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方案和技术方案的区别范文

时间:2024-01-12 17:48: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解决方案和技术方案的区别,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解决方案和技术方案的区别

篇1

商务视频应用快速普及

商务视频沟通工具于1970年开始投入使用,当时市场上出现了第一部采用类比信号传输信息的视频会议图像电话。从1995年开始,互联网的发展突飞猛进。互联网不仅承载了各种商务视频应用,比如视频会议,而且在通信行业和办公场所掀起了一场变革。图1和图2显示的是视频网络传输市场增长的总体趋势。据预测,到2013年,商务人士每天有25%以上的会谈将通过视频方式来实现。

商务视频可分为四大类:电话呈现/电话会议、数字标牌、企业内部网络入口以及IP视频监控。电话呈现/电话会议极大地减少了公司差旅费开支,增强了远程异地企业间的合作,还可以更有效地分享资源,使员工能够更好地协调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企业采用数字标牌,可以方便地刷新高楼户外广告牌上的内容。此种应用方式提高了广告企业的投资回报率,并且开启了有效传输多媒体信号的大门。

现在,如果企业培训新员工时还让员工阅读纸质的印刷材料,那么这样的企业就落伍了。各企业早就开始采用视频工具和其他沟通平台来准备培训资料。企业可通过内部网络入口,根据员工的具体情况定制培训内容,还可根据员工的具体职责来提供相关信息并及时更新信息。

模拟视频监控虽然可以实现现场安全记录检查,但在监控过程中,人们需要不停地更换视频录像带,以保证持续进行记录,因此使用起来不太方便。企业采用以数字视频为基础的IP视频监控系统后,图像可以直接存储到企业的存储服务器上,而不必再担心更换录像带的问题。此外,数字视频监控系统还可以更有效地节约成本,使用起来也更加方便。目前,上述四类视频解决方案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270亿美元。预计到2015年,视频解决方案市场的年收入将达到800亿美元。

了解带宽的重要性

企业主或IT经理关心的是需要拥有哪些必备的要素才能启用新型的商务视频工作场所。开启商务视频应用的必备因素可以概括为一个词:带宽。所有新式的及新兴的视频应用都需要企业具备高带宽。

为了满足商务视频应用对带宽的要求,企业的物理基础设施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呢?企业的IT专业人员必须要考虑的是网络视频应用在占用额外的网络带宽后可能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建议企业首先了解不同视频应用之间的区别以及每种视频应用的使用人数,然后以此为依据增加相应的带宽。同样重要的是,在规划网络基础设施时,企业不仅要考虑目前的需求,而且要着眼于未来的发展。

随着数字媒体内容的像素和帧率呈几何级数增加,企业需要更大的带宽,以便在内部网络中无缝传输位流数据。视频应用的数据比特率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帧率、分辨率和压缩格式。

帧率是指每单位时间内更新连续区别图像频率的一种衡量方法,一般以每秒帧率(FPS)来表示。帧率越高,说明图像之间的无缝传输程度越高,对带宽的要求也越高。目前的播放技术包括以下帧率标准:24p、25p、30p、50i、60i、50p/60p、72p、300p。

分辨率是指再现横向的和垂直的区别图像时所需的像素。像素越高,图像越逼真,对网络传输带宽的要求也越高。一般而言,分辨率从320×240dpi至3840×2160dpi不等。与最低分辨率时的工作负荷相比,最高分辨率可使网络带宽的工作负荷至少增加100倍。

视频应用中采用了多种不同的视频压缩格式。进行视频压缩后,网络传输视频的比特率会降低,图像质量也会随之下降。压缩率越低,视频质量越高,图像越流畅。MPEG4(Divx、Xvid)、WMV、MOV、H.264是目前常用的多种视频压缩方案中的几种。

可以这样说,在过去10年中构建的企业网络大多数都无法应对即将出现的网络视频应用的。

最近,办公场所出现了一种新的应用趋势,大多数企业网络用户纷纷摒弃了有线的传统网络技术,转而采用无线网络技术,以便实现可移动办公。这种变化实际上有损企业网络的性能。目前的无线技术是把同一区域的所有用户聚集在一起,分享同一个传输管道,其最高连接速度受限于带宽。假如在同一个区域内有10个无线网络用户正在观看一个传输速度为30Mb/s的视频,每个用户都采用最新的802.11n 300Mb/s无线标准,这样一来,10个用户都无法进行任何其他需要借助无线网络完成的工作,而其他用户也无法访问这个网络。这种无线传输带宽限制是企业网络应用中面临的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也许有人会提议,通过增加无线访问点来缓解这一矛盾。但是,如果采纳了这样的建议,IT专业人员又不得不考虑电源使用和信号重叠等带来的新问题。进行上述分析的目的并不是要阻止企业使用无线网络,而是让企业了解在设计企业网络基础设施时可能遇到的各种挑战以及带宽的重要性。

泛达的基础设施网络方案

为支持企业视频应用,泛达可以提供多款基础设施网络解决方案,以满足用户日常的视频传输需求,同时还可以满足用户将来的使用需求。泛达的解决方案分为不同的层级:泛达提供的办公场所使用的TX5500类型5e解决方案以及TX6类型6铜电缆解决方案只需要较低的初始投资;针对中小企业客户,泛达提供的TX6000类型6铜电缆解决方案可以满足企业在日常应用中增加视频及数据带宽的需求;针对大型企业,泛达提供的TX6A类型6A铜电缆解决方案,不仅可以满足企业目前所有的带宽使用需求,而且还能满足将来的带宽使用需求。泛达提供的所有解决方案均是端到端的整体解决方案,包括关键网络传输中所有必备的元素。此外,泛达铜电缆解决方案可以支持PoE(以太网供电)应用。这款解决方案已广泛应用于IP监控。

篇2

基层医院是重点

医改方案提出,三年内中央将重点支持2000所左右县级医院建设,还将完成2.9万所乡镇卫生院和1.1万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建设。而配合这一系列的医改政策,东软也对基层医院的信息化建设的实施下了大工夫。

东软在医疗领域有着多年的积累,这次借助新医改政策的,东软正式推出了其基于健康档案的、覆盖医药卫生信息化全过程的系列解决方案。据东软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卢朝霞介绍,该系列的解决方案包括社区卫生解决方案,区域卫生解决方案、数字医院解决方案、新农合解决方案、公共卫生解决方案、基础药物及管理解决方案、医疗保险解决方案,而这一系列的解决方案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其应用偏向基层医院。

据了解,东软医疗目前已成功开发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电子病历以及远程会诊系统等医院信息化软件。在介绍该系统的时候,卢朝霞谈到:“目前,中国的基层医院的医疗力量较为薄弱,针对这一现实,东软推出了远程医疗解决方案,可以有效地提升基层分疗的能力,让到基层医院就诊的病人也能看好病。”

另外,东软根据区域中心医院、区县中心医院以及社区、乡镇卫生院的功能和定位,分别推出有针对性的医院信息化解决方案、影像中心解决方案和医疗设备包。例如,针对乡镇医院,东软推出了针对X线、超声机、仪电产品等的低端设备,而针对县级医院,东软则提供了针对CT、彩超、核磁共振、X线等医疗设备。

此外,东软根据乡镇等基层医院的特点,推出乡镇版、社区版的医疗信息化系统。更值得一提的是东软的基础药物管理系统,该系统可以对基础药物的招标、配送和使用实行全过程的监督,让老百姓真正享受到药物降价的实惠。

移动增值服务的创新

一直以来,东软对电信领域业务的宣传不多,而实际上,其在电信领域的员工已经达到2000多人,而在两年前,东软已经完成了针对3G而进行的业务线调整。

相对于2.5G时代,3G时代的电信业务对其支持系统有了更多的要求,3G时代数据业务量更为庞大,实时性的要求也更高,整个后端的流程管理也跟2.5G时代有着极大的区别。而东软针对3G的新一代业务支撑平台,就为电信综合业务流程的全面整合提供了从后台管理到前台的业务受理的解决方案,实现电信运营商企业数据的全面的整合,这些数据包括用户资料、管理类资料,以及网络和终端建设的管理资料。之前,在中国电信接手中国联通的C网业务时,东软很好地帮助其完成了整个计费系统的交接,而东软提供的话费账单的差错率仅为万分之一。

篇3

对于如何对涉及公知常识审查意见进行答复,笔者仅就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供大家参考。

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公知常识。关于公知常识,审查指南第二部分第四章创造性部分第3.2.1节中关于判断创造性的三步法中第三步:判断要求保护的发明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否显而易见有所提及,即在下述情况中通常认为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述技术启示:所述区别特征为公知常识,例如,本领域中解决该重新确定的技术问题的惯用手段,或教科书、工具书等中披露的解决该重新确定的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此外,例如,审查指南第4部分复审与无效请求的审查第4.3节关于证据的认定也有所提及,即对驳回决定和前置审查意见中主张的公知常识补充相应的技术词典、技术手册、教科书等所属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性证据。从审查指南的记载可总结出,公知常识为本领域中的惯用手段、教科书、工具书(技术词典或技术手册)等中披露的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等。公知常识是经过长期科研、生产、使用或者生活积累而成,已经获得了非常广泛的认可,并为相关领域所有技术人员所知或者应该获知。因此,基于这种特性,一旦某个技术特征被认定为公知常识,则必然地通过其获得技术效果默认为公知的,那么以此技术特征为区别特征的技术方案也必然是显而易见的。

了解什么是公知常识之后,应该针对对应于公知常识的区别技术特征进行相应的陈述。

首先,可以根据审查意见中所给出的现有技术,即检索报告中出现的A类文件、X类文件以及Y类文件进行分析阐述。检索报告中出现的这些对比文件和现有技术代表着目前该技术领域先进的或具有代表性的技术(包括目前广为使用或认可的技术方案)。仔细阅读这些对比文件,针对这些对比文件做出相应的分析,从而得出对申请文件有利的结论。

为了得到相应的结论,需要进行以下几点的分析:

第一,需要分析检索报告中的这些文件是否公开有或暗示有审查意见中所针对的区别技术特征,一般情况,如果在审查员所检索到的文件有所记载的话,审查意见中往往会提及,因此,通常这些文件中都没有关于相应区别技术特征的记载。

第二,通过分析来确定这些现有技术所记载的技术方案构思是否大体相同。如果相同,那么这些现有技术文献所记载的技术特征很可能是本技术领域的惯用技术手段,从而可以确认为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在此,笔者认为其中一两篇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相同不足以说明该技术方案是公知常识,因为公知常识应该是已经获得了非常广泛地认可的技术方案,并为相关领域所有技术人员所知或者应该获知的,而不能仅凭一两篇所公开的专利文献就认定该技术方案是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因此,为了明确上述所记载的技术特征是否为本领域的公知常识,有必要对上述现有技术文献中所记载的相同技术特征进一步检索,以最终确定上述现有技术文献所记载的技术特征是否为本技术领域的惯用技术手段。如果确定上述现有技术文献所记载的技术特征是公知常识,那么就可以从正面论述本申请的区别技术特征并不是上面通过分析论证所获得的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如果无法明确确定这些现有技术文献所记载的技术特征是本领域的公知常识的话,可以接着进行以下分析。

第三, 如果这些现有技术文献所记载的技术方案或进一步检索到的现有技术文献均不相同或大部分不相同,即无法确定本领域的公知常识,那么可以进一步论述说明本领域中关于相关技术问题有许多不同的技术方案来实现,而目前被认为是本领域公知常识的区别技术特征也是实现上述相关技术问题的一种解决方案,从而以论证的方式证明审查意见中被认为为公知常识的区别技术特征是目前所寻求解决相应技术问题所采用的不同技术方案,从而获得审查意见所认同的区别技术特征不是本领域的公知常识的结论。

其次,应该详细分析针对区别技术特征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判断审查意见中所给出的对比文件是否给出了解决相应技术问题相应记载/公开。如果对比文件与本申请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不同,那么很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没有动机获得相应的技术方案,即该技术方案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非显而易见的。

如果对比文件与本申请所要求解决的技术问题相同,那么需要进一步分析对比文件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与本申请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果两者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相同,那么就要进一步分析对比文件中相应技术方案所记载的技术效果与本申请中相应技术方案所记载的技术效果。通常申请者在撰写申请文件时往往会把相应发明点所对应的技术效果明确记载在说明书中,因此,对比对比文件与本申请相应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以明确获得对比文件是否给出相关区别技术特征所给出的技术启示。如果对比文件所获得技术效果与本申请完全不同,那么很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不会从对比文件获得相应的技术启示来结合该区别技术特征以获得该申请的技术方案。

因此,在上述论述的过程中,一定要摆明观点,即审查意见中的区别技术特征并非公知常识,而且在对比文件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能获得相应的动机/启示对对比文件进行改进来获得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

篇4

“前沿科技 致力医疗”寓意索尼全情投入中国医疗事业,作为行业的领军者,依托索尼在音视频领域的先端科技和平台优势,提供全方位的产品、解决方案和系统集成服务,为医疗用户提供差异化的价值;同时,面对每年以10%高速增长的中国市场,索尼也致力于打造一支勇于变革、高效敏锐的业务团队,在市场需求不断变化发展的今天,积极开拓医疗业务的新领域。

在深圳会展中心1厅C42号展位,索尼通过“新品监视器展区”、“4K影像解决方案展区”、“自助取片系统KIOSK展区”、“手术影像移动工作站展区”、“3D手术监看解决方案展区”、“放射&超声打印输出方案展区”,向与会者全面展示了索尼医疗业务的最新成果。特别是索尼独到的4K影像系统解决方案,涵盖了拍摄、传输、监看、存储的全4K医疗影像流程,以其领先的技术和出色的使用效果,成为医疗展最令人瞩目的展示之一。

步入展台,观众将首先领略3款医用监视器的新品阵容:LMD-2435、LMD-2735MC及LMD-2765。新品采用高画质的全高清分辨率,具有窄边框的时尚外观,应用人体工程学设计,易于持握且位置调整方便;全高清1,920×1,080分辨率确保了其拥有清晰、明亮的彩色画面;输入接口丰富,除了DVI-D和SDI接口之外,三款产品都配有Video、S Video和HD-15接口。LMD-2435采用24英寸屏幕,LMD-2735及LMD-2765采用27英寸屏幕,在观看内窥镜、腹腔镜摄像系统时表现优异,适用于手术室、外科中心、诊所、医生办公室等现代医疗环境。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医疗领域对画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医疗诊断和手术方面,更清晰的画面将为医务工作者提供更大价值。作为视音频领域的先导厂商,索尼融汇多年技术经验,将4K领先技术注入医疗领域,所创造的“4K影像解决方案”成为开拓医疗显示领域的最新利器。从信号采集、画面监看,到信号传输、影像录制,索尼可提供从前端到后端完整的手术室4K解决方案。特别是最新推出的IP Convertor转换器,可通过光纤进行远程4K画面转播,远端观众可轻松获得手术室内的实时4K画面和音频内容。

近年来,“排队”现象似乎成为医院无法避免的难题,特别是在医疗影像中心的患者取片环节,排队现象更加突出。如何最大限度地优化取片效率,为患者节约时间为医院提升效率,成为院方的一大课题。

“KIOSK自助取片系统”融合网络传输及热敏打印技术,可为用户提供全套自助取片解决方案,为医院影像中心提供全新的服务模式。它支持分期分批的自助业务办理;支持条码、磁条卡、IC卡等不同验证条件;具备查询检索功能;无需与医院原有系统集成;并且打印速度很快,完全打印14 X 17的胶片与就诊报告只需75秒。KIOSK将最大程度上缩短患者排队取片时间,节约科室成本,杜绝错误分发,避免胶片浪费,帮助放射科实现高效运营和环保节约控制。

作为集合了索尼医疗领域最前端优势的系统,“手术影像移动工作站”应用术野摄像机、录像机、专业医疗监视器、场景摄像机、信号处理及传输设备,打造成高灵活性的手术室临床转播设备。它可实现便捷的单人操作,最大臂展长度为175厘米,可在不同手术室中灵活移动;在直播示教过程中,学员可以不用进入手术室,通过网络传输的视频即可获得身临其境般的全高清观摩体验;系统获得的录制数据采用安全、可靠的存储方式:蓝光光盘、HDD硬盘、USB设备等,方便术后随时调用传输。索尼手术影像移动工作站目前已在上海、北京等地大量重点医院临床使用,获得了用户的高度认可。

3D手术监看近年来逐步进入实践应用,在眼科、神经内科等需要极其精细化手术操作的科室有大量需求,索尼凭借领先于显示行业的3D技术经验,其“3D手术监看解决方案”赢得了远超竞争对手的市场占有率。展会中,索尼展示了3D医疗影像产品家族的最新成员――32英寸医用高清监视器LMD-3251TC,这款新品与医用3D高清摄像机MCC-3000MT、医用3D高清录像机HVO-3000MT共同组成了完整的医学3D影像解决方案,是多种手术应用的理想选择。HVO-3000MT录制的3D医疗影像可清晰地还原手术过程中的夹持、切割、缝合等操作细节,可有效提升医疗视频教学质量。

篇5

【关键词】第四方物流;第三方物流;发展现状;发展对策

第四方物流(Fourth Party Logistics)最早是由美国安盛咨询公司提出,它定义为“第四方物流供应商是一个供应链的集成商,它对公司内部和具有互补性的服务供应商所拥有的不同资源、能力和技术进行整合和管理,提供一整套供应链解决方案[1]”。第四方物流不仅能够降低实时操作的成本,还通过优秀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商、IT技术服务专家、管理顾问和其他增值服务商之间的联盟,为客户提供最佳的供应链解决方案[2]。

1.第四方物流的特点

1.1 第四方物流是一种先进的物流运作模式

第四方物流的主要工作是进行系统方案的规划,对解决方案的实施过程进行监控与评价,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供应链解决方案,为其创造价值。

1.2 第四方物流承担整个供应链物流系统规划方案

第四方物流通过需求预测、供应链信息技术、网络管理、客户服务管理,对整个供应链物流方案进行规划,设计出一个可行的系统规划方案,同时第四方物流企业必须具有对各种信息和技术的集成能力。

1.3 第四方物流偏重对整个供应链进行优化,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第四方物流企业提供规划方案,出发点必须基于整个供应链的利益。通过利用信息资源、管理资料、资源规模来对整个供应链进行优化,打造低成本运作模式,如果成本得不到很好的控制,那第四方物流运作就难以成功。

2.第四方物流与第三方物流的联系与区别

在整个物流供应链中,第四方物流是第三方物流的管理和集成者,第四方物流通过第三方物流整合社会资源,没有第三方物流的存在和发展,第四方物流就没有管理、继承和整合的对象。

然而,第四方物流和第三方物流也存在区别,详见表1。

表1 第三方物流与第四方物流的比较分析

序号 项目 第四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

1 服务目的 降低整个供应链的物流运作成本 降低单个企业的外部物流运作成本

2 服务对象 大、中型企业 大、中、小型企业

3 解决方案 提供一个全方位的供应链解决方案来满足企业面临的广泛而复杂的需求 只能为客户提供针对企业自身的最优化服务

4 资源整合 能最大限度地对供应链企业的资源进行利用和整合 缺乏跨越整个供应链运作以及真正整合供应链流程所需的战略专业技术

5 支撑技能 管理咨询技能、企业信息系统搭建技能、物流业务运作技能、企业变革管理技能 运输、仓储、配送、加工、信息传递等服务技能

6 运作特点 多功能的集成化、物流单一功能运作专业化低 单一功能的专业化程度高、多功能集成能力差

7 设计角度 企业供应链 单个企业

8 与客户

的关系 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通常有长期合作协议 合同关系、契约关系,通常有五年以内的年限

3.中国第四方物流的发展现状

中国第四方物流的基础比较薄弱,在实际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中国第三方物流不发达,市场份额低

尽管中国第三方物流已经存在了几十年,占整体物流业务比重较低,大多只停留在提供运输、配送等某一环节服务上,提供物流整体服务能力较差,同时第三方物流正处于起步阶段,市场占有率很低。第四方物流作为第三方物流的延伸,它的发展条件要求其供应商要深入了解社会物流资源,具备整合社会物流资源、为客户设计最优供应链解决方案的能力。

3.2 中国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大,第四方物流基础设施薄弱

中国政府虽然意识到物流对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作用,却迟迟未出台有效政策及综合治理举措,以打破部门分割、各自为政的格局,导致效率非常低下,限制了物流快速及时的响应。

中国物流基础设施中存在许多不足,如运输网络密度小、各种运输方式尚未形成合理的分工关系、范围交叉严重等。

3.3 中国供应链管理技术尚未成熟

第四方物流的发展必须在第三方物流高度发达和企业供应链业务外包极为流行的基础上才能发展起来,它具有很强的整合性,要求也会高于第三方物流,导致中国供应链管理技术不成熟,而且中国物流基础设施薄弱,导致第四方物流服务能力差。

3.4 中国物流人才匮乏

第四方物流为企业提供的物流解决方案,最终要靠一批高素质的专业物流人才来加以实施。它对物流人才的专业性要求更高,需要具备人力资源管理、业务流程再造、技术集成、IT等全面的知识与能力。中国物流高等教育起步晚,发展较慢,物流人才尤其是高级物流管理人才的严重匮乏,从本质上制约了第四方物流业的发展。

4.中国第四方物流的发展对策

4.1 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推动第四方物流的发展

在整个物流供应链中,第四方物流是第三方物流的管理和集成者,第四方物流通过第三方物流整合社会资源,没有第三方物流的存在和发展,第四方物流就没有管理、继承和整合的对象。所以,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是当前提高中国物流产业发展水平最重要的措施。只有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第四方物流才有发展的基础。

4.2 政府应加大支持力度,不断完善基础设施

第四方物流是中国发挥政府职能,推动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切入点,应在政策上应该制定规范的物流产业发展政策,整合物流资源,加强协调,逐步加强物流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物流产业的技术创新。加快物流产业标准化、规范化进程,并积极引导社会各方力量涉足物流业的投资建设,不断完善基础设施。

4.3 加速物流产业信息化,完善供应链管理技术

中国目前正在推进信息化进程,利用信息技术建设物流行业的公共信息平台,整合物流资源,同时不断完善供应链管理技术,以推动中国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

4.4 重视物流人才培养,实施人才战略

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第四方物流企业要想整合整个供应链,必须有一批高素质的物流人才。中国物流人才及其匮乏,所以要想改变这种现状,首先需要政府的支持,建立物流人才培养机制;同时物流企业应该与科研院校加强合作,加快物流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也要重视员工的物流知识和业务培训,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最后充分利用成功人士的经验,加强与国际交流合作。形成一支适应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企业家队伍和物流经营骨干队伍,以促进和保障物流在中国的顺利实施,提升物流产业整体水平。

总之,第四方物流符合市场需要,但中国第四方物流只处于萌芽阶段,其发展还面临着很多瓶颈,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供应链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其面临的问题会一一解决,那时,第四方物流的发展将会出现一个良好的发展局面,将会为中国经济建设作出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DAS;NAS;SAN;iscsl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网络服务器对存储的需求随之发展,但由于商业企业规模不同,对网络存储的需求也应有所不同,选择不当的网络存储技术,往往会使得企业在网络建设中盲目投资不需要的设备,或者造成企业的网络性能低下,影响企业信息化发展,因此商业企业如何选择和使用适当的专业存储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高端服务器所使用的专业存储方案有DAS、NAS、SAN、iscsl几种,通过这几种专业的存储方案使用RAID阵列提供的高效安全的存储空间。

一、直接附加存储(DAS)

直接附加存储是指将存储设备通过SCSI接口直接连接到一台服务器上使用。DAS购置成本低,配置简单,使用过程和使用本机硬盘并无太大差别,对于服务器的要求仅仅是一个外接的SCSI口,因此对于小型企业很有吸引力。但是DAS也存在诸多问题:(1)服务器本身容易成为系统瓶颈;(2)服务器发生故障,数据不可访问;(3)对于存在多个服务器的系统来说,设备分散,不便管理。同时多台服务器使用DAS时,存储空间不能在服务器之间动态分配,可能造成相当的资源浪费;(4)数据备份操作复杂。

二、网络附加存储(NAS)

NAS实际是一种带有瘦服务器的存储设备。这个瘦服务器实际是一台网络文件服务器。NAS设备直接连接到TCP/IP网络上,网络服务器通过TCP/IP网络存取管理数据。NAS作为一种瘦服务器系统,易于安装和部署,管理使用也很方便。同时由于可以允许客户机不通过服务器直接在NAS中存取数据,因此对服务器来说可以减少系统开销。NAS为异构平台使用统一存储系统提供了解决方案。由于NAS只需要在一个基本的磁盘阵列柜外增加一套瘦服务器系统,对硬件要求很低,软件成本也不高,甚至可以使用免费的LINUX解决方案,成本只比直接附加存储略高。NAS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由于存储数据通过普通数据网络传输,因此易受网络上其它流量的影响。当网络上有其它大数据流量时会严重影响系统性能;(2)由于存储数据通过普通数据网络传输,因此容易产生数据泄漏等安全问题;(3)存储只能以文件方式访问,而不能像普通文件系统一样直接访问物理数据块,因此会在某些情况下严重影响系统效率,比如大型数据库就不能使用NAS。

三、存储区域网(SAN)

SAN实际是一种专门为存储建立的独立于TCP/IP网络之外的专用网络。目前一般的SAN提供2Gb/S到4Gb/S的传输数率,同时SAN网络独立于数据网络存在,因此存取速度很快,另外SAN一般采用高端的RAID阵列,使SAN的性能在几种专业存储方案中傲视群雄。SAN由于其基础是一个专用网络,因此扩展性很强,不管是在一个SAN系统中增加一定的存储空间还是增加几台使用存储空间的服务器都非常方便。通过SAN接口的磁带机,SAN系统可以方便高效的实现数据的集中备份。SAN作为一种新兴的存储方式,是未来存储技术的发展方向,但是,它也存在一些缺点:(1)价格昂贵。不论是SAN阵列柜还是SAN必须的光纤通道交换机价格都是十分昂贵的,就连服务器上使用的光通道卡的价格也是不容易被小型商业企业所接受的;(2)需要单独建立光纤网络,异地扩展比较困难;

四、iSCSI

使用专门的存储区域网成本很高,而利用普通的数据网来传输SCSI数据实现和SAN相似的功能可以大大的降低成本,同时提高系统的灵活性。iSCSI就是这样一种技术,它利用普通的TCP/IP网来传输本来用存储区域网来传输的SCSI数据块。iSCSI的成本相对SAN来说要低不少。随着千兆网的普及,万兆网也逐渐的进入主流,使iSCSI的速度相对SAN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劣势。iSCSI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新兴的技术,提供完整解决方案的厂商较少,对管理者技术要求高;(2)通过普通网卡存取iSCSI数据时,解码成SCSI需要CPU进行运算,增加了系统性能开销,如果采用专门的iSCSI网卡虽然可以减少系统性能开销,但会大大增加成本;(3)使用数据网络进行存取,存取速度冗余受网络运行状况的影响。超级秘书网

通过以上分析,下表总结了这四种方式的主要区别。

通过以上比较研究,四种方案各有优劣。对于小型且服务较为集中的商业企业,可采用简单的DAS方案。对于中小型商业企业,服务器数量比较少,有一定的数据集中管理要求,且没有大型数据库需求的可采用NAS方案。对于大中型商业企业,SAN和iSCSI是较好的选择。如果希望使用存储的服务器相对比较集中,且对系统性能要求极高,可考虑采用SAN方案;对于希望使用存储的服务器相对比较分散,又对性能要求不是很高的,可以考虑采用iSCSI方案。

参考文献:

[1]白广思:CSAN与IPSAN架构比较新论.情报科学,2007,(9)

篇7

[关键词] DAS NAS SAN iscsl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网络服务器对存储的需求随之发展,但由于商业企业规模不同,对网络存储的需求也应有所不同,选择不当的网络存储技术,往往会使得企业在网络建设中盲目投资不需要的设备,或者造成企业的网络性能低下,影响企业信息化发展,因此商业企业如何选择和使用适当的专业存储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高端服务器所使用的专业存储方案有DAS、NAS、SAN、iscsl几种,通过这几种专业的存储方案使用RAID阵列提供的高效安全的存储空间。

一、直接附加存储(DAS)

直接附加存储是指将存储设备通过SCSI接口直接连接到一台服务器上使用。DAS购置成本低,配置简单,使用过程和使用本机硬盘并无太大差别,对于服务器的要求仅仅是一个外接的SCSI口,因此对于小型企业很有吸引力。但是DAS也存在诸多问题:(1)服务器本身容易成为系统瓶颈;(2)服务器发生故障,数据不可访问;(3)对于存在多个服务器的系统来说,设备分散,不便管理。同时多台服务器使用DAS时,存储空间不能在服务器之间动态分配,可能造成相当的资源浪费;(4)数据备份操作复杂。

二、网络附加存储(NAS)

NAS实际是一种带有瘦服务器的存储设备。这个瘦服务器实际是一台网络文件服务器。NAS设备直接连接到TCP/IP网络上,网络服务器通过TCP/IP网络存取管理数据。NAS作为一种瘦服务器系统,易于安装和部署,管理使用也很方便。同时由于可以允许客户机不通过服务器直接在NAS中存取数据,因此对服务器来说可以减少系统开销。NAS为异构平台使用统一存储系统提供了解决方案。由于NAS只需要在一个基本的磁盘阵列柜外增加一套瘦服务器系统,对硬件要求很低,软件成本也不高,甚至可以使用免费的LINUX解决方案,成本只比直接附加存储略高。NAS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由于存储数据通过普通数据网络传输,因此易受网络上其它流量的影响。当网络上有其它大数据流量时会严重影响系统性能;(2)由于存储数据通过普通数据网络传输,因此容易产生数据泄漏等安全问题;(3)存储只能以文件方式访问,而不能像普通文件系统一样直接访问物理数据块,因此会在某些情况下严重影响系统效率,比如大型数据库就不能使用NAS。

三、存储区域网(SAN)

SAN实际是一种专门为存储建立的独立于TCP/IP网络之外的专用网络。目前一般的SAN提供2Gb/S到4Gb/S的传输数率,同时SAN网络独立于数据网络存在,因此存取速度很快,另外SAN一般采用高端的RAID阵列,使SAN的性能在几种专业存储方案中傲视群雄。SAN由于其基础是一个专用网络,因此扩展性很强,不管是在一个SAN系统中增加一定的存储空间还是增加几台使用存储空间的服务器都非常方便。通过SAN接口的磁带机,SAN系统可以方便高效的实现数据的集中备份。SAN作为一种新兴的存储方式,是未来存储技术的发展方向,但是,它也存在一些缺点:(1)价格昂贵。不论是SAN阵列柜还是SAN必须的光纤通道交换机价格都是十分昂贵的,就连服务器上使用的光通道卡的价格也是不容易被小型商业企业所接受的;(2)需要单独建立光纤网络,异地扩展比较困难;

四、iSCSI

使用专门的存储区域网成本很高,而利用普通的数据网来传输SCSI数据实现和SAN相似的功能可以大大的降低成本,同时提高系统的灵活性。iSCSI就是这样一种技术,它利用普通的TCP/IP网来传输本来用存储区域网来传输的SCSI数据块。iSCSI的成本相对SAN来说要低不少。随着千兆网的普及,万兆网也逐渐的进入主流,使iSCSI的速度相对SAN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劣势。iSCSI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新兴的技术,提供完整解决方案的厂商较少,对管理者技术要求高;(2)通过普通网卡存取iSCSI数据时,解码成SCSI需要CPU进行运算,增加了系统性能开销,如果采用专门的iSCSI网卡虽然可以减少系统性能开销,但会大大增加成本;(3)使用数据网络进行存取,存取速度冗余受网络运行状况的影响。

通过以上分析,下表总结了这四种方式的主要区别。

通过以上比较研究,四种方案各有优劣。对于小型且服务较为集中的商业企业,可采用简单的DAS方案。对于中小型商业企业,服务器数量比较少,有一定的数据集中管理要求,且没有大型数据库需求的可采用NAS方案。对于大中型商业企业,SAN和iSCSI是较好的选择。如果希望使用存储的服务器相对比较集中,且对系统性能要求极高,可考虑采用SAN方案;对于希望使用存储的服务器相对比较分散,又对性能要求不是很高的,可以考虑采用iSCSI方案。

参考文献:

[1]白广思:C SAN与IP SAN架构比较新论.情报科学, 2007, (9)

篇8

UTM(统一威胁管理)一直被视为防火墙及入侵检测等单一功能安全设备和解决方案的终结者。但性能和架构一直是阻碍UTM发展的绊脚石,近年来国内外UTM产品在高端环境下表现得不尽如人意。为了能够让UTM突破性能上的瓶颈 ,SonicWall、启明星辰和东软等厂商都将目光逐步转向“多核”方案。

UTM的三大阵营

目前的UTM技术平台主要分为三个阵营,第一阵营是采用通用处理器加单独的安全协处理器结构UTM,第二阵营是利用ASIC(专用集成电路)平台作为架构的UTM,第三阵营是多核处理器架构作为基础平台的UTM。

处于第一阵营的通用处理器依赖一个单一CPU来处理全部功能,它们不提供任何类型的安全升级服务,通常情况下,这类处理器需要第三方的安全协处理器为其提供必要的安全方面的硬件操作。因为通用处理器在超高频率下运行时需要附加协处理器,而且一般操作中还将消耗更多的功耗。

第二阵营的ASIC平台具有高速转发包能力,但是它们在网络安全设备中存在固有的设计问题和局限性。一个尤为明显的问题就是,安全企业在处理那些不断变化的安全问题时,ASIC在微代码处理方面能力有限。采用ASIC解决方案,供应商不具备修改微代码的能力,从而给附加的新功能带来麻烦。

在对UTM产品的支持方面,处于第三阵营的多核处理器要优于前两者。它通过降低功耗、联网安全协处理器和增加存储器带宽,从而提高网络吞吐量。

UTM的核心问题就是处理器性能问题,利用通用处理器架构的UTM设备要做到扫描应用层数据来检测病毒和入侵很难,当将反病毒功能打开后,通用处理器架构UTM设备的性能迅速下降,某些甚至下降达70%以上。

相比之下,多核处理器为每一个核提供了额外的安全协处理器,使每个单独的核在芯片上具有额外的安全性硬件加速能力。通过安全协处理器与多核平台的集成,可以明显降低安全协处理中的延迟问题。由于所有安全加速硬件都是基于芯片的,多核架构不受总线频率的限制。

多核UTM的真正目的

在网络吞吐量不明显降低的前提下,基础架构的性能对实现实时深度包检测(DPI)至关重要。多核架构与通用处理器和ASIC处理器相比,在性能、可扩展性和节能性方面都更具优势。

传统的解决方案只侧重于扫描数据包的报头,而遗漏了数据包内隐藏的数据威胁,但是精密的恶意攻击可渗入到传统的状态包检测产品中。为了确保基本的网络性能,多核UTM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深度包进行实时、全面检测的能力――免重组深度包检测(Re-Assembly-Free Deep Packet Inspection,RFDPI),这与传统的实时深度包检测(DPI)还有一些不同之处。

与所有其他DPI方法不同,RFDPI不需要停机和在内存中储存信息流量。通常,超负荷流在高负荷状态下要么不被检测而被放行,要么形成流量拥堵。另一点区别就是,RFDPI不限制文件的大小,任何一个用户都能下载,也不限制同时保护文件的用户数量。

篇9

虽然教育系统组织的类似创业大赛,更多是为了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而并非对创业项目本身的肯定。换言之,获胜或落败的项目与其投入实施后是否能成功,或是否更可能成功没有必然关系。

尽管如此,还是有一些感喟与大家分享。

因为这是“互联网+”冠名的一次创新创业比赛,吸引报名的项目绝大多数出自技术类专业的学生,少数来自于其他非技术类专业。同时,在评委的点评和打分中,因循的主要还是项目所仰赖的技术。一般来说,在项目的解决方案中能够提出可行的具体技术应用,就能获得更高的评价。整个分赛场的项目比拼下来,最终脱颖而出的清一色都是技术类专业学生的项目。

在淘汰的项目中,有一个项目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个人也把最高分给予了它。

这份方案出自由心理学、营销学和外语三个非技术类专业学生组成的团队。主要演讲人在讲解方案时,不是从技术运用前景的例常方式切入,而是通过描述自己亲身经历开场――因为自己在旅途中遇到困扰,所以立志要开发一款基于旅游的社交App。

他们的方案从市场调查开始,整个策划和设计围绕两大核心问题的解答而展开:如何找到一个旅伴?如何找到一个聊得来的旅伴?前者采用一般社交App的功能,将具有相同需求的用户聚合到一起。但后者的设计就体现了创业团队的巧思。通过人际心理学的运用,他们不仅能够帮助用户找到一个旅伴,而且能找到一个与之聊得来的旅伴。他们甚至给自己的设计提出了一个新概念――“不看脸的社交App”,以区别于传统的、具有垄断性的“看脸的社交App”。

可惜,他们都不懂技术,在面对技术评委的质疑――“你们怎样通过技术来满足产品的设计”时支支吾吾,因而获得技术评委的低分。但是,我不以为然:一个基于市场和用户需求的创业项目提出来后,技术问题完全可以通过购买来解决,特别是他们的项目完全不必用到任何新的技术。

篇10

在过去十年中,以APC英飞集成解决方案为代表的模块化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在用户中获得了良好的反馈。英飞集成解决方案也成了模块化数据中心解决方案的标杆和风向标。标准化、模块化的数据中心设计和部署思路已为广大中国用户所接纳。

施耐德电气数据中心解决方案业务拓展经理金东认为,快速的部署、灵活的可扩展性、高可用性和更低的总体拥有成本,一直是用户在设计和部署数据中心时的核心需求。在云计算、大数据高速发展的今日中国,上述需求更加突出,而标准化、模块化的架构依然是数据中心发展的主流方向。从英飞集成解决方案到预制化模块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施耐德电气始终在引领数据中心的创新与探索。

一样不一样

作为模块化数据中心解决方案的一个典型代表,集装箱数据中心在前两年异军突起。一个能够放在卡车上穿梭于全国乃至全球各地的集装箱数据中心,只是想想就感觉到非常酷。集装箱数据中心以其模块化、快速部署、灵活移动等特性赢得了某些行业客户的青睐,比如互联网、石化行业和一些大型的园区等。这些行业对数据中心的建设有共同的需求,比如要求数据中心的建设周期更短,或是由于业务的需要,要求数据中心具有可移动性,可在野外或空旷的场地上快速部署等。

那么,集装箱数据中心与现在被提及的预制化模块数据中心之间又有何异同呢?“一样,一模一样。”多年从事数据中心研究的吕先生重复说,“无论是集装箱数据中心,还是预制化模块数据中心,都要求先了解用户的需求,接着在工厂对数据中心解决方案进行预集成,然后在客户现场快速部署。”

“集装箱数据中心与预制化模块数据中心是一样的,只不过集装箱数据中心是在一个标准化的集装箱外壳内部署了一个完整的数据中心,而预制化模块数据中心并不局限于这一形式,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多样化的定制。”曾经专门从事集装箱数据中心业务、现在自己创业的黄新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不过,集装箱数据中心与预制化模块数据中心的基本特征相同,都强调快速部署、可移动性等。有些集装箱数据中心就直接采用了标准的货运集装箱,显得比较简陋,而且受到货运集装箱自身条件的限制,数据中心的维护便利性受到影响。而预制化模块数据中心是对集装箱数据中心的重新包装,是一个更‘高大上’的概念,针对不同应用环境可提供不同型号的解决方案。”

在记者采访到的一些用户和企业中,相当一部分都认为,集装箱数据中心与预制化模块数据中心没有区别,还有一些用户知道并考察过集装箱数据中心解决方案,但对预制化模块数据中心知之甚少。那么,预制化模块数据中心与集装箱数据中心究竟有没有差别呢?金东分析说:“预制化模块数据中心的范畴比集装箱数据中心更宽广。通常来说,预制化模块数据中心指的是所有预先在工厂环境集成并检验,且可快速在现场部署的模块化的数据中心。施耐德电气提供不同类型的预制化模块数据中心方案,其中包括集装箱式数据中心和其他形式的解决方案,比如撬装式等。传统的集装箱数据中心的定义仅仅是从外在的表现形式来描述的,而没有真正体现出模块化数据中心方案的核心价值和理念。”

如果说英飞集成解决方案引领了过去十年模块化数据中心的发展,那么预制化模块数据中心将是数据中心未来建设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将引领下一个十年的数据中心行业发展。英飞集成解决方案所代表的IT空间模块化解决方案依然是当前数据中心市场的主流解决方案,而预制化模块数据中心则是在英飞集成解决方案成功架构上的自然延伸。英飞集成解决方案实现了整个IT空间的标准化和模块化,而预制化模块数据中心则在英飞集成解决方案的基础上实现了IT空间与基建空间的整体标准化与模块化。

一直专注于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北京博悦能集团目前就销售预制化模块数据中心解决方案。“集装箱数据中心解决方案虽好,但其空间是受限制的,运维空间更显局促。”北京博悦能集团董事长程小丹向记者表示,“我们并不看好集装箱数据中心的前景,但是预制化模块数据中心的市场估计会增长比较快。我们还有一类属于拼装机房的解决方案,许多传统客户对此种解决方案非常感兴趣,机会不错。”

数据中心工程产品化

在云计算、大数据时代,用户对数据中心的部署速度和可扩展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户需要更加快速和简化的方案和架构。传统的数据中心构建方式不仅周期长、扩展性差,而且数据中心设备的兼容性等问题突出。施耐德电气的英飞集成解决方案将数据中心的建设周期从1~2年缩短到6~8个月,并可实现IT空间的模块化,整个IT空间的设备兼容性也得到了大大增强。而预制化模块数据中心可以将数据中心的交付周期进一步缩短至3个月,并可实现IT空间和基建空间的整体模块化。

金东将预制化模块数据中心解决方案的特色概括为更简化、更快速和更高效。预制化模块数据中心最核心的理念是帮助用户实现了数据中心建设工程的“产品化”。传统的数据中心建设方式就像我们自己去中关村购买零部件攒一台PC,而预制化的数据中心建设方式就好比是一台一体机,具有高度集成的特点,插上电就可以轻松使用。

预制化模块数据中心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功能全面的数据中心,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预制化模块数据中心占地面积小,内部结构更加紧凑、高效,而且具备了传统数据中心所有的功能。但是,我们也必须清楚地认识到,预制化模块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并不等同于更好的PUE或更高的能源效率,企业若要获得这些特性,还需要大量的预制化模块数据中心建设经验、专利技术和实施能力。正因为施耐德电气具备这样的能力,所以施耐德电气提供的预制化模块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可以帮助用户实现极低的PUE和很高的能效。当然,这与用户的部署环境、用户选择的具体方案有很大关系。

记者曾经听到过一些使用集装箱数据中心的用户抱怨,由于集装箱内部的空间有限,技术人员在维护设备时,转身都比较困难。预制化模块数据中心是不是也存在类似问题呢?其实,预制化模块数据中心并不是简单地将设备堆砌在箱体内。依靠多年的数据中心建设经验与研发优化能力,施耐德电气的预制化模块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充分考虑了空间的利用与人员的操作便利性、安全性,这是很多集装箱数据中心方案所不能比拟的。

黄新刚向记者表示,用户必须在数据中心的快速部署与成本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施耐德电气的研究和实践表明,预制化模块数据中心可以将数据中心的建设周期从传统的1~2年缩短到3个月,至少可以节省13%的客户初期投资(主要是从设计和安装部分节省出来的),如果再考虑到省去了建设大楼等带来的额外投资,那么预制化模块数据中心的成本会更低。不过,记者采访到的一些用户也表示,他们还是会投资建设一个机房,IT系统肯定会置于室内,而UPS、制冷系统等模块可以考虑放到室外。

目前,市场上存在许多不同的集装箱数据中心解决方案,而从交付速度、实施经验与整体质量等方面衡量,良莠不齐并不是一个夸张的说法。因此,用户在选择预制化模块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时必须擦亮眼睛。一个真正可以为用户带来价值的预制化模块数据中心解决方案要求方案提供商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能力:丰富的数据中心建设经验、完整而全面的产品线、强大的研发实力与积淀、本地技术支持能力。施耐德电气在这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施耐德电气此前收购了预制化模块数据中心领域的领军者AST Modular。AST具有14年的预制化模块数据中心建设经验,在全球拥有450个成功案例,这将进一步巩固施耐德电气在预制化模块数据中心市场的领先优势。

变革需要时间

施耐德电气认为,预制化模块数据中心不仅仅适合大型企业,而且也适合中小企业。对于可移动性、部署速度要求高,或者企业自身场地条件不具备的用户,都可以选择预制化模块数据中心解决方案。例如,施耐德电气就为石油和科考行业的用户提供了车载或船载的移动数据中心,为制造企业提供了独立的集装箱数据中心,还为IT企业提供了可快速部署的预制化数据中心等。

预制化模块数据中心带来的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变革,更是对传统数据中心建设和运维方式的变革。那么,用户接受这种变化会不会有一定难度?施耐德电气认为这并不难。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发展的思路是帮助用户更加简化数据中心从设计到部署、运营的全流程。预制化模块数据中心使得数据中心的设计和部署过程得到了极大简化,将用户从耗费大量精力的传统数据中心设计和建设工作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更加专注自己的业务,这样的转变正是用户迫切需要的。预制化模块数据中心将费时费力的数据中心工程变成了一个简单、集成的产品。

在欧美等地,预置化模块数据中心已经是一个用户普遍接受的解决方案,但仅从过去几年集装箱数据中心在中国的推广情况看,还是有些水土不服。以美国为例,它具有信息化程度高、地广人稀、人力成本高昂等特点,且模块化数据中心有一定的发展基础,这些都使得预制化模块数据中心的理念更易推广。目前,中国用户对于预制化模块数据中心的认识还不深,而且中国在土地与成本结构上也与美国存在显著差别,这些都使得预制化模块数据中心在中国的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不过,施耐德电气依然看好预制化模块数据中心未来在中国的发展潜力。凭借可移动性、简单灵活的架构、部署迅速等优势,预制模块化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有可能在石油石化、电信、IT和政府行业率先取得突破。

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信息管理中心主任工程师胡杰表示,他们也曾经了解过集装箱数据中心解决方案,但最终并没有采用,原因有很多,比如能满足应用要求的集装箱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并不多;从思想观念上很难接受相对“简陋”地置于空旷场地上的集装箱解决方案;集装箱数据中心的维护并不便利,尤其是遇到刮风下雨等恶劣天气,很难保证集装箱数据中心内部的洁净度、温湿度等,布线也不好处理。“数据中心最关键的还是保证其持续运行。因此我们对数据中心的可维护性要求非常高,必须尽量避免运营风险。”胡杰表示。

目前的预制化模块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只能满足UPTIME的T2和T3标准,而中国许多大规模的数据中心都在追求T4标准,这会不会成为预制化模块数据中心解决方案的一处硬伤?金东解释说:“预制化模块数据中心作为一种完整的解决方案,其本身并不局限于T2、T3标准。传统数据中心可以满足的,预制化模块数据中心中也都可以实现。我们的基础设计目前面向T2与T3标准架构是基于当前大多数用户的选择。针对T4标准架构或其他特殊需求,我们还可以提供其他定制化的解决方案,以满足客户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