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育资源的建议范文
时间:2024-01-12 17:48: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优化教育资源的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达卡尔宣言》指出:“向所有的人提供受教育的机会是‘胜利’,但如果不能向他们提供保证质量的教育,那不过是一种‘空洞的胜利’。”沿海开放的经济发达地区,基础教育发展已从普及教育逐步走向品质教育。笔者认为,利用城市中名优品牌学校带动薄弱学校,尤其是农村薄弱学校一起发展是优质教育均衡化的一种路径选择。
绍兴市第一初级中学教育集团的前身,最早要溯源到上世纪70年代兴办的绍兴市北海中学。这是一所占地面积不足5亩,规模仅十二个班的里弄中学,1993年起,笔者出任这所中学的校长。1996年起,学校开始成立分部,学校规模扩大到20个班,北海中学在市属中学中崭露头角,逐渐成为一所教学质量一流的市区名校。2000年,绍兴市教育局从教育均衡发展的角度考虑,由北海中学兼并府山中学,易地成立独立法人的绍兴市第一中学初中部。府山中学在当时是一所市区最薄弱的学校。然而仅一年两校就顺利磨合,骄人的学校管理和中考成绩打消了很多家长的顾虑,赢得社会赞誉。绍兴一中初中部也成为绍兴市推进教育均衡化的示范学校,逐渐发展成拥有42个教学班、绍兴市民首选的一所令人瞩目的品牌学校。2008年,为进一步促进绍兴市区教育均衡发展,做大做优市区优质教育资源,探索城市名校合并农村学校的教育均衡发展的新路子,学校又组建成为第一初级中学教育集团,下辖龙山校区和镜湖校区,一中初中部成为龙山校区。新成立的镜湖校区由三所农村中学合并而成,整个教育集团规模已达80个班,依托龙山校区的优质资源,带动镜湖校区,实现两校区的优势互补、和谐共赢。通过近两年的磨合,如今,镜湖校区依托龙山校区的资源和品牌,教师的教育理念、精神风貌、信心潜力得到提升。学风、校风越来越受到当地政府和家长的肯定。龙山校区持续发展,镜湖校区快速崛起的态势基本成形。绍兴市第一初级中学教育集团在扩张品牌、推进教育均衡化方面做了以下的一些探索。
一、品牌扩张。改变薄弱学校现状的一般规律
输出优质资源,兼并薄弱学校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要促进均衡发展,必须对其进行规律性的认识。
1 处理敢于改革和善于改革的关系
首先,要认清差距、找出差距。做到一是有利于实现既定的学校发展目标。以管理机制建设为主、为先,选准突破口。二是有利于凝聚人心。既要通过建立激励竞争机制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又要尊重教师,洞察校情和师情。通过建立教代会、民主评议领导干部、校务公开等民主管理制度,保证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是凝聚人心的制度保障。三是有利于制度推广,要注意制度的因校制宜。
2 处理学校利益和教师利益的关系
处理学校利益和教师利益的关系要坚持如下原则:第一,坚持两校区教师收入与管理制度相一致的原则。第二,坚持个人利益同学校整体利益挂钩的原则。教师收入的主体部分必须与其工作质量挂钩。第三,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师的个人利益关系到教师积极性能不能调动起来的问题。学校要逐步考虑教职工的利益,从而达到既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又维护教职工的利益,努力实现学校持续发展的目标。
3 处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教育质量不高同人民群众对教育需求不断提高的矛盾是薄弱学校的主要矛盾。因此,提高教育质量是加强薄弱学校建设的突破口。而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一件非常艰苦的工作,需要解决好四个问题。一是教育理念问题。薄弱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是相对的,是相对于自身原有知识基础上的提高,而不是追求绝对的分数值,这是教师能够树立起教育自信心的思想基础。二是教育教学方法问题。教师要以学生为本,运用因材施教方法加强学生教育工作。三是精力集中问题。学校领导和教师都要排除干扰,把主要的时间、力量和智慧集中用来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决不能分散和削弱教育教学力量。四是抓实抓细做好问题学生工作。
二、品牌扩张,改变薄弱学校的四种策略
1 文化塑造策略
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是教职工对共同的价值取向、行为标准逐渐认同的过程。学校文化一旦形成,就会产生一种集体意识,使置身其中的人,不自觉地向其靠拢。优质学校品牌的深层次内涵就是形成自己的特色文化。在改变薄弱学校的过程中,品牌学校首先要倡导同一种文化,并注重文化的提升与重塑。
在组织两校区教师认真、客观地分析学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我们确立了学校的品牌定位“省内一流,市内冒尖”;明确了学校的办学目标“追求卓越,崇尚一流”。以“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爱生如子的园丁精神、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不甘落后的拼搏精神、团结乐群的协作精神以及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作为整个教育集团精神,让全校教师为这些目标的实现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成为共识。
2 管理保障策略
管理精细化是品牌学校的特色,而薄弱学校的管理往往是校长说了算,是粗放的。在两校区管理中,首先,要完善学校规章制度,两校区实行同样的制度,建立相同的岗位责任制度,使教师们都知道自己的责权范围和工作评价标准。其次,要健全以校长负责制为中心的内部管理体制,以凝聚力工程为中心的思想政治工作管理机制,以学生思想教育为中心的德育管理一线,以教务为中心的教学管理一线和以后勤为中心的服务一线形成五位一体模式。校长全面负责,渠道畅通,直接高效。学校依法治校,制度第一,校长第二,以德立校,教学为主,育人为本。领导班子“团结、务实、励精图治、廉洁自律”。
3 教学提升策略
课堂教学是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生命线。因此,发挥优质资源主要是立足于课堂主渠道,帮助薄弱学校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实施三级备课制。两校区相应的备课组组成大备课组,由大备课组组长在学期初的第一次备课组活动中把本学科的章节分到每位教师,进行预备课,相关教师须提前一周作好每一节的教学点(指具体的知识点,课文的重点、难点,课堂教学中师生可能出现的问题。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的运用等)分析,大备课组每两周活动一次;然后由主讲教师进行主备课;再后由各校区的备课组进行研讨再精备课;最后由每位老师在研讨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班级学生的特点和自身实际细备课。通过三级备课活动,
无论是主讲教师还是普通教师,不再把自己当作被动的受训者,而是积极主动参与研讨。这样,给教师互相合作、取长补短提供了一个平台,有利于形成教师间合作、互动的氛围,以此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同时,也激活了教师资源,挖掘了文本资源,实现了文本共享,又不阻碍个性发展,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4 特色构建策略
注重特色打造,形成品牌效应。薄弱学校一直苦于找不到足以与其他学校比高下的核心竞争力。在特色创建的过程中,依托品牌学校的优质资源,管理理念,冷静分析,寻找自身优势,集中力量打造办学特色。
我们在转变薄弱学校的过程中,主要在德育方面形成特色。以现代礼仪教育构建学校德育工作体系,倡导在校园中全方位营造现代礼仪教育良好氛围,引领学生修身养性,追求高尚,知书达礼,讲究德行,在多元社会中探寻相适应的道德准则和范式,制订了学校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三大部分23点。确立了以努力培养学生具有“诚实守信”为核心的“为人之德”,以“责任心”为核心的“为事之德”,以“爱国”为核心的“为民之德”,以“热爱生命,追求自我完善”为核心的“立身之德”的现代礼仪教育体系;编印了《现代礼仪》校本教材,对学生强化《教育手册》学习,创出了每天15分钟德育讲话的新模式。现在,镜湖校区校园学生见到老师要问好,上下楼梯靠右行、自行车摆放要规范、个人仪表要整洁,训练有素的大课间活动、认真严肃的会场纪律、文明有序的食堂就餐……这些看似很小的细节,却很好地规范了学生的行为,也促使学生在学风上也有了较大的改观。
篇2
【关键词】新常态;高等职业教育;教育资源配置
“新常态”,标志着中国经济进入了新的、更高水平的发展阶段,这对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了更加重大的使命。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经济转型、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提升人力资本素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高等职业教育如何适应“新常态”,转变发展方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亟待解决的一项紧迫课题。
一、新常态下高等职业教育的资源优化配置的内涵解读
1.新常态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正经历着转型换挡阵痛的考验,新常态倒逼新举措,职业教育发展必须全面适应新常态,以新的广度、深度和力度,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在依法治教、体系建设、办学活力、人才培养等各方面推出新举措,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要求,服务全面建成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2.新常态下高等职业教育的资源配置高等职业教育资源主要包括信息资源、财务资源、物质资源、人力资源,用于职业教育领域,整个社会培养应用人才和技术人才的资源,是一种参与、维护、服务高职教育资源系统。总之,高等职业教育的资源分配在新常态下指的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适应新的标准,生产过程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人力、物力、财力和其他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供应,为了实现高职教育的发展的速度平稳增长、结构优化升级以及创新驱动。
二、新常态下高等职业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现实意义
1.解决教育资源的短缺的必要措施我国每年都是非常有限的公共教育财政支持一个占五分之一世界人口的教育,教育资源非常紧张。仅在2008年,中国高等学校的学生总数已经达到2700万人,世界上规模的数量,但只有21%的学院和大学毛入学率,早在1996年,韩国毛入学率已达到67.7%,71.8%在日本,80.9%在美国。从目前的形势看中国的高职教育资源分配,严重的环境问题的限制,设备短缺,缺乏老师,缺乏财政资源,已经表现得很明显,总之,为了有效地解决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高等职业教育资源瓶颈,有必要优化当前高等职业教育资源的整合。2.解决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各种矛盾的必要方法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深化,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已逐步显现,特别是在高职教育体系和教育体系的运行并非完全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没有政府的作用的情况下,越位,错位的问题是共同的,政府与企业,行业和社会力量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责任难以有效地划分,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的存在,必须优化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这使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在面临新的发展契机时,继续健康快速发展。
三、“新常态”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
1.规模不经济规模经济是指任何行业一般只有达到一定规模才能降低成本,创造规模经济。没有形成一定规模的投资和工业规模已经达到了饱和重复建设,资源浪费严重。近年来高职院校的数量增加,也没有标准化的规划,表现为重复建设,导致低效率和资源的浪费。2.职能不清首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规格质量与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存在缺口,许多高职院校不做市场调研,假定追求热点进行人员培训,造成人才向社会输出时用非所学的比率很高,因此了大量的毕业生因为他们不符合市场的需求而找不到工作;其次,学校的定位模糊,造成了学校的许多功能重复或缺失,效率不高。四、新常态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几点对策建议1.实现社会化和市场化的资源配置,解决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和结构在资源配置浪费问题社会化和市场化的教育资源是高职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如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和学校的教师的配置,以及资金和其他资源的社会化。首先要加强高等职业院校之间的合作。合作可以有效地节约运行费用,使同一区域甚至不同区域在教育资源方面实现共享的目标;其次,要加强职业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在我们的一些高等职业院校和企业建立职业教育集团,形成开放性强,普及程度高的共享,大集约化发展的优势,成为高等职业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形式。2.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解决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浪费问题首先,高等职业教育的水平和社会需求。人才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需求。其次,高职院校的设置,产业结构应该以科学、技术和人才需求动态调整,以适应未来人才需求的劳动力市场,使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找一份工作,职业教育的过程也避免了资源的浪费。只有在流动的过程中资源实现合理配置,提高效率。
参考文献:
[1]庄西真.职业教育的新常态:从“做大”到“做精”[J].职教论坛,2014(31).
[2]牛征.关于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研究[J].教育科学,2001(02).
篇3
统筹城乡教育是当前教育乃至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但统筹城乡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目前还处于初期。就统筹城乡教师继续教育而言,改革实践也正处于探索期。本课题组调查发现,教师继续教育资源的分布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别。因此,从组织管理的角度,本课题组认为重庆市统筹城乡教师继续教育可以依托“一圈两翼”的城乡统筹发展平台构建“圈翼联动”的城乡教师继续教育模式。通过发挥“主城”优质资源的引领作用,助推“区县”的加快发展,实现教师继续教育的整体提升。
“圈翼联动”模式是指从总体性角度出发,在主城和区县之间科学合理地组织、计划、再生教师继续教育资源,优化教师继续教育结构,以促进区域内教师整体素质协调发展的动态组织过程。在实施该模式的过程中应树立如下观点:一是“圈翼联动”既是城乡统筹教师继续教育的目标,又是城乡统筹教师继续教育的手段。二是“圈翼联动”不应是教师继续教育资源在区域之间的简单流动或“简单拉平”,而是优质的教师继续教育资源的整合、融合和良性互动,是主城和区县之间教师继续教育的共同发展和整体提升。三是在“圈翼联动”过程中一方面要考虑“主城”“区县”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另一方面也要考虑“主城”“区县”的协调性和充分性。
二、重庆市实施“圈翼联动”模式的可行性
从统筹城乡改革的背景来看,统筹改革是依靠整体结构力和谐推进的治理型改革,是深富体系意识的社会结构完善的工程[1],它涉及多元统筹主体的改革诉求和发展需要,必须从宏观角度出发科学配置城乡资源,优化城乡结构,最终促成城乡资源的共同发展。结合重庆市的地理环境和继续教育资源分布情况,本课题组认为采取“圈翼联动”的方式能较好地统筹重庆市城乡教师的继续教育资源。
1.“一圈两翼”的战略布局为本模式奠定了发展平台
重庆市是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是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市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和民族地区于一体,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特别突出。2006年11月,重庆市政府提出“一圈两翼”发展战略,即着力打造以重庆主城区为核心、以大约1小时车程为半径范围的城市经济圈(“一圈”),加快建设以万州为中心、三峡库区为主体的渝东北地区(渝东北翼)和以黔江为中心、少数民族聚居的渝东南贫困山区(渝东南翼),形成优势互补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这一战略的确定充分发挥了主城区的综合服务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构筑了城乡统筹发展的平台。统筹城乡教师继续教育理应服从和借助全市城乡统筹的统一布局。
2.重庆市教师继续教育资源分布为本模式提供了现实基础
课题组调查发现,重庆市教师继续教育资源的分布存在明显的圈翼差别。优秀的师资、优质的继续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以城市为主体的都市发达经济圈,而以农村为主体的渝西经济走廊(渝东南翼)和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渝东北翼)分配数量很少。以市级培训基地的分布为例,重庆市的市级培训基地主要由位于主城范围的西南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教育学院等6所高师院校和7所教师进修学院构成;7所教师进修学院直接承担了全市21个贫困区县农村教师的送教上门培训任务。因此,可以通过发挥“一圈”的带领作用,助推“两翼”的加快发展,实现重庆市教师继续教育的整体提升。
三、“圈翼联动”模式在城乡统筹教育中的作用
“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并重”是现代教育永远都应该坚持的原则[2]。因此,统筹城乡教师继续教育的诉求也应包括两方面,一是结束分割状态下的教师继续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二是加大城乡教师继续教育资源的整合优化,充分发挥城乡教师继续教育双方的优势,实现城乡教师教育“双强共荣”[3]。
1.有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
教育公平既是人们对教育价值和利益分配合理性的一种主观判断,也是人际间教育利益关系的反映度量和评价[4]。城乡教师继续教育公平是指城乡教师享有各自应得的继续教育资源。由于继续教育资源供给的总量性短缺,以及城乡二元结构的束缚,教师继续教育的大批优质资源集中在了主城。学校位于主城的教师获得了更多的教育机会和发展空间,这有意或无意的限制了学校位于区县的教师的教育发展。通过“圈翼联动”的方式,将主城与区县的教师继续教育进行通盘考虑,按照公平原则(平等原则、差异原则和补偿原则的结合)将有限的教育资源科学合理的分派各区域,减少地域、经济等原因导致的教育不公平,使教师都能享有应得的教育资源,将促进城乡教师继续教育良性互动,缩小城乡教师之间的继续教育差距,实现城乡教师继续教育均衡发展、协调发展。
2.有助于教育效率的提高
促进教育公平是城乡统筹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内涵之一,是推进城乡教师继续教育统筹发展的重要任务,但并不是全部任务。教师继续教育城乡统筹必须要考虑发展层面上的教育效率。教育效率是指教育对个人发展和国家发展的贡献率[2]。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效率的提高比教育公平的实现更重要。当区域性的教育资源本着教育公平的原则进行分配时,必然会带来教育发展的高效率[5]。从个人发展层面来看,通过“圈翼联动”的组织运作,将改变过去只管人、财、物、信息等资源的输入,从针对性和有效性的角度出发,规范和协调城乡教师继续教育发展,实现教育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和最优化。从国家发展层面来看,过去由于城乡分割导致的信息沟通不畅所带来的教师继续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太低,“圈翼联动”的协调将减少这种低效率甚至无效率的局面,整体合理的考虑主城和两翼的教师继续教育资源,努力推动城乡教师继续教育的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最终实现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共同发展。
四、“圈翼联动”模式的操作建议
1.明确政府职责,提高统筹意识
城乡分割对立的二元经济结构和社会体制是使城乡教育产生严重差别的社会制度原因。就重庆市来说,长期的优先发展工业,以农养工的政策人为地拉大了城乡差距。袁振国等指出消除教育贫困,缩小教育差距的责任主要在政府,政府应该通过调整和制定公共政策确保所有人都能公平地享受公共教育资源[6]。因此,在统筹城乡教师继续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强调政府的主导性作用,强化其统筹意识。在相关的政策制定中,应把农村教师继续教育和城市教师继续教育通盘考虑,力图从城乡教育发展的全局出发思考教师继续教育问题,不再走原来的差别化资源配置道路,不再在城乡之间竖起人为的壁垒。具体而言包括:
(1)发挥政府的强大推力,整合高校、教研部门以及城乡学校的力量对城乡教师继续教育统筹进行理论研究。任何一项改革行动都离不开理论的支持和引领。对统筹城乡教师继续教育进行理论研究,其价值不仅在于能促进继续教育改革观念的转变,而且还能为具体的改革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行动准则。据调查,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经历一系列的发展阶段,而每一个阶段教师的内在学习需求是不一样的,其心理特征、认知表现、情感态度和专业需求都有自己的特点。因此,统筹城乡教师的继续教育应重视理论研究,关注教师的内在学习需求,关注教师的个体差异,才能提升实效。
(2)建设城乡互联网络,实现城乡教师信息共享。由于城乡分割的治理方式,导致主城和区县教师继续教育的供求信息严重阻隔,各级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又各自为政,造成供需脱节。主城区的教师成为继续教育资源的垄断者,培训成果难以与区县教师共享。建设城乡互联网络,打造师资资源共享平台是指创立互换机制,鼓励师资流动,提高整体素质,实现资源共享。据调查,部分地区已初步建立了互联网络,但是还有一部分地区存在信息盲区。相关部门应加快建立和完善城乡互动的信息网络,完善偏远地区的学校教师信息资源系统,实现城乡教师信息共享。
2.进行科学规划,完善管理机制
统筹城乡教师继续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总体性的角度出发思考和规划重庆市教师继续教育方案是城乡教师统筹的基础和前提。它可以确保教师继续教育资源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合理有效的均衡配置;可以确保有限的教师继续教育资源在统筹改革中充分做到效率与公平的最佳结合。教育现实还告诉我们,管理机制不到位已成为限制城乡教育统筹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统筹城乡教师继续教育,管理是支撑,管理体制的改革是教育统筹的依托,城乡教师继续教育顺畅、系统、优化的管理结构是确保城乡统筹改革得以良性、持续发展的支点[7]。完善管理机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准确了解辖区内教师继续教育的境况。统筹发展城乡教师继续教育不是让城乡教师统一发展。完全忽略城乡教师各自的特点、任务和历史传统的统筹,将不能实现城乡教师教育的效率最大化。实践中也存在一些地方政府为统筹而统筹,强行搞平均主义做法,使城乡教育发展又陷入新的发展困境,进而阻碍了教育的良性发展。所以在制定统一、科学的规划前,需要准确了解辖区内教师继续教育的境况。
(2)建立灵活多样的帮扶制度。教育帮扶制度是当前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统筹制度模式,其实质就是通过发挥城乡教育二元的主体性,实现两者软硬件资源的共享和共进。由于主城与区县的学校在定位和理念上具有差别性,所以教师继续教育的需求、形式以及考评等也应具有多样性。因此有必要建立灵活多样的帮扶制度。定期进行帮扶经验交流,实现教育帮扶资源的整合;建议以主城为依托,以区县为帮扶单位,而不局限于单纯的行政区县对接帮扶,争取打造出与产业布局相一致的教育协同帮扶示范区[1]。
(3)提高管理执行能力。解决帮扶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发挥“圈”的辐射度,提高区县的竞争力,都要求整合教育部门及其直属机构的服务职能,提高各级部门的管理执行能力。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管理部门应认识到联动不仅是主城对区县的带动作用,还包括区县对主城的支持作用。这两个方面是相伴而生的,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联动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有效利用现有优势资源,对落后地区的教师进行快速提高,实现城乡教师专业发展的“双赢”。所以联动应是一个互惠互利的行为。
3.建立健全的保障制度和问责制度
本课题组重视导致城乡教师继续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制度性原因,因为城乡教师的继续教育不可能离开社会经济发展所提供的条件。社会的公平公正是统筹教师继续教育的背景。而制度是社会公平公正的根本保证。从制度上建立和完善保障体系,将推动“圈翼联动模式”向高质量高水平发展。研究者对这一问题提出了许多建议和措施,重庆、成都等地也积极进行了尝试。诸如,改革教师的薪酬分配方法;打破编制的单位归属制度,变“单位人”为“社会人”[8];建立多元化、弹性化的培训机制等。不管怎样,我们应认识到权利、责任、物资、财力等资源的合理配置是调动各部门和人员工作积极性的根本前提。在“圈翼联动”的过程中,在制度上健全相应制度,将目标落实到相应的部门和人员,明确具体的任务目标,完善权、责、利的关系,将有助于城乡统筹教师继续教育目标的完成。
(1)加强教师继续教育立法工作。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继续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表现为继续教育的法制化管理。本课题组建议对现有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进行修订,扩大主体范围(包含所有教师),特别要对政府的责任、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继续教育的不同要求、条件保障等做出详细的法律规定,以便调整教师继续教育中各主体间的法律关系。一方面可以确保教师统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解决当前无序管理、多头管理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可切实增强统筹城乡教师继续教育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2)加强教师继续教育专项督导评估。建立督导评估制度,是保障教师继续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它可以达到以评促管、以评促建、以评估带指导的目的。本课题组建议可以借鉴当前正在进行的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水平评估的方式,设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评估中心,建立评估专家库,制定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统筹城乡教师继续教育的评估应关注城乡教师的进步程度、关注参培学员的个性表现、关注培训过程体验与感受。评估指标体系应能够最大限度的判断教师继续教育活动中的参与度与创造性。
(3)重视城乡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者队伍建设。面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师资培训的新形势,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者队伍建设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原则上承担统筹城乡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活动的专职教师应具有相关教育理论知识、学科专业知识等知识论基础以及相应的教学体验和教学情怀的情绪性基础。同时,要根据各级培训机构的性质和任务,广泛聘请有关高校、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优秀中小学教师以及社会各行业专业人才作为兼职教师或顾问,参与本地区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通过充分发挥专兼职教师各自的优势和特点,努力打造一支集培训、教学、教研于一体的具有较高水平的新型培训者队伍。
参考文献
[1] 李涛.对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的若干建议.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08(6).
[2] 褚宏启.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双重目标.教育研究,2008(6).
[3] 诸宏启.城乡教育一体化:体系重构与制度创新.教育研究,2009(11).
[4] 张良才,李润洲.关于教育公平问题的理论思考.教育研究,2002(12).
[5] 李帆.教育公平需要政府“重点作为”.人民教育,2005(23).
[6] 袁振国.缩小差距—中国教育的重大命题.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5(3).
篇4
关键词:城乡教育 教育资源 资源配置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3.014
党的十报告和《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明确提出了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 加快缩小区域教育发展差距,推动民族地区教育加快发展,优化城乡教育布局和资源配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提出了“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工作方针。
近几年来,城镇化进程方兴未艾,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影响将长期存在。在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过程中,一方面,农村学龄人口向城镇转移,为农村孩子接受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创造了机会;另一方面,农村地区人口减少,农村学校较快撤并,造成一系列值得关注的问题。
笔者以河南省驻马店市为例,分析了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现状。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和关心下,驻马店市城乡教育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观,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城乡教育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城乡教育资源配置政策还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基于此,本研究以河南驻马店市为例对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措施,认为深入研究和重点解决城乡义务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十分必要。
1 驻马店市城乡教育资源配置情况调查
教育资源包括教学硬件条件和师资。本次调查以河南省驻马店市教育资源配置的数据统计,进行了专题调研。首先制定了详细的调研方案,到教育主管部门等相关单位进行了调研。根据调查,驻马店市城乡共有义务教育学校2656所,其中,小学2348所(另有教学点556个),在校总人数生98.26万人;初中299所,在校生44.54万人;特殊教育学校10所,在校生962人。义务教育阶段现有教职工67314人,初中、小学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为97.72%、99.43%。市城区现有公办小学30所,在校学生36890人,教学班527个,平均班额70人;公办初中15所,在校学生18945人,教学班284个,平均班额67人。农村小学2315所,在校学生907710人,教学班26801个,平均班额34人;初中282所,在校学生412555人,教学班9256个,平均班额45人。通过调查看出:特、高级教师、省级学科带头人、省级骨干教师、市级骨干教师、省、市优质课教师数量等农村学校远远低于城区学校,硬件设施方面包括教学楼、实验楼、多媒体电教室、多媒体语言室、微机室、塑胶操场和篮球场等与市区相对比,农村的教育资源更加单薄。总之,城区学校普遍在师资配置、校园基础设施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2 调查数据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
2.1 城乡之间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
一是农村学校办学条件较差,整体水平较低。一部分薄弱中小学校的生均占地面积、建设面积不达标,学生宿舍、食堂条件差,教学仪器、图书、器材等距省定标准还有一定差距。二是农村学校规模小,师资薄弱,教学质量相对较差,出现了农村学生向县城学校的无序流动。由于城、乡之间,市、区之间,校际之间各方面的不均衡,导致薄弱学校成为“空心校”,城区学校在校生暴满,“大班额”现象较为普遍。三是农村小学普遍存在教师生活、住宿问题无法解决的情况。
2.2 教育经费的供求矛盾依然十分突出
我市作为经济欠发达市,教育经费短缺问题较为突出,虽然各县区保障了国拨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只能维持学校教学的正常开展,但离教育发展的需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导致我市农村标准化学校建设、寄宿制学校建设和城区学校建设缓慢。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布局调整和安全工程建设遇到很大困难。
2.3 农村教师整体水平不高,师资短缺和结构性短缺严重
一是教师年龄结构、文化结构上不合理,全市现有8万多名中小学教师,51岁以上的占23.9%,在职转正民师占教师总数的34.5%。二是教师编制管理不能适应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
2.4 市中心城区中小学校教育投入难以满足城市发展需求
一是市中心城区学校容量、办学规模与城市人口增长比例失调,重点学校与薄弱学校不均衡,大班额、超大班额的现象普遍存在,择校现象严重。二是市中心城区学校办学条件有待提高,生均占地面积、生均建筑面积普遍不达标。三是新城区发展迅速学校建设滞后。2008年至2010年4月底开发区住宅小区,施工面积3274261,新开工面积1281060,竣工面积64150,销售面积528067。据统计,新城区内现有人口5万余人(目前住宅小区实际入住率不足30%),按照每5000人建一所小学,10000人建一所初中的标准,新城区内应有10所小学,5所初中,现在实有小学4所,初中1所。
2.5 项目建设资金缺口大,项目审批难,师资力量不足
随着市中心城区中小学校新建和扩建工作的开展,项目建设资金缺口大,需要大量建设资金。办理新建和改、扩建学校有关手续时,工程审批涉及部门多,办理手续繁杂,导致项目审批难,开发区现有省核在职教师658人,483人为2003年市编委核定编制,175人没有编制,开发区现有在校学生12573人,304个教学班,按照豫政办[2002]46号文件标准,应配备教师816人,现短缺教师158人。在建的开发区二中规模为60个教学班,应配备教师222人,开发区三小规模为36个教学班,应配备教师81人,两所学校共需配备教师303人,无编制计划。新建的开发区第二小学,也因为师资力量不足,现有17班标准教室闲置,教师编制并没有随之增加,师资力量不足。
3 解决方案及建议
3.1 推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进行中心学校、寄宿制学校建设和城镇中小学校建设,逐步实现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
一是要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推进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按照目标要求建好中心学校和寄宿学校,不断扩大农村优质教育资源,缩少与城市教育的差距。二是认真做好城镇中小学布局建设规划。中心城区和县城新建住宅小区要与学校建设同时规划、同时建设、同时使用。规划行政部门评审制定规划时,要征得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后报政府批准,确保教育资源只增不减。建议市政府出台有关政策,统一规范县城学校建设规划,规划行政部门、教育主管部门联合制定规划后,报同级政府批准。
3.2 加大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促进均衡发展,加快薄弱学校治理,缩小义务教育的城乡差距
在经费投入上,城市教育费附加要优先用于改造薄弱学校;建设农村学校教师安居工程,解决农村教师的住房问题,使农村教师能安心工作。义务教育阶段以绩效工资提高教师积极性为抓手,要进一步完善奖励机制,努力形成薄弱学校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的良好局面。要采取以强带弱、联合办校等模式和手段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3.3 根据学生人数的变化,教师编制实行动态控编
建议编制管理部门对教师编制实行总量控制,由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各学校实际情况统配,有计划、有步骤地增减教师,进行调整,把调整结果报同级编制管理部门备案。形成中小学校长、教师有序流动的制度,促进县域内、区域内、地区间教师的合理流动,缩小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间的差距,保持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3.4 坚持市区联动推进市中心城区中小学校建设
市政府规划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制定市中心城区中小学校布局规划,经市政府批准,报人大备案。树立市区规划“一盘棋”思想,一旦做出规划,不能轻易变更,如确需变更的,应报市人大备案。建议市政府加大投入,统筹使用市、区城市教育费附加,适当提高城市教育费附加分成比例,用于解决市中心城区中小学存在的班额过大,设施落后,新建、改扩建学校资金严重不足等问题。
3.5 落实有关政策规定
坚决落实每建住宅1000套以下,应配套建设幼儿所1所;2000套以下,应配套建设幼儿园、小学各1所;开发建设面积过小或附近已有中小学的开发建设单位,按照开发面积每平方米商品房捐建校费10元或在政府行政事业费打捆收费政策中每平方米少优惠10元,用于小区中小学校配套建设。建议市政府落实这一政策,并督促有关部门严格执行,落实到位。尽快解决城区学校建设审批难、审批贵的问题,相关部门要提高为学校建设搞好服务的思想,减少有关程序和收费标准,确保学校建设顺利开展。
3.6 整合有关职业学校,搬迁到市职业教育园区
对有关职业学校进行整合,搬迁到市职业教育园区,在老校址基础上建设中小学既是对市中心城区中小学校建设规划的执行,也是对现有教育资源的再开发、再利用,对新城区的建设发展起到很好的推进作用,也为新城区居住人口解决了孩子上学远的难题。
为此,河南省要主动适应城镇化进程,加快城乡教育布局调整。在新一轮城市新区、旧城改造中,要同步规划配套新建、改建或扩建中小学校,合理确定学校规模,保障学校建设用地,学校与居民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农村地区要结合人口和生源变动情况,规模办学、适度集中,生源不足的及时合点并校,以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效率。
参考文献:
[1]孔银昌.河南省农村教育教师队伍现状与对策研究[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2,(5).
[2]李国银.河南省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现象研究――以商丘市为例[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2,(5).
[3]郭庚茂.优先发展教育 加快我省从教育大省向教育强省转变[J].河南教育(基教版),2010,(10).
[4]周芬芬.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对教育公平的损伤及补偿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7).
[5]李少元.农村教育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6]洪俊等.欠发达地区农村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与对策[M].吉林教育出版社,2005.
[7]王嘉毅,吕晓娟.教育公平视野中的农村学校布局调整[J].甘肃社会科学,2007.
[8]教育部.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Z].2010.
[8]孟亮.豫东,一个农村小学的师资之惑[J].乡镇论坛,2006,(4S).
[9]李泽楼.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7.
篇5
关键词:高校;人文教育;优化整合
高校人文教育过程,是以多种教育途径与方式,使大学生通过学习与体悟,获得系统的人文知识,将人文知识内化为自身应具有的人文精神,更将人文精神外化表现为人文修养的教育过程形式。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文教育教学资源需求量日益增长,虽然高校人文教育正在不断推进,但是现有这类资源的投入仍然有限。然而,即使在有限资源投入的状况下,资源配置利用方面也存在着众多不合理的现象,诸如高校人文教育结构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彼此脱节、资源利用与转化率低下、资源共享平台未发挥重要功能、众多有用资源未能充分利用、已利用资源低水平重复建设或浪费严重,等等。那么,怎样才能改变当前人文教育教学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探索一条高校人文教育教学资源优化整合的有效途径,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针对资源配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拟从五个方面对高校人文教育教学资源整合方式提出策略及建议。
一、构建高水平、重实践的教育课程体系
人文教育教学资源使用的主要场合是课堂教学活动,高校内部挖潜时应争取开辟多条资源渠道以拓展学生对人文知识与实践的兴趣,扫清各类资源相互融通中存在的障碍,引导学生对人文内涵自觉体悟与理解,以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为内核,构建形成高水平、重实践的人文教育课程体系。这类人文教育课程需要包含理论课及实践课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求人文教育课程教学的形式与内容体现多样化发展;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历史文化传统教育、国学教育对学生人文导向的作用;开展有意义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
二、构建多层次及协作式的教育资源体系
人文教育教学资源品类繁多,边界不清晰,多数人未曾真正对其有所认识或理解,必须正本清源,在能够区分不同资源的前提下对人文教育教学资源情况进行归纳,充分调动资源之间相互融通与互补,促使人文教育教学资源顺畅的流动。同时,为满足不同层次人文教育的发展需要,应该对当前教育资源体系加以科学规划,建立多层次及协作式的教育资源体系,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高校自主办学、社会积极参与等多种力量相互渗透、彼此影响的办学格局,体现不同层次的资源整合特色,努力实现人文教育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
三、提升人文教育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离不开具体的传授者——教师。应重视加强高校青年教师的选拔与培养,通过多种途径或形式,提升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学历层次,提升高校人文教育师资队伍水平,培养一批在该领域有杰出表现的骨干教师。建立起高校师资人才流动机制,促使师资队伍合理有序流动,充分利用社会上学有专长的人才,以兼职、聘用方式加入高校教师队伍,通过合作形式让教师参与其他高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充分发挥人文教育教学资源共享的功能与作用。
四、加强区域内各高校及研究机构的合作
高校教育行政部门可以牵头制订相关的政策措施和指导意见,促成相同区域内高校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建立不同类型或层次的高校合作组织,推进区域内高校教师、教学设施、科研设备及教育资源的共享,最大限度地整合区域内优质人文教育教学资源,形成整体品牌效应,提高区域内各高校的学术声誉和社会地位,扩大它们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成果产出能力。在达到良好收益之后,可以由区域合作共同引导向区际合作共享发展,形成更大范围的教育特色和教育品牌,推动高校人文教育的特色化发展。
五、建立高校人文教育教学资源共享的平台
推行多种形式的教育资源交流活动,充分利用政府、高校、社会、研究机构的研发或人才优势,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格局。在当前形势下,高校要积极创新思维,不断拓宽合作办学和资源共享领域,提升共享质量。积极探索建设共享平台的新途径、新方式及新方法,丰富共享资源内涵,提升平台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充分发挥各类高校不同学科、专业的特长优势,争取实现多学科交叉资源整合,加强人文教育教学资源特色建设,同时也要加强对现有教育资源科学规范的管理,挖掘内部潜能,提高利用效率,提升办学效益。
基金项目:
许昌学院2011年度教学研究课题“高校人文教育教学资源整合的策略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2011012。
参考文献:
[1]熊伟.河南省高校人文教育教学资源利用的问题与策略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2(8).
[2]樊浩.“人文素质”的教育形态及其知识生态[J].教学研究,2005(8).
[3]马莉.河南省高校教育资源整合问题对策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11(9).
作者简介:
篇6
关键词: 教育生态学 城乡基础教育 资源配置 思考
基础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各级政府为发展基础教育已经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还面临着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水平偏低,城乡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十报告指出: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因此,解决城乡基础教育资源配置问题,实现基础教育资源合理分配仍然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一项重点工程。如何解决城乡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实现基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教育生态学的理论,笔者做了以下思考。
一、城乡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生态学基础
(一)生态学与生态平衡。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作用的科学。20世纪60年代后,生态学的思想、原理和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领域。美国教育家劳伦斯·克雷明提出了“教育生态学”,用生态学的观点研究教育现象和规律。教育生态学是将教育及其生态环境相联系,研究其相互关系及其机理的一门学科,应用生态学的原理,研究各种教育现象及其成因,揭示教育发展的规律,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生态平衡是指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各种群之间,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达到相互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在生态平衡状态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其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保持动态平衡。教育生态系统中的平衡与失衡主要表现在它的输入与输出及结构与功能上。教育投入,是所有教育输入中最重要的一项,要保持教育系统内各要素的平衡发展,需一定量的教育投入与其相适应,以保障教育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和良性循环。
(二)教育生态学意义下的教育资源配置。
资源配置是指经济中的各种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在各种不同的使用方向之间的分配。教育资源配置是指教育资源在教育系统内部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合理有效分配,它包括社会总资源对教育的分配、教育资源在各地区教育之间的分配、教育资源在各级各类教育间的分配、教育资源在各级各类学校之间的分配。在教育生态学中,“教育资源”有特定的含义,它是教育生态系统发生的基本条件,是教育生态系统与社会生态系统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基本内容。教育资源配置,是指在教育生态系统中,教育资源数量一定的情况下,如何将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在教育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或在不同子系统之间进行分配,以期所投入的教育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尽量满足教育系统运作和社会各方面对教育的需求,以求教育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二、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问题的生态学分析
(一)基础教育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影响了教育生态平衡。
要保持教育系统内各要素的平衡发展,需一定量的教育投入与其相适应。所有教育投入中最重要的一项,是国家财政对教育的投入。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不仅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甚至低于欠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同时,在教育经费投入的层次上呈现“倒金字塔”型,即教育经费投入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分配上出现了“倒挂”。由于财政投入的低水准,很多农村基础教育的正常运转都很困难。“生态位”,是指物种在生物群落中的地位和功能,它表明每个物种在整个生物群落中都处于不同地位,这就形成了同一群落中各种不同物种之间的互补与竞争关系,并带来了资源分享问题。当前基础教育出现的种种问题,或多或少地表明,在对基础教育的投资方面,已非常接近耐度定律的最低限度,甚至低于教育生态系统良性发展的最低限度,影响到整个系统的健康发展。
(二)财力配置城乡差距较大,成了农村教育发展的最大限制因子。
翟博,孙百才的中国基础教育调查报告显示,从2009年到2010年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和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看,农村与城市普通中小学的差距在扩大。可见,城乡投入比例依然存在较大差距,较城市基础教育经费的投入,农村基础教育经费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加上农村学校零散、交通不便,物资运费高,办学成本高。4—6个班的学校经费只等于一个大班额的经费,更显农村学校的待遇极为不公平。教育经费投入上还存在校际差异,优质学校凭借社会声誉,汇集了当地最优的教师资源,而且比薄弱学校更容易得到政策支持,在资源上“锦上添花”。限制因子定律(木桶理论)告诉我们,限制因子决定着生物的存在和发展,即最短的那块木板决定木桶的容量。在教育生态系统中,最主要的限制因子是能量流,能量流不足和低于基本需求时,就会限制教育的规模数量和质量。对农村基础教育投入不足,已经成了农村教育发展的最大限制因子。
(三)师资配置城乡差距较大,违背了社会群聚性原理。
中国教育报评论员指出:强教先强师,教育的发展要通过教师的发展来实现。然而,城乡教师资源在配置上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学校主要集中在城市,教师也主要集中在城市。农村教师数量少、素质低,整体水平不高;城市环境和待遇的吸引,农村骨干教师流失严重,城市学校优秀教师扎堆而形成隐性浪费;在职称、年龄和学科等方面也出现结构失调、结构性缺编的状况,城乡差距很大;农村教师参加观摩培训的机会少,专业发展程度不高。这些问题违反了教育生态学中的社会群聚性原理:在教育生态系统中,有各种各样社会性群聚,不论哪一种教育群体都有自己最适当的群聚度,不适当的密度会对教育群体的活动和效能发挥产生影响。
(四)物力配置城乡差距较大,接近农村教育的耐受度极限。
学校基础设施,包括学校占地面积、校舍面积、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是教育活动顺利开展的物质基础。国家施行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以来,农村基础教育的量和质都远远不及城市,城乡之间差别明显。就目前农村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看,校舍简陋;图书馆、体育运动场、音体美器械配备、实验仪器等设施配备缺乏或严重不足;由于布局调整,学生接送车和学校寄宿等问题突出。总之,农村学校基础设施落后。根据最适度原则,教育生态系统其耐受度与承受能力是一定的,都有最适合的度。教育生态的个体、群体、系统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各种生态因子都有自己适应范围的上限和下限,在此范围内主体能很好发展,否则将走向反面。这就要求学校物力资源配置要与学校的发展和实际需要相协调,使学校的教育生态和学校的发展之间形成合理的结构。
三、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生态学建议
(一)加大教育资源投入,实现生态系统平衡。
资源短缺已成为限制我国教育生态平衡的重要生态因子。从基础教育系统自身的持续发展角度看,保证基础教育资源的有效供给尤为重要,否则不仅影响基础教育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而且影响到整个教育生态系统的生存。提高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超过欠发达国家平均水平、接近和赶上发达国家,使生态系统得以顺利循环和发展,是迫在眉睫的事情。调整教育资源放置结构,避免现有教育资源配置和使用中许多不合理甚至严重浪费的现象,提高教育资源配置和管理水平,实现基础教育资源效益最大化。
(二)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学校布局。
运用自组织原理,对教育结构进行调整,优化基础教育生态系统的均衡发展。自组织原理强调依靠自身的力量达到某种均衡状态,它不仅仅是低层次的数量和种类的均衡,而是更高层次的优质均衡,就是要实现内涵发展。政府应在财力、人才和物力资源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资源的投入,建设良好的农村教育生态环境,缩小与城市的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调整农村基础教育生态系统内部各个层次、各类别学校的衔接,遵循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的原则,合理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形成整体合力。
(三)突破基础的瓶颈,加快薄弱学校的改造。
耐度定律认为,一个生物能够出现,并且能够成功地生存下来,必然要依赖各种复杂条件的全盘存在,达不到或超过一定的度,都会产生不利的或相反的影响。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在各地区和各学校之间的发展明显存在失衡的现象。“最好的学校在中国,最差的学校也在中国”。针对这种情况,各级政府应该承担主要责任,适当调整教育资源配置,让教育政策向薄弱学校倾斜,给予它们适度的补偿,使它们的办学条件能从不及向适度提升,获得基本的生态承载力,千方百计把薄弱学校扶上去,努力缩小城乡学校的差距。
(四)调整教师资源配置,使教师结构合理化。
教育系统是个开放的生态系统,它与系统外的生态环境需要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经过输入—输出,达到相对稳定的均衡状态。就城乡基础教育教师资源放置问题,首先,教育部门要制定相关政策使优质教师资源在区域间自由流动,保证教师资源合理配置。其次,要努力实现学历、学科、职称结构合理化,年龄结构梯队化,以期达到教师资源在学校之间的平衡。最后,加大教育网络资源建设,充分整合优秀师资资源,使优秀教师在网络上成为所有学生的教师,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
参考文献:
[1]凌玲,贺祖斌.教育生态学视野中的区域教育规划[J].教育发展研究,2005.5.
[2]王勇.生态学视野下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策略[J].教育探索,2008,11.
[3]宾祖昌.基础教育投资失衡的思考—基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J].当代教育论坛,2010,4.
篇7
关键词:高等学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
高等院校教育资源可分为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有形资源指与高等教育活动相关的人财物,无形资源指办学的声誉与理念,这些被称为高等院校发展的基础。合理配置与储备高等院校教育资源,是学校发展和教育质量提高的保障。因此,合理利用高等院校教育资源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等院校教育资源配置理论
1.教育资源配置的含义
教育资源配置,即高等院校从不同渠道获得教育资源,将其进行合理的分配,使学校各业务都能顺利进行。
2.教育资源配置原则
(1)教育性原则
教育有一定的经济功能,但这不是它的主体功能。其主体功能指推动人的发展,使人适应社会需求,只有完成教育主体功能才能实现其他功能;若教育资源的配置不能实现其主体功能,使人们身心得到健康发展的话,那么这是失败的。因此,在配置教育资源的过程中,高校不能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应满足两者,才算成功。
(2)透明性原则
这指的是教育资源配置的机制和标准,即明确且公开。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需建立在工作透明与公开的基础上。国家在配置教育资源时,必须要有一个合理、公开的标准,才能确保教育竞争制度公正、公平,才会形成学校之间的良性竞争,各高校才会拿出自己的真实水平进行比拼,而不是投机倒把利用不正当的手段赢取竞争的胜利,教学质量才会不断改进和提高。
(3)公平性原则
公平是指接受教育的机会,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在相同条件下,不管农村还是城市,大家受教育的机会与权利相等;其次,参与教育的机会平等;最后,对生活的影响平等。
(4)效益性原则
效益性是指教育资源配置的筹集与使用利于高校发展。目前,教育需求量的增加与教育资源的供给产生的矛盾逐渐加剧。要解决这种供求矛盾,就必须进行优化配置,使资源配置l挥出其最大的功效。
(5)系统性原则
系统配置,使教育资源配置在规模和质量、结果与效益等方面实现最大化。高校通过调整办学规模,可降低办学的成本;同时在学校结构上,依据专业比例进行分配,使资源发挥最大功效;在进行人才培养时,准确地进行定位,培养社会需求的人才,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二、教学资源配置国内外理论研究情况
1.国外相关研究概况
资源配置与利用的问题早已被西方国家注意,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列文,在教育资源受到极大关注时,提出建议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并列出了几个模式,在教育政策上也采用了这种模式。通过分析与实践,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为后来高等学校办学提供了借鉴。高等教育大众化与资源紧缺的矛盾加剧,使资源和空间成为办学的关键,因此,评估体系开始被注重,通过分类对高校进行定位,提出质量标准和效益标准,重视办学追求与特色,而不是一味追求功利。
2.国内相关研究概况、水平和发展趋势
近年来,国内对高等教育办学资源利用的研究主要是采用实验验证分析手段。分析一系列数据,笔者得知,我国高等教育总体规模呈现一种向外延深的发展态势,高校对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使用不当,因规模效益低造成教育资源浪费。还有一些针对高校财力资源配置的研究,以众多学校的经验数据,建立关于学校产出、效率指标等参数的拨款公式,对如何公平、透明、有效分配财力资源进行尝试。甚至有研究表明,基金的实行将有望逐步改变高校对行政部门的从属地位,从而拥有独立的法人。这样不仅有利于教育资源统筹分配,且与政策统一起来,改变了权利分割的局面,还有利于提高拨款效益、体现公平、透明的原则,实现高校之间的公平竞争。
三、我国高等院校教育资源配置现状
1.资源较为短缺
在市场经济与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高等院校也在逐步地发展,教育资源需求也在增加,甚至出现了严重的资源短缺现象。这一现象的产生,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国家对资源的投入和现阶段的发展状况不符。第二,社会和市场对教育支持有限,且高校自己获取资源的能力较低。第三,高等院校自身的物质、人力,以及财力不足,造成需求比例失衡,有的学校得到国家的教育经费比较少而无法实现学校的扩张和教育资源的投入,因而无法满足学生在教育资源上的需求。
2.教育资源的结构问题
高等院校的发展有外部问题和内部问题。外部问题主要是过于注重有形资源,而不注重无形资源;内部问题,主要为各自为政,教育资源的使用率低。
在人力资源上,结构不合理;财力资源上,资金来源单一,资源短缺,甚至有浪费现象;物力资源上,共享率较低,包括重复购置和浪费,比较严重的现象就是图书馆图书资源的浪费。
3.教育资源产权结构较为单一,归属不够清晰
就我国目前而言,产权问题已成为配置资源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受产权理论中“谁拥有谁受益”原则的影响,教育资源的配置没有一个明确的产权归属,必然得不到合理的利用。另外,中国教育一直深受传统教育的影响,甚至有人,把教学当作一种商业经营,“谁办学、谁管理、谁出钱以及谁所有”,使得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
4.配置模式较为单一
目前,采用“君主制”来配置教育资源的现象屡见不鲜,这种模式的单一,不仅体现在外部,也体现在内部。这使高校缺乏创新进取意识,引发教育经费供给不足,导致缺乏相应的服务社会动力,使教育资源的配置得不到扩大与优化。
四、高等院校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合理利用
1.配置模式
在高等院校教育资源的配置中,应有新的配置模式。如以经济核算为导向的模式:第一,通过高校结构的结合,计算出各部门经济效益的贡献率,形成一套包括费用、收益、效益在内的核算制度。第二,以经济效益为主,结合市场的规律,并由学校统一管理其中心工作与重点任务,增强高校的宏观调控能力。第三,重构财务业务线,建立一条适合教育资源配置的财务管理制度,以核算为主、支出核算为辅,将各资源发挥最大效益,避免权力过于集中。
2.财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利用
(1)办学多元化
首先,国家与政府通过制订相关投资法规,确保高等院校的教育资金充足,提高高等院校教育的投资比例。其次,增强对社会的影响力,吸引社会与企业的教育投资,吸收各方面的资金,并充分利用现有资金。最后,构建激励机制。通过各种奖励制度,吸引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投资,如各种激励措施、技术支持和名誉鼓励等。此外,高校自身的创新与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也十分重要,同时,可以加大校企之间的合作,使资源利用最大化,从而提高教育质量。
(2)加强对学校内部资源的管理
学校内部的管理潜力无穷,充分挖掘可减少教育成本,同时引入企业一些先进管理经验,并将这些先进管理经验加以使用,实施对目标成本的管理,且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增加对资源的供给,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同时,学校也可采取责任制度,分解学校总目标的成本预算,按责分配,明确各科室和部门的责任。
3.物力资源的配置
对高校教育资源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控制和调节各种资源的使用,科学地管理与利用资源,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加强企业和W校之间的合作,从而实现社会资源和学校资源的共享。首先,各高等院校打破传统的封闭式管理方式,促使大学城区域范围内各个高等院校进行交流,共同协商院校间资源共建和共享的可行性政策,推动各个学校之间的发展。其次,高等院校通校企合作培养综合型人才,因为仅仅依靠学校教育获得的知识和能力远远不够。对此,加大学校和相关企业间的联系与合作,充分利用企业所提供的实习场地、设备以及技术等资源。
4.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合理利用
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筹码。如提高教师的待遇,好的待遇条件才能为学校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同时,也可对以往的薪酬管理制度进行优化改革,构建科学合理的薪酬激励制度,以便留下更多人才。
高等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需要不断地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改革,制订相应的教师任职资格标准与职称评审标准,构建合理且有效的激励机制。在评审时,评审部门相对独立,不受干扰,从而凸显高校教育的特点。此外,教师考核工作也应该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和监督下进行,使考核工作准确、客观与公正。
五、结语
综上所述,优化配置与合理利用高等院校的教育资源,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现在显得尤其重要,这关乎学校的资源和教学质量。因此,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高校为凸显其办学特色,提高人才质量和科研水平,应结合自身条件,不断挖掘潜力,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引进高素质人才,以推动学校的健康发展,获取最大化的效益。
参考文献:
[1]顾玉林,王成端.高校内部教育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大家,2010(14):212-213.
[2]张丽萍.试论我国高校内部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J].黑河学刊,2012(9):77-78.93.
[3]刘青,廖碧波.高校内部教育资源合理配置与优化的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31(1):102-103.
篇8
【关键词】唐山市;义务教育;教育资源;优化配置
义务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基础,而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工作的重点,它要求缩小城市与农村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差距,高水平、高效率地普及义务教育。城乡义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是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关键所在。唐山市是人口大市,高质量地推动城乡义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是唐山市向人力资源强市转变的重要基石,同时也是唐山市义务教育目前面临的一项重要战略性任务。
一、唐山市城乡义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现状
近年来,唐山市始终将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教育工作的重点,在推动城乡义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1)加大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在义务教育资金方面,唐山市生均公用经费执行了河北省定的最高标准,全市小学生均达到638元,初中857元;尤其是在布局调整和陈旧校舍改造过程中,唐山市在全额落实中央和省配套资金的基础上,又从市级财政中安排专项资金,通过以奖代补等形式支持偏远山区和薄弱校建设。(2)着力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自2006年起唐山市启动实施了农村中小学陈旧校舍改造工程,每年改造10万平方米左右。同时唐山市还全面实施了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普及率达到80%以上,部分县(市)区达到90%,更多的农村孩子享受到了优质的教育资源。此外,还启动实施了农村中小学取暖设施改造和农村卫生新校园等工程,使农村学校整体面貌焕然一新。(3)撤并规模小、水平低的学校。唐山市结合新农村建设,以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为龙头,狠抓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和资源整合。为避免增加寄宿学生的家庭经济负担,在偏远农村寄宿制学校全面实施了“免住宿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补助交通费”的“两补一免”政策。(4)推行城乡教师交流机制。唐山市明确规定各县(市)区每年教师交流数量不低于符合条件教师的5%,公办中小学教师交流任职不少于3年,教师职务晋升和聘用要有一年以上的农村学校任教经历。2006年以来,全市参加交流的教师达到3776人。此外,唐山市还将师范院校学生派往农村学校顶岗实习,使被顶替的教师集中到师范院校集中培训。
二、唐山市城乡义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制约因素
从整体上看,影响唐山市城乡义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义务教育资源方面。从唐山市义务教育发展的整体来看,城乡之间和学校之间教育资源分配还存在着不均衡,城乡间办学条件也存在明显差距,农村学校办学条件需要进一步改善,城市学校“大班额”和“择校”状况急需扭转。这些成为制约唐山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瓶颈。(2)义务教育师资方面。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仍然偏低,教师配备难以实现学科专业化,部分农村中小学尚不能开齐开全课程,教学质量无法保障。城乡间教师还没有真正建立起合理流动的机制,城市优秀教师资源在质量方面很难在农村得到有效利用。“国家兴衰在于教育,教育好坏在于教师”,教师素质的提高、教师资源的合理利用关系着全省义务教育的发展大局。(3)义务教育生源方面。受学龄人口减少等因素影响,唐山市义务教育生源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如随迁子女问题,该问题主要表现为义务教育在校生中随迁子女规模不断增多,且流向比较集中;择校学生问题,该问题在唐山市市区和县城都比较突出,而农村的生源则是向县城和大乡镇集中。(4)义务教育经费方面。从整体上看,唐山市义务教育经费投入虽然走在了河北省的前列,但是义务教育经费的使用较分散,难以形成规模效益,致使效率化偏低,经费的不足以及不能有效利用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唐山市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进一步改善。
三、唐山市城乡义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对策
针对唐山市实际状况,建议从以下几方面优化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从而推动唐山市城乡义务教育均衡的进一步发展,进而走向高位。
1、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相关政策,将义务教育资源优化纳入法制化轨道
义务教育资源是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保障,其配置的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质量问题。从这一角度来看,义务教育资源优化需要行政力量的推动,政府有为才能实现。为此,应该坚持做到三个到位:(1)规划到位。唐山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状况造成了城乡、校际之间从办学条件、师资水平到学校管理的参差不齐。这就需要立足整体、全面规划,把握总体战略方向,明确校际之间、城乡之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总体目标以及义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整体思路。(2)政策到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需要在落实国家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项政策的同时,积极制定实施符合唐山市实际的政策措施。如在资金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以及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制定相关政策,以达到唐山市义务教育资源的整体相对优化。(3)督导到位。义务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需要建立严格的督导系统。可以考虑建立市级和县级教育发展督导评估机制,坚持督政与督学相结合,将评估结果纳入当地主要领导政绩考核体系的督导系统。
2、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明确各级政府的财政负担责任
确保义务教育资金的投入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前提条件,是保障义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核心所在。首先,各级政府应优先保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必须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畴,将义务教育经费“三个增长”目标落实到位。在经费投入上制定对薄弱学校的倾斜政策,严格管理城市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将其优先用于薄弱学校的改造。其次,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由于农村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点和难点,所以各级政府部门应进一步调整教育经费的支出结构,重点扶持农村地区以及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加大对农村经济困难地区的教育专项转移支付,督促辖区内中小学公用经费基本标准和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的落实。最后,在义务教育经费的保障方面,还需要对其使用状况进行监督,建立完善的义务教育经费督导体系,定期组织督学和有关专家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以及教育资金配备状况进行督导检查。
3、统筹教师资源,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师资力量的均衡配备
首先,切实加强对中小学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工作。改革师范类院校的教师培养课程和教师培养模式,使其教师培养能力进一步提升。增强其他高等院校培养教师的能力,以使全省以师范类院校为主,其他高等院校为辅的综合型教师职前培养模式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完善教师职后培训模式,发展教师终身教育体系,提高教师的实际指导能力。其次,建立教师长效流动机制,完善教师交流和支教制度。以区域为单位,建立教师在区域内的流动制度。完善城市义务教育师资到农村的支教制度,以将城市中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带到农村,促进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提高。促进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教师素质以及教学管理水平的整体提高。再者,加强编制管理,配齐配好师资。强化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在编制部门核定的编制范围内,依法履行义务教育师资资格认定、招聘录用、培养培训以及调配交流等方面的管理职能,均衡配置关系区域内的学校师资力量。有关部门在核定编制时应该向农村学校倾斜,新增教师优先满足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需要,逐步缓解农村教师队伍的结构性矛盾。
篇9
摘 要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河南基层农村的体育场地设施数量、农村体育人力资源、农村体育经费资源开发状况进行抽样调查,并提出农村体育资源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河南省 农村体育 教育资源 配置
一、前言
河南省是人口大省、粮食和农业生产大省、新兴工业大省,其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新型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问题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推进和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这对河南省体育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对城镇化进程中河南省农村体育教育资源配置进行研究,逐渐缩小城乡体育教育办学条件差距,实现新时期体育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和河南省农村体育教育健康、持续发展。
二、河南省农村体育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
教育资源是指教育经费、教育设施、教学与行政人员等一系列与教育有关的资源,是在教育过程中投放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总和。在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农村体育教育资源配置在经费、师资、体育设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更为突出。
(一)农村体育教育经费投入不足,资金筹措渠道单一
河南省南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为显著,南部多为山区,交通不便,一些经济基础薄弱地区教育拨款占财政支出的比例高达80%以上,但由于其财政收入基数小,尽管当地政府把财政这块蛋糕的绝大部分切给教育,仍然很难满足教育的基本需求。有资料显示,在河南省,绝大部分农村中小学存在国家拨付的办公经费为零和教育经费被挪用的现象。单一的投资渠道和经费的下拨比例小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村体育教育的发展。
(二)城乡之间师资分配不均衡,农村师资质量不高
据调查,河南农村教师的学历基本上是通过函授、进修以及自学考试获得的。在农村中小学校,专任教师学历低、职称低、学历含金量低是普遍现象。除了教师学历低、教育教学水平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等问题,河南农村还面临着严重的教师流失现象。教师从农村流向城镇、从市县流向省会城市、从边远落后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这种流动态势的后果是造成农村体育教育师资短缺。调查显示,农村小学专任教师的流动性最大,城市次之,县镇小学专任教师较稳定。
(三)农村体育教育设施较差,教学方式普遍落后
经实地调查显示,河南省中学办学条件的信息化程度较低,教学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室的人均占有量都严重不足,尤其是在农村地区表现更明显,因此,政府应加大信息化校园建设的投入。
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河南省农村体育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教育经费分配体系,确保农村教育经费投入
扩大和确保农村体育教育投入是优化配置教育资源的保障。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教育投资上应明确各自的责任比例,通过立法来保障各级政府用于农村体育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根据河南省各市、县经济发展状况,实行分级管理,建立新的教育经费分配体系。针对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教育发展不均衡,对财政能力有限的县、乡、镇实施倾斜政策,保证农村学龄儿童能顺利完成体育教育。同时要发挥社会和媒体的监督作用,加大教育投入法律监督力度,确保农村体育教育经费的到位和合法使用、高效利用。
(二)建立城乡教师流动机制,加强农村教师继续教育
建立城乡教师流动机制,统筹城乡教师资源,是合理配置城乡教师资源,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的一种重要手段。但农村教师的待遇低、流动性高的状况在短期内还无法改变,因此还需要提高教师的待遇,满足农村教师的自我发展需求。
教师继续教育是提高农村教学质量,缩小城乡体育教育差距的重要环节。一是通过组织进修学习将优秀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育理念传授给农村教师,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职业素养。二是通过组织培训将先进的教学管理方法传授给农村学校校长,通过科学考核评价和有效的激励手段促使全体教师不断学习教育科学理论,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育质量。三是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四是为农村体育教育教师培训设立专项经费,并且做到专款专用。
(三)推进体育设施标准化建设,合理布局农村中小学校
通过布局调整,撤销、合并和改造薄弱的中小学校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村体育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但解决城乡教育质量差距还在于加快推进学校硬件设施的标准化建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和校舍等资源。通过远程教育系统等高科技手段,让农村中小学校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把城市闲置的教育资源如教学设备、图书等配置到农村学校。
为适应城乡发展需要,方便农村留守儿童就近入学,学校布局还需要进一步合理规划。要办好农村必要的教学点和中心学校,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优先满足留守儿童的住宿需求。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动态监测机制,关注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对于随父母迁移至城市的儿童,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确保他们平等接受体育教育的权利。
参考文献:
[1] 冯德显.中部地区人才的资源化开发及机制创新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3).
篇10
关键词:乡土教育资源;课程改革;校本课程;农村小学教育
一、引言
目前,对于广大农村小学而言,课程资源相对匮乏,一是校内课程资源严重不足,如师资紧缺、设备陈旧、媒介单一等;二是校外课程资源中的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网络资源几乎没有。因此,农村小学的课程改革必须发挥当地特有的乡土资源优势。朱慕菊认为:“乡土资源主要指学校所在村镇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包括乡土地理、民风习俗、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等。”[1]因此,乡土资源反映的是某个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色,而乡土教育资源则是能够运用于教育教学的乡土资源。本文就农村小学乡土教育资源的开发及应用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让乡土教育回归自然,更具实践性,让教学体现本土化、回归生活。本文采用了调查法、文献法等多种研究方法,集中、深入地研究重庆市綦江、万州、奉节这三个区县乡土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二、乡土教育资源的研究现状
目前农村小学的乡土教育普遍忽视对“本土化”的资源开发,使得乡土教育资源与本土文化联系较弱,农村小学乡土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在于乡土教育资源开发力度不强以及由此导致本土文化在教学中运用较少,从而失去了让学生从乡土教育资源中获得知识和提高实践能力的实际意义。当前乡土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主要从本地自然资源、人文历史、风情文化等方面来建设乡土教材,但在农村小学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应用中还处于初始阶段,很多方面都还不成熟。国内关于农村小学乡土教育资源开发和应用的研究起步较晚,与之相关的课题研究也相应较少,其中大多是有关学科课程的乡土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应用研究,没有较出色的研究成果,研究模式和操作方法都仍处于落后阶段。
三、重庆市三区县乡土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应用
(一)綦江区的特色农村乡土教育资源
1.资源介绍
綦江区作为“中国农民版画之乡”,拥有极其丰富的版画资源。20世纪80年代,綦江农民版画在全国声名鹊起,师承于农民版画的少儿版画应运而生。1993年,重庆市教育局、市文化局和綦江县教委在重庆、北京先后举办了“綦江县陵园小学儿童画展”。由此可见,早在20年前,綦江区就已经将版画作为乡土教育资源应用于教学中。“在以版画为媒体的美术课堂上,版画的刻印趣味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作欲望,学生能在一个积极主动的良好氛围里,体验到版画制作带来的快乐。”[2]所以,将版画这一兼具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与寄托功能的元素作为乡土教育资源运用于教学中,对农民版画的继承与创新、少儿版画的探索与发展以及小学生因家乡而产生的归属感和自豪感的意义十分重大。同时,版画的开发与运用会成为綦江教育领域的一大亮点。
2.开发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创作题材陈旧无特色。1988年前后,綦江少儿版画产生并先后被引进綦江县部分重点小学,至今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程,曾取得不少令人瞩目的成就。正是因为少儿版画已经发展到较为辉煌的阶段,各种题材都已被广泛应用,现阶段的作品在题材上呈现出大同小异、缺少特色等弊端。陈旧题材的泛滥与新颖题材的缺乏是綦江少儿版画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2)对版画内涵的认识逐渐模糊化。如今,在部分少儿版画中出现了教师设计构思、学生加工制作的现象,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专业技法和色彩搭配,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主观创造性。在这些作品中传达出的思想与情感往往不是一个孩子现阶段所能表现出来的,技法过于成熟与色彩搭配过于合理违背了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世界的角度和方法。綦江少儿版画是在农民版画兴盛之时受其熏陶而产生的,在继承和发展农民版画的过程中,教师过多地重视少儿版画的作品质量而不是学生的创作意图和作品蕴含的情感,显示出教师对版画艺术的内涵及学习版画的目的的曲解。
3.对策和建议
(1)回归乡土,培养创造力。一方面,利用綦江区农村地区自然优势,引导学生用心感受自然和生活中的细节,并将其应用于少儿版画的创作中,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另一方面,教师应鼓励和支持学生原创,改正“教师设计构思、学生加工制作”的贯有作风,循序渐进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如教师可以利用一次课,带学生到校外通过写生的方式制作版画,在没有木板和刻刀等工具的情况下,引导学生利用生活中可得的材料,如废旧的硬纸板,加上剪刀和浆糊,利用纸板的凹凸进行版画创作。在乡村这个充满泥土气息的环境下,学生可以创造出更具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版画作品。(2)丰富课堂教学的游戏性,寓教于乐。游戏练习法即让儿童在轻松愉快、无思想负担的条件下进行美术活动,使之维持长久有效地学习,从而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由于儿童的年龄小,心智发育不完善,往往需要反复练习才能掌握一种知识和技能。因此,建议低年级的学生通过涂色游戏初步接触版画,即教师画出轮廓,学生搭配色彩、进行自我创造和涂色;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情境设计,让学生自己自由组合,通过版画编造一个小故事,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也可以让学生的创造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很好地发挥。
(二)奉节县的特色农村乡土教育资源
1.资源介绍
脐橙是奉节县最具代表性的农村特色乡土资源之一。奉节县位于四川盆地的东部,属于长江三峡库区的腹心,其有利的自然条件能培育出最优质的脐橙,而这里气候适宜、土壤肥沃、交通便利,又为脐橙的生产、运输、销售等方面提供了十分优越的条件。与其他地区的脐橙相较而言,奉节脐橙不仅色泽红艳,甜美,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如今奉节县的农村教育资源较为匮乏,而富有自身特色的脐橙就可以作为奉节县特有的一种乡土教育资源,弥补奉节县农村地区在教育资源上的不足。
2.开发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奉节脐橙作为农村特色乡土教育资源,存在运用粗浅的问题。优越的自然条件加之日益精进的培植技术使脐橙产量大幅增加,随着交通以及网络的发展,脐橙已逐步销往全国乃至世界各地。但它作为乡土教育资源,应用力度不足、教学效果不佳是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另外,对于脐橙的应用方式,以往的教学方法,仅局限于图片的展示和抽象资料的介绍,这些单调乏味的教学方法无法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3.对策和建议
奉节农村拥有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教师应强化课程资源意识,提高对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好乡土教育资源。[3]脐橙作为奉节县农村特色的乡土教育资源,具有丰富的教学意义和实践价值。从脐橙的选苗、种植、采摘、储存、运输以及销售等方面,都可以培养学生在数学、美学、文学、劳动实践、管理学以及经济学上的能力。在数学课上,教师可以将脐橙带入课堂,以脐橙的数量为基础来教授学生加减乘除的运算法则,这样的教学方法形象生动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字的兴趣,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数学学科本身的枯燥与抽象。在美术课上,教师可以用不同成熟度的橙子教学生辨别不同的色彩。还可以让学生以橙子为原材料制作一些艺术品。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培养学生的艺术情趣。在语文写作课上,教师可以用外形美丽,营养丰富的脐橙作为学生的写作材料,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领略脐橙四季不同的风釆,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劳动课上,教师可以把学生带到脐橙果园组织采摘团体比赛,即在有限的时间内,比比哪一个小组采摘的脐橙最多。由此,一方面锻炼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团结互助、勤劳勇敢的精神。在科学课上,教师可以教学生学习如何保管脐橙以及定期检查脐橙的完好度。以此让学生懂得一些基本的科学管理知识,充分发挥脐橙作为特色乡土教育资源的作用。在品德与社会课上,教师可根据脐橙的运输销售情况,向学生讲述品牌营销、市场定价、经济利益最大化等多方面经济知识,扩展学生的社会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让他们学习用一种新的视角来看待这个世界。
(三)万州区的特色农村乡土教育资源
1.资源介绍
(1)特色酒文化资源介绍。20世纪初,诗仙太白集团的创建人鲍念荣先生,远赴泸州,重金购买了具有400年历史的温永盛酒坊窖泥和母糟,结合唐代沿袭下来的古老酿酒技艺,回到万州改良传统大曲酒,重建酿酒作坊。因唐代诗人李白三过万州,并钟情于大曲酒,后人为纪念李太白,遂取名诗仙太白酒。而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诗仙太白酒可以使农村小学生领悟到酒在万州发展进程中厚重的历史韵味,油然生发出对家乡的浓浓依恋之情。(2)酒文化乡土资源介绍。如今诗仙太白酒的传统酿制技艺进入了重庆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酿造诗仙太白酒所需的歇凤山泉取自万州区城西北郊铁峰山脉背斜的中部,其源头位于农村地带,此地拥有丰富的农作物、甘甜的泉水、开阔的土地,其原料如大米、小麦、玉米等都是农村孩子容易接触和便于深入了解的。其地理位置对教育资源短缺、交通稍显不便的农村小学而言,是农村小学生进行参观教学的一个巨大优势。
2.开发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教育理念,忽视乡土教育资源对教育的重要性。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对课程资源要求“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资源(如自然景观、自然材料等)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如活动、事件和环境等)进行美术教学”,而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到“各地区、学校都蕴藏着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应用”。万州区许多农村小学在乡土资源对小学教育的重要性上认识不足,教育理念匮乏,一定程度浪费了万州区优秀的乡土教育资源。(2)没有完整的乡土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体系。乡土教育资源在教学上的利用本就寥寥无几,更谈不上完整详实的开发利用体系。教育者在乡土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上,教育目标模糊,通常只制订一些简单且没有深度的教育教学目标,致使丰富的乡土教育资源闲置浪费,没有使教育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3.对策和建议
(1)利用乡土教育资源,丰富学科教学内容。乡土资源是学生所熟悉的身边的资源,且容易被学生接受,引起情感上的共鸣,而特色的乡土教育资源对丰富和优化小学阶段各类学科的教学内容和形式也发挥着指导作用。以美术和综合实践课程为例,诗仙太白酒的包装对美术教学具有指导意义。以诗仙太白新花瓷为例,蓝白相间的底纹浪漫而飘逸,极具中国风特点,恰如其分地展现了李白“雄奇飘逸,极富浪漫主义精神”的诗情酒意。低年级小学生可以临摹自己喜欢的包装,体验包装上图案搭配的美感。而高年级的小学生可根据美术课学习过的知识,再加上老师的讲解以及自己对诗仙太白历史文化的理解,发挥想象力,进行产品的包装设计。酒的营销管理对综合实践课也具有指导意义。老师可以组织一次模拟买卖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站在销售者的角度,思考原材料的收购方案,酒的营销策略,以及企业自身的管理策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分小组进行模拟买卖,最后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在活动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将枯燥抽象的理论知识灵活地转化为实践操作,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实践学习,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2)利用乡土教育资源,彰显学科教学特色。乡土教育资源的开发设计,要结合学校所在地的具体情况,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的需要,甄别筛选,确保资源的可利用性,突出实效。[4]经多方调研和考察,万州诗仙太白酒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很高的乡土教育资源研究价值,可以让学生在制酒技艺中领略民族传统制造工艺的魅力,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文化的多样性以及弘扬传统文化优秀品质的重要意义,树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增强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自豪感和热爱之情。(3)利用乡土教育资源,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教学时,教师要把握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连接点,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4]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认识酿酒原材料,了解这些农作物的生长习性,学习酿酒过程。学生以整体协调发展为基础,自己在家用这些农作物来亲自体验酒的酿造过程并详细记录每天的变化,养成勤于动手、善于观察的习惯,发挥主观能动性,建构适合自己的知识体系。
四、结语
将乡土教育资源应用到农村小学教育这一做法是有必要且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乡土教育资源的应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学生对于本土文化的了解,让学生从身边事物,从生活点滴中学习知识、培养兴趣。同时将乡土教育资源应用到农村小学教育中,因其自身所带有的实践性、真实性、通俗性等特点,可将学生从课本中解放、将学生带入生活,增强学生对事件的真实感。由学生通过身边的事物学习知识,释放学生天性,感悟点滴生活。综上所述,乡土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尽可能地让学生回归乡土、回归本真,提高教学质量,解决当前农村教学中出现的资源短缺等问题。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宋阳.版画教学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实施问题[J].美术教育研究,2014(16):122-122.
[3]周志良.挖掘乡土文化资源开发建设校本课程[J].上海教育科研,2005(5):81-81.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