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方法范文

时间:2024-01-12 17:47: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方法

篇1

[关键词]辅导员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社会对其要求以及学生的自我期望值都很高,心理容易出现各种问题。这关系到高校能否培养合格的高素质人才。因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期教育对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虽然从字面意思看主要任务是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但当前高校对辅导员工作要求的现状并非仅仅限于思想政治方面,加上辅导员对学生比较了解,发现及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有一定的便利条件,所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也被囊括在辅导员职责之中。

一、提高自身素质,认真学习心理学的基础知识,掌握心理辅导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掌握国家的教育方针,明确学生的教育培养目标,热爱辅导员工作,责任心强,工作作风好,严于律己,是辅导员教育学生的立身之本,辅导员的心理品质是对大学生最好的影响。所以,辅导员自身要加强心理素质的修养,具备高尚的情感,要追求心理美,要热爱每个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乐观向上的心境。作为工作在第一线的辅导员,在知识结构上,除要懂得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美学、哲学、历史等方面的知识,还要接受有效的心理健康辅导,了解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并将其运用到具体的工作中去。其次,要了解学生在气质、性格、兴趣、能力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性,因为气质类型不同,其心理活动特征也就不同。这样,辅导员可以对不同的事情做出相应的反应,从而使辅导员的思想教育、心理疏导工作更有针对性。

二、要了解学生,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了解学生是关键。如果不了解不知道学生们有什么共性困惑,不清楚有哪些存在心理问题的特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便无从谈起。了解学生,首先要对学生整体有一个全面把握,对一般学生的共性问题有清晰的认识,如对大学生活的适应问题、对前途的迷茫问题、对感情的困惑问题等。把握好共性问题的同时,还要重点排查特殊心理问题学生。在新生入学之时,辅导员就要认真了解学生,可以通过学校体检结果、心理健康测试反馈、和学生逐一谈心、由学生干部及宿舍长介绍相关学生情况等,发现问题、查找原因并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要尽可能详实,不仅要以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的心理健康测试反馈为基础,还要结合学生的日常表现及谈心情况,对特殊学生要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与跟踪观察。心理健康档案不能一成不变,要根据学生情况的变化不断进行更新、完善,这样不仅有利于全面把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做好特殊心理问题学生工作,还可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与学生情况变化的关系积累心理健康教育经验。

三、制订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利用同辈进行心理辅导

当前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有一些是属于共性的东西,如新生适应问题、大学生感情困惑问题、就业压力问题等,针对不同年级的不同心理问题共性特征可以制订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计划,使同学们能够正确认识心理压力,正确面对挫折,防患于未然。

四、进行多种形式的情感交流

1.与学生进行面对面谈心。辅导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便利条件是和学生接触较多,解决心理问题的方式也比较多,其中谈心尤为重要。和学生谈心,是一种了解,更是一种情感交流。通过谈心,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敞开心扉,将心中的郁闷、不快一一倾诉,从而使心情释放。辅导员通过学生的倾诉也能更进一步了解学生心理症结所在,对症下药,也可以从学生的言谈举止把握学生性格及心理现状,对学生的问题把握较为真实,并能立即感知谈心效果。面对面的谈心可以选择不同的地点,可以在办公室,也可以选择操场或公寓,要尽可能地使学生产生亲近感。

2.利用网络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通过面对面的谈心,可以排解学生成长中的困惑与烦恼。但有些学生不愿将心中所想真实地告知辅导员,而网络恰好提供了一个学生和辅导员老师对等交流的平台。辅导员可以利用QQ、MSN、邮箱等网络工具和学生在网上匿名交流。老师在明处,学生在暗处,增强了学生的隐蔽性,有利于其将心中所想真实地告知老师。在这里学生可以责问辅导员,可以咨询一些政策,也可以尽情宣泄苦闷及不满、寻求帮助。面对这样一个完全暴露的心灵,是辅导员进行心理辅导和思想教育的大好时机。在对学生进行耐心引导的同时,辅导员应注意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可以借机向学生灌输在日常教育中学生听不进甚至抵触的教育内容。

五、加强与心理问题学生家长的沟通

家是温馨的港湾,学生出现不同类型的心理问题,有很大一部分与家庭背景有关。有些家长比较熟悉学生,但有些家长由于孩子从中学到大学一直不在身边,学生有什么心理问题也不愿与家长深谈,以至不了解自己孩子现状,学生已出现心理问题家长却还一无所知。加强和学生家长的沟通,可以和家长联起手来做学生工作,如果学生的心理诱因在家庭,家长了解学生现状,进行自我反省,改变家庭氛围,多给孩子以温暖,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建立信息员制度,及时处理突发事件

现在高校辅导员所带学生较多、日常事务多且杂,信息员制度必不可少。建立学生信息员制度,可以利用同学之间一块儿上课,一块儿休息等便利条件,及时掌握有心理问题学生现状。信息员制度,不仅要做到每个班、每个宿舍都要有信息员,对个别特殊心理问题学生,还要具体到个人,一个信息员负责一个心理问题学生。该信息员要对该同学熟悉,在一个宿舍,热情、有爱心,如果发现该同学有异常表现,能立即报告辅导员。

总之,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在工作中要注重方式与手段的有机结合,以健康心态面对学生管理和心理辅导工作,以发自肺腑的真情实感关心爱护学生,以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影响带动学生,而且要眼界开阔,思维活跃,懂得学生管理业务和教育教学规律,在结合高校改革实际的基础上,联系青年学生心理生理特点,不断与时俱进,广开思路,真正成为学生政治上的导师、德行上的贤师、心灵上的明师、能力上的高师,协助学生自我完善、自我成长,把他们真正成培养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张欢.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辅导中的定位.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7,(01).

[2]李桂兰.高校辅导员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0).

[3]田智、韩素贞.辅导员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职业圈,2007, (15).

篇2

关键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综述

一、前言

中小学阶段是教育的关键阶段,是教育发挥影响和作用最大的阶段,中小学生的教育问题历来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近十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国民素质的提高、国家对基础教育认识的深化发展,基础教育领域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成为被广泛关注的问题,逐渐从接受、认识走向探索、发展。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更科学地认识、更系统地探索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状况,笔者在中国知网期刊论文电子杂志全文数据总库中以"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关键词,浏览了48篇有关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教育问题的文章,拣选其中32篇研究成果显著论点鲜明见解独到有力的文献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归纳整理后,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总体情况进行了梳理和展望。

总体看来,1999年至2005年左右,学者们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探索相对集中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界定、现状、成因,以及初步的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2005年至今,关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研究提升到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化专业化模式的探索,也有更多的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资料,提供更为专业的论点。

二、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概述

(一)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界定

首先涉及心理健康的标准,从1999年起教育部逐渐颁布一系列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文件,研究者们首先定睛于如何界定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以国际上普遍认可的如美国奥尔波特六个标准、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十条标准为依托,从不同侧重点具体把握从不同需要把握如何划定心理健康的标准。如杨建飞在《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5]中提出应系统综合地把握心理健康的标准,也有研究者提出应结合我国传统价值观和正确的主导社会价值观来本土化心理健康的标准[1]。笔者认为,处于不同的研究目的或者适用不同教育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在把握基本标准下有所侧重有所添加,才能使心理健康标准的界定更好地服务于心理健康教育。

(二)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及成因

国内关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及成因的研究探讨结论相对一致,调查研究显示,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爆发的比率逐年上涨,并且呈现多样性、集中性、年龄阶段性等特征,多体现在学习障碍、行为问题、社交问题、性心理问题、适应问题[1]。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指向内、外两个因素,内部因素指学生个人的主观因素,外部因素包括家庭、学校、社会所囊括的人事物等方方面面,小到班级环境,大到教育机制缺陷,时代变革。

三、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及现状研究

2002年到2005年,在国家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巨大进展,以下主要方式在中小学校中发展起来:1开设心理健康课;2建立心理咨询室;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4渗透于学科教育之中;5建立学校-家庭合作通道;6搭建同辈互助咨询机平台[2]。

有研究者通过对东、中、西部地区样本学校校长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存在的不足,包括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城乡不平衡,以及心理咨询开放时间供不应求,并提出了改善建议[3]。

笔者认为,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研究还有待发展,可以从更多角度进行研究,例如以受教育者为研究对象、以纵向研究或聚合交叉研究为研究方法,把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工作做深,做实。

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模式探索

(一)系统化趋势

1、以教育系统提升为依托

随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展开,学者们越来越意识到单单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只是表面上缓解了矛盾,根本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4]。在教育机制、体制不完善的情况下,学生心理问题的爆发不可能完全杜绝。只有把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置于其背后的教育系统的大背景下,才能更深刻更彻底地找到问题根源,叫停连锁反应。

2、提倡构建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由家庭、学校、社会构成的环境网络是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外部因素,三者环环相扣密切联系互相作用,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心理问题最终可以归于环境适应问题。在处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时,必须同时考虑这三个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这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们逐渐达成的共识。

3、涉及学生个体、同辈、家长、老师、辅导员的人际互动网络

人际因素也是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关键,并通过环境因素起作用。人际因素的运用关系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成败。很多研究者尤其提倡让孩子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体验健康向上的力量,达到自己成长,自我提升的目的。基于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同辈、家长和老师在人际因素中是关键。

4、专业化趋势

不少研究者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扎根于具体的方法研究上,对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进行了研究。例如同辈咨询技术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有利因素[6],表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走向专业化发展方向。理论研究上拓宽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渠道,实践运用上也提高了对一线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素养要求。

五、现有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优势与不足

虽然从1999年起我国才开始提倡心理健康教育,但是我国有着优良的德育传统与和谐向上的社会价值观,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已有深厚的基础,这就为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提供了方向引导和理论支撑。十年来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逐步拓宽、深化,初见规模,指引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

但不少研究还是有稍显空泛的问题,如所提对策缺乏具体的可行性方案,没有通过实验验证的理论构建,缺少正反面的心理健康课堂教育经验研究,现有理论与实际脱节,宏观指导多微观指导少,实践性研究相对缺乏等问题。笔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实用的,是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而逐渐发展的,需要广大一线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工作者发表自己的认识,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的感性材料。

六、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展望

笔者认为,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望从以下几个方面开拓道路:1进行实地调查,更多获取直接数据,揭示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完整面貌;2开拓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途径,以适应广大中小学生寻求心理帮助的需要,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更多技术支持;3密切联系一线心理健康教育老师,理论与实践互为指导,共同促进;最后,还要继续加强系统化、科学化的理论构建,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

参考文献:

[1]陈定湾,何凡,刘碧瑶.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家庭环境特征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7,(9).

[2]沈永江,邓亚琴.论中小学生"预防-辅导"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J].教育探索,2002,(12).

[3]刘毅.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辽宁教育研究,2001,(9).

[4]周燕.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家庭环境因素[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2).

[5]杨建飞.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J].教育探索,2003,(5).

篇3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流动儿童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工进城务工, 把子女带出户籍所在地到自己务工所在的城市与自己一起生活居住, 这部分跟随父母从农村到其务工所在城市的特殊儿童群体, 被称为城市流动儿童。近年来,由于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推进,云南经济得以快速发展,从而大量务工人员增多,随之也增加了不少流动儿童。为此,为全面了解云南省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本课题组于2013年11月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云南省昆明,玉溪,大理,安宁流动儿童较集中的某中学和小学837名7~18岁中小学青少年进行测查,为制定相应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本研究对象主要选择流动儿童占90%以上的学校,在总人数中,流动儿童有732人,非流动儿童有105人,判断流动与非流动的标准为户口是否在现居住地。以分层取样法抽取某中小学1~8年级974名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经原始数据处理,获得有效问卷837份,二年级274份,四年级135份,初中428份,男生共350名,女生共487名,年龄7―18岁。

1.2方法

1.2. 1调查工具

采用华东师范大学周步成等编制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为调查工具[4],全量表共有100个条目,由8个内容量表和1个效度量表构成, 8个内容量表分别是:学习焦虑(A)、对人焦虑(B)、孤独倾向(C)、自责倾向(D)、过敏倾向(E)、身体症状(F)、恐怖倾向(G)、冲动倾向(H),每个条目均按是或否进行选择,是为1分,否为0分赋值。依据全量表的测量结果,总分≥65分为心理健康问题较严重,已构成心理障碍,需要进行心理咨询或治疗。此外,被试在各分量表上得分≥8分的,表示在该项目上有症状,可能适应不良,需制订特别的指导计划。本测试还包括一个效度量表,效度量表就是一般说的测谎量表,得分高的同学是为了获得好的成绩而作假的,所以测试结果不可信。

1.2. 2实施程序

以班级为单位,利用团体测试方法,由经过培训的各班班主任老师和心理学研究生主持对样本进行测试,在同一时间内完成测试。对有关细节问题由心理学专家进行讲解。

1.2. 3统计分析

测试结果用SPSS11. 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

从表1可以看出,在被调查的837名中小学生中,总焦虑倾向得分在65分以上的学生有5人,占总人数的0.6%,他们5人处于高度的焦虑水平,属于心理不健康的人群,对于他们5人需要制订专门的个别辅导计划,给予他们重点辅导。

3.讨论与分析

3.1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

在被调查的837名中小学生中,总焦虑倾向得分在65分以上的学生有5人,占总人数的0.6%。与国内其他运用相同调查工具的测试结果相比较低,其原因一方面不排除取样误差,在此次所调查对象中有105个非流动儿童。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为云南属于欠发达地区,较之发达地区而言给青少年儿童带来的压力较小,所以问题检出率较低。

3.2 所调查中小学生的总体心理状况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和不同地区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不显著;流动与非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差异不显著;在这些学生中城市与农村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差异不显著.;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心理健康状况差异不显著。究其原因,也许源自于他们相似的学习环境和家庭环境,还有他们对生活和学习的态度。

3.3不同年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比较分析

不同年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各因子的均值比较结果显示,小学低年级学生、小学高年级学生和中学生在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三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学习焦虑、自责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及总焦虑倾向几个方面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这与之前的大量调查研究表明:流动儿童具有学校人际关系情况不佳、社会交往退缩等特点的观点是一致的。这也许是因为一方面所调查的对象比普通儿童承受了来自家庭和社会较多的压力;另一方面是因为对于低年级的儿童而言,其较之高年级的儿童对生活和学习的经验积累得较少,所以在面对困难,突发事件和新情况时应对和处理能力较差,从而导致了他们之间的显著差异。

3.4父母文化程度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父母亲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与初中、中专和高中的存在显著差异,并且父母亲初中文化程度的与中专、高中的也存在显著差异,并且显示为父母亲文化程度越低,中小学生的学习焦虑程度越高。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父母文化程度的高低会影响对学生作业的辅导,而文化程度过低则很难辅导学生作业。尤其对母亲而言,其较之父亲与儿童相处的时间最长,所以其对儿童的影响也最大。如果母亲文化程度过低,随之形成的不良言行举止与生活习惯和不当的教育方式会对儿童造成深刻影响,从而影响到其生活和学习。

参考文献:

[1]王婷婷,马和民. (2010). 国内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使用述评. 心理探索.

篇4

形式化

各种原因导致了心理教育还没能真正地融合到学校的日常教育中去,没能真正地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

学生对心理咨询的理解和认识还存在一定的误解和偏差,大多学生普遍以为只有存在心理疾病的人才会去心理咨询,去了心理咨询,那说明心理肯定存在某方面的疾病。

再加上,中小学“应试教育”的大环境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学生的文化课学习任务繁重,根本没有时间去专注心理课和自己的心理问题。学校为了追求高升学率,有的将心理健康教育视为一把“遮雨伞”,心理咨询室更多的是一种摆设。

很多学校表面化、形式化现象严重,没有内化为学校的自觉行为,没有真正发挥心理教育对学生的咨询和辅导功能,更没有真正走近、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心灵世界”。

学科化

随着心理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开展,中小学心理教育出现了一种片面追求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化倾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备考以教材和参考资料为中心;活动方案没有学生自主处理的时间和空间;选材内容生活化不够;活动过程中师生关系沿袭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认知;学生的参与性与体验性不高。

老师向学生强行灌输有关心理名词、定义、概念,强行记忆心理学知识和原理。学校机械设定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甚至是心理知识体系,纠缠于心理学的基本概念。这种用学科知识传输的方式来操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其教学形式单一乏味,违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客观规律,势必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和心理压力,带来了极大的负面效应。

“学科化”,不利于维护和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应提倡“课程活动化”,即通过“做中学”。让学生在活动中学,融入教师创设的各种文化情境中,身体力行、设身处地地去体验,情景交融,在体验中领悟,才是心理健康教育课应有的追求。

德育化

当前的中小学心理健康“德育化”现象十分严重,“德育化”即把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思想品德教育。

虽然学校思想品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许多交叉、重叠,甚至共生之处,但两者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学校思想品德教育要解决的是中小学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问题,是涉及学生品质的问题;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解决的是学生的心理素质,涉及的是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

实际上,中小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表现出来的许多行为来源于学生的心理问题,而非道德问题。心理问题如果不能及时给予干预,很容易导致行为问题,行为问题进一步的不良发展就会导致学生的品德问题,所以孩子初期的很多不良行为,例如厌学情绪、不适应、自卑、焦虑、攻击等往往是心理因素导致的。这就需要我们从心理辅导的角度对学生给予及时的疏导、开导,反之,其效果必然适得其反,而不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医学化

心理健康教育“医学化”首先表现在把“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相混淆,主要是面对个别学生开展心理疾病的咨询、辅导和治疗,把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心理问题的矫治。其实,由于学习压力大,中小学生中出现一些常见的心理阴影和心理障碍是很正常的,如果把学生当作心理疾病的患者,这种医学化的倾向,会导致学生心理的高度紧张、焦虑,甚至压抑。

其次,心理健康教育的“医学化”,主要表现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偏重于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矫治性辅导,重视个体的矫治型辅导,用治疗取向代替预防、发展,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个别化倾向,忽视了面向全体学生的预防性、发展性教育。其实,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面向个别差异的同时,更要对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把预防和发展性教育相结合。

实际上,心理健康教育完全不同于医学中的“诊疗模式”,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针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需要而开展的教育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解决日常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增强中小学生的受挫能力、环境适应的能力,使学生更有效地适应社会,适应自身的发展变化,培养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被动化

当前中小学的心理教师,总是期待学生主动求助,忽视了对学生的积极主动的服务,很多学校建立了心理咨询室,但其门前常可罗雀。一方面的原因是学生对心理咨询的不理解,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心理辅导教师习惯于“守株待兔”,坐等学生主动前来求助,而不是积极主动走近学生,深入到学生中间,进入学生日常的生活世界。

心理咨询老师应该积极宣传心理咨询,消除学生对心理咨询的误解,增进学生对心理咨询的认识。让学生明白心理咨询不仅仅是心理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更多是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包括学习困难、焦虑、早恋、家庭及性问题,升学和就业的选择,适应不良,行为不良,人际关系紧张等。

让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大方地走进心理咨询室,通过适当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可以有效缓解受助者的心理压力,减轻心理负担,解除心理困扰,排除心理障碍,最终实现学生的自我成长和自我发展。

成人化

专制型化的规训与控制,共同造就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没有站在学生的视角上去。

心理健康教育的“成人化”,主要表现为心理老师习惯于用成年人的思维,成人的认知,成人的方式来解决当前的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以成人的心理感受、道德认同和价值目标来辅导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以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心理体验来对待当事者,忽视了学生心理发展的实际需要,违背了心理咨询中最重要的“共情”和“同感”原则,容易导致各种各样的问题。

比如,一些中小学心理教师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常常是借鉴成人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和模式,这就导致了在教育的过程中,对学生实际接受能力的忽视。有些老师不顾学生个体的实际情况,照搬照抄一些心理矫治的原理,结果导致行为问题未矫正,又出现了新的适应问题。

所以,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教师如果不了解学生心理发展实际,不了解学生真实的内在需求,不了解学生的“生活世界”,这样的辅导效果必然是苍白无力的,难以触及到学生的“心灵世界”,更难以让学生产生“共情”与“共鸣”。

责任化

当前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责任化”现象严重。学生心理有问题,就找心理老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使命和任务全部交付于学校的心理教师,已成为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种普遍的现象。

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心理老师的“独角戏”,忽视了全员育人,忽视了其他学科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全方面渗透。所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只有在班主任的引领下,在心理老师的专业帮助下,各学科教师齐抓共管,才能真正地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化”,还表现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的使命和任务,忽视了家庭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影响。殊不知,很多学生的心理问题与家庭教育方式和家庭氛围有一定的相关性。“粗放型”的家庭教育方式,家长缺乏对学生情绪和情感等内在需求的关注,家庭亲子关系不良、代际传递等原因都是造成学生行为偏差和心理偏常的重要原因。为此,中小学心理教育要重视学校与家庭的协同共育,寻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的合作与平衡的关系。

几点破障建议

加大“心育”资源的整合力度。当前中小学学校心理教育形式单一、内容弥散,心理资源与学校其他资源相对独立,缺乏整合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为此,可以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精选和整合学校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主要围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月文化活动,充分利用并整合专门学校内外部各种相关的显性的和隐形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来创设心理健康教育文化情境,并利用、优化和整合各种文本的、自然的、生活的、信息的和经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使得有限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从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拓展空间,充分发挥它们的促进作用。

改变传统“心育”的教育方法。从心理教师的说教、教导、说服、劝诫为主,转向对学生以谈话咨询、情境模拟、小组合作、小组讨论、自我训练、角色扮演、创作、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社区服务为主等方式,从而保障学生主动参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从封闭的学科性教材转向开放的文化情境转变,创设一种“非课程化”、充满文化情境式、诉诸学生生活体验和主动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营造一种良好的心育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发展水平,完善学生人格。

篇5

一、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曾对北京、河南、重庆、浙江、新疆5个地区的16472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尽管表现形式不同,但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情绪问题。一般认为,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一种反映,是客观现实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体验。情绪不稳定,情绪自控能力较弱,就容易出现高强度的兴奋、激动,或是极端的愤怒、悲观。因人生理想和生活目标不明确,内驱力不足,对所学课程缺乏兴趣,不愿学,产生厌学情绪。

2.智力问题。智力是人们在获得知识(学习)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或特征。智力问题主要表现为多动症、智力异常、学习技能障碍、动手能力差、创新能力不足等。

3.意志问题。意志是有意识的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中小学生的意志问题主要表现为意志薄弱,对挫折的承受能力较低。遇到困难、挫折和障碍时就灰心丧气,一蹶不振,看不到有利的因素和发展的前途,盲目地否定自己,消极悲观。

4.人格问题。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包括气质、性格、认知风格和自我调控系统等。中小学生的人格问题主要表现为怯懦、自控力差、自卑、自闭等。有些学生非常任性,以自我为中心,很少想到别人,缺乏同情心,缺乏宽容精神,不愿帮助别人。

5.人际交往问题。学生在学校里的人际关系,对他的学习效率、道德品质与个性的形成发展、身体健康及班级集体,都有重要影响。中小学生的人际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这些方面:师生间交往缺乏信任感;同学间关系不够亲密融洽;代际交往的隔阂明显,与父母的矛盾冲突不断。

二、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造成青少年学生心理障碍的原因可以分为两个因素,主观因素主要表现为遗传及肌体疾病因素,客观因素来源于枯燥的学习生活方式、激烈的学生竞争和不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等。

1.先天性遗传基因的影响。科学研究表明,某些遗传基因、不良的产前环境与恶劣的早期生长环境,可能是导致多动症、学习技能障碍和智力异常等心理障碍的主要因素。中小学生某些心理障碍与遗传有关,脑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严重躯体疾病或生理机能障碍,都会造成心理障碍。因此,减少遗传疾病、创造良好的产前环境和早期生活环境,是防止出现某些心理障碍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2.家庭因素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曾对6000多名家长进行调查,结果表明,90%的家长认为在子女教育上是失败者,“作为家长对孩子的未来走向没有把握”。多数家长缺乏中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常识,对子女缺乏正确引导,较少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更谈不上对孩子进行科学教育,只关心孩子学习。

3.学校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尽管广大教师已认识到要以培养学生素质为己任,但社会评价一所学校教学质量的依据是升学率,导致课堂教学方式单调无味,课业负担沉重。中小学生的学习兴趣由积极到挫伤进而到泯灭,失败的阴影长期笼罩着他们,致使他们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造成学生厌学、倦怠。

4.社会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社会不良文化和不良社会风气,对中小学生心灵起着腐蚀和潜移默化的影响。社会上坏人的影响、品行不良同伴的诱惑,都会导致心理障碍。

三、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矫正

矫正学生的不良心理是一个解冻、变化的过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多方面的配合,采取适合当代中小学生生理、心理规律和特点的方法,矫正其不良心理,提高其心理素质。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中小学生正处在世界观形成的时期,他们兴趣广泛但又不成熟,我们要引导学生走出认识的误区,避免引起心理冲突的挫折,产生消极的情绪。矫正办法可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诸如团体辅导、心理训练、问题辨析、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情景剧、专题讲座、演讲会、辩论会等对学生进行引导,也可用日常生活中的典型和模范事迹影响他们,向他们印发《健康心理标准表》,让他们对照学习,防止种种心理偏激的发生。

2.创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学校建立心理辅导室,聘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教育工作经验的资深班主任、教师组成学校心理咨询工作小组,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和成长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转变观念,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的权益,在教学和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树立民主、平等的教育观,与学生平等地交流与沟通,给学生更多的理解、宽容、尊重、关怀和引导。同时,教师要注重提高自己的心理素养,掌握科学的心理疏导方法,切实提高自身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有效引导学生分析性格的优缺点,自觉进行性格锻炼,发展良好的意志品质。

3.加强对学生的实践锻炼。带领学生多参加实践锻炼,如“青少年志愿者行动”、“军事夏令营”,通过意志体验,培养他们的爱心和耐挫折能力。针对不同的不良心理因人施“矫”,比如对心理表现孤僻、性格内向的学生,可让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让他(她)感到集体可爱,从而培养他们开放的性格。针对职中生学习兴趣不浓、学习动机不强、学习习惯不好等情况,可以采用个别辅导、集体辅导、小组辅导、家访等方法,有效矫治学生的不良心理。

4.加强人际指导,提高自身素养。教师要通过正向强化、口头指导和角色扮演等方法,教育学生对人热情、真诚、守信,关心人、帮助人、尊重人,从而融洽同学之间的关系,努力营造充满关爱、和谐、融洽的心理氛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

篇6

关键词:农村学校;心理辅导;教师培训;全员参与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09-0030-03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积极关注。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针对当前我国中小学生存在的心理素质方面的弱点,进一步提高其心理素质的现实需要。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教师的心理辅导技能,培养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辅导技能已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教育工作者理应关注并积极探索新时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新思路。

一、农村中小学教师全员参与学校心理辅导的必要性分析

教师心理辅导技能是社会高度发展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它以教师对学生的充分了解为基本出发点,以教师具备的心理健康知识为基础,采取恰当的问题疏导与解决策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教师心理辅导技能包括教师自我心理保健的意识、全面认知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技能、关注并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技能、促进与提升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能力、评价心理辅导工作水平的能力等。综观目前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状况,大多强调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与灌输,忽视心理渲泄与疏导、倾听与感情沟通的积极作用,习惯用理想化的标准去要求学生,超越学生思想发展的现实状况;忽视学生个性的差异,喜欢搞整齐划一,常采取高压和威慑方式逼迫学生就范,这不仅很难为学生所接受,相反极易加重其逆反心理,导致学生心理困扰。学生的心理困惑与不适问题急需得到有效的疏导和帮助,但是目前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养尚未走上职业化之路,大多数中小学教师缺乏专门的心理辅导技能,往往对这些学生采取严厉的管理、批评和惩戒措施,更易加剧学生的心理障碍,延误心理治疗的时间,造成严重后果。中小学教师如具备心理辅导知识和技能,就可以避免许多问题的发生。特别是当前农村留守学生不断增加,心理问题尤为突出,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为重要。

众多调查研究表明,农村中小学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的学生为数不少,近年来大多数学校也开始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各校大多开设心理咨询室、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室等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思路,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已进入实际运作阶段。但从近几年相关工作实际情况来看,不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定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界限、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阻抗现象等问题尚未得到较好的解决,不少学校是雷声大、雨点小,没有多少实际行动和具体措施。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人员配备不足。可以这样说,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仅靠几位心理辅导教师是远远不够的,培养一支自身心理健康、懂得心理学专业知识、掌握心理辅导技巧和训练方法的教师队伍至关重要。而且,许多学校的心理辅导老师都是兼职的,能够真正从事心理健康指导的老师严重匮乏,相关场地和设施也远远无法满足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需求。同时,这些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与学生的接触较少,往往被动等待学生上门咨询的较多。随着学生对自身心理健康状况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对心理健康的需求不断增加,单靠心理咨询部门的工作已无法满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需要。因此,全面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辅导技能并借此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十分必要。

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中小学教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起着迅速反馈、跟踪辅导、及时防范的作用。作为最基层的学生工作者,中小学教师如具备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辅导技巧和方法,就能有效地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边玉芳(2002)等对全员参与学校发展性心理辅导曾作过实验研究,证实方法切实可行[1]。因此,我们不能把心理辅导的责任全推给班主任或有限的几个心理咨询辅导老师,全体中小学教师都有对问题学生进行辅导心理疏导与减压的责任。如若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知识与心理素养不断提高,共同用科学的方法合理关注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就能形成心理辅导的合力,造就和谐的学校育人环境。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规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以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教师、班主任和团、队(共青团、少先队)干部为主体,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这不仅可以提高全体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全面渗透到各科知识教学中去,而且还可以为学生和教师创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既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又有利于维护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

二、农村中小学教师全员参与学校心理辅导的优势

由于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自身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教育条件相对滞后,许多学校师资缺乏,甚至于一人包班,这无疑给当前农村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落实增加了难度。但作为一支活跃在农村教育教学一线的特殊队伍,农村中小学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机会较多,相处时间长,扮演着指导学生在校期间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特殊角色。作为最基层的学生工作者,农村中小学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推行者,他们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具有诸多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贴近学生,亲和力强。与专职心理辅导老师相比,虽然各科任教师的有关理论知识相对不足,但他们更贴近学生,亲和力更强。一般说来,学生愿主动接触科任教师,接受科任教师的意见,科任教师可发挥其工作主动性和情感信任作用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同时,科任教师比中小学生年长,对学生思想状况和心理动态较为了解,能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疏导。即使遇到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科任教师也可以在第一时间与专职心理辅导教师、学生家长和其他有关人员及时沟通,为寻求最有效解决方法赢得宝贵的时间。

2.面向全体,因材施教。中小学常以班级为单位,分年级配备科任教师,这种配置有利于科任教师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性和针对性的管理与辅导。从学生个体身心发展的特点来说,中小学生心理既有诸多相似的方面,也有因年龄、家境等因素而导致的差异。他们可以在充分考虑学生心理共性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及个体差异灵活选择行之有效的心理辅导方法,这样的教育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需要,工作开展更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

3.教育示范,潜移默化。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除常规的课堂教学及心理咨询与辅导外,教师的言谈举止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中小学科任教师在其工作与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先锋模范作用可以具体化、人格化,他们是学生的学长,也是学生的朋友,可以将自己的成长经历与学生分享。当前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绝大多数是适应性问题与发展性问题,其中以学习压力、人际适应和弱势贫困问题最为突出,真正属于心理疾病的只占极少数。中小学科任教师通过个体努力并接受正规系统的心理辅导知识和技能培训,可以在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弥补当前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诸多不足。

三、新时期农村中小学教师全员参与学生心理辅导途径分析

就当前农村中小学校的实际情况而言,学校心理辅导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学习适应、生活指导、人格发展、升学就业等方面。这些方面的问题主要是来自于学生心理困扰和实际的心理需要,也是他们内心的直接呼唤。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心理辅导技能培训可以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新时期农村中小学教师全员参与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可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多下功夫,以期取得最佳效果。

1.专家引领,全面提高教师心理辅导技能。吴桂翎、申继亮(2000)的研究表明,丰富的关于学生身心发展的知识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前提,教师的发展心理学知识水平越高,对学生心理特征的把握越好[2]。造成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是学习压力、家庭环境、社会影响和教师的教育方法。从一定层面上说,教师是学校重要的人力资源,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和根本。只有教师的心理辅导技能得到发展,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才能得以提升。学校要善于创造条件,给教师提供走出去的机会,或者是把心理专家请进学校来,实行“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让教师有机会聆听外面世界的声音,直接与专家对话。专家引领是平等的对话,是心灵的交流,是思想的碰撞,是理念的提升。通过专家引领的方式,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诊断和评价,研究与分析,引领教师的教学行为,并逐步形成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创新的机制,能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这样可减少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盲目与盲从,对于教师开阔视野、学习先进的心理教育理念是大有裨益的。

2.重视教师心理健康,提升教师心理素养。农村中小学教师要转变观念,重视业务进修与提升,充分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从内部找潜力、找活力,不断地发展自我、提高自我、超越自我。现代生活日益紧张和繁忙,给人们带来许多心理变化,面对升学的激烈竞争及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一些教师极易产生心理冲突和压抑感,教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必然导致不适当的教育行为,对学生心理产生不良影响。教师的职业特征要求教师要有极强的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和较高的心理素养,学校要重视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指导教师运用科学知识调整自己的心态,使自己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又乐观、稳定而健康的状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真正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心理健康教育以了解学生为基础,以创设和谐气氛与良好关系为前提,教师以自身健康的心理去影响学生,本身就是一种最有说服力的教育。

3.加强学校师资培训,重视校本心理培训。辅导教师的素质是辅导的关键。综观我国的学校心理辅导现状,合格的辅导教师的缺乏是阻碍我国中小学心理辅导工作开展的瓶颈,因此要使辅导工作顺利展开并取得应有的效果,辅导教师的培训是第一位的。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问题是缺乏懂得心理学专业知识的教师,多数教师没有经过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不能自觉地运用心理科学知识帮助学生,大部分教师局限于大学时代学的那点心理知识,知识的陈旧造成以不变应万变的局面,只能把事情搞得越来越糟。部分教师管理方法不当,也易导致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因此,重视对教师广泛开展心理学知识的培训,是保证心理健康教育顺利实施的关键,心理知识的培训应成为新课改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申继亮、彭华茂(2002)等早就提出我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当以实施全员、全科、全过程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为基础,建立一个分层次确定重点的多层教育体系[3]。教师可通过一边学习、一边辅导,在辅导过程中碰到问题再求教别人或进一步学习提高途径,使教师由传统的一般意义上的教师向心理辅导教师的角色转变,由心理辅导的门外汉慢慢开始走上专业化的道路。

4.重视心理辅导的学科渗透方法,并结合各种活动进行心理辅导。要让全体中小学教师积极参与到心理辅导活动中来,通过学科渗透的方法是一个重要途径。在学科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创造条件、渗透心理教育的内容,开设一些既有学科特点,又兼具心理辅导功能的活动课程,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还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化和理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理解学生,要用开放的心态接纳每一个学生,要创设积极、民主且富有人性化的环境,让学生在自由、和谐的气氛中愉快地接受知识,并在其中渗透心理教育内容。最好的辅导,最有利于学生成长发展的条件,是一种综合的环境,一种氛围,林孟平称之为“积极取向而人性化的校风。”[4]可以说,许多学科中都有大量的知识点可以和心理辅导主题相结合,采用适合的课堂组织形式,把心理辅导的内容有机地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去。如合作学习、小组竞赛等。同时,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有大量的时机可以结合辅导主题对学生开展心理辅导活动,这些机会比起专门设计各种心理辅导课开展辅导更有针对性、更有成效。教师要充分运用自己的教育机智,有效利用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机会对学生进行辅导,这样自然也就让全体教师都参与到此项活动中来。

参考文献:

[1]边玉芳,李绍才,祝新华.全员参与学生发展性心理辅导研究[J].心理科学,2002,25(6):697-701.

[2]吴桂翎.初中教师对学生心理特征知觉水平的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0.

篇7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模式 研究报告

中图分类号:B844 文献标识码:A

1 前言

1.1 目的

本课题坚持育人为本,根据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以期实现以下目的:

(1)通过调研,了解目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以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状况,并分析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方面已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2)弄清楚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存在的不足和误区,探寻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以构建能有效运转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3)让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进入课堂,并以此为突破口,带动学校教育的整体改革,尤其要改革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教学模式。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应以学生为主体,强调让学生亲自参与活动,在活动中获得心理体验来改变自己的观念,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1.2 意义

构建中小学心理健康有效模式是适应时代挑战的需要,是新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也是广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要充分挖掘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构建具有广泛适应性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教学模式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模式,以提高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1.3 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20世纪80年代,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开始起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逐渐得到关注。目前,我国很多学者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作了深入的研究,广大教育工作者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探索了许多操作模式。如心理——德育模式、情感教育模式、诱导式教学模式等,这些模式有的是在德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的是从心理发展方式上建构,有的是从心理品质切入,心理健康教育从无到有,成绩斐然。

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亟待完善,表现如下:政策与实施脱节,落实不到位,有些学校只是为了应付检查和评估,敷衍了事;师资队伍专业化程度不够,为数不少的人是滥竽充数的;课程体系不完善,很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有名无实;教育资源利用不充分,一方面是心理教育资源的严重不足,同时又有一些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这些问题都需要解决。

2 方法

2.1 对象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状况。

2.2 研究工具

2.2.1 中学生适用的问卷

我们采用王极盛教授改编的《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1)强迫、(2)偏执、(3)敌对、(4)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5)抑郁、(6)焦虑、(7)学习压力、(8)适应不良、(9)情绪不平衡、(10)心理不平衡等10个因子。在此量表中,确定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的标准为:2~2.99分表示存在轻度心理健康问题;3~3.99分表示存在中度心理健康问题;4~4.99分表示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5分表示心理健康问题严重。

2.2.2 小学生适用的问卷

我们采用被大多数学者使用的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问卷,在此基础上稍做修改,共有21道题。从四个方面了解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即学习生活、行为习惯、人际交往和性格。

2.3 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搜集、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相关的理论和实践动态,把握好课题的研究方向,理清思路,对调研报告和论文即研究成果有一个基本的构思和设想,编写调研提纲、选定合适的调查问卷。(2)实施阶段。联系海南中学、府城中学、城西中学和万宁二小等学校,安排好调研时间;开展调研活动。调研对象主要为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德育教师、班主任和部分学生。(3)深化阶段。整理调研材料。将调研收集到的各种资料,进行数据整理、归纳分析,发现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需要可再次调研;中期评估(研究报告、成果展示等);汇总、分析材料,完成论文并发表。(4)总结阶段。课题组关于结题的意见;课题组结题报告、申请结项,验收;资料归档、成果申报。当然,在整个过程中,按照教培院和学校要求,建设好网络平台,撰写好博客。

2.4 具体方法

(1)文献分析法。搜集、阅读并分析有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著、教材、论文等,组织课题组教师加强理论学习,尤其对本课题研究有理论支撑和有重要指导作用的文献资料,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学校心理辅导实用教程》等文献。(2)问卷调查与访谈法。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状况进行深入细致地了解,分析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及未来心理健康教育的走向,发现问题与不足,确保研究立足于实践、更有针对性。(3)行动研究法。以班级为研究范围,观察心育活动中学生的表现,关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普遍性问题,对工作的实效性进行分析并加以研究。在实践中不断地充实和完善模式的要素和结构,积累模式操作的实践经验。(4)经验交流法。与工作在一线的心理健康教师、心理咨询师和学管人员等多沟通交流,拓宽视野,启发思路。

3 结果

2012年5月、6月期间,我们课题组成员分别到海南中学、城西中学等单位进行调研。对部分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同分管领导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教师做了访谈,将访谈和问卷调查结果整理如下:

3.1 访谈的内容

3.1.1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

所访学校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都比较重视,均有主管校领导负责,一般是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德育工作归在一起进行管理。在设立心理咨询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科学研究等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有经费投入但明显不足,硬件设施有待完善。

3.1.2 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

所访学校一致认为班主任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队伍,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并定期对班主任进行培训。每班配有一名心理委员,有的学校对心理咨询师的资格证有要求,有的无要求。

3.1.3 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形式

具体形式主要有: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如海南中学设有心理教研组,五个专职教师,都有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专门负责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且有课程教学计划,每两周上一节课;挂靠德育网站进行网络宣传、黑板报(每月换一版)、主题班会、并且根据需要不定期开展心理讲座和团体心理辅导;学校设有心理咨询室,每天有人值班。

校方普遍认为建设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最重要,学校离不开家庭的配合,社会的支持。

3.1.4 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健康问题

分为以下几种:学习问题,表现为考试焦虑、考试舞弊、厌学逃学,初三、高一至高三都有考试压力问题;人际关系紧张,包括同伴和师生关系紧张;青春期问题,如早恋现象,早恋造成成绩下降;适应问题,高一初一有入学适应问题;情绪问题,包括情绪不稳、心理承受力低,记忆力衰退等,个别同学行为上出现打架骂人、严重的甚至出现自伤或伤人等现象。

3.2 问卷的结果

我们课题组发放问卷870份,收回有效问卷780份。问卷的数据结果如表1:

3.2.1 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分析

从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图(如图1)可以看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有三个显著特点:(1)心理健康水平基本良好,轻度及无症状占较大比例。(2)学习压力、强迫症状、焦虑、情绪不平衡症状比较突出。(3)每一症状程度由轻到严重呈坡度减少。

3.2.2 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分析

通过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小学生四个方面的心理状况分别为:(1)在学习方面,多数孩子上学读书没有明确的目的,在作业方面能够认真完成;课堂上,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不够;看重考试成绩;在学习方式上,多数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方式;希望能得到老师或家长的肯定和鼓励;13%的学生没能很好地适应学校环境,1%的学生厌烦学校。(2)在行为习惯方面,大多数学生能够自觉遵守纪律,集体荣誉感强,但也存在父母过于溺爱,孩子行为受限,心智发展受到影响。(3)在性格方面:表明现在的小学生情感意志薄弱,低年级的同学对父母依赖强;感情上过于理性,缺乏同情心;独立判断的能力较差;明辨是非的能力较弱,好胜心强,处理问题感情用事。

多在人际关系方面,数学生不能够与人很好地沟通,个人较封闭,认为学习成绩是最重要的,表明家长重视孩子的学习,不太重视孩子做人的教育。

4 讨论

4.1 存在问题

(1)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淡薄。目前,大多数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有所认识,但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涵义并没有真正理解,大多数人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只是心理老师或班主任的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气氛不浓。实际工作中,专业心理教师较少,基本上由德育老师代替,通过班主任工作和学校德育活动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2)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经费不足。就我们调研的结果表明,大多数学校没有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经费或经费少,缺少必要的配套场所和硬件设施、音像资料及测评软件等。也没有经费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以及向家长、学生发放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材料,无力开设免费心理咨询热线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3)师资力量薄弱。目前,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大多是半路出家,而且身兼数职,没有受过专业训练,对专业知识一知半解,理论功底薄,实践经验少,指导实践不力。因此,很难胜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4)心理健康问题被忽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没有引起社会、学校和家长的重视。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问题,对心理健康问题不以为然、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有的认为,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是暂时的过渡性问题,过了这个“坎”,孩子们会自动纠正过来。部分教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是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而学习成绩优良的学生都是心理健康的。这样就严重削弱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5)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实效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重在促进学生心理发展和提高心理素质,课堂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然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情况却问题多多。如有的学校没有将心理教育课程正式纳入教学管理体系,或是课程开设处于无序状况,或者课程内容的选择随意性大,课程教育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6)心理健康教育未能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充分利用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各种资源,形成教育合力。很多学校偏重于学校“单枪匹马”地开展教育,未争取家庭与社区的配合,其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4.2 对策

(1)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浇花要浇根,育人要育心。”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以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对中小学生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充分认识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要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对待这项教育工作。

(2)完善硬件设施。心理健康教育经费应纳入预算,单独列支。增列的经费主要用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日常管理、教研、师资培训以及业务或课题研究等。根据需要,设立学校心理咨询室。在主管部门的支持下,整体规划,分步实施,辟出或建设专门地方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场所,确保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正常开展。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首先,每个学校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引进一定比例的专业人才,配备数量适当的专职心理健康教师。这些教师应当有专业水平,能够胜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另外,要积极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培训和班主任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并将其列入年度计划。在校本培训中,加强全体老师的心理健康素质教育,逐步做到心理健康教育人人在行、个个关心的工作状态,最终形成以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

(4)上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课程是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课堂是教育活动的主要阵地。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有自己的特点和要求,应将心理健康教育从班主任工作、政教工作中分离出来,独立设置课程,建构既能有效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又便于教师操作,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模式。

(5)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各科教学。心理健康教育和学校教育教学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要通过各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中小学的许多课程都包含着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在教学中,各科教师应深入挖掘,对中小学生实施自觉、有意识地影响,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多给学生爱和尊重,多表扬、多鼓励、少批评,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增长知识和发展健康的心理。

(6)社会、学校和家庭相结合。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新兴的、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为中小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调研情况表明,面对中小学生存在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仅仅依靠学校的教育教学、心理咨询和辅导效果不尽如人意。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能仅靠学校“单打独斗”,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关注,齐心协力,形成合力,多方给力,创设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良好氛围。

5 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做到有的放矢,建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模式要明确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两大任务:一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开展预防性心理健康教育。二是要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且“预防胜于治疗。”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篇8

2002年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对这一文件进行了修订。《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对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对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自文件印发以来,大多数中小学都建立了专门的心理咨询室,配备了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教师,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在中小学的心理咨询室中,沙盘游戏设备常常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在中小学生的心理辅导中,沙盘游戏是一种行之有效且深受中小学生喜欢的心理辅导方法。事实上,沙盘游戏不仅仅是一种心理辅导工具,还是一种可以运用于心理教育的新方法。本文将首先系统介绍沙盘游戏的基本理论及其在中小学生心理辅导中的应用,然后介绍沙盘游戏在中小学心理教育中的应用。

一、沙盘游戏的基本概念及其理论基础

1.沙盘游戏的概念

沙盘游戏(Sandplay Therapy)是由瑞士分析心理学家朵拉·卡尔夫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创立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在这种方法中,心理求助者用小玩具在盛有沙子的沙箱中按照自己的意愿制作一个场景,从而展示自己潜意识中的心理冲突。此外,求助者制作沙盘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心理治疗过程,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求助者了解了自己的内心,化解了自己的困惑,还激发了内心自我疗愈的力量,进而能解决自身的心理问题。

2.沙盘游戏的主要形式

最初,沙盘游戏只有个体沙盘游戏一种形式,即一个心理咨询师面对一个求助者,利用沙盘游戏解决求助者的心理问题。20世纪80年代,迪·多美尼克开始使用团体沙盘游戏疗法。沙盘游戏疗法引入我国之后,团体沙盘游戏疗法在我国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所谓团体沙盘游戏疗法是指一个团队(4~8人)共同使用一个沙箱和一套沙具,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沙盘游戏。个体沙盘游戏主要目标是对求助者进行心理治疗,团体沙盘游戏主要是促进团队协作和提升团队凝聚力。

3.沙盘游戏的理论基础

卡尔夫是荣格学派的分析心理学家,她创建的沙盘游戏是以分析心理学为基础的一种心理治疗技术。因此,沙盘游戏最主要的理论基础是荣格学派的分析心理学。荣格为了把自己的理论与精神分析相区分,将之命名为分析心理学。荣格的分析心理学涵盖范围十分广泛,既包括心理类型划分、共时性等内容,又包括人格结构、人格动力、人格发展以及心理治疗的原则和方法等内容。这些内容也是沙盘游戏的理论基础。

沙盘游戏的另一个理论基础是英国儿童心理学家洛温菲尔德创建的世界技法(The World Technique),沙盘游戏的操作形式源自于世界技法。世界技法与沙盘游戏一样,也是利用一些小玩具在沙盘中制作一个场景,因为这个场景犹如一个小世界,因此被称为世界技法。与沙盘游戏不同的是,世界技法主要是根据心理投射的理论来对制作者进行心理测量,沙盘游戏的理论基础是荣格分析心理学,而且更强调对制作者的心理治疗作用。

除了分析心理学和世界技法之外,卡尔夫还在沙盘游戏的实践中运用了东方的哲学思想。卡尔夫在童年时代就学习了中国的道家思想,对于“以柔克刚”“道法自然”等道理很感兴趣。在创立沙盘游戏技术之后,卡尔夫访问了日本的禅师,对东方的禅学思想也有所了解。因此,卡尔夫认为沙盘游戏在心理治疗中也要遵循“道法自然”的道家思想,咨询师要营造出安全、自由、保护的环境,让求助者回到健康成长的自然规律上去。另外,卡尔夫认为在沙盘游戏中,最关键的是求助者自己对症状有所领悟,这犹如参禅一样,关键是自悟而不是他人的教导。

分析心理学、世界技法和东方哲学是沙盘游戏的三大理论基础,卡尔夫将其融合在了一起。

二、沙盘游戏的操作方法

1.个体沙盘游戏的操作方法

个体沙盘游戏主要用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中,因此个体沙盘游戏在操作上需遵守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一般规则,应在开始之前通过1~2次的咨询来获取来访者足够的信息,然后再将沙盘游戏介绍给求助者,双方达成一致之后再正式开始沙盘游戏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从步骤上来讲,个体沙盘游戏一般分为五步,即:求助者制作沙盘;求助者感受和调整沙盘;咨询师与求助者就沙盘进行交流并对求助者进行干预;对沙盘进行拍照存档;拆除沙盘恢复原貌。

沙盘游戏的操作方法比较简单易行,关键在于求助者在制作沙盘的过程中实现意识与潜意识的交流,再就是心理咨询师所创建的安全、信任与保护的空间,让求助者能够移除成长道路上的阻碍,走向健康。

2.团体沙盘游戏的操作方法

团体沙盘游戏主要用于团队建设,促进团队成员互相之间的理解和交流,进而提升团队的凝聚力和效率。团体沙盘游戏的操作方法需要和一般团体心理辅导的技术相结合,一般而言,团体沙盘游戏分为四步,即:团体按照一定规则制作沙盘;讨论团体沙盘制作时的想法;给沙盘命名;拆除沙盘恢复原貌。

如果将团体沙盘游戏运用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心理咨询师必须掌握团体心理咨询的技术;如果只是运用团体沙盘促进团队交流,咨询师只要做到保持中立,推动团队内部力量前进就可以了。

三、沙盘游戏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20世纪90年代沙盘游戏传入中国之后,这一技术像在其他国家一样,在中国迅速传播开来。由于沙盘游戏具有趣味性、非言语性和间接性,对中小学生或存在语言交流困难的人群具有突出的优势,因此沙盘游戏在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应用最为广泛。

1.沙盘游戏可以用于对低年级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低年级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尚不强,他们不能很好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绪体验,也不能很好地与人交流。对于他们,言语面谈式咨询会显得较为困难,而沙盘游戏疗法则不需要语言交流,正好适合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当这些低年级学生将自己的挫败感和心理创伤以沙盘游戏的方式表现出来,学业失败、心理沮丧、社会技能缺乏等问题也会得到很好地解决。

2.沙盘游戏可以治疗注意缺陷、多动等心理行为问题

注意缺陷、多动属于认知与行为问题的一种类型,常出现在幼儿和小学低年级学生中,主要表现为注意困难、刺激过多、多动、冲动性、容易激怒以及无法容忍满足的延迟等。运用沙盘游戏疗法能帮助注意缺陷幼儿或学生将注意力集中于一种可具体感知到的、自我主导的活动,沙子和沙具的可触性、可移动性,能通过触觉与运动觉作用于个体的大脑神经,从而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于具体的物件和活动。此外,沙盘的沙箱是一个有边界限制的空间,将个体的注意集中于这一有限的空间内,也有助于对他们注意力的训练。

3.沙盘游戏适用于攻击的矫治

情感宣泄是矫治攻击的重要方法。对于自控力弱的幼儿或学生来说,烦恼、攻击、挫折、愤怒等侵犯性情感是点燃攻击的导火线,侵犯性情感积聚越多,其表现攻击的可能性愈大。宣泄可以减弱侵犯性情感的强度,而过分压抑侵犯性情感只能使其获得暂时的安宁而不会因此消失,反而深入到无意识中,危害其身心健康。过分压抑的结果,往往会爆发出突然的、猛烈的攻击。沙盘为此类幼儿或学生提供了一个表达的机会,让他们在意象的空间里将其愤怒、攻击性的行为和情感物化地演示出来,以替代性活动耗散其攻击性心理能量,并从沙盘所建构的故事情境中习得与人相处的适应。

4.沙盘游戏可以缓解焦虑、紧张、抑郁等情绪问题

学习和考试焦虑是当前学校心理咨询的主要课题之一。沙盘游戏疗法是一种集认知重构、情绪表达、感觉统合、心理动力等于一体的临床心理方法。通过玩沙子、沙具模型,个体可以宣泄自己的消极情绪,让自己得到放松。当来访者面对沙盘这一内心意象时,也会重构自己的意识或无意识认知。有研究表明,沙盘制作过程提高了个体的创造力,这种感觉进一步提升了他们的自信和自尊,有助于减轻焦虑和压力等。国内的心理临床研究也证明沙盘游戏疗法对考试焦虑的学生具有长期的咨询效果。

5.适用于注意力不集中、厌学、人际交往困难等适应问题

有些儿童上课难以集中注意力,或因为各种原因出现厌学等问题,对于这些现象,靠语言的交流很难说服他们,也很难从他们那里获得有效信息。如果用沙盘游戏,效果则十分明显,只需要他们摆放一个沙盘作品,就很容易找到他们逃学、厌学的心理原因。

在人际关系的改善方面,沙盘游戏也很有效果。人际关系是影响个体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因素之一,并可能进一步影响个体的学习、生活质量,所以如何正确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是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课题。团体沙盘游戏疗法在增强团体成员协作能力、促进团体整合、提高人际交往技能、确立自我概念等方面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在沙盘游戏疗法的世界里,成员或个体以虚拟而又注入真情实感角色扮演的方式展开人际关系,并在沙盘游戏疗法的帮助下调整社会认知系统,从人际交往的成功行为中习得社交适应行为。

四、沙盘游戏在教育领域应用的新发展

2012年底,劳动与社会保障部下属的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开始“沙盘游戏治疗师”的认证培训工作,这是沙盘游戏在中国职业化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与此同时,笔者承担了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沙盘游戏在幼儿及中小学生教育中的应用研究”,通过与一些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合作,共同探索出一套将沙盘游戏运用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新方法。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沙盘游戏在中小学生心理课堂上的应用

传统意义上,沙盘游戏主要用于个体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虽然也有团体沙盘游戏,但是人数一般不超过10个人。笔者将沙盘游戏引入心理课程中,让人数在60人以上的班级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具体的做法就是让全班每个学生都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玩具放在沙盘之中,然后每一个学生都介绍一下自己选择的玩具代表的意义及其背后的故事,以促进学生之间彼此的了解。如果时间不充足,教师可以根据观察和经验选取部分学生来介绍所选取玩具的意义。以这样一种大团体活动的形式,心理教师还可根据不同的目的设置一系列的主题课程,比如以促进学生之间交流为目的的“我不认识的他(她)”,以培养学生集体主义为目的的“我们的班集体”,以鼓励沉默的学生勇于表达为目的的“今天我要说”。此外,还可以多名学生以同一个题目在不同的沙箱中制作沙盘,然后比较异同,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沙盘游戏在中小学生课外活动中的应用

如果每个教室都能配备一套沙盘游戏设备,那么学生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自行组织开展沙盘游戏。帮助人或心理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选一名小组长负责本小组的活动安排。每个小组每周进行一次活动,小组长组织成员讨论活动内容,活动可以包括团体沙盘游戏、个体沙盘游戏等形式。

3.沙盘游戏在中小学生家长学校中的应用

很多学生的问题往往是由于家长的问题造成的。对于存在一些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心理教师可以邀请其家长来学校与孩子一起进行亲子沙盘游戏。通过沙盘游戏的过程,心理教师不仅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互动模式,还可以帮助家长学会与孩子沟通,理解和体谅孩子。

4.沙盘游戏的其他应用

篇9

当然,发生类似的极端事件后,媒体和公众都会去关注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会呼吁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近年来,每年的全国两会,总有代表提出要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议案。既然议案年年提,就说明这项工作在学校并未落实到位。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的加剧,社会各个群体的心理问题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中小学生作为社会群体一员,自然也不例外。为了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育部继1999年出台《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后,于2002年出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在十多年里,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教师在此问题上所花费的人力、财力、物力不可谓不大,但令人遗憾的是,当前中小学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却有增无减,形形的极端事件仍时有发生,这种投入和产出的不相称,需要我们反思和追问。

我们认为,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正本清源,从源头上遏制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否则,我们只会看到学校、教师在辛辛苦苦消解学生心理问题的同时,却有更多的心理问题源源不断地生发出来,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流转在恶性循环之中。

一、追根究底:中小学生心理问题探源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问题主要是由于个体对环境中的刺激不能适应,不能调整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以取得与外界积极的平衡而产生的。因此,大部分心理问题的产生既与客观环境的刺激有关,又与个体的心理调节能力有关。因而,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提高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这是问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如果我们能减少外界因素中的不良刺激,即从源头遏制学生心理问题的“刺激源”,不是同样可以扭转当前心理健康教育中疲于应付的局面吗?

从目前来说,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来源为学源性心理问题、师源性心理问题和亲源性心理问题。

1.学源性心理问题

学源性心理问题主要是指学生由学习活动引起的心理问题,它不仅表现在学生的认知、情感、行为方面,而且还表现在学生的人格、社会适应能力、自我意识方面,具有“弥散性”“后效性”“渐进性”“多源性”等特点。

相关研究显示,中小学生学源性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陈旧的应试教育体制。在现实中,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评价方式存在的问题,如,负担过重的压力、考试成绩的焦虑、家长过高的期望、学习评价的单一、学习方式的机械、学习动机和兴趣的缺乏等,都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导致学源性心理问题,而且,中小学生学源性心理问题呈现出由年级增高而增多的特点。

2.师源性心理问题

师源性心理问题指的是由教师对学生的不当教育行为,包括罚站、罚跑、罚抄、讽刺、挖苦、冤枉甚至打骂等导致学生产生的心理问题,如,自卑、退缩、厌学、紧张、焦虑、恐惧、抑郁等,严重的还有可能产生上学恐惧症、神经症等心理疾病。类似的现象,我们经常可以见诸报端。

曾有人形象地指出,在中小学生心理问题上,教师既扮演着“救火者”的角色,又扮演着“放火者”的角色,如果教师自己不放火,那救火的任务自然就轻了很多。

关于师源性心理问题,有很多专家进行了研究,认为“教师错误的教育观念和行为”“教师心理健康知识的缺乏”“教师自身的心理心理健康问题”是造成师源性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3.亲源性心理问题

亲缘性心理问题是指因不良的家庭影响和不当的家庭教育而导致学生产生的心理问题,主要体现在学习心理和人格发展上。从学习心理方面看,包括学习分神、考试焦虑、学习适应不良等;从人格发展方面来看,包括冷漠、暴躁、自卑、无端烦恼、偏执、敌对、狂热,空虚、消沉等。

亲源性心理问题,目前还未引起家长足够的重视,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家长教育观念及教育方式不当、家长心理健康知识缺乏、家长自身的心理健康与行为问题。

在当下,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庭,父母的所有期望都寄托在这“唯一”的身上。相关研究显示,当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与学习要求超出了孩子的生理和心理承受限度,而孩子一旦实现不了父母的期望目标,“恨铁不成钢”的父母则会更加苛责甚至打骂孩子。这样,必然造成亲子关系矛盾,无端加大孩子的心理压力。

其实,当中小学生发生各种心理问题时,其原因并不一定是单一的学源性、师源性或亲源性的,或许是其中几类的交叉和复合。因此,在分析学生心理问题的来源时,我们需要学会综合观察和研究,才能有效地采取相应的措施。

二、“三重三轻”:中小学校心育现状探微

从源头上遏制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学校应该有所作为,实际上,由于教育思想的扭曲和应试体制的掣肘,学校甚或有意无意地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1.重口号,轻行动

当下,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已成为各界关注的话题,党的十七大已将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作为一个民生问题写入报告中。但在现实中,虽然“减负令”口号喊得响,但并未化作实际行动。因为在当前的应试环境下,做更多作业,经历更多考试,恶补更长时间的课,学生相对会考得高一点的分数。吴志翔在《走出减负的“囚徒困境”》一文中,对此做出形象的阐述:我拼命补课,别人减负,那我获得优势,别人居劣势;我减负,别人也减负,则大家进入一种良性竞争状态;我拼命补课,别人也拼命补课,则大家进入一种恶性竞争状态。根据“囚徒困境”理论,这场博弈中唯一可能达到的是第三种结果,于是,导致“减负令”成为一纸空文,学生的负担依然沉重。

学生作业量大是课业负担重的最直接表现,有研究显示:“教学质量与作业时间成正比”早已成为“学校人”深信不疑的教学哲学,当学校把教学质量的压力分解给教师后,教师布置作业的行为往往就会“你追我赶”,从而不断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

2.重学生,轻教师

对中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并不只是专职心理教师的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学校要建立校长领导下的,以班主任和专兼职心理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因此,要做好这项工作,学校要把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学校整体工作的安排中。

现在,很多中小学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往往只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而忽视了对教师心理问题的关注。国际心理学大会指出,教师作为助人的职业,和警察、医生一样,是最容易出现职业倦怠的群体,而教师一旦出现职业倦怠,意味着自身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同时,很多中小学校在师德建设中,并没有把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作为师德建设的应有之义,缺乏对教师的人文关怀。这样,既不利于教师心理素质的提高,也不利于他们面向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3.重学校,轻家庭

目前,很多中小学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只是“画地为牢”,只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上做好相关工作,而忽视了对学生家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做到家校共育、相互协同的重要性。

现在家长学校中,并没有系统开设指导家长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即使在一些学校开设的相关讲座中,大多也是带有推销自己产品的专家讲座。这样的讲座在内容上缺乏系统性,在方法上缺乏可操作性,而且,讲座之后,专家夸大其词地推销自己的书籍或光碟,更加剧了家长对学校和专家的不信任。

因此,学校“独善其身”,忽视“家长参与”,就丧失了家校共育的合力,削弱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

三、正本清源:中小学校心育转机探析

综上,中小学校在积极缓解学生心理问题的同时,必须在源头上遏制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率,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走出困境,出现转机。

1.学源性心理问题的化解

(1)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课业负担过重,使学生背负沉重的心理压力,加之教师和家长过高的期望、自身学习方法和学习水平的不足,导致学生自我效能感低下,这样,就极易导致产生心理问题。因此,教师精选作业,对不同的学生布置分层的作业,以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是缓解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

(2)缓解学生的考试焦虑。考试成绩不仅事关学生的前途,也事关学生的名誉,任何一次考试都会引发学生的焦虑不安。因而,学校应减少考试的次数,淡化考试的重要性,改变评价的方式,将过程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此外,要加强对学生考试心理辅导,使他们能科学地看待考试,以最佳的心态来应对考试,缓解学生过高的考试焦虑,减少由考试引发的心理问题。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个人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是不会感到疲劳的,学生的学习亦是如此。但现实中,学生普遍处于“被学习”的状态,对学习缺乏兴趣。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快乐,就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挑战。当然,教师也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艺术,把“让学生喜欢听自己的课”作为必然的追求,让学生把听课当作一种快乐、一种享受,而不是负担甚或“受罪”。

2.师源性心理问题的化解

(1)更新教师教育观念。观念是行为的先导,某些教师的教育行为出现偏差,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教育观念出了问题,如,一些教师在应试教育思想的支配下,为取得更为“理想”的成绩,往往不惜采用极端的方法和手段,对学生心灵造成很大的伤害。因此,必须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让他们运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2)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关系到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关系到教学质量的提高。最近,教育部出台的中、小、幼《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因此,教师要认真学习这一标准,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能游刃有余地应对各种教育教学事件,减少对学生心理的伤害。

(3)提高教师心育能力。教师受自身职业性质的影响,与其他群体相比更容易出现职业倦怠,“打铁尚需自身硬”,教师自身更应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因此,教育行政部门要对教师提供支持性的心理服务,学校要注重对教师心理健康知识的培训,教师自身也要多学一点心理学知识,加强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并提高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

3.亲源性心理问题的化解

(1)引领家长更新教育观念。家校合力才能更给力,学校要利用家长学校等途径,转变家长教育观念,提升教育能力,更好地建立亲子关系。研究表明,当前亲子矛盾甚至超过师生矛盾,并成为问题最多的一种人际关系。因此,引领家长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他们的教育能力,促进他们与孩子的沟通与交流,就能有效地减少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

(2)提高家长心理健康水平。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行为的标杆,家长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提高家长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无疑可以减少孩子心理问题发生的可能。

篇10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辅导;心理咨询

健康的心理会使学习学生更加快乐,使学生的心理品质更加高尚,适应社会的能力更加提高。为使广大中小学生达到以上目的,教育部下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指导纲要》,各中小学纷纷设立机构配备专职心理教师,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师培训计划,建立咨询室,并学习如何运用心理咨询的各种理论去理解个案,洞察在心理咨询和上课中的正确反应,增进教师与学生的自我沟通力,促进自我成长,实现快乐、成功发展的人生。在学生心理问题援助,校园危机防范上均取得了显著效果。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构建“健康的心理与和谐学堂”,也就是如何对学生实施心理教育,使其有健康的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学校德育工作有载体,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更加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道德品质,是我们不断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对学生实施心理辅导要开设心理培育课程

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人的发展中既包括身体的、生理的发展,也包括心理的发展,可见在学生整体素质中,心理素质本身占有重要地位。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要关心儿童的生活和健康,关心他们的利益和幸福,关心他们的精神生活。”现阶段的心理健康课可以说开设的不错,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但社会在不断的进步,形势在不断的变化,特别是广大中小学生的成长环境在不断的发展变化,这就需要从学生心理的培育上下功夫,从小开始就让他们(她们)有健康的心理,健康的环境,健康的追求,健康的价值取向等。从教材的内容,环境的选择等方面有计划的有步骤的进行心理辅导,特别要重视生活和学习辅导,通过辅导让学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激发积极的学习动机,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态度和习惯,要讲究学习方法、策略和成效,学会计划与监控自己的学习活动,确立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在学习中增进自己体脑的发展,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使学生潜能得到充分的开发,人格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具体辅导可采用以下四种方法:1、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2、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3、通过对学生进行一系列心理测评,了解学生存在的不健康的学习心理及原因。4、学生学习行为障碍诊断与辅导及学科学习困难诊断与辅导。分别从考试焦虑、上课强迫分心、学困生转化、潜意识厌学行为、潜能开发的教学策略等方面着手,从幼小的心灵开始培育,关注成长,达到健康的心理品质,使教育工作更具有实效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学校的德育工作质量。

二、学校心理教育要融入课堂教育中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完整的育人工程,应渗透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心理健康课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性工作,依赖于心理健康课培养学生健康心理是唯一的路径。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学科教学之中,通过二者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过程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应挖掘学科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内容。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上看,都是对学生心理的发展施加影响的过程。在各科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让学生动脑、动手,这就需要改变课堂教学的被动局面,真正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设计教案为学案,内容、语言是心灵与心灵的碰撞,心与心的沟通,形成合力,使学生在各科教学中学到真正成长本领。特别要注重学科渗透在学科中关注学生的成功心理因素,注意学生的成功智力心理、成功情感心理、成功意志心理与成功潜意识心理的平衡的有机的发展。

三、学校心理教育要建立详实的心理档案

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达到充分的、耐心的、细致的、全面的了解学生,就必须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从学生的基本情况、成长环境、父母文化程度、学生之间的融洽关系和个人成长过程等方面建立详细的档案。在教学中、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掌握基本情况,以便对症下药,彻底解决学生的心理矛盾,使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从而显示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普遍性。

四、学校心理教育要利用好心理咨询室开展个别咨询

学校心理咨询室是教师与学生心灵碰撞的地方,是学生心理宣泄的地方。在咨询室,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全面了解学生,可以培育学生健康的心智,学生可以坦诚的公开心底的秘密,放下心理负担,舒坦心胸环境,开放自己的思想境界,通过咨询学生可以倾吐和宣泄解决心理困惑和矛盾,从而使教师和学生之间关系更加和谐,也必然使学生的认识观、理想观发生根本的变化。

五、利用各种活动培育学生健康心理功能

各类活动是彰显学生学识、本领的活动,对心理素质好的学生可能发挥的好一些,成绩也理想一些,所以要以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心理功能,使学生在活动中摆正自己的位置,正确的认识活动,尝试打击与失学,最终运用活动来锻炼自己的品质,提高自己的素质。

六、引导家长参与对学生心理调适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