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调研具体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12 17:48: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薪酬调研具体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薪酬调研具体方案

篇1

刘追(1973-),男,籍贯河南,副教授,现任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主任。

摘 要:工商银行自成立以来,在薪酬体系建设方面做了很大努力,通过对工商银行薪酬管理的历史沿革介绍和现状分析,发现其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针对中层管理人员,如内部公平性问题突出、绩效考核体系不完善、薪酬体制构成单一、薪酬过分依赖晋升、薪酬分配与岗位脱节、薪酬水平缺乏外部竞争等等。针对这些突出问题的分析,本文对工行阿勒泰分行中层管理人员的薪酬体系进行了设计。

关键词:工商银行;中层管理人员;薪酬体系设计

一、引言

全球经济条件下,以人为本的观念深入人心,人力资源是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而薪酬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至关重要。薪酬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随着银行业日益市场化和国际化,竞争日趋激烈,薪酬制度在银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我国现有的银行业薪酬体系已无法适应行业发展,导致大量人才外流,这成为制约我国银行业发展的一大障碍。

中层管理人员是企业中最容易被忽视的群体,但是企业的良好运营主要是依靠他们,作为底层人员和高层领导之间的衔接部分,他们的素质能力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和发展。由于中层管理人员晋升的机会较少,所以薪酬成了其较为看中的一部分,也是体现其自身价值的砝码。所以加强针对银行中层管理者薪酬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工商银行经营概况

工商银行通过持续努力和稳健发展,已经迈入世界领先大银行行列,形成了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综合化、国际化、信息化的经营格局,继续保持国内市场领先地位。2013年末,总资产189177.5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3755.35亿元,增长7.8%;总负债176392.8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2255.31亿元,增长7.5%;全年实现净利润2629.65亿元,增长10.2%,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和一级资本充足率均为1057%,资本充足率为13.12%。营业收入5896.37亿元,增长98%,其中利息净收入4433.35亿元,增长6.1%,非利息收入1463.02亿元,增长22.8%;营业支出2525.91亿元,增长101%。

三、工商银行薪酬改革历史

1993年以前,工商银行实行国家行政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工资标准和发放按国家的政策和规定执行,所以员工间差别不大,没有与经营绩效挂钩。1993年-2003年,工商银行实行统一的国家等级工资制,等级工资和目标津贴共同组成了工资体系,等级工资根据员工工龄、学历和职务等因素确定,可根据自身经营状况发放目标津贴,但不得超过工资总额的40%。2003年以后,工商银行开始施行薪点工资制度,员工工资由基本工资、绩效工资、福利三部分组成,以岗定薪,不同岗位对应不同的薪点值。基本工资=岗位薪点*单位薪点,绩效工资根据绩效考核结果确定,福利除法定福利外,还增加了工行年金、住房补贴、五险一金等项目,详见表1。

基本工资包括:最低基本生活费、学历职称工资、年功工资和福利性补贴。福利性补贴包括:公积金补贴、交通补贴、误餐补贴、异地补贴、通讯费、独生子女补助、医疗补贴。

岗位津贴取决于岗位性质,一岗多薪,按技能分档。

奖金包括:年度奖金、业绩提成、项目奖金。

附加工资包括:一般福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

其他奖励包括:创新奖、优秀建议奖、伯乐奖、全勤奖和其他特殊奖如工作模范、见义勇为等。

四、工商银行中层管理人员薪酬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公平性问题突出

企业的薪酬内部不公平会造成报酬与责任不对称,员工就会产生心理落差,势必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内部公平性强调薪酬体系实施过程中的公开和公正,还要体现员工的岗位价值差异。工商银行内部公平性问题突出,多数中层管理人员认为自收入不合理,对于这种平均主义现象表示不满。

(二)绩效考核体系不完善

薪酬体系要和员工的绩效考核、企业经济效益相结合,才能激励员工努力工作。工商银行中层管理人员薪酬体系中缺乏切实有效的绩效工资,且绩效考核的执行过程形式化,绩效考核体系不完善。应建立科学、合理的现代薪酬管理体系,激励中层管理人员,为企业留住人才,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三)薪酬体制构成单一

需求会激发行为动机,行为动机促使人们通过行动满足需求,当某一层次需求满足后,会自动关注高层次需求,进入新的循环。员工所处环境与人生阶段不同,导致其需求不同,这要求企业在薪酬体制的构成上丰富多元。但工商银行现行的薪酬体制中基本只包含工资、奖金等货币性薪酬,激励作用会在员工需求变化过程中不断降低,尤其是针对中层管理人员。

(四)薪酬过分依赖晋升

工商银行员工薪酬依据级别发放,这势必造成严重的官本位思想。员工更加注重如何快速晋升,而不是努力工作,在职位不足的情况下,投机现象比较严重。有能力的员工得不到相应的工资报酬,会造成激励效果较差的现象,激励只是针对少数人,大多数人的积极性都被挫伤了。

(五)薪酬分配与岗位脱节

工商银行薪酬制度设计主要是以人的行政级别为中心,收入和待遇主要取决于行政级别。不同部门相同级别的员工待遇都一样,而在实际工作中,不同部门的工作性质、责任风险和对企业的贡献是不一样的,薪酬上一定要差别对待。目前工商银行薪酬分配忽略了岗位差异,普遍存在重晋升轻技能的思想,极大的挫伤了中层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六)薪酬水平缺乏外部竞争

工商银行与国内银行相比,整体薪酬水平较高,但与外资银行、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薪酬水平还有一定差距,同时内部收入差距不明显,高技能者报酬不足,低技能者报酬过高,薪酬水平缺乏外部竞争,这将会导致企业内部了高水平人才的流失。

五、工商银行中层管理人员薪酬体系设计

(一)薪酬体系设计的原则与目标

工商银行的薪酬设计应遵循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主要包括公平性原则、竞争性原则、激励性原则和经济性原则。薪酬体系设计的目的是充分发挥薪酬作用,对员工的劳动和绩效给予合理补偿和激励。使薪酬与岗位价值紧密结合;使薪酬与员工业绩紧密结合;使薪酬与公司发展的短期收益、中期收益与长期收益有效结合。

(二)薪酬体系设计的准备工作

主要包括外部调研分析和内部调研分析,外部调研分析包括:国家政策和法律最低工资以及同工同酬等法律规定、市场薪资调查、居民生活费用、本地人才市场供需状况、当地平均收入水平、商会与工会的力量。内部调研分析包括薪酬的系统性分析、现有的薪酬状况调研和薪酬结构分析,薪酬的系统性分析包括企业的文化价值观、企业战略与人力资源政策、员工综合状况,现有的薪酬状况调研包括现有薪酬总额问题、薪酬支付能力、公司的薪酬满意状况,薪酬结构分析包括现有各种薪酬形式的有效性、现有各种薪酬形式的比例、不同岗位人员的薪酬结构比较。

(三)薪酬体系设计的考虑因素

薪酬体系设计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比如企业的特征,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行业特征的薪酬策略是不同的。还有公司的经营政策和目标,欲取得市场领先者的公司必然应该是一流的薪资水平。第三,财务及成本上的考虑,公司利润收益、现金流量等都是考虑公司支付能力的因素。第四是行政上的考虑,公司行政支持的服务能力决定了薪酬制度的执行情况。第五是管理上的考虑,公司对薪酬的管理能力可以提高员工薪酬满意度。第六是其他因素的考虑,比如公司的文化、价值观、地域、人才市场的发育程度等。

(四)薪酬体系设计的基本流程

1.工作设计与分析

首先要进行的工作是过系统的工作分析,明确每一个岗位的职责和任职资格。工商银行分为营销管理部门、风险管理部门、综合管理部门、支持保障部门、利润中心和直属机构,每个部门下属许多机构,每个机构的任务和作用不同,所以中层管理人员的职责也不同,要通过收集每个部门相关的工作职责、工作任务、任职资格要求、工作流程和工作环境等信息,进行科学的整理和分析,为工商银行建立高效合理的薪酬制度提供支撑。

2.岗位评价

工商银行中层管理人员的岗位等级模糊不清,存在薪酬的内部公平性问题,这时就需要对岗位进行科学的评价。根据工商银行的实际情况,选取科学的评价要素,对各项评价要素划分层次,通过岗位评价委员对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的岗位进行测评,根据评价要素的打分结果,把不同的中层管理人员归入不同的岗位等级,从158分至590以上,划分为十一个岗位等级,不同的岗位等级与薪酬挂钩,实行差别工资。

3.确定薪酬结构和水平

确定薪酬结构主要是决定薪酬以何种具体形式发放,以及稳定部分与可变部分的比例、短期薪酬与长期薪酬的组合、直接经济薪酬与间接经济薪酬的替代性等。对于工商银行中层管理人员的策略应该是基本工资+岗位津贴+奖金 +附加工资,其中附加工资的具体内容需要深入研究,比如股权、股票期权、虚拟股权等。

要确定工商银行的薪酬水平,主要依据岗位评价与工作价值分析、行业水准和市场水平、薪酬调查资料、行业竞争激烈程度等。要注意同类工作的报酬不能完全相同,不同经验及能力的中层薪酬不能一致,对于个别中层的突出成果应通过奖金进行奖励。工商银行应区别对待,采用混合薪酬策略,针对不同的部门、岗位和人才,采用差异薪酬策略。

4.薪酬体系的管理和控制

薪酬方案的实施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要进行不断的修正和完善。在实施前,要进行针对薪酬方案的讨论;薪酬方案确定后,要进行宣传和讲解,使员工更新观念、统一认识;银行领导和各相关部门负责人要针对薪酬方案进行详细深入地强化培训和学习;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薪酬方案的试运行,时间应在三个月至半年,要不断发现问题,以决定其改善和发展方向。

实施过程中的管理与控制极为关键,首先要对薪酬方案进行控制,试运行的结果如果很好,就要在全行范围内正式实行。其次是完善绩效考核体系,要通过平衡记分卡和目标管理法调整完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注重考核效率和结果的准确性。第三,要对薪酬体系定期调整,应关注行业和市场变化,考虑劳动力供求和物价水平,对薪酬结构及水平进行定期调整。第四,要持续修改完善薪酬方案,建立相应的申诉机制,听取员工的意见,不断引入新理念,做到与时俱进,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作者单位: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刘洪.薪酬管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 郭京生,余恩海.企业中层管理人员薪酬制度的探析.中国人力资源开发[J],2004(08).

[3] 唐宁玉.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探析――兼谈某商业银行的薪酬战略.上海管理科学[J],2002(03).

[4] 李华民.国有商业银行薪酬体制改革及激励目标改进.金融论坛[J],2003(03).

[5] 田明华.我国银行业薪酬激励机制设计构想.广西金融研究[J],2005(0l).

[6] 阮明健.G银行薪酬管理研究和优化设计.中南大学[D],2010.

篇2

摘要:随着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越来越成为公司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支撑,在此情况下,如何结合企业未来五年的战略规划,设计针对性的人力资源管理规划内容,就成为电力企业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多年的管理实践,采用1345的方法,探讨电力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设计策略、步骤及方法。

关键词 :人力资源规划 人才供求 管理效能

最近几年,随着二大电网企业“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服务理念的逐步落实以及技术电网、智能电网建设工作的全面深入,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块已经成为企业总体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支撑力量,其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就越来愈重要。2016年开始又是一个新的五年规划,企业更应该未雨绸缪,提前规划未来五年企业在人力资源结构、人员数量、素质、人才队伍建设、员工学习成长、绩效薪酬、企业文化的具体愿景、使命、目标、措施等,以应对不断增长的用电量需求、智能电网建设、市场交易及客户服务等工作。

那么电力企业该如何科学设计制定未来三年、五年乃至更长久的人力资源规划具体策略呢?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总结出人力资源规划1345体系,以供参考、借鉴。

一、人力资源规划目的

人力规划是连接战略规划和企业业绩的必由之路,通过人力规划,在三方面提高组织实现战略目标的能力:将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紧密相连;分析未来变化,在人力资源方面制定应对措施;提高人力资源费用使用的经济性。具体到电力企业,主要目的在于下列几点:

第一,规划人力资源人员计划。通过人力规划一方面对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予以分析,盘点现有人力资源状况;另一方面,对未来人力资源需求做出预测,以便对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的增减进行通盘考虑,再据以制定人员增补和学习培训计划。

第二,促使人力资源合理运用。根据企业人力配置的理想状况,不断改善人力使用的不平衡状况,进而谋求合理化,以使人力资源能配合组织的发展需要。并形成健全的人才引进、培养、选拔、使用、激励人才的工作体系,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制度环境和氛围,为电力企业战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第三,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能。通过人力规划对现有的人力结构做出分析,并找出影响人力资源有效运用的瓶颈,使“人适合于职位、职位适合于人”;同时,在员工岗位胜任力、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培训和学习、企业文化等方面制定相应的具体措施让人力资源效能发挥最大化。

考虑到电力企业国企的特点,在进行具体的人力资源规划过程中,电网企业可以考虑134步骤,即:一个框架、三个原则、四个阶段。具体内容如下:

二、一框架

电力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总体思路,框架必须以集团公司、省公司的整体人力资源框架为主题,必须要对各级人力资源管理整体战略进行解读,对组织架构的研究,对用人制度进行剖析,对员工队伍进行调研等,确定电力企业未来人力资源管理的愿景、使命及具体目标。

三、三个原则

原则一:充分考虑内部、外部环境的变化,保持适当弹性的原则。电力企业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与政策环境,人力资源规划要充分考虑内外环境的变化,建立适当的人才储备,并与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的职位、绩效、薪酬、学习教育开发等模块紧密接口。

原则二:以人力供应为重点的原则。电力企业未来处于高速发展期,人力资源保障问题是人力资源规划中应解决的核心问题。它包括未来人员的需求与供给的预测、差距的分析与弥合等。通过保证对企业的人力资源供给,为更深层次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奠定基础。

原则三:促使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的原则。人力资源规划不仅要面向企业,同时也要面向员工。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发展是互相依托、互相促进的关系。通过人力资源规划,体现出电力企业文化的人力资本管理理念。

四、四阶段

在明晰了项目整体框架及规划操作原则之后,电力企业应该遵循“四个阶段、五个步骤”的原则实施此项目。

1.调研诊断及人才供求分析阶段

首先从电力企业员工队伍现状、人员结构特点入手,进行现有人员资源稽查;其次,将以电力人才当量为出发点,通过线性回归分析、电力弹性系数预测分析、马尔可夫转移矩阵分析等多种方法科学预测现实、未来、整体、各类各层人力资源的需求情况;第三,通过对电力学校、社会招聘等人员的供给分析,确定未来五年电力企业可以实现的人力资源结构、人才结构及员工队伍数量、用人机制等。

2.人力资源提升与方案修订、调整阶段

通过对电力企业整体战略、人力资源战略的解读,确定未来五年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总体愿景、使命、目标等;并据此对目标进行分解,并形成涵盖人力资源管理的招聘、培训学习、绩效、薪酬、职业生涯规划、企业文化等六大模块在内的人力资源提升措施及计划,在方案初稿出台之后,通过与电力企业的反复讨论、修订、最终形成可以下发的人力资源规划整体方案。

五、五步骤

1.步骤一:管理现状调研诊断

对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的调研诊断是构建电力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开始,也是确保规划切合电力企业客观实际,做到规划有理有据的关键环节。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采取文案研究、内部员工访谈的形式对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进行调研,进行问题的初步鉴定和问卷设计依据;确定整体规划设计原则和思路。

第二,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明确方案涉及内容:电力企业现有人才结构、人才当量、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学习与培训、基地建设、招聘、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企业文化等。

第三,对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有的“短板”问题进行深度挖掘,以找出其短板形成的深层原因。

第四,进行问题的求证,从供电局、职能部门、各层级员工等角度全面了解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寻找电力企业与先进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差距,为下一步整体规划设计的制定寻求依据。

2.步骤二:人力资源供求分析

第一,需求分析。在进行人力资源总体供求分析之前,需要对企业整体人力资源战略进行解读、定位以初步明确电力企业未来五年人力资源管理的总体方向和目标,并在明晰电力企业人才当量的基础上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供求分析。具体分析维度如图1所示。

第二,供给分析。企业人力资源供给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内部人力资源供给。影响企业内部人力资源供给的因素:企业职工的自然流失(伤残、退休、死亡等)、内部流动(晋升、降职、平调等)、跳槽(离职、辞退、合同到期解聘等)。在进行内部人力资源供给分析的时候,项目组将采用马尔代夫转移矩阵、人员接替图等方法,设计合理的内部供给通道及人才供给库。二是外部人力资源供给。通过人才市场、高校、外部人才调入、正常人员流动等,预测人力资源供给情况。

第三,结构设计。在完成人力资源供求分析的基础上,需要对电力企业未来五年的员工队伍进行人力资源结构设计,分为四个步骤,分别是“确定员工总数”、“确定管理人员占比”、“确定管理和非管理人员细分结构”、“差异分析和处理”。

3.步骤三:人力资源提升策略制定

第一,整体定位。电力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目标定位,应紧扣电力企业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思路,并在此基础上考虑电力企业客观实际。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建议采用头脑风暴、分组讨论、SWOT矩阵分析等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人力资源管理的数量、成本、效率、可持续发展指标,如表1所示。

第二,方案设计。针对目标定位中所涉及到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模块,可以考虑设计不同的具体提升措施及实现路径。一是招聘与队伍建设模块:主要涉及到招聘渠道、招聘方式、人员进出机制、员工队伍建设、四好班子建设、人才梯队建设等内容。二是培训与学习模块:主要涉及到教育培训需求分析、课程研发、内训师队伍建设、培训基地、效果评估、培训体系设计、培训效果评估、培训信息化平台设计等内容。三是企业文化管理模块:主要涉及企业文化宣贯、深化、深耕等内容。四是薪酬管理模块:主要涉及薪酬总额控制、分配体系设计、薪酬结构、福利设计等内容。五是绩效管理模块:主要涉及绩效管理模式选择、绩效目标制定、绩效计划分析、绩效考核、绩效沟通、绩效申诉、绩效结果运用等内容。六是职业生涯规划模块:主要涉及员工职业通道设计、生涯规划、学习路径图等内容。

4.步骤四:规划支撑保障

在电力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总体定位、内容等已经制定之后,为保证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得以有效实施,还需要对电力企业现有的人力资源规划管理制度、方法、标准、流程进行优化整合。

篇3

本次调研是通过对个别建筑师事务所的详细实地调研和调查问卷发放两种形式进行需求性调研。通过调研发现如下几大问题:

1.1工作计划编制与下达有困难

调查结果显示,工作计划的完善是公司最需要改善的方面。通过了解,在工程师方面由于建筑设计项目的特殊性,很多工作难以量化,所以现在的工作制定及量化主要还是依据总工程师的主观判断,很难以系统化、公式化、定额化的方式改进此步骤,所以工作计划的制定是难点。另一方面,工程师对于指令下达的准确性不甚满意,经常出现设计人员对工作计划与目标的误读而导致的工期拖延;其次是上下级对工作量的预估不能统一且误差很大,例如对于一个设计方案,业主要求更换几种材料或更改图纸,工程师认为半个工作日可以完成,而设计人员预估为两个工作日,后经讨论发现,更改材料对大多数图纸内容并无实质变化,基本只是文字部分的更改;而设计人员方面认为总工程师制订计划主观因素过多,工作量分配不合理,常出现有人工作繁忙而别人工作清闲的情况;其次在设计过程中,工程师对设计人员的监控不足,不能及时更改不合理的工作计划。

1.2薪酬制度不合理

调查发现,大多数建筑师事务所对员工薪酬的制定并不科学,多采用按项目金额决定的分配方式,其次是上级领导决定,员工薪酬基本与个人的工作效率无关。众所周知,绩效考核制度和薪酬制度对员工工作积极性起着重要作用,二者是否合理,决定着员工最根本的利益。而这种仅依靠设计项目收入分配的分红制度严重制约着员工个人的积极性与自主性、更高的工作效率与更好的工作态度,并不能给其带来收益。具有更好的回报体系才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稳定员工的忠诚度和激励员工付出。

1.3管理软件不易操作

现在的设计人员及设计管理人员对相对熟悉的电脑软件及系统有着依赖性,不愿接受新的软件。尤其表现在软件需要学习使用的时候,例如project在设计项目管理公司中就很少利用,最明显的就是画图软件AutoCAD。现在的装饰设计公司较多用的还是CAD2004,建筑设计公司用得较多的还是CAD2007,但现在CAD已经开发到2013,且界面已经全面更新,在软件使用上可谓是差了一个时代。另一方面,电脑的系统也相对陈旧,建筑设计公司在Win7来临的今天大多数还采用WindowsXP的系统,更有甚者用的是Windows2000,所以在信息化时代的网络化管理手段并没有在建筑设计公司得到有效采用。

1.4设计变更多

经过对业主和监理单位的调研,了解到设计公司进行全过程服务的较少,经常出现交图拿钱走人的现象;而且现今设计分包较多,尤其是各类管线设备的设计分包较多,但多个小型设计企业不能协同合作,所以管线经常有碰撞等设计问题;而且即使有了良好的设计,在管线的施工队入场时也不能做到有组织地进行管理,常常是像抢车位一样地把有利于自己施工的空间先占去,并不考虑全局。因此,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单位的辅助工作对于业主是极其必要的,多数设计企业并不能做好售后服务,提高自己的服务质量。

二、基于重点问题的设计管理信息系统

解决方案通过调研,发现建筑师事务所现状不容乐观,问题较多。但是由于建筑师事务所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与不足,不可以盲目学中型建筑设计企业的做法,要逐步、逐层进行改进。首先要完成公司制度的规范与落实,如果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员工守则无论是日常工作还是年终考核分红都没有有效的依据与标准,人为因素的过多,会导致员工向人情世故方面努力而不是工作;其次,需要逐步进行信息化改革,对于建筑师事务所,最大的需求就是对设计管理的需求,优先开发设计管理信息系统,这样既克服了其资金少、时间紧张的客观限制,又解决了面临的最大困难;最后将信息系统结合公司制度齐头并进,使信息系统的作用真正落实并通过公司制度保障正常运行。通过信息化手段,在工作效率上有了大幅提高,同时又通过公司制度完善了薪酬机制,调动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以下是基于重点问题设计的管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

2.1工作计划制订和下达的改善方案

通过调研,个别大中型设计企业曾经尝试将设计工作定额化或者量化,但由于设计方案的不确定性,均以失败告终,所以总工程师在工作计划制订方面仍应起到决定性作用。如果辅以设计管理信息系统,记录上传,工程师可以回顾或者分享所经历的工程,可以总结经验、教训。在员工方面,通过该系统将总工程师的任务更加明确,通过文字表格的形式细化,尽可能地让员工了解与设计相关的一切权限允许的信息,降低因为理解差异造成的损失。如果后期开发可以实现动态进度上交,便可以帮助工程师及时更改不合理的工作计划和人员分配计划。

2.2薪酬制度改善方案

因为建筑设计是知识性工作,对于时间和进度难以掌控,项目管理有一定的难度,所以人的积极性是否被调动是所有管理中的重中之重,而良好的薪酬体系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设计项目系统将薪酬制度分为两个主要方向去体现:第一是项目分红,应当保留并改进原有的以项目收入大小为分配依据的分红方式,这样既可以保证企业改革的难度降低,又可以实现公平,主要依据是员工在项目中的责任级别与工作情况;第二是每月奖金,这个部分是根据日常工作情况的月评。以下是具体计算方法:

(1)责任矩阵评分。根据项目责任级别分为3个等级:项目负责人、主要参与人、其余参与人,3个等级制定不同分值。

(2)按照项目设计阶段评分。前期研究阶段、方案设计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后期服务阶段、项目结束及后评价(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可缩减阶段数量)。

(3)制定企业员工、管理人员评分表。(1)、(2)两项以项目为单位,比例由管理人员确定,决定项目分红标准。(3)为月报,反映在员工当月薪酬。计算公式:项目分红=(阶段评分的之和÷满分)×责任系数×最高分红责任系数:按其在责任矩阵等级设定系数;最高分红:完美完成项目可以得到的项目分红额度;月薪=工资+奖金×月报评分系数。

2.3设计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开发界面要求

软件应简单易操作,大多数软件或信息系统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都需要对使用者进行培训。但由于公司人员本身工作量大,信息系统短时间内的效果并不显著,设计人员及管理人员较为排斥新的软件及信息系统。如果想要切实可行地落实设计管理信息系统,必须提供给使用者一个相对友好的界面,减少或省去培训时间。最好使软件像ATM机一样,用最少的操作及按键完成尽可能多的功能。

三、结语

篇4

目前市场上陆续推出了多种薪酬报告,让企业眼花缭乱。《职业》特邀四家知名薪酬报告机构,就薪酬报告的选择和使用进行了解读。

华信惠悦:整体奖酬调研

【品牌】

华信惠悦咨询公司是一家全球性的知名管理咨询公司,秉承以客户为导向的精神,拥有顶尖的顾问团体、前瞻性的管理观念以及丰富的专业经验。华信惠悦在管理业界的品牌吸引力是毋庸质疑的,其先进、科学的调研手段和专业咨询经验都增加了这份报告的含金量。

【数据来源】

以外企为主。目前在中国大陆地区,参与调查的企业以外资企业为主,同时也有一些规模比较大的本土企业参与。华信惠悦建立了庞大的薪酬数据库,尤以金融行业数据库著称,囊括了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管理等行业中诸多企业。而先于大陆地区建立的香港、台湾地区的薪酬数据库,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华信惠悦在中国地区最完备的数据库。

【服务】

华信惠悦以行业为基础,推出包括金融、消费品、高科技、家电、物流、房地产和半导体等行业的薪酬报告;同时兼顾地区差异,推出一、二线城市报告,也会针对一些特定地区推出地区性调研报告。

华信惠悦强调薪酬报告和咨询服务相结合的薪酬服务,因为在数据背后总有一定的原因,所以一旦运用到企业日常具体的薪酬管理时就有一定的落差。凡购买华信惠悦薪酬报告的企业,都会得到来自专业顾问的针对,获得量身订制的薪酬管理意见及具体和务实的解读。

【推出频率】

每年一次。

【使用指南】

华信惠悦中国大陆地区薪酬咨询总监 廖怡玟女士

报告中最有价值的信息,在于企业可以及时、通盘地了解市场现状,也对市场趋势有一个预期,作为人才吸引和保留激励的参考依据。当本土企业与外资企业进行人才竞争,或需要扩展香港、台湾地区的业务,管理好人员本地化中的薪酬问题时,这份报告会非常有针对性。

企业做薪酬决策时,有三个考量点。第一,薪酬策略本身是不是能够支持企业未来的发展,是否能够吸引、保留企业需要的人才;第二,内部公平性,例如在制定保险行业的精算师这样重要职位的薪酬时,要兼顾其在公司的重要性和唯一性;第三,外部可比性,报告本身是一个很重要的数据来源,是让企业完善具体薪酬管理制度的有力工具。

前程无忧:薪酬调查报告

【品牌】

作为三大人才网站之一,前程无忧拥有大量的企业资源和人才资源及广泛的网络影响力,每年推出的薪酬调查报告都颇受业界关注。

【数据来源】

无忧报告的数据来源非常广泛,每年会通过三种渠道收集样本。一是企业,二是前程无忧的猎头部门,三是网站庞大的个人简历库。根据不同职位,无忧会在三种来源中按照一定比例提取样本。初级职位提取简历库的数据会多一些;对于一些敏感的职位,使用企业或猎头的数据会多一些。

同时,数据收集也合拍企业的调薪步伐,数据截至在上一年的10 月。

【服务】

前程无忧的薪酬调查报告覆盖范围广泛,包括全国20个大中城市和20 个主要行业,尽可能提供更多的市场薪酬信息。如果企业所在城市没有列入无忧的调查名单,那么调研人员会提供近似城市作为参考。在未来,前程无忧还计划推出更多的定制报告服务。

【推出频率】

每年一次。

【购买费用】

单个职位报告价格为500 元,购买的数量越多将享有更多优惠。

【使用指南】

前程无忧薪酬调查负责人 王珏女士

任何一份报告,只是一个参考而已,因为每个企业的情况,例如企业文化、发展阶段等各不相同。我们提供的只是一些信息,很难告诉企业具体应该怎么做,例如人才流动率与薪酬的关系问题,报告只能部分解决一些薪酬外部竞争力及引起的相关问题。

在具体使用无忧的报告时,要注意职位的薪资不仅在行业、公司类型间有水平差异,个人的素质也在很大程度决定薪酬水平,所以调查数据包括中位值、75 百分位值、90百分位值和整体市场情况,企业要综合自身情况进行判断。

太和顾问:薪酬调研报告

【品牌】

经过四年多的发展,太和顾问已经成长为中国本土知名薪酬福利数据服务提供商,并荣获2006 中国人力资源年度颁奖盛典 “2006 中国最佳薪酬报告机构”。

【数据来源】

企业。在选择调研企业时,太和顾问首先考虑其薪酬体系是不是市场化的,企业是否具有市场意识。

【服务】

贴近本土企业需求,目前已推出包括高科技、金融业、房地产、汽车行业、消费品、医药、服务业、传媒行业、能源业等在内的行业报告。此外,太和顾问还定期推出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地区全行业薪酬报告。根据市场情况,也提供管理等序列的全行业报告、城市毕业生起薪点调查、定制服务等。

【推出频率】

金融、地产、高科技等关键行业一年推出两次报告,其他行业为一年一次。

【购买费用】

全行业报告大概费用为两万元一份,行业报告一万五左右。参与调研的企业可享有一定优惠。

【使用指南】

太和资深顾问 金可冶先生

太和报告着眼行业整体趋势,所以购买者不仅可了解到现有薪酬状况调研结果,还能了解行业薪酬整体趋势预测。但薪酬报告提供的市场信息,毕竟只是供企业进行参考和引证的。我个人比较推崇企业先有明确的薪酬定位和方案后,再参考报告中的数据,这样太和的薪酬报告对企业来说更有价值。

企业在选购薪酬数据时,要评价数据来源和可比性;薪酬调研的流程是否科学规范;不仅要看职位名称,还要看具体职责内容,因为同一职位名对应的职责内容可能会有很大差异。

而企业在设计薪酬的过程中,一是要选择所针对的合适的市场,圈定竞争对手;二是要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定位,在这个圈子中自己的薪酬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标准,实现什么样的吸引保留效果;三是明确企业的发展定位和周期。

英才网联:中国建筑、房地产业薪酬调查报告

【品牌】

作为第一家在中国实行细分行业的人才网站,英才网联的建筑英才网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建筑人才专业网站,其推出的《中国建筑、房地产业薪酬调查报告》也别具特色。

【数据来源】

来源多元。不仅进行企业调查,也通过随机抽样、现场访问、网络调查、媒体联合调查等各种方法向个人进行调查。

同时,立足行业特点。根据对建筑企业会计年度的调查,报告数据收集截止日期为每年的4 月15 日,报告将在5 月。根据建筑行业看重技术类人才工作经验、工作年限的特点,报告并没有把工作年限当做加权系数来计算,而是单独提出作为一项分析科目。

【服务】

将建筑行业细分化,分别针对工程行业、房地产行业、设计院机构推出调查报告。

【推出频率】

每年一次。

【使用指南】

英才网联建筑英才网市场主管 张磊

薪酬设计的最终的目的是在“经济”的原则下,制定更有吸引力、竞争力的薪资体系。我们的样本从企业、个人两个渠道来采取,还可以反映从业者对薪酬的满意度。但最终数据以及定量定性分析结果,仅供建筑行业工作者衡量自身薪资水平、人力资源工作者制定设计薪酬体系参考。

专家点评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著名薪酬专家,文跃然先生

Q:如何选择薪酬报告?

A:薪酬报告最大的价值在于提供实际数据,以便比较;提供其他企业的经验,以供借鉴。选择薪酬报告时,可以从三方面来判断,一是声誉、品牌,在市场上的影响;二是部门的权威性,例如政府主管部门的一些薪酬报告;第三有学术价值,一些研究机构或大型人才网站的报告也很不错。

Q:薪酬报告的价格一般都很高,企业是否必须支付这笔费用?

A:企业从一些媒体或渠道了解的数据,不全面,其科学性也有待考量。购买一份薪酬报告是企业必需的投资,也是合算的投资。因为这能让企业的支付更加准确,所带来的附加值将大大超过购买报告的支出。

Q:企业的薪酬是与市场保持同等水平就具有竞争力了吗?还是其他的内部或外部因素更为重要?

篇5

关键词:绩效;绩效考核;职业院校;薪酬分配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9-0011-02

随着我国国家经济实力的快速增长,社会对于员工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等教育及其高等职业教育的高速发展。为此国家也花费了很大的力气在高校基础设施、校园环境改善、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给予了足够的支持。高等教育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未来师资队伍质量的高低,与此同时高等职业教育的成败则关系到工业及其他行业发展的快慢。工业、农业的快速发展也促进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腾飞,而作为职业教育核心的职业院校教师在此过程中则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如何激发教师的教学激情以及对待科研任务的热情是每一所学校领导所考虑的核心问题。教师水平以及工作热情的高低一定程度上行决定了未来职业技术人才成就的高低,进而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很强的作用。但是自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推广的以绩效考核为基础的薪酬分配制度发展至今暴露了诸多问题,比如评价体系单一、评价标准不统一等,这些指标一定程度上都限制了教师教学科研激情的释放。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有必有对这种以绩效考核为依据的薪酬分配方案进行讨论,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一定的建议,以期对解决教师薪酬分配难题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绩效及其绩效考核的含义

1.绩效的含义。虽然日常人们生活中,绩效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它常常作为衡量一个人对团队贡献的大小,但是作为一种管理学中的名词它却有其特殊的学术含义。如何理解绩效的确切含义对于后期以此为指标衡量一个人贡献的高低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一般学术界认可的绩效含义有两种,一种将绩效定义为行为,另一种观点将绩效定义为结果。前者认为绩效是与组织的战略目标、顾客的满意度以及所投资的资金的关系直接相关,应该将其定义为结果,只有这样才能对工人的劳动进行量化,持这种观点的人以伯纳迪恩(Bernadine)为主;而将绩效理解为行为的人则认为,衡量个体对集体贡献大小的指标不能仅仅考虑最终的结果,有时达到某种结果的过程也非常重要,比如该过程中该个体与其他个体成员人际关系的交互作用对于维持集体的某种地位也非常重要,但是这种指标仅仅依靠结果的高低就可以衡量的。综合分析发现,绩效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只不过在使用绩效作为衡量指标时需要因事而异。

2.绩效考核的含义。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绩效其实有两种不同的定义方式,而且这两类定义在解释贡献值大小时均能在一定范围内行的通。绩效考核,顾名思义,就是对绩效进行量化,通过对比一定的参考值对绩效本身的大小进行评判。由于绩效本身的双面性,因此绩效考核的方式也应该分为两类:第一类就是如何对结果形式的绩效进行考核;第二类就是如何对产生结果的行为方式进行考核。绩效考核方法的选择直接关系到考核本身的公平性,对于绩效考核的顺利实施也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3.绩效考核的功能。绩效考核的功能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为目标管理功能。所谓目标管理功能其实是针对绩效本身作为结果而言的,以企业或者校务的最终目标为导向,督促目标执行者一直以目标为方向,在管理者的不断监督下,充分发挥自身的主管能动性,直到绩效结果的实现。第二种为激励功能。绩效考核无非就是以某种利益为诱饵,使得绩效考核者这些鱼儿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使劲游向终点站;考核不是最终的目的,激励才是考核存在的内在意义。

二、国内外教师绩效考核理念的对比

无论哪个国家的团队,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时均不能达到百分百的公平,但是针对我国职业教育绩效考核方面,这种不公平性尤为突出,造成这种不公平出现的根本原因应该是绩效考核理念之间的差异,因此有很必要比对国内外绩效考核的理念,以期找到我国绩效考核领域的不足,为职业院校以绩效考核为基础的薪酬分配方案的制定提供一些借鉴。

1.国外教师绩效考核方式趋于多元化。西方国家对于教师绩效考核的方式也经历比较长的适应期,最初英国的教师绩效考核制度多以控制教师为主,采取的许多措施均是要求教师应该以统治阶层的统治为根据,教育处服从上层阶级的学生,防止阶层之间的流动为最终的目的。而直到上世纪80年代,以英国为主的西方社会才纷纷将教师绩效考核的方向转向针对教育本身的教学方式、教学质量以及教师队伍质量高低的考核。然而近几十年来,绩效考核制度的发展是以美国教育考核制度变更为主体的。现阶段美国境内针对教师绩效考核以“多元化”为原则,针对不同类型的教师制定了与之相符的考核方式,比如VanSciver于1999年提出了以“楷模”、“效率”、“有待改进”以及“不甚满意”四种不同类型的内容为依据提出了考核教师的“发展原则”,这种考核方式的好处就是四种类型的考核方式不甚相同,对于增加考核的公平性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2.国内教师绩效考核方式的研究还有待于提升。国内对于教师绩效考核还处于起步阶段,尤其对于绩效指标的制定还是处于“仁者见仁”的阶段,对于是否进行动态考核还是进行多元化的考核,学术界还存在很大的争议。但是无论如何,学术界达成的共识就是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绩效考核应该包括对教师职业发展的人文关怀,不能仅仅以“教学量”等硬性指标为考核的唯一参数,否则不能从根本上激发教师的教学以及科研热情。另外一点,学术界对于考核的方式也形成了较为统一的看法,考核方式应该是考核者与被考核者共同制定的,在执行过程中应该透明化,只有这样考核才会是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进行的。

三、基于绩效考核为基础的职业院校薪酬分配存在的问题

总体而言,针对职业院校的以绩效为考核方式的薪酬分配的研究还是处于比较空白的状态。以上两个部分主要从理论阶段对绩效以及绩效考核的具体含义、国内外绩效考核的方式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讨,只有对以上内容有了详细的认识之后才能对以此为基础建立的薪酬分配制度的特点有更为深入的认识。本节主要分析基于绩效考核为基础的职业院校薪酬分配制度的特点进行较为详细的讨论。

1.薪酬满意度普遍不高。薪酬满意度反映了教师对教学科研工作满意度的直接体现,人也是感性动物,一定的薪酬刺激能够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合理的薪酬制度能够最大限度的激发一个人的潜能。员工对于薪酬存在很强的满意度能够使得他们对自己工作的极大认可,这种认可可以转化为对自我价值的实现,此时一种成功带来的喜悦能够最大程度的促进工作效率的提升,进而工作热情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相反如果薪酬满意度维持在较低的水平则会导致教师工作热情的锐减,在这种情况下,倡导“教师应该以服务教学为己任”的鸡汤式的鼓励方式已经完全不能调动职工们的教学能动性,因此如何满足教师对薪酬满意度的提升对于职业院校行政人员而言是一项很有挑战的工作。

2.绩效考核指标不科学。现如今,我国职业院校薪酬分配考核指标存在很严重的不科学性。职业院校的本质任务就是为社会培养大量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端技术性人才,而完成这一使命的主体就是职业院校的教师。为了更好的监督培养任务完成的情况,各高校均制定了一定的指标,用以考核教师任务完成的质量。但是现阶段绩效指标存在严重的“嫁接”现象,即生搬硬套将其他学校的指标强加到自身学校的考核上,这种不符合院校本身学科配制特点的嫁接往往导致考核指标设置的不合理,进而降低了薪酬分配满意度。

3.薪酬支付结构不公平。薪酬结构公平与否也是相对的,基于管理学中公平理论的观点,职业教育背景下教师薪酬管理方面主要存在三种层面的表现形式:第一种就是外部公平,即职业高校教师与其他行业薪酬的对比;第二种就是职业学校内部教师间薪酬的比较;第三就是行业内部教师薪酬的对比。无论是哪一层面上薪酬结构出现不公平的情况,教师的教学积极性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在我国职业教育薪酬分配体制下,造成由于薪酬结构不公平而导致教师负面情绪比较严重的原因就是职业学校内部教师间薪酬间的巨大差异。如果领导层在人文层面在给予这些人员极大的关怀,势必会增加他们劳动的输出,否则一直抱怨的负面情绪最终会影响整个教学任务的完成质量,不利于学校的良性发展。

四、未来职业院校教师薪酬分配的展望

前三节主要分别从理论出发对绩效以及绩效考核的具体含义做了进一步的讨论,并且在分析国内外职业院校教师绩效考核理念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职业院校以及绩效考核为主的薪酬制度存在的问题。本节主要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的经验提出一定的建议,希望以此对于解决现阶段薪酬分配制度遇到的难题有所帮助。

1.建立多层次的薪酬分配体制。虽然现阶段职业院校教师薪酬分为基本工资以及绩效工资,但是绩效工资的层次感并不完善。因此学校在制定评价标准时应该妥善制定多层次的薪酬分配体制,真正让有能力的教师在薪酬上有所体现,让老师对待多层次的薪酬体制有所体会,而不会使得他们为了拼命完成指标而顾此失彼。

2.建立健全透明的绩效考核制度。有时我们职业院校的教师内心对待薪酬的不平衡感往往是由于评价指标不透明造成的,为了消除彼此的顾虑,建议职业院校定期将评价方式以及各位老师的成果统计欲与公布,在透明化的绩效考核制度下,接受各位教师的监督,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教师对某些考核制度的抵制。

参考文献:

篇6

一、什么是咨询

咨询似乎并不能称之为一个行业。在工商局,婚姻介绍所和管理顾问公司是划为一类的。这种划分,其实并没有什么道理,之所以这样,我认为,很大原因是因为没有一个对咨询的准确定位。

现在,许多人认为咨询就是信息中介和人才中介,因为他们都贯之以"信息咨询公司"、"就业咨询公司"的名字。实际上,这样的工作与真正意义上的咨询还是有很大差别的。他们可以称之为"资讯"公司,因其提供的就是一种信息(港台称为"资讯"),他们的主要工作是进行信息储备,然后根据需要,选择、打包交给客户,仅仅是一个传递的过程,其工作是有规模效应的,每一次服务的收费不会很高。

咨询则不同,比如审计、税务、财务咨询、营销咨询等,他们的主要工作是在基本原理和的基础上,结合客户情况,形成个性化方案。其价值主要是咨询顾问们在一定的管理模式和相关知识(经验和咨询公司的积累)平台上,针对客户的个性情况,进行创造性思考,提出解决方案。由于它的成果是完全针对客户定制的,成果的完成基于顾问的人数和工作时间,很难产生规模效应,咨询项目的收费也会比较高。

在咨询中,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代替客户解决,完成客户需要完成,但自己没有能力或由于某些限制不能完成的工作。比如师事务所的审计、税务工作。在其中,客户参与很少。而且,已经形成较为规范、固定的工作程序和方法,允许个人发挥的空间较小,其工作着眼于短期问题的解决,结果易于衡量。比如:一份审计报告。

另一种是帮助客户解决问题,与客户一起解决,正如咨询行业的标准制订者Mckinsey&Company所言,We seek to solve problems with our clients, not for them. (我们寻求与客户一起解决问题,而不是代替他们解决),整个过程客户参与很多(We work as closely as possible with key members of the client organization)。工作中要求个人发挥的部分很大,工作着眼于组织长远,包含几个层次,有成形的报告,有过程中思想的交流,有文化和价值观的转变,不易于在短期业绩中表现出来。

第二种类型咨询的典型代表是管理咨询,这其中又分成业务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营销、财务流程优化等咨询活动。下面着重就人力资源管理咨询谈谈我的认识和理解。

二、人力资源管理咨询

对人力资源管理咨询的通常理解就是指咨询公司利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在职位的基础上,就招聘、培训、薪酬、绩效考核等人力资源操作系统提出的解决方案。佐佑公司在解决人力资源操作系统的问题时提出了基于职位族而不是职位来搭建绩效管理、薪酬、招聘、培训体系的思想,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基于职位族的人力资源操作系统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招聘、培训与发展、薪酬、员工绩效管理等工作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主要工作,他们要拟定政策、实施政策或协助其他部门实施。以往这些工作都是基于职位的,按照职位说明书的要求招聘、确定薪酬标准、进行绩效考核等。为什么佐佑要提出基于职位族的人力资源操作系统呢?职位族,是具有相似工作性质的一类职位的通称,它是跨越部门和职位的。同一个职位族的工作性质相似,比如人力资源专员、行政专员、文秘等,都是从事专业支持工作,素质要求也相似,都要求有服务意识,有扎实的基础和沟通能力等。这样一个人力资源操作系统的平台,更加具有灵活性,使工作轮换成为很正常、很简单的事情,招聘的范围也会更加宽泛。同时,也使员工可以清晰的看到自己的职业发展通道。更为重要的是,在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它提供了一种相对的稳定性,因为职位会经常变化,今天设一个,明天可能就撤销了,但职位族不会,就不至于给人力资源工作带来很大的动荡。

每一个职位族中又分了几个层级,每一个层级都有相应的素质要求、工作职责,也有薪酬标准。根据素质要求和工作职责招聘到新员工之后,就纳入到这样一个系统中,确定薪酬和培训发展方向。日常和定期的绩效管理,就可以找到员工培训发展的需要,绩效考核时也围绕不同职位族层级的要求,结合工作计划来对员工进行考核,结果会薪酬。这就使得人力资源工作成为一个系统。

(二)咨询对象

基于职位族的人力资源操作系统的咨询对象包括主管人力资源管理的高层领导和人力资源部。所谓人事无小事,人力资源政策要体现高层的战略意志和倾向,主管人力资源的高层领导要传达高层的战略意志;人力资源部是具体操作、落实人力资源战略的部门,他们也最知道操作中的问题和难点。

(三)咨询价值

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建立专业的人力资源系统,落实人力资源战略,支持组织目标的实现。

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客户解决问题,比如薪酬方案、招聘程序。

培训人力资源管理队伍,转变他们的观念,使之学会专业、系统的思维方式,这主要通过过程中的讨论和交流。

(四)咨询过程

咨询的过程是这样的:

第一步,访谈调研,了解客户的业务和组织现状;

第二步,提出思路,与人力资源总监(副总)、人力资源部讨论,共同确定解决方法。

第三步,要提交书面报告,但是,因为我们的书面报告是对思路的具体阐释(Typically, therefore, our written reports contain no surprise; rather, they confirm recommendations previously municated and discussed.),更重要的,基于中国的现实情况,为了使具体操作建议方案的人能够真正理解方案的思想,以保证实施效果,书面报告一般可由客户方的人力资源部撰写,由我们进行指导。

三、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咨询

佐佑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咨询绝对不限于操作系统,而且,随着专业化分工,人力资源操作是可以外包的。所以,佐佑提供的更主要的是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咨询。

(一)什么是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咨询

在,人力资源是组织中最有能动性的资源,如何吸引到优秀人才,如何使组织现有人力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用,支持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是每一个领导者都必须认真考虑的,这也正是为什么的最高领导越来越多来源于人力资源领域的一个原因。在这种情况下,人力资源工作就不能再局限于传统人事工作的范畴。所谓战略性人力资源,就是在战略的高度,用战略的眼光看待人力资源工作中招聘、选拔、调配、激励等一系列工作。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咨询,主要有以下:

(二)咨询对象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咨询的对象是客户的决策团队。为什么是决策团队呢?因为决策团队要关注组织的长期持续,他们有责任从战略的角度考虑组织中的问题,也就是说,战略性思考只能出自决策团队,而非客户中的其他人。而且,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咨询的成果必须通过决策团队才能对组织发展起到作用。罗兰贝格咨询公司专长于企业战略与结构变革,她认为:"不管一个管理咨询顾问是否愿意,为一个企业作战略、结构等方面的咨询,最后都会变成为企业的老总做个人咨询"。

(三)咨询价值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强调认为要用战略、系统、全局的眼光看待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操作,强调人力资源管理必须着眼于支持组织战略目标的达成。它的成果不易于在短期业绩中衡量,它对组织的价值往往体现在未来,所以,顾问公司和客户必须在事先对咨询的价值达成共识,否则项目根本无法进行。相互之间的信任是项目得以进行的前提,也是项目成功的保证。咨询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提供解决问题的,比如构建人力资源系统的方法。

在过程中促使领导团队就人力资源战略达成共识。严谨的企业家相信,"战略"及其严格的实施能带来成功,对自己的人力资源要严格的规划,所以,达成一致的人力资源战略,对于组织的价值是很大的,它将随着组织的发展越来越显现出来。

促使高层观念转变和战略思维方式的提升。通过多次深入的沟通交流,可以转变高层领导的观念,比如对绩效管理的认识,就从单纯的考核上升到了全面的PDCA的管理,这将在很多地方指导他们的政策和行动,从而整个组织的工作方式。

创造适宜于组织发展的文化。组织是由人组成的,在这样一个人群中,总会形成某一种主文化,这种文化可能适于,也可能阻碍组织发展,通过明确组织的远景、使命、核心价值观,有意识的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可以按照决策团队的意愿,形成一种适宜于组织发展的文化。

(四)咨询过程

佐佑公司采用的,也是咨询业通常采用的方式,是与客户一起讨论,共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首先,经过与决策团队的充分沟通,找到客户的真正需求,以保证能够有的放矢。

然后,访谈调研,包括对员工的访谈和问卷调查等,了解客户的业务、组织现状和员工感受、期望等。

主要的过程是与决策团队的多次交流,将顾问的专业、思维方式、咨询经验与决策团队对自己组织的理解和期望结合起来,一起找到解决思路和方法。正如一家著名咨询公司说的" Consulting Group does not know your business or market than you do(咨询公司不会比你们更了解你们的业务和市场)"。咨询公司和决策团队的目标是一致的,双方必须紧密合作,共同达成目标。咨询的大部分价值就要在这个过程中提交。

篇7

在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中,薪酬福利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内容。薪酬制度是否科学合理,给予员工的福利是否让员工满意,不仅关系到员工个人的切身利益,也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人力资源效率和劳动生产率,从而进一步影响到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十分关注薪酬与福利体系的设计。本文将通过采访掌握和了解薪酬福利在企业和人力资源部门的重要性,突出体现薪酬福利带来的价值。

薪酬福利管理的目标和目的

员工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而薪酬福利管理最主要的目的是吸引、保留和激励员工,这也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制度。据任仕达中国区人力资源总监钮晨辰女士称,一般来说,薪酬福利的组成分为基本、可变、短期和长期4个部分。在定位薪酬福利管理时,必须要深入了解不同职能、不同职级员工的关注点,结合各职位在人力资源市场上和企业内部的情况,有效地进行回应,寻求企业经营成本与效益之间的平衡点,实现双赢。

在谈到薪酬福利设计时,钮晨辰介绍,在任仕达中国,针对一线员工、经理,HR部门通过增大可变收入比例来激发员工热情,并给他们更多培训和发展空间,包括轮岗等;但针对职能性等岗位,则通过增加固定收入来满足员工在薪酬稳定型上的需求。此外,为了满足员工在风险、健康和养老储蓄型上的诉求,还为每一位员工额外购买一份商业保险,体现了企业对员工的关爱。任仕达中国员工还可参加总部的员工持股SPP计划,也为员工提供了多元化的投资储蓄机会。HR部门通过这一系列举措,使任仕达中国整体薪酬理念更具透明性、竞争性、公平性和灵活性。

钮晨辰称,即便是薪酬水平较高的企业,员工因薪酬问题离职的情况也时常出现。所以当公司因业务需要增加人手时,HR部门一定要努力做到员工和企业双赢。例如任仕达在招聘一位管理岗位的人员时,鉴于他的薪资福利在市场上的较高水平,本身已极具竞争力,而他在项目技能和业内经验上都与岗位期望目标匹配,即任仕达5C招聘理论中的competence,在吸引这位人才加入任仕达中国的时候,HR部门会为他制定特别的薪酬激励制度,以使他愿意提前离职并做到无薪酬上的损失,达到员工和企业吸引人才双赢的效果。另外钮晨辰也指出,在年底调薪时,应考虑到同级别员工的加薪幅度,做到公正公平。否则对员工的薪酬满意度和敬业度都会产生影响。HR部门负责招聘和薪酬福利的同事会协调好和员工之间的薪酬福利事宜,做到及时沟通和解决,这其中包括入职前薪资的确定、每月工资单明细的发放、员工谈话等等,从而真正地让员工放心。

薪酬福利管理的价值体现

在薪酬福利制度上,员工和企业的诉求是一致的,企业需要让员工了解到自己目前薪酬福利的定位和成长空间,以及为什么会是目前的定位,同时更好地思考和加强自己在企业的职业发展和认同感。提到薪酬福利的具体价值,钮晨辰提到三个关键点:第一,一定要符合企业的发展战略;第二,要具备市场竞争力,即企业的涨薪速度是否领先市场,薪酬水平是否处于市场中等偏上;第三,符合企业短、长期以及各方面的实际情况来灵活考虑,包括季度、半年度、年度和中长期的业务发展需要。钮晨辰介绍,金融危机特别是2010年以后,几乎所有的行业薪酬增长都达到10%,而相比薪酬水平的持续增长,薪酬制度的更新和调整脚步则相对缓慢,需要企业管理层在战略层面投入资源。多年来,任仕达中国着力推行与绩效评估紧密结合的薪酬政策,拥有一套非常严谨的绩效机制,如胜任能力矩阵评估,员工考核KPI的定义及分类非常细致,有突出业绩的员工得到了公平有效的晋升机会;另外,HR部门采用现金奖励计划进行内部推荐,根据不同职级,自下而上奖金的力度也会不断提升。

据钮晨辰介绍,企业负责薪酬福利管理的HR包括其直接上司应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把控员工薪酬的差异化、财务预算控制和策略调整,另外,员工在保留方面的期待,很多部分还是包括工作的安全性、福利和医疗,以及更高的退休金,这些也都是薪酬福利管理的价值体现部分。因此,HR部门需要通过市场调研等方式了解所处行业在薪酬上的大致制度,包括竞争对手和同行业薪酬的平均状况,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做到知己知彼,真正去吸引那些优秀的候选人,达到企业和人才双赢。钮晨辰同时也指出,未来企业会非常注重提升奖酬的价值,同时企业HR部门一定要努力做到与员工切身地打交道,去关注、接近和了解他们的想法。在任仕达中国,HR部门会明确雇主价值定位,定期组织员工访谈,和他们聊一下对自己目前工作状态以及对公司的建议和想法等,其中也包括薪酬福利这部分。

针对如何进行薪酬福利制度设计,钮晨辰表示,如果细化来说,薪酬福利的设计步骤涉及职位描述、工作估计、工作分析、职级、部门、市场调研报告、员工成长计划等多个层面。企业HR部门在设计薪酬福利时,首先应结合企业今年和明年的业务预期,考虑到行业整体的增长趋势,来预判企业在薪酬福利设计上是否应更具激励性。同时,也应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经验、财务预算、所在城市、年度用人规模等多方面考虑,有针对性地去设计。钮晨辰称从企业发展来看,2011年,任仕达中国是任仕达集团成长最快的组织,同时,企业对相关服务人才的需求也在加大,2012年上半年,任仕达中国承接了新的RPO和派遣合同,这对HR部门的招聘力度带来了新的挑战,而薪酬福利作为吸引人才的一个核心,也成为HR部门在招聘时首先需要应对的。从区域扩展来看,任仕达自2006年进入中国市场后,已先后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苏州,厦门,南京,成都等地开设分支机构,不同区域员工的薪酬福利我们也会根据所在城市的社保政策和人才市场供求情况等做相应调整和设计。

解决薪酬福利设计所遇难题

企业在进行薪酬福利管理时,经常遇见各种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钮晨辰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介绍了三点解决方法:第一,在实际设计薪酬福利时,HR部门可能会遇到在设计的时候是A情况,而在操作时,却遇到了B情况,甚至更为复杂,例如这位员工在薪资洽谈时本来同意了A方案,但后来又在双方商议之后改为了B方案,这时就需要HR部门根据情况去及时改变,这也是因为薪酬福利是非常精细化的工作。一位普通员工的薪酬福利设计可能涉及工资、奖金、报税、社保、公积金代扣代缴、员工持股计划(SPP)、商业保险等诸多组成部分,这其中的任何一环都需要HR部门结合员工在风险保障、健康保障、养老储蓄型三个方面的需求来设计。第二,某一行业的薪酬福利可能没有一个量化的标准,即所谓的缺少“样板”,这时可以通过市场调研的方式来获得数据,也可以通过购买第三方报告的方式,包括各个岗位在同行业、市场、各城市等的薪酬福利情况。第三,不同的员工对薪酬福利要求不同,而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也来自多方面,其一就是具有竞争力的薪酬与福利,针对一些高端人才,HR部门会为其度身定做,从而更好地挽留这些人才。在任仕达中国,HR部门除了不断提高薪酬福利制度的公平性,也十分注意对制度灵活性、透明性的提升,从而不断在管理层的指导下更新和调整薪酬福利制度以适应企业的发展需要。在广度上,任仕达中国针对总监、经理和一般员工等职级适用不同的绩效评估和奖金制度;在深度上,HR部门会根据部门、职位以及业绩表现来适用不同的奖金制度。同时,也会结合公司和整个经济大环境来考虑调薪。“基于员工需求变化来优化企业薪酬福利管理制度正在成为HR管理的新趋势。”钮晨辰重点提到这一点。

衡量薪酬福利管理标准

谈到是否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工具去衡量企业的薪酬福利管理,钮晨辰表示在量化薪酬福利管理时,可以根据选、用、育、留来进行衡量,如在选、用的环节,即员工进入公司时,由于薪酬问题,候选人拒绝offer的比例,以及从竞争对手公司成功吸引候选人的比例等;而在育、留的环节,则需侧重员工工作满意度、敬业度的考量。钮晨辰还提到,在任仕达中国,2011年全公司的候选人到岗率是100%,员工流失率相对于2010年下降了28%,关键岗位的稳定性十分巩固,员工的升职率也提升了33%,几乎每天都有一个新员工加盟任仕达中国,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敬业度都有所提升,为公司创造了新的动能和价值,这都与整个HR部门同事的努力分不开,2012年一季度任仕达中国的员工流失率大幅低于去年同期。

篇8

公司行政主管需要熟悉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社保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公司行政主管职责,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公司行政主管职责11、负责招聘工作,组织实施及公司内部员工的调配工作;

2、负责公司日常各项行政工作和后勤事务管理工作,包括固定资产管理、办公用品管理、办公环境管理、办公礼仪管理等,保证公司日常办公有序进行;

3、制定公司的人力资源发展计划,确保人才梯队发展和人才储备及培养;

4、编制公司人事、行政管理制度,规避各项人事风险;

5、提升公司内部企业文化,加强公司企业文化建设;

6、公司活动策划、组织工作以及会务安排;年会筹划组织;

7、负责各部门的协调与关系维护。

公司行政主管职责21、依照公司策略,规划人事行政部门的工作执行方案并主导实施;

2、集团所颁布的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与建议,各部门人员的编制、储备、招募工作的有计划开展;

3、员工培训:新员工入职培训、职业安全健康、安全生产培训制定并具体实施,以及各业务部门各岗位业务能力培训的统筹工作;

4、员工关系管理:掌握国家、地方相关劳动政策法规,有效维护、处理企业与员工劳资关系;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

5、各岗位人员人事异动的评审,负责员工劳动合同签订及存档;

6、负责各岗位的绩效制定、薪酬方案及薪酬核算的实施工作;

7、制定公司安全管理制度与应急预案,落实监督与执行;

8、负责公司6s、公务车辆及其他后勤工作管理;

9、严格按照年度费用预算把控各项行政费用支出,降低成本,并做好各项办公用品、工作服的采购、发放管理工作;

10、负责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定期进行固定资产盘点,确保固定资产能够支持日常运营的有序开展;

11、负责公司政府、当地街道等部门的外联工作;

公司行政主管职责31、负责制定公司部门和项目的人员编制,主持并协助各部门和项目招聘工作的开展;

2、负责各部门和项?a

href='//xuexila.com/yangsheng/kesou/' target='_blank'>咳嗽钡鞫低üぷ?

3、负责定期的人员培训及考核工作;

4、负责员工访谈工作的安排管理,并进行员工关系工作的开展;

5、负责考勤管理;各类通知;

6、负责各部门和项目薪酬绩效考评核算;

7、各部门和项目的入离职档案资料管理等基础人事工作;

8、根据公司要求,制定具体规章制度并督办执行;

9、完成领导交代的其他临时性工作。

公司行政主管职责41、负责广州校区的行政专员管理工作;

2、负责培训各校区现有和新入职行政专员;

3、监督、巡查管理各校区行政专员工作;

4、负责校区总部行政工作及制度的宣传和贯彻。

公司行政主管职责51、全面负责人事、行政相关工作。

2、负责员工招聘、入职、培训,人事调动,建立人事档案。

3、负责规划、协调聘用、福利、培训、绩效、员工关系等管理工作。

4、负责组织行政、后勤等日常行政管理的动作。

5、负责健全与完善规范化管理制度;

综合调研、收集与企业相关的政策法规和信息。

6、协调各部门的关系,加强部门间的沟通联系,为各部门解决具体问题。

7、负责公司外联及各项活动的组织。

公司行政主管职责61、部门行政事务和供应商的管理工作:包含保安管理、保洁、绿化、灭四害、垃圾清运等;

2、部门当月费用的核对、请款及分摊工作;

3、部门员工的考勤OT加班制作及津贴补助统计工作;

4、完成领导安排的工作。

公司行政主管职责71、根据公司业务发展需求,统计汇总招聘需求,拟定招聘计划,完成招聘任务。

2、协助上级建立后备人才选拔方案及人才培养机制。

3、协助上级完善公司的绩效考核机制。

4、协助完善公司薪酬激励机制。

5、负责员工劳动关系管理,组织和推动企业文化建设。

6、定期进行人力资源数据分析,提交公司人力资源分析报告。

篇9

关键词:调研;实践教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蒋莹(1974-),女,江苏南京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江苏 南京 210044)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5-0144-03

近年来,随着各种企事业单位自身管理机制的不断健全,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的需求也不断增长。但同时,因该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艺术性,用人单位也强调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为此,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要求与日俱增。

目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基本分为两种形式:一是实验室教学,进行软件操作、计划拟定或者模拟操作,如HRMS系统的学习、招聘流程的设计等;二是通过实习基地的建设将学生带入用人单位进行短期的工作实践。这两种实践教学方式中,前者基本没有脱离课堂式教学,而后者因为实习基地的建设需要相应的人力和财力支持,且用人单位接纳学生数量有限,教师的主动支配程度不高,学生受惠面也较窄。为此,需要发展另外的实践教学形式。笔者作为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逐步摸索并尝试应用调研型的实践教学方式,获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通过三次调研型实践课程的方案设计和实施过程介绍,表述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思考以及今后进一步发展此类实践教学课程的想法和愿望。

一、实践课程设计方案

1.方案一:招聘现场调研

应用对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三年级下学期学生。

任务描述: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到招聘现场对用人单位进行问卷调研和访谈,了解其人力资源管理基本现状,并进行一定的思考和判断。此次实践课程在上半年进行,正值各用人单位招聘的高峰,包括地方政府举办的综合性招聘会以及学校举办的校内招聘会等。三年级学生虽然还没有进入应聘工作的环节,但通过此次活动可以加深对现实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认识,也对下学期大四的毕业求职做准备,锻炼自己的社会交流能力。

方案准备:

(1)问卷设计:教师事先准备了一套访谈问卷。该问卷分为两部分。选择题包含人力资源管理的部门设置、人力资源规划、岗位分析、招聘渠道、入职培训、薪酬制度、绩效考核、人力资源管理者培训等信息,涵盖了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基本内容,但题目精炼简短。问答题为口头回答,请用人单位谈谈未来5年的战略规划、人力资源规划和引进关键人才的主要方法。同时,预先设计好访谈记录的统一EXECL表格。

(2)小组划分:要求每组5~6人。并根据用人单位的性质将访谈对象划分为民营企业、垄断型国企、股份制企业、欧美外企、韩日台外企和事业单位共6种类型,每种类型上分配3个小组。

(3)招聘现场选择:预先通过网络了解到近期要举办的校招聘会、省市级综合招聘会的时间和地点、哪些是免费入场等信息。

(4)访谈技能培训:要求学生每次2~3人同行,入场后先观察,选择招聘人员空闲期间前去访谈,请对方填写问卷,并能尽可能地就问答题部分进行一些口头交流。一定要带好学生证,表达诚意、说明来意,并尊重对方的选择,表现出良好的基本素养。同时,强调每次调研回来,及时在统一的EXECL表格中记录好数据。

方案实施情况:

(1)调研结果:此次实践活动共持续了一个半月,教师集中授课三次,讲述任务要求、答疑、总结。学生应用课余时间,18个小组在不同的招聘现场,各自完成15家用人单位的访谈,共获得270份调研数据和相关信息。所有数据最终共享。

(2)实践报告撰写:教师准备好统一的报告格式,以小组为单位撰写,内容包括:调研任务描述、调研过程描述、典型事件描述、调研数据分析、调研心得体会。其中典型事件描述要求说明调研过程中发生的比较有感悟的事件,包括人物、地点、处理方式等。调研数据分析要求说明相对于整体数据来说,自己小组调研的那种性质的单位在人力资源管理哪些方面具有比较显著的特征,并挑选一个资料相对丰富的调研对象(可以到网上进行资料后期搜索完善),对其行业地位、组织发展历史、组织规模、组织结构、人员特征、发展前景等进行描述,分析该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具有什么特色,需要进行哪些完善。

2.方案二:所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调研

应用对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三年级上学期学生。

任务描述:通过小组分工访谈全面了解学生所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职能,探究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尝试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高校是事业单位,正面临着从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转型的要求。为此,虽然此次调研只是针对一家高校,但对于学生来说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方案准备:

(1)调研分组:根据学校的机构设置情况,包括各行政机构、教学单位、直属部门等划分若干小组,各自认领调研对象,每个小组负责5~6个部门的调研任务。

(2)信息搜索和文献回顾:要求每个小组就自己的调研对象在相关网站和中国知网上搜集与其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引进、管理创新等方面的文章和信息,完成两种内容的梳理:一是该部门的部门职责、岗位结构、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二是发现与该部门相关的人力资源管理讨论热点和现实问题,如高校图书馆管理人才发展、高校科研人才的引进问题、独立学院的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等,逐步形成调研思路。

(3)调研问卷设计:要求学生在文献回顾的基础设计调研问卷,鉴于访谈尽量不打扰对方的日常工作,要求访谈问题集中在3~5个,以半开放式、开放式问题为主。教师对学生设计的问卷进行建议和调整,确保访谈问题的有效性和现实性。

(4)访谈技能培训:此次调研是针对自己所在的高校,学生需要表现出较高的专业素质,为此,访谈技能要有一定的保证。教师针对以下内容对学生进行培训:事前的联系方法包括电话、直接上门、自我介绍的资料、诚意与谢意的表达;访谈过程中的言语技巧,询问前先表达对这个问题的初步理解,然后征询对方的解答与说明;聆听过程中目光注视,通过简单的肢体语言表示关注和理解;开放式问题的无限制探求和及时的收口与小结;访谈时询问人员与记录人员的分工与配合;访谈记录的及时录入和整理等。

方案实施情况:

(1)调研结果:此次实践活动共持续了2个月,教师集中授课3次,包括任务布置、调研问卷调整、答疑、经验分享、总结等内容。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每个小组都顺利完成了2~3个部门的访谈任务,皆进行了详细的访谈记录。

(2)实践报告撰写:教师准备好统一的报告格式,以小组为单位撰写,内容包括任务描述、调研成果、总结。其中,任务描述报告被分配的任务、组内分工情况、实施过程;调研成果报告部门职责与组织机构图、文献梳理结论、访谈记录和调研结论,要求对调研对象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总结。

3.方案三:通过二手资料调研新兴行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状况

应用对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二年级下学期学生。

任务描述:经济型连锁酒店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特征分析。该行业在中国发展不到十年时间,并于2006年左右进入快速发展状态,目前正面临着行业整合、抢夺核心人才的关键时期。要求学生通过信息收集和整合,了解该行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挖掘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方案实施:

(1)调研分组:根据调研内容进行了小组任务的主题划分,分别为行业发展历程、组织结构与管理模式、岗位设置与热点招聘、员工培训、绩效考核、薪酬管理、员工关系管理、典型领导者、中国连锁酒店与国际性连锁酒店之间的差异。要求每个小组利用各种网络资源收集资料,如中国经济型酒店网、各酒店企业网站、新闻网站以及学术网站。之后进行资料梳理,要求报告各自调研主题的关键问题和讨论热点。

(2)集中讨论与指导:在资料收集的基础上相互分享调研信息,教师对学生信息收集的方式、思考问题的方式进行指导。指导的内容包括:网络信息和期刊学术信息的特征与整合方法,将课本知识融入收集信息的理解中案例式研究的重要参考性以及进行大胆的场景想象以增强现实感。

方案结果:

(1)此次调研共历时一个月,教师集中授课两次,包括任务布置、答疑指导、经验分享、总结等内容。

(2)实践报告撰写:以小组为单位撰写,内容包括任务描述、调研成果、总结。

二、实践课程实施的效果

1.学生的表现

在这三次实践课程的实施中学生的参与度较强,顺利完成了教师预先布置的课程任务。在这其中,一些学生的优异表现超出了教师的预期。比如在方案一中,有的学生通过招聘现场的访谈,另约了时间进入到对方公司内部进行多人次的访谈,获得了很宝贵的一手资料;有的学生陪同学去医院看病,想到了对该医院进行访谈,成功地通过护士的引见采访了该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在方案二中,有的学生争取到了与学校管理者的合影留念;有的学生在访谈对象刚开始漫不经心接待的情况下仍能表现出良好的专业素质,最终赢得了对方真诚的对待和认可;有的学生将此次实践活动的经验与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些见解和看法形成文章发表在校内刊物上。在方案三中,有的学生通过对经济型酒店行业发展的仔细分析,发现了自己可以就业的具体方向。对于这些宝贵的收获和经验,教师由衷地为他们感到欣慰。

2.学生的能力提升

此次实践活动,学生在以下能力上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一是社会交流和沟通能力,这在前两个方案中尤其突出。有学生表达了怎样克服第一次主动与人攀谈的困难以及之后第二、三次沟通的逐步熟练和自信建立的过程。这种能力不仅仅是言语表达,还有真诚态度的展示、有效聆听的能力等,都是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必需的基本技能。

二是文献搜索和归纳的能力,这在第二、三方案中均有体现。了解一个新的事物不是从仅仅从实践入手,而是需要站在他人的肩膀上开始起步。也就是说,要学会充分利用前人的研究和观点、他人的信息和思想,进行一定的内化学习后再有的放矢地进入实践,会获得更多的体验和收获。在方案二、三中,要求学生通过文献回顾设计问卷、有效整合网络信息和学术研究成果,皆是这种思想的体现。

三是数据分析的能力,这在方案一中有突出体现。270份调研数据,其录入的过程就是一种研究工作的基本功体现。要求学生将自己的数据和整体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出调研对象三个突出的特征,这需要在复杂的数字和文字信息中寻求一定的规律。并且从中会有思辨的过程,会有理论和数据分析相结合的过程。

目前,高校的教学理念为科研型教学和应用型教学并重,而以上这三种能力的提升无论对于科研型教学还是应用型教学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学生毕业后无论进行学术深造还是进入社会工作,社会交流、阅读文献、数据分析的能力都有助于事业竞争力的提升。

三、对调研型实践课程设计的反思与完善

1.课程实施的关键步骤

一是方案的预先准备要全面。教师在备课中需要对调研过程事先有一个整体把握感,要设计好调研的每一个步骤,并准备好相应的教案、文件。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要对调研对象预先有一定的研究。比如,在第一方案中,教师要知道不同性质的组织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存在哪些差异;在第二方案中,教师要知道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变革主要面临哪些问题;在第三方案中,教师需要对经济型酒店行业的发展有充分的了解。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在学生进行调研资料整合、问题分析、观点提炼时给予有效的指导和建议。

二是教师的实时帮助。调研活动需要持续一段时间,教师集中授课的次数并不多,为此,实时地帮助学生、及时解决他们的一些困惑是必须的。比如,方案一中,学生反映垄断型国企的访谈对象较少,允许他们改换组织类型,完成必要的访谈量,而不是就此结束。方案二中,学生数次联系某些部门管理者未果,教师帮助学生进行关系疏通、开具了介绍信、期望得到支持,从而保证访谈的顺利进行。这些实时的帮助不仅仅是对学生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他们的督促和引导。

三是对学生的评价要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在调研中期集中授课时,教师需要对已完成的任务进行一些点评。此时,如何点评对学生后续的参与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因为调研对象为客观存在,会有一定无法把控的困难,此时不强求学生完成,而是看重其努力尝试的态度和过程。同时,将这个过程进行细致的展现、询问、讨论,做到经验分享,那么一次不成功的调研也是绝好的学习素材。所以,让学生明白,过程重于结果、参与重于成绩,能最大地调动其积极性。事实证明,参与积极的同学,事后获得的自身感悟是较深入的。

2.课程体系进一步完善的思路

这三次实践课程实施之后,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师自身的思考,认为这是一种比较适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并归纳为调研型实践课程。为此,准备逐步发展出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进一步完善。具体的发展思路目前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在实施对象上,需要涵盖四个年级所有的学生,设计与他们已掌握的专业知识相适应的调研内容。二是在调研的资源上,要避免不能重复应用的调研对象(如本校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并进一步扩展调研资源。三是在调研的能力要求上,需要每个方案都能包含对学生沟通能力、文献学习能力、数据分析能力的综合。在以上介绍的方案三,如能在目前进行二手资料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联系到实际的经济型酒店管理者,进行实地的访谈,则效果更佳。四是对访谈主题的细化。以上介绍的三次调研主题皆是针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状况,面较宽,着眼点较浅,以后的主题选择可以更为局部,或者可以联系某些时事热点,更为聚焦。五是与专业教学课程的结合,将一些小型调研任务融入课堂教学中。

3.调研型实践课程进一步完善面临的问题

要进一步完善调研型的实践教学体系,也面临着一些实际的困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是教师的教学能力需求。目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师自身社会实践经验较少,能把控整个调研活动、挖掘调研资源、指导学生进行实务活动的能力较弱。并且,在目前高校注重科研考核的大环境下,许多教师无暇、无力对教学活动进行更多的思考和尝试。

其次是经费上的需求。三次调研除了第一次学生走出校门,后两次皆在校内进行,也是一种权宜的选择,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缺乏经费。这与做好实习基地建设需要经费的原因是一致的。如有相应的经费支持,调研型的实践活动可以与实习基地建设结合在一起,进行更为深入的主题调研,甚至形成一定的咨询项目,切实地做到高校育人、教师成长与用人单位管理提升的共赢。

但是,相信随着高校绩效考核制度的不断健全,教学氛围逐步浓郁,以上两个面临的问题都将得到解决。目前可以通过教学团队建设、教改项目申请的方式进行师资力量、实施经费上获得一定的支持和完善。

篇10

一、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实施的“八步法”

信息化系统软件是一个实施管理的工具,能够对整体的企业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管理、控制和优化;它同时也可以说是一个框架,要用企业的管理思想、运行流程和基本的业务数据去填充。一般来说,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实施工作可以分为八个阶段,包括系统规划阶段、业务分析阶段、系统设计阶段、系统配置阶段、运行准备阶段、知识转移阶段、系统上线阶段、持续优化阶段,我们简称其为:“八步法”。

1.系统规划阶段的任务主要是进行管理理念培训和前景分析,确定项目的目标、范围,成立实施小组,拟订项目实施方案。以物资管理系统的实施为例,物资管理的业务部门是物资供应部门,因此,实施这个系统首先需要进行跨部门协调。财务部门在征得分管物资供应的主管经理同意之后,应与供应部门联系,组成由财务部信息化专责、存货岗位和物资供应处保管员、计划员、管理员在内的实施小组,进入系统实施阶段。

2.业务分析阶段的任务主要是进行业务调研,确定业务流程,分析信息流、资金流、物资流,调研信息表现需求,在原有软件基础上,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开始二次开发工作。比如,物资业务涉及物资使用单位、工程管理部门、供应部门、财务部门,出库的去向包括基建工程、技改工程、代作工程、配套费工程、销售业务以及检修费和维护费等。这一步骤是相关部门共同商讨适应管理要求的业务运行方式和网上运行流程。

3.系统设计阶段主要是设计各子系统的管理对象架构和业务单元架构,规范和设计各种业务流程,设计数据表现形式,设计各种报表;设计信息资源保护和安全访问方案以及信息资源访问权限的方案。这一步骤主要由软件公司负责完成,具体是将我们调研所确定的运行方式和流程写入系统,进行固化,以供业务发生时选择使用。

4.系统配置阶段主要是设置系统的基本参数、基本数据、信息表现、安全策略等,在系统中进行业务配置、流程配置等。这一步骤主要由软件公司负责完成。

5.运行准备阶段的工作是整理各子系统的基本业务数据,经过审核后录入系统,进行模拟运行,及时解决系统暴露出的技术、业务、流程等各方面问题。这个过程需要合作双方进行密切的配合。

6.知识转移阶段的工作是针对不同部门和人员分别进行管理理念的宣贯落实,以及进行各子系统应用培训或整体应用培训,以便从建设阶段过渡到应用阶段。

7.系统上线阶段是指系统投入正式运行,这个阶段需要根据不同子系统的具体情况确定与元管理方式的双轨运行时间,以便对新系统进行数据核对和管理功能的检验。

8.持续优化阶段是贯穿于系统实施和运行工作始终的。主要内容是对发现的系统缺陷及时记录、整理并通知远光公司修正与完善,对于业务变化要及时调整业务流程,确保系统的适用性和先进性。

二、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实现的管理效果

随着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不断丰富和完善,将逐渐实现以下几方面的管理效果:

1.物料管理子系统可实现物资品种的统一化、规范化管理;为物资计价方式由计划价格变为实际价格提供技术支持,能够实时、准确地反映企业物资情况;改月末一次稽核为随时稽核,使物资系统的数据与财务部门达到同步;并且可以从技术上控制计划外采购行为的发生。

2.物资采购资金预算管理系统,用以收集物资需求计划和进行采购资金控制。达到了物料子系统与其他子系统的高度集成,使物资信息能够充分共享给工程和资产等环节,实现了需求、分析、采购、入库、领用、增资产等业务流程的自动化和统一化。

3.工程管理子系统可实现对工程项目信息的档案管理;能够针对各种间接费用进行精确、快速的自动分摊;自动生成相应竣工决算报表及完工转增固定资产。同时,通过预算功能实现对工程进度款的实时控制,实现超进度付款报警功能和对工程质保金支付的控制。

4.合同管理子系统通过施工合同与业务数据相关联,实现了施工合同档案管理,填补了核算系统不能进行合同管理的空白。

5.应收应付子系统能够适时对尚未得到清理的借款做出提醒;能够对数百项往来款项自动统计账龄;并根据账龄分类汇总,形成报表,提高工作效率和业务信息的准确度。

6.预算管理子系统通过预算控制的提醒、报警和拒绝功能,对生产成本和工程成本实现事前、事中监控,改变了以往只能对业务数据进行事后分析的状况。为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提供了技术保证。

7.资产管理子系统实现了资产的集团化管理;实现了工程移交资产的自动化及资产信息变动的流程化管理,实现了多口径的数据查询以及资产折旧数据的预测功能。

8.薪酬管理子系统实现劳资部门、下级各部门与财务部门间业务数据的统一集中管理,实现薪酬调整的流程变化管理,实现工资表网上签收、查询的管理效果。最终目标是实现与人事部门的“人事管理系统”建立接口,实现数据共享。使人事档案信息变动修改后,能够按设定流程传递到各相关部门,并最后自动汇总传递到财务部门薪酬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