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安全分析范文
时间:2024-01-12 17:48: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力系统安全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电力系统 信息安全 入侵检测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新型电气设备层出不穷,人们对电的需求量和依赖性日益增长。电网规模逐年猛增,要给居民提供安全、可靠、持续稳定的电力供应,传统的信息监控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时展的要求。现代信息化技术在电网系统中的应用,给电力系统的高效、快捷管理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同时也给电网信息的一致性、完整性和安全性提供了一定的保障。早期的电力系统仅局限于局域网,在安全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不是很大,但是目前电力系统信息化由局域网变成了广域网,因此在进行维护的过程中,必须要防止互联网上各种不安全因素给电力系统造成的破坏。笔者结合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对电力系统信息化的安全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1 电力系统信息化安全风险分析
根据电力系统的特征和网络现状,目前电力系统信息化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风险:(1)物理安全风险:主要指多种不可预测的环境意外情况对电力系统造成的危害,例如:火灾、电源故障、设备被盗等。(2)网络边界安全风险:主要是指多种未经授权的恶意访问、病毒攻击等对电力系统造成的危害。(3)系统的安全风险:主要是指网络操作系统自身存在的安全漏洞、补丁更新不及时对电力系统信息化造成的破坏。(4)应用安全风险:主要是指电力信息化系统在应用过程中的资源共享、电子邮件系统等安全性被破坏对电力系统信息化造成的风险。(5)管理的安全风险:主要是指在使用互联网过程中由于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及维护人员的不专业性对电力系统信息化造成的风险。
2 电力系统信息化的安全需求分析
通过上述电力系统信息化安全风险分析可知,此系统对于安全需求分析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电力系统中的重要信息极易通过辐射或者干扰等方式泄露出去,因此需对系统机房进行必要的辐射干扰机、构建屏蔽等。在物理安全方面可以进行双机备份、防雷及接地等安全保护。(2)为了保证电力系统和外网连接的安全性,可以在内网和外网之间配置IP加密,建立隔离网络;在不同区域、不同网络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时要配置相应的防火墙系统;为了进一步提高网络之间数据传输的安全性,还要在系统内配置入侵检测系统,以避免受到恶意攻击。(3)对电力系统配置两个安全系统:第一,安全评估系统。该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定期对运行中的信息网络进行不安全因素扫描,及时发现系统中存在的漏洞并进行修复,增强系统的受攻击能力;第二,安全审计系统。该系统的主要功能是防御工作人员出现违规、违纪操作及滥用网络资源等对系统带来安全隐患。(4)电力系统需要配置防病毒系统,以保护系统数据、服务器等不受到病毒的破坏;提高电力系统运行平台的安全水平,对运行系统进行技术的升级、更新、打补丁等,提高系统安全性;提高系统应用程序的安全性,例如:电子邮件、www系统、数据库等降低系统的安全风险。(5)建立完善的身份认证系统,提供数字签名、认证服务等,保证系统中数据的完整性及限制性访问;建立数据恢复系统,防止意外出现;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应急机制,防止人为风险及提高应急事件的快速响应。
3 电力系统信息化安全技术解决方案
3.1 解决方案之防火墙
防火墙是将局域网和广域网进行隔离的防御系统。在电力系统中使用防火墙可以对内网进行划分,对于内部系统中要网段进行隔离,通过限制性访问来降低外网造成的不良影响。但是防火墙也存在以下几个不足之处:第一,对于通向系统站点的后门无法阻止;第二,无法对内部系统进行保护;第三,无法防御数据驱动型的攻击。同时,防火墙本身没有较强的防攻击能力,极易成为被攻击的对象。
3.2 解决方案之入侵检测系统
为了弥补防火墙的不足之处,在电力系统信息化中应用入侵检测系统(IDS)是常用的措施。IDS的主要功能是对于入侵的病毒进行实时监测及防护,该系统能够主动探测到网络中的入侵和攻击行为,例如:能够记录数据异常现象、能够对危险方式进行实时报警、能够阻断攻击通讯等。但是IDS系统也存在着自身无法客服的缺陷,难以解决误报及漏报的问题,此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安全评估系统来配合确认。
3.3 解决方案之漏洞扫描技术
随着攻击性手段的复杂化,对电力系统抵抗破坏的能力进行分析能够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安全扫描分析系统能够检测出系统存在的安全漏洞,评估系统的安全性能,是保证系统安全性的重要技术。工作原理是采用模拟攻击的方式对工作站、服务器、书库据等进行逐项检测检查,同时提供安全分析检测结果,为系统的修复提供技术依据。
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及漏洞扫描技术三者配合起来能够较好的为电力系统提供安全保障。
3.4 解决方案之防病毒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病毒的种类和传播方式形式多样,同时网络病毒传播速度快、危害大、途径多,对整个电力系统的危害很大。其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数据丢失;第二,网络通信阻断;第三,打乱正常的工作秩序等,这些危害造成的损失往往无法估量,因此,防病毒侵害已经成为保护计算机安全的重中之重。针对目前病毒的特点,防病毒技术必须具有实时监控、支持多平台运行及多种应用程序对病毒进行不间断的监控和处理,目前常用的防病毒手段主要有特征代码法、行为检测法及感染实验法等。在电力系统信息化进行实际应用时,由于要考虑成本、网络综合性能等方面的原因,网络层多是基于Unix平台,服务系统通常为Linux、windows等,要真正实现防止病毒传播的目的,必须对这些系统采取全面统一的防病毒保护措施。
4 结语
现阶段,我国电力系统信息化网络采用的是TCP/IP技术,该网络极具开放性,导致它极易受到各种不安全因素的攻击和干扰;同时,随着网络应用的日益增多,电力网络的安全需求也与日俱增,如何能够更好的保证电力系统的信息安全是电力企业将要面临的重要课题,需要相关专业人员持续不断的分析和探究。
参考文献:
[1]雷炳晖,霍艳萍,基于IEC标准的配网管理信息系统集成和应用[J].高电压技术,2011(50):1160-1162.
[2]陈颂,王光伟,刘欣宇等.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研究[J].通信技术,2012,45(1):135-137.
篇2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对策
中图分类号:TM77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和电网结构都有了较为明显的改进,经济的发展,使工农业生产进程加快,对电能的需求量加大,也对电网的稳定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电网改造速度的加快,电网的安全性有了较好的提高,但在运行中也难免会有不稳定因素发生,所以继电保护设备作为电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电网的安全运行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是运行维护人员需要急切解决的问题,电力设备及时有效的检修维护是继电保护装置可靠性的基础。
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概念
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外界因素(如雷击、鸟害呢)、内部因素(绝缘老化,损坏等)及操作等,都可能引起各种故障及不正常运行的状态出现,常见的故障有:单相接地;三相接地;两相接地;相间短路;短路等。
电力系统非正常运行状态有:过负荷,过电压,非全相运行,振荡,次同步谐振,同步发电机短时失磁异步运行等。
继电保护可以快速的切断故障,消除不正常的运行状况,所以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属于一种保护电网运行安全的自动装置。所以当有危及电网安全的故障发生时,继电保护会发生报警信号并自动采取措施以终止不稳定因素的发生。
1.1继电保护的基本任务:
(1)自动迅速,有选择的跳开特定的断路器;
(2)反映电气元件的不正常运行状态。
1.2电力系统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速动性;选择性;灵敏性;可靠性。
2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现状
2.1微机在继电保护中的大量普及。
随着计算机的广泛推广普及,微机开始在继电保护装置中开始使用,计算机在计算方面具有极强的运算能力和分析能力,所以在提高继电保护装置的性能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所以在近年来,计算机广泛在继电保护装置上开始使用,且利用率呈上升趋势,针对高压的电力系统,微机的保护功能具有更强的性能。
2.2继电保护与前沿技术相结合。
当今继电保护技术已经开始逐步实现网络化和保护、测量、控制、数据通信一体化。计算机网络作为信息和数据通信工具已成为信息时代的技术支柱,其与继电保护的结合是实现现代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保证。现代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要求每个保护单元都能共享全系统的运行和故障信息的数据,使得各个保护单元与重合闸装置在分析这些信息和数据的基础上协调动作,实现这种系统保护的基本条件是将全系统各主要电气设备的保护装置用计算机网络连接起来,即实现微机保护装置的网络化。现在微机保护的网络化已经开始实施,但是它还处于起步阶段,要实现我国微机保护的全面网络化,还需要广大继保人员的不懈努力。
2.3使用人工智能(AI)、自适应控制算法等先进手段。
人工智能技术(如专家系统、人工神经网络ANN等)被广泛地应用于求解非线性问题,较之于传统方法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众所周知,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是一种普遍的离散控制,分布于系统的各个环节中,而对系统状态(正常或事故)进行判断,即状态评估,是实现保护正确动作的关键。由于AI的逻辑思维和快速处理能力,AI已成为在线状态评估的重要工具,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电力系统的多个方面中,特别是继电保护方面,其在控制、管理及规划等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自适应继电保护的概念始于20世纪80年代,它被定义为能根据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和故障状态的变化而实时改变保护性能、特性或定值的新型继电保护,其基本思想是使保护能尽可能地适应电力系统的各种变化,进一步改善保护的性能。自适应继电保护具有改善系统的响应、增强可靠性和提高经济效益等优点,因此,如今在输电线路的距离保护、变压器保护、发电机保护和自动重合闸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3确保继电保护安全运行的对策
3.1继电保护装置检验应注意的问题。
在继电保护装置检验过程中必须注意:将整组试验和电流回路升流试验放在本次检验最后进行,这两项工作完成后,严禁再拔插件﹑改定值﹑改定值区﹑改变二次回路接线等工作网。电流回路升流和电压回路升压试验,也必须在其它试验项目完成后最后进行。在定期检验中,经常在检验完成后或是设备进人热备状态,或是投入运行而暂时没负荷,在这种情况下是不能测负荷向量和打印负荷采样值的。
3.2定值区问题。
微机保护的一个优点是可以有多个定值区,这极大方便了电网运行方式变化情况下的定值更改问题。但是还必须注意的是定值区的错误对继电工作来说是一大忌,必须采用严格的管理和相应的技术手段来确保定值区的正确性。
3.3一般性检查。
首先清点连接件是否紧固焊接点是否虚焊机械特性等。现在保护屏后的端子排端子螺丝非常多,特别是新安装的保护屏经过运输搬运,大部分螺丝已经松动,在现场就位以后,必须认认真真一个不漏地紧固一遍,否则就是保护拒动,误动的隐患。其次是应该将装置所有的插件拔下来检查一遍。
3.4接地问题。
继电保护工作中接地问题是非常突出的,大致分以下两点:首先,保护屏的各装置机箱屏障等的接地问题,必须接在屏内的铜排上,一般生产厂家已做得较好,只需认真检查。最重要的是,保护屏内的铜排是否能可靠地接入地网,应该用较大截面的铜鞭或导线可靠紧固在接地网上,并且用绝缘表测电阻是否符合规程要求。
3.5工作记录和检查习惯。
工作记录和检查习惯是每一个继电工作者都应该具有的工作习惯,良好的工作记录能及时发现工作中任何环节的疏漏,对以后继电保护工作也是一个良好的参考借鉴。
结语
电力企业作为能源工业之一,国家一直有相关的政策扶持,所以在发展上也一直呈上升速度快速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高科技技术开始介入电力企业的发展过程当中,继电保护技术也在接受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所以在继电保护技术的使用上我们应加强学习和研究,使继电保护技术不断朝着一体化及智能化的方面发展。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电力系统;安全;可靠
中图分类号:F470.6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电力企业的安全运营是企业发展的最重要环节,它对企业的持续和谐发展和效益的提高有着重大的影响。随着电力市场化的逐步加深,供电系统的安全性就显得日益重要。因安全性问题而导致的电力事故将会给国民经济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本研究将从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分析、提高电力系统安全可靠性的措施分析及未来电力安全发展的新机制探究三个方面进行逐一论述。
1.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性概述
1.1电力系统安全问题的起源
电力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是通信和信息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广泛应用的产物。与其他行业相比,电力行业拥有的“大数据”资源更为丰富,包括各种海量的用户信息、业务信息以及基础资源和平台资源等,由此可见,电力系统信息安全已成为影响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问题,一旦电力系统出现安全问题,无论是潜在威胁还是事故后果都会对我国的电力系统造成巨大的伤害。如今的电力生产,安全上的硬件投入可谓是面面俱到,无微不至,可有时事故仍会频繁发生。事故分析显示,大多数原因是由于人们的安全意识薄弱引起的。就此提出了电力系统安全可靠性问题。安全是电力生产正常经营的基础和前提,只有电力企业重视起安全生产,并把安全生产作为企业生存、发展、壮大和保障社会稳定的头等大事,把电力安全作为企业发展的主题,那么,我国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性也会随之增加。
1.2保证电力系统安全可靠的必要性
安全是电力生产正常经营的基础和前提,电力企业历来十分重视安全生产,并把安全生产作为企业生存、发展、壮大和保障社会稳定的头等大事,安全是永恒的主题。电力企业的安全运营是企业发展的最重要环节,它对企业的持续和谐发展和效益的提高有着重大的影响,同时也直接关联着每一位员工家庭的幸福。 近年来电力大系统由于安全稳定性破坏而导致的大停电事故不断出现,这表明电力系统迫切需要更强有力的方法来实现其在线实时安全监视、防御与控制。这就让我们从风险的角度对电力市场环境下的电力系统安全可靠性问题进行了再认识。发现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人类要生存,要发展,要安居乐业,首先想到的就应该是安全,而作为以人为本,直接为人类创造社会财富的电力企业,要生存,要发展,要追求效益最大化,实现电力系统的平稳运营,就更应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
1.3电力设备的安全使用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力资源的应用面不断扩大,由于电气设备在使用中时常与人体有直接或间接的接触,如果对电气设备使用维护不当其所隐藏的问题和麻烦也显现出来了,在这个时候,电气的安全使用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怎样合理、安全地使用各种电气设备,提高设备的安全使用性能,就成了人们所关心的问题。首先,绝缘体在理想情况下是完全不导电的,在实际应用中的绝缘体在外加电压后有利于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其次是接地保护又常称为保护接地,就是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接地体连接,以防止因电气设备绝缘损坏而使外壳带电时,操作人员接触设备外壳而触电。因此,确保电力设备的安全使用也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可靠平稳运行的有效手段之一。
2.提高电力系统安全可靠性的措施分析
2.1电力系统信息安全的建设
伴随各类电力网络的兴建与用户数量的激增,电力单位IT系统上承载的信息数据规模越来越庞大,因此加强电力系统信息的安全建设是提高我国电力系统安全可靠的有效方式之一。与其他行业相比,电力行业拥有的“大数据”资源更为丰富,包括各种海量的用户信息、业务信息以及基础资源和平台资源等,大致可分三类:一是电力企业生产数据;二是电力企业运营数据;三是电力企业管理数据。再加上“智能电网”衍生出的各种新型业务,也会使“大数据”资源放量增长,这对电力单位信息安全维护能力都将是巨大的考验。鉴于电力系统涉及众多机密的特殊性,电力系统信息技术中心最好独立搭建数据恢复平台,配备知根知底的专业数据恢复设备,避免存在数据恢复设备本身可能有后门、木马、存储功能等滋生的数据泄密问题,全方位保障电力系统的信息数据安全。
2.2电力安全监控系统的应用
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对输变电企业内各类主要设备的运行和人员的操作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输变电企业通过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从遥控、遥信、遥测、遥调到遥视,不断地提高生产自动化的水平。通过变电站安防及视频监控系统,可以远程巡视各类设备的运行情况、人员的操作情况,实时获得现场的报警信息,通过录像记录对事故情况进行追忆。智能电网安防及视频监控系统统的研究和应用在国内处于快速成长期,将其应用到智能电网数字化变电站领域,利用高清晰度视频图像对电网关键设备的运行状况记录分析,实现在线远程监视及监护,对促进电力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2.3精心运维确保电网安全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电网用电负荷不断攀升、电外送不断增加,国家电力网络系统的检修部门所辖设备长期处于高负荷运行。但为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国家电力系统的检修人员常年人如同那高耸云端的铁塔一般刚毅、坚强,无论是酷暑炎夏,还是冰雪寒冬,始终牢记责任与使命,精心呵护着电力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其牢固树立“大安全”的理念,始终围绕“保人身、保电网、保设备”这个重点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隐患排查治理等检修项目,对各类规程、制度进行了全面梳理,全面推行标准化作业流程,严格现场安全风险管控和到岗到位制度,杜绝一切习惯性违章,确保输电线路“零缺陷”投入运行。
3.未来电力安全发展的新机制探究
随着我国对电力系统的要求不断提高,智能电网将会成各大城市未来电力安全发展的新机制选择。智能电网是城市实现清洁能源接入、节能减排、信息基础等设施建设,也是城市相关产业发展的基础之一。首先,智能电网能加速现有产业的节能转型,创造新型产业,促进经济结构转变。其次,在智能电网发展过程中,可以通过推广“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等技术,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除此之外,智能电网是城市智能化主观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客观需要的能源载体。智能电网不仅能确保城市用电安全可靠、促进城市绿色发展、构建城市神经系统,更能提升城市相关电力产业的发展,有效落实我国对电力系统安全可靠方面的相关需求。
4.结语
总之,安全可靠是电力生产正常经营的基础和前提,只有一个安全可靠的电力系统才能确保电网设备的正常运行,才能保障电能的正常供给。全方位探究提高我国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性保障措施,全方面综合分析电网运行安全可靠性及其对人们日常的经济活动、工作生活的影响,是目前我国电力系统主管部门的首要工作任务。
参考文献:
[1] 周孝信,郑健超,沈国荣,等.从美加东北部电网大面积停电事故中吸取教训[J].电网技术,2009,27(9):T1.
篇4
关键词:电网调度;管理;安全运行;
0 前言
电网调度的主要任务是组织、指挥、指导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及事故处理,电网调度安全管理工作的好坏, 将直接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及事故处理。近年来, 随着国家工农业迅速发展,城乡电网的改造升级, 电网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 现代化智能电网系统的开发运用使电网调度的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 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1、电网运行安全稳定性分析
在电力系统运行中,保证系统稳定至关重要,如果系统稳定性遭到破坏,可能导致系统瓦解和大面积停电等灾难性事故,给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失。随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控制技术以及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有关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性也出现了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1.1 数据提供的信息量不足电网运行的数据包括数字仿真数据及系统中各种装置所采集的实测数据,如管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以及各种仿真软件仿真生成的数据。然而工程技术人员通过这些数据所获取的信息量仅仅是全体数据包含信息量的部分,隐藏在这些数据后的还有极有价值的信息是电力系统各种失稳模式、发展规律及内在的联系,对电网调度人员来说,这些信息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1.2 安全稳定性的定量显示电力市场的形成发展,使系统运行在临界状态附近,安全裕度变小,调度人员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因此,应深入了解新的市场环境下电力系统全局安全稳定性的本质,找出电力系统各种失稳模式、内在本质及对其发展趋势的预测,同时,使用浅显易懂的信息来定量估计系统动态安全水平,估计各种参变量的稳定极限,为调度人员创造一个简易实用的条件来处理、分析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问题。1.3 安全稳定性的评价及控制由于电力系统的不稳定类型极其复杂,无法完全预测,调度人员需要更多的专家、更有价值的信息来预测及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来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这就对安全稳定评估算法的实时性、准确性及智能性提出了挑战。
2、保证电网安全运行的条件
1、合理的电网网架结构;2、可靠的继电保护;3、高素质的调度人员;
结合工作实际, 笔者认为, 在现有电网的结构下, 加强调度管理, 特别是加强继电保护和运行方式的运行管理, 提高调度人员的素质水平, 杜绝误调度、误操作事故的发生, 是保证电网安全运行的关键。
3、加强继电保护的运行管理
继电保护既是电网运行的安全屏障, 同时又可能是电网事故扩大的根源。搞好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管理, 使继电保护装置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才能确保其正确动作。
运行管理的关键是坚持做到“三个管好”和“三个检查”
3.1 三个管好
(1)管好控制保护设备: 控制保护设备不同单元用明显标志分开, 控制保护屏前后有标示牌和编号, 端子排、信号刀闸有双编号, 继电器有双编号且出口继电器标注清楚。便于运行中检查。
(2)管好直流系统及各个分支保险: 定期检查直流系统及储能元件工作状态, 所有保险制订双编号, 定期核对保险编号及定值表, 检查保险后的直流电压。
(3)管好压板: 编制压板投切表或压板图, 每班检查核对,做好投切记录, 站(所)长抽查, 压板的投切操作写入操作票。同时在保护校验后或因异常情况保护退出后需重新投入前, 应测量压板两端是否有电压, 以防止投入压板时保护误动。
3.2 三个检查
(1)送电后的检查: 送电后除检查电流表有指示, 断路器确已合上外, 还需检查保护、位置灯为红灯, 正常送电瞬时动作的信号延时复归。
(2)停电后的检查: 除判明断路器断开的项目外, 还需要检查位置灯为绿灯, 正常停电瞬时动作的信号延时复归。
(3)事故跳闸后的检查: 除检查断路器的状态、性能外, 还需要检查保护动作的信号、信号继电器的掉牌情况、出口继电器的接点、保险是否完好, 必要时检查辅助接点的切断情况。
4、加强运行方式的管理
加强电网运行方式的管理应做好四项主要工作:
1. 把运行方式管理制度化, 从制度上规范电网运行方式的管理工作, 年运行方式的编制应依据上一年电网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进行防范, 即将反事故措施落实到运行方式中。
2. 技术上加强电网运行方式分析的深度, 在运行方式的分析计算上, 对于母线和同杆并架双回路故障下的稳定性必须进行校核计算分析; 对重要输电断面同时失去2条线路, 或联络线跳闸导致电网解例也应进行分析。
3. 对最不利的运行方式, 如网架变化以及严重故障时对电网安全运行的影响提出对策。有组织、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事故预想和反事故演习, 细化防范措施, 防止电网事故于未然。
4. 使用计算机软件建立健全数据库系统, 提高运行方式的现代化管理水平。系统要有足够的容量, 在事故袭来时系统的用户才不至于失电,使系统的安全水平符合要求。系统的排线方式要便于消除局部设备的过负荷、过电压等险情。
5、作好事故预想, 预防误操作、误调度
调度人员在下令改变电网运行方式、指挥停送电操作和处理事故过程中,防止误调度、误操作事故的发生是调度人员的主要工作和重要责任。应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
1. 事故预想要做到: (1)预想事故, (2)安全分析, (3) 改变调度方案, (4) 判断是否得出最合理方案, (5) 根据最终方案进行调度控制。提高调度人员的安全意识, 增强责任心。坚持定期安全活动, 学习误调度、误操作事故通报, 真正吸取教训的目的。
2. 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堵绝习惯性违章。误调度、误操作事故都是因为执行规章制度不严格、不认真造成的, 因此, 在工作中必须养成自觉认真执行规程制度的习惯, 克服习惯性违章。如调度员在受理线路工作票时, 必须严格把关, 仔细认真地进行审查, 对工作票所列任务、安全措施及要求, 逐项审核,不合格的工作票必须重新办理; 下倒闸操作命令, 术语要规范,并严格执行调度命令票制度。
3. 加强技术培训,提高调度人员的业务素质。随着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应用, 电网的现代化水平越来越高, 对调度人员的业务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调度人员应不断学习新技术、新知识,提高业务技能, 以胜任本职工作。
4. 加强设备的可靠性。调度员要对电网运行方式、电网主设备的运行状况和当班需要完成的工作做到心中有数, 并针对当时天气、电网运行方式和当班的主要工作, 做好事故预想, 提前做好应对措施, 以便在发生异常时, 能够及时果断进行处理。对输电线路的检修工作, 要重点警示, 杜绝误调度事故的发生。
篇5
与公网不同,此网络常位于偏远地区,实时监测变电站和电力线路的运行状态,以使电力系统能够稳定运行。电网的不断扩大,促进了电力通信网的扩大发展,复杂度也随之提高,因而其安全防护技术的研究非常重要。不像公网具备较为完善的安全防护技术,电力通信网的安全防护技术较为薄弱,未形成相应的科学合理的规范和防护体系。所以,电力通信网的安全防护技术值得更加深入的研究。
2电力通信网安全防护措施中存在的问题
电力通信网的不断扩大发展,逐渐成为支撑着调度自动化、运营市场化和管理信息化的发展模式。电力通信网为一个大而完整的网络,各个部分相互联系与作用,任一部位出现故障都将对整个电力通信网的服务质量造成影响,严重的话还将威胁到电网自身的安全可靠运行。目前,我国已开展了许多电力通信、电网安全性等方面的相关研究,并获得了许多进展。但是电力通信网的安全防护技术尚未成熟,还存在许多问题,现介绍如下:
2.1安全防护措施未形成统一标准
尽管,目前已经存在一些安全防护标准和规范,但大多为企业内部规定的标准和规范。由于这些标准与建立标准的企业利益息息相关,局限性强,难以作为统一的标准应用于整个电力系统,也不利于安全防护系统的长足发展。
2.2缺少有效的评估方法
尽管安全防护方法不断涌现,但是安全防护能力的评估方法却存在许多争议。安全评估方法的缺乏,安全防护能力的评价指标也错综复杂,无法准确、合理的评估电力通信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
2.3未能合理规划安全防护措施
电力通信网的防护偏重于电网运行和组织管理等方面,而未能合理、科学的规划安全防护措施。也就是,在安全防护工作的安排中忽视了防护策略的重要作用,而使防护方案较为紊乱,未能形成清晰的脉络。可以采用加大检修力度、查错排错,排除隐患。
2.4安全防护覆盖范围不够全面
我国电力通信网络的安全防护过度关注传输网和业务网,而较少关注接入网和支撑网的安全防护。由于任一部分电力通信网出现故障将影响到全网的通信服务,因此安全全面的防护措施,确保电力通信网全面的受保护很有必要。物理安全防护措施被忽略电力通信网的安全防护措施对业务保障和维护通信设施等方面较为重视。但是物理安全防护措施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如实施板卡、电源和路由器等三种备份方式确保业务可靠承载。
3电力通信网安全防护需求
为了确保电力通信网络能够安全可靠运行,构建良好的安全防护体系的前提是我们明确电力系统的安全防范需求,主要有以下几点:(1)对电力通信网络的安全层级进行划分,理解安全防护的概念。(2)了解各个层级的防护方式和对象,构建完善的安全防护体系,并系统性的实施安全保障行为。(3)构建各层级的管理机制,使工作流程与管理都标准统一化,形成安全运维的管理方式。(4)提高职工培训力度,优化考核方式。5)加强应对自然灾害的应急处理能力。(5)安全管理平台统一化,实现告警、关联、响应和监控的集中管理。
4总结
篇6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安全运行;措施
中图分类号:TM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35-0091-01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不断的提高,给社会的用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或者运行异常时,继电保护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和最小的区域内将故障设备从电力系统中切除,或者自动发出信号给相关的值班人员对异常运行情况进行调查和处理,有效的防止给电力设备带来损害,给附近区域的供电产生影响。在社会的生产和生活中,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做好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工作,确保继电保护装置的质量,才能够有效的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促进我国电力系统的又好又快发展。
1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概念
电力作为现代社会生活中重要的能源,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继电保护不仅是电网的安全屏障,而且还是扩大电网事故的重要根源,因此,做好继电保护工作能够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继电保护进行的状态检修工作对于缩短停电时间、增加设备使用寿命、改善设备性能、提高设备的安全可靠性以及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继电保护状态检修是在对二次设备状态进行检测的基础上,通过对监测与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对检修的时间和方法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主要包括设备状态监测、诊断和决策内容。
2 影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安全运行的因素
继电保护的二次回路、辅助装置、装置通信、断路器、通道以及接口等是构成电网的重要元件,其安全可靠性对于继电保护的可靠性和电网的可靠性具有重要的影响。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安全运行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2.1 二次设备及回路老化
二次回路设备和回路老化现象,会给保护误动产生影响,导致出口可靠性不高。例如我国的大多数电力单位所运用的继电器型号是20世纪80年代的旧型号,压力不够且节点氧化尘比较多,进而导致出现保护误动问题。在二次回路的分交和直流部分,如果交流回路端出现锈蚀、老化、接触电阻过大的现象,那么可能导致开路,导致保护出现拒动或者误动问题。在电力系统处于低电压或者失电的情况下,不能很好的保证直流部分的安全性,严重者导致出现越级跳闸现象,增加事故的范围。
2.2 电流互感器的饱和
随着我国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变电站的短路电流增大,如果出现出口短路现象,那么导致电流互感器过于饱和。电流互感器的变比误差越大,那么越容易导致灵敏度不高的保护出现拒动现象,或者导致定时限过流保护装置出现拒动情况。
2.3 保护插件的触电松动
保护插件作为微机保护装置重要的功能模块,触电出现松动或者不到位的现象,那么将会导致相应功能退出,导致保护告警、闭锁出现退出运行的情况。触电是帮助继电器实现切换负荷工作的重要部件,大多数继电器都会出现触点开裂、松动或者尺寸位置偏差的问题,不同程度的给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带来影响。
3 确保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安全运行的措施
3.1 政府加大资金投入,提高继电保护的科技水平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企业、政府以及居民对用电量有了更高的需求,用电范围在不断的扩大。由于电力系统的设备越来越复杂,对继电保护装置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满足装置需求的零件不能运用,已经出现老化或者破损的设备需要对其进行及时更换,旨在能够有效的保证继电保护正常、稳定运行。因此,国家应该加大对电力系统资金的投入,电力部门要对资金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旨在能够保证电力系统能够物尽其用,将钱花到关键位置。另外,还要注重对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装置进行研发,提高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进而推动我国的继电保护工作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3.2 对继电保护装置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关进行严格把握
在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选购的过程中,要保证所选择的设备的零件、开关都达到国家相关的规定标准。例如电力系统的一次设备要选择抗饱和能力高、额定开断电流大的断路器。另外,在选择继电保护装置的微机设备时,要选择知名度高、品牌效应好、服务完善的设备。总之,对设备的选择、安装、检验以及试用等各个环节要对其质量进行严格把关。
3.3 定期对继电保护装置的维护工作进行检查
继电保护装置工作是一个严谨、细致的工作,不能出现马虎的情况。因此,在对其进行日常检查工作时,要求电力系统专业人员要具有很强的职业责任感和安全意识,运用高度负责的态度,严格的依据规章流程对仪器设备进行仔细、认真的检查,并将所检查到的结果进行记录和整理,以便能够在需要时进行查阅。另外,电力部门要注重对检修工组人员进行培训,以便其在以后的工作中遇到不同的突况,能够快速、及时的处理,与时俱进的适应电力系统的变化发展,减少电力故障的出现频率,保证工作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3.4 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实施过程进行检查
工作人员要对继电保护装置实施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认真、仔细的检查,例如对芯片、虚焊点、螺丝以及连接件和焊接点的紧固程度等方面进行检查。除此之外,还要对接地工作进行检查,对保护屏进行检查时,对保护屏的各项装置机箱凭证是否和屏内的铜排相连接、铜排是否与地网相接入等方面进行检查。最后,对继电保护中的信息警钟进行检查,如果出现问题,要及时、快速的通知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维修工作。
3.5 提高人们的用电安全意识,使其积极参与到继电保
护工作中
目前,我国对用电量需求较大的主要是企业和居民,因此,除了让政府加大对电力系统的投资之外,还要将企业和人民两个与用电最紧密的主体的自身作用发挥出来。例如通过宣传用电安全海报、举办用电安全讲座以及现场演练等形式,对人们普及电力安全知识,加大传播力度,让人们购买合格、规范的电力设备装置,提高企业和人民对用电设备的安全意识,提高自身的警惕性。一旦发现异常现象,立刻上报给相关电力部门进行有效地解决,将安全隐患消灭于萌芽之中,减少电力故障次数。
4 结 语
总而言之,继电保护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通过政府加大资金投入,提高继电保护的科技水平、严格把握继电保护装置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定期检查继电保护装置的维护工作、检查继电保护装置的实施过程以及提高人们的用电安全意识等措施,来有效的确保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 夏岩.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及计算方法[J].科技创新导报,2008,28(11):76-77.
[2] 黄碧怡.浅谈继电保护应用申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7(31):25-26.
篇7
关键词:智能电网 信息安全 可信平台 云计算
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12-215-02
1 引言
以“自动化、信息化、互动化”为主要特征的智能电网,必将引入更多的智能基础设施,这些设备组成的庞大网络所产生的数据量是传统电网无法比拟的,智能电网也被称为“电网2.0”。如何有效应用电网产生的庞大数据量,是未来智能电网领域的研究人员面临的一大挑战。因此,将云计算方法与智能电网的属性特征相结合,可以提供崭新的解决思路。随着智能电网建设步伐的推进,更多的设备和用户接入电力系统,例如,智能电表、分布式电源、数字化保护装置、先进网络等,它们在提升电网监测与管理的同时也给数据与信息的安全带来了隐患。因此,如何使众多的用户能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下使用电网的服务,成了当前电网信息安全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云计算是在分布式计算、网格计算、并行计算等基础上发展出的一种新型计算模型,云计算的出现使得人们可以直接通过网络应用获取软件和计算能力。IBM公司在2007年末的云计算计划中将其定义为:按用户的需求进行动态部署、配置、重配置以及取消服务等伸缩性平台。在云计算平台中的服务必须是可伸缩的,属于元(Meta)计算系统,可以是具体的物理的服务器机群,也可以另外一个云计算平台;通常一个通用的云计算平台包含强大的计算资源、存储区域网络(SANS)、网络设备、安全设备等。
2 电力企业的云计算需求
智能电网的信息化特征实质上是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包括电力生产、调度自动化和管理信息化等。目前调度自动化的各个系统,如SCADA、AGE以及EMS等已经成熟应用,省级电力调度机构全部建成了以EMS/SCADA为基础的三级调度自动化系统。但这些系统之间缺乏畅通的联系:信息不能共享,业务不能协同发展,对企业管理决策的作用十分有限,形成了大量的“信息孤岛”。未来电力信息系统需要对大量的信息资源进行共享,构筑一体化企业级信息集成平台,即电力企业的云平台。
云计算技术在电力企业的业务管理中已经逐步得到应用,另外,随着技术的成熟和商业成本的降低,基于可信计算平台的网络应用获得了迅猛发展。如果在电网业务管理体系中将可信计算与云计算结合起来,将会使电网的管理水平如虎添翼。图1所示为电力营销系统的云模型。
在可信计算环境下,每台主机嵌入一个可信平台模块。由于可信平台模块内置密钥,在模块间能够构成一个天然的安全通信信道。因此,可以将广播的内容放在可信平台模块中,通过安全通信信道来进行广播,这样可以极大地节约通信开销。智能电网的体系架构从设备功能上可以分为基础硬件层、感知测量层、信息通信层和调度运维层四个层次。那么,智能电网的信息安全就必须包括物理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及备份恢复等方面。因此,其涉及到的关键问题可从CA体系建设、桌面安全部署、等级防护方案等方面入手。
3 智能电网中可信云的构造
未来接入智能电网的客户,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向服务接受者,而是具有与电网互动能力的双向参与者,客户的信息不但关系到隐私保护的问题,也同样会影响到电网安全,亟待构建一个可信的智能电网云计算环境。目前,计算技术与密码技术相结合,推动信息安全研究进入了可信计算(Trusted Computing, TC)阶段。随着技术的成熟和商业成本的降低,基于可信计算平台的网络应用获得了迅猛发展。
因此,需要借鉴可信计算平台的特点,研究如何设计高效的电力企业可信云计算平台,以解决电力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信息孤岛”与信息安全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根据国家关于《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基本要求》中关于信息安全管理的内容,针对电网业务应用系统的不同等级,设计了各应用系统的安全技术规划,内容包括物理安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应用安全和数据安全等,如图2所示。
在该实验平台中,采用PGP(pretty Good privaey)加密算法对不同模块中的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如对保存文件进行加密、对电子邮件进行加密等,做到系统间信息的安全传输。
4 结束语
未来智能电网的安全保障不但要与信息安全技术相结合,还要融合先进的计算技术,如云计算、可信计算等,而不仅仅是简单的集成,智能电网将会发展成基于可信计算的可信网络平台。本文以电力企业营销系统的实验平台与可信计算结合起来,设计了面向智能电网的可信云计算环境。但信息安全是一个没有尽头的工作,需要及时在最新的案例中找到改进方法,不断完善信息安全方案,智能电网的信息化建设也将充分吸收新技术的优势,争取做到真正的智能、坚强。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11MG50);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Z2013007))
参考文献:
[1] 陈树勇,宋书芳,李兰欣,等.智能电网技术综述[J].电网技术,2009,33(8):1-7.
[2] 陈康,郑纬民.云计算:系统实例与研究现状[J].软件学报,2009(5):1337-1348.
篇8
【关键词】调度自动化系统;数据网络;安全防护
【中图分类号】U664.1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08—0105-01
本文基于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及其网络安全性的关系简单介绍了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部分功能及其在整个电网系统中的重要调度地位,同时也着重说明阐述了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及其网络安全性之间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联系。在现今的电力系统中,数据网络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角色,是不可缺失的主流基础设施,但同时网络完全存在的隐患也慢慢出现,相对来说一般的电力系统网络数据安全系数都是较低的或是高低混用,整个行业呈现出一种较为混乱的局面,但是随着网络犯罪率越来越高,手段越来越新颖,电力系统的安全问题慢慢的得到各部门得重视,所以建立一个能够与调度自动化系统相得益彰且的安全防护系统也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下面就请读者随着笔者一起来简单地了解一下关于这方面问题的研究与探讨。
一、浅析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
1、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主要功能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是一种结合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通讯技术的切合相关应用工业标准的成熟调度系统,它可以完成像数据采集,信息处理、统计计算、遥控、报警处理、安全管理、实时数据库管理等一系列人工难以完成的大工作量工作。其稳定的工作状态为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如果系统本身出现故障,它能够及时快速的切断系统(可自动切断也可人工选择),由于是分节点运行,所以切断的部分系统并不会影响其他部分的正常工作运行。在整个系统中调度总站又是核心中的核心,宏观的分析和调节了整个电网的合理运行,从而实现对整个网络系统的实时监控,以保证其能够安全可靠的运行。
2、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现状
就目前而言,我国投运的系统主要有CC-2000,SD-6000.OPEN-2000。这些系统都采用RISC工作站和国际公认标准:操作系统接口用POSIX:数据库接口用SQL结构化访问语言;人机界面用OSF/MOYIF,X-WINDOWS;网络通信用TCP/IP,X.25。这些数据和硬件设施表明我国的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以达到国外先进水准,而且具有自己的特色。本文对各型号设备就不一一进行具体介绍了,只是简单的进行一下说明,其中SD-6000系统是电力部重点项目,是一个具有统一平台的开放式分布式能量管理系统,OPEN-2000系统是江苏省立项的重大科技项目,是一个适用于网、省调和大中型地调的新一代能量管理系统,切发展成熟,性能优良,稳定性极高。
3、电力调度自动化发展趋势
随着电力系统的一次一次技术革新和不断发展,慢慢的需要同时运行多个系统及其每个系统下的多个应用功能,这样也对整个系统平台提出了较高的技术支持要求,为此,调度自动化系统各应用系统接口的系统标准应运而生,志在实现“即插即用”,解决系统的互联和异构共存问题,建立一种在不同系统下共生兼容的操作系统及其环境,最大限度的利用系统的各项功能,做到对资源的最大利用和共享,同时在技术层面上来说吗,要尽陕将整个调度系统从“分析型调度”转变为“智能调度”,这也是顺应发展的一个必经过程,这样对于整个系统的安全防护措施也提了一个难题,它也必须跟上时代的脚步,进一步的升级。
二、浅析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安全防护
1、制定相应的系统防护措施
近期来看,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已经有了较大的延伸和扩展,已经由以前单一的EMS系统扩展为多系统协作共存的同时运行的多系统平台,这就要求数据网络要稳定可靠且实时强大,同时为了避免与公网连接时数据泄露还要及时稳定的做好加密和隔离措施。要想建立一个完善的安全防护系统必须先根据体系本身的特点确定一个与之相应的安全防护策略,以此来统筹整个系统的安全防护,它就像是一个法则一样规定者哪些行为时允许的,哪些行为又是凌驾于法则之外的不可取的。所以在制定安全策略时一定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出个各个角度考虑问题力求体系的完整和无暇。
2、信息系统的安全分层
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安全防护体系应当包括物理安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应用安全、人员管理五个层面上的所有内容。每个层面都要专人负责监控。不得出现差错,否则必经影响全盘的操作,这对人员素质的要求很高,同时对计算机软硬件也提出了一些硬性指标。
3、国家的有关法律规定
对于国家电力调度系统的安全策略来说,国家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起到了举足轻重的指导作用。公安部规定“从安全保密角度看,政府办公网应与外部因特网物理隔离,并认为自动控制系统应与外部网络绝对物理隔离,可根据业务的需要建立专用数据网络”。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家保密局也颁布了“涉及国家秘密的通信、办公自动化和计算机信息系统审批暂行办法”的法律规定,其中明确指出“涉及国家秘密的通信、办公自动化和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建设,必须与保密设施的建设同步进行,系统集成方案和信息保密方案不可混淆,应从整体考虑”。此外国家保密局以及原国家电力部还颁布实施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从而约束指导电力系统这个关乎国家建设,人民生活的重要体系,尤其是关乎整个系统正常运行的电力调度系统更是要把安全防护工作做好,与其他业务分支合理的分离且相互联系起来。
三、调度自动化系统数据网络的安全防护策略
在对调度专用数据网络进行安全防护时,应注意根据不同应用的特殊功能采取不同防护方法,在具体操作中,要兼顾管理制度和技术层面两个方向的防护,对于管理制度而言,要尽量做到对全网的监管,同时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管理,强化运行环节的监管以及聘请网络安全方面的权威人士作为顾问;在技术层面上最好配备网络安全访问控制技术,以加强拦截恶意侵入等违法犯罪行为,同时加强通信技术的加密力度,远程用户的身份认证识别,以及系统资料的备份和恢复功能。只有做好全局的统筹规划,才能实时准确的做好数据网络安全防护。
总而言之,电力调度数据网络是整个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基础支持平台,所以数据网络的安全关乎着整个系统的生死存亡,是绝对不可大意的一个重点工作任务,目前国内外相关机构都在出台或者研究能够起到约束指导作用的相关法律规定或是行为准则。对于整个电力调度系统来说网络数据的安全是基于良好的技术基础来实行的,同时对于管理层面也不能掉以轻心,要做到内外兼顾,才能实时准确的对电力调度系统的数据网络安全起到良好的安全防护及监管作用。
参考文献
[1]计算机·远动·自动调节闭环系统通过试验室考验近期将用于京津唐电网自动调频和经济运行[J];电力系统自动化;1981年02期
[2]王燕诒;日本国铁的数据通信网络[J];中国铁路;1981年10期
篇9
关键词: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技术;应用
作者简介:张晋(1985-),男,土家族,贵州思南人,贵州南方电网贵州送变电工程公司,工程师。(贵州 贵阳 550002)
中图分类号:TM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6-0236-02
电力作为当今社会最主要的能源,与人民生活和经济建设息息相关。供电系统如果不稳定,往往导致大面积、长时间的停电事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及社会影响。因此,学习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理论并研究适应时展要求的新的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技术对于实现当前电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我国现有电力系统的输电能力和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概述
1.电力系统稳定的相关概念
电力系统的主要任务就是向用户提供不间断的、电压和频率稳定的电能。它的性能指标主要包括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电力系统可靠性是指符合要求长期运行的概率,它表示长期连续不断地为用户提供充足电力服务的能力。安全性指电力系统承受可能发生的各种扰动而不对用户中断供电的风险程度。稳定性是指经历扰动后电力系统保持完整运行的持续性。
2.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模式的分类
按照信息采集和传递以及决策方式的不同,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模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一是就地控制模式。在这种控制模式中,控制装置安装在各个厂站,彼此之间不进行信息交换,只能根据各厂站就地信息进行切换和判断,解决本厂站出现的问题。二是集中控制模式。这种控制模式拥有独立的通信和数据采集系统,在调度中心设置有总控,对系统运行状态进行实时检测,根据系统的运行状态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表,发出控制命令并实施对整个系统的安全稳定控制。三是区域控制模式。区域控制型稳定控制系统是针对一个区域的电网安全稳定问题而安装在多个厂站的安全稳定控制装置,能够实现站间运行信息的相互交换和控制命令的传送,并在较大范围实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控制。
二、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的关键技术
1.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的常用技术
(1)低频控制技术。低频振荡与系统网络结构、运行状况及发电机磁系统参数密切相关,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远距离的输电电路发生功率摆动、大区间联系弱、大机组系统阻尼变弱、远距离输电线路中部或受端的电压不足等。在安全稳定控装置内增加低频检测判据和控制策略就可实现对低频振荡进行及时的检测和控制。具体措施包括增强网架、串联补偿电容、采用直流输电方案和在远距离输电线路中部装设同步调相机以加强电压支撑的作用。
(2)低压控制技术。电压不稳定是促使低压控制技术产生的重要动力因素,因为电压不稳定往往导致整个系统的不稳定。电压崩溃是伴随电压不稳定导致电力系统大面积、大幅度的电压下降的过程,致使大范围内停电。低压控制技术能利用相关的信息管理系统采集当前系统运行是的各种数据,同时还可以针对可能造成电压崩溃的预想事故进行暂态电压稳定(小于10秒)和中期电压稳定(10~30秒)分析计算,提出电压预防性控制措施。
(3)过频控制技术。如果送电联络线发生跳闸,相关的电网就会因为功率过剩导致发电机加速和电网频率的升高,而过高的频率是导致电网不稳定的重要因素。过频切机是目前电网系统所普遍采用的防止频率过高的防护措施。过频切机的运行机制就是根据电网电源的分布情况合理配置过频切机装置和这些装置的动作值。为了提高动作的可靠性,应设有频率启动级和频率变化率闭锁,具体的过频控制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2.基于光电传感器的新技术
与传统的电压和电流互感器相比,新型光学电流和电压互感器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譬如良好的绝缘性能、较强的抗电磁干扰能力等。与现代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技术紧密结合的光电传感器成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技术的新导向,同时将其应用于全球定位系统(GPS)中可以使广域中采集实时量的统一时标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的解决对促进继电保护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自适应稳定控制技术
使控制系统对未建模部分的动态过程以及对过程参数的变化变得不敏感是自适应控制的最终目标。其作用原理是这样的:当系统控制过程发生动态变化时,自适应控制系统就能及时捕捉到这一变化并实时调节控制策略和相关的控制器参数,从而实现系统的稳定控制。除此之外,为了使控制操作更为精确,安装有自适应稳定控制系统的电力系统主站或调度中心还可以根据其所接收的电网实测数据及时完成紧急控制策略的自动优化,从而有效实现电力系统的自适应稳定控制,同时还具备相关的事故自动处理功能。目前,自适应稳定控制技术与电力系统紧急控制在线决策技术以及广域测量技术的有效结合实现了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广域测量分析控制一体化,为实现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技术支撑。
三、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技术应用分析
1.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体系的构建
在进行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时要把电力系统的安全性放在首要位置,确保电力系统的持续安全稳定。因此,运用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技术构建合理的、具有预防性控制调度手段的电网结构,组成一个完备的电网安全防御体系是预防电力系统动荡因素和大停电事故的有效方式。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体系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涉及电网结构设计、电力系统运行方式规划、安全稳定控制和系统自动控制等方面。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体系可以分为受扰动前的电力系统安全保障体系和受扰动后的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体系。系统的体系结构如图2所示,整个体系由三道防线构成。
第一道防线:用于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和承受各类电力系统大扰动的安全要求。在发生安全故障时该防线可以借助继电保护机制安全快速切除故障元件,确保电网发生常见的单一故障时能够正常稳定运行。该防线主要应用了继电保护、一次性系统设备以及安全稳定预防性控制技术等措施。
第二道防线:该防线借助稳定控制装置及切机、切负荷等稳定控制、功率紧急调制以及串联补偿等技术措施来有效预防稳定破坏,实现系统参数发生严重越限时的紧急控制,从而确保在发生严重故障时电网能继续保持稳定运行。
第三道防线:该防线采用系统解列、再同步以及频率及电压紧急控制等技术实现系统崩溃时的紧急控制,从而当电网遇到多重严重事故而稳定破坏时可以有效防止事故扩大,从源头上杜绝电力供应中大面积停电的出现。
2.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过程分析
电力系统作为一个极其复杂的非线性的动态大系统,由于系统的电气量变化范围相对比较大,而且持续的时间短,分析计算又相对比较繁琐,决定了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过程实现起来也相对较为复杂,为了更好地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控制效果,要求相关安全控制策略的分析计算应在事故发生前做好相关充分的准备工作。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在线方式。该方法主要是根据当时电网的实时运行状态由在线决策系统的服务器对可能发生的相关故障进行稳定分析计算,从而形成当前电网的稳定控制策略表。需要指出的是,该方法的实现需要当前电网的运行状态和大量相关的数据信息,实现起来比较困难,在实际的分析计算中很少采用该方法。二是离线方式。它是人为通过对电网不同运行状态下可能遇到的故障进行稳定计算分析后形成的电网的稳定控制策略表的一种分析计算方法。相比较在线方式,该方法实现起来比较简单,缺点是计算、维护工作量大,对电网发展变化的适应性较差。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过程的核心就是要生成电网的稳定控制策略表,而系统稳定控制决策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不断计算分析当前这些控制策略表内容以形成新的控制策略,从而不断刷新稳控装置的策略表的控制策略。然后在事故发生时这些稳控装置就可以根据事故前电网运行方式、有关参数及故障类型查找预先存放在装置内的控制策略表,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四、结语
充分发掘与综合运用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以及控制领域的先进技术来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服务是提升电力安全系统稳定控制水平的有效方式。电力工作者应该努力探索应用新的电力安全控制技术及其运用的合理模式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李宝兴.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的分析与展望[J].西北电力技术,2005,(5).
篇10
关键词:无线通信;信息安全;技术支持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伴随社会的信息化推进,通信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而且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采用。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大范围推广,电力公司也在广泛的使用该技术。由于国家对电力自动化明确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无线通信网络技术会越来越普及,将会逐渐发展成为电力系统通信网络的关键组成部分,而无线通信加密技术对无线通信网络技术的普及和运用的影响会越来越重要。
一、 电力自动化下的无线通信网络的使用情况
无线基站、无线终端、应用管理器等三个部分是无线通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线通信网络在远处监控变电站中的使用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不但能节省电缆的投入使用费,还能简单快速的安装。但由于无线通信受电磁干扰的影响很大,该技术的带宽容量和通信设备间的最大距离受到了限制。电力公司一般会使用两种办法来运用无线通信技术:第一种便是利用现在使用的公共信息网络基础;第二种便是架设专用的无线通信网络,这样一来电力公司可以进行多方面的控制,不过也会提高安装和维护的投资和成本。最近几年来,电力自动化中广泛应用无线通信网络,变电站的远程控制系统中大量使用蜂窝网络,但是由于传输数据量小的原因,跟不上变电站的巨大需求。随着无线通信网络技术的进步,混合式无线网络体系结构在技术更加成熟,在电力自动化的运用中获得了更好的使用效果。
二、 无线通信网络存在的安全问题
无线通信网络和有线网络由于具有一定的共性,所以也无可避免的会面临不少相同的安全问题,比如病毒攻击、黑客入侵等。不过由于无线网络本身开放性、移动性、传输信道的不稳定性等特点,所以会具有一些有线通信网络不一样的问题:
首先,与有线网络的私密性不同,无线网络相对比较开源开放。如有线网络具有明确的实体边界,无线通信网络却没有确定的物理边界,比如WLAN,它的接入点的信号由于发向天空,在没有控制措施的情况下,无线覆盖范围之内具有一样接收频率的使用者就可以获取发送的信息,甚至可以经由接入点访问上一级的网络。所以无线通信网络的开放性,可能会引起非法信息接收和违法信息服务等相关的安全问题。
第二,无线通信网络的传输信道比有线网络不稳定,容易变化。无线网络由于传输环境是不确定的,随着用户的移动而产生变化,会受到多种外界因素的干扰影响,引起信号质量的起伏不定,以致通信中断的情况出现。所以,无线网络由于传输信道的不稳定会造成通信质量的不稳定,进而影响其安全性。
由于以上无线通信网络的固有性特点,决定了它的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五个方面:(1)监听攻击:空中的通信信号被截取,信息被非法获取并被计算机系统分析。(2)插入攻击:利用监听获得用户身份信息等,伪装成合法用户,借助无线通信的信道进入系统,再控制系统。(3)无线网络干扰:指发射较大功率的相同频率信号干扰无线信道的运作。(4)未授权信息服务:部分用户在未经授权的前提下使用系统信息资源。(5)移动IP安全:终端用户在一定区域内漫游的情况下,管理信息以及用户信息可能存在安全泄露威胁。
三、无线通信网络安全问题的解决策略
对于以上五个方面的问题,我们一一进行分析,并提出一定的对策。
1 反监听攻击
为了预防以及遏制监听攻击的问题,首先要避免空中信号被拦截情况的发生。可以采用不易被侦测到的信号加密技术,如直接序列扩频调制或跳频扩频调制的方式。在该技术的前提下,加强对重要信息的保密处理,也就是万一空中信号被非法截取后,必须要一定的分析计算工具才能破解相应信息,比如用户系统的ID等。
2 放插入入侵
如果非法用户采取窃听获取了用户的信息,他也就可以伪装成正规用户,借助无线信道传输信息系统、进而掌握系统的指挥权。为了预防这种情况的出现,应采取接入控制技术。身份认证是接入控制技术的关键,用户想进入系统必须通过身份编码识别系统的认证才行。目前,与无线网络的身份认证有关的协议主要有RADIUS协议、IEEE802.1x协议、扩展认证协议 (extensible authentication protocol,EAP,包括EAP-TLS、EAP-SIM、EAP-MD5、EAP-OTP)等。申请者、认证者、和认证服务器三个部分组成了一个典型的接入控制系统。图1主要体现了WALN的接入和控制结构。申请者表示为用户站点(STA),认证者是接入控制器部分(AC),包括认证服务器(authentication server,AS)。图1表示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3 预防未授权信息服务
虽然用户可以获得合法的授权,并享受相应的信息资源的服务,并不代表就能查阅任意资源的,系统将分权限管理。如果用户想要获得访问权限,必须要提交身份认证,并在系统的检查通过的情况下,才能获得访问权限,该方法可以充分阻止未授权信息服务。但是结合无线通信网络开放性的特点,仅仅通过检查用户权限,并不能全面预防未授权信息服务,必须有条件的接收用户。接入点发射出来的无线信号会被加密,接收机没有正确的密码将无法正确的打开信息。
4 移动IP安全
移动IP用户可能会受到多种攻击和干扰,但最主要的便是拒绝服务(DOS)、窃听等。某个破坏者尝试阻止一个用户的正常无线网络通信,让该用户的信息无法传递,既可以成为拒绝服务。DOS主要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是破坏者破坏用户传输到节点的数据包;第二种是破坏者用大量垃圾信息包干扰用户主机。DOS攻击经常发生在破坏者利用假注册对特定移动节点的破坏上,这种情况会引起合法用户的移动节点无法传输,甚至合法用户传向移动节点的数据包被破坏者截取,如图2所示。
破坏者窃移动节点与家乡之间的信息交换称为被动监听。破坏者可能通过物理终端接口进入网络。在这个共用的网络环境下,合法用户的信息都可能暴露在破坏者的监听下。窃听者同无线信号设备接收信息,因此将变得无迹可寻。所以这种窃听防不胜防,最合理的办法便是采用点对点加密技术。
破坏者的主动行为主要变现为插入攻击,通过窃听移动节点与家乡之间的信息交流经过,阻止以及中断移动节点的通信并且插入和家乡的传输过程。端到端信息加密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法,一般会采取虚拟专用网(VPN)的方法来实现,这样就算信息被截取,破坏者只会得到虚假的资料,如图3所示。
5 无线干扰
根据相关的数据显示,无线干扰问题不仅发生次数较多,而且可以造成很大的破坏。一旦破坏者采用发射较大功率的相近信号破坏无线信道的正常运行,这种攻击一般是故意而为的。对于此问题的应对方法,不仅可以通过无线电管理及时查找干扰源、排除干扰源的方法,来解决无线干扰以外,还可以采取应用载波检测―跳频通信技术。通过发射机对信道载波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测与判定,一旦出现频道被非法占用的情况,立即变换通信所用的频道。跳频通信不仅可以通过随机的方式更换频道,也可以改变图形运行,结合纠错编码,能够阻止一定条件下的恶意破坏。
结语
结合以上情况,我们不难发现,电力自动化下无线通信中的信息安全思路构建的核心和关键,便是加密技术的运用。解决无线通信安全问题的很多技术,都有赖于技术的支撑和运用。而且无线通信有其固有的特点,因此加密技术也需要符合其特殊要求。所以我们应当一切从实际出发,既保证无线通信的质量,又必须提高其安全强度,构建新形势下无线通信安全的更高标准。
参考文献
- 上一篇:年终总结汇报材料
- 下一篇:房地产服务市场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