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知识培训体会范文
时间:2024-01-12 17:47: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公共知识培训体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还记得经理带领我们学习公司的经营文化—新新人类,贵在科技。经营理念—以质量求生存,以管理求效益,以品种求发展。的确,一个单位应该是一个团结战斗的集体。这个集体靠什么来维系、来支撑呢?那就是精神和理念!这种精神和理念是一笔无形的财富,它激励每一位成员为之奋努力。而事实证明我们公司走这条路是正确的,在07年7月份,我司newmen品牌被认定为中国着名商标。这一特大喜讯将更加激励我们每一位新贵人向更高更好的方向发展。
工作中,主管的一席话,让我们深思。好高骛远是我们这代人的通病,总以为大学毕业应该找过好单位,干一份体面的工作。可现实的残酷很快让我们的梦想破灭了。回头看看我所经历的路,才知道脚踏实干才是真。脚踏实地,树立实干作风。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古今事业必成于实。虽然每个人岗位可能平凡,分工各有不同,但只要埋头苦干、兢兢业业就能干出一番事业。好高骛远、作风漂浮,结果终究是一事无成。
因此,真正静下心来,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一件一件抓落实,一项一项抓成效,干一件成一件,积小胜为大胜,养成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良好习惯。
针对经理让我们学习的“个人执行力”让我从中有很多体会。办公室的工作千头万绪,任务杂。不仅要一丝不苟地对待,更要突出重点,扭住关键。从大处着眼,从细处着力。做好这些更要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严格要求,主动适应工作的需要。
“快”,只争朝夕,提高办事效率。“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因此,要提高执行力,就必须强化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弘扬“立即行动、马上就办”的工作理念。坚决克服工作懒散、办事拖拉的恶习。
每项工作都要立足一个“早”字,落实一个“快”字,抓紧时机、加快节奏、提高效率。做任何事都要有效地进行时间管理,时刻把握工作进度,做到争分夺秒,赶前不赶后,养成雷厉风行、干净利落的良好习惯。
篇2
[关键词]校企合作;理事会;员工培训体系
[DOI]10.13939/ki.zgsc.2016.22.085
1 前 言
随着汽车技术的日新月异、汽车后市场竞争的加剧,高素质的企业队伍成为汽车4S店生存的核心竞争力,而教育培训则是提升员工能力、获取高素质人力资源、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调动广大员工工作积极性、稳定员工队伍的有效手段。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地位,就必须不断地提高认识,完善培训机制,改进培训方式,使培训工作落到实处,保证员工得到终生培训。
2 汽车4S店有多种形式的员工培训模式
汽车4S店依靠厂家的强有力支持,建立了形式多样的培训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2.1 厂家培训
各品牌汽车生产厂家都建立了针对本品牌汽车4S店的培训机制,就是所谓的厂家培训。厂家培训的优势主要有:①培训内容丰富全面。随着厂家培训体系的完善,除了基本的销售和售后业务技能培训外,还包括了各种管理技能培训、沟通技巧培训、核心人员的上岗认证培训等;②培训课程体系设计比较系统。针对不同的岗位类别,有不同阶段的培训课程,并且根据不同岗位的能力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③直接与知名咨询公司合作,培训师队伍较为强大,培训工作较为专业化;④使用在线培训系统,对培训流程的管理更加高效便捷透明,也为员工提供了更多自主学习的课程内容。由于厂家有资源优势和较为健全的培训体系,因此这种形式是汽车4S店的主导培训模式。
从理论上来讲,厂家培训的优势很多,但在实际情况中,由于经销商外出培训的经济成本高、影响日常业务的开展、有些课程内容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性不强、经销商担心员工培训后跳槽等原因,经销商并不是很愿意参加。
2.2 公司层面的培训
公司层面的培训一般都是公司的行政部门牵头组织的全员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新员工入职培训(含公司历史、企业制度、企业文化等)、商务礼仪培训、办公软件操作技能培训、安全管理培训等。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公司层面组织培训的难度较大,原因有以下几点:
①全体员工的岗位分布有较大差异,每个人的培训需求差异大,培训课程的设置难度大;②若将培训需求过于细分,则对培训讲师的要求很高,同时培训组织的规模效应难以发挥;③员工对培训的实用性要求高,而公司层面组织的内容较难满足实用性的要求。
2.3 部门内训
部门内训又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是厂家培训后的转训,二是内部讲师根据实际工作需求自己开发培训课程进行部门内的培训。一般来说,汽车4S店的两大核心业务部门销售部和售后部均配置一名兼职内训师,他们的内训职责主要有:制订部门的培训课程计划、开发内部培训课程、厂家培训转训、内训组织工作等。
内训的优势主要有:①培训时间可灵活安排,大多安排在下班时间后,所以不会对正常业务开展造成影响;②内训的内容更加结合一线人员的实际工作需求,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存在的不足主要有:①内训师一般是兼职人员,所以在内训工作中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有限;②内训师的培训能力相对来讲专业度不够;③由于和部门员工熟悉度高,培训的权威性会受到影响;④内训的组织工作相对比较随意,对人员的参与率、培训的考核、评估及应用等环节较难有很好的管控与执行。
综合以上情况,可以看出,汽车4S店的培训体系表面上是相对全面的,但实际上存在较多问题,不能很好地适应汽车后市场发展的要求,未能很好地解决厂家、4S店、员工之间的需求,必须有其他的培训体系来补充和完善。
3 校企合作理事会下的员工终生教育培训体系
借助校企合作理事会的平台,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系与五个知名汽车品牌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不仅建立了校企共育共管的全程订单化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而且建立了对企业员工终生教育培训体系,在学院内就可以实现对员工的培训。
在学院校企合作理事会的平台下,充分利用丰田、东风日产、长安福特、上海通用、一汽大众等国际知名汽车品牌与汽车工程系相“联姻”的有利条件,汽车工程系组建了丰田、东风日产、长安福特、上海通用、一汽大众的五大教师团队。
校企双方共同培养教师团队,培养的方式有:派送教师赴国外交流学习、到品牌汽车的培训中心学习、到品牌汽车4S店进行实践锻炼、考取厂家的技术等级证书等。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已培养出一支完全满足企业员工培训的师资队伍。
4 培训体系设计的指导思想
4.1 培训体系设计的原则
培训体系设计的总体原则:有利于公司总体目标的实现,有利于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有利于传递信息、改变态度、更新知识和发展能力。
4.2 培训体系的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
培训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要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员工”为中心,以“分析培训需求、确定培训目标”和“培训效果的评估和落实”为基本点。
五个品牌汽车对员工培训的内容、方式各异,员工所需培训内容与时间也是不统一,年初,教学团队的教师深入汽车4S店调研,采用个人访谈、集体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员工在本年度培训的需求,然后通过与厂家的协商,各个品牌制订了每年的培训计划,并向区域内4S发出通报,员工根据自己的时间及所需要培训的内容而进行自助餐式的选择。
4.3 培训形式多种多样
培训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坚持以员工为中心,只要满足员工的自身需求的方法都可以采用。按培训的形式有:职前教育、在职培训、脱产培训等;按培训时间可分为:短期培训、周末培训、晚间培训等;按培训岗位不同可分为:销售培训、维修接待培训、机电维修培训等。
4.4 培训内容
培训的一般内容: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模式,对于不同岗位的人员,培训内容的侧重点也不同,对于在生产第一线的员工而言,主要培训本品牌车型的新技术、维护保养的规范性、故障诊断与排除的思路、技术等级考核内容等,对于各层级管理人员培训内容侧重点有:区域内汽车后市场概况、企业现状和经营方针、经营基础知识、合理化建议的组织和产生方法,各类规章制度等。培训内容要突显如下几个特点:
①强调教育培训的专业性,即对专业部门、专业人员进行专业知识、技能教育培训;②强调教育培训内容的单一性,即单课独进,缺什么补什么;③强调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层次,如初级、中级、高级等,以适应各专业、各职务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专业人员的需要。
汽车4S店原有的厂家培训、公司培训、部门培训的三大体系存在着经济成本高、影响日常业务的开展、全体员工的岗位分布有较大差异,每个人的培训需求差异大,培训课程的设置难度大;内训师一般是兼职人员,在内训工作中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有限等诸多问题,但经过校企合作后,双方构建了一种新型的员工培训体系,把上述问题一一解决,得到了厂家、4S店、员工的喜爱,越来越多的4S店员工前来报名培训。
5 结 论
要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在职培训、企业教育培训、终生学习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以及树立发展战略、人才战略、教育战略一体化的观念,把员工培训作为汽车维修企业生产、经营工作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教育培训提升各类、各层次的人力资源。汽车技术的不断更新,决定了员工需要不断地接受培训学习,汽车技术发展很快,新材料、新工艺、新系统层出不穷,这就决定了员工需要不断的学习,掌握汽车的最新技术,才能适应汽车后市场的需求,否则就会被淘汰,不断参加各类培训伴随着员工的终生。
最后,员工在企业中不断成长,岗位也会在不断的更换,如一名学生,在刚毕业时只是一名学徒,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成长为维修技师、车间主管、技术总监,甚至是服务经理或是更高职位,而不同岗位就有不同的岗位要求,不同的职业技能与素养,这就决定了终生学习将伴随着员工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吴全全.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篇3
《转角遇到爱,做青春路上的护航者》
有幸参加8月29日长沙分校邀请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的朱琼丽老师关于心理学知识提升工作幸福感以及做青春路上的护航者的主题分享,朱老师从对当前的生活的满意度入手,带我们认识心理学、了解心理学、运用心理学知识提升工作中的幸福感。
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一员不可能将绝对孤立,与人与周围的环境都会发生交集,当心理发生明显的变化的时会呈现出一种反常态。作为老师用心去观察既是一项必备的工作技能,也是一种责任心的体现。有人说班主任工作就是一场心理战,其实也未尝不是。青春期的孩子普遍希望得到认同,得到尊重,得到爱与被爱。班主任是平时接触学生最多的人不仅在学习上更是在生活上,引导学生保持积极的心态,传输正能量的思想意识。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形成正确的三观。班主任工作除了处理日常的琐事更多的是在于用心,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让家长感受到老师的真心,将心比心、以心换心。这样再繁琐的工作也会事半功倍。另外,做好班主任工作,首先班主任老师自己必须是一个讲信用讲原则的人,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遵循,为人师表需以身作则,班主任人设必须饱满。针对学校学生群体的特殊性,要了解每位学生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只有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才能结合平时表现分析学生的性格特点。我们学校学生大多都是来自农村的留守儿童,因为缺乏引导和相关的家庭教育,普遍都有排斥学习的心理特点,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如果只是单纯的去口头告知现实残酷可能并不起多大的作用,从心理学的角度,可以加一些适当的鼓励或者真实的体验去激发学习热情。在成人与成才之中,显然成人才是前提,班主任是学生在学校教育阶段的成人的关键所在,很多学生因为班主任老师的“偏爱”对所有老师都产生一种排斥心理,久而久之对班主任老师失去了信任,班主任的影响力也相应减弱,加剧了引导学生成人的困难,所以师生之间的信任尤为重要。学生相信老师,才会努力成为老师所描述的那样的人,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在学生成人道路起到最关键的一步。
班主任工作是一份用心共情的工作,也许学生的很多想法会很幼稚觉不妥,但存在即合理,老师需要学会倾听,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处理问题。从教一年的时间不到,第一次当班主任,内心有忐忑也有期待,忐忑因为没有经验,期待那份独有的青春记忆。班主任工作繁琐辛劳,过程并不一定顺畅,但我相信只要用心,结果一定带给我满满的幸福感。
篇4
关键词:图书馆;数字资源;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4-0225-03
一、数字资源的概念及特点
(一)数字资源的概念
数字资源,即凡图书馆引进(包括购买、租用和受赠)或自建(包括扫描、转换和录入)的,拥有磁、光介质或网络使用权的数字形态的文献资源,是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以数字形式、存取、利用的信息资源总和,主要包括馆藏数字化资源、数字化馆藏资源、虚拟化馆藏资源。数字资源的利用有利于开展数字化资源的服务;便于用户进行跨平台检索;能够提供网上资源导航服务;有利于开展数字化参考咨询服务;有利于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1]。
(二)数字资源的特点
1.数字资源具有通用性和开放性。数字资源是文献信息的表现形式之一,具有通用性、开放性。数据库结构的标准化、数字资源的多样化及数字资源不重复性,使终端读者能很好地在网络环境下共同使用这些数字资源,并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2.数字资源具有生动性和丰富性。数字资源比传统出版物具有更丰富更生动的表现形式。数字资源借助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为中介,利用个人电脑所传递的诸如新闻、博客、网络文学、网络杂志、论坛邮件、RSS订阅和各种教程等为对象,通过人机交互交流并获取读者所需要的信息,它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大大缩短了信息传递时间,加快了信息交流和反馈的速度,是一种新的阅读交流、学习交互的互动方式,具有跨越时空性、传播与更新速度快、信息量大、内容丰富、检索便捷、可参与互动等特征。
3.存储介质的方便性。数字文献资料的储存介质是服务器或光盘,内存巨大,存储内容多,而且价格便宜,极大地满足人们的阅读内容和范围;存储信息密度高容量大,不用占很大的馆藏空间,能有效地缓解馆藏空间无法满足传统文献资料日益增加的矛盾,并提高了文献资源的利用率。
4.利用上的便捷性。数字资源不仅能存储文章、声音、图像等多媒体信息,能提供各种检索途径,检索速度快,检索功能齐全,而且具有打印输出及磁盘输出等多种输出方式,为读者在资源利用上提供了便捷性。
二、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状况的研究综述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资源成为人类知识信息传播与利用的主要形式。图书馆的数字资源会日益增加,馆藏资源会逐步数字化和网络化,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和长效利用日益成为国际上关注的战略焦点,也是今后数字图书馆在发展中重点研究的方向。
(一)国外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利用状况
国外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利用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就开始了,现在已经达到成熟期。美国在1993年就率先开始了数字化图书馆的研究工作。1995年起美国国会图书馆全力开发“美国往事”数字图书馆工程,实现了500万件文献的数字化。仅2000年,美国正在进行的资源数字化及数字图书馆项目达400项左右,批准金额超过1.3亿美元 [2]。芬兰的赫尔辛基科技大学图书馆于2001年11月开始使用该国Portalify公司开发的Liblet TM系统,以短信息方式为读者提供到期通知、馆藏查询、预约等服务[3]。在2009年召开的第二届移动图书馆会议上,面对手持设备飞速发展的大趋势,世界各地的图书馆界专家、技术人员以及厂商交流移动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其中,来自爱尔兰的Ivan Ganchev等专家提出了移动图书馆系统架构,倡导“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方式”的服务方式,致力于向用户提供移动资源与服务[4] 。
(二)国内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利用状况
虽然中国图书馆数字化起步相对较晚,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图书馆的资源逐步数字化和网络化,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收藏日益增加,不少图书馆每年用于购买数字资源的经费甚至已达全年文献资源建设经费的1/3,数字资源占全部馆藏的比重越来越大,数字资源建设已成为各个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在高校教学、科研的文献需求保障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5]。国家图书馆从2008年9月推出手持阅读器的借阅服务,2009年9月实行外借服务。上海图书馆在2009年2月开始推行手持阅读器的外借服务 [6]。为了方便北京大学师生体验新一代阅读,2009年5月北京大学图书馆引进汉王电纸书,首批共50套,向北大读者提供免费的借阅服务,帮助读者实现“数字移动阅读” [7]。特别是广东省的东莞市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得到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建立了学习中心,为读者提供数字阅读和移动阅读服务。2005年开发了“Interlib图书馆集群网络管理平台”,实现24小时的自助图书馆开放服务,截至2011年底东莞地区已建成24小时自助图书馆借阅服务点38个。
三、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发展趋势及策略研究
(一)版权及知识产权的问题将会得到合理解决
在数字图书馆的发展中版权问题是制约数字图书馆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要想数字资源得到很好地利用,打消用户的顾虑,就要加强版权及知识产权的研究,在引进和使用数字资源时要妥善处理好知识产权问题,理顺版权方、终端厂商、读者、交易平台的关系,不断完善知识产权的管理制度。首先,加强与技术商、设备商之间的合作关系,建立相对灵活的版权策略,避免与供应商的冲突,解决版权所有者的顾虑,取得购买和使用阅读器的优惠政策等。其次,加快数字图书馆版权立法,为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提供充分的法律依据。再次,加强对馆员和读者知识产权法普法教育的培训,让馆员和读者都能全面的了解知识产权法的一些相关规定,尊重知识产权,依法合理使用电子资源。在使用过程中,针对不同类型的读者设定不同的资源访问权限,图书馆接入读者涉及一般读者、高校、科研院所和立法机关决策机构等,因此应对接入读者的资源访问权限进行分类,以满足各类个层次读者的需求[8]。
(二)新技术、新理念将会广泛应用到数字资源中
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技术和新的服务理念不断应用到数字资源中,数字图书馆会超越时空,无所不在。像网格(Grid)、P2P(Peer-to-Peer)、流媒体(Streaming Media)、云计算与云存储技术等等这些新技术都已在数字图书馆中得到应用。这些新技术的运用将会消除系统异构障碍、实现资源的全面共享、共知,使互联网上各种信息资源能互联互通,用户可以随时交换、共享。一是使信息传输速度快,信息服务范围广,为用户提供高可靠性、高扩展性、高灵活性的信息资源和“看不见的”服务;二是信息服务呈交互性和灵活性,信息服务提供者和接受者可以通过网络即时视频、信息互动,用户还可根据自己的时间,灵活选择流媒体信息服务[9];三是海量数据的存储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数据资源将更加注重标准化和规范化,用户在资源获取和使用上将会更简便。
(三)图书馆将趋向信息资源共享与图书馆联盟建设
信息资源是用户服务的基础和重要内容,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关键,图书馆联盟也是以后各类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组织中最为普遍的组织形式。共建、共知、共享能提升信息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不论是高校图书馆,还是其他公共图书馆,都应该适时调整馆藏资源的采购策略,加大数字资源的建设力度,加强各馆之间的合作,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多种资源的深度融合和共享。
1.加强图书馆门户网站的建设,建立个性化图书馆网站,重点解决图书馆的软硬件配套、网络数据安全、数据库的建立与维护、数据存储与管理的层次化、人力资源共享等问题,让数字移动资源具有良好的开放性。
2.加强自建数据库和特色数据库的建设,在进行现有资源数字化进程的同时加强网络资源的开发、自建数据库和虚拟图书馆的建设。加快本馆馆藏资源的数字化,特别是加强各馆特色馆藏的数据库建设,根据区域特色,形成各种特色数据库,适当增加或扩大数字图书、数字期刊、数字报纸、网络教育出版物、网络原创文学、手机出版物等数字出版物的购买比例,并将其进行分类、编目、整合等深加工,揭示其知识内容[10]。
3.通过“云计算”、“云服务”的方式与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图书馆服务商等组成图书馆联盟,进行馆际之间的合作,形成全国性、区域性、系统内和系统外联盟协调的共享局面,避免资源重复,节约成本,扩大现有数字文献资源的流通量,实现资源共建共享,最大限度地为读者提供丰富而又便捷的数字资源,满足读者多元化、个性化的阅读需求,真正实现图书馆在时间上的无时不移动,在地点上的无处不移动,在内容上的无所不移动。
(四)图书馆的服务将趋向泛在化
图书馆的知识管理和知识机制将日趋完善,知识管理和知识服务将成为图书馆服务的重要内容。数字图书馆、移动图书馆的建立将逐渐普及,图书馆的服务趋向泛在化,读者空间变得丰富多彩,24小时的自助服务,自助借还、自助文印、自助管理将能为读者提供任何用户、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均可以获得任何图书馆拥有的任何信息资源。
1.加大图书馆馆员的培训力度,提升馆员的服务能力,面对读者多元化和个性化的信息需求,对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以及人员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它需要技术的支持,需要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首先,加强学科馆员和信息技术馆员的队伍建设,注重培养精通计算机、图书情报、文献数字化管理等多种能力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其次,加强对现有馆员信息素养的培养,提高馆员数字信息参考咨询服务的能力。调整素质构成结构,开展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把馆员从日常繁琐的事务中解放出来,从事技术研发,向专业的信息咨询服务人员转型,对网上的信息资源和图书馆现有的数字资源进行深度挖掘、组织、整合,更好地为读者提供对口服务、知识的增值服务。
2.完善图书馆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质量。在数字环境下图书馆应该改变以前的服务模式,不断完善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质量。首先,在制度管理上,做好日常的工作规范、岗位职责、馆员继续教育、文献建设的制度管理,提升图书馆的文化价值。其次,在馆藏结构上,调整文献资源的结构比例,调整文献资源的建设策略,注重基础学科书目、期刊的构建;加大数字资源建设,选择适合的数字阅读内容,为读者提供合理、全面、快捷的借阅方式。再次,在服务内容上,除了继续做好纸质文献的借阅工作外,更要的是做好数字资源的服务工作,利用手机短信或者图书馆的网络平台为读者提供图书的到期提醒、图书预约、图书催还、新书通告、参考咨询、信息定制服务、公共信息等工作。
总之,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会加速图书馆的转型,在未来,“数字资源服务”、“知识服务”、“移动阅读服务”、“移动信息服务”、“移动个性化服务”将是今后图书馆最主要的服务形式,当用手持设备访问的时候,尤其是手机,对应的是读者的身份、读者的个性阅读需求等,将可以实施很多个性化服务,如分享搜索词、分享收藏、精确的文献评价、定制文献推送等[11]。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将使图书馆数字文献资源更高效、更便捷、更随意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能满足读者多元化、类型化、个性化、互动化的阅读需求,能实现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文献内容的快速传递;能实现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无缝链接,真正实现图书馆在时间上的无时不移动,在地点上的无处不移动,在内容上的无所不移动,让读者真正体会到图书馆的泛在服务。
参考文献:
[1] 田丽梅.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18):51-52.
[2] 美国数字图书馆发展之启示[EB/OL].hi.baidu.corn/数图科技/blog/item/186bd88f4,2007-06-21.
[3] Pasanen I.Around t he world to Helsink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New library services for mobile users. Library Hi Tech News,2002,(5):25-27.
[4] 魏群义,侯桂楠,霍然.移动图书馆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综述[J].图书情报知识,2012,(1):80-85.
[5] 高云,屈小娥.对陕西省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共建共享的思考[J].科技文献信息管理,2011,(2):4-6.
[6] 解小毅,李春明,王燕荣.手持阅读器在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以国家图书馆为例[J].数字图书馆论坛,2010,(6):23-27.
[7] 唐勇,张春红,张京凤,等.手持阅读器——拓展图书馆的服务[J].数字图书馆论坛,2010,(7):7-10.
[8] 文为民.互联网环境下读者服务模式的延伸[J].新世纪图书馆,2012,(3):30.
[9] 黄幼菲.泛在知识环境下后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趋势及走向[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1,(10):20-25.
篇5
关 键 词:企业理论;知识管理;知识传输;企业战略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07)02-0062-05
企业理论是某种关于企业的哲学,主要关注于企业的基本问题,如企业为什么存在?企业和市场的边界是什么?企业内部是如何运行的?为什么企业会有所不同?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不同。
在企业理论中,交易成本理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派。首先,不满于奈特关于“企业是个人不同风险偏好下的最优风险配置”[1]的解释,科斯(Coase,1937)认为“生产经营活动的原则是最小化生产成本”,市场和企业的边界在于“科层”和市场之间的相对效率[2]。威廉姆森(Williamson,1985)认为,交易成本理论的核心问题就是最小化交易成本,他指出了几个交易成本的关键因素(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并由这些因素确定了组织的最优水平。简而言之,在生产(make)和购买(buy)之间的取舍是交易成本理论对企业市场边界的答案[3]。
信息时代的到来和知识工人的产生(德鲁克,1995)使知识管理的研究提上了日程。人们逐渐认识到知识是“经济租金”的主要源泉。关于知识管理的研究至今尚未形成一个理论,对这个方向的概念和目的尚未达成一致,更不用说分析和预测了。但是一些优秀的研究工作已经使知识管理能够用于解释企业的存在和企业结构和差异了[4]。
本文将在知识管理理论运用于解释“企业为什么存在”和“企业为什么会有所不同”的方向上做出探索。为此,本文的结构如下,第二节首先对知识管理的文献做一个简要的回顾,然后建立一个基于知识传输的企业创新模型并在其基础上建立了四个假设;第三节给出本文的结论并对今后的研究做一个展望。
一、关于知识与知识管理
1. 什么是知识?
战略管理一直被学者认为是高层经理的任务,即确定企业相对于竞争对手、客户和供应商之间的相对位置。信息、情报、知识是这个任务的核心要素。但从明茨博格的十大学派来看,以前的战略管理研究无疑忽视了知识管理问题[5]。
基于知识的观点首先要回答的问题就是“什么是知识”?回答这个问题的历史已经很长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于知识的定义是“经验的结果”。康德认为我们的知识是“基于并被人们的理解能力限制了的分类”。波普尔(Popper,1969)则认为人类的知识就在于其可检验性,没有被证伪之前姑且认为是真理[6]。
麦克拉普(Machlup,1980)界定了13种知识的元素:正在获取的,正在熟悉的,正在意识到的,记忆,重新收集,认识,区分,理解,解译,能够解释,能够说明,能够谈论,能够执行。并把知识分为了五个大的类别:实践知识,情报知识,精神知识,过去的知识,多余的知识[7]。
2. 知识管理理论的一个关键概念
知识理论的一个关键的概念就是“意会知识”。意会知识是由柏兰尼(Polanyi,1962)首次定义的“人们知道的要比能够解释的多。”根据这个概念,我们能够区分显性知识(Articulated Knowledge, AK)和意会知识(Tacit Knowledge, TK)。显性知识与意会知识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是能够用口头或书面、计算机程序、专利、图纸表达出来的知识[8]。
这两类知识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在不同个体之间、不同空间、不同时间转移时传输能力和机制不同。显性知识通过沟通的方式表现出来,易于传输是其根本属性。传统上,经济学家把信息当作公共物品,一旦制造出来就可以以零边际成本来传输。意会知识只有在使用中才能表现出来,当其不能被明确表达出来,并且只能通过应用来表现、通过实践来获取的时候,其在人们之间的传输就是缓慢的、高成本的和充满不确定性的。
二、企业:基于知识管理的新解释
1. 企业为什么存在:知识管理视角
如何解释企业的存在, 是企业理论所关注的最为核心的问题。德姆塞茨(Demsetz,1991)认为,企业的存在代表一种对知识经济学基本非对称的反应,知识获取比使用需要更强的专业化,因此,生产需对处理许多具有不同类型知识的个体专家进行协调。但市场不可能确保这种协调作用,因为市场无法面对:(1)意会知识的不可流动性;(2)潜在购买者占用显性知识的风险。这样,企业作为生产产品和服务的机构而存在,因为这种机构能够创造使多个个体整合其特有知识的条件[9]。这种把企业的作用看作是整合知识的机构的观点与科斯-威廉姆森的交易成本企业理论是很不相同的,交易成本企业理论认为企业存在是因为它们能够避免同市场交易相关的成本;而基于知识的企业理论则关心与特殊交易类型(包括知识)相关的成本。
郭特和赞德(Kogut & Zander,1992)认为企业存在的原因是其能够比市场能更快和更好的传输和共享个人和群体之间的知识。这种知识包括知道什么(know-what,如信息),知道如何做(know-how,如如何组织一个研发队伍)。他们认为,知识不仅被个人拥有,而且存在于一个团队成员之间合作的规则之中。如果知识仅仅存在于个人的水平,那么企业就能通过雇用其它人员以增加知识。实际上,知识不仅存在于个体之中,而且存在于组织的管理原则之中。因此,组织存在的另一个原因是:企业存在因为它是一个创造和传输知识的机构[10]。
格兰特(Grant,1996)认为企业是一个整合(integrating)知识的机构。他探讨了知识的整合机制,通过这种机制能够整合团队成员中不同专家的知识。他强调,组织的核心功能是知识的应用而非知识的创造。组织的核心优势并非简单的减少交易成本,而是能够以完全不同于市场的逻辑来整合某种经济活动。整合不同个体的知识于生产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便是这种逻辑[11-12]。但是,意会知识是难于沟通和传输的,组织的效率于是就来源于如何以最小化的成本来使用规则、惯例和其它整合机制,来达到减少知识传输和沟通成本的目的[13-15]。
另外一个关于企业存在的知识管理解释是知识的保护(Liebeskind,1996)。Liebeskind认为企业有一种特殊的比市场更加能够保护知识不被盗用和模仿的“制度能力”,并且,这种一般的“制度能力”是企业战略理论的核心[16]。而托卡斯(Tsoukas, 1996)认为企业面对的组织问题是如何能够使用一些个体不能事先知道或掌握的知识。企业存在,因为其是一个传播知识的系统[17]。
2. 企业为什么不同:一个知识传输模型
在赫德兰(Hedlund,1994)研究成果的基础上[18],本文试图建立一个知识管理的模型。首先,针对不同企业的创新特征不同,本文将不同企业的创新分为两个维度。一个是度量创新“力度”维度,另一个是度量创新“速度”维度。创新的力度区分的是创新对产业改变程度的大小是根本性的还是渐进性的,根本性创新例如微软企业把操作系统从MS-DOS升级到Windows系统,而渐进性创新则例如把Windows95升级到Windows98。创新的速度区分的是企业创新周期的长短,如英特尔公司(INTEL)所谓的摩尔定律,每18个月就要把CPU的速度翻一番,而其他硬件的升级要几年或更长的时间。
根据这两个不同的维度,可以把企业创新的变化分为四个类型,如图1所示。
组织要和所处环境进行知识的交换和流动,有两种主要形式:一种称为吸收(Assimilation),指知识从环境向组织中转移和流动的过程;另一种称为消散(Dissimilation),指知识和从组织内部向环境中转移和流动的过程[18]。根据对意会知识和显性知识的不同形态的区分,组织通常有四种与外界环境传输知识的方式,分别按照下面的(1)至(4)式表示。
第一种方式中(见图Ⅰ),知识无论是从环境吸收到组织、在组织内部传播、还是从组织消化到环境中都是以显性知识的形态,即如公式(1):
AK AK AK(1)
按照这种知识流动方式进行的创新,本文定义为“傻瓜型”创新。“傻瓜型”创新是指任何人都可以通过书面传授和口头传授的方式习得知识,并完成产品的创新。这种情况比较适合处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的企业,如我国浙江、福建等地的纺织和制鞋工业,工人通过简单的培训便可以完成衣服和鞋样式的改进和创新。因而,这种创新的力度比较小,属于渐进式的,其速度也较慢。基于上面的分析,我们提出本文的第一个命题:
命题1:当创新类型为“傻瓜型”,即创新力度和创新速度都比较小的时候,环境和组织之间的知识传输模式为AK AKAK。
第二种方式中(见图1Ⅱ),知识在环境中是以显性知识的形态存在和流动的,而在组织内部是以隐性知识的形态存在和流动的,组织要和环境之间有知识的流动和交换,必须把知识在显性形态和隐性形态之间转换,即如公式(2):
AKTKAK (2)
按照这种知识流动方式进行的创新,本文定义为“学徒型”创新。“学徒型”创新的含义是指,虽然知识在组织外部是以显性知识的形态存在,但是要利用这种知识生产产品必须要在组织内部通过意会知识的形式传播,这就类似于中国传统手工作坊徒弟跟师傅学某种手艺的过程,光看书本和秘方没用,必须跟在师傅身边不断体会才能学得到,才能有所创新。
例如,日本企业偏好通过研究专利(显性知识形态)把知识吸收到组织中,然后在组织内部通过团队合作(学徒)的方式来完成产品的创新,最后再通过申请注册专利的方式把知识消化到环境中去。虽然意会知识在组织内部流动限制了团队的规模,但配合默契的团队可以较快地完成工作。因此,日本企业创新频率高,新产品层出不穷,而日本企业创新的规模都比较小,属于渐进式创新,其优势产品大多都集中在如数码相机、激光打印机等创新难度不大的电子信息工业中。基于上面的分析,我们提出第二个命题:
命题2:当创新类型为“学徒型”,即创新力度比较小而和创新速度比较快的时候,环境和组织之间的知识传输模式为AK TKAK。
第三种方式中(见图1Ⅲ),知识在环境中是显性和隐性并存的,在组织中也以两种形态同时存在,即如公式(3):
AK + TK AK + TK AK + TK (3)
按照这种知识流动方式进行的创新,本文定义为“两弹一星型”创新。“两弹一星型”创新是指知识无论在组织内部还是在组织与环境之间都以显性和隐性的形态共同存在。在从环境到组织吸收知识的环节,研发这类产品不仅需要大量的理论攻关(know-how),还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know-why),前者是为了获得显性知识,后者则是为了破解隐性知识。在知识流动于组织内部的环节,由于此类研发属于复杂的系统工程,更是需要大量的科学家像螺丝钉一样无私的奉献,支撑他们努力工作的动力或者是民族精神,或者是科学信仰。这样组织的例子也很多,比如我国的航天事业、核工业企业、美国宇航局、美国的波音企业等,创新的周期比较长,每一次创新都是升级换代型的根本性创新,甚至有些是划时代的创新。基于上面的分析,我们提出第三个命题:
命题3:当创新类型为“两弹一星型”,即创新力度比较大而创新速度比较慢的时候,环境和组织之间的知识传输模式为AK + TK AK + TK AK + TK。
第四种方式中(见图1Ⅳ),知识在环境中是显性和隐性并存的,在组织内部则以显性知识形态传播和使用,即如公式(4):
AK + TK AKAK + TK(4)
按照这种知识流动方式进行的创新本文定义为“工作手册型”创新。“工作手册型”创新是指为了能使大规模的团队共同的利用好环境中的知识,必须把环境中的显性和隐性都转化为类似于工作手册型的显性知识。比如欧洲软件开发、电信制造企业对大型软件和电信设备的研发与创新,需要相当数目团队工作人员的合作才能胜任,而简单靠日本式的互相默契配合是无法顺利完成任务的,因此其创新的频率虽较低;但创新的规模往往是根本性的。基于上面的分析,我们提出本文的第四命题:
命题4:当创新类型为“工作手册型”,即创新力度比较大且创新速度也比较快的时候,环境和组织之间的知识传输模式为AK + TKAKAK + TK。
通过上面对创新类型的分类和组织转化知识方式的识别,本文提出的四个可待检验的命题图形表示如图2所示。
三、对战略管理实践的启示
“环境-战略-结构”规律是战略管理学公认的法则,企业战略要与环境相适应,而企业组织结构要与企业战略相适应。结合这条规律,对于我国企业而言,本文的四个假设就有了鲜明的战略含义。不同创新类型的企业要选择不同的知识传输的模式,某一种知识传输的模式就是一种战略,不同的战略要有相应的组织结构与之相适应。
作为企业战略的制定者,首先要认识到知识传输模式这个环境变量,对于“傻瓜型”创新模式,由于环境变化较慢,知识转移也容易,采用大规模生产的低成本战略,既可以获得规模经济,又不会担心设备被很快淘汰;对于“学徒型”创新模式,由于创新速度较快,则宜采用快速反应以不断适应消费者新需求的差异化战略,攫取创新租金;对于“工作手册型”创新,由于研发能力已经大部分转化为企业的“公共知识”,那么反复使用这些已经显性化的“公共知识”并将其培育成企业的核心能力就是最有效的战略,因而企业应围绕这些核心能力制定相关多元化战略;对于“两弹一星型”创新,由于创新过程是一个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一个企业的资源有限,难以完成如此艰巨的任务,在自主创新的同时,最好能建立各种形式的战略联盟,以压缩研发成本,共享创新成果,分散研发风险。
其次,战略制定者还要选择合适的组织结构与战略相适应,“傻瓜型”创新的低成本战略,应选择简单的职能型组织结构;“学徒型”创新的差异化战略则应选择产品部门化的职能型组织结构;“工作手册型”创新的相关多元化战略宜选择带有公共研发部门的“事业部”型组织结构;最后,“两弹一星型”创新,独立研发的部分由于不同专业的工程师要在不同研发流程上工作,采用矩阵式结构合理,而战略联盟的部分则选择相对独立的事业部结构比较合理。
四、研究结论和未来研究建议
“企业为什么存在”、“企业为什么会有所不同,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不同”;以及这些理论如何被应用于企业以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是企业理论研究关注的三个基本问题。本文在对知识管理的文献做了一个简要的回顾的基础上首先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回答了“企业为什么存在”的问题,然后又建立了一个基于知识管理理论的模型回答了“企业为什么会有所不同”的问题,并提出四个可以检验的逻辑命题。最后,又简单讨论了一下这个模型战略含义,以回答“企业如何应用知识管理理论于战略管理实践来获取竞争优势”的问题。结果表明,模型对企业的不同有一定的解释力,并能够指导企业的管理实践。
本文只是一个初步的探索性研究,今后有三个可以扩展的方向:一是更加深入比较企业理论和知识管理理论对企业基本问题的回答;二是细化模型对企业差别的解释能力,并用具体企业案例加以完整的阐述和分析;三是进一步深入挖掘模型对企业战略管理的意义,使模型能够在指导企业战略实践中发挥更大作用。
――――――――
注释:
{1}科斯和威廉姆森是经济学界公认最早完整而有力地揭示“企业为什么存在”的两位学者,他们的文献在企业理论研究中被广泛的引用,很多研究都在他们的研究结果基础之上展开的。
――――――――
参考文献:
[1] 弗兰克・H.奈特著,安佳译,风险、不确定性与利润[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2] Coase, Ronald H. “The Nature of the Firm.” Economica, November 1937, 4, pp. 386-405.
[3] Williamson,Oliver E.,1985,The Economic Institute of Capitalism, New York: Free Press.
[4] 德鲁克, P. F.著. 杨开峰等译. 知识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 亨利・明茨伯格,布鲁斯・阿尔斯特兰德,约瑟夫・兰佩尔著,刘瑞红,徐佳宾,郭武文译. 战略历程:纵览战略管理学派[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6] Popper, K, R, (1969). Conjectures and Refutation: The Growth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3rd edn.). Routledge & Kegan Paul, London.
[7] Machlup, F. (1980). Knowledge: Its Creation, Distribution, and Economic Significance, Vol. 1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rinceton, NJ.
[8] Polanyi, M. (1962). Personal Knowledge: Towards a Post-Critical Philosophy (corrected ed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IL.
[9] Demsetz, H. (1991). The Theory of the Firm Revisited, in O. E. Williamson and S. Winter (Eds.). The Nature of the Fir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59-178.
[10] Kogut and Zander (1992), Knowledge of the Firm, Combinative Capabilities, and the Replication of the Technology, Organization Science, VOL.3, pp. 383-396.
[11] J.C.Spender (1996), Making Knowledge the Basis of a Dynamic Theory of the Firm,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17, pp. 45-62.
[12] Robert M Grant (1996), Toward A Knowledge Based View of the Firm,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17, pp. 109-122.
[13] J.C.Spender; Robert M Grant (1996), Knowledge and the Firm: Overview,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17, pp. 5-9.
[14] Ikujiro,Nonaka (1994), A Dynamic Theory of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Creation,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5, pp. 14-37.
[15] Gabriel Szulanski (1996), Exploring Internal Stickiness: Impediments To The Transfer Of Best Practice Within the Firm,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17, pp. 27-43.
[16 Julia, Porter, Liebeskind (1996), Knowledge, Strategy and the Theory of the Firm,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17, pp. 93-107.
[17] Haridimos, Tsoukas(1996), The Firm as a Distributed Knowledge System- A Constructionist Approach,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17, pp. 11-25.
[18] Hedlund, Gunnar (1994), A Mode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the N-form Corporation,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15, pp. 73-90.
责任编校:齐民
New Explanation of Firm Existence, Firm Difference and Firm Innovation:
AModel Based on Knowledge Management
ZHANG Xue-songXU Hui-long
(Peking University,Beijing100871)
篇6
关键词:磨课;教师工作坊;内容分析法;知识建构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20-0073-05
一、问题提出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学习分析技术、物联网技术等新兴技术的产生与在教育领域的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1]为适应时展的需求,《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2]与《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实施指南》(以下简称《实施指南》)[3]共同指出各地要积极开展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同时《实施指南》强调要创新教师网络研修模式,发挥“教师工作坊”作用。教师工作坊融合了网络研修和校本研修的优势,在专家引领和同伴互助下能真正提升教学水平,达到理想的研修效果。而基于教师工作坊开展的混合式研修活动则是以校本研修――磨课的开展为基础。所谓磨课,就是教师以提高自身教学思想、教研能力和教学水平为目的,经过多次反复深入地研究和实践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精心探索教学规律,切实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校本教学活动。[4]鉴于磨课研讨方式的优势,以教师工作坊为开展磨课活动的基本单位,坊内教师可以通过资源共享提升整体教学能力。为观察坊内磨课活动的实际开展情况,该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技术来解锁发帖记录的信息捕获教师异步讨论知识交流的情况,探究教师参与磨课活动的知识建构过程,从而为后期教师工作坊顺利开展提出建议,有效提升教师教学实践能力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二、研究设计
1.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对参与混合式培训的教师在磨课活动各环节发表的帖子进行分析与归纳总结。
内容分析法是对于明显的传播内容,做客观而有系统的量化并加以描述的一种研究方法,[5]应是准确、客观、有效、可复制的,任何时候都要尽可能保证其准确性与客观性。[6]内容分析法的实施过程通常为确定研究问题、确定研究目标的总体范围、梳理选择研究样本、选定研究分析单元、建立分析类目、确定编码体系、对样本进行编码与处理、分析统计结果。[7]内容分析的关键在于建立研究内容的分析类目体系。一个有效的类目体系,首先应具有完备性,保证所有分析单元有所归属;同时类目之间应是互斥与独立的,每个分析单元只能属于一个类目。类目体系还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编码者对分析单元所属类目的意见一致性)确保该编码体系可用。[8]本文将按照内容分析法的一般步骤对活动中教师发贴内容进行处理、分析。
2.研究对象
以“国培计划2014”混合式培训中教师工作坊典型磨课活动为研究对象,探究中小学教师参与磨课活动的知识建构过程。通过跟踪调查,选择湖北省教师工作坊网络研修中AA学校的数学课题组第一轮磨课活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为研究样本,活动各环节中教师发表的每条评贴为分析单元。
3.研究编码体系
本研究编码体系的建构目的主要是分析坊内教师评贴,将所有评贴分为人与人的交互和人与内容的交互两个类别,人与人的交互主要是指磨课活动中教师之间的同侪互助、知识共享,如图1所示。
图1中坊主与辅导教师是活动主题的者与活动开展的引导者;授课教师针对相应主题在实际教学环境中准备授课,提交教学设计与课堂视频,是活动开展的执行者;观察教师作为重要参与者针对主题评价授课教师提交的教学设计与课堂视频,结合自身教学经验给出有效建议。图1表明所有教师彼此之间都能互动交流。
人与内容的交互主要是指教师与活动主题相关的评论,对授课教师提交的教学设计与课堂视频的分析、评价与建议,或是活动中的收获与感想。因此本文的内容编码体系在活动开展的基础上,结合布卢姆学习目标分类的认知过程维度,[9]分析总结教师认知过程的循环变化(图2),借鉴Gunawardena的反映协同知识建构不同阶段的内容分析模型,[10]从教师同伴互助、交流互动的角度出发,创建了用于分析教师工作坊磨课活动平台发帖的类目分析模型,如表1所示。
4.研究信度分析
信度分析是对同一对象进行测量时采用同样的方法,分析所得结果相一致的程度,是保证内容分析结果可靠性与客观性的重要指标。[11]本研究使用Cohen的Kappa统计量评价不同编码者内容分析结果的一致性。[12]采用kappa值进行一致性检验的标准为:结果大于0.75时,具有高度一致性;结果低于0.40时,具有较差的一致性。本研究的kappa值为0.764,表明不同编码者运用同一类目体系进行编码具有高度一致性,可以使用该类目体系,分析结果可靠。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教师发帖过程
教师工作坊磨课活动的开展共分为研修计划、教学设计初、课堂观摩初、教学设计终、课堂观摩终、研修总结六个环节,AA学校数学课题组教师在活动各环节中发帖数量如表2所示:
由表2看出,教师在活动过程中,研修计划环节发帖数量最多,所占比例超过了50%,教学设计初环节发帖数量急剧下降,教学设计终环节教师发帖数量达到最小值,研修总结环节发帖数量再次明显上升。
2.教师知识建构过程
针对教师工作坊磨课活动的评估不仅依靠各环节中的发帖数量,更重要的是发帖内容,从而探究坊内教师的知识建构过程。表1教师知识构建编码分析模型中显示,教师对知识的掌握变化主要体现在人与内容的交互(A1-A5)和人与人的交互(学术性支持A1-A5)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展示教师知识建构过程,依据表1编码分析模型对A1-A5类评贴进行归类,并采用折线图表示编码类目A1-A5的变化情况,如图3所示。
由图3可知,A1类(无实际意义)、A2类(与学习内容相关)与A5类(迁移应用与建议)数据在研修计划环节发帖数量处于最高点,随后逐渐减少。A3类(表明态度与反思磨课)数据在研修计划与研修总结两个环节为极大值,而在教学设计终环节发帖数量最少。A4类(分析与评价)数据在研修计划与课堂观摩初环节达到极大值,在教学设计初为极小值,且在课堂观摩终与研修总结则没有相关数据。
随着磨课活动的开展,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的认知水平逐渐升高。研修计划环节只要求教师知道活动主题,对其进行简单描述;教学设计初、课堂观摩初、教学设计终、课堂观摩终等环节的开展要求教师认真思考教学环节的设计是否合适、课堂时间安排是否合理等,这需要教师首先有分析能力,分析授课教师提交的材料;其次是综合评价能力,能够评价主题材料的优缺点;再次是迁移应用与创新能力,要求教师依据自身教学经验,结合主题,迁移应用所学新知,以期为授课教师改善教学设计与教学行为提出建设性意见。教师间的交流、讨论会帮助每位教师建构对相应主题创新的、更深层次的理解,争取探讨出更合适的教学模式。最后在研修总结环节,所有教师总结自身表现,对活动主题达到更高层次的理解,并寻找新的活动主题,争取为下一次开展磨课活动积累经验。在此,结合磨课活动各环节对教师的能力发展要求,分析活动开展过程中AA学校数学课题组教师各类知识建构的实际发展情况(见图3)。
A1类(无实际意义):主要是简短且意义不大的发帖。对照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修订版),A1类属于“知道”层次的目标。磨课活动初期,教师知道活动主题,坊内教师之间了解不多,且因为教师发帖数量是培训考核的指标之一,因此教师在活动初始环节会一些A1类评贴。
A2类(与学习内容相关):每个磨课活动都有特定主题,要求评贴与主题密切相关(并不涉及授课教师提交的教学设计与课堂视频)。A2类属于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中“理解”层次的目标。针对同一主题,每个人对事物都有独特的理解,不同人之间的交流可以影响学习者的建构,正是因为这种交流互动恰好促进了教师知识的建构。[13]各种不同观点,引起他们的思考,从而加深了每个人对主题的理解和认识,这是传统教学方式很难达到的。[14]如图3所示,此类评贴主要发生在研修计划环节,随后环节中几乎未出现A2类评贴,说明教师已经参与到分析评论教学设计与课堂视频的过程中。
A3类(表明态度与反思磨课):教师通过磨课活动、教师培训的开展,对活动过程或者与磨课活动相关资料的感触。A3类同样属于“理解”层次的认知目标。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需要积极主动地在个体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建构新知识、高阶知识,[15]教师能够在归纳总结自身观点时引用所学新知或者自身教学经验表明教师对活动主题达到了较高层次的理解。[16]图3中,A3类数据在研修总结阶段处于最大值,表明教师能够积极、及时反思总结磨课带来的收获。通过此类评贴能全面了解坊内教师对开展磨课的态度与建议,教师之间交流互动的心得体会。
A4类(分析与评价):坊内其他教师分析授课教师提交的教学设计与课堂视频,总结归纳其优缺点。A4类属于“应用、分析与评价”层次,表现了授课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与坊内其他教师的分析、评价能力。A4类评贴对坊内教师参与活动的要求更高,需要认真观察授课教师的表现并彼此交流,才能更好地分析教学设计与课堂视频,共同建构主题知识。如图3所示,研修计划环节A4类评贴数量最多,表明教师愿意同侪互助与知识共享。不过由于研修计划环节授课教师尚未提交教学设计、课堂视频,因此发帖情况与活动发展环节不太符合,可能是其他教师在活动后期通过查看相关资料,再评贴。
A5类(迁移应用与建议):坊内教师分析评价授课教师提交的资料时,若有更好的想法可以在评论中给出建议,或者反思授课教师的教学方法,尝试迁移运用到教学实践中。A5类属于“评价与创造”层次,对教师参与活动的要求最高。通过分析、综合和评价建构新的教学模式,表现出教师的反思、表述、认知、创造等能力,帮助授课教师更好地改善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模式,完善教学过程,形成一堂真正的精品课。图3中, A5类评贴数据与A4类相似,在研修计划环节针对授课教师的教学情况提出建议,不太符合活动的开展流程,可能是部分教师对活动各环节的任务仍然存在一些困惑。
从AA学校数学课题组教师A1-A5类评贴的数量与趋势来看,教师参与磨课活动的积极性较高。尽管如此,教师开展活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部分教师对活动开展的六个环节中需要完成的任务可能还存在困惑;分析评贴内容发现坊内教师之间展开的交流主要停留在分析评价主题材料优缺点层面,讨论深度稍有欠缺。尽管达到了观点共享、同侪互助的目的,但是坊内尚未达到“深层”知识建构。
四、思考与建议
篇7
[关键词]知识结构 隐性知识 师资队伍建设
[作者简介]左欣(1978- ),女,吉林长春人,长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认知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吉林 长春 130012)
[课题项目]本文系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多模态话语分析的隐性知识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吉教科文合字[2012]第60号)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5-0071-02
教师知识结构是目前教师教育领域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我国全面推进的素质教育与逐步展开的创新教育,使培养和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因素。这无疑对教师的知识从质和量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教师作为知识创造和知识传播的集合体,工作的根本是运用教学知识和科研知识。知识,尤其是高校教师的隐性知识,是最核心、最重要,也是最有价值和潜能的资源。目前,有些教师的工作还仅仅处于单调、重复的知识传授阶段,而未来社会需要的是创造性人才,教师必须不断提升和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并培养自己进行创造性教育活动的能力。因此,文章基于知识结构理论,讨论高校英语教师的知识结构的现状,并提出提高策略。
一、知识结构概述
(一)教师知识结构内涵
从广义上讲,教师知识是指教师为实现教育目的,对各种科学文化知识的具备及其理解程度。从内容和性质上看,教师知识既包括具有中立性、科学性、客观性等特征的理论知识或公共知识,也内含具有实践性、缄默性、个人性、情景性等特征的个人知识或实践知识。从狭义上讲,教师知识可划分为教师专业知识或教师职业知识,由教师职业、功能、目的、空间、情景等限定。舒曼尔和阿尔波茨从不同角度将知识结构分为两大类:学科取向观点强调,教师知识向学生可理解的表征形式的转化;实践取向观点强调,教师实践知识在特定情境上的应用。综上所述,知识可分为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两部分。前者指代可以通过浏览书籍和听课获得的原理类知识;后者指代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实际使用和表现出来的知识(显性的和隐性的)。衷克定等人从功能角度出发将知识结构分为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三个方面,分别指教师所具有的学科知识、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以及教学经验积累。叶澜认为,知识结构应具有多层复合的特征,包括当代科学和人文知识、学科的专门知识与技能、教育学科知识三类。
(二)英语教师知识结构的内涵
英语教师除具有教师的基本知识结构特点以外,还具备独特的知识结构特征。在20世纪90年代初,国外学者开始了对英语教师知识结构的研究,内容包括二语教师的实践知识、专业知识、信念、专业发展等。舒尔曼认为教师的知识结构应包含7类知识,即教学实践知识、专业学科知识、课程建设知识、教育环境知识、教育目的、目标、价值及其哲学和历史文化背景知识及受教育者的个性特点知识。波兰尼将知识划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类。而国内学者却是从教师专业素质的角度来谈论知识结构的。吴一安认为,高校优秀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框架包括外语学科教学能力、外语教师职业观和职业道德、外语教学观、外语教师学习与发展观。陈蓓认为,知识结构的建构方式应注意关注和激发高校英语教师自我发展的需要和意识、科研意识和教学反思意识。黄涓和潘红认为,知识结构优化的主要途径包括培养终身学习的自主意识、设置对口的师范院校课程、增加教育实践课程。文章以波兰尼的知识结构观探讨高校英语师资队伍建设的不足及改进策略。
二、大学英语教师知识结构中隐性知识的缺位
(一)教师隐性知识的提高是时代的需求
21世纪是知识创新、知识传播、知识更新速度极快的时代,我国面临更强的国际竞争,国内外人才市场对人才提出更高、更强的要求。根据波兰尼的观点,高校英语教师个体所具备的知识可看成是冰山,浮出水面的一小部分是易于获得和转移的显性知识,大部分则是潜藏于水下的不可见的隐性知识。当人们遇到问题时,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处理问题的巧妙方式,这就是隐性知识在无意识地支配着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缺乏隐性知识积累的学生,其创新能力也较低,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与发展,重视英语教师隐性知识的提高并将其传递给学生,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隐性知识在高校英语教师知识结构中的缺失
目前,英语教学观念滞后,素质教育重视不够,教学督导重点考察教师授课能力而忽略教师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三中心”教学模式,依然是相当一部分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主题。受此影响,大学英语教学普遍只注重知识传授和积累,培养的学生缺乏实际能力。
建构主义知识观认为,知识不是客观的,而是学习者主动构建起来的,强调个体对新知识的内化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的对自身隐性知识系统的拓展、延伸和重构。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大学生的创造力严重不足,这实际上就是隐性知识缺失的反映。大学教育在强调理论知识讲解的同时,更应说明知识点的用途和使用方法,让学生能够活学活用,领会知识的精髓进而建立隐性知识。这无疑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英语教师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工作生活压力大,教学科研任务重,课间交流时间有限,从而导致相互学习的积极性低,学习文化氛围不够浓厚,隐性知识积累不足。因此,解决隐性知识在高校英语教师知识结构中的缺失问题,已经十分迫切。
三、高校英语教师隐性知识的构建
(一)隐性知识主动拓展学习阶段
鉴于英语教学的开放性、灵活性以及教学课程的个性化、导向性,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在学习起点、水平、兴趣、风格、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对教师自身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这需要高校英语教师及时“充电”和进行教学反思,凭借观摩和参加常规教学、公开课、英语教学大奖赛等教学实践,学习和领悟教学经验中的隐性知识,将其融入英语授课内容中,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进而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
网络信息化时代几乎改变了所有人的学习方式和方法,教师之间的沟通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网络为高校英语教师主动拓展隐性知识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资源环境,大多数高校都拥有超星电子图书、时代华辰、CNKI、万方外文、EBSCO、科技信息参考、学位论文等各类数据库;图书馆内都开设多个文献借阅厅,其中包括图书借阅厅、过刊阅览厅、现刊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及供读者利用的研究间等。教师应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进行自我完善和自主学习,并且发挥网络技术在英语语言教学中的作用,通过建立网络讨论组等方式,与其他高校教师交流工作经验和心得来进行知识转移,以利于知识在实际中的运用,提高教学实效。类似的经历和体会,可以激发教师进行再思考和再创造,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并带来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创新。
(二)隐性知识消化吸收阶段
在教师自主丰富隐性知识的基础上,还需进一步消化吸收。特别是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充分发挥有经验教师传帮带的作用,使隐性知识实现传递、共享,培养高等教育的生力军,在教学中发挥隐性知识的巨大潜力和作用。目前,已有越来越多拥有博士、硕士学位的年轻教师投身到高等教育教学工作中,他们大多接受过系统的学科研究训练,专业基础较扎实,视野较开阔,但也存在不熟悉教育教学规律、教学经验不足等问题。高校的教学梯队应通过集体备课等形式促进青年教师尽快熟悉教育教学规律,掌握相应的教育教学技能,并利用青年教师思维活跃、了解最新学科研究成果、较易接受新鲜事物等特点,组织青年教师参加高等教育教学方法的座谈与培训等,实现对现有隐性知识的消化。
隐性知识的消化、吸收要依靠一定的经验积累,即经验储备和经验思维状态。对隐性知识的理解过程,需要教师有短时间的顿悟,更需要在学习隐性知识后,结合自身已有的某些经验进行自悟、自省,将学习到的隐性知识融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如果教师不能有效地将知识同化和提炼,就会将其迅速遗忘。因此,高校教师应该开展各类活动,在“思考”上有所突破,并且根据个人需求,用心去体验所接受的隐性知识,养成勤于探索、刻意感悟的习惯。
(三)隐性知识应用与完善阶段
只有利用各种途径去运用、实践验证所学知识,才能将隐性知识转化为具有创造性的原动力。根据相关经验,可以大致分为任务式驱动和探究式驱动两种方式。任务式驱动指通过对特定章节的英语课堂教学比较来考量教师教学中隐性知识的运用。为了凸显自己的隐性知识教学,教师应以积极、主动的心理状态去备课,并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去讲解。由于讲解内容相同,非常容易比较差异并找出不足,实现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因此,任务式驱动英语课堂教学,有利于营造一个主动获取隐性知识的支持环境。探究式驱动是指教师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用英语工具主动地获取知识,并应用知识来解决问题。探究式驱动的目的在于改变英语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使教师在主动探索、积极实践隐性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而教师自身的隐性知识也通过教学相长得到提高。具体来说,英语教学中的探究式驱动指教师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就英语语言、文化以及其他热点问题进行辩论、分析,在培养学生的同时,锻炼教师从多侧面、多角度进行英语隐性知识教学的能力。
英语教师的隐性知识可应用于教学与科研实践中,而教学与科研实践反过来又可以促进教师隐性知识的重构,在教学现场中通过种种实践与体验,进行学习和反思,完善自身的隐性知识。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隐性知识往往转瞬即逝,这就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养成不断学习与积累的习惯,通过计算机或网络等现代化方式与手段将隐性知识系统地保存下来,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便于日后在教学中应用与完善。学生在大学英语课堂上获取的显性知识已很难满足当今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要,学生自如地运用语言的创新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语言应用能力,不是仅靠识记英语单词、句型和语法等显性知识就能获得的,还要通过对英语语言隐性知识的习得而形成,这样学生在毕业后才能适应各种英语需求,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蓓.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知识结构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12).
[2]崔竹.大学教师知识结构的特性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1(22).
[3]谭燕.隐性知识转移:动因、影响因素及激励[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8(6).
[4]谢蓉蓉.课堂教学中的多模态话语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1).
[5]杨烈祥.外显知识与内隐知识的动态接口及其实现模式[J].中国外语,2008(5).
篇8
一、女性专业榜样的影响作用
就这样被影响……
任何人的发展都不可能是去脉络化的。我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职场中的“我”?
要回答这个问题,一定要回顾在我成长过程中对我具有深远影响的那些女性榜样们。
1.青少年阶段的接纳、包容与鼓励是建立自信的重要影响因素
1977年秋,读小学四年级时,我们班新来了一位年轻的女教师,她一下子点亮了我的小学生活。这位教师刚刚从师范学校毕业,大大的眼睛、长长的辫子,性格温和,时常微笑地看着我们。她完全不同于以往教授我课程的其他稍微年长的教师:他们很少微笑,批评起人来相当严厉,我从心眼儿里害怕他们。
这位女教师会跟我们说,如果我们专心听讲,授课结束后的时间就给我们读故事,于是那些常常捣乱的同学听课也变得格外专心。最让我难忘的是,那时刚开始学习写作文,每次我的作文中都有红色波浪线画过“好句子”和鼓励点评语。我喜欢看老师写的那些句子和红色的波浪线,于是更喜欢写。老师在全班朗读我的作文,有时候还给年级中的其他班级朗读。而我的写作信心也由此起航。课下,我和同学们喜欢围绕在她的周围,她也欣然接受我们的邀请从办公室出来跟我们一起跳皮筋。跟她在一起,对还是一个小孩子的我来说,真是十足的开心和满足。
在那个有着严肃的师道尊严、以批评为核心教育方式的年代,小学教师的平易近人、平等对待和持续的鼓励对孩子的成长来说实在弥足珍贵。
1980年秋,读初二时,增加了物理课,恰在此时,迎来了新大学毕业的物理老师,大大的眼睛、短短的辫子,性格温和、讲课条理清晰,与其他老师最为不同的是她的耐心。那时的我对种种物理现象充满了好奇,脑子中的问号奇多。老师温和可亲的态度使得我有胆量去提各种问题,而老师总是耐心倾听并与我讨论,这使得我对物理更加感兴趣,并积极地找物理课外读物来读,甚至萌生了做居里夫人那样的女物理学家的梦想。老师的耐心大大地激励了我,使得我敢想问题、敢提问题、敢讲出我对问题的理解而从不必担心我说错了。至今我都认为,初中二年级是我青少年时期智力发展最为突飞猛进的时期,我想是与遇到耐心、包容的物理老师有重要关系的。
1984年,读高三时,我的英文课老师,大眼、短发,美丽、知性是她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她教课轻盈活泼,条分缕析,课下对学生也很是友好,总是能站在学生角度替学生着想。她会跟同学们在课间谈吃什么东西对大脑好,女生适合上哪些专业等等,这样体贴式的谈心跟很多教课后即离去的老师相比,让学生体验到除了成绩之外的关心。因此,同学们都打心底里喜欢她。
1985年进入大学,接触到了更多知性的女教师,她们关心我的个人心理体验,与我分享她们自己的人生经历与发展故事,并持续不断给予我在事业发展上的鼓励。这种朋友式的、亲近的师生关系是我青年时代最宝贵的财富。
回顾这些优秀女士的共同特点是:在职场中不但具有端庄的外表,还很好地掌握有专业知识并能有效地传递给学生或周围的人。跟她们在一起让人感到舒心和愉悦,她们不只是教师,她们真诚地呈现出自己女性的一面,与学生一道分享人性中的温暖、关爱与成长的部分,尤为难能可贵。
按照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在青少年阶段,是建立勤奋感和自信最为重要的阶段,而此时老师给予我的接纳、包容和鼓励恰恰是成长过程中最好的精神食粮,使我始终保有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和对世界探索的热情,这与功利的考试无关。
后来我也成了中学教师,成了受学生欢迎的女教师。
2.清晰的“理想自我”是建立自我同一性的重要参照
工作10年,在经历了大大小小的荣耀与波折之后,我从原来学习、工作的生物学科转向了心理学。完全出于兴趣的转移。在这转轨的关键时刻,我遇到一位刚从希腊回国的海归派女博士。她是协助我建立自我同一性、实现职业承诺的良师益友。
端庄的外表、大大的眼睛、温和的笑容、睿智而缜密的思维、浓浓的书卷气息,这些都深深地吸引了我。当我听她的学术报告时,我的脑海里浮现的旋律就是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那时,对于处于职业发展转折期的我来说,正需要重新整合自我,建立新的职业发展目标,她的出现使我明晰了自己未来新型自我的发展方向。特别是与她之间有关个人事业与家庭的主题交流,让我坚信我需要做独立的自己才能有更好的发展。也正因为她,我才走入了原先想都不敢想的心理学女博士的群体,成为一名从事青少年心理教育的专业人员。
随着工作平台的不断延伸,我遇到了不同的出色女性,她们身居领导岗位,有教育部女部长、教委女处长、教育厅女厅长、教育局女局长、大学女教授、企业女老总等等,她们无一例外都是大大的眼睛、温和的个性、睿智的思维、雷厉风行的行为方式。跟她们一起工作,常有如坐春风的感觉,受益颇多。
那一双双大眼睛究竟象征了什么,让我如此印象深刻?青少年时期看她们,那双大眼睛代表了她们对我温和的关注和接纳。后来出现在我职场中的大眼睛代表了她们思维逻辑清晰、工作干练以及谦和优雅、包容豁达的个性。我深深地知道,这些我欣赏和向往的女性给了我无穷的榜样力量。
二、作为心理教育专业工作者介入社会工作与实践反思
作为心理教育的专业工作者,我介入的社会工作场域主要是大学和中小学。
1.我的大学工作场域
多年来的心理学学习与教学研究实践使我认为,教师这个职业是将自己作为“工具”来进行教书育人。如同罗杰斯的“以当事人为中心”的理论,身为咨询师的角色,那个自我要清楚明晰地出现在来访者身边,每一刻当下临在。教师也一样,教师必须对自我有清晰的认识,在与学生相处过程中,才能够如平面镜一样如实地反映所听到的、所感受到的,不扭曲、不忽视、不夸大,如实客观地反映。
我在大学主要从事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辅导方面的教学与研究。选修我课程的研究生群体主要是女生,男生很少,这是师大的特色之一。他们未来的职业定向是从事基础教育的心理辅导教师。因此,在他们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协助他们个人规划自我发展也是我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
女生个性中的突出特点:温和细腻、敏感敏锐、外露情感、叙事性的表达风格、重视关系的建立与维持。我在激发她们领导力方面做了很多尝试,具体实现的机制是:与学生平等对话,同时促进同学之间的平等对话;鼓励她们积极参与,将个人经验进行分享,带入到公共空间,实现个人经验向公共知识的转化;教育戏剧手法的运用,为学生搭建互动的平台,激发学生建立起生命的联盟。
而身为女性角色,我的教学与班主任工作会带有我所倾向的女性榜样的价值取向,特别是在引导女生通过改变认知走向包容、豁达,通过缓解情绪走向力量方面,我适时地运用自己的影响力,为她们搭建平台。
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根据他们的特点展开设计。
(1)重视团体安全氛围的建立。每次上课伊始,我都会把我的这一设计告诉学生们,让他们考虑在课程中如果做这样的内容安排,他们有什么样的顾虑和担忧,他们共同期望有什么样的环境,渴望在怎样的场域中如何被对待……他们发表各自的观点后,我们达成共识。这是彼此建立安全联系的第一步。
每节课,我都会用5~10分钟的时间,与全体同学做一些集体的热身游戏,让他们彼此之间有一些身体的接触,让他们的肢体和呼吸做一些调整和舒展,让他们放松身体和心情,然后在这样轻松的氛围中开始课程学习。
我的课程教学打破传统研究生教学的课堂模式,只要空间允许,我就会让学生把桌子搬离,只留下椅子,围圈而坐,让彼此可以看到彼此,便于交流互动。
(2)案例式教学带入自我成长经历。案例是生动的、具体的、形象的、叙讲式的。每节课的案例教学,由他人故事引发学生个人案例故事的续讲,由理论回到学生自己的经验。有时,我会运用戏剧的方式,将学生带入到情境中,让他们体验角色,开始与不同的角色对话,寻找解困之道。学生反馈,这样的方式对他们自身深有触动,是他们喜欢和需要的教学,一节课下来深感有所收获。
学生常常会谈到爱情、友情、家庭,处于这个年龄,这些正是困扰他们的重要问题,所以,我的课堂总是留空间给这些话题,从社会性别角色的视角引导他们去看,来自家庭的、社会的、历史的、体制的因素是如何影响到他们今天的恋爱、婚姻与性的。这也成为我给学生做心理辅导的平台。
首先,在课堂上我会借由青少年的心理现象与成长中的问题切入,引发学生对自身成长历程与现状的关注,将他人的案例与学生自己的经验勾连,让他们从中回看自己,从而给他们一个认识自我的空间。我教学的特色之一,就是从社会性别意识视角出发,引入社会性别视角看待男生、女生的成长,男性与女性的互动关系。回看他们在成长历程中,那些潜移默化影响他们社会性别意识的有来自家庭中父母、亲属,学习中的有关教材,社会中的有关媒体等诸多因素。由此,他们原来不自觉的社会性别意识开始觉醒,认识到在传统男权社会中不合理的社会文化因素对男性和女性心理成长的挤压。
比如带领他们观看案例视频“我要做男孩”。案例中的女孩儿就因为身为女孩子,从一出生起就不为爸爸和奶奶接受,认为爸爸与妈妈离婚是因为自己是女孩儿,妈妈离婚后的独自哭泣使女孩子萌生出要做男孩子要保护妈妈的信念,于是她剪掉自己的长发、穿男孩子的衣服,以男孩子的行为方式行事。看了这个案例,有一些女生也开始坦言说,自己不喜欢自己的女性角色,“从小一直很努力,就是要做得像男生一样好”,经过讨论发现,原本这个好,其实不必牺牲自己很多女性外在特征来像“男生一样”,而是本身女性也可以做到很好。
另一位女生则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由于贫困和重男轻女的观念,一个家庭如果只能供一个孩子读书的话,一般会竭尽全力供男孩子,女孩子只能放弃甚至要出去打工供哥哥或者弟弟读书。“从小到大,父母以及其他长辈都比较重视我哥哥,我妹妹是老幺,也是比较受疼爱的,作为老二又是女娃的我处境比较尴尬。我记得我是几乎过了上学年龄,父母才想起来让我上学。父母从来没有送我去过学校,包括上学第一天。我哥哥把我送到校门口就去上课了,而我既不知道应该去几年级几班,也不认字。父母也几乎没去给我开过家长会,总是忙忘了。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差不多9周岁的样子,家里所有家务活几乎都是我在做,包括蒸米饭、点炉子、倒泔水、洗衣服、擦炕扫地、交水费电费、购买生活物品之类的,还要照顾妹妹。印象最深的就是冬天洗衣服,水彻骨的凉,两只手都冻僵了,所有手指关节现在都能嘎巴嘎巴响,而且大件的衣服比我个子都高,衣服浸饱水非常沉,我经常拎不动。一开始承担家务倒不是因为我懂事儿,我也曾质疑过为什么不让哥哥、妹妹干,父母说家务活本来就是女孩子的事儿,没有让男孩子做的道理,而妹妹年纪小,姐姐应该让着妹妹,所以家务理所应当就是我的任务。这些道理显然不能说服还是小学生的我,所以经常提出抗议,结果总是以挨打收场……”
这样一种经历使得她对学习和工作有了非同一般的感受:“从小我学习非常刻苦也非常好强,方方面面都不甘人后。毕业后工作更是拼命,对工作充满了热情,工作狂一般地投入工作追求工作所带来的成就感。”她自己从中了悟到,“从我的经历来看,我从小刻苦学习、努力表现的动机:一是害怕因为是女孩儿而遭遇辍学;二是希望争取到更多父母的赞赏和疼爱。我对于成就感的渴望就是源于此。”听到她说,“世界上有一种鸟没有脚,生下来就不停地飞,飞得累了就睡在风里。一辈子只能着陆一次,那就是死亡的时候,我觉得我就是这种鸟。”我心中感到丝丝心疼。幸好她能从这样的经历回看中看到过往童年经历对她现在做事风格的影响,我给予她的回复中肯定并鼓励她的勤奋,也引导她可以适时地放下重负,从一生长远的发展来规划和看待所做的事情,能够活在当下。
“我要当第一”的案例视频为学生讲述了一位在家排行老五的女孩,出生时一度被父母考虑送人,自小被母亲忽视,所以她立志要争得第一向母亲证明自己的存在:长大结婚后依然抛下自己6个月大的女儿一心去拼命工作。学生看到,“从小被忽视,让她一生都在与这种忽视做斗争。她的幼年,是在等待母亲的关爱中度过的,而现在的她抛下孩子去努力争得工作中的第一,实际上是在重蹈她母亲的覆辙,如果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她的女儿也将重蹈她的覆辙。如果没有对生命的反思,这样的轮回也许会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面临职业和家庭,特别是有了小孩的母亲们,如何在这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是需要经过激烈思想斗争的。每个人都希望实现自身的价值,这其中既包括社会价值,也包括个人价值。上天赐予了女性成为母亲的特殊能力和荣誉,成为合格尽职的母亲能最大限度上实现个人价值,这种幸福感和责任感是无可替代的。但是人处于开放的社会,单纯的家庭角色不能满足一般人的需求,职业定位和工作成绩同样能带给人巨大的成就感。同时来自经济上的压力也迫使很多女性没有时间陪伴孩子而必须去工作赚钱,特别是对于孩子没到上学年龄的家庭,这种矛盾尤为突出。既然二者不能兼得,就只好牺牲一方面。节目中心理学家说得很好,孩子的成长不可重来,宝贵的时光值得每一位母亲珍惜并好好利用,个人工作上的追求可以推后延迟。其次,女主人公在被引导的情况下,说出了自己童年时没有母亲关怀照顾的伤心往事,这些事给她造成的伤害一直影响着她接下来的人生,所以,决不应该让同样的事情再发生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孩子的年纪也许很小,但是一些经历过的事情却有可能留下终身的烙印,这提醒着每一位为人父母的成年人多注意自己的角色、自己的责任、自己的言行,同时也要了解儿童的心理发展状况。这样的案例分析,使得未来都会要经历职业发展与家庭生活冲突的学生们思考,究竟自己需要的是什么,自己不同阶段生活工作的重心与意义是什么。
在“早恋风波”案例引发的思考中,一起与学生讨论女生与男生的交往问题,学生提出暗恋要不要表白?如何拒绝男生爱的表达?如何避免少女怀孕?男女之间存在真正的友谊吗?等十几个问题,内容涉及有关如何看待两性的差异,如何站在两性的视角互相参看,有关尊重的价值观、观、爱情观等内在价值观等。这些讨论都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看清楚个人在两性相处中的误区,辨识其中的价值观及其影响,更多地了解和理解当今青少年的情感发展和存在的问题。
男生在其中获得的启示与收获也非常大,有男生记得“从小父母就不让自己委屈时哭泣”形成他压抑内向的性格,觉得自己承担了太多家庭的期望,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现在他知道,他也可以放松流眼泪,不用再强忍着。
(3)建立生命联盟。我担任班主任的研究生班中有25人,23名女生,2名男生。工作中,我深刻地体验到学生的情感和生活以及学业与事业发展问题的困扰。除了通过信件、个别谈话辅导可以协助部分同学外,我根据自己这几年来在“一人一故事剧场”学习和演练的经验,邀请在北京我们自己组成的“一人一故事剧场”演员为学生们做了一场“一人一故事剧场”的演出。
“一人一故事剧场”秉承的理念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命故事,每个人的生命故事都是值得尊重的。叙讲个人生命故事的人,在讲述完自己的一段故事后,演员就立刻即兴地把故事中体现的突出情绪或者情节演绎出来,作为一个特定的礼物反馈给讲故事的人。演员充分尊重讲故事人的感受,并较为准确地传达出来这种感受,反馈给讲述人,这种尊重、理解的关系与表达,对讲述人来说,本身就具有对自我再认识的作用,对情绪是一个很好的宣泄表达,对其中经历的创伤也具有一定的疗治作用。在剧场营造的安全氛围中,学生可以将压抑多年的故事讲述出来,关于与初恋对象被迫分开的故事、曾经在初中被同学孤立的故事、因为自己一次任性而失去了最好朋友的故事、那个挣扎在是与男友相处多一些还是与同寝室同学相处多一些的故事、那个毕业时说好不流泪但最终还是任眼泪四溢的故事……这些有关爱情、友情的故事对他们来说都那么相似,撞击着每个同学的内心。讲故事与听故事、看故事与演故事,让他们彼此可以看到对方也看到自己,从情绪的释怀中学习成长,拥有前行的力量,从而学习如何建立起学生彼此间的互信与互助关系,学习站在他人立场想问题看问题。这样的情感互动使学生建立学习共同体的同时也建立起生命联盟,相互支撑前行。
2.中小学工作场域
作为长期从事基础教育研究的我来说,不断出入中小学,与中小学教师打交道是我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我自己也曾在中学做过10年教师。因此对中小学教师的辛劳与坚持,幸福感与无力感并存的感受亦深有体会。
我曾在一所县级高中调研,听到那里一个办公室8个35岁左右的青年女教师有7人患子宫肌瘤,女主任对我说,“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快乐起来吗?我们要快乐!”
我牢牢记得她的话。我一直想,作为一个女性教育科研工作者,我究竟能为她们做些什么?
我读博士做论文时,女儿上小学,我与她讨论我论文的主题词:尊重。我问她,“你觉得‘尊重’是什么意思呢?”她对我说,“你可以问我什么是‘快乐’,为什么你不研究一下‘快乐’呢?快乐多重要啊!”
我也牢牢记得女儿说的话,“快乐”最重要!
作为一个母亲,一个研究青少年教育的女性专业工作者,我能为孩子们的幸福快乐做些什么?
(1)关怀和尊重。所以,我的课题紧紧围绕着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心理健康方向。在一所小学里,我鼓励校长与女教师们一起建立起行动研究团体,运用教育戏剧来做教师培训、设计教学、开展班级活动,至今我们已经一起工作了两年。这期间,我给她们做访谈,倾听她们关于个人成长的故事和关于职业发展的打算以及遇到的困难,交流中的一位女教师眼睛里闪着泪光说:“从来没有人可以这样听听我都做了什么、在想什么、困难是什么,以后怎么发展的想法,这种感觉真好!”
在课题的进展过程中,始终会遇到研讨、培训时间不能完全保障的问题。这些教师大部分需要下班后赶去接孩子,我们活动时她们有时候需要请假带孩子,父母有病时她们需要到跟前去照顾,虽然她们有时会表现出焦虑、不耐烦、抱怨,但是她们还是一路坚持下来。我特别能理解她们的不容易,因为自己同样经历过。因此,我知道此时她们最需要的是理解、关怀和尊重。
(2)目标引领。在课题进行中,我不断地在与教师们交流,问她们做这个课题对她们自身的意义是什么?无论是在对她们的访谈中、培训中、设计课程中、结题总结中,我都自始至终不断地追问她们这个问题。我觉得这是一个不断明晰的过程,也是她们不断开始职业承诺的一个过程。一旦建立起这样的意义联结,她们就会把进行行动研究真正看做是自己的事情,投入地去做,为改善她们自己的处境而努力。
(3)自我获得新的发展。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她们开始迅速成长。一位教师这样说,“我觉得自己无论是在教学理念还是在教育方式上都是一次真正的蜕变和突破。作为一个从教20多年的班主任,传统教育的观念在我的脑海里根深蒂固。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我更多的教育方法来自于大多数教师所采用的方法,班会课和思想品德课都以课本讲解为主;学生犯了错误,也是以严肃的谈话、批评的方式解决;有不良的班级风气出现时,更多的是苦口婆心地劝说。因为这种方式是我所擅长的,不用过多思考的,是手到擒来的,思维一旦形成习惯,就会沿着惯性一直走下去。我会把所有我认为正确的观点和理念认真而操心地灌输给学生,当然学生对你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有时候会有一些感动,但是当你一再重复那些老掉牙的道理和人生格言时,孩子眼神中的厌倦、烦躁告诉我:我们已经听够了,你的话已经说过n遍了。现在的学生已经不再是从前的学生了,他们厌倦说教,他们讨厌婆婆妈妈。我发现,这种传统的灌输、说教的教育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学生的需要了。”“通过课题研究过程,我发现其实自己的内心深处还潜藏着如此的热情和动力,我可以和学生一起疯狂,我可以在学生面前不正襟危坐、道貌岸然,我可以在学生面前展现自己的笑容,我可以是课程中的一个角色,我可以和学生一起进入角色的表演。总之,在学生面前,我放下了教师的架子,摘下了自己的面具,又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这种感觉很轻松,很快乐。更重要的是,在自我改变的同时,我发现学生眼里的我也在发生着变化。许多学生在周记中告诉我,他们在戏剧课上得到了从来没有享受到的快乐,他们感觉上这样的课非常愉快,更让他们吃惊的是原来严肃的王老师居然这样会讲故事,居然能够如此快乐地和他们一起说笑。他们告诉我,你笑起来非常好看!”这个蜕变过程让这位教师自己欣喜不已。
(4)自我效能感提升。随之,职业成长也逐渐展开。“我感觉通过戏剧教育课上的沟通和交流,我和学生的关系更融洽了,我们相处得更加温暖和谐了,彼此的心灵贴得更近了,这也是我从教几十年来很少体会到的感觉,师生的界限几乎不存在了。”“通过近两年的学习,我收获颇丰,尤其是在自我成长方面有了突破性地进步,开阔了视野,打破了以往僵化的思维定式,为我未来的工作和学习提供了成长的平台。”
另一位教师则发现原来给高年级学生上课时没有几个主动发言的,课堂很沉闷。而现在“在教学《自己他人社会》这一课时,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学生们的小剧表演。为了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交通事故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严重后果,更牢固地树立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我设计了让孩子们表演交通事故后,再现肇事司机家庭和受害者家庭生活场景的小剧表演。学生们淋漓尽致的表演让我震惊:他们设计了大量的台词,准备了必要的道具,很多道具都是他们自己制作的;很多孩子还自编了动作。看着他们夸张的动作,投入的表情,我感受到他们前所未有的热情。这样的课堂上,再没有单纯的大道理的讲述,也没有被老师和同学遗忘的‘沉默角落’,每一个孩子都通过不同的形式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学生通过各种各样的表演形式表达自己的心声,传达自己的见解,借剧中人物角色的扮演深刻体会课堂带给自己的感悟,进而达到思品课的教学目标。”这些都是很少有的欣喜现象,让教师们看到她们自己改变后带给学生的新的变化,她们教学的自我效能感和愉悦感不断地增强。
最近我们的课题正在进入结题总结阶段,她们的文字让我深切地看到了我们共同坚持了两年的这件事的意义所在。我尤其感到欣慰的是她们自身的成长,是她们带给学生的新的教师形象、新的课堂氛围和新的师生关系,我想这可能就是女儿要的那种快乐!那些女教师要的那种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