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生态性原则范文

时间:2024-01-12 17:48: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景观设计生态性原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景观设计生态性原则

篇1

关键词:生态性;墓园;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 B845 文献标识码: A

一、墓园概述

墓园即为坟地,古而有之,作为埋葬逝者之地,在现实生活和人们的精神生活中都占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生老病死,入土为安,在中国的传统殡葬文化中,墓地与住所有着同等的地位,一样的被重视,故有“阴宅”之说。传统园林里皇家陵园更是占有相当比重,每每帝王即位,通常一边修建行宫一边大型陵寝。现代墓园中,以园的理念来经营墓地则是源于西方,以法国巴黎的拉雪兹神父墓地公园为代表,包括美国的乡村墓地、教堂墓地等。新式墓园摈弃了早先墓地给人带来的死亡的恐惧和不安的神秘,通过营造安静、恬适的公园般的景观环境,为生者提供了追忆逝者的场所,更有以其优良环境与深厚人文积淀成为人们游览胜地的名人墓园。

区别于住所等建筑形式,墓园景观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更多需要考虑的是人们关于生死的认识、不同民族的观念、等精神层面的需求。随着时代的进步,草坪葬、冰葬等新兴墓葬形式的出现也影响着现代墓园景观的规划与设计,而对新的墓葬形式的接受同样受到等精神因素的制约。由于种种非物质因素的影响,使得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墓园呈现出各具特色的多样性,同时也对墓园景观的设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何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既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实现墓园自身的功能性,又可以通过环境营造,体现墓园的景观价值。因此,墓园景观设计时需要遵循的原则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生态原则

生态学的概念最早由德国生物学家E.海克尔(Ernst Haeckel) 于1869年提出,随着学科的交叉和社会的发展,生态的概念延伸至各个领域,景观生态、社会生态、经济生态等等。继承生态学最初对于生态系统内生物及其生存环境原生状态的尊重,现在我们提倡的生态性原则主要体现在对于现有自然、社会环境内多样性的尊重,维持其可持续的平衡发展。具体到景观设计中,生态性原则可阐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对原生场地环境的尊重。主要包括场地的水文、地质地貌等自然条件,以尊重现状为原则,避免较大范围的人为干扰,减少土方破坏,维持场地现有肌理,合理、充分的利用现有条件。

2、对本土人文状况的尊重。人是社会的人,景观也具有同样的社会性。没有人参与的景观是不存在的,因而在设计景观时就必须考虑到参与其中的人,尊重参与者的信仰差异、种族差异、精神需求等,充分了解当地特有的文化特色,运用于景观设计之中,服务于景观参与者与使用者,使得设计出的景观融入本土,从而得以可持续。

3、乡土植物的合理运用。与建筑、水文、土方一样,作为环境构成要素之一的植物在景观设计中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乡土植物都是在当地原生环境下长期生长的植物,对于当地环境有着极高的适应性,是长期环境选择的结果,在营造人工景观时选择此类乡土植物能够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从而得到理想的植物景观效果。

三、西湖区转塘生态公墓的景观设计实践

生态性原则指导下进行的景观设计,突出了对本土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保护和尊重,充分利用了现有条件,运用乡土植物,在景观环境的营造成本上也大大降低,进而突出景观设计的经济生态性。具体的,以西湖区转塘生态公墓设计为例,探讨生态性原则在墓园景观设计中运用。

土葬是国内传统而且较为常见的墓葬形式,火葬虽然推广已有数十年,但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依旧根深蒂固,大量的骨灰盒仍然是存放在土地之中。大量水泥浇筑的墓穴,破坏了土壤结构,土地“固化”、“白化”现象严重。随着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步伐加速,大量墓葬土地的需求,相对有限的土地供给,活人与逝者争地的现象频频发生。近年,新兴的墓葬形式相继涌现并为人们渐渐接受,草坪葬、壁葬等,新的墓园建设避免了早先对于土地破坏性利用的墓葬形式,解决了墓葬的需求,同时也改善了墓园的景观环境质量。

西湖区转塘生态公墓属于拟建墓园,主要用于安置西湖街道下属行政村的迁移墓葬,并服务于街道居民。该生态公墓位于山林之中,依山而置,现有场地条件中植被丰富,水源奇缺,相关配套暂无,总占地面积约32000平方米。

图1 转塘生态公墓总平图

项目设计除要合理布置好相应数量的墓穴之外,主要需解决的问题包括园区内道路系统的布置、山林火灾的防范、原生植被的保留与墓区景观营造等。遵循生态性的原则对于整个墓园的平面布局进行设计:1、主入口区域。通过宽敞的台阶、一定长度的甬道和两侧高大的翠柏,形成整齐肃穆庄严的祭奠氛围,环境基调苍翠雄浑。沿台阶拾级而上,设约400余方的集散平台,平台中央放置一座石碑,以寄托来访者的哀思。

入口甬道两侧以原生植被保留为主,选择性的补种行列式翠柏等氛围营造类骨干苗,避免对原生环境的破坏;入口实现管理功能的门房,选用杉木材料与环境融合;甬道台阶用材选用老石板,与原有山石色调上统一。2、墓地分区。墓区和主园路完全依托地势,按照等高线的走势进行布置,以减少土方工程量,实现墓园建设上的生态性。墓区的朝向以遵循“抱阳负阴”的传统风水理念为原则,让每一位墓主都能有个理想的安息之地为方向。

项目用地位于山地之中,施工机械的进出场和施工难度较大,减少土方开挖量既可以保持原有山地水土,维持原有生态环境,又可以控制施工工程量,节约建设成本,是环境生态和经济生态的良好结合。

由于墓园性质的特殊性,既用于安放逝者的身体,更安放生者的思念,在墓区划分和布局上,需综合考虑传统观念的原则性要求,对于选址和风水的一些习惯等,尊重人的合理需求是生态的一种核心理念。3、墓区防火与祭奠。山林墓区禁止烟火,而传统祭奠方式中焚香、烧纸是习俗之一,如何解决这种实际需求与管理要求的冲突,是墓园建设和后期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

落实在景观环境建设上,在整个墓区的西侧僻静之地,开辟出专门的焚香之处,提供传统祭奠形式的场所,在限定范围内可以允许进行有限制的焚香烧纸等存在山火隐患的祭奠行为;香烛采用集中管理,专人负责;场地周边铺地选择老石板,植栽和环境材料避免选择易燃品种;场地内设置天然蓄水池,收集雨水,保证一定的蓄水量,防患于未然,同时也可以用于植物浇灌,减少市政用水量。

4、植栽设计。墓区原生环境中山林覆盖率较高,绿量充分。墓园建设时遵循保护和利用的原则,充分利用原有山林的大乔木,以保留为主,因建设需要适当进行移栽。补种品种以乡土的松柏类、色叶类植物为主,乡土性保证植物的适应能力,色叶植物营造墓园整体的纪念氛围,契合墓园祭扫者追忆逝者的心境需要。同时,充分利用场地内原生植物,也大大减低建设成本,保障墓区完成后的即时景观效果。

篇2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住宅小区中的园林景观设计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分析施工时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探讨设计阶段的解决之道。

关键词:

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

住宅小区景观是以创建宜人景观为中心,在一定经济投入下实现的,是综合了生态性、社会性、艺术性的一个整体,这三大属性总体上应达到相互平衡,即具有合理的使用功能、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及高质量的艺术水准。

1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原则

(1)生态原则。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设计。居住小区是人们聚居、生活的场所,其生态环境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是一个以人工为主的复合系统。整个小区的生态环境并非自给自足的系统,作为开放系统的小区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是需要外来干预不断投入、交换方能实现的。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生态原则就是探索人与自然的最优关系,在保证小区生态稳定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外来投入,利用自然系统的自我设计和更新能力实现可持续化。绿化种植设计生态原则,应注重适地适树,以乡土树种为主,外来树种使用需适当、有节制,应禁止盲目大跨度调苗。小区户外不同空间和环境对植物配置方式需求不同,应丰富配置手法才能满足场地与人的需求,乔灌草组成的复合植物群落,景观效果好、自身结构最稳定、生态效益最大,提倡广泛应用于小区园林景观。园建、水电设计生态原则,应注重节能节材,提倡朴实简约,反对浮华铺张,尽可能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达到优良的性价比,提倡将先进的生态技术应用到环境景观的塑造中去,利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江头某小区小区沿街铺地与市政人行道为花岗岩铺地,近期厦门市政人行道海绵改造时,小区业委会向街道提出申请,将花岗岩铺地更换为透水地坪。在雨水丰沛区域,使用渗透性铺地,雨水下渗补充地下水,还能有效克服地面积水问题,便利行人。(2)社会性原则。以人为本,推行人性化设计,尊重人的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不仅是给生活带来便利,更重要的是让使用者与景观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应最大限度地迁就人的行为方式,体谅人的感情,使人感到舒适而不是让使用者去适应它,同时应充分考虑不同文化层次和不同年龄的人对园林景观需求差异,丰富功能分区与空间结构,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通过美化生活环境,体现社区文化,促进人际交往和精神文明建设。同时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还应注意经济性,既要考虑一次性建设投入费用,也要兼顾后续养护维保费用。(3)艺术性原则。好的园林景观设计必须具备科学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既要满足人与自然在生态上的和谐统一,又要体现园林景观的形式美及人们欣赏时所产生的意境美。人们由视觉观察到得出景观评价是一个心理感知过程,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一方面要让人触景生情,另一方面还要使情、景升格为意、境,达到感情上的升华,以满足人们得到高层次的文化精神享受的需要。小区园林景观设计应根植于所在的地方,尊重传统文化和乡土知识,富含当地人文特色的作品才是有生命力的。

2现代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存在问题分析

住宅小区园林景观随着房地产迅猛发展,经历了一个由简单绿化向生态园林发展的过程,在功能布置、景观效果、设计手法诸方面均获得长足进步,但也存在着绿化代生态、忽视自然追求人工、大树移植破坏山林、过分追求档次用材污染、水景应用过于盲目等等问题。小区园林景观存在的诸多问题,其核心还在于设计阶段应解决好营销、业主、物业三者的需求。营销:代表了开发商的利益诉求。开发商作为小区园林景观建设方,其专业化程度对小区园林景观起着决定性作用;营销部门从销售推广快速去化的角度,希望园林景观能有力助攻,由于销售阶段往往实景尚未施工,只能凭方案、模型进行推广,所以富于表现力的硬景、水景、“大洋怪”常常大行其道。业主:由不同文化、年龄层次组成,个体需求存在差异,在园林景观设计阶段其述求无法表达给设计者,但作为小区园林景观实际消费者,是设计时最应全方位考虑的“人”的因素。物业:物业移交验收于项目完工后进行,其基于后期物业运营提出的改进意见,经常因项目已完工,需在成品上调整,增加成本又影响效果。营销、物业、业主代表了小区园林景观建设、管养、使用三个层面,其述求有一致也有冲突,如何协调好三者述求,是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工作。现阶段小区规划多由建筑设计单位完成,根据建筑布局会完成配套的消防通道设计,后期园林景观设计开展时,由于方案的需要,道路系统常与消防通道设计产生冲突,消防登高面、施救面乔木栽植矛盾最为突出。综合管网特别是燃气管线与乔木栽植的矛盾也是需要设计阶段进行充分考量的。有些地区要求小区园林景观设计提前介入,将有效解决景观方案与各类强规相冲突问题。

3现代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策略研究

随着房地产行业发展,出现了旅游地产、长租公寓、养老地产、教育地产、体育地产等细分市场,针对此类特色地产应开展相应研究。例如旅游地产,早期功能相对来说比较单一,后来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旅游消费的多元化需求不断被激活,旅游地产开发也随之从功能相对单一模式转向复合化。旅游地产发展离不开两个翅膀助力,一个是文化,一个是科技,文化解决的是旅游地产的内容问题,科技解决的则是旅游地产的表现问题。旅游地产园林景观设计需要依赖文化来支撑,需要借助文化来突出个性、特色以及提升内涵与品味,和文化深度融合是旅游地产园林景观设计的新方向;旅游地产成功的核心秘密在于抓人眼球、创造人气,日新月异的高科技则为园林景观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表现手段。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互动性设计既是都市人的情感需要,也是实际生活便利的需要。小区园林景观在满足各类业主生活、休憩、邻里交流等使用功能外,应结合现阶段业主需求变化,丰富小区园林景观功能,提高业主参与度。近年来部分小区对此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如鼓励业主对绿化苗木进行认养;有条件小区择地建设蔬果园;小区园路按跑步道进行建设等均取得不错的效果。泉州东湖某小区在景观中设计了“烧金炉”,满足了当地风俗习惯要求,又解决了初一、十五楼道烟雾扰民的问题。园艺疗法是借由实际接触和运用园艺材料,维护美化植物或盆栽和庭园,接触自然环境而纾解压力与复健心灵。人口老龄化、亚健康等成为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获得身心的疗愈已成为人们的一种渴望。在小区园林景观设计中鼓励结合园艺疗法进行设计,园艺疗法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从感受出发,通过景观设计激发使用者在触觉、嗅觉、味觉、听觉和视觉等感官方面的疗效;另一部分则是通过课程设计让使用者积极参与进来,通过实践操作获得疗效,在有条件的小区设置无障碍环境和易于使用的园艺操作设施,如无障碍通道、抬升的花床或容器、刺激感官的环境,选择有芳香、质感、色彩的植物等,方便使用者参与园艺活动。我国园艺疗法的发展起步较晚,还需要更多的人积极参与,以使更多的人获得福祉。

4结语

现代住宅小区中园林景观已经属于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小区居住环境的优劣。因此,在小区的景观园林设计中,应更好体现生态设计原则,以人为本,注重科学性与艺术性结合,营造宜人的居住空间。

参考文献

[1]柳熙.现代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规划问题及对策[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4):00129-00129.

篇3

【关键词】:生态型园林;园林景观设计;生态建设;绿化

随着居民对生活环境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生态园林也走进了公众的视野。从我国城市发展的角度来看,发展生态型园林景观是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的必然要求,对我国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生态型园林景观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不仅可以美化生活环境还保护了环境和自然资源,成为城市发展的特色景观。

1、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的特点

在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中,注重在自然地形基础上运用园林景观技术,通过植树、种植花草等方式,对自然环境进行改造最终塑造美丽的园林景观。

与一般绿化园林景观设计相比,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突出的是生态功能与一般绿化的“适用”原则完全不同。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特点是:第一,科学的运用园林景观技术“因地制宜”设计生态型园林;第二,根据服务对象的要求对景观功能进行设计。

生态型园林景观具有一定的永恒性,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园林布局上体现了造景艺术园林中的装饰物品,营造了精神文明氛围,极具观赏价值也具有生态功能。

2、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的对策

2.1突显生态功能

生态设计应突出生态配置的合理性。在绿化空间内要使景观呈现出多样性,注重添加自然生态要素,力求景观整体的生态和谐性。在生态景观中要注意绿量,以强调其绿地生态功能。

(1)设计复合群落结构的植物造景创造小气候环境。通过使用多种植物加灌木、草等提高总的叶面积。在植物挑选上要遵循叶面大、光合效率高植物优先的原则。

(2)利用植物改善污染区。在存在的污染区域应选择抗污染和净化作用强的植物,利用植物覆盖污染物甚至吸收污染物的作用,改善小环境的污染状况捉进城市生态平衡。

(3)充分发挥植物景观的多种生态功能。不同植物具有很多特殊的功能如抑菌、清新空气、释放有益气体等。为此,可以发挥植物的保健作用,放松身心达到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

2.2强调物种多样性

2.2.1优选品种。应突出城市特色或区域特色选择地带性植物或其变种作为绿化景观植物。应注意慎重选择国外物种,主要绿植应为性状较为明确,我国培育经验较多的植物。

2.2.2为保证城市绿化植物可以一年四季保持较好色彩,应选择多种植物混植。应在“四季常绿”植物的基础上添加色彩和季相丰富的落叶植物。植物选择方面要考虑其适应性、正常成熟年限等问题。不应抛弃慢生植物,慢生植物本身的生产过程也是富有意义的,这样才能凸显景观的自然性,植物配置不仅要突出科学性,还要注重艺术性,扩大绿地的物种种群使绿地景观更加丰富。

2.2.3应充分利用绿化空间,合理分配各种植物资源,根据植物自身的结构特点和演替规律,种植多种多样的植物。单一物种密植方法,不利于种群繁衍和生存,因利用多种植物间隔种植的方式,构建符合自然生长规律的绿地。如Mi-naoraki利用演替理论,快速恢复和重建当地的潜在植被效果明显。

2.3因地制宜是生态园林设计的保证

由于城市环境系统脆弱,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所以,要尽量减少对原有生态环境的破坏。设计前,对建设地的土壤、环境、位置进行调查,并结合具体的使用功能进行设计。不应破坏景观所在地的特殊小气候,种植适应性和稳定性强的植物。当前很多城市的土壤条件较差,可适当种植改善土壤的植物,若本土土壤不能满足植物的需要,可使用人工介质的种植土,为植物创造较好的环境。

在景观设计中要重视景观与建筑物的协调性,利用各种修饰的方法,使植物的色彩和整个景观的形态与建筑物交相呼应,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可保留景观地原有的树木在其周围空间添加草坪、小灌木、观赏花木、宿根花卉等植物,充分利用景观空间。

此外景观主要使用本地植物,切勿盲目引进外地植物的无序引入,只追求观赏性,而忽略后期的养护。

2.4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是不可缺少的前提

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的关键是健全区域的生态功能,为此,应最大限度的保护当地的珍惜动植物。可将城市中已经消失的乡土野生动植物重新引回园林景观中,促进其种群繁衍,同时,也满足了市民接触大自然,了解家乡的需求。城市生态型园林景观可作为乡土动植物的栖息地,通过建立和保护半自然栖息地,实现生态绿化、保护自然的目的。这些半自然栖息地中,保留了原有的环境,同时也进行了人工环境营造,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自然环境,也为水生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场所。

3、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实例

当前,生态型园林景观在很多城市的居民小区绿化中广泛应用,下文以某小区的为例,具体介绍了生态型园林景观的设计。

3.1主入口景观

主入口位于园区西部,以绿化墙和石壁水景构建一组简单的景观,突出绿色园区墙的形象。

3.2中心区景观

该景观区全部采用生态型景观,整个区域的主色调为绿色,在突出其生态功能时,也注重居民对景观的其他功能需求。

3.2.1树林通廊。位于园区主道两旁,高大的乔木整齐排列,具有树木纵深感,树的底部还选择一些灌木,合理利用绿化空间。

3.2.2童趣广场。儿童营造的景观区。多种植颜色艳丽的鲜花和彩色树木,如紫叶李、榆叶梅等。同时,投置较浅的锦鲤池,周围种植树木,形成林荫广场,便于儿童戏耍和家长休息。

3.3.3聚景广场。该广场山景、水景相互为呼应,成为小区的中心绿地。为提高景观的观赏点,采用了框景、借景等多种园林设计手法。广场四周不同颜色的绿植形成了高低错落的景墙,广场中间装饰了西方现代艺术品,营造了良好的艺术氛围。雕塑喷泉的周围混植了乔木、灌木、花卉和草地,所有植物形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画。

3.3.4其他景观。小区各处种植了香樟、石楠、、冬青、乌柏、枫树等,以满足园区绿化需要,同时突出小区园林的特色。

该小区应用了生态型园林景观后,小区居住环境改善较为明显,整个园区环境变得生动自然、生机盎然,即美观又大气,同时也突出了人居环境的生态功能。

篇4

关键词:现代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

Abstract: in modern cities,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people's living environment, based 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ergy saving, economic and practical, beautiful, the landscape design in principle, will be residential landscape design industry have to face a big problem. In this paper, the city community landscape design i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the modern city, residential area, landscape design

中图分类号: TU98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 现代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发展的机遇

现代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的重要性随着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而备受重视。21世纪以来,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日益加快,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就是城市化,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我们生活更美好。”足以可以证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状况,2006年,全国城镇人口已达5.77亿,预计到2020,我国将有6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城市中人口的数量将超过农村,到2100年,全球有95%的人口居住和生活在城市,尽管这些预测或许不够准确,但是表明了我国的城市化速度越来越快,而城市居住区的面积占城市总面积的比例也会随即变大,这是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发展的机遇。

是机遇也是挑战。现代城市居住区的景观设计涉及科学、艺术、社会及经济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它们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在设计原则上,应遵循以人为本、经济实用、环保节能等原则,才能保证一个景观整体生态系统的和谐与稳定,创造出具有合理的使用功能、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高质量的居住区景观。

二、 现代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与市政园林景观设计的区别

居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与市政园林景观设计是有区别的,一般来说市政园林工程占地面积大,追求的是一种大效果。而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建立在非常有限的空间内,受制于建筑风格、空间布局、以及错综复杂的综合管线网等因素,所以局限性比较大,设计师要考虑的东西比市政园林要多得多,精细得多,且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成败直接关系到楼房的销售。以上是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与市政园林设计的最大区别。

三、目前城市居住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一些问题

1、“华而不实”的设计误区

在居住区的景观设计上,一定要注意“人”的因素应该要占主导地位,要满足人们日常居住的需求,而不是一味的追求美观、豪华等视觉效果,更重要的是要考虑是否舒适、实用,例如一些小区园林设计上,过分追求好看时尚,建造了大量欧式拱门、喷泉等豪华建筑景观,而没有一个供老年人下棋或乘凉小亭子,也没有供年轻人运动的场地,更没有适合儿童戏水的游泳池,这种设计就是过分追求外表的华丽,而忽视了设计中的实用性和“人性化”的原则。

2、割裂居住区内外的环境因素的设计误区

居住环境的景观设计应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同时要综合经济、环保、生态等因素进行艺术化的景观设计,但是,目前很多居住区的景观设计中,过分追求精雕细刻的人工景观,刻意强化居住区内部的设施构建,而忽视了外面环境的因素。例如,有的居住区临近有儿童公园,在居住区景观环境设计规划上,就应该把这一要素加以考虑,可以减少或不设儿童活动区,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浪费;又如居住区临近是城市的湖畔、河流,有很好的外部水景可以借用,在居住区内就可以不设水体。因此,在设计中,我们应注意居住环境内外的互动关系,使得居住区内部的景观与外面的环境相协调相互补。

3、“虎头蛇尾”的设计误区

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对销售有很大的影响,一些开发商在一期时,会把园林做得很好,但随着销售的好转,二期,三期会减少投资,园林景观越做越差,形成了“虎头蛇尾”的设计误区,其实这种设计思路是不正确的,因为楼盘的景观没有注重整体性和连贯性,至使一二期之间的设计断层,导致楼盘整体景观质量下降,或呈现出一种“狗尾续貂”的效果。

这种对后期园林景观的不重视,是得不偿失的。园林景观不仅仅是小区的形象,更是对住户的一种承诺,因为住户会这么认为,后期的房价高了,而园林景观下降了,这是一种对住户不够负责的表现。开发商应有大局观念,不能图眼前利益而忽视了后期的景观设计,其实,在二、三期工程建设中,继续继承一期的设计风格,保证园林景观效果,对开发商来说,不仅可以得到住户的信任,更有利于提高社区的知名度与公司品牌的打造。例如广州推出的“时代廊桥”楼盘,该楼盘在园林设计上就从整体把握了设计的风格及连贯性,强调东南亚风情,除了首层全部架空4-6米,令楼盘更为通风外,还选用了可降温的大面积水景,在水中修建了11座形状各异的带顶廊桥,为业主营造了一种放松舒适,又别有风情的“家”的感觉,使得该楼盘从开始销售就呈现出火爆的卖场,全面房屋很快就销售一空。这不仅仅是销售,是信任,更是品牌。

4、景观的艺术观赏性和文化性不能很好体现

首先是不重视多方向观赏效果,多数园林景观与建筑外立面相谐调,注重其室外观赏效果。对于住户来讲,在室内欣赏室外的风景的感受也非常重要,但是在调研的很多小区内室内观赏效果非常不让人满意,主要是鸟瞰效果、色彩搭配、植物组合布局等方面。许多是草草处理景观和道路、停车位的关系,导致混乱一片,视效果较差的景观,规划师和园林景观设计师需要合理布局绿地、合理解决好停车功能、活动集散功能,同时同林景观设计师和建筑师合理解决景观观赏角度、观赏层次,使作出的景观设计才能达到园林上良好的俯视效果和立体效果。

其次是有些小区园林景观设计滥用园林雕塑小品,园林雕塑小品的使用在居住小区园林景观中很普遍,在景观设计中,合理的设置一些雕塑小品,往往能起到点缀和组织空间,烘托主题、意境的作用。有一些居住小区内泛滥园林小品,或者设置过于密集,没有主次节奏;或者与环境格调不相融合,造成了人们心理上的割裂感。

四、居住区景观设计的理念概括

针对以上提到的设计误区,我对景观设计的理念做了初步概括,总的来说,居住区的景观设计一定要处理好功能、生态、艺术、以及经济成本之间的关系,构建以人为本、舒适、经济、美观且实用的居住环境。

1、以人为本的理念

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手段是应用社会、经济、艺术、科技、政治等综合手段,来满足人在城市环境中的存在与发展需求。它使城市环境充分容纳人们的各种活动,而更重要的是使处于该环境中的人感受到人类的高贵品格,在美好而愉快的生活中鼓励人们的博爱和进取精神。人是城市空间的主体,任何空间环境设计都应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体现出对人的关怀,根据婴幼儿、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的行为心理特点创造出满足其各自需要的空间,如运动场地、交往空间、无障碍通道等。时代在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也在发生变化,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应适应变化的需求。景观设计的主体服务对象是居住区的居民,规划设计的核心任务是使得他们在景观中得到舒适愉悦的体验,而不是外来者如旅游者,设计师和开发商的体验。但这一点很容易被忽略,设计师和开发商会将自己认为“好看”的景观体验放在设计中强加给景观真正的使用者这种设计观念是不正确的,设计师在进行景观设计时,一定要考虑到居住者的实际需求,以满足他们的的心理及生理需求为出发点进行设计。

2、因地制宜的理念

因地制宜就是尊重自然、尊重生态、合理布局的表现。居住区的景观设计要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原有景观。要避免单纯地追求宏大的气势和“英雄气概”,要因地制宜,将原有景观要素加以利用。当地植物和建材的使用,是景观设计生态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景观生态学强调生态斑块的合理分布,而自然分布状态的斑块本来就有一种无序之美,只要我们在设计中能尊重它并加以适当的改造,完全能创造出充满生态之美的景观。要以顺应自然条件为基础,因为,场地外的生态要素对基址有直接影响与作用,所以,设计时不能局限在居住区内,因为,任何景观生态系统都有特定的物质结构与生态待征,呈现空间异质性,在设计时应根据地质条件的特征进行具体的规划设计,综合考虑基址的气候、水文、地形地貌、植被以及野生动物等生态要素的特征。尽量避免对它们产生较大的影响,维护场所的健康运行。例如该住宅区为缺乏三维空间的平坦地形,容易造成一种开阔空旷的、暴露的感觉,平坦地形毫无遮挡,因而视线可以从相当远的距离上一览无余,不受阻挡,没有私密性可言,对于居住区景观设计来说,未能满足人们居住要求的稳定性及私密性的需求,所以在景观设计上,要善于利用树木、植被、亭台等景观构建有坡度的空间,使得长距离视野在平坦地形上形成统一协调的感觉,成为最具魅力的视觉连接体。

3、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理念

由于居住区的景观设计与住房的销售及建筑成本之间有着直接紧密的联系,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要尽可能使用再生原料制成的材料,尽可能将场地上的材料循环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的潜力,减少生产、加工、运输材料而消耗的能源,减少施工中的废弃物,并保留当地的文化特点。高效率地用水.减少水资源消耗是生态原则的重要体现。一些景观设计项目,能够通过雨水利用,解决大部分的景观用水。有的甚至能够完全自给自足,从而实现对城市洁净水资源的低消耗。在这些设计中,回收的雨水不仅用于水景的营造、绿地的灌溉,还用于周边建筑的内部清洁。另外,天然资源也是景观设计的重点材料,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植物,植物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能使人精神放松,产生愉悦感。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不仅不断开发出植物的新用途,而且也更自觉地用美的尺度来建造自己的环境,这就是人类文明的象征,在居住区实现绿化设计,在节约能源的基础上,还应遵循植物的色彩搭配,韵律节奏等方面的原则,园林植物配植讲韵律节奏是使不同的园林植物,随着长短变化作出水平连续起伏的状态,也就是在一定的空间环境中利用各种植物的单体或组成的群体以一定秩序进行水平配列。因此,是设计上,应充分考虑到植物的生长周期及色彩变化规律,使得在居住区内一年四季都有缤纷美丽的植物美化环境,提高居住质量。利用可再生的或天然的资源(如花、草、树木等)作为景观设计的材料,不仅能很好的控制成本,还可以保护环境,为人们提供赏心悦目的人工景观,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五、结束语

现代居住区的景观设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要尽量避免设计误区,设计师应有以人为本、因地制宜、资源的节约和保护的理念,构建和谐舒适的居住区景观。

参考文献:

[1]徐冲,浅析居住小区的景观绿化设计 [J] 北京农业;2009年15期

[2]张衡,人居环境与园林设计 [J] 广东建材,2009年01期

[3]张挺,浅析居住小区景观的设计营造 [D] 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4] 琚利民,居住小区环境设 [J] -山西建筑2003(13)

[5] 白伟岚,居住区环境绿化质量的探讨 [J] -中国园林2000(01)

篇5

关键词:居住小区;园林景观;意义;原则;设计

Abstract: the landscape design is the inevitable result of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people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quality of the environment is the direct embodiment. Landscape design should coordinate with the community planning, architectural style and a real estate enterprise culture, etc. The harmony of human and nature is all landscape design principle, the planning of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nsciousness to improve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the residents, and promoting the ecological balance.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landscape design of residential area of the significance and design principl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landscape design of the residential area measures.

Keywords: residential district; Landscape; Meaning; Principle; design

中图分类号: TU98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各地居住区用地不断增加,居民的生活质量不再局限于房子的档次与质量, 对户外环境质量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居住小区园林景观设计越来越受到欢迎和重视, 景观设计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是人们日益重视环境品质的直接体现。景观设计要配合小区规划、 建筑风格与地产企业文化等来进行。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一切景观设计的宗旨,小区规划的环保意识提高有利于居住者的身心健康, 同时促进生态平衡。现今居住小区环保发展的趋势是绿色生活, 绿色植物就是主要元素,它既可与人工建筑物亲和,又能与山水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在小区规划中充分利用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为人们赢得绿色环保的居住空间,创造一个“崇尚自然、 以人为本”的绿色环保小区是当代居住环境设计的新课题。

一、居民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意义

随着时代的更迭,居民小区已不仅仅是满足人们居住的实体,而要将人们的生活需要和居民的情感需要也纳为设计要求。 所谓的人性化设计就是要以人为本,以真正居住在小区的居民为轴心,切实提升人的价值需求,尊重人对自然和社会的需求。 园林景观的存在是作为一个媒介,应使居民和景观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 。要考虑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文化层次的居民在使用时的行为方式和情感,尽力使居民的身体得到放松,心情得到愉悦 住房在普通人心里是家,是安身之所,是心灵的港湾,它对每个人都是珍贵的 园林景观可以让生活在都市人们的心灵得到宁静,让居民生活得安心。

二、居住小区园林景观设计原则

1、人本原则 。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在设计景观时要从空间、节奏、审美、动线的贯通等方面都体现人文关怀,使人们在这个空间里能从视觉、 听觉、 嗅觉上得到心灵的体验和情感的诠释与共鸣,同时要关注人们在空间活动的方便。居住区的绿化设计要强调人性化意识, 应考虑人置身其中时的心理需求和行为需求, 做到景为人用。在绿化设计上需考虑选择落果少、 无飞絮、 无刺、 无毒、 无刺激性的植物品种,植物配置要与公共设施的功能和属性相协调, 体现绿化设计的人文关怀理念, 实现绿地的环保、 保健和观光功能。

2、 生态原则 。 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 做到植物的多样性,同时注重春景秋色的美观。在绿地系统规划设计中注重形成绿化景观的开放性格局,在绿地内设置花架、溪流、花池等休憩与观赏设施, 并与周边绿化景观相融合, 营造人性化的交往空间, 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且良性发展的生态环境。

3、文化原则。景观设计不是为景观而景观, 应注重其文化性, 如每个空间的小品应各具相应的文化内涵, 琴棋书画各不相同, 但串起来可能是一首诗、 一首歌、 一个故事, 以激发人们心灵深处的共鸣, 燃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三、居住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

1、因地制宜的理念。 因地制宜就是尊重自然、 尊重生态 、合理布局的表现。 居住区的景观设计要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原有景观 ,要避免单纯地追求宏大的气势和“ 英雄气概” ,要因地制宜,将原有景观要素加以利用 。当地植物和建材的使用,是景观设计生态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景观生态学强调生态斑块的合理分布,而自然分布状态的斑块本来就有一种无序之美,只要我们在设计中能尊重它并加以适当的改造,完全能创造出充满生态之美的景观要以顺应自然条件为基础,因为,场地外的生态要素对基址有直接影响与作用,所以,设计时不能局限在居住区内。 另外,任何景观生态系统都有特定的物质结构与生态待征,呈现空间异质性,在设计时应根据地质条件的特征进行具体的规划设计,综合考虑基址的气候、 水文 、地形、地貌 、植被以及野生动物等生态要素的特征。 尽量避免对它们产生较大的影响,维护场所的健康运行 。例如该住宅区为缺乏三维空间的平坦地形,容易造成一种开阔空旷的 、暴露的感觉,平坦地形毫无遮挡,因而视线可以从相当远的距离上一览无余,不受阻挡,没有私密性可言,对于居住区景观设计来说,未能满足人们居住要求的稳定性及私密性的需求,所以在景观设计上,要善于利用树木、 植被 、亭台等景观构建有坡度的空间,使得长距离视野在平坦地形上形成统一协调的感觉,成为最具魅力的视觉连接体。

2、实现功能价值

园林景观的设计往往会出现重形式而忽略内容的情况,一个合理科学的园林景观设计,就应当充分考虑到功能的需求,并在设计中很好的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创造符合现代居住形式,适合不同人群行为及心理需要的居住小区休闲活动场所和交往空间。

首先,要在设计前制定空间使用调查报告,根据前面的分析研究,作出详细的居民空间使用情况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应当包括以上研究中所提到的主要内容,主要是社会和行为心理需求而产生使用要求;还有当地居民生活的环境,包括历史文化、 风俗习惯 、气候等因素 。通过这样的调查报告,再结合设计的小区的人口密度、 居民数面积 、容积率等,合理安排设计空间的内容和这些内容应把握的数据。 其次,小区园林景观的总体平面布局应合理,虽然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没有像规划设计那样有许多控制参数,但容量的控制依然至关重要 。比如,根据每个小区个体的特点,整体上把握开敞与私密空间的比例,每个空间中软硬质景观的比例,这样才能促成功能的合理。此外,需实现不同规模的景观空间的合理分布,避免空间尺度过大或过小而带来的诸多问题,过大无法形成有精神的场所,并且在艺术和功能上无法控制,造成浪费;过小无法驻留,缺乏意义 。保证各空间的独立性及连贯性,避免相互干扰以及避免空间的滞涩 。另外,还要保证使用者的健康,比如对外界噪音 污染等不利环境的隔离,设计合理的健身运动场地。

3、提升观赏价值

在满足居住小区的功能需求的基础上,园林景观就需要在文化与艺术的美学的层面上进行创造,这个创造的过程应当是贯穿于整个设计的,并且一直处于主导的地位。 因为园林景观最终是为人的使用和欣赏而服务的,如果居住小区的景观缺乏观赏价值,得不到认同感,那么园林景观也就失去了活力和动力,无法吸引人们前往。 对于如何的提升园林景观的观赏价值,需要从整体和细节上全方面着手去考虑。

首先,要创造多层次的美感体验 美是人类居住生活永恒不变的主题,人在景观中的审美体验是多层次的 在多层次美感体验中最为首要的考虑因素就是视觉体验居住小区中的不同位置,比如室内或室外,高处或低处,视觉感受都是不同的,除了要考虑室外处于环境中的审美角度外,还要考虑在楼上外望的效果,比如深圳深业花园的中心水景观,除了满足用户使用需要和景观的切身体会外,还兼顾了从高处和远处观赏景观的效果,使得整个小区处处美景都可呈现出来。 同时,不同的群体,如成人与孩子 、走路与坐轮椅的人,因为视线高度的不同,视觉感受也是不同的,因此应当针对空间居住者的实际需求,以满足他们的心理及生理需求为出发点进行设计。

4、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理念。 由于居住区的景观设计与住房的销售及建筑成本之间有着直接紧密的联系,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要尽可能使用再生原料制成的材料,尽可能将场地上的材料循环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的潜力,减少生产、 加工、 运输材料而消耗的能源,减少施工中的废弃物,并保留当地的文化特点。 高效率地用水减少水资源消耗是生态原则的重要体现 。一些景观设计项目,能够通过雨水利用,解决大部分的景观用水 有的甚至能够完全自给自足,从而实现对城市洁净水资源的低消耗 在这些设计中,回收的雨水不仅用于水景的营造 、绿地的灌溉,还用于周边建筑的内部清洁。

参考文献:

[1] 张慧兰, 赵素莲. 浅谈居住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J]. 现代农业, 2011,(06)

[2] 杨振威. 北京市建成区住宅小区绿化模式及评价[J]. 北京园林, 2007,(02)

[3] 谢作杰. 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J]. 北京农业, 2011,(15)

篇6

关键词:生态景观学;园林规划;设计策略

景观生态学知识体系完备,对于当代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有较强的指导性。景观生态规划可以用于指导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全面提高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实现园林景观达到多样化发展目标。

1景观生态学对园林规划设计的主要影响

1.1提高园林规划设计的整体性

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引入生态学基本理念,可以提高园林规划设计的整体性,有助于满足城市未来发展需要,对于促进城市园林快速发展、消除环境污染、优化环境有重要意义。在生态学的视角下进行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可以实现美化城市,构建和谐的城市景观体系,符合园林景观设计的长远需要。在自然环境与社会因素协调发展理念下,园林景观设计规划更有优势,可以有效节约设计成本,保证园林景观更好地符合地方环境现实需求,这对于解决园林景观建设施工难题有重要意义。基于生态学的园林景观,实现了园林工程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1.2提高园林景观设计的科学性

现代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不仅要满足人们的观赏需要,而且还要符合城市生态体系建设需要。只有在生态学的视角下,审视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方法,才能满足城市绿化内在需求,做到在满足审美需要的基础上,实现园林景观设计人性化。运用生态学方法可以科学分析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理性标准,有助于加强对园林景观规划的科学指导。同时,运用生态学方法,可以实现地方绿化元素的有效运用,做到对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合理统筹,更好地发挥地方植物元素的应用价值。另外,在生态学视角下,可以进一步根据城市工业生产、交通运输排放的有毒物质情况,发挥园林景观改善环境作用,对于解决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土壤侵蚀问题有重要作用。

1.3提高园林景观设计的实用性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主要目标在于合理运用园林植物,发挥不同园林植物的应用价值。基于生态学的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实现了从单一景观向综合性景观设计的转变,可以结合植物的生态习性与生物学特征,实现树木的优化配置。首先,现代景观生态学充分运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测绘、全球定位技术,收集可以用于园林景观规划的数据,这对于解决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结构布局问题有重要意义。其次,园林景观规划在生态学的关注下,实现了由平面到立体设计的转变,园林景观规划更注重垂直结构的植物配置设计,对于资源的循环利用,营建符合长远需要的生态发展模式有重要价值。最后,生态学理论还可用来检测园林景观规划方案的可行性,有利于对园林规划的合理性做出判断,指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的不足,完善设计方案。

2景观生态学指导下园林设计规划原则

2.1自然优先原则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应当遵循自然优先原则,注重实现自然条件与园林规划的有机结合,在充分保留自然环境要素的基础上,发挥园林规划的实际价值。例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必须从地方自然环境气候与现有园林资源出发,在适地适树的原则下进行园林景观规划。从地方植物特点与土壤环境特征出发进行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可以实现对自然环境资源的充分运用。只有充分尊重地方自然环境,从当地的河流湖泊、山地树木等条件出发,才能更好地发挥现有生态资源的应用价值,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符合生态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发挥园林景观植物的美学价值。景观生态知识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完整的知识体系更有利于实现详细、合理、全面综合的设计目标。

2.2生态协调原则

景观生态学视角下的园林规划设计应当实现人与环境的有机协调,做到人的审美需要与园林自然属性的有机结合。强调在满足人们园林使用需求的同时,能够更好地保护环境,全面提高园林景观设计的综合性与有效性。园林景观设计应当在人与自然协调的基础上,实现园林景观规划的多样性目标,能够结合不同的生态知识,满足人对园林景观的多样性需求。景观生态学视角下的园林景观应当注重自然景观与城市发展的平衡。只有做到既注重园林景观的社会效益,又注重园林景观的生态效益,才能达到城市建设与园林景观协调发展的目标,实现生态效益的最大化。因此,应在生态学知识的体系下,实现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形成完善的园林景观设计体系,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2.3融合发展原则

生态学视角下的园林景观设计应当注重整体平衡和满足园林发展持久需求。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应当保持工业生产、城市交通、园林景观的整体协调。做到在了解城市生态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园林自然景观是由多种生态系统共同打造,需要提高各方面资源协调性,使整体效益得到最大化。与此同时,在生态效益的视角下,运用生态学知识,审视现有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生态漏洞,从而实现各种生态元素的有效融合。

3景观生态学在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3.1美化园林景观

一方面,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不能仅停留在表面的美学设计上,应当结合人们的内在需求,科学合理的设计,满足人们美学需要;另一方面,运用理论标准衡量园林景观设计,从园林生态学角度审视设计中的不合理因素,从而更好地达到人文性与自然性的统一。例如,云南倘甸湿地公园建设规划全面借鉴了生态园林设计规划思想,主要结合转龙镇区位优势,借助转龙镇树木林立和水系纵横的特征,发挥东川红土地资源价值,以大山的情怀和红土的厚重为基本设计理念,重点营造以湿地漫步、休闲水岸为主题的景观设计。以保留原有植物为方法,搭配常绿树种,达到展示纸马古道观景的目标。

3.2优化景观要素

生态学原理视角下的园林景观规划应当把城市景观与自然景观有机结合,在合理利用自然材料的基础上,提高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质量。首先,应充分了解园林景观要素的多样性、复杂性。在设计园林景观时,应当维护园林的多样性特征,凸显园林景观的个性,同时,合理运用各种富有地方特色的园林景观元素。其次,将多样性与其它非生物因素有机结合,在重构生态体系的基础上,满足地方生态系统发展需要。最后,在城市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方面进行有效的协调统一,在发挥生态效益最大潜能的基础上,使生态环境建设趋于全面合理化。例如,为了提高园林景观绿化的有效性,2015年昆明市公布了城市绿线,重点加强了对龟龙湖公园、洛龙公园、入城公园绿化植物的规划保护工作。

3.3完善绿化植物建设

生态学涉及动植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观赏学等领域,这些具体的生态学知识都可以用于园林绿化植物建设。因此,在园林景观绿化过程中,应当合理运用不同生态学原理,全面提高生态工程建设的综合性效果,切实发挥园林绿化植物的应用价值。例如,昆明“十三五”时期规划新建74个重点公园,围绕滇池草海环湖湿地、风景林地为设计主线,按照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现有格局,实现一心、二轴、三环、四横、五纵的综合布局规划思路。以“碧鸡秋色、金马朝辉、滇池夜月”为主题,重点种植常绿开花乔木,从而形成完善的生态系统。

篇7

关键词:森林公园;体验化;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K928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tourism consumption also changed.The current society has entered the era of experience economy, while forest tourism recognized and welcomed by the people. However, the current experience of China's forest park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can not meet people's needs.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describes the experience of the principles of landscape planning and analysis of the main points of Forest Park to experience the landscape design. Keywords: Forest Park; experience; landscape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986.52 Q149 文献标识码:A

森林公园是集旅游、娱乐和休闲为一体的旅游载体。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森林公园旅游受到人们的热捧,但其在体验化景观设计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需要进一步改善。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在本文中解析了森林公园体验化景观的规划设计。

森林公园体验化景观设计的原则

体验设计是以消费者的有效参与为前提,以消费体验为核心,是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感受到美的过程。因此,森林公园的体验设计的总的理念,应是一切从游客的角度出发。而在具体的规划设计时,需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参与性的原则

当前,许多的文娱综艺节目受到了观众的喜爱,比如中央电视台的《中华汉字拼写大赛》、《开心辞典》等,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节目的参与性和互动性比较强。而旅游体验也是调动旅游者积极性,让旅游者参与到具体的项目中,感受到快乐。

但当前森林公园仅仅停留在观光和休闲这个层面上,给消费者提供的是一种静态的体验,因此缺少相应的娱乐性和趣味性。因此,森林公园的规划设计,应当增加参与性较强的景点和项目,通过更新设计理念和表现形式等,增加娱乐性和参与性较强的内容。

可持续的原则

现阶段,网络和媒体所宣传的森林公园旅游还停留在自然旅游这一层面上,而这一层面的旅游活动强调的是森林公园旅游的自然属性,但是忽略了可持续性这一属性。

因此,为了把握住森林公园旅游的方向,实现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体验化设计中,必须从制度上入手来加大公园森林植被的保护力度,通过公园内部服务设施的朴素化等,控制影响森林资源的因素。

此外,森林公园的开发可当地的居民合作,让当地居民参与到森林公园的开发与保护当中来,实现森林公园体验化设计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三)保护性利用的原则

旅游部门的相关数据显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实现生态旅游的自然保护区当中,接近25%的保护区形象受到损害,而超过10%的保护区出现了资源退化的情况,而3%的保护区出现了大气污染的状况。这就要求在森林公园体验设计中,必须遵循保护利用原则。

而遵循这一原则,就需要使人们认识到森林公园实现生态旅游的重要性,宣传保护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的重要性。因此,为了实现生态旅游的目标,可对公园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通过提高景区工作人员的保护利用意识,来间接提高旅游者保护旅游资源的自觉性。

二、森林公园体验化景观规划设计重点

(一)确定森林公园体验化景观设计的主题

森林公园体验化景观规划主体,首先必须要有一定吸引力,从环境、地理位置以及自我印象、社会关系等方面改变人们的习惯。

而森林公园的主体影响力应该较大,通过旅游者的体验,可以增加游客的现实感。比如神农架森林公园通过建立科普馆,解说“野人”的故事,把珍贵动植物的标本加以展现,游客置身其中,好感自然增加,因此其森林公园旅游获得成功。再次,主题的整体性要好。森林公园的主体应当显示协调性,根据景区的特色、旅游者的需求等,确定各个季节的主题。最后,公园的景点必须尽可能多,以此来吸引游客。

合理规划森林公园的体验旅游项目

适度开发新的旅游项目

新的旅游项目的开发,主要是为了吸引年轻一代的旅游者,而新增加的旅游项目则应集中在冒险旅游项目上。冒险的旅游项目,可让旅游者通过亲身的体验,感受到紧张和刺激。

此外,森林公园体验化规划设计还可以增加森林探险、健身游以及风情游、高山滑雪旅游等项目,但是这些旅游项目必须具备吸引旅游者的特点。由于这些旅游项目的风险均比较大,因此,在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安全设施,确保游客在体验式旅游中不会遭受安全方面的威胁。

营设森林公园体验的气氛

森林公园体验景观的主体是游客体验的基础所在,但是其还必须通过深刻的印象来实现。因此,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应通过以下几方面的设计来营设体验景观的氛围:第一是视觉设计,第二是听觉设计,第三是触觉设计,第四是嗅觉设计,第五是活动设计,第六是其它设计。

其中,视觉设计指的是通过捕捉景观的颜色、外形和大小等,从而使旅游者对景观产生一定的印象。视觉设计是森林公园体验式景观规划设计中最基本的一项设计,其设计对象主要包括森林公园中的森林、建筑、文化产品等,通过视觉设计可以使游客获得美的享受。

听觉设计指的是有效利用森林公园中的各种声音,比如把高山流水的声音与风水碰撞所产生的美声柔和到一起便可以受到良好的听觉效果;而这样的听觉设计通过游客的想象,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情绪、不同的色彩。这也就是说,通过合理的设计,声音也可以显示出多种色彩。

嗅觉设计指的是利用森林公园中的各种花花草草所散发出来的幽香,影响出可以愉悦游客身心的氛围和环境。在森林公园中,不仅有着清新自由的空气,而且空气中还满含香气,定会让游客陶醉其中,从而使游客流连忘返,带给游客一种回味无穷的感觉和体验。

而其它设计指的是整合多种感官刺激,把吃、穿、住、行等各种服务通过让游客体验的方式整合起来,从而给旅游者创造完整的旅游回忆体验。此外,为了给旅游者留下深刻的旅游体验,公园还可以开发多种旅游纪念品供游客选择购买。

结语:

当前,在森林公园的开发利用当中,体验式景观设计是一个较为棘手和重要的课题。森林公园体验式景观设计必须遵循可持续性、参与性和保护开发利用性这三个原则。同时,在设计景观时,应当站在旅游者的角度,一切以游客的需求为根本指南,实现森林公园旅游资源能开发的综合利用。

参考文献:

[1]吴琴香.森林公园体验化景观规划设计初探[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

[2]闫奇峰,廉伟.我国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探析[J].城市设计研究,2013(1)

篇8

关键词 城市景观;生态设计;市民中心;地域特征;历史文脉

1.筑“城”景观的范畴

城市是城市居民与其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是人类在改造和适应自然环境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人工生态系统,也是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 。以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市民中心规划设计为例,临淄区市民中心是城市主要功能聚集区,具有强大的活力与引力,同时也具有对整个城市的辐射能力,带动城市生活的运转。市民中心区拥有城市地标和特征界面,是政府、文化等公共功能的所在和第三产业的高度聚集区域。这些具有独特的生物、非生物和社会经济要素相互联系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组成、结构、空间格局和动态变化特征的统一体,典型地和重复地出现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这就是城市

景观 。

2.构筑生态文化之“城”

所谓景观生态设计其定义是: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景观设计。这种协调意味着景观设计尊重物种多样性,减少对资源的剥夺 。文化作为历史的投影,是在一个特定的空间发展起来的历史范畴。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逐渐形成了各具风格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养育了各种文化类型。即使同一民族,因为生活环境和文化自身的运动,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也会呈现出各异的特征。所以,一个适宜于场所的景观生态设计,必须首先应考虑当地人的或是传统文化给予设计的启示。构筑生态文化之“城”基于对景观的综合理解,提出以维持整体景观的统一性;提高景观的可持续性;突出地域的自然与文化特点三个基本目标为指导,着重提出注重地域特征与历史文脉作为景观生态设计方法的分支之一,应着眼于我国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弊病,以恢复场地生境的思路与手法修复城市景观“疮疤”。

3.筑“城”临淄的方法论与实践

3.1注重地域特征与历史文脉体现设计

随着景观设计的多元化发展,历史价值、传统的文化价值又重新得到了强调。特别是生态主义强调的保留基地元素和后现代主义倡导的历史文脉更加推动了地域特征、历史文脉与景观设计的结合。对基地的仔细阅读是形成一种最基本的规划设计理念的起点,同时也促成了我们对历史文化名城其城市肌理的理解和更广泛文化上的思考。我们今天所经历的高速度、大规模的开发是对数千年农业开垦过的风景的覆盖,但对那种载荷着厚重历史内涵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抛弃,往往会在我们新世纪的城市文化中留下空白,新世纪的城市形态也许应是在这个千年沉积的地貌、肌理、形态上开凿、叠加与渗透。

3.2注重传统文化的延续与创新

齐国是春秋首霸、战国七雄之一,齐都临淄作为古代城镇蕴成时期代表性空间形态有质的飞跃。对应西周时期更为灵活多变,超过周代筑城思想《考工记》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的王都之制。但总体来说城镇空间建设基本继承了西周先祖的空间理念,“井田” 式空间组织形态得到了广泛继承。基于这种城市现象及其意义的本源,提出如何从与传统空间的契合点上找出某种可以持续发展的和谐因素?新世纪生活如何与传统空间的结合?传统文化的呼应如何与新世纪的城市文化结合?

首先,尊重场地现状,保留齐都体育城、齐都体育场和临淄区投标管理中心和已建球场。现代人的需要可能与历史上该场所中的人的需要不尽相同。因此,为场所而设计决不意味着模仿和拘泥于传统的形式。生态设计告诉我们,新的设计形式仍然应以场所的历史文脉为依据,依据场所中的阳光、地形、土壤、植被及资源等。设计的过程就是将这些带有场所特征的一切因素结合在设计之中,从而维护场所的健康。(图1)

其次,营造开放空间,基于中国传统文化中隐含的“井田制”思想,营造开放的方格网状市民休闲空间。场地区域呈小地块和纵横路网结构,这些小地块可作为商业、办公、娱乐休闲场地等配套功能之用。(图2)

第三,虚怀,以纳“百川”,用隐喻的方式来创造富有意义的空间和形式,并采用对部分场所的保留和改造来体现场所精神和历史文脉的延续。“开放、保护、融合、个性”的空间艺术涵盖了其物化形态,反映了历史性城市的全貌及其独特的、形象丰富的社会文化和精神内涵 。体现出古代文明的延续性、并呈现为多元化和多中心性。

寓意齐都城的半框形主体建筑结合体育城的现状布局于开放空间系统之上,设置 “护城河”,明确的表明保护齐文化精华的态度;连续建筑体,隐喻城墙,既是对历史临淄城的记忆,也是现代“文化之城”的外壳,隐喻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图3)建筑底层架空,既实现公共空间的开放、连续,又表露出“齐文化”融合世界文化的姿态。主体建筑与景观水系交接之处未来将是市民最乐于光顾的户外滨水活动空间,同时也隐喻齐文化与外界文化冲突最为明显之处,此处文化交流最为频繁,既表现出齐文化的个性,又展示多种文化的融合之美。

第四,延续文化脉络,在主体建筑设置内部庭园,开放空间中设置文化遗迹为核心的景点,周遍散落着斑点历史的意向都是传统与现代融合的手法,共同形成历史文化信息点状网,展露以齐为主体的文化神韵。(图4)

3.3挖掘当地的自然资源

“当地的自然资源”通常指的是大量的地方性的建材和植物材料。建材和植物的使用,是设计生态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使用当地的材料,不仅可以节省运输所需的时间以及相关花费,还可大大减少对异地生态环境的破坏及相关运输路途中对环境的污染。并且,运用当地材料的设计作品更能创造出朴实、浓郁的地方传统风格,令人产生强烈的场所感和归属感。

本方案设计注重挖掘当地自然资源,以务实性为基础,强调开放变革,形成兼容并蓄的特色。借助本地优势建筑材料技术,拓展性地使用化工、陶瓷等建筑材料。文化中心足球博物馆将蹴鞠传统藤编制工艺作为建筑的“外衣”,回应足球历史。文化中心影剧院媒体建筑采用LED发光材料进行建筑围护,形成地方文化宣传体。(图5、6)

4.结语

总之,物质形态背后的地域特征和历史文脉是筑城临淄中最富魅力的信息因素,这种文化信息因素是城市中最值得保护和发展的东西 。并充分体现物化形态因文化发展的个性特征呈现出延续发展和维新式演进的态势。临淄市民中心作为人类高度文化的剧场舞台是地理的网织工艺品,是经济组织制度的过程,是社会行为的剧场,是一种集中统一体的美的象征,是一个完整的、巨大的空间艺术品。它在人类最初并非无意识的进行空间堆砌,而是有目的的依据特定的意识理念和原型营造。临淄市民中心的规划设计充分展现了其地方性的存在和传统文化现代演绎的景观生态设计实践探索。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生态城市 规划 设计

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生态城市的概念与特点

1 .1 生态城市的概念

生态城市是一种全新的城市发展模式,代表了当代及未来世界城市的发展方向,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载体。生态城市基于生态学理论,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手段,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来协调自然生态系统与人工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使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和谐共处、互利互惠,实现城市又好又快发展和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1 .2 生态城市的特征

1.2.1 和谐性

生态城市的和谐性既指人与人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又指环境发展和经济社会之间的和谐。根据以往的城市发展理念,人们过于重视物质和经济利益,忽略了自然环境,致使自然环境不断恶化,人类最终也受到自然的惩罚,如:沙尘暴、酸雨、泥石流等。生态城市重视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之间的和谐相处,希望能营造一个充满绿色、爱与生机的人居环境。

1.2.2 持续性

生态城市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保护不可再生资源的同时,重点研发可再生资源,努力实现城市的健康、持续发展。

1.2.3 整体性

生态城市的整体性是指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要协调环境、社会和经济之间的整体关系,谋求共同发展,重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1.2.4 高效性

生态城市的高效性主要提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高效率的流转系统和转换系统。流转系统依靠城市基础设施,保证城市的信息流、能源流、物流和价值流等高效、有序运转,从而提高流转效率,最大程度的减少能源、经济消耗,有效防止城市生态污染;转换系统是指把自然物质转换为经济物质,通过人类对经济物质的利用和消耗,再把经济物质转换为废弃物,生态城市的目标:用最少的自然物质转换为最多的经济物质,并减少废弃物的排泄。产业结构方面表现为第一产业小于第二产业小于第三产业的金字塔结构。

1.2.5 区域性

生态城市具有很强的区域性,它是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在一定区域内相互作用的产物。生态城市的很多生态问题都是跨区域的,因此生态城市要加强与周围区域的合作关系,共同发展经济和维护生态环境。

2 生态城市的规划

2 . 1 生态城市规划的概念

生态城市规划是指通过综合考虑社会心理与自然生态两方面的因素,建立然生态系统与人工生态系统和谐相处的最优环境,最大限度的激发人类的创造潜能和生产力,有效提高人类的精神文化水平和物质经济水平。

2 . 2 生态城市规划的原则

城市生态系统不仅是一个由自然、经济、社会相互作用而组成的复杂生态系统,还是一个复杂的人工生态系统。所以,在规划生态城市的过程中,不能只单纯的遵循社会生态原则、经济生态原则和自然生态原则,还要充分考虑复合系统原则。

2.2.1 社会生态原则

人类在某一区域生活、集聚并最终形成城市。人类文化观念的更新与社会行为的进步是城市发展的“助推器”。因此,在规划生态城市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人的需求,以切实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为出发点,只有被大多数人支持并接受的生态城市规划方案才能被最终确定。

2.2.2 经济生态原则

城市经济是生态城市规划的物质基础,是提高人们物质文化生活质量的保障。因此,在生态城市的规划过程中一定要让规划方案促进经济发展。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的方式换取经济的暂时发展,而要以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为指导发展城市经济。

2.2.3 自然生态原则

城市的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又是城市发展的限制因素。所以,在生态城市的规划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城市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关系。首先,应明确城市自然环境的现状及承载能力;其次,认真研究经济活动及人类生活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影响;最后,根据以上两方面的分析结果,再结合城市的阶段性战略目标和总体发展目标,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

3 生态城市的设计

做好生态城市的设计工作,使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真正实现城市的生态化目标。通过科学、合理的生态城市设计,充分体现不同城市的人文环境、生态环境、城市特色和城市形象。在设计生态城市的过程中应主要考虑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3 . 1 城市景观设计

生态城市景观设计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根据不同城市的特色环境,对城市各类自然生态景观加以规划并进行适当的人工处理,构建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另一方面建立由建筑、园林等为主的人文景观。在设计建筑景观时,应在做好建筑景观平面规划的基础上,重点设计空间天际轮廓线,尤其是在城市的主干道上,对低层建筑与高层超高层建筑进行优化布局;在设计园林景观时,应重点考虑城市广场、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并加强城市溪、河、湖、江周边的林带和草地建设,使城市的人文特色、生态环境和现展理念完美融合,从而提高城市的生态效益、景观效益和共享性。

3 . 2 城市产业设计

设计城市产业时,应学习发达国家设计生态城市产业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在全面客观地分析城市产业现状的基础上,建立以循环经济为特色、以绿色环保为宗旨、以高效节能为目标、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的生态型工业体统。与此同时,城市还应重视文化、医疗、教育、信息、旅游和物流等产业的投入力度,逐步调整和改造现有产业的不足,努力实现城市产业的生态转型。加大清洁生产的审核力度,建立环境信用评价体系,让企业接受全社会的监督,从而促进城市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3 . 3 城市住区设计

合理应用生态建筑原理,科学设计城市住区。首先,对城市住区进行合理布局。根据城市发展目标和长远规划,综合考虑城市生态环境,选择城市居住区的最佳区位,并对住区进行合理规划;其次,坚持节能低耗无污染的原则。通过对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建筑物的朝向等问题的合理设计,解决建筑物的采光、透气、保暖等问题,从而降低由于取暖和采光等造成的能源消耗。

4.低碳生态城市试点启动

2011年的“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了24项指标,其中关于资源环境的8项指标中有7项是约束性指标。生态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已经被提到了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未来,中国只有以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为主线,以采用低碳发展模式和建设低碳生态城市为手段,才能实现中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和健康发展。

5实例―漳州城市规划建设

构筑“两轴、两带”的生态环境

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必须加强自然生态通道的保护与建设,必须预留城市东部的生态发展空间,以保持区域东西向生态通道的连通。两轴:包括北溪西溪在内形成的水域及其沿岸生态轴线。其中北溪是漳州城区北部重要生态通道,是北部区域水气、生物等生态的重要通道。西溪既是九龙江三角洲区域的生态水气通道,同时也是重要的城市景观通道,是重点建设及生态环境保护地带。在城市规划建设中,九龙江两侧要划定生态保育区,保留足够生态空间,必须进行严格的建设控制,以保持区域生态通道的贯通。两带:构筑圆山生态通道和云洞岩生态通道这两条生态保护带。圆山生态通道 :以圆山风景区为核心,分别向西南及东北延伸,南部过乌石步水库向南部山脉延伸,北部与芝山公园、马鞍山公园相接,经石牛山、红老山向岩边山方向延伸。云洞岩生态通道 :以云洞岩风景区为核心,南北分别向官浔及天柱山延伸,南接凤山、照镜山与白云山相接,并向官浔方向延伸,北接三峰山、近鸡山与天柱山相接。

6 结语

城市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是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相互作用、制约和依赖而形成的复杂生态系统。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已变得非常严峻。我们在追求经济发展、促进城市文明和塑造城市形象的同时,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的极大破坏,因此研究生态城市的规划与设计问题显得愈发重要。本文认真探讨了生态城市的规划与设计,希望城市的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能和谐相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景江,王汝江.小议生态城市规划设计[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16)

[2] 杭云飞.现代城市生态小区的规划设计[J]. 科协论坛(下半月). 2009(03)

[3] 李彩国.对生态城市的规划设想[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7(20)

[4] 卓雄标.浅谈高校校园绿化建设的规划与设计[J]. 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4)

[5] 曾海祥.初探厂区绿化规划设计的原则[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23)

[6] 宋俊峰,周爱萍.浅谈生态城市的规划与建设[J]. 甘肃科技. 2011(11)

[7] 张雨薇.探究步行街空间环境质量[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10)

[8] 张建伟,徐克雷.规划设计生态社区[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20)

篇10

Abstract: In the cities, the landscape plays a regulatory role on the urban environment to a certain extent, so its design and planning will affect the environmental quality of the city, therefore, during the landscape design, it is necessary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design layout to maximize the role of landscape.

关键词: 城市园林景观;绿色端景设计;设计要点

Key words: urban landscape;green landscape design;design elements

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4-0300-02

1 背景介绍

在城市建设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园林景观设计,科学良好的园林景观设计不仅能够很大程度的改善城市环境,更是能够为居民的良好生活提高便利和保障。在进行城市建设的时候,就有必要对园林设计进行科学的规划,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其真正发挥出应用的作用来。针对于上述目标,园林设计工作人员在进行景观设计的过程当中,就必须要具备相当高的责任心和强大的职业技能,通过这样一些方面的保障来最大程度的完善园林景观设计。

2 城市园林景观绿色端景设计的积极作用分析

城市园林景观绿色端景的规划与设计对于城市的建设以及可持续发展都是有着重要意义的,下文当中将结合四个具体的方面来进行说明和分析:首先一点就是能够较好的净化空气,这主要是因为园林景观绿色端景设计当中的绿色植被能够较好的吸收空气当中存在的有害物质和灰尘,通过这样一种机理和方式使得城市当中的空气得到有效的净化。其次城市园林景观绿色端景设计还能够有效的降低甚至是消除噪声,这样就能够使得整个城市显得更加的安静和祥和,这同样是能够较好的改善城市居民居住环境的。再次城市园林景观绿色端景设计还能够对城市既有的空间进行有效划分,这样一种划分一方面是能够对城市园林环境进行较好的优化和美化,且其自身也是具有一定的观赏性质的,这对于城市居民视觉上的满足也是非常有效果的。最后园林景观绿色端景设计还能够对人们的心理进行一定程度的调节,从而使得繁忙的城市工作和生活得以一定程度的缓解和调节。除了上述显著的优势和好处以外,园林景观绿色端景设计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城市的文化分为,为整个城市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不小的作用。

3 城市园林景观绿色端景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3.1 园林景观绿色端景设计对于生态效应的忽视 在进行园林景观绿色端景规划设计时,有些城市因为建设时期较短而不具备充足的园林规划设计经验,从而简单的将园林景观设计看做是城市景观的附属品而不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这样一种状况下就非常容易忽视掉园林本身应当具备的生态效应,无法仔细的分析和考虑园林景观设计可能给城市环境带来的影响。除此之外,在进行园林景观绿色端景设计时还需要考虑考虑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规划设计区域内土质的特点,这样一种考虑主要是希望避免设计过程当中只单纯注重视觉冲击性和规划整体性,而不顾忌环境改善所需要达到和满足的设计需求。

3.2 园林规划过程当中只重视建设而不重视管理 重视建设而不重视管理是我们国家园林规划设计当中存在的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很多城市在进行园林规划设计时的积极性是非常高的,但是在建成之后对于景观的日常管理则显得十分的懒散和松懈,这样一种状态同样是无法达到良好的园林景观利用效果的。与此同时,还会使得园林景观养护机构得到的经费越来越少,设备简陋陈旧,最终导致正常的养护工作无法进行,形成不良的恶性循环。部分城市虽然在认识上有所提高,能够坚持对园林景观绿色端景进行定期的养护和检查,保证其不出大的问题,但是工作人员的热情程度和专心程度却都不够,大多也都只是事半功倍。有些城市的园林景观绿色端景设计则主要是没有形成规范,导致种植的植物成活率相对较低,难以跟上城市环境建设的步伐,这样一种状况也是不理想的。

3.3 园林景观绿色端景规划设计生物多样性不合理

在生态学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就是物种的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最为核心和本质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整个群落内的和谐稳定发展,正是因为这样,想要整个园林景观系统能够稳定持续的为大众服务,就一定要在园林景观绿色端景设计的时候多多考虑树种配置的多样性问题。当然,这样一种对多样性的追求也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把握好度,有的城市就是因为在执行这样一个原则的时候进入误区,一味追求多样性,严重时甚至出现一个公园内出现上百种植物的状况,这样一些规划设计毫无疑问是不科学的,主要是因为其完全忽略了不同树种之间可能存在的竞争关系,不利于整个园林系统内部生态稳定性的维护。

4 城市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分析

4.1 以城市的基本生态环境为基础 在进行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时很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要以城市的基本生态环境和条件作为基础来进行,这是因为进行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本身就是希望能够使得生态环境得到良好的改善,而不是对其进行破坏,正是因为这样,在进行园林规划设计的过程当中就不能够只重视建设而不重视城市环境,在规划设计当中,一方面是要注重园林景观设计实用性和观赏性的良好结合,另一方面就还需要高度关注和重视植物的引入和利用是否会对城市的正常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4.2 结合园林主体文化进行规划设计 到目前为止,我们国家很多城市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都还不习惯采用一定的方式来突出主题,而是在城市发展规划的约束之下之间新建或者是对既有的进行改造。既有园林的改造往往受到原有建筑风格或者是规划格局的影响,不能够对其风格进行过大的改变,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在对原有场地进行改建之前做好功课,多进行实地考察,并准确分析定位园林风格,了解其历史背景和文化风格,这样一系列工作的进行都是希望能够为设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新建园林则没有这样一方面的考虑,但还是要多方面的考虑到所在城市的气候和地理条件,综合考虑后拟定主题。

4.3 以立体化进行规划设计 在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当中采用立体化规划设计最大的好处就在于能够显著提高城市的绿化面积,这样一方面是能够大大提高园林景观的作用效果,另一方面也能够为后续园林绿化工作的进行打下基础。设计人员在工作过程当中,首先就要考虑好植物生长期的特点,尽可能的选择多年生的植物,这样就能够较好保证园林景观应当具备的连续性;其次还需要利用一些墙体、座椅或者是灯柱等来提高园林景观的立体化程度,与园林景观一起形成更为独特的立体景观。经过这样一种设计处理,往往能够让人们觉得视觉空间扩大很多,从而也就能够使得人们在繁忙的工作之后能够尽可能快的平复和开阔心情,除此之外还能够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优化城市里的绿化空间,同样是非常有益处的。

5 结语

通过上文当中的说明和分析可以看到,我们国家的园林景观绿色端景规划设计起步相对较晚,因此难免缺乏一些系统性规划设计的经验,在执行的过程当中就会存在着较多方面的问题,这就需要园林景观设计方面的工作人员在今后的工作当中不断探索、学习新的知识,尽可能提高自身工作水平,为居民规划出更多更好更高质量的园林景观。

参考文献:

[1]戴国锋.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分析探讨[J].四川建材,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