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与工程范文
时间:2024-01-12 17:48: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计算机网络与工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防范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信息时代到来,计算机网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我们的精神生活,也为我们的学习工作带来了便捷,使一些原本复杂的工作变得简单,与此同时,网络安全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一个问题。人们在应用网络技术的方面越来越多,计算机网络的漏洞也变得更加突出,不仅仅是电脑系统的损毁或者计算机病毒的扩散,电脑黑客的网络国际以及不法分子的网络诈骗都在不同程度上困扰着我们的工作生活,严重时还会造成人民群众的经济损失。因此对计算机网络工程的安全问题以及解决策略进行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1计算机网络工程安全的本质介绍
对于计算机网络来说,信息安全是首要问题,要对计算机中的各类软件、硬件以及电脑储存数据进行实时保护,保证计算机不会因为外界人为因素或者偶然因素而被更改信息、破坏数据或者泄露文件。要保证计算机网络可以照常运行。从计算机用户的角度来看,计算机中商业、个人信息的安全是十分重要的,计算机网络安全软件要保证用户在正常传输信息时不被他人所窃听或者篡改,用户希望计算机的安全软件可以有效的抵挡网络病毒以及黑客的攻击,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网络安全对于计算机功能的需求较多,主要的需求分为计算机逻辑安全以及物理安全两个部分,对于逻辑安全来说,信息安全是其关键内容,要保证计算机网络的逻辑安全就要对计算机储存信息的完整性、可控性以及保密性提供保障。计算机网络安全有两个主要特点,第一个特点为计算机用户要对计算机网络所传输的数据信息有绝对的控制。第二个特点为在使用计算机网络进行信息传递时要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可靠性。信息在传输的过程中不能被修改、不能入、不能乱序,计算机网络工程安全不能防范所有的网络干扰或者破坏,网络安全技术主要是将其进行最大程度的防范,并将网络攻击的影响降到最低。
2常见的计算机网络工程安全问题
如今有相当一部分的计算机网络用户为了节省计算机网络费用会购买盗版的计算机系统,这就产生了安全漏洞,为电脑黑客的入侵提供了条件。正版系统与盗版系统相比主要不同之处体现在系统的可扩散性以及稳定性,盗版的系统设计不够规范,结构不合理,不能考虑到所有的网络安全问题。计算机的各个硬件配置协调性不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计算机网络运行中关键部位是文件服务器,计算机网络的运行情况与计算机文件的完整性、可靠息相关,如果计算机用户不能对网络的安全问题提起足够的重视,没有考虑完全其选型以及整体设计,就会导致计算机网络在使用时遇到障碍,直接导致计算机的可靠性降低,扩充性变差。(2)在于电脑病毒。较为常见的病毒为与电脑程序关联的病毒以及拥有执行文件功能的蠕虫,它们传输载体一般为各类文件,传播途径为电子邮件的发送与接收,蠕虫的传播途径则是网络,计算机受到蠕虫或者病毒感染时,计算机的各项系统会受到感染,严重者会使计算机处于瘫痪状态。黑客如果可以找到计算机程序的漏洞,就可以对计算机发起攻击,黑客会通过各类途径来对有漏洞的计算机进行窃听,由此来得到计算机的信息,还可以通网络攻击来使计算机不能正常工作,使计算机数据丢失,严重时还会导致计算机瘫痪。
3解决计算机网络工程安全问题的策略
网络的防火墙是保证计算机网络工程安全的一项重要技术,它可以将计算机的内、外部网络隔离开来,还可以对通过计算机的网络信息以及通信进行实时监控,将一些没有达到规范要求的信息过滤掉,阻止非法信息的入侵。网络防火墙抵抗攻击的性能较强,还拥有一定的数据信息识别能力,可以技术性的侦查网络交流的信息,由此来保证计算机的自身安全。计算机用户要设置用户密码以及有权访问的网络点,当站点访问者多次输入密码有误时,计算机将其标定为非法网络用户,屏蔽访问者,同时发出警报提醒,这样可以有效的阻止计算机的非法访问。解决计算机问题的基本技术为数据加密操作,数据加密处于网络工程安全的核心地位,其基本原理为对传输过程中的信息进行加密,通过转换技术来将信息设置为密文,再审核所有需要进行传输的信息,这样可以使传输信息在计算机的系统日志中存有记录,在信息传输出现问题时可以及时查明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在对问题进行补救的同时复制出备份,这样的应急措施可以将安全问题的恶劣影响降到最小。计算机安全具备动态性能,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其安全性能会因为时间而有所改变,因此计算机用户要随着时间以及计算机网络环境的变化对计算机安全措施进行调整,可以构建计算机网络安全应急体系,设置专业人员来负责,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突发网络安全问题。
4总结
计算机网络在商业领域、教育领域、政治领域以及经济领域都有很广泛的应用,人们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人们要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意识才能更好的工作以及生活,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以及补救策略才能方式因为网络安全问题而出现经济损失。因此,加强网络安全意识,学习解决网络安全问题是十分有必要的,这样才能保证计算机网络工程的安全,保证群众的切身利益,从而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耿筠.计算机应用中的网络安全防范对策探索[J].电脑迷,2014(01).
[2]牛建强.计算机应用中的网络安全防范对策探析[J].商,2015(01).
[3]赵昕宇,杨波.电力行业计算机应用网络安全结构[J].通讯世界,2014(20).
篇2
21世纪是知识普及的时代,更是信息时代。计算机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对人们的思维模式有所改变。计算机的普及,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内容,也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态度。网络信息的传播,使各方面的沟通与交流更为便利,给快节奏的生活带来了诸多的便利。但是,网络作为信息共享平台,会由于漏洞的存在而给计算机病毒以供给途径,网络病毒的快速升级,严重威胁到网络运行的安全可靠性。计算机网络工程的安全问题,已经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而是成为了被广为关注的社会性问题,扰乱了社会秩序,还会威胁到国家安全。本文针对计算机网络工程安全问题与解决策略进行探析。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工程;网络安全;计算机病毒;安全漏洞;解决策略
处于信息社会的今天,计算机网络所发挥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在网络运行中,实现了信息快速而有效地传递,使各项工作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但是这种便利是建立在信息共享的基础上的,为恶意侵犯提供了途径,可见启动计算机网络的过程中,对网络所存在的风险性要给予足够的重视。计算机网络工程安全,就是运用网路技术和相应的管理控制措施,对各种网络不良入侵问题加以解决,以确保网络环境处于安全而稳定的运行状态。特别是网络数据的完整性,要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加密处理,以提高网络数据的实用性。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种依赖,如果网络安全系数降低,就必然会扰乱社会秩序。面对目前计算机网络工程的安全问题,在基于高度重视的同时,还要具有针对性制定解决措施并落实到位,以使计算机有效运行。
1网络安全的涵义
网络安全就是采取网络技术措施和相应的管理措施,以确保网络信息的真实、完整、可用。
1.1网络技术保护
网络技术保护可以使网络信息系统能够被正常访问而不会遭到破坏,更不会被恶意更改,或者出现信息泄露的问题。在网络中存在着一些商业机密和个人隐私,这些信息在网际间传递中不可以遭到窃取,因此,网络安全涉及到信息的保密性[1]。这就意味着网络系统处于运行状态,对流动的数据要具有随时记录和储存的功能。对于网络系统的运行,还要实施必要的网络管理服务,包括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以及动态传递的数据,都要从技术上实施必要的保护。
1.2网络安全管理
网络安全管理是对计算机网络实施综合性管理,其中所涉及的管理内容不仅涵盖网络技术维护,还关乎到通信技术、密码技术等等信息安全技术。为了维护网络能够安全可靠地运行,就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网络系统的各项数据,包括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等等,都要实施安全维护,以避免网络数据在网际间传递的过程中出现信息泄露或者文件内容被更改的现象。否则,遭到破坏的不仅仅是物流数据,甚至网络系统还会遭到攻击。一旦系统破坏了,对整个的网络运行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2计算机网络安全受到威胁的特点
2.1计算机的软件系统受到攻击
当计算机网络遭到攻击后,所造成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计算机网络攻击主要受到威胁的是软件系统。软件损坏是隐性的,不易被察觉,只有当系统运行中设计都被损坏的软件,才能够察觉出安全问题。这就意味着网络攻击具有较强的隐蔽性,且攻击的手段是不断变化的。虽然计算机网络中涉及到的保密信息都会进行加密处理,但是黑客会运用计算机软件技术对加密信息进行解密处理,将计算机防火墙破掉,通过网络进入到系统,对系统的程序进行修改。这种攻击方式一旦成功,所造成的损失是非常巨大的。计算机网络化发展,黑客对电脑进行攻击都是利用了网络这个便利的途径,导致计算机系统无法正常运行。
2.2危及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计算机网络是系统化运行的,不仅运行程序复杂,且适应市场需要而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计算机网络是开放的,体现为网络平台上各种信息实现共享,且能够匿名登陆网站,对部分信息做出评价和处理。虽然计算机网络的这种开放性为用户提供了操作上的便捷,但是也为不良访问者提供了网络攻击途径。这种安全问题的存在必然会损害网络用户的利益,特别是病毒或者黑客通过网络漏洞入侵,就会影响到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2]。目前的计算机网络已经覆盖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包括社会、政府、国家等等,各种信息都会通过网络传递,特别是国家和政府的机密文件,如果这些信息在计算机网络中被劫持、篡改,就会严重威胁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的稳定。
2.3促使网络安全工作难以有效展开
计算机网络攻击以软件为主,通过对程序进行修改或者编制病毒程序对计算机原有的程序以干扰,使程序无法运行。这些病毒程序可以在网络平台上伴随着信息的传递而进入到用户的计算机中,导致计算机的常规工作状态受到干扰。计算机网络上的信息多种多样,加之通信形式不同,网络信息技术复杂化,在病毒侵扰的环境下使得网络安全工作的开展更为困难。要确保计算机网络的安全运行,注重安全防范技术升级的同时,还要从网络运行的角度出发实施安全管理,以避免网络问题而影响到整个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将科学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体系建立起来,对计算机网络系统起到重要的安全保障作用。
3计算机网络工程安全问题
3.1非法入侵用户对网络安全的威胁
网络实现了信息共享,同时也带来了安全问题。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普遍应用,对资源共享也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各种网络问题更显突出。除了网络信息共享之外,包括软件、各种网络资源等等通过网络终端与服务器的衔接而获得共享。共享本身就是网络用户对网络平台信息的获取,通过各自的终端就可以实现[3]。但是,由于资源利用率被夸大,一些非法用户对网络平台进行入侵,形成了网络安全隐患。非法入侵的危害性并不局限于窃取信息,当这些用户进入到网络中断后,使用信息数据的同时,还会对数据信息以及程序篡改,严重威胁到网络系统,包括计算机硬件和软件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3.2系统漏洞给黑客以可乘之机
所谓的“漏洞”,就是指计算机系统的硬件、软件以及网络协议方面都不够完善,对计算机系统安全造成了影响。正常情况下,用户要进入网站访问,需要经过授权才可以登录。黑客则不然,其可以没有经过授权就可以访问网站,且对系统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4]。黑客的这种入侵,就是由于网络系统存在漏洞而给黑客以可乘之机。网络的配置以提高运行速度为主,却忽视了网络运行安全的重要性。以TCP/IP为基本配置的网络系统,由于存在着运行分先而导致代码量增大,使系统运行受到影响。黑客是凭借计算机技术对计算机网络系统以破坏,进行计算机犯罪的人。黑客入侵计算机网络,往往会利用网络系统所存在的漏洞,甚至会自己编写程序攻击网络系统,导致网络系统无法正常运行,甚至会在遭到入侵后导致系统瘫痪[5]。TCP/IP配置的网络系统本就安全系数低,受到黑客入侵后,网络信息就容易被窃取。
3.3病毒侵害网络系统终端
计算机病毒是对计算机系统具有破坏作用的病毒程序。将破坏计算机系统的程序以文件为载体传输到用户的计算机中,用户的计算机就因为打开带有病毒的文件而不再正常运行。计算机病毒程序还具有自我复制功能,将计算机的程序代码以及各项指令复制下来,对计算机系统发挥侵染作用。计算机病毒的破坏性是极强的,这些程序以信息数据的形式在网络中传播,如果没有出现计算机使用故障,病毒入侵是不会被发现的,因此,计算机病毒具有隐蔽性和潜伏性,当这些病毒发挥作用,其破坏性就会体现出来。计算机网络不断地传递各种数据信息,必然会存在病毒安全隐患。在病毒传播的过程中,电子设备、信息传输线路都为病毒的传播和对计算机的危害提供了技术支持。当计算机设备存在不安全因素,数据信息就无法处于安全状态。也就是说,当网络终端遭到入侵后,不仅破坏了数据信息,还会导致网络系统瘫痪。
4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措施
4.1根据网络运行情况设计网络维护系统
4.1.1防火墙在网络防护系统中,防火墙是较为常用的保护屏障,以用于阻挡源自于外网的黑客,同时还可以阻止未被授权访问的用户登陆网络平台。防火墙是采用分包传输技术,通过读取特定的数据,以此为依据判断外网信息。当发现数据包受到威胁,就会将这些信息阻挡在外。对于信息资源开放的网络平台而言,安装防火墙不仅能够防止不良入侵,而且还能够阻挡黑客的入侵,避免网络受到病毒感染,以净化网络环境[6]。
4.1.2防火墙配置双家网关为了维护计算机网络运行安全,在安装防火墙还会配置双家网关。网络信息传输中,要在UNIX工作转换数据而影响了信息传输的速率。双家网关弥补了防火墙的这一缺憾。针对网络病毒程序的升级,防火墙技术也要不断地升级,以提高网络防护作用,隐蔽主机网关和隐蔽智能网关被研制出来,在网络环境中,被波爱护的信息会被隐藏起来,且能够通过安全网卡形成一个伪装的端口。此外,还通过配置隐蔽路由器,将非法访问拒之门外,大大地增强了保护功能。
4.1.3入侵检测系统防火墙主要用于外网进入到局域网的用户进行安全审查。如果有非法用户通过防火墙进入到网络平台,就需要网络系统内部对入侵的用户进行审查。在安装防火墙的同时,配合使用入侵检测系统,以检测数据的方式分析数据,对外攻击用户进行识别[7]。入侵检测系统主要是检测攻击系统漏洞的行为,判断攻击模式并将其编入到系统代码中,运用统计分析法对操作规律进行检测。数据分析是基于密码学理论而展开,对文件检测的过程中,能够识别文件是否被恶意修改。
4.2定期检查网络安全漏洞
网络运行中存在安全问题,主要的因素就是安全漏洞问题。网络工程维护人员要按照规定对漏洞定期检查,针对威胁到网络安全的因素要及时排查。如果发现有网络漏洞,要采取技术措施及时修补,以避免黑客以漏洞为途径入侵,确保计算机网络系统能够安全可靠运行[8]。对漏洞的检查可以采用扫描的方式,扫描计算机系统、扫描网络安全漏洞,不仅要将漏洞扫描出来,还要对黑客入侵网络的途径进行判断,检测计算机系统所存在的异常状况。
4.3制定病毒防范措施
通信设计与应用病毒防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计算机系统的病毒防范和网络病毒防范。如果网络覆盖面较广,就要制定病毒防范措施,对计算机网络病毒采用统一管理的方式加以控制。病毒防范措施中,以网络病毒识别为主。网络是病毒传播只要途径,要定期地对网络病毒采取预防措施,并实施杀毒处理,以降病毒有效地消除。做好病毒产品升级工作,设置自动升级功能,使防病毒产品可以定期地下载升级文件,并安装在防病毒软件上[9]。
4.4做好文件的备份和恢复管理
计算机应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备份系统。计算机硬件设备具有自我修复功能,可以避免由于故障而导致文件丢失。网络安全问题主要源自于软件故障,当误操作的时候,也会对文件造成损坏,此时,多会采用手工操作的方式对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恢复。建立多级安全防护系统,可以从多个角度对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防护,以防止物理损坏和逻辑损坏。
5结论
综上所述,计算机网络已经在社会上应用领域得以普及,成为了人们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网络具有信息共享性,而且还能够扩展空间。但是,计算机网络为人们带来各种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各种安全问题需要解决。针对目前计算机网络所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制定科学合理的解决策略,可以促进网络运行安全,以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展开。
参考文献
[1]黄磊,陈靖.试论电子计算机网络安全在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02):1430.
[2]黄丹.关于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15):245~246.
[3]洪小坚.浅谈计算机的网络安全应用及防御措施[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02):181~182.
[4]张伶俐.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分析与防范措施[J].信息技术教学与研究,2013(12):116~117.
[5]张鸿宇.浅谈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现状及对策[J].科技资讯,2012(02):12.
[6]王大成.浅析我国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现状及防范措施[J].现代交际,2012(02):48.
[7]陶竞立,罗开田.计算机网络的安全与保障技术研究[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06):246.
[8]朱闻亚.数据加密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心的应用加之研究[J].制造业自动化,2012(03):35~37.
篇3
中图分类号:G642
1 背 景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快速传播。“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其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实践成果,推动经济形态不断地发生演变,从而激发社会经济实体的生命力,为改革、创新、发展提供广阔的网络平台[1],而这种“互联网+”的思想应用于教育教学上,则可以具体对应上MOOC[2](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慕课)和SPOC[3](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在教学教法上,将具体网络应用和网络资源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可以提升教学效率和效果,目前也有一些基于MOOC和SPOC的教学教法研究[4]。
而研究生教学,特别是在职研究生教学,则更适合应用这种“互联网+”的教育教学模式。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模式,让学生完成学校的教育之后能够在实际工作和科研工作中快速上手,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理?结合实践能力有着巨大的意义。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际环境的操作,还可以激发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2 “互联网+”模式下的课程组织模式
对于研究生课程设置来说,有不少基础课程都和本科生本专业的课程内容有重合。以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的工程硕士课程为例,“高级计算机网络”“高级数据库”“高级软件工程”“算法导论”“高级操作系统”就同本科生软件工程专业的“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软件工程”“数据结构与算法”“操作系统”在内容上有重合。有些基础内容是本科阶段已经讲授过的,导致学生会觉得奇怪,研究生的课程和本科生课程到底有什么区别,这些课程和本科一样?以“高级计算机网络”为例,在脱产的双证研究生班上课时,就有学生在问“高级计算机网络高级在哪里”。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教师合理组织课程内容,既要抓住课程的核心知识点,又要从更深层次的角度进行导引。
2.1 脱产硕士生的课程组织研究
网络课程中的主体内容是重复的,特别是网络中的一些基础概念和协议,在各个网络课程中都要讲到,且有大量的重复性教学。重复的教学不能得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就如同之前我们曾提到过的[5],研究生的“高级计算机网络”教学可以考虑从技术发展的主线来整理。例如应用层各个协议的发展,HTTP协议从non-persistant HTTP到persistant HTTP,从只支持单对象到支持多个对象;从FTP的PORT传输模式到PASS模式的改变,Email客户端从POP3协议的普及使用到IMAP4协议的普及使用。应用层每一个技术的发展都是从具体应用需求提出的,启发学生思考Killer Application促进技术发展的重要性。
对于其他偏向于协议改进的层次,如传输层来讲,除了TCP和UDP的基本理论,还可以介绍TCPng-SCTP[6]、TCP拥塞控制的具体各种改进协议,针对UDP协议的拥塞控制协议DCCP[7]等。对网络层则从IP地址不足的角度介绍分类别IP地址、VLSM、CIDR、NAT、IPv5、IPv6、IPv7等,当然对于下一代的IP协议还是以IPv6协议作为重点介绍,说明IPv6同IPv4相比增加或减少的功能及原因;数据链路层则可以从CSMA系列展开,如CSMA/CD、CSMA/CA、CSMA/CN[8]、CSMA/CP[9]等。
以上的内容都需要学生利用课下时间通过Internet找相关的文章和素材,提前准备,方便课上介绍和讨论等。至于其他的网络新技术,如无线网络、网络安全、网络管理、光网、量子通信网络等,则更是需要利用Internet查阅相应的材料。探索网络课程体系中网络资源的系统化、网络教学模式,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完善网络课程组织方案。
但是这些组织方法只适合于本专业、本科学过“计算机网络”及相关计算机科学技术系课程的研究生,对于在职的工程硕士,则无法直接从系列技术的分析和技术的延展进行组织,需要其他的组织方案。
2.2 在职工程硕士的课程组织研究
在职工程硕士来自于不同的专业,不同的班级又是不同的情况。以笔者今年上半年上的3门在职工程硕士的高级计算机网络为例,大连半脱产2016级,56人,每周二、四、五上课,每周7学时,上3周半;大连在职2016级班,50人,每周六晚上上课,每次4学时,上8周;营口在职2016级(AS)班,74人,周四至周日上课,每天4―12学时,4天上课。3个班不同的人数,不同的上课强度,不同的基础。其中,大连半脱产2016级的学生虽然不是全日制学生,但是上课的时间集中,同全国统考的硕士生上课形式类似,且周末也会集中上课,2年的研究生课程会在一年以内完成,所以本文还是把这类班级归到在职工程硕士一类。
基本每个班有一半或一半以上的学生曾经是其他专业的,包括英语、化学、材料、会计等,质量参差不齐,没有办法以上一小节的内容组织教学内容,需要新的教学方法。
除了让学生课后找相关资料外,在这种类型的班级里笔者采用了问题驱动的方法,在3个班级里都获得了一定的效果。
(1)举一个曾经用过的“计算机网络”试卷,提前通过网站、QQ群、微信圈子等方法分发给学生。要求每位学生在课上回答一个问题,以完成课程参与度的分数(一般为20%),在学生回答题目的基础上做知识点的展开。让学生自己或通过班级QQ群、微信圈子里找其他人询问、讨论,是一种自学或学生互相之间讨论的方式。特别是学生互相之间讨论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以P2P的方式询问和解答问题,解决教师作为“服务器”的瓶颈问题,加快讨论速度和效果。
(2)以课件的outline页为引导,鼓励学生自己论述某个技术,在某位学生说过后,再进行必要的补充,由学生选择所在某一层次的技术讲解的先后顺序。这种对某个技术的论述,也可以作为参与度分数的评判标准。
(3)在主体内容完成后,提出问题让大家讨论,给有基础的学生更高的讨论。当然讨论的问题也可以用于脱产的研究生课程上,这种问题除了细节外,还会多一些分析或思考。
① UDP头、IPv4头、IPv6头中都有total length或payload length字段,但是在 TCP头中为什么没有相应表示segment长度的相应length字段?
② UDP头、IPv4头、TCP头中都有Internet Checksum字段, 但为什么IPv6没有校验和字段?
③ 在常见的头中,都是源地址在前、目的地址在后,如TCP头和UDP头中都是源Port在前,目的Port在后;IPv4头和IPv6头中都是源IP地址在前,谜底IP地址在后;但在Ethernet帧或802.3帧结构中却是目标MAC地址在前,源MAC地址在后。
④ token ring的效率理论上要比CSMA/CD高得多,为什么没有使用token ring?为什么WLAN中的MAC地址会多于两个?
其他的一些常见的讨论,如为何IP地址和MAC地址可以共存,CSMA/CD为什么不能在无线网络中使用,TCP在有线网络中的拥塞控制方法为什么在无线网络中不适用等。
在本次3门在职工程硕士的“高级计算机网络”课程中,通过这些方法的使用,明显感觉学生的参与度要好,课上及课间的参与度大大提高,特别是在课下与教师的交流和探讨问题的频率和次数要大大增多。还有学生因为出差错过了一次课程,在考试结束后,还专门约时间单独补上错过的课程内容。
整体来说,这种组织方法提升了在职研究生培养质量,利用Internet环境和资源,进行科研与教学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资源实践的探索,为以后进一步优化教学组织方法、培养研究生教学模式提供参考。
2.3 实验课程材料的组织
理论和实践结合,一方面要求对于实际问题能够进行整体把握、进行系统分析,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对于实际问题能够通过实验建立相关的概念模型、数学模型或解决方案等,以准确描述具体的实际问题。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是分离的,课堂教学处于主导地位,实验处于辅助地位。课堂教学具有非常鲜明的灌输特点,不太强调学习者的内在条件,学生只是接受者的角色,长期下去,学生很难学会学习。理想的学习方法应强调学习者的主导作用,在计算机教育实践中,要求将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合二为一,互为补充。强调教师的责任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环境,其显著特征是基于问题的学习和训练学生的批判思维,利用各种工具辅助教学,这些工具将和各个抽象层次的可视化支持结合起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给定一个编程任务,提供学习环境和背景知识;将课堂教学和实验有机地结合起来,要求教师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学习环境的构建上,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特别是对于在职工程硕士来说,很少有机会做配套的实验,只能从原理和步骤及他人视频上做一些了解,这就需要学生通过Internet使用优质的教育资源,不再单纯地依赖授课老师去学习知识。研究生在宿舍或者课余时间就能完成知识的学习,课堂变成了老师与研究生之间和研究生与研究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进行实验的远程模拟部署和录像演示并可以远程访问,以此让对课程感兴趣的研究生随时随地进行远程学习。
3 分类教学网站的设计和实现
对于教学网站的设计,课件分享和组卷、自动评分系统都已有一些研究,比如在林桂亚等[10]的工作中,根据学生频繁使用手机这一趋势,结合教学环境和教学改革情况,建立了基于WAP的课程教学网站。吴巧玲等[11]研究了主观题自动评分系统的实现,系统采用自然语言理解,并依据CNKI的“知识库”来作为自动评分的依据,实现了分类教学网站的设计。
网站的基本功能如图1所示。网站的访问者分为两种,一种是游客,另一种是注册用户。游客与注册用户共有的功能是搜索与观看视频,注册用户有修改个人信息、评论以及查看评论等功能。网站的维护者是管理员,管理员负责推荐信息管理、视频管理、评论管理以及账户管理等。网站的核心功能在于视频管理和评论管理,学生可以作为访问者观看网站视频,并可以用提交评论的方式与其他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分享学习心得。网站用JSP和MySQL数据库等相关技术进行了实现,目前已经在教育网内部进行了使用。
4 教学效果和总结
以考试成绩为统计的教学效果见表1,其中2016级3个班是使用了在线视频网站的,而之前2个2015级的班级并没有使用该系统。特别要说明的是,2016级大连半脱产和16级大连在职的两个班的开卷形式是“一本书开卷”,即学生只能带纸版的参考材料;而2015级的三个班及2016级营口在职班的考试形式是“全网开卷”,即学生可以用电子版和纸版的参考材料。
篇4
关键词:计算机组装;计算机网络基础;工作过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
信息技术产业是我国面向二十一世纪生存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它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计算机行业是一项新兴的高科技行业,近十年来,始终保持着快速增长态势,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增长点,根据工业与信息化部分析,我国计算机行业将进入发展的关键时期,预计计算机行业仍将以高于经济增速两倍左右的速度快速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高职院校是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计算机维护和网络专业人才属于实际操作人员,其主要作用是实现计算机研发、应用和管理的规模化和流程化,此类专业人才相对于未来行业的整体需求来说供应量仍属不足。随着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企业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企业对高技能水平的计算机系统维护、设备管理、数据库维护、计算机销售与服务等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平均每年增长71.2%,预计今后5年将达到60-100万人,而现有符合新型网络技术人才要求的专业人员还不足20万。据信息产业部统计,全国90%的企业网络技术人员由于技能单一、专业知识更新速度滞后,不能满足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要求。积极探索基于工作过程的《计算机组装与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开发,完善课程体系,促进课程专业建设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专业建设水平。
根据网络搜索和部分院校的调查,目前关于《计算机组装与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没有统一课程标准,没有相关教材、教学资源缺乏,《计算机组装与计算机网络基础》是《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和《计算机网络基础》两门课程的组合,在实践工作中,往往计算机和网络是相互影响的,相互联系的。为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广州城建职业学院试点将两门课程有机融合,新组建了《计算机组装与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课程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为使《计算机组装与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凸现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实践性和先进性,与用人单位需求实现“零距离”对接,本次课程开发严格按照教育部2015年6号文件(《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精神的要求,“对接最新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紧贴岗位实际工作过程,调整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深化多种模式的课程改革”。
《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对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各项要素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并提出了具体要求。提出“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加强行业指导、评价和服务,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推进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校企协同育人”。从深化校企协同育人、强化行业对职业教育教学的指导、推进专业教学紧贴技术进步和生产实际、有效开展实践性教学等方面提出明确具体的事实要求。
1.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
根据教职成[2015]6号精神,基于工作过程将《计算机组装与计算机网络基础》的工作任务和和相关职业能力设置如下:
1.1 计算机操作和微机装配调试工作岗位
计算机操作和微机装配调试的工作任务有计算机安装、连接与调试、计算机装配、计算机软件安装、计算机外部设备安装、计算机系统故障处理、客户服务等,需要具备的职业能力有计算机软件系统、常见办公设备、网络设备操作技能、与人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
1.2 网络设备调试和网络管理工作岗位
网络设备调试和网络管理的工作任务有按照工程文件要求,使用专用工具对计算机网络设备进行综合布线、按照工程文件要求,对设备间机柜中的网络设备进行配线、网络设备的安装调试、交换机配置、路由器配置、广域网管理、服务器的搭建、无线网络管理、排除网络设备的故障、对网络系统进行统调和维修等,需要具备的职业能力有具备网络综合布线、网络组建、服务器搭建、调试、维护的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
2.《计算机组装与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开发
根据《计算C组装与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工作过程和工作岗位,进行如下课程开发:
2.1 课程内容设置
课程内容包括计算机硬件介绍,计算机硬件选购,计算机硬件的安装调试,办公设备使用,操作系统的安装,计算机软件的操作,计算机故障排除,OSI模型,TCP/IP协议,子网划分,网线制作,综合布线,组建局域网,交换机和路由器配置,无线路由器配置,服务器配置,网络故障诊断。
2.2 实训室建设
在教学过程中开展计算机硬件的组装,办公设备的使用,操作系统的安装网线制作,综合布线,交换机和路由器的配置,无线路由器配置,服务器配置等实训操作,需要配套的实训设备,计算机硬件组装实训室,办公设备实训室,操作系统安装实训室,综合布线实训室,交换机和路由器实训室等。
2.3 建立工作室
建立工作室,承接计算机硬件的选购,计算机操作系统安装,计算机维护,网络的建设、网络的维护等工作,提高实践经验。
2.4 开展校企合作
通过和企业合作,深入到企业一线,参与企业的工作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为毕业后与企业零距离,实现和企业的接轨。
基于工作过程的《计算机组装与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开发,为今后的《计算机组装与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建设提供一些建设的经验和思路,培养更多符合社会和企业需要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浅析如何创新计算机应用与维护专业教学工作[J].吴洪艳.软件.2014(01).
[2] 职高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探索与教学改革[J].姚远.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02).
[3] 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岗位群和能力构成分析[J].康万林,冯改娥.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04).
[4]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构建及案例分析[J].徐伟莲,贾世玲,秦志玉.现代教育.2014(Z2).
篇5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 网络技术 进度控制
油田地面产能建设是所有工程建设项目中最复杂最特殊的工作,计算机网络作为施工单位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企业的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连年有较大提高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手段和支撑。
一、工程应用网络及计算机技术的必要性
近年来,许多施工企业越发认识到网络和计算机技术在工程项目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对于大型复杂的工程的项目管理中往往会通过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等在内的科学方法对信息进行收集、存储、加工、处理、并辅助决策,以便提高管理效率。
1、施工环境变化大。施工环境空间的变化,意味着施工组织与管理就必须随着施工流程的变化而变化。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有的项目已经施工一段时间了,但图纸还没有完成,为了避免造成项目延期,在没有预算的状况下,材料和人工就提前到位并进行施工。这必然会对以后的项目进行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必须通过电脑来规范流程,使项目的整个过程更加规范、科学,达到有效控制、科学管理的目的。
2、施工生产时间长。一个中等规模项目的施工,至少都要经历两个季节以上的气候条件变化,而且工程项目管理涉及建设方、设计方、施工方、监理方等多方参与,需要处理和协调项目成本、质量、进度、材料等多个方面,这些都给露天施工作业带来一定的影响,因而就不得不组织立体交叉作业和平行流水作业,需要制定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并严格按计划执行。
3、工程项目复杂性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工程项目的规模和复杂性持续增加,这就要求项目经理必须使用工程项目计划,在施工管理中应用网络计划技术,把一项工程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按照一定的程序对它进行合理安排,并通过网络计划本身所特有的反馈作用,调整和改进施工管理工作,使施工得以全面地达到优质、节省和快速的要求。
二、工程施工管理与网络及计算机技术存在问题的原因
真正的网络及计算机在工程管理的普及不是简单等同于无纸化办公,而是更应体现一种全面项目管理,是项目整体协同的大平台。然而,目前大部分工程项目信息还只停留在使用单机和软件记录和保存的状态,远没有达到整合管理的阶段。
1、应用责任心不强。由于个别企业对实施网络计划管理的必要性认识不足,加之工程设计多变、工期的确定受行政干扰多、工程进度付款没有与网络计划紧密联系,在许多项目中,项目经理会发现员工工作自觉性不够,这也是由许多原因造成的。其中就包括项目部成员对于项目进行情况不了解,导致了项目工作人员不知道近期要做什么,同时让业主觉得施工状况比较糟糕。
2、应用管理不够。绝大部分施工网络计划技术的应用还只停留在编制计划上,对执行中的监督与控制及调整缺少有效的措施。有的尽管在网络及计算机应用上达到一定的规模,但仍存在许多问题,硬件、软件及网络资源没有得到最大化利用,信息集成度低,应用分散。另外,虽然目前市场上技术资料编制软件很多,但实质上适用于项目进度控制的软件却很少,而且通用性比较差,从客观上阻碍了应用网络实施项目进度控制。
3、应用程度不深。目前许多项目部的生产管理人员同时又是工程技术人员,往往只注重技术的研究,进度的管理依赖于横道图,对网络技术知识的掌握不全面,而且设计的经常变化给网络规划的制定和调整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使得施工计划的编制往往只能反映整个项目中各工作单元之间的相互关系,却没有根据施工方法确定工作单元中各项工作的相互关系,更谈不上网络计划的优化。
三、工程施工管理中提高网络及计算机技术应用水平的措施
无论是从当前还是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看,完善项目管理中网络和计算机技术机制,不但是我们在知识经济时代面临的现实选择,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器。如果一个企业缺乏高新技术创新,缺乏网络信息共享度、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明,则很难取得市场竞争优势。
1、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强化项目科学有效管理的重要性
施工管理推广应用网络计划方法必将取得好快省的效果,企业的主管人员应该有充分的认识,把应用网络计划技术放在关系到攸关企业发展的高度去重视,抛弃传统的仅凭感官去管理的方法,适度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推动网络技术的应用。此外,应施工管理网络化应本着先易后难、注重实效的原则,先从较小的工程项目或分部分项工程做起,从编制和调整深度上讲,应先粗后细,减少失误和浪费,逐步积累和总结经验,形成规范的信息收集、处理方法。
2、资源配置,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和技术应用研究
企业主管部门应定期组织举办网络技术与计算机应用培训班,通过网上培训、知识普及等多种形式,对企业的技术管理人员进行统一培训,学习和掌握施工网络技术。与此同时,项目生产人员制定科学合理的进度控制计划,必须与工程技术人员紧密结合。由于网络计划法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它只限于给生产人员提供应在工程工期与成本的关系等,以最大程度控制成本费用。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技术主管部门与信息管理中心可以开发适用的施工进度控制软件。
篇6
【关键词】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技术 综合应用
据调查显示,计算机网络技术已深入到人们的衣食住行中,人们不仅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购物,也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学生进行教育,更主要的是人们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传递信息和交流沟通。因而,计算机网络技术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了许多方便的条件,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享受生活、品味生活。
1 关于信息工程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分析
1.1 信息工程的概念和特征
信息工程主要是指利用现代技术对信息进行整理和控制,使其在发展的过程中涉及社会的各个领域,促进社会的经济发展,推动人们生活水平的进步。因此,信息工程对人们来讲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不但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升和改善。
信息工程的特征主要是范围广,涵盖的内容多,处理信息能力较快,其具有开放性和实用性的功能,而且它还通过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提升通讯技术,使人们能快速的传递信息。因此,研究者在将计算机网络技术融入到信息工程时,要根据信息工程的特征考虑工作问题,从而提升工作效率。比如:安装卫星接收器时,卫星信息技术的传播功能可以使人们及时的发现受灾的地点和时间,从而使人们快速的对受灾地区的人们进行救援。
1.2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概述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信息工程中的一部分。计算机网络技术主要是指人们通过网络将资源共享,帮助人们查询资料,使人们能及时的解决问题,这样也能减少人们浪费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使人们能快速的完成自身的工作。其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储存功能,也方便人们的工作;计算机可以将人们记录的事情储存起来,也方便人们的查找。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在信息工程中,会使其信息工程变得更加强大,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生活信息和工作材料。
1.3 重视对信息工程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分析
我国是一个科技大国,因此,对于信息工程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研究不容忽视,在信息工程的建设过程中,科技人员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其进行研究探索,思考如何能让信息工程对社会的发展起到良好作用,而对于网络技术中的功能重视,要让计算机网络技术符合时代的发展和变化,只有将两者准确的分析,才能将两者结合在一起。
2 信息工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综合应用应注意的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许多不法分子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传播病毒、不良信息。在信息工程中,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综合应用要注意黑客的攻击,研究者要研究出相关的软件防止黑客的入侵和病毒的传播,也要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弥补计算机网络存在的漏洞,防止数据丢失。人们要增强对计算机的维修防护工意识,在使用时不乱点击来历不明的信息,这样就能保证计算机处于安全的网络状态,从而使计算机网络技术能及时的为人们服务。
3 关于信息工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综合应用的研究
3.1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信息传递中的应用
当前,人们生活在信息时代,每天都会有大量的信息产生,要想将这些信息快速的传播,就需要人们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信息工程中发挥作用。信息工程中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不仅能快速的传递信息,也能准确的处理掉垃圾信息,使传递者能将重要的信息传送给接收者,这样接收者就能清晰的查阅重要的信息,按照信息制定自身的工作计划或者学习计划。因此,人们要熟练的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对其进行创新,以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也能够及时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同时人们在利用计算机网络传递信息时,也要防止黑客的入侵,对重要的文件进行加密,为计算机网络做好防护系统。
3.2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信息工程中的应用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信息工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应用离不开信息工程,而信息工程也离不开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研究者应采用合理的方法将计算机网络技术融入到信息工程,推进信息技术发展的进程,使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信息工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信息工程才能将电子数据和电子信息有效的处理。例如:各种电子设备都需要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支持,只有这些电子设备依赖于计算机网络技术才能正常的运行,并为人们提供更多的新闻信息。如果没有网络技术这些电子设备将成为摆设。所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共享性会更好地改善人们的生活。
3.3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设备开发中的应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市场中出现各种各样的电子设备,而这些电子设备的开发需要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发者要通过网络将信息传输到电子设备中,然后对其进行制作,这样不仅使电子设备中具有丰富的资源,也能让电子设备受到人们的认可和支持。电子设备的开发可以让人们随时随地的发送邮件,观看新闻事件,开发者要让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设备开发中起到良好的应用效果。
3.4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为人们传递信息,为人们的生活提供许多帮助。因此,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计算机网络技术。人们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观看视频、学习知识、丰富自身的文化生活、了解外面的世界;人们也会在网上购物选择自己喜欢的产品,如淘宝网、天猫都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成果。所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非常重要。
4 结语
总而言之,网络已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研究者要重视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信息工程中的应用,使网络技术能够更好的改变人们的生活。因此,研究者要掌握熟练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发展创新,并有效地应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促使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信息工程中发挥实质性的作用。这不但有利于人们的生活,也有利于我国的未来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浪.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在实践中的运用[J].信息化建设,2015(09):12-23.
[2]罗猛.浅议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通讯世界,2015(21):45-56.
篇7
关键词:通信工程;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系统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作为信息技术应用最广泛的一个建设工程,通信工程的发展也是极为迅速的。通信工程是应用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的专业信息技术知识进行通信工程建设,以电磁波、声波或光波的形式通过电脉冲的传输方式,将信息从发送端(信源)传输到一个或多个接受端(信宿),有效地实现了信息的快速传递。由于通信技术的发展极为迅速,应用的电子技术设备更新的也比较快,所以必须不断突破现有的管理模式,应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化系统进行工程管理。
1通信工程建设的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系统基本结构
在通信工程建设过程中,建立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系统,主要目的就是对工程建设情况进行监督管理,确保信息交流的及时性和整体性,使得工程建设的物质资源能够合理分配,确保建设进程的稳步推进,合理控制建设成本。
1.1服务器
在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系统中,服务器是系统主体,一般情况下通信企业会配备三台服务器,以满足系统运行的需求,其中一台为主服务器,其他两台属于备用性质,以提高网络化管理系统的抗风险能力。服务器的功能,就是对通信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储存、分析,以实现对工程建设的远程控制。由于服务器只需要登录密码,即享有信息浏览的权利,因此为了保障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服务器还具备数据访问权限管理的功能,以防外界人士通过服务器篡改客户端信息,使得数据失真,同时通过权限级别设置,保证不同部门、不同部位只能获得相应权限内的信息,保证企业秩序。
1.2基础性开放设施
除了服务器之外,为了降低程序安装时的操作难度,让系统在日常运行时后期养护维修工作简单化,还必须配置多种基础性的开放设施,在保证系统运行效果的同时简化操作维护系统。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系统分模块运行,各个模块具有相对独立的特点,在个别模块出现问题时能够保证系统整体运行无碍,而为了保证各个模块之间、系统与应用软件之间能够协调运行,系统还必须具备兼容性,确保系统运行的整体性。
2通信工程建设的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系统的特点
2.1实现信息数据共享
通信工程建设区域广,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很难做到各个区域工程的同一控制,其主要原因在于信息交流障碍,一个是信息真实性、完整性无法保障,一个是信息传递效率过于低下。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系统能够实现通信工程建设信息数据的实时共享,信息质量、信息传递效率有保障,能够实现通信工程建设的动态监控。工程管理员可根据系统中的共享信息,全面了解工程建设的具体情况,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后,获取决策支持性信息,对下一阶段的过程建设作出合理规划,确保通信工程建设决策的科学性。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数据信息就是有效资产,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系统正是这样一种利用数据获取有效信息,提高企业决策水平的信息体系。
2.2具备统一管理功能
在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系统中,需要参与通信工程建设各个环节的工作人员仔细填写相关信息资料,比如说采购部门的工作人员,需要将自己责任范围内的采购清单输入到信息平台上,而施工现场的材料管理人员则应该分阶段将工地原材料消耗信息输入到信息平台上,这样能够帮助工程管理者明确施工原材料的采购、消耗情况,做好成本控制工作。通信工程所涉及的事务较多,管理者应明确各部门的分工,明晰职员权责,确保各项工程建设信息能够完整、准确地输入到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系统中,以信息的完整统一管理,实现工程建设的统一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过程中人力物力资源的合理分配。以信息为双眼,实施整体通信工程建设的统一管理,要求信息必须具备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的要求,同时还必须保证信息采集标准的统一。
2.3独立性和兼容性
在网络化管理系统中,最忌讳的问题就是个别环节的故障引起系统整体瘫痪,这对于管理系统而言无疑是毁灭性的打击,会严重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作。为了提高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系统的抗风险能力,该系统采取了分模块化管理的方式,根据信息性质的不同将系统分为数个不同的模块,各个模块运行具有相对独立的特点,同时各个数据也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不会完全依赖于系统,有效地提升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此外,为了保证各个独立模块能够协调稳定地运行,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系统具有兼容性,能够让各模块在独立运行的同时,协同运行,服务于通信设施,实现整体数据信息的实时共享。
篇8
计算机互联网工程信息化管理是通过搭建项目工程信息化管理软件平台,运用计算机互联网传递信息,全面地将项目信息进行采集、汇总、存储以及传递,最后将成果应用于工程项目。旨在使项目相关信息的采取、沟通更加便利,沟通以及传递变得愈加顺畅、快速,保证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依据所需对项目工程信息开展整理工作,实现其为项目工程工作的指挥、导向作用。
2项目工程信息化管理系统搭建方法
2.1搭建项目工程信息的管理模块
一是保证在搭建项目工程信息的管理模块之前,完成对项目工程的信息化管理程序开发以及对运用目的开展全方位的摸底与剖析,还应对项目工程的信息进行分门别类,例如:项目工程的法律规定之类的信息、科技方面的信息、监督管理类信息等等。二是采用数据整理软件的方式方法,开始搭建数据管理的模块。三是数据管理的模块通过数据库的管理软件、计算机互联网设备、数据通信线路的设备、数据终端的设备以及服务器完成集合步骤,优质高效地完成近程和远程的数据收集、存储及传输工作,使得到的信息更加明晰、准确,同时也达到了既省工又省力的目的。
2.2搭建项目工程信息的编码
项目工程信息的编码的实质就是把最初的信息符号依照固定的数学法则进行变化,将信息变化为计算机能认识的语言种类。信息处理最基本、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便是项目工程信息编码,它能让信息更便于储存、搜索以及利用,给信息进行编码时务必注意信息编码的系统化与准确化,保证其在组织架构方面容易理会,容易解读,容易把握。另外,给信息编码时要注意信息的用途和类型,要做到分门别类,例如:项目工程信息的竞争企业、项目工程信息的架构、项目工程信息的成本计算等事项,一旦做好了项目工程信息编码工作,信息的结构就会呈现得很清晰、很明了、很顺畅,并且还利于搭建信息服务平台。
2.3搭建项目工程网站
搭建项目工程门户网站是建设信息平台最便捷的方法,可以把所有项目工程信息集中合并,再进行归类、整理,最后用网络页面呈现出来。伴随着项目工程工作的逐步开展,和项目工程相关联的一些影像、音频、图片、语言等等各个种类的信息随之会相伴而生。项目工程信息管理就会针对项目的每一组数据信息、每一个流程环节、每一个相关系统开始分门别类的管理,达到让项目工程信息方便捕获、整理和传递,使项目信息的传递时间大大缩短。
3实现信息化管理的优势
3.1便于共享数据信息
通过计算机互联网科技实现对项目工程的信息化管控,就可为项目工程参与其中供应了信息数据沟通、传递的平台,进而将工程项目系统和外部因素相关联,最终搭建一个很好的数据信息交流通道,便于随时开展交流、传输以及联系。同时,计算机互联网科技的项目工程信息化管理还能使数据信息穿越时空的限制,高速、有效地提升外部和内部的信息传递以及在同一空间内进行信息沟通的方法和效率,让有关项目工程的所有信息可以实现最快速的集合,达到最广泛地共享资源,利用资源。
3.2利于实现决策的科学化
项目工程信息繁多,整理工作量大,如果单纯依靠人力来处理则会暴露种种缺陷和纰漏,例如:对捕捉现实情况发生失真、对分析现实情况发生误判、对弥补缺陷的措施制定的不及时、不对症等情况。然而,经过对项目工程信息化管理后,不但可以避免以上不良情况的发生,还可以大大提高项目工程信息的整理、处置效率,让项目工程信息可以实现第一时间的共享、汇集和整合。信息在服务平台中则是以互联网为媒介来传递的,信息的质和量对比于其它的一些方式一定是更加高效,因此使得具备同样信息资源的管理者可以很快地捕获所需信息,达到一起商量决策,进而实现项目工程管理对策的科学化。
3.3助于实现工作的高效化
篇9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network courses,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such as huge total resources, serious dissimilation of resources structure and lack of sharing application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The students are often lost in the mass of teaching resources. In order to solve the above problems, this paper put forward the use of cloud computing technology to build higher vocational network curriculum resources sharing platform, and take the Shangqiu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network course as an example. The platform can realize the sharing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suitable for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to study and achieve better teaching results.
Key words: cloud computing; online course; resource sharing; cooperative learning
1 背景
随着国家教育部门开展的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视频公开课等一系列网络课程的建设,各个高校广泛开展建设了形式多样的网络课程,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但是,随之网络课程的深入开展,也出现了各高校课程资源重复建设、利用率普遍不高、结构异化难以实现共享等问题阻碍了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脚步,难以满足学生日益增加的在线自助学习的需求。基于以上问题,构建一个完全开放的在线课程资源共享平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云计算技术具有成本低、效率高、可以处理海量资源的特点,非常适合用作网络课程资源的共享平台。云平台能够实现对海量教学资源的有效建设和管理,平台功能的实现都被放置在云端,有利于充分发挥程序设计员的工作效率同时也能够便于用户的使用。另外,云计算能够最大限度降低教育机构购买设备和独立开发系统的成本,云计算具有分布式、协同工作、共建共享等方面的特征,非常适合高职学生个性化学习、自主探究学习、团队协作学习和创新实践学习等符合现代教育学习方法的开展。
2 基于云计算的共享学习模式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学习模式已经与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不相适应,基于云计算的共享学习模式应运而生。该模式以海量优质的教学资源为基础,充分利用资源共享和互动交流来实现协作学习,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保障教学目标能够有效实现的学习活动。云计算为协作学习的开展提供了平台支撑,在该平台下学生能够轻易实现文件、软件、教学内容等资源的共享,并且支持在线编辑、用户评价和学习资源共享。基于云计算的共享学习模式具有以下几个典型的特征:
一是高效经济性。云计算技术能够极大降低高校网络课程建设过程中的费用,尤其是硬件设备的投入和维护费用,不需要安排专业人才负责维护。云计算的软硬件设备由专业的第三方提供,能够确保系统高效的运行。因此,高效率低成本的云计算技术具有明显成本优势。
二是协作共享性。在云计算技术的支持下,教师用户可以协作完成资源的开发建设,学生用户也可开展远程协作学习。所有用户都可以将自己的优质资源在云平台进行分享,云计算共建共享的思想能够提高优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率。
三是方便灵活性。云计算技术具有操作灵活方便的特性,用户不必理解云计算的工作原理和运行机制,就可以使用云计算提供的优质资源和服务。只需要一台能够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或者智能手机等设备,就可以获取平台上所有资源,享受平台提供的各种服务。
四是节能环保性。目前,全社会都在倡导节能环保,基于云计算的共享学习模式下对于设备配置的要求低,不需要高耗能的服务器设备支持,对于节能减排有一定的帮助,同时也能节约成本,用户只需要能够上网的终端设备就可以享受云计算带来的服务。
3 基于云计算高职教育资源共享平台设计与实现
3.1 设计思想
在云计算的共享学习模式的基础上,该文提出了采用协作共享的方式,充分发挥用户的智慧,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形式充分利用云平台下的各种教学资源,在此思想指导下开发了基于云计算的《网络设备的配置与管理》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具体的设计思路为:首先,平台资源要有高度的开放性和共享性。教师和学生能够充分地进行分享交流,共建共享课程资源。其次,平台要充分体现服务性和高效性。平台一定要体现云计算强大的资源管理和服务优势,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服务。最后,平台要能够支持协作学习。目前,高职学生具有喜欢交流互动难以独自完成任务的特点,因此平?_一定要提供交互式功能,方便学生、教师以及教学资源之间的互动,将协作学习贯穿到整个共享平台之中。
3.2 基于云计算的高职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的体系结构
该文结合B/S结构和云计算的特点构建了基于云计算的高职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的体系结构。B/S(浏览器/服务器体系)结构的特点在于充分利用浏览器方便用户的操作,把烦琐的应用程序、数据计算、任务处理都交由服务器端完成,但随着资源规模的扩大给服务器带来了沉重的压力,特别是难以实现大量的用户交互。因此,我们十分有必要结合先进的云计算技术构建高职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如图1所示,该平台由表示层、业务层和数据层组成。在表示层中用户使用终端设备通过浏览器向云计算服务池发送访问请求信息。业务层负责处理各种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业务应用逻辑。数据层负责数据的统一保管和维护。日志和统计中心负责数据的统计,分布式服务贯穿整个业务层和数据层。
3.3 基于云计算的优质资源共享平台的功能结构设计
该文结合商丘职业技术学院网络课程资源现状,在上述设计思想的指导下,以《网络设备的配置与管理》课程为例,设计了基于云计算的高职课程资源共享平台。该平台总体上分为课程门户网站和后台管理两大主要功能模块。
3.3.1 课程门户功能的设计
课程门户是该网络课程内容的集中体现,也是用户访问最多的页面。主要包括主体检索、热门资源、智能推荐、主题栏目、资源共享、转发分享等栏目组成。
主题检索。随着教学资源的规模不断壮大,用户越来越难以快速找到需要的资源。因此,有必要实现主题检索的功能,用户只需要输入主题字点击检索就能够快速准确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源,为用户提供便捷的服务。
热门资源。根据教学资源的使用情况进行标记,将平台中的教学资源依据访问量设置不同的大小和颜色,提高热门资源的辨识度。热门资源是平台中利用率最高的资源,也是用户使用最多的,对其进行突出标记能够方便用户查找。
智能推荐。根据用户的个性特征采用基于协同过滤推荐算法为学生只能推送个性化的教育资源。在智能判断并推送用户感兴趣资源的同时,也要将平台中使用频率最高和最新推出的资源推荐给学生,如果初次推荐时资源数量较少也可以随机推荐一些资源。推荐系统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商务和新闻客户端,引入教学资源共享平台能够为学生智能推进个性化学习资源,避免学生迷失在海量的教学资源中。
主题栏目。主题栏目是整个网络课程的功能核心,包括大多数教学资源和课程信息都集中在该栏目下。目前,该项目要依据课程的特点进行建设,一般包括课程简介、新闻动态、师资队伍、课程教学、实训环节、教学资源等内容组成。课程简介是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特色以及取得的教学成绩等方面对课程进行总体的说明。新闻动态通常用来网络课程相关的新闻、行业动态、课程公告等和网络课程相关的信息。师资队伍介绍课程相关的负责人、主讲教师以及他们在课程相关方面取得的成绩。课程教学包括教师讲课用的教学课件、电子教案、教学视频等课程教学相关内容,是整个网络课程最核心的内容。实训环节包括学生实训指导书、实训报告、实训视频演示、实训作业等内容。教学资源包括与课程相关的补充资源,包括参考教材、习题、其他相关教学网站链接等资源。
资源共享栏目集中管理网络课程平台中的各种教学资源。为了给用户提供最大的方便,我们同时提供了按照类型分类和按照内容分类两种方式。其中依据类型可以分为文字、图片、动画、音频、视频、软件等不同的资源类型,为了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我们开通连上传和下载的功能,并增加交互模块加强交流。
转发分享栏目为用户将优质资源进行分享转发提供便利,学生可以通过该栏目将一些优秀的资源转发到QQ空间、新郎微博、微信朋友圈、人人网等平台上,允许用户对资源进行评价打分,提高网络课程的影响。
3.3.1 后台管理的设计
后台管理用于网络课程平台的管理和维护,一般由课程负责人使用,主要包括内容管理和常规管理两个部分组成。常规管理主要包括对于网络课程平台界面外观、模块、导航、链接等进行日常的管理。内容管理包括课程公告和课程新闻,以及相关的查询、编辑、删除、等相关操作。另外,还可以对用户的评论、用户的审核以及各种资源的管理等。
篇10
在计算机网络使用的不同层次上,计算机网络系统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也不断被提高重视,如何提高新时期计算机网络信息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问题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计算机网络设计准则的研究和探讨可以进一步为计算机网络设计的可靠性与相关建设问题提供意见,确保总体的计算机网络运行可靠性提高。
1 计算机网络概述
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属于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与通信技术结合的产品,通过数据信息系统的合理分布来发挥计算机独立功能的良好展现,通过网络软件的功能性完善来提高数据通信以及数据资源协同管理的水平。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进步历史开始于20世纪40年代末期,当时第一代计算机网络开始面向社会投入使用,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出现了分组交换的网络系统应用技术,也就是传统的计算机网络初期版本。第三代计算机网络产生应用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期,整体的计算机网络应用开始逐步辉煌发展起来,在新世纪提出应用的综合性数字信息业务已经成为了第四代计算机网络信息应用技术,已经成为了计算机网络、电信服务网络以及广电网三网合一的发展。近几年来,计算机网络正在不断向可靠性较高和综合业务符合类别多元的方向发展。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发展的过程中,计算机局域网络开始成为了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加快发展速度。计算机局域网络发展已经开始发展成为了一个或多个单位的计算机设备、工作站应用、数据信息处理以及语音通信应用发展相结合,同时,融入了控制检测设备以及安全连接设备,实现了计算机互联网的高可靠性和综合性业务发展的进步。在计算机网络进步发展的过程中,计算机网络的资源共享与信息交流速度不断提高。
2 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设计准则
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主要是指计算机网络在特定的环境或者外部条件下,限定固定时间来完成固定任务所表现出的具体能力及水平。具体分析可以发现,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主要是通过一定的运行参数来衡量,应该在负载条件一定、操作方式固定、温度和适度都稳定的条件下,限定一定时间,对于计算机网络可以在较长的时间内实现通讯和功能及运行水平进行检测,计算机网络的实际操作和应用可靠性可以直接反映出计算机网络总体结构的支持性能力,统筹概括出计算机网络在计算机设计、计算机网络规划以及计算机运行的重要参数。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受到网络设备的影响,所以,网络设备的实际质量问题与性能问题会直接对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产生影响。计算机网络的实际可靠性是对计算机网络系统可靠性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此外,网络设备的影响需要传输交换设备参与其中,传输交换设备的可靠性是整体计算机网络可靠性保证的重要基础。
3 计算机网络工程安全对策
计算机网络属于单位信息计算系统中最为基础和关键的部分,同时也是数据语音信息传递的重要基础性通道,将会影响到用户在现代以及将来的一段时间内,单位的信息化发展水平和网络系统应用效果,同时,在设计应用发展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提高整体计算机网系统的可靠性、经济性和合理性。计算机网络如果从系统角度进行划分可以综合划分为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计算机软件系统,硬件系统部分属于计算机网络的关键系统部分,综合包含了主机的子系统。网络数据信息的备份系统、接口电路系统以及通信网络系统,主机的子系统属于整体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综合计算和运行核心,同时也是数据储存的应用中心,属于总体网络的可靠性分析中心。计算机网络的软件系统属于网络管理应用的子系统和防火墙子系统。其中,防火墙的子系统已经成为了网络总体系统的重要可靠性保证。
如果采取技术手段来对整体网络工程进行安全防护,第一步需要建立起计算机系统的网络工程安全评价机制,通过系统工具的运用来进行计算机网工程漏洞检测。计算机网络漏洞扫描首先可以实现计算机系统薄弱环节检测。在计算机网络工程定期安全评估的过程中,应该综合考虑好计算网络的系统发展的薄弱环节,定期的安全评估和检测每一阶段的计算机安全状况,对于计算机的总体工程安全维护至关重要。在网络安全控制的过程中,可以综合利用网络入侵检测技术和网络安全扫描技术。通过网络入侵检测技术应用可以有效加大对防火墙技术的补充,从而提升防火墙的防护效果和实际反应能力,从而保证网络内部和网络外部的网络威胁性因素进行有效预知,通过防护措施的实施来实现整体网络技术安全性的有效提高。
4 结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了国际公认的主流技术,同时成为了国家现代化建设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在企业信息的发展建设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可靠性已经成为了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的重要要求和基础,通过对工程实践方案分析可以发现总结设计准则,同时可以构建起可靠性较高的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保证网络运行发展不受控制,进一步减少线路网络中断以及其他类别故障原因所导致运行问题,避免计算机网络因为故障影响陷入瘫痪,同时增强计算机网络可靠性发展水平,深入探究整体网络运行方法,促进我国的计算机网络设计水平的进步和提高。
参考文献
[1]蒋伟.计算机网络工程安全问题及其对策[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4,No.16408:159-160.
- 上一篇:基础团务知识心得体会
- 下一篇:仓库管理员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