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营销规划范文
时间:2024-01-12 17:48: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旅游营销规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目前,区域旅游市场营销的规划模式不够完善,致使区域旅游不能更好满足市场的需求。在旅游规划体系不断完善和旅游规划方法、技术不断创新的条件下,在旅游消费者的消费观越趋理性的背景下,建立更加全面和有效的区域旅游市场营销规划模式十分必要。
一、区域旅游市场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目前,我国区域旅游市场营销中存在较多的问题,致使旅游行业面临许多重大挑战,影响和制约着旅游行业的发展。
1.区域旅游市场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区域旅游市场营销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1)营销理念比较陈旧。许多区域旅游的开发者将市场营销理念与促销混为一谈,认为只要将旅游景区引入更多人的视线和获取更多的旅游消费者,就是市场营销的一大成功。然而,这种理念是错误的,只有景区从旅游者的实际需求出发,才能使旅游的附加值加大,进而为旅游公司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2)缺乏完善的营销系统。目前,市场营销已经进入系统营销时代,旅游景区的市场营销需要拥有一个完整的系统,进而可以为区域旅游的长远性发展提供可能。(3)缺乏长远的发展战略。现阶段,许多区域旅游景区的管理者和经营者缺乏长远的市场营销目标,不能对市场进行深入研究,也难以作出长远的市场发展战略规划,完全凭借主观思想以操作市场,严重影响了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区域旅游发展中一旦只重视短期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势必会影响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4)缺乏有特色的旅游形象。区域旅游景区具有有特色的旅游形象是吸引更多游客的关键。为此,区域旅游在制定市场营销规划模式时,应充分考虑区域文化、地脉、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因素,以深入挖掘区域旅游的文化底蕴,形成景区有特色的风景线,吸引更多旅游消费者的眼球,从而增强旅游市场的竞争力。(5)市场营销规划的层面较浅。较多的区域旅游重视对旅游业发展的规划,而忽视旅游业营销的规划,致使区域旅游市场营销规划模式难以形成。即便少数旅游公司意识到制定市场营销规划的重要性,但其规划多数停留在浅层面。(6)区域旅游负责人的素质较低。随着消费者对旅游业需求更加多样化,提高区域旅游负责人的素质势在必行。我国区域旅游行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往往忽视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极大程度影响和制约着我国旅游行业的服务水平的提高。
2.区域旅游市场营销中面临的挑战。(1)许多旅游者的消费观念发生重大转变。由于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旅游的需求更加理性化和个性化,所以许多旅游项目难以打动消费者的心,这对区域旅游行业而言是严峻的挑战。为此,区域旅游的管理人员一定要充分注重市场营销的重要性,深入挖掘市场,对市场需求进行了解和有效分析,促进区域旅游行业的发展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从而增强竞争实力。(2)旅游行业的企业间和目的地面临激烈的竞争。目前,同种类型的旅游行业企业相对较多,因而区域旅游公司的竞争压力明显增大。然而,这却预示着,区域旅游景区中,可以抓住旅游消费者的心的一方,势必会其自身的竞争实力也会进一步增强。为此,区域旅游行业应该贯彻和落实市场营销规划,使景区管理更具有创新性,以进一步提高旅游行业的竞争力。(3)市场营销理念的转变。目前,市场营销的方式有较多,导致营销理念也发生了重大转变,因而区域旅游管理者需要提高自身素质,以进一步将市场营销新理念融入区域旅游行业的市场营销活动中。
二、区域旅游市场营销规划模式
目前,我国区域旅游市场营销规划的模式主要有三种,即:旅游目的地形象打造的营销规划模式、旅游目的地形象提升的营销规划模式、非旅游目的地的营销规划模式。
三种市场营销规划模式具有异同点。相同点表现在:首先,三种模式在区域旅游行业发展中都有实践,但在实践中,逐渐暴露了一些问题。其次,营销策略相同,都是针对目标市场的4Ps组合。不同点表现在:首先,营销目标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旅游目的地形象打造的营销规划模式以打造品牌、树立形象为主,进而吸引更多的旅游消费者,增强区域旅游的经济效益;旅游目的地形象提升的营销规划模式注重区域旅游行业的升级换代,以更好的深入挖掘旅游项目;非旅游目的地的营销规划模式重视开拓市场,以提高旅游行业的综合效益为主要目标。其次,营销战略存在较大的差异。旅游目的地形象打造的营销规划模式坚持走形象、品牌、整合营销、协调管理的战略;旅游目的地形象提升的营销规划模式坚持走提升理念、产品、形象、品牌、产业的战略;非旅游目的地的营销规划模式坚持走品牌战略、综合效益的战略。区域旅游市场营销的三种规划模式,对区域旅游行业的市场营销方案制定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通过对三种模式的有效对比,区域旅游各个公司可以根据景区发展的实际情况而选择市场营销的规划模式。
三、结论
综上所述,市场营销为旅游行业提高竞争实力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随着市场营销的作用和地位愈加突出,区域旅游市场营销规划逐渐演变为专项旅游规划。通过本文对区域旅游市场营销规划模式的有效研究,可以得出以下几方面的结论:首先,旅游行业的管理和开发人员在进行旅游规划时,需要将市场营销规划与景区建设规划等联系在一起,并且将市场营销规划与旅游规划、景区规划置于相同的地位。其次,区域旅游市场营销规划是区域旅游发展规划的一个重要分支,逐渐演变为一种独立的专项规划。最后,本文论述了区域旅游市场营销规划的三种模式,并且对三种规划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为完善区域旅游市场营销的规划模式发挥着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宋立.基于生态循环理论的城市水休闲旅游规划体系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2.
[2]胡远东.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
篇2
一、尊重理解,以诚相待
尊重理解,以诚相待,是坚持正面教育的前提。它体现了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平等关系,是有效地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条件。
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心理需要的相互印证的过程,是他们之间的心理交流和对话的过程。如果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心理需要相吻合,心理交流能沟通,就会引起彼此之间在情感上的心理相容,即共鸣,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反之,如果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心理需要相博,心理交流受阻,那么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时往往会产生逆反心理,思想政治工作也就会失去效力。因此,教育者在对后进生坚持正面教育时,不但要做他们的良师,更应做其益友。教师要以尊重为前提,用平等民主的方式和后进生交流,用一颗诚挚的心灵去理解后进生,以满足他们的精神需要,使之体验到宽慰和快乐,达到心理相容,进而取得他们对老师的理解和信任,为工作的顺利进行打开通道。否则,教育者仅以老师身份出现在后进生的面前,就会打破双向交流的平等方式,阻碍转化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掌握个性,因人施教
掌握个性 、因人施教,是坚持正面教育的基础。摸清后进生的个性心理特征、采取个别指导、因人施教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功。这就要求班主任摸清对象的特殊性,根据他们不同的气质性格,采取相应的策略,进行深入细致的工作。
教育者在转化后进生时,只有取得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权,掌握他们的个性心理特征,才能计出有道、理出有节、因势利导、进出自如。对于那些自卑、自暴自弃的粘液质或抑郁质型的后进生,要耐心教育,多加关怀,多用暗示、表扬的方法,使他们看到自己的长处,增强勇气和信心,切不要过多地苛责,更应避免在公共场合对他们进行批评;而对那些自尊心强、自高自大的胆汁或多血质型的后进生,要抓住他们的上进心,设法使之在学习生活中看到自身的缺点和不足,以求虚心与进步,切忌不分时间、地点、场合和方式方法,轻易将其激怒,而应培养其自制力和扎实专一的精神。
人的气质和性格是不尽相同的。对待后进生,应该遵循个性心理特征,实事求是地予以科学的分析,扬长避短,顺其自然。应根据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方法,对症下药,决不能用一种方法,一种模式去对待。思想政治工作切不可靠“一刀切”,搞形而上学。
三、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是坚持正面教育的工作方法,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动之以情”是指教育者应紧紧围绕着后进生的情感展开工作,以情感打动他们的心灵。“晓之以理”是“动之以情”的深入,是指教育者以情打开工作大门,用理渗入内心,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将情理有机辨证地结合起来。没有“情”的“理”是空洞肤浅的“理”,没有“理”的 “情”是苍白无力的“情”。在转化后进生的工作中,教师必须牢牢把握这一点。例如,我班上有一位学生,平时纪律松懈,学习不用功,学习成绩不理想,科任老师常批评他,甚至还写信通知他家长,他精神压力很大,开始破罐子破摔。我在掌握了这一情况,一面要求科任老师少批评多鼓励,一面对他多加关注。见面时,我主动与他打招呼、拉家常,消除他对老师的畏惧感。然后,我耐心地帮助他分析学习成绩落后的原因,指出他的优势所在,并督促他改正缺点,恢复自信心。后来,他的成绩逐步提高,表现也越来越好。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他的成绩在班上已经名列前茅。他不仅当上了班干部,到毕业时还被评为校级三好学生。
四、细致观察,捕捉亮点
篇3
一、漠河县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开发分析
旅游目的地营销,无论是对于一个国家和区域,还是对于某个具体的旅游区,在目的地竞争日趋激烈、信息传播爆炸和不对称并存的背景下,都显得十分重要。漠河县作为旅游目的地开发旅游业从21世纪初便开始进行建设已有十余年的历史,但就现阶段的各项条件分析仍有些许不足。Mieczkowski(1995)曾指出,旅游产品由人文吸引物和旅游基础设施以及部分环境因子(自然吸引物)组成,另外一些环境因素虽不被当作旅游资源来使用,但同样对目的地的性质起到重要作用。对于漠河县发展旅游产业而言,其旅游产品中人文吸引物和旅游基础设施发挥的作用明显小于自然风光对于游客所产生的吸引力;不被作为旅游产品的环境,虽作用不可忽视,但因其在所处区域中并不具有特殊性,发挥作用相对较小,而可以作为旅游产品的环境较之于整体的目的地环境而言,其面积又相对狭小,所以漠河县作为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开发应要有的放矢,重点开发支柱地区北极村。Buhails(2000)认为旅游目的地是为游客提供一种完整旅游体验的多种旅游产品的混合体,是一个独立的特定地理区域,有统一的旅游业管理和规划的政策法规框架,有统一的目的地管理机构进行管理。目的地的核心组成可以归纳为“6A”:吸引物(Attractions)、可达性(Accessibility)、旅游设施(Amenities)、可供项目(Availablepackage)、活动(Activities)、辅助服务(Ancillaryservices)。从吸引物角度考虑,漠河因其地理位置特殊,拥有其他地区不可模仿的资源。夏季凉爽的气候,美丽的星空,悠长的黑龙江;冬季极寒的天气,飘扬的飞雪,中国的北极,这些让漠河拥有着明显的旅游优势。作为6A中最重要的一环,漠河旅游目的地建设的可塑性极强。从可达性角度考虑,目前到达漠河的火车共8列,飞机4班,连接大型城市主要为哈尔滨、沈阳与北京,可以满足旅游的基础需要,但值得注意的是,漠河发展旅游的中心地实际为北极村,从漠河到北极村的主要交通方式为大巴,无论从大巴数量还是时间安排上,都需要进一步完善。此外,北极村由于景区面积较大、景点较为分散,各景点的交通连接并不到位。从旅游设施角度考虑,不论是漠河县城还是北极村,在住宿设施上基本可以满足需求,但饮食基本为当地居民自营,风味和特色上均有欠缺;旅游服务设施方面,北极村相对完善,已呈现景区雏形。从可供项目角度考虑,目前的漠河跟团游主要以哈尔滨、漠河两地游为主,漠河主要以北极村、北红村为主。时间以两日为主,线路较为固定,各旅游商之间无明显差异。从活动角度考虑,目前漠河旅游还较为缺乏有规模和影响力的节事活动。从辅助服务角度考略,漠河县城和北极村在开发旅游之前一直是人们居住的城镇与村落,所以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但北红村---中国最北的未被开发的村落,可能相对缺乏。由以上可见,目前的漠河旅游目的地建设规模已经较为完整,进一步的规划只需完善交通、饮食、活动等部分方面即可。接下来的旅游发展应重点重视其目的地的营销规划。
二、漠河县旅游营销分析
(一)从营销组合看漠河县的旅游营销产品作为被营销的主体,从本质上决定了一个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漠河县开发旅游产业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和自然风光在全国同等级的旅游地中具有排他性,能力与地位显赫。从目前阶段各大OTA提供的有关漠河县的旅游产品来看,景点主要包括北极村、胭脂沟、北红村,形式主要是与哈尔滨构成组合的全包游,供应商主要以东北的旅行社为主,交通方式大部分以火车为主,小部分采用飞机的形式。总体来看,产品的形式和供应差异不大,从营销的角度来看,旅游产品的开发已经初具规模。价格方面,目前的漠河旅游形式主要为跟团的全包游和自助游两种。跟团游的价格基本与哈尔滨捆绑销售,整体在1500—2000元左右,时间在4—5天。自助游价格包括交通费用(往返火车+大巴)共550元左右、住宿费用(两日)共200元左右、餐饮费用(两日)150元左右,合计900元左右。在整体价格区间上,漠河开展旅游业多年已经相对稳定,跟团游与自助游差异不大。而在价格营销方面,目前的漠河旅游缺乏主体官方的营销,所以基本上没有关于任何的价格营销。北极村整体景区的门票为120元,价格适中。为促进营销,可适时采用网络平台抽奖的方法赠送门票、或者联合宾馆赠送体验住宿等活动开展营销。旅游产品由于其自身的随产随销的特殊性与传统的实物商品有明显的区别。因此在分销渠道的选择上,基本可以以一层渠道为主,即生产者—零售商(商)—消费者。零售商或者商基本是指旅行社或者在线OTA。在具体运营时,采用奖赏、津贴、销售比等积极手段激励中间商,加大与其他旅游目的地的相对竞争优势。促销是旅游营销中提高产品销量最直接的手段,其五大要素中最为适用于旅游产品推广的是广告与销售推广。在互联网时代中,网络已经逐渐超越其他媒体成为最主流的信息传播渠道。同时,漠河县的旅游产品又以壮美、奇特为主,比较贴近当下网络主流使用者—青年人。因此,漠河县的旅游产品促销在渠道选择上应该以网络为主。具体可通过在线旅行社、天涯、贴吧、旅游app等渠道,呈现旅游产品,满足自助游与跟团游旅游者的需求。在销售推广上,可利用电视台,广播电台等方式,以中介媒体为信誉担保,向消费者推广旅游产品。
(二)从营销模式上看漠河县的旅游营销
Kotler等(2006)提出考虑到服务业的各种内在特点,旅游营销已不能局限于传统的运用4P所进行的外部营销,而还应包括内部营销和互动营销。内部营销指旅游企业必须对直接与顾客接触的前台员工和所有提供服务支持的后台员工进行有效的培训和激励。互动营销指实际的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买卖双方在服务过程中形成的互动关系。在内部营销方面,由于旅游景区并非孤立存在,旅游景区内所有的服务人员所提供的服务质量,会直接影响旅游者对于一个旅游目的地的评价,而这些旅游者往往又是旅游目的地免费的营销渠道。因此,首先,漠河县旅游景区的管理规划者和旅游企业的管理者应对员工进行培训,在服务中应以提升和保持旅游地形象为工作目标。其次,应该发挥漠河县景区内部员工的能动性,对于景区宣传有突出贡献的员工进行激励。在互动营销方面,应该充分发挥社交软件的交互作用。通过微博、贴吧、论坛等弱社交方式,与潜在的旅游消费者建立互动关系,通过解决旅游者的疑问,建立信任;通过微信、qq、qq空间等强社交方式,与身边的朋友进行互动,在介绍旅游目的地的同时,挖掘其旅游潜在价值。旅游的内部营销、外部营销与互动营销,三者同时进行可以达到较好的营销效果,但在具体执行时,特别是互动营销和内部营销,要注意方式方法,以免适得其反。
三、漠河县旅游目的地营销的调整
(一)加强旅游目的地的建设
目的地作为旅游营销的前提,需要在突出特色和风格的同时满足最基本的旅游者需求。这些需求不仅仅是“游、购、娱”的需求,更多的则是“食、住、行”的基础需求。以漠河县发展旅游最好的北极村为例,对于景点的建设已经较为完善,如神州北极广场、最北一家、北极点、最北哨所等等,但其在细节的掌握上仍有欠缺。例如,连通北极广场与最北一家的道路仍为乡间小路;北极广场位于黑龙江边缘,景色壮美,却缺少相应的为游客介绍的展览馆或博物馆。从历史上来看,在签订之前,黑龙江以北的60余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仍为我国国土,设立展览馆可以在满足游客游览的同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从漠河县城到北极村的交通方式不够完善。冬季往返的大巴班次仅为两三班,无法满足旅客特别是机场旅客进入目的地的需求;在饮食上,饭店大多数为当地居民自营,由于其地理位置的原因,食物的物价较高,但味道仍旧一般,导致旅游者满意度较低;在住宿上,目前的北极村住宿仍以当地居民家改造为主,旅游主管部门应对住宿业进行统一管理和建设,在保障住宿质量的同时从住宿的角度进一步提升当地的旅游容量。
(二)加强旅游地形象与品牌的拉伸
信息传播需要传播源、渠道和接收源三个部分组成。对于旅游来说,同样适用。一个好的旅游目的地需要通过宣传、营销等手段让潜在旅游者了解并接受它,继而产生旅游动机,促成旅游行为。漠河旅游政务网的北极村旅游规划已有10余年之久,现阶段已经进入远期规划阶段,而对于现阶段的旅游营销却缺少具体可行的行为规范。进而观之,当时规划中所提及的旅游促销是以内部促销为主,就现阶段考虑效果远不及外部促销。此外,笔者随机采访了身边近50名大学生,其中有30余人表示对于漠河旅游有一定的兴趣,但其在经常运用的网络渠道上被动获得的相关旅游信息却几近于零。因此,对于现阶段的漠河县而言,需要在完善基础旅游地建设的同时,加强旅游地形象与品牌的拉伸。具体可表现为:与在线OTA、旅游论坛合作,针对节季推出专栏、讨论贴等,通过交互的社交行为吸引旅游者;与网易、新浪、今日头条等主流新闻类网站合作,在旅游模块风光贴;利用微信、qq、微博等强、弱互交手段进行内部营销;利用O2O、B2C等手段建立淘宝、京东直营店;策划较为有规模的节事活动,并将之打造为品牌;注重细分市场的开发,如大学生市场、自驾游市场等。
(三)完善营销规划
完善的营销规划不仅仅是添加以上所描述的具体的营销组合方法,世界旅游组织认为旅游目的地营销规划包括营销目标、形成营销战略、准备促销计划和为旅游者提供信息服务四个部分。(WTO,1994)一般来说,营销文本应包括三大基本的内容:引言、基本原理和实施计划。引言概述了营销的主体内容,基本原理解释营销规划的研究、分析和决策的过程,并详细说明了营销战略、目标市场、定位和营销目标。实施计划部分详细说明营销预算、员工职责、活动策划、时间进度和控制、测量及评价营销行动的方法。目前漠河县发展旅游形式趋于自然发展,需要更为细致、完善、独立的营销规划,为目的地旅游发展提供支撑。
四、结论
篇4
关键词:乡村旅游;市场营销;模式创新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的乡村旅游逐渐产生并发展起来,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不同地区多样式的乡村旅游成为当前我国当前旅游市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发展前景广阔。
一、乡村旅游概念与特点
1.乡村旅游概念
在现代人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大背景下,以休闲娱乐为目的的乡村旅游逐渐发展起来。所谓的乡村旅游,就是指以旅游者各种形式步入到乡村野居的旅游模式,这一旅游模式具有“环境的生态化”与“样式的多元化”特点。所谓“环境的生态化”,是指乡村旅游的目的地具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特点,一般可以划分为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指自然生态的形式,如农村田园采摘游,在生态环境下,旅游者可以品味到大自然的气息,感受到都市文明所不曾拥有的生命力;另一种则是人文生态形式,如民间古居游,在民间古居游中,旅游者可以对中国古代建筑、文化艺术、风土人情、民情风俗等有所了解,从而感受到中国灿烂的传统文化。
乡村旅游是在当前社会文明进步、都市人们休闲需求高涨的前提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一种旅游模式,乡村旅游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整合旅游资源、开拓旅游市场、提高旅游者知识品味等方面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乡村旅游市场发展特点
(1)形式的多样化
当前的乡村旅游市场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各地的乡村旅游出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诸如民俗风情游、农村田园采摘游、民间古居游等都如雨后春笋般繁荣起来,在此过程中,旅游者可以认识不同的民俗风情、体验农民劳作的辛苦、感受古代文明的伟大;
(2)发展的高速化
乡村旅游归属于旅游产业的的范畴,其产生具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产业转型的需要,在旅游产业发展中,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为满足旅游消费群体的多元化的需求,乡村旅游成为旅游产业的一支新生力量,赢得了都市旅游者的欢迎;二是现代都市群体的心理需求,对于现代都市人来说,收入的增加使之具有参加更多的休闲活动的经济实力,再加之“绿色”与“生态”业已成为21世纪社会发展的潮流的原因,乡村旅游在旅游者心目中的地位得以迅速提高,乡村旅游市场成为了一个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市场。
(3)开发的初级化
从乡村旅游产生的时间来算,乡村旅游市场发展的时间仅仅二十多年的时间,真正的繁荣发展起于本世纪之初,这也就是说,乡村旅游市场只是在近十年间才获得世人的青睐。但是在总体上来说,乡村旅游市场还只是处于初级发展的阶段,基础设施滞后、人力资源建设亟待加强、整体规划不够完善等问题比较凸出,尤其是一些地方的乡村旅游出现一哄而上的现象,同质化的问题降低了乡村旅游内在的魅力,严重阻遏了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
(4)地区的边缘化
乡村旅游市场的开发空间局限的范围较为狭小,大多是处于具有观赏旅游价值的乡村或山区,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只有这一地区才可以使旅游者摆脱都市繁华的喧嚣,才能够使旅游者享受到休闲娱乐与清净,值得一提的是,许多的乡村旅游将一些具有远古气息的民风民俗也纳入到了乡村旅游的范畴,从而使得乡村旅游具有了更为丰富的内容。从总体上来看,乡村旅游市场开发的地点都具有边缘化的特点,只有地域的边缘化才可以与现代都市隔离,才可以以自己的特色满足现代人的心理需求。
二、乡村旅游市场的营销
在整体上来说,我国的乡村旅游市场发展具有活力,但是在面对市场竞争激烈、消费者选择日趋多元的大背景之下,却又处于一个发展的“艰难期”,问题层出不穷,矛盾日渐尖锐。
1.市场营销手段滞后
市场营销手段滞后的表现主要是在两个方面。一是市场营销手段的单一化。所谓的单一化,就是指现如今许多地方的乡村旅游市场营销还未走出传统“旅行社+乡村”的市场营销模式,即依靠旅行社的带动与引导,促进乡村旅游的客源量的增加,单一化的营销模式难以适应网络化旅游市场发展形势的需要,目标市场只是局限于较为狭小的地域内,其辐射的范围较小;二是市场营销手段的创新性差。在当前的乡村旅游市场所运用的营销手段中,常常会满足于产品的销售,只要是引来了客人就是完成了自己的销售任务,至于如何让客人满意、如何打造自己的名牌则无人问津,久而久之,乡村旅游市场必将会出现萎缩的迹象。
如果从深层次来分析,之所以会导致市场营销手段滞后的问题,主要的原因就是市场营销意识不强,即使在某些地方,乡村旅游市场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再加上当地政府的强势推进,使之取得辉煌的成绩,但是传统的意识仍然占据主导的地位,被动发展、懒于创新、排斥新生事物的思维定势影响到了乡村旅游市场发展的方方面面,前景令人堪忧。
2.产品开发不具竞争力
乡村旅游市场的发展仍然处于一个较低级的阶段,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产品的开发存在同质化的问题。许多乡村旅游市场的产品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没有自己的主打产品,缺乏自己特色,更有甚者,一些乡村旅游管理者脱离当地的文化发展的实际,盲目照搬外地或国外的旅游模式,结果造成了“水土不服”的问题,浪费了较多的资源,令人感到惋惜;另一方面,产品设计不具有“人性化”,所谓的人性化,即是指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可以照顾到不同目标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科学设计、量力而行,既不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也不会使旅游者失意而归,但是从实际来说,一些乡村旅游产品的设计只是依照主观的愿望,没有服务思维与全局意识,比如一些探寻古民居的乡村旅游产品,在设计的时候只是在吃喝玩乐方面下足了功夫,却并未在文化价值的挖掘、旅游产业链的延伸等方面着力,从而导致产品销售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3.市场营销战略缺失
对于乡村旅游而言,科学合理的制定出适合于自己的市场营销战略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这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前景,关系到区域旅游市场的稳定。但是,当前的乡村旅游市场的营销战略缺失的问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从而大大羁绊了这一市场的健康发展。
(1)区域性规划的前瞻性不强
乡村旅游往往是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这一大力支持往往会起到消极的作用,因为地方政府在急于发展当地经济思想指导下,在不调研市场、不了解自己、不看清形势的基础上就盲目规划,追求“短平快”的发展模式,“农村一夜改制、农民一夜翻身、建设一夜完成”,如此快节奏的发展极有可能造成“短视”的严重后果,不利于乡村旅游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2)基础设施建设的尚待完善
正如上文所言,乡村游游的选址往往是在偏远的农村或山区,交通不便,衣食住行困难,从长远发展来看,占据市场优势的旅游企业必然也会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舍得投入,因为当前的旅游市场已经转向了买方市场,消费者忠诚度将会决定旅游市场竞争的格局,但是一些乡村旅游企业与政府部门并未重视这一点,基础设施采购保准低、老化不全、维护保养差等问题较为凸出,基于此而言,从旅游消费者的角度出发来规划乡村旅游基础设的建设势在必行,否则将会被消费者抛弃,从而使得自己在未来的旅游市场竞争中落败。
三、乡村旅游市场营销模式创新对策
1.整体规划,明确市场营销定位
(1)整体规划
对于一个地区而言,乡村旅游市场的发展并不是某一个企业的任务,而是涉及到当地经济社会整体水平的提升,在其规划的实践中,就应该由政府部门牵头进行整体、长远的规划。具体要从两个方面来说,一是统一规划协调机构的设立。地政府应该成立统一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协调结构,整合农业、旅游、国土、宣传、餐饮、住宿、商业等诸多部门,通过科学的论证、合理的规划确立乡村旅游市场未来发展的方向;二是社会环境的营造,乡村旅游市场的净化对于旅游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保障作用,基于此而言,就应该在制定地方法规、加强相关部门的监察力量等方面着力,以此提高乡村旅游的服务质量,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
(2)明确市场营销定位
准确的市场定位是当前乡村旅游市场营销模式创新着力点之一,因为不同地区的乡村旅游所依据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都存在很大的差别,据此而言,在本地区乡村旅游长远规划中,力戒重复性、同质化的营销模式引进,而是要调研自己在地理环境、旅游资源、产品的种类、外在的形象等方面的优势,对自己的市场营销予以定位,从而实施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规划与建设。
2.细化市场需求,推进产品创新
(1)细化市场需求
乡村旅游市场的发展面临消费需求多元化的形势,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如果盲目进行开发建设,往往就会陷入“重复建设―资源浪费―旅游消费不足”的怪圈,长此以往,就无法起到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从这一个角度来说,充分调研市场、细化消费者的多元化的需求就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在农村田园采摘游中,消费者旅游的需求不仅只是到农家田园去采摘水果、蔬菜,更重要的是去享受在田园劳作的乐趣、重温自己幼年时期的美好时光、品味农家果品蔬菜,充分调研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就为进一步细化市场打下坚实的基础。
(2)推进产品创新
具有创新性的产品对特色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起到了强力支撑的作用,在这里所谓的创新包括内容的创新与宣传的创新。
一是内容的创新。在推进产品的创新中,不要只求产品的高档化与现代化,而更要注重产品的差异化,创新营销思路与手段,在维持原汁原味的地域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展现当地农村旅游的魅力;
二是宣传的创新。将本地区富有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推出去是实现乡村旅游市场营销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只有通过有效地宣传方式才会打造出具有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就目前来说,基于网络为基础的电子商务信息平台的建设是可以选择的一种模式,电子商务信息平台突破了时空的局限,使得潜在的消费者可以通过登陆信息平台后快捷搜索到自己所需要的旅游目的地,并借助于这一信息平台得到优质化的服务。
3.更新营销意识,提升服务水平
从根本上来说,乡村旅游的发展源于现代人内在的实际需求,更新营销意识,进一步提升服务的水平,就成为乡村旅游市场健康发展的条件之一。以民俗风情游为例予以阐述,在民俗风情游中,开发企业的应该立足于买方市场的现实,将原生态的民俗风情资源作为挖掘的重点,在旅游线路的设计、基础设施的建设、产业链的延伸、旅游项目的融合等方面加大投入,提高服务水平,提升消费者的忠诚度。
四、结语
在乡村游游实践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如市场营销手段滞后、产品开发不具竞争力、市场营销战略缺失等一些列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乡村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基于此,就应该通过整体规划,明确市场营销定位;细化市场需求,推进产品创新;更新营销意识,提升服务水平等营销模式创新的方式予以解决。
参考文献:
[1]果文力,邓少初.浅析乡村旅游市场营销策略[J].中国集体经济,2012(01).
[2]韩卢敏.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动力和价值取向[J].滁州学院学报,2011(01).
篇5
关键词:旅游市场营销战略
山东省地处黄河下游,东临渤海、黄海,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拥有多个港口,旅游资源丰富。无论是农业,工业或旅游行业都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我国的经济发展来看,山东省必然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战略地位,山东省要以有利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为依托,整合旅游资源,推动山东旅游业的快速稳定的发展。
一、山东省旅游资源特点
众所周知,山东省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具有以下特点:
1、自然风景区、文物古迹众多山东省旅游景点近千处,按照旅游景区的级别划分:A级旅游区148处,1A级旅游区5处,2A级旅游区49处,3A级旅游区67处,4A级旅游区27处。其中世界级遗产2处。齐国故都淄博是齐文化的发源地,东周殉马馆、齐国历史博物馆等文物古迹丰富,并有原山国家森林公园、陶瓷博物馆等景点。历史文化名城青州龙兴寺出土的1000多年前的窖藏佛教造像,被称为20世纪中国考古十大发现之一。
2、旅游景点“之最”众多“建筑时间最久远、保存最完整”的孔庙、孔府作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延续时间最长、最具东方建筑风格的官衙与内宅二合一贵族庄园、孔林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延时最久、墓葬最多、保存最完整的家族古墓群“。最适合人类居住的范例城市”威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
3、民俗特色众多山东省旅游资源具有浓郁的民俗特色,使得山东省有数不清的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工艺品、土特产品、文化艺术品。中国“名绣”之一“鲁绣”;潍坊的“国宝”红木嵌银漆器,潍坊杨家埠的风筝年画;青岛的贝凋;曲阜三宝——碑帖、尼山砚、楷木凋;淄博陶瓷;烟台苹果,莱阳梨等等,无不附着浓郁的山东特色。
4、浓郁的文化气息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流经山东610公里,汇入渤海。国际风筝都潍坊,每年举办大型国际风筝会,杨家埠木版年画、风筝乡土气息浓厚,民俗风情特色浓郁;青云山民俗游乐园融会了中国南北方公园之美。黄河入海口自然风光原始独特,令人叹为观止。古典名著《水浒》故事发生地水泊梁山《、聊斋志异》作者居住地蒲家庄《、金瓶梅》故事发生地临清等,至今古迹犹存。
二、山东旅游市场机会和威胁分析
1、山东旅游市场机会分析
1.1历史悠久,品牌优势黄河流经山东,孕育了悠久的历史文明。山东省旅游资源的丰富,尤其是有国际知名的泰山、孔庙以及潍坊的风筝节等为依托,打造了国际品牌。第一,造就品牌提炼了山东省的文化内涵,传播了山东旅游资源的核心价值,有利于其他旅游资源的开拓和发展。第二,打造品牌,可以树立良好的旅游形象,有利于吸引游客。第三,打造品牌,可以提升山东旅游的整体形象,有利于山东旅游业的全面发展。第四,打造品牌,有利于提高游客的认知,引起游客消费旅游的共鸣,实现忠诚营销,并有利于山东旅游的口碑宣传。
1.2产品组合多样化山东省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品多花样,为不同层次的游客提供了更广泛的选择。第一,自然风光旅游区多,山东省莱芜的自然风景区大峡谷以及青岛滨海城市可以满足游客悠闲度假的要求。第二,历史古迹众多,可以满足对历史考古有浓厚兴趣的学者和游客参观考察。第三,山东省红色旅游众多,可以满足那些对革命历史非常关注的游客的需求。第四,特色产品品种多样,可以满足有收藏爱好的游客的需求。总之,山东省的旅游产品的多样化,为游客提供了不同层面的需求,是山东旅游的更好的机会。
1.3旅游低价的优势山东省是农业大省,除了重工业比较发达,整体的经济水平偏低,整体的消费水平是偏低的山东省的旅游景区消费相对价格低廉,旅游业相配套的行业包括吃、住、交通、景区等行业。而同比其他城市的住宿,餐饮,交通,以及景区门票费用等,山东省都属于偏低。除了在旺季价格有所提升之外,其他各个方面的价格都在同等城市中对比偏低。
2、山东旅游市场威胁分析
2.1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金融危机的影响不是短暂的,对山东旅游行业的主要影响主要表现在:首先,入境旅游减少。山东省游客的国际游客虽然占游客中很小的一部分,但是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会使这个比例更加缩小,另外人民币升值,对日元港币美元等汇率提高,更加降低了山东旅游的低价优势。其次,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很多中小企业倒闭,或者濒临倒闭,对大型企业影响也是巨大的,这样就直接降低了居民收入的整体水平,减少了旅游的开支,另外金融危机存在诸多不确定的风险因素,使游客对未来收入预期更不乐观,所以首先缩减的就是旅游娱乐方面的开支。最后,旅游相关的行业受到资金限制。国家银行又开始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提高利率,增加企业的经营困难,所以度假村、旅游景区,和酒店行业融资困难,从而使山东旅游行业受到威胁。
2.2地域跨度太大,缺乏资源的整合山东省的地域范围大,而且旅游景区各自为政,没有形成统一的规划,造成了旅游资源丰富但是分散,旅游景区众多但配套设施贫乏的局面。旅游业的全面发展,旅游资源是核心,但是需要其他的相关配套的跟进,才能保证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经济的持续发展。但是山东省的交通不是非常便利。以泰山为例,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但是到泰安的公路,铁路航空都十分不发达,没有统一的规划,泰安的酒店和餐饮行业良莠不齐,连锁酒店和餐饮店少,品质不能与旅游资源相配套。
2.3没有利用品牌虽然山东省拥有国际知名的旅游景区,但是国外的游客非常少,以境内游为主,主要的原因是,山东省并没有扩大品牌的宣传力度,没有利用好国际品牌的优势,着眼点太低,没有将国际名牌的优势发挥出来。
三、山东旅游营销战略存在的问题
1、缺乏整合营销观念旅游业是综合产业,包括景区、餐饮、住宿和交通等方面,山东省旅游的营销战略就是缺乏将资源整合的这种观念,为了进一步开拓旅游市场,推进山东省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满足游客的全面需求,必须要从顾客的需求,顾客的成本,顾客的便利性和顾客的沟通角度树立整合营销的观念,目前,山东省旅游业还停留在传统的经营模式上,只追求短期利益,没有注重长期和全面的规划。
2、旅游市场的目标市场战略不明确目标市场战略是指目标市场、市场定位和市场细分。山东省缺乏对旅游资源的统一规划。要对游客进行合理的细分,确定好山东省旅游市场的目标顾客,山东省不同的旅游景区不同的目标顾客,并且应该有明显的区分定位,创造独有的特色,才能满足游客全面的需求。
3、促销等同于营销山东省旅游市场很大程度上将营销等于促销,甚至在某些景区一年的营销战略就是等“五一”和国庆节两个重大的节日的促销活动,由于缺乏营销规划,没有考虑将山东省的优势劣势进行对比分析,没有进行目标市场战略,没有市场调研市场开发的意识,导致了旅游景区只是对旅游资源的简单加工,没有达到旅游产品的综合要求。例如,莱芜风景区片区大,自然风光秀丽,但是管理混乱,没有统一的规划,既没有让游客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也使产品缺乏竞争优势,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四、山东省旅游营销战略
1、整合营销战略整合营销是指将顾客的需求、顾客的成本、顾客的便利性与顾客的沟通作为营销战略的最基本的方式和手段,通过这些手段达到促进企业发展的目的。而旅游市场是一个特殊的市场,包括的行业很多,如酒店、旅行社、交通和景点等方面。要做到旅游市场的稳定繁荣,必须综合考虑到这些行业的全面发展,具体包括:第一,交通营销战略交通对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纽带作用。目前,山东省应该从以下及各面对交通进行规划:一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为旅游市场提供便利的水陆空的便利交通。二是提供快捷的旅游产品,使旅游者购票、上车方便,最好地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三是景区内部提供多种交通工具,方便游客。第二,旅行社营销战略游客无法客观的判断旅游景区的质量,无法实施体验营销,所以就对旅行社的品牌和服务非常的看重,知名旅行社提供的意见和建议往往被游客所采纳,所以这就要求山东省做好省内外旅行社的规划,与外省旅行社进行联合营销,借助知名旅行社提高山东旅游的知名度。第三,酒店营销战略酒店的服务质量对旅游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整体来看,山东的酒店多而杂,良莠不齐,缺乏整体的规划。根据山东省旅游的现状,需要酒店根据市场环境,根据景区的层次和游客的需求,大力开发经济型连锁酒店,以适应旅游业中、低档旅游目标市场的需求。酒店是服务行业,所以说,服务便捷周到是最根本的要求,其次,为了提高核心竞争力,还要从酒店从附加服务上进行规划,例如VIP贵宾服务等。第四,景区营销战略以山东省旅游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开发更新景区的旅游产品,加强景区的优势,另外要开辟新的旅游路线,深入挖掘山东省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不断开拓主题旅游产品,建立复合式的景区产品组合。
2、营销组合战略营销组合战略是指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策略的组合战略。山东旅游市场应该实施的营销战略包括:第一,产品策略。旅游产品组合策略,充分研究山东省的旅游产品组合中核心的产品线是什么,并不断的以核心产品线为依托,全面发展旅游产品组合策略。第二,价格策略,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山东省旅游业更应突出低价优势,吸引游客。第三,渠道策略。山东省的旅游市场应扩宽国内国际的渠道,与旅行社联合营销,扩宽发展的路径。第四,促销策略。应综合公共关系和广告策略,不能单一的使用营业推广战略,要考虑到促销策略的长圆形,而不能只注重眼前利益。
3、旅游目标市场战略旅游目标战略包括旅游市场细分,目标市场的选择,旅游市场的定位,游客的需求各异必须要对山东省旅游市场进行市场细分,或者叫市场分割,将整个旅游市场按照人口地理,行为和心理等因素划分成若干个同质的子市场,选定其中一个或几个子市场,根据这些市场中的游客的需求,进行旅游产品的创新,更好的满足消费。这个过程就是旅游市场定位的过程。没有一个企业能满足所有旅游者的需求旅游经营者的需要,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山东省应根据自己的旅游资源特点满足游客的需要。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旅游小镇;规划设计;分析
旅游小镇是指以旅游产业为主导的市镇,即自身拥有旅游资源成为旅游目的地的小城镇。旅游小镇规划是指紧密结合小镇旅游资源和城市规划基础理论的法定市镇规划。
1 构建理论模型框架
构建规划理论模型目的是为了将居民参与的内容和形式在旅游小镇规划操作过程中具体化,提高规划过程的正确性及决策的质量,实现旅游规划品质的实质性提高。参与型旅游小镇不同于一般的城市规划,其理论模型的建立需要参酌城市规划过程理论,在分析资源禀赋和竞争优势的基础上,准确制定旅游市场定位、营销策略及旅游经营管理方案,以公众参与为核心,建立起从规划大纲设定到规划方案执行到规划回顾的层级回馈机制的框架。
1.1 以城市规划理论为基础
在建立旅游小镇规划理论之前,必须理解旅游小镇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区别。本文研究的旅游小镇规划与一般城市规划的区别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从地域上看,城市规划主要是城市及其周围展开规划,旅游小镇规划主要是围绕镇这一地域概念内的旅游资源展开,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就规划对象而言,城市规划的对象是整个城市,体现的是城市居民的利益和要求;旅游小镇规划不仅为小镇居民服务,同时也关注外来的旅游人口、相关配套设施以及外来旅游者与当地居民关系的协调;就规划目的而言,城市规划是为实现一定时期内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乡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以及具体安排,而旅游小镇规划需要合理地配置旅游资源,以使旅游生产部门能够合理、有效、健康地发展;就规划内容而言,城市规划主要针对城市的性质、发展目标、规模、建设标准、用地布局、功能分区、交通体系、各专项规划等做出具体的规定,旅游小镇规划主要是明确旅游功能分区、旅游服务设施规划、旅游区招商、旅游行销和经营管理策略等。
1.2 以市场为主导
旅游小镇的主导产业是旅游业,旅游业的发展对小镇的发展具有显著意义。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地竞争激烈化,必然要求加强对旅游市场的研究,重视市场营销战略。米尔和莫里森(Mill&Morrison)指出,旅游规划主要是协调旅游吸引物、旅游者、交通和营销(包括市场营销和服务营销)这4个部分。寻找和吸引客源是营造市场的关键,而营造客源市场、塑造品牌是营造和开拓市场的关键。旅游小镇规划的目标在于营销地方,将旅游地视为企业,而外来旅游者、投资者、本地居民和输出市场都是“企业”产品的消费者,旅游发展规划的目标就是实现供需双方的动态均衡。为实现准确的市场定位和营销策略的制定,前提是要对小镇资源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准确把握,可进行市场调研,结合小镇的资源禀赋、所处的环境特点,包括外部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以及竞争对手的相关行动,考察在市场中的地位,注重小镇的特色,即吸引力要素的挖掘,分析优势、独特的竞争力以及存在的威胁,然后细分市场,选定目标群体,进行市场定位、旅游产品的行销以及旅游投资策略的制定。
1.3 以居民的完全参与为核心
旅游小镇规划无论哪个阶段,都需要重视当地居民,在不同程度上实现居民参与。因为居民参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旅游小镇规划的品质:第一,公众参与有利于提高规划的可行性,当本地居民认同旅游业的发展,并准备好参与其中的时候,这一地区就会集聚起很大的发展动力,居民能够协助发现潜在的问题,了解并支持规划的执行;第二,有利于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体验,促进小镇当地文化的维护和发展,居民参加有目的的教育和培训,使得自身素质提高,并能充分挖掘旅游小镇的文化内涵,提高旅游观赏品位,在使旅游者获得高质量体验的同时使得旅游资源及文化所依赖的环境得到维护;第三,有效维护当地居民的主体权,以前的传统规划仅仅重视政府、投资商、专家学者的意见,很少考虑居民的切身利益,公众参与可以维护居民利益’,并有可能获得本地投资,这样开发项目的生命力就会更长久。如果旅游开发能够与当地的氛围和居民的需求保持一致,尊重他们的居住地和生活质量,则有利于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1.4 建立层级回馈机制
参与型旅游小镇规划具有3个基本的规划阶段:规划大纲的设定、规划执行及规划回顾。这3个阶段之间必须建立起一种层级回馈的内部机制,大纲设定指导规划执行,在规划执行过程中不断对已执行的部分进行回顾,并针对出现的问题不断调整规划大纲,形成良性的循环机制。具体可在目的一分析一远见一综合预测一评估5个层级实现。
目的:提升吸引力,确定改善经济状况的有关战略,改善营销策略,建立合理规划方案,提高小镇旅游品质,为可持续性发展提供空间支持。
分析:了解小镇现状、现有资源要素和正在采取的营销策略,对现存的有关规划与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影响地区开发的潜在市场供求,并分析对小镇未来发展规划所造成的影响和存在的问题。
远见:提出有关建议,对小镇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解决方案,对应予保留的资源禀赋和营销因素予以延续,并创造一个理想中的可持续性小镇旅游发展所具备的条件因素。
综合预测:对于提出的解决方案做出评估,吸纳各方建议并结合共同利益,对小镇各方面进行综合衡量,对各选定的旅游区的设施与服务开发进行可行性分析,并检测解决方案的可行性。
评估:一个好的规划将包括规划成果的评估。这评估需要检验参与发生的背景,每个参与过程的品质,每一次参与的结果和结合的方法所产生的效果。不断评估方案和产品的执行,并准备出更优方案,达到目标。参与评估项目是使之生存的关键环节,在世界旅游快速增长的压力下,通过公民参与推进可持续旅游业发展,已经成为了规划过程中的重要因素。
2 建设体系
2.1 加强旅游区域的规划建设
外迁核心旅游区的居民,完善原有乡镇市政基础设施,特别是旅游服务接待设施,培育、发展、壮大莫合尔旅游小镇,规划建设住宿、餐饮、娱乐、医疗卫生、旅游服务等产业,既解决了当地居民的就业、致富问题,又避免了核心旅游区城镇化、人工化和不恰当的商业化。
2.2 完善生态农业的建设
生态农业是兼具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可持续农业。既从事产业经营又保护生态环境,既创造经济效益又不断改善环境质量,实现农业生产持续发展的目标,应在莫合尔镇广大农业种植区中推广。
2.3 推进生态工业建设
不同生态工业链上的消费者企业之间利用主、副产品和原料之间的横向耦合、协同共生关系,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生态网络。生态工业园区一般由“生产者”、“消费者”、“还原者”三大部分构成。三者利用上下环节企业主副产品和原料的衔接关系构成一条条生态工业链,某条生态工业链上某个企业所生产的废弃物经过必要的处理回用于原来的生产过程构成生态工业链的纵向闭合。要通过招商引资,吸引生态工业的建设项目,落户于莫合尔乡,创造就业机会,实现新的经济增长点。
3 结束语
旅游小镇建设是小城镇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发展与壮大会有力地提高城镇化水平,促进城镇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坚持可持续产业化方式,大力发展绿色循环工业、农业,开发绿色旅游产品,走一条以旅兴镇的环境友好型旅游小镇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政府主导;旅游管理;信息化;必然性;实施
文中的政府主导的涵义,就是在目的地实施信息化战略的过程中,包括目的地的旅游信息化网络与配套信息服务设施的建设中,政府部门需要发挥统筹规划、集资与投资、引导企业有序参与,并加强目的地相关利益主体间的信息合作与交流等方面发挥作用。
一、政府主导下旅游管理信息化的必然性
人类社会在经历了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之后,如今已进入信息革命阶段。信息革命的核心是当今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信息技术,即一个庞大的扩展的高新技术群,包括电脑技术、电信技术、广播电视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包括旅游业。根据IResearch的预测,到2010年网上旅行预订的用户数将达到710万,庞大的市场潜力预示着巨大的市场商机。但同时要看到在线旅行预定市场的培育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会呈现稳定的发展态势。
1.旅游产品的无形性和不可转移性。由于旅游产品的无形性和不可转移性的特点决定了旅游业较少涉及实物运输,旅游活动引发的主要是“人流”而不是“物流”,电子商务在旅游业中的应用对实物配送要求不高。
2.生产和消费的同一性。生产和消费的同一性使旅游者在开始旅游活动之前,没有亲身的感受很难对旅游产品做出评价,只能通过旅游企业的宣传及亲友的介绍来判断旅游产品的价值。通过互联网可以运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提供给旅游者一个直观的感受。
3.我国旅游产业存在不同管理模式的差异。我国旅游产业组成的实质性内容与国外没有多少区别,但在管理上企业隶属部门却有很大的差别。并且,各个地方的管理体制也存在很大的区别,有的地区旅游局作为当地政府的行政职能部门,而有些地区的旅游局作为事业部门称为旅游事业局。这种不同管理模式差异的存在的一个重要背景是我国对旅游业认识的变化以及我国旅游业本身发展的过程,导致了多种管理体制的并存局面。但是,有一条是一致的,即县市级的旅游局一般都是政府的行政部门。
4.旅游企业的需求。由于市场不成熟,管理措施不配套,如2000年底,我国旅游互联网由年初到年末这种喧哗一时的局面就进入了“严冬时代”,真正能存活下来并有发展潜质的旅游网站只有利用行政资源,从政府启动与政府工程相结合的旅游网站,如类似于2000年底由国家旅游局信息中心启动的“金旅工程”,后者与广州的雅途网合作推出金旅雅途旅游网。由国家旅游局负责实施的“金旅工程”是旅游部门信息化工作的典型代表。“金旅工程”可概括为“三网一库”,即内部办公网、管理业务网、公众商务网和公用数据库。经过几年来的建设和改进,目前公共商务网已按照国际旅游专属域名.travel命名为:中国旅游网(china.travel)。改版后金旅雅途网被替代,无论从版面结构到内容组成都有了很大变动,打造为中国旅游网络营销的总平台的目标初步实现。
二、政府主导下旅游管理信息化对策及实施思路
(一)政府主导下的旅游管理信息化对策。
1.政府应积极扶植和引导。政府对于信息化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发挥政府的促进作用可以节约信息化的成本。许多学者也认可政府的主导作用,主张政府在信息化过程中要有所作为,根据经济学的一般原理,拥有自力的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时,会按照再优配置的原则配制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讲也许体现了经济的合理性。它也许是遵循经济发展的规律。
2.积极扶持旅游业信息化技术革命。进一步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积极扶持旅游业信息化技术革命。国家旅游行政部门要积极构建全国宏观发展框架,指导扶持大旅游企业、旅游网络公司在信息化技术应用方面的尝试。积极号召鼓励旅游企业上网营销或加入网络公司系统进行销售、与银行和网络技术商共同商定网上保密措施等等,如2000年底国家旅游局和广州雅途合作的“金旅雅途旅游网”已显示强大的生命力。另外,各级旅游行政部门在区域内也担负起相应职责,以使旅游业率先实现现代化。
3.明确政府在旅游信息化发展中的职能:信息化规划以宣传目的地鲜明突出的整体形象和旅游品牌为重点,逐级展示目的地域市、景区景点、旅游企业、旅游产品等;信息化规划实施过程中,由政府主导,整体规划,并与旅游企业、行业协会、投资商等利益主体建立合作机制,鼓励他们的参与,听取他们的意见;信息化规划运作方面,利益机制上,政府选择适当的方式与企业共同出资,体现整体产业到具体企业的利益协调和相互联动。
(二)政府主导下的旅游管理信息化实施思路。
1.政府资金的投入。公共产品是现代经济学中一个具有特殊重要性的概念。旅游信息化在很多方面是为了方便游客,产生的是一种公众利益,并不带来直接盈利,旅游信息化中除网上预定以外的非赢利部分实质上属于公共产品,应当主要由政府等公共部门来提供。市场是由理性的个体通过交易行为形成,交易的动机在于逐利,因此,对于无利可图的产品,企业一般不愿负担。很多目的地的旅游业都以中小企业居多,没有资金和实力开展网络营销,被更多的潜在游客了解。政府部门对目的地旅游信息化进行统一规划和运营可保证目的地营销的整体性,同时带动本地旅游企业的发展。目的地的旅游信息化是以整个地区的综合性资源为基础,单一经营者无论从主观愿望还是客观实力上很难综合目的地的这些资源来完成此项工程。
2.资源的整合。以往同一旅游目的地的旅游网站状态分散,难以包容外部网络和外部信息,使相当部分资源难以共享、业务不能防同。为此政府旅游部门可以建立一种集成的旅游网站,作为整合区域内各类软、硬件旅游信息资源的目的地营销平台。按照“统一规划,分级建设”的原则,营销平台提供的是框架和数据标准,具体的内容建设则由企业来完成。
3.营销与技术整合。在目的地营销系统网络构建过程中,不能只唯技术是好,而要结合市场需求、把营销与技术真正进行整合。合适的技术才是最好的,不一定最先进的技术是最好的;制定并落实技术标准,构筑我国旅游电子商厦;利用技术吸引人气,提供交流平台,加强客户分析研究,营销方案推陈出新;同时不能忽视传统营销方式,相反技术要与传统营销方式、传统媒体结合,并从中吸取支持以弥补网络不能解决集团旅游服务的特性问题以及传统营销对散客旅游服务又无能为力的缺陷。
【参考文献】
篇8
平顶山市位于河南省中南部,处于以嵩山为中心的中原文明和中华文明起源的核心区域。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南北交融的气候条件,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为平顶山孕育出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
平顶山的优势旅游资源可以概括为“山、汤、湖、寺”。平顶山是八百里伏牛山的东门户,石人山(现更名为尧山)是伏牛山的核心景区之一,伏牛山典型性的旅游资源,如高山花岗岩峰林、峡谷峭壁、龙潭飞瀑、原始次生林等在石人山(尧山)最为集中、最为突出。平顶山是河南省温泉资源最丰富的地区,鲁山、汝州两大温泉群以水质好、涌量大、水温高、富含多种矿物质而名闻遐迩;鲁山上汤、中汤、下汤温泉绵延百里,汝州温泉有“灵泉”、“神泉”之誉,汉、唐两代与骊山温泉同属皇家温泉。平顶山水资源丰富,水库众多。平顶山的主要寺院有香山寺、风穴寺、佛泉寺。香山寺始建于东汉,是汉传观音文化的源头;风穴寺始建于北魏,与洛阳白马寺、开封相国寺和登封少林寺并称“中州四大名刹”;佛泉寺以世界第一大佛、世界第一大钟享誉华夏。
平顶山文物古迹众多,遗存形态较好。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9处。这里还是墨子故里,汝瓷故乡,刘姓、叶姓的发源地,坡的归葬地,全国唯一的明代县衙的所在地,“湛阪之战”和“昆阳之战”的古战场。
平顶山市旅游资源开发始于1993年。以石人山(尧山)的开发建成为标志,经过10多年的努力,现有景区14家,其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个,国家AAAA旅游区1个,国家AAA旅游区1个,国家水利风景区2个,国家森林公园2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个;初步构建起“一个中心三大板块”:平顶山城区暨叶县县城城市旅游中心;鲁山生态观光和温泉度假旅游板块,舞钢山水观光和休闲度假旅游板块,宝丰、郏县、汝州民俗和历史文化旅游板块的旅游发展格局。
二、平顶山市旅游业营销现状
(一)景区产品的定位与品牌特色。平顶山市的旅游景区规划框架已经形成,发展蓝图已基本确定,应该说,景区规划立足该市旅游资源基础和特色,布局合理,点、线、网结构清晰,思路明确,为该市旅游资源的进一步整合和突出特色定了基调。但目前平顶山市的旅游营销尚未有明确的特色定位,缺乏完整的品牌形象设计,这是平顶山旅游营销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营销手段的创新与整合。第一,营销手段基本上还处于跟随营销阶段。跟随营销意即营销活动“跟着市场走”,营销活动更多地是去适应市场的需求和变化。创造营销是引导人们潜意识的、模糊的、不清晰的需求,使其清晰化和现实化,并通过市场营销加以满足,这是一种主动创造市场需求的做法。创造营销需要更高的营销能力,也更能掌握市场主动权。由于平顶山市旅游业起步较晚,营销意识和营销水平与发达的旅游景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该市的旅游营销仍处于跟随营销阶段,营销理念和营销能力有待提升。
第二,营销措施相对单一。笔者研究发现,国内许多景区在营销时已经注重进行整合营销,采取多种途径如网上网下相结合、多种传播方式如多种媒体广告、多种公关活动等综合性立体传播,营销手段丰富多变,覆盖面广且形象特色鲜明。相对而言,平顶山市的旅游营销手段就比较单一,营销策略需要进一步创新。
第三,营销策略总体仍处于有形营销阶段。旅游业的有形营销主要靠一个个的景点来吸引游客,这种营销既不利于旅游资源的整合,也不利于从整体上增强景区对游客的吸引力。目前,大多数景区已开始由形象营销取代有形营销,国内的不少省、市已经开始进行形象营销,如云南省、海南省、上海市、深圳市、威海市等做得都比较成功。在这一点上,平顶山市的形象营销还有待加强。
第四,未能真正做到合作营销。景区与景区之间的合作营销已逐渐发展成一种趋势。近年来,我国一些景区开始由对抗营销转向合作营销,把对手当成朋友、伙伴,在市场竞争中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如长三角的无障碍旅游区、“泛珠三角”大旅游圈、太三峡旅游带、丝绸之路、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等。虽然平顶山市的旅游营销已注意到进行本地旅游资源的整合推介,但如何与外地景区合作推广、联合促销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三、平顶山市旅游业营销策略研究
(一)平顶山市旅游景区主题定位研究
景区的主题定位,事关旅游品牌形象宣传。定位之后,要在目标顾客心目中形成有说服力的特色。因此,定位既要考虑旅游景区资源情况,也要考虑市场认可情况,还要考虑景区当地公众的理解和认可情况。在此,笔者建议平顶山旅游景区定位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主题形象概括要尽可能客观、准确、全面地表现出旅游区的性质特征;二是主题形象要充分考虑目标市场状况及其需求偏好;三是主题形象一定要能够被旅游者、旅游区及其所在地的人民群众、其他旅游区、其他地区的人广泛认同和接受,不能产生根本性的歧义;四是主题形象一定要有特色和新意,不可简单比附、套用;五是主题形象宣传口号要简练、易懂、易记,不能晦涩、深奥。六是主题形象可以适时作出调整,但要相对稳定地不断深化和丰富内涵。
(二)平顶山市旅游营销策略研究
1.分销策略研究。对景区而言,适应消费者旅游消费行为的多样化,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应建立立体多样化的渠道结构。在此,笔者建议平顶山市的旅游分销渠道可以尝试通过以下多种途径建立。
一是景区与旅行社。旅行社是景区营销的首选渠道,也是关系最稳固的一个渠道。但目前景区与旅行社的关系很微妙,也存在着诸多利益冲突。在此,笔者建议景区应该与旅行社加强沟通,建立多方面、多层次的合作,以更为灵活的方式,以“双赢”为理念提升这一渠道的价值。
二是景区与景区。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本地的景区与景区之间合作分销,优势互补,携手联合,共同把市场做大。比如,平顶山市不同旅游线路或不同旅游板块之间的相互推介分销,加强联动,引导游客旅游消费一二是本地景区与外地景区之间的合作、渗透,站在“双赢”的角度,加强沟通和战略层面的合作,建立新型的竞合关系,通过这一渠道推动游客的双向流动,如建立该市景区与周边地市景区的联动分销体系,或融入河南省旅游营销大格局中,拓宽分销渠道,拓宽信息传播通道。
三是景区与媒体。旅游景区经常会在电视、杂志、报纸、网络等媒体上广告或旅游信息,景区营销的成功离不开媒体的支持,条件成熟时,可以考虑与媒体更深层次的分销合作,媒体渠道的公信力较其他渠道更胜一筹,对于景区形象的美誉度和信任度都会有所提升,也是提升营销层次的一条比较理想的渠道。
四是景区与咨询机构。景区寻找专业咨询机构做咨询,本身是一种有效率的营销,因为咨询机构不论是为景区做市场调研,还是成果评审,都会与一线市场有深层次沟通。并且,咨询专家会对该景区有一种特别的感情,会帮助景区宣传。
五是景区与游客。这里也有两层含义。其一,景区宣传深入客源地,直接针对目标顾客进行促销活动,提升销售;其二,游客本身其实也是一种很有价值的营销渠道,景区通过向游客提供独特的旅游体验使游客获得满足,游客不仅自己会故地重游,而且会成为景区的义务宣传员,他们口碑传播效应会为景区带来新的客源。
其他渠道还有很多种,随着旅游营销的不断创新,将会有更多更新的分销渠道被开发利用。只有建立了立体的营销渠道,才可以最大程度地销售产品与服务,降低市场风险,培育景区知名度和影响力。
2.促销策略研究。结合平顶山市旅游促销现状分析,笔者建议该市旅游业的促销策略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
一是实施旅游目的地营销。平顶山市的旅游资源规划已形成体系,产业特色日渐明朗,基调已定,进行目的地营销的基础工作已经初步做好,时下,该市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提炼特色主题,形成鲜明而又对游客有强烈吸引力的宣传主题。笔者认为,平顶山市的旅游营销应尽快从景点营销提升到目的地营销,创建平顶山旅游品牌效应,并有效地传达到消费者头脑中,从而提升平顶山旅游的竞争力。
二是进行整合营销传播。平顶山市旅游营销传播应构建起一个有效的整合营销传播系统,创新传播途径,丰富传播形式,加大传播力度,提升营销能力。
实施媒体组合战略,形成强大的宣传攻势。根据景区发展推广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在中央电视台或各主要客源地电视台等全国性或区域性电视媒体上展示平顶山形象,制作专题宣传片;加大利用互联网传播的力度,通过景区管理局官方网站、当地旅行社网站、政府网站、省级旅游网站、全国性旅游网站的目的地指南、综合性网站的旅游频道、专业性网站(如世界遗产网)、各种网上新闻报道等等,传播旅游景区信息;平顶山市主要媒体围绕全市重大旅游活动,播报和刊载该市自然生态、历史文化以及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关心支持旅游业发展的信息、旅游发展的热点问题;利用户外媒体宣传,在城市各交通主干线及城市出入口和重要的公共场所,设立旅游公益形象广告,摆放旅游宣传资料;进一步做好旅游宣传品和纪念品的设计与制作工作,制作具有平顶山市地方特色、信息量大、实效性强、适合不同市场需求的旅游宣传品和纪念品。
借助大型活动,提升平顶山市形象。积极参加国家、省旅游局组织的重点客源市场促销活动和旅游展览会,加强与外事、文化、经贸、招商等部门的合作,将平顶山市旅游宣传融入该市对外宣传工作中。鼓励各界为平顶山市策划举办大小会议、体育比赛、文化演出等接待活动,依托盛事活动宣传平顶山,拉动旅游;邀请外地媒体来该市采访、考察;精心做好旅游交易会的参展组织工作。开拓工作思路,通过举办全国性的乃至国际性的活动或赛事,提升城市形象。
加强合作,让宣传促销在区域旅游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将平顶山市的旅游营销融入河南省的旅游大格局,在借势上创新,与周边地市的旅游资源建立联合,优势互补,提高影响力,扩充客源。
进一步加强市场调研,做好市场分析,并及时调研结果及市场信息,制造声势,引导市场消费需求。
三是利用旅游大篷车促销。旅游大篷车是一种投入较低的促销方式,其主要形式是直接深入客源地与潜在顾客沟通,进行各种展示活动及文娱表演,增进潜在顾客对旅游目的地的了解,提升旅游目的地的形象,由于形式灵活多样,开展的内容丰富直观,促销效果较好。乌鲁木齐是最早正式启用大篷车进行旅游促销的城市,该市于2002年提出用大篷车的形式利用3年时间走遍全国主要省会城市,随后的3年中,大篷车的车轮遍布大江南北和长城内外,对宣传和推介新疆旅游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
四是开展节庆营销。我国目前举行的节庆活动,从来源上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由民间自发形成的传统节庆活动,是一些颇具群众基础的传统节庆活动,如平顶山市宝丰县的马街书会。第二,由企业自发设立,目的在于促进某项产品销售的节庆活动,如青岛国际啤酒节等。第三,出于“搭台唱戏”的思路,由政府创办的节庆活动,如洛阳牡丹节、哈尔滨的国际冰雪节等。
进入新世纪,节庆营销已成为旅游营销的主要策略之一。平顶山市的旅游营销也已经开始运用节庆营销,开展了一些传统节会及新兴节会,如传统的香山寺二月庙会、风穴寺庙会、温泉庙会、铁山庙会、马街书会等;新兴的舞钢水灯节、刘氏宗亲联谊大会、叶姓联谊会等。为进一步提高节庆营销效果,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注意:一是节庆主题选择精准。选择的主题要有一定的人文或物质基础,能形成影响力,具有说服力和美誉度,能被广泛认可和接受。二是要塑造标志性主题活动。节庆营销要做到集中优势资源,通过重点培养一到两个强势的标志性主题活动来塑造节庆旅游品牌,同时打造不同类型、互相配合的系列节庆活动,形成系统化、节奏化、主题互补相容的节庆群集效应。三是节庆活动的系统管理问题。节庆营销是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支持辅助部门的配合。因此,政府主导并且政府强有力的协调能力是节庆能否成功举办的关键。所以,政府有关部门要在体制上、管理机构设置上、管理规程、协调机制等方面予以规划、落实。
五是创建差异旅游营销策略。针对特定的消费人群,设计出差异化的旅游产品,并利用规模、资源、企业实力等优势,制造产品独有的个性,已成为现今旅游市场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主题旅游开始大显身手。平顶山旅游营销也应坚持“稳定本地市场,强化周边市场,突出其他重点市场”的国内旅游市场宣传思路,加快精品旅游线路建设、包装、推广,针对国内重点客源地,针对不同消费者的不同消费需求,推出特色旅游产品,大力吸引各种旅游消费群体,推动该市旅游新增长。在此,笔者建议平顶山旅游营销可以尝试推出多元化的旅游行程组合,制造一系列的个性化产品体系——“主题旅游系列”,捕捉消费者的需要,以便满足不同阶层人士的需求。比如,针对大学生的旅游产品、针对老年人的专项旅游产品、针对妇女儿童的专项旅游产品等。
篇9
[关键词] 政府 江西旅游 信息化 运营模式
江西山水风光奇特,历史文化悠久,民族风情浓郁,特色鲜明。因历史悠久,经济繁荣、文化发达而享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誉,是名符其实的“江南昌盛之地”。 但江西旅游业仍存在沿用传统“手工作业”方式,致使信息不畅、资源无法共享,造成市场反应迟钝、客户流失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江西旅游业的发展。在旅游信息化系统建设方面,政府部门应加强宏观规划和指导,改进业务流程、重组行业资源,为提高我国旅游业在世界的竞争力服务。
一、政府主导下的江西旅游信息化运营模式的选择及实施思路
江西旅游信息化方案的顺利实施,首先取决于政府部门的执行力度,因此,政府部门在执行规划的过程中,需要制定相关的管理运营方式,以促进信息化建设工作。
1.政府在江西旅游业发展中的职能
政府主导目的地旅游信息化管理,是各国发展旅游业的惯例。谈到政府在旅游息化发展中的运营模式,需要明确政府在旅游信息化发展中的职能:
信息化规划以宣传目的地鲜明突出的整体形象和旅游品牌为重点,逐级展示目的地城市、景区景点、旅游企业、旅游产品等;
信息化规划实施过程中,由政府主导,整体规划,并与旅游企业、行业协会、投资商等利益主体建立合作机制,鼓励他们的参与,听取他们的意见;信息化规划运作方面,利益机制上,政府选择适当的方式与企业共同出资,体现整体产业到具体企业的利益协调和相互联动。
因此,政府从职能上来说,应是目的地信息化建设的组织者、参与者与协调者。
2.政府在旅游信息化中的运作模式选择
目前国际上有多种目的地实施旅游信息化的运作模式可供选择(如表),江西根据自身具体情况,综合考虑政策因素、本地经济发展水平与企业状况,应使用第二种运作模式。
3.政府主导江西旅游信息化运营模式的实施思路
在国际上大多数旅游目的地,包括我国的绝大部分旅游目的地,信息化建设都采取了政府主导战略,政府起着统筹、领导和协调的重要作用,必须在整合本地资源的基础上,建立与目的地参与主体之间合作型的管理模式,才能使目的地信息化工作顺利开展。
(1)整合资源建立江西旅游信息化系统。旅游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决定了政府主管部门在进行信息化规划和建设前,必须充分整合各方资源。
(2)鼓励利益主体参与投资,促进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旅游信息化项目的开发需要大量的基金,目前江西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十分有限。而国外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在基金来源方面则显示出多样性,投资主体的范围非常广泛。
(3)开辟健康的盈利模式促进信息化建设的持续发展。江西旅游信息化项目能否及怎样为投资者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从目前国外成功案例分析,旅游目的地信息系统的运行可以为投资者带来经济收益。在收益方面,国外许多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都是向在旅游目的地营销网站上信息并接受预订的旅游企业收取佣金,如奥地利Tirol省的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就将这种形式作为系统运行的收入来源之一。
二、江西旅游信息化战略下的政企合作运营模式的构建
政府部门运营模式应向协同型方面转变,建立新型协同合作的政府运营模式(见图)。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在旅游规划方面,江西政府主管部门不仅需要聘请旅游专家,还应充分调动本地旅游企业与相关企业参与规划与旅游开发,开展旅游资源与产品调查,整合优势资源进行规划设计,同时参考旅游者的反馈信息。
在旅游市场营销方面,江西旅游管理部门应摆脱原有相对狭隘的工作模式,充分利用旅游专业资源、旅游企业资源和游客资源,结合网络技术等现代工具开展产品与市场营销,同时加强客户关系管理,为旅游市场开发提供决策参考。
在旅游行业管理方面,无论是旅游统计、旅游招商、审批管理还是旅游安全管理等工作,都需要通过综合信息系统的统计,充分利用网络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加强与旅游企业之间的直接联系,并对行业内的企业发展提供监督管理和培训支持,受理旅游者投诉。
在旅游服务方面,政府主管部门(包括旅游管理委员会,旅游局)需要协同各类公众服务部门和其他旅游相关管理部门,加强客户关系管理,为游客提供综合性的服务,并且需要通过旅游门户网站、旅游呼叫中心、旅游咨询中心等方式增强与游客的直接沟通。
图中政企合作的运营模式,就是由江西政府主管部门担任领导者和发起人的角色,协同下属的各级旅游管理部门与公众服务部门参与江西信息化建设,并加强江西旅游企业和其他相关企业合作,鼓励他们加入信息系统中,参与网上旅游信息化的构建,包括参与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为目的地旅游发展规划包括信息化规划服务;参与旅游产品的设计营销,为目的地旅游市场开发包括在线产品市场开发服务;为旅游者提供在线旅游服务,通过旅游行业管理部门对服务实行监督,并接受来自旅游者的了投诉;政府和企业通过客户信息管理搜集旅游信息,为旅游信息化发展规划和在线旅游市场开发提供反馈参考。
整个运营模式的重点为强调政府各级管理部门的协同,以及政府部门与江西旅游企业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
参考文献:
篇10
加强旅游规划引导,优化旅游产业布局
鲅鱼圈区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坚持规划先行,确定了“大旅游”发展战略。高标准打造西部海滨旅游带、中部城市旅游带和东部特色旅游带,加强重点旅游区域的统一规划和包装。通过对现有旅游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海滨旅游为主体,以温泉旅游为牵动,以母爱文化、冰雪运动、海鲜美食为补充,以城市配套服务为后盾,初步形成了集海滨观光、温泉度假、休闲运动、特色美食于一体的“旅游三带”新格局。
促进旅游融合发展,培育多元旅游业态
鲅鱼圈区加快推进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一是以“食”和“住”为切入点,提供特色鲜明的饮食和住宿体验。在“食”上,主推两种特色餐饮――海鲜和营菜。营菜是鲅鱼圈区精心打造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菜系,目前已举办两届营菜大赛,成为鲅鱼圈区餐饮业的一大亮点。在“住”上,采取与电子商务企业合作的模式,推出海滨酒店、温泉酒店、特色旅馆、农家院等多种类型的住宿体验,满足不同游客的住宿需求。二是促进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近年来,鲅鱼圈区把弘扬母爱文化与挖掘传统文化、旅游产业结合起来,搭建一个以母爱文化为主题的高端对话平台。三是促进旅游与城市建设融合发展。高标准建设保利大剧院、图书馆、奥体中心和会展中心等一批重点城市功能设施,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有效注入旅游元素,新建的标志性公共建筑增加了旅游服务设施和观光通道。
加快旅游设施建设,完善综合服务功能
围绕旅游业“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推进公共服务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真正为游客提供“六心服务”:吃得放心、住得舒心、行得安心、游得顺心、购得称心、娱得开心。新建、改建一批旅游公路,重点解决支线旅游交通到景区连接线“最后一公里”的交通瓶颈,完善交通干线标识系统及休憩站点等配套设施。科学规划、重点建设一批以星级饭店为龙头,精品特色酒店、经济型酒店、汽车旅馆、星级农家宾馆为主体的旅游住宿体系。建设一批综合性旅游购物中心和旅游餐饮、文化、娱乐、休闲设施。注重建设旅游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拥有全国首个大型海上雕塑“鲅鱼公主”和国内最大的海上悬臂景观建筑“渤海明珠观景台”。
强化旅游宣传营销,拓展旅游客源市场
一是创新宣传营销机制。整合宣传营销资源,建立政府主导、企业联手、媒体跟进的“三位一体”宣传营销机制。二是丰富宣传营销手段。带领旅游企业积极参加国内外重要的旅游展会,多次组织旅游大篷车活动,以召开旅游推介会、说明会、座谈会等形式包装精品旅游线路、推广应季产品。在扩大传统媒体传播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微博、微信、数字旅游等新技术、新手段,加大宣传营销力度。开通鲅鱼圈旅游微信平台,并号召行业企业充分利用“互联网+”模式,实现旅游对外宣传和旅游产品销售的渠道延展。策划举办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节庆活动。三是提高市场营销精准度。加强对客源地的市场调研,充分考虑周边省会城市、全国重点城市、区域中心城市的不同目标定位,充分考虑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游客的消费需求,按照细分市场特点设计旅游产品、制定营销策略。
- 上一篇:品牌全案营销方案
- 下一篇:消防宣传工作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