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对社会的影响范文

时间:2024-01-12 17:47: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络文化对社会的影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网络文化对社会的影响

篇1

进行意识形态的建设与一个国家的政党前途以及整个国家的稳定有非常密切的联系,而且它也是一个非常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在我国,一直以来意识形态的建设都是一项非常受重视的工作内容。当前我国在社会主义环境下建设意识形态的事业获得了非常巨大的成效,但是从中我们也发现存在很多的弊端。

关键词: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网络文化;建设;探究

一、网络文化以及社会主义环境下意识形态的概述

针对社会主义环境下进行意识形态建设受到网络文化怎样的影响进行探究之前,首先需要分别对网络文化以及社会主义环境下的意识形态建设内容进行充分的认知,在这之中主要有:网络文化主要内涵以及其独特特征;社会主义环境下的意识形态主要内涵以及其独特功能以及在社会主义环境下进行意识形态建设主要的内容等。

(一)网络文化网络文化的概念

有很多方面,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有些更加侧重网络技术来对其内在文化进行阐述,还有一些侧重大众文化的视角来对其内在文化进行解读。在广义上,网络文化不但包括在物质层面上的网络技术和网络所带来的人们在工作、娱乐等不同方面形成的方式上的影响;同时还包括在精神层面上与网络生存相关的政治、道德、心理等不同的意识形态以及非意识形态上形成的文化;相对的,在狭义上网络文化指的则是将网络物质上的创造作为其基础所形成的网络精神。

(二)社会主义环境下的意识形态

1.主要内涵现代社会是一个政治结构、社会意识结构以及经济结构所组成的完整有机体,其中意识形态属于是在社会意识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无论是什么阶级的社会环境下都可能会形成自身独特的一个意识形态,它是在一定的阶级社会当中能够非常系统地将经济基础以及政治制度进行反映的所谓“上层建筑”,表现形式具备强烈的多样性,其中包括哲学、法律、社会等不同的方面。

2.主要功能

首先是其价值导向方面的功能,它像是旗帜一样对人们思想以及行为进行着引导,针对一些与社会政治的目标相互符合的价值观念要随时进行宣扬,但是针对一些与社会理想相偏离的则需要及时地阻止,为了能够切实地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以及稳步地推进政治目标,在社会主义指引下建设意识形态需要将党的行动纲领以及指南化作社会整体发展的主要方向,针对一些不协调的现象要及时进行管理,防止其进一步渗透甚至是蔓延。其二,是教化辩护功能,意识形态一旦出现,就需要向人们进行思想的传播,让政治观念以及价值观念在短时间内被社会成员所接受并认可,潜移默化的过程当中就会逐渐地成为人们对社会进行认知以及在社会当中行动的主要标尺,达到了对人的教化目的。其三,是引导文化发展,意识形态属于是文化内核,处于一个比较稳定的社会环境当中,无论是任何文化都会不可避免地遭到统治阶级的思想所影响,所以建设意识形态始终是社会文化核心的部分,它起到引导社会文化的整体发展的作用。

(三)在社会主义环境下进行意识形态建设主要的内容

不管是什么类型的意识形态,其形成后,为了能够保证它可以发挥功能,都要面临理论基础的继续丰富以及发展,还有怎样才能够借助这种意识形态对社会成员以及社会领导阶级的头脑进行武装。在社会主义环境下进行意识形态的建设,这不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同时还是一个具有极高挑战性的课题。了解在社会主义环境下进行意识形态的建设的主要内容,可以摸清在社会主义环境下进行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规律,并且这也是在网络文化的视角下强化意识形态的建设对策主要的前提。

1.党政意识形态的建设所谓党政意识形态指的是在一个政党正式成为了一个国家的执政党之后,它所代表的阶层以及集团所具备的意志开始逐渐上升成国家的整体意志,继而借助领导来落实政党的纲领以及价值取向等的意识形态。在社会主义环境下建设意识形态,最主要的核心内容就是是否可以充分地发挥政党意识形态所具备的主导作用。

2.建设文化软实力在社会生活当中,文化是一种精神创造的结果,它和社会发展是相伴而行的,而且还会呈现出不断的丰富以及完善。人类文化发展始终和社会进步相关,这也是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同时也是文化发展普遍的规律。尽管每个时期都拥有不同的文化表现方式,不过基本上都会拥有一个主流的特征,也就是会呈现出时代的特色。建设具备中国特色的文化,是引导人民群众把握正确的社会发展规律的过程,同时也会让人民群众认识到国家的发展以及民族命运是和每个人息息相关的。

3.建设思想道德意识形态属于系统化以及理论化的一种思想体系,并不是零散且具体的观念,它是来自现实当中,并且进行了适当的升华之后形成的。任何意识形态在上升成统治阶级意识形态后,统治阶级试图稳定统治地位,会不断地尝试将自身的思想传递给群众。思想道德以及价值观念都是意识形态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意识形态的整体结构当中也是基础性的内容。

4.建设政治文明在社会主义进行文明建设的过程当中政治文明是非常重要的,它和意识形态的建设呈现出非常密切的联系。它的情况是否良好可能会对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产生直接的影响。建设高度的政治文明,提升政党意识形态的建设能力,稳固政党执政的基础,也是建设意识形态非常根本的渠道之一。

二、网络文化对我国在社会主义环境下意识形态建设的影响

网络文化的形成通过一种全新的物质载体模式,在给我国的社会主义背景下建设意识形态的工作带来新机遇的基础上,对建设意识形态的工作也形成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一)可以强化社会主义背景下发展出的意识形态所具备的吸引力

网络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字、图像以及动画等多媒体方式来表达包含着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意识形态主要内容就能够让它显得非常形象且生动逼真,尤其是如今不断发展的虚拟现实技术,人们可以借助它来在网络上展示意识形态的主要内容,令观者能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切身体验的同时,就可以对其有一个非常全面的认知了,这在观者心中形成的鲜明印象是大部分的传统媒介都无法超越的。而且它还可以把枯燥内容变得更加活泼,观者可以在轻松的氛围当中掌握这些内容。

(二)可以强化社会主义环境下意识形态形成的影响力

当前网络文化能够非常显著地提升社会主义环境下意识形态所形成的影响力,其一,网络当中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已经完全不同于传统媒介下的单方向传播,也不是教育人员与被教育人员之间进行的简单的灌输,它已经逐渐转变成了一对多甚至多对多这种全新的讨论以及交流的模式,具有非常丰富的交互性特征。在互联网当中传播意识形态,传播人员以及接受人员都能够展开具有高度的互动性以及自由性的沟通方式,它可以很好地指引人们从传统被动接受灌输教育转向主动地区参与思想上的交流和沟通,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更好地让传播者接受传播的内容。另外,目前在互联网当中出现的各种论坛和博客都给人们提供了很多可以随时随地发表自己的言论的途径以及适当的空间。不管是什么社会角色上的人都能够在互联网当中参与信息交流以及讨论,这种形式让社会主义环境下的社会意识形态宣传能够深入人心,实现更大的影响力。

(三)可以对社会主义环境下的意识形态主要内容进行一定的丰富

在人类社会当中,前进的主要动力就是文化之间的交流,网络文化交流也终会带动意识形态去借鉴以及吸收人类悠久历史的文明成果,并且在这一过程当中对自我进行丰富和完善,而这也正是因网络信息技术的出现而形成的信息交流以及合作格局所带来的。网络文化是人类社会当中一种全新的文化形式,它带来了文化交流更低的成本以及更小的时空障碍,还消除了人与人之间所具备的生理障碍,尤其是它所带来的普遍性以及平等性,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文化交流的体系。除此之外,人类交往如果还需要在物质层面停留并且需要在物质利益的层面上相互需求的话,我们就可以认为网络文化出现是能够让这种交往逐渐转向精神层面的。所以总的来说,和这种交往体系的出现以及扩展相伴的必然是不同的而文化交流以及合作,它也是世界范围内不同文化形成融合以及发展的过程。网络,不但让全球范围内的文化交流变成了可能,同时还让这种文化交流逐渐提升到了信息化以及更加高度的知识化水平上,进而让网络文化呈现出了一种全新的境界以及层次,带来了文化交流的新状态,为社会主义环境下发展的意识形态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参考文献]

[1]韩为颂.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若干关系研究.西北农林大学学报(哲学1社会科学版),2011(7):76-80.

[2]董冀忠.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徐萍.新时期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读本.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篇2

民办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采用网络文化的必要性

网络文化,是社会的新生演变事物,它的出现为我们这个社会带来很大的便捷,网络文化的积极作用有很多,除了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以外,在民办院校这个层面上,它主要起到以下重要的作用,使民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了存在的技术基础,意味着新兴的,富有创造力的生产技术运用到了上层建筑的范畴,在一定程度上反作用于上层建筑,为下一步与学生的交流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多样的传播条件,无所不及的触角,能真正作用于学生的思想里,使学生在第一时间能接受先进的思想,获得突飞猛进的进步。思政教育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的优势对学生进行深度教育。要多和学生在网上进行互动,答疑,多沟通理解,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动向。思想教育教师能及时从中发现问题并加以引导,使问题解决在初始之中。我们可以在广阔无限的信息库找到最新的信息和资料,整理成学生上课能用的文件,进行广泛宣传,达到教书育人的效果。当然网络不但具有积极作用,而且网络文化还具有一些消极因素对我国民办院校学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对我国传统文化价值观产生了负面影响。比如,艳照门事件的出现,就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我国民办院校的主导意识形态,也是主导价值观念。但网络文化是一个超民族、超国家、超地域的多元价值体系,它是不分民族国家和种族的。它在丰富学生的精神视野、增添校园文化活力的同时,又让学生面临不知如何选择的多元网络文化,网络上尤其是不健康的思想或言论使一些学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网络文化也对我国民办院校的规章制度进行了颠覆,比如,目前各民办高校都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这样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的安全成长和身心不受伤害。比如早操、晚自习、查寝等制度都是为了学生的安全。但对于网络来说,却不受此限制,网络可以把学生通过一根小小的网线连接在一起,学生可以无拘无束地进行交流,从而打破时空界限,使民办院校的管理难度加大,缺乏管制的部分学生就沉溺于网络游戏、聊天、虚幻的世界中,根本不去想学习的事,长此以往出现学生不回寝室,不上课,不吃饭的三不现象,对学生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还严重违反了学校纪律,轻者警告,重者开除,对学生身体来说也有严重危害。因此,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身体上,过度沉迷网络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民办高校的规定因为陈旧不易操作,导致有许多漏洞导致不易执行,这样会阻碍文化和思想政治的发展。

应对网络安全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措施

当今人才的竞争,除了文凭、技术水平的竞争,思想教育觉悟和素质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定要认识到这个高度,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还会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培养选拔任用人才创造有利环境。在思想上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因为思想是所有事务、行为的指南,掌握了先进的思想才不会停滞不前,思想态度正确,才会认真地学习和从事其他活动,进而提高各方面的能力。思想进步总是很快乐的事情,不仅个人,而且集体也是。我们不仅仅要注重个体的发展,还要注意集体的共同发展、促进和提高。要从多个方面来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同时还要注意环境和氛围对培养学生的重要作用,并不断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如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的教育。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良好的安全意识对网络文化的安全具有决定作用。要加大网络文化安全的宣传力度,强化师生的网络文化安全意识,把网络素养、信息素养和网络道德等网络文化安全教育有效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中,这样既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又可以把网络安全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不断提升广大师生的网络文化安全素养。引导学生利用学校的网络信息资源。让学生掌握查找各种资料和信息的方法,逐步减少学生去网吧的次数和频率,直至不去网吧。大学生是我们加快建设社会的主力军,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情况关系到我们的未来,因此,大学生在网络这个特殊条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需要广大政治教育者,而且还需要整个社会的努力,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使大学生成为栋梁之才。

作者:王炳晨 韩笑 单位: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

篇3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计算机和智能手机在高校的普及,网络越来越成为高校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网络文化作为网络的组成部分,是一把双刃剑,对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和消极的影响。通过分析网络文化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并针对网络文化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高校学生;网络文化;心理健康

1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大学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高校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栋梁,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备受关注。高校学生富有热情、理性、创造力和行动力,然而,相对宽松的高校生活使得学生突然脱离“管教”,心理健康问题层出不穷,有些甚至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网络文化作为高校学生接触最多的信息载体,无处不在影响着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它是一把双刃剑,不仅带领学生看到广阔的世界,引导着学生对新鲜事物的追求,还吞噬着高校学生纯洁的心灵。

2网络文化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2.1网络文化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2.1.1网络文化开阔了高校学生的视野

网络文化的开放性、互通性使得高校学生浏览网页变得方便快捷,使得高校学生领略到更多现实生活中无法体会的事。高校学生以社会人的眼光看待事物,提高对新鲜事物的感知,丰富自身的见识,有利于培养开阔的思维方式,以开放、平等和世界的眼光分析事物,增加了自身知识量,提高了对社会的认知程度。通过网络,高校学生开阔了视野,同时也增强了自信心。

2.1.2网络文化有利于高校学生塑造自身人格魅力

正能量作为网络文化的组成部分,无不在影响着高校学生人格魅力的塑造。通过网络中传播的先进人物、先进事例以及身边的正能量小事件,高校学生从中汲取对生活的感悟,不断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有利于其身心健康的发展和人格魅力的塑造。另外,网络文化所传播的名人奋斗历程以及普通人经过努力脱胎换骨的故事也激励着高校学生,使之对生活形成压力,提高对自身的要求,不断追求进步。

2.1.3网络文化有利于缓解高校学生的心理压力

高校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会面临着升学、就业、功课、失恋等压力,在紧张乏味的学习生活之余,网络作为一种消遣方式,通过影视、社交互动、游戏等方式丰富了高校学生的生活,缓解了高校学生的精神压力,有利于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2.2网络文化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

2.2.1网络文化容易滋生高校学生的攀比心理

高校学生群体受到网络文化的影响,更多地追随潮流,注重自身形象与对摄影、旅游等的追求,加之网络上销售的商品新潮时尚,使得高校学生越来越多的网购,追求时尚服装、奢侈品,更多的是外在的东西,甚至是提前消费,对于消费能力低的高校学生来说,容易形成攀比心理,越来越追求外在的新鲜事物,不利于高校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观念。

2.2.2网络文化容易使高校学生丧失上进心

部分高校学生接触到网络游戏或其他社交网站、电视剧等后,沉迷于网络,甚至把多数时间花在网络上,精神萎靡,与周围事物格格不入,形成对虚拟文化的成就感,对现实生活中通过努力获得的成功不感兴趣,无心向学,丧失追求成功和进步的信心和能力。另外,网络明星在网上蹿红的事件使得高校学生渴望一夜成名,也希望通过特殊事件使自己获得事业上的成功和利益。

2.2.3网络文化导致高校学生人格障碍

网络文化的虚拟性和隐蔽性容易导致高校学生降低道德责任感,过分地追求虚拟网络所带来的便捷和刺激容易使高校学生为所欲为,变得更加封闭,不愿与人交流,沉寂在网络世界无法自拔;在某些方面不顾道德的制约,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甚至是人格障碍,做出违反法律犯罪的事件。

3针对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提出对策

3.1引导高校学生正确看待网络文化

刚进入高校的学生刚结束紧张的高中生活,对新鲜事物的认知方面以及网络文化的辨析度不高,因此,高校在对学生进行心理道德教育时,应加强对网络文化信息的讲解,使学生加强对网络文化的认识,正确区分网络与现实,明确网络只是认识新鲜事物的工具,网络文化并不是生活的全部。另外,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增强自律性,注意区分网络文化对自身成长的好坏。

3.2多组织高校学生进行社会实践

较多的空余时间以及缺乏自律性是高校学生接触网络文化较多的主要原因,学校应多组织学生参加课外实践活动,如摄影大赛,帮扶贫困人员,组织义卖,实习活动等,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文化进行社会锻炼,更多地接触现实社会,降低网络文化对高校学生的腐蚀性,不仅减少高校学生接触网络的机会,还丰富了高校学生的生活,提高其自身综合素质,建立了新的校园风貌。

3.3建立校园网络文化兴趣平台

高校组织建立适应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网络文化兴趣平台,如校园广播站在线化,校园社区网站建设,组织引导高校学生利用空余时间发挥自身的兴趣特长。另外,加强校园网站的建设,丰富学术活动,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自身专业学术前沿,使得高校学生减少沉迷于外网的机会。

4结论

要使网络文化这把双刃剑对高校学生发挥更多的积极效用,需要学校、社会以及高校学生的共同努力。学校应引导高校学生正确地看待网络文化,注意区分网络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多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充实高校学生的精神生活和社会实践;建立高校学生的网络文化兴趣平台,引导高校学生发挥自身的兴趣特长。学生接受网络文化时应养成良好的自律性,增强对网络文化的辨识度,多参加现实社会的社交活动和实际活动。社会方面应发挥其良好的积极作用,名人起率先表态作用,为良好的网络环境树立榜样。

作者:李慧 单位: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参考文献

[1]夏青,王春光.互联网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探讨[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7(03)

篇4

关键词:网络文化;大学生;素质;影响力

当代大学生在面对未来社会的激烈竞争时,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和较强的业务能力,还要有全面的综合素质。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文化范式,极大地影响和改变着大学生的行为准则、思维模式和求知途径。在网络文化这把双刃剑的巨大冲击之下,如何主动融入网络文化的大潮,准确把握网络文化运行的脉搏,使高校在促进大学生健康社会化过程中更加适应现代化和信息化的要求,以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网络文化作为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新技术革命的象征,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除具有文化的一般特征外,网络文化还具有文化交融性、开放性与参与性、虚实交互性、资源共享性和传播快捷性等五个特点,对大学生素质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文化素质的影响

文化科学知识是智力的基础,学生没有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智力是不可能获得良好发展的。高校应进一步加强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特别是人文素质的提高。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的传授,使他们不仅具有丰富的科学知识,还要有坚定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这样,他们才能在科学的从林中披荆斩棘,胜利前行。

网络文化激发了大学生学习的兴趣,拓宽了大学生的学术视野和求知途径,不仅扩大了大学生专业知识面,提高大学生自身的文化素质,而且也为人文素质的提升创造了契机。更重要的是,大学生经过知识的积累,科学与人文精神的熏陶,以及自我感悟,逐步改变了自己的态度取向、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以及看待世界的目光,并把它们内化为个人的思想方式与思维模式,形成认知世界和处理事物及其关系的新方式。因此,只有人文素质高的人,才会思考人类社会、自然、他人、自身的问题,才能真正懂得做人的真谛。文化素质是一种基础性素质,对于其它素质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影响

网络一方面增加了大学生信息知识来源,扩大了人际交流范围,丰富了业余文化生活,培养了认知和思维能力,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参与、进取、选择、勤奋的社会精神。在网上,大学生可以直接接触、参与、感知外部世界,充实了精神生活,可以不受传统文化、道德、校纪校规的约束,回归"本我"或"虚拟理想的我",使身心放松,缓解学习与工作压力,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但另一方面,网络社会的虚拟性淡化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青年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健康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当代大学生年龄一般在20岁左右,正值青年期,其人格的需要结构和其他素质结构正逐步成熟。这个阶段也是大学生个体社会化过程质的飞跃时期,是初次社会化把一个尚未具备社会成员资格的人转化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完成时期。因此,我们要结合网络文化的特点,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促进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使网络成为大学生健全人格的推进器,即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上网心态,培养大学生积极的现实生活态度,在高校内可以采取网上和网下两种形式开展心理咨询。

三、网络文化对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影响

网络是一个没有边界的世界,不同的文化形态、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方式等在这里交融。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道德素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虚拟性,我们面对的网络信息并不全是真实的,其中有相当多的信息是错误的和虚假的,甚至是有害的。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在面对互联网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对网络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做出审慎的判断。其次,匿名传输是网上信息传输的一大特色,而且这一特点往往造成人们在网上信息传递和信息交流中责任意识的淡化。为此,要教育大学生做一个有道德的网络用户,严于律己,积极履行维护网络信用的责任,不造谣、不传谣。

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作为掌握高知识、高技能的大学生己成为网上最为活跃的群体。其网络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也直接影响着我国未来网络社会化建设的道德基础。大学生如何适应网络社会生存的需要,如何在网络空间中获得健康、和谐、全面的发展,其网络道德素质的提高至关重要。

四、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影响

首先,网络文化的交互思维方式,使得大学生们在多维的相互沟通中获得思维的启发和创新的灵感,提高思维的创造性。大学生可以在网络这个开放自由的空间,任意飞翔,奔放思绪,有利于形成培养创新素质的氛围和环境。

其次,网络文化的平等性在一定程度上使大学生摆脱了对知识权威的抑制、摆脱从众心理,更有利于创造性的发挥。网络文化的丰富性和共享性使大学生能够获得更充分的知识和信息的支持。多元的网络文化的交流和碰撞,能够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的念头,更能够产生思想的火花。交互的网络思维方式,是由多个思维主体通过网络实现信息交换和情感交流的,大学生们在多维的相互沟通中获得思维的启发和创新的灵感,提高思维的创造性。

最后,网络文化的时空属性和超文本阅读方式,不仅开拓了大学生的文化视野,变革了大学生的文化接收方式,而且也开辟了大学生发展创造思维的空问。网络给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使大学生有可能直接接触到世界上先进的思想理论、信息技术,冲破传统的思维束缚,甚至现实世界束缚,自由地在想象的、"虚拟"的世界单翱翔,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超前思维和创新思维。

网络文化作为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新技术革命的象征,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思维方式。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文化范式,极大地影响和改变着大学生的行为准则、思维模式和求知途径。实践证明,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素质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因此,我们要站在关心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高度,正视变化了的客观世界,针对信息社会的新特点,转变工作思路,未雨绸缪,积极应对,正确认识网络显性和潜在的影响,进而利用网络优势,排除消极因素,努力将大学生培养成2l世纪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张立昌.创新.教育创新.创新教育汇[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9,(4).

[2]网络文化与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2001,(2).

篇5

关键词:大学文化;网络文化;管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4-0169-02

大学文化是大学与文化的有机结合,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在21世纪的新形势下,大学文化成为高校推动自身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大学文化愈来愈成为高校增强吸引力的重要手段,也成为高校扩大影响力、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高校网络文化以不同功能和形态不断涌现,已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可或缺的载体和阵地,发挥着思想引导、舆论宣传和氛围营造等功能。目前高校普遍都建立了校园网、新闻网以及辅导员博客、BBS论坛、微博、微信等多种网络文化平台,但很多都局限于日常性事务工作、内容丰富性不高、主题性不突出等问题,致使很多网络文化平台缺乏对大学生的吸引力,难于发挥网络文化平台对大学文化建设的积极作用。其中的管理机制的问题,是大学文化建设与高校网络文化发展的重要突破点。

一、大学文化的特点

大学文化首先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包括大学生、大学教师以及相关配套的硬件与软件设施的有机整合。同时,大学文化秉承着对知识的传播、整理、创新与交流,对真理的思考、追求与探索。从古今中外的大学建设而言,不同的文化体系下所建构的大学文化各有不同,但是,从中国目前整体的文化建设而言,大学文化的特点又具有很多相似之处。在此,我们仅用宏观的角度对大学文化的特点进行解读,大学文化是大学思想、制度和精神层面的一种过程和氛围;是理想主义者的精神家园,是大学里思想启蒙、人格唤醒和心灵震撼的因素的结合体。随着时代价值多元化的发展,不同时代的大学文化呈现出不同的特质。当代大学文化的蓬勃发展,铸就了当今大学文化的诸多特点。

首先,大学生作为大学文化的主体,承载并体现着大学文化特质。不难看出,当代大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与日俱增。虽然大学教师与管理者包括后勤人员是大学校园的常驻主体,但是,大学文化是通过大学生的日常活动、学习成果以及大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力而体现出来的。这种特质的形成,与大学本身的校园文化与教师引导紧密相连,又与大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息息相关。由于当今的大学生受到社会外界信息咨询的影响更为广泛,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以及学生与社会之间的联系渠道更为多元化,使得当今大学生的思想更为活跃,受到的文化影响更为深刻,体现在学习、生活中的思维方式更与当今社会关联密切。

其次,大学文化的担当者即大学生的文化素养,与时代紧密相关,而今,学生通过微博、QQ、微信等方便快捷的通信设施,及时关注着大学校园内外的各种动态、各种信息与各种价值评论。大学生的思想就在这种多元化的影响下形成并发展着。这也成为当今我国大学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利用网络平台加强大学文化的建设,成为当今的主流趋势。这一方式的应用,一方面使得大学文化的建设更为多元,另一方面也迎合了当今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亦成为当代大学文化的主要特点。

最后,当今的大学文化建设必然与高校网络文化紧密相关。由于数字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大数据时代的兴起,高校教育一方面引领着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社会的信息化、网络化与数字化冲击着高校的文化建设并影响着高校师生的价值观。在这样的大环境、大背景之下,高校网络文化的建设与管理机制对高校文化的影响显得尤为突出,当代大学文化的特点必然也必须涵盖着网络文化。

二、网络文化对大学文化的影响

网络文化可以区分为主流文化与网络亚文化,两种文化在表现形式与影响方面略有不同,但是都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对大学文化产生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网络主流文化与网络亚文化是相对而言,二者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都具有一定的影响,进而对大学文化的建构与发展也产生相应的影响。

网络主流文化特指在当今诸多官方网站中传播的信息与价值观念,同时包含着高校本身的网络文化建设内容与建设机制。这一文化现象与社会主流文化相互呼应,大学生在高校期间,接受的网络文化大多来源于此。每天学生浏览的信息与受到的价值多元的影响,主要从网络主流文化中汲取,比如新闻、公告、通知,同时也涵盖着诸多影响价值观的哲理、美文等等。这样的主流文化形式与内容与高校对学生教育的内容互相呼应,同时成为正能量传播的主要途径。

作为网络亚文化载体的互联网,为网络亚文化营造出宽广的平台,各种ID背后传播的、被影响的都与网络亚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尼葛罗庞帝说:“数字化会改变大众传播媒介的本质,‘推’送比特给人们的过程将一变而为允许大家(或他们的电脑)‘拉’出想要的比特的过程。”[1]这一特性也促使网络文化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当代大学生通过微信、微博、QQ、社交网站以及BBS等方式表达着个人的观点,这种观点的表达很多时候受到网络亚文化的影响,由此出现了火星文、包括一些网络符号,其包含各种语言与特殊符号所组成的、旨在传达个人意愿的网络流行语中。例如“给力”、“神马都是浮云”、“童鞋”、“盆友”、GG(哥哥)、BS(鄙视)、跟帖、汗、■等。这些词汇被青年大学生所热衷,甚至将这种亚文化形式内化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除却网络主流文化与网络亚文化,不难看出,在网络文化流行的今天,一些负面影响、负能量的信息内容与形式也影响着大学文化,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与网络主流文化形成了对抗。如果说网络亚文化对大学文化的影响还是娱乐与消遣式的,那么网络上一些负能量信息以及网络水军等现象的出现,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与大学文化的构建显然构成了一定的威胁。尤其是一些诈骗信息、颠倒是非黑白的报道与评论、不良网站的存在等一系列的问题,对大学文化的健康合理建构形成了诸多负面影响。

进入大学阶段的学生,其价值观处于关键的建构时期,这一时期的学生所构建的价值观与价值体系将影响其一生。而当代90后大学生的特点是情感丰富却又神经敏感,有强烈的交流与倾诉欲望但是又不愿意让自己的诸多想法与精神世界被大众窥探,而虚拟的网络给了他们一个发挥与倾诉的空间,甚至不去发表任何意见也在心中产生些许共鸣。这也是他们更加热爱网络的原因,可以毫无暴露却又可以酣畅淋漓地表达,无论这种表达的形式是隐性的还是显性的。正因如此,网络文化管理机制的有效建立更显得突出与重要。

三、网络文化管理机制

网络文化虚拟性特征对于大学文化求真精神是一项巨大的挑战,网络时代下的大学生在传播媒介的使用、信息意识和国际视野上超出了他们的师长,与之相伴随的,则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强烈感受到的互联网文化对大学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带来的冲击。同时,应当看到的是,网络文化与大学文化并非对立,而是属于大学文化建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的大众化特征对大学文化民主精神的促进作用显而易见。大学倡导民主的文化精神,即追求校园民主与社会民主进步的精神,在学术上,强调真理面前、学术面前人人平等,特别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在学术研究问题上的平等关系。这对于网络文化管理机制的建设具有积极导向作用。网络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接受社会信息的主要渠道。根据近年来全国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数据显示,当前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和方式为网络,占到80%以上。网络文化管理机制的建设也应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在网络文化语境下为大学文化的构建提供有力支撑。

第一,网络文化管理机制虽然名为管理,但是管理的学问需要高校的反思,因为当今高校网络文化管理面对的是90后大学生,他们心态开放,易于接受新鲜事物,有着超强的创新精神与探索欲望。同时,90后大学生热衷于标新立异的文字与装扮,这在很多90后的QQ空间中得以彰显。高校的网络文化管理可以顺应这一趋势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模式。例如在校园网的建设中,语言与形式更加贴近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与用词习惯,这样的文化传播显得更为轻松与易于接受。包括价值观的讨论,不再是学生被动接受,而是学生主动讨论与思考,让大家有机会去发言,表达个人的观点,管理不是管制,而是积极合理的疏导与引导。

第二,建设健全高校网络文化活动。当今高校的各种活动名目繁多,在整体的文化大环境下,高校的网络文化活动略显单薄,一方面这样的活动经验缺乏,正因为缺乏,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通过网络文化活动可以更为直接和真诚地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引领学生的文化价值观念。同时建立高校网络舆论引导机制,可以设立高校网络舆论引导人,这一人选的确立,必须既是真正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思维与心理,又是能够通过令人心悦诚服的方式引导大学生,使他们在高校网络文化的大环境下实现自我价值,又能合理积极构建健康的价值观念,这也是高校网络文化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

第三,高校网络文化管理的建立,虽然不能保证一定要超前,但最基本不应该是滞后的,底线是与社会大环境的同步。所以,管理机制中的滞后因素要及时排除与清理。在网络文化的管理过程中,要能够包容这些多样性和差异性,改变过往文化管理的强制灌输和自上而下的固有模式,以平等的姿态对待大学生在网络文化中的表达,同时发挥大学生的主体原动力,使学生自觉产生对高校网络文化的认同。

由此看来,针对大学生思想特点兴趣爱好,打造高校网络文化精品,使之成为大学生接受社会信息的重要有效载体,突出吸引大学生兴趣与关心的功能设置,构建多样性的大学生喜爱的网络社区,发挥大学生主体性创造力量,通过网络文化的积极作用建构并凸显大学文化特色,是今后大学文化建设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美]尼葛罗庞帝.数字化生存[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103.

收稿日期:2014-10-21

篇6

(一)大学生对网络文化关注度高

调查显示,大学生平时接触到的几种流行语中关注“网络炒作”的占多数;关注“寂寞语式,杯具用语”、“火星文”和“非主流”的大学生人数紧随其后;关注“人肉搜索”的大学生占总调查对象的30.3%;关注其他类型网络文化的占25.0%。说明大学生平时愿意关注网络流行文化,跟随网络文化潮流。50.0%的大学生“偶尔关注”时下的焦点和热点问题;42.0%的大学生会“经常关注”;“每次都关注”的大学生占4.4%,只有3.6%的大学生选择“没关注过”。数据明确显示,大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关注度高,如表2所示。

(二)大学生对网络文化活动的参与度广

大学生不仅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度高,参与度也比较高,69.9%的大学生会利用网络对时下的焦点话题发表文章或者评论,说明大部分大学生有热情有行动力,积极参与网络文化。另外,大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多种多样的网络文化活动,利用网络参与各种与实际生活接轨的活动,比如网上购物,网络交友等。如表3所示。

(三)大多数大学生对网络文化有防备心理

表4显示,73.9%的大学生对网络文化有防备之心;10.0%的大学生不相信网络文化;11.5%的大学生崇尚网络文化,希望自己也能参与。随着网络文化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像网络恶搞“杜甫很忙”这样的网络文化副产品。38.5%的大学生对网络文化副产品“没有太多看法,只把它当成一种单纯的搞怪行为,乐一乐就过去了”;21.2%的大学生认展”;17.7%的大学生认为这“与网络本身性质与网民素质有关”;12.6%的大学生认为“这是一种对社会权威的颠覆,为草根群体争夺话语权的有意行为”;10.0%的大学生认为这“与社会目前的氛围有关”。可以看出,大学生对网络文化的态度比较客观,虽然有部分学生崇尚网络文化,但大多数学生仍然对网络文化有防备之心。同时,多数大学生认为网络文化副产品只是单纯的娱乐搞怪行为,与目前的社会氛围,网络本身和网民的素质都有关。可见大学生能够客观的看待网络文化以及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

(四)大学生热衷使用网络流行语

大学生经常使用的网络流行语有“MM”、“886”“神马都是浮云”、“内牛满面”、“亲”、“伤不起”等。由于调查时间的不统一,这些网络语言也随时间先后出现的频率不同,可见网络流行语以难以预料的速度在呈现新的变化。这些网络流行语无一不简单明了地表达了大学生的生活状态、情感状况和对价值的判断标准。同时,他们不仅在网络上流行,很多也融入到了现实生活中,成为生活中的流行语。

二、大学生对于网络文化的态度与行为

(一)网络文化为大学生学习带来便利

通过调查,77.9%的大学生认为通过网络文化能够开拓视野,拓展知识面;74.8%的大学生认为通过网络文化“获得很多音频、视频资料,丰富了精神生活”;67.5%的大学生认为通过网络文化“获得很多学习资料方便了学习”;52.4%的大学生选择了“认识了很多朋友,通过与网友交流减轻了压力”;15.7%的大学生认为上网花费太多时间,会影响学习。由此可见,大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受到了网络文化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大学生高度关注和参与网络热点问题

大学生对网络文化的关注度和参与度比较高,他们经常通过网络听音乐、购物,关注社会焦点问题并积极发表意见、参与讨论,尤其是通过微博等方式发表自己的观点。微博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种传播媒体普及到5000万人,收音机用了38年,电视用了13年,互联网用了4年,而微博只用了14个月”[1],可见微博传播的速度之快,范围之广,影响之深,而这种影响在公共事件和公共领域更为明显。2010年“我爸是李刚”经过微博爆料,人肉搜索,在网络上大范围流传,以表达对这种嚣张狂妄和无视法律的抗争,最终正义得到伸张,平复了网民的愤怒。从2006年彭宇案引发至今的“老人摔倒了扶还是不扶”的大讨论,2011年“小悦悦”事件,都通过微博的形式掀起了激烈的争论,引发人们对道德底线的思考。2012年黄岩岛事件激起微博网民集体讨论,一方面使社会公共事件更加透明,让大学生坚信正义的存在,对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进一步加强,但另一方面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缺乏完备的判断能力和辨别能力,如果这时候不加以正确引导,很可能形成错误的价值判断,对这些公共事件形成扭曲的认识。

(三)大学生能够正确看待网络“红人”

网络平台造就了数不胜数的网络红人,“芙蓉姐姐”的雷人造型,胡戈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筷子兄弟”的过往青春,“龅牙哥”、“茫然弟”等一夜之间都成为了家喻户晓的网络红人,文化的主客体没有了界限,精英和大众享有了同等的话语权,除此之外,还有“杜甫很忙”、“诸葛亮不亮”等网络恶搞人尽皆知。大部分大学生对此都有防备之心,认为这纯属娱乐,能够正确客观地看待网络文化的积极方面与消极方面,愿意自觉抵制网络糟粕文化。

(四)网络文化的虚拟性与大学生生活的现实性接轨

大学生中最为普遍和广泛的网络文化现象有听音乐、网络交友聊天、查阅资料、观看网络视频、微博论坛、网上购物、玩网络游戏等。过去听音乐通过收音机、录音机或者CD机,而现如今通过网络听流行音乐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人的交往通常是在人的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这种交往往往会受到交往工具和通讯工具的限制,而现如今人们通过QQ、电子邮件等网络通讯工具拓展了交往的时间和空间,这种虚拟性弥补了现实的不足,是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主要工具。网络购物已经是大学生购买物品的重要渠道之一,它将网络的虚拟性与实际生活的现实性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大学生在网上选购好需要的物品,通过网上银行付账,再通过物流公司将物品送到购买者手中,完成了由网络虚拟性到实际生活的现实性的转化。然而虚拟的网络背后是现实的人,这些活动虽然给大学生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由于网络上存在大量不良信息,网络安全难以保证,网络道德感弱化,网络欺诈、网络侵权等层出不穷。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担负了重要的义务和责任,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他们正确地从事网络文化活动。

三、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塑造合格公民

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任务。要认真贯彻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加强和改进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加强网上舆论引导,唱响网上思想文化主旋律。通过网络文化建设,积极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公民行为,提高公民公共道德、公共责任,塑造合格与成功的公民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发挥校园网络文化功能,提升大学生公民意识

在互联网整体格局中,目前高校红色网站与一些规模较大的商业网站或社交网站相比,对大学生的影响力还相对较弱。因而,学校必须将网络文化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中,不断提升校园网络的吸引力,引导大学生在网络中汲取营养,陶冶情操,增强自觉抵制各种不健康思想的能力。要建设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网上思想文化平台,努力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倡导科学精神,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建立符合大学生特点的,融思想性、教育性、艺术性和现代性于一体的“红色网站”。要在内容上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并提供和完善各项有益于大学生的网络服务,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成长成才需求,增强其感召力;建立师生互动平台,真实地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的实际情况,让大学生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努力使红色网站成为大学生喜爱的网上精神家园,从而使学生愿意进入红色网站,愿意接受先进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公民意识和公民水平。

(二)推进网络价值观教育,提高大学生公共责任

网络语言随着网民不断增多和时展在不断的壮大,新词语层出不穷,深受年轻人的喜爱。大学生也是追捧网络流行语的主要群体,这些网络流行语的使用既有一定的时代性也体现了时下大学生的价值观念。由此,思想政治教育者不得不思考将这种话语体系用于教育中,切实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加强网络文化的宣传教育,利用网络语言的优势,发挥其信息传播功能,扩大学校教育的覆盖面,让大学生对网络文化有清醒的认识,提高大学生对网络文化善恶美丑的判断能力和辨别能力,提高道德自律和自我约束意识,从而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自觉接受先进文化熏陶,抵制网络文化垃圾的腐蚀,提高在公共领域的行为规范,按照合格公民的要求提升自身素养[2]。

(三)加强网络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教育,确立大学生公民公共生活观念

网络文化的发展给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同时也对大学生的道德水平和法律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网络道德素质和网络法律意识的建设却远远滞后于网络发展的速度,导致部分大学生网络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淡薄,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素质和网络法律意识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教育网站和网校暂行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建立高校校园网络管理制度,使校园网络的运行和管理有法可依,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网络法律,抵制网络糟粕文化,远离网络犯罪,自觉履行法律义务和社会责任,确立大学生公民公共生活观念,做合格守法公民。

(四)创新网上与网下教育模式,培养大学生健全的公民人格

虚拟空间的问题是对现实世界的折射,网上的问题根源在网下。通过网上和网下的互动,引导大学生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培养大学生健全的公民人格。现实社会中,人们为人行事都要考虑周围人的反应,这种无形的道德监督抑制了人们恶的冲动。但在虚拟的世界里,这些规范似乎显得模糊不清,没有人监督,没有边界,人们可以无所顾忌。网络活动从表面上看,是自己在与电脑这台机器以及机器上显示的符号打交道,实际上是在与通过符号与之交流和操作电脑的另一网络主体打交道。因此,网络文化教育要注重学生的知行统一,一方面在网上教育活动中,要注意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内容赋予更多的趣味性,另一方面在网下开展丰富多彩的弘扬主旋律的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体验和实践中不断健全公民人格。

(五)加强校园网络文化队伍建设,形成网络文化教育合力

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网络并占领网络文化阵地的主要力量,这不仅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掌握扎实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了解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法学等相关学科知识,而且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敏锐性和鉴别力,同时还要重视学习互联网知识,提高网络语言应用能力,积极营造正确的网络舆论,不断提高网络文化引导的能力与水平,引导大学生自觉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其次要强化网络教育队伍。要在学校宣传部设立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专门机构,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具体负责学校的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工作。三是要建立健全高校网络评论员、管理员和信息员等网络文化管理队伍,形成各方配合、责任明确、优势互补的工作队伍体系。

(六)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环境,营造网络文化良好氛围

篇7

[关键词]网络文化;生态德育;作用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1]网络文化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文化形态。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已经影响到了我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网络文化作为一种隐性环境,对高校生态德育系统的影响也是多层次、多方位的。因此,应当高度重视网络文化在高校生态德育系统中更好发挥其应有价值的探究。

一、网络文化的含义及其育人的特点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网络已成为人民相互沟通和交往的新手段。网络作为一种全新的生存理念必将冲击着多元世界和多元文化,将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网络的产生给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带来了深刻的变革,也使我们具有了全新的生产生活方式。网络以其开放、快速、渗透的特点对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心理特征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新的价值取向。可以说,网络不仅是一种先进的高科技手段,还是一种文化形态。由此可见,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网络文化。网络文化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具有自身特定的涵义。辞海中将文化定义为“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2]根据这一定义,网络文化作为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具有自身的特点。首先,网络文化具有开放性和信息共享性。网络文化能够超越空间的限制而把世界各地的人们联系起来,它完全打破了国界,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交谈,各种信息得到迅速传播。网络是各种文化信息的交汇点,其本身的开放性和共享性使网络文化呈现多元性。其次,网络文化具有虚拟性。网络文化模糊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界限,人们总是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设计自己的个性形象,可以体验在现实生活中无法体验的活动,或者再现生活情景。这种虚拟性有利于人们及时解除压力,释放情绪。最后,网络文化具有自由平等性。在网络的世界,网民之间都是平等的,不论其国籍、身份、地位、性别、年龄如何,人们可以在网络中释放情绪、畅所欲言、自由表达思想,不必有所顾忌。

网络文化在高校生态德育系统中,还具有育人的特点。网络文化不仅提高大学生的物质生活质量,尤其可以丰富其精神生活。网络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媒工具,学生可以及时获取丰富的知识,不断地扩大自己的视野,有利于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学校德育教育工作能采用多种形式,提高管理工作效率;通过网络可以了解大学生所关心的热点问题以及他们的思想动态,把德育工作融入网络的各种形式当中,以增强感染力和影响力;通过网络可以建立红色网站,宣扬社会主旋律,培养大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这一直是网络文化的主体。通过红色网站,大学生可以了解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了解落后地区的发展和弱势群体的生活,以增强自身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总之,网络文化有着深刻的育人特点,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使其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网络文化与{校生态德育的关系

人类创造了网络文化,同时网络文化也影响着人类社会。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具有极强的渗透性和快速传播性,传播的渠道和内容比传统的渠道和内容更加广泛,使人类社会的物质文化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网络文化的特点决定了其对高校生态德育系统的影响是多方位、多层次的,它极大地影响和改变着高校生态德育实践活动,使学生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所谓生态德育,不是生态伦理学,也不是生态道德,而是一种生态教育活动,一种新德育观。它是指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观点出发,引导受教育者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和更好地享用自然、享用生活,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文明行为习惯。它要在受教育者的思想上树立一种崭新的人生观、自然观和生存发展观,并合理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意识地控制人对自然的盲目行为。生态德育作为一种新道德观,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它不仅是人类社会道德素质和水平发展的必然产物,更是人类社会走向更高文明的重要标志。正如恩格斯说的那样:“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3]和谐社会下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能力是高校生态德育工作的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具体来说,生态德育是指教育者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相互依存、和谐相处的生态道德观和人类的长远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引导受教者养成生态保护意识和相应的道德文明习惯,自觉遵守社会规范,最终促进自身的和谐发展、健康成才。目前,生态平衡已成为人类生存、安全、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内容,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因此,生态需要也已逐渐成为大学生的新需要。网络文化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本身就具有极强的时代性,理应担负起宣传主流文化的重任,因此,网络文化为生态德育教育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教育渠道。

{校生态德育不同于传统德育,它是一种体验性和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外部世界保持开放交流的状态,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人生,借助实际体验扩展和丰富自我精神世界,促进健全人格的发展。生态德育作为一种新的世界观、人生观、自然观和生存发展观,它教会学生不仅要为自己的利益着想,也要为他人乃至整个人类的利益着想,同时也要做一个和谐的人,使学校德育与社会生活保持一致,加深同家庭及身边人的沟通。同时丰富生活化内容和文化内涵,保持学高校生态德育系统的持续、稳定与和谐。由此可见,{校生态德育系统主要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手段与内容和教育环境等因素构成。网络文化作为新型文化形态,不仅肩负着宣传主流意识形态、丰富大学生文化生活促进其和谐发展的重任,保持高校生态德育系统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联系,丰富教育内容和手段,同时还沟通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维持{校生态德育系统的持续、稳定与和谐发展。可见网络文化在高校生态德育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网络文化在高校生态德育系统中的作用

首先,网络文化不仅塑造了高校生态德育系统中受教育者的个性,同时也使教育者能够及时掌握受教育者的变化,调节教育内容和手段。高校生态德育强调教育应关注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关注学生主体道德需求和品德心理的发展规律。而网络文化作为现实生活中文化形态的新内容,它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网络拓宽了教育的范围,受教育者通过网络论坛、BBS以及聊天软件等各种网络形式和教育者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沟通,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信息,他们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毫无顾忌地敞开心扉发表见解,增强了大学生对活动和交往的参与性。网络文化能够使大学生在参与网络道德文化建设中体现自我道德价值,体现自己的个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自觉地培养自己的德行,“使德性成为自觉意识、自觉习惯、自动要求,成为道德自律。”[4]网络文化对道德的直接作用在于,网络文化所具有的开放性、交互性,以及覆盖广泛的特点,为大学生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加强了学生与外界之间的社会联系和社会交往,使个体可以了解到不同的文化信息和价值观念,为个体的个性释放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网络文化对教育者来说,可以使教育者了解和掌握更多的信息。通过网络及时了解受教育者的疑虑和问题,通过交流及时引导,从而增强高校生态德育的实效性。

其次,网络文化增强了高校生态德育系统中教育手段的丰富多样性。网络文化的价值体系是多元一体的,它加快了社会文化交流的速度,拓宽了道德活动的范围,增强高校生态德育教育内容的多样性,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多元文化信息,使大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了解更多的社会知识和道德知识。在网络环境里,大学生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多方面的信息,甚至自觉地按照其要求加深自己的道德认知、约束自己的道德行为,认同或净化自己的道德情感。网络文化在高校生态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上突破了传统,采用多种不同的有效手段去解决思想道德的问题。传统的道德教育多采用灌输式的教育手段为主,在课堂采用摆事实、讲道理,有针对性地去说服教育,这种方式在短时间内能产生良好的结果,但教育效果缺乏持久性。并且在传统教学活动中,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很有限,只能通过教师、课本和实验室等。网络文化背景下,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可以借助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和广泛的网络资源,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案例式和情景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努力创造“双向交流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能够更多地吸引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有助于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最后,网络文化沟通了{校生态德育系统中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的联系。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说:“教育是社会生活延续的工具”。[5]可见,教育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高校生态德育强调的不是社会个别系统,而是生态德育诸要素的有机结合。因此,德育工作不能单纯的只局限于校内,它要求学校教育要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网络文化作为沟通高校生态德育系统中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桥梁,拓宽了教育的渠道。传统的道德教育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由于受到各种因素及理念的制约,致使德育教育对生态整体性认识不足,忽略了校外德育途径的教育意义,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之间在学生品德形成方面的作用难以产生有效合力,极大制约了学校德育的长期效应与有效性。学校德育不能与外界进行合理的信息交流,文化氛围及教育理念出现凝滞现象,这是一种文化的自我封闭。网络文化则提供了一种开放的双向信息沟通方式,使高校生态德育系统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可以直接交换信息,摆脱了现实社会中角色、地位等偏见的束缚,教育者通过网络还可以及时和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校外的一切动态,以随时调整教育内容,而且受教育者有了更多的选择性和参与性,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并通过自己的实践和理性思考做出选择和判断,不断完善自己的道德生活,这时可以说学生具备了“真正人的道德。”[6]

总之,网络文化是现代人必须面对的现实。在高校生态德育系统中网络文化不仅塑造了高校生态德育系统中受教育者的个性,同时也是教育者能够及时掌握受教育者的变化,及时调节教育内容和手段;增强了教育手段的丰富多样性;沟通了中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的联系,增强高校生态德育的效力,使高校德育生态系统具有勃勃生机和强劲的更新能力,保证系统中诸要素以最优化的方式结合形成合理的结构,以形成最优化的整体合力,这是应对当代高校生态德育困境的现实选择和迫切要求。

参考文献:

[1].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

的社会建设 [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7:37.

[2]辞海编辑委员会. 辞海[M]. 上海:上海

辞书出版社,2000:1858.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3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2:435.

[4]旷永青.新形势下高校实施生态问题探

略[J].学术论坛,2007,(8).

[5]杜威. 杜威教育论著选[M]. 上海:华东

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12.

篇8

当今的时代是文化作用日益彰显的时代,在网络发展全球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文化的因素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许多政治家、学者注意到文化在国际关系、制度变迁、人类进步等领域产生的重要影响以及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在其《文明的冲突》一文中指出,人类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将不再是源于经济因素或者意识形态的因素,文化方面的差异将成为人类分歧和冲突的主要原因,主宰全球关系的将是“文明的冲突”。亨廷顿的这一观点虽然有些过激,但是提醒了我们文化在各个领域中的重要作用。文化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概念,它是人的生命存在方式和生命生成方式,宽泛地说,人类社会的形成过程也是文化的产生过程,文化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是人类社会活动的总和;文化一旦产生,对人有着教化作用,所以在希腊语中,文化一词就有“耕种、培育、教化”的意思。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给文化定义为:文化是指包含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的能力与习惯的复杂整体[1]。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也是人类文化的发展史,从历时性角度来看,在人类发展初期,文字还没有产生时,人类的文化便是以语言为载体的语音文化,伴随着文字的产生,文字为载体的符号文化便应运而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发明为人类文化开启了新纪元,基于计算机信息为载体的网络文化诞生了,人类文化从此进入了以网络、计算机和信息资源为基础的新阶段。互联网萌芽于上世纪60年代末。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节点或数据包交换机第一次把交换机和电脑主机联系在一起,实现了主机对主机的交流。研究人员后来将这一发明称之为Internet的第一声啼哭。80年代初,形形的网络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网络之间互相联通的需要也日益加剧,引致了当今互联网协议TCP/IP的诞生,从此以后网络世界开启了发展的新纪元。1987年9月20日22时55分,北京计算机应用研究所向世界发出了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越过长城,通向世界”,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互联网。1989年11月,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简称NCFC)正式启动,1993年NCEC主干网建设,实现了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三个院校网的互通。1994年NCEC首次实现了我国与Internet的直接连接,翻开了互联网在中国发展的历史。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互联网用户数量呈指数增长趋势。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随着互联网络的普及,网络文化的发展异军突起。时至今日,网络文化已经发展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网络文化主要是指在网络上以声音、视频、图像、文字等众多形态呈现出来的文化成果。网络文化的内容非常广泛,外在形式多种多样,包括网络新闻、网络游戏、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论坛等。相比较传统媒体,网络有信息量巨大、传播速度快、多向度互动等传统媒体难以企及的优势。

二、网络文化的基础及特征

网络文化有其物质基础和价值基础。开启于20世纪70年代的信息革命使网络文化的物质基础成为可能,用曼纽尔•卡斯特的概念来概括就是信息技术范式构筑了网络文化的物质基础[2]。开启于20世纪70年代的电子信息基础与20世纪90年代的世界互联网共同支撑起网络文化的物质基础。信息技术范式使比特信息流符号化成为可能并成为现实,网络文化的文化气质与文化精神就凭借比特信息流的符号化,而在一个个节点的电脑屏幕界面上流淌着,与此同时,借助电脑屏幕界面塑造着他者并被他者所塑造,网络文化就在多向度、多维度、多层次、多场域的塑造与被塑造中而被塑造出来。网络文化的价值基础就在于可能性,恩斯特•卡西尔对乌托邦的赞扬可以很好地诠释网络文化的可能性价值:乌托邦的伟大使用就在于,它为可能性开辟了地盘以反对对当前显示现实事态的消极默认。正是符号思维克服了人的自然惰性,并赋予人以一种新的能力,一种善于不断更新人类世界的能力[3]。网络文化不是乌托邦而是客观存在,但客观存在的网络文化却于客观存在的必然性中彰显其独特的可能性价值。从历时性角度可以将文化分为传统文化、现代文化、后现代文化。从共时性视角可以将文化分为器物层面的文化、制度层面的文化、观念层面的文化等。自从网络产生后,依托网络所产生的文化打破了传统文化的旧有格局。相比较传统文化而言,网络文化又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

(一)网络文化具有超时空性

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使地球真正成为村落,不论是远隔重洋还是阻隔万山,在网络的世界里都可以达到近如邻居的状态。网络信息是按电子运行速率来传递的,一种文化观点可以瞬间传遍有网络的每一个角落。它的传播不受传统印刷行业的制约,不受时空限制,无论你在地球的任何角落,只要你在具有网络的终端,你就可以尽情地冲浪、灌水。网络文化的超时空性带来了“去中心”的结果。在旧有文化的格局中由于受到印刷行业、媒体行业的限制,所以产生了许多的权威,甚至垄断。一些弱势群体在这种格局中没有发言权,甚至逐渐被边缘化,“中心”和“边缘”就此形成。网络诞生以后,这种旧有的格局被打破,文化的传播不再受到传统的束缚,也就无所谓“中心”与“边缘”,所以在网络文化的世界里,草根文化、弱势文化进入了狂欢的时代。正如英国学者约翰•诺顿认为“:计算机世界是我所知道的唯一真正把机会均等作为当代规则的一个空间[4]。”

(二)网络文化具有平等性

网络文化是一个开放型的文化,参与主体不受屏障限制,只要有网络的计算机终端,任何主体都可以参与。在网络的空间里每个主体都是平等的。网络世界的主体不但是网络文化的传播者,同时又是网络文化的接收者,所以他们既是主体又是客体。随着网络的普及,使用网络的成本越来越低,人人平等参与成为可能[5]。在网络的世界里没有身份的区分,没有性别的区分,没有权威的区分,不论你在现实世界中是何种身份,在网络世界里,你都可以随意点击你所喜欢的页面,随心所欲地去浏览、下载。网络文化的平等性不单单体现在参与主体之间的平等上,同时还体现在网站之间的平等。在网络空间推行公平竞争,网站之间的发展机会是均等的,无论规模大小,只要你能赢得网络主体的信赖与认可,网站就具有无限的发展空间。这也是互联网得以不断发展的根本原因。

(三)网络文化具有虚拟性

传统社会,网络没有诞生时人们都是生活在现实的物理空间中。从传统的生活方式进入到网络社会后,人们的生存空间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类主体由原来物理空间单一的生存,变为在不同的空间中进行转换。在传统的物理空间中建立起来的固有的人际圈正在被网络世界的全新空间所取代。这种网络世界的空间具有“虚拟性”,这种虚拟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运用科技手段与数学模型,将客观存在的主体与客观世界“数字化”后成为一种符号。基于此所形成的文化就是网络文化,所以虚拟性是网络文化的基本特性,网络文化的创建过程就是其虚拟的过程。二是虚拟意识,虚拟意识是指人们在网络社会中形成的观念。在网络社会中,人们的交流和互动依靠的是虚拟技术,因此,在网络社会中使用网络的主体可以以虚拟的身份出现,在网络平台上进行交流时主体可以隐藏自己的性别、年龄、相貌、身份等,更重要的是人们在网络空间中可以摆脱物理空间中的种种束缚和压力,使人达到自由的境界。正是借助网络的虚拟空间,彻底地解放了主体的思想和本性,主体在网络空间中才找到了真实的自我。在虚拟空间中,人们所表现的东西往往是内心深处的一些道德情操、思想观念等。网络文化将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贯通起来,它不仅是真实世界的符号化,同时也是虚拟世界的真实化。网络文化造就了网络虚拟性与真实性的辩证统一,它一方面使真实世界得以延伸,一方面使网络世界成为一种虚拟的现实,并且由于虚拟性,网络获得超现实的无穷魅力,为实现不可能提供了可能性。

三、网络文化视域中建构思政教育新路径

基于网络文化所存在的许多特性,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交往方式、学习方式、生活习惯以及行为模式、生活态度、心理发展、思维方式、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创新能力等方面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促进大学生的效率观念、平权意识、全球视野和多元知识的形成,为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手段[6]。我们注意到网络文化优势的同时也要看到网络文化的弊端,因为网络文化是一柄双刃剑,网络文化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我们万万不可忽视。中国的高等教育在网络发展的浪潮中被推向世界舞台,随之而来既有机遇又有挑战。大学生是各高校的主体力量,他们能否积极应对网络文化,理性分析网络文化的弊端,吸收网络文化中的优秀成果,直接决定了高等教育能否顺利融入全球化的浪潮中去。在网络文化视域中面对庞大的学生群体,如何充分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如何去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这需要我们在网络文化的视域中建构出一套思政教育的新模式。

(一)建设思政队伍,强化网络学习

首先学习网络方面的知识。作为思政教育工作者,应该紧跟时代步伐,及时学习了解网络知识,及时掌握网络上的动向。当前的各种思想动态往往最先在网上呈现,思政工作者首先要上网。每天能够浏览网页,如校园的贴吧、学生的微博、学生的QQ群等。通过许多网络途径及时了解网络舆论,然后加以教育引导。其次不断学习思政知识,自我强化。思政教育不是一个僵死的一成不变的模式,随着网络媒介的发展,思政教育也是瞬息万变的。网上各种思想蜂拥而来,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还未完全建立,他们涉世未深很难辨别什么是真消息,什么是假消息;什么对自己有益处,什么对自己有坏处。他们往往会随波逐流,这样他们就会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容易产生很强的负面影响。作为思政工作者,此时就要引导青年接受正确的思政,抛弃糟粕。

(二)缔结网络联盟,构建网络文化

首先,建立平台,营造氛围。在校园当中每个部门都应该建立自己的网页、自己的微博。每个学院、系、班级、协会等建立自己相应的微博、QQ群、微信。然后指定政治素质高的老师或者学生进行专人管理。每天一些思政教育方面的新思想、新动态,让所有的受众都处于正能量的氛围当中。其次,谨慎选择,大力宣传。在相关的网络平台,做到每天都有更新,每天都有正能量。例如,在微博上开辟党史上的今天专栏、时事政治专栏、传统文化诵读专栏等。让学生自无形之中接受了思想政治教育,达到润物无声的目的。最后,开展网络活动,树立典型人物。通过各班级、各协会之间网络平台的评比,定期评选出微博达人、网络明星等,将那些切实宣传正能量的老师、同学进行大力宣传,树立典型。在校园之中形成人人追明星,人人成达人的氛围。

(三)加强心理咨询,防患于未然

在网络时代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由心理问题而引致的形形的事件不断发生,高校不但要重视网络文化的营造,还应该加强学生心理问题的干预。在现有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基础上,建立起一支懂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将思想政治教育从单纯的政治教育转变为全面的思想教育。首先,派出相关思政老师学习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通过培训考试,拿到心理咨询的相关资格。其次,做好大学生心理咨询的普查工作,给每个大学生建立完整的心理档案。对有异常动向的同学进行专门的跟踪观察。最后,开展主题为“我爱我”的心理卫生知识普及活动,让相关辅导员、班主任集中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同时利用QQ、微信、飞信等方式进行匿名咨询服务,为大学生提供及时高效的心理支持。

(四)建立长效机制,融通校园文化

篇9

【关键词】网络文化;语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阶段,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进行知识学习、思想交流、休闲娱乐的平台。而网络文化的出现,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新的课题。网络文化不仅对大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正面影响,也会对大学生产生消极、不健康的负面影响。

1、网络文化的基本特征

网络文化是建立在计算机基础上的一种新型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以及制度文化三个方面的内容。物质文化是指以计算机、网络等构成的网络环境。精神文化是指网络文化内容对大学生的影响。制度文化是指以网络有关的规章制度与组织方式等。三种是相互影响、相互转换以及相互制约的,反应了网络文化的特殊性。

1.1网络文化是一种数字文化

网络文化是一种新型文化,具有虚拟性。网络文化的主要特点主要表现在:(1)网络文化并是以书籍、报纸等有形形式存在的,而是以计算机网络无形存在的,必须要通过解码之后才能了解。(2)网络文化不是在人们生活中进行的,而是通过计算机网络的虚拟空间进行的。(3)网络文化不是反应人们现实生活的,而是对人类生活进行再现或仿真的。

1.2网络文化是一种互动文化

网络文化可以真实地反映现实社会,与过往的传播形式不同,网络文化信息具有双向传输的特点。在互联网的上,每个人都是文化的参与者,同时也是文化的制造者。作为一种互动文化,能有效激起大学生参与文化建设的兴趣。

1.3网络文化是一种开放文化

网络文化是一种开放性文化,人们只通过网络就可以享受文化多带来的乐趣。网络是信息传递的一种载体,其内容制约着网络用户的价值取向。

1.4网络文化是一种真实文化

网络文化虽然是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所体现出来的,但网络行为也具有隐匿性。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人们可以将自己最真实的人性展现出来,体现出人性的真善美。

2、网络文化语境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渠道

2.1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相结合

由于网络文化的超时空性使社会与个人的价值出现了一种新的交互关系。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个人的自由显得更为活跃与突出。个体自由与群体责任统一化,已经成为当今时代文化发展的具体要求,而人们更加关注的是精神与物质的结合。在当今社会中,人的精神贫穷更为突出,因此,人们迫切呼唤新文化的出现。面对这样的情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可以被个人价值观所限制,不能只满足自我的需求,而不引导别人需求,更不能只有片面的社会价值观。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说服力,完成时代所赋予的新任务,因此,就要求对新的价值观进行更新与落实。同时,还要适应网络的发展要求,对个人价值也加以关注,注重保护个人隐私。最后,还要避免网络缺陷对个人价值造成影响,强调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在网络文化中的意义,加强对网络文化的管理力度,使网络文化更加健康化。

2.2社会规范与自我教育能力的有机结合

在当今社会中,网络文化在人们生活中传播的氛围越来越广,通过网络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帮助大学生了解社会上各种复杂现象,学会正确分析社会中的人和物,对网络中流通的信息要抱有一种批判的态度面对。根据网络文化的特征,要对当今大学生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培养:(1)学习能力,也就是要教会大学生懂得自主学习,让大学生以学习作为一种手段。并通过学习,了解周围的世界,并发辉自己的专业技能,从而立于不败之地。(2)自护能力,也就是学会大学生懂得对自身的身心健康进行有效保护,使大学生对自己的生活进行合理的规划,上网要适度,生活要有规律,提高精神状态。(3)自辨能力,也就是要教会大学生懂得对网络信息的辨析,在浏览网络信息的过程中,要懂得以正确的立场、观点去学习。(4)自制能力,也就是要教会大学生要懂得克制自己,懂得抗拒外来的诱惑。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道德与法律问题随之出现,而随着网络管理制定的出台,规范网络道德。但由于网络上的信息鱼龙混杂,再加上对大学生的上网行为难以监控。因此,要加大对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力度。

3、增加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内容3.1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认识水平

以网络道德认识为根本,明确大学生的网络文化道德。并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规范教育,将网络道德教育与计算机和网络基础知识进行有机结合,使大学生在浏览网络文化时规范思想道德。

3.2规范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行为

在网络中,要求大学生严格自律,履行自己在网络中的责任,并对自己在网络中所发表的言论负责。同时,大学生严格规范自己的网络道德意识,发挥网络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4、通过采取合理措施,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

要想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就必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才能实现。(1)对校园网络进行完善,建立道德规范的网站。(2)加强网络研究,科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3)对网络规章制度进行完善,加强网络的管理力度。(4)加强领导的统一指挥力度。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根据网络文化的特点,加大网络的管理力度,使网络文化更加规范化。同时要求学生要懂分析网络信息,学会自律,并规范自己的网络文化道德。通过对网络文化的规范,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 网络文化 青少年 思想道德教育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正在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迅速普及并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我国,受网络文化影响最为深刻最为广泛的莫过于作为网络用户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网络文化中的各种因素给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带来机遇,同时对青少年的思想信念、道德观念、行为模式、个性心理等都产生了十分深刻的影响,网络文化给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严峻的挑战。

一、网络文化及其特点

网络文化,从广义的角度讲是指人们借助互联网进行的各种生产和交往活动形成的物质性和精神性财物的总和;从狭义的角度来讲就是通过电脑互联网络进行的各种文化活动及由此形成的文化价值观念的聚合。作为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延伸,网络文化除了具有一般文化的共性特征外,还具有自己的个性特征。

1.网络文化的自由性。“自由是网络之魂”。网络文化的核心是自由、开放性。在网络社会里,每个人都是主体,每个人都有发言权,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不管你地理位置的远或近,经济收入的多与少、教育水平的高或低,随时随地都可以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其中,平等自由地进行信息文化的制造、交流与利用。因此网络世界绝对是一个自由的世界、民主的世界、平等的世界。

2.网络文化的虚拟性。网络文化的虚拟性是指网民在互联网上所处的环境在现实生活当中是不存在的,是一个模拟的空间,这样网民就不再是海德格尔所说的现实世界中的“常人”了。网络空间,是与我们平时生活于其中的物理空间相区别又自身独立的新的空间存在形态。它是通过数字符号0与1的形式――“比特”来表达和传输一切信息,从而把信息数字化了。现实生活中网民的相貌、身材、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被“屏蔽”了,使得网民及其行为具有某种程度的隐蔽性,因而卡西尔说:“人不再生活在单纯的物理世界里,而是生活在一个符号的宇宙中”,网络使“人不仅生活在一个符号的宇宙里中,而且他自身也变成了相应的符号”。

3.网络文化的动态性。网络文化的动态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网上信息更新的快捷性,二是网上信息传递的快速性。网络文化的动态性,使信息的共享与交流成为可能,满足了公众对信息的需求。信息是一种资源,是支持民主的大梁,但是当信息为集权所控制时民主也就被削弱了。网络文化的动态性突破了信息沟通、信息获取途径上的局限,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获取信息、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4.网络文化的开放性。“网络是一个具有高度活力的开放系统,能够无限扩展,只要能够在网络中沟通,亦即只要能分享相同的沟通符码,就能整合入新的节点”。 互联网是一个开放型的网络,这是互联网的根本特征,也是网络文化的最大特征。世界上除了关系国家安全的网站修了防火墙以防御非法入侵者外,其他所有的网站则无一例外地对每一位网民开放。网络文化的开放性,使文化的共享与交流就成为可能。网络上的每一种文化产品和信息资源,不分男女老少谁都可以尽情享用。相隔千里之外的读者可以同时翻阅同一本书的同一页,也可以阅读同一则新闻并同时把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写在同一个版页之上。

二、网络文化给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

网络文化的迅猛发展对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来说是一把“双刃剑”。网络文化既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同时网络文化也给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带来了更为严重的负面影响,致使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1.挑战之一,网络文化内容的多元性导致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受到不良干扰。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但网络文化多元内容的广泛传播削弱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引导作用。同志曾深刻指出:“我们把大门打开了,好的东西进来了,一些坏的东西也会进来,敌对势力也会趁机做文章,西方国家一直没有放松在思想、政治、文化、宗教等方面对我们施加影响和进行渗透。”因此,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占领网络上的思想道德教育这一新领域,以遏制多元的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影响。

2.挑战之二,网络文化的发展易于导致青少年学生交际能力下降,人际关系淡化。参与人际交往等一系列社会活动是青少年学生逐步社会化的一条重要途径。但是,网络的出现虽然使每一个人能够同世界各地的任何一个人进行交流,扩大了交际范围,但是这种互联网中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存在着电脑这一“中介”,是一种“人――机――人”的交往形式,所以并非是现实中面对面的直接交往。这种交往形式具有“去社会化”的特点,使交往双方的诸多社会属性消失了,与真实社会情境中的社会化相去甚远。因为,这种交流方式是通过机器符号实现的,缺乏与人面对面交流的语言表达和肢体语言的沟通,这势必影响个体的社会交往与交流能力的发展。长此以往,势必弱化青少年在真实世界中交往的能力,影响他们的社会化过程和心理健康。

3.挑战之三,网络文化的发展易于导致青少年道德观念淡薄,道德人格缺失。网络世界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法律规范对网民在这一虚拟世界中的行为进行约束和管制,相反网上行为主要取决于网络使用者的道德良知和社会责任感。这样,网络文化的虚拟性、隐匿性的特点屏蔽了计算机前的脆弱的个体,必然会降低舆论及道德规范的作用,必然会造成道德责任的削弱和自由意识的泛滥。青少年作为一个人数众多的网民群体,虽然属于网民中素质较高的群体,但由于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还在形成之中,网络中“黄”、“毒”、“假”、“黑”、“诈”等网络腐朽现象极易吞噬他们的思想,对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造成不良的影响。

4.挑战之四,网络文化的发展易于导致青少年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冲突和失范。网络文化是一种快速多变的文化,每个问题都是多维的、变化的,试图直接给出每个问题的具体答案或者仅用一种价值观念去评判是非几乎是不可能的。尚未具备科学分析鉴别能力的青少年,面对思想文化信息的多向贯通、舆论的多元表达和价值观念的多样化,他们的注意力和兴奋点常常被信息的新、奇、特、异所吸引,价值取向也随着信息的千变万化而飘忽不定;对纷繁复杂的信息文化,他们往往来不及进行理性思考就已全盘接受或陷入无从选择的困惑之中,以至于在社会生活中呈现出双重或多元价值标准共存局面,这无疑会对他们的道德标准、价值观念和政治信仰的确立会造成重大的影响,形成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畸变和冲突。

5.挑战之五,网络文化的发展易于导致青少年的创新能力降低、学业和身心受到影响。网络世界信息传播的特点是高度的图像化。信息高度图像化的倾向往往会导致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用“看”的方式而不是用“想”的方式来认识世界,忽视了追问事物本质的思维方式的作用,它会使人们过多地依赖信息而忽视实践。这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青少年整体素质的提高,创新能力的下降。网络世界的信息不仅传播速度很快而且更新也十分频繁,青少年学生在感受网络快速生活节奏带来的乐趣的同时,也很容易沉迷其中,使得一部分青少年学生在网上的虚拟世界中陷入了非理性的状态,影响到自身的学业和心理健康。

三、加强网络文化中的思想道德教育

面对网络文化带来的挑战,如何充分利用网络这一现代化手段,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是急需解决的时代课题。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必须抓住机遇,更新观念,主动应对网络文化带来的挑战,大胆探索积极有效的措施,努力构建网络文化视阈中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新对策。

1.对策之一,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网络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以为指导的意识形态不仅应当在现实的物理空间领域占据主导地位,而且应当在虚拟的网络空间领域占据主导地位,这既是巩固我国社会的基本经济、政治制度的需要,也是保证我国社会良性运行和有序发展的需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和谐文化的根本,是网络文化的核心,构建网络文化就必须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网络中存在的各种文化、各种思潮,“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使人们通过比较、分析和鉴别,自觉抵制错误和腐朽的思想,缩小其空间和影响力”。这样在网络文化建设中“有利于扩大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阵地,有利于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辐射力和感染力。”在当今时代,只有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网络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才能为网络文化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打造出符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求的思想道德教育平台。

2.对策之二,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构建网络思想道德教育与心里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对于思想道德教育来说,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青少年为本。网络传播技术为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有利的平台。一方面,利用网络的优势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及时地了解青少年思想状况。在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时,始终坚持以青少年为中心,充分理解和尊重青少年,改变过去那种教育者“高高在上”的教育方式,形成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平等互敬的教育局面,使青少年由“让我听”转变为“我要听”。另一方面,利用网络的优势积极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思想道德教育之中。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时要结合心理健康教育,把解决青少年的思想问题和与心理问题结合起来,既培养青少年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又能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和心理调适应能力,真正成为适合时代需要的合格人才。

3.对策之三,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青少年的整体道德水平和道德索质的提升是预防和解决网络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的关键和有效途径。只有不断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提高他们自身的道德水平和道德素质,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才能彻底有效地得到抵制。2001年11月团中央、教育部等单位联合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要求青少年:“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可以说公约的为如何提高青少年的网络道德指明了方向,有利于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4.对策之四,加强网络管理的法制化,实行“依法治网”。加强网络文化管理,是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重要一环。目前,网络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是由于网络政策法规不够完善、管理不规范、缺乏可操作性所致。因此,首先,我们必须加紧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网络法律、法规,把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纳入法制轨道,发挥法律和制度的规范约束作用。其次,政府各相关部门要对网络信息从源头上做好防范,强化对上网信息的监控,当好“把关人”,把有害的信息进行过滤,从源头上净化网络。最后,要对那些以营利为目的的学校周围的网吧加以严格管理和规范,还青少年一个健康、向上、安全的绿色网络环境。

5.对策之五,与时俱进,努力建设一支政治觉悟高,熟悉和了解网络文化的专业思想道德教育队伍。目前大多数高校思想道德工作者较少有人关注“青少年学生在网上做什么”,思想教育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在网络时代,培养一支既懂思想道德工作艺术,又懂得网络技术的思想道德教育队伍显得尤为紧迫。首先,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自身的政治素质培养。思想道德工作者必须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善于对各种文化思潮进行分析、鉴别、判断和引导。其次,要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教育者的业务素质。使其既有思想道德教育的知识和技巧又能熟练地掌握网络知识,有较高的网络技术水平。最后,思想道德教育者要有创新精神。在新形势下,要积极开拓网络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及时解决网络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提高思想道德工作的实效性、针对性,才能成为网络时代合格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

参考文献:

[1]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