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范文

时间:2024-01-12 17:47: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企业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

篇1

关键词:供电企业;安全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S8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03-0040-02

随着近年来电力体制的大幅改革,电力市场的开拓范围得到了进一步扩大。在这样的背景下,供电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问题便随之面临着更大的挑战。要实现供电企业长足稳定的发展,便应进一步剔除安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利因素,尽可能地维护安全管理系统的完善性,由此对供电企业的发展形成保障。为对电力市场的稳定运行形成维护作用,本文特立足于当前供电企业安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其解决策略做出了探究,现总结如下。

1 供电企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1.1 缺乏到位的安全管理意识

当前大部分供电企业虽已出具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但往往由于安全意识淡薄,导致相关制度的管理价值难以得到真正的体现。供电企业对于安全管理意识的匮乏大致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过于将生产重点放在生产效益方面。在没有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情况下,大部分施工人员对于存在的安全隐患均难以引起足够的重视,抱着侥幸心理进行违规操作,导致了安全事故的形成。②管理人员监管不力。部分管理人员在进行电力机械检查的过程中,对于机械好坏的判定方法往往过于武断,或是态度上缺乏必要的严谨性,导致机械中存在的故障难以得到及时排查,由此为后期的安全生产工作埋下难以预估的隐患[1-2]。

1.2 疏于安全文化建设

安全文化建设即指将相关的安全知识、管理知识通过各种途径向相关人员进行高度渗透,使其在对于安全管理的问题上能够发挥积极的能动作用。但在当前的供电企业中,相关人员对于安全管理知识一知半解的现象却层出不穷,不仅表现为管理者的重视度不足,也表现为执行者的行动力不足,导致员工难以从根本上对安全管理问题引起足够重视。

一方面,由于施工人员在法律知识、职业素养、道德教育等方面未经受专业性质的培训,导致对安全文化建设认识不足;另一方面,由于管理者更多的倾向于企业的经济效益等问题,因此在安全文化教育方面难免疏于管理,导致管理过程中的违规现象屡禁不止,形成了安全生产过程中的重大隐患。

1.3 缺乏严格的安全器具管理制度

器具作为供电企业安全生产过程中的重要辅助条件,对其进行妥善管理对于整体安全管理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但在当前的供电企业中,对于安全器具的管理却往往处于相对混乱的状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①企业对于安全器具缺乏必要的定期检测,导致部分已经出现损坏的器具继续投入于生产工作当中,由此形成生产过程中的重大隐患;②对于已经到达报废期的安全器具,部分企业为缩减成本开支,抱着侥幸心理继续将其投入使用,极易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出现[3-4]。总而言之,供电企业的大部分器具均在带电的情况下进行操作,在质量达不到相关标准的前提下,极易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同时也将对电力的安全运行形成损害。

1.4 安全生产考核制度缺乏健全性

供电企业的安全生产考核制度设立的主要目的在于安全生产工作流程起到监督作用,以维护供电企业的安全生产。但在当前的供电企业安全管理中,相关考核制度的实际价值却难以得到有效的发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奖惩制度缺乏明确性。大多数考核制度当中仅仅侧重于“罚”的方面,在“奖”的方面往往缺乏足够的激励力度,导致相关人员落实考核制度的积极性难以得到有效提升;②考核制度在落实的过程中往往以走过场的形式为主,在落实责任方面难以具体落实到个人头上,导致了管理价值的流失;③管理方面存在一定漏洞,导致部分投机取巧的员工所获得的劳动报酬与踏实工作的员工一致,易形成待遇失衡现象。

2 供电企业安全管理中相关问题的解决措施

2.1 树立正确的安全管理意识

正确的安全管理意识是供电企业进行安全管理的必要前提,只有在正确安全管理意识的引导下,才可实现安全管理活动的有序性、规范性。

首先,企业管理人员应对安全意识建设的重要性引起足够重视,并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对安全管理工作做好调查分析工作,对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全面的了解;其次,应当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并依次为依据对员工进行严格管理;最后,应当加强安全管理宣传工作,将安全生产的重要理念在广大员工当中进行传播,对于违规、违章现象进行严惩,从而促使员工对安全管理工作引起足够重视。

2.2 完善安全文化建设

安全文化建设是一种安全意识的渗透途径,主要通过科学的安全文化知识引导来开展安全生产工作,以对员工的安全理念形成巩固作用。首先,企业管理者应对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建立起足够的认识,并通过培训、演讲等形式在广大员工内部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其次,应从职业道德、思想认识、业务素养等方面对员工进行基本安全文化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对安全文化建设成果进行深入分析,以实现员工安全文化素质的整体提升;最后,供电企业可通过设置安全生产标语等形式在企业内部进行安全知识宣传,在对员工起到警示作用的同时,也可将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充分渗透到员工内心深处,使其对于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具有更为清晰的认知。

2.3 确保器具管理制度规范化

为进一步消除安全生产工作中事故产生的诱因,对安全器具进行规范性管理便成为一个势在必行的环节。首先,在进行安全器具采购时,需对器具的性能、质量及使用状态进行全面的检测,直至确认器具性能与相关标准要求相符;其次,应对投入使用的安全器具进行定期的质量检测,如发现器具存在损坏或已达使用年限等情况,则立即予以维修或直接报废处理,防止漏电等安全事故的出现;最后,可安排相关的专业人员对安全器具进行分类保管,保管的过程中需详细注明不同器具的使用年限、使用状态、使用类别等信息,以便于快速判定器具是否与实际使用要求相符。

2.4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考核制度

要从根本上维护供电企业的安全管理,便应建立起健全的考核制度,并将该制度大力落实到实际生产工作当中,使其充分发挥管理价值。①应当建立起严格的奖惩制度,做到奖罚分明,对于违规、违章现象要做到大力打击与惩处,对于先进工作者也应予以相应的报酬,以对员工的积极性起到提升作用;②将安全生产责任具体落实到个人头上,防止生产过程中投机取巧现象的出现,使考核制度的管理价值发挥至最大化;③强化安全监督职责,充分发挥管理者的监管作用,将安全生产考核制度落实到位。

3 结 语

综上所述,要实现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的全面性、客观性管理,就应对安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逐一排查,并根据企业的实际运行状况,采用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进行解决,以实现供电企业长足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伟.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方法及常见问题[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3,(8).

[2] 冯高敏.供电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 用,2013,(31).

篇2

关键词 供电企业 安全管理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电力行业的公用性和电力系统的同时性,决定了电网事故的影响大、速度快和产生后果严重三个特点,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电网安全不仅关系到供电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更关系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但目前我国供电企业在安全管理工作上还是存在着诸多问题的,只有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才能确保电力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供电企业安全管理概述

所谓的“安全管理”是指利用现存的安全管理理论、方法和手段,对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采取有力的技术、组织和管理措施,进而消除影响安全的因素,达到防止事故发生的目的。

发电厂是一种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企业,其生产工作是一项具有高度危险性的工作。各种能量交换与转换的形式较多,电磁能的瞬变与暂态特性,即无形又快速;电气设备多;高温高压设备多;易燃易爆有毒物品多;高速旋转机械多;在各项生产环节均潜伏着特点不同、程度不同的危险性,这些危险有些是直接危及到人身的,有些会直接危及到设备,必须对其各项流程的各项环节加以有效控制,遏制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才能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随着我国特高压输电、交直流混合运行、大容量远距离输电系统,大规模电源的陆续建成投运,电网规模不断扩大,运行特性日趋复杂,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难度加大,供电企业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二、供电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安全意识不强。

供电企业在进行生产的时候一定要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意识进行贯彻,避免出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只停留在口头上的现象。目前在国内某些供电企业中虽然对安全生产工作比较重视,但是在进行生产的时候,事故隐患和违章操作情况并没有减少,这对企业的生产是非常不利的。在很多的企业中,安全第一只是一个口号,员工在思想意识上根本就没有进行强化。在供电企业生产中没有将预防为主的意识进行强化,进行安全生产管理活动的时候还是停留在事故发生以后再去处理的阶段,这样就使得企业的安全管理处于一种非常落后的局面,对于企业来说,预防事故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企业出现安全事故就表示着企业要承担很多的损失,但是安全事故可以进行事先的预防,可以避免供电企业遭受很大的损失,同时也能避免企业员工受到伤害。

(二)安全管理基础薄弱。

从整体上看,我国电网建设一直是在较落后的条件下开展的,这样就使得我国的电网结构非常薄弱,供电企业的快速发展是要有基础进行支持的,供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直接影响用户的用电安全,因此电网的情况无疑会限制供电企业的发展速度,间接也对供电企业的安全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在供电企业内部也存在着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不能与时俱进的问题。管理者并没有完全随着新技术、新设备、新管理的投入和运用,而及时提升安全管理,对现场运行和生产技术规程不及时修订、应急预案管理也不能及时完善,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和安全措施不及时调整,导致工作缺乏针对性和超前性。

(三)安全管理不到位。

供电企业在进行安全管理的时候经常会出现安全管理工作没有人负责的情况,也会经常出现有人进行负责但是管理不到位的情况,这些情况的出现对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都是很大的阻碍。在供电企业中,负责进行安全管理的部门设置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方面是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着多部门、多人进行管理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出现非常容易导致企业出现管理责任划分不清的情况,在进行管理的时候同无人管理没有多大的差别;另一方面,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一定要做到在自己部门职权范围内,越位情况的出现对企业部门间的沟通是非常不利的。

此外,我国供电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也存在着只有开头没有结尾的情况,在很多时候,企业的安全工作和安全活动在开始之初往往有个很好的开始的,但到最后却不了了之,使得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只是一种虚设的行为。

(四)安全培训体系不完善。

目前我国供电企业对员工的安全培训仍不完善,在员工培训过程中,有时会重科技理论的学习轻视业务技能的掌握,缺乏对异常情况的分析处理能力以及工作现场的自我保护意识技能。另外,对于员工安全培训后应达到的水平没有统一标准,且对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没有明确规定,没有统一语言,没有统一标准,培训方式单一,导致培训效果较差,不具有实效性。

三、供电企业完善安全管理的对策探讨

(一)强化对员工行为的安全管理。

1、建立学习型组织,提高人的安全素质,所谓安全素质就是对事故的预测、预防、处理和控制的管理能力。安全素质越高,避免事故的能力就越强,出现事故的几率就越低。只有不断地加强学习,才能不断地提高这种能力。因而,供电企业应尽快建立厂级、车间级、班组级学习型组织,为全体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全体员工都能得到学习的机会,从而不断提高团队和个人的安全知识水平,增强安全管理工作的责任感。

2、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一是供电企业的各级领导干部都要自觉地接受安全教育与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的安全管理和驾驭安全局面的能力。二是组织开展各个层面的安全监督人员和专业管理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组织协调能力、专业管理和安全监督水平,为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培训、咨询、隐患整改等方面的指导,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三是抓好生产一线人员的安全、技术业务培训。加大教育培训投入,加快培训基地建设,改进培训方式,推进标准化作业培训。

3、打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文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往往具有最广泛、最深刻、最长远的意义。企业安全管理与安全文化建设相融合,是在吸取经验和教训之后,提炼出来的群体先进意识。科学、整体的具有鲜明供电企业特色的安全文化一旦形成,它所确立的一系列强制与倡导的行为准则都具有规范职工行为的功能。

(二)强化对设备及技术的安全管理。

1、强化对设备系统的监测能力。一是加强人员对设备系统巡视检查的力度,发现异常、缺陷及时处理,以防设备系统不安全状态扩大;二是增加设备系统科技监测项目和内容,提高对设备系统不安全状态的预测和诊断能力;三是加强对设备系统缺陷、异常、隐患及不安全状态的分析和总结能力,及时找准原因,想出对策,避免事故的发生。

2、强化设备系统的工艺水平,设备系统的设计、安装、检修工艺均属于设备的质量问题。如果设备系统中存在工艺质量问题,就等于存在着安全生产的事故隐患,就等于存在着威胁人身和设备安全的可能。因此,必须把提高设备系统的工艺水平当作重要的安全管理项目来抓,确保设备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这就要求供电企业严把设备招标、选型、安装、检修验收关,严防不合格的设备进入电网运行,给电网和人身安全带来隐患。

(三)强化对供电环境的安全管理。

1、强化对工作场所的清理检查,对所有工作场所和行人、车辆通过的工作路线,都要责任到人,由责任人负责日常环境清理检查工作,对直观的危险部位、危险点、危险物品、危险因素负责组织、处理和统计;对隐患由技术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定期检查测试、分析登记,并做好预防措施。

2、强化实施危险点预测预控措施,危险点预测预控是指工作前危险点、危险源的分析与工作中危险点、危险源的控制。在安全生产的实际工作中,电业职工创造了许多预防事故的方法与措施,运行中的事故预想,检修中的安全措施卡,提倡开展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它的目的是使这项工作科学化、标准化、制度化、通过规范化的措施,使一线员工在作业现场形成预警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工作习惯。

(四)强化对安全管理机制的建设。

1、严格安全责任制,不断深化措施落实。各级供电企业要不断完善和健全安全工作责任体系,真正把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工作岗位、每位企业员工,并阶段性、有计划的组织制定符合本企业实际的、具有可行性的经济责任考核奖惩制度,要以制度与考核的约束来开展安全管理工作。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做到“谁组织,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真正实现员工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观念的转变。建立安全风险共担机制,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将安全责任层层分解,层层落实,并进一步深化、细化和完善绩效管理考核制度。

2、坚持以人为本,扎实开展各项反违章工作。安全生产管理重在以人为本,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生产标杆班组建设的各项活动,以活动抓管理,以管理抓安全,使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得以有效开展。领导要率先垂范,带头遵守好安规和各项规章制度。通过各项反违章活动对全体人员进行深入细致的安全思想教育工作,努力提高全体职工自保、互保意识,全面推进现场标准化作业,实现作业标准化、管理规范化。

电网安全生产不仅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可以说,供电企业的安全管理是一项没有终点的工作,作为管理者必须切实将“安全第一”的理念执行到位,将安全管理作为一项常态化的基础工作来抓,最终实现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精益化的现代生产安全管理。

(作者:湘潭大学MBA,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企业规模增大 投入增加 安全管理措施方法

Abstract: The project task is to achieve the project objectives, security objective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goals of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With the diversification of the market economy, the competitive mechanism of enhancement, construction of production inputs increasing, and continuously enhances the technical content of the safety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face a grim situation.Key words: corporate; scale increases; additional inputs; safety management; measures approach

中途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

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竞争机制的增强,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基本建设规模逐年增大,科技含量高、施工难度大的工程日益增多,工程技术风险日益突出,建设工程投资主体日趋多元化,建筑施工生产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建筑施工领域的这些新变化,使安全生产管理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建筑施工管理不断规范。为此,建筑施工单位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投入不断加大,但未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竣,工伤死亡事故频频发生,事故给死者家庭造成极大的伤害,同时给企业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失,给社会也造成不良的影响。

1、施工企业安全管理概述

1.1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的历史数据

仅2003年1至10月全国建筑施工发生事故1001起,死亡1174人,每百亿元产值死亡率为6.42,与往年相比,虽然每百亿元产值死亡率略有下降,但事故的起数和死亡人数呈上升趋势,部分地区建筑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而第一季度安全建筑施工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均比去年同期大幅上升,今年一至三月,平均每天发生事故1.77起,死亡人数2.16人。

1.2施工企业安全问题频发的原因

施工企业安全问题主要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不良的环境和较差的管理。

同时施工企业安全事故接连发生,还充分暴露出安全生产管理方面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观念还比较淡薄;二是对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贯彻执行还不够彻底,三是在企业经营规模扩大和建筑施工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格;四是一线操作人员安全知识、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较差。

2、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安全生产管理脱节

由于建筑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人际关系复杂及社会经济状况严峻的环境,使一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实际丧失了控制权,依附工程承包人,放任项目承建人,丧失了主宰控制权和建筑施工企业的指导管理,从而造成部分建筑施工现场,不能很好贯彻落实国家的《建筑法》、《安全生产法》有关建筑施工安全的规范标准和有关建筑施工安全文件,同时存在重工程质量、轻施工安全、重经济效益、轻安全保障,抱着侥幸心理对待建筑施工安全的被动局面。

2.2施工单位对安全生产管理不够重视

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建筑施工单位出于经济原因往往不能将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做好,不能真正认识到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重大,对国家和地方有关建筑的法律、法规、规范等,不能及时传达贯彻和落实到每一个建筑施工现场,安全施工监管薄弱,检查不到位,只在口头上讲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应付检查走过场,从而影响了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铺开落实。

2.3施工现场不能正确理解安全生产管理

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是动态管理,侧重过程;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与工程质量管理不同,质量管理侧重结果,所以需要专项跟踪管理、专项投入。两者都需要专职的施工安全员,但施工现场往往未按规定配备专职安全员,或存在施工安全员的施工安全知识和业务素质较差,所以施工现场多数是配备注重质量管理的安全员,而实际上就是主管施工质量。

3、加强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

现在,建筑施工安全形势严峻,责任重大,而看问题,应看其根源和本质,不断地总结经验,摸索和制定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科学措施,才能对存在的问题迎刃而解。抓建筑施工安全不管从意识思想,或从实际行动上,都应与时俱进,把建筑施工安全工作更好地落实到实处。重要的是提高认识,明确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完善政策,大力推进安全生产管理各项工作;强化管理,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完善制度,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加强领导,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

3.1在招、投标文件中的加入安全生产管理

招标文件及其相应的合同条款中,应当对施工安全生产措施提出明确和具体的要求。需要制定安全措施的方面。

投标文件中除施工现场的总体安全管理措施外,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技术方案和组织措施都必须分别配以相对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必要的计算书,明确安全生产管理组织、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责任人和岗位职责,制定紧急情况的处理预案,特殊专业工程还应制订专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等。

3.2改变施工安全管理模式

落实项目承包人与施工企业的隶属关系,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控制权和威望,增强施工企业对项目承包人的制约,从而避免中间出现断层。实行逐级安全技术交底制,由经理部组织有关人员对工程项目或专项进行书面详细安全技术交底,凡参加安全技术交底的人员要履行签字手续,并保存资料。项目经理部专职工安全员要对安全技术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作好记录。及时发现,及时解决。

3.3加强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工作

全面开展学习《建筑法》、《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有关施工安全生产文件,增强各方安全意识,确保各项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全面、透彻地贯彻落实到每一个施工现场,让每一个人都学安全、懂安全、守安全、切实提高建筑施工一线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从而制止和消除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的不安全行为。

3.4加强特殊工种安全培训、考核。

针对建设施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区分层次,突出重点、兼顾一般,采取多种方式按实加强培训,增强全员安全意识。进行安全技术教育,熟知和遵守本工种的各项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定期进行安全技术考核,合格后方准上岗操作;从事特殊工种的施工人员经过专业培训获得《安全操作合格证》后持证上岗。

3.5认真执行安全检查制度:

经理部要保证检查制度的落实,要规定定期检查日期及参加检查的人员,经理部每旬进行一次;作业班组每天进行一次,非定期检查应视工程情况要进行检查,并要有领导值班,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按照“三不放过”的原则制定整改措施,定人限期进行整改,保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真正落实。依据本工程特点,制定本工程实施中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3.6安全警示标志

根据工程特点及施工的不同阶段,在危险部位有针对性地设置、悬挂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危险部位主要是指施工现场入口处、施工起重机械、临时用电设施、脚手架、出入通道口、楼梯口、阳台口、电梯井口、桥梁口、隧道口、基坑边沿、爆破物及有害危险气体和液体存放处等。安全警示标志的类型、数量应当根据危险部位的性质不同,设置不同的安全警示标志。

篇4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对策

一、施工安全管理的主要特点

1、施工作业的非标准化使得施工现场危险因素增多。工程的建设是有许多方参加,需要多种专业技术知识,加上地区差异大,地区发展不平衡,建筑企业数量多,其技术水平、人员素质、技术装备、资金实力参差不齐。这些使得建筑安全生产管理的难度增加,管理层次多,管理关系复杂。而当前的安全管理和控制手段较单一,很多仅依赖经验、安全检查等方式,技术标准难以统一,难以形成详细的统一管理标准。

2、建筑施工活动空间狭小使不安全因素增多。建筑产品的固定性造成在有限的场地和空间内集中了大量的人力、材料和机具,当场地窄小时,由于多层次的主体交叉作业,很容易造成物体打击等伤害事故。同时,建筑物体积庞大,外部形体形式多样,使得安全管理办法和安全防护措施随着工程类型和进度发展要作调整。对于目前在城市施工的超高层的建筑、特殊形体的建筑。其围护工作更受到空间狭小的限制,使得操作者危险度增加,高处坠落事故增多。

3、生产工艺复杂多变要求有配套和完善的技术措施予以保证,现代建筑物每个都有其特定的功能要求,形成了产品多样性的特点,导致每一建筑物的各道工序均有其不同的特性,其中的不安全因素也就各不相同,随着工程进度的发展,施工现场上的不安定因素也在随时变化,故为了完成施工任务,就必须针对工程进展和现场实际情况不断及时地采取安全措施,这给施工安全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4、施工周期长同时露天作业使得工作条件十分恶劣,由于建筑产品的体积特别庞大,施工周期长,从基础、主体、屋面到室外装修等整个工程的 70%均在露天进行作业。同时要忍受春夏秋冬的风雨交加,酷暑严寒的气候变化,环境恶劣,工作条件差,容易导致伤亡事故的发生。

二、施工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落实安全检查与激励制度

施工企业安全检查一般分为常规性安全检查、特殊性安全大检查、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常规性检查具有长期性,安全作业人员对那些带有安全隐患的工作场所长期地进行监督检查,督促、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特殊性安全大检查是在某一特定时段和区域进行参加人员层次多、检查范围广,有时带有针对性。定期检查是施工企业在日常的生产活动中制定的一项检查制度,有固定的时间属于例行检查范畴。不定期检查带有突击性检查的性质,也就是说在没有预先通知和施工现场没有准备的情况下所接受的安全检查,它更有实际性这样反映的安全问题更真实更客观,解决处理的安全问题更有效,作为施工企业尤其是

施工现场应该加强这方面的检查和指导,目的在于扎扎实实地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二)建立健全安全组织机构和安全规章制度,明确责任主体安全组织机构在企业安全生产的管理中是一项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工作,组织机构的设置要遵守《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也就是说企业第一责任人同时也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安全工作重大问题的组织研究和决策。机构第二个内容就是主要安全的负责人负责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机构的第三个内容是企业安全职能部门,施工企业的性质决定必须设立安全职能部门,负责日常安全生产工作管理监督和落实。

安全规章制度是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实现制度化管理是一项重要课题,安全制度的制定依据要符合安全法律和行业规定,制度的内容齐全、针对性强,企业的安全生产制度应该体现更具有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反映企业性质面向生产一线贴近职工生活,让职工体会并理解透彻。

三、加强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的对策

(一)制定完善的相关安全管理法规

健全岗位责任制,用制度法规约束人。认真总结国内外建筑业安全管理工作经验,针对我国建筑业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定和完善统一的法律法规,明确各个环节、部门的安全职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要加强日常的监察,不走过场,做到依法监督、秉公执法。实施依法管理安全生产,依法保障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依法查处责任事故,是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保证。必须进一步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安全生产法规体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二)加强安全教育

这里所指的教育为重点加强对一线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认真落实“三级教育”培训制度,特别是加强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严格实行持证上岗制度。施工现场的作业人员 80%左右是农民工,由于他们的文化水平低、流动性大、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极其容易出现事故。他们安全与否直接制约着项目的发展,乃至企业的发展。对这些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督促其在施工中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成了直接制约着项目的发展,乃至企业的发展。对这些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督促其在施工中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成了企业的当务之急。

(三)加强监督管理

在工程实施的过程中,对施工单位质量、安全保证体系进行监督检查,充分发挥监理的作用,要通过检查监督,形成一个自检、互检、抽检、专检的控制体系,。实行签字负责制度,出了质量问题,直接追究责任人。同时要对试验室进行监督检查,看其是否按照规范、标准进行试验检测,检验频率是否满足,数据是否真实可靠。对易出现安全隐患或对安全有疑问的部位、地方及时安排工地现场抽检,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对严重影响建筑质量、安全的停工处理,并向有关部门报告。

(四)加强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制度

一般的建筑工程都是通过招投标方式来确定由谁来设计、施工、监理的。招投标工作应当严格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合理地进行,领导干部不得插手干预招投标工作,对于插手干预招投标工作的严格按照“领导干部插手招投标十条禁令”执行,不姑息、不偏袒。招投标应全面实行市场化、社会化,让更多的单位或个人参与竞争,这样才能真正找到一个水平高、实力强的企业来进行设计、施工、监理。

四、结束语

目前,我国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各参建责任主体,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以及相关规范,认真落实“安全第一,防御为主”的方针,已经有效地消除了施工生产事故存在的隐患,遏制了事故的发生。但是,我们仍应认真反思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来提升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万军,于祥民.浅析如何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N].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篇5

【关键词】电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问题;对策

根据有关调查表明,电网行业在我国高危行业中的排名一直处在前列,电网工作中加强安全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工作。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特高压电网建设的大力发展,电网安全供电涉及到经济、民生的各个方面,如何加强电网的安全管理工作,是电网企业重点课题之一。目前我国电网企业生产安全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对电网安全供电存在一定的隐患,所以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安全管理,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1 目前电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电网企业生产的安全管理始终是其工作重点,近几年我国在电网生产安全管理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电网安全事故还时有发生,对电网企业的人身、电网和设备安全构成威胁。目前,电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电网企业人员安全生产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对于从事电网生产及管理工作的人员,需要具有较高的安全意识。目前电网企业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大部分是很高的,但是由于宣传教育以及管理不到位和人员素质的个体差异,少部分人员的安全意识还不能满足安全生产需要。这就会导致在电网安全管理、生产过程中存在错误的工作行为,从而为引发安全生产事故埋下隐患。虽然电网企业安全生产制度比较健全,但是一些安全管理人员和一线生产人员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实施安全管理还停留在开会学习阶段,使规章制度流于形式,只有理论没有实践,没有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1.2 安全监督管理不到位

电网企业实施安全生产管理,不仅仅需要建立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还需要对制度的落实以及生产过程实施有效的监督,确保每一道生产工序流程符合相应的标准和要求。但事实上有些电网企业的基层组织在实际电网生产过程中监督不够到位,导致安全管理无法全面落到实处,这也是电网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

1.3 电网企业生产设备有待更新

电网企业生产安全的主体是人员以及设备,随着电网企业的发展,其加强了对电网人员的培训工作以及设备的维修保养等,但有些地方电网硬件设备相对老化和不足,软件设备存在设计缺陷,在运行过程中不能达到理想状态和设计要求,也会导致电网安全事故的发生。

1.4 电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执行力有待提高

电网企业发展过程中,虽然建立了比较科学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但对于制度的执行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使得电网生产安全管理制度无法落实到实处。

2 加强电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2.1 不断的完善电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制度的执行情况

随着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的不断提升,目前电网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还是很全面,极大的促进了安全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为安全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也需要根据事物的发展不断完善、优化现有的规程规定。建章立制既需要根据实际不断完善,但也需要有立有破,制度太多、太杂也不利于现场一线人员的学习掌握和执行。建立科学、完善、高效的安全管理体系,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在安全生产中明确划分各自的职责,具体到个人。只有每个人都承担相应的责任,才能调动积极性,取得预期的效果。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监督电网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执行,从细节抓起,一点一滴做起,确保每一项管理制度落实到实处。

2.2 强化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只有提高人员,尤其是班组长和一线人员的安全意识,才能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安全教育不能流于形式,有数量没质量。通过安规释义、“两票”细则讲解、现场违规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提高安全意识和水平;积极宣传安全知识,倡导习惯性尊章行为,鼓励生产过程中对安全行为相互监督、相互提醒,通过安全知识竞赛、考试、制作宣传牌等方式大力宣传安全文化和安全理念,让全体人员认识到安全生产管理的重大意义,始终将安全放在第一位。

2.3 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力度

电网企业生产管理涉及面广、专业性强,所以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加强监督力度。对照“反违章工作管理办法”和“安全稽查规定”的要求,深入现场了解违章情况,对出现的违章现象开展原因分析,提出有针对性教育和处罚措施,重在教育,明确处罚只是手段,避免违章才是目的,强调违章后果的危害性和严重性,使其深刻认识到“违章就是事故之源,违章就是伤亡之源”。另外,安全管理也不能仅停留在教育批评上,这也要求安全监管人员要有胆有识,既要能及时发现问题,对严重违章和重复发生同类性质的违章要敢于从严考核,使违章者有切肤之痛,把教训牢记于心,把安全事故遏制在萌芽阶段,避免出现更严重的后果。

加强电网企业生产安全管理,其重点在于对人员的管理。只有提高了全体电网工作、管理人员的素质,包括思想素质及专业素质,才能确保安全管理工作顺利实施。现场工作量大,要求高,一些基层单位还存在结构性缺员。要把工作做扎实,首先要保证现场工作人员的数量;其次,在人员招聘过程中,要严格的控制人力资源质量;第三,要加强对电网生产及管理人员的培训,包括专业培训以及综合素质培训;第四,还应该建立公平合理的奖罚制度,将安全生产与员工的收入挂钩,有效激励员工的积极性。

2.4 加大设备投入,及时消除设备隐患

电网设备老化问题为企业安全埋下隐患,这就需要电网企业不断的加强设备投入,及时的更换陈旧设备,采用新设备、新工艺,既可以提高电网生产的效率,又能够提升电网生产的安全性。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大幅提高,用电需求量激增。国家电网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不断加大对常规电网的建设、也正在推进特高压电网建设,这就使得原有在设计寿命内的电网设备存在不能满足电网高速发展的需要,比如开关遮断容量不够、一次设备长期处于重载满载状态、潮流断面负荷过大等问题。这也需要电网企业不断的加强设备投入,对存在的问题逐个解决。

提高电网设备的安全可靠性,降低电网运行安全风险,除了对设备进行更新改造外,还可以通过对现有的一、二次设备进行隐患排查,消除其在设计、制造、安装过程中的不足和隐患,提高现有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将成果应用到后续设备的设计、制造和安装中去。

3 总结

电网企业安全生产关系着国计民生,是电网事业发展过程中关键的工作之一。电网工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对电网生产不采取有效的安全管理,很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造成严重的后果,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给国家财产造成损失。目前我国电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相关部门不断的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大电网安全生产的监督力度,并不断的提高电网企业职工的安全素养,加大设备投入,全面提升电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水平,为电网生产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环境。

参考文献:

[1]王长龙.浅谈电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

[2]刘英俊.加强电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对策建议[J].质量管理,2012(4).

[3]李志民.浅谈电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J].企业管理,2013(25).

篇6

关键词:乡镇 农业服务中心 农机 安全管理

乡镇农业服务中心是政府设立在最基层直接服务"三农"的事业单位,依法承担着面向农村、农业、农民推广公益性业技术的职能。负责所在乡镇农作物品种试验示范、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农业机械推广应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土壤改良工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植物检疫、防汛抗旱、农产品水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以沼气池为重点的生态家园建设工程、人蓄饮水工程、配套工程、新农村建设等工作。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本镇新农村的建设。“三农”是国家的重点工作,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作。国家对“三农”问题重视,带来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特别随着中央农机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的贯彻实施,为我国送来了农机发展的春天。但是,随着农机的大批量进村入户,使其在安全上已经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农民对农机安全生产知识的缺乏,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对农机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认识的不到位,导致农机管理上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而农机安全生产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更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还会影响到农机化事业健康、全面发展。因此,必须建立长期有效的农机安全管理机制。

一、农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农机安全认识上的制约

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不能正确处理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对农机安全生产缺乏足够认识,存在重农机推广、轻农机安全的倾向,忽视农机安全发展,农机安全生产未能纳人农机化发展战略。农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没有落到实处或者停留在讲话中、文件上,农机安全生产还没有成为自觉行动。其次,农机安全生产基础总体比较薄弱。农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投人不足,农机安全生产投人欠账严重。三是农机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有的地方领导干部特别是县乡两级领导干部农机安全生产意识不强,认为农机安全生产仅仅是农机监理部门的职责。四是农机安全生产监管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部分地方的农机安全监管措施不到位,执法不严格,农机安全生产监管缺乏权威性和有效性,对农机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查处不力。

2、宣传教育培训滞后及农民群众安全意识薄弱

由于宣传教育培训工作方法和手段落后,加上少数地方、部门漠视安全防范,不愿进行必需的安全投人,致使安全隐患严重。因接受培训需要较大的财力和较多的时间投人,许多农机从业人员,几乎从未进行过安全培训,缺乏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忽视安全操作,处险境而不自知,遇险情而难自救,常常因小小疏忽或操作失当,酿成重特大事故,付出惨痛代价,“十年辛劳奔小康,一场事故全泡汤”。实践证明,有无培训教育,情况大不一样。农机从业人员有了安全生产的意识,有了安全生产的知识,有了自我防范的能力,农机安全生产的任务才能真正落到实处。为农民着想,这是最重要的着想,对农民负责,这是最重大的责任。

3、农机监理基层管理服务网络不全

从目前情况来看,县、市、区都设有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其编制、装备、设施、人员较健全,而乡镇、农场没有专设机构,监理人员很少甚至没有。农机监理基层网络不全,对分散在千家万户并行驶在乡村道路上的农机安全生产无法进行有效监管,部分地方对拖拉机及驾驶员的牌证管理率只达到60%左右。

4、地方政府财政投入不足

农机安全监理机构性质、级别、财政拨款体制混乱,经费困难。农机安全监理工作本是一种政府行为,但在实际工作中农机监理工作变成了一种部门行为,特别是多数地方政府对农机监理执法人员的人头事业经费均未纳人财政全额预算,致使监理工作经费短缺,导致农机监理靠收费养人,形成重收费、轻监理,给农机安全监管造成负面影响。此外,农机监理业务装备不规范,一是农机监理车无统一的标志;二是农机监理服装制式不统一;三是农机监理检测设备不齐全完备,基层农机监理计算机技术装备水平低。

二、农机安全管理的措施及建议

1、农村交通安全宣传必须到位

农用车发生交通事故,很大程度反映出农民安全意识淡薄,交通安全意识没有深人人心。因此,提高农民特别是农机驾驶员交通安全意识是当务之急。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台、宣传栏的宣传阵地作用,广泛开展建设交通安全村、事故预防宣传版块巡回展、“送安全下乡”等活动,大力营造加强交通安全舆论的氛围,使广大农民群众从思想上受感触、受震动,扩大安全教育面,以达到减少事故的目的。

2、驾驶员的安全教育必须到位

现今农村驾驶员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处于交通安全意识淡薄状态,驾驶技能、安全意识重待提高。因此,安全教育必须到位。交通管理部门、农机部门要相互配合,深人农村、深人田间地头,宣传无证驾驶、无牌上路的危害性,让农民兄弟真正从思想上重视交通安全,切实绷紧安全这根弦。

3、农机部门管理必须到位

农机车辆管理应进一步扩大范围,加大深度,要做好农机的排查摸底工作,详细掌握农机的保有量。同时,组织人员上门服务,进村进户,对无牌、无证的车辆进行整改,使黑户车无藏车之地,报废车无法上路,帮助正常行驶的车辆办理相关手续。农机部门更应该认真贯彻《道路交通安全法》,切实履行好安全法赋予的农机发牌发证职责,做好农机驾驶员培训工作,严把驾驶员考试关,依法实施行政许可。

4、违章处罚的力度必须到位

违章处罚是交通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减少事故隐患的一个有效措施。但是在农村,违章处罚,容易引起群众的误解,农民的抵触情绪较大。因此,在执法过程中要注意方法,宣传在先,要严格依法行政,规范执法,对在道路上查获的存在违法违规的农机车辆,要妥善处理,切实消除安全隐患。

综上所述,作为专门负责农机车辆牌证发放、管理的农机部门,以及担负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职责的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在工作中一定要抱着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以“以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就是最大的为人民服务”为出发点,认真履行职责,扎扎实实把农机交通事故预防工作抓紧、抓好、抓实。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油田作业 安全管理 对策

0.引言

油田作业是一项危险系数较高的工作,油田作业中必须重视安全管理。在石油作业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安全问题,主要是由环境、人和设备的不安全因素所引发的。为了保障石油生产的稳定性,减少安全事故,避免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必须加强对油田作业安全管理的力度。

1.当前我国油田作业中安全管理的常见问题

1.1油田领导的安全意识不强

我国很多油田的基层领导普遍看重经济效益而轻视安全工作,对安全管理的意识比较淡薄,缺乏长远的发展眼光。在我国很多油田作业中,对安全管理方面的投入力度很小,对很多隐患视而不见,没有积极进行治理,往往等到安全事故发生之后才进行整改。由于油田领导对安全工作的不重视,导致整个油田的工作人员对安全管理都缺乏重视,安全意识淡薄,在作业中往往疏忽懈怠,对安全作业的规范执行不严格。油田作业中经常出现不佩戴安全帽、高空作业不系安全带、乱抛危险物品、不使用安全设备等不符合安全管理的现象。油田领导为了追赶经济效益,对这些危险现场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1]。

1.2缺乏高素质的安全管理人才

我国绝大部分的石油行业在采购、专业技术等方面都形成了成熟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特别是对于技术人员的引进和培养非常重视,相比之下对于安全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就比较落后,导致石油行业缺乏高素质的安全管理人才。很多事业单位的安全职能岗位形同虚设,职位都是由其他岗位人员兼任,安全管理人员缺乏系统的安全管理知识,难以胜任安全管理的工作。这就造成了在油田作业中安全管理工作敷衍了事,安全设施缺乏定期的养护检查,对于一些员工违反安全管理的行为也不能进行有效的制止[2]。

1.3对员工的安全管理培训不足

油田作业的危险系数较高,在员工进行作业之前如果没有接受系统的安全管理培训,就很容易造成事故。油田作业的技术更新很快,新技术和新设备投入使用前,很多石油企业为了赶生产进度而忽视了对员工进行培训。石油企业的新员工安全管理培训正在逐渐的程式化和边缘化,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员工的安全意识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高。

2.提高油田作业安全管理水平的对策

针对我国当前油田作业中普遍存在的安全问题,本人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

2.1转变思想,提高安全管理意识

转变当前油田作业中安全管理的现状,首先就要从思想观念上树立安全管理的意识,提高对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安全是油田能够正常作业的基本保障,包括物的安全与人的安全。油田领导必须提高安全管理的意识,制定安全管理的责任制度,加大对安全管理的投入[3]。

对于物的安全保障,也就是保障油田作业的设备的安全运转,不出现安全故障,这是油田能够安全作业的基本保障。要设置对物品进行安全管理的岗位,由专人定期对设备进行养护和检修,建立安全责任制。一旦发现故障应该立即由专人进行解决。

对于人的安全保障是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人为失误也是导致安全事故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有研究表明,在油田作业中工作人员如果情绪不稳定,情感处于亢奋或者忧郁中就会对作业者的注意力造成分散,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此外,如果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存在侥幸心理,不严格遵守作业规范也很容易导致安全事故。因此,在油田作业中要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设置警戒线、安全标志牌等,稳定作业人员的精神和情绪,使其减少失误而降低安全风险。

2.2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培训

油田作业的技术含量较高,同时危险系数也很高,这就要求员工要有一定的安全意识,熟悉并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作业规范。在员工上岗之前,企业就要为员工提供规范的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生产的能力。严格要求员工在油田作业时遵守规则,要将安全操作变成员工的工作习惯。特别是对于新员工,其安全意识还比较薄弱,必须对其进行专业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培训,新员工通过安全考核之后才能进入工作岗位[4]。

安全培训不能够流于形式,要向员工传授必要的安全知识与技能,树立责任意识和危险意识,将安全责任与企业责任、社会责任和员工的切身利益结合起来,尽量避免员工在操作中出现违规作业。

2.3引进专业人才,加强安全管理力度

安全技术人才和安全管理人才都是油田作业必不可少的人才,必须完善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不断引进和培养优秀的安全人才,充实安全管理的队伍。每个基层井队都要设置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和相应的岗位,安全管理人员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做好监督和管理的工作,承担相应的安全责任,能够对安全隐患及时发现并及时整改,能够及时发现油田作业中的违规操作现象,绝不徇私。石油企业要定时对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学习先进的安全管理技术和理念,不断提升油田作业中的安全管理水平,提高安全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安全管理工作的重心要放在油田作业岗位中去,开展多层次的管理[5]。

2.4加强安全管理的宣传工作

安全管理是油田作业的一个重要工作,在工作中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宣传手段来对安全管理理念进行宣传,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水平。例如可以开展专题教育、岗位练兵、安全知识竞赛、安全知识演讲、安全技能竞赛等形式,激励员工积极钻研安全技能,学习安全知识。

3.结语

有效的安全管理是油田作业的基本保障,也是石油企业重要的日常工作,要提高经济效益,减少安全事故,提升企业形象,就必须将安全管理常态化、规范化,在油田作业中加强对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对油田作业的现场进行规范。

参考文献

[1] 单明敬,张永红,魏英杰,陈小新,王凌冰. 油田作业安全管理常见问题及对策[J]. 安全与环境工程. 2011(01)

[2] 薄传华. 关于油田与地方关系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中国工业经济. 2013(07)

[3] 徐正东. 油田技术服务合同中的常见问题及其防范[J]. 科技资讯. 2011(27)

篇8

关键词:油田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

0引言

特种设备主要是国家认定的,在应用过程中极易发生事故,且事故造成损失重大的具有较大危险性的设备,例如大型游乐设施、电梯、压力容器等。在实际工作中,油田企业应严格落实《安全生产法》等法律制度,不断加强企业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水平,尽可能的降低事故发生可能性,从而推进油田企业的健康发展。

1油田企业特种设备应用现状

特种设备是油田企业中运用量较大、运用范围较广的一类设备,包括钻井悬吊工具、井口装置、抽油泵、抽油机、压力容器、压力管道、非常规设备等。在石油勘探开发中的诸多工作中,特种设备都实现了有效运用,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但是在当前油田企业特种设备应用过程中,出现了众多的安全事故,例如仅2015年,我国共发生特种设备事故高达257起,其中,造成278人死亡,300多人受伤,经济损失十分严重。特种设备本身具有危险性较大、易引发事故的特点,再加上石油勘探等油田相关行业也属于高危行业,因而安全风险更高,油田企业必须加强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从而实现设备的安全应用。

2油田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

2.1法律规定落实力度不足

油田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中,存在相关法律规定落实力度不足的情况,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的宣传上,存在一定的死角,实际工作中多按照原有标准要求工作,未能将安全管理工作上升到法律层面上。对此,油田企业还应加强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相关法律规定的宣传[1]。通过专题讲座、公告板、张贴标语、提供宣传材料等形式,开展多样化的宣传活动,使广大员工能够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充分认识。并充分发挥企业领导的权威性和指导性作用,在企业领导带领下,开展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方面法律规定的学习,使员工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并在实际工作中,主动实现法律规定的有效落实。

2.2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档案及台账不规范

一些油田企业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中,未能建立规范的安全技术档案和台账,一些资料没有得到及时的存档,导致特种设备改造资料不完整。同时,在当前管理过程中,未能实现对档案和台账的统一管理,资料较为分散,应用和查找都存在较大难度。一些独立核算子公司由于缺乏统一标准的汇总明细、档案建立流程等,也导致一些档案缺乏规范性[2]。另外,油田企业所运用的特种设备中,会引入一部分进口设备,其各类标识、说明书等都未能运用中文,这也给企业进行台账管理、档案建设等造成了一定的困难。针对这一问题,油田企业还应严格遵循《特种设备安全发》规定,建立完善的安全技术档案,并对档案内容、档案建设流程等进行规范,实现档案的统一管理。并要求特种设备主管部门能够对特种设备档案进行统一监管、存档,对于资料不完整的档案,部门不予验收。同时,要求当前管理部门能够对特种设备技术档案进行准提管理,对于确实部分资料应进行查找归档,若是资料确实无法找回,则应通过其他方式对档案进行完善。

2.3忽视特种设备维护工作

部分油田企业对特种设备的维护工作并不重视,完全依赖安全管管部门及检验机构,缺乏自身检验监督意识,检查整改不认真,再加上一些安全管理人员业务素养不足,导致一些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还在使用,甚至一些报废设备也仍在使用。对此,油田企业还应将特种设备维护工作纳入企业日常重要工作任务中,坚持定期全面的安全检查和验收,加强对特种设备的检修改造。例如将部分电动单梁起重机进行移动系统和控制系统的分开改造[3]。或是对所有其中设备都增加设置过载保护装置等。通过对设备的改造,提升设备的安全性。同时,应加强老旧设备更新工作,引入安全性能更加良好的设备。对维护保养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记录,避免问题并未得到及时处理或是一些工作人员不负责任的情况出现。并提升安全管理人员队伍实力,通过定期培训、交流会议等的开展,提高人员业务素养,培养其职业责任感,从而实现油田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

3结论

特种设备是油田企业必备的一类设备,且在所有应用设备中所占比例最大。特种设备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存在较大的危险性,因而,要求油田企业能够加强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针对当前相关法律规定难以落实的问题、特种设备安全档案及台账不规范的问题、特种设备缺乏保养维护问题等深入分析。并通过企业内部制度的完善、工作人员素养的培养等,提高企业整体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水平,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岩,赵宏鑫.化工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存在的风险及对策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4,11(22):177~178.

[2]张领,施月涛,张健.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11,5(17):47~48.

篇9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的建筑业也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但快速发展的同时安全事故的发生也呈上升的趋势,建筑施工的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本文就我国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管理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共同借鉴。

【关键词】建筑施工 安全管理 问题与对策

一.引言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就是在建筑施工施工过程中,有效的组织和运用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发挥人的智慧,通过人们的努力,进行有关计划、决策、组织和控制等活动,使认得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缺陷减少到最低程度,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设备、物料、环境等的和谐,避免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建筑工程施工由于其工作过程的复杂性以及高危险性往往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需要通过安全管理来规范施工现场,防止和减少施工安全问题的出现。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要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为出发点,规范监督建筑施工工程现场的标准化建设,确保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二、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主要问题

(1)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落实

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责任不明、奖惩不严、规章制度不健全,现有制度流于形式,不能严格落实;安全生产措施不到位、落实不力;各部门综合检查不能有机结合;施工工地的安全保障体系薄弱,项目经理只抓生产,疏于安全工作,更有隐瞒安全隐患或不能及时对查出的隐患进行整改的现象。

(2)安全教育培训滞后

对施工人员安全教育不及时、不落实,施工安全管理人员少,综合素质较低,不能满足安全施工的需要,使得安全管理工作薄弱。另外,建筑工地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大部分一线人员特别是农民工缺乏基本的安全知识,期安全防范意识和操作技能低下,对很多一线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滞后,导致多数人都是未经培训就直接上岗。

(3)安全监督不到位

安全监督不到位是不可否认的,一些监督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不高,不能很好的履行职责,有的甚至。一些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监督机构不积极主动执法,不强化责任监督人员对工程建设项目的日常巡查职责,致使违规行为得不到及时的发现和改正,安全监督不能及时到位。已纳入监管的项目,对事故隐患查处不力,措施不坚决、整改不到位,致使各种安全事故隐患无法及时消除。

(4)施工单位没有正确认识安全与效益的关系

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施工单位没有将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摆到应有的位置,没有真正意识到安全责任重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味降低成本来提高经济效益,借此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安全管理需要投入相当的人力物力,又不能为企业创造利润,往往被认为是一种“纯消耗”,而导致安全管理水平停滞不前。

三、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的措施

(1)提高现场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的策划水平,并进行科学的定量化管理。将各种宣传、警示标语、安全防护措施、危险源辨识和控制措施等管理与技术资源都纳入策划范围,冰妖深入到每个单项工程和施工作业的现场中去。在工程开工前,按照策划内容根据施工总平面图及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由有经验的施工相关人员及相关部门共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合理化布局方案。通过合理化布局能够充分的展示公司的形象。施工现场是施工企业的门户,也是施工企业对外宣传的窗口和企业综合水平的体现。只有布局合理才能为日后施工现场的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2)企业领导对安全工作有高度的认识,对搞好安全生产至关重要,要加强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必须要提高企业领导对建筑安全的认识,可以做到以下几点:1.强化对企业法人和主管安全生产领导的安全培训,使之深入了解和认识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树立起只有做到安全的施工生产,才能给企业带来长久利益的思想,使安全工作落到实处。2.切实行使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安全生产与企业资质、安全资质、项目经理资质、工程项目投标以及企业领导者的业绩挂钩。3.加大对安全事故责任人的惩处力度,建立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切实树立起“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观念,做到行动上时时处处重视安全生产。

(3)要加强施工队伍的安全教育与培训。安全管理首先是人的管理,要强化安全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安全业务素质,增强人的安全防范意识,同时采取采取有效措施规范人的行为,实行规范作业,杜绝凭感觉、靠经验工作,使施工人员形成一种程序化、标准化的工作习惯。1.要重视员工的安全培训工作。培训教育要突出重点,抓好骨干的安全培训工作,重点对班组长、安全管理员、项目负责人进行培训。强化施工工作人员的所在岗位的技术安全培。开展群众性的安全技术练兵和技术比武活动,逐步提高运功的技术操作水平

(4)做好施工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还要保证安全资金的投入。由于目前的建筑市场竞争无序,有一些工程项目的中标价格比较低,安全生产管理投入的资金不足;有些安全设备已经是比较陈旧,或者是有故障,但因为资金的无法落到实处得不到更换,也增加了施工的危险性。稳定可靠的安全生产环境是保证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必须确保建设工程安全管理费用足额、及时的到位。

(5)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逐级抓落实,确保安全管理职责的落实。加强安全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隐患,消除隐患。制定多重应急救援预案,减少降低事故的损失。

4、结语

总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要保证施工安全,施工主题单位要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发展理念,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还要努力改进、创新施工管理技术;思想上要将安全管理工作放在重要位置,齐心协力,尽职尽责。

参考文献:[1]马华琴.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才智.2010(11)

[2]李霄红.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2(17)

篇10

[关键词] 建筑工程; 施工现场; 安全管理; 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建筑施工中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近些年, 建筑领域出现施工事故问题可谓屡见不鲜, 可以说建筑施工中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问题, 施工安全已经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 我们知道, 施工安全管理已经成为建筑项目施工管理的有效组成部分, 但建筑施工伤亡事故的统计数字告诉我们, 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还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 存在这很多的问题。

1.1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

我们知道“ 无规矩不成方圆”, 对于建筑行业来说, 要想实现施工现场的安全作业就必须依赖规范化的制度作为支撑。 目前, 在建筑领域出现了这样的问题, 在建筑施工的现场, 安全生产的意识不强、 责任不明确, 制度执行和落实不到位, 即使有安全生产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 也是流于形式, 没能得到认真的实施。 另外, 建筑施工作业的安全保障措施还不完善, 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还较差。

1.2 安全管理人员参差不齐

近些年, 对于建筑企业来说, 随着施工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被精简、 合并, 企业缺乏专职安全员的情况大有存在, 出现了他们的数量和质量远远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的情况。 在新形势下, 很多的安全管理人员参差不齐, 素质较低, 甚至不懂得建筑施工的管理常识和管理技术, 自然就很难在施工中安全作业的指导和监督的作用。 对于建筑施工的单位来说, 按照规定, 每个建筑项目的施工都需要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能力的项目经理来担当和主持, 但在现实的工作中我们发现很多项目的施工建设都是挂靠的, 导致施工现场出现混乱的管理局面, 对安全作业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1.3 安全教育比较滞后

“ 施工重地, 安全生产, 人人有责”。 目前很多的建筑施工企业只顾着尽快完成工程作业, 而忽视了对建筑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 造成很多人安全意识淡薄, 安全生产的措施欠缺。 特别是农民工, 很多的企业雇佣他们之后, 很少对他们进行安全生产的教育和培训, 造成他们极度缺乏安全作业的意识, 所以出现了很多的施工作业事故。

2 强化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对策研究

建筑企业要想获得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实现高质量高水准的工程建设项目, 就必须转变以往的工作思想, 采取有效措施, 提高对建筑施工中安全管理问题的认识, 有效应对施工中的突发事件, 优化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管理的对策。

2.1 转变作业观念, 强化安全生产意识

建筑项目施工建设的安全工作重如泰山, 它已经成为建筑施工质量高低的有效组成部分, 也贯穿于建筑工程作业的始终,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建筑施工的作业观念, 强化安全生产的意识。 近些年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大多是因为我们没有从根本上树立安全生产的意识,很多都是麻痹大意, 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也给建筑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针对这些问题, 我们必须统一思想, 坚持“ 以人为本” 的安全生产观念, 一些作业都在安全作业的前提下完成, 把安全作业放在突出的位置来抓, 施工安全无小事, 树立强有力的安全生产的意识。 作为建筑企业的领导, 必须强化安全认识, 深入了解安全作业的技术问题、 法律问题及人员安全教育的问题, 切实实施安全生产“ 一票否决制”, 实行安全事故的问责制, 做到思想上和行动上时时处处都重视安全生产。

2.2 加强安全教育, 注重安全技能培训

在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中, 主要是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只有让他们树立较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 才能确保工程建设的进度和质量。 安全作业, 人人有责, 我们一定要扭转传统的安全管理思想,认为安全作业只是领导关心的事情, 与一线建筑工人没有关系, 其实这是错误的, 我们要建立安全管理的“ 大管理” 思想, 让建筑施工现场的作业人员都参与安全管理, 认真作业, 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同时, 要强化建筑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 提高他们的安全业务素质,增强人的安全防范意识, 杜绝一切安全隐患的发生。 在施工建设中, 巧妙的应用各种手段和媒介, 认真宣讲 《 安全生产法》 、 《 建筑业安全卫生公约》 等安全作业的规范, 通过强化安全生产法律、 法规和安全技术标准, 提高人员素质。 同时加大建筑工人的安全生产的技术培训, 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素质, 保证施工生产程序化、 标准化、 规范化进行, 杜绝施工中的盲目性。

2.3 创新工作方法, 实现安全管理的科学化

对于建筑企业来说, 施工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之所以还有安全事故的发生, 主要的就是建筑企业缺乏施工中科学化的安全管理理论, 缺乏防和控制事故的制度建设。 安全施工理论和制度建设的滞后性造成了我们的建筑作业安全管理还不能实现规范化和科学化的作业, 安全管理中随意性大, 成效低。 介于此, 建筑企业必须要根据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特点, 确定年度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以及专项治理目标, 制定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防范措施, 把施工安全生产目标和责任进行层层分解到基层, 一层抓一层, 层层抓落实, 实现安全作业管理的常态化。

2.4加强施工安全应急救援措施

在建筑施工中,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和偶然性,很多安全事故会给建筑工程施工单位造成很大的损失。所以在安全管理中不仅要加强实现的预防措施,而且要加强事后应急措施,在日常的工程施工中要制定严格的应急预案,并且进行有效的演练。在施工安全事故发生之后,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不仅能减少安全事故中的人员伤亡,而且能减低施工企业的经济损失。

2.5加强培训,提高全员素质

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主要的人群有两部分,一部分是安全管理人员,另外一部分是施工人员。在施工企业的培训过程中安全管理人员要积极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掌握先进的管理知识,在管理过程中可以采用正确的管理方法。施工人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在施工中可以按照相关的程序和技术标准进行施工,降低由于违规操作引发安全事故的概率。

3.结论

总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上述内容是每个建设工程施工现场都会遇到的安全管理工作方面的问题,当然不可能面面俱到,目的是抛砖引玉,与管理同行进行交流、切磋,共同提高管理水平。但要真正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在施工安全中发挥真正的作用,管理人员不但要了解和掌握施工安全的专门知识,学习相关法规和技术规范,充分发挥在施工安全管理方面的预控作用,还必须对作为施工安全责任主体的施工单位加强监督管理,以督促施工单位健全自身施工安全保证体系并切实搞好自控,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消除施工现场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消除各种事故隐患,把事故发生的概率降低到合理水平,实现安全管理目标。

参考文献

[1] 牛金武.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

[2] 马宇.建筑施工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

[3] 纪晓燕.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