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计划书范文

时间:2024-01-12 17:49: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非物质文化遗产计划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非物质文化遗产计划书

篇1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文化属性;传承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4)04-0119-04

2006年,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的推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保护名录》颁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被放在了一个重要的位置,标志着我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更为重要的是它可能带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方面理念的转变,进而在实践中得以体现,即从静态的“物”的保护转向了动态的“人”的保护,[1](P18~22)2007年以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陆续命名公布就是一个极好的注脚。尽管不少学者已经注意到传承人的重要性,但总体上关注不够,尤其是传承人在传承实践中所具有的意义还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无论是未被命名的广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还是经过国家、省区、州市、县各级政府命名的项目传承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体,他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这种意义主要体现为以下两大方面。

一、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属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属性主要体现在活态属性和自身文化属性两个方面,自身文化属性就是该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独特性,是其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在要素,而活态属性则是该文化的生存方式,是其被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前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这两个基本属性的保有以作为文化主体的传承人为基础。

(一)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属性离不开传承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个引进的概念,虽然经过多年发展调适,在其内涵与外延及其分类等方面的理论表述逐渐科学化、规范化,但与实践着的文化生活本身一一对应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仍需进行辨析厘定,以更好地概括和指导文化生活事实。目前使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中,共识之一是至少应该强调“活态性”。作为在历史中展开的文化实践活动,具有历史的规定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别于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基本特性, 就是依附于个体的人、群体或特定区域空间而存在的,是一种活态文化,可以说“活态性”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在属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最真实而重要的价值意义就在于它是当下人们正在实践着的生活方式,是活的文化事实。而其“活”离不开文化主体――传承人,活态的本质或核心就是人,[2](P114~123)指其存在于人们的现实生活中,表现为人们特定的生活方式,作为文化主体的人实践着,遗产才能“活”起来。从目前所认定的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来看,其中很大部分是被称为“艺术”的部分。在民族民间文化活动中,艺术大都没有独立的本体性存在,它就呈现为民众的生活方式,文化主体在很多艺术活动中既是创作者、展演者,也是欣赏者,他们作为艺术的创造、操演、欣赏主体,贯通于该文化实践全过程,是该项艺术的承载者和传递者,保证了该文化过程及其完整性、延续性,从而使之代代相传。在研究和实践层面,对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关注一直更多地停留在文化艺术客体――“物”上,专注于文化事象。最直观的关注方法就是“采风”,从活生生的文化实践中摘出片断事象作为文化的表征,见物不见人,把文化艺术当成静态的标本而不是不断生成的实践活动,于是,“传统”被当成了文化事象本身进行保护,而忽略了生成“传统”文化的文化传统是一个由主体运作的文化生存发展机制,文化传统在主体的操演下决定了文化怎样在自身既定轨道和现实境遇两者形成的纵横关系网络中生长。文化不可能一成不变,在今天这样的特殊文化背景下更不可能,而文化的生长需要人和“物”两相结合,只有通过人的实践,“物”才能得到延续发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强调其活态性就是强调传承人这个文化实践主体,因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项目申报认定中,强调基本的要件之一就是要有传承人,有传承活动,以保证它是活态的而不仅是标本。

(二)秉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文化属性离不开传承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历史地形成的,每一种来自不同文化的遗产项目都秉承文化母体属性,拥有该文化的独特性,这也是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被选择、被命名、需要被传承的内在依据。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与认定中,不仅是基于其杰出的技术形式特征,更主要的还是它所代表的各种文化的表征,内含了该文化的编码逻辑。对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技术并非决定性和最关键要素,技术形式符号所蕴含和表征的文化基因意义更为关键,[3](P11~21)从而能够参与构成文化多样性、丰富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母体文化的这种整体性关联决定了文化实践主体在其中的重要性,作为文化的一个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文化具有的内在结构关联,正是由于主体的存在才整合为该文化整体,剥离了主体,遗产就只能转化为单纯的技术形式。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中,强调遗产是一种活态文化,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活态文化就是依然作为民众生活方式、保留了该文化属性的文化,如上所述,只有作为文化主体的传承人的实践才能保证活态性。目前对各种地方性文化的关注基于各种错综复杂的缘由,因此,经常出现反客为主,用客位观念代替主位观念进行理解的现象,尤其是在权力介入引导的自上而下的文化遗产运动中,在代替性理解中容易造成隔靴搔痒或重新解释而扭曲他者文化的现象。人类学学科强调,要真正理解他者文化,必须尊重文化持有者的表述和理解,在对一种文化进行解读时需要主位客位并置讨论,才能在彼此的对话中达到对一种地方性文化的理解。[4](P13~18)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中要求尊重当地人意愿,尊重文化主体自身的选择,因为那是“他们的”文化,他们置身其中并与其融为一体。更为特殊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和项目绝大部分属于被划分为“艺术”的文化,作为“艺术”的文化有其不同于其他文化门类的特殊性,那就是它感性直观的独特符号形式,这种符号形式孕育于其文化并与其文化相互契合,水融,不仅对艺术背后的文化的体验需要来自于持有者内部眼界,而且对艺术形式本身,看似可以相对超越文化的“单纯”审美品位也来自于文化的形塑。在主体的感官与文化合而为一的历史进程中,艺术形式的养成需要内在文化的支撑。所以,对传承人的界定至少包括重要的两点,一是掌握特殊文化技能,二是享有该文化。无论如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讨论都离不开遗产背后的整体文化,而沟通二者的中介就是传承人,是他们把携带的文化积淀和对自身文化的理解放进了既定的文化形式之中并不断进行着形式创新,各民族文化才能在历史进程中运行在自己既定的轨道上,保留并生成着与其他文化不同的属于自己的个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范畴中,只有形式而没有传承人及其传承实践的文化不能被划定其中,同时还强调当地人群或享有该文化人群的想法。这样,就能够把文化主体传承人放在其应有的位置上,还艺术主体在艺术实践活动中应有的地位和意义,改变以往民族民间艺术研究中见物不见人的现象。文化遗产的传承不仅是文化事象的保留,更是文化主体对文化事象的操演和不断创造,从而实现一种文化的真正传承发展。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意义和作用

传承与发展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两个重要的关键词,表面上呈现的是文化客体自身的不断延续和演进,事实上,是作为文化主体的传承人对文化的不断操演与不断创新的过程。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中,传承人的作用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传承发展的文化主体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未被命名以前的传统社会中,文化的延续发展是一个自然过程,文化在民族的代际之间自然传递,通过家传、师承或社会传承等诸多方式和途径,在一代代传与承的生活实践中绵延下来,只要生活方式仍在继续,就能保证相应的文化自然地被传递下来。今天,被命名为不同级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那些文化项目只是各民族文化中的滴水,各民族创造的不可计量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多元文化背景压力下仍在传承,依靠的就是民众群体。从文化建构论出发,传承发展内在地包含了创新,把一种文化纹丝不动地保留下来既不是文化发展史上的事实,也不符合文化发展逻辑,文化总是在其遭遇的环境中朝着自己的方向现实地生长着。文化的创新离不开文化主体,“物”自身不可能随着环境改变自身,“物”凝聚着的是人的观念和具体的操作。从具体层面看,每一个文化的传承发展都经由个人创造,作为传统的文化因群体共享看起来好像是群体发展,但很多文化实践可以证明,传统的生成及发展是个体与社会文化之间互动的结果,它不仅是集体记忆造就,更来自于个人叙事突破传统自身增减和完善的创新,在很多著名的民间艺术活动中都可以看到这样的例证。[5](P24~36)

由于个体与社会文化互动的不同结果,文化在个体身上的分布和携带是不均衡的,不同领域总会出现某些杰出人物,成为该文化前进的推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名录,就是对该文化杰出的实践主体进行选择性认可与褒奖,是对一种文化诸多传承个体中独具特色或颇具典型的文化操演风格的认可,风格成为个体参与文化创造的一种度的标志。在很多文化实践中可以看到传承人的生存策略、知识结构与传承方式等对一种文化自身发展的影响,这也是民间手工不同于机器批量复制的根源所在,它尊重的不仅仅是直观的劳动量,更主要的是手工背后主体所赋予的生命亲历性及温润随心的情感体验,正是这些生命的内在欲求推动了形式的创新发展,生成了特殊技艺。在这个人与集体共同推动的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中,传承人主体成为文化发展的生产性动力,极大地推动了民族文化的创新发展。

(二)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非自然传承的主要力量

当代民族文化处于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自我与他者等多元文化并存格局中,文化发展的自然河道在多重力量的影响下不断发生突然改变甚至是中断,传统文化发展面临的压力是空前的,文化的自然传承面临中断的危险,这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提出和强调的背景。这样,传承人尤其是那些被命名的传承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们从两个方面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

1.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文化自觉意识

当文化离开自然传承的轨道时,其传承需要在文化自觉意识的引领下才能顺利进行,文化自觉意识依赖于文化主体而产生存在。在不同文化发生碰撞接触及交流互融的过程中,彼此成为参照将激发各文化自意识,从而极大提高文化发展的自觉性,增强该文化自身内部生长调适机制。而在当代文化背景下,文化接触交流并非能够以“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理想状态进行,对很多地方性文化来说,只有通过各种方式和利用各种契机不断增强文化主体的自觉文化意识,才可能增强该文化的传承发展活力。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首先介入的是政府与学者,作为文化发展方略以政治话语姿态自上而下铺开,他者的话语几乎淹没了自我的声音,如与当代文化接轨的“知识产权”问题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对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主体来说是陌生的;节庆类遗产实践中,民俗变官俗的现象也非常普遍。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对该文化的自我认知和反思如其意义及保护传承等文化自觉意识首先源于那些被命名的传承人。

在实践中可以发现,被命名的传承人经由他者命名及资助活动后,逐渐培养起他们对自身文化知识的反观意识及视角,之后又为了政治、经济、展演等不同目的,迎来各组织机构提供的更多渠道和契机对该文化进行操演,如此往复,逐渐培养起他们对自身文化的自意识,并由点及面地以一种示范性培养地方民众对该文化的自意识,再逐渐上升为对民族文化的强烈的、稳固的自觉意识。文化自觉是文化生存发展中的强烈稳固的自意识,只有相应的文化自觉,文化的传承发展才不会只是被某些外力驱使推动以达到某些功利的目的;也只有相应的文化自觉,文化才具有强大的内在动力保证主体的文化传承意愿。如云南少数民族很多被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类文化,20世纪80年代以前,在强大的政治力量影响下,具体事象已留存不多,90年代以后,在各种文化认同场景中,各种合力促使直接的现实目的与心中留存的文化记忆相互契合激荡,在部分人群尤其是杰出的民间艺人中激发起一定的文化自意识,这种意识与文化惯性相结合,逐渐实现着自我文化的恢复或重构。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最先被激发起并养成文化自觉意识的大多是杰出的被命名的传承人,因此,传承人在更好地促进地方文化保留和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体传承通道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国际性认同的文化思潮,根源之一就是传统与现代的矛盾。各民族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文化产生和对应于传统社会,是传统社会各地方人群适应自然社会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特色文化,它犹如一条河流,在传统社会中大多可以在既定的河床内向前流淌。而现代社会的生产方式彻底颠覆了传统文化生存的根基,它的河床被修改或者直接消失了。这种特殊语境使传统文化何去何从成了文化研究和实践的热点和难点,从而兴起了一轮又一轮传统文化传承保护思潮。在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中,生活文化的变迁导致自然传承链的断裂,传统文化的发展需要人为的干预,其传承保护成为一个时代课题。政府和学者合力提出的理念及出台的政策都不少,但只是宏观的理论的指导,具体的传承实践也还停留于说得多、做得少的阶段,犹如明确了战略目的还需要靠一次次具体战役及其中的战术去完成一样,充分的理论描述需要在实践环节中展开和实施。

在非自然传承环境中,依靠文化惯性进行自然传承已经不可能,于是,“保护”才成为民族文化发展中的重要概念。要保护一种文化,不是止于静态的标本展示,更重要的是作为文化的传承延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就需要积极主动有意识地为之,传承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从理论到实践的具体枢纽和中介,决定了他在其中的重要作用,这种作用目前尚未得到发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旗帜下,一批批杰出的地方文化持有者被挑选出来,以命名、资助,甚至立法等方式确立他的文化地位、文化责任,以保证他的文化传承实践,是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的一项重要举措。然而,从对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现状调查中可以发现,在目前已经完成不同批次、不同级别的传承人命名,相关资助也逐步落实到位的情况下,项目的传承实践并未发生实质性改变,传承人的有关责任与义务还停留于纸上,很多被命名的不同级别的传承人仍然停留在以前的自然传承状态中。

因此,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就是要从重视传承人入手,在明确其责、权、利的前提下,细化传承人的责任与义务,围绕此制定实施的具体措施并监督落实,以此构建起非物质文化遗产具体可行的传承通道。这样就可以以传承人为结点,统摄起每一次传承实践所需要的契机、场景、方法、途径等,形成相应的传承运行机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发展提供一条切实可行之道。同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传承人的代际断裂是传承中最严峻的挑战,尤其是那些需要特殊技能的项目,调查中,很多传承人最担忧的就是现在年轻一代不愿意继续传承该文化,项目传承后继无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除自身亲历亲为进行项目传承外,他还有重要的传承活动就是培养传承人,以保证该文化代代相传,因此,在具体传承通道构建中,传承人的意义是不可替代的。

[参考文献][1]顾军.从《保护》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思维[J].江西社会科学,2006,(3).

[2]祁庆富.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传承及传承人[J].西北民族研究,2006,(3).

[3]乌丙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和认定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7,(1).

篇2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艺术;传承样态0前言

我国民间艺术是民众实践与经验的智慧结晶,在历史文化长河的积淀中逐渐形成了震撼心灵的经典艺术。当我们触摸手工艺品的时候,它们体现着匠人的聪明与智慧;当我们聆听高亢悠远的信天游时,我们正在与民间古老的精神对话,诉说着经久不衰的民间艺术魅力。在人们日趋注重精神文化享受的今天,民间艺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先人留给后世子孙的丰厚礼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因此,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视角,研究我国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能够赋予我国民间艺术永久的活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我国民间艺术的特点

随着我国申报项目《中医针灸》《京剧》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国成为入选项目最多的国家,如何进行民间艺术传承成为热议的话题。昆曲、蒙古族长调民歌、南京云锦织造技艺、花儿等民间艺术形式是各族人民长期以来创造积累的重要文化财富。上述民间艺术具有文化多样性、政治文化标识的特性,它所包括传统表演艺术、社会民俗礼仪与节庆、传统手工艺技能等方式。民间艺术是在当前的实践过程中将历史形成的特色显现出来,属于活灵活现的历史重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表现形式,体现了文化创造的群众创造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民间艺术依托于传承人的技艺、声音形象为载体,使民间多元化的文化种类得以相传,保护艺术脆弱性的重要措施是进行良好的艺术传承。

2我国民间艺术的传承的必要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制度的终极目标是保护有价值的民间艺术。民间艺术来源于艺人的实践与经验,通过口传身授的技艺流传;其艺术作品不论是曲艺还是技艺都是源自于对生活自然万物的热爱,是结合自身生活体验而进行的二次创作所,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与丰富情感寄托。民间艺术在提炼的过程中,因民间艺术存在的客观环境的不适宜与民间艺人薄弱的传承理念,导致许多民间艺术消失绝迹,成为文化历史中永不愈合的伤疤。我国民间艺术面临尴尬的处境,后继无人、技艺流失、缺乏艺术传承的理念。再观民间艺术的社会环境,现代工艺的迅猛发展挤占了传统民间艺术发展的空间,人类对商业文化的售卖远远超过了对传统民间艺术文化的关注,民间艺术的生存空间在现代化城市化进程中岌岌可危,诸多优秀的民间艺术正在走向消亡。我们在扼腕痛惜的同时,需要正视民间艺术的传承路径,实现民间艺术的可持续发展。

3我国民间艺术的传承的路径

3.1以宣传为依托,将民间艺术融入社会

民间艺术来源于艺人的生活实践,其艺术传承在现代化的今天并不容乐观,面临逐渐萎缩、消亡的危急局面。为了能够将具有文化、历史、艺术价值的民间艺术进行传承,需要从宏观角度对民间艺术特色进行全方位的把握,用理性的视角做好这样工作。首先,通过媒体宣传,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艺术的概念输送给大众,建立起民族化的民间艺术理念。其次,建立专门的民间艺术网络宣传平台,通过网络的作用将这种理念深化。同时,采用举办民间艺术之乡的形式促进民间艺术形式的固定化,与当地民间艺术展进行融合,树立起社会全民保护民间艺术的意识,激发民众保护民间艺术的热情与自觉性,真正做到民间艺术来源于群众并服务于群众。

3.2以制度为保障,完善民间艺术的保护机制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间艺术需要依托于传承制度的完善,将这份历史责任的接力棒传递好。首先,制定完善的民间艺术保护制度是文化传承的前提,不仅包括技艺的传承人还包括技艺的保护方案、抢救方案、申报方案,系统全面地进行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其次,建立良好的传承机制,加强民间艺术传承人的人才培养,鼓励艺人将具有价值的绝技带徒授艺,避免艺术文化的消亡;组建专业队伍对技艺的流程、资料等研究、整理,将民间艺术的资料留存

鼓励喜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年轻人深入学习,并建立民间艺术专家库,使年强学习者可以得到专业指导。再次,将民间艺术的保护与当前的教育模式结合,开展民间艺术进课堂活动,培养学生对民间的文化热爱,为民间文化的传承做好人才的储备;将民间艺术编入乡土教材,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兴趣,注入民间艺术文化学习的动力。

3.3以文化产业化为目标,释放民间艺术文化经济效应

民间文化之所以流失、消亡,更多是民间文化艺术在现代化市场经济中渐行渐远,推动文化艺术非物质遗产的市场性保护,发挥文化的经济效应是文化永保动力的基础。一方面,民间艺术文化的良好发展可以助力地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实现民间艺术的群众化、社会化、市场化,进行民间艺术市场化的初步实践。在良好的市场环境下,民间艺术适应时展的要求,能够在保持原汁原味传承的基础上做到技艺的创新。例如,起源于明代、发展于清雍正、乾隆年间的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在当地文化遗产的保护过程中,注入市场的创新元素,实现了经济效应与文化效应的双赢。另一方面,在民间艺术文化传承的过程中,需要在原本艺术形式的基础上,打造民间艺术的特色文化,使民间文化发展符合时展的潮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艺术文化精神。

3.4积极拓宽民间艺术保护的方法,实现民间艺术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抢救实践中,以维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规律为核心,以原生态活态为基本样态为基本原则,逐渐摸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艺术保护方法。目前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法主要分为活态整体性保护,即建立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将民族文化遗产置于真实的保护环境中,例如羌族文化生态保护;生产性保护,结合馆藏与再生产加工的进行传承,例如河北沧州吴桥杂技艺术节;记录式保护,即借助于现代载体技术,将民间艺术分类、整理,使民间艺术文化的资料得以保存,例如中国艺术研究院设立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另外是通过博物馆的展示与收藏,使大量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结晶能够薪火相传。除此之外,我们需要在现代化科技的依托下,积极拓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法,将民间艺术的恒久魅力不断传承下去,点燃中华文明的艺术圣火。参考文献:

[1] 田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民间艺术及其传承[j].民族艺术,2011(04).

篇3

关键词:传统;现代;非遗;装饰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繁多,形式多样,文化底蕴深厚,但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仅仅只是被收录进各级非遗名录,对非遗项目只起到了调查和记录的作用,没有很好地进行传承和发扬,使得很多非遗项目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为了进一步弘扬非遗文化,传承非遗项目,如何利用新时期的创新创意设计,将非遗融入现代装饰艺术已经成为当今热门话题。

1现代装饰艺术中的非遗装饰元素以及文化内涵

我国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10类: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1]传统手工技艺因其形式多样、具有实际载体、技艺性强、花纹特色明显等多个特点,能与现代装饰艺术很好的融合,强有力的烘托产品内在艺术特色,使产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本文选取瓯塑、黄杨木雕、苍南夹缬、细纹刻纸等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手工技艺,根据这些传统手工技艺与装饰艺术的结合层次,将其分为三个层级,并对这三个层级分别进行深入研究,并延伸拓展。

第一层级:技艺搬迁。所谓技艺搬迁即指将传统手工技艺原封不动或者简单整合,将其完整搬迁到现象产品装饰艺术中,实现传统手工技艺与现代产品的第一层级结合。这一层级结合比较简单,主要通过利用原技艺特点,改变其基材、表面形式等方法,实现技艺搬迁。在此基础之上,产品设计者结合瓯塑特点,利用瓯塑油泥自身特性,将图案缩小,将其制作在眼镜架上。设计者可以利用镜架本身镜腿宽度以及金色斜线的位置,在斜线上制作出金色花瓣的感觉,为镜架增添几分优雅,使镜架更具文化底蕴。类似的方式还可以应用到其他传统手工技艺中,如将小面积瓯绣作品、细纹刻纸作品等,采取简单结合的方式,将这些传统手工技艺运用到现代装饰艺术中,打破传统非遗作品宣传方式,使消费者在购买这些产品时,主动了解、认识并接纳非遗文化。

第二层级:加工技巧。传统手工技艺加工自成一体,加工特色明显,产品独特,深受人们喜爱。有些有特色的手工技艺,可以在原有基础上,缩小加工面积、减少加工复杂程度、变化加工形式等,甚至可以将这些不太复杂的手工技艺交由消费者进行判断、选择,根据消费者意愿进行个性化设计和定制,使传统手工技艺和现代产品设计有机结合。第二层级主要在第一层级基础上,通过对手工技艺加工技巧的分析,将这些非遗手工技艺加以转化,将其移植到现代产品装饰设计中,或者结合现代先进的加工设备,体现消费者个性需求,在装饰设计中添加传统手工技艺。

(1)仿黄杨木雕工艺。温州黄杨木雕,作品内容贴近社会,作品造型生动,其刻画的人、物神形兼备,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内容题材大多表现中国民间神话传说、民间风俗习惯中的人物、动植物等,如八仙、寿星、关公、弥勒佛、观音等。黄杨木雕刀法细腻,图案清晰、生动,现代产品设计中,吸收黄杨木雕的加工特点,将其和先进的精雕机相结合,将黄杨木雕这项手工技艺应用到现代产品装饰中。利用雕刻机仿黄杨木雕技艺特点的眼镜产品。

(2)仿细纹刻纸工艺。温州细纹刻纸刀法精妙绝伦,图案线条细若游丝,工整细腻,纤而不繁,手法高超者可以在一寸见方的纸面刻出50条线条,其纹样细若游丝,经过这些刀具打造的经纬格子线,手工技艺者能随心所欲地刻画装饰图案、纹样。眼镜镜腿表面的花纹可以采用镭射加工,能在镜腿金属饰片表面形成很好的一层细致花纹,并且花纹大小不受限制,花纹复杂程度由设计者决定,能很大程度提高本款眼镜档次。同时眼镜销售人员可以通过对这款眼镜特色的宣传使消费者了解这款眼镜的文化内涵,了解温州细纹刻纸手工技艺的特色,增强对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加深消费者对这款眼镜的喜爱程度。

(3)仿苍南夹缬。温州苍南夹缬是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一种在织物上印花染色的传统手工技艺。苍南夹缬手工技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苍南当地广为流传,20世纪初,本地民众婚嫁均会选用当地夹缬技术制作相应织物。2006年“苍南夹缬”列入第一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第三层级:提炼升华。经过技艺搬迁和加工技巧沿用,非遗手工技艺能在现代加工技术手段之下,实现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并在各类工业产品中加以体现,从而使工业产品和非遗更好的结合,也在工业产品中体现当地非遗文化内涵。在这两个基础之上,提炼升华主要将流传至今的非遗手工技艺中的图案、花纹、加工特点、工艺特点等各种内容加以综合,[2]并将其进行提炼和提升,用现代工艺手法在现代工业产品上得以体现。非遗手工技艺中,很多图案、花纹、颜色、工艺特点等,都和当地民众生活、生产以及风俗相结合,有很强的文化气息在内,如瓯绣、瓯塑、细纹刻纸、苍南夹缬等多种手工技艺,图案以花鸟、山水、人物等为主,制作细腻,图案清晰,颜色鲜艳生动,层次感强,作品效果突出,制作精美。在此基础之上,很多工业产品也吸取这些非遗传统手工技艺特点,结合现代工业设备,将这些优美的图案、花纹提炼升华,结合产品本身尺寸、造型基础等加以应用。

2总结

温州当地非遗手工技艺有着很强地方气息和浓厚的文化底蕴,手工技艺很多都展现了南方手工艺人精妙的技艺和细腻的装饰风格。[3]这些细致、烦琐的装饰花纹和图案,结合现代先进的加工设备,通过简单搬迁、加工技艺搬迁和提炼升华等方式,将温州当地的非遗手工技艺成功转化到现代工业产品中,使这些非遗手工技艺能通过现代产品得到更好的体现,也使非遗手工技艺的精髓在现代产品上得到传承。以非遗为基础,通过现代加工手法设计、生产的现代产品,能使消费者在了解温州当地民俗文化的同时,更好的认识、接纳、传承和推广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更好地认识温州、了解温州。[4]参考文献:

[1] 汪颖.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设计案例研究[J].包装工程,2012(06):6871.

[2] 宗伟刚,段晓昀.黎平侗族童帽装饰艺术研究[J].装饰,2013(03):8486.

篇4

关键词:艺术设计;实训教学;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7-0238-03

实训教学是基于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教学模式,是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消化并巩固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反映出自身的实训教学特点。云南民族大学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实训教学开拓思路,整合校内外艺术教育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引入艺术设计专业实训教学环节,邀请国家级及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走进学校开展教学活动,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设计大赛等,使校园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场所,并有效促进现代设计与传统民族文化精髓的融合,走特色之路,对于培养具有创新性的应用型人才的探索具有积极意义。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语境下的艺术设计实训原则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艺术设计价值的文化来源,也应成为艺术设计取材的重要宝库,而现代艺术设计应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创新的有效途径,本着走特色之路的专业办学理念,在艺术设计实训教学活动设计中,应遵循以下三条原则。

1.注重展示性。实训教学活动立足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貌,让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直接从传承人的言传身教中了解民间手艺的文化特点和工艺产生的全过程,增进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精神内核的理解和把握。文化具有公共性,它会因为享有的人越多而越有价值,越受到尊崇。然而,文化的公共性受到社会关系的制约,有时候文化持有人群不愿意公开或开放自己的文化,有时候文化持有人群受环境、语言、媒介等因素制约不能对外传播自己的文化。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就显得特别重要,这种重要性源自它的双重价值,一是存在价值,包括物质价值和研究、观赏、教育的价值;二是经济价值,包括直接和间接的经济价值。在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由文化遗产资源带动的旅游业在整个国家的经济中占有相当高的比重。因此,在实训教学中将民间手艺人的作品进行展示,一方面可以让教师和学生更好的体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价值,另一方面可以促进教师和学生进一步思考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与现代设计理念结合,产生顺应时代潮流的设计作品,使“遗产”产生更大的经济价值。

2.注重互动性。实训教学活动由传承人现场授课,在课堂上做示范,演示一个完整的产品制作过程,从材料的准备、草图的勾画、颜色的挑选、制作的步骤、成品的展示等环节一一向学生做详细介绍并带领学生完成独立作业。学生现场作业时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都可以直接和传承人进行交流和沟通,在课堂上形成民主、平等、开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习惯在课堂上得到落实和凸显,让学生了解设计原理、掌握工艺流程、熟悉操作环节,从而实现实训教学的目的和意义。另外,很多传承人来自民间,甚至来自少数民族,对语言和文化的掌握程度良莠不齐,然而在教学活动中,传承人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研究者,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下,研究为何教?教什么?如何教等问题。促使传承人必须思考如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的传播,使学生能接受并且心领神会。这个学习过程日积月累会转化为传承人的教学经验总结,为下一轮的实训教学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逐步提高教学水平,使实训教学的开展更为有效和顺利。通过师生、生生、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3.注重可持续性。实训教学活动通过分批次、分类别的办法,逐次邀请不同类别的传承人进入校园开展教学。每个学期初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本学期实训计划,挑选合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入校讲学,逐渐形成一种长期性和系列性的传承人“小分队”,实现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校园”活动保留下来的可持续性和循序渐进性。从云南民间本土的情况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现有3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可为艺术设计提供深厚的文化信息,但在教学活动中,应结合专业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和可持续性的规划。因此,有计划、有组织的选择传承人授课是保护、传承、利用和发掘“遗产”的历史必然,也是大学完成文化传承功能的使命。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语境下的艺术设计专业实训内容

1.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校园系列活动。云南民族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将文化厅组织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校园活动和艺术设计专业实训教学相结合,已形成规范化、常态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教学改革创新活动,截止目前,已涉及六个类别的民族传统手工艺,分别是甲马纸、刺绣、扎染、木雕、剪纸和东巴画,每个类别邀请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传承人进行为期两周的现场传承教学,教学结束后举办教学成果展,展品丰富,富有创新力和表现力,体现了较好的实训教学效果,在社会、学校和学生中引起了较大反响,对学院专业建设、学风建设和校园文化氛围营造都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2.“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设计大赛暨设计展。云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繁多、体系庞大、底蕴深厚,凝聚着各民族祖先千百年来的心血和智慧,展现了卓越的创造才能。现代设计固然追求国际化的发展,然而在多元文化共存的背境下,关注传统民族文化,深化设计中的中国元素和民族元素才是使中国设计走向国际的必由之路。“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设计大赛,探索用现代元素包装传统文化,通过设计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重新整理演绎与设计创新,以视觉设计的方式传播,更好的体现其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设计比赛为学校师生提供了艺术创作源泉和社会实践的平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开辟了新的思路。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语境下的艺术设计实训成效

1.特色鲜明,注重实效。职业技术学院一直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校园”活动就是对学院办学理念的实践,在云南区域内的高校中率先将民间手工艺的保护与传承纳入到实训教学的环节,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学生经过实践锻炼,提高了动手能力,开拓了文化视野,在毕业设计和设计竞赛等活动中,能将实训教学中学到的技艺和文化应用到现代设计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和表现,重新整理演绎与设计创新,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进行延续性发展,在保护与传承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并取得初步成果。

2.师生互动,教学相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实训教学活动搭建起大学生通向民族传统文化的桥梁,为学生提供了认识、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机会,为学生铺设了一条通往民族民间艺术文化的道路。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高涨,带着好奇和欣赏的眼光目识心记传承人的技艺演示,并将这种技艺靠自己的实践练习转化为设计产品或临摹作业。而传承人的角色也从民间艺术家转变为教师,教师就必须把自己的实践经验转化为理论知识教授给学生,面对这样的身份转变,促使传承人不得不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和语言组织能力,把口传心授的民间技艺变成一种有规范记录、有规律可循的理论方法。

3.“学”与“分”联系,规范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校园”活动纳入学生的学分体系,跟据学生参与授课情况、作品制作效果、参与设计竞赛等认定学分。出勤率、作业等平时成绩都有量化表格,传承人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给出学分,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传承人教学的严谨性。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都会坚持做好每次作业、每件作品,在学习技艺技能的同时,培养了自己的意志力和创造力。学分制的规范管理为实训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效保障。

4.完善机制,力求长效。云南民族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已于2010年被云南省文化厅授予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基地,并建立了相应的管理机制,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在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实训教学中有序顺利的开展。相关实训教学内容有,组织专业学生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校园”活动;组织专业教师参与学习,利用多媒体技术,记录并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的手工艺技能,切实做好“遗产”的保护工作,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逐项将云南省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高校进行讲学,陆续形成规模和品牌效应,在稳定、完善的管理机制下,形成实训教学的可持续性发展和深度发展,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教学基地和观摩基地,逐步实现实训教学的特色模式。

非物质文化资源的丰富程度在一定意义上反映民族和国家的“精神的高度”。许多非物质文化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不但遭到破坏,而且由于它的无形特征,其消亡的迹象被漠视。云南民族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在艺术设计实训教学中,将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引入课堂,一方面使实训教学初具特色,另一方面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工作落到实处,取得艺术设计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共享、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成效。这种有积极意义的成效在今后的实训教学工作还将继续深入开展,以期形成更加完备的实训教学模式和“遗产”保护与传承机制。

参考文献:

[1]高丙中.作为公共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J].文艺研究,2008,(2).

[2]何星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民族文化现代化[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6).

[3]王群.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的现状及保护对策[J].民族艺术研究,2005,(5).

[4]李曼丽.白族民俗的活态文化——甲马及其象征意义[J].装饰,2006,(5).

[5]刘傅森.关于白族扎染的文化思考[J].大理学院学报,2007,(B12).

[6]陈劲松.云南特色民间工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

[7]程浩.彝族刺绣在云南旅游工艺品中的保护性开发[J].大舞台,2011,(4).

篇5

【关键词】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美术课程建设;教学体系

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概念后,“非遗”的研究和保护在我们国家迅速展开,在高等院校当中同样开启一股研究“非遗”的热潮。2002年10月,《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与会专家就高等教育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事业中的使命与作用建言献策,呼吁大学教育在越来越多的优秀非物质文化艺术遗产濒临消失的关键时刻,发挥应有的作用,这次会议开启了构建我国“非遗”教育体系的序幕。

自此之后,很多高等院校相继成立了专门的机构研究和保护“非遗”,如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大学、苏州大学、西北民族大学等高校相继成立了“非遗”研究中心。同时,一些高校在公共课和部分专业课的授课中尝试性地开展“非遗”课程教学,如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工艺美术专业开设热贡唐卡教学等。特别是2011年国家颁布施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十四条明确规定“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更是为“非遗”在高校教学中常态化发展奠定了基础。笔者作为广西的高师美术学专业教师,近年来一直尝试把本土的“非遗”美术元素纳入艺术理论课程的教学当中,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就如何在广西的高师院校开展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美术课程教学实践及其模式建设提一些设想,以期和广大同仁为我区“非遗”的发展与传承尽绵薄之力。

一、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概况

广西地处我国东南,是中国唯一的沿海、沿边、沿江的少数民族自治区,也是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份。在悠久的历史发展中,以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为主的12个世居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遗”承载着广西各族人民的生命记忆,反映着他们的传统生活和生产方式,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自治区政府就已经开始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和抢修工作,出版一系列少数民族风俗、民间艺术等方面的著作。直到本世纪初,中国的“昆曲”进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一石激起千层浪,全国上下出现了研究“非遗”的热潮,广西也开始了全面的“非遗”研究和保护工作。2003年,自治区政府启动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1+10”工程,即以建设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为主,以南丹里湖白裤瑶、三江侗族、贺州客家等10个民族生态博物馆为辐射的民族生态博物馆群,努力创建和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模式。2005年,自治区政府颁发《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桂政发〔2005〕47号)中明确提出工作的目标是:“通过全社会的努力,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有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使我区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并得以传承和发扬。”并提出多种途径保护广西的“非遗”。此后,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与广西民族大学合作成立“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并启动“薪火相传工程”,以及“全区公共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业务培训班”“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人才进修学习班”等各种培训活动,进一步加强对本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和传承工作。时至今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二、广西高等学校开展“非遗”美术课程教学的必要性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和城镇化步伐的加速,广西许多优秀的“非遗”艺术遗产正面临大面积的消亡,少数民族语言的语境丧失、生态环境的大规模破坏、“非遗”技艺的传承断裂等一系列问题接踵而来,昨日的“非遗”有可能成为今日博物馆、美术馆中永远的记忆,“非遗”的保护迫在眉睫。

2008年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进教材、进校园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举措,也是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经验。”针对“非遗”保护的紧迫性,普遍认为当前最缺少的是大量高素质的保护人才、优秀的“非遗”传承人和全社会对“非遗”知识的认知与普及,而这三方面的实现,地方高师院校无疑具备最佳条件,也最适合成为大规模“非遗”研究、保护和教育的主阵地。作为广西的高等院校,长期以来肩负着培养基础教育师资和社会各行业专门人才的重任,高等院校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变革,将直接影响基础教育和人才格局数十年的发展和成长。开展“非遗”美术课程教学,可以加速“非遗”知识的普及和高素质“非遗”保护人才的培养。此外,传统“非遗”技艺依靠家庭相传和师徒相授的方式,一旦儿女或者年轻人不愿继承,“非遗”技艺的传承就会断裂,如果把“非遗”技艺纳入我区高校的美术专业课程教学,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和系统的专业技能训练,优秀的“非遗”传承人数将会不断扩大,并广泛带动基层“非遗”美术课程教学和全社会对“非遗”的普遍关注,从而在根源上解决“非遗”传承人缺失的现状。

2011年颁布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一2020)》“总体目标”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广西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西部人力资源强省(区)行列,建成国家民族教育示范区”“广西建设民族教育示范区主要采取以下措施:突出区域教育发展特色;突出民族地区办学特色;突出各级各类学校教学内容的民族特色;突出教育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因此,根据区政府关于打造“国家民族教育示范区”的目标规划,本区高校应该抓住这一机遇,根据自身学科特点和优势,有计划、针对性地开设“非遗”课程教学,加大“非遗”基础知识、实践技能在美术学科教学中的比重,让“非遗”美术课程真正进入人才培养方案,将会对我区“非遗”的保护、传承,特别是对“非遗”的活性和完整性保护产生深远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是地方高师院校凸显地域民族文化、打造教育品牌的必由之路。

目前广西已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共五批,375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47个项目。和美术学科相关的“非遗”涉及民间艺术、民俗活动、民间技艺、传统节庆等多个领域。

三、广西高师院校“非遗”美术课程教学模式探析

(一)整体规划、统一布局

“非遗”美术课程体系的建设应该纳入本科和研究生教学的整体学科规划中。从学校层面而言,应该把“非遗”纳入公共课程教育体系,在公共必修课当中添加至少一门“非遗”通识课程,比如《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程》等,让学生了解国内、区内“非遗”的分布,懂得“非遗”的内涵、特点、分类,以及“非遗”保护、研究和开发的相关知识,为“非遗”在各个专业学科教学的具体实践与深化奠定基础;从美术学科而言,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专业核心课程或专业学科基础课程当中至少列入一门“非遗”美术课程,让学生了解国内、区内“非遗”中丰富多彩的美术元素,懂得“非遗”当中服饰、雕刻、绘画、蜡染、建筑、刺绣等多个领域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以及承载在这些美术元素上深厚的文化内涵。通过这样的“非遗”课程强化,拓展学生视野,加深地方高校学生对身边的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了解,激发学生学习和研究“非遗”的兴趣。

(二)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公选课协同渗透

《义务教育美术新课程标准》2001年推出实验稿,首次把美术教学上升到人文教育的层面,同时,教育部推出三级课程管理体系,给地方学校美术课程建设赋予了更多的机动性和灵活性。此后高校美术专业特别是高师院校的美术专业课程设置中,理论课程的比重逐年增加,除了各个具体专业开设的必修课程,如美术学专业开设的中外美术史、艺术概论;设计专业开设的中外设计史、设计概论等课程外,中外建筑史、中国服装史、中国工艺美术史等课程也进入相关专业的课程教学;同时,各个专业还开设了相应的人文类选修课和特色课程供学生选择,比如美学基础、中国传统文化、民族民间美术、少数民族文化概论等课程。我区高校可以精选一些代表性的“非遗”美术资源,化整为零,有计划、分头进入美术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中,通过不同理论课程的“非遗”美术教育渗透,从整体上建构起较完善的广西民族地区“非遗”美术课程教学的理论框架,为广西“非遗”美术教材和课程体系的建设奠定基础。

此外,按照《公共选修课管理办法》规定,大学生在四年的学习中必须完成一门艺术类课程的选修。因此,美术专业教师开设全校性的广西“非遗”美术公共选修课,向全体学生介绍和宣传我区的“非遗”美术资源,和《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所强调的“向公众、尤其向青年进行宣传和传播信息的教育计划”的精神一脉相承。

(三)专业技术课和特色“非遗”传习坊并举

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通过“口授相传”这一形式得以传承和延续的,因此,传承人的培养在这一过程中尤为重要。近年来,国家和政府虽然都在尽力挖掘和保护“非遗”传承人,但传承人的濒危和现状的脆弱依然不容忽视,少数民族地区的形势更为严峻。比如文化部公布的四批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广西入选25人,其中年龄最大的82岁,最小的55岁,平均年龄71岁,一些独门绝技可能随时面临消亡。因此,地方高校必须利用人才培养优势和专业技术优势肩负起培养本区“非遗”传承人的责任。

从美术学科专业角度而言,应该从四个方面展开“非遗”传承人的培养:一是在美术学或设计专业下设置广西代表性的“非遗”技艺侧重方向。比如服装专业可以开设广西少数民族服饰(瑶族服饰)侧重方向;环艺专业可以开设少数民族建筑(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侧重方向;美术学专业可以开设陶艺制作(坭兴陶烧制与制作技艺)侧重方向,民族工艺(壮锦)侧重方向;等等。二是专业技术课授课中具体的“非遗”技艺学习。比如手工艺课程教学中学习毛南族花竹帽编织、侗族的刺绣、傩面具的绘制等。三是建立特色“非遗”项目传习坊。根据高校的地缘优势和美术专业学科优势,联合地方政府和“非遗”传承人,在高校成立“非遗”项目传习坊,以固定的场所,长期不间断地开展具体的“非遗”技艺的传授和学习,最终形成传授、学习、继承技艺、创作作品并反哺技艺、扩大影响形成规模等良性的传承过程。四是利用美术专业考察课和实习课,在“非遗”集中地建立教育实训基地,定期组织各美术专业学生赴基地开展“非遗”技艺教学实训,亲身感受和体验“非遗”产生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并通过田野调查、访谈等方式整体上认识“非遗”的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

四、广西高校“非遗”美术课程体系建设的关键因素

“非遗”美术课程体系的建设需要系统、科学、合理的规划,需要从培养计划、课程大纲、课时学时等方面精心修订,除了上面的课程构想外,还需要强调几个关键因素和环节:一是“非遗”美术专业教师队伍的培养。没有专业的“非遗”教师团队,“非遗”美术课程体系的建设就成了空话,不但无法传播“非遗”知识和培养传承人,更会扰乱正常的美术专业学科体系,误导学生对“非遗”价值和内涵的认识;二是“非遗”传承人进课堂。“非遗”美术课程体系的建设一定要“非遗”传承人的参与,特别是“非遗”技艺的授课初期必须要“非遗”传承人的亲授,才能保证原汁原味的、鲜活的“非遗”技艺进入高校课堂;三是“非遗”美术课程体系建设中要充分发挥高校的优势和特点,除了“非遗”传承人的培养和“非遗”知识的普及,“非遗”管理人才和科研能力培养也是关键因素之一;四是产、学、研的结合。要把“非遗”的研究、传承与社会发展、时代需求紧密结合,要与当前的经济文化发展接轨,特别是非师范专业“非遗”美术课程教学中,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注重“非遗”项目研发、产品销售、技能推广等方面。

结语

总之,构建广西高校“非遗”美术课程体系,既是新形势下对我区“非遗”保护和传承方式的积极探索,又是普及和宣传“非遗”知识最深入、最持久的有效方式;同时也与我区打造“国家民族教育示范区”的目标精神相一致,也是民族地区高校创建本土化美术教育体系、适应本区域社会文化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有效尝试。当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非遗”的传承和保护是一项长期的、坚持不懈的过程,“非遗”美术课程体系的构建还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与积极参与,需要民俗学、文化人类学、艺术学等相关学科的通力合作,才能真正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教学体系。

篇6

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和对未来生活方式的思考,为传达人与自然和谐的人文精神,充分发挥我校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来创意未来低碳的生活模式。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的2020年创意策划范文模板,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创意策划范文1一.活动前言

为了充分发挥同学们的想象力,以及对旧物利用的能力,苏科化生材料学院团委学生会宣传部特举办一期以“爱由心生”为主题的创意T恤设计大赛。希望同学们通过手绘T恤的方式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变废为宝的能力。

二.活动目的

1、可以使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走出思想的禁锢。

2、可以锻炼同学们的动手能力。

三.活动内容

本次活动是以班级为单位、由班长组织在已定的大主题下自拟小标题(最好不要局限于爱情、亲情等方面,力求新颖),在废旧的白色T恤上围绕自拟的小标题、通过手绘图案(T恤、颜料由宣传部提供)和裁剪等方式完成一件独特新颖的创意T恤,自行拍摄一些照片制成一个PPT记录制作过程,最后由一人简要阐述此次创作的设计说明及灵感来源,时间控制在3~5分钟。

5个班级展示结束后,进入中场游戏。

中场游戏:

1.数7游戏

游戏规则:首先人要多一点,5人以上。任意一人开始数数,1、2、3……那样数下去,逢到7的倍数(7、14、21……)和含有7的数(17、27……)必须以敲桌子代替。如果有谁逢7却数出来了,就输,有谁没逢7就敲桌子的,也输。

2.夹乒乓球游戏

每组两两搭档,一人一只乒乓球拍。在篓子里夹出一个乒乓球,跑到指定的篓子,将乒乓球放进篓子里,跑回起点,当中设置障碍,计时一分钟。几对同时进行,最后篓子里乒乓球多的获胜。

3.踩气球

共五组,每组两人,左右脚捆绑三至四个汽球,在活动开始后,互相踩对方的汽球,并保持自已的汽球不破,或破得最少,则胜出。

四.活动流程

1、活动开始由主持人致开幕词并介绍参与此次活动的嘉宾,并向观众说明竞赛规则。

2、参赛作品通过抽签的方式来决定出场顺序,由主持人报号依次出场。

参赛作品需有模特穿着展示。在展出过程中,由班级自选人员来解说设计理念、灵感来源及其与主题的联系。

3、5个班级展示结束后,进入中场游戏。

4、所有表演结束后,由评委给予公正的成绩并以此评出本次活动的获奖名次。

并对作品进行展出。

五.评分规则

1、评委标准

本次活动评委分为专业评委组和大众评委组,专业评委组由老师担任,大众评委主要由学生担任。

2、评分标准:参赛作品得分要根据综合因素进行分析。

㈠.专业评委打分(80分)

①参赛作品契合“爱由心生”这个主题。30分

②参赛作品体现出新颖的思路和创造力,大胆创新不拘一格。20分

③演讲者语言连贯流畅,声音洪亮。模特仪态大方,举止自然得体。20分

④PPT制作美观,突显班级上下团结一心、积极进取。10分

㈡.大众评委投票。(20分)

专业评委打分 大众评委投票得分 总分

班级__ ①

30分 ②

20分 ③

20分 ④

10分 总分

得分

注:大众评委投票,得票数最多的班级得20分,其余依次递减2分。

六、活动主办单位

化生材料学院宣传部

创意策划范文2活动名称:大学生环保创意大赛

活动时间:__年12月

活动地点:北区26号楼6楼会议室

主办单位:共青团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

承办单位:院社团联合会绿园环保协会

协办单位:院团委宣传部、广播站

一、背景及现状: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以来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和对未来生活方式的思考,为传达人与自然和谐的人文精神,充分发挥我校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来创意未来低碳的生活模式。从而唤醒社会各界保护环境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促进节能减排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二、目标人群:

全院学生

三、大赛主题:减碳有我,绿动未来

四、项目目的:

为增强我校学生和广大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环保的热情,为构建和谐交院,建设绿色交院,特此发起举办本次大学生校园环保创意大赛。

五、作品类型:

1、原创摄影:以环保为主题,展示当代大学生对环保的理解和感悟。

2、绘画:国画、油画、版画、漫画、书法等。

3、平面设计:环保广告、短片及平面图等。

六、大赛流程策划:

(一)宣传推广:

1、海报宣传(彩色15张

普通16张)。

2、比赛前2天用拱门和横幅等进行宣传(各1个)。

3、比赛之前(一个月左右)用校园广播反复进行宣传。

(二)作品征集:

1、要求各系部选出不少于6幅作品进行此次大赛(组委会组织系部评比)。

2、请参赛同学认真填写报名表并在指定日期内和作品一并交到组委会。

3、作品格式及内容要求(附于报名表背后)

(1)平面类(图文版)尺寸统一为a4规格。

(2)电子作品一份。(绘画、书法除外)

(3)手绘作品要求常规尺寸。

(4)系列作品不得超过4幅。

(5)要求原创,主题突出,富有创意。

(6)所有入选作品,将在学校等进行展览,参选作品一律不予退还。

(三)作品评选:

1、由大赛组委会和评审团评选得出获奖作品名单并公布。

2、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评委按照以下评选标准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定。

作品满分100分,其中各项标准的分数如下:

主题突出 30分

创意性 20分

文化艺术性 15分

公益性 20分

视觉感受 15分

(四)奖项设置

一等奖1名(价值80元奖品)

二等奖2名(价值80元奖品)

三等奖3名(价值60元奖品)

优秀奖3名(价值30元奖品)

七、经费预算:

创意策划范文3项目名称(预赛)心系目连 戏起情生

项目信息

学校

预计团队大小

黄山学院

3人

创意类别

文化 其他

实施地区

安徽( 曾住地)

创意

当前,如何关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不仅仅是部分社会群体的责任,而是一项“全民”行动。目连戏是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着重要的文化价值和意义且濒临灭绝。徽州目连戏在我国整个目连戏剧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鉴于此,作为当代大学生,利用所处古徽州的地利优势,在我们前期已经初步调查的前提下,了解到目前整个黄山市五个演出地点的老艺人年龄均已超过70岁,随着他们的相继逝去,目连戏的一些传统唱腔、表演技艺等将无从保存,这一“非遗”将会逐渐消失,为此该项目重点是组织抢救性恢复演出,采用录音、录象等多种形式保存珍贵的老艺人资料,建立一批完整的老艺人档案。不仅使以后艺人们学习目连戏有重要的依据参考,更为历史留下一批珍贵的音像资料。其适用范围不仅对目连戏的保存和恢复具有价值,且对保护地方特色文化,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亦具有重要意义。该项目意在寻求一条对传统文化、民间文化的抢救、保护之路,故具有较为广阔的推广价值。

_创意亮点

(创意亮点是由参赛团队提供给评审人员的参考信息或需要在决赛阶段前保密的核心创意,不予公开。)

详细计划(复赛)

开始日期

截止日期

__-07-05

__-08-31

辅导老师/顾问:

张孝进

黄山学院文学院

文学院古典文学教研室主任

项目时间表: 3月01日――3月20日 调查地点和各地点联系人的确定 (已完成)

4月01日――5月10日 招募志愿者和咨询相关学者(目前正在进行中)

5月20日――6月25日 前期准备(培训志愿者、搜集资料、咨询相关学者, 制作相关的调查问卷等)

6月25日――7月05日 联系各调查地点,确定调查路线和调查方式

7月05日――7月31日 深入全市7个调查地点进行全面调查,(包括组织抢救性恢复演出,录制老艺人唱腔等等)

8月01日――8月31日 整理分析调查数据及其相关资料,制作老艺人档案,在资料整理的基础上,撰写调查报告,并总结相关经验,为以后开展此类活动提供便利。 详细计划:此项活动的开展是继__年春节帮助栗木恢复目连戏演出,以及全面调查马山目连戏现状后,并结合我们专业自身实际以及所处古徽州的地利优势,对徽州地区目连戏现状进行全面、系统地调查,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一类文化遗产的生存现状,以期引起为保护濒临灭绝的珍贵文化遗产作出贡献。

一、相关背景

目连救母的故事最早见载于佛家经典,到了明代,祁门清溪人郑之珍,为借戏曲宣扬佛理,劝人为善,以正社会之风气,在这些杂剧、变文、传说的基础上,于1579年撰写《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3卷100出。它描写了傅相一家人的命运,傅相行善而升入天堂,其妻刘氏不敬神明,被打入地狱,其子傅罗卜孝母情真,地狱寻母,历尽艰险,终于感动神明,救母脱离地狱。

着目连戏“出在环砂、编在清溪、打(即演)在栗木”的说法。即目连戏的故事是以祁门环砂原形,由清溪人郑之珍撰写,栗木村最早搬上舞台。郑本目连戏一经产生,就在原徽州所属的六县流传,且流传到江苏、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四川等地,被许多地方剧种移植上演,300余年经久不衰。

__年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由安徽省祁门县等地申报的编号为231ⅳ?87的目连戏即是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典型代表。目连故事在南北朝时期即随佛经一起传入我国,在北宋年间即有目连戏演出。目连戏是中国现存最为古老的剧种之一,在南北各地广为流传。该戏讲述的是傅相之妻刘青提亵渎神明,被打入地狱,其子傅罗卜(即大目犍连,佛弟子)入地狱救母的故事,以一出戏成为一个剧种这在世界戏剧史上绝无仅有。剧中吸收了许多民间传说和故事,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演出中将“唱、做、念、打”融为一体,穿插以筋斗、跳索、蹬坛等杂技表演,在戏曲表演艺术上独树一帜,不仅对其他剧种产生较大影响,而且目连戏对于戏曲、小说、宗教及民俗等诸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因而被相关学者形象誉为“戏曲界大熊猫”、“戏曲界活化石”。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种种因素的限制,目连戏已濒临灭绝的边缘,可以肯定地说,如果不进行及时普查、抢救,该剧种数十年后将不复存在。故“发掘出、保护好、传承好”这一灿烂辉煌的文化,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二,确定调查地点

1,调查地点:黄山市祁门县栗木、马山、历溪、樵溪四村,歙县长标、韶坑两村,以及《新编目连救母劝善记》的作者――郑之珍的故乡清溪村,以及目连救母故事发生地――环砂村,所以此次调查的地点共8个!

2,各调查地点的联系人都已经联系好(除樵溪外,其为新增加的调查地点,但联系不是问题),如果项目获得实施,我们就可以直接联系并实施,开展公益活动。

三,招募志愿者和咨询相关学者

1,志愿者的招募

a)首先得吃苦耐劳,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沟通能力强,并有相关社会实践经验。

b)考虑到目连戏是由方言演唱,且徽州方言“十里不同音”的特点,要和老艺人交流,所以在招募志愿者时,我们适当选择考虑会说当地方言的同学。

2,咨询相关学者

a)我们黄山学院有徽州文化研究所,有着一批知识渊博的徽学专家,向他们咨询相关知识。

b)我们的辅导员张孝进老师专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并帮助恢复了栗木目连戏,向其咨询、了解。

四,前期准备

1,和志愿者一起搜集相关资料,让大家尽可能多的了解目连戏的一些情况。

2,向相关研究学者请教,讨教调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3,根据先前已有的相关资料,制作一些关于目连戏现状的调查问卷(包括大家以前对其关注程度,艺人们的看法等等)

4,在已初步了解的前提下,根据各个地点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调查计划,力争做到有所侧重,不疏漏。

5,小组成员充分讨论,确定调查路线,确定调查方式(群众座谈,逐一走访,问卷等方式)。

五,执行方案

由于实施地区主要集中在祁门县和歙县,所以我们针对这一情况,准备了两套方案。

方案一:调查路线为先到歙县再到祁门,县内的调查路线可以随机确定,调查的质量可以绝对保证。

歙县地区:考虑到该县两个目连戏演出地都有20多年未演出,其中长标更是长达40年没有正式演出了,据了解,老艺人们还有演出意向。搜集剧本和组织抢救性恢复演出,成了我们的重中之重。

祁门地区:对演出地栗木、马山、历溪、樵溪目连戏的历史传承、生存现状等问题开展调查,对于环砂和清溪,我们则针对其特点进行特殊调查。

方案二:两个地区同时进行

把调查人员分为两组,分别对两个地区进行调查,并进行资料汇总,争取组织最大范围的抢救性演出。

六,调查内容

具体情况如下:

1,对于演出地,我们主要从考究各地目连戏的起源、近期演出情况以及目前现状这三个方面着手:

(1)考究起源方面:试图通过寻找有关文献资料以及询问老艺人和长者,以期获得有用的线索。

(2)近期演出情况方面:向团长以及艺人了解其近20年的演出情况,包括演出时间、地点、剧组演员、演出数量以及内容等。

(3)目前剧团情况:其中主要调查剧本、演员、乐队、道具以及目连戏仪式等现存状况。

a剧本方面:了解各演出地木刻本以及手抄本存在的数量以及所藏人家;

b演员方面:了解各艺人对剧本的掌握程度,演出生涯,初步建立艺人档案;

c乐队方面:调查现有乐器的数量以及乐队对目连戏乐调的掌握情况;

d道具方面:主要是了解现有的数量、残破程度以及初步计算出整场演出所需各种道具的总量;

e目连戏仪式:由于其仪式特殊,目前保留甚少,主要了解其仪式过程和形式。

(4)积极动员老艺人,在逐个采访并录音的基础之上,我们还组织抢救性恢复演出,保留一些表演技艺,并进行全程摄像。

2,对于非演出地,我们根据实际来确定调查方向:作为目连故事发生地的环砂,我们主要寻求有关该故事的传说以及寻找目连故事在环砂的遗迹;对于剧作家郑之珍的故乡――清溪,关于郑之珍的情况就成为我们调查的重点。

(据初步了解,全市共有老艺人20多人,调查期间可以适当地给老艺人们带上一点礼物,价值在30~50元之间)

七,调查方式

1,逐一走访老艺人家,了解老艺人情况;

2,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大家对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关注程度,及其现状;

3,现场采访当地群众和村干部;

4,通过和老艺人以及相关人员的个别交谈,全面了解现状;

5,照片、图片,保留一批艺人图像资料;

6,争取组织抢救性恢复演出,对老艺人唱腔进行录音,保留音像资料;

八、活动总结

1.搜集并整理本次活动的材料,组织志愿者总结与分享;

2.联系报纸、电视等媒体,报道和宣传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在调查过程中也同步宣传)。

3.积极总结,撰写调查报告,制作老艺人档案。

4,及时地将恢复演出的dv制作成光牒,给每个老艺人分别寄送一份,并把相关信息反馈给他们。

5,向有关部门提交我们的调查报告,以利于该文化遗产的保护,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九,项目实施意义

目连戏作为我国首批目连戏是中国现存最为古老的剧种之一,以一出戏成为一个剧种这在世界戏剧史上绝无仅有。对于戏曲、小说、宗教及民俗等诸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徽州地区是目连戏的发源地之一,学界公认,目连戏的直接源头为明代剧作家郑之珍所作《目连救母劝善戏文》。然而近些年来,由于种种原因,目连戏已经濒临灭绝的边缘。对徽州目连戏的生存现状展开调查,以期初步了解徽州目连戏衰落的原因、过程,通过论证、分析而提出合理化建议,这对恢复目连戏演出、保护古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当地特色旅游、振兴当地地方经济发展均具有比较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十,住宿、交通及安全

1,各地点联系人负责帮我们联系住宿问题,已协商好了。

2,各调查地点都有班车到达,交通基本,没问题。

3,根据以往经验,团队基本不会出现安全问题。

十一,团队优势

1,与相关政府、学术机构相比,完成此项目的优势。

a)我相信我们有更加务实的精神,这一点是我们在以前的调查过程中老艺人对我们的评价,因为在这几年也有学者去采访他们。

b)相对于政府和学术机构,我们更容易让老艺人们接受。

c)由于专业的原因,可能我们关注的范围会比他们更加地广阔,他们可能只是关注到他们所需要的方面。

d)与他们相比,我们会及时的反馈信息。

e)从经济角度来说,我们进行全面调查的经费完全可以比他们少。

2,团队自身优势

1,申请人曾于__年寒假期间协助老师恢复栗木目连戏,且是马山目连戏调查活动中的主要成员,对于目连戏现状调查有着相关的经验。

2,成员中有的是院系学生会干部,负责暑期社会实践这方面,相关经验 也十分丰富。

3,我们黄山学院有徽文化研究所,有着相关研究学者的支持。

4,团队成员多为徽州本地人,可以避免因方言不通带来的语言障碍,有利于调查活动的开展。(因为老艺人年事已高,基本不会普通话)

5,调查的重点地区??祁门,是申请人的家乡,而且这几个调查地点离他家很近,并且还认识不少调查地点的人,所以更有利于调查的开展。

附:调查时长的确定理由

在先前已经提前通知的情况下,对于演出地点,我们只需3天的调查时间,第一天个别走访,录音,拍摄。第二天拍摄剧本,动员老艺人参加抢救性恢复演出。在情况允许的条件下,第三天就可以组织抢救性演出了;对于非演出地,我们主要针对调查,最多只需两天。故主体调查时间定为26天合适。后期资料核实可以在整理资料阶段。 博客

(项目博客属于可选补充信息,由各团队提供、负责维护,大赛不对其内容负责。)

复赛评语/修改意见项目的实施时间可以考虑适当延长,能够更充分利用整个(两个月的)暑假的项目会有更大的社会效益。为了保证公平性和可比性,项目实施的主体应该在暑假的两个月内,其之前和之后的计划仅会作为参考。

项目成员的家乡为目连戏演出地之一,并有协助老师动员老艺人恢复演出的经历,团队之前做了很多相关的调研。

博客内容较丰富,展现了团队成员对此项目的热情。

详细计划书框架较完整,然而内容略显单薄,可以对每个部分进行更详尽的描述。

可以在计划书或博客中更详细的介绍目连戏本身,以及项目成员自身对目连戏的了解和关注它的原因。

阐述作为一个学生团队与相关政府、学术机构相比,完成此项目的优势。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500多个,对一个“非遗”来说,因为它有“非遗”的名号、因为它即将流失和灭绝,所以倡导社会关注或者强调社会应该关注不一定有足够的说服力。为了抢救而抢救,为了宣传而宣传并非是解决“非遗”问题的有效方法。一个文明的产生与发展是因为在某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它成为某个群体生活的一部分,而当此种文明远离群体生活时,它会自然而然的演变,甚至消亡。在这个项目中,一个想法是针对目连戏的抢救性演出,留下录音、录像等资料,这些举动的价值要比号召大众关注“非遗”的行动更有直接社会效益。

项目预算(决赛)

项目

金额

说明

餐费

2240(元)

70元/人 _ 4人_8个调查地点 = 2240元

交通费

1200(元)

300元/人_4人 = 1200元

住宿费

1600(元)

50元/人_4人_8个调查地点=1600元

dv及相机

1500(元)

包括带子,机器租借,后期制作等。

资料费

500(元)

前期以及调查过程中的资料收集

礼物

1000(元)

用于慰问老艺人们(视情况而定)

电话费

200(元)

主要是和调查地点人员的联系

杂项

300(元)

应付一些零散的开销

预算总额:

8540(元)

终审项目预算(6月25日)

项目

金额

说明

餐费

2240(元)

70元/人 _ 4人_7个调查地点 = 1960元

交通费

1200(元)

300元/人_4人 = 1200元

住宿费

1600(元)

50元/人_4人_7个调查地点=1400元

dv及相机

1500(元)

包括带子,机器租借,后期制作等。

资料费

500(元)

前期以及调查过程中的资料收集

礼物

1000(元)

用于慰问老艺人们(视情况而定)

电话费

200(元)

主要是和调查地点人员的联系

杂项

300(元)

比如说洗照片,信息反馈等等

感谢恢复演出的老艺人

2500(元)

500元/调查地点_5个调查地点=2500元

预算总额:

10560(元)

项目信息

学校

预计团队大小

黄山学院

3人

创意类别

文化 其他

实施地区

安徽( 曾住地)

创意

当前,如何关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不仅仅是部分社会群体的责任,而是一项“全民”行动。目连戏是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着重要的文化价值和意义且濒临灭绝。徽州目连戏在我国整个目连戏剧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鉴于此,作为当代大学生,利用所处古徽州的地利优势,在我们前期已经初步调查的前提下,了解到目前整个黄山市五个演出地点的老艺人年龄均已超过70岁,随着他们的相继逝去,目连戏的一些传统唱腔、表演技艺等将无从保存,这一“非遗”将会逐渐消失,为此该项目重点是组织抢救性恢复演出,采用录音、录象等多种形式保存珍贵的老艺人资料,建立一批完整的老艺人档案。不仅使以后艺人们学习目连戏有重要的依据参考,更为历史留下一批珍贵的音像资料。其适用范围不仅对目连戏的保存和恢复具有价值,且对保护地方特色文化,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亦具有重要意义。该项目意在寻求一条对传统文化、民间文化的抢救、保护之路,故具有较为广阔的推广价值。

_创意亮点

(创意亮点是由参赛团队提供给评审人员的参考信息或需要在决赛阶段前保密的核心创意,不予公开。)

详细计划(复赛)

开始日期

截止日期

__-07-05

__-08-31

辅导老师/顾问:

张孝进

黄山学院文学院

文学院古典文学教研室主任

项目时间表: 3月01日――3月20日 调查地点和各地点联系人的确定 (已完成)

4月01日――5月10日 招募志愿者和咨询相关学者(目前正在进行中)

5月20日――6月25日 前期准备(培训志愿者、搜集资料、咨询相关学者, 制作相关的调查问卷等)

6月25日――7月05日 联系各调查地点,确定调查路线和调查方式

7月05日――7月31日 深入全市7个调查地点进行全面调查,(包括组织抢救性恢复演出,录制老艺人唱腔等等)

8月01日――8月31日 整理分析调查数据及其相关资料,制作老艺人档案,在资料整理的基础上,撰写调查报告,并总结相关经验,为以后开展此类活动提供便利。 详细计划:此项活动的开展是继__年春节帮助栗木恢复目连戏演出,以及全面调查马山目连戏现状后,并结合我们专业自身实际以及所处古徽州的地利优势,对徽州地区目连戏现状进行全面、系统地调查,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一类文化遗产的生存现状,以期引起为保护濒临灭绝的珍贵文化遗产作出贡献。

一、相关背景

目连救母的故事最早见载于佛家经典,到了明代,祁门清溪人郑之珍,为借戏曲宣扬佛理,劝人为善,以正社会之风气,在这些杂剧、变文、传说的基础上,于1579年撰写《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3卷100出。它描写了傅相一家人的命运,傅相行善而升入天堂,其妻刘氏不敬神明,被打入地狱,其子傅罗卜孝母情真,地狱寻母,历尽艰险,终于感动神明,救母脱离地狱。

着目连戏“出在环砂、编在清溪、打(即演)在栗木”的说法。即目连戏的故事是以祁门环砂原形,由清溪人郑之珍撰写,栗木村最早搬上舞台。郑本目连戏一经产生,就在原徽州所属的六县流传,且流传到江苏、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四川等地,被许多地方剧种移植上演,300余年经久不衰。

__年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由安徽省祁门县等地申报的编号为231ⅳ?87的目连戏即是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典型代表。目连故事在南北朝时期即随佛经一起传入我国,在北宋年间即有目连戏演出。目连戏是中国现存最为古老的剧种之一,在南北各地广为流传。该戏讲述的是傅相之妻刘青提亵渎神明,被打入地狱,其子傅罗卜(即大目犍连,佛弟子)入地狱救母的故事,以一出戏成为一个剧种这在世界戏剧史上绝无仅有。剧中吸收了许多民间传说和故事,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演出中将“唱、做、念、打”融为一体,穿插以筋斗、跳索、蹬坛等杂技表演,在戏曲表演艺术上独树一帜,不仅对其他剧种产生较大影响,而且目连戏对于戏曲、小说、宗教及民俗等诸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因而被相关学者形象誉为“戏曲界大熊猫”、“戏曲界活化石”。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种种因素的限制,目连戏已濒临灭绝的边缘,可以肯定地说,如果不进行及时普查、抢救,该剧种数十年后将不复存在。故“发掘出、保护好、传承好”这一灿烂辉煌的文化,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二,确定调查地点

1,调查地点:黄山市祁门县栗木、马山、历溪、樵溪四村,歙县长标、韶坑两村,以及《新编目连救母劝善记》的作者――郑之珍的故乡清溪村,以及目连救母故事发生地――环砂村,所以此次调查的地点共8个!

2,各调查地点的联系人都已经联系好(除樵溪外,其为新增加的调查地点,但联系不是问题),如果项目获得实施,我们就可以直接联系并实施,开展公益活动。

三,招募志愿者和咨询相关学者

1,志愿者的招募

a)首先得吃苦耐劳,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沟通能力强,并有相关社会实践经验。

b)考虑到目连戏是由方言演唱,且徽州方言“十里不同音”的特点,要和老艺人交流,所以在招募志愿者时,我们适当选择考虑会说当地方言的同学。

2,咨询相关学者

a)我们黄山学院有徽州文化研究所,有着一批知识渊博的徽学专家,向他们咨询相关知识。

b)我们的辅导员张孝进老师专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并帮助恢复了栗木目连戏,向其咨询、了解。

四,前期准备

1,和志愿者一起搜集相关资料,让大家尽可能多的了解目连戏的一些情况。

2,向相关研究学者请教,讨教调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3,根据先前已有的相关资料,制作一些关于目连戏现状的调查问卷(包括大家以前对其关注程度,艺人们的看法等等)

4,在已初步了解的前提下,根据各个地点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调查计划,力争做到有所侧重,不疏漏。

5,小组成员充分讨论,确定调查路线,确定调查方式(群众座谈,逐一走访,问卷等方式)。

五,执行方案

由于实施地区主要集中在祁门县和歙县,所以我们针对这一情况,准备了两套方案。

方案一:调查路线为先到歙县再到祁门,县内的调查路线可以随机确定,调查的质量可以绝对保证。

歙县地区:考虑到该县两个目连戏演出地都有20多年未演出,其中长标更是长达40年没有正式演出了,据了解,老艺人们还有演出意向。搜集剧本和组织抢救性恢复演出,成了我们的重中之重。

祁门地区:对演出地栗木、马山、历溪、樵溪目连戏的历史传承、生存现状等问题开展调查,对于环砂和清溪,我们则针对其特点进行特殊调查。

方案二:两个地区同时进行

把调查人员分为两组,分别对两个地区进行调查,并进行资料汇总,争取组织最大范围的抢救性演出。

六,调查内容

具体情况如下:

1,对于演出地,我们主要从考究各地目连戏的起源、近期演出情况以及目前现状这三个方面着手:

(1)考究起源方面:试图通过寻找有关文献资料以及询问老艺人和长者,以期获得有用的线索。

(2)近期演出情况方面:向团长以及艺人了解其近20年的演出情况,包括演出时间、地点、剧组演员、演出数量以及内容等。

(3)目前剧团情况:其中主要调查剧本、演员、乐队、道具以及目连戏仪式等现存状况。

a剧本方面:了解各演出地木刻本以及手抄本存在的数量以及所藏人家;

b演员方面:了解各艺人对剧本的掌握程度,演出生涯,初步建立艺人档案;

c乐队方面:调查现有乐器的数量以及乐队对目连戏乐调的掌握情况;

d道具方面:主要是了解现有的数量、残破程度以及初步计算出整场演出所需各种道具的总量;

e目连戏仪式:由于其仪式特殊,目前保留甚少,主要了解其仪式过程和形式。

(4)积极动员老艺人,在逐个采访并录音的基础之上,我们还组织抢救性恢复演出,保留一些表演技艺,并进行全程摄像。

2,对于非演出地,我们根据实际来确定调查方向:作为目连故事发生地的环砂,我们主要寻求有关该故事的传说以及寻找目连故事在环砂的遗迹;对于剧作家郑之珍的故乡――清溪,关于郑之珍的情况就成为我们调查的重点。

(据初步了解,全市共有老艺人20多人,调查期间可以适当地给老艺人们带上一点礼物,价值在30~50元之间)

七,调查方式

1,逐一走访老艺人家,了解老艺人情况;

2,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大家对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关注程度,及其现状;

3,现场采访当地群众和村干部;

4,通过和老艺人以及相关人员的个别交谈,全面了解现状;

5,照片、图片,保留一批艺人图像资料;

6,争取组织抢救性恢复演出,对老艺人唱腔进行录音,保留音像资料;

八、活动总结

1.搜集并整理本次活动的材料,组织志愿者总结与分享;

2.联系报纸、电视等媒体,报道和宣传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在调查过程中也同步宣传)。

3.积极总结,撰写调查报告,制作老艺人档案。

4,及时地将恢复演出的dv制作成光牒,给每个老艺人分别寄送一份,并把相关信息反馈给他们。

5,向有关部门提交我们的调查报告,以利于该文化遗产的保护,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九,项目实施意义

目连戏作为我国首批目连戏是中国现存最为古老的剧种之一,以一出戏成为一个剧种这在世界戏剧史上绝无仅有。对于戏曲、小说、宗教及民俗等诸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徽州地区是目连戏的发源地之一,学界公认,目连戏的直接源头为明代剧作家郑之珍所作《目连救母劝善戏文》。然而近些年来,由于种种原因,目连戏已经濒临灭绝的边缘。对徽州目连戏的生存现状展开调查,以期初步了解徽州目连戏衰落的原因、过程,通过论证、分析而提出合理化建议,这对恢复目连戏演出、保护古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当地特色旅游、振兴当地地方经济发展均具有比较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十,住宿、交通及安全

1,各地点联系人负责帮我们联系住宿问题,已协商好了。

2,各调查地点都有班车到达,交通基本,没问题。

3,根据以往经验,团队基本不会出现安全问题。

十一,团队优势

1,与相关政府、学术机构相比,完成此项目的优势。

a)我相信我们有更加务实的精神,这一点是我们在以前的调查过程中老艺人对我们的评价,因为在这几年也有学者去采访他们。

b)相对于政府和学术机构,我们更容易让老艺人们接受。

c)由于专业的原因,可能我们关注的范围会比他们更加地广阔,他们可能只是关注到他们所需要的方面。

d)与他们相比,我们会及时的反馈信息。

e)从经济角度来说,我们进行全面调查的经费完全可以比他们少。

2,团队自身优势

1,申请人曾于__年寒假期间协助老师恢复栗木目连戏,且是马山目连戏调查活动中的主要成员,对于目连戏现状调查有着相关的经验。

2,成员中有的是院系学生会干部,负责暑期社会实践这方面,相关经验 也十分丰富。

3,我们黄山学院有徽文化研究所,有着相关研究学者的支持。

4,团队成员多为徽州本地人,可以避免因方言不通带来的语言障碍,有利于调查活动的开展。(因为老艺人年事已高,基本不会普通话)

5,调查的重点地区??祁门,是申请人的家乡,而且这几个调查地点离他家很近,并且还认识不少调查地点的人,所以更有利于调查的开展。

附:调查时长的确定理由

在先前已经提前通知的情况下,对于演出地点,我们只需3天的调查时间,第一天个别走访,录音,拍摄。第二天拍摄剧本,动员老艺人参加抢救性恢复演出。在情况允许的条件下,第三天就可以组织抢救性演出了;对于非演出地,我们主要针对调查,最多只需两天。故主体调查时间定为26天合适。后期资料核实可以在整理资料阶段。 博客

(项目博客属于可选补充信息,由各团队提供、负责维护,大赛不对其内容负责。)

复赛评语/修改意见项目的实施时间可以考虑适当延长,能够更充分利用整个(两个月的)暑假的项目会有更大的社会效益。为了保证公平性和可比性,项目实施的主体应该在暑假的两个月内,其之前和之后的计划仅会作为参考。

项目成员的家乡为目连戏演出地之一,并有协助老师动员老艺人恢复演出的经历,团队之前做了很多相关的调研。

博客内容较丰富,展现了团队成员对此项目的热情。

详细计划书框架较完整,然而内容略显单薄,可以对每个部分进行更详尽的描述。

可以在计划书或博客中更详细的介绍目连戏本身,以及项目成员自身对目连戏的了解和关注它的原因。

阐述作为一个学生团队与相关政府、学术机构相比,完成此项目的优势。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500多个,对一个“非遗”来说,因为它有“非遗”的名号、因为它即将流失和灭绝,所以倡导社会关注或者强调社会应该关注不一定有足够的说服力。为了抢救而抢救,为了宣传而宣传并非是解决“非遗”问题的有效方法。一个文明的产生与发展是因为在某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它成为某个群体生活的一部分,而当此种文明远离群体生活时,它会自然而然的演变,甚至消亡。在这个项目中,一个想法是针对目连戏的抢救性演出,留下录音、录像等资料,这些举动的价值要比号召大众关注“非遗”的行动更有直接社会效益。

项目预算(决赛)

项目

金额

说明

餐费

2240(元)

70元/人 _ 4人_8个调查地点 = 2240元

交通费

1200(元)

300元/人_4人 = 1200元

住宿费

1600(元)

50元/人_4人_8个调查地点=1600元

dv及相机

1500(元)

包括带子,机器租借,后期制作等。

资料费

500(元)

前期以及调查过程中的资料收集

礼物

1000(元)

用于慰问老艺人们(视情况而定)

电话费

200(元)

主要是和调查地点人员的联系

杂项

300(元)

应付一些零散的开销

预算总额:

8540(元)

终审项目预算(6月25日)

项目

金额

说明

餐费

2240(元)

70元/人 _ 4人_7个调查地点 = 1960元

交通费

1200(元)

300元/人_4人 = 1200元

住宿费

1600(元)

50元/人_4人_7个调查地点=1400元

dv及相机

1500(元)

包括带子,机器租借,后期制作等。

资料费

500(元)

前期以及调查过程中的资料收集

礼物

1000(元)

用于慰问老艺人们(视情况而定)

电话费

200(元)

主要是和调查地点人员的联系

杂项

300(元)

比如说洗照片,信息反馈等等

感谢恢复演出的老艺人

2500(元)

500元/调查地点_5个调查地点=2500元

预算总额:

10560(元)

创意策划范文4一、活动目的

本次活动旨在使同学们注意发现和关注校园文化、师大精神,以体恤这一独特的载体,通过作品的评选发掘有平面艺术方面才能的同学,通过作品的展示标新立异的表现师大精神,体现“自强、责任、成材”的主题,使同学们更关注校园文化并借此弘扬校园特色文化。

二、活动背景

继我院“自强、责任、成材”主题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后,为了更深入体现这一主题,将精神更加深入人心,也为了让同学们更加关注校园文化和对师大精神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三、活动内容简介:

《最_____的师大》类似一个半命题作文,“师大精神”是主题,而在你眼中到底是什么样的精神则给人自由发挥的空间,让人产生遐想。而以体恤这一独特载体,则让作品的所有的灵魂和创意都在此得以体现,抓住属于学校也是属于自己的个性定位。作品可以是天马行空的印象派,也可以是诙谐调侃的四格漫画,甚至也可以用涂鸦的形式加以表现,要求配上一些文加以说明。面向全校征集这些作品,并筛选出优秀的作品加以展示。

四、活动流程策划:

1.作品征集的宣传:

(1) 网络宣传:在校园网上张贴关于作品征集的公告

(2) 海报宣传:制作并张贴关于作品征集的海报

(3) 发送传单宣传:制作传单并且将其发给每个院的负责人,再发送至每班班长的手中,由班长进行进一步的宣传。

2.作品的收集:

(1) 由每班的班长负责收集其所在班级的作品,再交至院学生会,最后统一汇总。

3.作品的筛选:

请来具有专业水准的评委对作品进行筛选和评审

4.作品展示前的宣传:

在作品征集时就说明展示的时间,在展示前再加以宣传:制作张贴海报,网上公告

还要对获得展示资格的创作者名单加以公示

5.作品的展示:

(1)展示前的一些准备工作:借展示的场地,了解作品的来源和具体的说明,在作品旁加以标注。招募一些展示时的工作人员。请来院系和学校的领导来参观。

(2) 展示中的工作:注意保护展品,给参观者提供一些基本的服务。

(3) 展示后的工作:收拾展品,清理场地。

6.对优秀作品的奖励:

(1) 公布获得展示作品资格的选手名单

(2) 对优秀的有才华的人加以任用

(3) 为获奖者颁发奖状

五、活动时间

4月下旬

(1) 作品征集:

作品征集开始时间:

作品征集截止日期:

(2) 作品展示:

计划展示时间长度

展示开始时间

活动地点:待定

六、活动前景

篇7

【关键词】文化产业;投融资模式;文化产业投资基金

文化产业是我国的朝阳产业,也将是2l世纪的主导产业。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给中国文化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河北省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制定了《河北省文化产业振兴规划(2010―2015年)》,并提出了以建设文化强省为目标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发展战略。

一、文化产业的内涵

“文化产业”一词最早是由法兰克福学派的德国社会学家阿多诺(Adorno)和霍克海默(Hockheimer) 于1947年在《启蒙辩证法》一书中提出来的。目前各国对文化产业的概念界定不一,英国称之为创意文化,美国称作版权产业,欧盟的内容产业,日本的感性产业等,并且不同国家文化产业包含的内容也有差别。在我国,国家统计局在与及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同研究的基础上,将文化及相关产业概念界定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

二、河北省文化产业的优势及现状

河北省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孕育了人类早期的泥河湾文化,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文化产业资源异常丰厚。现拥有世界文化遗产3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5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8处,省文物保护单位670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117项,省非物质文化遗产400项。其中,吴桥杂技、蔚县剪纸、河北梆子、评剧、唐山皮影、武强年画、沧州武术、永年太极、曲阳石雕、衡水内画等,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此外革命文化更是近现代河北文化的主流和亮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西柏坡文化和西柏坡精神。所有这些说明,河北是当之无愧的历史文化大省,深厚的文化底蕴、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燕赵文化资源,为河北省文化产业奠定了发展基础。

近几年来,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河北省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基本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文化产业体系,但与北京、上海、武汉、广州等国内发达省份相比仍有巨大差距。突出表现为文化行业传统体制色彩浓重,并未形成真正的产业化发展:一是产业规模偏小,资产超千万的大型企业较少,占全省文化产业主体的文化企业,绝大多数都是员工只有几十人的小型企业,而且其经济效益也不是很好,受政策调整和市场竞争影响大,发展空间非常有限;二是资金短缺、投融资机制不畅,文化产业组织形式单一、企业投资意识落后等原因制约着本省文化产业的进一步跨越发展。

三、河北省文化产业投融资存在的问题

从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制约河北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就是文化产业投融资难问题。目前,河北省文化产业界解决资金问题最主要的三种方式为:政府扶持、股权融资(风险投资、战略投资)和债权融资(个人借贷、银行贷款)。但对于当前文化产业行业的投融资而言,这三个方式还存在相当大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投融资体系落后,政府资金作用有限

河北省文化产业的投融资体制发展相对滞后,尚未形成完整的投融资体系。现行文化的投资体制仍以政府投资为主,社会各界参与投资非常少,虽然政府一直在尽力满足文化产业成长中的资金需求,但毕竟能力有限。由于融资渠道不畅,大多数文化产业都缺乏资金,制约其进一步发展。这与发展文化产业和扩大文化市场所需要的资本扩张能力很不适应。而且政府的投入与产出不协调,投资带有任意性,在文化投入资金在运作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监督与保证机制。

(二)投资渠道单一,经济效率不高

河北文化产业投资渠道单一狭窄,没有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主体,文化产业基础设施和建设受到严重限制,引进民间资金和国外资金的能力都不够。投资主体对文化产业缺少足够的认识以及文化产业自身的原因使得产业投资者大多持观望态度。文化产业是个朝阳产业,但究竟在哪些领域投资、如何以最低的风险获取最大的回报,几乎是所有非政府资金在是否选择投资文化产业之前的困惑。除产业投资者外,风险基金在文化产业里也踟蹰不前,风投资本对文化产业其他领域的介入十分有限。

(三)取得银行信贷的阻碍很大

在国外,文化公司可以拿着项目计划书找到贷款,在国内却几乎不可能实现。银行借贷需要有效的质押,一般认可的有效质押为土地、设备等“硬”资产。缺乏信用担保、没有资产抵押,这是阻碍多数文化企业取得银行信贷的最大障碍。此外,难以评估的风险性也为信贷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为在文化活动中,高投入与高产出之间不具有稳定的正函数关系,而较多的表现为一种概率关系。

(四)现行政策阻碍投融资

在资本市场上进行直接融资,是文化企业低成本融资的捷径。新华传媒、陕广电等传媒集团走向A股市场带动了大型国有文化企业在政策引导下纷纷改制重组,积极筹备上市。然而现行政策对文化企业直接上市融资多有阻滞。一方面,管理层内部对于上市后的权利控制是否削弱持不同看法,形成了观念上的障碍。另一方面,文化产业在意识形态上的特殊性要求有相应特殊的行业监管政策。

四、河北省文化产业投融资模式创新探讨

从河北文化产业发展实际来看,破解文化产业投融资困境,需要政府、民间、金融资本在创新投融资模式上共同努力,在政府扶持、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等三种投融资模式之外,创立新的投融资模式,而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成为一种新的发展选择。

(一)产业投资基金的涵义

产业投资基金泛指以投资基金形式存在和运行,主要投资于非上市公司并从事资本经营与监督的集合投资制度。投资基金最早产生于18世纪的英国,是由投资者以购买公开发行的受益凭证的方式出资而汇集成一定规模的信托资产,交由具有相关专门知识的专家进行管理,主要投资于股票、债券等各类有价证券,投资者按出资比例分享收益并承担风险的一种投资工具。

(二)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创立的基础

1.文化企业融资需求强烈。目前,河北绝大多数文化企业为正处于初创期的中小企业,无论其经营规模还是财务情况都远远不能达到证券市场的要求,而这些企业对融资的需求是最为强烈的。这样,产业投资基金便成为产业发展资金来源的新途径,其回报期长,一般为十至十五年。从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律看,与产业基金发展的15年期限非常适合。

2.实践证明实际可行。从2006年起,我国陆续批准发行了几只产业投资基金,江苏省政府设立的20亿元规模的文化产业基金、浙江设立的2.5亿元规模的东方星空文化基金等,都是由政府主要出资,民间资金跟进,配套性质的混合型经济体的基金管理公司。

3.融资能力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的建立,不仅有利于企业扩大直接融资,更有利于利用投资者的资金实现多对一投资、一对多的发展、多对多收益。产业投资基金作为一种新型投资工具,可以为新建项目、未上市项目和企业重组改造等筹集资金,发挥股票、债券所不能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