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管理指导意见范文

时间:2024-01-12 17:47: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档案管理指导意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档案管理指导意见

篇1

1.以科学发展观制订我省航道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制度

1996年交通部颁布《内河航运建设项目(工程)竣工验收办法》的通知(交基发[1996]911号),曾对内河航运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的档案管理起过指导性的作用。但对项目档案的归档范围、编制要求、组卷原则没有提及,特别是对航道工程的档案管理及档案验收仍未有一个标准化、规范化的文件出台,操作起来较难把握,且没有制订一个统一的可操作性强的航道建设项目档案分类办法。针对这些情况,广东省航道局、交通厅、档案局经过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同时召开了有关专家的研讨会,广泛征求航道部门的意见,一致认为档案工作不能囿于传统的工作模式,也不能只是在社会发展中被动地“跟”,而应主动融入,同步发展。2001年,根据我省航道建设项目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省航道局印发了《广东省航道建设项目竣工资料归档办法》(粤航道[2001]40号),供全省航道系统遵照执行,使航道建设项目档案符合了科技档案构成的一般要求。2003年,省交通厅与省档案局联合印发了《广东省水运建设项目文件材料立卷归档管理办法》(粤交办[2003]842号),省航道局根据文件的精神于2005年印发了《广东省航道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办法〈暂行〉》(粤航道[2005]237号),使我省的航道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纳入了规范化管理的轨道。

2006年省档案局与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转发《国家档案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大建设项目档案验收办法〉的通知》(档发[2006]32号)。2008年交通部颁布了《航道工程竣工验收管理办法》(交通部令2008年第1号),2009年颁发了《水运建设项目文件材料立卷归档管理办法》(交办发[2009]225号)。2010年省交通运输厅印发了《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关于交通运输部〈水运建设项目文件材料立卷归档管理办法〉的实施细则》(粤交办[2010]783号)。省航道局又根据新的管理办法与发展需要,于2011年制定了《广东省航道局基本建设项目档案管理规定》,规范了我省航道建设项目档案资料管理,明确了各参建单位的职责,规定了档案整理的操作规程、分类方案、竣工文件编制以及验收方法等,我省航道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制度不断得到深化和完善提高,使项目档案工作更加适应我省交通发展和现代化管理的需要。与此同时从多方面、多角度编制检索工具,及时、系统、准确地提供档案,以满足各项工作的需要,进一步对不同航道建设项目档案的内容深入研究,根据不同特点编研和汇编文字数据资料,提高了档案的利用效果。

2.以科学发展观加强我省航道建设项目档案的管理工作

近年来我们加大了航道建设项目档案工作的管理力度,强调各单位部门的相互配合,共同做好航道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工作,促进了项目档案工作协调发展,确保了项目建设与项目档案工作同步进行。在项目建设同时严抓管理,完善各项制度,项目档案管理工作指导检查到位,尽早介入,并做到事先控制、中间检查、最后验收。经常深入工程现场检查各参建单位的档案收集形成情况,对工程档案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充分讨论,共同促进档案工作水平,发现问题及时给予了指导,督促整改,以达到做法统一、规范,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2005年到2011年期间,我省航道建设项目主要完成了项目档案专项验收有12项,项目分别为:横门出海航道整治工程、北江清远至三水河口航道整治工程、小榄水道航道整治工程、珠江三角洲潭江航道整治工程、莲沙容水道航道整治工程、西江下游肇庆至虎跳门航道整治工程、陈村水道航道整治工程、绥江牛岐船闸复航工程、东江下游惠州至东江口航道整治工程、崖门5000吨级出海航道整治工程、劳龙虎水道航道整治工程、顺德水道和甘竹溪水道航道整治工程等,整治里程749公里,工程概算总投资约25.89亿元。其中珠江三角洲潭江航道和崖门5000吨级出海航道整治工程被省档案局评为2005~2008年全省重大建设项目档案工作质量优秀项目。省航道局被省档案局评为为2005~2008年全省重大建设项目档案工作质量优秀单位,2011年被省档案局授予了“广东省省直档案行业管理示范单位”的称号。

3.以科学发展观加强我省航道建设项目档案的培训工作

航道建设项目档案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离不开档案专业人才的培养,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近年来,我们针对航道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办法、制度的不断出台,及加强各参建单位的相互配合,提高档案人员的业务素质,共同做好航道建设项目档案工作,举办了多次航道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培训班,聘请省档案局、省交通运输厅的专家授课,全省航道系统的16个航道局,负责建设项目档案工作的领导及参加航道建设的管理、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负责人及档案人员参加了培训,使档案工作人员掌握了理论知识,又能熟悉行业专业知识,提高了档案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和整体水平。同时提高了单位领导对项目档案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使单位领导注重对项目档案利用工作与再培训和再教育,只要有学习机会,都会安排相关同志前去参加学习培训,不断更新知识,保证了项目档案人员与时俱进,促进了航道建设项目档案工作得到协调发展。

4.以科学发展观加快我省航道建设项目档案数字化建设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档案载体面临着一个更新换代的重要历史时刻,大量电子文件、电子签名、电子档案的确已经对档案工作产生巨大影响,档案管理,保管保护,利用的理念,体制和工作方式都在经历着重大的变革。传统的管理模式已不再适用,新型管理模式已经以意想不到的速度和规模进入了项目档案领域。航道建设项目档案数字化可以使档案利用更为高效。省航道局十分重视运用现代化手段管理档案工作,要求工程项目档案管理同步进行,目前已应用了珠海泰坦软件有限公司2003超越版软件进行文件档案资料综合管理,档案归档、检索、查询利用效果方便快捷。要求航道建设项目通过竣工验收后将移交全套项目档案纸质与电子目录,电子声像档案、电子竣工图以及已数字化的综合文件进行信息化管理。目前已实现了现有项目档案目录的数字化,对部分重要依据性的综合文件提供电子文档查阅。

此外,为了较早地完成对新档案的数字化工作,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进程,2009年省航道局委托了科研单位对原有的航道测图采用数字化方法,将无电子版的航道测图进行扫描、数字化,建立航道测图数据库,开发航道图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原测图多为纸图或胶图,由于多次使用,纸图容易损坏,而胶片图则大部分有老化现象,如果不及时进行处理,这些图很可能无法使用或消失,通过软件将航道测图进行了数字化,形成了航道测图数据库,更好地得到了保存与利用,航道测图是航道管理、维护及研究最基础的资料,也是非常宝贵的资源,可以将不同年代航道测图的对比进行河床演变的分析研究,从而为航道整治工程的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更是多个部门管理需要利用的宝贵资源。

篇2

一、原房产档案留存在原房产档案管理部门成本更低

随着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的推进,在房产档案的使用上,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都明确了房产档案的共用机制。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做好不动产统一登记与房屋交易管理衔接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规定了不动产登记机构与房屋交易管理部门应当建立房屋登记档案和房屋交易档案查询互用制度。广西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下发的《关于做好房屋交易和产权管理与不动产登记衔接工作的通知》中,也明确指出不动产登记机构与房屋交易部门应当建立房屋登记档案和房屋交易档案查询互用制度,保证房屋登记和产权交易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转。由此可见,在房屋交易、确权与登记相分离后,原房产档案无论留存在哪个部门,将来都是要互相共用的。在档案的共用机制下,从档案转移及管理的成本上考虑,若将原房产档案由原房产档案管理部门转移至不动产登记部门是弊大于利的。

首先,将原房产档案移交至不动产登记部门,将会增加额外的转移成本,不但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及时间去进行大量的资料移交工作,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实现不动产统一登记的进度;其次,由于房产档案管理的复杂性与系统性,目前有很多地方的房产档案是由原房产管理部门专设的机构进行专门管理。新设立的不动产登记部门在设立的初期,从人员结构上看往往缺少足够的房产档案管理专业人才,若将原房产档案移交至不动产登记部门,将需要专门培训或招纳一大批专业的房产档案管理人员,这在无形中会加大档案移交的经济成本。同时,也有可能会出现由于暂时缺少专业的档案管理人才造成房产档案得不到及时与有效的管理。因此,将原房产档案由原房产档案管理部门进行管理其成本更低,更利于今后工作的开展。

二、原房产档案留存在原房产档案管理部门更为科学合理

从目前来看,全国各地对原房产档案的归属问题并没有统一的做法。如果从基于房屋交易、确权与不动产登记相衔接的工作模式考虑,应该从是否有利于各部门职责的实现、是否有利于工作的衔接、是否有利于工作长远开展三方面进行考量,去论证原房产档案如何归属更为科学。笔者认为,将原房产档案归属于原房产档案管理部门更为科学,理由如下:

第一,将原房产档案留存原房产档案管理部门是在实行不动产统一登记后,房产管理部门实现房屋交易与产权管理职责的重要保障。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履行房屋交易和产权管理职责并与不动产登记有序衔接的复函》中明确指出,房屋交易、产权档案是交易的真实记录,是房地产管理的重要依据和基础。而房产历史档案往往具有不可拆分的特点,因此,将原房产档案继续留存于原房产档案管理部门,是房产管理部门履行职责与文件要求的需要。

第二,将原房产档案移交至不动产登记部门缺少有力的文件依据,甚至还与现行的文件精神相冲突。不动产登记部门的重要职责是负责不动产统一登记,不动产登记中形成的资料往往具有特定时间性,是随着不动产统一登记的开始而逐渐积累形成的。将原房屋交易、确权与登记一体化下的房产档案留存于原房产档案管理部门,并不违反相应的文件要求,也不影响不动产登记部门职责的实现,而将原房产档案移交至不动产登记部门显然不利于房产管理部门行使对房屋交易与产权管理的职责。针对有些地区将房产档案整体移交至不动产登记部门后出现的问题,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履行房屋交易和产权管理职责并与不动产登记有序衔接的复函》别提出,对于将房屋交易、产权档案移交的应当予以纠正。

第三,将原房产档案留存原房产档案管理部门并不影响不动产登记部门实现其职责,反而会促进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的开展。如在广西国土资源厅与广西编办联合下发的《自治区国土资源厅、自治区编办转发〈国土资源部、中央编办关于地方不动产登记职责整合的指导意见〉的通知》中,明确了广西内不动产的交易、确权、纠分调处等其他管理和监管职责仍由原行业主管部门承担。广西住建厅在《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关于做好房屋交易和产权管理与不动产登记衔接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房屋产权或交易当事人到房产主管部门申请确认房屋产权和交易结果,各市县房产主管部门要将《房屋交易和产权告知书》纳入业务流程,于登簿、发证环节前出具。房产主管部门出具的《房屋交易和产权告知书》应作为房屋确权和交易手续证明,依法办理房屋登记。在这个工作模式中,房产主管部门将通过行使交易与确权的职能以及通过档案的互用机制为不动产登记部门将房屋产权等信息记载于登记簿提供大量的前期支持。同时,利用原房产档案管理部门较为完善的房屋电子档案资料,通过构建房产管理部门与不动产登记部门之间信息的共享与数据交换,可以为不动产登记部门在进行房屋登记时提供实时的支持,从而更好的保障不动产登记部门职能的实现。在这个模式中,房产管理部门对原房产档案的管理是审核房屋交易是否合法,明确产权归属的重要参考与依据,是出具房屋交易和产权告知书的重要前提。因此,原房产档案由原房产档案管理部门管理不但不会影响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的开展,反而通过两个部门的合作促进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的开展。

三、原房产档案留存在原房产档案管理部门更便民利民

篇3

为进一步规范我区幼儿园园务管理工作,指导在园幼儿档案管理工作,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现就我区幼儿园幼儿档案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充分认识建立幼儿档案的重要性

幼儿档案是对每个孩子在幼儿时期所有有价值信息的分类汇总,并结合幼儿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分析、评价,以满足幼儿全面发展的需求。以幼儿成长档案为载体的教育评价工作,可以促进幼儿身体和心理共同健康成长,同时,在建立幼儿成长档案的过程中,通过观察、记录、评价、反思,可以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幼儿档案包括幼儿基本信息园级档案和幼儿个人成长档案两部分,其中:幼儿基本信息园级档案,又称园籍档案,是以园所为单位,汇总登记本园所有幼儿姓名、身份证号等基本信息。建立园籍档案,可以进一步规范园务管理工作,维护幼儿园招生秩序,加强幼小衔接工作。

幼儿个人成长档案,简称幼儿成长档案,是全面记录和反映幼儿健康、语言、社会认知、科学探究等方面的情况,对幼儿个人成长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各种载体的历史记录。

全区各幼儿园均应建立健全和规范管理幼儿档案。

二、幼儿档案的基本内容

㈠园籍档案:包括幼儿所在园所、序号、身份证号、姓名、性别、民族、籍贯、家庭住址、户口所在地、父母基本信息、在园形式、入(离)园日期、爱好特长、健康状况等信息。幼儿在离园进入小学前,幼儿园可以打印统一的《区学前教育登记卡片》并盖章,作为幼儿享受完学前教育的一项纸质记录,存入幼儿成长档案。

㈡幼儿成长档案:凡是幼儿在幼儿园时期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录音、录像、照片等材料均应进行全方位收集归入幼儿成长档案,主要内容应包括:

1.幼儿个体成长情况:记录和反映幼儿健康方面的材料(如幼儿健康、生理、心理健康登记表,卫生、饮食、行为习惯调查表,食物过敏史调查表等);

2.幼儿生活写真:主要反映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趣事的材料;

3.幼儿活动纪实:主要是幼儿在各种节日、大型活动中形成的照片、作品等。

4.幼儿发展水平测评:主要是记录和反映幼儿语言发展方面、参加实践与体验活动方面、对自然常识认知与发展方面、参加艺术活动的材料、记录和反映获奖(表扬)荣誉方面的材料等。

三、幼儿档案管理工作的相关要求

1.幼儿园要建立健全关于幼儿档案材料形成、积累、整理、归档等的制度,并指定一名园级领导分管幼儿档案管理工作,定期对幼儿档案进行检查和监督。幼儿本班教师是幼儿档案管理的直接责任者,负责幼儿档案的形成、收集、整理、保管等工作,幼儿档案的管理应列入幼儿教师的岗位责任制。

2.幼儿园要在每学期初对本园幼儿进行园籍档案的录入、汇总工作,并于每学期开学后的第二个月的第二周按规定格式将园籍档案信息(电子稿)上报区教局基础教育科。

3.幼儿成长档案应及时反馈、评价,促进幼儿全面发展。评价幼儿成长档案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赏识性原则——孩子的每一份作品都是他努力的成果,多给孩子鼓励和肯定,让他们在赏识中获得自信;

尊重性原则——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

篇4

[关键词]档案管理;行政指导;制度建立;完善

中图分类号:TM7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4-0265-01

行政行为可以分为抽象、具体两种行政行为,行政指导行为在政府工作中较为常见,具有积极的作用。行政指导主要是强调在行政机关职责范围内,为了可以更好的满足实际管理工作需要,在行政双方统一前提下运用非强制性手段开展工作的一种行为。强制性的行政行为主要是依据法律法规内容,必须遵循的行为方式。而行政指导则是通过非强制的指导和奖励行为,来引导人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规范自身行为方式。档案行政指导工作则正是这样一种非强制性的行政行为,为了确保工作能够有序开展,还需要进一步建立完善的制度,确保工作能够有章可循。由此看来,加强档案行政指导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十分关键,对于后续工作开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一、建立档案行政指导制度的必要性

(一)行政指导是现代行政工作的必然趋势

行政强制手段并非是唯一的行政方式,尽管强制性的行政手段更具权威性,确保各项工作能够严格遵循法律法规开展具体的行政行为[1]。但是,如果完全采用强制性手段,那么在实际工作中将出现不同程度上的矛盾和冲突,带来沉重的工作负担,影响行政工作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加剧行政成本。公私之间并非是完全独立的,公私益之间同样存在着合作双赢的可能性,如果某些领域中采用非强制性手段,所取得的成效往往会比强制性手段更为客观,甚至可以有效维护社会利益。故此,在实际工作中,通过一种更加温和的行政手段,即行政指导,通过引导和激励的方式来鼓励人积极开展工作,形成更加密切的沟通关系,建立相互信任的行政关系,以此来减少矛盾冲突,确保后续工作能够有序开展。

以往的行政手段中主要是强制性行政行为,这就导致行政法律关系中是一种命令和服从的不平等法律关系。也正是这种不平等的法律关系,可以有效提升行政工作效率,但是由于双方地位不平等,所以缺少必要的沟通和交流,很容易造成唯命是从的格局出现,带来不良的社会影响。尤其是在提倡民主、民权的社会背景下,这种强制性的行政手段与社会发展需要相背离,迫切的需要优化调整,建立更加完善的规章制度和平等行政关系,而行政指导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正是迎合这一需求而提出的[2]。

(二)档案部门运用行政指导意义

行政指导更符合档案工作特点,有助于档案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即便工作中存在缺陷和不足,也可以通过行政指导予以有效解决。行政处罚强制手段所取得的效果不理想,主要是由于档案行政属于国有机构,存在着形式主义之嫌,甚至会对后续工作开展产生十分严重的影响,故此,行政机关在对档案行政管理中,更多的是通过行政指导方式实现。企业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主要是对本单位服务,所以档案工作规范对于国家的影响较小,只需要不造成严重的资源流失即可,不会对社会主义建设产生过于深远的影响。也正是以为行政指导工作特点,更符合档案工作需求,促使档案行政工作更加普遍。但是,由于行政档案具有行政特点,所以在实际工作开展中需要严格遵循《档案法》规定,对区域内的档案工作积极性指导和监管,确保档案工作更加规范化、标准化。

二、档案行政指导制度建立和完善需要明确的问题

(一)明确档案行政主体范围

行政指导主体的范围确立是一个首要前提,档案行政指导仍然归属于档案行政工作范畴中,所以档案行政指导主体仍然是档案行政主体。行政指导是一种非强制性的行政行为,无论是行政机关还是其他的组织机构,均可以通过依法建立方式来达成某种行为[3]。行政指导主体的范围较之行政主体范围要更加宽松,但非行政主体提出的建设性意见并不属于行政指导,诸如,档案专家学者提出的工作建设建议,基层法院对档案工作建议均不属于此列。

档案行政指导主体不应该包括行政指导对象,行政指导意味着需要在获取对方的同意后才可以落实到实处,这就需要在满足这一首要条件后才可以开展行政指导工作。如果对方没有明确表示接受,那么行政指Чぷ骶臀薮映闪。所以,档案指导主体主要是做出行政指导意见的档案行政主体,另一个则是表示接受档案行政指导的人员[4]。

行政指导主体重包括抽象的和具体的行政指导主体,一般情况下,根据行政指导对象进行选择,抽象的或是具体的行政指导。故此,行政指导主体同样需要分为抽象的行政指导主体和具体的行政指导主体,如档案业务部门根据档案行政部门的相关规定有针对性的为具体对象进行指导。

(二)明确档案行政指导的依据

档案行政指导的依据当前还存在不同程度上的争议,但是多数人认为行政指导需要遵循相应的组织法,确保行政指导工作能够在法律界定范围内有序开展,有法可依,行政指导工作合法、有效。档案行政指导是一种非强制性的行政行为,依法行政也是必然选择,是工作最为突出的特点之一,但是如果缺少相关法律法规时,可以根据一般规范开展行政指导。故此,档案行政指导的依据主要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包括档案行为法、档案组织法和一般档案规范。

结论

综上所述,档案行政指导工作开展中,需要相配套的制度依据,故此,为了确保工作可以有效开展,应该建立完善的档案行政管理信息制度、档案行政管理建议制度、档案行政管理奖励制度以及档案行政评价制度。

参考文献

[1] 姚笑云.档案行政指导的规范化与规制约束[J].北京档案,2014,21(2):29-30.

[2] 合法自愿平等灵活――三论档案行政指导[J].档案管理,2014,12(3):1.

篇5

1.我国档案管理体制改革重点思路

为顺应时展,促进社会稳定发展,需对我国当前的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改革创新,在进行创新的过程中需要对当前档案管理中的几个重点当面进行分析,确定具体的改革思路。

1.1档案管理需要同我国政府角色与职能转变相适应

当前我国的经济体制主要为计划经济体制下特色市场经济,我国政府在经济的宏观调控中扮演的角色进一步被削弱。在传统经济体制下的档案管理职能逐渐与社会经济体制相脱离,为促进我国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运行,政府部门需逐渐放手档案管理工作,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灵活性。

1.2同现代化公共行政运作形式的转变相适应

建立在传统制度下的行政管理工作能够在其基础上不断进行行政功能的拓展,实际运行中能够借助与系统的管理职能发挥其功效。传统行政运作形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对于当前公共行政而言缺少的是分权和间接运作。

1.3同政府观念转变相适应

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体制能够有效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流通,有利于激发纳税人的积极性,政府部门通过纳税人的税收进行国家的管理及调控。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多端,因此必须提高国家宏观调控及管理的效率及服务理念等。

2.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的难点分析

2.1实现党政合一

当前我国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由各个管理部门共同执行,从大的方面来说就是党和国家。党和国家对于档案的管理因为彼此职能的不同导致管理目标存在一定差异。大多数人都认为当合国家在档案管理过程中直接对档案管理工作负责,这只是表面上的,很多人其实不理解这二者在职能上存在的差异,因此在很多人眼中档案管理看似是一件比较神秘的事情,即一般人难以捉摸。因此导致企业及社会相关部门难以通过档案管理中心获得有效信息,档案管理工作的职能无法得到发挥。

2.2转变后的滞后性

随着社会人才资源总量的不断提升,档案管理机制需要与时俱进,适应社会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档案管理工作体制的科学转变有利于我国档案管理事业的健康发展,但这种促进作用并非立竿见影,而是需要一个漫长的持续性过程。因此档案管理体制革新后其作用相对滞后,导致很多创新工作难以展开,这也是造成我国档案管理工作比较混乱的原因之一。

2.3实现政、事分开

当前各项系统为提高其效率及功效,首先提高系统的功能性,通过系统的多功能性推动系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我国档案管理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对管理系统具有政、事部分的情况,管理系统能够在多方面展开管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才总量的不断提升,政、事部分的管理系统已经难以适应当今的档案管理模式,甚至会造成我国档案管理工作创新的停滞、档案管理服务质量下降以及人才资源的浪费等。

2.4防止集权过度

在现有的经济体制模式下,当今企业经营模式分工都十分明确,对各项工作都会进行有效的统筹规划,档案管理工作也会有比较科学的方案。这种管理模式在根本上提高了企业管理效率,但该种管理模式比较落后,管理方法过于单调,严重束缚了管理人员的工作行为,更加不利于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阻碍了管理人员的创新思想,不利于管理工作的发展。

3.我国档案管理体制改革重点及建议

3.1加强档案资源的整合统一管理

我国档案管理的主要指导思想为建立集中化管理体制,对我国的档案实行统一管理。实践已经证明通过加强档案资源的整合统一管理能够有效解决我国档案管理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各自为政、管理混乱的状况。在档案管理过程中必须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教育,使其在管理过程中能够坚持统一管理的基本思想,确保档案管理过程中的完整性,提高档案管理的安全性。在档案管理过程中加强对我国档案资源的开发管理,并对各档案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构建成大档案,逐步优化档案资源管理配置,使得档案资源能够被社会有效共享。

3.2推动档案管理体制的多元化发展

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我国档案管理的多元化发展,对我国档案实行集中管理后即满足了档案所有权情况,同时也保证我国档案管理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对于我国当前的非国有企业来说其档案管理工作应该针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分析,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可以对档案进行一定的自由管理,选取与相适应的管理模式,从根本促进管理多元化发展。

篇6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档案管理;问题对策

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正处于鼎盛时期。通过对相关数据进行调查分析之后可以看出,一直到2012年年底的时候,我国大陆地区总共有7个轨道交通运营城市。以重庆市为例,根据新一轮《重庆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重庆市在具体规划过程中,与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结合之后,规划和建设23条轨道交通线路,线网的整个总里程达到了1070km。在这种状态下,重庆市轨道交通工程将会逐渐形成大量的竣工档案,这些档案的内容和准确性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1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竣工档案管理现存问题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竣工档案管理其实主要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将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相关的一些内容或者是文件进行归档处理。其中包括一些施工文件、监理文件或者是竣工验收文件等,这些都是在竣工档案管理实施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档案内容。与重庆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竣工档案质量管理的具体实践情况进行分析之后,可以总结出在现阶段城市轨道建设工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原件不齐全

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竣工档案管理工作具体实施过程中,有很多重要的施工文件或者是一些监理文件,在下发以及转发过程中,大多数都会直接利用复印件的方式。这样做的根本目的并不是为了保护原件,而是有很多原件已经损失或者是丢失。原件的不齐全,很难满足“重庆市地铁公司竣工文件编制移交管理办法”中的相关规定,同时也很难保证与竣工相关的工作能够在实践中得到有效落实[1]。

1.2填写缺乏规范性特征

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具体施工过程中,其具有复杂性比较强,施工周期比较长等一些特征。这些特征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城市轨道交通施工的难度,需要通过各种技术和施工方案的有效制定和落实,才能够保证城市轨道交通的整体施工质量。但是需要注意的问题之一就是,无论是任何一个阶段的施工,都需要按照施工文件和施工方案进行落实,而这些施工方案,就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竣工档案管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文件。这些文件的保存,不仅有利于对施工的实际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查分析,而且还能够为后期的维护保养提供一定的依据作为支持。但是在竣工档案管理具体实施过程中,有很多报告文件不仅在栏目上没有相对应的签署意见,而且甚至有的监理工程师在签名或者是注册的方章上呈现出严重的不一致现象[2]。有的签字甚至出现随意涂改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存在,直接导致整个竣工档案的填写缺乏规范性特征。

1.3内容缺乏真实性

有部分施工文件在编制过程中,不能够实现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的同步。在这种状态下,只能通过最终的杜撰对其进行操作,这样很容易导致一些假文件或者是假数据的存在。甚至有部分变更通知单或者是一些技术核定单在收集时,缺乏完善性,这样不仅会导致竣工图上很多设计内容无法真实有效的展示出落,而且还会导致严重的错误或者是漏缺现象发生。

1.4归档不及时

有很多竣工档案在制定和具体收集落实时,并没有及时有效的完成归档,甚至部分竣工档案只能利用催要的方式,但是却完全无法满足归档质量提出的基本要切。严重的情况下,部分竣工档案在索要时,也会遇到一定的难题。尤其是对于工程在具体建设过程中,只经过第三方审计之后,就能够对合同款项进行审计,在审计完成之后,就可以将这些合同全部都结算清楚[3]。针对这一现象,竣工档案是否归档完全由第三方决定,这样很容易对归档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严重的阻碍影响。

2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竣工档案管理的具体实施措施

现阶段,重庆市轨道交通建设建设工程竣工档案在编制和具体落实过程中,基本都是按照“重庆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档案管理”的具体内容进行落实。在档案材料的归档范围、使用档案装具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特点。与此同时,结合该规章制度。并且结合实际情况,与现存于重庆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竣工档案管理中的问题进行结合,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4]。

2.1加强竣工档案法律法规教育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虽然其施工周期比较长,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但是通过一些新型技术的引进和利用,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的质量而言,也能够起到一定的保障性作用。但是在施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一系列档案、文件,比如施工文件、监理文件等,这些文件对整个建设工程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与此同时,这些文件需要被进行有效的整合和收集,为竣工档案管理提供准确有效数据资料,提高竣工档案管理的质量和水平[5]。除此之外,凡是参与到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的监理或者是施工人员,自身都需要具有比较强的档案法制意识,这样才能够对自己的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另外,要在实践中加强竣工档案管理法律法规的学习、培训和教育,让所有参与到其中的工作人员能够真正意识到,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者,必须要保证工程质量,同时还要保证工程竣工档案的质量。

2.2利用行政、经济手段保证参建单位对档案工作的重视

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竣工档案管理相关措施落实过程中,要与实际情况进行结合,保证轨道交通工程竣工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为了实现这一根本目的,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需要从管理机制以及企业本身的行为方面出发,对其进行有效的约束。①需要对工程建设单位相关部门进行整合,并且在这些部门中推行档案责任制度,将相关工作人员自身的责任落实到实处,体现在各个环节当中。②通过经济手段科学合理的利用,起到良好的制约效果,在合同当中,对竣工文件进行重新的整编和归档,保证相关内容的有效落实。特别是对于由第三方审计的工程而言,在针对是否需要移交竣工档案参建单位的时候,需要直接由重庆市地铁公司档案室对其进行审核和批准[6]。

2.3加强对竣工档案质量管理的过程监督和指导

在针对监理人员或者是施工单位的一系列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指导的时候,要真正让这些工作人员能够清楚的意识到竣工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这样不仅有利于强化这些工作人员的意识,而且对这些工作人员自身的行为也能够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整个过程监督和指导过程中,要将重点放在档案基础知识、一些原始文件的签证操作方法等方面。在实践中,加强对竣工档案的形成,对整个形成过程进行全方位实时有效的监督和控制,并且适当给予相对应的指导意见。除此之外,还需要在实践中,将“三同步”管理制度落实到实处,对施工现场进行深入的检查和分析。这样不仅能够在检查过程中,针对各个参建单位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而且还能够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在各个分部工程具体验收之前,需要对档案的收集、编制进行科学合理的把控,这样才能够保证竣工档案的合理性和规范完整性。

2.4严格把控竣工验收档案质量

在竣工验收过程中,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对竣工档案是否达到项目的基本要求进行检查和分析。因此,地铁公司档案管理人员以及相对应的监理工程师要结合实际情况,对竣工验收质量进行严格有效的把控。特别是针对一些隐蔽工程而言,要对其本身的记录是否具有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核。

3结束语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竣工档案管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为了保证档案管理质量,需要加强监理、施工单位等各个部门在竣工档案管理方面的水平。这样不仅能够从根本上促使交工验收期限得到有效缩短,而且还能够保证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竣工档案管理质量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姜红.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档案质量控制研究———以某轨道交通集团为例[J].北京档案,2018(03):32~34.

[2]陈红团.基于BIM技术的复杂水工项目管理模式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8.

[3]叶飞.政府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的问题和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7.

[4]王一峰.轨道交通工程竣工档案编制研究———以宁波轨道交通为例[J].档案管理理论与实践-浙江省基层档案工作者论文集,2016(00):87~90.

篇7

关键词:公立医院;医德档案管理;现状分析;对策思考

在对医务人员进行医德考评制度审核的指导意见时,严格规定各个医疗机构要对每位医务人员的医德进行考评,并且要将考评的结果记入到医务人员的医德档案中,这将和医务人员的晋升、奖惩挂钩以及提职有着最直接的关系。开展此项工作,可以很好的促进医疗行业作风的健康发展。然而,跟随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医院目前的管理手段以及高科技的医疗水平在迅速的发展,而医院对医德档案的管理却始终停留在传统的管理状态,有着很多的弊端,为了促进公立医院人员为患者服务时拥有高尚的医德,以及带动各地医疗行业建设健康发展的作风,就只有不断德将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下去,才能对医德档案的管理起到推动作用,尤其是实现档案事业的协调、稳定、可持续发展。

一、公立医院医德档案管理现状分析

(一)公立医院管理医德档案的方式陈旧

在信息技术发展今天,医院在医德档案管理中建立医疗临床路径管理的电子化系统、电子病志管理系统、以及电子办公管理的系统等,管理的信息化可以很好的提高医院管理的水平以及对服务质量的提高,这种信息化的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1]。但是,当前在医院医德档案的管理中却受到很多传统管理手段的限制,还是处在纸质化的原始管理方式中,没有很好地对医院现代信息化管理的平台优势进行利用[2]。

(二)公立医院管理医德档案的团队结构不合理

在我国的公立医院中,对患者的诊治效果和医疗的质量非常的重视,但是对患者住院量以及手术量也很重视,这使得即使医疗机构对医德的管理很严格,对医风的建设很重视[3]。但对于管理医德档案的工作还是不够重视,很多的医德档案管理人员还只是兼职的状态,使得很难进行细致的医德档案管理,同时兼职的管理人员的精力投入也会不足[4]。另外,医德档案的管理人员未经过专业和规范化的档案培训,很难理解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和有关的管理档案的制度,对档案的收集意识也很淡薄,这将对管理医德档案的水平造成严重影响。即使医院有档案专门管理的综合室,相关的管理人员也不对医德医风专项考评和管理进行负责,而是被动的备存医德档案的材料。

(三)公立医院的医德档案未发挥作用

一些公立医院对管理医德档案的工作还是不够重视,只是认为在能给医院带来经济收益的同时,会增加医院的负担,致使医德考评只成为一种形式。另外,平时对医务人员进行医德考评也没有做记载和年终的记录,造成评价只是凭印象和感觉来写,鉴定材料很多都是一样,促使医德档案的质量很低,缺乏针对性和说服力。同时,少数的公立医院没有将对医务人员进行医德医风的考评和他们的提职、奖惩和晋升进行挂钩,促使医务人员对个人医德档案的不重视,从而对医院医德档案的有效利用和管理造成不良影响。

二、管理公立医院医德档案现状的有效对策

(一)采取更加先进化的管理方式,有利于对公立医院医德档案进行有效的管理

在信息技术发展今天,公立医院在医德档案管理中,要采取更加先进化的管理方式,才能更加有利于对公立医院医德档案进行有效的管理。同时,要建立科学的制度和有效管理的方式,就要对医德档案的收集范围建立标准的医德档案数据库这样更加有利于对医德档案的信息进行科学处理。另外,管理人员也可以利用医院的资源,为管理系统创建运行的平台,例如:对于地区人民医院进行医务人员的医德考评系统的建立,用户可以分为系统的管理者和员工,员工以及科室的人员录入之后,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系统的建立,对相应的项目完成后再保存退出,这样可以很好的确保了数据的安全以及准确。医德档案经过信息化的管理和利用,这样就更直观和高效,可以改变传统单一的模式,使医德档案最大的效能得到发挥。

(二)加强对管理团队人员的管理意识培训,有利于对公立医院医德档案进行有效的管理

在公立医院在医德档案管理中,要加强对管理团队人员的管理意识培训,才能更加有利于对公立医院医德档案进行有效的管理。同时,要建立多种渠道进行医德档案管理的宣传工作,这样有利于医务人员道德水平的提高。另外,要注重医德档案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对管理工作人员的能力和责任心进行严格考核,可以很好的增强医德档案管理人员的意识。在加强对管理团队人员的管理意识培训,使其掌握档案科学的管理方法,提高医德档案的质量,使医德档案的管理工作更加科学。

(三)提高医务人员对医德考核的重视,有利于对公立医院医德档案进行有效的管理

只有提高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对医德考核的重视,有利于对公立医院医德档案进行有效的管理。同时,要对患者进行满意度问卷的调查,根据调查的结果,在医德档案中进行记载,要严格要求医务人员的行为,让医德档案发挥重要的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的公立医院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存在很多的管理医德档案的问题,例如管理医德档案的方式陈旧、管理医德档案的团队结构不合理以及医德档案未发挥作用等等,针对以上的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有效管理对策,只有真正的实施下去,才能促进我国医疗事业的更好发展,也能够建设更加健康的医德医风,带动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月恒.对某公立医院医德医风电子档案管理平台的使用与实践的思考[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2,129 (22):2064-2065.

篇8

【关键词】企业;档案工作;精细化;管理

企业档案作为企业发展历程的记录,是企业可持续发展和进行创新的重要信息资源。对于企业档案的管理,不能说是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但是也在其中对企业的经济效益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对企业的档案管理也必须改变原有的管理思路和理念,做到精细化、系统化,从业务工作、服务利用等方面推进档案工作流程化、规范化发展,才能跟上企业发展步伐,适应企业发展需要。

1.企业的档案管理

企业档案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档案是企业生产经营等活动的原始记录和重要信息资源,企业档案工作则是在企业研发、企业生产、企业经营等管理活动中的基础性管理工作。随着现代企业高速发展,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将对各项业务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对于一个成熟的企业来说,不仅要有完善的企业管理体制和没有漏洞的经济经营制度,企业经营者还要不断完善的就是企业档案的精细化管理。企业档案的原始凭证性,决定了档案必须高质量、高稳定,特别是信息化建设速度加快、网络办公的普遍应用,这就要求要求从档案形成伊始就必须精细地管理,做到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每一个管理者都要到位、尽职。工作要日清日结,每天都要对当天的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及时处理。这样,企业档案工作才能提升工作质量,才能体现企业管理的水平。

2.档案精细化管理的机构和队伍建设

要适应精细化管理的需要,首先要加强机构和队伍的建设。

(1)面对企业档案的多样化,企业档案管理应进行合理的规划和明细。企业要配备专门领导分管档案的工作。

(2)档案的机构设置。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规模和本身的管理模式对档案管理进行分析,从而设置专门的档案机构。对于大型企业,应该成立和设置适合企业本身的档案馆。一个企业的档案管理模式,并不适用于所有企业,面对不同的模式,企业管理者应该认真进行研究,制定出适用于自身的企业档案工作的管理模式,才能使档案工作管理更加完善和全面。

(3)企业档案管理人员的配备问题是很多企业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企业的档案管理是企业发展和进步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所以对企业档案管理人员如何选择也就更值得研究。对于企业的研发、经营和管理以及企业的重大项目,应配备与其相关的专职的档案管理人员,并保持其稳定性。

3.档案精细化管理的制度建设

企业的档案管理部门,必须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档案工作的相关法规和方针政策,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规章制度,完善相应的档案管理规定,制定详细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管理措施,将档案管理纳入相应的企业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之中,为档案工作的持续稳步发展提供相应的保障。

(1)加强制度建设,构建“制度健全、管理规范、利用方便”的档案管理长效机制。

(2)建立档案管理责任制。根据档案管理要求,对档案管理进行定岗定责,建立“领导主抓、部门分管、专人负责、全员配合”的多层次档案管理体系。

(3)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制订适合企业的《档案管理制度》、《档案保密制度》、《档案借阅利用制度》、《档案鉴定销毁制度》等制度,逐项细化档案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等各个环节的操作要求。

(4)细化档案管理工作流程。制订《文件归档办法》、《文件资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建立档案收集渠道,明确相关责任人。以此要求全体员工在经营管理活动中积极介入档案工作的日常工作,移交应归档的文件资料,确保档案管理合法、规范、有序。

(5)将归档工作纳入企业的绩效考核指标。

4.档案精细化管理的重点建设

企业档案工作应该满足企业各项活动在信息和责任等方面的需求,为企业的管理提供有效和便利的服务。因此必须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安全性。

(1)必须要采取相应的手段和措施,确保企业档案不受到任何威胁和破坏。严格按照“八防”的要求尽量提供条件,完善档案保管各项设施,并及时更新专用档案柜,尽量拓展档案存储空间,确保档案库房建设符合国家标准。

(2)在科技日益进步和发展的今天,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成为了便利和快捷的代表,已普遍应用到在企业档案管理中。但因网络黑客的攻击或因计算机的寿命致使硬件损坏,将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所以,对计算机系统中的档案信息必须用光盘或移动硬盘定期备份;企业网络应与互联网实施物理隔离或实行局域网管理。作为重要的凭证,纸质档案是电子文件无法代替的,白纸黑字无疑是最好的档案保存方式,专门的档案库房和档案馆是企业保存档案途径的不二选择。

5.档案精细化管理的日常工作

企业档案工作的日常管理业务,其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档案实体管理和档案信息管理。应加强日常管理,不断改进档案工作。

5.1档案实体管理

档案实体管理,是指以档案保管单位(卷、盒、件)为对象的管理工作,主要通过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和移交等六个环节来完成;对于企业的档案管理,其文件整理是档案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文件的整合是体现一个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途径。档案管理人员应将收集到的文件资料进行分类、排列与编目,从而形成卷宗。古人有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档案整理工作亦是如此,只有从开始的点点滴滴做好,才会在以后慢慢累积的过程中不会感到档案卷宗的冗杂和散乱,便于对档案更好的整理。

档案管理人员在进行档案整理的时候,要认真核对,杜绝遗漏现象的发生;检查的时侯,要核实档案数目和种类,要认真清点,杜绝任何错误的发生。

一个企业的档案相当于一个企业的历史,企业成立时间越长,历史就越长,档案就越多,档案保管人员就更应该小心谨慎,防火防潮,定期进行对档案上灰尘的擦拭,确保档案的完整和安全。对于因时间久远而破损和泛黄的纸张,档案的管理人员应该进行定期的修复和抄写,以确保档案系统的完整。当档案保管人员进行职位调整和交接的时候,双方要认真进行手续交接,填写交接表,清点档案数量,确保档案数目不会因为人员调度而出现混淆。

5.2档案信息管理

档案信息管理是以档案所蕴含的内容信息为对象的管理工作,是对档案深层次的智能管理,其目的在于采取有效手段,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主要通过检索、编研和开发利用等三个环节来实现。

6.档案精细化管理的改进

企业档案业务部门作为企业的一个管理部门和基层单位,除了按其职责,做好日常工作,组织学习档案法律法规,提高员工的档案法制意识,宣传普及档案知识外,还应更细致地开展工作并加以进一步改进。

(1)关注公司重大业务,提前了解归档材料有关情况,提出档案收集和相应的文控管理建议。

(2)制定档案移交工作流程,提前向移交方发送详细、具体、可操作性强的归档要求,明确归档范围、书写材料、附件、移交目录等各个工作步骤的质量要求。

(3)制定档案整理工作流程,明确组卷、装订、编目、信息化等各个工作步骤的质量要求。

(4)主动沟通,跟踪了解归档文件的形成情况和工程进度等情况,针对具体问题给出指导意见。

(5)完善各项档案规章制度。

(6)提供优质的档案利用服务,跟踪统计利用效果,征求完善意见。

企业档案管理作为企业的一项基础管理工作,作为企业精细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一定要从企业对精细化工作的管理要求入手,结合企业自身特点,落实、推进、持续完善精细化的制度、流程,使得企业档案管理水平得到提高,为公司的生产、经营打下稳步前进的基石。

【参考文献】

[1]刘晓莉.企业管理制度与企业内部规划[J].关于企业内部的档案管理制度的讨论,2009:45-46.

[2]覃兆刿.企业档案的价值与管理规范.企业档案究竟该怎样分类和管理,2012:77-79.

[3]刘朝天.我们身边的经济学2011.我国的经济体质变革[J].企业的管理制度与监督机制:78-79.

篇9

1.机构设置和编制核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设置和编制的核定,要符合事业单位改革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方向以及区域卫生规划的要求;要立足于调整现有卫生资源,辅之以改扩建和新建,避免重复建设;要统筹考虑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保障城市居民享受到最基本的社区卫生服务。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公益性事业单位,按其公益性质核定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编制为财政补助事业编制。机构设置,要有利于方便群众就医;人员编制的核定,要符合精干、高效的要求,保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最基本的工作需要。

二、机构设置

2.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构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组成,具备条件的地区可实行一体化管理。

3.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设置范围。政府原则上按照街道办事处范围或3-10万居民规划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需要可设置若干社区卫生服务站。新建社区,可由所在街道办事处范围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近增设社区卫生服务站。

4.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举办形式。要进一步加大政府举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力度,同时按照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鼓励社会力量举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要通过对现有一级、部分二级医院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所属医疗机构等进行转型或改造设立,也可由综合性医院举办。街道办事处范围内的一级医院和街道卫生院,可按照本意见的标准,直接改造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较多、规模较大的二级医院,可按本意见的标准,选择符合条件的人员,在医院内组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人事、业务、财务的单独管理。社会力量举办的卫生医疗机构,符合资质条件和区域卫生规划的,也可以认定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社区卫生服务。街道办事处范围内没有上述医疗单位的,在做好规划的基础上,政府应当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引进卫生资源举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5.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举办形式。社区卫生服务站举办主体可多元化。社区卫生服务站可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举办,或由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举办,也可按照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根据国家有关标准,通过招标选择社会力量举办。

三、职能配置

6.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对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社区、家庭和居民为服务对象,主要承担疾病预防等公共卫生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医疗服务。对危急重病、疑难病症治疗等,应交由综合性医院或专科医院承担。

7.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主要职责:

社区预防:社区卫生诊断,传染病疫情报告和监测,预防接种,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预防,常见传染病防治,地方病、寄生虫病防治,健康档案管理,爱国卫生指导等。

社区保健:妇女保健,儿童保健,老年保健等。

社区医疗: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社区现场救护,慢性病筛查和重点慢性病病例管理,精神病患者管理,转诊服务等。

社区康复:残疾康复,疾病恢复期康复,家庭和社区康复训练指导等。

社区健康教育:卫生知识普及,个体和群体的健康管理,重点人群与重点场所健康教育,宣传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等。

社区计划生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与咨询指导,发放避孕药具等。

8.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机构的职能调整。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妇幼保健机构应根据机构编制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的意见,将适宜社区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交给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并对其进行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各级机构编制部门应根据本地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妇幼保健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际承担职能的情况,对其编制进行统筹考虑。

四、编制配备

9.核编范围。国家只核定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员编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站不再核定人员编制。

10.核编标准。原则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每万名居民配备2-3名全科医师,1名公共卫生医师。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医师总编制内配备一定比例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全科医师与护士的比例,目前按1∶1的标准配备。其他人员不超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编制总数的5%。具体某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编制,可根据该中心所承担的职责任务、服务人口、服务半径等因素核定。服务人口在5万居民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核编标准可适当降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员编制应结合现有基层卫生机构的转型和改造,首先从卫生机构现有人员编制中调剂解决,同时相应核销有关机构的编制。要充分利用退休医务人员资源。

五、机构编制管理

11.指导意见的实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机构编制部门会同卫生、财政、民政等部门根据本指导意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和编制标准实施办法。各地在制定实施办法时,可根据本地经济和财政状况、社区卫生服务需求状况、交通状况、人口密度等,在本指导意见编制标准的基础上掌握适当的幅度。各地要根据国务院确定的工作目标,结合本地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进展情况,本着适应需要、从严掌握、逐步到位的原则,合理设置机构、核定和使用编制。

12.机构编制的审批程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设置标准,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设置和人员编制的数额提出审核意见,省、自治区、直辖市机构编制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核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人员编制。

13.编制管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取定编不定人的办法,在核定的编制范围内,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开招聘所需人员,不得超编进人。受聘全科医师等卫生技术人员必须符合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资质条件。

篇10

一、电大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电大的档案管理工作是电大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大档案是广大教职工在长期教育教学工作、学校管理和学生学习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载体形式的材料。随着电大管理体制的改革和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势必给电大档案管理工作带来新的变化,提出更高的要求。中央电大和各省级电大的档案管理工作都要遵照教育部第27号令《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的要求规范进行。各级基层电大是中央电大和省级电大具体执行教务教学、科研和管理的教学单位,如何结合电大实际开展档案管理工作,需要中央电大和省级电大档案管理部门对地市级电大档案管理提出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建设的要求,统筹协调,加强业务指导,定期进行检查和监督,同时提出整改要求。目前各级基层电大档案管理工作还十分薄弱,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思想观念落后,档案意识薄弱,领导重视不够,从上至下没有形成对档案管理的统一认识,导致档案工作的开展遇到很多阻力和困难。

2.许多基层电大没有建立档案室,档案都分散在各个部门或个人手中,没有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导致学校档案遗失、损坏严重。

3.经费投入不足,档案室的基础设施配备没有完全到位,没有建立档案管理软件系统或系统不具备通用性;没有设置独立的档案机构,与其它部门合属办公。档案事业发展的相对滞后与电大的蓬勃发展明显不协调。

4.档案人员的业务素质与档案事业发展不相适应。从事档案管理的人员大多没有上岗证,没有参加过档案管理业务培训,没有建立兼职档案员体系。

5.档案管理制度的执行和落实不到位。很多重要的数据收集不上来,造成学校档案不完整,缺失较多。

6.由于档案管理不规范,档案缺失严重,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评估检查,突击收集整理档案,甚至闭门造车、篡改文件材料、“笔下开花”的现象屡见不鲜,造成档案严重失真。

二、加强基层电大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及建议

针对基层电大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笔者对如何做好基层电大档案管理工作提出如下几点思考。

1.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领导档案工作是学校的重要基础工作,是衡量学校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尺度。学校各级领导都要高度重视档案工作,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要将档案工作纳入学校的统一规划、计划和管理制度中,把档案工作列入各单位岗位职责并作为年终考核标准之一。

2.建立和加强基层电大档案工作的管理体系根据教育部第27号令《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的要求,由中央电大或省电大牵头对基层电大档案工作做一次调研,制定出一个关于基层电大档案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办法,规范基层电大档案管理工作,并进行检查、督查和指导。

3.必须加强建章立制建立健全档案管理规章制度是加强基层电大档案工作的首要任务。规章制度是档案工作实现管理现代化的行为准则,《综合档案室工作职责》、《档案人员工作职责》、《档案库房管理制度》、《档案保密制度》、《档案利用制度》、《档案鉴定、销毁制度》、《档案室管理制度》等制度规范的建立,有利于提高全员档案意识,规范档案管理工作。要认真研究落实本部门的档案工作任务,在工作中坚持照章办事,确保档案质量,使学校档案工作逐步实现规范化、制度化。

4.加强档案室建设电大各级领导要重视加强档案室建设,从人力、财力、物力上给予支持,特别是在档案场所、软件硬件设施等方面要到位并符合要求,及时解决档案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档案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便利的条件。

5.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的高素质的档案管理队伍,形成档案管理网络学校档案是由各种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转化而来的,文件材料转化为档案,一般要通过“归档”来实现,这些文件材料来源于各个部门,因而各部门文件材料收集工作做得好与坏直接影响到案卷的质量,如果文件材料收集齐全、完整、准确,则档案的数量和质量就能得到保证。文件材料是档案的基础,什么样的文件材料,就形成什么样的档案,哪个部门文件材料质量不过关,哪个部门的档案质量就不高。文件材料形成单位要实行预立卷制度,基层档案员承担着每个部门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工作,是搞好档案工作的基础。因此必须建立健全兼职档案员队伍,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业务水平。一支专兼职结合的高素质的档案队伍和健全的档案管理网络,直接决定了单位档案管理的水平。要建设一支专兼职结合的高素质的档案管理队伍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各部门要确定兼职档案人员,每学期研究和布置本部门的档案工作,检查执行情况,及时解决档案收集、归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2)要抓好本部门档案文件材料的收集积累工作,保证兼职档案人员从事立卷工作的时间,支持、督促和考核本部门兼职档案员的工作。(3)要加强兼职档案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保证人人都持有档案人员上岗证,从而全面提高单位的档案管理水平。(4)学校每年要依照档案立卷归档要求,对归档部门进行检查、评比,对档案工作成绩突出的部门和优秀档案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6.进一步规范部门兼职档案员工作流程部门兼职档案员文件收集、组卷流程如下图所示:部门兼职档案员的工作要严格按照档案文件材料收集、组卷的流程进行,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真实系统,不断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7.进一步完善档案室工作流程档案室档案归档、保管、利用、信息加工流程如下图所示:通过对上述举措的贯彻落实,基层电大档案管理工作水平一定会有一个显著的提升,档案工作服务电大人才培养中心工作的能力也将大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