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的核心素养范文

时间:2024-01-12 17:48: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基础教育的核心素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基础教育的核心素养

篇1

目前,传统、单一的以知识传授为基础的教学严重阻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已成为深化基础教育改革的新方向和新动力。所谓“核心素养”是指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是所有学生应具备的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1]科学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核心概念是科学规律和原理的基础,更是学习科学的思维过程的核心所在。因此,探究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科学核心概念教学具有前瞻性及重要意义。

一、初中科学核心概念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初中科学核心概念教学存在的问题有:

(1)教材编写时没能突出核心概念的产生及发展过程,教师对核心概念的把握能力不足。如浙教版初中科

学教材将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空间设计为一个整体,注重突出学科综合性,但教师对相关核心概念的

把握能力明显不足。

(2)从学生概念学习行为的统计(如图1)来看,占绝对比例的还是“做大量习题学习”,而核心的“实验探究学习”比例较低,未能体现科学学习本质。[2]

例如,如果地球是运动的,当人跳起来后不应落在原来的位置上,但实验的事实却是落在原处,那只能说明地球是静止不动的。这个问题直到惯性知识的出现才得以解决。教师如果能将这些关键事实呈现给学生,那么学生对此的看法将是完全不同的。

要避免这种科学性问题,教师对基本事实要充分了解,要给学生提供足够多的事实依据让其判断,不能仅进行简单片断的呈现。如上面讲到的,教师不能只是展示古人的错误结论,而更应当展示古人对问题的思考过程及艰苦的探究过程。学生只有全面地掌握事实资料,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同时,教师还要创设符合当时科研水平的情境,用语言让学生“穿越”到当时的环境中,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体会,学会从古人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例如,在讲小行星发现史时,如果只是给学生介绍“1801年1月1日,意大利天文学家皮茨在观测星空时偶然发现有一颗‘星星’每天晚上都要改变位置,因为它个头太小,不能和大行星相比,因此被称作‘小行星’。这拉开了小行星带发现的序幕”,那么就会让学生感觉小行星的发现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只要拿起望?h镜就能发现,但事实并非如此。在浩瀚星空中寻找一颗星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其实在发现“小行星”之前,德国天文家波德进行了二十年的努力探索,发现后又要经过大量的确认。只有这些大量的信息呈现,才能给学生一个真实的科学史。

篇2

【关键词】核心素养;德育活动;养成教育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道德素质将很大程度上决定21世纪中华民族的素质构成和社会风气。核心素养包涵了学生的知识、能力以及道德等多个层面,通过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重视实践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改进学生德育工作,净化育人环境,提高学校德育水平,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以校德育活动为龙头,培养学生集体意识

(一)让学生打好基础、形成氛围养成良好的习惯

重视礼仪训练,打好底子,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既要使学生明白“理”,又要训练“仪”,学练结合,以练为主。做示范、教表演,使学生知道怎样去做。例如我让学生扮演老师站在讲台上,我在讲台下面扮演学生,我行了一个标准的45度鞠躬礼,并大声说:“老师好!”台上的小老师就说:“同学好。”此时教室沸腾了,有的要出来当老师,有的要当学生,我借此情境让学生分角色训练,对每一组都进行评价,哪方面做的好,哪方面还要加强,老师认真的示范,加大力度训练,学生也引起了重视。每个同学都非常认真的练习,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礼仪氛围。接着训练学生坐、站、走的姿势,我在前面摆一套学生桌椅,给学生做坐的示范:头要正、身要直、脚放平,目视前方。又用标准的立正姿势站在学生前面示范站姿,然后对学生进行反复训练“起立、请坐”,达到整齐划一、动作迅速,精神面貌好。我示范行队礼姿势,同学们反复演练,为开学典礼和以后每周一升国旗打下了基础。良好的习惯规范的教育训练在孩子们的脑海中打下了一个文明礼仪的烙印。

(二)展示魅力,拓展自主管理的空间

班级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使整个班集体充满活力、凝聚力。在班级里,我们以校德育活动为龙头,分别开展了“我与诚信手拉手、献出一份爱、出一份力、尽一分责”等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对于每项活动的开展,事先都征求学生的意见,活动的时间、方式、内容等都由学生自己决定。在“责任教育”活动中,学生们自发开展了一次“救书”行动。通过对图书角中破损图书的救护,学生们感受到了因自己的不爱惜给图书带来的“伤害”。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们得到了行动上的锻炼,受到了认知方面的教育。在接下来的一些主题活动中,学生们相继开展了“我送妈妈几句话”、“妈妈,让我拥抱一下”、“说到做到、攀登目标”等自主活动。对于每一项活动的开展,他们都兴致勃勃,积极主动,而班主任则俨然成了一名普通的参与者。

(三)发挥学生的特长,增强集体的自豪感

在班级管理中,我们特别重视班级形象和文化环境建设,引导学生积极投身于班级环境建设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体现学生的个性。“小神笔”展示区张贴着小朋友们的毛笔和国画作品。“从小勤学、长大成材”几个娟秀挺拔的毛笔字时刻激励着班级中的每一个小朋友前进。“放飞梦想”栏记载着小朋友们优秀的作文、日记。在每期版报展示出来以后,一群小画家们总要争先恐后地为板报添一笔,还常常自我陶醉,希望老师能把其作品保留下来。当得到老师的认可后,他们服务于班集体的劲头更足了。而所有这些班级文化建设,不仅给孩子们带来了一种美的享受,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了一种蓬勃向上的朝气,增强了他们集体的自豪感,强化了集体的自主意识。

二、关注细节、找准养成教育的契合点

唯有对细节的不懈敲打,才能锻造出文明的精品。养成教育虽不是德育的全部,但却是德育工作中最“实”的部分,它是德育的“质”的指标。以《走入寻常百姓家》为主题,设计了一家三兄弟的角色:老大开了一家个体饮食店,老二在某私营企业集团担任部门主管,老三是中德合资企业的一名技术人员。这样的教学设计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实际出发,虽然是虚拟的情境,但由于材料都来自生活实际,学生感觉真实可信,学生跟着角色体验,很快就理解和感悟了这三种非公有制经济的特点、作用和异同。习惯决定未来,细节决定成败。我们将坚持从“细节”入手,从“细节”做起,让每个学生都专注于学习的细致,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他们充满热情地去接受教育,挑战自我。

三、以诚相待,用诚心架起沟通的桥梁

(1)不管是家访还是家长来校交换意见,我们应该立即转换角色,把自己当作家庭的朋友,与家长说话就变得容易多了,同时要使用文明用语等等。这样家长就会明白你是一位很有道德修养的班主任,为彼此间的交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家访或家长来访前要做充分的准备。为了让家长知道班主任对它的孩子特别重视,家访或家长来访前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包括学习成绩、性格特点、优点和缺点、家庭基本情况以及班主任为这个孩子做了哪些工作等等。这样,在与家长交流时,就能让它产生老师对它的孩子特别重视的感觉以及班主任工作细致、认真负责的印象。这样从感情上容易沟通。

篇3

一、 依托教学文本的课堂预设

1.教学文本的解读

在新课改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下,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也势必会革新。那么,如何整合课程内容?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以八年级上第6单元的阅读课为例:文章以贴近现实生活的“决心”为话题,用三个段落分别介绍了“决心”的定义、种类和难以保持的特性。如何灵活处理教材进行教学内容的整合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难点。首先要锁定教学的重难点。学生要在分析语篇结构的基础上,通过详读理解“决心”的概念、种类与特性,并对“决心”为何难以保持的原因加以补充。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时,必须突破文章本身,使内容得以延伸和拓展,才能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培养。

2.阅读策略的运用

“W会学习”是一项重要的核心素养,因此要着重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策略,引导学生积极运用、主动调适,增强阅读能力。

(1)注意首尾句。首尾句往往提供了文章或段落的重要信息,这种阅读策略实用性很强,能快速提高阅读效率。如文章第二自然段中,首句“There are different kinds of resolutions.”明确提示了这个自然段就是围绕kinds(种类)展开说明的。学生通过段落的首尾句就能快速判断段落的主题大意。

(2)巧用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思维形象化的方法,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图形工具,它具有表现人类思维的强大功能。巧妙的思维导图不仅能使文章脉络清晰、细节信息明确,也能为课堂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图1)。

如上图所示,第二段介绍了“决心”的种类,这样的思维导图能帮助学生正确归类。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适当调整思维导图的形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3)用语境猜词义。利用语境猜词义,排除阅读中某些生词的干扰,降低生词率,从而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程度。例如下面这段话:Some are about physical health. For example, some people promise themselves they are going to start an exercise program or eat less fast food. 如何理解physical这一生词,则需要注意后面举例的内容,“start an exercise program”和“eat less fast food”就是明显的提示。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这种策略,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训练中多使用这种策略,从而提高阅读效率。

二、体现学生主体性的课堂实施

1.以培养思维品质为导向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鼓励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文本的第三段提出了“决心”通常难以保持并且阐述了其中的两个原因。鉴于此,可让学生补充更多的原因,以启发学生依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去思考问题。本段还提到了“有人认为,最好的决心就是不下任何决心”,对此,不同的学生也会有不同的看法。而且教师可依照文本最后的 “Will you make any next year?”,以一系列问题为驱动,利用解释和分析课文的过程,使学生在讨论和分享中发生思维的碰撞,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批判性、开放性和创造性,即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2.以学生主体为评价机制

核心素养的课堂实际上就是提倡“学本课程”,一种强调问题导学型的课堂。它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型教学模式转向知识建构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建小组,共同围绕核心问题开展自主性的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无论是小组间还是小组成员间均可以开展合作与竞争。在这节课上,学生被平均分成九个小组,分别在课堂上的自学、互学及群学阶段根据各自的表现互相打分。如小组要合作完成给Mr.Resolution的一封信,在小组展示时,组长要在台前朗读小组的学习成果。对其中一组的表现,一位学生给出了这样的评价:“They can get 5 points, because there is no mistake and they speak loudly.”因此,当一个小组展示学习成果时,其他学生也都在积极思考并作出评价,这就是“学本式”课堂的灵魂所在。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后反思

1.缺乏对语言本身的关注

如果把文本的结构比作骨架,那么语言就是血肉。教学要依托课文,让学生通过阅读更好地学习一门语言,达到正确使用这种语言的目的。阅读可以是默读和朗读,若要完成理解层面的任务就可以默读的方式进行,而要体会语言更深层的美则需要大声朗读。核心素养的语言能力是指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其中包括情感态度、学习策略等。因此,在提取文本信息的同时,也应该注意语法、生词短语甚至文化背景等。

2.过多引入阅读策略

篇4

【关键词】核心素养 引领教育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013-02

在基础教育中核心素养教学方式是比较重要的,核心素养拥有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综合素质、三维目标等良好的特点,也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发展性,增强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学生在考试中的应对能力和未来在社会的适应能力。在进行核心素养教育时也要收集相关的意见与建议,让核心素养教育更好的服务教育体系,并且要⒑诵乃匮的测量与评价体系进行完善,提高基础教育的整体教学质量。

一、核心素养的基本概念与内涵

学生核心素养的观念,这一规定是通过世界教育改革中不断的探究、摸索和实践得出的概念,对于它的定义却无法准确的提出。核心素养主要说的功能是以具体科学课程标准为基础,教育过程要满足科学教学的规律规定为具体标准,这样对于教学过程中“如何教”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核心素养理念是以人的全面发展观点提出,可以良好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适应社会需求的这一目标,在根据学生发展的规律与规定,在根据教育经历过后的基本素养与能力,这样对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也可以解决。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不同方面的功能要求是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涉及到的部分,它保障了学生在未来社会的适应力、促进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并且能实现学生未来的全方面发展的目标。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个人发展的目标,也能对社会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作用。对于知识与技能的含义主要是科学领域上的知识或具体的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主要满足了人们的基本生活的需求,对于生活中的工作和学习等基本问题可以进行解决。但是核心素养相对含义比较广阔,素养指的并不是某一科学知识或基本技能,是通过个体的积极主动的态度,通过有效的方法获得的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它可以良好的满足人的基础生活需求,也能良好的促进个人追求生活的目标,也能促进个人发展和生活活动的良好参与。核心素养教学体系也能增强学生对考试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成绩。良好的素养有助于学生的升学或者更好的促进未来工作能力,获得良好的素养可以对学生的个人发展铺平良好的道路,让学生对社会发展的变化更加适应,打下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良好基础,也对社会的发展出一份力。

二、核心素养引领教育教学的良好方式和建议

(一)在核心素养的选择上要注重发展性、时代性和一贯性

对于学生具备的关键能力、知识技能与态度情感等重点都是学生的核心素养在个体与社会中体现的,它的主要内容是根据所有教育进行设计,通过不同阶段和教育机构进行连续向培养,从学生的幼儿时期到成人过程中教育培养不要间断,在根据不同的教育阶段衔接培养实现学生的核心素养。所有在养成学生的核心素养要从小培养,为学生对了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核心素养具有宏观的教育目标,其基本理念与价值相对稳定,在进行核心素养培养中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进行调整,要保持与时俱进的态度进行核心素养培养。例如在小学教育中,在进行小学数学(人教版)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核心素养体系与现阶段的教学理念进行数学教学,增强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让学生更好的进行数学学习,在数学考试中,学生可以更好的运用在课堂中所学内容,提高整体数学成绩,实现学生的全方面发展,所以在建立核心素养体系时要集合时展的趋势,这样可以良好的体现核心素养的时代性、发展性和一贯性。

(二)建立核心素养体系要广泛征集相关意见

过去的教育创建和修订中都是通过教育专家来制定的,制定的标准比较适合教育体系的基本规律与原则。在教育体系中进行核心素养体系的建立的问题上,是关系到人们教育权利,也关系国家战略与党的教育目标。在建立核心素养体系时要通过不同群体的意见与看法向结合,实现核心素养体系的重要意义,更好的为教育体系等不同体系进行服务。

(三)改进考试模式,完善核心素养评价与测量体系

首先要不断的完善校内的考试模式,以核心素养为出发点,在考试中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能力考评,避免片面化。其次,核心素养也具有测量性,对学生在核心素养模式中的表现和规定进行评价。国际组织和各国地区的经验在核心素养结构中,相对于数学素养、科学素养、语言素养等核心素养布局容易被测量评价是需要认知类的,对于态度价值感、情绪情感方面的非人知类核心素养,对于评价与测量比较客观,其挑战性也比较大。对于未来核心素养的测评方法的开发是需要很大的研究力度,让测评手段更加丰富,运用多种方式发挥其主要作用。根据核心素养的发展具有连续性格终生性的特点,在测量评价进行时建议连续性的评估,并且要进行定期追踪测查等活动,定期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和阶段进行了解,作用可以为教育政策的制度和课程改革方面提供良好的数据,让今后的教育方面可以更好的进行发展。

三、结束语

在教育中引入核心素养体系进行教学可以良好的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良好的核心素养可以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核心素养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未来发展能力。可以良好的促进学生全面性发展,也能推动社会未来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尊敬的各位同仁、朋友们:

大家好!

初冬季节,寒意浓浓 ,冬日的寒气阻挡不了我们的再次相聚,今天,学前与基础教育研究与实验中心第二届年会经过聆听专家讲座、分组交流研讨和总结汇报即将进入尾声。此次年会在融洽互动的环境中顺利的完成了各项议程,我们收益颇丰,取得了圆满成功,我代表西安外国语大学附属西安外国语学校向此次年会取得的成功表示热烈的祝贺!

本次年会由西安外国语大学基础教育研究所和学前与基础教育研究与实验中心主办,附属西安外国语学校承办。西安外国语学校以“琢玉”教育理念为引领,坚持开放式、国际化的办学特色,不断创新实践双外语加体艺特长的“2+1>3”特色培养模式,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西安外国语学校将继续为学前与基础教育研究与实验中心的各理事单位搭建交流平台,持续关注幼儿教育与基础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琢玉成器,让每一个孩子成为栋梁之才。

篇6

顾明远 (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

《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从全人类的视角对教育和教育的未来进行了分析和审视。报告认为教育是全球的共同利益,应强调人文精神、共同参与、多样化与多元化。

董奇(北京师范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大脑与人类的学习行为密切相关,脑科学与教育是相互促进的,相融共生才能更好地启迪孩子的智慧,为国家培养有用的人才。

申继亮(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副司长)

《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规划了未来一段时间教育改革的基本走向和要求:第一,旗帜鲜明地强调了教育改革的方向;第二,完善课程体系,将教育设想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学科的育人功能;第三,抓好考试评价的改革;第四,用核心素养统领各个学段的教育目标和总要求。

张力(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教育发展以立德树人为统领、提高质量为主线、促进教育公平为重点,从而确保2020年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教育从业者应以满满的正能量笃信践行。

林崇德(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生核心素养是通过对我党和国家的文献研究,通过对国际组织已有成果的研究,通过对现行课程方案以及历史上几次教改课程方案的分析研究,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梳理和厘清,通过对心理学上访谈的研究而确定下来的。核心素养的研究本身也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和过程。

郑国民(北京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

核心素养的一般定义是个体在解决复杂、不确定性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具有整合性、潜在性和综合性。核心素养的培养必然会落实到课程中去,因此,未来课程内容和学习方式的改革必将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未来的教育将更重视学生的体验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建构学习。

毛振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体育学科首席专家)

育人涉及情商和智商筛龇矫妫体育对这两个方面的培养都有着独特的贡献。体育与美、与意志、与情感等等,都有着正相关的关系,做好体育教育,促进全员运动,是教育者责无旁贷的义务。

林格(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内涵改革中心主任,中国关工委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教育者的自我发现”,实际上是全球性的一次教育思考和教育变革方向。教育者如何才能做到自我发现?关键是要做到两点:一个是状态――做扎根的教育,一个是引领――成为一个有光的人。

刘希娅(重庆谢家湾小学校长)

谢家湾小学在教育过程中首要关注孩子对生活的态度,对人生方向的思考,先爱生活再爱学习。“六年影响一生”“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天天快乐,健康飞翔”这三句话伴随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的每天,成为了谢家湾小学每一名成员的信仰和追求。

王莉萍(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全人格”教育理念营造出了学校自主、教师自尊、学生自治的良好氛围。“全人格”从个人发展的角度突出解决学生的成人问题,另一方面,体现了学校为国家、社会培养人才的标准,突出解决学生的成才问题

篇7

基于系统论观点的基础教育信息化框架及信息技术课程的相对职能

笔者采用系统论的观点,用图1来归纳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整体框架。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两项基础性工作是“相关人员的能力建设”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而“信息技术课程的建设和实施”与“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则是最近几年的核心工作。信息技术教育相关人员可根据本框架准确定位,各司其职,避免“缺位”、“断位”、“错位”或“越位”等不良工作定位现象。

重申信息技术必修课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关系:动态的共生关系

现阶段,信息技术之外的其他学科教师的信息素养普遍不高,信息技术在其他学科教学中的整合很不成熟,而且,社会(尤其是家长)难以承担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育的任务,所以,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信息技术必修课责无旁贷地成为我国中小学生信息素养和技术素养培养的主渠道。以《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为例,在国家层面,中小学信息技术必修课的地位近期没有被削弱,反而得到了加强。

在“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整合”以及社会和家庭等渠道相对成熟后的将来: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自身会相应发展、成熟与分化,信息技术课将以新的形态继续存在,与信息技术的学科应用共生互存,仍为学生提供系统化、多样化和专业化的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必修课与“信息技术整合”之间的动态共生关系可用图2表示。

关于信息技术课程建设和实施的若干建议

关注一个视角:科学-技术-社会(STS)的视角

STS的观点即“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al)”的简称,是一种从“科学-技术-社会”相互关系的角度来审视课程的价值、界定课程的内容结构及其逻辑关系的方法。该方法缘起于20世纪80年代,现已成为一种被普遍采用的课程建构和课程分析方法。在STS三者的关系中,科学提供知识,技术提供应用这些知识的方法,社会则要求我们以某种价值观念为指导,适当地使用科学知识与技术发明。近代科学哲学中“科学技术化,技术科学化,科学技术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对各个学科尤其是技术类学科产生了直接影响。

首先,从STS相互关联的视角来看,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科学知识”、“技术操作”与“相关社会问题”之间具有相互关联的内在关系:信息科学的知识发现是促发技术创新的原创力;信息“技术”是与科学、社会相互关系中的“技术”——信息技术是信息科学发明的物化,是有关思想方法的载体;信息技术课程中的“社会问题”是应用技术的过程中产生的社会、法律、道德和伦理等问题。

其次,分别从这三个方面来审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时,会给我们很多启示,例如:

从S(科学)方面来看,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应帮助学生挖掘和理解信息技术背后隐含的思想、方法和科学原理。当然,这种活动应适合其年龄阶段和认知能力。

从T(技术)方面来看,应重新审视和定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技术”,根据技术领域的核心概念和技术教育的关键原则,改进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技术教学范式。例如,改变脱离实际应用情境、“为操作而操作”的“书本技术”教学倾向,重视面向实际应用情境的实践取向的技术教育方式:从学生的生活、学习、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中设计任务,引导学生从兴趣出发探究和学习技术;逐步借鉴技术教育领域的核心概念和技术教学原则,包括技术活动或技术制作过程中的规划、设计和优化等概念。

从S(社会)方面来看,则可因循以下线索,分析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相关社会问题”:①引领学生从技术哲学的角度和高度,审视信息技术对社会、科技和生活产生的双面影响;②分析信息技术本身蕴含的特定科技文化,并在教学中渗透相应的科技文化教育;③注意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原有社会文化系统和价值观念产生的巨大冲击,适度培养学生与信息技术应用相适应的价值观念;④帮助学生理解、接受和内化与信息技术应用相适应的新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和信息技术应用习惯。

注意两个“双”:“双素养”和“双价值”

信息素养和技术素养是在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中每个公民必备的素养,也是在知识社会中开展终身学习的基本条件。信息素养与技术素养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两者在信息技术教育领域可以统合为信息技术素养,即“利用数字技术、传播工具和网络来获取、管理、综合、评价和创造信息,以便在知识社会中发挥作用的能力”(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2002)。目前,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界存在过分重视信息素养并用信息素养模糊技术素养的不良倾向。

而双价值则是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界仍有生命力的老命题: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应实现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和学习工具的双重价值,即信息技术既是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对象,又是学生学习和探究的有力工具。而学生的学科学习任务和各类综合实践活动是信息技术双重价值的良好载体,我们应以学生的生活、学习经验为基础,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活动主题,以活动为主线贯穿学生必须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引导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探究、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积极应用到学科学习和探究活动中,在实践中学习技术,应用技术支持实践。

强调三个课程目标维度的有机统一和协调达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各学科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高中信息技术也秉承了这一课程目标结构。在理解和落实三维课程目标时,务必注意三方面的课程目标是相互联系和相互渗透的,在教学中注意体现三者间的联系,才能促进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立体发展。而在每一节课中,由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侧重点不同,三个课程目标会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图3)。

从学习理论的四个核心要素研究信息技术教与学的规律

即注意从学习者、评价、知识和学习群体四个核心要素出发,研究信息技术的教与学,尤其是学习规律(图4)。

资料来源:Donovan, Bransford, & Pellegrino (1999),How people learn。

五个教学环节的灵活运用:基于学生认知过程的信息技术教学流程分析

篇8

摘要:《生命的甘露》是湘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十课内容,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主要内容为保护水资源,让学生形成和强化环境保护的意识。本文分析的是由王涛老师执教的一节课。该教师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从甘肃当地的缺水现状出发,围绕水资源的重要性与合理利用展开课堂讲解,充分运用了情境教学法,注重学生知识学习与自身生活体验的密切结合。教学目标定位准确,脉络较为清晰,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引领学生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探究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知识,掌握技法。基于学情的教学,体现了“以生为本”的理念;层层推进的环节,不仅把学生领近门,更引导他们走向深入探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课程标准;招贴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4-0195-02

在笔者看来,本课是在传统“三维目标”教学基础上进行了观念的改变和教学方式的调整,体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美术学科提出了五个学科核心素养,即“图像识读”、“审美判断”、“文化理解”、“美术表现”、“创意实践”,这些在王涛老师的课堂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体现。

根据教材要求,王老师将该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三个维度:(1)知识与技能:了解地球水资源的现状,认识水对生命的重要作用,掌握设计水资源招贴画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认识水的重要作用,并学会结合主题设计・招贴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充分认识到水的重要性,养成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好习惯。整体而言,王老师的教学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色。

首先是注重提升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不可否认,当下,我们身处读图时代,几乎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纷至沓来的视觉文化的冲击,卡通、漫画、广告等视觉画面正全方位、立体化地冲击着我们的眼球,有意或无意地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1]。为此,授课教师首先注重“读图”的作用。注意以直观、生动、典型的图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招贴画本身具有良好的视觉表现性,王老师充分抓住招贴画这一特点,在课程中展示三幅招贴画作品,并提问学生最喜欢哪一幅,充分利用“图像思维”,即在进行观察、欣赏、创意时,把相关的信息与图形、图像进行关联、映射。把设计、创意的过程转换为图像的变换过程。由此,逐渐引导学生懂得招贴画的作用,即用画中的图像和文字简单明了的传递想要表达的信息,并突出本课的核心教学目标内容即设计一幅富有创意性的招贴画。王老师在接下来示范招贴画创作的过程中,逐步彰显出招贴画设计应从图形、色彩、文字三方面进行创意设计。笔者认为,节约水资源的主题是创作者在招贴画中表达的思想和情感。这是教给学生通过观察作品内容,结合对图像三种语言的识读,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素养,并带有责任的去亲自设计一幅节水的招贴画。

其次,教师巧妙运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法,在本课中,王老师将小任务赋予每一位学生,将新的知识和学生感兴趣的事物融入其中,学生通过对所承担的任务进行分析、操作和实践。在教师演示操作过程中,学生被动地听,而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则变为主动地做,将看似枯燥的招贴画知识练习暗藏于生动有趣的任务之中,不仅使学生情绪饱满,而且将学到的知识用于实际操作中,有利于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和熟练运用。同时,王老师还关注到美术学科的特殊性,注重学科交叉。在本课教学中,充分将自然、语文等有关知识融入到课程中来,例如,王老师在示范完成一幅招贴画设计时,提出画中的主题文字应简洁、通顺、突出。通过观察、思考、想象三方面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第三,合理介入学生生活,培养创意思维。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情景的设置和导入尤为重要,以生活的点点滴滴创设情景导入课堂,是引发学生反思的情境和平台,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别强调问题设置与情境教学。在现实的社会情境中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有效学习的基础和保证。王老师在课堂开头播放水污染相关视频,被污染的河流、干涸的大地、因缺水而死亡的人类与小动物等,都使学生触目惊心,更会触动学生幼小而善良的心灵。招贴画设计的思维来自对形象的不断联想和否定,教师分析招贴画作品的过程就是学生了解作者灵感和创意性思维的过程。王老师在解读作品的同时,结合社会现状,巧妙的将德育有效融入教学,以实现美育的最终目标。

最后,素养提升将会使学生享用终身,文章前面提到了美术学科的五个核心素养,《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版)》要求:“美术课程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选择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并通过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为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2]2015年教育部负责的中国学生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战略已正式启动,尹少淳教授指出:“知识与技能如果没有跟情景相结合,没有跟生活相结合,没有跟解决问题的需要相结合,就是死的,而死的知识最终会被遗忘。”[3]

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进入到“核心素养时代”,这不仅取决于美术教育专家及学者的研究,更大程度的取决于一线教师的教学,任何理论在应用的过程中都要经过不断地实践,而实践的过程则是十分艰辛的,一线教师更要融入自己的思考,将最新的教育理念带入课堂。其次,一线教师在学校中所担任的不仅是教育工作者,更是学生在校期间的首要监护人,不仅要对教学成果负责,更要对学生的身体、心理健康等负责,也要对学生在校期间发生的各种大小意外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以及应对策略,例如,手工课中,学生被剪刀或者小刀扎破了手,那这节课该继续进行还是先照顾到受伤W生呢?这种细节上的关注和处理也是美术学科之德育力量的直接呈现,是教师的教学情怀。因此,笔者认为,任何高深的理论研究都应先体验一下真实的一线课堂,这样的研究成果才最全面、客观、真实。

参考文献:

篇9

金秋十月,我们汇聚古都开封。今天在美丽的河南大学校园里,举行2015年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年会。请允许我代表专业委员会,向来自全国各地的地理教师、教研员以及参加高师教学技能大赛的同学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出席本次会议的各地代表共600余人,借此机会,衷心感谢河南大学娄源功校长、老校长王发曾、地理科学学院秦耀辰院长等各位领导的支持和关心。河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的许多老师和学生为本次大会作了大量的服务工作,在此特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这次大会还邀请了美国国家地理教育中心主任Richard G.Boehm教授和美国国家地理学家协会地理教育主任MichaelSolem教授,他们将在会上交流美国地理教育的改革。对两位美国教授到会,我们表示热烈欢迎!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与育人价值”。根据十提出的“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教育部正在全面推进深化课程改革。其中,《地理课程标准》的修订和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等重大改革举措,也是在座各位关注的焦点。地理课程标准修订组的核心成员,在这次会上将专门召开新地理课程标准的调研会议。

本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高度关注“核心素养”的研究。经合组织(OECD)率先提出了“核心素养”的结构模型,许多国家纷纷启动以“核心素养”为基础教育目标体系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改革,期望提升基础教育的质量。

地理课程的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与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有关的、最基本的知识与能力、观念与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的综合表现。目前,教育部地理课程标准修订组已经提出了“人地观念”、“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四大“核心素养”指标体系,这应该是地理课程独特的育人价值,是未来公民必须具备的素养。同时,确定以“核心素养”为基本框架的课程标准和学业质量评价体系,是实现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保障。

“全球化”和“信息化”是当今教育必须深度思考的两个关键词。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需要下一代具备高度的科学与信息素养;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使得国家与地区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错综复杂;不同价值观的文化相互渗透,既促进了文化的创新但也带来如何弘扬民族文化的任务。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气候变化与减排、大气污染与治理、自然灾害的防御、能源与资源的紧缺都成为下一代世界公民必须应对的严重挑战。我国历经30年改革开放,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资源开发过度、环境遭受严重影响等问题。所以,构建一个生态文明的社会、促进社会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公民的责任。我们必须看到地理课程承担的育人价值是其它学科不能替代的。

我国地理教育事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先进的教育理念引领教学改革,更需要广大一线的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探究,只有通过教学实践才能获得课程改革的成功。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有着高校专家和中学教师广泛互动和互相协作的良好传统。地理课程标准的修订已经完成了初稿,很快就会在全国范围广泛征求一线教师的意见。希望大家在大会期间以及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更多地关注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与育人价值,用新的理念不断引领地理教学实践。

本次大会有全国优质课的评比和现场展示,还有四个分会场的交流发言,参加会议的一线老师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丰富经验,对地理课程的改革发表真知灼见。大会还组织了全国60所师范大学本科生、研究生教学技能大赛。师范院校培养的大批优秀本科生和研究生,是我国地理教师队伍的新生力量。大会也为师范院校如何培养好合格的师范生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以促进师范院校的地理课程建设。

篇10

关键词 基础教育 教育公平 教育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4.071

Abstract Promoting equality in education through informatization has been a vital route to carry out basic education reform in China, but there has also been more and more debate on whether informatization could lead to new inequality. this paper conducts a profound analysis of the issue mentioned above, the results show that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can promote equal opportunity to access to schools and involve into educational process, However, there appear many new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actualizing basic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which hinder the realization of fairness in basic education. Some suggestions about how to deal with the new problems have been put forward finally.

Key words basic education; equality in education;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1 现象:我国基础教育公平问题透析

改革开放后,由于我国长期坚持“效率优先”原则,造成了资源配置的严重失衡,使得社会不公平现象层出不穷,尤为突出的是教育不公平现象,其中,基础教育的非均衡发展既是我国教育不公平的直接表现和现实反映,也是加剧区域间经济和社会差别的重要原因,导致了许多不和谐的社会现象。因此,国家高度重视基础教育公平问题,积极制定和实施各种方针政策,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但限于各种历史与现实的原因,基础教育公平问题依然严重,已成为我国教育发展不公平的“重灾区”。面对这些存在已久的难题,决策者们已然发现了一剂良药――信息技术。以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已成为我国近年来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但关于教育信息化是否可能导致新的不公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争论,因此,本文就信息化能否促进基础教育公平问题进行了深刻分析,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2 问题:教育信息化能否促进基础教育公平

2.1 信息技术――实现基础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

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使得许多促进教育公平的教学方式得以实现,①其作用机制具体展现为教育公平的两个层面。

2.1.1 入学机会公平

入学机会公平是基础教育公平的底线,为了跨越这条底线,我国一直在大力解决基础教育阶段就学机会公平的问题,探索了增开校车、送教下乡、送教上门等各种方式。②虽然学生是有了上学的形式,但教学资源和知识的获取得不到系统的保障,导致很多地区的教学质量不达标。地理环境的约束和优质教学资源的有限性使得传统措施很难从本质上解决“上学难”的问题,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优质教学资源的分享可以跨越时空的限制,偏远山区的学生也能得到重点学校教师的教导,这就使得教学质量有了一定的保障。同时,由于信息技术高效率传播的本质和数字化资源低成本可复制的特性,就长期而论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成本远低于传统途径。因此,信息技术以其低成本高效率的特性妥善解决了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问题,为教育起点公平的实现提供了质的保证。

2.1.2 教育过程参与公平

教育过程参与公平关注的是每位学生是否有公平的机会参与课堂表达、教师互动等教学过程,它要求教育工作者尊重个体的差异性,并以此为基础提供个性化的参与机会。而在传统基础教育“一对多”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很难关注到每位学习者的个性差异,造成了基础教育过程的严重失衡。信息技术突破了传统基础教育中“教”与“学”的限制,“学生”可以从多方及时地寻求问题解决办法,扮演“教师”角色的个体即可以是自己学校的老师也可以是其他任何能够给予支持的解答者。同样教师也可以既是寻找解决办法的“学生”,也可以是对任何人给予建议的“教师”,这将有益于提升基础教育总体的教学质量,降低个体间教学资源配置的差距。③

2.2 信息技术在实现基础教育公平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二十多年的教育信息化实践,特别是近十年的高速发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基础教育的改革,但就其促进基础教育公平方面而言也出现了许多新的基础教育公平问题。因此有必要从不同角度去反思,客观分析已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

2.2.1 观念问题

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大多是未成年,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因此,家长以及老师在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育理念,与传统的教育理念相比,有着本质的区别,在较为发达的地区,先进的教学理念(例如自主学习理念和探究式学习理念等)已经被老师和家长广泛认可和接受,同时对于新事物的包容性也较强。在这些条件的支持下,信息技术能更好地融入到基础教育教学中,优势逐渐凸显。

但是,在一些较为封闭的内陆城乡或山区,对于许多家长来说,学生只要课堂上学好课本知识、课后做好家庭作业就足够,而信息技术对此产生的作用较小,尤其是那些与互联网相关的信息化项目更是避而远之;对于一些老师而言,现有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将极大地弱化老师的教学地位,特别是信息素养较低的教师,为了自我利益本能地对信息技术产生排斥心理。由此可见,这种由观念差异引起的信息技术融合差异,必将从主观上扩大地域间基础教育不平等的现象。除此之外,信息安全问题和知识产权问题也将影响到个人对于基础教育信息化的认知,并最终影响到对教育信息化的接受程度。

2.2.2 信息素养问题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因此,学生信息素养水平是决定基础教育信息化实施成效的关键因素。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由于基础教育经费的总体不足,导致国家在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将大部分资金投入硬件设施建设,而对教师信息素养的培训投入过少,使得基础教育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普遍较低,尤其是基础教育本来就很薄弱的内陆地区。目前,内陆地区基础教育教师信息素养的缺失,可以从多个指标反映出来,具体可以归为三类:一是教师的信息意识淡薄;二是教师的信息应用能力有限;三是教师的信息道德缺失。

与此同时,家长信息素养水平也将对学生产生重大影响。水平较高的家长可以让孩子在耳濡目染间日益提升他们的信息素养水平,弥补学校教育的缺失。而水平较低的家长不仅不能帮助孩子正确地认识了解信息世界,反而有可能将自己对于信息技术的错误观念灌输给孩子,阻碍他们信息素养水平的提高。

3 措施:多方无边界合作

信息化作为目前实现基础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对改善教育不公平现象有着巨大的潜能,但它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运用不当,满盘皆输。而基础教育公平涉及政治、经济、教育等多个领域,实际上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因此,这就客观上要求在教育部门的引导下,各个相关部门和个体能够打破物理界限、通力合作共同促成信息化背景下的基础教育公平。

3.1 健全信息技术培训体系

教师作为与学生关系最为密切的群体,在促进基础教育公平的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教师信息素养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信息素养。因此,建立系统化的师生信息技术培训体系就是不可或缺的保障。培训体系应该根据培训者的信息水平差异分为不同的类别,根据类别差异制定不同的培训内容,培训内容应包括技术培训和综合素质培训两个方面,技术培训主要包括信息设备的有效使用、掌握基本的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等,综合素质培训主要是培养师生在教育信息化环境下应具备的各种素质,例如创新素质、信息道德。除此之外,家长的信息素养水平也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对他们进行信息技术技能培训和辅导也是实现基础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环节。而这一环节必须在社会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实现,它需要各种社会力量的配合,具体措施可以从建立区域信息服务中心开始,城镇以社区为单位、农村以村为单位,每个中心配备专业的辅导人员以及教学设备,为信息素养不达标的居民制定差异化的课程,同时加强志愿者队伍的建设,不断健全信息技术培训体系。

3.2 完善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规范信息使用行为

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有益于引导各区域、各学校更积极更有针对性地进行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同时,它还是政府部门的决策依据、信息化建设战略调整的重要依据,在信息技术促进基础教育公平发展的过程中它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④目前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应用”,并且评价对象过于单一,导致不能全面地评测出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掩盖了区域、学校间信息化发展水平的真实差距。在完善基础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中,应加入有关信息素养以及资源共享程度的测算指标,从目前的生机比、校园网覆盖率、硬件信息设备数量等统计指标,进一步拓展到学校或部门间教育资源共享程度和学生、家长以及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等项目指标,构建一个从教育整体到学校个体的多维度、多角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具体而言,从教育整体上看,教育信息化项目的确立和实施、信息技术的选择与应用、优质教育资源的建设和共享等能否有效地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服务,是否有利于促进基础教育的公平发展,应该成为衡量信息化成效的重要评价指标。从学校个体上看,除了对信息装备数量、质量、使用以及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情况进行评价外,还需要将教学资源的共享使用情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情况以及学生、教师和家长的信息素养水平等指标纳入到评价体系中,尽可能科学合理地评价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水平。

注释

① Kop, R.“The challenges to connectivist learning on open online networks: learning experiences during a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J].The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Research in Open and Distance Learning, 12 (3), 2011.

② 王美,徐光涛,任友群.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一剂良药抑或一把双刃剑[J].全球教育展望,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