学习”。依据课程标准针对核心问题“生态系统的成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把学习设置在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设计一个微型生态系统,让其维持一定时间的运转)。通过让学生合作解决真实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生物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设计还特别强调关注学生对设计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和改进实验过程的体验,从而理解“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生态系统”等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习目标

知识和技能: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与成分,及各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科学分析实验和预测结果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引导和组织学生使用Mindmanager工具软件开展自主学习和协作探究。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首先通过自己动手制作生态瓶并分析维持其平衡的必要条件,认识到对于一个生态系统来说,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是缺一不可的。其次,通过了解美国生物圈II号失败的教训,认识到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地球,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要遵循生态平衡的客观规律。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包括“认识生态系统的成分和功能”、“分析地球之外是否有适合于人类居住的生态系统”两部分,共设计了三个探究活动。我们采用概念图软件Mindmanager,将学习活动建构绘制成一个可扩展的动态结构支架,如图1所示。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按步骤展开概念图,可以获取学习资源,生成知识,解决问题。在每个活动中,都设计了有意义的问题情境,逐层递进,从而有效地落实教学目标。

图1 基于Mindmanager的教学活动框图

活动1:通过观察微型生态球和Flash课件,初步认识生态系统有哪些成分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达成知识目标“掌握生态系统的成分及各成分的重要作用”、达成能力目标“细心观察,发现问题”。

活动2:通过模仿设计生态瓶并思考如何让它维持的时间更长久,进一步深入认识生态系统的成分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初步认识到这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达成知识目标“认识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达成能力目标“设计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和改进实验”。

活动3:通过分析生物圈II号失败的原因,引导学生认识到“遵循生态规律,保护地球,保护环境,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就是保护人类自己”,逐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达成情感目标“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要遵循生态平衡的客观规律”等。

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到的教学资源和材料主要包括:供学生自主学习参考的学案;Mindmanager学习概念图、Flash课件、PPT课件、数字图片,以及中国科普网络资源等。

学生活动:观察研讨

教师播放Flash课件,让学生观察风靡欧洲的生态球,如图2所示,激发学生思维:“为什么完全密闭的玻璃球中的小虾能自由自在地生活?”

图2 生态球

学生观察生态球由哪些材料做成,然后归类。

有了这些材料,生态球是如何运转的?(观看两个Flas,得出结论)

通过活动,学生概括出生态系统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作用,明确生态球能够运转的原因。

学生活动:模仿实验

学生模仿生态球,自主尝试动手做一个微型生态系统,同时思考:“如何让它维持的时间更长久?”

学生交流分享,通过比较不同的实验设计方案,推选出最佳组合方案。

师生共同总结,概括出生态系统的概念。

学生活动:展示交流

学生代表作PPT展示:了解为了试验人类离开地球能否生存,美国建造了完全封闭的“生物圈II号”实验基地,如图3所示。它是一个更大型的模拟生态系统,从成分上看,什么都不缺,但是最终这个计划失败了。

图3 生物圈II号

应用所学的生物原理思考和交流:你从“生物圈II号”的失败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总结经验教训:人类在茫茫宇宙中只有地球这一处家园,地球不是实验室,我们输不起,只有善待和保护她才是我们真正的出路。

课堂实施效果

篇2

(一)技术生态相关理论

Hannah与Freeman较早关注到“技术生态”问题,并且认为技术间是以“共生”的状态协同演化的,单一技术的演化离不开相关技术与技术生存环境的影响。吴彤提出的技术生态学是从生态学视角衍生出来的,把技术生态学看作是利用生态学的理论方法分析技术系统内外部相互关系的理论科学。黄鲁成等对专利技术进行生态学的描述,提出技术的个体、种群和群落的概念;认为技术群落具有层次性、动态性、整体性等特征,简单分析了技术群落演化的动力机制。毛荐其等认为技术间存在竞争、共生等相互关系,技术具有一定的自组织性能够自创生、自稳定;他还认为技术间、技术与环境间是相互影响协同演化的。EvaJablonka等认为技术的繁殖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不仅可以通过遗传的方式,还可以通过分裂、芽生、断裂等分开然后再渐渐融合的方式进行繁殖,他还认为生境是促进技术演化的重要因素。GediminasAdomavicius等认为探讨技术演化过程时,不应只考虑单个技术,而应把它们看成是一个包含相关技术整体的动态系统,并依据技术在技术生态中扮演的三种角色———组件、产品和应用、支撑和基础设施来分析技术的演化,提出技术演化的生态模型。Podolny等基于技术生态位理论以半导体产业为对象,研究了技术的演化和相互之间的竞争;并使用专利数据来测定技术的生态位,表明同一生态位的技术竞争更加激烈,可通过技术差异化以实现生态位的分离,即降低技术生态位的重叠度。张米尔和杨阿猛从技术共生集成的角度分析了朗科优盘的产品开发过程,构建了技术集成创新和产品衍生两种模型。

(二)移动通信技术相关研究

移动通信技术经过三个阶段的发展,至今已经相对成熟。从技术生命周期来看,移动通信技术已经进入了技术生命周期的成熟期即S曲线的成熟期;从移动通信技术发展阶段来看,移动通信技术进入了第四阶段(4G)的研究与尝试。总结来说,对移动通信技术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点:一是对完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系统(3G)的研究,3G移动通信技术系统虽然基本实现了前两代移动通信无法实现的全球漫游技术和高速率数据传输技术以及相对灵活的、高智能的多媒体业务等用户需求的功能,但是3G在通信的速度、产品的智能性、灵活性和技术的兼容性等方面仍有上升空间。二是第四甚至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研究及对4G系统能够实现的功能的研究与假设,移动通信新技术包括了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切换技术、IPv6协议技术、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软件无线电技术等。三是对前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演化规律的总结,我国对移动通信技术的研究,在第一代时是完全落后的,需要依赖发达国家的供应,等到第二代移动通信我国开始引进并模仿,第三代移动通信时期我国才有了自主研发的相关移动通信技术,并积极备战迎接第四代移动通信的来临。四是对推动移动通信系统完善和向前演化的重要技术的研究,核心技术是推动一个技术生态系统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自主发展相关技术系统,另外对于与移动通信技术竞争或共生的技术的研究也颇受重视。五是对移动通信技术运用领域即实现功能的研究,移动通信技术不仅仅运用于日常通话,还运用于其他如矿井、数字助理和掌上数控系统等方面;另外,关于运用移动通信对人们的生活及生产的影响的研究也颇受重视。

二、技术生态系统组成与关系结构

(一)技术生态系统组成

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间存在着捕食、相互竞争、互惠共生、寄生等相互关系,并且生物与外界环境是相互影响协同演化的,同样的,技术的演化过程也不是孤立进行的。技术在演化过程中,一方面技术生态环境中的知识、技术元、信息等技术生态因子的不断转化来完善技术自身,另一方面通过与相关技术的竞争、协同,不断改变技术自身来适应生存环境。技术与生物有类似的生存机制和演化机制。借鉴自然界划分生态系统的方法,即按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和生物之间关系划分技术生态系统的方法。按照技术在技术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和技术之间的关系来分析技术生态系统的组成。首先,按照技术在技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即扮演的角色的重要程度,把技术系统分为核心技术和辅助技术两类;其次,根据辅助技术与核心技术的关系把辅助技术划分为竞争技术和共生技术两类。把与核心技术协作或配合的辅助技术称作共生技术,与核心技术和共生技术竞争的所有技术称为竞争技术。分析技术生态系统演化的外在驱动力,主要是社会/政府驱动、技术驱动、经济驱动以及消费者的需求驱动。如图1所示,技术生态系统中的技术间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并受到技术所在的外界环境的影响;技术间的关系非常复杂,可以用竞争和共生两种作用来概括;选定核心技术,通过划分剩余技术与核心技术的相互作用的特点来把剩余技术划分为竞争技术与共生技术两类。

(二)技术生态系统关系结构

技术生态系统的组成并不是组成技术的简单叠加,而是相互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另外,技术各层次间也存在着相互作用。依据已确立的技术生态系统组成结构,接下来分析辅助技术、竞争技术、核心技术三者的相互关系。技术元是组成各技术的主要底层因子,技术元在知识、信息、智因等相互作用下能够相互结合组成新的技术或者改进原有技术,因此可以认为技术生态系统中各种技术的相关技术元组成技术基础层。核心技术是技术生态系统演化的主要决定性因素,核心技术的演化会直接影响技术生态系统中其余各技术演化的进程,进而导致技术生态系统中的技术的技术生态位整体跃迁;另外,竞争技术能够实现核心技术的大部分或一部分功能,并且对核心技术影响力较大,它与核心技术共同组成核心技术层。其他与核心技术协作或配合以及与技术生态系统中其他组件技术协作或配合的技术统称为共生技术,组成技术层。从技术生态系统内部来说技术相互之间的关系为:核心技术演化影响整个系统;竞争技术升级使得核心技术或相关共生技术为与之竞争而升级进一步影响整个技术系统;共生技术升级使得核心技术或竞争技术为了与它兼容而升级。另外,还有市场需求引导、政府政策指引、经济发展要求、社会技术水平等间接影响因素。用如图2所示的四面体来简单表述技术生态各组成部分的关系结构。四面体的四个点分别表示核心技术、共生技术、竞争技术和组成它们的技术元;每一个顶点的三条棱长表示对相关对象的作用力。例如,组成核心技术的技术元发生变化,即边长AD发生变化,为了维持四面体的形状即技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所有的棱长都会发生变化即产生作用力从而使得技术生态系统的各组成技术发生变化。该结构显示了技术生态系统内部组成成分密切的相关性和技术生态系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能够用来简单表示同一个技术生态系统中技术间的相互关系的特点。

三、移动通信技术演化

(一)技术生态系统演化路径分析

要分析技术生态系统演化的路径,就必须分别分析推动技术生态系统演化的动力产生原因和作用结果两方面。首先分析技术生态系统演化的动力,促进技术升级或创新的原因有很多,有竞争技术的刺激和共生技术的促进等技术间相互作用形成的内部作用力;有市场发展的要求以及经济、政策、技术环境等外界因素的推动形成的外部动力因素。其次分析动力产生对技术生态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影响。总结移动通信技术生态系统演化路径有以下三种方式:①核心技术元核心技术共生技术技术生态系统演化,即组成核心技术的技术元产生、改进或核心技术采用新的技术元,共生技术为了与改进的核心技术兼容或更好的辅助新核心技术也会相应升级或增加,进而影响整个技术生态;②竞争技术核心技术共生技术技术生态系统演化,竞争技术竞争力增强时,核心技术为了生存即不被取代,也会同样产生升级或改变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然后影响共生技术进而影响整个技术生态系统;③共生技术核心技术技术生态系统演化,共生技术演化时,核心技术为了与共生技术兼容或更好地辅助核心技术也会相应升级或改进,进而影响整个技术生态系统的演化进程。其他影响因素,例如经济发展状况、社会(政府政策)、市场环境、技术水平因素等并不会直接作用于技术或技术生态系统本身,而是影响一类或几类技术的演化进而影响技术生态,或者说它们通过以上一种或几种途径共同作用来影响技术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

(二)移动通信技术生态系统演化过程分析

分析了技术生态系统演化的途径,再来分析移动通信技术演化过程。首先,识别移动通信生态系统的核心技术。根据核心技术占据的生态位的特点,本文选用移动通信技术各阶段采用的多址技术作为划分移动通信技术的阶段性演化标准,并把多址技术作为核心技术,分析多址技术的演化过程,再来分析移动通信技术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和核心技术演化对其他共存技术、竞争技术演化过程的影响。其次,识别竞争技术,必须识别与核心技术竞争以及与核心技术的共生技术竞争的即提供相同服务和功能的任何其他类型的技术,例如全球星卫星移动通信技术、移动宽带技术等。最后,识别共生技术,共生技术是为核心技术或者是与核心技术合作共同实现特定功能或者是给用户增加价值的技术。移动通信发展过程中,初期采用了频分多址技术,但由于它的频谱利用率低、业务种类有限、无高速数据业务等缺点,使得它渐渐被时分多址技术和码分多址技术取代。移动通信发展至今,是时分多址与码分多址共存的时期,但是它们渐渐也显现了在通信速度、智能性、灵活性和兼容性等方面的不足。正交频分复用技术虽然能够解决先存技术的一些不足,但它本身发展并不完善,并且现有技术能够满足大多数移动通信技术应用者的需求,因此4G时代的来临还需要技术的突破和需求的推动。图3所示的移动通信技术演化过程中技术间的相互关系。图中选取移动通信技术运用的多址技术为核心技术,各种多址技术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竞争的;图中最上面一层表示组成相关核心技术的技术元,中间一层表示第一代到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核心技术,最下面一层表示与核心技术配合以实现相关功能的共生技术;选取了对移动通信技术生态系统具有显著间接影响的外界推动因素即社会/政府驱动、经济驱动、技术驱动、需求驱动等。移动通信技术核心技术层因为市场需求、政策改变等外界环境的变化发生改变,涌现出新的技术;新的技术元改进了核心技术的功能,共生技术发生改变以适应核心技术的改变更好地辅助和新技术适应技术生境的变化,来增强技术生态系统的自适应能力。

四、结论

篇3

【关键词】企业财务;财务生态系统;结构分析

在现代企业中,因为财务危机问题而导致企业经营陷入困境,甚至宣告破产的例子不胜枚举。同时我们也欣慰地看到,一些企业却顺利地走出财务困境,甚至能够在危机中变得更加成熟,更富有竞争力。在此之中,适应市场和企业环境,能抵抗各种风险的健壮的财务系统发挥了关键的作用,这也为我们进一步探究企业财务生态系统理论提供了实践依据。

一、企业财务生态系统的内涵

财务生态系统是类比自然界生态系统而界定的概念。它是以财务系统为核心,以生态系统为模型而构建的企业财务系统结构,其实质是财务理论与生态理论的相互渗透,是财务理论与实践的生态化。

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逐步理解财务生态系统这一概念。首先,财务生态系统是财务系统理论的新发展。财务系统是根据企业财务目标设立的组织机构,例如财务部门、生产部门、销售部门等等,然后配置管理权责和人员,对企业经营活动预算、反映、监督、控制、协调的一个运作体系,而财务生态系统也应该具备传统财务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其次,财务生态系统是以自然界生态系统为模型而构建的,它应该具备自然界生态系统的一般特性,可以说财务生态系统是在仿照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关系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有机整体。第三,财务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的概念,把财务系统和生态系统分离开来都是不合理的,在理解时最终应该把两者结合起来考虑。

由此,我们可以给财务生态系统下一个完整的定义:财务生态系统是企业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创新地按照生态系统的思维和原理,以财务信息的传递为纽带,由公司财务部门及其他部门以及它们所处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构成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系统。这个运作系统在一定时期内高效运转,但有时系统内部也可能会因为资源的利用问题而产生矛盾,因而维护财务生态系统的健康十分重要。

二、企业财务生态系统的特征

通过类比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我们认为企业财务生态系统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动态性

任何一个自然生态系统都是经过长期发展形成的,是一个经历从简单到复杂、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财务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一样,也经历了类似的发展和演进过程。它也是由一个构成简单、功能单一的系统发展成为组织健全、健康高效的系统的。最初,企业的财务系统不存在更多的财务功能,作用仅仅只局限于简单的记账、报告等。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的价值要实现最大化。由此财务系统的功能也扩展到现在的财务预测、风险预警、财务预算、控制分析等等,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为企业的各项运营活动等提供指导,为企业管理者的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2.开放性

自然生态系统总是与外界进行着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交流,即使是相对独立的生态系统也是这样。比如我们所熟悉的池塘生态系统,它的四面八方也都是与外界相通的,不断有能量和物质的进入和输出。财务生态系统也一样,它也必须与企业内部、外部的环境进行沟通。这些环境中的“个体”或“种群”包括企业内部其他的职能部门,企业长期合作的供应商、商,甚至是自己的竞争对手,还包括与企业的密切相关的其他有关部门,例如政府、税务、工商等等。财务生态系统功能不可能仅仅依靠企业内部就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更重要的是它以开放的方式与外界发生相互作用,进行信息的交流与合作,从中获得“能量”,这是一个持续运转的企业唯一的存在形式。因此说,企业财务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3.整体性

整体性是自然及生态系统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它是生态系统要素与结构的综合体现,主要表现为:一旦形成了系统,各要素不能再分解成独立要素存在;如果硬性分开的话,分解出去的要素就不再具有系统整体性的特点和功能。另外,各要素是整体性的基础,系统整体如果失去其中一些关键性要素,也难以成为完整的形态而发挥作用。财务生态系统亦如此,它是一个由众多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因素组成的统一体。就单个环节、单个部分而言,它仅仅是财务生态系统内具有独立功能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它不能以独立的个体状态存在,而必须统一和协调于整个财务生态系统之中。例如,财务预算如果离开了其他环节,它将不能发挥其在财务生态系统中应有的功能,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同时,整个财务生态系统也离不开各组成要素,否则系统就成了一个没有任何意义的空壳。

三、企业财务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

通过类比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我们认为企业财务生态系统可以用图3.1表示,下面详细说明。

1.财务生态文化

财务生态文化包括财务物质文化、财务制度文化和财务精神文化,它是优秀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文化是企业经营治理中最具活力、最具张力、最具潜力,最体现企业核心价值的部分,是财务治理的灵魂。可是令人遗憾的是,现实中很多企业对财务文化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健康的财务生态文化足以对财务部门、整个企业的各个部门以及部门员工产生积极的导向作用,从而有效的管理企业各种财务活动。而财务精神文化对于财务部门甚至是企业可以产生很强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在财务危机的过程中表现得最为明显。那些拥有优秀财务文化的企业往往能渡过难关,而那些财务文化贫瘠的企业则往往难逃破产倒闭的命运。

2.财务生态运行

生态系统中的一切物质,包括有机物、无机物、化学元素及水(作为介质)在生物与环境不同组分之间的频繁转移和循环流动。同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一样,企业以财务活动为起点,从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预算、财务控制到财务分析最终又回到了财务预测,这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运动,而且这个运动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紧密结合。健康的企业财务生态系统会使这些运动持续地改进,反过来又促进了企业财务系统的健康和谐发展。

3.财务生态系统调节

财务生态系统的调节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生态系统预防冲击的调节能力(免疫力)和遭受破坏后的调节能力(恢复力)。财务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强弱是多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财务生态系统的免疫力。生态系统的免疫力是指一个生态系统承受外界冲击的能力。通常一个生态系统的物种种类越多、种群数量越大、生态资源越丰富,那么它免疫外界冲击的能力就越强,反之亦然。财务生态系统的免疫力主要是靠内部控制机制特别是内部审计等机制来实现的。

(2)财务生态系统的恢复力。对生态系统的恢复力比较正式的解释是生态系统在遭到外界干扰因素破坏以后恢复原状的能力。但我们认为这是一种狭义上的理解,生态系统的恢复力并不意味者将原来生态系统完完整整地恢复起来,而是重建一个与原来相似、具有完整生态功能的生态系统。实际上,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是比较弱的,只有借助人工措施辅助措施才能使其逐步恢复或者向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对于财务生态系统,虽然它有自身的免疫系统可以防范财务风险,但是这种作用在严重的财务危机面前是有限的。财务生态系统要求的是“生态平衡”,当财务生态系统内的某一个环节遭到严重破坏或者变化时,财务系统的其他部分不能适应这种变化,就会导致财务系统发生危机,破坏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借助财务生态系统以外的力量来挽救财务危机与财务生态系统本身通过“免疫系统”恢复健康同样重要。财务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终都显著地表现为现金流量不足以补偿到期债务。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财务生态系统采用一系列的非常措施,比如与其他企业合并、与债权人谈判、债权换股权等等,使企业暂时免于破产。

4.财务生态环境

自然界任何生物的生存与发展都受到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影响。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能够很好地促进整个生态系统的发展。相反,不利的外部环境会削弱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与运行效率。对于财务生态系统而言,作为核心部分的财务部门,它与系统中的其他部门以及系统外部的环境也存在着类似于生态系统之间的紧密联系。这种联系具体可以体现为竞争性、互利共生和关联性关系,这三种关系非常重要,它可以使企业财务生态系统充满生机和活力。

(1)竞争性。自然界物种间常常因为要利用共有的资源而发生竞争,如植物间争光、争空气、争水、争土壤养分;动物间争食物、争栖息地等。在财务系统中,财务部门也经常会因为某些问题而与其他部门产生矛盾和竞争,尤其是在资金的管理和分配问题上以及财务信息的交流上。因此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尤为重要,因为工作的支持和配合不能仅仅是单向的利益,而是双向的给予。我们必须承认:竞争是有利的,有序的竞争能使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最大限度的发挥各自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实现企业的整体目标。

(2)互利共生。两个生物群类在同一环境下生活,它们之间除了相互竞争之外也会相互依赖,相互合作,例如地衣中菌藻相依为生、蚂蚁和蚜虫的共生关系等。企业各部门当中也少不了有这种互利共生的关系。例如,生产部门要依靠财务部门提供的资金才能顺利组织生产;财务部门要依靠销售部门才能将货款收回,才能重新分配资金。因此在这些环节当中,只有强调生态系统中的互利共生,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相互配合,才能促进整个企业的发展。否则,就有会出现“唇亡齿寒”的后果。

(3)关联性。随着人类活动领域的扩展,对环境的影响也越加明显。在改造自然的活动当中,人类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做了很多违背自然规律的事情,也损害了人类自身的利益,如对某些自然资源的长期滥伐、滥捕、滥采造成资源的短缺和枯竭等。同样的,经济环境、金融环境和法律环境都会对企业财务生态系统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随着经济、金融环境的愈加复杂,法律环境更加规范,对财务生态系统的影响和关联性也越大,财务生态系统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也越大。因此在企业财务生态系统中,我们不仅仅要关注系统内部环境给企业带来的变化,也要关注系统外部环境给企业带来的有利和不利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王宁,杜晓荣.我国上市公司财务生态系统的构建[J].科技和产业,2009(10).

[2]夏训峰,海热提.涂尔逊,乔琦.工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比较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4).

[3]王宁,杜晓荣.我国上市公司财务生态系统的作用机理分析[J].科技和产业,2010(5).

[4]马虹.企业财务文化建设探究[J].经济论丛,2009(2).

[5]黄娟,罗文华.基于模糊层次分析的上市公司财务生态系统综合评价[J].绿色经济,2008(1).

本文系衡阳市社会科学基金课题《金融危机下企业财务生态系统研究》(课题号:2009D2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篇4

关键词:湿地;植物;规律

引言

湿地水体富含有丰富的优质氧化物,在水体植物氧化中可能含有较多的污染物质,直接影响水体的质量,分析水体中氮、磷营养物质的水平,对水体中可能含有的丰富浮游生物进行高效利用和分析,确保水体中营养物质的有效性。水质内含有多种藻类、浮游生物等,这些营养物质的快速繁殖,使得水体内部的氧含量下降,严重的影响湿地植物的规律生长,造成浮游生物、鱼类等多种生物大量死亡,水质出现严重的污染。本文将针对湿地植物的基本组成规律进行分析,研究植物组成的规律,对湿地产生的影响。分析有效改善湿地植物规律化生长水平的方法,加强湿地植物的规律化发展建设,提高湿地植物的环境保护,确保湿地植物的组成平衡,规划化发展。

1 湿地组成规律

湿地主要是有砂石、土壤等多种介质组成的,是按照一定比例分配逐步形成的。按照植物的选择性,湿地的污水形成自然的生态系统。湿地具有良好的净化能力,利用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实现化学协同清理作用、物理协同清理作用、生物协同清理作用,实现污染物质的过滤、沉淀,通过生态物质的吸收、实现污水物质的有效净化。湿地的组成规律是受环境影响的,通过对生长空间、养分量、阳光阻挡水平、生态平衡标准等多项问题进行分析,确定湿地存在的基本环境,有效改善湿地生长空间的平衡状态,对湿地自然净化系统进行生态组成。

湿地中含有藻类植物,这种植物是一种原始的植物体,结构简单。没有茎、没有叶,是由单细胞植物五成的,非多细胞生物。藻类植物的内部结构简单,常见的藻类植物有海带等。藻类植物根据其结构、分布状态具有不同的本质区别,有的是具有净化水质的功效,有的是具有污染水质的功效。根据生态系统、植物生态结构标准,对藻类的湿地生长状态进行合理的分析,确定藻类植物组成规律,对藻类植物的生长标准,生长水平进行分析,确定藻类植物的有效功能和无效功能,根据生态平衡系统的基本原则和功效,合理的制定生态功能标准,对藻类的生活状态进行分析,加强对湿地藻类规律性生态系统的研究,提高湿地生态系统的研究。藻类植物在水中存在,与各种鱼类共同占有空间,藻类大量的繁殖会直接影响其他鱼类、浮游动物等湿地内的食物链生态系统,造成生态系统受到破坏,直接影响湿地内部的生态平衡。藻类植物受到阳光的影响,会大量聚集早阳光充足的地方,将水面上的阳光大量的遮盖起来,造成水表层的阳光不足,氧气无法进入水中,水下植物、动物、浮游生物等无法进行光合作用,造成严重缺氧,这会抑制水体内生物的活动、影响光合作用,造成水质内生态系统发生改变。水中光合作用,提高有机物的吸收速度。藻类植物的有机物积累能力大于消耗能力,这造成大量的有机物积累,水下细菌自身,有机物消耗速度不变的情况下,大量细菌滋生,严重的消耗水下的氧气量,造成耗氧量增加。水下的微生物在合理的生存状态下迅速繁殖,生物链系统快速发展,水中的耗氧量迅速增大。水下有机物质的沉淀,在水底层中聚集,大量的有机物需要进行氧化分解,没有足够的氧气供应,这些有机物就会转变为厌氧状态,大量的厌氧细菌滋生,严重的影响湿地植物的组成。随着戏剧的繁殖,无机氮含量增加。在缺氧状态下,大量的消耗氧气,在缺氧状态下进行反消化作用。将底层中的有机物质进行快速分解,提高有机物的光合作用,有机物在厌氧状态下出现腐化的现象,湿地表层逐步显现出腐化状态,严重的会造成整个生态水系腐化。

2 湿地的净化需求

湿地水生态系统的良好维护是保证湿地水质标准的基础,通过湿地多样性的生物繁殖,对湿地植物组成结构进行区分和净化。湿地内的生物分为漂浮生物、沉水植物、挺水植物等,不同的植物在湿地组成上有不同的功效,对湿地的净化作用不同。通过物质水流和风浪,可以有效的对悬浮层进行讲解,吸收其中沉淀的泥沙和无机盐,可以将水底下的污染物质移出表面。浮叶植物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在不同的季节,浅水浮游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对湿地水系表层进行净化,具有较强的耐污染性作用,可以有效的提高湿地的自我净化作用。

水生植物在湿地中可以促进有机物质的沉淀,抑制表层的沉积。降低湿地水系中的磷含量,将水生植物的氮传输至湿地底部,促进系统内部的化学循环作用,降低湖泊中的氮含量,防止浮游氧化作用。水生植物的个体较大,生长周期短,吸收营养物质的能力强,在水生系统中数据较高级的生物,可以对湿度的生物系统进行快速的税负,提高湿地对外界的干扰能力,稳定水生系统结构。水生系统较为复杂,在自然状态下可以保证生物的稳定多样性。其中水花生、莲子草等植物,可以有效的加强湿地的排泄作用,提高湿地内的营养物质水平,水生植物生态系统营养物质的快速稳定,可以提高循环系统的稳定,加强水生系统的真正排毒作用。湿地植物的组成受阳光、温度、地理位置、生态群落标准的影响,湿地在不同的状态下有不同的规律性组成。分析自然群落的生物引进标准,仔细的斟酌湿地生态系统存在的不良状态,合理的认识湿地植物的组成规律,这有利于对湿地的研究和管理。在湿地生态状态不平衡的时候,可以对湿地进行人工生态系统干预,逐步提高湿地系统植物组成规律的稳定性,确保湿地植物的有效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湿地植物的组成受自然条件影响,在不同的湿地状态下具有不同的变化。根据实地植物的自然选择标准,对湿地植物进行净化效果分析,确定湿地植物的群落分布,加强湿地生态系统效益的合理选择,提高植物生态系统的周密性,加强湿地植物的规划标准性分析,对生态系统具有合理的稳定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建华,吕宪国.城市湿地概念和功能及中国城市湿地保护[J].生态学杂志,2007(4).

篇5

有关生态系统的高考试题常与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而分析事物的原因、原理,并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措施则是近些年高考命题的趋势。同学们在透彻理解课本内容的基础上还应关注农业、环境等众多实际和热点问题。

例1为了合理利用水域资源,某调查小组对一个开放性水库的生态系统进行了初步调查,部分数据如表1所示:

(1)浮游藻类属于该生态系统成分中的――,它处于生态系统营养结构中的――;

(2)浮游藻类数量少,能从一个方面反映水质状况好。调查数据分析表明:该水体具有一定的――能力;

(3)浮游藻类所需的矿质营养可来自细菌、真菌等生物的――,生活在水库淤泥中的细菌代谢类型主要为――;

(4)该水库对游人开放一段时间后,检测发现水体已被氮、磷污染。为确定污染源是否来自游人,应检测―――――处浮游藻类的种类和数量。

分析:本题结合实际问题考查同学们对生态系统的成分及其功能、营养结构的掌握情况。水域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以浮游植物为主,浮游藻类是该水库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员;分解者主要由存在于水库淤泥中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组成,它们在缺氧的环境中生活,通过厌氧发酵分解有机物,其中一些有机分解会产生N、P等矿质营养。自然界的任何一个生态系统在受到轻度的污染或破坏后都会通过自身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调节作用,维持其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即生态系统都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答案:(1)生产者第一营养级(2)自动调节(或自净化)(3)分解作用异养厌氧型(4)入水口

例2 表2是对某水生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A、B、C、D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E为分解者。Pg表示生物同化作用所固定能量的总量,Pn表示生物体所贮存的能量,R表示生物呼吸所消耗的能量。[单位:102kJ/(m3年)]

试分析回答:

(1)能量流动是从A、B、C、D中的哪个营养级开始的?为什么?

(2)该生态系统中能量从第三营养级传递到第四营养级的效率是多少?

(3)从能量的输入和输出角度看,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否增加?为什么?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同学们从图表中提取信息、处理数据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生产者所固定太阳能的总量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物同化作用所固定的总能量为pg,其中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而消耗掉(R),剩下的部分就以有机物的形式贮存在生物体中(Pn)。故三者的关系是:pg=Pn+R,同时能量传递必然逐级递减。能量传递效率是指某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与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的比率。判断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否增加,可以通过比较总输入和总消耗得出结论。

答案:(1)B。B营养级所含能量最多,是生产者。(2)5.7%。(3)增加。因为该生态系统输入的总能量大于所有生物消耗能量之和,即pg(生产者的)>R(所有生物的呼吸消耗)。

例3 为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设计四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瓶,各瓶内的组成和条件如表3所示。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观测后,发现甲瓶是最稳定的生态系统。请回答以下问题:

(1)乙瓶中,藻类的种群密度变化趋势为――,原因是――――。

(2)丙瓶与甲瓶相比,有较多的有机物,其原因是――――。

(3)丁瓶与甲瓶相比,氧气含量――,原因是――――。

(4)根据观测结果,得出结论:①――;②――――。

篇6

不仅课程设置的间断使初高中生物课学习的跨度加大,而且,初高中教材版本的不统一、不配套也会使学生对生物科学的认知无法达到螺旋式上升。这样,虽然在新课标中初高中生物课程主题基本一致,但由于初高中教材所用版本不同,教学内容差别较大,学生知识体系也会存在断层。

一、初中生物教学应做好第一衔接

课程学习的断层,需要生物教师在教学中加以处理和衔接。很多初中教师认为衔接工作只是高中教师的事,与初中教学无关,笔者认为不然。初中与高中的生物教学内容存在内在的联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也是从初中开始培养的。生物教师恰恰应在学生的初中阶段做好课程教学的第一衔接。如果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能主动与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进行衔接,那么,无论是对于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还是对于实现初高中教学的有效衔接,都是至关重要的。

面对学生间断两年的生物课程学习,初中教师如何做好课程衔接的第一步工作?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反思和实践,笔者认为,只有坚持以构建生物核心概念为目标,以反映生物科学主题为主线来开展教学活动,才能让学生深入理解核心概念,并将生物科学的概念和思想方法灵活地运用到实践中,在高层次上实现课程学习的连续与过渡。

二、构建生物核心概念,有效实现课程衔接与过渡

生物学核心概念是生物学最核心的概念性知识,包含了概念、原理、规律等,是生物学的学科骨架。这样的概念能反映生物学科的本质,统摄学科的一般概念,可以揭示一般概念之间的联系。围绕核心概念的各种学习活动和训练,不仅能帮助学生领悟生物科学的思想主线,还有利于帮助他们理解一般概念之间的联系,整合自己的学科知识体系。在初高中两个学段的教学中,如果教师们都能够坚持以建构核心概念为目标,那么,学生的生物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会不断得到强化,生物核心概念也会潜移默化地形成。而核心概念一旦建构成型学生则很难遗忘,这对解决初高中生物教学衔接的难题具有重要意义。

1.研究新课程标准,在初高中全学段范围内分析核心概念

课程标准是确定核心概念的纲领性文件,是支撑生物科学主题不可或缺的教学元素,也是确定核心概念、教学目标、教学衔接点的依据。为此,初中生物教师必须先通读初高中课程标准,全面把握初高中教材的知识体系和核心概念,全盘梳理初高中教材内容衔接点,并根据学情需要确定具体适当的教学目标;并且围绕核心概念作适度拓展,使学生的生物学习能够以核心概念为联结点形成有机的整体。初中教师还应参加高中课程研究培训,及时了解高中学段课程改革的进展。如有条件,还可以向学校申请初高中大循环的教学工作,加强对衔接问题更深刻的认识。

以“生态系统的结构”这一节(北京版初中生物第四册第十六章第一节和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第四节)的教学设计来说,教师应把“生态系统”这个核心概念放在初中和高中两个学段教学内容中去分析。

在初中教学内容中,有关“生态系统”的内容有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这一节学习的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等内容。可以看出,“生态系统”这个核心概念的理解对学生掌握生态系统的成分及各成分的关系、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与食物网等重点内容起着关键性作用。

在高中生物必修部分的三个模块(包括“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中,有关“生态系统”的教学内容与“稳态与环境”模块密切相关。高中课程必修部分选择的都是生物科学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现代生物科学发展最迅速、成果应用最广泛、与社会和个人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领域。利用各种教学方式构建“生态系统”这个核心概念,能够让学生很容易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对生态系统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产生深刻的印象,也对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产生很大帮助。从近处说,这为接下来的两课时深化“生态系统”这个核心概念起到了“修桥铺路”的作用;从远处看,这为高中学段继续学习“稳态与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

鉴于以上分析,笔者的教学设计始终以稳态与环境科学主题为指引,以理解、掌握和应用“生态系统”这个核心概念为目标,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堂教学活动。

2.根据学情确定和调整教学目标

要顺利地达到构建核心概念的目的,教师还需要根据学情确定和调整具体的教学目标。笔者利用四个平行班的教学,根据课堂反馈反复分析,反复调整和改进教学设计,使教学目标能够符合学生的实际。

从笔者所教学生的基础看,学生在学前已具备了诸如环境因素、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等知识储备,能够对简单的文字资料、图片资料作出一般的观察、分析和信息处理。因为这节内容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所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积极性很高,但学生在对生物学专有名词的理解上存在一些困难,如不易接受营养级、初次级消费者、生产者的社会学概念与生物学概念的区别等。特别是让学生深入理解“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和“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等学科观点,有较大的难度。对此,笔者选择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启发学生探索上下功夫,制订和完成较高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举例说明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类群;图解生态系统各种组分之间相互关系;举例说明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营养关系,理解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内物质流动和能量传递的渠道。

(2)能力目标:通过学生制作生态瓶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分析、推理和交流的能力;通过分析生态系统中各种组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增进学生信息处理的能力以及比较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认同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从而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观点;强化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流程和方法

在教学中,笔者先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客观事实归纳出一般的认知性概念,如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食物链和食物网、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等,再构建核心概念――“生态系统”,为将来建构“稳态与环境”模块中的核心概念――“稳态”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认识生命系统的环境、调节与“稳态”找到一个宏观的视角。(见图)

笔者借助多媒体课件,运用“引导―探究”式的方法,采取讲授与讨论相结合、比较与归纳相结合等多种教学方法,使抽象的理论变得形象、生动。组织学生在兴趣中逐步深入教材的内容,达到主动学习的目的。

4.根据教学流程细化教学过程

“生态系统的结构”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

播放音乐视频集锦,内容是北京市昌平区几处学生熟悉的生态园:北京绿色农业生态园,盛世源生态园,百辰生态园,浩华绿色生态园,英达生态园,红栌生态园。可提问:这些场所为什么叫生态园?你根据什么认为生态园就是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成分

向学生展示生态瓶,这是同学们初中甚至小学就接触到的小型生态系统――生态瓶,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①生态瓶内有哪些成分?②生态瓶内各成分的关系怎样?学生交流,教师适当评价。

以上同学们探究了小型生态系统――生态瓶的成分及各成分之间的关系,现在再来看看生态园在成分上与生态瓶有什么异同点?学生识图探究,教师引导学生在自己的练习本上总结生态园与生态瓶在组成相同点。小结生态系统的组成。

讨论: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作用和关系如何?指导学生观看视频: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的关系,生物与生物环境的关系。引导学生分析各个生物因素的功能与地位: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3)食物链与食物网

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联系叫做食物链。以草原生态系统为例组织学生分析讨论生物之间的营养供应关系,请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出几组食物链,利用实物投影进行讲评。向学生阐述食物链中的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以及营养级的判断。判断谚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是不是一条完整的食物链。激发学生兴趣,调节课堂气氛。

实际上,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并不是单独孤立的,而是许多条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结成复杂的营养关系,形成食物网。

游戏:食物网中的生物角色关系。

引导学生讨论:食物网上某一生物的增加或减少对整个生态系统有何影响。

请学生分析:在生态系统中,某一生物的增加或减少会对整个生态系统有什么影响(包括分析种群变化)。

(4)生态系统的结构

讨论:你对“生态系统中非生物环境与生物环境是相互作用的”如何理解?你对“生态系统中的各种成分是统一的整体”怎样理解?

课堂反馈:请学生用5分钟时间在练习本上总结生态系统的结构。

(5)阅读思考

资料:内蒙古沙漠禁牧10年又见风吹草低。10年前,内蒙古正蓝旗的4万亩草原,因为过度放牧,变成沙漠。10年间,中科院的科学家们开始治沙试验,“无为而治”,禁止放牧,让沙地自行修复。10年后,草原上重现草色,到夏季,牧草的平均高度预期会超过1米,最高的能达到1.8米。

思考:人类对生态系统有何影响?

篇7

关键词:城镇;绿化;整体;系统

由于人类的发展依旧遵循着索取式的经济模式,去追求工业财富。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城镇绿化处在城乡一体化可持续发展新阶段,既要整体协调,又要分类经营。应整合机制,功能耦合;整体经营,系统提高。

1 城镇绿化面临挑战与困境

一个时期以来,我国城镇绿化初步发展,初具规模。但是,为数不少的城镇,尤其是县城,沿袭视觉美感的园林构建理念,体现一种简化论和实物中心观。“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注重城区中心,将城区公园、广场和某些重要庭院刻意美化,树立形象。整个城区水泥板包围中种一棵树,建一个花坛,随处可见。红木、小叶黄杨等单一花灌木大板块花池,造型有棱有角,给人一种造作的感觉,缺乏自然美。草地、水泥板占有相当面积。城区绿地斑块小,街道路树与斑块少有畅通。城区绿地与城郊森林、绿地欠连接。两个现实状况被忽略:一是城镇化推进,城镇人口增多,城区、郊区土地开发利用迅速,吞食大片绿地。如融安县城新建10余个小区,绿地面积不足20%,与上级规定的35%差距甚大,绿色植被面临减少和消失的威胁,随之而来的是大气污染、土壤污染。二是城区、郊区、城乡交接地,原是紧密联系的整体,是一个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生态系统,各有功能互补,不可替代。郊区山体、森林、植被有丰富基质,为城区释氧固碳、降温增湿和起到生态屏障的作用,本身是一道景观。城郊干道、沟河水渠,既发挥通道作用,也是形成城郊绿地网络系统的重要基石。水道有独特的游乐价值与调节气候功能。目前,如融安、融水、三江等县城河岸滨水地段,很多是草坡或被砍伐的竹木迹地,植被稀疏凌乱。纵观柳北数个县城,城区和郊区大多未形成一体化绿化格局,绿地剥离,生态效益差,缺乏整体美。

2 城镇绿化地域整体性为抓手

每一个城镇,从城区建成,城区、郊区及城乡交接地,已经构成一个生态社会系统整体。人类、生物、建筑、环境、水体等,是系统整体组成的要素。每个要素各有特性,又具有共性;既相对独立,又彼此联系。系统科学表明:系统整体具有它的任何一个组成要素所不可能具有的新的质的规定性,即新质特性;具有它的任何一个组成要素所不可能具有的系统行为、系统功能、系统效用、系统效益 [1]。应用景观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原理,构建环网状,城乡一体化绿地系统整体,将发挥明显的整体、生态、社会、经济效益与景观功能。这种效益与功能,不是系统组成要素具有的效益与功能简单相加之和,而是实现1+1>2的飞跃[2] 。将森林引入城镇,城镇包围森林,不是简单种几棵树木,需要投入经营管理活动。森林主导,自然为主,扩大城区绿地范围与面积,充实和完善城区公园、文化广场、小游园、街道边角绿地、单位附属绿地和居住区绿地。巩固完善城郊水体、干道防护林带,形成结构紧密、星罗棋布的绿色斑块和生态廊道。大型绿地斑块具有多种重要生态功能,小型绿地斑块可作物种迁徙歇脚地。城乡森林、绿地贯通,可减轻城区热岛效应,有效减少有毒物质和烟尘、粉尘污染,减少二氧化碳等有毒气体,增加氧气,净化大气。城区、郊区互联形成开放的环网状绿地系统,具有稳定性。郊区、城乡交接地发展防护林、苗圃、花圃、经济果木林和观光休闲林地,以阔叶林为主,亦可针阔混交林。柳北地区坡地树种如板栗、桉树、枫树;山脚村旁树种如竹、桃、李、枇杷等果树;城区乔木树种如桂花、小叶榕、香樟、阴香、含笑花、广玉兰、白玉兰等;干道绿化树种如台湾相思、杜英、合欢、刺桐、夹竹桃等;滨水河岸树种如篙竹、粉单竹、{竹、刺竹、相思等。

3 构建结构优化、功能多样绿地生态系统

在城镇每块绿地立体环境中,随着森林、植物(或种群)结构的成层性,相应存在着环境因子的梯度变化,光照、温度、湿度都表现出明显的成层现象[3]。自然植被、植物种群一般具有明显的成层结构,反映自然生态系统具有良好内部结构与外部环境和生态界面三者结合构成特定功能的生态系统[4]。在人(下转第35页)(上接第68页)类生存的环境中,既看到自然生态系统,也看到人工生态系统,后者缺少一项自我调控反馈机制,显得结构单调和同一。城镇绿地中,大面积草地、大板块单一的花灌木,水泥板包围中种一棵树木,如此的人工生态系统虽有一定的绿地率、绿化覆盖率,由于树种或植物种类和结构单一,绿量低,叶面积指数小,不可能产生多大的生态效益。这种结构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绿量是植物或种群光合作用效能的物质基础和城镇绿地生态功能的基础。大幅提高城镇降温增湿除污减噪效果,靠的是绿地生态系统的立体三维绿量或叶面积指数。融安县城有工矿企业53家,木制品加工厂20家,砖厂16家,砖厂在郊区,其余大多数在城区及城乡交接地。这些工业企业排放的废气含有大量烟尘、粉尘、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排放的污染物大多在非控排放系数范畴内。提高城镇绿地环境净化功能,一是抓住城乡绿化一体化的整体性;二是注重建设高度优化结构和高度生产力的城乡森林或绿地近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巩固郊区天然植被和近自然植被,营造多层林冠人工林,把郊区、城乡交接地近自然植被引入城区,与城区绿地连成一体,彼此贯通。应用生态系统共生原理建立多种生物、多层结构、多功能的城区立体绿地生态系统;运用生态位配置原理与生态位相适应的生物物种,利用环境资源的异质性,提高生产潜力。城区各类绿地都应建设以木本植物为主体,乔、灌、草相结合的多层次的、光合作用生产力高的绿地生态系统,提高绿地植物释氧固碳、除污抗毒效能。同时增强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减小城镇绿化人工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提升绿化视觉美感,增加景观层次与立体感。这种显著的绿地立体生态系统整体性质与功能,必大于组成生态系统各要素所具有的性质与功能简单相加之和。

(收稿:2014-12-26)

参考文献:

[1] 张嘉宾.系统科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4(1):65-66.

[2] 徐国祯.森林 森林经营 森林经营管理[J].林业分类经营理论.中国林学会编,1999,(4):29.

[3] 东北林学院.森林生态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1,(9):145.

篇8

1.1研究区概况

区内年平均气温9.1℃,极端最高温39.1℃,极端最低温-23.1℃,≥10℃的积温为3242℃,多年平均降水量327.7mm,多集中在7—9月;多年平均蒸发量1468mm,是降水量的4.4倍;相对湿度为58%;多年平均日照时数2607.6h;无霜期185~200d;年平均风速仅为0.94m•s-1,静风次数占观测次数的53.4%。兰州全年干燥,底层大气具有逆温现象,加重了空气污染,该区域自然灾害主要为干旱[13-18]。在全国实施退耕还林(草)和大力推进生态环境恢复、建设的前提下,中央和当地政府决定投资16.8亿元,绿化兰州市南北两山。截止2005年南北两山绿化面积已经达到39078.10hm2,成活各类树木1.5亿株,植物种类达59科248种,常见的脊椎动物达76种。这对改善兰州投资环境,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西北中心城市建设步伐,促进兰州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以及实施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都将产生重要影响。

1.2数据来源与处理

采用的数据源主要包括:2005年8月LandsatTM卫星影像,1∶10万地形图,当地地理位置、气候、水文、人口、土壤等统计资料为基础数据,以张灵[19]对兰州市南北两山调查数据及2005甘肃省及兰州市统计年鉴作为辅助数据。影像处理在ERDAS软件下完成。首先,选择合适的波段组合进行遥感影像的合成。采用4、3、2波段假彩色合成能够较好地反映植被生长状况,而且能对地表最基本的几种覆盖类型加以明显区分,视觉效果较好,被人们普遍采用,尤其是目视解译。然后对影像做线性图像增强,几何精校正采用二次多项式模型,像元重采样用最邻近点法,校正后像元分辨率为30m,校正误差平原地区小于1个像元(即小于30m),山区小于两个像元(即小于60m)。结合研究区自然环境特点和相关地学信息,通过野外考察以及遥感影像分析建立研究区土地利用解译标志,根据建立的遥感解译标志,以校正好的地形图为底图,以ArcMap为交互式解译界面,在屏幕上利用自由笔在矢量方式下勾绘土地利用类型界线,以数字文字符号作注记,并在野外对遥感判读结果进行修正,生成土地利用专题图,再将解译结果导入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9.2下进行拓扑分析、属性赋值和统计计算得到土地利用的基本数据。

1.3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参考前人的研究[8,10,20-21],结合兰州市南北两山实际调查情况,根据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指标体系评价原则、指标体系筛选思路、方法,提出适合该研究区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体系(图1)。

2兰州市南北两山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2.1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是由系统对目前的生产或消费直接贡献决定,也就是指系统直接满足人们的生产和消费需要的价值。如木材、薪炭材、野生药物、林副产品及森林游憩等,都是直接经济价值。

2.2生态效益

生态效益价值即为间接使用价值,是由森林生态系统提供的可用来支持目前生产和消费活动功能的价值,是不能直接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但为生产和消费提供支持和保障。森林生态服务的功能价值主要体现在涵养水源、维持大气平衡、固土保肥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是其生态服务价值的主体,也是最容易被人们忽视的价值,对这部分价值进行定量评估对确切评价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有重要意义。

3结果与分析

3.1城市人工森林生态服务价值

2005年兰州市南北两山工程区城市人工森林生态服务总价值为15.59亿元•a-1;以各项服务价值大小为依据,由大到小为:森林游憩>维持大气平衡>涵养水源>林副产品>固土保肥>保护生物多样性>木材>薪炭材(表1)。这是对兰州市南北两山人工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的评价是一个初步研究,有一定的不足之处;但由此可以看出,工程区森林生态服务效益非常显著,这对于在全球变化的背景下,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改善人民生活环境,实现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2城市人工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组成特征

在计算研究区人工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基础上,对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组成特征进行分析,以期能为政府更加合理的进行城市规划提供理论依据。由表1及图2可以得出,兰州市南北两山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15.59亿元•a-1;其中,森林游憩效益最大为5.08亿元•a-1,占总系统服务价值的32.07%;这主要是由于在兰州市的人均绿地较少,在南北两山工程实施后,随着两山绿地面积的增加,依托现有的森林、文化资源和设施条件,发展一些特色的建筑、娱乐、餐饮、养殖等产业,极大催生了生态旅游的发展。生态效益为8.467亿元•a-1,占总系统服务价值的54.31%;经济效益为7.123亿元•a-1,占总系统服务价值的45.69%;两者相差比例不大,这与靳芳等[8]对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结果(间接价值是直接价值的14.94倍)不同。这主要是由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种组成多样,系统组成比较合理,稳定性较强,从而其生态效益趋于最大化;而人工生态系统有目的性,在其建立之初就必须要考虑到人们的支持性和积极性,因此,在其建设过程中,对其经济效益强调的比较多,同时,由于兰州市地处西北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城市人均绿地较少;因此,在南北两山绿化工程实施完成之后,随着南北两山绿化面积的增大及生态旅游的大力发展,使其成为兰州市人民休闲、避暑和度假的好去处,从而使得人工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中的森林游憩效益所占比例也较大,故而其经济效益(直接价值)比例增大。正是由于人工生态系统是人为的、有目的性的建立的生态系统,因此,人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组成上明显不同于自然生态系统。

4讨论

篇9

    1自然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类比

    1.1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结构主要指构成生态系统的诸要素及其量比关系,主要包括组分结构、时空结构和营养结构三个方面[1]。组分结构是指生态系统中由不同生物类型或品种以及它们之间不同的数量组合关系所构成的系统结构;时空结构是指各种生物成分或群落在空间和时间上的不同配置和形态变化特征,包括水平分布上的镶嵌性、垂直分布上的成层性和时间上的发展演替特征,即水平结构、垂直结构和时空分布格局;营养结构是指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以食物营养为纽带所形成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它是构成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主要途径。

    1.2经济系统经济系统中的企业种群、产业集群与生物种群、生物群落具有高度的相似性,以企业为主体按一定结构组成分层次的系统。从生态学的角度研究产业集群组织,就是以企业为单位,将企业比喻为物种,同一区域中一群工艺、技术相似的企业构成企业种群,在一定的时空内,由不同的企业种群按照一定结构、一定种类和一定种间关系构建起成产业集群。产业集群与其生存环境构成了一种组织生态系统,表现出一般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2]。产业集群中相关生产企业、辅助企业及政府和其他支持机构之间通过纵向的产业价值链、横向的竞争-合作或其他内部联结模式实现互动,形成一定的垂直网链和水平网链结构,通过系统主体的生产活动、物质流动、价值流动、信息传播等,完成经济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实现经济系统的正常运转[3]。

    2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2.1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概念林业产业集群是指在一定地理区域内各林业生产、流通、服务企业与相关机构和部门有机结合所形成的经济聚合体,它与周围的生存环境构成一个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生产要素系统、服务要素系统和环境要素系统组成的相互依赖、竞争与合作、共生共存的组织生态系统。林业产业集群的系统结构模型见图1。

    2.2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林业产业集群的形成与演进过程表现为林业产业资源要素输入其生产要素系统,经过生产要素系统的配置与整合,在服务要素系统和环境要素系统的“催化”作用下实现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演化与升级。林业产业集群中的生产要素系统、服务要素系统和环境要素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耦合构成严密的集群组织生态系统。在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结构的各个层面,始终存在着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之间的交换互转,即为系统生态演替提供充足的物质能量,体现出外部环境条件和资源因子与产业集群生态系统形成的供给支持或生态制约关系[4]。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结构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生产要素系统是集群创新系统的最核心的部分,供应商、企业和用户之间通过产业价值链、竞争合作或其他内部联结模式实现互动,构成一个密集的企业关系网络,包含垂直关系网络和水平关系网络两部分。服务要素系统主要是为核心要素系统提供有力支持的价值网络,不仅为集群成员企业提供格式化、一般性的科学知识,还负责协调集群成员间的联系,促进成员之间的相互联结和支持。环境要素系统或通过不断完善服务要素系统的功能,或直接通过有关规制的建设,或通过其他间接的作用方式,影响着生产要素系统的行为和相互联结方式,实现集群区域创新。在集群服务要素系统和环境要素系统的“辅佐”下,生产要素系统不断地发展与完善,带动集群生态系统的正向演进,集群生态系统的演进与发展又对集群服务要素系统和环境要素系统的完善提出了新的动力诉求,并提供了物质支持。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上述演进与发展是在市场需求动力机制、系统自组织机制以及政府和社会的推动机制作用下实现的。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运行结构模型如图2所示。

    3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网链结构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共同构成生命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三者缺一不可。生产者和各级消费者组成或简单或复杂的“食物链”或“食物网”,构成整个生命系统运转的内在机制[1]。在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中,图2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运行结构模型上、中、下游企业群落及其最终的产品市场,按照投入产出关系构成类似食物链的生命系统。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交换时,上游企业群落研究的技术成果被中游企业群落吸收、消化后转变为一种产业,下游企业群落又将中游企业群落的成果吸收消化完成规模化形成最终产品。这样,上、中、下游企业群落就组成了简单的“食物链”。“食物链”最终产品,再由分解者———市场进行分解,于是,一个产业集群生态循环得以完成[5]。

    3.1网链结构概念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网链结构是指集群中处于上、中、下游层次的企业,通过具体分工、紧密合作所形成的类似于食物链的产业生态价值链。它可以将产业中众多不同角色的企业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紧密合作、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新链条关系,有效整合社会资源,提高整体效益。集群生态链分为垂直的供需链和横向的协作链。垂直关系是集群生态链的主要结构,即把这种垂直分工划分为产业的上、中、下游关系(图3)。横向协作关系就是产业配套问题。

    3.2网链结构内涵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网链结构实际上是许多林业企业和相关机构结成的网链状结构,包含2种生态网链:生产网链(内层)和社会网链(外层)(图1)。由产业集群内部的各个主体要素———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中间机构为节点,以它们之间基于产业关联的经济技术合作关系形成的网络层面就是生产网链;以产业集群的社会主体(集群社会机构)为节点,以它们之间存在的社会关系形成的网络层面就是社会网链。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网链是由生产网络层和社会网络层叠加而成的复合网络,这两层网链结构并非各自独立,而是基于产业关联、知识共享和社会规制与公共服务紧密联系在一起。

    3.2.1生产网链。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生产网链包括集群中核心生产企业与配套企业之间和跨产业企业之间的互动关系。①核心生产企业是指专业化生产某一类产品、达到一定规模、对于所属行业领域发展起到主导作用的大型林产品加工制造企业,它们是产业集群网络结构的中坚力量,如家具、地板制造企业。②产业内部与核心企业有竞争或产品互补关系的中小企业,往往也能以市场挤压的方式推动核心企业提高效率,或者弥补核心企业的市场盲点,形成与核心企业的“合力效应”。机械加工、五金、化工等配套企业通过产品供给、服务配套等形式与核心企业结网。外围企业广泛分布于集群网络中,它们经营灵活,柔性好,竞争程度高,增强了市场的活性。③同时,林业产业集群网络中行动者之间的互动也并非局限于相同产业,森林培育、林产品加工、林业科技、林业生产机械、森林旅游等跨产业的企业之间也有着密切联系。这种联系往往基于产业之间的强关联度,企业之间不单纯是产品供需关系,而是基于完整产业链的上下游产业在产品、技术、服务以及相同背景人力资源上的配套和服务。跨产业的生产企业之间,一方面存在着频繁的产品、服务交易,形成错综复杂的产品交易关系网链;另一方面,这些企业对技术人才有着相同需求,而且生产技术的相通性使得很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能够有共同话题的交流,促进了知识(特别是经验、技巧等)的快速传递[6]。

篇10

关键词:电子商务 生态系统 演化路径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与完善,我国的电子商务应用自1995年引入以来先后经历了从初步认识到广泛关注,继而广泛应用、爆发式发展的四个阶段。目前,我国电子商务高速发展,集中表现为电子商务交易额的逐年攀升、在线购物网民数量的爆发性增长以及电子商务网站数量的大幅度增加,日益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随着网络购物平台的不断发展壮大,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促使移动购物日益便捷,传统企业大规模进入电商行业中的网络购物市场,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前景广阔。

除了电子商务网站喷涌式的增加以及网民数量的大规模扩张,电子商务产业的迅猛发展也吸引了与互联网交易相关的贸易公司、生产厂商、物流企业以及广告、金融、软件公司等主体的加入,相关的增值服务机构也不断增多。电子商务交易的产品种类随之越来越广泛,囊括了一般零售业商品以外的服务、信息类产品。日益壮大的电子商务产业中,各主体围绕核心电子商务企业,通过网络相互关联和促进,产业集群化特征明显,形成相对庞大的产业链和生态部落,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我国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过程中集群化的现象标志着其产业链的日益成熟,各参与主体之间相互依存与互动、促进共赢局面的产生。

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涵义

(一)商业生态系统理论

生态学理论应用于经济研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熊彼特的经济进化论。商业生态系统最先由James F.Moore(1986)提出,Moore将其定义为“基于组织互动的经济联合体”,将生态学观点应用到企业竞争战略中,为研究企业发展与市场运作提供了新思路,初步奠定了商业生态系统的研究框架。Peltoniemi和vuori(2004)在此基础上认为商业生态系统是由具有一定关联的组织组成的一个动态结构系统,这些组织可能是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社会公共服务机构及其他各类与系统有关的组织。其后国内外学者针对这一复杂适应系统中各主体之间的关联、价值创造以及均衡发展展开了探讨,商业生态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梁运文、谭力文(2005)利用商业生态系统理论阐述了企业战略选择需要基于对所处商业生态系统的认识;而田秀华、聂清凯(2006)等人指出企业在竞争过程中,不同主体、不同系统之间的动态发展与共赢将是未来发展的主题。

从实际应用角度,商业生态系统理论用动态发展的思想剖析了各企业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依赖、紧密联系的关系,显著优于供应链理论、战略联盟理论等。结合我国电子商务当前以共同客户链为导向、共生关系明显的集群化现象,商业生态系统理论相比价值链理论等能够更好地解释电子商务产业的集群化现象,强调成员共生关系及对环境的动态适应与改变。因而本文立足商业生态理论对我国电子商务系统的发展演进展开研究更为合理。

(二)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内涵

将商业生态系统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应用到电子商务领域,就产生了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概念。本文所述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即为一系列密切关联的企业和组织机构,超越地理局限,利用互联网络平台作为竞争和沟通环境,围绕核心电子商务企业,通过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联合成为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中各成员各司其职,促进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的交换和循环,共同组成一个多层次的、复杂的商业生态系统。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针对企业发展战略的复杂性,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既是企业的关键战略途径,也是一种管理理念的创新。系统中各成员间应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创新的集成化商务模式和标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调整战略选择、培养核心竞争力。

(三)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构成模型

根据前文所述商业生态系统理论对商业生态系统的定义,结合电子商务发展背景与运转模式的特殊性,笔者在整理已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构成模型做了阐释,如图1所示,描述了各层次之间的依存关系。该模型自内而外、层次分明,包括由核心电子商务企业、供应商及客户组成的核心层;直接参与电子商务交易的各个相关组织,如包括物流公司、金融机构等组成的支撑层;与电子商务交易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延伸层以及最外层的支撑电子商务系统运作的外部环境。其中核心层的主体是电子商务交易的主体,在支撑层的关联企业的支撑下有效便捷地完成交易。各层次中主体之间的交流协作也促进了电子商务交易中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的交换共享,保障了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健康运行。

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特征及演化路径

(一)电子商务系统的特征

1.系统更新迭代速度快。随着技术进步与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不断成熟与完善,整个过程中将会持续更新与优化,参与主体多样化、环境的复杂性决定了电子商务系统的不断更新升级。对于传统商业生态系统而言,高速的更新特征只会在衰退阶段出现。

2.核心企业的领导地位。互联网所具有的正网络效应,使核心企业对其客户的价值随着客户数增加而指数型增加。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围绕一个核心电子商务企业的集群化现象明显,随着生态系统的扩大,更多的支撑性、寄生性因素涌入,围绕核心企业实现价值创造、价值共享以及共同进化。

3.系统边界的模糊性。由于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参与主体与市场环境的不断扩张降低了信息共享成本,突破了地域限制,由此衍生出了与交易相关的各类增值服务。和一般的商业生态系统专注于特定领域不同,电子商务系统本身的多样性促使其系统边界随着生态系统的扩大不断延伸,以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

4.较高环境威胁。当前电子商务仍是上升势头迅猛的新兴行业,其发展模式、技术支持与政策环境等都没有定型,伴随着系统的高速更新,各种不确定性也在不断提升。因此,与传统商业生态系统相比,其面临衰退和死亡的威胁更高。外部经济环境、法律环境的变化也将对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冲击。

(二)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演化路径

Moore从商业生态系统均衡演化的角度,将商业生态系统从产生并初具规模,到稳定发展最终走向衰退的过程为四个阶段。同样地,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作为新的商业生态系统,也必然经历这一生命周期的各演进过程。基于上文对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特征的分析,结合其发展模式的独特性,本文在传统的对商业生态系统生命周期的分析基础上,重新定义了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演化路径:分别是初步形成、扩展、协调发展、进化革新四个阶段,如图2所示。

第一,初步形成阶段。在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进化初期,核心电子商务企业以满足特定客户需求为目标,通过运营模式创新或提升附加值的方式吸引其他的参与者与协作者。若这种模式是有效的,一个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就将生存下来,并不断扩张。通过开拓阶段后,新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诞生并初具规模。

第二,经过初期的拓展过程且随着系统核心参与者的不断成长,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步入迅速增长的扩展阶段,参与系统的主体逐渐涌现。新的生态系统所形成的价值链条能够实现吸引客户、扩大生产的目标。与此同时,不同领导核心的同质生态系统之间的竞争开始不断升级,市场竞争格局基本确定。

第三,扩展阶段业务的高速增长,使得协调各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统筹系统发展变得日益重要而复杂。此时电子商务生态系统进入协调发展阶段。协调多方利益冲突与价值分割,维持系统健康发展就需要不断完善生态系统的规则和标准。此时市场资源和角色会随着生态系统的不断演进而进行协调和再分配,各类认证体系、规则制度的完善以及大规模协作的产生是抑制系统内部恶性竞争的有效手段。

第四,当既有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受到新的模式或外部政治经济环境的冲击时,系统面临演进终止、被替代的威胁,转而进入进化革新阶段。进化阶段需要系统改变或颠覆原有的模式,进行模式创新或技术创新,进化成为新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事实上,由于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本身易收到外部环境的威胁,使得电子商务系统在演进过程中的任意阶段都可能由于外部环境的刺激突发变化进入进化革新阶段。

上述四个阶段本质上也显示了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生命周期历程。作为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参与者,能够明确其当前所处的阶段有利于帮助其有效的预测潜在风险,选择合适的发展战略。对于领导着整个生态系统的核心电子商务企业而言,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

基于阿里巴巴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案例分析

(一)初步形成阶段(1999-2002年)

在阿里巴巴集团初步发展阶段,也曾受到互联网泡沫破灭的威胁,通过大量的试错与探索之后,由功能单一的论坛转型为交易平台,助力中小企业的营销贸易,推陈出新得以生存下来。

(二)扩展阶段(2003-2007年)

随着网络设施的普及与技术进步,阿里巴巴生态系统的成员规模开始呈现爆炸式增长,相应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边界不断扩大。2003年建立C2C网站淘宝网,2005年收购雅虎中国,2006年收购口碑网等举措充分彰显了其业务功能的不断拓充完善。

(三)协调发展阶段(2008-2011年)

随着网民数量的激增以及电子商务平台的增多,阿里巴巴生态系统中的利益关系日益复杂。2009年成立阿里云公司,2010年淘宝商城独立运营,都旨在为客户提供定位更精准的服务。这一阶段为了实现协调整合,作为系统核心的阿里巴巴敢于调整战略,实现从电子商务服务商向电子商务基础设施运营商的转型,以图加强系统的开放性,规范各类服务,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成长。

(四)进化革新阶段(2011年至今)

当前阿里巴巴公司成长势头正旺,但仍为潜在的威胁做好了准备。2011年,阿里巴巴开始着手建设仓储网络,2012年公司从香港联交所退市,生态系统持续良性进化。与此同时,各类社交网络与移动互联的应用也颠覆了一些传统的交易模式,阿里巴巴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的各成员也都秉承合作共赢的理念规避恶性竞争、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促使系统健康发展。鉴于外部环境的高威胁性,虽然阿里巴巴生态系统正处于成熟上升期,未来也可能会有新的商业模式出现,促使阿里集团颠覆当前的模式。

参考文献:

1.胡岗岚,卢向华,黄丽华.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及其演化路径[J].经济管理,2009(6)

2.胡岗岚.平台型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及其自组织机理研究[D].复旦大学,2010

3.吕林,王然.浅谈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内涵及其特征[J].中国科技信息,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