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技术商业模式范文

时间:2024-01-12 17:48: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低碳技术商业模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低碳技术商业模式

篇1

关键词:商业模式;发展;创新;绿色经济

一、前言

绿色经济之所以能够得到不断的发展,不仅需要研发、管理、制度以及生产等等方面的各种创新活动,也需要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活动,这是绿色经济发展的关键点。商业模式创新形式是应市场需求而产生的,因此,其优点是能够很好的符合市场需求,能不断的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在经济发展方式不断转变的新时代,高度重视发展符合国情与企业实际的商业模式,对于发展绿色经济是很有必要的。商业模式的创新指的是不断发现新的市场需要,以满足新的消费群体的需求,开创新的盈利模式;开发出新的产品,为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用全新的方式方法以完成全新的经营任务,从而提高企业绿色经济的发展水平。

二、商业模式创新对于发展绿色经济的必要性

目前,为加快发展绿色经济,必须将高消费、高污染等为特点的粗放型发展方向转变为低消费、低污染等为特点的集约型发展方向,绿色经济的发展目标就是发展生态化经济、循环经济以及低碳经济。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已不再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必须有一个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将以往的研发、组织、管理、销售等方面进行创新,其中最主要、最有意义的就是商业模式创新,其作为发展绿色经济至关重要的实现手段,其必要性主要有三个方面:

2.1充分满足绿色经济市场的变革

商业模式创新是指企业将对其有利的经济方式进行创新,即将原有商业模式的动力机制、组成要素及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重新整理,并提高原有商业模式的水平,为客户提供全新的、有利的商业模式。全新的商业模式充分满足了绿色市场的变革与创新,从而实现了企业价值的最大化,有利于解决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不利影响,促进绿色经济发展成为独立自主的市场经济,加速生产过程的进步,促进绿色经济的全面进步。

2.2有利于提高绿色经济市场的竞争力

跟以往传统的创新形式相比,商业模式创新有着一个有利的特点,就是它涉及商业模式中各要素之间的变化、动力机制的全面性改革以及组织机构的重大规整,体现的是一种集成性创新模式。这一有利的特点使得商业模式创新具有无法复制的独特性,从而有效的提高了绿色经济市场的竞争力,使得绿色经济企业能够长期的保持着竞争的优势,保证其处于持续的盈利状态。商业模式创新比较注重市场与经济方面的创新,因此,跟传统的技术类创新模式相比,商业模式创新更能有效地抓住市场机遇,追踪市场变化,帮助企业捕捉被竞争对手所忽视的市场间隙,从而更快、更高效的设计或者改变商业模式,保证消费者能够得到更好的

服务。

2.3有利于绿色技术创新的发展

在当今社会,绿色经济的发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要想发展绿色经济,就必须使用绿色环保技术以取代传统的低效益、高消费、高能耗及高污染的技术,全面推广节能减排与低碳环保的服务和产品。绿色技术创新是绿色经济发展的基础与保障,将其与商业模式创新相结合,可以有力的推动绿色技术的创新。某些程度上,一些绿色经济下的商业模式,最开始的时候只是依靠自身的专利技术发展起来,但是现在这种创新的商业模式还可以根据多方面技术的发展而使得自身得到更好的发展,保证绿色经济下生产的产品能够满足市场以及客户的需求,实现绿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商业模式创新不但要在产品研发及工艺革新等方面的技术进行创新,而且还要从非技术类方面进行创新从而更好的促进绿色技术创新的发展。

三、绿色经济视角下商业模式创新的发展方向

目前,发展绿色经济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和节能环保之间的冲突与矛盾,实现经济发展与节能环保的双赢局面,这是绿色经济视角下商业模式创新的最基本发展方向。这是绿色经济的基本发展方向,同时也是对传统经济模式的彻底改革与创新,为建立生态化和市场化相统一的企业新型经济模式打下坚实的基础。商业模式创新是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因素之一,以实现经济发展与节能环保为发展方向,建设一个节能减排与低碳环保相结合的绿色商业模式,将最大程度上的减少污染的排放及资源的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有效利用自然资源与新能源技术,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大优化。

3.1降低生产成本,达到节能减排的要求

绿色经济要想提高自身在市场的竞争力,就必须从根本上节省从原材料到生产过程等方方面面的成本,这同时也适用于绿色商业模式的创新,只要将降低生产成本和降低能源、节能减排等绿色经济的要求相结合。与此同时,发展循环经济需要生产与消费的全过程都进行控制,循环利用能源,对废物进行回收,争取少投入、多产出以及少污染,最大程度的降低污染排放量,增加资源的利用率,从而最大程度的节省生产成本。很多绿色企业都在努力的向这方面发展起来,比如有些造纸企业就开创了变废为宝的绿色商业模式规划,将废纸进行回收利用,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对废气与废水进行高度净化处理,利用循环经济进行节能减排,用最低的成本生产高质量、高环保性的产品,从而获得强大的市场竞争优势。例如中国的慈善家陈光标,其成功的理念就是“变废为宝”,其公司原来只是做房屋拆迁的,但在这一过程中,陈光标发现了巨大的商机,因为在拆迁的过程需要大量的资金去运输剩下的建筑垃圾,他就在想是否可以将这些建筑垃圾转化成环保的建筑材料。于是,他就开始着手工作,购买了十多台建筑垃圾的处理机器,先是用机器将这些建筑垃圾切碎成细小的颗粒状,然后将这些推销给修路单位作为铺路的材料,价格也比碎石子低很多;后来公司又引进更高科技的设备,将这些建筑垃圾压成粉末状,可以将其推销给制砖单位;随后,陈光标将这种理念大量的应用在废旧家电、设备及废旧汽车等等方面,将这一商业模式大大的推广,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为绿色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依据。

3.2根据国情进行合理创新,努力发展自身优势

因各个国家的经济环境以及体制文化都各不相同,因此发展绿色经济的战略方针也会有所不同,就目前而言,企业必须根据国情进行合理的创新,特别是商业模式创新,努力的发展自身的优势,使得绿色经济能够得到实际性的提高。根据我国的国情,大部分企业都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其自身的缺点就是没能成为真正的技术创新的主体,自主创新的能力较弱,无法很好的吸收利用外来先进技术,这些都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根据国家实际情况进行创新,有助于将我国的劣势合理的转化为优势,从而取得成功。例如比亚迪公司,就在生产管理上进行创新,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其公司最开始的时候连自动化生产线都买不起,于是公司董事长提出了一个想法,将国外全自动的电池生产线分解成有一百多道工序构成的人工生产线,大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进入市场后很快位居世界第一。在生产锂电池的时候,他们采用无尘箱取代无尘车间,大大减少了生产面,在行业得到了高度的评价。而在生产电动车的时候也采用了人工生产线的技术,这些商业模式的创新,不仅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还为绿色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3.3扩大绿色经济市场,提高绿色技术创新水平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节能环保的理念也渐渐的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绿色经济的服务与产品逐渐的在经济市场上发展起来,传统的非环保经济产品逐渐被绿色经济产品所取代,大大的提高了自身的竞争力。对于那些能率先运用绿色技术创新生产处绿色产品与服务的企业,其就能快速的控制一片属于他自己的市场领域,从而得到更快、更高的效益。比如我国成功的民营企业——远大空调,从公司成立开始,就坚持节能减排的自主创新理念,其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处于领先地位,其研发出来的非电低碳的节能技术得到了高度评价,其各项产品在节能、安全、零故障、省钱等等方面都处于领先位置,其自主创新的力量是企业当中的佼佼者,值得每一个企业作为学习的榜样。

3.4必须注重绿色品牌的宣传

绿色品牌的宣传是指在激烈的绿色市场竞争中推销自身的绿色环保品牌,用诚实守信、保质保量的服务态度来赢得广大消费者的信任与满意。在企业的发展中,品牌是企业发展的无形动力,能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效益,品牌效应不仅有利于扩大自己的市场需求,还能给企业建立一支固定的客户团队,保证企业的长期效益。绿色经济企业要想在商业模式创新上取得成功,就必须保证绿色产品的高质量性,满足客户的需求,同时根据客户的需求不断生产满足客户需要的绿色产品,为客户提供优质的绿色服务在品牌宣传上更是要注重实事求是,不能过分夸大自身的功能。只有真诚的打造绿色品牌,加大品牌宣传,才能促进绿色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促进绿色经济产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四、结语

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绿色经济要时刻抓住机遇与挑战,在商业模式创新的基础上,不断促进绿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设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有效的管理体制,全面发展生态化经济与市场化经济相结合。全面实现绿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需要不断的转变发展方式,这是目前企业要向发展的主要动力。绿色经济视角下的商业模式创新给绿色经济的发展带来了重要的推动力,在持续创新中不断取得新的突破,这样才能保证市场的主动权,将企业不断地提升到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厉无畏. 绿色发展,需要技术有重大突破[J]. 绿叶. 2010(Z1).

[2]商业模式创新的五种路径[J]. 中国物业管理. 2011(01).

[3]苏江华,李东. 商业模式的成型机理、类型划分与演化路径——基于中国战略新兴产业中439家企业的实证分析[J]. 南京社会科学. 2011(12).

篇2

关键词:绿色建筑;商业建筑;低碳环保

Abstract: green building with energy saving, low carb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s the theme, the use of all natural resources to a minimum degree. Based on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s the theme of today, China's construction industry an important development direction. Commercial building for the mainstream mode today, will be green building techniques of implant. This article take the green commercial architecture development on the basis of the status quo, with green energy-saving building,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dvantages of commercial building the low carb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value, and found the importance of green building.

Keywords:green building; Commercial buildings; Low carb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中图分类号:TU20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商品种类的增多和交换的频繁发展,商品建筑的类别也不断增加。商业建筑是社会文化媒介传递的一种形式,是商业文化的一种特别意义上的表征,是以实现商业文化的强势传播途径。绿色节能建筑是遵循气候设计和多种能源节约的基本演绎法,其中包括外部空间环境的设计、建筑规划的分区,平面布局要利于自然通风等。绿色节能建筑是以人文、自然、建筑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在天然条件的利用上施以适当的人工手段,创造良好舒适环境的同时对自然环境的使用和破坏,平衡人类向大自然索取以及回报。

一、绿色商业建筑发展现状

我国绿色商业建筑发展较晚且发展缓慢,而早期的绿色建筑只是一味单纯追求建筑的自然特征或是以“绿化”来代替“绿色”这一建筑特性。仅仅是低层次的扩大“绿化”面积增加“绿色”程度,并没有从根本上达到“绿色”的根本意义。

而近年来的商业建筑行业已经开始大范畴的将“绿色建筑”标注成其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商业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上,往往将商业建筑挂上“低碳环保”、“绿色无污染”的牌子。有关部门对于“绿色建筑”的制定标准和评估尚未有明确的量化规范,加之建筑行业的业内发展日新月异,绿色商业建筑是否是成为通往低碳环保生活的康庄大道。我公司设计主要结合绿色建筑设计的主导理念思想,将商业建筑、居民生活和城市发展的紧密相关性再次提高。绿色商业建筑的合理布局,对居民生活与城市环境的设计都是息息相关的。

二、绿色商业建筑的优势

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以人为本、综合型与专业的具备、空间秩序的把控、商业模式的布局模式都是绿色商业建筑的优势。

以人为本的商业建筑及其环境创造是将从建筑物的设计构思出发,这也是目前为止检验商业环境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商业兼职的设计以积极主动的发挥其更多的功能和发现更多的可能性需求为面对,受众群体可从设计者提供的结构设计中发现更多的需求,更多的发现他们的真正需求。商业建筑的便利之处在于成熟商业环境带来的长远发展前景,情景主体体验的营销模式应用,经营特色的鲜明比对,商圈模式互补与项目的定位,在科学合理的铺位划分人流动线的设计。商业建筑群的建设中,大多综合与专业相结合,尤其是一些新兴服务行业的开拓会对商业建筑锦上添花。

在我国传统的空间意识中,对称没、有层次感、发展部分的手法都喜欢赋予戏剧。建筑设计想要拥有强烈的空间秩序,在以人员大量流动为主的商业建筑中,节奏感与街道所保持的统一性会使建筑熠熠生辉。对于传统的陈列布局,哪怕是程式化的经营流程提高,都有利于对受众群体言明。本文中的商业建筑布局点是将服务人口和服务半径落实到设计本身,在建筑样式上既有机相连,又富于变化,形成建筑景观。

重点利用商业建筑的原有优势,在建筑设计本身加以“绿色”概念,让商业气息与“绿色”概念相互萦绕,按照绿色建筑的设计标准,将绿色技术用于商业建筑中,从根本上达到低碳环保的目的。

三、商业建筑中的低碳环保价值

商业建筑中需要向大自然获取和开发巨大的自然资源,而绿色建筑是充分的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如果建筑能够有效的利用自然风险,比如写字楼具有白天集中办公的使用特点,可根据这一特点引进新型冷暖气系统,制冰时间与冰块融化吸热的时间可有序分开,通过管道输送冷暖气体,大大降低了空调的使用频率从而节约用电。在新型商业建筑中,太阳能能够代替部分电能和煤炭为商业建筑供给热水,在采暖、除湿、供电方面都有一定作用。目前因房地产开发占用土地,土地滥用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多数优质土地资源被占用。绿色建筑技术中提倡节约土地资源,优质的粮田更加不能占用。在建筑的设计、创造、施工的过程中,绿色建筑技术杜绝盲目开发,合理的规划建筑用地早已成为绿色建筑的必经之路。

绿色商业建筑的新价值在于脱离传统建筑行业竞争的群体,创造了新的市场空间,进入了行业中的一片新天地。我省多数建筑公司在以绿色经济为前提的背景下将绿色建筑技术融入商业建筑中,对传统的建筑元素进行筛选,缔造出绿色思维,从绿色商业建筑的需求出发,满足社会及广大群众的绿化需求,将低碳环保引入所创造的价值中,树立公司良好的品牌与信誉度,实现价值飞跃。

四、绿色商业建筑的重要性分析

1、绿色建筑技术的广泛应用

在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宾馆、饭店、写字楼、大中型商城等大量兴建起来,绿色节能技术在商业建筑中推广、使用。目前,我省建筑普遍存在高能耗的问题,例如工业建筑所推广的绿色节能技术是刻不容缓的,尤其是在商业建筑行业,绿色节能技术在商业建筑中的应用是直接影响到民众安全的问题。减少损耗才能迎合国家节能减排的措施,推行绿色技术。

绿色节能技术是追求卓越,以最小的能源、资源、环境为代价,获取高校舒适的建筑环境。绿色节能技术的广泛应用体现出了人与自然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现象,将绿色节能技术应用于建筑行业体现出资源、环境的集成思想。在能源节约,有效利用等方面均有所帮助,在营造一个安全、健康、高效的舒适商业空间。绿色建筑技术为基础,达到琢磨建筑、人、城市和环境的和谐发展目标。

2、绿色建筑技术的重要意义

绿色建筑设计在我省乃至我国都发展的越来越多,慢慢的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真正理解绿色节能设计技术,而不是简单的将低碳、节能、环保描绘成城堡。绿色建筑技术可在商业建筑中实践到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经济的根本转变在绿色建筑技术的商业模式下实现思想的根本转变,减少建筑施工中的资源消耗与物质排放。

绿色建筑技术需要充分的阳光以及大自然的资源所协作,为受众群体营造一种清新自然舒适环境。生态环境的治理工作也会因绿色建筑技术有所改善。商业建筑技能经济发挥出良好的局面,对循环经济理论来讲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节约了投资成本,这便是以科学的手段达到理想的效果。设计在商业建筑当中的实现与应用要把资源高消耗、高污染的建筑发展模式转变为生态建筑经济模式,选择减少物质资源消耗的方式,注重以开发新的建设资源来促进建设工程的经济增长。

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绿色能源技术在商业建筑中的应用还处于年轻的起步阶段,在商业建筑中运用绿色建筑技术,可将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绿色商业建筑中不断完善、更新。绿色节能技术融入商业建筑的思想已经成为一个较好途径,既能够实现与应对社会环境的日趋严重负面影响,还可以对自然环境、生活环境得到一定的维系。总之,绿色建筑技术植入商业建筑还在摸索与实践中,绿色节能技术的在商业建筑中都的实施与应用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不可小觑。

参考文献:

[1]宋建明.探讨绿色节能设计在商业建筑当中的应用[J].文摘周报,2007.(8)

[2]唐卫华,基于“十二五”规划的建筑施工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初探[J].建筑经济.2011.(4)

[3]黄庆瑞.全面造价管理与绿色节能设计[J].工程项目管理,2006.(4)

篇3

关键词:创新路径 创新区位 创新目标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8-295-01

一、遵循顺序渐进的创新路径

创新路径:基于盈利能力增强的战略目标。

第一,研发投入是创新的基础,无论是制造业的有形研发,还是服务业的无形研发,研发投入最终要决定用户的使用体验。

第二,产品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是具体的创新做法,它们在研发投入的基础上具体展开,通过这一系列的创新手法,致力于提升用户的消费体验。

第三,各种具体的创新手法,同时还需要创新的战略定位及战略视野加以引导,这是思维层面的创新,以确保创新手法的有效性。

第四,企业创新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盈利能力的增强。创新能力的强与否,最终要反映到企业的经营业绩上,否则,创新投入就是一种“沉没成本”,创新手法就是“画蛇添足”,创新思维就是“闭门造车”。企业的创新必须是以增强盈利能力为终极目的的系统性创新。

1.全盘复制。在全盘复制国外商业模式时应该注意两点:一是要快速捕捉到商业模式的信息,谁先复制,谁就可能具备先发优势;二是主要进行细节调整,复制不等于生搬硬套,要针对我国市场进行适应性调整。

2.引用创新。在实际引用中主要是取其商业模式中的盈利模式创新,当然产品模式、业务模式、运营模式的创新点也可能被引用。虽然引用商业模式中的盈利模式对企业效益的提升较为明显,但是产品模式、运营模式和业务模式的引用也可为企业带来明显的价值,并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支撑盈利模式实施的能力。所以,企业也需要不断加强对产品模式、运营模式和业务模式的学习和优化,在实践中把自身的优势和引用的经验结合起来,实现引用创新。

3.延伸扩展。具体做法是,通过对国外最新商业模式的了解,寻找使用这些商业模式的企业所在行业及细分市场,通过专业分析找到同一行业内尚未开发的其他细分市场,将这种商业模式的主体框架率先运用在同一行业的不同细分市场,当然商业模式在实际运用中需要针对细分市场进行优化和调整。这种学习方法的优点是借助商业模式的研究,寻找到尚未开发的其他有效细分市场,并有机会构建先发竞争优势。

延伸拓展具体实施时有两个难点:一是对细分市场的寻找和分析,如何才能找到尚未开发的细分市场;二是原则上进入同一市场内部不同细分市场的商业模式无需做较大调整,但关键是如何依据细分市场的特点做出针对性的调整和优化。

4.整合创新。通过整合创新来学习商业模式时,需要特别关注企业现有平台是否具备一定的优势,能否承担整合平台的重任,否则整合创新将失去基础。

5.颠覆超越。实施颠覆超越的关键在于对技术未来发展趋势的准确判断,这其中有两个关键点:一是新技术是否会出现。二是新技术到底来自哪个方向。如果技术储备走错方向,则可能给企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比如当年美国汽车工业将大型车和强劲动力作为产业方向,并依此进行技术研发,忽视了小排量车和经济车的技术开发,导致在油价高涨、金融危机的外部环境下,企业经营集体陷入困境。

二、创新体现的重要区位

1.创新体现在战略视野的全球化。在创新视野方面表现最为突出的,当数联想集团。2009年开始,联想开始全面提升自身的战略视野。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建立全球化视野的核心管理团队。首席执行官杨元庆建立了一个很好的核心领导团队,他们通过一套中西合璧的工作方法,能够制定出好的战略。

第二,在全球范围内实施“保卫+进攻”型战略。在成熟的市场领域,继续确保Think品牌的领先地位,在新兴市场推出Idea品牌,在二者的市场区隔上,Think强调卓越,Idea强调创意。

2.创新体现在战略定位的差异化。在行业兴旺的时候,战略定位的差异化似乎显现不了太多优势,一旦面临行业波动,研发支撑下的战略定位差异,立刻显现出其巨大的优势。

从战略定位上看,腾讯并没有主打广告,而是致力于打造“一体化的虚拟社区”,并且把研发投入的绝大部分用于该战略。因而,当行业产生波动的时候,腾讯几乎不受影响并持续发展。

3.创新体现在管理系统的优化。大环境不好时,增收艰难,优化管理系统、降低经营成本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方面表现最突出者为万科。万科实施了成本的优化管理。在销售规模增长的同时,万科的管理费用绝对量同比降低5.8%,销售费用绝对量同比降低18.6%,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合计占营业收入的比例降低26.9%,超额完成预定目标。

4.创新体现在营销体系的突破。液晶电视的核心技术液晶模组,掌握在夏普、三星等厂商手中,但是创维针对三网合一、3C融合、物联网兴起等趋势,对液晶电视其他部件投入研发与设计,实现产品功能差异化。在营销方面,配合差异化的功能设计,推出了“酷开电视”系列,力求树立起液晶电视的高端品牌。因而,在其销售收入增长48.5%的基础上,获得了高达163.6%的净利润增长。

5.创新体现在产品体系的革命。格力持续多年在空调领域耕耘,使得其在这一细分市场中取得了霸主地位,而其高达27.5%的净资产收益率,也是其他家电企业难以望其项背的。在过去一年中,格力持续推出了一系列绿色低碳的空调产品,大幅提升了节能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维安,王辉.企业家创新精神培育:一个公司治理视角[J].南开经济研究,2003(2)

2.何志聪,王重鸣.企业成长与公司创业精神的培育[J].科学管理,2005(3)

篇4

――李光斗

比尔・盖茨曾说过:21世纪是网络世纪。未来只有两种生意,一是互联网生意,二是不做生意。

当21世纪走过了第10个年头,2010年被称为“低碳元年”的时候,我们又蓦然发现:21世纪更是绿色世纪,未来也只能有两种生意,一是绿色生意,二是不做生意。

找到“惠而不贵”的绿金

节能减排与新能源自古就是人类的梦想。早在16世纪,英国王室就曾悬赏征求海水淡化的方法。然而自1954年美国建成第一个海水淡化场至今,淡化海水成本一直高于自来水价格的不经济不合算的现实,使得这一梦想难以具有普世价值。同样以太阳能为代表的光伏发电在我国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发电成本一直高于传统常规发电造成了这一新能源产业难以突破“高成本、难推广”的困局。我国的低碳经济虽然获得国家宏观政策层面的全面支持,发展前景广阔。但目前仍存在着投入成本高致使投资效益低的问题,“贵而不惠”成为制约节能减排与新能源快速发展的瓶颈。

由此可见只有找到“惠而不贵”的绿金,让绿色产业实现商业化、平民化,才能实现低碳商业模式的成功。

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找到了“既好又惠”的绿色商机,推动了中国低碳经济的良性发展。

日前,中国本土最大的照明品牌供应商、最大的节能灯制造商雷士照明在香港成功上市,集资净额13.73亿元,低碳节能概念照亮了雷士的国际化之路。雷士照明发行的7.28亿股,当中90%为国际配售,10%为公开发售,并有超额配股权15%。募集的资金当中4.9亿港元用于国内外的市场扩张,包括并购及其他策略性投资。雷士照明绿中淘金,既体现了国际资本市场对雷士照明发展前景的肯定,也折射出了国内照明市场的巨大潜力。

据统计,照明消耗了中国总发电量的13%,节能灯比普通白炽灯节省80%的能源,使用寿命更是白炽灯的4至6倍。如将现用白炽灯全部替换为节能灯,每年可节电600多亿度,接近于三峡电站现在全年的发电量。而如果更换雷士大力推广的半导体LED型节能灯,则可以节约6个三峡的年发电量,这既坚定了政府推行绿色照明的决心,也反映出雷士“绿色光源”无限的市场前景。

产业创造价值,雷士照明的成功在于找到了“既好又惠”的真正绿金。雷士一直致力于节能型产品的研发与生产,谋求科技创新及产业升级,主动向低碳模式转型,大力发展节能型照明产品研发生产,同时积极推动行业认识及消费者意识的转变,每年为全球提供超过4亿只节能照明产品,真正实现了以“绿色光源”为主导方向的战略发展目标。

同时,雷士照明作为中国商业照明第一品牌,同样也是城市商业繁荣的分享者。

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带动下,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也在快速推进。而城市化进程必将推动房地产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商业地产的发展。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房地产市场的核心将由住宅地产向商业地产转变。2010年第一季度,世界商业房地产直接投资交易量达到630亿美元。预计年内商业房地产直接投资额的增幅将达到35%~45%。

以商业照明为主的雷士照明更是在商业地产的快速发展进程中高歌猛进。如今雷士的产品已覆盖到了商业、办公、工业、家居等各个不同的照明领域,拥有2200多家专卖店。在国内的业务保持强劲的增长后,雷士开始了从中国到世界的国际布局。其实,雷士的“绿色生产力”一直以来都是资本方青睐的对象,日本软银集团、美林、高盛都曾先后向雷士注资。此次雷士香港上市让世人再次看到了中国品牌的崛起,看到了低碳经济时代,中国绿色商业概念成为是国际资本追捧的新对象。

一切生意都必然也必须与低碳发生关系

未来最具潜力的商业模式将与绿色经济密不可分,一切的生意只有与绿色低碳发生了关系,才能更好地生存发展。这绝非危言耸听。因为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人类文明必然也必须进入绿色经济的时代。

根据世界能源权威机构分析,世界已探明的主要矿物燃料储量和开采量不容世人乐观。石油剩余可采年限仅有41年;天然气剩余可采年限61.9年,煤炭剩余可采年限230年。传统能源的迅速减少以及严重的污染问题,已经危害到了全球的经济和环境。

而对于中国来说,低碳经济既是机会,更是挑战。GDP的增长关乎国计民生,可持续发展关乎长治久安与子孙后代。二者都无法偏废。

中国政府已对全世界宣布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计划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与此同时,国务院常务会议还决定将碳量减排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这意味着,节能减排将以最高规格的政策形式出现,势必对中国的社会发展及经济运行造成全面和深远的影响。

然而,现实存在的困难远比预想中更为艰巨,至2020年的十年之内,中国是否有能力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工业布局?在以GDP增长为核心的宏观环境下,如何协调经济发展与碳量控制之间微妙且脆弱的平衡关系?而中国区域经济存在比较严重的不对等状况也对节能减排的具体开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面临人口和经济增长的双重压力,中国经济只能靠低碳经济,靠节能减排与可再生能源的大力开发和利用。让一切生意都与低碳绿色发生关系,已不仅是一个企业、一个国家的责任,更是关乎国家未来生存与发展的现实问题。

让品牌的每个因子都变绿

在绿色、低碳风行的今天,绿色战略、发展绿色经济成为企业长久发展的重要措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管理和营销学教授莱维・多尔(Ravi Dhar)博士指出,“绿色营销是企业化危机为商机的战略契机”。据世界品牌实验室统计,2009年《世界品牌500强》中,有317家企业是绿色战略的倡导者和行动者,绿色营销的销售额高至8700亿美元。世界品牌实验室对通用电气(GE)、联邦快递(FedEx)、汇丰银行(HSBC)等25家绿色管理先锋的案例研究发现,绿色战略是企业组织创新和技术创新之源泉。

而雷士照明早已发现在低碳时代,让品牌的每个因子都变绿,是助推中国品牌崛起一个很讨巧的法宝。雷士照明总裁吴长江曾对照明行业做出了三大前瞻性判断:1.中国照明电器行业不缺少好的产品,缺的是好品牌;2.未来几年,中国照明电器行业的市场格局将由产品竞争转为品牌竞争;3.不久的将来,中国照明电器行业的竞争除了品牌竞争外,渠道竞争将逐渐主导消费市场。

以品牌战略为先导,雷士打造出一片“绿光世界”,向全世界展现出一个全新的发展理念。这也是雷士照明的核心品牌理念,以专业、专注的精神,为世界创造优美、舒适、安全、节能的光环境。为世界各地提供最优的照明应用解决方案,并以己之力,推动世界照明产业健康、快速的向前发展。由此可见,赴港上市,迈向国际,这绝非雷士照明一家之喜,更是中国照明之喜。

篇5

互联网思维布局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中国绿色金融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银行业金融机构推进绿色金融仍面临挑战和考验。有业内人士对《经济》记者表示,一是商业银行推行绿色信贷有效激励机制不足,低碳环保项目往往风险高、收益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商业银行发展绿色信贷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商业银行推行绿色金融的能力仍有待提升,绿色信贷业务涉及对贷款企业和项目环境以及社会风险的识别、评估,需要具备环保技术和信贷业务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需要通过建立相应的人才培养计划,提升对环境和社会风险的识别以及量化分析的专业技能。三是全社会共同倡导的绿色理念有待进一步强化。绿色金融文化是社会经济文化的一部分,体现了银行、客户、利益相关方的社会规范和价值理念,绿色金融真正实现有效实施,仍有赖于全社会共同倡导的绿色消费、绿色发展等理念的进一步强化。

根据环保部预测,“十三五”期间,我国年均节能环保投入将超过两万亿元,这将为商业银行实现信贷结构调整以及业务拓展带来良好机遇。在当前的经济形势和政策环境之下,践行绿色信贷、通过金融手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既是金融机构主动履行社会责任的现实要求,同时也是顺应国家经济新常态、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信贷结构调整、防范信用风险、提升国际化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和战略选择。

绿色是今年国内最为热议的话题之一,国家大力推进绿色、环保等产业的发展,而要促进生态循环也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环。国家正努力构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完善循环经济产业链。

今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了《“互联网+”绿色生态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联想集团移动互联网事业部总经理陈学桂向记者表示,根据方案指导,林业、海洋、能源、物流等产业已经纷纷展开布局,利用互联网思维,布局循环经济产业的整个体系。

不仅如此,生活中不少应用也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利用创新性的技术、商业模式达到了循环经济的特质。比如,“闲鱼”是一款闲置物品线上交易平台,“爱环保”通过呼吁用户参与到各类环保公益活动中,“滴滴打车”共享经济理念,“好豆菜谱”推出环保菜谱……

生态创新是循环经济的灵魂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环保产业投资热情高涨,大气、水、土壤等环保市场都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中投顾问环保行业研究员侯宇轩告诉《经济》记者,从环保产业链上来看,环境监测、环保装备、环境治理等环节都在进行积极布局,环评等环节的市场化也逐渐开启。“政府在构建完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建立健全的相关机制是促进循环经济产业链形成的重要基础。”

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最重要的是产业链本身的接通和延伸。陈学桂表示,真正让循环经济有所作为,能够广泛采用的一定是这些正在不断更新的颠覆性技术,要不断运用新兴技术去更好地实现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完整搭建。

在循环经济下的商业经济需要实现生态创新机制建设。

在侯宇轩看来,生态创新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一部分,也是促进循环经济的重要力量,生态创新能大大提高循环经济的效益。“严格意义上来讲,生态模式应该因地制宜、因行业制宜,但一个好的生态模式必须能兼顾生产生活中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利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实现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循环利用,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生态创新是循环经济的灵魂。陈学桂认为,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VR、AR等创新技术,可以不断地为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可持续发展、多方共赢、不断创新的生态模式才能更好地帮助循环经济的构建。”

乐视创始人兼董事长、乐视控股CEO贾跃亭提出,在工业时代和传统互联网时代之后,不同于传统创新模式的生态创新,将为全球经济创新增长方式,恢复快速发展带来新的可能。“我们正在着力打造生态世界,希望通过生态经济和生态创新,来引领ET时代的到来。”

对于生态创新模式的运用,乐视相关负责人对《经济》记者称,生态消费时代下,价值正在迁移,硬件已经由核心价值衰减为非核心价值,仅仅是由硬件、软件、平台、内容以及互联网应用构成的完整生态系统的五大价值要素之一。“彼此破界化反、不断创造新元素、新物种和新价值,最终提供极限科技、完整生态的好产品。”所以,打造高品质产品的投入成本绝不应来源于对硬件超额利润的攫取――它可以由生态世界里各个主体多维度、多层次贡献。

打造完整产业链 共筑生态圈

中国经济在过去30多年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伴生了难以忽视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问题,生态环境承载力趋于极限,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资金部总经理刘优辉对《经济》记者表示,中国迫切需要实现从粗放、污染向绿色、效益转型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和北京市委十一届七次、八次、九次全会精神也提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并重,以大气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修复为重点,深入落实国家大气污染防治及水污染防治两个行动计划,统筹山水林田湖,着力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大力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目前,我国的循环经济发展整体还处于初级阶段,陈学桂认为,对循环经济的理解,更多的是较为简单的资源回收再利用。

构建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繁荣生态圈还需要社会做出改变和努力,从而实现循环经济产业链到生态圈的转换。

篇6

近在眼前的胶卷,远一点的蜂窝式手机,或者即将发生的智能电视客厅革命。过去的强势产品正在变成恐龙化石。

不过产品灾变并不一定会像恐龙一样灭绝,恐尼灭绝是由于自然环境引发的,灾变则是南于企业之外的市场环境变化引发的,可能是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可能是科技的进步。两者的区别在于产品灾变这种变化在于可以及时或预先应对的。

产品灾变的应对逻辑

从超越企业产品价值链乃至狭窄的产业价值链角度看商业环境,企业是四种商业环境要素构成的“交集”,产品是否发生灾变即恐龙化,取决于构成这个商业环境及生态的诸要素是否发生质变,以及企业战略是否有效地应对了关键要素的质变。

交集核心是企业的营销战略模式,这个模式是在商业文明的载体上,南产业结构、竞争要素、商业模式三个主客观要素群共同集合而成。也就是说,这四个板块里的要素发生质变,即四种类型的驱动力会导致产品灾变,即产品的恐龙化。

1 产业结构质变导致的产品灾变

Mp3与Walkman随身听,数码相机与传统胶片照相机都属于产业结构质变导致的产品灾变。智能手机改变了传统手机的产业链,操作系统、App应用软件等创造了一种新的产业生态,传统手机的制式、技术、产品已经完全被淘汰。

电视机也在发生类似产业结构引发的产品灾变。未来的电视机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电脑的视频终端,即从有线(宽带)电视进入无线(WiFi)、云计算模式的互联网电视(WebTV)。谷歌、苹果、索尼、三星产品已经上市,Web TV相当于一台挂在墙上的大平板电脑(Pad)+电视机(TV)。传统的电视产业链将被颠覆,产品形态也将催生一个全新的市场。

应对逻辑:关注技术、政策及社会价值观的变化。

导致产品灾变的最大驱动力来自新技术与产业政策变化(价值观往往是这些新技术与政策的因变量),如对环保、碳排放、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技术及产品的政策支持和限制。

如果一种新技术、新材料或者商业价值观,有可能导致国家制定行业标准、准人、税收支持等政策,涉及到这种变化的行业,产品灾变一定会发生,企业必须对原有产品的形态、技术、标准等进行调整,如节能照明(白炽灯的恐龙化)、电动汽车(汽柴油车的恐龙化)、3D打印(模具业的恐龙化)等产业技术创新引发产品及产业价值链正在发生灾变,这是一种进步但并非无法避免损失。

2 竞争要素质变导致的产品灾变。

竞争要素里以渠道、媒体格局的变化对产品影响程度最深,家电零售连锁的苏宁国美,对于产品销量的影响也会造成灾难性后果,家电品牌如果与苏宁国美交恶,对于产品销量的影响将是直接的,这种渠道霸权对于很多中小家电品牌甚至是生死攸关。

正风起云涌的电子商务渠道,也在对传统产品的价值链发出挑战。凡客诚品、梦芭莎、初刻等将日用品、服装、鞋子、箱包等产品的暴利空间压缩,再加上营造的众包化的快时尚漩汁生态系统,将一步步瓦解传统企业产品的核心价值链,这种新型竞争手段也会带来产品灾变。

应对逻辑:关注顾客层面的变化。

来自竞争要素的产品灾变因素:顾客规模消失及减少(如中国独生子女政策导致的人口结构变化),或者是顾客的利益点发生变化(如顾客对转基因食品、有机食品消费观念的转变),以及满足顾客需求的竞争产品发生变化(如免费杀毒软件)。

由于收入、生活观念、教育、价值观引发的新生代消费趋势,也是顾客层面导致某些产品恐龙化的驱动力。中国过去30年最显著的消费升级产品灾变,是西方消费产品对本土年轻一代的占领:中国茶被咖啡边缘化。

但是有一种茶始终都很火,那就是减肥茶。实际上,大多数减肥茶和普通的茶区别并不大,但是往往容易火。因为减肥是一个顾客需求层面很大的功能。以健康为噱头的茶也不少,都是一个道理,顾客有什么需求就赋予产品什么功能,就能规避竞争要素的质变。

3 商业模式创新导致的产品灾变。

最引人注目的就是360免费杀毒软件对传统杀毒软件产品毁灭性的影响,360打出“永久免费杀毒”的那一刻,意味着杀毒免费的商业模式将导致杀毒产品的灾变,过去使用率极高的金山、卡巴斯基等杀毒软件,被迫进行高端用户升级或采用免费模式,才能保住生存机会。

此外,如众包、外包、服务、平台、第三方买单等新商业模式,也在对众多产业领域里的产品价值链产生灾变影响。

应对逻辑:开放主要功能,通过次要功能实现经营。

每一项产品必然都有自己的主要功能,也就是顾客最关注的核心功能。对于顾客来说,他所付出的价值是围绕着这项主要功能的。这里可以采用避重就轻的策略,360杀毒软件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的主要功能是免费杀毒,这就符合了大多数顾客的需求,而它通过其他次要功能去实现经营,对于顾客来说,它所付出的价值对他来说产生了附加值。

4 商业文明变化导致的产品灾变。

拿环保概念来说,绿色、有机、生态、低碳等环境保护观念,对于传统的高污染性产品而言已经是一次灾变,未来“碳币”(碳补偿)还有可能终结很多产品的生存,比如新型节能灯泡对中国照明产业来说不啻是一场重新洗牌,节能、低碳的产品专利技术将颠覆现有的灯泡产品市场格局。这样看来,环保概念就形成了一条产业链,只要将自己定位于其中一环就能防止灾变。

应对逻辑:关注产品价值链生态层面的变化。

商业文明的进步必然导致产品的进步,也意味着更加完善的产品价值链。比如有机农业也不仅仅意味着更好的农产品,而是一条从田间到餐桌的全新产业链。

凡客诚品代表的B2C品牌,不只是—个新的服饰品牌。凡客诚品的商业模式,与优衣库、ZARA、美邦、雅戈尔等传统服装制造企业有着本质的不同,其本质是形成一个依托互联网资源,建立在设计众包、生产众包基础上的全新服装产业链。新的电商销售渠道,社交化媒体、电商、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与支付、物流的结合,满足不同消费群对产品个性化的需求,甚至实现平民化的小批量定制。这是新产业价值链对商业文明进步的迎合。

商业上的产品灾变因素,都有迹可循,其灾变也是一个从量变积累到质变最后灾变的过程,不是一夜之间就完全改变。通过对四个板块里关键要素变化情况的跟踪、监控、洞察,不仅可以及时发现产品恐龙化的征兆,同样可以对企业营销战略模式进行重大变革,以适应新的商业环境与生态。

产品的灾变管理,是在宏观的视野下保持产业动态追踪、市场变化追踪、产品创新跟踪、顾客反应追踪,完全可以对产品灾变进行有效预测与适应管理。

激活产品的路径

企业在面对产品恐龙化趋势时,必须调整战略及模式,尤其要改变僵化的思维视角,才能对产品灾变预警,及时做出产品策略调整。从应对产品恐龙化的策略看,有三个方向。

路径一:弃旧转新,即抛弃原有产品,利用企业战略资源(品牌、渠道、资本等),快速向新产品转型。

苹果iPhone-iOS-iTune(App)创造的智能手机产业链,打破了运营商主导通信产业链的原有格局,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与电脑、通信与信息越过运营商,创造出新的产业生态体系。谷歌的安卓系统及时跟进,三星Galaxy系列智能手机,借势安卓反超苹果。

功能手机巨头摩托罗拉、诺基亚等,都没有及时把握住安卓系统的产品灾变机会,两者在智能手机新品研发上的缓慢,特别是诺基亚在操作系统(先是塞班,后是WP8)上的错误选择,两大品牌在智能时代被三星反超。

路径二:立地成佛,即在产品的基础功能或实用功能“恐龙化”后,把握与挖掘产品背后的“非功能性利益”,将恐龙产品变成身价百倍的“古董”产品。

手表,一直被当做“计时”的T具,电子表诞生的时候,其低廉的成本让不少观察家认为机械手表产业将会消失。斯沃琪集团认为手表的功能不只是报时,而是个性品味或时尚饰品:Swatch、劳力士、百达翡丽、雷达、欧米茄等品牌因此而诞生。

手表的奢侈化、时尚化,让恐龙产品古董化,产品向体验、身份象征等非实用利益转化,令手表产业起死回生。即将上市的iWatch,将手表与手机(移动互联网)融为一体,将是又一轮对手表产品的灾变。

路径三:产品升级,即创新产品功能。

电动剃须刀的发明,给手动剃须刀产业以重大打击。一时间,手动剃须刀将被电动剃须刀取代的观点广为流行,很多剃须刀片企业消失,吉列为何因祸得福地“剩者为王”呢?

原因在于吉列手动剃须刀的功能创新,用体验价值冲破了功能价值(便捷性):刀片升级,从单层到双层再到多层;手柄从简单的“直筒形”变为手感更好的“S形”,近期的新产品——锋速3、锋隐等,手柄融入了工业设计的造型感与风格化的审美感。

品牌内涵上,将吉列更干净地剃须与光彩照人进行连接,将手动剃须与注重生活细节、社交形象等个人气质挂接。经过策略转化,吉列传统的“男人的选择”,赋予“吉列男人”更丰富的现代化、时尚化的人格内涵,产品的高端形象由此愈加清晰,吉列成功地“再造”了手动剃须刀的产品价值。

功能再造需围绕着“十项全能”优化策略而进行,根据产品最主要的价值以及顾客的核心利益,进行分析和改造,由此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产品膻该如何去优化。

市场规模:剃须是全球男性的共性需求,这是一个巨大的刚性需求市场,即便环境发生变化,但是需求并没有发生变化。在电动剃须刀发明前,吉列的产品核心是刀头的锋利,这依然是一个优势。

市场价值:电动剃须刀在便捷性上是手动剃须刀无法比拟的,所以吉列在“体验性”上下功夫,如生活细节、社交形象等。

市场恒常性:吉列在高端、注重体验的顾客群里,找到并奠定了新的市场利基点,在这个利基点上,不仅在核心产品上进行创新,还在剃须水、须后水等产品上进行创新,成为维护、创造产品市场恒常性的典型代表。

顾客策略:吉列重新创造了产品的目标客户——现代绅士化的男人。吉列也没有放过女性市场,推出了设计风格柔美的女性洁毛刀。

特性策略:将吉列剃须从一种被动的机械行为变成主动的享受行为,剃须变成一种男人独有的生活体验。

时机策略:吉列的广告锁定清晨时光,吉列是男人每一天光鲜生活的开始,穿捕剃须后光洁的面庞,让性感女友更加亲近的夜晚场景。

动机策略:吉列将剃须动机由于净变成了享受与品味,男人使用吉列剃须刀不仅是让自己舒服,而且让男人更加具有品味。

渠道策略:自从与宝洁合并后,吉列的渠道从过去的小五金、日用品,开始靠近日化品进行陈列,渠道范围从卖场走向日化连锁店,如屈臣氏等。

使用方式策略:吉列产品的创新是使用力。式上的重要创新,将高端的、讲究体验的产品使用方式,变成了大众的日常习惯。

价格策略:吉列摆脱了卖刀片的低端产品、低价路线,实现了产品的溢价,相对于电动剃须刀而言,这样的溢价还具有一定的性价比优势。

篇7

比尔・盖茨曾说过:21世纪是网络世纪。未来只有两种生意,一是互联网生意,二是不做生意。

当21世纪走过了第10个年头,2010年被称为“低碳元年”的时候,我们又蓦然发现:21世纪更是绿色世纪,未来也只能有两种生意,一是绿色生意,二是不做生意。

找到“惠而不贵”的绿金

节能减排与新能源自古就是人类的梦想。早在16世纪,英国王室就曾悬赏征求海水淡化的方法。然而自1954年美国建成第一个海水淡化场至今,淡化海水的成本一直高于自来水价格的不经济不合算的现实,使得这一梦想难以具有普遍价值。同样以太阳能为代表的光伏发电在我国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发电成本一直高于传统常规发电造成了这一新能源产业难以突破“高成本、难推广”的困局。我国的低碳经济虽然获得国家宏观政策层面的全面支持,发展前景广阔。但目前仍存在着投入成本高致使投资效益低的问题,“贵而不惠”成为制约节能减排与新能源快速发展的瓶颈。

由此可见只有找到“惠而不贵”的绿金,让绿色产业实现商业化、平民化,才能实现低碳商业模式的成功。

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找到了“既好又惠”的绿色商机,推动了中国低碳经济的良性发展。

日前,中国本土最大的照明品牌供应商、最大的节能灯制造商雷士照明在香港成功上市,集资净额13.73亿元,低碳节能概念照亮了雷士的国际化之路。雷士照明发行的7.28亿股,当中90%为国际配售,10%为公开发售,并有超额配股权15%。募集的资金当中4.9亿港元用于国内外的市场扩张,包括并购及其他策略性投资。雷士照明绿中淘金,既体现了国际资本市场对雷士照明发展前景的肯定,也折射出了国内照明市场的巨大潜力。

据统计,照明消耗了中国总发电量的13%,节能灯比普通白炽灯节省80%的能源,使用寿命更是白炽灯的4至6倍。如将现用白炽灯全部替换为节能灯,每年可节电600多亿度,接近于三峡电站现在全年的发电量。而如果更换雷士大力推广的半导体LED型节能灯,则可以节约6个三峡的年发电量,这既坚定了政府推行绿色照明的决心,也反映出雷士“绿色光源”无限的市场前景。

产业创造价值,雷士照明的成功在于找到了“既好又惠”的真正绿金。雷士一直致力于节能型产品的研发与生产,谋求科技创新及产业升级,主动向低碳模式转型,大力发展节能型照明产品研发生产,同时积极推动行业意识及消费者意识的转变,每年为全球提供超过4亿只节能照明产品,真正实现了以“绿色光源”为主导方向的战略发展目标。

同时,雷士照明,作为中国商业照明第一品牌,同样也是城市商业繁荣的分享者。

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带动下,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也在快速推进。而城市化进程必将推动房地产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商业地产的发展。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房地产市场的核心将由住宅地产向商业地产转变。因此,尽管目前中国的住宅地产市场跌宕起伏,但商业地产却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带动下势头凶猛。2010年第一季度,世界商业房地产直接投资交易量达到630亿美元。预计年内商业房地产直接投资额的增幅将达到35%-45%。

以商业照明为主的雷士照明自然在城市商业繁荣、尤其是在商业地产的快速发展进程中高歌猛进。如今雷士的产品已覆盖到了商业、办公、工业、家居等各个不同的照明领域,拥有2200多家专卖店。在国内的业务保持强劲的增长后,雷士开始了从中国到世界的国际布局。其实,雷士的“绿色生产力”一直以来都是资本方青睐的对象,日本软银集团、美林、高盛都曾先后向雷士注资。此次雷士香港上市让世人再次看到了中国品牌的崛起,看到了低碳经济时代,中国绿色商业概念成为国际资本追捧的新对象。

一切生意都必然也必须与低碳发生关系

未来最具潜力的商业模式将与绿色经济密不可分,一切的生意只有与绿色低碳发生了关系,才能更好地生存发展。这绝非危言耸听。因为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人类文明必然也必须进入绿色经济的时代。

笔者在参加湖南一家生物质电厂――理昂再生能源电力有限公司澧县生物质发电厂的并网发电仪式上,就曾感受到新能源时代来临的强烈信号。这种来源于间接或直接植物光合作用的能源,将整个生物质能产业与农业紧紧关联到了一起。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即便是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仍然是全球产出最大的农业国。不得不说,得天独厚的农业优势为中国大力开展生物质能产业建设提供了先机。

根据世界能源权威机构分析,世界已探明的主要矿物燃料储量和开采量不容世人乐观。石油剩余可采年限仅有41年;天然气剩余可采年限61.9年;煤炭剩余可采年限230年。传统能源的迅速减少以及严重的污染问题,已经危害到了全球的经济和环境。

而对于中国来说,低碳经济既是机会,更是挑战。GDP的增长关乎国计民生,可持续发展关乎长治久安与子孙后代。二者都无法偏废。

中国政府已对全世界宣布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计划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与此同时,国务院常务会议还决定将碳量减排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这意味着,节能减排将以最高规格的政策形式出现,势必对中国的社会发展及经济运行造成全面和深远的影响。

然而,现实存在的困难远比预想中更为艰巨,至2020年的十年之内,中国是否有能力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工业布局?在以GDP增长为核心的宏观环境下,如何协调经济发展与碳量控制之间微妙且脆弱的平衡关系?而中国区域经济存在比较严重的不对等状况也对节能减排的具体开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面临人口和经济增长的双重压力,中国经济靠什么?

只能靠低碳经济,靠节能减排与可再生能源的大力开发和利用。让一切生意都与低碳绿色发生关系,已不仅是一个企业、一个国家的责任,更是关乎国家未来生存与发展的现实问题。

让品牌的每个因子都变绿

在绿色、低碳风行的今天,绿色战略、发展绿色经济成为企业长久发展的重要措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管理和营销学教授莱维・多尔(Ravi Dhar)博士指出,“绿色营销是企业化危机为商机的战略契机”。据世界品牌实验室统计,2009年《世界品牌500强》中,有317家企业是绿色战略的倡导者和行动者,绿色营销的销售额高至8700亿美元。世界品牌实验室对通用电气(GE)、联邦快递(FedEx)、汇丰银行(HSBC)等25家绿色管理先锋的案例研究发现,绿色战略是企业组织创新和技术创新之源泉。

而雷士照明早已发现在低碳时代,让品牌的每个因子都变绿,是助推中国品牌崛起一个很讨巧的法宝。雷士照明总裁吴长江曾对照明行业做出了三大前瞻性判断:一是中国照明电器行业不缺少好的产品,缺的是好品牌。二是未来几年,中国照明电器行业的市场格局将由产品竞争转为品牌竞争。三是不久的将来,中国照明电器行业的竞争除了品牌竞争外,渠道竞争将逐渐主导消费市场。

以品牌战略为先导,雷士打造出一片“绿光世界”,向全世界展现出一个全新的发展理念。这也是雷士照明的核心品牌理念,以专业、专注的精神,为世界创造优美、舒适、安全、节能的光环境,为世界各地提供最优的照明应用解决方案,并以一己之力,推动世界照明产业健康、快速地向前发展。由此可见,赴港上市,迈向国际,这绝非雷士照明一家之喜,更是中国照明之喜。

如今,国际间的竞争已是品牌的竞争。

篇8

这里,有几位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年轻海归,事业初创的他们也许还没有留学前辈们身上的荣耀和光环,但他们的故事和想法也同样值得分享。

张鹏,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统计学博士,先后任职于瑞士信贷银行和瑞士银行,回国后创办北京信弘天禾资产管理中心和宁波宽谷奥利安信息科技公司,从事中国市场的量化投资和金融信息平台建设。

张鹏认为,海归回国创业要有独立的思考。在张鹏看来,在他们之前的海归,更多的是学习西方的技术。对于新生代的海归创业者,产品创新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商业模式的创新。

谈到留学的收获,张鹏说,在国外的工作经历是非常宝贵的财富。美国的公司管理体制非常完善,但这种管理往往会扼杀创新的想法和动力。看到这些问题之后,自己回国创业时就会想办法避免这些问题。

朱伟卿毕业于英国杜伦大学,回国后创办上海宝碳新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及宝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碳指标开发、碳资产管理、碳交易、碳金融、碳盘查、碳中和、碳足迹和合同能源管理等节能低碳业务。

开公司之前,朱伟卿做了大量的调查,她去一些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经验,发现国外有很多先进技术在中国确实是空白。公司刚成立时,她想把这些技术引进来,可是很快发现这些项目不接地气,不适合中国国情。中国正处在经济发展期,很多企业宁愿把钱放在企业发展,而不愿放在节能改造上。这些现实的情况迫使朱伟卿的公司进行商业模式上的创新,她又走出国门,进一步学习,把国外的碳资产理念带了回来。

朱伟卿从留学中学到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社会责任感,她认为新生代海归应该有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使命,所以她创办了上海宝碳新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立志于中国的环保事业。

说起留学经历对自己创业的影响,朱伟卿说,如果不出国的话,我根本就不知道我们国家在低碳、环境保护和节能环保方面跟国际差距这么大。如果我不再一次走出国门,也不会知道原来世界上有这么先进的节能技术,我们的差距原来这么大,这当中的空白需要我们新生代海归去填补。这是我留学海外很大的一笔收获。还有一个收获是我的创业团队,其中有2/3的人拥有海归背景,这些人都是我在国外时一起交流,一起碰撞出火花,然后走到一起的。

肖晗,岚山社会基金创始人和总裁,致力于环保和公益领域的股权投资和并购。肖晗认为,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机遇和挑战,当下在中国,海归能做的事情非常多。比如,中国开始关注环境和民生,所以可以把国外先进的环保技术和社会管理模式引入中国。此外,中国经济发展之后,消费升级,会需要更多的高级服务和高端产品,海归在东西方之间形成了一个层,这个层可以沟通双方的文化交流和商业交流。中国企业走出去也需要通晓当地文化的人才,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更需要熟悉双方文化的人,这些都是新生代海归的机遇。

肖晗认为自己在国外最重要的收获就是了解不同文化之后形成的价值观。肖晗讲了对自己影响深远的两段海外经历。刚去伦敦读语言时,寄宿家庭的主人是很虔诚的基督徒,他们的理念就是把自己的文化和自己认为对的东西传播到其他地方。虽然肖晗不信仰任何宗教,但是他带走了这位基督徒的理念,就是人要把自己认为对的东西进行更好的传播,人对社会要有责任感,你不是为了自己去生活和工作。

肖晗还曾经在非洲做过一段时间的志愿者,在非洲社会企业孵化器中担任企业投融资总监志愿者,帮助当地人改进管理,帮他们融资,帮助当地成立了一个社会投资基金。当时他周围的志愿者都来自欧美国家,他们非常热爱公益,这对肖晗影响很大,所以回国以后他一直坚持在社会投资领域做事。

肖盾,16岁赴英国读高中,先后在英国剑桥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习电子信息工程,曾任职于瑞士银行、伦敦投资银行和北京奥组委,之后又在英国创业,从事互联网教育。2011年他创办“一起作业网”,老师可以把作业留在网站上,学生们到网站上去做作业。经过2年的发展,网站已拥有300多万用户。

肖盾认为,新生代海归年轻,有激情,了解西方语言和文化,他们回国创业,会把全球化的视野运用到所从事的事业当中去。

篇9

关键词:碳金融; 商业银行;河北省

2010年的全国两会把“低碳经济发展”推为“一号提案”,把培育低碳产业作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点和方向。总理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努力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伴随着我国实体经济向“低碳”转型的渐渐展开,低碳经济也为我国的金融业带来难得机遇。“碳金融”是随着低碳经济的兴起而出现的一个全新的金融概念,“碳金融”已经渐成中国金融业新一轮增长的“兴奋点”。作为发展中的国家,我国要抓住这次机遇大力发展碳金融促进低碳经济。

一、碳金融的内涵

“碳金融”的兴起源于国际气候政策的变化,是低碳经济的发展必然的选择,准确地说是涉及两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国际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碳金融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成万牍(2008)认为碳金融就是与碳有关系的金融活动,也可以叫碳融资 ,大体上可以说是环保项目投融资的代名词,也可以简单地把碳金融看成对碳物质的买卖。陈柳钦(2009)更为具体的认为,碳金融是指服务于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各种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交易活动,主要包括碳排放权及其衍生品的交易和投资、低碳项目开发的投融资以及其他 相关的金融中介活动。因此,本文界定的碳金融是指服务于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各种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交易活动,主要包括碳排放权及其衍生品的交易和投资、低碳项目开发的直接投融资以及其他与碳指标交易的相关金融中介活动。[基金项目: 河北省教育厅课题(S2010407):河北省商业银行碳金融发展的政策支持研究

作者简介:刘宾(1980~),男,山东省沂南县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Email :

]

二、国内外商业银行在“碳金融”领域的发展现状

碳金融与传统意义上的金融不同,其核心是碳排放权交易,随着大气温室气体排放空间不再是免费的公共资源,基于经济实力、地缘政治等因素多方博弈所形成的碳排放量成为一种新的可获利资产。各国国际收支平衡、贸易摩擦、汇率问题都将会高度与碳市场联系起来,碳排放量交易有可能成为未来重建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秩序的基础性因素,因此,碳金融将成为低碳经济时代金融创新的主要方向。

在发展碳金融方面,国外商业银行深度参与。围绕碳减排权,渣打银行、美洲银行、汇丰银行等欧美金融机构在直接投资融资、银行贷款、碳指标交易、碳期权期货等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创新试验。随着低碳金融市场的逐步发展壮大, 2006年10月,巴克莱资本率先推出了标准化的场外交易核证减排期货合同;2007年,荷兰银行与德国德雷斯顿银行都推出了追踪欧盟排碳配额期货的零售产品;2006年10月,摩根士丹利宣布投资30亿美元于碳市场;2007年3月,参股美国迈阿密的碳减排工程开发商,间接涉足了清洁发展机制的减排项目,8月成立碳银行,为企业减排提供咨询以及融资服务。新兴市场地区也不甘落后,韩国光州银行在地方政府支持下推出了“碳银行”计划,尝试将居民节约下来的能源折合成积分,用积分可进行日常消费。

与国外众多银行的相比,我国尽管有丰富碳减排资源且极具潜力的碳减排市场,但是碳金融发展落后,目前仅在“绿色信贷”等方面有所进展。国家开发银行等在探索针对清洁技术开发和应用项目的节能服务商模式、金融租赁模式等创新融资方案,一些中小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尝试发展节能减排项目贷款等绿色信贷,如兴业银行成为国内首家推出“能效贷款”产品的商业银行,定期向节能减排企业提供融资支持,财务顾问服务,帮助能够产生CO2等温室气体减排量的企业发现碳交易价值。民生银行将节能减排贷款与“碳金融”相结合,推出以CDM项目的排放指标为还款来源之一的节能减排融资模式。中国农业银行成立投资银行部,与多家企业达成项目合作意向书,涵盖了小型水力发电、水泥回转窑余热发电、炼钢高炉余热发电等多个CDM项目。还有一些银行推出了基于碳交易的理财产品,如中国银行和深圳发展银行还分别推出了“挂钩海外二氧化碳排放额度期货价格”的理财产品。虽然国内商业银行在碳金融方面有所动作,但由于没有深入到核心部分,缺乏对CDM相关专业知识及政策法规的深度了解,投资该领域项目的业务能力严重不足,缺乏成熟的碳交易制度、碳交易场所和碳交易平台,和碳证券、碳期货、碳基金等各种碳金融衍生品的金融创新产品以及科学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难与国际金融机构抗衡,使我国面临着全球碳金融及其定价权缺失带来的严峻挑战。因此,发展碳金融业务,推动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势在必行。

三、 河北省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的制约因素

碳金融是一项存在历史较短的金融创新,河北省商业银行对碳金融业务的项目开发、审批,以及“碳金融”的价值、运作模式、项目开发、风险管理、交易规则、利润空间等缺乏应有的了解,熟悉碳金融业务的专业机构和人才不足,导致金融机构对发展碳金融交易业务缺乏内在驱动力。目前关注“碳金融”的除少数商业银行外,其他金融机构鲜有涉及。

(一)商业银行对发展碳金融的认知不足

碳金融是随着国际碳交易市场的兴起而走入河北省的,在河北省发展传播的时间有限,商业银行在对碳金融业务没有较为充分把握的情况下,不敢贸然介入。开拓多类型的低碳融资渠道和方式,是当前低碳经济必须要配套的金融服务。兴业银行对石家庄良村热电有限公司节能减排项目的融资,中国建设银行河北省分行 2007 年为风力发电行业贷款20 亿元,2008,2009两年中国建设银行河北省分行从“两高一剩”行业中退出贷款金额为44 亿元,2009 年中国工商银行河北分行从“两高一剩”行业中退出近 20 亿元。

(二)中介市场发育不完全

CDM交易规则十分严格,开发程序也比较复杂,销售合同涉及境外客户,合同期限很长,非专业机构难以具备此类项目的开发和执行能力。在国外,CDM项目的评估及排放权的购买大多数是由中介机构完成,而河北省本土的中介机构与第三方核准机构尚处于起步阶段,难以进行CDM项目评估及排放权购买的工作。另外,也缺乏专业的技术咨询体系来帮助金融机构分析、评估、规避项目风险和交易风险,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碳交易的发展。

(三)碳金融业务的风险较大

商业银行开展相关业务,碳金融涉及的大多是“两高一资”行业(即高污染、高能耗和资源型行业),商业银行在开展碳金融业务时需要开展复杂的环保风险评价, 除了面临基本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以外,还存在较大的政策风险和法律风险。工程建设风险和监测、核实风险,都会增加不确定性,也会影响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支持,这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碳金融的发展,亟须建立和完善碳金融风险管理措施及机制。

(四)外部的政策激励措施不足

发展碳金融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调整,但由于欠缺有效的风险补偿、担保和税收减免等综合配套政策,支持产业结构由“高碳”向“低碳”转型的相关政策,结果导致转型企业经营成本大幅上升,盈利能力下降,虽有社会效益,但缺乏经济效益,直接导致银行信贷风险的上升。碳金融的发展需要财税、环保及外汇管理等各项配套政策的大力扶持,然而河北省目前的政策却严重“缺位”,还没有出台一个完整的发展低碳经济的规划和系统性的引导支持政策,一些已经出台的政策仍需进一步完善和细化,导致商业银行的外部激励动力不足。

四、河北省商业银行碳金融发展的对策

(一)拓宽低碳融资渠道和方式

目前,银监会已旗帜鲜明地提出支持低碳金融服务创新,并先后出台了《节能减排授信工作指导意见》、《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督促金融机构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履行金融业社会责任,致力于创新信贷服务机制,发展“绿色信贷”业务,减少高耗能、高排放产业信贷投放,支持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可以联合国际专业机构,为国内减排项目提供CDM项目开发、交易和全程管理实施的一站式金融服务。其中,商业银行可以利用渠道优势,协助CDM项目业主选择具有良好的交易记录和履约能力的买家,以降低企业交易风险;利用信息优势,为CDM项目业主提供并锁定合理的CER(核定碳排量)报价,帮助企业实现最佳收益;利用资金结算优势,确保交易资金快速到账。

(二)成立碳金融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或碳金融事业部,

谋划碳金融发展战略,负责碳金融的市场开发与推广,开发系列碳金融产品。前期,以CDM咨询收入为切入点,开展CDM项目开发业务; 利用商业银行遍布各省市区的营销资源,筛选适合进行CDM项目开发的目标客户,锁定重点目标;专业团队全程跟进整个项目的设计、立项、注册、监测、核查、CERs签发等全流程。

(三)促进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

相对于传统产业,低碳产业中涉及了大量的新兴技术,商业模式也非常新颖和独特,商业银行在发展碳金融的过程当中,收益和风险有时候并不完全匹配,会面临一定的风险。因此,建议监管部门能够对商业银行从事碳金融给予扶持政策,比如说对于银行开展碳金融给予税收的减免,在风险资产占有方面,给予一些倾斜政策。同时,针对低碳企业的IPO(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低碳企业发行公司债和票据出台一些专项鼓励政策和绿色通道,支持低碳企业的融资工作。

(四)加强商业银行基础碳金融建设

借助低碳金融的顺风车,强推企业品牌建设,低碳银行进行必要的准备,在人才培养、系统配置、网络建设、产品研发等方面,多管齐下,在人才培养方面,制定“低碳银行”人才中长期培养与发展规划,在培训、引进、储备、交流和使用等方面,加强“低碳银行”建设的基础。在网络建设方面,低碳银行要拓宽宏观视野,更新服务理念,转换监管方式,探索监管创新服务新思路,加强金融新知识的学习,掌握宏观监管环境与微观监管环境的变化动态,满足“低碳经济”时代的素质要求。在产品研发方面,以金融传信为机遇,发展低碳金融产品,拓展金融视野,推动金融经营战略转型。低碳银行作为一项全新的模式,客观要求银行创新业务运作模式、金融产品服务和风险管理方式,提高参与国际业务的议价技巧,加强与国际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往来,不断积累国际化经营的经验。

参考文献:

[1] 初昌雄,周丕娟.碳金融:低碳经济时代的金融创新[J].金融与经济,2010(2).

[2] 陈游.碳金融:我国商业银行的机遇与挑战[J].上海金融,2009(11).

[3] 李东卫.我国“碳金融”发展的制约因素及路径选择[J].新会计,2010(4)

[4] 陈柳钦.后危机时代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之路[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9).

[5] 吴玉宇.我国碳金融发展及碳金融机制创新策略[J].上海金融,2009(10)

[6] 成万牍.我国发展“碳金融”正当其时[J].经济,2008(6).

篇10

关键词:现代花卉产业园园艺4S

1、项目背景

近年来,我国花卉产业发展迅速,湖北武汉地区尤为突出,其快速发展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十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十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以实现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武汉,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趋势。

1.2省市级政策的大力支持

湖北开展“四化同步”示范乡镇建设,黄陂区武湖街为试点之一。2013年武汉提出“两型社会”建设,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围绕保护生态环境、促进资源节约、优化产业结构、倡导“两型”生活、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打造美丽江城、幸福武汉。武汉市以“建设国家旅游中心城市,打造最佳旅游目的地”为目标,牢固树立大旅游和综合性产业观念,着力抓认识、抓载体、抓营销、抓服务、抓合作,努力探索符合武汉特色的旅游科学发展之路 [1]。

1.3花卉市场发展态势良好

(1)花卉产业发展增速快、潜力大,产业升级和转移加速

从国际上看,花卉生产潜力巨大,消费需求旺盛。花卉产业已经成为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另外,随着发达国家土地、劳动力等成本增加,以及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花卉生产正在由欧美等发达国家向劳动力和土地等成本相对较低的发展中国家转移。

(2)国内花卉市场格局基本形成,竞争激烈

国内已形成了鲜切花产区、盆栽植物产区、观赏苗木产区、盆景产区、花卉种苗产区花卉种球产区、花卉种子产区、食用药用花卉产区、工业及其他用途花卉产区以及设施花卉产区等花卉分工市场格局。

2、现代花卉产业园建设现状

国内已建设的花卉产业园功能都较为混合,囊括了花卉研发、生产、展示、交易、物流配送等花卉产业的基本功能,与此同时还衍生出了包括花卉休闲观光、科普宣传、餐饮娱乐、文化交流、花卉创业孵化、艺术传媒、生态居住等附属功能,从而共同形成现代花卉产业园区,为“花卉经济”时代的到来创造条件[2]。

3、武汉雨润花都项目的实践

3.1功能定位

基于现状条件和实际发展需求,本次规划将武汉雨润花都项目定位为:

全国知名花卉交易平台。立足华中、辐射全国,对接世界,提升平台硬件建设水平,完善配套服务。

华中花卉产业服务中心。立足地区创意产业发展,以打造绿色低碳产业为目标,以花卉产业服务中心为载体,通过技术创新实现花卉生产经营模式现代化。

武汉花卉主题游憩商业区。借鉴RBD理念,以武汉旅游业及地区商业发展为背景,打造以花卉为主题的商业、游憩、旅游为一体的花卉文化特色游憩商业区。

3.2规划特色

(1)低碳生态――引导整体布局

传统城市规划是以功能分区为理论基础,过分追求经济功能,容易牺牲城市生态环境;低碳生态理念则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导向,注重经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强调土地利用、绿色交通、生态建设、节能减排、资源利用板块间的有机联系,围绕五大板块构建物质空间各子系统,实现“人―城市―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复合人居系统。

(2)RBD――营造郊野游憩商业区

RBD(Tourism Business District)即城市中商业、游憩业和旅游业的互动区,它是以城市商业中心为基础,形成的供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休息、娱乐、休闲、观光、购物的区域。本规划借鉴RBD产业互动模式及功能构成,探索全新的郊野商业模式。

(3)园艺4S店――打造一站式服务

园艺中心是集园艺产品销售、设计规划、施工养护、技术信息等服务为一体的园艺产品综合性终端服务平台。本规划以园艺4S理念及组织方式为指导,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营造区域全新经营模式。

3.3空间形态与布局研究

(1)合理功能分区协调园区空间布局

规划形成“一心、两轴、六片区”的空间布局结构。“一心“为汉口北大道与创业中路两轴交汇处形成统领规划区的景观和公共服务中心。“两轴”为汉口北大道延长线景观主轴,强化轴线两侧城市界面塑造;以及创业中路联系次轴――有机串联各个功能片区。“六片区”包括南部花木展示交易中心、配套商务中心,中部结合公共活力中心布局的花卉主题休闲旅游中心、科普研发中心、植物展览馆,南部总部经济中心、低碳生态型生活中心。

(2)主题街区引领“花卉经济”时代

花卉主题休闲旅游中心是本次规划的主打功能区之一,该中心旨在围绕“花文化”主题,形成最具代表性的花卉主题的特色休闲旅游街区,集购物休闲、观光旅游、荆楚文化产品展销、特色餐饮、婚庆服务为一体的综合休闲街区。

其功能定位以花卉景观为依托的一个休闲度假的商业中心,远离城市喧嚣的有阳光、有笑声的休闲游憩商务区;荷兰豪斯登堡风格、以花卉景观为依托的一个休闲度假的商业街;。多重功能的串联吸引更多的观光人群和消费群体,从而引领“花卉经济”时代的新突破。

主题街区占地面积约26.68公顷(合375亩),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规划围绕中央郁金香大道形成玫瑰街区、向日葵街区、百合街区、薰衣草街区、风信子街区、创意餐厅、植物展览馆等七大主题功能区。同时打造花卉大道和滨水空间形成移步异景的景观轴线。

(3)“水绿空间”搭建景观结构体系

规划形成“两轴、三核、多点、七片区”绿地景观结构。

两轴”为巨龙大道北侧形成景观轴,南侧形成相对连续的公共性界面;创业中路功能轴两侧以线性绿地形成连续的绿化轴线。

“三核”以地标建筑统领周边区域,成为区域最重要的公共活力景观核;巨龙大道延长线西端,形成入口绿地景观核;北部高品质居住区的中心位置,形成居住配套景观核。

“多点”以建筑围合形成绿合开敞空间成为各自功能片区的景观节点。

“七区”为花木展示交易区、花卉主题休闲方式区、科普研发区、总部经济区心、配套商务区、低碳生态兴生活区、生态景观区。

4小结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看重居住环境的美化和生活质量的改善。现代花卉产业园是现代观光农业的重要载体,以生产花卉为基础,汇集花卉研发、生产、展示、市场交易、物流配送、创业孵化、休闲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现代花卉产业园区的建设,将促进都市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协调发展,同时完善城市功能配套,有利于城市形态和城市空间特色的塑造。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