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行业发展概况范文

时间:2024-01-12 17:47: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物联网行业发展概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物联网行业发展概况

篇1

关键词:物联网 传感器 市场 产业

1 物联网全球市场发展现状

1.1全球物联网市场发展概况

据2012年第三届中国国际物联网博览会透露的消息,2012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会超过1700亿美元,2015年将接近3500亿美元,年增长率接近25%。美国市场研究公司Forrester预测,到2020年,世界上“物物互联”的业务,跟人与人通信的业务相比,将达到30比1,仅在智能电网和机场防入侵系统方面的市场就有上千亿美元(见图1)。因此,物联网被称为是下一个万亿美元级的信息技术产业。

未来10年,物联网将实现大规模的普及与发展。其中,微加速度计、压力传感器、微镜、气体传感器、微陀螺等器件已在汽车、手机、电子游戏、生物、传感网络等消费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大量成熟技术和产品为物联网大规模应用奠定了基础。对于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而言,发展物联网应用被视为巩固综合国力,促生经济动力的重要手段。据思科最新报告称,未来10年,物联网将带来一个价值14.4万亿美元的巨大市场。思科预计,未来1/3的物联网市场机会在美国,30%在欧洲,而中国和日本将分别占据12%和5%。

1.2中国物联网市场发展概况

从2009年以来,中国中央和地方政府对物联网行业在资金和政策上均给予了大量的支持。201 1年工信部制定了《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重点培养物联网产业10个聚集区和100个骨干企业,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汇集和产业资源整合。在政策的培育下,物联网产业在近几年处于高速发展期,2010年我国物联网的总产值约1900亿元,2011年的产业规模超过2600亿元。2012年已经超过3600亿元,年增速接近40%。赛迪顾问预测,2013年中国物联网整体市场规模有望达到近5000亿元,是2010年1933亿元的2.59倍;至2015年,中国物联网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7500亿元;至“十二五”末,年复合增长率将超过30%;2017年将超过万亿元级。而未来3至5年,物联网核心细分产业(如传感器等)的增速将会维持35%以上的年复合增速。

据“物联中国”网站报道,传感器产业已直接从中受益。2010年,我国传感器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实现销售收入440 27亿元(见图2)。在物联网市场规模大幅增长的带动下,2015年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200亿元以上。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预测,从2010年至2015年之间中国传感器市场年复合增长31%。

2 主要发达国家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概况

目前世界各国的物联网基本都处于技术研究与试验阶段:美、欧、日、韩等都正投入巨资深入研究探索物联网,并启动了以物联网为基础的“智慧地球”、“物联网行动计划”、“U-Japan”、“U-Korea”等国家性区域战略规划。

2.1美国

美国政府高度重视物联网的发展。2008年IBM提出“智慧地球”理念后,迅速得到了奥巴马政府的响应,《2009年美国恢复和再投资法案》提出要在电网、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带动物联网技术的研发应用,发展物联网已经成为美国推动经济复苏和重塑其国家竞争力的重点。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NIC)发表的《2025年对美国利益潜在影响的关键技术报告》中,把物联网列为六种关键技术之一。此间,国防部的“智能微尘”(Smart Dust)、国家科学基金会的“全球网络研究环境”(GENI)等项目也都把物联网作为提升美国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与此同时,以思科、德州仪器(TI)、英特尔、高通、IBM、微软等企业为代表的产业界也在强化核心技术,抢占标准建设制高点,纷纷加大投入用于物联网软硬件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

在2013年开幕的CES展上,美国电信企业再次将物联网推向了。美国高通已于2013年1月7日推出物联网(loE)开发平台,全面支持开发者在美国运营商AT&T的无线网络上进行相关应用的开发,双方预计,该物联网开发平台将在2013年二季度提供给开发者。与此同时,思科与AT&T合作,建立无线家庭安全控制面板。思科还获得“2012年度物联网行业突出贡献奖”的提名,2012年思科了一款物联网路由器ISR819,同时借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思科大力地推广了其物联网技术。

市场研究公司IDC预计,到2016年,仅在美国,为计算机和手机之外设备提供无线连接服务将为一些公司带来近10亿美元的收入。

2.2欧盟

2009年6月,欧盟委员会递交了《欧盟物联网行动计划通告》,以确保欧洲在构建物联网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通告提出了14项物联网行动计划,了《欧盟物联网战略研究路线图》,提出欧盟到2010、2015、2020年三个阶段物联网研发路线图,并提出物联网在航空航天、汽车、医药、能源等18个主要应用领域,以及识别、数据处理、物联网架构等12个方面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领域。目前,除了进行大规模的研发外,作为欧盟经济刺激计划的一部分,物联网技术已经在智能汽车、智能建筑等领域得到普遍应用。

2009年11月,欧盟委员会以政策文件的形式对外了物联网战略,提出要让欧洲在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基础设施发展上领先全球,除了通过ICT研发计划投资4亿欧元,启动90多个研发项目提高网络智能化水平外,欧盟委员会还将于2011―2013年间每年新增2亿欧元进一步加强研发力度,同时拿出3亿欧元专款,支持物联网相关公司合作短期项目建设。

为了加强政府对物联网的管理,消除物联网发展的障碍,欧盟制定了一系列物联网的管理规则,并建立了一个有效的分布式管理架构,使全球管理机构可以公开、公平、尽责的履行管理职能。为了完善隐私和个人数据保护,欧盟提出持续监测隐私和个人数据保护问题,修订相关立法,加强相关方对话等;执委会将针对个人可以随时断开联网环境开展技术、法律层面的辩论。此外,为了提高物联网的可信度、接受度、安全性,欧盟积极推广标准化,执委会将评估现有物联网相关标准并推动制定新的标准,确保物联网标准的制定是在各相关方的积极参与下,以一种开放、透明、协商一致的方式达成。

2.3日本

日本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泛在网”战略的国家,2004年日本政府在两期E-Japan战略目标均提前完成的基础上,提出了“U-Japan”战略,其战略目标是实现无论何时、何地、何物、何人都可受益于计算机通信技术(ICT)的社会。物联网包含在泛在网的概念之中,并服务于U-Japan及后续的信息化战略。通过这些战略,日本开始推广物联网在电网、远程监测、智能家居、汽车联网和灾难应对等方面的应用。2009年3月,日本总务省(MIC)通过了面向未来三年的“数字日本创新计划”,物联网广泛应用于“泛在城镇”、“泛在绿色ICT”、“不撞车的下一代智能交通系统”等项目中。2009年7月,日本IT战略本部发表了《I-Japan战略2015》,作为U-Japan战略的后续战略,目标是“实现以国民为中心的数字安心、活力社会”,强化了物联网在交通、医疗、教育、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应用。

2012年全日本总计发展物联网用户(放号量)超过了317万,其中NTTDOCOMO现有超过150万物联网用户,主要分布在交通、监控、远程支付(包括自动贩卖机)、物流辅助、抄表等九个领域;KDDI虽然起步较晚,但一开始就追求高速大容量的物联网通信,通过推出可车载、小型、轻量、廉价的物联网通信服务,在交通、物流行业发展了超过100万用户:而Softbank因为最迟涉足物联网行业,目前仅25万多用户,大部分是数码相框等个人电子消费品,还有少量的电梯监控和自动贩卖机业务。

从日本物联网业务发展现状来看,最热门的业务无疑是自动贩卖机、交通运输管理、监控及电子钱包业务。日本通信行业对物联网发展寄予厚望,预计将来会在遥测、交通运输管理、电子支付、安全监控、数字标牌、数据备份等行业大力发展物联网,以此突破日本市场业已饱和的手机放号,从而带来新的巨大商机。

2.4韩国

与日本类似,韩国也将物联网这一技术的发展纳入了信息产业的范畴。从1997年推动互联网普及的“Cyber-Korea 21”计划到2011年对RFID、云计算等技术发展的明确部署规划,14年来,韩国政府先后出台了多达8项的国家信息化建设计划,其中,“U-Korea”战略是推动物联网普及应用的主要策略。自2010年之后,韩国政府从订立综合型的战略计划转向重点扶持特定的物联网技术――致力于通过发展无线射频技术、云计算等,使其成为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新推动力。

2004年,韩国提出为期十年的U-Korea战略,目标是“在全球最优的泛在基础设施上,将韩国建设成全球第一个泛在社会”。2006年,韩国《U-IT839计划》提出要建设全国性宽带(BcN)和IPv6网络,建设泛在的传感器网(USN),打造强大的手机软件公司;把发展包括RFID/USN在内的8项业务和研发宽带数字家庭、网络等9方面的关键设备作为经济增长的驱动力。

为推动USN在现实世界的应用并进行商业化,韩国在食品和药品管理、航空行李管理、军火管理、道路设施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试点应用。2009年,通过了《基于IP的泛在传感器网基础设施构建基本规划》,将传感器网确定为新增长动力,确立了到2012年“通过构建世界最先进的传感器网基础设施,打造未来广播通信融合领域超一流ICT强国”的目标,并确定了构建基础设施、应用、技术研发、营造可扩散环境等四大领域的12项课题。韩国通信委员会(KCC)决定促进“未来物体通信网络”建设,实现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智能通信,由首尔市政府、济州岛特别自治省、春川市江原道三地组成试点联盟,建设物体通信基础设施。其中首尔市的建设重点是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业务,济州岛聚焦于建设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环境测量智能基础设施,春川市江原道则致力于打造智能化娱乐化城市。将物联网市场确定为新增增长动力,据估算至2013年物联网产业规模将达50万亿韩元。

3 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

在标准方面,据工信部透露,我国传感网标准体系已形成初步框架,向国际标准化组织提交的多项标准提案已被采纳。我国已成为国际传感网标准化的四大主导国(中国、美国、韩国、德国)之一,在制定国际标准中享有重要话语权。由中国提交的“物联网概述”标准草案,于2012年3月30日经国际电信联盟审议通过,成为了全球第一个物联网总体性标准。上海已经制定了国内第一个物联网应用地方标准,即首个轨道交通防恐系统。

在技术领域,早在1999年,中科院就启动了传感网研究,分别在无线智能传感器网络通信技术、微型传感器、传感器终端机、移动基站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我国的技术研发水平目前处于世界前列,并拥有多项专利。2009年10月24日,在第四届中国民营科技企业博览会上,西安优势微电子公司宣布,中国的第一颗物联网中国芯――“唐芯一号”芯片研制成功,中国已经攻克了物联网的核心技术。“唐芯一号”芯片是一颗2.4GMHz超低功耗射频可编程片上系统(PSoC),可以满足各种条件下无线传感网、无线个域网、有源RFID等物联网应用的特殊需要,为我国的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自2009年8月总理提出“感知中国”以来,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从2009年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对物联网行业在资金和政策上均给予了大量的支持。2011年底工信部制定了《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重点培养物联网产业10个聚集区和100个骨干企业,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汇集和产业资源整合。2013年2月17日,国务院正式公布《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到2015年,实现物联网在经济社会重要领域的规模示范应用,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初步形成物联网产业体系,安全保障能力明显提高。此次政策将有相关财税、金融、投资等政策配合。行业内纷纷预期,我国的物联网产业将进入新一轮的提速发展。

在国家高层的推动下,各级地方政府部门也扬鞭奋起,北京等28省市开始制定物联网产业的规划政策,努力打造无线城市、发展物联网示范工程、培育物联网产业、攻坚物联网核心技术、举办物联网主题展会,积极抢占物联网发展的制高点。产业分布上,国内物联网产业已初步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区等四大区域集聚发展的总体产业空间格局。其中,长三角地区产业规模位列四大区域之首。

在应用发展方面,目前占据中国物联网市场主要份额的应用领域为智能工业、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医疗、智能农业和智能环保。其中智能工业占比最大,为20.0%。中国移动物联网基地自建成以来,投资金额已达到10亿元。其主要用于云端产品的开发,包括智能交通、智能家居、教育、金融、市政管理、城市安防等领域。不仅如此,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都已将物联网业务提升到战略层面,均申请了物联网专用号段。

4 结束语

篇2

1.移动通信与互联网结合的发展概况

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迅速,已经成为衡量我国经济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虽然我国的移动通信行业起步较晚,但是在正确的决策和选择下,已经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且在网络运营和通信标准制定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2.移动通信产业的特点

2.13G发展的规模化

我国2013年前半年对3G基础设施的投入同比增长了8.7%。一月份到五月份,每个月移动电话用户突破1000万户,累积达到11.6亿户,其中的3G用户突破3亿户,并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

2.2移动通信的快速发展

3G技术为移动通信的应用提供了硬件基础,以此来节约网络的运营成本,丰富用户的感知体验。随着手机功能的不断健全,其中手机电视、手机支付、GPRS定位服务等应用,2013年前半年,移动数据和互联网接入业务达到约700亿元,同比增长了57%。

3.移动通信产业所面临的问题

3.1移动通信产业所面临的问题

移动网络客户在对流量的使用过程中,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流量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与此同时,人们对于这些流量的传输速度要求也越来越高。数据网络实现统一联合以后,研究人员发现电视网络对于宽带的消耗量最大,这使得网络消耗量上的方向,跟研究人员的预期结果产生了非常大的差距,这种实际结果,让网络资源的利用率变得很低。如何转变这种发展趋势,是当前研究人员应该重点面对的问题,就目前情况来看,可以采用扩宽贷款的方式,让网络应用的范围变得更加广泛。同时,网络流量运输企业也应该在数据网络应用宣传过程中,将流量的使用率进行模式上的转变,扩宽服务业务开展的面积。

3.2频率资源方面的问题

现在各个运营商都在开发新的技术。TDD的双流波束赋形技术不仅能提高系统的吞吐量,而且能够有效的减少干扰。如何解决频谱紧缺、使频谱利用率达到最大是全世界移动通信运营商共同注重的问题。只有不断的开发新的技术,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市场。

4.移动通信产业所面临的机遇

我国移动通信在发展运行过程中,由于体制构建的还不够健全,制度也制定的不够完善,使得这个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上的阻碍。这些问题的产生,也让我国在全球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一直处于劣势。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研究人员在自主研发过程中开发了一种新型无线移动通信技术。与此同时,这项技术是我国独立自主研发的,在使用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知识产权。这项技术的研发,使得我国移动通信技术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我国是人口大国,致使我国移动通信用户使用数量,占据世界首位。并且使用用户也正以较快的速度不断增长着,这些不断增长的移动用户,对于通信行业的发展,具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用户数量的增加,也致使移动通信行业在产业结构上不断发生着变化,只有积极的将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才能满足我国这一庞大的数量使用人群。

5.移动通信行业的发展趋势

移动通信,因其其智能以及移动性等优势,众多产业发展过程中,一直处于遥遥领先的位置。与此同时,这种技术应用范围也非常的广,所以庞大的使用人数,致使这个行业一直以较快的速度发展着。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以及用户数量的增加,移动通信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开始以用户为发展的主要导向,在运营过程中,尽量满足客户的需求。与此同时,还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点,进行个性化的服务内容。

5.1逐渐开放移动互联网入口

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导致互联网企业公司也越来越多,这些大数量的公司运营,致使互联网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让行业发展能够得到良性的循环,互联网企业之间应该形成良好的互动,并且为资源上的共享,进行联合发展。在国外,许多大型的网络企业都已经开始实行这种联合上的运作模式,我国许多互联网运作公司也开始对这种开放政策,进行积极的探索。移动通信互联网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再单单提供运营上的服务,资源上的共享,让互联网行业的服务面积越来越广,同时,合作共赢的发展模式,也让互联网企业在激烈的竞争过程中得到了发展的机会。合作,将会成为移动通信互联网行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5.2移动数据流量的增长

随着移动互联网用户的不断增长,使得移动数据流量也在以数以万计的增长步伐向前运行着。而这些使用流量的客户终端,一般情况下,都为笔记本电脑或是手机。在当今世界,智能客户端手机,在市场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这也将是流量输出的一个新趋势。智能手机在人们的生活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甚至因为这些智能手机的出现,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着非常大的改变。

5.34G技术的到来

科学技术的不断运行发展,这是人们在智能手机的使用过程中。流量传输间的速度越来越快,如今人们已经开始使用4G技术。这项技术的产生,致使人们在使用智能客户终端的过程中越来越得心应手,主要的表现,是人们加载图片或是观看视频的速度越来越快,这节省了大量的等待时间,也让人们在使用互联网过程中,事务处理的速度越来越快。与此同时,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致使人们的工作生活都离不开数据流量的支持,而4G、5G数据流量传输的运营速度,让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可以在任何空间与时间,了解自己想要知道的一切事物的状态。移动互联网的出现,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紧密,与此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6.结语

通过以上的言论分析,我们的时代逐渐朝着智能化与网络化的方向发展。这些通讯技术的使用,让我们的生活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技术的出现,也让时展的步伐变的越来越快。真正实现了用日新月异来形容这个时代的发展速度,如果人们想要跟上这个时代的发展脚步,将必须在自身发展过程中,良好的运用这些移动通讯上的技术优势,让自己的生活流光溢彩。

作者:范莹莹 于志东 单位: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大庆市分公司

参考文献

篇3

厦门三维丝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厦门三维丝”或“公司”)成立于2001年,成立之初,公司专注于工业高温烟气除尘,集高性能高温除尘滤料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于一体,成为国内第一家高温袋式过滤除尘上市企业(股票代码:300056)。经过不懈努力,目前厦门三维丝已经从创立之初的专业滤袋供应商转型成为集高温烟气除尘、脱硝、脱硫、节能产品和工程于一体的综合治理服务商。通过并购重组,公司经营范围不断扩大,2016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6 368.7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91%。

目前,公司拥有袋式除尘技术核心部件技术、烟气脱硝领域的关键技术、散物料输储系统的整合技术等核心技术,这使得公司可以在火力发电、水泥、化工、垃圾焚烧、矿山、钢铁冶金等领域大有可为,更有优势为客户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公司将抓住机遇,充分利用已有的技术优势、市场优势、政策优势和管理优势,适时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不断摸索、完善和锻造适合的运营模式,以提高经营效益为中心,增强公司的市场竞争力,源源不断地为客户创造价值。

在滤料产品方面,公司主营龙泰斯、超耐、特耐、 PUNATE、普耐、窑之星、三维丝等系列高性能高温滤料产品,广泛应用于火力发电、水泥、垃圾焚烧、钢铁冶炼、化工等行业。在国内市场,厦门三维丝滤料产品市场占有率一直处在前三甲。目前公司的滤料产品以国内市场为主,出口比例约占10%左右,主要包括台湾、美国、日本、意大利、瑞士、瑞典、加拿大、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印尼等国家和地区。

厦门三维丝一直非常注重新产品的创新研发,设有专门的产品研发部门 ―― 三维丝袋滤技术研究院。研究院在企业新产品研发乃至推动行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以企业典型产品开发案例为例,企业如何确定新产品的研发机制和开发流程?

三维丝袋滤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是国内滤料行业首家覆盖纤维、滤料、除尘器及废旧滤袋处置全产业链的专业科研机构。研究院设有滤料检测中心,亦是滤料行业唯一一家通过CNAS认证的检测中心。研究院作为以袋滤新材料技术、微细颗粒物控制技术、污染物协同控制技术为主要研究方向的环境保护科研机构,围绕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开展创新性、基础性重大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致力于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提供前瞻性、创新性和先进性的科技支撑,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大气环境污染问题的工程技术与咨询需要,将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环境保护事业发挥重要作用。

秉承“专业进取 持续创新”的理念,研究院在高性能无纺针刺、水刺新材料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先进袋滤技术以及污染物协调控制技术研发等方面取得了一大批重大国家、省、市科技成果,为电力、水泥、钢铁、垃圾焚烧发电等行业重大袋滤技术问题、制定袋滤技术和产品标准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新产品研发方面,公司秉承 “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 的理念,从需求端研究出发,指导产品开发。从近年市场反馈的信息看,高温烟气除尘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客户不仅关心袋滤产品传统的性能、价格等因素,更加关注滤料企业是否能够提品以外的技术服务,关注袋滤产品在整个烟气岛运行时的作用。所以厦门三维丝的新产品研发既包括原有的产品改进与换代,也推出了细分行业领域需求的袋滤新产品,还包括一系列“超净排放”需求的袋滤技术服务产品。

2015年,公司推出了一款技术服务产品 ―― 三维丝远程运维与专家诊断系统(以下简称“诊断系统”)。诊断系统是公司在以客户滤袋全寿命运行管理维护的技术需求上,引入互联网+、大数据分析等信息技术手段开发的一套滤袋全寿命管理系统,旨在帮助客户更专业、便捷、有效的管理和维护滤袋。诊断系统通过“三维丝滤袋数据盒”,以物联网方式对数据进行采集和传输,并将数据在三维丝运维服务器平台中进行滤袋寿命的计算分析,通过web端为用户滤袋实时寿命信息和除尘器运行信息等。平台特色的袋滤专家会诊服务及时给用户除尘器运行诊断信息反馈,包括为用户提供滤袋运维报告、参数优化方案、除尘器故障风险预警分析等技术服务,有效保障了用户在滤袋使用过程中高效、低成本的权益。

目前,我国环保过滤材料行业仍面临自主创新水平不高、上游纤维原料研发不足、下游产需结合不足等问题,技术创新和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厦门三维丝在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联盟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主要成果?

通过实施“自主创新、产学研合作、上下游产业链联动”等技术创新模式,公司形成了以高性能纤维、针刺技术、高压水刺技术、滤料产品结构设计与测试技术、袋滤技术与产品标准、废旧滤袋回收与再利用技术研究为主的袋滤科学创新体系。

公司“水刺高性能过滤材料技术”为全球首次将超高压水刺技术应用于400 g/m2以上的过滤材料制造,该技术通过中国环保产业协会组织的技术鉴定,成果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技术成果还先后获得“2014年国家重点新产品”、“2016年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荣誉和奖项;“三维非对称氟醚复合滤料关键技术”是基于对燃煤电厂工程应用聚苯硫醚(PPS)滤料失效分析研究,针对燃煤锅炉高温烟气除尘治理而开发的三维非对称氟醚复合滤料,产品具有过滤精度高、耐高温、耐腐蚀性、耐磨损、高性价比等特点,有效解决了燃煤锅炉高温烟气除尘治理的滤料选型问题。该技术通过专家鉴定,成果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技术成果先后荣获“2014年度‘纺织之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二等奖”、“2014年度环保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13年国家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2013年度国家重点新产品”等奖项。

厦门三维丝“水泥窑尾袋式除尘器耐高温抗水解芳砜纶/聚酰亚胺复合滤材”获得了“纺织之光”2016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二等奖,该技术的技术特点和优势有哪些?应用前景如何?

“水泥窑尾袋式除尘器用耐高温抗水解芳砜纶/聚酰亚胺复合滤料”是厦门三维丝针对水泥窑尾特有的工况条件自主开发的新型高性能除尘滤料,项目涉及非织造布技术、大气污染防治工程、功能高分子材料等多学科交叉领域。项目产品结合了芳砜纶(PSA)和聚酰亚胺纤维(P84)特性优势,集成了三维非对称结构技术、聚酰胺类抗酸处理技术等多项专利技术,具有耐高温、抗水解、耐腐蚀、低制作成本、高效低阻、长寿命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水泥窑尾高温烟尘治理及其他相关烟尘治理领域。

项目的成功实施克服了目前水泥窑尾选用玻纤覆膜滤料不耐磨、不耐拆、不抗水解的问题,可完全替代进口玻纤覆膜滤料、P84滤料,扭转了高端滤料依赖进口的局势,有效解决了水泥窑尾除尘滤料的选型问题,有利于产业用纺织品行业技术升级和产品结构调整,同时可带动上游纤维和下游除尘器厂家、水泥厂等行业发展,形成一条良性的产业链,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环保效益。

“十三五”以来,国家密集出台了一系列环保政策法规,对环保的重视程度空前,环保过滤材料行业发展前景看好。在这样的背景下,厦门三维丝未来 5 年有哪些发展规划和目标?

公司不断创新营销理念,打造厦门三维丝在高温滤料细分市场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打造了一支活力迸发、分工合理、协作紧密的销售工程师和除尘技术顾问营销队伍,持续地为客户提供顾问式营销服务,同时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奋力拓展海外市场。未来 5 年,公司海外市场业绩将持续攀升。公司在保持火电等高温滤料供给传统优势地位的同时,将积极开拓水泥、钢铁冶炼、垃圾焚烧等其它行业市场,谋求企业可持续性发展。

环境治理压力的逐步显现和环保行业竞争的加剧将对从事环保治理的企业提出更高的技术、资本、运营和管理要求。未来 5 年,多种污染综合控制的协同治理将会成为重点客户主流需求,厦门三维丝将打造和培养成为具备脱硫、脱硝、除尘一体化烟气岛治理能力和拥有综合治理成本最优化运营管理能力的行业领先企业。

对于行业未来的发展,从行业企业的角度有哪些建议?在政策层面有哪些期待和诉求?

从行业企业的角度,有以下 3 点建议。

(1)加大环保督查力度,提高环境违法成本。

篇4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活步伐的加快,人们逐渐习惯将等待或者零碎的时间放在摆弄手机这一新兴媒体上。虽然发明手机的初衷是用来进行即时的语音通话,但是近年来手机与互联网的结合已经使手机成为一个重要的新型媒体。人们通过手机不仅可以进行通话,还能上网、游戏、购物、聊天、收发邮件等等,尤其是它随时随地的阅读优势足以让传统出版物相形见绌。自2003年在我国出现,伴随着3G(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推出,手机报便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国内多家报社纷纷开始为抢占新媒体市场推出手机报。重组后的三大电信运营商都拥有自己的移动网络,互相的合作与竞争也促进了手机报的发展。截至2008年底,全国报业整体(包括中央大报、都市报、行业报)已推出涵盖娱乐、体育、财经、旅游、健康、饮食、双语、教育等领域的手机报约1500种。仅以英泰利智为例,通过向运营商提供手机报产品一揽子服务,目前合作70多家报社,推出了120多份手机报,用户数量已经突破了500万份[1]。

一、优势明显,手机报兴起有因由

(一)传播优势

地域的限制使传统报纸的发行范围十分有限,而现代化的通讯网络却能覆盖各地。手机报的传播占据了这一优势,它能够有效扩大报纸的传播范围。另一方面,运输的限制使传统报纸在发行上具有滞后性,相对其他媒体时效性较差。而手机报则完全没有这方面的担心,GPRS网络使手机能够随时为用户提供信息。即时编辑即时发送,手机报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给所有订阅用户,令电视都望尘莫及。2007年从10月14日至22日,由新华社、中国移动创办的“十七大手机报”共发刊六期,发行量高达1.5亿份。最高一期发行量突破3000万份,这意味着当天每40个中国人就收到一份“十七大手机报”[2]。由此,手机报在传播上的优势一望可知。

(二)信息及时

美国媒介理论家保罗?莱文森认为,“人类有两种基本的交流方式:说话和走路。可惜,自人类诞生之日起,这两个功能就开始分割,直到手机横空出世,将这两种相对的功能整合起来,集于一身。手机之前的一切媒介,即使是最最神奇的电脑也把说话和走路、生产和消费分割开来。惟独手机能够使人一边走路一边说话,一边走路一边发短信。于是,人就从机器跟前和禁闭的室内解放出来,进入大自然,漫游世界。无线移动的无限双向交流潜力,使手机成为信息传播最方便的媒介。[3]”编辑将新闻第一时间发送到用户的手机上,省去了报纸的印发环节,也方便了用户接触媒体。尤其是面对突发事件时,手机报可以实现新闻的即时传播。用户不仅可以第一时间获知事件的发生,还可以随时关注事件的发展动态。2003年2月1日22时32分,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16分钟后,新浪网把这则新闻以手机短信的方式发送给万千客户,由此开创了国内手机传播新闻的先河。直到23时50分,央视一套插播了“哥伦比亚”号坠毁的新闻,比短信晚了一个多小时,而纸质媒体却要在第二天才刊登此新闻[4]。

(三)多媒体效果

现行的彩印报纸印刷成本大都较高,而且不能通过声音、动画等手段使用户全方位感知新闻。而手机报发送的新闻则可以包含图片、文字、声音、动画等,这样可以充分调动用户的感官,深刻理解新闻,实现多维阅读。

(四)互动有效

传统报纸的传播具有很强的单向性,受众对信息的反馈大都缺乏即时性和直接性,这极大地影响了传播的效果。手机报用户可以通过回复短信等方式发表见解,提出意见,实现与经营者的有效互动。这对报社而言也可实现读者调查和信息反馈的功能。从以上这些方面讲,手机报真正实现了新闻传播的大众化、有效化、个性化和人性化。

二、手机报发展遇瓶颈六大难题待解决

作为一种手机出版物,手机报有如此强大的优势,给用户的生活带来极大便捷。但是对于经营者而言,如何用手机报创造财富至关重要,因而手机报的赢利模式一直是他们不断探讨的问题。目前来看,手机报主要通过三种手段实现赢利:一是对彩信定制用户收取包月订阅费;二是对WAP网站浏览用户采取按时间计费的手段;三是借鉴传统媒体的“二次销售理论”赢利方式,通过吸引用户来获取广告[5]。我国手机报的盈利主要依靠前两种模式,通过收取用户的订阅费等来维持运营。无线网络的全面覆盖使用户可以随时了解新闻,所以收费的手机报如果不能在其他方面获得资金支持很难与之抗衡。第三种模式虽然已经成功运用在传统媒体,但是由于手机作为个人通讯工具具有私密性,而且由于手机显示等功能的局限性,手机报暂时很难依靠广告来实现盈利。由此可以设想,随着通信技术的改良和手机的智能化发展,实现广告的分众化和订阅式发送会是一个双方获益的选择。

除了盈利的问题,手机报自身同样存在其他的一些不利于其发展的障碍。其一,缺乏原创内容。目前手机报缺乏专业的制作团队和健全的采编运作体系,其向用户发送的新闻大都来自报纸和互联网,及时传播的优势没有发挥。同质化的新闻信息让手机报在这个“内容为王”的时代更多时候像是传统媒体的附庸,毫无竞争力。其二,受众不稳定。2008年12月公布的《中国手机媒体研究报告》调查显示,在从业性质的比较上,手机报用户中学生占比例最高,达到35.9%。企业和公司的普通工作人员以23.9%的比例排在其后。这些群体成员对新事物接受较快,所以是手机报的前期受众。但是同样他们对其他新鲜事物也抱有观望和尝试的心态,他们是否是手机报的稳定受众群体有待观察。其三,终端限制。彩信容量和屏幕大小的限制使手机报的阅读相对困难,显示效果不甚理想。其四,监管制度缺乏。手机报是一项新媒体业务,发展尚未成熟,其在创办、运营等方面还缺乏完善的监管制度。这就导致目前手机报行业的参差不齐,一些手机报运营商为了订阅量不惜发送大量低俗、虚假信息,使手机报的公信力降低。其五,用户隐私堪忧。手机报的发送是通过无线信息平台进行,提供大众传播产品的同时必然要获知用户的个人及订阅信息。如果不良商家将用户信息泄露或者大量发送其他不相关信息,手机报的订阅者将无法防范。

三、扩大市场,改革势在必行

综合这些考虑,手机报的创新势在必行。笔者认为,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增加手机报可读性

针对当前手机报存在的“原创不多”现象,手机报应结合自身特点和受众定位,在原创新闻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同时改进编排方式,利用多媒体优势实现内容的全面传递。对于报社而言,可以增设相应的手机报采编运营队伍,进行信息的采集、编辑、发放和版面的设计、创新等,使手机报具有更强的专业性和独特性。

(二)细化受众群体,传递优质信息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手机报作为新媒体产品,必然要与这个讲求个性化的时代相协调。由用户自主选择内容、广告、版式,发送时间必然会使手机报更为人性化,吸引和留住更多用户。手机报运营队伍要对用户需求进行精确分类,给用户发送个性化的手机报,向用户传递优质信息。

(三)根据市场规律,创新盈利模式

在盈利模式的探索上,必须要根据市场规律和行业发展规律。未来手机报的盈利模式必将从单一的订阅费变为以广告费为主、订阅费为辅,甚至全部依靠广告费。在3G网络技术的支持下,手机广告具有文字、图像、视频、音频等丰富的表现形式。通过分析用户的需求、手机品牌等数据,针对性发送用户感兴趣的广告,在为用户提供方便,获取用户好感的同时实现盈利。

(四)完善法律监管制度

手机报行业若想健康发展,除了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保护知识产权,还要明确内容提供商、移动运营商和技术供应商三方的权利与义务,协调三方的利益,建立完善的手机报准入审查和质量审核制度,规范申办流程,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维护手机报行业的良性发展。同时要提高手机报采编人员的素质,监管和规范化手机报内容,为读者提供健康、有用的资讯,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提升社会效益[6]。

随着3G网络技术和其他方面的发展,手机报将在我国成为一支不可或缺的媒介力量。对于手机报的未来,约翰?帕夫利克在《新媒体技术——文化和商业前景》中做了大胆的构想:“屏幕上显示的报纸为全色印刷,有头版、标题、内容和图片。设计看上去仍是报纸,但它又不仅仅是报纸,随着光笔的点击,一个个新闻图片可以迅速转变为音频和视频。再一次点击,屏幕上将出现对该则新闻的历史分析。再一次点击,可以激活麦克风,使用语音给编辑发邮件表达个人感受。个人通信服务技术可以自动地将声音发送给编辑,编辑听到后可以将自己的语音信息反馈给读者。如果被某则广告吸引了视线,读者还可以使用光笔去提取关于该产品的更多信息以决定是否购买。[7]”在目前来看,这依然是一个比较遥远的梦想。《中国手机媒体研究报告》中显示,有近67.6%的用户认为手机报是传统报纸的补充,其在内容和选择性上相对逊色。此外,19.4%的用户认为,手机报已经与传统报纸同样重要,只有4.3%的用户认为手机报在未来将取代报纸。

在这个3G信息时代里,手机报拥有其他传统报纸无法比拟的优越性。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增加必将给它的发展带来无限的机遇。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要想能够做大自己的品牌,要想实现,约翰?帕夫利克所设想的情景,要想突破之前的种种瓶颈与挑战,手机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来源:今传媒 文/刘云霄 编选:)

(作者简介:刘云霄,女,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主要从事新闻学研究。)

参考文献

[1]董鸿英.拇指新闻台,延伸数字化报业——我国手机报发展概况综述[J].中国报业,2008(3).

[2]“十七大手机报”发行量达1.5亿份[OL],网易科技tech.163. com/07/1102/09/3S9IRD3O000915BE.html.

[3] (美)保罗?莱文森著.何道宽译.手机:挡不住的呼唤[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 7400万人进入手机阅读时代[OL].中国新闻出版网, chinaxwcb.com/2010-08/10/content_204140.htm.

[5]手机报繁荣背后的隐忧[OL].中华网,news.china.com /zh_cn/news100/11038989/20070822/14293476.html.

篇5

早上好!值此辞旧迎新之际,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的举办,是对中国会展行业的岁末总结,也是对新的一年的展望。受中国贸促会的委托,我非常高兴地通过本次论坛,向大家《2004年中国会展经济年度报告》。去年年初,中国贸促会组织成立了课题组,邀集国内经济学者和会展专家,用一年的时间,对中国会展活动和行业动态进行跟踪了解,运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对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完成了《2004年中国会展经济年度报告》。在开展这项工作时,我们坚持以科学的理念,始终关注中国会展业的热点事件,并努力把中国会展产业在这一年中所发生的变化,放在中国政治经济的大环境和国际视野中观察。我们主张以积极、开放的心态看待事物,力图从中国会展的微量变化中,发现带有方向感的事件和产业趋势。这是中国贸促会首次尝试对中国会展业进行统计和量化分析,希望能填补中国会展产业在统计数据方面的缺失,为政府制定会展业的宏观政策和区域规划,为企业选择参加会展活动提供一种参照。借此机会,我要对各级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和全国各地展览界同行在这项工作中所给予我们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

《2004年中国会展经济年度报告》,从五个方面对中国会展业进行了描述和分析:

1.会展产业经济分析。

2.中国展览业发展状况。

3.中国会议产业发展状况。

4.中国会展业区域发展报告(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港澳台区域报告)。

5.中国会展业发展制约因素、趋势和建议。

考虑到我国会展产业发展的现壮和研究数据的可获得性等因素,本报告的研究重点是展览行业,对会议产业只作一些概要研究,而对节事活动产业只是纳入我们的研究定义之中,暂时不作研究。在这里,我想着重从宏观的角度,对2004年中国展览业的发展作一个回顾,希望能和大家共同探讨。

一、2004年中国展览业发展概况。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对外开放程度的扩大,2004年中国展览业保持了蓬勃发展的增长态势。

首先是全国各省市展览馆数量呈递增趋势。据统计,目前全国正式注册并具有举办经济技术展览会条件的展览馆有118个,其中2004年正式办展的展览馆总量为90个。从展览馆的地域分布看,华东地区现有的展览馆数量最大,占全国总量的36%,中南地区和华北地区分别占23%和18%,东北、西南、西北地区的展览馆数量相对少一些。

其次,从办展数量看,频繁的对外经济文化交往推动了对展览活动需求的增加,展览会营销功能日益显现,我国展览业发展速度因此明显加快,每年举办的展览会的数量持续增加。根据我们的统计,2004年,全国90个展览馆共举办展览会2467个,举办展览会最多的5个省市依次为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四川。如按地区划分,华东地区举办的展览会数量最多,其次是华北和中南地区。华东地区中,上海举办的展览会数量最多,占整个地区的45%;华北地区的展览会举办情况在各省市之间的分布极其不均衡,其中北京市举办展览会的数量占整个地区的87%,这显示出上海和北京作为会展中心城市的实力;中南地区以广东省为龙头,也是一个展览业发展比较迅速的地区,该地区其他省市的展览业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西南地区中,四川省本年度举办的展览会数量最多,占到整个西南地区的62%;陕西是西北地区中展览业发展比较好的省份,2004年其举办展览会53个,占到整个区域的60%;东北地区中辽宁举办的展览会数量明显高于其他省份,占整个地区的72%。

研究结果显示,从这90个展览馆举办的展览会的行业分布看,展览业所在的领域较以往更加广泛,2004年展会数量排在前10位的是以下门类:房产建材、生产设备、人才招聘、文化体育、新兴技术、医疗保健、服装纺织、旅游酒店、食品饮料、综合展会。由此可以看出本年度展览市场的供需热点。在展览会数量急剧增加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重复办展现象。有些展览会主题不明确,相同类型的展览会过多过滥,重复办展仍是比较普遍的问题。

对于展览会的参展商和贸易观众,我们重点对全国42个主要展览馆举办的1604个的展览会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在42家展览馆举办的1604今展览中,参展商总量为34万,其中国际参展商为3.1万,占参展商总数量的8.97%。参观者总人数为1.2亿人次,其中国际参观者总人数为55万人次,占总人数的0.44%。这些数据反映了目前国内的展览会的国际化程度还普遍不高。

以上是在中国境内举办的经济技术展览会的基本情况。在出国展览方面,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对外贸易呈现出快速发展趋势,出国办展在促进贸易等方面的作用日益为企业所接受和重视,中国参展商在国际上有影响的博览会中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来自德国经济展览委员会(AUMA)的统计显示,中国是德国最重要的参展国之一,参展商总数超过5200家,排名第八。来自中国的观众人数也以每年20%到30%的比例增长。根据中国贸促会的统计,2004年,全国有107家办展单位赴50多个国家(地区)举办和参加经贸展览会749个,比2003年增长了22%,摊位总数2.7万个,展览团总人数4.5万人。这些数据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近年来中国出国展览快速发展的趋势。

考察中国会展业的发展状况,值得关注的一个现象是会展产业带的发展。中国会展业作为都市型服务业,已在一些经济水平较高、基础设施完善、第三产业发达的城市迅速崛起,使中国会展业在区域分布上,基本上形成了分别以北京、上海、广州、大连、成都、西安、昆明等为会展中心城市的环渤海会展经济带、长三角会展经济带、珠三角会展经济带、东北会展经济带及中西部会展城市经济带五大会展经济产业带框架。它们通过准确的功能定位,逐步形成了相互协调、各具特色、梯级发展的互动式会展经济发展格局。以区域经济学的观点来看,上述五个区域的发展要齐头并进并不太现实,以梯度形式进行则不失为一种相互竞争的相互拉动的良好策略;而从各区域来看,则应各展所长,充分发挥各会展产业带自身的资源优势,人才优势等,构筑各自的区域创新系统,以促进区域会展经济的腾飞,从而推动我国会展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最后我们再来关注一下中国会展人才市场的发展。伴随着会展业对专业人才和专业知识需求的增长,政府、高校、协会、国外教育机构与团体以及会展公司都纷纷涉足会展教育和培训领域,并且形式多样,紧跟会展行业发

展的步伐。目前会展教育、会展培训、会展理论研究、会展传媒等已逐渐进入了繁荣时期。

总体而言,中国会展业极具发展潜力,这不仅是由于中国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为中国会展业所提供的稳定的基础,也不仅是因为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全球会展业的发展对中国会展业的有力推动,甚或是中国加入WTO对于中国会展业市场规模扩大的促进,中国会展业的发展还隐含着各种诸如法律环境、互联网、电子商务以及专业观众的成长等众多条件的契合。可以说,中国会展业作为成长中的朝阳产业,有着广阔无限的市场发展空间和增长潜力。

二、影响中国会展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处于新兴产业阶段的中国会展业,在近年来获得了迅猛发展,但就会展业的规范性、竞争力、效益水平而言,我国会展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在为相关产业带来巨大商机和利润的同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结合采集的数据和年度报告的研究结果,我们认为目前中国会展经济建设过程中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当前中国会展业的发展,仍然是一种粗放型的量的扩张,亟待实现向注重内在质量的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

二)中国会展业的发展还很不平衡,行业布局和产业结构均需要调整。

三)中国会展业的市场化程度还很低,行业内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妨碍会展业全国市场体系的形成。

四)中国会展业相对低下的市场开放度,阻碍了行业内资本市场的形成,使行业发展缺乏后劲。

五)中国会展业的自身建设还非常薄弱,亟待建立行业自律和公共服务体系。

我国会展业存在的以上问题,从根本上说还是体制问题。只有在不断深化改革中加以解决,我国会展业才能获得进一步发展的生机和活力。

三、对中国会展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综合2004年度中国会展业的实践,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我国会展产业正在逐步走入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在此,我们从前瞻的视角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会展产业的健康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鲜明地提出了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问题,这对于中国会展产业来说,意义尤为重大。树立科学发展观、发展会展经济,主要应把握以下三个要点:第一,科学发展观是实现经济的全面发展。会展经济处在其产业的培育的发展阶段,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群体,会展经济与其他经济类型互为发展前提。第二,科学观是要达到行业的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会展经济的发展应包含这一产业所有链条、环节的发展,而不仅仅是建设会展场馆,培育会展公司等单方面的进步;它应当既有量的增长,又有质的提升。我们不仅要考虑当前的发展,而且更要谋划长远的发展,制定出符合会展经济发展要求的行业标准,建设既与国际会展业接轨,又符合中国发展实际的会展产业。第三,发展会展经济要体现人的全面发展。会展是会议、展览和节事活动的整合经济形态,它不仅仅是经济活动,体现为对利益的追求,它同时也是社会活动,体现了人们对经济、社会、科教、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的向往。

二)发挥政府对会展产业发展的引导和培育作用,建立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对此我们提出几点建议。第一,建议政府部门能通过法律、行政规章和政策等手段对中国会展业进行宏观规范,同时减少对会展活动的直接参与和管理,使会展业各个主体能在公平、透明的环境下竞争。第二,共同研究制定中国会展产业政策。第三,研究制定有利于中国会展业发展的税收政策,使会展中心场馆、会展业和相关服务业能有积极性办好会展活动。

三)在继续扩大规模的基础上实施品牌战略。会展业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规模经济”,同时,也是一种“品牌经济”。就会展城市而言,要根据城市的资源禀赋条件,在“展”、“会”与“节事活动”选择能发挥城市资源优势的重点,加快培育一批有品牌效应的展会和一批有专业水准、有竞争实力的会展公司。就展览项目而言,会展企业应该集中优势资源,努力提高展会组织、策划、服务的水准和经营管理水平,不断进行展会活动的创新,争创名优品牌,提升中国会展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四)加快筹建全国性会展协会,促进中国会展产业化。随着我国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政府行政机关主要通过制定规则来调控市场,而市场的自律则主要依靠企业构成的行业协会组织来进行。我们应该借鉴那些展览发达国家的行业管理经验,在认真分析研究我国会展经济现状的基础上,尽快成立全国性的会展行业管理组织,充分发挥相关中介机构的行业自律作用,加大协调和服务力度,加强产业内部的交流与合作,协调会展活动。

五)有意识、有目的地推进会展产业的专业化分工与合作。包括会展产业链上的分工专业化、会展活动服务专业化、会展项目运作的专业化。从会展企业角度分析,专业化主要包括会展内容专业化,会展组织者专业化,会展服务者专业化。专业会展是未来会展发展的趋势所在。

六)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关注互联网的发展给会展业带来的新契机。中国展览业是一个年轻的行业,但在它的发展时期就能够与发达国家成熟的展览业一样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借助同样的技术环境缩小与后者的差距。信息技术将帮助中国会展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相信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在中国展览业中的运用,将为中国展览业的加速发展安装一个强有力的引擎。

篇6

关键词:地方高校;差异化;产学研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1-0154-03

地方所属高等学校,简称省属高校或地方院校,是指隶属于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港澳特区,大多数靠地方财政供养,由地方行政部门划拨经费的普通高等学校。省属高校在我国高校总数中占绝大部分,是我国高等学校的主体,承担着为区域培养人才、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责任,并且主要面向所属省区招生。

一、地方高校发展概况

据教育部的《201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1年年底,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3167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6.9%。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762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409所(含独立学院309所),成人高等学校353所。普通高等院校中本科院校1129所,高职(专科)院校1280所。全国共有研究生培养单位755个,其中高等学校481个,科研机构274个。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681.50万人,在校生2308.51万人,毕业生608.16万人。成人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218.51万人,在校生547.50万人,毕业生190.66万人。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全日制在校生平均规模为9446人,其中本科学校13564人,专科学校5813人。目前,中国2600多所高校中,中央部门直属管理111所,其余2500多所均由地方管理,地方高校在高校总数中所占比重高达96%。由此可见,我国高校绝大多数由地方管理,或者以地方行政管理为主,地方高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主体部分。地方高校无论在学校数量方面还是学生数量方面都占全国高校的绝大部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发挥着主力军作用。

二、基于差异化发展的地方高校SWOT分析

SWOT分析法来自于麦肯锡咨询公司,目的是分析企业所面临的优势(Strength)与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与威胁(Threats),并据此确定企业的战略定位,使企业劣势与威胁降低到最低限度,并最大程度地利用内部优势和机会来促进企业的发展。运用SWOT分析法对地方高校进行分析,可以客观地、理性地分析地方高校发展现状,从而为地方高校差异化发展战略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1.优势。地方高校在发展的过程中体现出了独特的优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坚持开放办学的理念。地方高校之所以在办学过程中充满生机和活力,并取得一定的成就,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其发展之初就确立了坚持开放办学的理念,并进一步树立了“以需求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培养人才的观念。与此同时,地方高校充分利用地方优势资源,并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和地方政府、企业等合作,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正是由于地方高校坚持开放办学、不断优化自身的发展理念,才使得地方高校能够实现转型发展,并不断增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

第二,坚持不断创新的人才培养理念,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地方高校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同时,紧密结合社会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并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地方高校在教育中的人才培养必须以需求为导向,在育人过程中充分反映和满足四个利益主体方面的教育需求,分别是:国家科教兴国的战略需求、企业提升人才竞争力的发展需求、学校提升办学竞争力的发展需求和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的发展需求。

第三,发展优势特色学科。地方高校大多数远离中心大城市,相较于一些历史悠久、名气颇高的国内一流学校而言,地方高校办学历史不长,在短期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大部分学科基础较为薄弱。但也具备由地方性特色资源和民族文化积淀而形成的某些具有基础雄厚、实力强劲的优势特色学科,某些学科的发展水平已经达到区域内甚至国内一流水平,并具备了鲜明的学科特色。

2.劣势。地方高校在发展过程中,也有其自身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如下。

首先,盲目攀比,办学模式趋同。地方高校在发展的过程中,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往往存在一个误区――盲目与一流名校攀比。这就导致地方高校盲目地去模仿,而不考虑自身教学资源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地方高校往往不顾自身办学的理念与宗旨,却形成与一流名校较为相似的办学理念,进而导致办学行为日益趋同。对于地方高校来说,在高等教育竞争激烈的形势下,在经济全球化对中国高等教育冲击与挑战的前景下,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的归宿,是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

其次,人才培养模式雷同。由于地方高校办学理念趋同,导致在人才培养方面为了满足社会对各类急需人才的需要,往往偏离自己原来的办学宗旨和办学目标,结果培养出来的人才越来越雷同。这些人才大都具有相同的或者相似的知识背景、能力倾向、思维模式,甚至连知识与能力的缺陷也都十分相似。结果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就陷入了“人才不适用―社会不满意―投入不到位”的怪圈。最后,地方高校教育环境恶化、教育资源利用率低。一方面,地方高校发展的速度和规模的扩张已远远超过了其自身可以承载的极限,这种快速的扩张将会导致高等教育环境不断恶化,随之而来的则是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不断下滑。另一方面,地方高校的经费来源主要依赖于地方政府的财政投入,由于地方政府的财力有限导致对高校经费的投入不足,同时地方高校建校时间较短,没有较为深厚的历史积淀。因此,地方高校在硬件方面和软件方面都存在不足,在短时间内难以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

3.机会。为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协调发展,提高地方高等教育质量,中央政府在原“中央与地方共建高等学校专项资金”的基础上,又设立了支持地方高校发展的专项资金,以支持地方高校的重点发展和特色办学。以原共建资金支持的普通高校为主体,适当扩大支持范围,重点支持一批办学层次较高、办学特色鲜明、符合行业和地方区域经济及社会发展需要的地方高校。进一步改善其办学条件,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和科学研究水平,增强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社会进步以及行业发展服务的能力。与此同时,近几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有关学科设置权扩大的政策,赋予了地方高校更多的自主设置学科的权利。此外,在高等教育日益大众化的今天,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也为地方高校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4.威胁。首先,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在全国两千多所高校中,绝大多数高校的管理权都归地方所有,因此地方高校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十分激烈的竞争。在市场经济发达的今天,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使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变为社会各种资源越来越向着实力较强的“211”、“985”等国家重点名牌高校聚集。同时,由于优势资源所带来的名牌效应,这些重点高校在获得生源、获取资金、引进高层次人才、获得高层次科研项目等方面占尽了先机。当然,这些高校的毕业生往往更容易被社会接纳,更容易找到收入高、发展前景好的工作岗位,从而更加吸引更多的优秀高中毕业生报考重点名牌大学,如此形成良性循环。而地方高校在发展过程中,明显面临总体实力不足、竞争力较弱、毕业生就业率低、生源不足的发展瓶颈。其次,政府相关部门在重视高等教育的同时,对高校的规范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在发展过程中,要不断接受相关部门的各项严格的评估,如果不能满足这些标准和要求,就会面临被淘汰的困境。由于地方高校在一些方面仍存在较为薄弱的环节,往往要比名牌高校面临更大的压力。最后,由于中国高等教育正步入大众化和产业化发展的大潮,国家在发展高等教育的过程中所制定的政策也更加灵活、更加开放、更加多样。在这一过程中,一些民办高校、私立高校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诸如电大、成人自考、成人教育、函授等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纷纷出现。另外,一些国外的大学也积极地和国内高校通过不同的合作形式进入中国的教育市场。

三、地方高校差异化发展的对策分析

通过以上SWOT分析可知,地方高校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就必须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努力做到扬长避短。同时,地方高校还应该紧紧抓住发展过程中的机遇,避开面临的威胁与挑战。因此,地方高校差异化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点是要努力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服务。地方高校应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政府的政策导向等,然后再与自身的特点相结合,去寻求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特设定位,进一步确定不同于其他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教学目标、校园文化以及服务社会等方面的特色,打造属于自己的差异化发展战略。

1.以发展地方经济为宗旨,立足于服务地方经济。地方高校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地方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地方高校培养的各类专业人才。地方高校必须立足于地方经济发展以及社会需要,结合自身特点不断优化专业学科和教学结构,进行准确定位。同时,地方高校还要转变办学观念,理清思路,注重培养社会经济发展的急需人才,为地方培养出留得住、用得上的应用型人才。此外,地方高校还要为地方各类专业人才提供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服务。因此,地方高校应紧紧抓住地方经济发展的命脉,大力开设与地方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应用型专业。

2.以科研开发为动力,强化地方特色。地方在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一些问题,需要地方院校提供大力的支持。地方高校应围绕企业技术进步、地方产业调整等方面开设一些课题,如新产品的设计和改进,工艺、装备的设计,以及高新技术的推广等。地方高校的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自身具备的专业知识,跟踪研究领域内的前沿技术,如制造业的数字化、新软件的使用等。同时,地方高校应根据地方经济发展方向的变化及时地调整专业和学科的设置。以江苏省常州工学院为例,其结合常州市“十二五”产业发展规划,设置了物联网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机械电子工程以及广播电视编导等四个新专业,这些新专业的开设,必将为常州市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3.坚持多元共存、结构优化、有序竞争、健康持续的发展观。多元共存、有序竞争强调的是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校的协调发展,充分体现了学校在类型、层次上的全面性和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校间发展的协调性。在观念上,地方高校要走出“创建一流大学就要朝着综合性、研究型方向发展”的认识误区,同时必须摒弃“高、大、全”的发展模式,探索“质量、特色、创新”的发展新思路。要根据自身教学条件和专业学科特点,科学地分析外部环境及其变化趋势,稳定地确立本校的定位和层次,并在此基础上办出质量、办出特色、办出创新。在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方面,则要以具有群体效应的学科为突破口,注重在应用领域的拓展。合并的地方高校,应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专业建设等方面注重传统优势的发挥和现有学科资源的整合。

4.培养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地方高校要以人才服务为切入点,以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和市场需求为支撑点,充分依托地方政府的宏观规划、产业调整、事业发展等政策,进行自我定位、自我规划。同时努力寻求与地方经济和市场的有机融合,进一步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为地方政府各项事业的科学开展提供有力的知识平台和技术支撑。此外,地方高校应树立就业导向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的目标,优化和完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案。地方高校要大力培养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积极构建切实可行的“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要深入产业第一线,实地进行人才培养质量规格的调研,了解行业企业对所需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并与行业企业共同制定培养目标、设计培养方案、实施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参考文献:

[1]陈娟娟.地方高校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位战略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7.

[2]孔晓红.地方高校在高等教育地方化背景下的特色培育策略[J].浙江学刊,2008,(2).

[3]李红.江苏地方高校特色定位差异化发展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9).

[4]陈德恭.高效定位、特色、品牌与可持续发展[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