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4-01-12 17:49: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免疫学教学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免疫学教学设计

篇1

[关键词]基础医学概论;免疫系统;教学设计

基础医学概论是一门供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学生学习,了解医学概貌,掌握必要的医学基础知识的重要整合课程。其内容以“分子一细胞一器官一系统”为主线,涵盖了系统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药理学、遗传学等十门课程[1],通过对基础医学各学科内容进行整合、重组和优化,从而加深学生对基础医学知识系统性的理解和掌握。

机体的免疫系统是基础医学概论中非常重要的一章,涉及了系统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和医学免疫学等学科,其教学内容深奥枯燥、概念抽象繁多、机理复杂,一直都是教学中的难点。下面笔者以此章为例谈一下在基础医学概论教学设计中的体会。

1 教材分析

笔者所讲授的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基础医学概论》[2]第18章“机体的免疫系统”。目前的理论学时为10个学时,要完成教材整章的教学任务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结合非医学专业学生的特点,选择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密切联系特异性免疫应答两条主线(细胞免疫应答与体液免疫应答)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讲授,对面面俱到的教材做一个大幅度的修剪,达到“够用”为度。如免疫耐受、超敏反应、免疫学诊断、预防和治疗等作自学内容。

2 教学目标

根据之前所述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知识基础,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2.1知识目标:①掌握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②掌握免疫器官的组成;③掌握重要的免疫分子:免疫球蛋白的概念、结构和功能;补体系统的概念及功能;④掌握细胞免疫应答和体液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⑤熟悉T、B淋巴细胞的重要表面标记分子;⑥熟悉单克隆抗体的特点及应用。

由于学生在高中生物时接触过免疫系统,对其分类、组成及功能有一定的认识,对该部分知识的加深与拓展也较易理解,因此本章的难点在于细胞免疫应答和体液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

2.2能力目标:在知识目标完成的基础上,我们力争实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处理问题能力的能力目标。

2.3情感目标:通过讨论,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通过小组协作,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学习意识和探索精神。

3 教学方法

非医学专业招生大多是文理兼收的,有些学文科的学生只是死记硬背,对涉及较复杂机制的内容理解起来相对困难,极易形成思维疲劳,失去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为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比喻法、讨论归纳法、案例分析法、PBL教学法等,提出问题找到基础与临床与生活经验的切入点,循序渐进将科学知识的讲授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如在讲解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时,首先提出问题:20世纪80年代世界上发现了一种有“世纪瘟疫”之称的疾病——艾滋病,对艾滋病,同学们有多少认识?同学们知道艾滋病患者会有什么临床表现吗?引导学生自由发言。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结合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的形象比喻:把免疫防御功能比喻成国家的国防部队抵御外敌入侵,把免疫监视功能比喻成人民警察监视内部“突变”人群,把免疫自稳功能比喻成清洁工等,使学生能更好的形象理解,而且课堂气氛活跃,在师生讨论、互动中,轻松的掌握了知识点,达到了教学目的。

4 教学过程设计

4.1多种方式,导入新课

常言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新课导入能像磁铁一样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和参与意识以及开启创新思维的第一步[3]。新课导入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温故导入法、提问导入法、故事导入法、情境导入法、疑问导入法等。如讲“机体的免疫系统”这一章绪论时,首先通过口头提问:人体的“国防部队”是什么?一个国家需要有自己的军队来抵御外来的敌人、保卫国家的安全、维护人民生活的稳定,那么人体的“国防部队”有什么功能?以此来唤起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记忆,导入新课。在巩固旧知识的基础上,又提出新问题:人体的这个“国防部队”是怎样运作的?这时学生带着寻求新知识的强烈欲望,进入了新学习情景中,既激发了学生“温故而知新”的求知欲,又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判断能力。在讲“补体系统”这一节时,我们可以这样设问置疑,“异型输血会出现什么后果?”,“溶血”;“而在血型检测试验中,A型血与A标准血清体外出现凝集现象,这说明什么问题?”,“人体内有溶解红细胞的物质——补体”;“为什么正常时不出现溶血?”,“为什么体外很容易失去活性?”等等。这样的设问使教学内容产生了巨大的诱惑力,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4.2结合教具,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授课

在“机体的免疫系统”的第一节授课中,笔者首先采用案例分析法引入免疫的概念,通过对一流行性腮腺炎病例进行分析,启发学生联系自身经历,从而提出抗原的概念、免疫的概念以及免疫特异性这一重要特点;采用比喻法将抽象内容具体化,形象的指出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利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图文并茂的特点,讲授中枢免疫器官的解剖学特点和组织学特点,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出临床骨髓穿刺的部位;利用课堂讨论法,并结合多媒体视频展示骨髓和胸腺的功能。最后利用归纳式板书的方式对本次课内容进行回顾总结,帮助学生系统式掌握并记忆。

4.3问题小结,引发思考

⑴人类在许许多多病菌、病毒存在的环境中为什么能健康地生活?为什么老年人或应用免疫抑制剂的人肿瘤发病率较高?得过流行性腮腺炎的病人一般不再患流行性腮腺炎,为什么?

⑵无偿献血对人体有害吗?为什么?胸腺在机体免疫中起什么作用?

4.4课程总结

本次课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探索实施过程中,实现了免疫系统在基础医学概论课程中的整合,实现了基础教学与专业能力培养的有效结合,加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并培养了其合作学习意识和探索精神。

基础医学概论作为一门整合课程,由于教学内容上的复杂性、特殊性,授课对象的特定性,使其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因此对于教学过程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注重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改进,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金昌洙,刘卫东.基础医学概论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4):76-77.

[2] 李利兵,朱大年,汪华侨.基础医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 魏宏聚,李瑞.课堂导人环节与情感目标达成的分析[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1,12(4):29-33.

篇2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育教学;缺陷;改革建议

新时期,我国社会上各种工作对于平面设计与立体设计等设计工作需求日益加大,艺术设计已成为影响国家活动尤其是经济商业活动开展的重要因素。因此,目前国家教育部门对于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学科的教学工作逐渐加强了重视,并对此学科展开了具体的教育现状调研以及教学改革工作,使得艺术设计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优化。但是,就当前来看,其教学中依旧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各种缺陷,采取措施充分补足这些缺陷,才能够真正地推动我国艺术设计教育在未来时期的完善发展。本文便是对完善艺术设计学科的教育教学问题进行了探讨。

1艺术设计学科当前存在的教育教学缺陷分析

我国教育部门为了应对社会上各项工作对艺术设计的需求,在当今时代逐步加大对于艺术设计学科专业的完善设计,并开展了扩大化的招生工作,这不仅为国家解决了艺术特长人才进一步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问题,也切实地为国家培养出大批的专业设计人才。但是,就目前来看,艺术设计专业人才与国家的需求还存在诸多的差距,而这种差距则直接地凸显了教育教学工作的缺陷。本文下面就对艺术设计学科存在的缺陷进行具体分析:

首先,艺术设计学科的课程体系设计不够合理。良好的学科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对于课程体系的依赖程度非常高,只有课程体系充分实现科学合理性,才能够保证其教育出来的人才具有知识结构方面的科学合理性。但是,目前我国的高校对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科设计,普遍存在着在专业公共课与基础课以及专业课和实践课课时设计比例的不够协调,同时,其艺术方面的专业课的比重要严重地多于其他相关的文化课程。这不仅导致学生不能够在专业学习中实现对于各部分知识的有效掌握,从而实现自身知识结构的平衡,也不利于学生借助于其他知识来对自身思维以及学识进行拓展,从而使艺术学生在学成之后,变成了某种程度的僵化的学习工具。

其次,艺术设计学科普遍更加重视对于计算机等机器的使用,而忽视了对于学生的知识理论以及手绘技能的教育。计算机在当今时代几乎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一种无所不能的存在,艺术设计学生利用计算机上的各种绘图软件来进行操作设计,并且借助于已有素材来进行简单的设计,难以真正地实现对于自身思维的有效拓展,也不能使他们体会到实际动手绘制的过程中所具有的审美历程。这就导致学生的设计作品干瘪、枯燥、肤浅、僵化,根本无法满足国家对于艺术设计人才的要求。同时,由于计算机能够帮助设计专业学生顺利地完成其在学习过程中由于不懂理论知识而难以完成的绘制工作,学生不会再深入地探究与掌握理论知识,这就造成了其设计作品中的内涵的缺失。

此外,我国的艺术设计学科当前还缺乏重组有效的专业师资,现有教育人员在开展教育过程中对于实践的研究,要普遍地多于对设计理论的思考,使得教学中缺失了必要的学术氛围。同时,教师为学生开展的实践教学,往往依照以往的教学思路、既定的教育教材等来实施,使得其实践课堂产生了与实际需求的严重脱节,学生难以在实际步入就业之后达到学以致用。

2完善艺术设计学科教育教学工作的相关建议

2.1积极完善艺术设计学科规划

我国教育部门要组织专业学者开展对于艺术设计专业学科属性的调研以及界定,努力探索学科自身、时代环境、应用需要、专业人才状况、未来培养计划等对于本学科教育的需求,以推动学科中各部分教学内容的完整规划。一方面,教育人员要按照社会对于学生的知识结构的需求,对专业课、实践课与专业的公共课和基础课等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保证每一部分教学的学时、学分等的分配,既能够达到对于学生当前的知识结构需求,又具有一定的预留弹性,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实现对于未来所需的某些知识的提前学习。另一方面,教育人员还要按照艺术设计专业与文学、民俗学、社会学、民俗学、人体工程学、物理学等各方面学科知识存在的关联性,为学生设置必要的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并将其中的关键性的知识教育要求直接地渗透在日常专业课的教学内容中,以保证学生能够在各种知识的熏陶中,切实地达到对于艺术设计的有效领悟。

2.2改进当前教育教学具体方式

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在课堂教育中合理的分配时间,为学生进行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教育二者的同步开展,或者是在每一次完成阶段性的理论讲解之后,再组织学生一起与老师进行操作实践,努力激发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对于理论知识的深入研究兴趣,并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己动手进行操作的好习惯。一方面,就实践教学来讲,教师要采取疏导的方式引导学生从利与弊两个方面去认识计算机在设计实践中的应用,帮助学生洞悉怎样利用计算机才能实现恰当好处的效果。同时,教师还要善于利用周末时间、假期时间,组织学生去参与工艺品展览、艺术设计成品展示等活动,或者是组织他们以小组团队形式就某个具有学术价值及实用价值的课题展开研究,帮助他们走向社会,了解社会对于他们各项素质能力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就理论知识的教学来讲,教师还应当善于以学生的实际知识领悟阶段为基础,主动在学习中为学生设置障碍,引导学生潜在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迈向学习的更高台阶,并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在实际操作中的基础性作用。

2.3加大对于师资力量的投入

艺术设计专业学科教育的有效发展,有赖于专业教师队伍水平以及个体教师素质的提升,国家相关的教育部门一定要加大对于师资的投入,为艺术设计学科教育构筑与时代同步的良好师资队伍。一方面,国家要通过强制性的手段(比如,专业教师进修的硬性规定),引导各高校定期严格地组织开展专业教师队伍培训工作,并且以鼓励性(比如,升职加薪等)的措施,吸引所有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培训并主动展开自主学习。另一方面,国家教育负责部门要组织不同地区、不同高校的教师展开合作课题的调研,并引导他们担任国家组织的相关设计工作中的角色,着力推动实践与理论并重的双师型人才的培养。

3结语

艺术设计专业在当前国家教育中的地位日益提升,加强对于此学科教育教学相关问题的研究及解决势在必行,国家以及相关高校领导、教师等一定要努力地发挥自身作用,积极地推动良好的艺术设计的教育教学时代的到来。

参考文献:

[1] 白天佑.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教学模式与能力培养问题刍议[J].美术大观,2009(11).

[2] 以设计的方式重生――试析传统文化符号在视觉传达设计领域的应用[J].美苑,2011(3).

篇3

【关键词】中职学校 平面设计 教学行为 改进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1B-0053-02

平面设计主要是一种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其广泛应用于广告、影视、印刷、办公、出版等领域,具有鲜明的专业技术特点。平面设计起源于传统的绘画艺术造型设计,依托于日益发展的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实现对图形、图像的艺术再加工和再创造。由于辅以先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可以弥补传统的绘画设计表现手法匮乏的缺陷,从而创造出绘画设计难以企及的艺术形象和表现效果。

平面设计已经改变了人们对艺术造型设计的看法与理解,并在现代社会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而显示出其鲜活的个性、强大的生命力以及广阔的经济市场。进一步提升平面设计的教育教学理念,培养适合现代社会高素质的优秀平面设计人才,是很多专业院校设计课程都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的平面设计应在具体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探索中思考与寻找平面设计的未来之路,对平面设计教学提出新的要求。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平面设计改革与发展进行几点讨论,以飨同行,以期给同行以启迪和引发思考。

一、增设“设计管理”课程,促进平面设计教学的发展完善

平面设计在西方已有百年的发展历史,而我国在最近大约二三十年的时间才开始其教育教学,因此平面设计教学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甚至教学课程设置等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缺陷。而现代社会是个多元化的社会,在多元化发展的大趋势下,新思维、新理念不断地冲击着我们的传统生活,平面设计本质上来说,是对传统方式的再创新,当设计成为一种独立的学科并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时,就已经说明其发展标志着人类文明进步,这对平面设计教学无疑有着更高的要求。

之前的设计教学是以工艺、美术设计为主,在一些职业学校和专业高等院校课程安排里注重基本功的训练,这本无可厚非,但同时也忽略的学生的创造性,比如旧的设计教学体系已经不完全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把平面设计当成纯粹的美术设计训练的理解已明显地落后于时代,美术的造型设计和色彩训练,不完全适用于平面设计教学。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平面设计教学有了一些改革,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从日本和我国的台湾、香港地区引进了CI(企业形象策划)。这个时期的平面设计课程设置偏向于企业形象策划,而教学主要以设计识别为主。设计管理课程是在市场经济的大潮、设计专业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建立的,但是由于我们的教育改革时间较短,同时缺乏平面设计教学的社会化背景,因此设计管理课程一直处于缺失状态。

增加“设计管理”课程后,我们可以平面设计的基础创作为主线,结合设计管理课程中的与创作对象的沟通,使学生可以更好地深入思考设计师与创作对象之间的关系,以及更科学的管理体系;在设计管理课程中健全理论体系,如提升企业形象策划认识的完整性和高度性;同时完善法律法规和社会市场的运作,把设计管理上升到应有的认识高度。

二、以技能带动理论,促进平面设计教学的技能水平

平面设计是依托于现代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尤其是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因此其具有教学实践性和操作性较强的特点。计算机图像设计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结合具体的理论指导并使之饱满丰富,并不是单纯地学习理论知识即可,学习理论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利用设计软件,因此教育工作者需要以技能训练带动理论学习,这样既可强化技能又能理解技术原理,可以更好地有效地促进技能水平的提高。

同时,美育是隐藏于各种具体学科的教育,尽管每一门科学的所教育的对象和研究的目的有所不同,但每个学科所展示的文化之美、科学之美是无处不在的,对学生发展有着莫大的裨益。

以Photoshop为例,其在与图像设计有关的工作中得到了非常广泛普遍的应用,如果只是在课堂上讲解其理论知识、应用原理,不仅枯燥乏味,而且由于缺少具体的技能操作,学生更难以理解。Photoshop中的“图像大小”和“画布大小”的功能应用,两种应用名称类似,功能都是以改变图像大小为目的的,因此教师必须详细讲解图像和画布在理论上的区分。若不刻意地在两种应用上进行设置,很难辨别两者的使用效果。若是直接讲解,由于计算机技术的抽象性学术,又难以联想到其直观性。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是这样设计的:设计练习进行操作,要求学生打开Photoshop中自带的图片,将其缩小50%显示。紧接着,使用图像大小,把长度和宽度扩大50像素,并将结果保存为图片1,再使用画布大小,把长度和宽度扩大50像素,并将结果保存为图片2,最后对原图像、图像1、图像2进行对比,此时学生经过具体的实践操作对两种功能应用有了直观的了解,教师再详解画布和图像的概念和差别,学生会更好地了解两种应用功能的特点和使用范围。

强调练习为主、理论理解贯穿其中的原则,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以具体的实践操作为主,将理论知识不断地在练习中重复体现,不断地内化,使理论和实践真正地实现结合,这样既能有效地突出计算机图像设计技能,又能有效地保证学习操作理论。此外,还要注重对学生的多元化教育,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将学生的审美情趣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三、以校外实训基地,促进平面设计教学的职业发展

职业教育的根本使命除了满足教育的基本框架,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使学生走上社会后可持续发展,同时树立健康正确的人格本位的价值取向,从而培养优秀的社会公民并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我们可以创建培训基地和实习基地,达成学校、企业和学生的共赢。

第五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明确提出,职业教育就应该以就业为导向。这也是中职教学区别于高等教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有着自己独到的教育体系。中职教育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的专业性技能培养的依托,为中职毕业生的就业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实现学校教育教学和校外企业的完美结合,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平面设计教学质量,而且能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现在很多的平面设计学习者毕业后进入学校或者企业从事工作,缺少实践经验,比如进入广告公司的毕业生很容易造成与广告实践脱节的问题。因此,应加强与校外广告公司的协作沟通,给在校的学生提供更丰富直接性的实践操作,并通过此途径给企业提供优秀的高素质的服务人才。这样不仅能弥补校内实践教学的缺憾,还可以让学校在真正的实践岗位上进行职业技能技巧的学习,有效地促进职业技术和专业技能结合,丰富中职教育技能手段。

全球经济的日新月异赋予平面设计教师全新的历史使命,我们要以技能训练为主,贯穿理论知识,完善平面设计教学的课程发展,突出中职教育的职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永强.平面设计教育中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J].大众文艺,2010(17)

[2]张容容.提升平面设计“双向”教育[J].装饰,2006(3)

篇4

1.1一体化教学概念

所谓的一体化教学主要指的是在原来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将实践同理论结合起来,把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作为主要教学目的,从而保证整体教学质量。这种教学方法在当今的职业院校教学中被广泛采用,其宗旨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经过几年教学实践总结得出,一体化教学在平面设计专业有着立竿见影效果。

1.2一体化教学的优势

目前,国内许多的职业院校平面设计专业都采用了一体化教学方法,但是受到场地、设备以及教学观念的限制,一些院校虽然采纳了一体化教学,但是具体应用上仍然以传统课堂教学为主,这令一体化教学优势产生一定的限制。但是这些教学问题并不掩盖一体化教学的优越性,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2.1转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在当今的一体化教学当中,学生听、教师讲的教学方式已成为历史。一个学生从迈入课堂到走出课堂,其中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课堂上度过的,这就容易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厌烦心理,不仅无法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甚至造成弃学、厌学的现象。而平面设计专业作为新型专业的一种,它本身有着实践操作性强、专业知识多的特点,如果在教学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那么必然会给学生学习带来影响。但是一体化教学则就不同了,这种教学方法的应用能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动手继续拧操作,而不是在课堂上昏昏欲睡的听老师讲解。

1.2.2教学场地的转变

教室是传统教学工作开展的主要场所,学生学习的时候一直处于被动状态,动手最多的便是摘抄笔记。而一体化教学方法的应用则就是将教室转变为学堂。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主动权,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灵感。因此来说,一体化教学的应用可谓是有效的避免了传统教学场地缺陷。

2现行一体化存在的一些问题

就目前我国现行的一体化教学进行分析,虽然一体化教学在职业院校具有众多的优越性,但是其中也不乏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这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不够连贯

平面设计专业是一个动手操作要求非常强的专业,该专业的教学工作不仅要担任为学生讲解基础知识的重任,而且要承担教学生掌握电脑软件和设计技巧的任务。但是截至目前的一体化教学中,许多职业院校的一体化教学还保留一定的传统教学模式和思维,在教学中过渡的追求课本知识的讲解和课程讲述的完整性,使得一些不必要的理论反复被提上课堂讲解。同时在一体化课程训练环节,各种技能训练教学环节连贯性不够,训练的形式也缺少体现趣味性和实用性。这样,不能满足培养职业活动所需的综合专业能力和知识培养要求,没有最大限度体现一体化教学的优势。

2.2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

一些技校平面设计专业教学,实行了一体化,将理论和实习教学的合并教学,但整合的深度还不够。日常教学还是习惯于先学理论知识,再通过实习课进行专业技能训练。这样,大部分的理论学习还在教室,虽然改变主要靠教师“口授、板书”式讲解,也加强了直观教学和多媒体教学。但由于技工学校的学生文化基础较差,缺乏空间想象力,普遍感到困难,而且对平面设计中的成品形态、设计与制作的关系、设计中涉及的问题、尤其是工作流程难以形成完整的认识,因而降低了学习兴趣。进入平面设计专业的实习教学阶段,学生刚开始虽然比较感兴趣,喜欢动手操作,喜欢上机实践,但此时的专业理论知识已遗忘甚多,学生进行的操作训练,不能完全将知识与技能形成连贯、完整的一体,不能较好地在的理论知识指导下去进行综合技能训练。

3深入推进平面设计专业一体化教学的措施

3.1教学模式现场化

由于技工院校学生基础较差、学习兴趣不高、易厌学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现场教学模式,即课程学习和讲授尽可能都在专业设计室和制作室,利用一小部分课时在设计室教师端进行演示讲解,将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图形和实例欣赏,实实在在的展现在学生面前,缩短实践与书本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理解能力,之后给学生自己探索的时间,分组进行,遇到问题先自己思考,再小组讨论,最后如果还是没有一个很好的答案再向老师提问。在教师边讲边指导的前提下,学生较快地将书本上的理论与实践融合,促进了理解,加深了记忆。学习效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而且可以牢固地掌握技能,重要的是使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4.结束语

篇5

[关键词]平面艺术设计 教学工作 实践能力

一、开展平面艺术设计教学实践的必要性

平面艺术设计旨在为社会培养实用性人才,平面艺术设计的教学质量至关重要。平面艺术设计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培育出的人才能否直接为社会服务。

现在高校中的平面艺术设计专业,多数的课程设置均为理论知识的教育,实践教学所占比例很小,学生毕业后,往往存在一个过渡期,不能快速进入工作状态。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已经是摆在平面艺术设计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现代社会,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平面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量逐年增长。但是,就目前我国高校的现状来讲,高校培养的平面艺术设计的大学生并没有被社会认可,主要原因就是其实际能力较差,工作时不会创新。平面艺术设计是一个需要时刻创新的行业,不会创新最终只能被行业淘汰。

面对社会对平面艺术设计人才的高要求,各大高校的艺术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所以,开展平面艺术设计教学实践势在必行。

二、如何开展平面艺术设计的教学实践

1、创新教学理念

培养人才的创新能力是平面艺术设计教学的目的之一。平面艺术设计是一个创新型的行业,需要平面艺术设计人员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如果墨守成规只能被行业所淘汰。在现阶段,高校在制定教学方案的时候,一定要创新教学理念,坚持用最新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影响学生,培育学生的创新性。高校要敢于应对创新带来的挑战,迎难而上,破除一切僵化的思想,借鉴国内外关于平面艺术设计教学的先进思想,采取新式教学理念。具体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拓展教学形式。平面艺术设计的教学要采取多种形式,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还要采取实际操作、课后交流练习、听专家讲座、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团体活动等形式,采取多渠道拓展平面艺术设计的教学形式,实现教学形式的创新。只有教学形式丰富了,学生才能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才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参与到平面艺术设计的教学实践中。教学形式的创新,也是老师教学思路创新的过程。老师应当根据平面艺术设计教学发展现状,及时更新教学思路,继而拓展教学形式,让高校的平面艺术设计教学更上一个新台阶。

(2)优化课程设置。高校的平面艺术设计课程要围绕着提高学生实际能力进行,将美术理论、色彩分析、绘图技能等课程合理进行配置,提高实践课程的比例,根据平面艺术设计的学科特色,合理安排一些创新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课程设置可以参照国外相同学科的课程设置方法,并根据高校自身情况进行创新,使课程设置得以优化,从课程设置这一层面保证平面艺术设计教学实践的有效进行。高校的平面艺术设计课程很多,要在所有课程中区分重点课程和一般课程,在课程设置上主要课时要向重点课程倾斜,在学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设置一些和实践与创新相关的一般课程。优化课程设置的意义在于,要在有限的学时内,尽可能的将重点知识传授给学生,避免面面俱到的不分主次的设置课程。

(3)开展实践教学训练。目前,平面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就业形势严峻,主要原因就是实践能力差,理论与实践脱节。造成这一事实的主要原因就是高校在平面艺术设计课程教学中,实践的时间少,并且缺少系统的实践训练,导致学生实践能力弱,创新能力不足。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力,要开展实践教学训练,设置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方便学生训练实践能力和锻炼创新能力。

所以,我们在设置实践教学体系的时候,要增加教学实验课程的学时比例,并增加平面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训练时间,不但将实践训练加入到必修课中,还要在选修课中增加实践训练课,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开展主题创新活动。经过了系统的平面艺术设计理论学习之后,高校要以老师科研教学活动为主题开展专门的主题创新活动,增加学生的实践兴趣,吸引学生参与到创新主题活动中来,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借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主题创新活动也可以采取设计实际案例的方式进行,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寻找自身差距。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理论和动手能力的差距,自觉的去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变换教学内容

平面艺术设计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完全掌握平面艺术设计的理论知识,并掌握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成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需要升级教学内容,更换符合新要求的新教材,并在教学中增加对实践能力培养的内容,使教学内容更丰富、更适合平面艺术设计教学的需要。在平面艺术设计教学中,要加入计算机知识、外语知识,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变换教学内容,就是要把陈旧的不适应社会新形势的内容去掉,采用国内外先进的教学内容,目的要使平面艺术设计教学内容更加合理,更适应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变化教学内容的同时,要将教师配置也随之进行变换,达到对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侧重实践教学环节。变换教学内容的同时,不但要淘汰陈旧内容,还要压缩理论课程时间,在教学内容中充实新知识和新技术,达到教学内容的更新换代。

3、改变教学模式

我国的社会正处于多元化发展阶段,这就意味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多元的,目前社会需要的就是复合型人才。为应对这一趋势,平面艺术设计教学就要进行创新,为社会培育多元化人才。已往的教育模式注重的对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培育出的学生缺乏创新精神。而当今时代的平面艺术设计专业,恰恰是一个最需要创新的行业,所以,必须要改变原来的教学模式,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改变教学模式,主要在于引入先进教学方法和增加对实践教学的侧重,根据学生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学生的特长,引入国内外先进的成功的教学理念,为我所用;与此同时,丰富课堂内容,以学生为主体,寻找学生之间的共同点,增加理论课程课堂内的信息内容,力求理论教学少而精,并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多层面多渠道拓展学生实践的机会和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努力做到知行合一,为培养平面艺术设计复合型人才孕育肥沃的土壤。

4、强化教学管理

开展平面艺术设计的教学实践,重要的一环就是要强化教学管理。强化教学管理首先要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在制度层面作到科学完善。其次,要加强教学过程的管理,包括对课堂、实践、考试等过程的管理,作到每一个过程都符合标准,每一个过程都规范化科学化。第三,重视对学生毕业论文环节的管理。学生的毕业论文是检验学习期间理论和实践水平的主要依据,因此,加强毕业论文环节的教学管理意义重大。此外,在强化教学管理这一过程中,要重点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方面进行规范管理。作到课堂教学严肃认真,全面贯穿知识点,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自主性,教学相长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投入到理论学习中来。在实践教学中,老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有目的的进行实践能力锻炼,提升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强化教学管理过程当中,不妨将教学目标进行量化,管理中增加对目标的量化考核,以考核的方式促进教学管理提水平上档次。

三、平面艺术设计教学实践总结

在平面艺术设计的教学中,要建立实践为主的教学体系,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平面艺术设计的教学实践中,要采用多种手段增强实践效果。艺术教学的目标是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而平面艺术设计教学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大量的能够应用平面设计理论和实践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在平面艺术设计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熟练掌握平面艺术设计的设计语言,并能够将平面艺术设计知识应用于生产实际中。

平面艺术设计是一门创新型学科,需要先进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予以保障。现在社会对平面艺术设计人才的要求较高,不但要求理论知识过硬,还要求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会实践会创新,毕业之后能够快速进入工作状态。所以,平面艺术设计教学实践意义重大,开展平面艺术设计教学实践有着必要性和必然性,不但是社会的需求,也是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高校有责任和义务为社会输送优质的平面艺术设计人才,平面艺术设计教学在作出了多种调整措施之后,必将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带动整个艺术设计行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明,奚传绩,《设计艺术教育大事典》,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09

篇6

一、艺术设计基础教学中平面构成课程教学现状

1.平面构成课程教学重点不太科学

在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一些教师将艺术设计中构成形式的理论知识作为课堂讲解的重点。在教学中,教师通常从一个专题出发,先讲解理论知识以及平面构成的方法,再给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做与课堂讲解理论知识相关的习题。每一节课都是上一节课的重复,一个学期的平面构成课堂就成为了一个死循环。将理论知识作为唯一的教学重点,不利于学生平面构成知识应用能力的提高,也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一些学生缺乏艺术设计的实战经验,抽象化的理论知识与模式化的构成方法,很难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更不能通过学习理解平面构成课程存在的意义。教学重点不科学,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的个人作品缺乏创意。

2.平面构成课程课题设置欠合理

教学改革的实施,让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成为教学活动实施的必然趋势。在艺术设计专业的平面构成课程教学中,教师会给学生设计一些实践课题。但实践课题的形式单一,作业量大,会让学生觉得无从下手。严格的手绘条件以及硬性标准,很容易引起学生的负面学习情绪。课题设置不尽合理,不能满足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影响了平面构成课程的教学实效。

二、艺术设计基础教学中平面构成课程教学创新方法

1.优化平面构成理论知识的讲解

平面构成课程,是艺术设计基础教学的一部分。一般来讲,平面构成课程都是从概论开始讲起,之后涉及到平面构成的形态以及平面构成的核心内容等。图形构思与创意是平面构成课程贯穿始终的一项内容,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学用中,在用中学。在理论知识讲解中,让学生具有学有所用的感觉,才能促进学生学习目标的明确,突显平面构成的艺术性。对平面构成课程的理论知识讲解过程进行优化,变死板课堂为趣味课堂,更有利于艺术专业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课堂导入,是理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导入阶段,教师需要让学生对即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大体的认知。教师可以利用设计图例的对比与分析,引导学生意识到平面构成课程的实践性,促进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学习对于其个人平面设计工作的重要性,消除学生错误的学习观念。在教学中,用有效的课堂导入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多搜集一些真实的设计案例,有利于平面构成理论教学效果的提高。

2.优化平面构成课题布置

平面构成是一个基础课程,教学的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点、线、面,并能够对其进行创意组合,通过手绘形式去表现相关抽象的形态,从而实现设计思维的展示。在平面构成课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要设计合理的课题,教师要做到这几点:第一,考虑学生的课题完成信心。在平面构成教学中,教师在设计课题时,要考虑学生是否有信心去完成这一课题。课题的主题要与课堂中所讲主题相关,要求学生将自己的设计与现实需求结合起来。像在讲解有关于点、线、面知识时,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课题:以点、线、面为主题设计一个与自己感兴趣领域相关的作品。这样的课题具有专业要求,又满足了学生的个人兴趣需求,具有规范性与开放性,难度适中,有利于学生积极去完成。第二,给学生预留创新的空间。在课题布置完之后,教师要鼓励学生将更多自己认为的个性化因素或者创新因素融入到自己的课题中去。学生具有创新的元素,才能让课题作品更有想象力,也能为学生之后的平面构成练习提供必要的素材。允许学生搜集个性化素材,给学生创造了观察生活的机会,有利于学生艺术设计专业能力提高。第三,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合理的平面构成课题,需要在良好的设计氛围中完成。教师要多与学生互动,在学生完成课题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课题的合理性。建立一个班级微信平台,引导学生与自己交流,帮助学生解答困惑,有利于平面构成课题符合学生设计能力。

3.加强课题作业的点评力度

平面构成课程的实践性要大于理论性,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才能让平面构成课程教学效率提高。每一次课题练习,对于学生的艺术设计能力提高来讲都十分重要。教师要做好课题作业的点评工作,让学生从课题实践中了解自己的不足,每一次课题实践都能有所收获。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对学生的专业技能以及设计思路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多数学生的设计基本功不足,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个课题素描本。让学生将这个素描本作为自己的成长档案,通过每一次教师的每一次点评提升自己,见证自己的成长。

三、结束语

篇7

关键词:高职学校;平面设计;整合教学

艺术设计的基本课程被称作“三大构成体系”: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以及立体构成。平面构成的主要课程内容就是在二维空间里按照特定的艺术原理将肌理、形态等要素进行分解、重新排列和组合,以求获得具有冲击力的视觉形象;色彩构成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利用色彩学的规律和法则将色彩要素进行重新搭配,并且营造出新的色彩视觉形象;所谓的立体构成教学内容是将设计的基本构成要素,如点、线、面、体、空间以及色彩等要素用各种材料按照审美原则重组成具有创新性的立体形象。

一、三大构成课程在高职院校开设的意义

包豪斯设计学院是三大构成课体系的摇篮,并且沿用至今,

对现代平面设计产生着持续的影响。三大构成课开设的主要目的除了要培养学生基本的设计理念,另外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对于设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三大构成课引入职业教育之中并进行有机的整合,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设计思维,挖掘学生具有个性特点的创造潜能。

作为高职学校的基础课程,我们对于三大构成课的主要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较高的设计专业修养,为学生进入设计领域后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而且三大基础课程对于平面设计的多个子领域,像广告设计、环境设计、包装设计等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辐射面可以无限延伸,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设计思维的发散,并且进一步拓宽自己的专业方向。

三大构成的另一个主要特点就是讲求实践操作与理论原则的互动与结合,在培养学生理论研究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将先进的艺术设计理念投入实际操作中,使学生在鉴赏能力、造型设计能力上,达到一种思维和操作的同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商品的审美性的要求也逐渐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专业性强、具有创新性的设计人才已经成为市场上的“稀缺产品”,正是针对这种市场需求。

二、三大构成课程的整合措施

作为高职院校,在学生的培养和专业的发展策略上最重要的就是让我们的课程内容尽可能地与市场上的人才需求接轨。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构成课安排的时候,开发出更具有实践感的课程组合模式,让学生在学会构成基本法则的同时,能对现成的法则进行创新性的发挥,用更加灵活的创作原则进行设计,保持设计产品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并且可以从生活中汲取设计灵感。所以整合性教学突出的是三大构成课的传承性。

1.对课程时间进行整合

对课程时间进行整合的最终目的就是保证课程连贯性。对于三大构成课来讲,虽然每一个部分都可以自成体系,单独拿出来教学。但是这样的教学方法会限制学生体会到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在从事具体的设计过程中不能在课程之间相互借鉴,容易将一些设计原则变成死板的模式进行套用,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而且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讲最重要的就是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也不应该用大把的时间耗费在理论教学上。我们进行理论教学的关键就是用最少的时间高效率地完成理论的研讨。

2.整合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实效性

对整合以后的“构成基础”课程的教学,要注意手段和方法的多样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进行创造性的发挥。以往我们在进行设计教学的过程中主要模式就是由老师按照课本的内容进行理论讲解,然后一步一步地进行技法演示,最后就是留下作业让学生按照今天讲解内容和教师操作的步骤进行“模拟性”演练。这种教学方法模式非常单一,学生也无法在课堂上体会到设计带来的乐趣。进行课程整合之后,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体会到理论在实践中的价值,我们在教学中进行了一种“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教师根据具体的授课内容安排不同的实践课题,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当堂课的主要任务进行探索性和思维发散性的学习,让学生在这种探索中体会已经学到的设计原理,并且建构出适合自己的设计模式。教学目的和多样的教学手段有机整合,使教学过程丰富多彩,有效地保证了教学的质量。

可见,将三大构成课进行整合,并且根据课程的内容将实践与理论有机整合将会变成连接专业特色和市场人才需求的重要桥梁,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更具信心地走向平面设计师的职业,实现高职学校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荆雷.探讨艺术设计创新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J].齐鲁艺苑,2008(2).

[2]童宜洁.浅析当代我国艺术设计教育模式改革[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0(11).

[3]左义林.在启示和反思中构想:关于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探索[J].甘肃高师学报,2008(3).

篇8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的优越性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体现出来的,有效课堂教学以最少的教学时间、精力、物力投入,学生是否在学习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实现高效益、高质量。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我们的课堂教学是为学生服务的课堂,是以学生的成长、发展为目标的课堂。不管我们的教学观怎么变,教学理念或教学手段怎么更新,我们所关注的有效课堂和有效教学应该始终是不变的。追求有效教学的过程,实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产生共鸣,“授之以渔,终生受益”,教师将学习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构建起自己的知识结构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

如何有效地把握课上45分钟,根据对新课程改革的的学习理解,根据我对计算机平面艺术设计教学中所得到的体会浅谈自己对有效课堂教学的理解。

设计就在身边,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学习,培养其主动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身边的吃、穿、住、行都离不开设计,设计、创意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有较强的探索欲望,平面艺术设计课上迎合学生的心理需求,我在课堂教学当中带了一大包各种零食,让同学们仔细观察他们所喜爱的零食包装设计特点,进行案例包装设计教学。在课堂教学当中要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学生个体因素善加引导、调动,让学生在质疑、求知的情绪中积探索、热心实践。

教学目标的有效建立:

教学目标要正确。这就要求我们更新教学理念,整体把握教材,依据教学进度深刻理解教材中的教学意图和教学目的。深入了解学生的现状,对教学进度效果要有准确的把握,同时加强“ 榜样教学”,树立班级榜样教学目标,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教学效率。例如本专业在每个学期中定期设置案例实操设计比赛,对获奖同学进行奖励。在班级里也可建立学习小组,以学习优异的同学为组长配合老师辅导学生们学习实践;在班级里树立学习优异的同学为榜样,鼓励学生们敢于竞争,提高同学们的学习热情; 让同学们在团队合作、互帮互助、有效竞争中学习进步。

教学的有效实施,改革教学内容与课题设计。

要设计好每堂课的教学环节,每个教学环节都要围绕这教学目标,体现认知目标、提高能力目标、增强情感目标,使每堂课重点突出、条例清晰,让同学们在愉悦的心情当中学习知识。

教师要精讲,学生体验实战才是硬道理。在教学当中我们要通过案例教学,将不易理解的书本理论转化为实用的实战技巧,让学生在实战中深入体验。

问题的设置要追求联系实际。工作单位需要的是实战能力强的员工,教会学生如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他们有着深远的意义,整个体现在任务创设、导出问题、自主探索、任务分析、完成任务、任务验收。将本节知识点融入到同学们感兴趣的话题当中,将抽象的知识趣味化,即强化了知识的掌握程度,又拉近了学生与课堂知识点的距离。

教学的有效手段:

新课程改革,提升计算机一体化教学在设计教学中的地位。

众所周知,计算机中的多媒体教学是集声、像、图于一体的一种具有听觉、视觉冲击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更深的印象。依据教学目标在教学上实用一体化计算机教室,实用课件辅助教学,实施软件、课件直观教学,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如教学中讲解Photoshop里的“修复画笔工具”中,以往都是首先在课堂里讲解“修复画笔工具”的大概作用、使用方法,再到机房演示,学生练习操作,学生很难理解、掌握知识点。但如果运用多媒体一体化教学,就可以通过其进行演示、讲解、练习,把声、像、图融于一体,老师操作学生跟着学习,既方便了学生们的学习,又能让学生在较轻松的环境中接受教学的内容,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这就充分体现出计算机一体化教学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地位。

如果我们太依赖计算机,作品往往很难体现出艺术美。所以,尽管计算机科技迅猛地发展、软件功能也日益繁多,但机器其本身是没有设计能力的,它只是工具,在教学当中应重点告诫学员,只有“大脑与电脑”的有效结合,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才能更好的体现平面艺术设计与计算机完美结合的优越性。

教学的课堂反馈和教学反思:

篇9

[关键词]平面广告;实验教学;财经类;艺术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07-0029-03

平面广告设计实验课程是为了加强平面广告设计的一门实践课程。这类课程在一些老的设计院校是没有的,因在设置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时把实验教学课时加在上面,也就包含了实践课程这一环节了。只有一些综合、理工、文科类院校才这样设置,因这类院校的理论课程大多有课时限制,只能把实践课程当作实验课程单独开设(如理论课程48课时,实验课程48课时等,而不能把这两门课程加在一起上)。而我校的平面广告设计就是分理论和实践两部分。前者主要讲的是理论,还有一部分的实践设计,后者主要是以商业和项目的形式来开展的一种设计实践课程。

一、平面广告设计实验课程的性质

平面广告设计实验课程为艺术设计专业平面设计方向的重要专业设计实践课,是平面广告设计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主要探讨广告的创意设计和艺术表现,以及与社会商家的服务相结合的教学。课程为广告学设计专业的必修课,其意义和作用在于针对不同媒体性能进行剖析,培养学生的观察、创造和思维能力,使学生通过理论及技能的学习,为将来的广告设计开拓新的探索思路。

平面广告设计实验课程是以商业招贴海报为主的设计课程,本实验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1.掌握招贴海报广告设计的构成及特点;2.能鉴赏和分析招贴海报广告,将好的招贴海报创意融入招贴海报广告设计中,并将客户的需求及自己的创意结合起来,设计出具有创新思想的招贴海报广告;3.设计并制作招贴海报广告;4.能出色地将招贴海报广告设计展示给客户。整个教学的基本要求都能达到:1.加强学生基本功训练,使理论与实际更有效地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知识综合应用能力;2.本实验的内容应包括招贴广告设计惯例所包括的所有内容,并能满足本实验的教学目的,能使学生得到较全面的综合训练。实验的题目可以选择具有实际背景的项目,但主要鼓励有创意的新项目(新产品、新企业、新市场等),课程设计各部分内容的比例要适当,同时必须按规范完成要求的工作;3.要有勤于思考、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和严肃认真、一丝不苟、有错必改、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4.要敢于创新,勇于实践,善于总结和分析问题,注意培养创新意识;5.对相关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扎实掌握,概念清楚,运用正确,招贴海报设计规范。本课程内容具有符合社会需求、应用前景广阔、综合艺术表现力较强的特点,引导学生将专业基础课阶段的学习成果融会、整合、总结和提高,为商业广告设计打好基础,从而指导实践。

二、财经类院校的平面广告设计实验课程特色

上述内容是通常意义上平面广告设计实验课程的使命,但作为财经类院校的平面广告设计专业,应该怎么同学校的特色相结合?我校是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学科为主,文、法、理、工等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多科性、教学型的普通本科财经院校,也是广西唯一培养高级财经管理专门人才的财经类本科院校,是广西重点建设的十所高校之一。学校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课程改革为核心,围绕教学中心不断改革创新,逐渐在财政学、金融学、会计学、工商管理等学科专业方面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在同类高校中具有明显的整体优势,我校人才质量赢得了社会的普遍认同,被誉为广西培养财经人才的摇篮。这些都为培养具备艺术策划和设计能力的复合型艺术设计人才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我校应基于突出的经济管理学科专业优势和背景,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具备较强商业意识的设计策划,以及具备良好管理素质的复合型设计人才。也就是说,我校广告设计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有设计能力,还要具备商业意识和管理能力。教师应通过教学环节的展开,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中国与东盟的经济、旅游、文化交流日益频繁。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建成,我国与东盟关系进入了新的阶段。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不断深化,广西在中国―东盟的文化合作中具有特殊的意义,成为中国与东盟文化合作的桥头堡。广西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和“两廊一圈”建设,以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发开放,极大地拉动了广西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贸易区发展需要具备如下素质的复合型设计人才:掌握现代艺术设计所需知识结构,了解行业发展状况及趋势,熟悉市场行情,具备较强的商业意识、艺术设计能力和管理能力。因此,我校应积极培养设计类学生的商业意识、管理和设计能力。

三、平面广告设计实验课程实践的新思考

现在的市场越来越细分,专业设计公司与企业商家也不断细分。很多企业商家不再是在本公司设立设计部门,而只是聘请懂设计的监理,主要的设计工作都交给专业设计公司来做,以此节省本企业工作人员的开支。实际上,每个公司的设计任务都不是很多,有关设计的工作就给设计公司做,只要有人监理设计就可以。平时比较简单的设计工作本公司相关人员就可以完成,这样就节省了成本。这就赋予了平面广告设计实验课程一种新的身份:不再总是以乙方的形式来接受设计,也会以甲方的身份来监督乙方设计,即设计监理。而企业对设计监理的需求也越来越多。那要怎样去开展这方面的实验实践呢?首先我们要了解甲方与乙方的关系:甲方一般是指提出目标的一方,在合同拟订过程中主要是提出要实现什么目标,是合同的主导方。甲方一般是出资方或投资方,也就是经营的主体,处于主导地位,以出资方作为市场的主体,或称主导市场为甲方市场。而乙方一般是指接受目标的一方,在合同拟订过程中主要是接受甲方提出的目标。乙方一般是劳务方,也就是负责实现目标的主体。笔者曾在外资公司设计室工作,在第一个公司的工作是以乙方的形式来做设计,即主要是甲方的公司给出任务,我们按照任务来完成设计。而后来在另一个公司,笔者的主要工作是监理从国外引进的设计稿是否可在国内生产,并能安全运输产品出口。这两个工作都要用到设计的知识,但前者和后者又有很多不同:前者是被动的,也是我们很多院校常常采用的实践形式,而后者是主动的,是主导者,它要求设计者不仅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还要有很好的外语能力,因为很多设计工作都是从国外引进,然后再出口的。同时它还要求设计者有更广泛的知识面,如设计的审美、印刷工艺、各种设计形式、安全知识等。作为设计监理,要根据本公司的要求出任务书,选择设计公司,监督设计公司的整个设计过程和各个设计方案,使其符合本公司的企业文化和销售策略。作为甲方,设计监理的角色其实有些像建筑公司中的建筑监理,是要为本公司负责的。设计方案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整个企业的发展,这个责任非常重大。

四、平面广告设计实验课程实践的新形式

为适应市场对人才需要的变化,平面广告设计实验课程要做到以下两个方面:甲方和乙方的两种形式都要进行一定的实验实践。作为乙方的设计是很多院校常常采用的实践形式,都是常规式的,在这里不作过多论述。作为甲方形式的实践,可让学生选择一个企业商家,了解这个企业的文化和这一行业的国内行情或世界行情,提出要求并出任务书,让另一些学生根据要求做设计。作为甲方的学生要监督设计的整个设计过程和各个设计方案,并对设计方案提出自己的见解,以自己的审美视角,并结合企业的文化以及市场需求来选择方案,最终做出方案的选定。

同专门的艺术院校相比,财经类院校平面广告设计类专业的实力并不佳;同综合性大学相比,财经类院校平面广告设计类专业没有多方面的支持。因此,作为财经院校,我校一定要借助本校的管理特长来办出平面广告设计类专业的特色。另外,我校还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处在东盟区,商业敏感性强,以市场需求设置人才培养目标,等等。只要充分发挥这些优势,加强我校平面广告设计类专业的实验教学,我校一定能办出有特色的财经类平面广告设计类专业。

参考文献:

[1]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滕守尧,朱疆源,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

[2] 〔美〕约翰・福斯特.21世纪大师级招贴设计[M].梵非,等,译.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

[3] 巩姝珊,亢琳,陈晨.广告设计造型[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7.

[4] 程彦平.招贴设计[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5] 陈芳.设计理念[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

篇10

关键词:符号;平面设计;能动性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11-30-1

一、符号学的起源和发展

劳动是符号的起源。在人类初期,就已经在人类需求中出现了审美与实用,而且已经慢慢地用最基本的设计来表达意愿,用原始社会最简单的行为文字进行交流。从祖先用的结绳记事到画龙画腾,都是用特殊的符号――象形文字表达并且传递着传统的秩序。符号则是传递信息的基础,是认识事物最为简单的办法,用这种符号作为媒介,丰富着人类的生活。

人类个体的思维目的是为了人的自身,由于其身体在自然中的弱小,为其生存,必须靠其智力战胜其它威胁。符号产生后,其组合或分割的自我力量更大了。符号决定了人类基本上按照自己的思维轨道前行。人类的意识也由初期的简单意识变为高度发展的意识,从认知中得到反映,将“概念”反射到大脑中,通过不断地反复使用来巩固头脑中的概念,通过外在关系剥离出来,保持自身独立思维的运行。例如,肢体语言、图形、绘画、文字等等都是以狭义语言为基础表现出来的。

二、符号与平面设计的本质联系

(一) 平面设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过程

意识是人类存在的基础,意识的本质是人类探索知识的一个核心问题,是符号转化的过程,思维没有办法自行分析、转变。所以,人类的思维模式都是用符号来表达的,符号主宰着思维方式。平面设计主要是通过信息来表现的。例如在二维空间里都是研究图形或者文字的摆放,位置等等,这些都是通过个人的思维方式来表达的,但是这不是真正意义的思维方式。这就要求设计者多观察事物,分析客户心理思维。

符号的外在表现是符号内容,也就是所传达的思想感情或意义,设计者将自身创意感官化、视觉化,设计者可以随时根据所要设计的内容进行分析、换位、变化以达到客户的要求,产生良好的视觉效果;最重要的是,人们离不开符号,符号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

(二)符号是平面图形设计本质

平面图形设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通过平面媒介来表达意愿的,视觉来传达语言的,它比话语更直观、更主动、更生动、更有效地沟通了人类之间的情感,所以,设计师设计图形就是通过符号来表达自身意愿的,以符号为手段、为依据来进行分析。所以,如何运用符号至关重要,它将影响信息的传递,如何将一个信息准确的表达是重中之重的事情。

三、构建有效数字化平面设计中符号的对策

相比较传统元素和传统文化平面设计,如今的文化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和时展的需要。一个优秀的设计工作者每天都会不断地沉思,如何将优秀作品充分地发挥。只有将好的创作理念传递下去,才能使符号传递效果显著;只有开拓出新的美学思路才顺应时展的需要;只有不断地创造,不断地整理符号,将每个符号点串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符号体系,才能创造出优异的作品。

(一)要想明确符号的含义就需要设计者深入现象本身,在对整个网络设计、程序开发界面、效果展示等设计出来的符号都不能脱离本质的形象设计。可以准确地说,设计师在确定设计对象的时候,都要从自身内在出发,真实表达对艺术的感受,将所要设计的对象通过抽象和具体形式来表达出来。设计师都要不断地对作品进行细致的观察,并用相应的文字,符号特性、图形有机地表达出来。往往抽象设计不能很好地表达清楚符号的原有感觉,只会让每个顾客都有自己的见解和想象,想象空间太泛泛。如果不根据自身的形象来表达,而是用贫乏的语言去代替,往往很乏味。每位设计师在设计完后,在不同的环境背景下都会发生变化,都有不同的感觉。例如,过年的时候家家放的烟花,红色的火焰在空中多么的绚丽,如果红色在平面设计中就代表喜庆,如果红色与战争结合到一起就表示鲜血染红了烈士的身躯。所以每个意义都是很具体的,即便是被抽象所描述。

(二)如何合理地使用环境,将符号与环境有机地相结合,作者必须清楚地了解咱们的使用环境,通过语境来影响设计本身,通过表现出来的寓意来进行设计。每个设计师在设计自己的创作时,都会在不同的环境中表达不同的寓意,成为整体的一部分。所以,必须保证作品与环境相融合。例如设计师在创作的时候,在网页上设计了树苗、花草、落叶、雪花等不同的符号分别表示的是我们全球的四个季节――春夏秋冬,其背景颜色也要结合四个季节来表达冷暖色调并与主体完美呼应,整体效果与所表达的内容相互协调,符合语境要求,具有不同的季节感受。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今的社会是一个高度现代化、信息化的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如今的平面设计打破了传统的设计理念,正是设计都发生了变化。如今的科学时代设计在传统的符号形成的原理是基本上是一样的。所以,设计中的色调搭配、间距等符号原色都是一致的。

参考文献:

[1]李霞.符号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08,(08).

[2]宋冬慧.平面图形设计中的符号学原理[J/OL].中国设计网,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