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市场前景范文
时间:2024-01-12 17:47: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商业银行市场前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对信贷结构调整和我行对公业务转型的认识及定位
首先,对公业务是我行基础性的支柱业务,对公客户为我行带来四分之三的利息收入、一半左右的中间业务收入、一半左右的存款,同时,也为我行发展工资、信用卡、电子银行、投资银行等业务提供了广泛的客户资源。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对公业务仍然是我行主要利润来源。
其次,在宏观调控形势下,对公信贷业务不是不发展,也不是消极地发展,而是要科学发展,要与当地经济社会同步发展。
再次,对公业务的运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相关部门要形成合力,提高工作效率,要适应新的体制和形势。立足于全行的发展目标,真正树立起营销客户而不仅仅是营销对公业务的观念。
二、积极推进业务转型和信贷结构调整,促进战略业务发展
2011年初,总行就明确提出了加快推进由传统信贷业务向零售业务、中小企业业务、中间业务的战略转型的要求。基层行处搞好信贷业务与个人业务的有效融合,就能掌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宏观经济调控给银行信贷经营活动带来了压力和挑战,迫使银行必须进行业务转型和结构调整;同时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也为银行加强业务转型、结构调整、提升价值创造能力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公司业务转型的本质是应对当前利差收入降低可能带来的银行网点盈利能力下降的风险,保持公司业务收入的持续增长是根本目的。为此,业务转型中业务结构要由信贷业务主导转向信贷业务与收费业务并重转变;客户结构要实现从优质大客户为主向优质大中小型客户并重转变;收入结构要尽力保持利差收入最大的基础上,全力发展非利差收入这块短板。产品结构要实现由单一传统存贷款产品向多元化产品组合转变,产品多样化,收入多元化,实现公司业务综合经营。
三、深刻领会上级行政策,增强市场营销工作的主动性
我们支行着重围绕市行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认清形势,把握政策,找准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针对自身在国际业务方面的优势,研究制定了近期工作思路和远期发展目标,积极实行差别化营销。通过对行业内优良客户的科学把握和预测,挖掘新的业务增长点,增强对工作的预见性和计划性。推行实施成本领先策略,努力优化客户结构,不断提升我行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客户的贡献度。
四、我行公司业务市场营销的几点做法
(一)加强市场研究和客户规划。加强对本地区企业市场的分析研究,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客户筛选标准。特别要加强对地方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势客户群体的研究,分析其对物价、退税政策、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的承受能力,真正将利润高、竞争性强、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并经得起各方面不利因素挑战的优质企业客户挑选出来。
(二)主动调整企业信贷结构,在加强存量客户管理基础上严格新客户准入,不断提高企业信贷业务质量。严格客户准入,做到有进有退。积极营销中低风险产品,有选择、按比例地进入高风险产品;重点加强对企业的风险识别和服务能力。
(三)加强产品定价管理和交叉营销,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和业务综合收益。一方面要认真研究企业客户的多元化需求,学习吸收同业的先进做法,丰富产品体系。另一方面要加强企业产品风险定价的研究,科学合理定价,有效覆盖风险;除信贷服务外,还要对客户进行包括存款、贷款承诺服务、财务顾问、审价咨询、“百易安”、个人高端客户理财业务等多产品的交叉营销,提高客户综合贡献。
(四)合理制定客户授信方案,增强方案的可行性、灵活性,满足结构调整的要求。授信方案中要体现资产、负债、中间业务组合服务,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宏观形势的变化,及时满足客户需求;资产业务中,固定资产贷款、流动资金贷款相结合,人民币业务与贸易融资国际业务相结合;表外业务与表内业务相结合。授信方案中的授信产品调剂原则可以注明:票据承兑业务可以占用流动资金贷款额度;贸易融资何以占用流动资金贷款及票据承兑额度;外汇资金产品可以占用流动资金贷款、票据承兑及贸易融资额度等,增加方案的灵活性,适应结构调整的需要,及时满足客户需求。
(五)是要加强队伍建设,继续发挥客户经理的营销主渠道作用。进一步优化团队服务模式,加强现代营销方法和工具的培训应用,加大培训力度。
五、今后公司业务发展的思路
(一)以客户为中心,努力开拓新形势下公司业务发展新局面
我们在服务上将进一步深化“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着力把客户的深层次需求作为服务的主要目标,进一步完善差别化服务。做好客户服务的要求是了解客户、了解市场,只有对市场和客户有全面、细致的把握,才能做好客户服务。强化“二线为一线服务,一线为客户服务,全行为客户服务”的格局。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客户三维一体工作流程的作用,大力营销中小企业客户群体。
(二)把握新的贸易融资政策,开启国际业务营销新局面
今年以来,针对贸易融资业务发展中存在的有关问题,总行和省行及时调整有关政策,陆续下发了相关文件,对贸易融资业务审批方式、市场准入政策、产品政策及授权管理权限进行了适当调整,积极促进全行的贸易融资业务发展,提高贸易融资业务对国际结算业务的支持和带动。加大对他行大客户的攻关渗透力度,对重点客户积极营销,紧追不放,深挖潜力,扩大份额;对目标客户充分发挥员工人脉资源优势,掌握客户需求,选准介入策略,尽快开展业务。大力改善客户结构,特别是对于经常性的贸易进出口类客户积极营销,深度介入,增强发展后劲。
篇2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影响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3-0196-02
一、利率市场化的含义和国内利率市场化发展的现状
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经营或融资的利率不受中央银行的统一控制,而由各商业银行依照货币市场的资金供需情况自主调节,最终形成以央行公布的官方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参照,各种利率保持合理利差和有效传导的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实现了利率市场化。实践证明,利率市场化使许多国家的金融体系得到了发展,企业和个人的融资效率得到了提高,资金分配变得更加合理,经济和金融环境也得到了改善。但是,也有国家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出现了银行倒闭,金融秩序混乱等问题,给整个金融系统带来了危机和不稳定性。
近些年来,人民银行从放松利率管制、完善利率调控体系以及推进金融机构改进利率定价机制等多方面开展相关改革,使我国利率的市场化程度得到了很大提高。截至目前,央行累计放开了120种左右的利率种类和档次,使商业银行获得了很大的利率自主定价权。此外,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扎实推进,央行不断探索通过合理运用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等货币政策工具,对金融机构和市场的流动性进行调节,引导货币市场利率的走势,间接的影响银行存贷款利率。央行对金融机构利率的调控由过去单纯依靠直接干预其存贷款利率转变为即调整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基准利率又间接引导市场利率,两种手段综合运用时央行对市场和金融机构利率的调控能力不断增强。2013年7月,央行宣布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并取消票据贴现利率管制,改变贴现利率在再贴现利率基础上加点确定的方式,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下一步将进一步完善存款利率市场化所需要的各项基础条件,稳妥有序地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这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又向前迈出了意义重大的一步。
二、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限制因素减少,有利于商业银行的自主经营。实行利率市场化以后,商业银行对存贷款有了自主的定价权,尤其是目前完全取消了商业银行贷款的利率限制,这就使银行在经营中将更加积极主动,可以充分利用有竞争力的利率来寻找和吸引优质客户,为真正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打下基础。
2.有力促进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的创新以及中间业务发展。实行利率市场化,会激励和促使商业银行推出新的金融产品以保持竞争力,进一步发展中间业务,提高业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这些不仅会增强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力,还会增加商业银行的业务收入并提升其经营管理的本领。从世界上发达国家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也能看出,利率市场化会促使国内商业银行持续不断进行金融创新以及开发中间业务,这些都为商业银行规避利率风险,使自身资产得到保值、增值提供了契机。
(二)不利影响
1.对银行识别控制利率风险以及利率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旦利率受政策和管制的约束减少,更加偏向于市场决定,那么,影响利率水平的因素就会变多,每一项因素对利率水平的影响程度也会更复杂,利率变动的频率和幅度也会提高,利率的期限结构也更复杂。这些都对银行经营有很大的不利影响,同时也使商业银行对利率风险的识别和控制更难。
2.银行面对的竞争更加激烈,盈利和生存压力加大。在利率市场化的初始阶段,许多大企业和政府愈加成为各家银行争夺的焦点,一些中小银行可能会出现降低贷款利率而提高存款利率的现象。与此同时,商业银行传统的信贷业务的利差收入会持续下降,导致银行出现经营困难,比如美国,在其完成利率市场化改革的5年间,有大批的银行倒闭。
三、我国商业银行面对利率市场化应该采取的措施
(一)促进中间业务发展,拓展收入来源
发展中间业务能够优化银行的收入结构,减少银行对存贷利差收入的依赖性,使银行经营更加灵活、科学,也为银行提供更大的利润空间。为此,要扩大中间业务的规模和产品种类。只有注重发展客户理财、咨询顾问等高层次的中间业务,不断适应利率和汇率市场变化,才能提高收益水平。同时,商业银行应该以市场为导向,充分挖掘市场潜在需求,设计、开发出符合我国消费者特点的中间业务。
(二)提高利率风险管理水平
一方面,建立科学的利率风险管理流程。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加强对利率风险管理的重视,尽快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利率风险管理工具与模型,对利率的期限结构、风险结构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提高利率风险的可控性。另一方面,大力培养利率风险管理的人才队伍。尽快引进或者培养能够准确掌握利率风险原理、精通利率风险控制技术的人才,逐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利率管理人才队伍。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贷款定价机制,提高信贷分析能力
结合实际同时借鉴国外经验,建立科学合理的贷款定价机制,是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重要手段。商业银行应健全利率定价管理的政策和程序,建立包含宏观经济运行指标、客户评价指标、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等各种变量在内的内部利率定价系统,在央行基准利率基础上科学、灵活的确定本行的基准利率水平,要综合考虑风险补偿、产品收益相关性及因提前还款、违约和展期等导致必要的价格调整等因素确定价格水平,减少价格和风险不匹配带来的损失。
因此,在利率市场化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只有不断提升金融创新及风险管理水平,不断挖掘新的金融产品,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才能持续地提升银行的盈利水平,并由此保障银行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伦一.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应对策略分析[J].全国商情,2012,(10).
[2] 金玲玲,朱元倩,巴曙松.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影响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农村金融研究,2012,(1).
[3] 宗良,高扬.利率市场化改革趋势及对商业银行的影响[J].国际金融,2011,(4).
Analysis of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commercial banks on the process of
interest rate marketization reform in China
CHANG Ran
(Business college,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y and trade,Shijiazhuang 050061,China)
篇3
关键词:商业银行 拓展业务 中小企业 融资难题
0 引言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融资难问题成了中小企业、商业银行、政府和社会聚焦和讨论的热点话题:一方面是成长性和发展势头极其看好的中小企业认为银行对其支持不足的抱怨声不绝于耳;一方面是大型优质企业对间接融资的依赖性逐步减弱后商业银行出现流动性过剩、息差缩小和贷款有效需求不足后此起彼伏的叹息声;另一方面是政府鼓励投资、拉动内需和刺激消费等沸沸扬扬的呼吁声;笔者认为,政府政策支持和资金引导是前提,企业自身打造是基础,商业银行拓展业务是关键。
1 难点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要使我国商业银行在拓展中小企业融资业务上游刃有余,就必须深入分析当前商业银行、中小企业、政府各自固有的难点和问题。
1.1 银行自身原因
1.1.1 缺乏忧患意识 受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多商业银行出现了严重的流动性过剩问题,它不仅降低了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更加大了运营风险。并且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有更多的外国银行在中国各地开业。如果我国商业银行仍然还是目前的服务态度和经营理念,那么国内的一些优质和潜在客户无疑于拱手相送。
1.1.2 有些不屑一顾 银行是一个趋利性的组织,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各个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重视程度不够,况且其贷款手续相对繁琐、环节过多、时间较长、限制条件颇多,不符合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短、频、快、急等特点。
1.1.3 有点力不从心 受传统思维定势的影响,我国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市场缺乏深入研究。银行在体制机制、管理方式、技术手段、业务流程、人员素质以及识别中小企业发展前景和驾驭能力等方面均存在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障碍。
1.1.4 缺少行业标准 我国企业涉及的行业多达98类,每个行业的标准又不同。而商业银行目前仅仅涉足了20-30个行业的准入标准,更多的是无标准可依。相对于信息、标准与责任的严重不对称,基层行和信贷员对中小企业都存在“恐贷”心理。
1.2 中小企业问题 中小企业融资难不仅仅是银行的标准稍高,更重要的是中小企业基础管理薄弱,大部分的企业都缺乏良好的管理机制。
1.2.1 故有的融资习惯 调查显示,绝大多数人创业的初衷是积攒了启动资金、拥有了社会资源、获得了专利技术,缺少与银行打交道的经验,缺失可以参照的信用记录。
1.2.2 缺失的财务报表 我国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企业管理极不规范,财务状况混乱不堪,缺乏透明度、账物混杂现象司空见惯,有的财务报表就是一个“流水账”,根本过不了贷前调查关。
1.2.3 短命的发展历程 在客观上,中小企业由于规模较小、人才匮乏、信息不畅、科技含量不高、生命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产品替代率高、市场前景不明朗、制度欠缺、管理水平低、经营能力差、抗击风险能力弱等各种容易产生不稳定的因素制约,注定了中小企业生命短暂的宿命。
1.2.4 较低的信用评价 中小企业信用度问题曾经使商业银行出现大量的贷款成为呆账、坏账,使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不断增加,进而引起金融系统风险加剧;企业之间三角债务久拖难解,商业交易中欺诈行骗;资本市场中欺骗瞒报,偷税逃税现象时有发生;使其形象在公众心目中大打折扣。
1.3 其他制约因素
1.3.1 政府引导不够 一是缺乏适度倾斜的融资政策。中小企业受资产规模、竞争实力等约束,一般很难获得银行信贷支持,外源融资极其有限。二是政府很少能够从税收、政府采购等方面向中小企业倾斜。三是准入方面任重道远。相对于同样的法律、法规连外资都能进入的行业,中小企业却经常遇到一些非法的阻止。
1.3.2 机制创新乏力 目前各地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缺乏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体系,如何建立和完善利率风险定价、内部独立核算、高效审批试验原则、激励约束和专业化人员培训的机制成为当务之急。
2 对策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加快了业务结构调整,在资产业务、负债和中间业务等方面均进行了创新,提高了集约化经营与管理水平。加快转变观念和经营理念,加强业务的创新,为中小企业金融服务范围和做精中间业务等方面势在必行。
篇4
从已有的经验来看,加强对个人住房贷款风险的研究,保持清醒的头脑,正视存在的问题,建立完善的制度,严格操作程序等至关重要,只要商业银行在此项业务上做到人员到位、管理到位、结算手续到位,个人住房贷款风险便能得到有效的防范,真正使其成为优良资产。
一、个人住房信贷风险的表现形式
1.选择项目的风险。一种情况是个人住房贷款所选择的房地产开发项目本身存在严重问题,具体来说又包括如下情况:一是规划报建手续瑕疵。如因土地出让金未交而未领《国有土地使用证》等,这些房地产项目极容易在购房户和开发商之间产生集体纠纷,现实中这种纠纷往往造成购房户集体拒付个人住房贷款,对这种项目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将给银行带来极大的风险;二是该房地产开发项目事先未做好市场分析,市场定位不明确导致该项目本身根本就没有市场前途; 三是开发商自有资金不足,或者开发商缺乏经验,没有高素质的人员组成的管理队伍等,出现以上两种情况都有可能造成“烂尾”或不能如期交房,如果银行不慎选择了这样的项目开展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则该贷款从开始就面临成为坏账的可能。还有一种情况是个人住房贷款针对的商品房类型不同面临的风险有较大差别,一般来说以投资为目的的客户的违约风险大于以自我居住为目的的购房户的风险,商业房大于住宅,而住宅中易于成为投资品种的小户型和酒店式公寓大于一般住宅。
2.开发商引发的风险。一是开发商的欺诈行为。一些开发商利用当前法制不健全的空隙和一些工作人员执行制度不严的机会,以其关联企业或有特殊关系的个人名义“购买”其开发的房产,用以筹措资金,甚至伪造购房人诈骗银行资金,行按揭贷款之名,作套取乃至诈骗银行资金之实,一旦资金到手,就挪作它用,甚至携款潜逃。二是开发商将购房款入账后,由于经营不善,导致楼盘烂尾,或因经济、地价、建筑材料、施工技术、自筹资金等情况的影响造成不能按时交楼,由此引发购房人停还银行借款,使银行被迫陷入纠纷。三是由于开发商所建楼房存在质量缺陷,不符合合同要求等原因,购房人以开发商违约为由要求解除购房协议不再履行按揭贷款协议。四是开发商所开发楼盘没有取得合法使用权或伪造使用权证,无法取得房产证或开发商违法预售等原因,导致银行风险等。
3.借款人引发的风险。一是借款人由于家庭、工作、收入、健康等因素的变化,不能按期或无力偿还贷款,被迫放弃所购房屋从而给商业银行利益带来损失。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职工工作频繁变动、企业经营状况不断改变等,都会影响借款人收入的稳定,影响还款计划的顺利执行;同时,由于目前商业银行无法对借款人的财务状况进行持续有效的监督,对楼市的预测也相当困难,较难对借款人资信的真实状况做出准确判断。虽然借款合同订立时,信贷资产表面上是安全的,担保也靠得住,但随着借款人资信状况的变化,尤其是房地产产权登记制度的不完善、不健全,私下的房产交易盛行,使银行贷款担保失效或悬空,造成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二是购房人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失踪,继承人或财产代管人不再或不愿继续履行协议。三是购房人存在欺诈行为,故意提供虚假证明材料如个人收入证明、营业执照等。四是由于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导致借款人丧失履行合同的能力,而形成贷款风险。
4.假按揭造成的风险。一是开发商通过个人虚假购房套取贷款。开发商以其亲属、内部员工、关联企业员工甚至民工的名义按揭购房,套取银行贷款用于自身资金周转,并负责按月偿还贷款。二是开发商虚构购房行为或伪造相关手续套取贷款。通过伪造借款人身份证或购房合同向银行申请按揭贷款,或以伪造的产权证明作抵押进行虚假按揭。三是开发商与购房人或银行员工串通套取贷款。(1)开发商为解决部分购房人首付款不足问题,尽快达成交易,在售房合同中将房屋实际价格提高一定比例,再向购房人出具首付款收据,在没有真实首付款的情况下套取按揭贷款。(2)开发商与购房者相互串通,以高于同地段的房价进行购房交易,通过购房者套取银行信贷资金,并分期向购房者归还超出真实房价的贷款本息。(3)开发商与银行员工勾结,向虚拟借款人或没有真实购房行为的借款人发放按揭贷款。
二、个人住房贷款风险变化的原因分析
1.银行管理不善,形成不良贷款。一是银行内控制度不完善,贷款管理力度不够。由于个人住房贷款业务近几年才开办,开展时间不长,加之部分贷款到期,一些银行规章制度尚不建全,相应的配套管理措施跟不上,形成贷款不良。二是信贷人员重贷轻管的现象普遍存在。有些信贷人员对于逾期期数较短的贷款认为既没有必要也没有精力催收,向借款人发出了拖欠银行贷款也没人管的错误信号,不利于贷款的按期回收。三是个人资信评估制度不健全,还款能力难以控制。在涉及个人还款能力评估时,虽然银行要求借款人出具本人及配偶的工资、收入证明,但其真实性、有效性及还款意愿的好坏,只能主观被动地去评定,缺乏统一的标准格式和制约措施,过分依赖第二还款来源,忽视了第一还款来源的合规性。
2.购房人违约,形成不良贷款。一是购房者由于投资方式的失败拖欠银行贷款。近年来,由于房价的上涨,购房者对市场的估计不够,采取以租养贷等方式进行投资,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造成无力偿还贷款,这种情况多在“第二套住房”借款人中出现。二是购房者由于收入水平下降,无力偿还贷款。个人住房贷款属于中长期信贷,其还款期限通常要持续20年左右,在这段时间中个人资信状况面临着巨大的不确定性,由于个人支付能力的下降导致信用缺失的情况很容易发生,使银行的贷款形成不良。
3.潜在风险。商业银行一向把个人住房贷款当作一种低风险业务来发展,只看重利润,而忽视了潜在风险。潜在风险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个人住房贷款市场的不规范,银行之间的无序竞争,造成放宽对贷款的审批条件,增大银行的贷款风险。二是个人住房贷款因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不健全,造成很多不必要的纷争,潜在着不确定的风险。
三、防范个人住房信贷风险的对策
1.加强项目前期评估工作。通过项目的前期评估工作,严格客户的准入标准,可以选择市场前景好的项目给予贷款支持,从而避免项目选择风险、销售价格不实风险,和开发商恶意套现风险。个人住房贷款前期评估工作包括的基本内容有:通过对按揭项目的建设条件评价、市场前景分析、开发商素质和业绩评价、项目的财务盈亏平衡分析和风险分析,可以判断项目是否具备给予按揭支持的条件,从而择优挑选好项目。
2.加大力度严防假按揭。拟提供贷款支持的按揭住房的期房价格进行市场评估,经银行确认后,确定合理的贷款成数。对期房价格的正确市场评估,以避免开发商高价销售策略给银行带来的风险。同时,通过评估还可以部分避免开发商的恶意套现风险。因为即使开发商组织假的购房者办理了按揭手续,套取了银行现金,但个人住房贷款毕竟拥有了合法有效、足值的抵押担保品――住房抵押,在开发商仅能获抵押住房的公允市场价格的七成贷款的情况下(银行还可以根据按揭住房在建项目的形象进度,预留开发商对购房者的保证金,以保证在建项目的资金需求),开发商终究会想方设法按月代替虚假的购房者归还贷款,否则银行一旦处分抵押住房,加上银行预留的保证金,应该可以使贷款风险降到最低,而开发商则得不偿失。对期房价格的市场价格评估,还可以避免抵押住房的资本价值风险。
3.建立完善的个人信用评级制度。建立独立、公正、权威的资信评级中介机构。该机构应由人民银行进行业务指导,能够调阅各商业银行的电脑网络资料,出具的资信评级结论在各商业银行通用,适用于一切个人消费信贷领域,并可进行实时跟踪,一旦发现不良信用记录,随时调整其个人信用等级,对近三年信用良好的个人,可以按操作规程调高其个人资信等级。建立个人存款实名制和个人财产申报制度。通过这两项制度的建立,可以掌握个人真实收入和财产,评价个人的还款能力。实行个人信用实码制和计算机联网查询系统。个人信用实码制就是将可证明、解释和查询的个人信用资料都存储在该编码下。当个人需要向有关方面提供自己的信用情况时,个人资信评级机构通过个人信用实码可以查询所需资料,从而评定信用等级。建立个人银行账户。将目前个人收支以现金为主,改为以个人银行账户转账收支为主,个人只有零星的现金收支。这样,银行对个人的货币化资产、不动产等非货币资产(通过转账和税收确认),个人收入和到期偿付能力就可以全面掌握并进行评估。
4.健全法规,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个人住房贷款业务涉及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通过修订和完善房地产抵押法律制度、房地产转让和预售法律制度,通过制订物权法、个人破产法、社会保障法等法律,可以使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手续在合法有效的基础上更加完备、简明,使抵押住房不存在权利瑕疵,保障抵押权人拥有能够顺利、合法地处分抵押住房的权利。
篇5
关键词:商业银行 拓展业务 中小企业 融资难题
0 引言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融资难问题成了中小企业、商业银行、政府和社会聚焦和讨论的热点话题:一方面是成长性和发展势头极其看好的中小企业认为银行对其支持不足的抱怨声不绝于耳;一方面是大型优质企业对间接融资的依赖性逐步减弱后商业银行出现流动性过剩、息差缩小和贷款有效需求不足后此起彼伏的叹息声;另一方面是政府鼓励投资、拉动内需和刺激消费等沸沸扬扬的呼吁声;笔者认为,政府政策支持和资金引导是前提,企业自身打造是基础,商业银行拓展业务是关键。
1 难点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要使我国商业银行在拓展中小企业融资业务上游刃有余,就必须深入分析当前商业银行、中小企业、政府各自固有的难点和问题。
1.1 银行自身原因
1.1.1 缺乏忧患意识 受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多商业银行出现了严重的流动性过剩问题,它不仅降低了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更加大了运营风险。并且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有更多的外国银行在中国各地开业。如果我国商业银行仍然还是目前的服务态度和经营理念,那么国内的一些优质和潜在客户无疑于拱手相送。
1.1.2 有些不屑一顾 银行是一个趋利性的组织,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各个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重视程度不够,况且其贷款手续相对繁琐、环节过多、时间较长、限制条件颇多,不符合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短、频、快、急等特点。
1.1.3 有点力不从心 受传统思维定势的影响,我国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市场缺乏深入研究。银行在体制机制、管理方式、技术手段、业务流程、人员素质以及识别中小企业发展前景和驾驭能力等方面均存在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障碍。
1.1.4 缺少行业标准 我国企业涉及的行业多达98类,每个行业的标准又不同。而商业银行目前仅仅涉足了20-30个行业的准入标准,更多的是无标准可依。相对于信息、标准与责任的严重不对称,基层行和信贷员对中小企业都存在“恐贷”心理。
1.2 中小企业问题 中小企业融资难不仅仅是银行的标准稍高,更重要的是中小企业基础管理薄弱,大部分的企业都缺乏良好的管理机制。
1.2.1 故有的融资习惯 调查显示,绝大多数人创业的初衷是积攒了启动资金、拥有了社会资源、获得了专利技术,缺少与银行打交道的经验,缺失可以参照的信用记录。
1.2.2 缺失的财务报表 我国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企业管理极不规范,财务状况混乱不堪,缺乏透明度、账物混杂现象司空见惯,有的财务报表就是一个“流水账”,根本过不了贷前调查关。
1.2.3 短命的发展历程 在客观上,中小企业由于规模较小、人才匮乏、信息不畅、科技含量不高、生命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产品替代率高、市场前景不明朗、制度欠缺、管理水平低、经营能力差、抗击风险能力弱等各种容易产生不稳定的因素制约,注定了中小企业生命短暂的宿命。
1.2.4 较低的信用评价 中小企业信用度问题曾经使商业银行出现大量的贷款成为呆账、坏账,使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不断增加,进而引起金融系统风险加剧;企业之间三角债务久拖难解,商业交易中欺诈行骗;资本市场中欺骗瞒报,偷税逃税现象时有发生;使其形象在公众心目中大打折扣。
1.3 其他制约因素
1.3.1 政府引导不够 一是缺乏适度倾斜的融资政策。中小企业受资产规模、竞争实力等约束,一般很难获得银行信贷支持,外源融资极其有限。二是政府很少能够从税收、政府采购等方面向中小企业倾斜。三是准入方面任重道远。相对于同样的法律、法规连外资都能进入的行业,中小企业却经常遇到一些非法的阻止。
1.3.2 机制创新乏力 目前各地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缺乏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体系,如何建立和完善利率风险定价、内部独立核算、高效审批试验原则、激励约束和专业化人员培训的机制成为当务之急。
2 对策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加快了业务结构调整,在资产业务、负债和中间业务等方面均进行了创新,提高了集约化经营与管理水平。加快转变观念和经营理念,加强业务的创新,为中小企业金融服务范围和做精中间业务等方面势在必行。
2.1 转变经营理念 随着同业竞争的加剧,商业银行不得不重新进行市场定位和细分,那些资质良好、发展看好的中小企业由于风险控制和风险管理难度小,势必成为商业银行争取的必然趋势;因此,商业银行必须深化从业人员和高级管理者的思想认识,从保增长、保民生、保就业和促进银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真正的认识到做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重大意义。
2.2 借鉴先进经验
2.2.1 借鉴国外银行的经验 随着外资银行的逐步深入,机构越来越多、布点也越来越广泛,他们在拓展中小企业业务方面已是捷足先登。为此密切关注外资银行的创新经验和发展势态,以便步步紧跟、力争超越实现双赢。
2.2.2 发挥自身的固有优势 商业银行首当其冲的就是发挥自身的固有优势。一是发挥五大银行拥有巨大人力资源优势,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人员素质,走进中小企业,提供上门服务和咨询。二是充分利用资金雄厚的优势,运筹二八法则和马太效应,获取效益和利润。三是用好遍布城乡的66000多个网点资源,提供便捷服务。四是尽快推广工商银行以“点e成金网聚财富”为主题的中小企业网上银行专项活动进行持续服务。五是不断创新中小企业金融产品和服务,有针对性的推出中小企业版网上银行功能。六是从阶段性的为大企业服务逐步转移到为中小企业服务,在服务中做到知己知彼。七是倾听客户的心声、研究应对策略、提升对中小企业的服务水平。八是作为在数量上占绝大多数的中小商业银行,要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地位。
2.3 进行机构创新 各商业银行应加快进度,深化组织机构改革,进一步推进和完善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专门机构,改善工作流程、改进风险管理、注重队伍培养。重点向郊区、乡镇倾斜,扩大各自区域内的优质中小企业信贷市场。
2.4 推崇机制创新
①推动中小企业的体制和机制的创新,鼓励和支持商业银行开展以工业产权、专利技术和股权等无形资产的质押贷款。②开展融资租赁、公司理财、账户托管等多种为中小企业服务的融资业务。③大力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的发展,鼓励发展民营银行。④建立适合中小企业需求的多层次、多功能的金融服务体系,把对中小企业贷款倾斜作为优化信贷资产结构的一个具体举措。⑤鼓励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上市,适度降低其准入门槛,加大扶持中小企业在创业初期的投资力度。⑥应积极筹建信贷担保体系,探索建立中小企业贷款保险制度,通过设立贷款保险机制,必要时进行再担保以分散担保风险。
2.5 拓展业务范围
2.5.1 加大金融产品开发力度
①根据中小企业的特点确定金融扶持重点、融资的最低比例和融资方式,以满足中小企业全方位、多层次的要求。②必须加大金融产品开发力度,满足中小企业需求中“短、平、快、急、频”等特点。③加强产品宣传,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营销等宣传活动。④实施重点产品定位策略,围绕已有业务,优先重点发展关联性、互补性强的业务。
2.5.2 建立审批机制改革模式 目前商业银行的审批机制是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瓶颈。一、要提高中小企业贷款的审批效率,减少中间环节、下放审批权限、缩短审批时间。二、在综合分析贷款抵押方式、额度、风险及自身贷款治理等因素的基础上,探索建立灵活多样贷款审批程序和治理模式。三、加强风险治理体制改革,实行贷款审批人“双签”或“单签”审批机制,实行审批服务期限承诺,严格规定受理信贷审批业务时间。
2.5.3 启动人力资源配置引擎
①加强中小企业信贷机构和队伍建设,积极营造有利于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发展的人为环境。②引入专业人员,发挥人才优势,统筹兼顾现实国情和自身实际抢占高端、循序渐进。③吸引既精通金融又知晓中小企业的复合型人才,对中小企业进行个别化的分类指导。四、通过业务锤炼和系统培训提升现有的人才资源,谋求长远、稳健的发展。
2.5.4 实行差异化的营销策略 商业银行要认清同业竞争形势以及客户资源现状,明确市场定位和经营方向,确立重点行业和高端客户在市场拓展中的核心地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整合、集中行内各项资源,确保既定核心目标客户群在质和量上有所突破。
2.5.5 扩大中间业务服务收入 入世以来,中间业务已经成为各个商业银行普遍重视和重点开发的业务。一、拓展担保类业务促进商业信用的健康发展,帮助中小企业更好地利用商业信用融资。二、开辟企业财务顾问业务增加收入,稳定高端客户。三、承担中小企业短期融资券的承销业务,解决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稳定优质客户关系。四、主动担当中小企业资本运作与经营中介,联姻优势企业兼并劣势企业,实现正常贷款移位和盘活不良贷款,取得附加值较高的中介收入。五是充当中小企业的项目融资顾问,以投行业务为切入点,为中小企业设身处地的当好顾问,赢得信赖,实现顾问收入和贷款利差双丰收。
参考文献
[1]周海稀.《浅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新西部》.2007.1.
[2]刘学胜.《金融支持中小企业的难点及对策》《长白学刊》2002.2).
篇6
关 键 词:市场定位;比较优势;经营策略
中图分类号:F832?郾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544(2007)03-0022-03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经济成分的多元化发展,经济结构与金融结构不对称的矛盾日益尖锐,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中小企业由于资产规模小、资金需求额度小而频率高、抗风险能力差,难以得到银行的融资;另一方面,中小商业银行由于整体实力、知名度、业务范围、规模等方面的约束,陷入了放贷难、经营效益低下的困境。笔者认为造成这种“两难”并存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的中小商业银行市场定位不正确,大都采用“跟随型”市场战略,缺乏自己的经营特色,其业务类型与大银行雷同。这种市场定位及其经营策略的偏差,直接导致了中小商业银行经营困难和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因此,确定正确的市场定位和经营策略,充分发挥中小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比较优势,对促进中小商业银行和中小企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小商业银行的比较优势及市场定位
(一)中小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比较优势
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巨大,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巨大的资金需求。与具有强大市场功能的大银行相比,中小商业银行由于对中小企业融资存在以下比较优势,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1.中小商业银行的地理优势。近年来,由于我国对企业发展强调“抓大放小”、“扶优限劣”,国有商业银行提出了培育“双大”(大企业、大客户)、“双龙”(龙头企业、龙头项目)等客户战略,导致国有商业银行纷纷撤销县支行和无效网点,把总部和分支机构设在城市中,以接近它们的目标客户――大公司,这导致在大客户稀少的中小城镇,国有商业银行服务网点稀少;即使设置了基层行,在资金使用上也是存多贷少,严格的授权、授信制度又进一步制约了基层行的信贷行为,以致于相当部分中小企业集中的中小城镇,成为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的“真空”。而中小商业银行在上述地区有众多的分支机构,较容易满足当地中小企业的融资需要,避开与大银行的直接竞争,形成对区域性市场的有效占领。
2.中小商业银行的信息与成本优势。在我国,由于企业不受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的制约,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特别突出。这种信息不对称使得中小企业在借贷过程中经常发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从而导致信贷交易中处于信息劣势的银行蒙受经济损失。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银行必须要做大量的信息搜集工作来避免或减轻道德风险。但由于中小企业数量众多,信息搜集相当困难,且单个企业所需资金额度不大,交易成本较高,因而对于国有商业银行来讲,往往趋向于收缩对中小企业的信贷。而中小商业银行作为地方性银行,熟悉所经营地区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与市场前景,了解企业所属类型及借贷历史等相关信息,与客户存在“关系型”融资联系,具有信息优势,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解决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时,中小商业银行实行一级法人制度,委托层次少,决策迅速,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实际操作成本远远低于大型商业银行。
3.中小商业银行的体制优势。首先,国有商业银行是我国银行业的主体,受产权的制约,在进行贷款业务时必然要考虑政府和社会的需要,经营与决策受到限制。而且,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正逐步向真正的商业银行转轨,把优质客户作为银行生存发展的基础,对于规模效益相对较差的中小企业融资动力不足。此外,国有商业银行的呆坏账核销以所有制来划分,政府可以对国有大企业承担“无限责任”,“补贴”国企出现的亏损或破产,而中小企业的呆坏账却不在核销范围之内,由此加大了国有商业银行开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后顾之忧和“惧贷”心理。我国全国性的中小商业银行,大都采用股份制,建立了较为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在这种组织形式下,银行的经营者以“三性”为经营目标,为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本的价值增值,必然会不遗余力地开拓包括中小企业在内的借贷市场。其次,中小商业银行所承担的公共“义务”的“包袱”小,因此对中小企业放贷的主动性、积极性更高。此外,中小商业银行与大银行相比,决策效率高,能够更好地针对中小企业的不同需要设计出不同的金融产品,提供个性化服务,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要。
4.中小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优势。中小企业的构成及经营状况非常复杂,需要采取更多的策略和手段,在有效满足其资金需要的同时,保证贷款安全,这就必然要求商业银行不断进行业务创新。而开展业务创新,中小商业银行比大银行有着更大的优势和潜力。首先在人力资源方面,国有商业银行目前虽然已开始实行股份制改造,但高级管理层基本上还是由国家任命,行政色彩依然较浓,人力资源的配置和利用受到较大的制约。而中小商业银行由于长期实行股份制,通过灵活的用人机制和科学公平的管理方式吸引了较多的人才,员工结构优于国有大型银行,使得中小商业银行在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技术研发能力方面处于相对优势。其次在资金资源方面,我国中小商业银行资产规模、金融市场份额虽小,但资本收益率、资产收益率、人均利润率等盈利性指标都好于国有商业银行,具有更强的盈利能力,因而可为针对中小企业的业务创新提供更有利的资金保障。
(二)牢固树立以中小企业为目标客户的市场定位
中小商业银行能否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从而实现良好发展,关键要看能否根据市场差异来进行合理的市场定位,明确自己的目标客户,避免与大银行在同一市场恶性竞争。在我国,不仅有大型企业,还有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这种差异化的市场需要多层次、不同规模的金融机构为其服务。而我国的大银行更愿意以较低的成本对大客户提供标准化的服务,近年来其业务重点逐渐向重点行业、重点地区、重点项目、重点企业集中,二级行和县级行信贷业务日渐收缩。这种经营策略,给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因此中小银行必须根据市场状况进行合理的市场定位,以中小企业作为自己的目标客户,通过向中小企业提供差别化产品和个性化服务,有效占领中小企业市场。这种准确的市场定位,不仅有利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也使中小银行获得可观收益,从而实现自身的健康发展,在与大银行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三、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经营策略调整的思路
中小企业融资难、中小商业银行经营难的“两难”现状,表明中小商业银行的比较优势在实践中未能得到充分发挥。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必要的外部环境和合理的经营策略。因此中小商业银行必须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策略调整,使其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1.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争取海外上市。我国中小商业银行虽然大多采用股份制,股权结构广泛,在体制上存在优势,但股权结构不合理,严重制约了体制优势的发挥和对中小企业融资的能动性、有效性。如股权结构中政府依然占据核心,这就使政府干预不可避免,股权过分集中于地方政府或单个企业集团,缺乏制约机制,影响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通过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不仅可以解决各中小商业银行资本金不足的问题,还可以优化股权结构,利用国外先进的技术、产品和管理经验,在提升中小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同时,满足中小企业多样化的资金需求。在资本充实后,中小商业银行可以争取在境内外上市。这样有利于中小商业银行筹集长期、稳定的资本,提高法人治理结构的有效性,建立规范化的管理体制与激励机制,减少行政干预,增强市场监督,提高透明度,形成良好的市场化运作机制。
2.采用更加灵活、高效的信贷管理机制,进行管理和产品创新。虽然中小商业银行具有业务创新优势,可以较好地满足中小企业的不同融资需要,但由于缺乏完善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体系和政府的优惠政策支持,这种优势难以充分发挥。在现有的外部环境下,中小商业银行应充分挖掘内在潜能,采用更加灵活、高效的的信贷管理机制,进行管理和产品创新。针对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的临时性、紧急性、额度小等特点,中小商业银行应充分发挥“一级法人、二级管理”的扁平式管理优势,以及决策链条短、速度快的特点,实施特色支行特别授权制度,提高贷款审批效率,及时满足中小企业客户资金需求。如可以实行区别授权管理模式,根据信贷风险等级确定授权限额,对低风险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实行总行授权支行直接审批。对部分抵押贷款,可以灵活采用最高额抵押方式,一次抵押,余额控制,随用随贷,周转使用,既简化了审批手续,又缓解了中小企业抵押品不足的问题。与此同时,还要加快适应中小企业差异化融资需求的产品创新,在防范金融风险的同时,开发多种金融产品,以更好地满足中小企业的多种金融需求。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小企业提供不同的贷款服务。
3.做好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检查工作,确保授信风险的有效防范。虽然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在对中小企业融资时存在地理优势、信息和成本优势,但由于我国信用体系极不健全、法律法规不够完善,信用相对较低的中小企业融资时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中小商业银行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限制了其比较优势的发挥。为解决这一问题,开发和利用好这一市场,中小商业银行在对中小企业融资时,应更充分注意信贷资金运动各阶段的密切联系,根据信贷资金运动的不同特征,决定各阶段工作的内容和重点,利用各种渠道,切实做好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检查工作,将信贷风险降为最小。如可以通过与政府部门(如质量技术监督局)合作的办法,通过政府部门的特有职能,正确评估中小企业的信誉和发展潜力,有效解决银行在贷前调查与贷后管理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4.充分发挥政策差异的作用。由于我国的金融机构目前是以所有制而不是按业务功能划分类型,使得中小商业银行面临不公平的市场待遇,在业务经营范围、产品的品种和网点的设置上受到严格限制,严重影响了中小商业银行比较优势的发挥。在不能彻底改变现有外部环境的条件下,中小商业银行应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政策差异优势。因为政策差异也就意味着市场分割,意味着为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如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因资本力量有限或受国家法规的制约,多数只能在一定区域从事银行业务,分支机构的设立也限于总部所在地区,市场范围相对狭窄。但我们也应看到,我国各地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具有很强的区域性特征,当地的中小银行比大银行更容易准确把握当地的经济特点,对当地企业的经营情况也更熟悉;国有商业银行网点机构正在从农村、小县城撤出,为中小商业银行让出了很大的市场空间。因此,中小商业银行更应以发展区域性业务为主,充分发挥为中小企业融资的比较优势。
参考文献:
[1]周立,戴志敏.中小商业银行竞争力与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曹晋升.企业发展中的银行融资[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篇7
关键词:凭证式国债储蓄国债体制问题改革构想
凭证式国债从1994年发行至今,已经有10余年的发行历史,在筹集财政资金、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我国国债品种的不断丰富和国债市场的发展完善,凭证式国债在制度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亟待完善。
一、现行凭证式国债存在的十个主要问题
1.期限结构单一,容易形成还债高峰。自1994年发行以来,凭证式国债仅有一年期、二年期、三年期、五年期等几个品种,并以三年期和五年期居多,全部为中短期国债,容易形成还债高峰。
2.应债主体单一,无法满足单位认购需求。现行凭证式国债的实际认购对象主要是个人投资者。调查发现,由于单位购买凭证式国债免交营业税和所得税,许多民营企业对凭证式国债需求量旺盛,但由于承销网点分配额度有限,无法满足单位投资需求。另外,目前国债发行人没有出台统一的单位认购凭证式国债的管理办法,承销机构对单位认购,兑付凭证式国债规定不一,如果遇到企业名称变更或者债权债务转移,承销机构直接面临操作风险。
3.承销额度分配不均,县以下居民购买渠道不畅。各承销机构管理行向下级分支机构分配凭证式国债销售额度的参考标准是储蓄存款增幅情况,这种模式很容易造成地区分配不均衡。往往是省会分配的多,普通城市分配的少,县以下城镇分配的就更少,农民基本购买不到凭证式国债。
4.销售模式、托管模式不合理,银行经营风险大。在销售模式上,现行凭证式国债采取承购包销制。发行期内,承销机构按照比例全额包销,发行期结束后,承销机构自行持有未售出部分,债券到期后再由财政部向承销机构统一划付本息,如果销售情况不好,实际上就形成了银行向政府直接融资,政府用款、银行垫付的不合理现象。在托管模式上,凭证式国债实行商业银行一级托管模式。持有期内,投资者可以申请提前兑付,承销机构垫付本息,自行持有,直至到期。如遇利率上调,投资者很有可能把利率变动的风险转嫁给承销机构,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加大。
5.实行固定利率制,容易形成利率风险。凭证式国债实行固定利率制,发行期往往跨越储蓄存款调息日,利率变动相对滞后,容易引发利率风险。具体来讲,发行期内,如果利率上调,投资者可能大量提前兑付已购国债,商业银行被迫提前兑付,提前兑付压力将空前巨大,银行面临挤兑风险;如果利率下调,由于国债利率无法改变,投资者必然纷纷抢购国债,中央财政筹资成本加大。
6.发行利率、承销费率偏高,筹资成本大。凭证式国债免征所得税,以往各期发行利率普遍高出同期储蓄存款实际利率20%左右(扣除利息税)。凭证式国债享有国家信用保证,属于无风险证券,但收益却与存在一定风险的理财产品相当,这不符合收益与风险的配比原则。另外,承销费率也明显偏高,记账式国债、电子记账式凭证式国债和凭证式国债的承销费率分别为1‰、6.1‰和7.2‰。过高的发行利率和承销费率导致中央财政筹资成本偏高,凭证式国债发行规模有限。
7.提前兑付利率偏高,商业银行面临“剪刀差”。提前兑付利率制订偏高,投资者得到实惠多,银行面临亏损。以最近发行的第五期凭证式国债为例,如投资者持有整二年后,提前兑付面值为10000元的三年期凭证式国债,商业银行向客户垫付资金,本息共计10207元,并于到期日取得净收益117元。但是由于该行一年前垫付了资金,需要向客户支付一年期储蓄存款利息230元,实际净亏损113元。
8.操作透明度不高,投资者盲目购买。一方面是发行工作缺乏安排。国债发行人不能在年初通过宣传媒体就全年凭证式国债发行期数,发行时间,发行额度、承销机构、提前兑付规定等相关信息向社会公众提前公示,年度发行规模和发行期数缺乏规律性,随意性较大;另一方面是承销机构暗箱操作。不少承销网点在发行当日不能及时公示发行信息,往往是对外发行一部分,自己留存一部分,然后再通过预约销售、网络银行订购、电话银行预委托等方式把留存部分销售给VIP客户或者关系客户,扰乱了发行市场的正常秩序。操作不透明致使投资者对凭证式国债缺乏了解,盲目跟风,排队抢购,遇到利率上调,却不知道提前兑付,储蓄意识强,投资意识差。
9.手工编制统计报表,国债信息化管理滞后。由于凭证式国债销售没有实现系统互联,债权登记松散。国库部门对承销机构的非现场监管还主要依靠手工编制的持有量月表和发行周报,数据准确性不高,时效性差,无法实现动态监管。
10.管理制度不健全,监管尺度难以把握。目前还未出台《凭证式国债发行兑付管理办法》,虽然发行文件规定了禁止,但对于违反规定的行为如何处罚没有进行规定,基层国库在处治承销机构违规行为的过程中,缺乏依据,致使违规销售行为屡禁不止。
二、现行凭证式国债的十项改革构想
1.借鉴国外储蓄国债产品设计理念,设计开发储蓄国债产品,替换现行凭证式国债。储蓄国债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有很多年的发展历史,它是由财政部面向银行储蓄存款市场的个人投资者发行的不可流通的记账式国债,是偏重储蓄功能设计开发的国债新品种,我国现行凭证式国债实际是是储蓄国债的特殊类型。由于我国目前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住房、养老、医疗、教育等诸多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居民购买储蓄性质的国债仍然是投资理财的首选。建议针对现行凭证式国债存在的问题,有取舍地借鉴国外储蓄国债设计理念,设计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储蓄国债,替代现行凭证式国债。
2.增加期限品种,形成长中短相结合、以中长期债券为主的发行格局。在美国,储蓄国债期限最短的为2年,最长的为30年。我国储蓄国债在期限品种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应债为主体的需求特点,注重开发长期债券,辅以发行短期债券,逐步形成多种期限结构并存的发行格局,方便发行人合理安排偿还期,避免还债高峰。
3.扩充应债主体,增加发行面向单位的储蓄国债,满足单位投资需求。企业存款为储蓄国债提供了丰富的应债来源,企业认购凭证式国债的积极性很高。目前部分民营企业主在无法以单位名义认购到凭证式国债的情况下,已经以个人名义进行了认购。可以预见,单位储蓄国债的市场前景是广阔的,今后应进一步扩大发债规模,扩充应债主体,丰富应债来源。
4.改进发行方式,改变承销机构包销国债、被动持有的局面。建议将现行的承购包销模式改为代销模式,商业银行履行职责,销售了多少,上划多少,未售出部分足额划回财政部,有助于商业银行降低经营风险。
5.完善托管模式,解决好三个问题。建议采取电子记账式凭证式国债的二级托管模式,替代现行凭证式国债的一级托管模式。实行二级托管模式有助于解决以下问题:(1)解决了商业银行垫付资金办理提前兑付的问题。储蓄国债的发行、兑付款由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统一收付,实时清算,代销机构只履行结算职责,不牵扯银行自有资金,避免了承销机构垫付资金办理提前兑付,提高了商业银行盈利能力。(2)解决了承销机构暗箱操作、承销额度分配不均这两个问题。实现储蓄国债在全国范围内的通买通兑,投资者可以在代销机构的任意网点办理购买或者兑付手续,解决了以往凭证式国债承销机构暗箱操作、销售额度人为控制的问题,实现了投资机会均等。
6.加强宣传力度,增加操作透明度,合理引导投资者购买储蓄国债。国债发行人应该在年初公布年度发债计划,不断加大储蓄国债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并针对每期国债的发行情况,统一印制宣传海报,下发代销网点,各代销网点要及时对外张贴海报,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合理引导投资者购买储蓄国债。
7.开拓销售渠道,开展下乡活动,放宽政策规定,方便群众购买。在城市,要积极开拓网络银行、电话银行、个人薪金自动扣划计划等非柜台销售渠道,方便工薪阶层购买。在乡村,要通过开展国债下乡的宣传活动,放宽政策规定,允许条件成熟的农村信用社代销储蓄国债,方便农民购买。
8.调整相关费率,实行浮动利率,稳定应债资金,降低筹资成本。调低提前兑付利率,调高提前兑付手续率,减少提前兑付资金数量,稳定国债资金来源;调低手续费率,削减代销机构手续费,降低筹资成本。借鉴英美发达国家浮动利率的做法,到期兑付利率采取盯住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上下浮动的做法,避免由于利率上调或者通货膨胀而引发的大规模提前兑付的风险,保持国债收入的稳定性。
9.尽快开发储蓄国债簿记管理系统,加快国债信息化建设,促进监管部门动态监管。要尽快设计、开发全国联网的国家储蓄国债簿记管理系统,商业银行代销机构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办理储蓄国债买卖;投资者在任意代销机构购买、兑付国债,随时查询账户余额;财政部与中央债券登记结算公司的实时清算,随时了解国债发行、兑付情况;各级国库通过系统,监督国债资金出库、入库,确保国库资金安全。
10.完善国债法律法规建设,加大现场检查力度。要尽快出台《国债法》等法律法规,规范和约束代销机构销售行为,降低代销机构经营风险,使监管部门有法可依、代销机构按章办事,国债信誉得到维护。
综上所述,现行凭证式国债存在一些体制上固有的问题,储蓄国债是凭证式国债的发展方向。储蓄国债制度设计的合理与否既关系到国家建设这个“大家”,又关系到投资者自身利益这个“小家”,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兼顾效益性、安全性的新型储蓄国债必将广泛占有市场,满足群众,服务大众。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商业银行;客户建设;金融服务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10-0225-02
随着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陆续上市、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的快速发展、城商行及农商行的改制步伐加快、村镇银行的设立,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势头良好,服务格局初步形成,但同时竞争也日益激烈。如何在机构林立的买方市场中、银根收紧的宏观形势下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笔者认为,客户建设是根本,在当前形势下加强客户建设尤为重要。
一、提高思想认识,抓住客户建设这一根本不动摇
第一,加强客户建设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需要。客户是商业银行创造价值的基础,客户建设水平决定着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为提高核心竞争力,必须牢固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加大客户拓展培植力度,尽快做大客户总量,提升客户质量。
第二,加强客户建设是推动经营战略转型的需要。优质客户是银行获取综合效益的主要来源。只有加快推进客户建设工程,提升优质客户的维护和价值挖潜能力,以客户结构优化带动经营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才能提高产出水平和整体创效能力。
第三,加强客户建设是巩固行业地位的需要。客户建设直接决定着一家银行的经营水平。没有规模可观的优质客户资源搭建坚固基石,银行的发展就是无本之木、空中楼阁。为此,既要把客户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工程来抓,又要作为当务之急,在营销目标设计、产品研发推广、业务流程优化、配套制度保障等方面,以加速提速的理念,促使商业银行市场营销能力和客户建设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可见,商业银行要始终抓住客户基础建设这一根本不动摇,明确战略目标,有效推进客户建设。以发展无限为经营理念,求发展、增总量、扩规模;以结盟无边为根本要求,着力客户结构调整,实现客户的多而优;以服务无尽为行动指南,整合全行营销资源,建立上下级联动、前后动的运营机制,提高客户开发效率。
在客户建设具体实施过程中,还要切实做到“三个把握”:一是把握层次,全面介入。要细分市场,明确目标,对区域内客户分类排队,名单管理。二是把握时序,梯次攻击。分别实施不同的营销策略,按营销进度不同实行滚动推进、梯次开发,保持项目开发的常态化运作。三是把握政策,规范操作。做到“营销热点、储备焦点、关注重点”。
二、聚焦主流市场,着力培植优质客户群体
客户建设要始终面向经济发展中的主要脉络、主流因子做文章,在重点行业、支柱产业、龙头企业和个人VIP客户上下功夫,在传统和新兴两个市场上拓展经济增长点和增长带。
(一)公司客户战略重点及推进措施
1、积极拓展新建大项目、大客户。主城区和新兴产业基地是新建优质客户的主要聚集地。在行业选择上,结合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积极拓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经营优势明显的垄断性行业;新能源及装备、节能环保与新能源汽车、半导体及集成电路、生物及新材料、软件及服务外包等新兴产业。
2、抓紧建设优质高端公司客户群。根据营销目录,明确营销数量、批次,确定重点进攻和择机进攻型客户,不断提高主体业务市场份额。通过着眼于高价值客户群的开发和培育,形成一批客户贡献度高、银企关系融洽的高价值客户群。
3、着力培育优质中小客户。发展中小企业金融业务是商业银行推动客户结构调整、提高信贷结构稳定性的现实选择。按照“抓大、拓中、不放小,以好为先”的原则,稳步拓展产权清晰、管理规范、信用良好、产品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经营效益好、抗风险能力强的优质中小企业,有针对性地营销为大企业服务的配套型小企业、产业群集中的优质小企业、专业化经营的特色小企业、业绩优良的出口导向型小企业、品牌优势突出且现金流充沛的服务型小企业、技术领先的创新型中小企业。
(二)个人客户战略重点及推进措施
1、抢抓个人业务增长源头。一是完善公私联动机制,批量拓展个人业务。充分发挥工资服务的源头作用,从对公客户的高管、中层人员切入,有目的、有计划地批量开发个人中高端客户群。与机构客户联动,开展第三方存管客户的深入营销;建立机遇性项目开发及储备档案,为企业事业单位提供各种资金福利、保险资金及企业到期债券兑付、保险分红、拆迁补偿等金融服务。二是深入扩大专业市场综合营销。对城乡的专业市场逐个调查摸底,逐一制定具体的营销方案,逐户上门营销,完善服务,密切客户关系,争抢商户资金市场份额。三是大力拓展校园市场和社区市场。针对教师和学生两类资源,通过工资、代收学费、贷记卡等业务的牵引,吸引客户资源。四是积极拓展个人投资性资金。随着市场形势的变化及时引导资金流向,促成资金的体内循环。打造理财业务营销团队,积极做好理财产品的营销和后续跟踪、维护工作。
2、强化个人客户关系管理。一是完善个人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要落实贵宾客户管理实施方案,着力优化客户结构。对一定金额以上的个人目标客户必须逐户建档、分户到人、分层管理,提高客户联系率,“一对一”营销服务与维护。同时对目标金额以下的客户要按照“淘汰一批、稳定一批、提升一批”的思路,加大客户结构调整力度。二是强化对高端客户的管理与维护。要实行严格的分层服务体系,对顶端客户由分行直接进行维护与管理,增加对顶端客户的增值服务内容,提升服务层次。加快网点转型步伐,通过功能分区、业务分流、客户分层,缓解柜面排队现象,营造良好的柜面服务环境。三是理顺贵宾卡的办卡、用卡环境。明确金卡、白金卡、钻石卡办卡条件与流程,限时办卡,保证及时将贵宾客户纳入服务与管理范围。通过优质客户系统筛选出所有符合条件的贵宾客户,实现分户到人、人户合一,特别要强调客户的贡献度与管户客户经理的业绩直接挂钩。拓宽全国性的贵宾渠道,完善具有地域特色的增值服务,在此基础上,通过组织相关人员培训、室外广告、印制宣传资料、管户经理向对应客户一对一宣传的方式进行推广,提高利用率,并把对增值服务的推广利用作为考核管户客户经理的一项指标。四是逐步制定常年性的客户激励计划。根据现有个人客户结构,主要以客户贡献和客户存款规模设定客户激励计划。有计划地组织高端客户联谊、投资理财沙龙、客户生日、纪念日的个性化问候等多种形式活动。
篇9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信用缺失;担保
文章编号:1003-4625(2007)12-0051-03 中图分类号:F832.33 文献标识码:A
中小企业具有良好的成长性,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中小企业受到银行的广泛关注。
一、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可行性
(一)中小企业的成长性为其提供了更多的金融资源
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已占全国注册企业总数的99%,占全国工业从业人员的72.3%,不仅雇用了全国75%的城乡劳力、每年新增就业机会80%,且每年创造的增加值约占GDP的70%、全国工业总产值和外贸出口的60%及全国利税总额的40%。中小企业已成为中国经济不可或缺的力量,银行如果忽视中小企业这一客户群体,就会丧失丰富的金融资源和新的利润增长空间。
(二)流动性过剩为支持中小企业提供了可能
大型优质企业对间接融资的依赖性逐步减弱,流动性过剩、息差缩小和贷款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过去那种依赖规模扩张,依靠存贷款利差的外延粗放型增长方式受到了挑战。而相当一部分产权清晰、管理科学、技术含量高、盈利能力强的中小企业却面临着融资难问题,为有效解决流动性过剩提供了较好的解决方案。
(三)风险管理的要求使得支持中小企业成为现实
随着同业竞争的加剧,在优质大客户市场上的过度竞争已产生了很多的负面效应,信息不对称及多头贷款带来的管理风险不断加大。这就迫使银行不得不重新进行市场定位和细分,那些资质良好、发展看好的中小企业由于风险控制和风险管理难度小,自然成为商业银行减少信贷风险的必由之路。
(四)国外先进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国外已经或早已成立了专门的中小企业银行,专门支持本国的中小企业,不但活跃了经济、解决了就业压力,而且较好地实现了银企双赢,它们还把触角伸向市场潜力巨大的中国市场,如韩国中小企业银行在中国的第二个分行已经在沈阳挂牌。
二、中小企业融资的难点及原因
(一)企业信用缺失、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
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不健全,存在着许多漏洞和缺陷,在信用交易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社会信用秩序混乱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中小企业信用度也不例外地出现大量银行贷款逾期收不回来,成为呆账、坏账,使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不断增加,金融的系统风险加剧;企业之间三角债务链久拖难解,甚至拖垮、拖死了部分企业;商业交易中大量的欺诈行骗、假冒伪劣、侵犯知识产权等行为屡禁不止;资本市场中欺骗瞒报,虚假信息披露和恶意炒作不乏其例。
(二)间接融资渠道受限
一是中小企业缺乏贷款担保,中小企业关系简单,一般没有上级部门和其他单位为其解决担保问题,加之其自身抵押品不足,即使银行认为其有发展潜力,往往也因担保上的技术性问题受到贷款限制性条款的制约而爱莫能助。
二是我国一直缺乏向中小企业融资倾斜的金融政策。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和完善,以及受国际金融危机的警示和国内金融资产质量不高的现实,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日益严格,信贷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增量贷款普遍要求投向“双A级”以上企业。中小企业受资产规模、竞争实力等的约束,一般很难获得银行信贷支持,外源融资日益困难。
三是银行贷款终身责任追究制,使得信贷部门在放贷上普遍存在畏难情绪,基层信贷经理对中小企业贷款积极性不高。再加上信贷权力上收,掌握中小企业“软信息”的基层行没有贷款权力,只有推荐权、贷后维护权,却要承担100%的收贷收息责任。贷款一旦出现风险,客户经理不仅收入甚至工作都要受到影响,而且基层行的领导也会受到责任追究。信息、标准与责任的不对称,使基层行和信贷员对中小企业存在“恐贷”的心理。
四是历史上沉痛的教训,使银行对中小企业存在戒备心理。
五是银行对中小企业市场缺乏深入研究。银行在体制机制、管理方式、技术手段、业务流程等方面,存有不适应中小企业发展的障碍,随着全国金融行业经营层次的提升,各金融机构工作重心逐步上移,许多银行特别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正在逐渐失去部分市场和原有的竞争优势。
六是在思想观念上还存在许多误区。对市场的深刻变化认识不到位,把中小企业等同于“散小差”客户,把中小企业等同于“落后”。在客户拓展上“视而不见”或者“看不上眼”。
(三)直接融资渠道不畅
一是资本市场的规模限制。我国的资本市场从其产生之日起,股票发行额度和上市公司选择就受到规模限制,如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最低1000万元,上市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5000万元,这些硬性条件是现阶段中小企业达不到的。即使目前新设计的创业板市场对中小企业全面开放,但其设置的门槛仍然较高。因此,对零散、科技含量低的中小企业而言,参与社会直接融资仍然是条难以逾越的坎,而对企业债券的发行更是望尘莫及。
二是中小企业之间的直接融资受自身规模限制,流动资金和闲置资金少,直接融资难度大;中小企业与民间个人之间的直接融资额度小,风险大,难以达到企业融资要求,而且容易产生不安定因素。
(四)中小企业自身素质的局限性
一是中小企业产品技术含量普遍较低,市场前景不明朗。中小企业由于资金技术等的限制,客观上处在为大型企业配套的地位上,中小企业无法获得大企业提供的融资、担保、优先采购和预付款等方面的帮助。金融机构也无法借助完整的企业组织链条来发挥融通资金的作用,只能分别向大、中、小企业贷款,导致社会信用资源紧张。
二是中小企业管理不规范,财务状况缺乏透明度。许多中小企业在管理方面落后,管理不规范、账物混乱,缺乏规范的财务管理程序和制度,致使贷款的管理成本高、风险大,给金融机构的贷款带来了较大风险。
三是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的管理模式落后,无法达到商业银行的要求。特别是部分中小企业“家族式”的管理模式,在企业内部管理上存在较大风险,过不了贷前调查关。
四是部分中小企业经营者存在道德风险,为达到融资目的,披露虚假信息欺骗银行或者融资对象,使其形象在公众心目中大打折扣。
(五)部分地方的中小企业还受到地方政府的影响,自主经营的空间较小,发展潜力受限,影响了银行
对中小企业融资的信心。
三、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一)培育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和执法环境,改善中小企业信用环境和金融服务环境
一是培育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促进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市场体系的形成,促进资本的流动和重组,建立现代产权制度,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有效防范包括金融风险在内的各类交易风险,扩大对外开放和信用交易规模,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增加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的信心。
二是净化执法环境。进一步强化《合同法》、《破产法》、《担保法》等有关法规的执法力度,硬化企业还贷机制,严格保护并落实中小企业转制过程中的债务,坚决抵制逃废银行债务行为,消除银行与企业间的信用障碍。
三是进一步完善有关金融法规,加强对中小企业的保护和扶持。完善政策法规,创造公平环境,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融资机构,规定中小企业金融机构的设立及融资措施;规范中小企业银行、基金等金融机构的职责、资金来源、运作方式;规定政府组织管理机构、政府扶持的方式以及政府扶持的经费预算等;确定各类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最低比例和融资方式,地方性商业银行和城市信用社要以中小企业为信贷重点。
四是强化中小企业自身信用建设。针对目前社会信用淡薄的问题,应尽快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加强信用文化建设。应培育企业家的信用意识,提倡和宣扬信用观念,在“有借有还”的良好信用环境下改善银企之间的关系。应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实现中小企业信用管理监督社会化。应加大对企业违约的惩罚力度,增加违约人的违约成本。
(二)建立适合中小企业特征的间接融资市场体系
一是重新评价当前的中小企业。银行应该看到,我国目前的中小企业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过去的乡镇企业和城市个体经济,如今已被许多拥有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等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市场竞争力强、企业内在潜力大的中小企业所替代;那种旧时“一年办厂、两年停产、三年破产”的气息衰微的中小企业形象,已被现时许多“一年投产、两年拓展、三年销往海外市场”的中小企业所重塑;过去中小企业的能力仅限于“第三产业”拾遗补缺,如今中小企业正向一、二产业迅速扩张。
二是完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第一,根据中小企业的不同特点,确定金融扶持的重点、融资的最低比例和融资方式,要灵活运用各种金融工具为中小企业提供结算、汇兑、转账及财务管理、咨询评估、资产核算等项服务,对资信良好、产供销状况稳定的中小企业推广使用商业汇票、信用开证,办理贴现、转贴现和再贴现业务,支持企业扩大票据融资,以满足中小企业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服务要求。第二,加强中小企业信贷机构和队伍建设,创新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发展机制,积极营造有利于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发展的内部环境。第三,分类指导,因地因户制宜,突出重点,大力拓展优质成长型客户。一要完善中小企业业务管理体系,建立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管理体系和业务运作体系。二要建立行业授信和区域授信制度,构建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快速处理机制,成立中小企业信贷中心,实行专家审批制度。三要建立健全风险定价、独立核算、贷款审查激励约束、人员培训和违约信息通报等制度,全面提升中小企业业务的经营管理水平。四要调整贷款审批权限,实行统一授信、分级管理,把效率和效益贯穿于信贷工作始终。
三是创建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机制。应积极筹建信贷担保体系,从制度上为银行规避金融风险,也为中小企业贷款创造必要的条件,当担保放款总额超过担保公司自有资金一定额度时,必须进行再担保,以分散担保风险。同时积极探索建立中小企业贷款保险制度,通过设立贷款保险机制,可分散或适当转移风险,有利于增强商业银行放贷积极性。
(三)建立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直接融资市场
一是放宽股票上市条件,应积极鼓励中小企业在股票市场上融资,股票市场应放宽上市主体成分的限制,真正向中小企业打开绿灯,特别是对具有发展潜力和规模优势的中小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企业。
二是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要积极申请创业板上市,扩大融资渠道。
三是积极培育和发展企业债券市场,理顺企业债券发行审核体制,逐步放松规模限制,扩大发行额度。政府相关部门要完善债券担保和信用评级制度,积极支持经营效益好、偿还能力强的中小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进行融资。
篇10
关键词:碳金融;碳金融工具;节能减排;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5月6日
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当今各国最为关注的主题之一。我国作为重要的发展中国家,曾经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导致我国面临着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环境问题。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绿色低碳的模式必将是我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金融行业也积极响应,碳金融在我国悄然兴起,成为节能减排的一种新途径。一边是环境问题的严峻挑战,另一边是金融工具推动技术创新和经济转型的强大动力,碳金融工具应用于节能减排领域的研究就具有了极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一、碳金融与碳金融工具
关于碳金融的概念,学术界尚未有一个统一的定义。自欧洲气候交易所2005年陆续推出碳排放的期货期权后,使得碳排放权具有了金融属性,所以狭义的碳金融可以理解为以碳排放权期货和期权为代表的金融衍生产品。世界银行下属的Carbon Finance Unit认为碳金融“可以为产生购买温室气体减排量行为的项目提供资源”。Sonia La-batt和White Rodney (2007)定义碳金融为环境金融的一个分支,包含与碳限制社会有关的财务风险和机会及预期会产生的市场工具等。国内学者对碳金融概念的界定则分为两个层次:狭义的碳金融,指企业间就政府分配的温室气体排放权进行市场交易所导致的金融活动;广义的碳金融,泛指服务于限制碳排放的所有金融活动,既包括碳排放权配额及其金融衍生品交易,也包括基于碳减排的直接投融资活动以及相关金融中介等服务。但是,不管怎样定义,我们基本可以确定,碳金融就是以碳排放量作为金融标的物,运用金融工具来进行节能减排。
在我国,碳金融的发展还较为缓慢。由于法律和制度体系不完善等原因,大多数银行仍处于观望态度。以最早开展碳金融业务的浦发银行和兴业银行为例,目前,浦发银行有关碳金融的业务有:(1)针对低碳经济的整合服务方案;(2)创新CDM应收账款抵押贷款;(3)法国开发署(AFD)的长期低息贷款。而兴业银行的碳金融业务主要有:(1)绿色信贷业务,包括项目企业直接融资模式等;(2)节能减排贷款业务,包括企业节能技改贷款模式等;(3)碳资产质押授信业务,包括CDM项目业务等。此外,还有设备供应商买方信贷模式、设备制造商增产融资模式等。可以看出,有关碳金融的业务和碳金融工具的应用仍然较少,大多数银行并未发掘其中蕴含着的巨大经济和社会价值。
碳金融工具是实现碳金融的具体手段和措施,是金融技术应用于能减排领域的直接体现。对应于传统金融工具中原生和衍生的分类方法,我们把碳金融工具也分为碳金融原生交易工具和碳金融衍生交易工具(也称碳金融衍生品)。碳金融原生交易工具主要包括碳信用交易和碳现货交易,主要职能是媒介储蓄向投资转换,或用于债券债务清偿的凭证。碳金融衍生品主要包括碳排放权的货币化/证券化、碳排放权交付保证、套利交易工具和碳交易保险等。这些衍生工具为碳排放权的交易双方提供了新的风险管理和套利手段。
作为碳交易市场的重要参与者,金融机构也提供了多种金融工具,渗透在市场交易的各个环节。具体包括:在原始碳排放权的生产中,商业银行向项目开发企业提供贷款;为项目开发企业提供必要的咨询服务;为原始碳排放权的开发提供担保;在二级市场上充当做市商,为碳交易提供必要的流动性;开发各种创新金融产品,为碳排放权的最终使用者提供风险管理工具;或者为投资者提供新的金融投资工具;等等。
二、对我国碳金融工具运用于节能减排现状的SWOT分析
我们将SWOT分析法运用到节能减排当中,结合碳金融工具的应用现状,从内部优势、内部劣势、外部机遇、外部威胁四个方面,来看一下我国碳金融工具运用于节能减排的情况:
(一)内部优势
1、企业利用碳金融工具节能减排效果明显。企业都是趋利的,在面临碳排放限制时,能源型企业会想办法使得自己在未来的生存期内,碳排放的成本达到最小,相比于缴纳税金和罚款,碳金融工具是他们的最佳选择之一。根据中国碳交易网截止到2017年4月30日的数据,碳金融市场已经实现了9,332.2万吨的碳交易量,其中湖北地区成交量达到3,551.7万吨,市场占比38.06%,不得不说这些数据都非常惊人,也让我们看到了碳金融工具应用于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
2、政府节能减排政策的大力支持。在我国,节能减排、降低经济增长的碳强度已成为未来战略发展的方向。201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则(2014-2020)》这一国家专项规划,确保实现2020年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规划》也明确提出,要借鉴国际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经验,结合我国国情,逐步建立我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可以说,碳金融工具的应用是碳金融的主要载体,是实现低碳经济的具体措施和手段,这一点已经得到了国家和政府的肯定和支持。
(二)内部劣势
1、国内企业对“碳金融”认识不足。国内许多能耗企业对CDM和碳金融并没有充分认识,也没有对碳金融工具应用于节能减排的巨大效益和潜在经济价值引起重视。许多金融机构对碳金融的操作模式、项目开发、交易规则等内容尚不熟悉,从而不敢盲目开展碳金融的相关业务。此外,我国在碳金融领域的人才还很稀缺,国内很少有大学开设相关的专业课程,同时国内多家商业银行现有的工作人员也很少能得到碳金融业务的系统培训。
2、发展碳金融工具所需的投入会产生风险。碳金融工具目前主要应用在一些新能源产业,而他们大多还处在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行业标准和技术标准都不成熟,需要持续地、不断地有巨大的投入。由于目前我国碳金融领域的相关法规和制度还不完善,这种持续、巨大的投入相比于有效的产出来看,无疑会产生很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因此,这对银行的存量贷款的信用风险管理带来很大挑战,也增加了银行推动碳金融工具创新的成本和风险。
(三)外部机遇
1、全球碳金融市场前景广阔,发展势头迅猛。进入21世纪,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人类所要面对的重大问题之一。与此同时,碳金融的兴起给各国的企业尤其是金融业带来巨大的发展商机。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05年国际碳金融市场交易总额为100亿美元左右,到2008年已达到1,260亿美元,4年时间里,增长超过10倍。世界银行还预测,2020年全球碳交易量和交易额将分别达到440亿吨和4,440亿欧元。如此大的交易量和交易额,如此迅速的发展速度,我们不得不感叹全球碳金融市场前景之广阔。
2、国际社会对碳金融专业性人才的日益重视。目前,国外一些大学和机构已经开设了碳金融的相关课程,为其国家的碳金融发展大力培养和储备相应的人力资本。例如,英国的爱丁堡大学商学院从2011年起开办碳金融专业,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碳金融硕士研究生专业。爱丁堡作为苏格兰乃至欧洲的金融中心,其在低碳经济的发展上体现出很强的创新能力,以爱丁堡大学气候变化中心、低碳技术创新中心等机构为领导者,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产学研合作链条。这种专业人才驱动的产学研模式,很值得我国的碳金融行业借鉴。
(四)外部威胁
1、国际合作中各国的诉求不同。在国际合作的层面上,由于各国的利益诉求不同,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可能会存在分歧,比如,在各国发展情况不同的情况下,如何确定各国的排放目标?是否能允许发展中国家有相对更高的碳排放量?如何设定统一的监管制度?诸如此类的问题,短期内难以得到各国满意的结果,从长期上来看,国家之间的争执难免会发生。
2、存在国际间的市场分割。目前,国际碳交易绝大多数集中于国家或区域内部,如欧盟。统一的国际市场尚未形成;从事碳金融交易的市场多种多样,这些市场大都以国家和地区为基础发展而来,而不同国家或地区在相关制度安排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比如,排放配额该如何制定与分配?受管制的行业该如何进行规定?如何认定减排单位以及交易机制?这些问题都会导致不同市场之间难以进行直接的跨市场交易,形成了国际碳金融市场高度分割的现状。
三、对策建议
根据之前的资料和研究结果,我们总结出了以下几点建议,以改善碳金融工具运用于我国节能减排领域的现状。
(一)加大对碳金融相关知识的普及力度。一方面对于银行工作人员,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可以在公司内部开展培训活动,使其掌握碳金融基A知识、了解最新碳金融国际动态;另一方面对于能源型企业,要加强碳金融领域的宣传力度,让企业在进行成本管理的时候也能将碳金融工具考虑在内,推动项目业主和开发商根据行业、自身发展计划,扩大二者之间合作,充分发挥碳金融工具的效用。
(二)加强碳金融定向人才的培养。碳金融工具的创新是在实际金融业务和实践发展中逐步进行,但同时创新也离不开相应的碳金融理论知识、金融工具知识、创新原则等相关理论知识作为基础。我国在各大银行、金融机构和政府部门都还缺乏专门的碳金融人才,这对我国的碳金融工具应用于节能减排造成了一定的阻力,导致效率的低下。所以我国可以借鉴西方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结合本国特色,在一些大学以及科研机构开设相应的专业课程,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碳金融人才。
(三)完善碳金融领域相关法规与制度。在CDM机制下,碳减排额拥有十分严格和规范的交易规则。由于我国碳金融领域的相关法规和制度还不完善,我国尽管已经有多个试点城市,但还没有形成标准化的交易体系。这说明我国需要加快碳金融领域的制度完善,在此基础上可以使银行业更好地推出有针对性的碳金融产品,从而不断扩大碳交易市场,以达到减排的目标。
(四)鼓励碳金融工具创新,加强激励机制以补偿风险。企业和银行进行碳金融交易的积极性不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风险太高。积极制定优惠政策,激励金融机构参与并积极实施碳金融工具的创新,对致力于碳金融研究的企事业单给予一定的利益补偿。比如绿色信贷的利息补贴机制、CDM项目的税收减免政策等,以此带动各行业碳金融工具的创新积极性和关注度,为金融机构参与碳金融创新提供良好环境。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建华.低碳金融(第1版)[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2]World Bank.State and trends of carbon market in 2002-2009.
[3]Sonia Labatta,Rodney R White.Carbon Finance:the financial implications of Climate Change[M].New Jersey:John Wiley and Sons,Inc,2007.
[4]绿金委碳金融工作组.中国碳金融市场研究[R].北京: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绿金委),2016.
[5]中国碳交易网.国际碳交易中有哪些金融工具.2015.3.5
- 上一篇:安全管理人员工作反思
- 下一篇:水利工程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