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的症状和治疗方法范文

时间:2024-01-12 17:47: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慢性胃炎的症状和治疗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慢性胃炎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篇1

【关键词】半夏泻心汤;慢性;胃炎;疗效

慢性胃炎属于慢性疾病,是由多种致病因素而引起的胃粘膜反复的慢性炎症之一,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根据辨证施治的理论,认为慢性胃炎属于胃脘痛的范畴,起因为饮食不洁、情志不遂,进而出现一些列的临床症状[1]。临床症状表现为持续性的上腹痛,具有病程迁延和反复发作的特点,在治疗上效果欠佳。本文选取40例慢性胃炎患者,对观察组20例患者,采用半泻心汤加减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20例患者,采用西医对症的方法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给予30天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而对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具体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文选取的40例患者均于2006年1月-2009年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且所有患者的诊断标准符合1989年11月南昌会议制定的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断标准。观察组20例患者,其中男性10例,占50%,女性10例,占50%,年龄22-69岁,平均年龄(39±2.5)岁,病程3年-20年,平均病程(18.5±2.5)年,其中2例患者为浅表性胃炎,占10%,4例患者为萎缩性胃炎,占20%,8例患者为慢性糜烂性胃炎,占40%,4例为反流性胃炎,占20%,2例为肥厚性胃炎,占10%;对照组20例患者,其中男性12例,占60%,女性8例,占40%,年龄21-68岁,平均年龄(39±2.5)岁,病程2.5年-22年,平均病程(19.5±2.5)年,其中4例患者为浅表性胃炎,占20%,4例患者为萎缩性胃炎,占20%,8例患者为慢性糜烂性胃炎,占40%,2例为反流性胃炎,占10%,2例为肥厚性胃炎,占10%。

所有患者均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泛酸、恶心呕吐、嗳气等症状。对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临床症状、平均病程等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有可比性(p>0.05)。

1.2治疗方法 观察组20例患者,采用半泻心汤加减的方法进行辩证治疗,半夏泻心汤具体的基本组方为半夏、黄芩、干姜、人参、炙甘草、黄连和大枣。对于吐酸患者在上述组方中加煅海螵蛸、煅瓦楞、大贝;对于嗳气患者加旋复花和代赭石;对于胃脘胀痛患者加乌药、半夏,人参用太子参替代,此外加石斛、麦冬、沙参。对照组20例患者,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多潘立酮、雷尼替丁的治疗方法。两组均给予一个疗程30天的治疗。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同时通过胃镜对患者胃粘膜的改善情况进行观察。

1.4疗效判定[2] 若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且经胃镜检查胃粘膜已经恢复正常视为显效;若患者临床症状消失,经胃镜检查胃粘膜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视为有效;若患者较治疗前无任何变化视为无效。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的百分比之和。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以P

2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一个疗程30天的治疗后,观察组20例患者,17例显效,2例有效,1例无效,总有效率95%;对照组20例患者,11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8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种治疗方法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

表一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20 17(85%) 2(10%) 1(5%) 95%

对照组 20 11(55%) 6(30%) 3(15%) 85%

3结论

慢性胃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于首位,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的主要病变部位在胃部,也时常涉及肝脾两脏,具有虚实相间、寒热错杂、升降失司的特点[3]。目前,西医对其治疗以根除幽门螺杆菌方案为主,但随着抗生素的大量或不规则应用,体内耐药菌株的生长,常规对Hp的根除率较前明显下降。半夏泻心汤根据中药配伍组方的原则,多味中药共同入味,在根本上起到辛开苦降、攻补兼施的临床效果。方中半夏燥湿化痰,开结降逆,和胃消痞为主药;黄连、黄芩,味苦性寒,有清热燥湿之功;干姜温中散寒;党参、甘草性味甘平,健脾益气,益胃生津,以补“后天之本”来达到了治愈慢性胃炎的临床功效。本文使用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胃炎的观察组20例患者取得了95%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优于使用常规疗法治疗的对照组的20例患者,两种治疗方法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

参考文献

[1] 祝倩.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62例[J].四川中医,2006,24(6):67.

篇2

【关键词】多潘立酮;慢性胃炎;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5-0075-01

慢性胃炎属于消化科中比较多见的慢性疾病,其一般包括了萎缩性胃炎和浅表性胃炎两大类,而临床上又将浅表性胃炎称之为非萎缩性胃炎。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腹胀、恶心、上腹痛、嗳气、反酸、消化不良等,而胃镜检查和病理检查已经成为临床上诊断慢性胃炎的首选方法。胃黏膜炎症和胃动力已经成为诱发慢性胃炎的常见因素,借助多潘立酮可以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本文将会对法莫替丁和多潘立酮的使用方法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中选择了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接收的160例慢性胃炎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存在消化不良症状,并且通过胃镜检查后最终被确诊。排除消化系统占位性溃疡病变、合并肝、肾功能不全等患者以及哺乳期患者。按照投硬币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中男性患者43例,女性患者37例,患者年龄在19-65岁,平均(44.4±3.5)岁,病程0.5-4年,平均(2.4±0.5)年,其中33例慢性胃炎但无黏膜糜烂,47例慢性胃炎伴有黏膜糜烂、黏膜萎缩或者血斑;实验组中男性患者44例,女性患者36例,患者年龄在18-65岁,平均(44.5±3.2)岁,病程0.4-4年,平均(2.1±0.4)年,其中34例慢性胃炎但无黏膜糜烂,46例慢性胃炎伴有黏膜糜烂、黏膜萎缩或者血斑。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患病类型以及临床表现等方面无明显差异,但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之后均给予了全面、系统的检查和分析,并给予口、鼻、咽部等慢性疾病治疗,防止暴饮暴食,注意饮食卫生。加强身体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对照组在上述基础上又给予了法莫替丁治疗,早晚各1 次,每次空腹口服20mg,需要连续治疗2周;而实验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了多潘立酮治疗,早中晚各1 次,每次餐前30 min口服10mg,需要连续治疗2周。每隔1周医护人员要患者进行1次随访,并做好临床症状评分和记录工作,两周后还要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1.3统计学方法

对两组患者研究过程中所出现的相关数据,采用了SPSS18.0 统计包进行统计与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和%表示,组间比较借助t检验。如果P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

经过相关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0%),并且他们之间的研究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

2.2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对比

相关统计发现,治疗前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一周、两周后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并且他们之间的研究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慢性胃炎属于临床消化科中比较常见的慢性疾病,其会对患者的工作和生活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加强对该类疾病的临床治疗。临床上对于慢性胃炎的治疗一般以保护胃黏膜为主,这样不仅可以加快患者病情的康复,而且还能有效消除不良消化症状,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对于慢性胃炎的治疗主要是通过药物治疗来改善胃黏膜的炎症和临床症状,由于Hp是诱发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主要原因,所以治疗阶段要以根除病因为主。因此在慢性胃炎治疗方法的选择上一般以削弱或者消除攻击因子为主,同时根据需求适当给予抗酸抑酸治疗。而传统法莫替丁虽然具有一定的疗效,但是其在缓解消化不良等症状方面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我院引入了多潘立酮(吗叮啉)药物,其可以有效改善胃动力,加强对胃黏膜的保护,有效的缓解了上消化道常见症状,而且还能达到镇静效果,其治疗效果已经在业界得到了普遍的认可。本次研究发现,多潘立酮停药1 周后,治疗效果得到了明显的好转,然后继续服药1周,可以进一步缓解病情,从而确保了患者的最终治疗效果,对于加快胃排空,调节胃及十二指肠的运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在慢性胃炎临床治疗过程中,对其病情特点和临床表现进行系统的分析,然后根据其诊断结果为其提供多潘立酮治疗,其可以对患者消化不良的症状进行有效的改善,而且还具有促进胃排空、协调胃运动的作用,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海明,柳梅.多潘立酮治疗慢性胃炎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2014,6(12):45-46.

篇3

【关键词】 埃索美拉唑;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老年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近年来一直有较高的发病率[1],并且呈现年轻化趋势。慢性胃炎的临床表现有不同程度的上腹痛、呕吐、恶心、反酸等,尽管慢性胃炎病情较轻,但仍然会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了严重困扰,临床上多采用西医治疗,笔者所在工作单位通过长期的研究发现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患者慢性胃炎疗效令人满意,现笔者将研究经过整理总结,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为更好的完成本次研究,研究对象是选择从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在我院消化科就诊的80例本市老年慢性胃炎患者,其中男性患者46例(57.5%),女性患者为34例(42.5%),年龄从58-78岁,平均年龄是(61.7±4.4)岁。患者入院后经过详细的实验室检查并结合临床表现确诊为慢性胃炎,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36例,出血性胃炎24例,糜烂性胃炎20例,无药物过敏性、无家族遗传病及严重慢性疾病。将80例老年髋置换术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职业及病情严重程度等一般资料无差别,具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治疗方法 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埃索美拉唑治疗,具体治疗为每天口服40mg,每天一次,治疗10天左右。

1.2.2 实验组治疗方法 实验组患者采取埃索美拉唑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具体治疗方案为口服埃索美拉唑40mg,每天一次,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0ml加入250ml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每天一次,治疗10天左右。

1.3 观察项目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10天后临床疗效及幽门螺杆菌阳性率。

1.4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复查胃镜黏膜好转,无出血等情况,HP阴性;有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偶有恶心、呕吐等,复查胃镜黏膜好转,HP阴性或阳性;无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胃镜下黏膜无变化,HP阳性或阴性。

1.5 统计处理 实验所得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若P

2 结 果

2.1 治疗效果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实验组患者明显好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是95%(38/4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是75%(30/40),具体数据见表1。

3 讨 论

目前老年慢性胃炎的患者越来越多,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因此临床需谨慎对待。慢性胃炎是其他胃部疾病发病的主要原因,与溃疡、胃癌等都有密切关系。慢性胃炎的发病机制复杂,其治疗是一个缓慢长期的过程[2],尤其是老年患者由于本身抵抗力较差,治疗过程更为漫长。老年慢性胃炎患者目前西医多采用抑酸剂、质子泵、非甾体类药物治疗[3],这些药物对患者的胃黏膜造成了较大的损害,胃黏膜血液灌流受到严重影响[4],而胃黏膜血液灌流量减少不利于炎症的消除,故传统的纯西医治疗慢性胃炎疗效不是很理想。近年来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在临床广泛应用,该药是由中药丹参和川芎嗪组成的,具有良好的活血、养心润肺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认为具有很好的抗血小板作用,从而降低了患者血液的粘稠度,加大了胃黏膜血液灌流量,有效的增强了抗炎药消除胃部炎症的作用,另外丹参可以促进GMBF和碳酸氢盐分泌的作用,可以更有效的保护患者胃黏膜。川芎嗪是川芎主要成分,可以溶解血栓促进胃部血液循环,和丹参有协同作用。通过上述表1可知,实验组总有效率是95%,对照组总有效率是75%;通过表2可知,实验组治疗后HP阳性率为8.57%,而对照组高达30.56%,由此提示临床埃索美拉唑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HP阳性率。

综上所述,埃索美拉唑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在治疗老年慢性胃炎患者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具有单纯西药治疗不具备的明显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阎朝光,赖力.埃索美拉唑联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胃炎的疗效观察[J].西北药学杂志,2009,24(2):142-143.

[2] 滕春媛,赵清喜.埃索美拉唑、左氧氟沙星与奥硝唑联用治疗慢性胃炎效果[J].齐鲁医学杂志,2010,25(2):165-166,168.

篇4

【关键词】 幽门螺旋杆菌;慢性胃炎;三联疗法

胃炎是胃粘膜炎症的统称,是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可分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慢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种慢性胃粘膜炎性病变,其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能够引起慢性胃炎的病因很多,其中以幽门螺旋杆菌(HP)引起的慢性胃炎为最常见。有研究报道,幽门螺旋杆菌不仅可以引起慢性胃炎,而且可能会引起消化性溃疡和胃癌[1]。对于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的研究和治疗一直是广大医学者关注的焦点,通过不断的研究总结,治疗的方法和手段越来越合理有效,治疗方案也基本趋于标准化。但是治疗方案实施的细节上不同的地方往往会有差异,尤其是在抗菌药的选择上。我院在对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的治疗过程中采取了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的三联疗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我院共收治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85例,其中男性患者49例,女性患者36例,年龄21~67岁,平均年龄44岁。患者就诊前表现出腹部隐痛、腹胀、嗝气、返酸等症状,来我院后均经胃镜检查并取胃粘膜活检、尿素酶试验检测确诊。在来我院检查治疗前一周内未服用抗菌药、抗酸药和铋剂。对所有患者的肝肾功能进行检查,均为发现异常。

1.2 治疗方法

对85例患者采取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三种药物的剂量分别为:40 mg、500 mg、500 mg。奥美拉唑每日一次,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每日两次,连用4周。服药用前后行胃镜检查、尿素酶试验,并记录患者症状及不良反应。

1.3 疗效标准

治愈:患者食欲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胃镜所见及粘膜组织学改变基本恢复正常,尿素酶试验显示HP消除。好转: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或基本消失,胃酸分泌接近正常。胃镜所见及粘膜组织学改变减轻或病变范围缩小。未愈:患者常规指标及临床症状均无显著改善。治愈和好转在统计有效率时均为有效。

2 结果

85例采用三联疗法的患者,其中治愈61例(71.8%);好转18例(21.20%);未愈6例(7.0%),总有效率达93%。9例出现不良反应,表现为恶心、皮疹、乏力、腹泻、腹胀等,停药及对症治疗后均好转。

3 讨论

3.1 慢性胃炎时一种发病率很高的消化系统疾病,能够引起慢性胃炎的病因很多,常见的有如下原因:(1)细菌、病毒或其毒素;(2)刺激性物质;(3)药物;(4)口腔、咽部的慢性感染;(5)胆汁反流;(6)X线照射;(7)幽门螺旋杆菌感染;(8)长期精神紧张,生活不规律;(9)其它脏器病变的影响等。大量的研究和临床资料表明,在引起慢性胃炎的诸多因素中,幽门螺旋杆菌是最常见和最重要的病因。据报道,60%以上的慢性胃炎的胃粘膜中培养出HP,而且HP的感染程度与胃粘膜的炎症程度呈正相关[2]。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螺旋状的革兰阴性细菌,可在人胃粘膜内生长繁殖,传播的方式是消化道,它在外界环境中可以存活一周左右。幽门螺旋杆菌引起慢性胃炎的机制有:(1)细菌的动力和粘附力。(2)细胞毒素和酶类:包括VacA、尿素酶、粘蛋白酶、脂多糖、磷脂酶A、溶血素等。其中尿素酶可分解尿素产生氨,氨即保护细菌不受胃酶侵袭,又对胃粘膜细胞有直接毒性作用。过氧化酶能抑制一些杀菌物质的形成。而蛋白酶、脂肪酶等可破坏胃粘膜的完整性。HP产生的空泡毒素可导致胃粘膜空泡变性。(3)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产生各种损伤因子(4)HP造成的高胃泌素血症促进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增加[3]。

3.2 通过对幽门螺旋杆菌病原学、流行病学、致病机理等方面的深入研究,人们制定出许多的治疗方案,而目前普遍采用的治疗方案就是奥美拉唑联用克拉霉素及阿莫西林的三联疗法,此方案也是目前公认的最有效的治疗方案[4]。此方案治疗的基本原理为:奥美拉唑镁片属质子泵抑制剂,它可以抑制胃酸分泌,对基础胃酸、夜间胃酸、五肽胃泌素和试餐等刺激的胃酸分泌有极明显的抑制作用。是目前已发现的作用最强的一类胃酸抑制剂。由幽门螺杆菌感染所致的慢性活动性胃炎应予以抗菌治疗。克拉霉素是已知抗生素对HP作用最强的药物之一,并越来越多的用于治疗方案中。

本研究表明,对幽门螺旋杆菌引起慢性胃炎采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疗法,能够使快速缓解患者症状,治愈率高,总有效率可达93%。此三联疗法可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若干问题的共识意见[J].中华消化杂志,2000,20(2):117.

[2]孙兆发,唐小鹤.改良质子泵胃三联清除Hp相关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国医学创新,2009,6(30):19-20.

篇5

[关键词] 半夏泻心汤;慢性胃炎;经方;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57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3(a)-0107-02

Clinical analysis of Banxia Xiexin Decoction treatment of chronic gastritis

ZHANG Huikai

Gastroenterology Department, the TCM Hospital of Zhengzhou City in Henan Province, Zhengzhou 450007,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Banxia Xiexin Decoction in treating chronic gastritis. Methods One hundred twenty-seven cases of chronic gastritis patients, who were divided into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group (n = 65), and the control group (n = 62).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group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Banxia Xiexin Decoction, while control group used Omeprazole capsule and Aluminum Magnesium Carbonate Chewable tablets, and th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the effect and symptoms changed the situation were compared. Results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group total effectiveness was 87.69%,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72.58%. The comparisons difference of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In two group patients after curative effect and symptoms changes,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Banxia Xiexin Deco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gastritis have remarkable curative effect, and it′s worth further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Banxia xiexin decoction; Chronic gastritis; Classical prescriptions;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慢性胃炎是常见的消化性疾病,临床以胃痛、痞胀、嗳气、吞酸为常见症状。病情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单纯西医治疗效果不明显。半夏泻心汤为张仲景的《伤寒论》中的名方,该方具有辛开苦降的作用,是治疗“心下痞”的代表方[1]。本研究对2010年10月~2011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慢性胃炎患者65例,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并与西药治疗结果进行比较,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0月~2011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慢性胃炎患者127例,其中,男72例,女55例,年龄28~75岁,平均(38.4±11.2)岁;病程最长25年,最短6个月;服药时间长者7个月,短者10 d。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中药治疗组(中药组)65例,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其中,男37例,女28例;对照组62采用西药治疗,其中,男32例,女3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诊断

参照2002年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新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以胃肮痞塞胀满、嘈杂、反酸、口干口苦、大便稀塘、肢体畏寒为主症,胃中灼热、嗳气、纳呆、恶心或呕吐为次症作为观察项目,设计病例专卡,选择CAG 6个常见的主要症状计算积分,0分:无症状;1分:症状偶见,可不用药;2分:症状较常见,需经常用药;3分:症状较重,频繁出现,影响正常生活、工作,必须用药。计算治疗前后总积分,积分改变(%)=(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得分越高,症状越严重。所有患者均经电子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并经其他理化检查,除外肝、胆、胰及肠道器质性病变或其他全身性疾病[2]。

1.3 治疗方法

实验组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半夏12 g,黄连3 g,黄芩、白及、枳实各10 g,竹茹8 g,党参15 g,干姜4 g,甘草6 g,大枣6枚。木香10 g,枳壳15 g。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2~3次,饭后半小时后服用。15 d为1个疗程,3~4个疗程后复查胃镜。气滞胀痛加乌药10 g,延胡索12 g,佛手10 g,陈皮10 g;肠鸣腹泻加白术10 g,木香9 g,焦三仙15 g;泛酸加海螵蛸15 g,煅瓦楞子20 g,吴茱萸3 g;恶心呕吐加旋复花9 g,姜竹茹9 g;腹胀加紫苏10 g,大腹皮12 g,九香虫6 g。

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胶囊(上海大众药业有限公司,H43020820)20 mg,bid;铝碳酸镁咀嚼片(浙江花园药业有限公司,H20103300)0.5 g,tid;1个月为1个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

1.4 疗效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基本消除,胃镜复查胃黏膜基本恢复正常;好转: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缓解,胃镜下胃黏膜充血溃疡等明显好转,范围缩小或者减轻;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改善不明显,胃镜检查无明显改善。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的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中药组总有效率为87.69%,对照组为72.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变化

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变情况见表2。

2.3 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慢性胃炎患者多以胃部胀痛或隐痛、痞满、饱胀、嘈杂等为主要症状,时有呕恶、嗳气、泛酸等,但部分患者仅仅表现为上腹部胀痛或痞满不适,现代医学证实70%~90%的慢性胃炎其发病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有关[3]。随着内镜检查及病理诊断技术的提高和普及应用,人们对慢性胃炎及其与胃癌关系的认识越来越深入,Hp感染萎缩性胃炎肠腺化生及不典型增生胃癌,这一过程已得到公认,因此要积极治疗慢性胃炎,改善患者症状,减轻他们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慢性胃炎属于中医中“胃脘痛”、“痞满”等病的范畴, 发病机制为正虚邪实,邪实主要是指寒、热、气错杂为病。病因多为外受寒邪客胃、饮食不节,或七情内郁,肝气犯胃、脾胃虚弱等引起气机失调,临床症状常寒热错杂,虚实并见,气血同病,多脏受累,病久常可有瘀血、痰湿等,但其病机总以寒热互结、胃失和降为主[4]。

半夏泻心汤为汉代医家张仲景《伤寒论》中“三泻心汤”之首方,由法夏、川黄连、黄芩、干姜、党参、大枣、甘草共7味药组成,主治伤寒少阳证因误下出现“心下满,但满而不痛”的痞证。后世医家用来治疗各种脾胃疾病,特别是幽门螺杆菌所导致的相关性胃炎,可明显减轻临床症状,减轻胃黏膜炎症。病位在脾胃,但每每涉及肝胆,故借半夏泻心汤加味,方中,半夏为君,伍干姜辛温以散脾寒,降逆和胃而消痞,党参、甘草、大枣甘温补虚,以复中焦升降之功能[5]。黄连清热燥湿,芍药甘草缓急止痛。全方融辛甘助阳,酸甘化阴,寒温并用,消补兼施,升降相济于一体,临床再根据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原则加减用药,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显著。本研究中笔者用黄芩、黄连清泻胃中郁热,干姜温里散寒除痞,党参、甘草健脾益气补虚,建曲消导健脾除积,半夏燥湿健胃,理气开结,降逆除痞,柴胡舒肝解郁,升举阳气,一升一降,其气乃通,则痞满除而疼痛止,诸药合用可使寒热除、痞满消、胃肠通。若有兼症,亦可随症加减用之。

本研究中,笔者研究发现中药组总有效率为87.69%,对照组为72.58%,中药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中药治疗慢性胃炎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经治疗几个疗程后,中药组的痞满、疼痛、食欲不振等症状有明善改善,患者痛苦减轻,更易于接受此种治疗方法。但是中药治疗还存在煎剂麻烦,不易携带等问题,患者因为各种原因不能长期服用,给临床治疗带来一定难度。另据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黄连、黄芩、蒲公英等清热解毒药,具有一定的抗幽门螺杆菌作用,而木香、枳壳、佛手等行气药则可增强胃肠平滑肌的蠕动,具有类似多潘立酮样的促胃肠动力药作用。因而,用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胃炎,既遵循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法则,又与现代医学慢性胃炎的基本治则相吻合,且临床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研究及推广运用[6-8]。

诱发和加重本病的因素很多,主要有饮食不节、忧思恼怒、过度疲劳等,因而患者在治疗期间乃至病愈后,不可暴饮暴食、恣食生冷辛辣及肥甘油腻等。因此控制情志,少饮酒吸烟,不过度劳累等,对预防慢性胃炎的发生、疗效提高及减少复发等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万强. 半夏泻心汤在消化道疾病中的临床应用[J]. 陕西中医,2005,26(3):273.

[2] 柴可夫. 慢性胃炎-疑难病中西医结合诊治丛书[M].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270.

[3] 刘喜平,李沛清. 半夏泻心汤方配伍与诱导BGL-823细胞凋亡关系的血清药理学研究[J]. 中医杂志,2006,47(2):134-137.

[4] 张永胜,乔文慧. 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000例[J]. 陕西中医,2008,29(1):23-24.

[5] 李贤仁. 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胃炎60例[J]. 四川中医,2005,23(10):69.

[6]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 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共识意见[J]. 中华消化杂志,2000,20(3):199.

[7] 王晓梅,皮明钧. 半夏泻心汤及其拆方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小鼠血清炎性相关因子的影响[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07,14(2):72-73.

篇6

笔者于2006年6月——2009年5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更年期时慢性胃炎4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分别为46-60岁、45-57岁;慢性胃炎病程分别为3-10年、2-9年,均经电子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胃炎;均处于绝经期前后,其主要临床症状:中上腹胀痛或隐痛、灼热、嗳气、月经紊乱、心烦失眠、阵发性潮热,手足心发热,自汗盗汗,常可伴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大于0.05)。

1.2治疗方法

1.2.1治疗组在予西医治疗(奥美拉唑20mg/次、1次/日,克拉霉素0.25g/次、2次/日,阿莫西林胶囊0.5g/次、3次/日,胶体果胶铋150mg/次、3次/日)7天后,再用中药和中成药坤泰胶囊(贵阳新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治疗15天。肝气犯胃型采用疏肝理气法,基本方以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15g、白芍12g、枳壳20g、川芎15g、香附10g、川楝10g、甘草3g。肝胃郁热型采用泄热解郁、和胃止痛法,基本方以化肝煎加减:牡丹皮10g,炒栀子15g,白芍20g、青皮10g、陈皮15g、泽泻10g、浙贝10g、吴茱萸2g、黄连12g。胃阴亏虚型采用养阴益胃法,基本方以一贯煎加减:沙参15g、麦冬10g、芍药9g、川楝子10g、枸杞子10g、当归9g、生地12g。随症加减:若嗳气加旋覆花15g、代赭石15g;胃中嘈杂泛酸加煅瓦楞子20g、海螵蛸20g、浙贝10g;痞胀甚加紫梗15g、三棱10g、莪术10g;舌苔厚腻加藿香15g、苍术15g、草豆蔻15g;胃阴伤甚者加百合30g、石斛20g;纳差加山楂、建曲各15g,麦芽30g,以上各方均为水煎服,每天1剂,共服15天。

1.2.2对照组予西医治疗(奥美拉唑20mg/次、1次/日,克拉霉素0.25g/次、2次/日,阿莫西林胶囊0.5g/次、3次/日,胶体果胶铋150mg/次、3次/日)治疗7天后再用上述中药治疗。每天1剂,共服15天。

1.3疗效标准治疗组经7天西医治疗后用上述中药加服坤泰胶囊治疗15天,其临床症状痊愈为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为有效,临床症状无改善为无效;对照组经7天西医治疗后用上述中药治疗15天,其临床症状痊愈为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为有效,临床症状无改善为无效。2治疗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为62.5%,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显效率为12.5%,总有效率为40%,见表1。

篇7

【关键词】

中医;胃炎;慢性

慢性胃炎(chronicgasrtis)是多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胃黏膜炎症病变的常见多发病,包括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或腹痛,伴有恶心、嗳气、返酸、胃脘部烧灼感等[1],易反复发作, 本病属中医学“胃脘痛”、“痞满”、“嘈杂”、“反酸”等范畴,中医治疗具有独特效果,现将我院中医治疗慢性胃炎的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4例,男49例,女35例;年龄21~73岁,平均44岁;病程2个月至2年;治疗前均有腹痛、烧心、恶心、腹胀、食欲不振、嗳气等临床症状,并呈Hp阳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在本院收入的慢性胃炎患者中选择合适病例,标准是近1周内经本院胃镜证实为Hp阳性,并送本院病理科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观察胃黏膜的炎症程度。治疗前3 d未服其他药物;治疗期间不服用其他药物。并排除了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有明显肝肾功能不全者;胃炎合并有溃疡病患者;肿瘤患者。

1.3 中医治疗方法 基本方如下:党参、黄芩、茯苓、赤白芍、白术、枳壳、佛手、煅瓦楞、谷麦芽、生甘草。临床运用常规剂量即可,煅瓦楞不超过45 g,其他药物的剂量不宜超过常规剂量的二倍,疗程根据病情轻重、好转情况来定。一般饭前服用效果较好,如出现大便次数增多,可减轻黄芩及理气药的用量。

1.4 统计学方法 将所得数据输入电脑建立EXCEL数据库,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整理与分析,统计方法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疗效评定采用以下标准,痊愈:症状消失,治疗结束后4周胃镜复查活动性胃炎消失,黏膜活检Hp为阴性;显效:症状基本消失或减轻2个级别以上,治疗结束后4周胃镜复查黏膜病变范围减轻1个级别以上,黏膜活检Hp为阴性;有效:症状减轻1个级别以上,胃镜复查黏膜病变范围改变不足1个级别,Hp为阳性或阴性;无效:达不到有效标准恶化者HP为阳性[2]。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本组患者治疗后,痊愈20例,显效35例,有效22例,无效7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1.7%(77/84)。

2.2 症状改善

疗程结束后,患者治疗前症状和治疗后症状对比见表1。

3 讨论

慢性胃炎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与物理化学因素损伤,十二指肠胃反流,免疫因素,细菌、病毒及其毒索,营养因子缺乏相关,而Hp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致病因子[3],现代医学对慢性胃炎的研究仅局限于胃,而中医则将脾与胃相并而论,其发病机制可归结为肝郁、脾虚、胃实。肝气不舒则郁,疏泄失常,横逆犯胃;脾胃虚弱,中焦虚寒,胃失温养;寒凉伤中,气机凝滞则胃气不和;饮食失节,内生食滞,胃中气机阻滞,胃气失和而发病。治疗上宜疏肝和胃、温中散寒、健脾益胃,标本同治,使肝气舒达、寒热平调、脾胃健运、胃络和畅、胃阴得复,从而改善胃动力及胃黏膜血液循环,促进胃黏膜修复。

参考文献

[1] 张万岱,陈治水,危北海,等.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草案).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2(5):314-317.

篇8

方法:抽取86例患有慢性胃炎的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三联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利多卡因与甘露醇进行治疗。

结果:治疗组患者慢性胃炎症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慢性胃炎病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服药期间没有观察到药物不良反应。

结论:应用利多卡因与甘露醇和三联疗法联合对患有慢性胃炎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利多卡因甘露醇三联疗法慢性胃炎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109-02

慢性胃炎是目前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多发疾病,该类患者人数大约占消化内科患者总人数的20%左右,其中经过临床常规治疗后其临床症状表现仍然没有任何改善的患者人数有30%左右。目前,临床上虽然提出了不少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但临床应用的实际效果仍然很难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究其原因耐药性也是困扰疗效的一个主要原因。本次研究中选取86例患有慢性胃炎的患者病例,对应用利多卡因与甘露醇和三联疗法联合对其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抽样患者为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就诊的86例患有慢性胃炎的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中男24例,女19例;年龄19至73岁,平均45.1岁;患病时间1至15年,平均4.2年;治疗组患者中男25例,女18例;年龄21至72岁,平均45.4岁;患病时间2至14年,平均4.4年。研究对象自然资料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片,每次40mg,每日一次,口服阿莫西林片,每次1g,每天两次,口服克拉霉素片,每次0.5g,每天一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利多卡因,每次5ml,每天三次,口服浓度为20%的甘露醇,每次15ml,每天三次。对两组患者慢性胃炎症状治疗效果、胃炎病情复发率、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

1.3治疗效果评价方法。治愈:通过胃镜技术复查并进行快速尿素实验结果均显示为阴性,上腹痛胀、嗳气、反酸等慢性胃炎临床症状表现已经彻底消失;有效:通过胃镜技术复查并进行快速尿素实验结果均显示为阴性,上腹痛胀、嗳气、反酸等临床症状表现有所改善,并且不会对正常生活造成影响;无效:通过胃镜技术复查并进行快速尿素实验结果均显示为阳性,上腹痛胀、嗳气、反酸等临床症状表现没有任何变化。

1.4数据处理。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进行t检验,组间对比进行X2检验,P

2结果

2.1慢性胃炎病情控制效果。对照组患者经常规三联疗法治疗后慢性胃炎症状治疗效果为:治愈12例,有效19例,无效12例,治疗总有效率72.1%;治疗组患者经联合治疗后慢性胃炎症状治疗效果为:治愈16例,有效23例,无效4例,治疗总有效率90.7%。两组慢性胃炎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显著(P

2.2药物不良反应和胃炎病情复况。两组患者在服药期间没有观察到药物不良反应。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结束4个月后有11例慢性胃炎病情再次发作,胃炎症状复发率为25.6%;治疗组患者治疗结束4个月后有2例慢性胃炎病情再次发作,胃炎症状复发率为4.6%。两组患者胃炎症状复发率比较差异显著(P

3讨论

浓度为20%甘露醇是高渗液的一种,该药物的脱水作用较强,通过口服途径给药后在胃肠道的吸收量极少,从而使高渗环境迅速形成进而产生脱水,达到使黏膜水肿现象消除的目的。此外,甘露醇可以对胃黏膜的血液循环进行有效改善,使胃黏膜血流量增加,对胃肠的蠕动起到明显的刺激作用,对胃排空具有促进作用。还可以使患者机体的应激反应减少,使血浆内的皮素含量明显降低,使黏膜出血得到有效控制。由此可见,浓度20%甘露醇与利多卡因联合通过口服途径给药,可以使慢性胃炎患者的上腹部疼痛等诸多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缓解,达到对该类疾病进行治疗的目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浓度20%甘露醇口服后可引起渗透性腹泻;利多卡因是一种表面,通过口服途径给药后患者咽喉会出现麻木感,少数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为了解决该问题,可将该药物的剂量控制在每次5mL。

参考文献

[1]黎清成,谭祖稳,梁文华.三联疗法佐用利多卡因和甘露醇治疗慢性胃炎180例[J].实用医学杂志.2010(05)

篇9

汕头市汕大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中药房,广东汕头 515000

[摘要] 目的 分析加减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胃炎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方法 收集64例慢性胃炎患者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取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以半夏泻心汤治疗,最后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的统计学意义(χ2=7.27,P<0.05);两组患者仅有少数患者感胃部不适,未见其他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 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胃炎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半夏;炮制方法;慢性胃炎

[中图分类号] R28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8(a)-0155-02

[作者简介] 陈继明(1978-),男,广东汕头人,本科,主管中药师,研究方向:中药材鉴别研究及应用。

慢性胃炎是在多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 以胃载膜非特异性慢性炎症为主要病理特征的一种慢性胃病,属中医“胃痞”及“胃院痛”范畴,是临床极为常见的慢性疾病。目前西医尚缺少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为分析加减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胃炎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在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该研究采用半夏泻心汤治疗32例慢性胃炎患者,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该院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64例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原则,将患者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治疗组: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在22~8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71±4.82)岁,病程在1~12年之间,平均病程为(6.68±1.79)年。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在21~8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89±5.12)岁,病程在2~14年之间,平均病程为(7.28±0.93)年。患者经胃镜检查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均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符合肝胃不和、痰湿中阻、湿热阻胃、脾胃虚弱、胃阴不足等证型。排除标准:妊娠期、哺乳期、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疾病患者。

1.2 方法

1.2.1 半夏常用的几种炮制方法 半夏常用炮制方法包括:清半夏、法半夏、姜半夏等。采取大小分开的半夏,置入清水浸泡1周,每日换水3 次,取出备用。①清半夏。在锅内放入备用半夏,放入白矾水煮,搅拌2 min,捞出晾到六成干,切薄片,待干燥即可。②法半夏。在100 kg半夏加甘草16 kg、生石灰20 kg,甘草煎汤后注入生石灰,取上清液投入备用半夏,浸泡4 d,捞出后阴干即可。③姜半夏。100 kg半夏加生姜25 kg、白矾12.5 kg,备用半夏浸泡后,加白矾与生姜切片,煮到六成干,切片后晾干。

1.2.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取口服奥美拉唑40 mg,2次/d;西咪替丁200mg,服用1次/h;硫糖铝250 mg,3次/d,1个疗程为7 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以中药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药物成分包括:太子参15 g,半夏10 g,黄芩6 g,黄连、干姜、炙甘草各3 g,大枣3枚,用水煎服,1剂/d,1个疗程为2周。对患者进行10个月的随访,将两组患者的治愈率进行比较。

1.3 疗效判定

痊愈:经治疗后,患者的上腹部饱胀不适、疼痛和痞满感,恶卜呕吐、食欲不振、暧气泛酸等消化不良主症状消失,胃镜显示胃黏膜正常;显效:经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胃镜糜烂性出血症状基本消失;有效:经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改善,胃镜显示黏膜病变范围缩小一半;无效:经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均明显变化,甚至出现加重的情况。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研究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03,P<0.05)。见表1。

2.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组出现胃部不适2例,对照组出现胃部不适3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其他明显不良发应出现。

3 讨论

半夏入药的传统炮制工艺,通过采用水泡漂去毒,其药性影响比较大,损失有效成分[3]。清半夏具有燥湿化痰的功效;姜半夏的作用在于增强降逆止呕;法半夏多用于中成药中,具有燥湿化痰的功效;在半夏泻心汤中的法半夏可有效疏通胃寒气滞等症状[4-6]。随着半夏炮制研究方法的改进,炮制工艺不断规范化,炮制原理明确,在各种消化道疾病临床治疗中得到广泛的应用[7]。

慢性胃炎属于中医学“胃脘痛”范畴,其病情复杂,病因相互作用,包括:外感寒邪、饮食所伤等。相关文献表明,半夏泻心汤在各种消化道疾病临床治疗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其治疗优势在于抑制幽门螺杆菌、保护胃黏膜屏障,调节机体免疫力等。该研究认为,脾胃疾病大多是因为机体内环境失去平衡性,半夏泻心汤发挥祛邪扶正、平调寒热的作用,有效维持内环境平衡,提高了脾胃系疾病的治疗成功率。

通过以上研究表明,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仅有少数患者感胃部不适,未见其他明显不良反应。此研究结果符合郭之云[8]等人报道,他们对148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给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三联疗法治疗,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6%(P<0.05)。可见,半夏泻心汤在治疗慢性胃炎方面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和普及。

综上所述,在改进半夏常用的炮制方法过程中,应该建立合理的炮制工艺及其质量标准,为患者用药安全提供充分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孙艳群, 林娜. 大黄的炮制方法及临床应用[J]. 时珍国医国药, 2012, 9(1): 179-181.

[2] 王光铭. 加减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研究[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2.

[3] 张辉凯.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分析[J]. 中国当代医药, 2012, 7(12): 107-108.

[4] 陈保正. 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胃炎50例观察[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 5(14): 517-519.

[5] 李楠, 宋起萌, 李璐. 半夏常用的炮制方法及临床应用研究[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2, 12(9): 1112-1113.

[6] 包芸. 张仲景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的应用实践[J]. 世界中医药, 2013, 9(8): 914-916.

[7] 秦立伟, 刘桂英.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62例[J]. 光明中医, 2010,12(20):195-196.

[8] 郭之云, 梁娜. 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胃炎74例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 2012, 27(13): 183-184,

(收稿日期:2014-04-22)

论文写作技巧——计量单位和符号

1.文中涉及的量和单位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规定执行,并用规定缩写符号表示。

2. 每一个组合单位符号中,斜线不得多于1条,如每天每千克体重用药剂量应写成mg/(kg﹒d)。

3. 量符号均应使用斜体,如m(质量)、t(时间)、V(体积)等,且应注意某些希腊字母与拉丁(或英文)的区别。

篇10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5.373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694-02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为内科常见疾病,大多数患者有进食后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疼痛呈阵发性或持续性[1]。复发率高,病程长,在短期内往往难以治愈。治疗过程中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意义重大。本研究对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84例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患者,给予对症治疗及综合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84例,为本院消化内科治疗的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均经胃镜等确诊,符合消化内科的相关诊断标准[2]。纳入的观察对象,均经患者及其家属同意签字,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男30例,女12例,慢性胃炎20例,消化性溃疡22例,年龄27-69岁,平均年龄(46.2±11.7)岁;观察组男28例,女14例,慢性胃炎19例,消化性溃疡23例年龄29-71岁,平均年龄(45.8±10.3)岁。两组患者的例数、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治疗方法。包括给予胃黏膜保护药物、质子泵抑制剂、抑酸剂、抗幽门螺杆菌治疗等。

1.2.1对照组护理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即与患者讲解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相关知识进行讲解,让患者对疾病的治疗树立信心,并了解不良生活饮食习惯会影响疾病的恢复,必要时,给生活指导及护理。

1.2.2观察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通过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指导、缓解疼痛方面进行护理。①健康教育:通过讲解、科普宣传等方法,向患者介绍疾病的诱因、包括长时间不良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都会导致产生疾病的复发和加重等。疾病的临床症状,如胃里反酸、呕吐、疼痛、甚至出血等;同时向患者介绍疾病的治疗方法,让患者能够更好的配合我们的工作,积极接受治疗,在病房内外放置一些宣传册、画报,加强慢性胃炎、胃溃疡的相关治疗的科普。②心理护理:心理因素对慢性胃炎、胃溃疡患者的恢复都会造成影响,由于自身疾病治疗时间长,各种压力下容易导致患者产生焦虑、抑郁、害怕低落的情绪,同时也会影响到胃镜的检查及病情的恢复,因此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及时进行心理干预,首先通过患者平时的神态、语言、语气等对患者进行心理分析,了解什么原因造成的心理上的不良情绪,如患者经常说“自己的病治疗不好了”可能是患者对治疗缺乏信心,因此通过以前治愈的成功例子,让患者树立心理,告诉患者治疗疗程的,是需要按计划进行来,因此需要一个过程,让患者不要着急,只有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不良的情绪,才能加快病情的恢复。医护人员要多注意患者的情绪,当患者情绪低落时,应及时做心理疏导[3]。③生活指导:生活上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加强适度的锻炼,增强体质,同时注意要劳逸结合。饮食上,三餐要定时定量,防止饥饿或过饱,食物应选择温、软、营养的高维生素、高蛋白的食物,避免吃生、冷、硬、辛辣等刺激的食物。同时要戒烟戒酒,因为烟中含有大量的尼古丁,会破坏肠胃功能,导致胃酸分泌物增加和胃黏膜液分泌减少。④缓解疼痛:当患者出现疼痛时,可以给予按摩、局部热敷等处理,同时通过聊天、听音乐等方式缓解疼痛。如患者感到非常疼痛时,应给予镇痛药物等,切勿滥用药物,如肾上腺皮质激素、咖啡因等[4]。

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观察两组治疗效果,通临床症状消失,经胃镜检查溃疡面愈合为显效;临床症状部分消失,胃镜检查溃疡面明显缩小为有效,临床症状与胃镜检查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或加重为无效。采用SF-36量表对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包括患者的精神状态、社交能力、睡眠状态等方面进行全面的生活治疗评估。

1.4统计学方法研究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χ±s)表示,两组疗效比较采用T值检验,两组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以P

2结果

2.1对照组与观察组疗效比较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19例,无效9例,有效率为78.6%;观察组显效28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5.2%。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对照组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对照组治疗前SF-36评分(505.6±80.5)分,治疗后SF-36评分(530.5±86.5)分。观察组治疗前SF-36评分(504.2±80.4)分,治疗后SF-36评分(589.1±95.1)分。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SF-36评分差异无显著性,观察组治疗后SF-36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

3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