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范文
时间:2024-01-12 17:48: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引言
我国气象部门对社会开展气象科技服务业务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气象科技服务工作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气象科技产业,服务内容涵盖专业气象服务、“12121”气象信息电话、手机气象短信、电视天气预报、防雷技术服务与工程及与有关传媒合作传播气象信息服务等服务项目,充分利用现代高科技最大限度地向社会全方位辐射气象信息,为人民群众生活工作需要提供气象保障。气象科技服务为国民经济发展、防灾减灾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为气象部门自身发展奠定了坚强的社会和经济基础。
二、气象科技服务发展现状
气象科技服务工作经过不断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建立发展了主导性项目,逐渐形成了以气象信息服务为主,多种服务并存的新格局。目前的气象科技服务不断开拓服务领域,以气象信息为主服务项目得到较快发展。利用气象科技服务这一孵化器,逐步把专业气象服务、电视天气预报、12121气象信息电话、气象短信、防雷检测与工程等项目,培育成气象科技服务的支柱项目,取得了市场优势和发展的主动权,为气象科技服务稳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气象科技服务的不断发展,一方面有力地支持了气象基础业务,稳定了职工队伍,促进了气象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使自身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气象事业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气象科技服务发展中存在问题
虽然近年来,我国的气象科技服务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发现目前气象科技服务还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发展定位存在误区。
思想解放、观念转变的程度跟不上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不符合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和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的要求,对发展气象科技服务工作的认识仍然仅仅停留在弥补事业经费不足上,缺乏长期发展的意识和思维。
2.气象科技服务体制不规范。
气象科技服务体制不完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运行机制缺乏新的突破,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不够,经营理念、管理方式落后,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要求。政企界面不清,政事职责不分,事企工作交叉,执法、管理和服务的主体不清楚、目的不明确的问题十分突出,不利于气象事业的健康发展。
3.气象科技服务体系不完善
相对于气象基本业务体系,气象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进展仍然缓慢,认识仍需统一,不少规律仍在摸索,不适应新形势下气象科技服务工作的需要,不适应经济社会效益最大化的需要。
4.人才匮乏问题制约气象科技服务发展
多学科专业技术人才缺乏,水平高、力强、善经营、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更匮乏,人才匮乏问题已成为制约气象科技服务新一轮大发展的瓶颈问题。
5.气象科技服务总体科技含量低
科研开发机构不健全、科技经费投入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科技开发的针对性不强等,气象科技服务的质量和效益偏低,气象科技服务产品的竞争力和服务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四、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1.转变理念,加快发展
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提出公共气象新理念,并将科技服务纳入了公共气象服务和气象基本业务的范畴,为科技服务发展指明了方向。因此,新形势下要改变以往“纯创收”的观念,把科技服务当作气象基本业务的一部分,象抓基础业务一样抓好科技服务。将科技服务发展理念由原来单纯追求经济指标增长转变到“依法、规范提高科技服务内涵、科技含量和队伍素质,从而建立和谐目标体系,用‘好’统领‘快’”上来。
2.营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要继续加大宣传和行政执法力度,让社会公众增强气象防灾减灾意识,查处社会上擅自转播转发气象信息、违法开展庆典和防雷工作的行为。在认真履行法律法规赋予气象部门行政管理职责的同时,也为科技服务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3.强化内部规范化管理
要建立健全科技服务相关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确保科技服务工作科学、规范和高效。尤其是要加强科技服务收入、支出、成本核算、国有资产、合同(协议)和印章等的规范化运作和管理。
4.加强人才培养,提高科技服务队伍素质
人才是事业发展的关键,气象科技服务也不例外。只有抓住这个关键,才能快速发展,才能可持续发展。一是将气象科技服务从业人员纳入全局实施人才战略的范畴;二是在加强培训,不断提高队伍素质的基础上,重点选拔和培养好懂气象、会经营、善管理、廉洁奉公的气象科技服务带头人,懂市场、会开拓的经营人才,以及懂气象、知市场、会研发的专门技术人才;三是要研究制定符合气象科技服务特点的人才评价标准和方法,完善相应的考核管理制度;四是要重视和关心编外聘用人员。科技服务岗位上聘用人员较多,应逐步消除身份障碍,缩小待遇差距,解决好这部分人员的“五金”及职称评聘等问题,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5.提高科技服务质量和科技含量
篇2
关键词:农业;警报服务;气象预报
自古以来,气象都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随着农业气象服务的出现和发展,我国农业生产得到极大地提高。但是,在农业警报服务方面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加强农业气象警报服务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气象预报服务对农业生产的意义
作为气象预报服务的服务对象之一,农业生产需要气象服务的支撑与保障[1]。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在其他种类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农业生产对天气的依赖性比较大。虽然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得到了极大地发展,但农业生产依然受天气影响较大。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气象也逐渐增多,水资源短缺加剧,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但是,农业气象警报服务的有效运用有助于降低极端气象灾害以及相关农业病虫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二、农业警报服务存在的问题
第一,缺乏针对性与时效性,而且覆盖范围较窄,目前无法完全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第二,就目前来讲,我国农业气象试验站的发展依然比较缓慢,缺乏先进的气象监测设备,使得农业气象业务的科技含量难以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无法有效提高农业气象监测能力,也难以提高农业气象监测的准确率。第三,农业气象服务覆盖范围相对较窄,对于偏远农村的农业气象警报服务还有待进一步的拓展。第四,从事农业气象警报服务的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整体力量有待进一步地加强,整体服务水平难以满足农业生产发展的实际需要。
三、提高农业气象警报服务的对策
(一)注重农业气象警报服务的系统化建设
具体来讲,一是应优化物产量气象预报服务,建立健全食安全气象预警系统;二是为科学指导农民进行合理的农事活动安排,应注重加强作物灌溉量与时间、作物病虫害预报以及作物发育动态预报等业务的开展,建立并逐步完善农业气象分析评价系统;三是应建立健全农业气象灾害监测评估、预报和预警系统。
(二)加大投入力度
首先,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为改善农业气象服务设施提供经济保障。其次,应加大人才投入,通过采取各种积极有效的方法,引进高素质专业人才,以提高农业气象警报服务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进一步强化气象的创新研究工作。最后,应加大科技投入力度,通过采用现代气象卫星、天气雷达等高科技手段促进农业气象警报服务的科技化,进一步提高气象信息的准确性。
(三)加强农业气象警报服务的宣传
一方面,可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手机短信以及开展相关气象知识讲座等方式,加强气象知识重要性的宣传工作。另一方面,为使气象服务更贴近农业生活,相关工作人员应注重加强与当地农民的沟通交流,并关注农业部门的产品种植与引进。
四、结语
总之,农业气象警报服务对于确保农业生产的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虽然气象警报服务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但通过采取积极有效地措施,其服务水平必将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与优化,实现其真正的价值。
篇3
[关键词]防灾减灾 气象服务 农村
中图分类号:P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0-0355-01
引言
农业是我市的基础产业,但我市也是气象灾害多发地区,特别是农业生产受天气、气候影响较大,各类气象灾害对广大农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农村社会稳定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了解当前农村气象服务状况,提出改善农村气象服务的应对措施,对于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充分发挥气象服务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为此,笔者分析曲阜市当前农村气象服务所存在的问题,并由此提出做好农村气象服务的对策和建议。
一、当前气象服务现状
1、天气预报节目的收视率在农村非常高,甚至超过新闻联播。在未通数字电视的农村,农民在夏季大多劳作到晚上8点以后才收工回家,经常错过天气预报节目。
2、“12121”电话在农村的知名度很高。遇到天气复杂时一天甚至拨几次。但农民对拨打“12121”的费用(包括电话费和信息费)有顾虑,希望在农村推行费用包月制度。
3、农村有手机的种养专业户都有意愿订制手机短信。
4、通过村干部和村民小组长告诉村民的原始传播方式,在很多村依然管用,而且常用。
5、通过广播、报纸获取气象信息的人群很有限。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建立起的农村广播系统,现在已基本不用了,有的村里已拆除,保留的也只是偶尔用来通知村干部开会。随着农村税费体制改革,乡(镇)和村委会的资金非常有限,订阅的报纸很少,农民自费订报的几乎没有,偏远村庄的报纸几天甚至一周送一次。
二、当前农村气象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气象服务产品满足不了农村的需求
涉农部门、乡(镇)、村对气象服务工作的满意度普遍较高,也有比较强烈的服务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需要准确率高的常规天气预报
农业生产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农民产前、产中、产后都需要优质的气象服务。作为农户,产前需要掌握季节的气候变化科学安排;产中需要掌握天气的冷暖晴雨,采取措施避免气象灾害,提高产量;产后的储藏、运输、加工更需知天气信息。群众普遍期望气象部门的常规天气预报有较高的准确率,以便根据预报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
(2)需要快捷的天气预报传输
重大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天气的预报服务,比如台风、暴雨、强冷空气等,对农村防灾减灾的作用非常大。群众盼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数字电视、电话、手机、互联网、显示屏等系统的覆盖面,逐步完善预报服务传输系统,建立信息接收平台和气象灾害预警系统,建立较密集的气象预报预警显示屏,让气象信息深入农村基层,农民能及时获取形式多样的气象服务信息。
(3)需要较长时效的气象服务
如一个月、一个季度甚至一年的天气展望,对于农民安排农业生产很有用处。
(4)需要涉农综合信息服务
很多农户希望气象、农业、林业以及植保等部门的服务信息能够综合加工、打包处理,这样农民用起来很方便。
(5)需要气候资源开发利用
作为政府或部门,需要充分利用气候资源,指导产业结构调整,趋利避害,发挥最大效益。特别是在引进新的农业技术、良种等项目和防灾减灾以及防汛抗旱方面时,更需要气候论证,进行科学调度。如果能了解当地的气候情况和特点,因时因地制宜发展生产,就可以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2、宣传教育缺位,农民缺乏气象科学知识
目前,气象科学知识没有纳入到农民培训的范畴,气象主管机构因为管理体系和人力财力的关系,也没有深入到农村搞宣传教育工作,使得能懂一些气象科学知识的人较少。同时,农村人员中文化素质高的人都外出打工或经商去,还有经济条件较好的能人,不断迁居到城市去了。在气象服务信息中提出针对性强的指导意见少,影响气象信息在农村发挥的作用。所以就需要大力发挥气象信息员的作用多培训让他们更好的在农村发挥作用。
3、农村防雷意识淡薄,防雷装置几乎空白
在农村农民受教育程度不高,没有基本的防雷知识,在雷雨来临时,往往跑到没防雷装置的凉亭、简易棚、大树下等最易受雷击的地方躲雨,而遭雷击伤亡。在农村农民建房为了节省投入,也没意识装设防雷装置了。农村防雷减灾的管理工作还不到位,由于政府投入人力、财力有限,建设主管部门和气象主管部门还深入不到农村的防雷管理,规范的防雷技术服务还未延伸到农村。
三、提高农村气象服务水平的对策和建议
1、要强化气象工作为民服务的意识,开发出适合农村的产品
气象工作者要有服务于“三农”的意识,气象与农业、农村,农民关系密切,虽不能直接创造物质财富,但在生产中是不可缺少的生产要素。气象部门应制定针对特色农业进行农业气象、重大病虫害气象、生态气象、大气成分等方面的观测,为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研究提供基础监测数据。制作更多的符合“三农”气象服务需求种、养业各个环节的气象保障预报服务、新品种引种的气候论证、特色农业发展的农业气候区划、农业气象灾害预警等产品,构建现代农村综合气象监测预报系统。
2、采取多种手段完善农村气象信息传播渠道
地方广播电视部门要建立重要灾害天气信息绿色通道。像以往抗台气象信息一样,及时插播农村种养业的关键期预报、突发性的强对流大风、暴雨、雷电等预报。同时,气象部门积极建立好高效的信息快速分发流程,利用手机短信做到全覆盖,实现重要气象信息第一时间到达农村,有效指导农业生产及防御和减轻农村气象灾害的影响。
3、建立农村气象科普教育体系
气象主管部门要进行多方调研,编写适合农村特点的、通俗易懂的气象预报运用、气候资源利用、种养业气象服务指标、避雷防雷技术等乡土教材。
启动气象信息“进村入户”工程,通过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专题资料、墙报、手机短信、气象声讯电话、现场咨询活动等手段不断加强气象科普知识的宣传;在有关涉农培训基地开设气象科技知识课程,把气象知识编写到中小学校地方教材中,给学生发送气象科普知识,组织气象专家到学校作科普讲座,组织学生参观气象科普基地、参观气象部门,做到科普宣传从娃娃抓起。
4、加大农村防雷减灾管理力度
做好农村科学防雷宣传教育工作外,把农村防雷减灾纳入到规范管理中,在农房建设许可中把好防雷设计关和施工关,建立农村建设项目的防雷设计审核和施工监督制度。对农村的防雷状况进行定期普查,公布普查结果。特别是对农村企业、公共建筑、学校的防雷隐患,要分类指导,督促整改到位。
结语:对于气象部门,要做好为农服务,不仅要增强农业气象防灾减灾能力,积极开展干旱、暴雨、大风、冰雹、霜冻等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服务,做到灾前有准备,灾后有措施,减轻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而且要加强农业决策气象服务工作。利用气象资料为引导种植结构调整、优化区域布局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在农村建设、能源利用、建设规划等方面做好气象服务工作。应当不断学习农业生产知识,了解农业生产的需求,了解农民的需求,特别是加强农业大户、专业合作社的联系,才能为农民提供有针对性的气象为农服务信息。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专业气象;市场;开发对策
中图分类号:P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2)17-0038-01
专业气象服务是气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已涉及多个行业与部门。近年来,由于用户对气象服务需求的增长,专业气象服务的发展迎来了良好机遇,同时也面临激烈竞争和挑战。在这一新形势下,惟有积极拓宽专业气象服务领域,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综合竞争力,专业气象服务才有更大的空间。
1 专业气象服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1)市场意识不强。受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束缚,思想不解放,专业气象服务的内容和手段不能适应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
(2)集约化程度不高。专业气象服务产品的科技含量低、规模小,系统产品的制作、加工、集成、分发等综合工作平台的建设落后于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
(3)岗位培训滞后。专业气象服务从业人员基本上是从气象业务岗位转岗而来,缺乏市场营销的手段与认识,缺乏专业气象服务的综合管理能力,对市场缺乏风险意识。
(4)专业气象服务发展缺乏长远规划。由于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不稳定,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长远发展规划。
2 发展对策
(1)树立以市场为龙头、服务为手段、创新促发展的理念,抓住机遇,打破常规,寻找更多的经济增长点,抢占市场,实现跨越式发展。
(2)准确把握企业市场定位,提高专业气象服务的科技含
量。专业气象服务的通信方式由信函发展到计算机远程服务终端,信息内容由单一的公益预报产品发展到各类专业气象服务产品,通过121语音、短信及大众媒体如广播、电视、报刊等,为公众提供大众化、个性化气象信息服务,仍是气象服务的主要方式。只有增加服务产品、提高其科技含量,才能提高专业气象服务的水平。
(3)尽快建立适合国情、省情的专业气象服务办法、规定,加强对专业气象服务依法管理,规范专业气象服务市场行为。
(4)制定合理的激励制度和考核制度,激励机制是一个永远开放的系统,要随着时代、环境、市场形式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下,在保证专业气象服务效益持续增长的目标下,建立依据绩效实行分配的激励机制,健全专业气象服务工作考核制度。
篇5
关键词 决策气象服务;现代牧业;防灾减灾;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S1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1-0289-02
锡盟气象局启动农牧业公共信息和防灾减灾综合服务平台,依托气象灾害预警系统和农牧业科技信息服务系统,整合气象、交通、农牧、科技、国土、水利等各部门的信息资源,通过适时监测、预警、信息传输、信息共享等程序,及时将公共服务信息在最短时间内向社会公众,做好防灾减灾、农牧业生产等服务,使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实现了零距离服务人民群众。该平台集现代化办公、农牧业服务和应急指挥功能于一体,在提升农牧业信息服务水平和灾害应对能力的同时,能有效推进办公现代化进程,是政府通过整合该地区的项目资源、信息资源、硬件资源和人力资源,探索出的信息化服务新模式、新成果。政府主导推动,深化生态气象服务,发挥部门优势,整合社会资源,为进一步深化气象工作政府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1 气象为现代牧业防灾减灾决策服务工作现状
锡林郭勒盟是我国重要的畜产品生产基地,处于中部,境内草原牧区占据大部分,农牧业总产值占区内生产总值的54.16%。盟内受极地大陆气团影响,大风、旱涝、暴风雪、沙尘暴等天气严重威胁到牧业生产。气象与农牧业的关系非常密切,因此锡盟各级气象系统致力于做好防灾减灾服务于现代牧业工作,遵循“结合实际、立足牧业、突出特色、创新思路、点面结合、整体推进”工作思路,推进农村牧区气象灾害防御和农牧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拓展气象服务领域,深化部门合作,积极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服务,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提升气象服务水平和能力,使气象为牧业发展决策服务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
锡盟气象部门加强决策气象服务系统建设,领导高度重视决策气象服务工作,决策气象服务工作在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自2010年6月起锡盟西乌旗气象局旗气象局增加了每日24 h预报、一周天气回顾、下周天气预报、上月气候概况、下月天气过程预报等内容为政府部门发送的决策气象服务信息,利用旗人民政府主办的手机短平台、牧区110报警点ETS电话等牧民服务信息平台,使气象信息在全旗实现有效覆盖。2011年锡盟充分利用“草原110”多功能网络系统传递和分发重大气象信息,在防灾减灾决策服务工作中的作用日益显现,投入使用12121天气预报语音答询蒙语系统,综合气象服务产品制作平台,进一步加强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自主研发“蒙文版公共气象服务网站”,建立气象信息服务站57个。2013年以来,“瑙敏阿阿巴嘎”微信平台“树枝型”三级网络严格遵循政府工作规定,快速、权威、高效、便捷地向农牧民传递气象预警信息,该平台制定了“下达任务、督察督办、考核评估、追究问责”工作流程和管理机制政策文件,主动及时地向党政决策部门提供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测信息及防灾减灾建议,全盟相关部门根据气象服务建议,积极采取有效防范措施,保证牧业持续稳定发展。
2 决策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
2.1 业务系统不完善
锡盟地区决策气象服务从无到有,到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已建成了决策气象服务业务系统,决策气象服务产品加工效率和服务能力均有很大的提高,但决策气象信息及产品传递、服务仍采取传统的纸质材料为主,没有充分利用现代化网络开展快速、便捷服务,使得决策气象服务时效性较差。
2.2 科技支撑力不足
随着锡盟气象监测预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气象科技支撑力逐步增强,但决策气象服务科研成果明显不足,科技支撑力环节的薄弱制约着决策气象服务效果的发挥。如灾害性天气预估、评估能力较差,难以全面预估极端天气对牧业等行业可能造成的影响及其程度、时间长短,致使决策气象服务的科学性、针对性不足,缺乏定量的灾害损失预估和评估等,不能全方位报导灾情致使牧民无法明白灾情的轻重,无法做到灾前准备。灾害预警体系满足不了牧民的基本需求,气象服务产品单一,针对性不强,决策指导欠缺,牧业的防灾减灾效果不明显,造成信息资源的浪费。
2.3 运行机制及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
锡盟气象局决策气象服务工作中一些重大的决策气象服务是根据区局安排,由上级部门向各级相关部门下达任务、各级部门提供前端产品、决策气象服务办公室进行加工后制作编发决策气象服务材料开展实施的。这种运行机制需要强有力的考核评价和业务监督机制的保障才能有效完成,但目前锡盟气象局缺乏健全的考核评价和业务监督机制,常常出现前端产品时效、质量不高等现象,很难适应决策气象服务工作需求。
2.4 气象服务专业人员缺乏,知识结构单一
决策气象服务是一种特殊气象服务,涉及社会稳定、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全局性、综合性和超前性,决策气象服务工作水平的高低是由服务队伍综合素质高低决定的,决策气象服务队伍必须高标准要求。牧业的气象服务任务比较繁重,而气象部门的专业人员比较缺乏。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数量偏少,并且服务站内设施不全,未达到建设标准,所聘用的气象信息人员对牧区的情况掌握不够,缺少专业的调查研究,对于牧业的实时动态无法掌握,气象为牧业服务的技术力量严重不足,所开发的气象信息产品不能从实际情况出发来满足牧区需要。
2.5 牧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薄弱
自然灾害严重威胁着牧业的正常生产,对于牧区造成严重的影响。而牧民由于缺乏气象基本知识,对于自然灾害的防范意识和防御能力较低。
3 对策
3.1 完善决策气象服务运行机制
认清牧业在锡盟的经济地位,坚持把决策气象为牧业服务的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加强决策服务在现代牧业防灾减灾工作中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不断完善决策气象服务运行机制,增强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做好决策气象服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加强领导,明确岗位职责,从全局出发,做好气象为现代牧业防灾减灾决策服务产品策划和制作,完善决策气象服务工作开展流程,充分发挥决策气象服务工作在现代牧业中的引导作用,及时、有效、科学、合理地开展防灾减灾工作。
3.2 健全决策气象服务体系,拓宽气象服务渠道
地方政府要加强对气象工作的领导和协调,保障其促进牧业经济发展的功能,结合牧区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调查研究,了解服务需求,利用牧业气象服务平台,以科技创新为主线,加强气象服务牧业产品的开发,制作分发有针对性的服务产品[1-3],与养殖大户等建立双向反馈机制,进一步增强业务服务产品的针对性和专业性,满足牧民全方位的需求。加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平台建设,完善气象信息服务的渠道,初步建成涵盖广播、电视、手机短信、声讯电话、电子显示屏、网络、墙报等媒体的气象预警信息系统,推进气象预警信息入户到人,最大程度地方便牧区群众及时获取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在人口密集区域装置气象预警大喇叭和气象信息电子显示屏。
3.3 提高业务队伍的综合素质
建立必需的农业气象服务机构,引进具有扎实牧业、气象及生态环境等知识的专业技术人才,对现有工作人员开展技能培训,每年至少组织1次气象信息员、助理员培训,全面提升决策气象服务的整体素质,提高决策气象服务敏感性、针对性、主动性和及时性,掌握和了解党政领导及决策部门在“做什么、想什么、想做什么”等,利用专业技能及时捕捉到党政决策部门服务需求,争取不断开拓视野、放宽思路、敞开胸襟,做好决策气象服务工作[4-5]。
3.4 加大资金投入和科技支撑,提高决策气象服务产品内涵
进一步完善盟内气象灾害防御组织机构建设,成立政府气象灾害防御领导小组,每年定期召开气象灾害防御领导小组会议。开展牧区气象灾害隐患信息收集和更新,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隐患信息库;深化、细化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建设,编制牧业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和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由政府正式发文出台。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政府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安排专项资金,加大科研开发力度,统一进行安排部署,分阶段稳步推进,建立盟内信息互通互联,增强决策气象服务产品针对性和内容多元化,提高决策气象服务现代牧业的产品质量和内涵,充分发挥决策气象服务在现代牧业生产中的积极作用。
3.5 建立健全决策气象服务考核评价机制
开展决策气象服务工作,要求服务人员必须具备综合广泛的专业理论知识,还应保持对党政决策部门需求的高度敏感性,时刻注意天气气候变化对现代牧业的影响等[6]。因此,要健全必要的符合决策气象服务业务特点的考核评价机制,利用决策气象服务业务人员评价体系以科学公正的态度评价从事决策气象服务的业务人员的技能水平,不断提高决策气象服务为现代牧业发展中的水平和能力,提高决策气象服务工作质量。
4 结语
以气象防灾减灾为主要任务,以气象为牧业服务为宗旨,丰富牧业气象服务产品,以科技支撑项目,以项目促进发展,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积极主动为牧业做好决策服务。气象部门要积极主动与政府及相关部门做好联动工作,在政府带动下,提高牧业从事者对气象防灾减灾的认知,把牧业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作为日常行为,提升对于气象灾害的防御能力,使牧业的人身及财产安全得到有效的保障。
5 参考文献
[1] 都仁吉雅,蔡文玮.农牧业气象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村牧区机械化,2010(2):45-46.
[2] 袁娜,高倩.浅谈气象为农牧业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2(6):129.
[3] 梁锋,唐红艳.气候变化对乌兰浩特市农牧业生产的影响及其对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6):60-61.
[4] 陈笑娟,扈成省,蔡守新,等.国内外气象服务模式及效益分析[J].江西农业学报,2012(11):68-71.
篇6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是一项耗时长、工程量大的综合性工程。气象服务是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中心的,并且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内容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它的成功与否影响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最终质量。
1 “三农”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
1.1 农民对山区生态资源利用意识不强
农民在选择作物种植、动物养殖时,没有考虑到当地生态环境的特殊性,气象部门也没有与农民进行直接沟通,未教授其科学知识,也未对其进行一定的指导,以至于农民没能充分发挥当地的气候资源中的优势,反而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1.2 农业气象服务针对性不强
一是大多数气象部门虽然提供了粮食生产服务,但是没有进一步提供经济作物、环境保护、资源利用、林业、畜牧业和农副产品行业等项目的服务。二是由于缺乏对当地农业更为深刻、全面的了解,各级气象部门普遍在给地方政府和农民提供气象服务时不能给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和措施。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农民更加依赖的是天气预报,尤其是农业年景预报、农事关键期,以及各种气象灾害事件的天气预报[1]。三是农业气象不能提供一个便于推广的良好技术及某一地区的农业种植布局的专业指导。尤其是当前我国的天气预报产品没有较高的细化程度,气象预报的精确度较低,短时间内的气象预报水平无法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
1.3 气象服务信息获取渠道不通畅
目前,贵溪市气象服务信息的主要传播渠道是电视、广播、报纸、短信、网络等媒体手段。但是我国农村的经济水平有限,网络、有线电视并没有完全普及,导致农民获得气象信息的途径较少,或是获得信息的及时性不高[2]。由于渠道不畅通,气象信息无法顺利地到达农民的手中,尤其是偏远的山区地带。若是遇到突发性、危害性大的气象灾害,气象预报信息不能够在第一时间内传输到每个农民的手中,给农户造成了较大经济损失。
2 加强“三农”气象服务的对策
2.1 加强灾害性天气预报和预警能力
气象服务是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气象公共服务工作的好坏关系到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因此需要充分利用和发挥气象服务中基础性、预测性和警示性的功效,使其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地级的气象单位应该大力推进综合气象观测系统的建设,在小范围内为农业经济提供准确的气象预警、监测服务,在市县级服务的基础上开展乡镇气象工作的各种服务;采用天气雷达、自动气象雨量站、闪电定位仪等高科技、多样化的现代气象探测方法对灾害性天气进行准确的预报,使其最大程度地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减少灾害性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危害,为农户谋福利[3]。
2.2 拓宽信息渠道
若气象信息的传输不顺利就会造成意想不到的损失。为避免这一问题,就要加强各种技术的气象灾害预报预警方式的宣传和教育,使农户掌握最基本的信息传输技能,更好地开展气象服务,提高各项服务水平。通过广播、电视、简报、电话和手机短信等途径获取气象信息,培养其灾害预警和防御意识,帮助其在遇到气象灾害事件时能够及时做出应急措施,将农户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促进农业经济增长。
2.3 加强气象服务的针对性
相关气象部门要有针对性地提供气象服务,积极与当地农民进行沟通和交流,掌握农户们的心理动态,了解其在生活生产中遇到的困难,解答其对气象服务的不解和疑惑。通过资料收集和教学普及,更有针对性和高效率地为农民提供更为优质的气象服务。针对某些农民因极端天气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的担心和焦虑,气象部门应该教授其灾害天气的预警和预防技巧,以及第一时间的应对措施,帮助其减少经济财产损失[4]。“三农”气象服务的对象是农户,因此需要在了解农户的真实感受和切身需求的前提下提供气象服务,提高对农业气象预测的针对性。
3 结语
当前“三农”气象服务主要存在农民对山区生态资源利用率不高;农业气象服务品种较单一;农民获取气象服务信息渠道不通畅等问题。可通过加强灾害性天气预报和预警能力;拓宽信息渠道、加强气象服务的针对性等途径加强“三农”气象服务,更好地使气象技术服务于农业,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篇7
关键词 气象科技服务;气象现代化;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 S1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4-0337-02
2015年1月17日,中国天气网发表了2015年十大气象科技畅想,提出了大数据、3D打印、云平台等新技术,在量身定制天气服务方面,大数据、云平台以及随时互联沟通的智能设备都已为有针对性、互动性的精细化气象服务打好了基础。对于气象科技服务而言,这也将是竞争激烈、挑战与机遇并存的一年。
1 气象科技服务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1985年,在改革开放有序的大背景下,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气象局关于气象部门开展有偿服务和综合经营的报告的通知》,正式批准气象部门开展有偿专业服务和综合经营。1992年,在社会市场经济确立的大背景下,中国气象局提出了“气象科技服务”的初步定义,即“公益气象服务以外的,依托基本气象系统的专业气象有偿服务和科技开发、咨询服务等”。1994年中国气象局进行了机构改革,正式提出“气象科技产业”的概念。1999年中国气象局将气象工作分为三部分,即气象行政管理、基本气象系统、气象科技服务,气象科技服务概念正式形成,科技服务与产业总收入达8亿元,而到了2008年发展到近50亿元[1]。
安阳市气象局成立于1950年,设直属单位4个:安阳市气象台、安阳市气象科技服务中心、安阳市防雷中心、安阳市气象局财务核算中心,是“全国气象部门文明台站标兵”“全国气象部门局务公开示范单位”“全国气象部门廉政文化示范点”。2011年建立了河南省首个气象科技公园,为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增强市民的气象科普教育以及为气象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在气象科技服务方面,虽然安阳市气象科技服务中心一直在探索气象科技服务的发展脉络,但工作效果还不尽如人意,仍需要进一步的加强与提升。在专业气象服务方面,目前安阳全市专业专项服务用户不足10家,服务年收入不足10万元,以前一些固定的老客户安钢集团、安化集团等也因企业效益下滑、服务形式单一而停止使用专业服务。在气象信息服务方面,近几年,气象影视和12121气象语音信箱一直保持平稳不增长势头。安阳电视台仍以每年20万元的费用定制气象信息服务,通信运营商由于气象短信订制率明显下降,目前安阳短信定制用户只有十多万户,和安阳二三百万的手机用户相比,比例太低,需要认真分析其中的问题。
2 气象科技服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市场化意识
随着我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气象部门也经历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服务领域不断扩展,专业化、特色化服务不断增多,给气象服务市场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一些基层的气象部门仍然没有完全摆脱计划经济时代思维的樊笼,认为气象部门是政府部门,经费不足总会得到弥补,气象科技服务市场化的积极性不高,没有深入地了解市场及客户的需求,不主动宣传气象科技服务产品的重要性,不想方设法提高气象信息的经济效益,既影响了气象现代化发展,也对地方经济的发展不利。
2.2 气象预报技术差
气象科技服务要获得又好又快的发展,必须要体现出有别于公众气象信息产品的服务,提供定时、定点、定量、精细化的预报产品。目前,很多国家都研发了专门进行1 h内分钟级降水预报的软件,其中一些30 min内降水预报准确率可达80%左右,6 min内准确率可以达90%。但该技术在基层的气象部门应用中还存在着时间、空间难以精细化的问题。另外,预报的准确率同样影响着气象科技服务的发展。基层的气象部门受地方条件和人员编制的限制,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本科以上学历人员比较少,中、高级工程师相对缺乏,对一些较为困难的数值分析能力还不够,很难做到定时、定点、定量,再加上一些年纪比较大的老员工知识结构老化,接受新知识相对困难,这些因素都制约了气象科技服务的发展[2]。
2.3 互联网的挑战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人们对于气象信息的多元化需求更加的明显,人们获得气象信息已经不再单纯依靠广播电视、语言信箱、手机短信,而是通过更加方便、快捷、丰富的互联网软件获得天气信息。随之而来的是诸多的问题,首先是气象影视广告业务的下滑。由于网络的普及,电视台的观众量下滑,气象信息的获取也不再单纯靠电视台的气象播报,电视台也不再重视。其次是12121气象语言信箱拨打率的下滑。一方面是12121气象语音信箱的服务产品单一,查询相对麻烦,另一方面是宣传的不到位,许多人并不知道12121气象声讯电话号码。再次是气象短信不能满足用户需求。随着4G时代的到来,文字短信的市场竞争力急剧下降,人们更加倾向于收看页面更加华丽、内容更加丰富的气象信息,运营商必须重视这个问题[3-4]。
3 气象科技服务发展的措施
3.1 转变发展观念,提高市场意识
新形势下,气象科技服务发展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体制,转变发展观念,提高市场意识。2014年安阳市气象局根据河南省气象局下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气象科技服务收费工作程序的通知》要求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安阳市气象部门工作实际情况,制定了《气象科技服务收费审核管理办法》。这表明了气象科技服务部门已经清晰地意识到市场规范化的重要性,未来要进一步按照“公开透明、规范收费”的原则,“告知、协议、服务、收费”工作程序,提高气象科技服务的市场竞争力,推动气象科技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
3.2 加强技术研发,培养技术人才
要开展全方位、多形式的专业气象服务,气象部门必须拥有充足的资源、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能够按照客户的需求提供精细化、准确率高的气象信息产品。目前,安阳局正在和科技公司共同研发移动终端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投入运营后,我们准备依托该系统,采用新的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大力发展专业用户。而现阶段要积极引进、培养人才,需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将气象科技服务从业人员引入人才发展战略当中;二是要加强技术人才的培养,鼓励员工进行继续教育,以及培养技术强、懂市场、会研发的新型技术人才,提高气象科技服务的水平,促进气象现代化发展。
3.3 优化传统媒体渠道,发展新媒体业务
首先,要加强和电视台的联系沟通,提高气象节目的制作质量,提高天气预报的收视率和经济收益。其次,要加强气象科技服务宣传,根据不同需求设计不同的语音信箱,如设置农业气象服务信箱,提高拨打率。上年安阳市气象局通过和广告公司合作,在全市范围内制作了近万平方米的墙体宣传公告宣传12121,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拨打率有明显的提高。再次,要实现气象短信产品多样化,加强和三大运营商的沟通,开发研制彩信动漫天气预报短信来发展新用户。最后,要探索新媒体业务,利用互联网及移动网络这个巨大的新型平台,用微信、微博、新闻客户端等新媒体手段,摆脱了程式化的刻板描述和无趣说教,通过幽默有趣、轻松欢乐的形式为公众提供气象信息产品,切实提升科技服务的发展水平。
4 结语
新形势下,作为我国气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气象科技服务在我国的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各地区必须加强对气象科技服务发展存在的问题的深入研究,认清新形势,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谋求新发展,实现气象事业的现代化目标[5-6]。
5 参考文献
[1] 汪文理,刘衡军,陈世文.新形势下加强气象科技服务的思考对策[J].农业与科技,2013(7):197.
[2] 陆桂荣,伍湘渭,滕丽峰,等.日照市气象科技服务发展浅析[J].气象与环境学报,2006(5):53-55.
[3] 张武龙.基层气象部门为农服务调研分析[J].上海农业科技,2011(6):12-13.
[4] 李树丛.滦平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现状和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15(6):233-234.
篇8
[关键词]设施农业;气象业务服务;赤峰市
1赤峰市气候特点及其对设施农业的影响
赤峰市位于内蒙古东南部,位于大兴安岭南段和燕山北麓山地,同时也是广大河流流经区,多山地丘陵,地势西高东低,同时赤峰市属于半干旱地区和暖温带地区,其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明显,冬季寒冷且漫长,春季又比较干旱少雨,并且大风大气也比较多,夏季和秋季都比较短暂,因其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加上在市内多山地丘陵,使得赤峰市境内经常天气变化多端,气象灾害频发,大风、暴雨、冰雹及干旱等是赤峰市主要的几种灾害。赤峰市近年来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建立了一些优质的蔬菜示范区和林果业种植,其产品销售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赤峰市的设施农业的基础设施不完善,使得设施种植受到天气影响较大,再加上该市的农民对设施农业投入的大棚的结构简单,其抵抗大风、冰雹、积雪的能力比较差,因此遇上大风天气、冰雹天气和下雪天时,大风、冰雹和积雪容易破坏设施,为设施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威胁,同时也给农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加强设施农业气象服务工作是有效保证设施农业安全及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经。
2赤峰市设施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工作现状
赤峰市为了提高气象服务水平,市内气象各部门不断的增加设备和引进先进设备,加强对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同时对于市内一些偏远的乡镇地区,通过安装气象服务站或者通过给用户手机免费的发送气象信息等方法把气象信息送到每家农户中。以便减少气象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
3赤峰市设施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
3.1气象服务内容单一
赤峰市气象服务相关部门对于设施农业方面的气象预报涉及的方面比较单一,不够全面,通常只是一些常规的天气预报和灾害天气的预警而已,但是不同的地区,其气象会有所偏差,但是赤峰市气象服务部门很少将这些大环境与小环境相互联系起来,没有完全深入到基层农户中去,没有很好的了解设施农业种植户的真正的需求。
3.2气象检测服务不够全面
设施农业种植户,通常会在设施大棚类安装气象要素的检测仪来获取小气候的资料,同时这也是气象部门为设施农业提供气象服务的重要标准之一,但是气象部门除了在农作物生长期间提供了相对较好的服务以外,其余在农业种植前以及收获后常容易忽视一些气象预报,使得在选种育种以及收获储存和运输方面依然容易受到气象灾害的影响,目前这种不全面的设施农业气象服务仍然存在。
3.3缺少专业人员
赤峰市内有的气象服务站的气象专业人员比较少,有的气象站台一人有着多种职务,也有的地方气象服务站的人员的技术水平也比较低,这已经不适应现展较快的农业产业结构,同时有的地方的气象服务台的设施设备还比较单一,因此设施农业气象服务除了急需引进一批先进的技术之外还需要引进一批高技术人才,建立一支专业的设施农业气象服务队伍。
4设施农业气象服务工作的对策
4.1加大科技投入
气象预报的及时、准确有利于气象服务的开展近年来,赤峰市各级政府部门越来越重视设施农业气象服务,在财政上也对其进行大力的支持,使得各地方的气象部门的设施设备不断完善,气象化水平较以前也有所提升,但是气象服务事业是一种基础性的社会公益事业,同时气象服务事业也是一项科技性的事业,因此需要政府加强对气象服务事业的科技投入。
4.2提高人们的认识水平
现代农业其科学技术含量较高,需要广大从事设施农业的农民不断的提高自身素养,因此气象部门应该通过多种手段,多种渠道大力的宣传气象服务的重要性,同时也可以开设一些培训班,为农民讲解气象要素和设施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帮助农民掌握一些农业气象知识,让农民学会用一些科学的、先进的技术进行设施农业的种植,从而更好的促进设施农业的发展。
5结语
篇9
关键词:气象为农服务;现状;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S1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333200
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受天气、气候条件的影响较大,所以掌握当地气候资源环境,获取及时、准确天气预报信息在农牧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现代农牧业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农牧业生产过程对气象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气象为农业服务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1 阿合奇县气象为农牧业服务现状
1.1 建设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
阿合奇县气象局高度重视对农牧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牧区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开展专业化农业气象监测预报技术系统建设,使得现代农业气象科技成果惠及更多农牧民。
1.2 加大为农服务力度
阿合奇县气象部门围绕社会经济发展,建立和完善气象预警信息和灾害情况信息互通共享机制,切实落实和发挥政府职能作用,按要求完成区域中小河流和滑坡点暴雨、洪涝灾害风险普查工作。不断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和流程,加强应急演练和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推进农村气象服务站、为农气象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充实天气预报内容并保障正常运行,给广大农牧民群众传递及时有效气象信息。
1.3 搭建特色服务平台
开通“阿合奇牧讯通”短讯服务热线和23个“牧场小喇叭”,针对农牧民生产生活所需,及时订制、播报天气变化、惠农政策、就业服务、民政救助等咨询服务538条,搭建通讯服务平台。组建35支流动便民服务队,深入29个边远牧业点开展流动科普送教、巡回送医下乡、一线结对帮扶等流动服务83场(次),做到流动服务进村入户,搭建流动服务平台,最大限度发挥村级事务代办点便民惠民“直通车”“一站式”服务平台作用。
1.4 气象为农服务形式多样
借助手机短信、户外电子显示屏、微信微博、电视、收音机、“12121”等第一时间气象信息,建立气象防灾减灾绿色通道。在关键农事季节深入开展农作物春耕预报、夏收夏种、秋收秋种等农业气象专题分析及农用天气预报服务,为当地政府和农业部门指导农业生产提供决策信息。通过农情和灾情调查,详细了解农牧民对气象服务需求,开展有针对。
2 气象为农牧业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2.1 农牧民对气象知识的了解较少
农民知识水平有限,不懂得利用先进科学技术进行农牧业生产,不能按照天气气候变化开展农业种植。
2.2 开展专项气象服务能力不足
基层气象部门缺少专业人员,农业气象人才缺乏造成农业气象预报产品针对性和专业性差,不能更好为三农服务,阻碍“两个体系”建设发展。
2.3 气象为农服务信息单一
阿合奇县气象部门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开发程度较低,农业气象科技服务信息产品单一,很难满足现代农牧业发展需要。
3 阿合奇县气象工作为农牧业服务发展建议
3.1 丰富气象服务产品
针对现代农牧业生产对气象服务信息产品的依赖和需求,不断创新农业气象服务方式,丰富气象服务内容,积极开发适合现代农牧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专业气象服务产品,发挥为农牧业服务作用。
3.2 提升气象为农服务能力
提升阿合奇县气象局短时、短期和中长期天气预报能力,将从区域自动气象站和小气候站中获取的气象要素数据信息应用在为农气象服罩小=手机短信气象服务工作做好,提升气象信息及时性和准确性。气与林业、农业等部门加强联系,组成专家联盟,共同研究农牧业科学种植方法和不同生育期内应对各种天气状况对策。加强服务人才培养,遵循“请进来、走出去”方针,开发“三农”气象服务产品,提升气象为农服务针对性。
3.3 完善人工影响天气工作
建立健全人工影响管理体系,优化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系统。加强气象灾害监测和预警体系构建,完善安全监控系统,提升作业科技含量。积极引进科技人才,加强科技创新,提升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确保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发展,提升人工影响天气科技水平,增强人工影响天气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人影工作在农牧业中的作用。
4 结论
农牧业生产离不开气象服务支撑和保障。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气象灾害频繁出现,给农牧业生产带来影响。气象部门应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新时期农牧业生产的实际需求为牵引,充分发挥气象预报预警、气象防灾减灾作用,全面提升气象为农牧业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篇10
电视天气预报能够有效减少农民的灾害损失。农民通过天气预报能够在最适合的自然情况下种植农作物,开展种植业、设施农业、畜牧业的生产,能够保证农作物的成活率。农民还会根据天气情况对农作物进行适时施肥、防虫打农药、除草等。尤其在夏季,降水较频繁,农民更加关注天气的变化情况,通过下雨量的多少,经验丰富的农民能够推算出农作物的生长及成活情况。从农业的播种到秋收,准确的天气预报为减少农业灾害发挥重要作用。例如:在遇到冰雹、暴雨、台风等气象灾害前,电视天气预报对其进行提前的预告,能够有效提醒农民做好补救措施,减少自然灾害给农业生产带来的损失。
2电视天气预报对三农问题的对策
2.1提高天气预报准确性
为避免自然环境为三农带来的灾害,应加强电视天气预报的准确性与时效性。在面临自然灾害的问题上,天气预报发挥着重要作用[3]。例如冰雹、暴雨、泥石流、强风、冰冻等自然灾害,会对农作物产生直接的毁灭性灾害,使农业生产产量减少,甚至导致农民一年的辛勤劳动都付之东流。因此,应进一步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使农民在自然灾害面前,做好全面的防护措施,以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现今,切实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已成为气象界最关注的难题。在这一过程中,要求各部门加强对灾害信息的获取,专业的气象专家根据天气情况对其进行详细的解答,并提出预防措施。要求气象信息第一时间传递到人们手中,及时对准确信息进行传递,才能够及时预防灾害。
2.2突出实用性、增加防灾减灾内容
为切实服务三农,应提高对电视天气预报的实用性。气象信息部门应加深对三农现状的了解,深入到农村,了解农业的生产步奏以及农作物生长时间,对农作物的栽种到秋收进行实时跟进,最大限度发挥气象为农服务的作用,使农民能够根据天气情况进行适时的栽种。气象台还应加强对灾害信息量的采集,对各地区现状进行播出,并对其出现的灾害进行防护性总结,提出有效措施,根据各类灾害的特点及后果进行准确及时的信息传递,在农村气象信息传播中,提高电视气预报播放的频率,使农民及时对其进行预防。
2.3加强气象信息传播途径建设
为更好地服务于“三农”,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给农业发展带来的灾害,气象系统应不断丰富服务手段、加强气象信息传播途径建设,不但对天气情况进行整点播报,还应设置电视屏幕的滚动播放。在遇到灾害天气的情况下,能够通过电视天气预报对信息进行及时的传递。气象系统还应在完善自身建设的同时,加强农民对灾害措施的了解,达到及时播报、及时防范的效果。在了解天气状况的同时,对可能发生的事件与灾害进行研究分析,并对该地区的人们进行灾害预防的宣传,使农业得到正确的灾害预防,从根本上减少了自然带给人们的灾害。
3结论
- 上一篇:安全管理亮点工作
- 下一篇:初中团委年度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