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然辩证法的体会范文
时间:2024-01-12 17:47: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自然辩证法的体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建国40多年来,我国学术界对生物哲学问题进行了广泛而又深入的探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研究成果。本文试图通过对40多年来我国生物哲学的研究历史、研究内容和研究特点的考察,旨在总结过去,展望未来,促进我国生物哲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1、我国生物哲学研究的历史过程
建国以前,我国的生物哲学研究基本上是“空白区”,1949年新的号召,形成了一支由生物学家、生物学史工作者和哲学家及自然辩证法工作者相结合的研究队伍,突出体现了我国生物哲学研究的基本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⑴著名科学家率先垂范,积极参与生物哲学的研究在我国,关于生物哲学的研究被看作是生物学界本身一件值得重视的事,一些著名生物学家舍得花时间从事生物哲学的研究,撰写有一大批具有较高理论价值的学术专著。在老一辈科学家中,童第周是最早进行生物哲学研究的杰出代表。他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探讨了实验胚胎学中细胞分化与胚胎发育的核质关系,提出了细胞质在动物胚胎发育中控制细胞核的崭新见解,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重视。〔40〕这一成果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也为唯物辩证法提供了科学依据。遗传学家方宗熙对进化论哲学颇有研究,生前发表过不少研究论著。其中《生命发展的辩证法》一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生命的本质、生命的起源与演化的辩证法,是70年代我国生物哲学研究的代表作。〔41〕原生动物学家张作人也长期悉心研究生物哲学问题。他积几十年教学与科研的心得体会,广采博引古今中外的生物学史料和当代生物学的新成就,写成了《生物哲学》一书,对一些生物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进行了哲学考察。〔42〕植物分类学家陈世骧以进化论和分类学哲学问题研究见长。他根据现代生物学的研究成果,从哲学的大视野对物种概念进行了新概括,提出了“又变又不变”的物种新概念,把林奈的“物种不变论”和达尔文的“物种可变论”统一了起来。〔43〕这个观点提出后,受到学术界的高度评价。当然,我国热心于生物哲学研究的生物学家远不止上述这么多。像遗传学家谈家桢、生物物理学家邹承鲁、沈淑敏、生态学家马世骏等对有关生物哲学问题进行了认真探索,发表了一系列很有学术价值的研究论文,使得我国生物哲学研究表现出较高的理论水平。在这里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除了生物学家以外,还有一些物理学家、化学家也对生物哲学表示了极大的兴趣,并直接参与到这一研究中来。著名物理学家彭桓武、丁达夫专门探讨了生物学的自主论与还原论问题。他们认为,与已知的物理学规律相比较,生物规律处于更高级的层次。所以绝对的还原论是不可能的。〔44〕这是物理学家对生物学还原论问题的精彩论述,使得我国生物哲学研究大为增色。
⑵哲学家和自然辩证法工作者是我国生物哲学研究的主力军 我国生物哲学研究人员主要来自社科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他们大都具有较高的哲学素质和较扎实的生物学功底,所以许多重大理论问题主要是由哲学家和自然辩证法工作者研究并完成的。我国生物哲学研究的第一部理论专著《达尔文学说与哲学》就是由哲学家舒炜光撰写的。这部著作运用的基本观点,对达尔文学说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作了全面分析与探索,是50年代我国生物哲学研究的代表作之一。 〔45 〕哲学家胡文耕是我国生物哲学研究的主要学术带头人。他在不同时期发表过多部(篇)生物哲学论著,可视作我国生物哲学研究发展史的一个缩影。他的新作《信息、脑与意识》一书对心身问题、脑与意识的复杂关系,进行科学的分析与讨论,阐发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是我国生物哲学研究不可多得的学术著作。〔46〕哲学家邱仁宗主要致力于生命伦理与道德的研究,他的《生命伦理学》一书论述了有关生殖技术的伦理及安乐死问题,填补了我国生物哲学研究的一项空白。〔47〕哲学家余谋昌在生态哲学研究方面颇有建树,他是我国生态哲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他撰写的《生态学哲学》一书对当代全球生态危机及其解决途径进行了哲学反思,发人深省。〔48〕值得一提的是,青年哲学家王志康在进化论哲学研究方独树一帜。他在《突变与进化》一书中专门探讨了突变概念的演变及其在生物进化中的地位与作用问题,是90年代我国生物哲学研究的又一部力作。〔49〕由于上述这些研究者同时兼有生物学与哲学理论知识,因此,他们所探讨的问题都有较高的理论深度,而并非一些零散的、直感的哲理性体会。
⑶生物学史是生物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支撑点 这主要通过两个方面体现出来。一方面,生物学史工作者十分关注和投身于生物哲学的研究,他们在生物学史研究的基础上,常常深入探索某个案例而阐发其中的哲学问题,这样他们既为相关方面的生物学史行家,又较好地解决了所探讨的生物哲学问题。例如,李佩珊对遗传学史及其哲学问题,潘承湘对细胞学说史及其哲学问题,张秉伦对人类进化史及其哲学问题的研究,都属此例。另一方面,我们许多生物哲学研究者也都是生物学史研究的活跃分子,他们把生物学史与生物哲学研究结合起来,通过生物学史个案研究来拓展、深化生物哲学的研究。例如卢继传、傅杰青都是这样的“两栖”学者,他们的研究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4 我国生物哲学研究存在问题与建议
勿容置疑,建国40多年来我国生物哲学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它对我国生物学与哲学的发展都起着积极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应看到,这方面的研究也存在着不少不尽如人意之处,与化学哲学、地学哲学等学科研究相比,存在着明显的不足。笔者以为,需要深刻反思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
第一、我国目前生物哲学研究基本上是分散的、单打一的方式,研究者各自为阵,缺乏组织与协调。所以,我国生物哲学研究缺乏计划性、系统性,至今没有撰写出一部全面、系统地阐述生物哲学基础理论的学术专著。有鉴于此,有关方面应该做好组织与引导工作,尽快撰写出一批有份量的生物哲学论著,使我国生物哲学研究跃入一个新台阶。
第二、我国生物哲学研究涉猎领域虽然比较广泛,但与社会现实密切相关的一些问题,如生物学(生物技术)对社会的作用与影响等问题的研究尚显不足。目前,国际学术界已经将生物社会学问题作为生物哲学研究的重点,它体现了当代国际生物哲学研究的最新动向与发展趋势。开展生物社会学的研究,不仅是学科本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我国学术界应及时地调整研究方向,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第三、我国生物哲学研究队伍实现了科学家与哲学家的联盟,但这支队伍目前主要依托老一辈学者,中青年学者尚未形成中坚力量,从长远来看显得后备力量不足。因此,当务之急是需要加快中青年生物哲学研究人才的培养,建立起老、中、青三结合的学术梯队,使之担当起走向21世纪的历史重任。
第四、我国生物哲学研究应加快同国际学术界的交流,在研究成果上互通信息,在学术思想上交融互补。要尽快加入国际生物哲学研究组织(ishpssb),积极参与国际生物哲学界的学术活动, 使我国生物哲学研究走向世界。
目前,我们正处在世纪之交的年代,生物哲学研究者感到任重而道远。让我们在哲学指导下,进一步加强科学家与哲学家的联盟,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一些综合性课题的研究,争取在未来的几年里,使我国的生物哲学研究在理论上有所创新与突破,为胜利跨入21世纪奠定坚实的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1〕〔40〕童第周:生物科学与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0年版。
〔2〕张作人:基因学说是预成论的翻版,自然辩证法杂志, 1995年第3期。
〔3〕吴汝康:国外生物学研究的两种唯心主义倾向,光明日报, 1978.7.19。
〔4〕袁明:自然科学和阶级斗争,自然辩证法杂志,1974年第1期。
〔5〕黄国桢:现代科学对生命本质的揭示, 郑州工学院学报(哲社版),1983年。
〔6〕胡文耕:分子生物学中的哲学问题,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 年版。
〔7〕中国哲学年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版。
〔8〕汪德耀:细胞分裂问题的辩证法,哲学研究,1983年第3期。
〔9〕同〔6〕。
〔10〕胡文耕:遗传物质认识史,自然辩证法通讯,1979年第4 期,1980年第2期。
〔11〕吴乃虎:基因研究的发展与现状,自然辩证法通讯,1982年第4期。
〔12〕朱长超:大脑中的辩证法,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85 年第3期。
〔13〕傅世侠:一个值得注意的脑—意识理论的新观点,自然辩证法通讯,1980年第6期。
〔14〕晓新:脑区定位与整合生理特征,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88年,第4期。
〔15〕胡恩厚:半脑人向裂脑人的挑战,光明日报,1985.9.16。
〔16〕钱俊生:全国生态哲学研讨观点综述,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2年第3期。
〔17〕叶峻:论生物科学方法,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86年第3 期。
〔18〕李难:孟德尔学说在科学方法论上的贡献,哲学研究,1985年第3期。
〔19〕吴晓江:摩尔根创立基因论的方法论模式,自然辩证法通讯,1985年第5期。
〔20〕张春美:略论德弗里斯重新发现分离定律的方法论特点,自然辩证法研究,1993年第5期。
〔21〕郑经纬:从沃森—克里克dna结构模型的成功, 看自然科学方法论对科技工作者的作用,自然辩证法研究,1991年第8期。
〔22〕汪云九:试论“数学模型”在生物学研究中的作用,科学通报,1978年第8期。
〔23〕顾凡及:生物学中的数学模型,百科知识,1982年第12期。
〔24〕叶永在:生物全息律与辩证法,福建论坛,1984年第5期。
〔25〕肖效武:全息生物学与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内蒙古社会科学,1986年第1期。
〔26〕叶永在、卢继传:评张颖清的“全息生物学”,自然辩证法研究,1995年第4期。
〔27〕钱学森:现代科学体系结构,哲学研究,1982年第3期。
〔28〕董国安:论生物学的自主性,自然辩证法研究, 1992 年第10期。
〔29〕王全志:还原方法与还原论,哲学研究,1982年第12期。
〔30〕张秉伦:“劳动创造人”质疑,自然辩证法通讯,1981年第1期。
〔31〕赵寿元:劳动选择了人,复旦学报(社科版),1981 年第1期。
〔32〕朱长超:是劳动创造了人,还是劳动选择了人,自然辩证法通讯,1981年第5期。
〔33〕郭华庆:恩格斯对人类起源理论的奠基性贡献,自然辩证法研究,1992年第9期。
〔34〕许志远:劳动创造了“智人”,自然辩证法通讯,1981年第5期。
〔35〕张培炎:人类起源的哲学论争及其实质,自然辩证法研究,1993年第4期。
〔36〕黄友谋:社会生物学有待重新评价,自然辩证法通讯,1980年第2期。
〔37〕朱长超:应当冷静地对待社会生物学,自然辩证法报,1983.7.25。
〔38〕张青棋:社会生物学理论模式述评,学术界,1992年第1期。
〔39〕卢启文:现代综合进化论与社会生物学,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88年第3期。
〔41〕方宗熙:生命发展的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
〔42〕张作人:生物哲学,华东师大出版社,1986年版。
〔43〕陈世骧:进化论的若干基本概念,百科知识,1982年第4期。
〔44〕丁达夫:论生物学与物理学的统一,自然辩证法通讯,1984年第5期。
〔45〕舒炜光:达尔文学说与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46〕胡文耕:信息、脑与意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47〕邱仁宗:生命伦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篇2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基础知识;科研水平;融合;拓展
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环节,目的在于为国家选拔和培养更高层次的人才。从学生本身来说,研究生教育为有能力、有愿望、有条件继续深造者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平台、机会和途径,由此决定了硕士研究生教育在教育培养理念、课程设置、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目标追求上都要与本科教育有所区别,但是,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却经常出现培养质量不高、缺乏特色、甚至本硕不分的现象,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的健康发展。造成这种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对研究生教育的理念、定位、任务、着力点模糊不清。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突出特色,准确定位,核心是处理好“打基础”与“促拓展”的关系。
一、继续夯实基础,创造良好开端
众所周知,万丈高楼平地起,研究生教育是在本科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说明研究生培养离不开本科的“基础教育”,没有一个良好的基础,进一步的培养与发展就是空话,显然本科生时期基础教育的重要性自不待言。可这并不能必然地得出基础教育就只是本科教育的任务,研究生教育就不再言及基础教育了。恰恰相反,本科的基础还只是一般的普遍性综合基础知识教育,研究生学习不仅离不开综合基础知识教育,还要进一步培养专业基础知识,不仅基础知识教育不能少,而且还要进一步拓展和加强。比如高等数学、大学语文、大学英语等等,大学三、四年级接触到一定的专业基础教育,且不说这些学科能否使学生必要而充分地得到足够全面扎实必需的基础知识,就仅有的这些知识还会因教、学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使得教育效果难以令人满意,不可避免的会存在学生知识结构上的种种盲点、漏洞与缺陷,这些知识的短板、裂隙、薄弱环节所造成的隐忧短时期内看不见,直到未来进入更高层次、重大项目的研究工程,用到更复杂全面的综合知识要求时才能被发现,倘若如此,立时补!学也无法令人满意,不是时间不赶趟,就是因现学现卖不扎实,在知识上只获皮毛,难究其里,短期内无法达到现代日益复杂、高深、庞大又顶尖的科研课题更高要求,这是由基础知识教育的缓慢、扎实、深化、渐进的“天然”特点所决定的,而基础知识上的不足往往会限制甚至断送掉一个优秀人才继续前进上升的空间。要避免此类事情发生,未雨绸缪,决定了除了本科教育阶段加强基础知识教育以外,在研究生教育阶段,不仅要加强专业学科教育和科研能力、科研素质的培养,同样需要继续深化基础知识教育,查遗补漏,不断夯实基础,为未来的厚积薄发创造良好的条件。这在由大学基础教育向研究型教育转变的硕士研究生身上尤其明显和必要。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研究生教育阶段的基础教育不可能和本科生基础教学一样,不可能再针对每一个学生的需要去专门地去开设一门或多门的基础知识课程。研究生教育阶段的基础知识再教育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和灵活性,在方法上也和本科教育有所不同,它不再是通过开设一门基础课程系统的去讲授,而是不断地在培养研究生基本的科研能力的过程中穿行,通过“史海钩沉”、前后联系、同顾复习、举一反三、温故而知新的方式进行。也就是面对研究生教学,在专业知识教学时不断地联系该知识所直接联系或依赖的“前”基础知识,通过提问、讨论、作业等多种方法,设计教学,或者是在科研中结合科研课题,教师在科研的各个环节,有针对性地提问所涉及的基础知识,以检测学员对这些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这样对于熟练掌握的知识点会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对于没有掌握或掌握不好的前知识还具有发现漏洞,予以弥补的作用。通过研究生教学中的知识穿插和反馈,让学生重“绕”故“地”,达到回忆、弄懂、加深、升华的目的,如此不断地夯实基础,为科研能力培养创造良好开端。以硕士研究生的自然辩证法为例:现代复杂性理论是新兴的知识点和热点,其知识的前身应该是线性理论,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如果直接就复杂性理论本身的概念、理论去给学员分析,往往效果欠佳,且学生在教学效果调查问卷中普遍反映此理论突兀孤立,深奥难懂,与以前所学是前后两张皮,联系不起来,有一种知识断层和“硬拐折“的嫌疑。通过调整,在教学中我们采取把复杂与简单、线性与变性、局部与系统、确定与不确定进行比较分析,联系以前传统的牛顿——拉普拉斯决定论这个学生皆知的知识点,由此出发,分析复杂性理论的由来与发展,既让学生复习了以前的基础知识,又让学生看到的新理论与前基础理论的区别和联系,且深化了对新理论内荣的确切把握,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由此启发我们,研究生教学要继续深化基础知识教育,不断夯实学员知识基础,但在方式方法上要灵活、体现特色,既与本科教学有共同点,又与本科教育明显不同,既进行研究能力培养,又延续基础知识教育的传统,把扩大和深厚基础与集中和拔高专业技能有机结合起来。为培养时代需要的复合创新型专业科研型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二、突出教育特色,着力教学拓展
研究生虽然要延续本科教育强化基础知识的传统统但研究生教育和本科教育毕竟不同,其最大的特点和优势之一就是面向科研培养人才,紧跟学科前沿,推进相关学科设置。如果说本科生追求的是面宽、底厚、“容”杂、识“浅”的话,那么研究生教育就要追求面窄、顶尖、“容”专、知深,也就是要求在专业领域,研究生要接触和紧跟学科前沿,掌握本专业在国家乃至世界范同的前沿课题、信息与研究状态,为学生未来自行开展科研做好铺垫,由此决定了研究生的课程教学要做好拓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结合学科前沿,开阔学术视野
研究生的拓展并不简单的是在知识深度和专业性上比本科教育的进一步的拓展,更重要的是要对学生的学术视野进行拓展,现代科研离不开理论上的高深和操作上的精进。这是良好科研素质的必备要件。研究生培养目标是高层次人才,尤其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大批顶尖科研人才,其核心素质和要件首先是要有开阔的学术视野,熟悉专业学术研究前沿态势,具有敏锐的信息捕捉能力。
由此要求研究生教育注意培养学生捕捉科研前沿动态,敏锐反应学术研究信息,开阔知识视野,增强科研实践操作能力等等。首要的是要结合专业学科,动态介绍国内外本学科的发展概况、所取得的新成就、新进展以及面临的主要课题。一方面帮助学员熟悉专业领域的现状。另一方面,帮助学员提早选择自身未来科研主攻课题和方向,反过来有利于指导现阶段学员的课程选择、知识结构的搭建,助推学员更好地学习。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信息量大,可以结合图片、动画和录像等相对更加活泼生动的形式,对前沿科学、应用实例等内容的教学发挥得天独厚的优势,帮助学员开阔知识、理论视野。比如,《自然辩证法》教学在讲述系统自然观的过程中,在全面介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让学员了解系统自然观的体系结构框架,把握系统自然观所揭示的自然规律的同时,及时适度地介绍现代宇宙学的新进展,以各种方式介绍等级宇宙模型、大爆炸宇宙模型、混沌理论、耗散结构理论、熵与熵增原理等新理论,围绕“宇宙”、“物质”、“宇宙热寂寞说”等问题引导学员展开争论,增进学员对现代宇宙学进展的了解,深化对系统自然观、生态白然观的理解。开阔了学员们的知识视野,使他们真正体会到物质世界的无限丰富性,人类认识上的无止境特点,激发了学员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究热情。效果良好,深受学员欢迎,有人甚至把“对宇宙热寂说”的几点质疑用做课程作业论文的题目。
需要指出,研究生教!学要注意介绍国内外研究状况,主要采用学术讲座的形式,教员将教学内容分类,形成系列主题,学员分组负责一个主题,通过调研,在教员的帮助下形成调研报告,并选派一名代表在课堂上进行讲述。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邀请校外单位的科研工作者做讲座。
2、适应科技革命,更新教学内容
知识来源于实践,随着生产、生活的而扩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科技、经济、社会、文化迅猛发展而剧增,在知识信息爆炸的时代,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瞬息万变,给科研、教育、人才培养既提供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研究生培养必须顺势而为,积极改革,不断吸纳新知识,更新教学内容。有统计显示,知识经济时代,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每五年总量就会翻一番,知识更新速度非常迅速,研究生教育要跟上时代步伐,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就必须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组织、教材取舍上下功夫。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传统教学内容不能丢,新增知识内容又必须容纳,只能通过压缩传统知识传授时间和内容,相对地延长新知识的教学时间和教学容量米实现,最重要的是抓好传统课程的选择、取舍和新课程的遴选和开设,并把学科教材的更新与编写放在关键的位置。统计显示,现在每年研究生教材的更新和新增课程设置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以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课程为例,上世纪80年代开设以来,教材不下百种,十年前,我国高校普遍采用由国家教委统一编发的通用教材《自然辩证法概论》,对全国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可是,这本教材已经十多年没有更换了,而十年之中,科技革命所带来的知识信息爆炸何等巨大,如何将十年来的科技知识信息反映出来,融入研究生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通过教学小组集体攻关,总结编写了《当代科技哲学前沿问题研究》作为学院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课程的辅助教材,纳入课堂教学,一方面更正、弥补了传统教材的缺陷和不足,另一方面给学员的课堂增加了新能容,增强了吸引力,也缩短了学生所学信息与当代科技前沿之间的距离,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可见,推进研究生教学改革,一定要重视研究生课程的遴选与取舍,一定要经常性地增加教学内容,不断调整教学内容结构,为培养复合创新型人才创造良好的条件。
3、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创新思维
学习上,研究生不同于本科生更不同于高中生的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学习态度主动,自学能力强,思维活跃。针对以上特点,要求我们既不能、也没有必要继续采取传统的以教员为主的满堂灌的单向授课方式,应该更新教学观念,真正确立学员的主体地位,切实改进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和不同的学习阶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核心在于让每一种教学活动都让学员参与进来,自觉主动成为课堂的主人。比如可以采取案例教学,开放式教学,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来开展研究生授课,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员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得研究生教学在方法、目标、重点上相对于本科生教学上都有极大地拓展与创新,更加突出体现研究生教学的特色。比如,“自然辩证法”课程在讲授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时,就通过增加“当代生命科技的伦理审视”这一内容,围绕“安乐死的伦理分歧”。采取课堂辩论的方式,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切身看到科技与社会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从而启发学生从国家与社会的战略高度思考科技发展规划、科技政策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积极关注当代中国科技与社会发展面临的种种问题,激活学员的思维,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谋略,为我国科技与社会发展规划出谋划策,做出贡献。在基础理论教学部分,可以采用课堂讲授为主,学员自学为辅,穿插课堂讨论的活动。要求学员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课堂讨论时间应给予学员充分自由表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鼓励学员的新想法,使学员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锻炼和培养自己的创新性思维。
4、开展科研实践,激发创造能力
研究生课程教育是为后续科研工作的开展打基础的,因此应该把理论和科研实践统一起来,创造条件引导学员积极参与到实验、考察、参观、探索和研究等实践活动中来。 古人云:学以致用。恰恰契合了从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一人类的认识规律。研究生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掌握知识,而是要具备切实的科研实践能力、操作能力,如果只掌握了一大堆知识,而不能有效开展科学研究,这样的研究生教育是失败的教育。所以,研究生教育一个核心任务就是要打造学生过硬的科研操作能力,科学实验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要有意开展面对应用的科研实践活动,开展实验系统演示活动,激励学员亲自动手调试。不仅包括课堂、实验室的操作,也包括具有改变学生观念的社会实践、企业调研活动,甚至可以有选择地吸收一部分研究生参与学校的一些科研团队,真正让他们承担部分科研任务,以科研促学习,以科研练能力,通过拓展能力,真正使学生达到一个新水平,新台阶。
三、正确处理关系,基础、科研并进
研究生培养既是本科教育的继续,又是本科教育的提升,是连续中的转折和递进,也是从基础培养为主向科研培养为主的华丽转身,能否很好地实现这个华丽转身,关键在于能否处理好基础知识教育和科研能力培养与拓展这一对关系。事实上,处理二者的关系不仅重要,而且必要,不可偏废。研究生教育离开基础知识的回顾和巩固就会根基不稳。反过来,只重视基础知识夯筑而不注意科研能力培养,只能限于教育重复,学生难有长进。科学的选择是恰当处理二者的关系,要兼顾发展,辩证统一。一方面,继续重视基础知识教育,在新知识的拓展中,不断贯穿、引导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回忆和反馈,另一方面,大力开阔学员的学术视野,介绍国内外科研前沿态势,讲授新理论、新观点、新思维。改革教学方法,把本科生以教师主导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为更适合研究生的以学生为主的讨论式、自学式的自主教学模式。教学目标和评价上也应该进一步拓展,把本科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考核转变为自我知识更新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评价机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在继续夯实基础知识的同时,不断提升科研素质与能力。核心是把知识学习转变到能力培养的方向上来。唯其如此,才能既体现本科教学与研究生教学的连续性、一致。又充分体现研究生教育的应有特色和高度,体现出二者的真正不同和提升。以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开拓性科研能力为牵引、为导向,引领我国高层次人才教育和人才梯度培养的健康发展,实现“夯”基础与“抓”拓展并进,教育与人才共赢。
【 注 释】
[1] 侯静,贺军涛.学科前沿与基础教学相融合的研究生课程教学.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6.03.
【参考文献】
篇3
春秋时代政局不稳定,各诸侯国林立,周王朝的管制能力越来越弱。各诸侯国为侵占邻国土地蠢蠢欲动。各学术流派孕育而生,人们思想变得异常活跃和思辨。大批的学者游说政客或诸侯王施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主要有提倡积极入世的儒家、提倡天人合一、回归自然的道家,提倡以法治国的法家等等。本文主要分析道家学派代表庄子的哲学思想,他主张“天道无为”,即世间万物都是不断变化的,没有任何本质的区别,事物的贵贱、善恶、生死等皆为辨证相对。这一观点在苏教版《秋水》选文中得到很好的诠释。
《秋水》可分两个层面,首先是在“秋水泛滥,百川灌河”之际,河伯看见自己“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便欣然自喜,骄傲自大起来。其次是河伯顺流而下,见到“不见水端”大海之后,意识到自己的渺小,认知发生变化,对自己盲目自大表示悔过。文章的哲理思想可以分以下几点详细说明:
第一,河神见海神之后意识到自己骄傲自大,见识短浅。说明世间万物的认知具有相对性和局限性,人在有限的认知环境下,不可能全面认识世间万物,即万物在世间的善恶、贵贱等不是绝对而是相对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文章主旨根据学生客观认知层次,教导学生世间的知识是无限的,人穷其一生无法学完所有,故做人处事要牢记谦虚谨慎,时时反省自己,善于发现自己的长短处,与别人进行正确的比较,给自己一个科学合理的定位,否则会被贻笑大方。
第二,邯郸学步实际告诉后人勤于向别人学习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客观情况,从实际出发,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文章暗指读书人,为了追求人生真理,还原自然本性,在知识的海洋中忘我学习,最后迷失在书中,将自己圈在自我意识形态中无法自拔,忘掉了以往的自我。体现了庄子的哲学思想是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一寓言违背了矛盾特殊性,没有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考虑学生的认知层度,采用浅显的教学方式,向学生清楚表述庄子哲学思想,切莫跟随社会上肤浅的参考资料,浅显地解读文章的寓意为没有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机械模仿别人的优点不得法,反而丢失了自己原有的本领。
第三,文中“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一句,深刻体现了庄子的逻辑辩证思维。这里需要提一个哲学家惠子,他主张严谨理性的求证、探求事物的真实性,却忽略了人类认知的非完全性和局限性等客观情况。庄子则认为“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以差观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等句子说明世间万物的一切都是不能确定的,没有显而易见的分别,世间万物都是辩证存在的。只有在心中保存这样的观点以“无”的形式存在的人间大道,才能算事物的本质,人间的真理,才算至高无上。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简单介绍马克思自然辩证法等西方哲学体系,列举简单的实例,例如对错的讨论,将学生引入辩证哲学的讨论。慢慢体会两千年前,庄子哲学思想的深邃和宏大。
第四,“论万物之理也。物之生也,若骤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何为乎,何不为乎?夫固将自化。”此句揭示世间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飞快的,无论什么时候都是在不断变化,不断迁移的。如何做?该怎么做?都要根据自然的变化,尊重客观规律,顺应天道,不要为世间功名利禄所羁绊,不断的舍弃自己,不遗余力的争取。守住事物自然的本性,才能返璞归真,达到天人合一,回归自然。在文章中,庄子也借海神之口,说明了人的贵贱、成败、生死等都是相对辩证、不断变化,无法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一切顺其自然。
篇4
关键词:关键词:小学数学;找规律;能力培养
一、 引言
小学数学是人的知识学习中重要一环。而通过数学教学使学生的能力得以提升,是教师最大的愿望。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特尔指出:“将数学作为一种活动来解释和分析,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教学方法,称之为再创造的方法。”这句话充分强调了学习数学的正确方法是由学生把要学习的数学知识通过自主活动自己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则是设计组织好学生活动,并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而不是把现成的东西灌输给学生。因此教师在设计这堂课时可以采用自主参与式创新性学习教学模式。创新,从小学生就要开始培养。
二、《找规律》的教材与学情分析
“找规律”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内容的一部分,是《找规律》知识体系的起始内容,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现象比比皆是,学生也有了一定的生活积累。如何从数学的角度去探索事物的规律,领悟“规律”的内涵,是学生学习的一个新起点。简明自然辩证法词典中对规律是这样定义的:“规律是现象内部的本质的联系,它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规律的特点是: 它是现象内在固有的本质属性。因为一般和个别的关系是辩证的,个别中存在一般,一般寓于个别之中,普遍规律也与特殊规律、个别规律相联系,并寓于特殊和个别的规律之中,并通过对个别表现出来。”从哲学中可以看出,规律是十分重要的哲学范畴。而数学里面的《找规律》则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与观察能力。这部分内容出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一年级下册。小学生虽然很小,但是他们在从小的观察活动中对事物的观察很仔细,这样就对他们今后的人生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精要巧设计
通过教学目标的设定、重难点的把握、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达到培养小学生的分析语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方面要让学生通过找一找、猜一猜、摆一摆、涂一涂、演一演等活动理解图形简单的排列规律,并联系实际感知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推理和创新的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和欣赏数学美,并发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找规律》部分的重点在于能发现简单的有规律的排列并用语言叙述,而难点则是创造规律,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水平,使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规律。
在教学中要准备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纸片若干、课件等,以小组合作和自主探究的方式让小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具体的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初步感知;探究新知、发现规律;动手操作,建构规律;联系与深入生活,寻找规律。
(一)、创设情境,培养感性知识
老师提问:同学们,你们最喜欢过什么节日?学生们回答:儿童节。教师接着问:那你们打算怎样庆祝节日呢?小学生举手回答:唱歌跳舞表演节目。老师根据这个情景再说:一班的小朋友已经把舞台布置好了,那我们去看一看!
老师让学生观察一班学生布置好的舞台,问本班小学生:你们感觉怎么样呢?小学生会说美呀、多漂亮之类的话。在这个时候教师循着学生的感性知识,接着问:你们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呢?然后学生分组来作汇报,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这个过程可以控制在5分钟左右。
(二)、 探究新知,发现规律
1、找彩旗规律。教师要求学生要重点观察彩旗,深入理解。
教师:仔细观察老师贴在黑板上的彩旗!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我发现了……
教师:这些彩旗是随便摆放的吗?是怎么摆放的?先自己看看,再把看到的和同桌说说。
学生甲:彩旗是按照一面红一面黄这样的顺序摆放的。
学生乙:彩旗是按照一面红一面黄又一面红一面黄这样的顺序一直摆放下去的。
教师:为了让我们看得更清楚,能不能按它们的排列顺序,给彩旗分分组?
学生在答题纸上试分。
2、展示学生分组的答题纸
教师展示一些孩子的分组结果。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1、两个一组用圆圈;2、长方形;3、正方形;4、竖线;5、横线;6、分类。
3、师生共同解读分法
(1)教师:能看懂他们的分法吗?他们是怎么分的?
学生:他是红黄为一组这样分的,红黄又为一组这样分的……
教师在这个时候就可以小结一下:这其实就是我们学过分类,但如果这样分,我们就破坏了这些彩旗本身的排列顺序了,而且不能让我们把这样的排列看得更清楚,所以,我们要注意:分组是在不改变排列顺序的前提下。
(3)、找共性:让我们来看看这三种分法,他们都是怎么分的?
(4)、让学生仔细观察这几组彩旗,要求学生回答发现了什么,并且猜想:后面的彩旗是什么?
教师小结:像这样按一面红旗一面黄旗的顺序两个为一组,依次不断重复出现三次或三次以上的排列就是有规律的现象,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内容:找规律。
(三)、动手操作,建构规律
1、第一关:涂一涂。
要求:请你用我们刚才找规律的方法先分分组,再和同桌说一说你找到了什么规律,最后涂一涂,比一比谁最快?学生涂——交流——汇报。
2、第二关:猜一猜
猜一猜,下一个是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3、第三关:摆一摆:
要求:结合自己手上的材料,商量一下你们自己要创造什么样的规律,再动手。
还可以通过联系生活,如声音与动作中的规律;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有这样的规律。然后教师小结。
四、结束语
通过学生在找规律过程中的观察、动手操作、联系生活实际去发现规律,这样卡可以训练学生的观察、分析、探索、创新的能力。小学生是每个人学习生活都要经历的角色,而小学数学的学习为每个人一生的学习作出了铺垫与支撑的作用。如何寻找规律,还需要每个人坚持辩证法,努力做到仔细观察、勤于思考、善于发现。
篇5
关键词:高中化学;渗透;德育
随着近代文明的崛起,教育的领域日益拓宽,从单方位的教育逐渐演变成德、智、体、美、劳动技术教育等多方位的教育。长时间的分科教育,使现代教育离其最初的涵义越来越远,教育越来越专业化,德育工作也越来越专职化。“把德育从教育整w中分离出来是大进步,但却蕴含着德育和整个教育、教学分离的可能。”虽然德育从教育中分离出来,但是整个教育不能丧失其最初的育人内涵。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道德过程和教育过程是同一的”。品德不是教而得之的,而是通过耳濡目染在周围环境的熏陶和感染下逐渐形成的。“学校的课程、教学中所采用的方法以及学校中每一样工作、学校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小事,都充满了进行道德教育的可能性。”就是说德育是与其他教育、与生活交织渗透在一起的,这决定了每个教师都应该是德育工作者。
作为新课改理念指导下的化学教师,在重建角色的同时,面对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的高中生,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寓情于景,使课堂教学的德育效果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受到思想教育和品德培养。
一、通过化学史的讲述,对学生进行“三生”教育
保尔・柯察金曾说,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们个人来说只有一次。生命教育是教育的灵魂.促进生命的成长是教育的终极目标。教师要让学生领悟生命的珍贵,体验生命的快乐,品味生命的幸福,做学生生命成长的领路者、促进者,和学生一起成长。
化学史讲述过程中使学生认识到人生中不仅仅有健康、快乐、成就、幸福等正面的人生状态,而且痛苦、挫折、寂寞、苦难等负面人生状态。一个人如果能在人生非常痛苦状态中体会到生存的意义与价值,就不会轻易走向死亡。因此,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生命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
二、重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优良品质
确立诚信受益的教育主题。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经了实物交易、货币交易、信用交易三个阶段,现代市场经济就是一种以信用交易为主的经济。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因此,要牢固确立诚信受益,不诚信必受损的价值观念。在进行化实验时,要让学生从实际出发,如实地反映实验中观察到的各种现象,即使观察到的现象与预期的现象有出入,测得的数据出了偏差,也不能随意捏造事实或修改实验数据。要求学生在处理实验数据、写实验报告时实事求是。鼓励学生通过与同学、老师交流探究原因并在必要时反复重做实验以求得真实结果,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科学求实的科学思想教育。
确立在集体中求得发展的教育主题。目前,学生素质的缺陷不是知识能力,主要是缺乏合作精神、团队精神。在学科交叉、知识融合、技术集成大背景下,个人作用越来越小,成就事业的合力在于群体的合力。所以,我们要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培养合作精神,牢固确立在集体中求得发展的价值观念。学生实验特别是在分组实验中,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在具体操作时还要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可以培养学生与他人团结协作的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实验结果的交流可以加强学生的自信与谦逊的个性培养。
三、爱国主义教育
如何使青年学生既保持本民族的价值规范体系,又能够融人世界优秀文化之中,既有国际意识、世界眼光,又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因此,要对青年学生加强民族精神教育,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牢固确立国家利益至上的价值观念。
教师通过对古今中外化学家追求真理,热爱祖国的感人事迹的介绍,通过了解世界化学的新成果和世界化学化工发展的新趋势,使学生放眼世界,放眼未来,激励他们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更好地报效祖国。
四、化学课堂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化学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恩格斯曾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化学可以称为研究物体由于量的构成的变化而发生质变的科学”。
通过化学课程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明白世界的物质性,物质世界多姿多彩,宇宙间形形的事物和现象都是物质的表现形态。认识了这些道理可以帮助青少年学生明辨是非、识破迷信,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五、环境保护教育
科学的发展创造利益的同时,带来了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消耗,以及污染物的大量排放。化学污染是危害最大、治理最难的一种污染。在全球,臭氧层遭受破坏,温室效应使地球温度升高,这一切已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室内装修引起的甲醛污染、苯污染以及近年来多起由食品添加剂造成的污染等等,这些触目惊心的事实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篇6
爱因斯坦到底有着什么样的?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他本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1929年,纽约犹太教堂牧师H·哥尔德斯坦曾给爱因斯坦发了一份电报,问这位大科学家“您信仰上帝吗?”并要他用电报回答。爱因斯坦当日就发了回电:“我信仰斯宾诺莎的那个在存在事物的有秩序的和谐中显示出来的上帝,而不信仰那个同人类的命运和行为有牵累的上帝。”⑴在另一次回答日本学者的提问时,也作了同样的答复:“同深挚的感情结合在一起的、对经验世界中所显示出来的高超的理性的坚定信仰,这就是我的上帝概念。照通常的说法,这可以叫做‘泛神论的’概念(斯宾诺莎)。”⑵很明显,爱因斯坦所信仰的是斯宾诺莎的上帝。这里我们有必要先对斯宾诺莎的上帝的含义作一简略的考察。
在西方哲学史上,斯宾诺莎的上帝就是有名的泛神论,即把神和整个宇宙视为同一的哲学理论。泛神论者所说的神,不是指人格化的上帝,而是指存在于世界之内的一切事物的内因,是存在于一切事物中的和谐的秩序。在欧洲哲学史上,泛神论的哲学思想可一直追溯到古希腊。在古代希腊,泛神论的核心观念,就是认为大自然即上帝,上帝即大自然,上帝和整个宇宙是一个统一体,上帝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它无处不在。文艺复兴时期,“在达·芬奇的著作里,‘自然’和‘神’往往成为同义语,‘自然’往往代替了‘神’”⑶。
到了近代,斯宾诺莎把泛神论发展到了完美的阶段,他提出:上帝即自然,是唯一实体⑷。正如黑格尔所指出的:斯宾诺莎把“自然当作现实的神,或把神当成自然,于是神就不见了,只有自然被肯定了下来”⑸。由此不难看出,斯宾诺莎的泛神论实际上是对神学的否定,本质上是无神论。对此,马克思曾明白地指出,斯宾诺莎的所谓“上帝”就是自然。
斯宾诺莎的泛神论,在西方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一些自然科学家的心目中,“上帝”已成了“自然”的神圣代名词,“上帝”就是指和谐的宇宙秩序和永恒的自然规律。现代著名物理学家普朗克,在谈到他的信仰时曾说过:我“一向就是一个具有深沉宗教气质的人,但我不相信一个具有人格的上帝,更谈不上相信一个基督教的上帝。”⑹他指出:“在追问一个至高无上的、统摄世界的伟力的存在和本质的时候,宗教同自然科学便相会在一起了。它们各自给出的回答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加以比较的。……把这两种无处不在起作用和神秘莫测的伟力等同起来,这两种力就是自然科学的世界秩序和宗教的上帝。”⑺宗教和自然科学都相信有一个主宰世界的力量,在追问这个伟力的存在和本质的时候,宗教同自然科学便相会在一起,但它们对此作出的回答却是截然不同的,一个指的是上帝,另一个指的则是世界秩序。
泛神论者把上帝还原为大自然的这一哲学思想,对我们理解爱因斯坦和西方一些自然科学家的,无疑会有很大的帮助和启发。对和谐宇宙秩序的赞美和敬仰,原本就是一种观念和感情的混合物,它是对尚待发现的神秘的宇宙规律的一种信仰。对于一个科学家来说,对为之献身的伟大目标,必须抱有一种坚定的信念,拥有一个强大的精神支柱,这正是广义宗教感情的心理基础。爱因斯坦认为:“在一切比较高级的科学工作的背后,必定有一种关于世界的合理性或者可理解性的信念,这有点象宗教的感情。”⑻他把这种感情称作“宇宙宗教感情”。在《科学的宗教精神》一文中,他深刻地剖析了科学家的这种宇宙宗教感情。他说:科学家的“宗教感情所采取的形式是对自然规律的和谐所感到的狂喜和惊奇,因为这种和谐显示出这样一种高超的理性,……这样的感情同那种使自古以来一切宗教天才着迷的感情无疑是非常相象的”⑼。但是,“这种宗教感情同普通人的不一样。在后者看来,上帝是这样的一种神,……可是科学家却一心一意相信普遍的因果关系”⑽。显然,在科学家的心目中,人格化的上帝是不存在的,但宇宙那和谐的秩序、庄严的规律、普遍的因果关系却能激起科学家顶礼膜拜的感情。爱因斯坦有句名言:“世界上最不可理解的东西就是它可以理解。”⑾正是这种发自内心的、对不可思议的、神奇的宇宙秩序的狂热追求和崇拜,构成了科学家的宇宙宗教感情。这种感情在挚着、虔诚和狂热的程度上,同宗教徒对上帝的感情是非常相似的。但是,科学家的这种宇宙宗教感是植根于对大自然的认识,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信仰,与宗教徒那种盲从的,无条件的信仰是根本不同的。
爱因斯坦对“宗教”这个词虽不满意,但又觉得唯有这个词最能表达科学家对科学研究的那种九死未悔的感情。他说:“我没有找到一个比‘宗教的’这个词更好的词汇来表达〔我们〕对实在的理性本质的信赖;实在的这种理性本质至少在一定程度是人的理性可以接近的。在这种〔信赖的〕感情不存在的地方,科学就退化为毫无生气的经验。”⑿所以,他认为这种感情对科学家来说是极为重要的。科学家一旦失去了这种独特的、宝贵的宇宙宗教感情,也就失去了探讨宇宙奥秘的勇气和热情。因为宇宙宗教感情,不但表现了科学家渴望认识宇宙秩序的一种追求和向往,更重要的是它表现了科学家的一种坚定不移的信念:坚信自然界是有规律的;坚信自然界的规律是可以由理性来理解的。对于这一点,爱因斯坦不止一次地强调说:“相信那些对于现存世界有效的规律能够是合乎理性的,也就是说可以由理性来理解的。我不能设想一位真正科学家会没有这样深挚的信仰。”⒀
“感情和愿望是人类一切努力和创造背后的动力。”⒁在爱因斯坦漫长的科学生涯中,在他心目中始终占据重要位置的信念和精神支柱,可以说就是斯宾诺莎的上帝和宇宙宗教感情,这是他取得辉煌成就的一种特殊的心理力量。“宇宙宗教感情是科学研究的最强有力、最高尚的动机。”⒂科学研究的目的就是要发现和认识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只有那些肯献身于这个崇高目标的人,才能深切体会到究竟是什么在支撑着他们,使他们历尽挫折坚定不移地忠于自己的志向,“给人以这种力量的,就是宇宙宗教感情”⒃。
在爱因斯坦看来,“真正的宗教已被科学知识提高了境界,而且意义也更加深远了”⒄。他认为真正的宗教态度,最本质的东西是能够摆脱自我,超越自我,坚信有超越个人的崇高的价值存在,从不“怀疑那些超越个人的目的和目标的庄严和崇高”⒅,并能为这种崇高的价值而献身的思想、感情和信念,而不在于是否企图把这种信念同神联系起来。我认为这就是爱因斯坦的宗教态度和。
在科学研究中,科学家为什么会产生类似于宗教的那种虔诚的感情?对这种现象究竟应如何理解?仅仅指出这种感情与宗教徒的信仰的区别是不够的,还须从科学与宗教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渊源中去寻找答案。
科学与宗教作为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识现象,既是相互对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的。从本质上看,科学与宗教是对立的:科学是唯物的,宗教是唯心的;科学是真实的,宗教是虚幻的;科学是对外部世界的正确反映,宗教则是一种歪曲的反映。但它们都属一种精神的创造活动,它们之间又有着相互联系和相互渗透的关系。正象恩格斯所说:“两极相通”。科学和宗教正如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一样,在人类认识世界的曲折道路上处于对立统一的矛盾之中,既相互对立、相互斗争,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对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可从以下几方面去看。
第一,科学和宗教的产生有着共同的认识论根源,都是以观察和解释自然现象为其前提的。
人类为了在自然界中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不断地观察自然、解释自然,以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人类从一开始就特别关心与其自身的利害祸福有关的事物,以确保自身的安全和发展。但原始人类面对自然的威力,既无力抵抗,也无法解释,就产生了神秘感和恐惧感,产生了对超自然力的信仰和崇拜,由此便产生了宗教。恩格斯指出:“在原始人看来,自然力是某种异己的、神秘的、超越一切的东西。在所有文明的民族所经历的阶段上,他们用人格化的方法来同化自然力,正是这种人格化的欲望,到处创造了许多神。”⒆但人类不会永远停留在原始阶段,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人类对一些自然现象逐步有了正确的说明和解释,这就产生了科学。不难看出,宗教和科学的产生有着共同的基础,它们都是基于对自然的认识和解释。而且有些基本问题,如宇宙、生命和人类的起源问题,是物质的运动还是一种超自然力的创造?自然界的事物是按其自身的规律发展运动,还是受一种超自然力的神的支配?意识的本质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还是脱离物质而存在的灵魂的机能?诸如此类的问题,它们既是宗教要回答的问题,也是科学研究的对象。因而,从认识论的根源上看,宗教和科学都渊源于对世界基本问题的解释。它们产生的共同基础,决定了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第二,宗教提出的“自然法”概念,对科学的发展曾产生过积极的影响。
在“自然法”概念中蕴含着“自然规律”的概念。自然规律这一重要的科学概念,并非科学家的独创,它是从法学和神学中的“自然法”概念转义而来的,在西方各大语言中,“自然法”和“自然规律”至今仍是同一个词汇。
人们早就发现,自然界是在不断地运动和变化着的,但在这可变性中又包含着不变性或规则性,如日出日落、夜以继日、冬去春来、花开花落等,人们把自然界表现出来的这些周期性、规则性现象解释为自然界也受到某种法律的制约,这就是自然法。既然有自然法,就必定有一位神圣的立法者。基督教宣布,上帝就是自然界的创造者和立法者,万物都必须服从上帝所制订的自然法,违犯者要受到宗教裁判所的裁判。近代科学家把上帝所制订的“自然法”加以世俗化和具体化,并逐步向“自然规律”概念转化。他们用人们所能理解的数学语言来表达这一概念,并宣称人们在理解自然法时,不必再依赖神或上帝,只须通过数学语言或数学关系就可理解上帝对自然的创造和立法。伽利略就曾说过:自然之书“是以数学形式写成的”。“自然法”概念经过开普勒和伽利略等科学家的努力,到了17世纪已转化为“自然规律”概念。“笛卡儿是第一个一贯地用‘自然规律’这一名词和概念的人。”⒇此后,自然规律概念就被广大科学家所接受,并成为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概念。
基督教宣扬“自然法”,本意是为了加强自身的统治,客观上却启发了人们对自然的研究,对科学的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英国著名自然科学史家李约瑟最早注意到了这一历史事实。他指出:“自然法”概念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密切相联”(21)。
第三,历史上基督教曾鼓励人们去研究自然,力图用和谐的自然秩序去论证上帝的存在和伟大,客观上构通了宗教和科学的联系。
中世纪的神学家们,无论是奥古斯丁还是阿奎那,都力图通过自然界或自然秩序去论证上帝的存在。奥古斯丁说:既然宇宙是上帝创造的,宇宙中的秩序就理所当然地体现着上帝的大智大慧。在《圣经》旧约中写道:“创造物反映造物主,上帝的荣耀体现在其所创造的事物中。”(22)13世纪,英国的哲学家和修道士罗杰尔·培根宣称:“上帝通过两个途径来表达他的思想,一个是在《圣经》中,一个是在自然界中。”(23)他号召人们去研究自然,因为人可以通过研究自然、理解自然而直接与上帝沟通。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便出现了一批既是宗教徒、又是科学家的双重身份的人,如哥白尼、布鲁诺、开普勒等,他们无一不是修道士或僧侣。发现行星运动三定律的开普勒,本人就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和占星术的信徒,他深信上帝就是根据秩序和规律来给世界奠定基础的。他从事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努力去发现和证明上帝创造宇宙的和谐。开普勒发现了前两个定律之后,又苦战了10年,终于在1619年发表了行星运动第三定律,书名就叫《宇宙的和谐》,可以说,“和谐”是科学家对宇宙有秩序、有规律的一种高度的概括。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在西方历史上形成这样一种文化传统:“上帝”创造的宇宙是有秩序、有规律的,而人的职责则是运用“理性”去发现或论证宇宙的秩序和规律。这一信念在漫长的历史中虽几经变革和转换,但它一直影响着西方从古代到近代甚至现代一些自然科学家的科学研究活动。直到今天,在一些科学家的心目中,尽管人格化的上帝已不存在,但“上帝”所制订的“自然法”已通过新的转换,发展为自然规律的概念,它一直激励和吸引着历代科学家去发现它、认识它、解释它,并成为每个真正的科学家为之奋斗的最高目标。
从历史的角度看问题,或许能使我们找到科学与宗教的相互联系,从而去理解科学家所特有的“宇宙宗教感情”。
正文注释:
⑴⑵⑻⑼⑽⑿⒁⒂⒃《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第243、244、244、283、283、525—526、279、282、282页。
⑶《朱光潜美学文集》第3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158页。
⑷《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Ⅱ,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年版,第904页。
⑸⑹⑺转引自赵鑫珊:《科学·艺术·哲学断想》,三联书店1985年版,第134、143、144页。
⑾转引自〔苏〕库兹涅佐夫:《爱因斯坦——生、死、不朽》,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398页。
⒀⒄⒅《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第182、188、182页。
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672页。
⒇转引《自然辩证法通讯》1985年第6期,第32、31页。
(21)梅森:《自然科学史》,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第159页。
篇7
关键词生命教育课程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生命科学是与人、社会、环境结合最紧密的学科,面向大学生开设生命科学课程是通识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校生命科学导论通识课程自2008年以来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内容在趣味性、可操作性以及规范性,重视对非生物学专业学生的授课方式,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意识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反思教学的基础元素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一个好的称职的教师,不但要给学生以知识,还要教会学生自学的方法。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最重要的因素,教师的整体综合素质和情感操守等对教学效率具有重要影响。团队成员在承担《生命科学导论》课程以来,一直在不断丰富专业知识,“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要改变教学思维,首先改变我们自己。为此我们采取了多种方式提高、升华和创新自身教学水平。
1.1学习优秀团队经验
为提高自身素养,2013年我们邀请清华大学名师吴庆余教授来我院座谈教学经验,分享教学科研成果;2014年课程组11人先后到清华、北大、浙大、上海交大、同济大学等高校观摩学习、取经交流座谈;每年派数名教师参加在广东、福建、山东及本省的教育教学研讨会;定期开展本学院课程组任课老师的互学教学交流。每一次学习都受益匪浅,不仅增加了知识的积累,在交流中也增加了个性的塑造,对生命前缘的理解和认识更加深刻。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严格自己,身正为范,这本身就彰显了一种让所有生命更加绚丽的理念。
1.2积极申报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项目
《生命科学导论》不应该局限于现有的知识体系,应该属于生命学科的大范畴。为整合学院教学资源2015年我们申报并获准了1项重大教改项目“生物技术创新性综合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2项重大孵育项目《基于生态学视野构建生命教育课程》、《生化》。这是以生命基础教育拓展的新尝试,也是优化现有教学资源的具体体现。
1.3展示教学新成果,触及科学前缘
生命科学的内容不但要注重传统意义上的基础性和系统性,还要注意内容的新颖性、趣味性、科普化、生活化和多样化。要展示生命科学研究最新进展,必须时刻关注前缘动态,重新选定教学内容以触及科学前缘。
2教学方法新探索
2.1讨论、质疑、引发大脑风暴
过去我们的课程以教为主,重视知识的直面传播。重知识、轻能力、重书本、轻实际、重考试、轻应用,以教师、课程、教材为中心。教师自始自终控制着整个教学过程,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充分发挥。通识课程建设以来,通过各种学习我们采取了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大胆提问,踊跃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为此我们针对有关生命科学问题展开分组讨论,先后讨论了优生优育、最强大脑、克隆人、转基因技术的利与弊等热点话题,在强烈思维观点冲击下,学生的知识体系一次次刷新,关注了解生命科学的兴趣更加浓厚,跟踪讨论问题的意愿更强烈。
2.2分享经典阅读体会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鼓励他们通过网络查阅和观看生命相关的影像、文字资料。同时通过助教把最新的研究成果放在qq群中,让同学们思考和探索,发表个人意见并邀请他们在课程展开讨论。对《生命是什么》、《寂静的春天》等生命科学的經典文献在课堂中导读,并鼓励学生发表心得体会,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经典阅读开放周。
2.3参观调查,贴近生活
组织学生参观、调查校园植物,并对其分类,从根茎叶到花果实种子,了解其生活史,并鼓励学生对所调查的每种植物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其用途;对于一些珍稀物种,强调其作用地位以及普及植物资源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不仅让学生学知识,还能长见识。鼓励他们参观动物园、动物标本馆,让学生零距离领略大自然的神奇以对生命科学知识和生活环境有深刻的认识。
2.4厚基础、重操作、宽口径,为交叉学科精心的筛选教学实验
一直以来,生命科学的实验课与理论课严重脱节。为了重视非专业学生基础知识、动手能力的培养,我们每学期精选2-3个趣味性与专业性相结合实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鼓励学生自己查阅文献,亲自动手规范化的操作实验,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问题、提出问题,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再通过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实验教学,让学生们对生命科学知识产生全新的认识,深思人类、社会、环境和谐发展的问题。
3改革考核评分标准
考核是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生命科学导论》作为一门通识教育课程,其考核方式不仅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要注意考查学生的道德素质、学习态度、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和能力。因此,在面向非生物类专业学生加强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我们抛弃了以往单一的闭卷期末考试的方式,采取了更加灵活全面的考核方式,将考核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平时表现+讨论+实验+期末各占一定比例。该考核方式突出了对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生命科学知识掌握能力、综合表达讨论能力、实验技能及实验结果分析能力的考核,对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认真上好每一次课程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生命科学综合素质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4教学效果硕果累累
新的教学理念带来新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我们不断吸纳各种知识以丰富完善自己,同时将教学成果分享给同行。我们编写出版了《生命科学实验教材》,先后发表教学论文共计5篇。
作者:李萍等
参考文献
[1] 周红.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例谈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方法指导[J].新课程(教研),2011(07):60-61.
[2] 缪敏锋.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对几个教学案例的反思[J].学生之友(初中版)(下),2010(03):19-20.
篇8
关键词:工程伦理;高职;理工科;综合训练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3-0225-02
高职理工科培养的是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高素质的技能型应用人才,将来主要从事生产一线的操作、技术革新、项目实施和管理工作,除了应该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精湛的专业技能,还必须具有较高的工程伦理素养;而毕业综合训练是高职理工科教育的最后环节,是考查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综合实践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工程伦理素质的重要载体。本文就如何在高职理工科毕业综合训练过程中实践工程伦理教育的思路和具体方法做了详细的分析和探究。
一、工程伦理在高职理工科毕业综合训练中的作用
工程伦理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养成人们在具体的工程活动中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形成以伦理道德的视角和原则来对待工程活动的自觉意识和行为能力[1-3]。工程伦理教育在高职理工科专业教育中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一定的理论学习和研讨,掌握对现代专业技术活动进行社会评价和道德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专业技术活动中的决策、设计、管理、实施等进行科学、严谨的评价和抉择,逐步养成工程伦理的道德意识和行为能力。在高职理工科毕业综合训练中增加工程伦理的实践环节,是督促学生利用工程伦理知识指导真实的专业技术活动,通过这种实践过程的体验,去体会、认识专业技术活动可能对社会、自然等方面带来的影响,引发对工程伦理道德的思考,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工程伦理道德意识,掌握正确运用工程伦理道德评价的原则、方法,树立正确的工程伦理观,自觉养成工程伦理道德行为,确保在以后的专业技术活动中主动实践工程伦理观,使专业技术活动符合人类社会的共同利益和可持续发展要求。
二、工程伦理在高职理工科毕业综合训练中的实施
高职理工科的领域较广,工程伦理教育的重点和实施方案也不尽相同;同时,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工程伦理教育也提出不同的要求。在分析机械、材料等专业教学目标,反复进行企业调研的基础上,对这些专业传统的毕业综合训练项目内容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增加了工程伦理的训练内容,采用“项目驱动”的训练方式,并结合“六步教学法”做了详细的训练要求。具体的实施方案如表1。
三、工程伦理在毕业综合训练中的实践效果分析
为了检验在毕业综合训练中开展工程伦理实践的作用,通过对机械、材料两个专业毕业生连续4年的尝试,把同一级的毕业生分成两组:传统教学组(1组,没有增加工程伦理内容的毕业综合训练)和实验教学组(2组,增加工程伦理内容的毕业综合训练),分别完成专业技术要求相同的毕业综合训练项目,并就他们在毕业综合训练过程中的综合表现进行了评估对比分析,表2是考核的具体项目和两组学生的表现情况。
同样,为了了解在毕业综合训练中开展工程伦理实践对学生进入社会,在不同岗位上综合素质的影响,在学生毕业一年以后,对这些毕业生的用人单位、部门进行跟踪问卷调查,就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进行了对比分析,表3列出了调查项目和各项指标中相应的被调查对象所占的百分比。
四、结论与启示
通过上述表1和表2的定性定量分析发现,在高职理工科学生的毕业综合训练过程中进行工程伦理的实践,能明显提高学生的诚信度,增强团结协作能力,进一步规范行为,树立环保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优化技术活动方案,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同时对今后的职业发展、企业的生产活动、企业文化建设和社会公众利益维护等都有较大帮助。分析其原因:一是在高职理工科毕业综合训练中加强工程伦理实践强化了学生的工程伦理意识和职业道德规范;二是在实践中掌握了工程伦理的评价原则和方法;三是通过学生的讨论、老师的引导,学生相互监督,激发了学习主动性和对伦理道德的思考;而且,通过这种实践活动,学生能不断地积累工程实践经验,扩充伦理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道德综合素质。当然,由于研究环境和条件的限制,本次研究中对训练方案设计和训练效果的评价指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涉及领域也很有限。随着我国高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在高职理工科教育中全面、科学有效的实施工程伦理教育,正成为提升高职理工科学生综合素质的新途径,也是高职理工科教育改革的重要研究内容,更是每一个职教工作者的历史使命[4,5]。
参考文献:
[1]杨怀中.作为素质教育的工程伦理教育[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1,(10):115-116.
[2]肖平.工程伦理学[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
[3]查尔斯・E・哈里斯,迈克尔・S・普理查德,迈克尔・J・雷宾斯.工程伦理概念和案例[M].第三版.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4]曹南燕.对中国高校工程伦理教育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5):37-39,48.
[5]李人宪,刘丽娜.加强工程伦理教育势在必行[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6(06):115-118.
篇9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数学是数量的科学。所以教师讲数学,就要讲数量的规律;学生学数学,都应当学数量的规律。
统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二年级上下册,正好缺乏这点,内容未突出其规律,显得堆积、零乱,规律性不强。这是其一。
其二,强调了横式计算,削弱了竖式计算。横式计算强调的主要是抽象思维计算,竖式计算,强调的主要是形象思维计算。竖式计算,容易得到一位数、两位数、三位数相加的规律性锻炼。所以,现在的教材强调横式计算,即心算,即“加强了对小商小贩接班人的培养,忽略了对未来科学家苗子的培养”。
其三,由于缺乏规律性的教学和安排,内容放多少都会觉得不够。这样,内容杂而乱,条理性不强,使人抓不住要领。以至减轻小学生的负担成了一句空话。
小学生,是人类的未来,把他们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这很重要。我们每个人,无论是小家还是大家,都应当给予高度的重视,都来关心他们,促进他们的成长。这是一项有关人类发展的系统工程。
一、小学一、二年级的数学规律
(一)关于数的概念及数的由来
1.数的表示
中文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一百……
阿拉伯数字为1、2、3、4、5、6、7、8、9、10…100…
2.数是简单事、物抽象出来的
上面数字,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于一(1)个苹果、二(2)头牛、三(3)支铅笔……离开了具体单位,它就没有意义。反之,丢掉具体事和物,可抽象出数字1、2、3、4、…而且还可进行计算。抽象是观察事物本质的一种方法,数学也不例外。
(二)数的加法与乘法
由于乘法的本质是加法的集成,最好把加法与乘法放在一起学习。
1.数的加法
数的加法是把两个加数或两个以上的加数求和的方法,可用横式相加、竖式相加两种形式来表达。横式相加表征的主要是抽象思维,现在的教材中加强了该内容。竖式相加表征的主要是形象思维,它能表现出一位数、两位数及其以上位数加法的宏观规律。后者在现有教材中大大削弱。对一、二年级 的小学生进行教育,应以形象思维的教育为主,以后随年龄的增加逐渐增加抽象思维的教育。
竖式相加应以一位数相加为基础,两位数相加、三位数相加可按一位数相加的规律进行。
(1)个位数相加
个位数相加有横式相加和竖式相加两种方法。一位数的横式相加与一位数的竖式相加大体上是等效的。因为两者都可以扳手指进行计算。
(2)多位数竖式相加
二位数与一位数相加、两位数与两位数相加、三位数与两位数相加、三位数与三位数相加等等,都可按一位数相加的规律进行。上述内容如用横式相加进行计算,对小学生来说有点苛求,本人认为没有必要。就算对大人来说多位数相加也不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而且容易出错。对培养人才来说,横式相加对小学生的启发和教育不是很大,甚至有副作用。要注意:第一位数相加、第二位数相加、第三位数相加的进位,都用点表示。如,
2.数的乘法
《三字经》中有关数学的阐述是: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意思是:一个十是十,十个十是一百,百个十是一千,千个十是一万。所以乘法的本质是加法的集成。
用式表示:商数(1)×商数(2)=积。商数(1)、商数(2)可以相互置换。
(1)九九乘法口诀非常重要
小孩从识数开始就学习乘法口诀,记住乘法口诀,在人的一生中都起作用,所以非常重要。九九乘法口诀可用于加减乘除的计算。
(2)乘法的计算
乘法的计算过程,一定要用竖式进行计算。举例来说:商数(1)是两位数79,商数(2)是一位数5,则:79×5=395。
竖式计算表征计算过程:
计算过程:(1)个位数相乘,五九四十五,只记个位数5,四十寄存于十位数下;(2)个位数5与十位数7相乘,五七三十五,加四,为“39”,写在计算式下面。积为395。
(三)数的减法与除法
由于除法的本质是减法的集成,最好把减法与除法放在一起学习。
1.数的减法
用式表示:被减数-减数=差
数的减法是被减数与减数间求差的方法。可用横式相减和竖式相减来表达。横式相减表征的主要是抽象思维,现在推广的教材,加强了该内容。竖式相减表征的主要是形象思维。
对于被减数个位≥减数个位的减法,应让小学生反复练习,达到非常熟练的程度。这可扳手指进行计算。
被减数、减数和差都放大10倍,就成为了十位数相减。都放大100倍,就成为百位数相减。被减数个位<减数个位时用退位减法。
2.数的除法
用式表示:被除数÷除数=商
(1)商≤9,且为整数者,可用乘法口诀求商。
(2)商>9的除法计算。建议采用竖式计算。
三、对学生以表扬为主,多安排一些在玩中学习的内容
(一)减轻学生负担的前提
减轻学生负担的前提是要学生学习数学中的规律。这些规律的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学习就足够了。这样,不必要的作业就不需要安排了。
(二)在教学法上,鼓励学生上进是宗旨
教师要关心学生。学生微小的进步,老师都应当看得见,学生对老师的鼓励是相当重视的。关于科学的内容,有些可以安排在玩中学习。
四、讨论
小学初等数学“+、-、×、÷”的教学,讲什么内容?怎么讲?都值得我们教师深入研究。
笔者的看法是:
1.要讲数学规律性的内容,让学生听得懂,好理解。这是减轻学生负担的前提。
2.讲“加法、乘法;减法、除法”的数学规律,把道理讲清楚。让学生在轻松中学知识。
篇10
[关键词] 生态批评;西方电影;生态电影
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短短10年里就发生了多种严重的生态灾难,地震、海啸、火山爆发、核电站泄漏、墨西哥湾漏油,不断让人想起关于世界末日的各种预言。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同时,人类越来越体会到对自然界过度索取所带来的一系列灾难性后果,世界各国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越来越重视,于是敏锐的西方文艺界在这一时期制作出品了大量以生态危机为题材的影视作品。从上世纪90年代的《纽约大地震》《天崩地裂》,到2000年以来的《完美风暴》《后天》《2012》《阿凡达》《猩球崛起》,等等,人类不断发挥着各种想象和推理能力来描绘未来所面临的自然灾难。本文将从生态批评的视角,对近年来西方具有代表性的几部生态电影作品进行分析,从而挖掘影片中蕴涵的生态思想内涵,体会影片中所流露出来的具有前瞻性的生态人文主义精神,激发人们的生态良知。
一、生态灾难影视作品描写概述
西方灾难影视作品对人类灾难的描写主要有四种类型:一是以自然界各种类型的灾害为题材,反映出人类对抗击自然灾害能力、信心的不足。如《完美风暴》《天崩地裂》《龙卷风》等;二是以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为题材,反映出人类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恐惧。如《彗星撞地球》《独立日》等。三是以人类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为题材,反映出人类对自身尚未能熟练掌握的科技成果前景的担忧。如微型芯片和微型计算机刚刚出现,《终结者》就预言了人类世界将被失去控制的智能机器人所毁灭;以克隆技术为代表的生物科技的发展,催生了《生化危机》系列、《猿族崛起》等影片的构思。四是以人类工业文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为题材,反映出人类不断增强的生态保护意识及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感、危机感。如《后天》《阿凡达》《猩球崛起》等。在西方影视作品中,自然生态的主要威胁来源于自然灾害的暴发、外星生物的入侵、科技成果的滥用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四种原因。前两种可以说是天灾,而后两种则是人祸。无论是哪一种原因,我们总能从影片中感觉到人类在自然之力面前的渺小与无助,和对自身不断膨胀的贪欲与狂妄的自信所进行的批判。
生态电影的发展在冲击人们视觉享受的同时,其主题思想越来越趋向于生态文明的回归,反映出人类不断增强的生态整体主义道德伦理观与更加理性的自我批判,也让人们逐渐对生态系统有了更加客观的、深入的认知。徐兆寿先生将这一时期称为“生态电影的崛起”,可以预见随着人类生态意识的高涨,生态电影将会在一段时期内成为电影生产和消费的重要产品,并且以故事片、娱乐片、动画片等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人们的生活,影响人们的生活和认识。[1]
二、生态理性的回归――《完美风暴》
“雾气刚散,松开单结套,后绳索,驶向南部海峡。经过洛基峡口,十磅岛,经过我小时候溜冰的尼罗塘,拉响汽笛向灯塔守卫的孩子挥手,海鸟飞过来,……世上还有比这更美妙的景象吗?”这是《完美风暴》中盖尔号捕鱼船船长比利对职业生涯的一段充满诗意的描述,从中可以折射出人类对大海、对赖以生存的自然的热爱,然而不知是运气太坏还是对于自然的索取已经超出了大海所能给予的限度,他们的收获越来越少。经济的拮据,老板的冷嘲热讽让盖尔号的船员在一次短暂的休整后,又一次向大海伸出了贪婪的双手。这一次在狂妄的自信驱使下,他们远离平常的捕鱼海区,不顾遇上风暴的危险和内心不断传来的危险的征兆,来到了遥远而天气多变的弗兰明什角,终于如愿地找到了鱼群,取得了丰硕的收获。但与此同时,他们也开始受到大海的惩罚,水手的意外落水、鲨鱼的突然出现、制冰机和无线电的彻底损坏、超级风暴挡住返航的路线,大自然似乎是具有人的意识一样,向盖尔号发起了疯狂的报复,最终人类不仅没能将掠夺的财富带回家园,甚至为自己的贪婪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部影片据说是根据真实的故事改编,但却在很多情节上与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极度相似,两者不约而同地用征服自然的硬汉形象塑造了船长比尔和桑地亚哥,并让他们为自己贪婪的自然伦理观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从而告诉人类,人类最终是无法战胜自然的,无论他取得多少让他自豪的胜利,无论他多少次用征服自然的方式证明了自己的力量,最终他必然会遭到自然严酷的甚至是毁灭性的惩罚。[2]
三、生态伦理的回归――《猩球崛起》
如果说《完美风暴》代表了生态电影中对自然之力的理性认知,那么《猩球崛起》则可以说是生态伦理回归的典型代表,在这部2011年刚上映的生态影片中,人类被表现为如同自然生命的终结者。为了研制新型药物,不断残酷地掠夺自然,杀害自己的近亲――黑猩猩,终于在追逐自身利益的同时产生了出人意料的结果,黑猩猩产生了进化,成为一种与人类具有同样智慧的生命体,并且为维护种族的尊严向人类发起了抗争。人类总是认为自己是自然界中惟一具有智慧的生命,因此就可以随意地剥夺非人类生命体的生存权,甚至连自己的近亲也不放过,为了满足私欲,人类把动物关进笼子,送进实验室,肆无忌惮地虐待而无人理会,可一旦动物侵犯了人类,人类就会产生极度仇恨的报复心理,甚至出动军队妄图把这种自然势力消灭,但人类最终还是被自己的优越感欺骗了,他们装备的机枪、飞机在狂妄的自信下毫无优势,被手无寸铁的猿族轻易击败,成为可笑、可悲的小丑。影片尖锐地批判了人类在生态系统中的自私与自大,用全新的动物视角展现了人类对自然疯狂掠夺的残酷行为,稍有良知的人们都会被这部电影带入一种深深的自责。是谁赋予他们的权力,在自然整体的世界中掌控着生杀大权?达尔文在《人类的起源》一书中指出,人类是从动物进化而来的; 动物是人类的同胞,所有有生命的存在物都有着某种普遍的亲缘或亲情关,人与高等哺乳动物在精神功能方面并无本质的区别。那么在今天人类道貌岸然的自然伦理观下,在各种场合鼓吹自由、平等不是显得十分可笑吗?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论述道:“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人类不仅要尊重他的生物伙伴,而且更要尊重自然,要建立与自然生命的伙伴关系,取代把自然当成征服和统治对象的传统观念;要把良心、权利等概念扩大到整个自然界。[3]《猩球崛起》这部影片,倡导了生态伦理的回归,为生态题材的电影向伦理道德层面更深层次的生态批评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四、生态信仰的回归――《阿凡达》
在过去的西方电影中,几乎所有的作品都是以基督教为惟一信仰、惟一中心的,然而在基督教的教义中,人是被上帝按照自己的样子创造出来,并被赋予了管理世界万物的权力的,而无论人类在自然界中犯下什么样的错误,上帝总是爱世人的,只要真心的祈祷,总会得到上帝的保护。[3]可见在基督教的思想中,人类是凌驾于世界万物之上的管理者,而人类管理万物的方式则最终表现为科技的应用。因此,可以说在过去的电影中,人类对科技的信仰超越了一切自然力量。但在《阿凡达》这部作品中,西方电影首次突破了信仰的局限,以一种东方式的天人合一的生态观,向世人展现出一个美轮美奂的潘多拉星球。在这个星球上,作为灵魂树的植物被视为高于一切的存在,他们的祖先都生活在灵魂树上,他们通过灵魂树相互沟通,并且通过它交换能量,治病救人。植物与人是平等的,如同人类自己的身体。这就是纳威人的信仰,也是整个潘多拉星球生态保持平衡的基础,他们与动物的关系是兄弟姐妹,他们的“上帝”――圣母不会偏袒任何一方,她只负责生态的平衡。于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态观在这部影片中产生了激烈的矛盾冲突,一方面过分信仰科学的地球人不相信潘多拉星球的灵魂树和圣母,他们在拥有了强大的科技后不仅毁了地球,又来掠夺潘多拉星球;另一方面是纳威人厌恶充满破坏、残暴的科技文明,带领着信仰自然之力的原始部落族群,向殖民主义的地球人发起保护家园的抗争,最终,象征自然整体利益的纳威人取得了胜利。从更深层次上来说,影片创造性地揭示了生态冲突的本质其实是信仰的冲突,原始部落战胜现代科技,虽然在现实意义中带有些许浪漫主义色彩,但其生态整体信仰最终将带领人类摆脱生存危机的思想内涵是毋庸置疑的。由此可见,西方生态电影的发展也逐渐被生态批评理论界所影响,并跟随生态理论的发展对来自古代东方文明的生态智慧逐渐加以重视和尊重,为人类生态信仰的回归提供了形象的憧憬画面。[4]
五、精神生态的回归――《机器人总动员》
一般的灾难电影描写的总是灾难发生以前或正在发生的景象,充满了震撼的效果和紧张的气氛,而《机器人总动员》作为灾难电影中为数不多的动画片则用一种轻松、幽默的手法描绘出一幅灾难早已过去的地球画面。由于人类对环境的过度破坏,2113年的地球已变成一个漂浮在太空中的垃圾场,空气中充满了有毒物质,为了躲避灾难,人类只能移居到太空船上,在太空中过起了流浪生活。为了能够返回地球,人类聘请了Buynlarge公司机器人清除地球上的垃圾,终于在几百年后,地球上重新出现了绿色植物,人类才摆脱了机器的束缚,回到了地球家园。WALL-E是一个负责在地球清理垃圾的机器人,几百年来它独自在地球上重复着单调、孤独的工作,但精神生活却过得十分充实、有趣。它喜欢收集一些稀奇古怪的玩具,喜欢看老掉牙的歌舞剧,还有蟑螂与他为伴,在自己用废品装饰的小屋中生活得自得其乐。相比之下的人类反倒更像机器,他们穿着同样的衣服,住着同样的房间,像流水线一样每天走着同样的路,只知道懒散地躺在椅子上观看电脑屏幕。他们不与别人交往,甚至与朋友面对面却还在用电脑网络交流,他们不知道自己周围有些什么,忘记了大海的模样,忘记了泥土是什么,所有的生活和工作都由机器负责安排与实施,精神生态的扭曲让人类成为机器的傀儡。当两个机器人带回地球植物的时候,人类终于重新燃起了对于家园,对于自然生活的向往,最终下定决心摆脱了机器的控制,回归到地球生态家园。这部影片用一个童话般的故事,在轻松、幽默的气氛中尖锐地批判了人类社会越来越严重的两极分化,越来越懒散、空虚的精神生活。
总之,西方电影在生态主题方面的表现逐渐走向理性和成熟,虽然直观上并不能解决当下人类所面临的任何生态问题,却非常显著地影响了人类的生态意识,促进了人类的生态回归,必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灾难电影发展的主题。
[参考文献]
[1] 徐兆寿.生态电影的崛起[J].文艺争鸣:艺术版,2010(03).
[2] 李领军.《老人与海》中的生态主义解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术版,2010(05).
[3] 熊文.自然・人・生态――解读海明威的生态伦理困惑[J].山东社会科学,2010(08).
- 上一篇:参加共青团的申请书
- 下一篇:大学生创业教育计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