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合同的法律效益范文
时间:2024-01-12 17:46: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子合同的法律效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交易中的卖方在备货,发货的同时,还需要办理相关的报关、保险、商检等手续,并将买家的货品及时运输到运输公司进行发送,买卖双方在货物的运送过程中都能够实时监测到货物的状态,直到买方收到货物为止。在这个过程中受损的一方要受到另一方的违约索赔。从民商法定义的电子商务的四个阶段可以看到,电子商务没有排除传统的民商法的管制范围,只是在这种新的交易方法过程中,民商法做了相应的调整,为电子商务的公平、安全可靠给予了保障工作。
2、民商法的创新对电子商务的影响
随着电子商务影响范围逐渐扩大,由上我们看到民商法在这方面作出了相应的创新,并专门针对电子商务提出了很多新的规章制度,这些制度对电子商务的发展带来了或多或少的影响。
2.1民商法对电子商务商事主体确认方面的影响。电子商务在商事主体方面创立了诸如网络服务商户、配送企业等在内的商户主体。民商法的创新首先对这些新的商事主体提出了法律的约束,给他们带来了一定影响。电子商务的开始阶段,一些电子服务商的设立不够规范,他们设定的条件、运行程序以及经营的范围都缺乏相应的管理;其次在从事电子商务活动的主体方面,缺乏安全有效的认证机制。传统的民商法由于没有面对海量的电子商务商户主体,在认定方面需要经过有关部门的登记、注册、领取营业执照的过程。但是基于网络的虚拟性比较强,这样的认定方式显然很容易让一些非法的商户钻空子。在民商法进行改进之后,将电子商务在法律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尽管就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之间在民商法法律关系上来讲,没有太大的区别,都是关于当事人之间在物品以及服务方面的笼统约定。但是民商法创新的意义在于对电子商务正在虚拟空、对虚拟主体和行为无法在法律上有准确定义做了相应的改进,这势必给电子商务在规范经营、打击欺诈行为方面带来革命性的影响。
2.2民商法的创新对电子商务商行行为方面的影响。电子商务是通过大量的电子合同、电子支付等新型的交易方式来完成买卖双方的交易活动。而电子合同与电子支付方式与传统的纸质合同与交易方式相比,目的和方法没有太大变化,但是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比如传统的纸质方式,双方都留有具有法律效益的纸质文件,可以证明交易的合法性,但是电子交易在这方面存在严重缺陷。再比如EDI电子文件在法律效益方面还不是很强,作为电子文件,就有存在被篡改等可能性,所以在法律效益方面没有很好保障。这些问题都是交易的电子文件带来的安全问题的冰山一角,对此,电子商务专门针对这些商行的行为做了相关的细致改进,包括调整了以数据电讯的方式进行的商事活动的法律规范,例如对有关的电子合同的成立时间和地点,双发都达成协议之后才能生效。采取数据电文形式签订的合同,对到达时间进行了详细的定位。
2.3民商法创新对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范围的影响。以网络为交易平台的电子商务活动,因为网络的原因,本身就无法受到国界和地域的影响。这就使得电子商务交易处于一个国际化、虚拟性的环境中。交易双方通过数字资源的交换来达成交易的行为。而这些数字资源的交换如果排除于交易市场之外,势必会让电子商务的发展不受市场的掌控。为此,民商法作出了遵循WTO规则的创新,在方便全球商务的同时制定了相关的法令法规。我国在设计电子商务的行为规则、电子支付规则等方面,在商品的服务种类、特许的经营股权以及产品质量方面做了详细的规定,切实保障中国的电子商务发展在民商法的管辖之内。同时,成立了专门的负责数字认证的机构来确定交易双方的身份真实性,保障了双方的利益。
3、结语
篇2
目前山东省经济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开展网络营销已成为山东省企业提高效益的一大利器,在企业开展网络营销不同阶段都会出现不同的法律问题。文章以企业开展网络营销流程为基本研究对象,重点考虑流程中各个环节所涉及的法律问题,详细分析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对策,通过对面临问题的研究可加速营造企业健康稳定的营销环境,增强企业竞争优势,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关键词】
山东省企业;网络营销;法律问题
1 研究目的及意义
网络营销顾名思义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络开展的产品销售活动。近年来,在山东省省委、省政府的政策扶持下,伴随着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如《电子签名法》的出台和实施,山东省企业在开展网络营销方面成绩显著,多数企业已步入快速发展的良性轨道中,尤其是在应用层面逐步拓展,运用的方式方法日趋多样,盈利和运营模式也趋于丰富和完善,这种新型的营销方法所带来的市场规模和营业额也在不断增长。作为山东省企业开展网络营销基础设施及各种辅助设施的建设也都取得了实质性的发展,如网上商城、安全认证中心、网关建设、结算体系等各种项目都有实质性的进展。除此之外,山东省电子商务的平台网站建设成绩显著,大众网、舜网、山东新华网等一些优秀网站为本省企业提供了多种优质服务,与此同时,各种相关的试点项目也在积极进行当中。具资料显示,我省60%以上的企业通过网络营销,在降低销售成本、降低采购成本、缩短库存周期等方面的贡献率达到5%;更有近10%的企业通过网上交易将销售成本、采购成本、库存周期降低10%。
目前,开展网络营销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营销的应用也越来越普及,越来越多的企业正逐步从传统市场向网络市场进军,营销的方式也日趋多样。现阶段,我省经济在产业结构方面更应当重视商业的发展。在企业结构方面我们不能忽视开展网络营销的重要性,要把握时代潮流,下决心培育我省的新型企业。但是,我省企业开展网络营销在法律规范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电子合同、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问题、网上交易的经济纠纷问题、计算机犯罪问题等等。这些问题会对消费者和经营者的权益造成侵害,不利于网络营销活动的开展。所以,亟待需要对企业网络营销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研究,对于我省来说,完善有关法律法规是改善企业生存环境、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前提。
2 目前面临主要问题
以企业网络营销流程为基本研究对象,重点考虑流程中的各个环节所涉及的法律问题,可把企业开展网络营销分为调研阶段、开展营销活动阶段、后续活动阶段。
2.1 调研阶段问题
2.1.1无形产品带来的法律问题
在开展企业网络营销过程中营销的对象性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已从有形产品的营销进化到无形服务的营销,大量的无形产品采用网络的方式,比如音乐、软件、咨询服务的网络营销。营销产品的虚拟化、数字化、无形化,使得第三方可能通过技术手段窃取交易过程中的产品或用户的隐私,无法最大化的保护消费者的利益,成为开展网络营销的一大障碍。
2.1.2行业竞争状况
互联网散布的一些虚假信息和有害信息对社会管理秩序造成的危害要比现实社会大得多,当然这其中不乏对一些企业进行的商誉诋毁行为及攻击行为,严重破坏了正常的网络营销环境及广大企业的利益。
2.2 开展营销活动中问题
2.2.1交易的安全问题
营销最终的结果是实现交易,交易的安全是比较常见的问题,也是解决开展网络营销企业信任问题的关键。网络营销是通过虚拟的互联网实现的,交易的双方并没有面对面的交互,那么保证在互联网上传输信息的完整性、保密性和不可否认性是非常重要的,常见的安全技术如加密、防火墙等有时并不能对各种侵权行为和犯罪行为在源头上的杜绝作用,因此,需要加强法律和技术的双重作用,才能最大化的维护网络营销的安全。
2.2.2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
在互联网上进行交易签订的电子合同与传统的纸质合同不同,电子合同的传输媒介和传输方式都是数字化形式的,这会导致其效力和认定比较复杂。现今我国还没有规范有关电子合同活动的专门法律法规,仅仅在一些普通法里有所规定,《合同法》确定了电子合同的合法性,其中提到书面形式的合同也包括数据电文形式,即电子合同;还确定了合同的生效条件,其中提到当事人采用数据电文订立合同可要求签订“确认书”。但是即便如此,在实际操作中电子合同数据还是会发生系统或人为错误,导致有关纠纷的产生,如果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作为依据,纠纷很难解决
2.2.3网络营销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
知识产权是人们对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它主要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在网络营销过程中,最常见的侵权行为是侵犯商标权和著作权的行为。比如有一些营销主体没有经过商标权人的同意,擅自将其他企业的商品图片等用在自己的产品宣传中,侵犯了他人的知识产权,不利于营造合法健康的竞争环境,更不利于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
2.2.4交易过程中认证的问题
网络营销的目的是实现交易,认证机构就是解决交易双方的信任问题的,它的核心职能是发放和管理用户的数字证书,提供给交易双方经过核实的、包含交易方基本信息的证明书。但是目前的认证机构在法律身份上比较尴尬,认证中心是一种专业化的信息服务机构,而不是一般的实现商业利润的机构,这意味着认证中心对交易双方负有特殊的职业义务,这种义务到底是一种社会责任还是道德义务,一旦出现认证中心的偏袒行为要如何处理呢?法律对此还未涉及。
2.3 后续活动阶段研究内容
2.3.1交易活动后的税收问题
完成交易后的税收问题一直是网络营销交易后的一大问题,电子交易的税收征管冲击着传统的税收制度。互联网环境下,产品性质分类不明晰、主要营业场所确定困难、交易场所亦不明确,这些都给征税工作带来不少困难,有关部门对电子交易也难以控制,使得依法纳税工作难以进行。
2.3.2争议的解决
一旦企业在电子交易过程中发生争议,其争议的解决方法是很单一的,一般只能用传统方法解决。如果采用诉讼方式,其成本必将很高,其中除了常规费用之外,还包括一些电子取证产生的成本,这有可能会远远高于合同本身的标的。
3 针对问题提出对策
3.1更新营销观念,强化网络意识
研究要充分认识网络营销给企业带来的机会,把网络营销纳入企业总体经营战略中来。不把网络营销当成时尚的摆设,要把它视为企业开展营销活动的新平台,视为提高营销水平、缩小差距的利器。
3.2 研究工作履行功能等效的原则
所谓功能等效原则就是在分析有关传统纸质文件的法律要求基础上,使电子文件能够满足这些目的和作用。传统纸质文件在数据生成、储存、通讯和安全方面都已比较成熟,电子文件要达到这样的要求需要有相应的技术和法律支撑,使电子文件不但具有与传统文件相同的效力,甚至在数据来源、认证等方面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速度。
3.3 学习国外先进的立法经验,研究注意与国际资源接轨
由于互联网突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它对网络营销活动的规范作用,犹如国际通用协议一样,具有国际通用性。企业开展网络营销必将冲破原有的地域限制,走国际化路线,因此在研究有关法律法规时,要尽量向国际规则靠拢,使企业少走弯路和实现利益最大化。
篇3
关键词:电子商务;消费者权益;保障
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17(C)-0239-01
由于网络存在虚拟性等特点,致使电子交易的每个环节都会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如何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直接关系到我国电子商务能否健康快速发展。因此,笔者建议建立和完善电子商务中消费者权益保障的法律体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总体立法思路及保护消费者的原则
结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笔者认为,电子商务立法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第一针对涉及单纯性电子商务技术问题的可制定单行法;第二可利用现行的法律体系,将规范电子商务行为与现有法律法规的修订工作相结合;第三要对电子商务领域随时出现的新问题及时进行局部立法加以解决,最终待时机成熟制定专门的“电子商务消费者权益保护法”[1]。
由于电子商务的特性,使得在传统商务中已处于劣势的消费者,在进行电子商务活动中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几率又大幅提高。面对电子商务这一飞速发展的新事物,我们不能忽视其背后的基石――消费者,不然就会失去广大消费者的信任,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也会停滞不前。因此,在电子商务消费者权益保护立法中,首先应该确立保护消费者原则。
二、实体法方面要确切保障消费者各项基本权益
针对消费者知悉真情权面临的问题,应建立信息披露机制,规定经营者的信息披露义务。承认通过网络方式披露商品信息和企业信息属于合法披露信息的方式之一。在符合一定条件下的网上信息披露可作为消费者已被告知的依据,同时对信息披露的具体形式和要求也作出具体的规定。根据法律关系三要素说,可确定信息披露的内容有二:一是确认和识别经营者的真实身份和自身信息状况;二是获知商品和服务的相关信息及交易条件。经营者有义务对上述信息进行披露,只有这样才能让消费者真正清楚交易对象、内容、方式等。
为保障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必须对格式合同条款加以严格规制。我国可遵循0ECD《电子商务中消费者保护指南》规定的使消费者在电子商务中获得与其他交易条件下同等有效的保护原则。具体规制如下:(1)严格格式合同提供方的提示义务。在提示的方式上,要求网络经营者用醒目的标识提示交易的格式条款。在提示的程序上,应当设定限制,使消费者有充分的阅读审查机会[2]。(2)排除不合理条款的适用,对合同法规定的无效条款作扩大解释。违反平等互利原则、违背合同目的格式合同条款均归于无效。
关于消费者的安全保障权,不论人身还是财产方面,都涉及个人资料问题,所以应当加强对个人信息的保护。网络经营者应在网页上明确向消费者提示关于消费者个人资料的收集方式以及收集个人资料的使用目的,并承诺只在消费者同意或授权下才可使用其资料,不能随意改动、。一旦违反之,对消费者造成精神或物质损失的,应当对消费者进行赔偿。相应地,消费者有绝对的权利对个人资料进行管理,不受他人干扰。
为了维护消费者的损害赔偿权,可采用第三方服务的方式,即网络银行掌握经营者的信用情况,一旦经营者违约或侵权,可以由银行先行赔付消费者再进行追索。若经营者屡次违规,则银行可以取消经营者账号,并把相关情况通报给电子商务认证中心,由该中心将其加入黑名单,情况严重时,甚至可以取消经营者的数字证书,使其失去从事电子商务的资格。
在保障消费者退换货权方面,应当设立无因退货制度。消费者收到货物有缺陷或与产品描述明显不符,可以无条件退货,解除合同并要求返还货款。至于配送费用承担,若双方无特殊约定,经营者承担之则认为费用包含在产品价格中,相应的退货费用由其承担;若第三方配送,退货费用应否由经营者承担就要依据产品是否有质量问题及经营者是否违约。若属无因退货,应由消费者承担,否则对经营者有失公平。
三、程序法方面要确立有利于消费者的诉讼程序
1、电子商务领域实行举证责任倒置
在举证责任方面对消费者予以一定的倾向,以鼓励其通过诉讼途径维护合法权益。由于在电子商务领域存在着信息的严重不对称等,致使消费者实际举证能力很有限,对消费者维权造成了严重威胁,动摇了消费者维权的信心。对此应考虑当事双方的举证能力,根据诚信原则来分配消费者举证责任,并且应当进一步扩大举证责任倒置的范围,将电子商务也包含在内[3]。
2、设立处理小额消费争议的简易司法程序
对于小额诉讼,美国诸州采“一裁终局”,不实行“两审终审”,无论诉讼成本还是司法效益均较合适。为解决消费数额小、人数多的问题,在消费诉讼里增设集团诉讼和代表诉讼,并允许有关消费者协会代表消费者进行诉讼。我国现行的民事诉讼法中虽也有简易程序的相关规定,但对于争议标的较小的消费者权益纠纷来说仍显繁琐,消费者往往感到费时、费力。应综合相关法律关于简易程序和特别程序的有关规定,采取对消费者更有利、更简便快捷的方式解决消费纠纷,减轻消费者的诉累。
作者简介:张亚飞,丁龄系河北大学政法学院法律硕士(法学)研究生。
参考文献:
[1]张孝峰.网络消费者权益保护立法的国际比较及对中国的启示[J].理论研究,2006.
篇4
关键词:EDI电子数据交换;应用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6-0008-01
一、EDI的产生背景
EDI即电子数据交换 (Electronic Date Interchange),是参加商业运作的双方或多方按照协议,对具有一定结构的标准商业信息,通过数据通信网络,在参与双方计算机之间所进行传输和自动处理的方式。
(一)经济背景。EDI的产生来自于对国际贸易简化的需求。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产业结构调整,大大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在贸易单证和文件数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贸易成本也不断增加。大量纸质文件在通过手工处理和邮局传输时不仅费时费力,还很容易出现差错。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条件下,要快速适应市场变化就需要快速传递信息。传统国际贸易平均一笔生意需要30-40份纸面单证,成本高、传递慢、重复处理,差错多,导致贸易成本太高。因此,提高商业文件的处理速度和传递速度成为大多数企业的共同需要,正是这种需求刺激了信息技术及其应用的飞速发展。
(二)技术背景。信息技术及其应用的飞速发展是EDI产生的技术基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国际贸易发展中将注意力集中到各种单证的传输和管理的自动化处理上来,20世纪70年代传真技术解决了文件传输的方便快捷问题,但手工管理纸质文件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20世纪80年代电子邮件系统,解决了文件传输和管理问题,但传输的信息仍是一种非结构化的信息,需要人工识别;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的掘起和推广,使得文件传输和管理更加方便。EDI标准的制订和普及使用,解决了电子单证的在形式上的传输,而且实现了在不同系统中对电子单证的理解和自动处理。
二、EDI在我国应用的现状
EDI的我国的应用与推广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1990年5月在深圳蛇口举行了第一届中文EDI标准研讨会,国家计委、科委等主管部门也将EDI列入“八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
1992年5月中国EDI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了“中国EDI发展战略与标准化”研讨会,拟定了《中国EDI发展战略与总体规划建议》(草案)。l993年起开始实施的“金关工程”即对外贸易信息系统工程,它是EDI技术在外贸领域应用的试点,网络和服务中心建设,都已取得重要成果。1995年1月,中国海关完成了EDI海关系统的全部开发工作,制定了EDI海关系统所需的15个EDIFACT标准报文子集,开通了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EDI海关系统。1996年2月我国外经贸部成立了国际贸易EDI服务中心,同年12月18日,联合国贸易网络组织中国发展中心(CNTPDC)在北京成立,同年北京海关与中国银行北京分行在我国首次开通EDI通关电子划款业务。
三、EDI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法律方面的问题。1.关于合同的书面形式问题。在进行交易的过程中采用的是书面形式的合同有效证据,采用EDI方式进行交易时,贸易合同、保险单等有关票据都是以数据信息的方式在二者之间进行传递,并储存到计算机内,看到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书面合同文本。所以,在采用edi 方式进行交易过程中所要使用的法律形式与现在法律有一定差别,无法找到具体的法律依据。我国相关法律条文中有对书面形式合同的具体规定,如《涉外经济合同法》第7条规定:“当事人就合同条款以书面形式达成协议并签字,即为合同成立。通过信件、电报、电传达成协议,一方当事人要求签订确认书的,签订确认书时方为合同成立。”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适用〈涉外经济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答》中进一步明确:“订立合同未用书面形式的,经济合同无效。”根据这些规定,我国对外贸易合同必须是书面形式。不仅是合同法具有书面形式的要求,我国的民事诉讼法、海商法、保险法、仲裁法、票据法等均有类似要求。电子数据与书面文件是否具有一样的法律效力是我国在EDI发展中必须要解决的法律问题。2.关于合同签订的问题。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我国《涉外经济合同法》规定合同签订要在当事人之间在平等互利的原则下充分协商。而在采用EDI签订合同时,合同双方当事人可以在不见面的前提下,在任何地方通过EDI系统签订立合同,当双方通过EDI系统收到贸易数据信息后,自动进行审核判断,合同的签订立过程是在计算机在网络环境下完成的,双当事人不存在以往的面对面协商的过程。对签订合同后有争议的问题应有适用的法律对发生的争议进行解决。
(二)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1.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对EDI造成的冲击。随着互联网迅速发展,使用更加方便,费用更加低廉,电子商务借助互联网平台得到迅速发展,人们通过互联网进行电子商务活动越来越多,而且使用上也和EDI一样的方便,这种现象对EDI的发展造成了强大的冲击。2.EDI技术服务中心重复建设,功能未能充分利用。在EDI的推广过程中没有明确的要求与约束,很多行业与企业盲目建设EDI服务中心,造成EDI技术服务中心在同一地区的重复建设严重,不仅增加了费用还分散了EDI业务,使许多EDI中心拥有的用户量都很小,不能形成规模效益,浪费严重。
四、结束语
虽然EDI的发展仍然存在大量问题,但这并不能阻碍EDI向前发展。在使用EDI系统所做的工作只占用户纸张文字工作的10%,其余工作将会被逐步取代,人类期待已久的无纸办公将会真正到来。基于EDI的应用系统,将会为未来自动化事务处理辅平道路,人类将会进入一个全面自动化时代,不仅工业生产实现自动化,而且信息的处理和交换也将实现自动化。
篇5
关键词:企业 合同管理 信息化
合同早在古罗马时代就受到了法学家的关注,在当代对企业也至关重要。合同是企业对外开展业务的主要依据凭证,无处不在,合同管理水平是企业综合管理水准的集中体现。[1]合同管理不是简单的要約、承诺,而且是全方位、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合同行为贯穿了企业管理活动的始终,如何管好合同,经常是困扰管理者的难题。
1.现状
国内企业长期采用手工操作方式,涉及部门多、信息分散,存在管理不规范、效率低下、成本高、信息汇总与进度控制困难、风险提示缺乏等诸多问题。企业近年来非常重视信息技术应用,2006年中石油实施合同管理系统,2011年中石化推行CMIS系统。企业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情况多样,水平参差不齐,部分企业仅使用通用办公软件或单机版合同管理软件。在信息化程度较高的企业中,成熟的专用软件、针对性强的定制软件或ERP系统合同集成管理方案,都是信息管理专家的挚爱。在信息技术应用范围上,有些企业只是部分管理领域局部使用,甚至还存在手工与网络同时运行的现象。应用水平较高的则处于全面实施阶段,部分企业已取得了丰厚的管理效益。
2.主要优势与作用
2.1促进企业合同管理规范化、系统化。它改变了仅由业务部门分管合同的现状,能够优化工作流程,健全管理体制,合同管理真正意义上成为一个整体。合同管理部门能够全面处理合同事务,解决了信息分散、进度控制难、管理不规范等难题,合同业务流程相对固化,保障了管理制度的全面落实与执行。
2.2为企业节約管理成本,创造经济效益。第一,消除了空间距离,大副减少业务人员的异地往来,降低了差旅费等相关支出。据资料表明,中石油长庆油田在实施合同管理系统以后,每年差旅费节約额就在百万元以上。第二,将管理人员从繁杂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节約了人力成本,减少了资源投入。第三,通过信息数据共享,实现数据集成,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劳动与投入。
2.3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与工作效率。第一,为企业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数据支持,全面促进企业营销、采购、制造、财务等领域管理水平的提升。第二,合同可在线申报、浏览、检索、审查审批,足不出户就可完成合同业务。第三,强大的商务智能报表与电子档案对管理层掌握合同全局、业务人员履行合同、统计人员查询统计都颇有助益。第四,实现网上动态监控管理,审计监察等企业管理部门可对合同随时抽审。
2.4提高企业法律监督与风险防控能力。通过应用信息化技术,健全防控机制,深化法律管理,堵塞管理漏洞,一定程度上预防合同腐败行为的发生。通过合同数据共享与集成,能够动态监管企业合同活动,规范交易行为,有效防控合同风险。
3.主要缺点与发展瓶颈
3.1主要缺点:第一,对内容较多且无电子版的纸质合同,存在扫描时间长、申报上传效率低的缺憾。第二,部分承办人习惯传统手工模式,网络审批不如纸质合同看起来更直观。第三,存在网络故障、网络入侵、数据毁损、系统配置和使用不当等风险因素。
3.2发展瓶颈:第一,市场主体在经济活动中总是有意无意在创设新的交易方式,信息系统应用程序的相对固定性与市场交易的灵活性存在着矛盾与冲突。第二,合同管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是受企业现行管理理念指导,并与其它信息系统相关联,要受到企业整体管理水平与信息化整体发展程度的制約。
4.发展趋势与管理措施
4.1发展趋势:第一,采用信息化管理合同是大势所趋,未来将会有更多的企业全面应用信息技术。没有管理信息化,就没有企业现代化,第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的信息技术将不断涌现。通过与其他信息系统有效融合,合同管理信息系统功能将更强大,作用将更显著。第三,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增长,合同的介质将不仅是口头、书面、数据电文,还可能会有新的形式出现,合同管理信息技术使企业更易满足电子交易的需求。第四,通过信息技术将挖掘出合同中蕴含的更多价值,使合同管理从事务性工作层次上升到战略性管理高度。
4.2管理措施:第一,企业要不断学习国际先进的经营理念与管理方法,健全完善管理机制,通过狠抓管理出效益。第二,要提高应用水平,将系统效用最大化。目前大部分企业所关注的是合同信息系统的基本模块,合同风险提示、合同履行监督、合同相关法律法规、合同知识交流和共享等模块尚未得到企业的重视,而这些恰恰是最有价值的部分。[2]第三,要加强后续开发,不断增强信息系统的兼容性与适用性。第四,要加强信息安全建设,控制应用风险,保证信息管理稳固有效。
严格合同管理是国际惯例,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我国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在国际市场上分一杯羹,没有高水平的合同管理寸步难行。面对市场竞争的刀光剑影,企业需要持续提升合同管理水平,增强软实力,以管理信息化助力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合同管理规范高效操作规程》李杰利著,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P26
[2]《企业合同管理操作实务:来自中国百家大型企业合同管理实践的启示》陈丽洁、叶小忠著,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P173
篇6
[关键词]电子商务合同;要约;电子人;合同成立;合同条款。
电子商务合同,广义上指所有的数据电文形式的合同,包括以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形式成立的合同,我国《合同法》和联合国《电子商务示范法》中均采取此定义。就广义的电子商务合同而言,其中以电报、电传和传真等方式成立的合同,电报、电传和传真仅仅是传输合同文本的一种方式,在这种方式下成立的合同,与传统的纸介质书写合同在法律特征上并无太大的区别,并且这种合同的文本最后还是记录和表现在纸上;而以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方式,其合同文本信息的传输、记录和表现都是通过计算机来进行的,这与传统的纸介质书写合同有很大的区别,一般称为狭义的电子商务合同。本文所研究的电子商务合同,仅就狭义的而言。
在实际的电子商务交往中,电子商务合同一般又根据合同文本传输和表现方式不同分为点击式、数据交换式和电子邮件式等三种具体类型。点击式电子商务合同是指消费者根据企业所提供的格式合同,按照自己的意愿直接点击“确认”或者填写必要信息后点击“确认”以达成交易协议的一种电子商务合同形式。数据交换式电子商务合同,是特定的交易伙伴之间基于事先相互签定的协议在相互间通过电子数据交换进行贸易活动的一种合同方式。电子邮件式电子商务合同是当事人通过电子邮件进行要约、承诺并记录、表现合同文本信息的一种合同形式。
对于电子商务合同而言,由于其是借助于国际互联网来传送和接收信息的,使之在要约与承诺问题,合同的条款问题,合同成立的时间和地点问题等许多方面与传统意义上的合同有着很大的区别,因此需要对这些问题加以深入的研究,并建立相应的法律体系进行规范。
一、要约与承诺问题
这一问题包括:商家登载于网页上的商品信息是否是要约或是要约邀请?电子要约是否可撤消或撤回?
(一)要约与要约邀请
要约又称为“发盘”或“发价”,是一方向另一方提出的愿意按一定的条件同对方订立合同,并含有一旦要约被对方承诺时即对提出要约的一方有约束力的一种意思表示。要约邀请又称要约引诱,是邀请或者引诱他人向自己发出订立合同的要约的意思表示。区分要约和要约邀请的意义在于,要约是当时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它一经承诺即合同成立,而要约邀请则不能因相对人的接受而成立合同。因此要约对要约人有约束力,一旦违反则应承担一定责任,要约邀请一般对发出者不具有约束力。
目前,随着网上购物的不断繁荣,越来越多的商家通过在网页上登载商品图片和介绍来吸引上网顾客,在这种情况下,判断商家在网页上登载的信息是要约还是要约邀请就显得尤其重要。一般的,在以电子邮件单独与特定人联系的情况下,一方发出的信息是要约还是要约邀请比较容易判断。但是对于开放型商业网址上推销商品或服务的信息,虽然是对不特定人发出的,但是一旦消费者愿意购买,就可以在网页上通过点击确认而使合同成立,因而不好判断是要约还是要约邀请。
有的观点认为,对于这些信息要进行区分,根据交易的性质和网上登载信息的意图来认定该信息是要约还是要约邀请。对于销售实物等需要运用传统运输手段交货的商品信息,认为是商业广告,属于要约邀请;而对于销售软件等可通过计算机之间传输的商品信息,以及网上专业化服务(如电子银行信息)等,由于能即时的获得产品或服务,因而认为是要约。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网上实物销售中,虽然消费者获得产品并非即时的,还需要以传统的运输手段与之配合,但是消费者的点击“确认”过程却绝对是“即时”的,而一旦消费者确认,则合同成立,而信息的登载者也就马上受到了约束。这样看来,以消费者取得产品是否是即时的来对网上所登载的信息进行分类,从而确定其是要约还是要约邀请显然是不科学的。
事实上,在点击式电子商务合同中,消费者最后所确认的是商家所提供的格式合同,因而将商家提供格式合同和消费者点击“确认”的行为分别看做是要约和承诺显得更具合理性,毕竟合同的成立是双方意思的竞合,而正是消费者同意了商家所提供的格式合同,才表明双方的意思表示是一致的。单纯的在网上登载关于产品或服务的信息,即使消费者看到后愿意购买,也不能因此而认定合同已经成立,只有消费者看到商家所提供的格式合同,并认可合同中的各项条款时,合同才宣告成立。因此,当商家在网页上同时登载了产品或服务信息和格式合同时,可以认为是商家发出的要约,而若网页上只有相关信息,需要通过另外的链接才能看到合同时,这些信息只能被看做是商业广告,属于要约邀请。
(二)电子要约能否撤销或撤回
我国《合同法》规定,要约可以撤回,也可以撤销,撤回要约的通知要在要约通知到达受要约人之前或者与要约通知同时到达受要约人时,撤回有效;撤销要约的通知在受要约人作出承诺前到达受要约人时有效。法律赋予当事人对自己意思表示的撤回或撤销的权利,是对当事人合同自由的一种尊重,是对交易安全和交易效益的有益维护。
然而在电子商务的特殊环境下,由于通信方式和传输速度的快捷,使得法律对当事人所赋予的权利难以实现。在合同中,由于接受订单的计算机是自动处理信息并通知有关方面进行作业的,要约的发出和接受也都是由计算机自动进行,撤回和撤销显然无法实现;点击式电子商务合同中,合同的成立是由消费者或客户的点击“确认”而实现的,合同成立的即时性使商家发出要约后,撤销和撤回就更无可能;在电子邮件式电子商务合同中,虽然有人为的因素加入,使得要约的撤销变为可能,但撤回也因为信息传输速度的极快而变得无意义了。对于这些情况,无论是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制订的《电子商务示范法》还是各国自己制订的相关法律中,都没有作出相应的解释和规定。
作为《合同法》,对要约的撤回和撤销作出规定,其目的在于维护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益,体现合同订立时平等、合意的原则。然而,对于电子商务合同的考虑则不能单纯的象传统合同那样片面。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商业交易形式,特点就在于快速、便捷,人们认可电子商务,使用电子商务合同也就是看重了这一特点。在这样的前提下,若非要将电子商务合同也套入传统合同法规定的条框中,承认要约的撤回和撤销,不但在现实中无法实现,而且也不适应电子商务合同的特点。因而我们认为,对于电子商务合同中的要约,应当认为是不可撤销或撤回的。在《合同法》中可以认为,如果当事人使用电子商务合同进行交易,则认定当事人明确表示了要约的不可撤销,也即电子商务合同的要约是《合同法》中所规定的不可撤销的要约。
二、电子人
所谓电子人是指“不需要人的审查或操作,而能用于独立地发出、回应电子记录,以及部分或全部的履行合同的计算机程序、电子的,或其他自动化手段”。电子人实际上并不是具有法律人格的主体,而是一种能够执行人的意思的智能化工具。虽然电子人只是一种工具,但是由于它能够执行人的意思,并根据其意思而履行合同,所以它与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关于电子人的运用,法律上至少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电子人能否代表当事人订立或履行合同?它出现错误后的责任由谁来承担?当事人能否以其不知情为理由而拒绝承担责任?
根据前面所说我们可以知道,电子人通常是当事人为了扩大交易机会,减少营销成本而预先在计算机中设置了常用的商事意思表示模式,其中的程序都是由人所编制的,当事人要通过电子邮件、因特网址等方式订立合同时,都会预先设置好电子人自动应答程序,如果收到的信息符合预先设置的要求时则自动进行合同的订立或履行。虽然电子人的信息自动交流和处理都是遵从当事人预先设定好的程序而作出的反应,但是当事人也可以在程序运行过程中随时予以介入。事实上,这正说明了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正是通过事先编制或认可的程序而得到了全面反映,因此一般而言,电子人订立的合同与当事人之间直接信息交流而订立的合同一样,也具有合同当事人的合意,通过电子人订立的合同应该是有效成立的。在某一具体合同自动订立时,当事人未对意思表示做新的修订,就意味着当事人仍同意按既定条件缔约,因此可以认为电子人自动订立的合同反映了当事人即时的真实意思。
关于电子人所订立的合同的效力,美国在其《统一计算机信息交易法》中做了明确的规定。该法第202条中规定“合同可以以表明协议存在的任何方式订立,包括要约和承诺,或承认合同存在的双方的行为以及电子人的操作过程。”这表明电子人作为订立合同的工具,其合法地位是被法律所认可的。该法的第107条(d)中则更加明确了电子人行为的效力归属,它规定“任何人如使用其选择的电子人进行签章、履行或订立协议,包括意为同意的表示,应受电子人操作的约束,即使个人对电子人的操作或操作的结果不知道或没有审查。”
而对于电子人进行要约、承诺而订立的合同的条件,在该法的第206条中也做出了规定,“合同可以通过电子人之间的相互作用订立。如这种相互作用导致电子人进行了根据当时的情况意为承诺的操作,则合同成立,……”,“合同可以通过电子人和代表其自己或第三人的个人之间的相互作用订立。如果个人所采取的措施或所做的意思表示是该个人可能拒绝采取或拒绝表示的,且该个人有理由知道下列情况,则合同成立:(1)此种措施或意思表示将导致电子人履行、提供利益或允许对合同标的的使用或访问,或发送为上述行为的指示;或(2)此种措施或意思表示有承诺的意思,而不论该个人是否作出了其有理由知道该电子人不能做出反映的其它意思表示或措施。”根据这一规定,如果电子人在实际的运做过程中发出了承诺的信息或者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导致电子人作出承诺则合同成立。这就使电子人订立合同的过程规范化了。
电子人的应用使得合同订立的过程自动化了,但是自动化的订立过程又使合同的当事人无法及时发现合同中所发生的错误,错误往往要到合同执行完毕后才能被发现,错误的合同不能反映当事人定约的真实意思。意思表示真实是合同生效的要件,这种错误意思表示订立的合同所造成的损失如何承担?美国《统一计算机信息交易法》中对此的规定值得我们借鉴。在《统一计算机信息交易法》的第214条中规定:“在一个自动交易中,对于消费者无意接受,并且是由于电子错误产生的电子信息,如消费者采取了下列行为,即不受其约束:(1)于获知该错误时,立即:(A)将错误通知另一方;以及(B)将所有的信息拷贝交付给另一方,或,按照从另一方收取的合理指示,将所有的信息拷贝交付给第三人,或销毁所有信息拷贝;且(2)未曾使用该信息,或从该信息中获得任何利益,也未曾使信息可为第三方获得。”其中,所谓的电子错误是指“如没有提供检测并纠正或避免错误的合理方法,消费者在使用一个信息处理系统上产生的电子信息中的错误。”显然,根据这一条的规定,在电子人出现错误的情况下,如果消费者是善意的,那么则应该由商家来承担责任,商家不得以计算机出错,购销双方合同缺乏合意为由否认合同的效力。
三、电子商务合同成立的时间和地点问题
对于合同而言,承诺一经生效合同即宣告成立,因而电子商务合同成立的时间和地点问题也就是电子商务合同中承诺生效的时间和地点问题。
关于承诺生效的问题,各国的法律在规定上并不一致。大陆法系对承诺的生效时间的规定与要约相同,都是采用“到达主义”,即受要约人发出的承诺到达要约人所支配的范围内时承诺生效。据此,合同成立于承诺到达之时,合同成立地为承诺到达要约人的所在地。根据“到达主义”,要约人收到承诺通知时承诺才生效,合同才成立,如果由于邮局、电报局及其他原因导致承诺通知丢失或延误,一律由发出承诺的人承担后果。而英美法系国家在承诺到达问题上一般采用“投寄主义”,一旦承诺人将承诺信件丢进信筒或者把承诺的电报交给电报局,则承诺生效、合同成立,不论要约人是否收到。因此,承诺发出之地和时间即为合同成立之地之时间。承诺的通知如果因为邮局、电报局或者其他原因迟延、丢失,后果由要约人承担。然而随着电话、电传、传真等现代化通讯手段的出现,“投寄主义”在适用上出现了许多困难,许多现代化的通讯手段都可以随时随地的发出或接受信息,这样如果还采用“投寄主义”则会造成合同成立地点的不确定性。因而英美法系国家也多不拘泥于传统的“投寄主义”,而是同时采取“投寄主义”和“到达主义”两种原则,对于使用传统邮寄方式的承诺采用“投寄主义”,对于电话、传真等即时通讯方式采用“到达主义”。
然而在电子商务交易中,由于电子商务合同形式的多样性使情况变得复杂化了。在EDI合同中,当事人双方的信息传递速度极其迅速,并且由于双方都各自拥有自己的信息处理系统,因而采用“到达主义”原则来判断承诺的生效与否更具合理性。而在点击式电子商务合同中,消费者一旦在网页上点击“确认”,无论商家是否收到了消费者确认的信息,则合同都已经成立,显然应该适用“投寄主义”原则。
在电子邮件式电子商务合同中情况则又不同了。许多电子邮件的用户并没有自己的收件服务器,而一般是通过其他网络服务商提供的设置在他们服务器上的邮箱来收发邮件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使用“到达主义”原则来判断承诺生效与否,则对“到达”这一概念无法认定,因为若仅仅把信息发送到了电子信箱中就认为是已经“到达”了显然没有道理,因为信息并没有到达当事人控制的范围内;而如果认为只有当事人阅读到了这些信息才算到达,则又会使到达的时间不确定,使信息的发出者对发出的信息处于无法期待的状态,这样一来合同的成立与否也就难以确定了。但是要是适用“投寄主义“原则,承诺人发出的承诺信息无需送到要约人就已经生效。对于承诺方来说,该项原则无疑对之有利,但是对要约方而言,他收到的电子邮件的时间无法确定,甚至可能根本无法收到承诺信函。这对于要约方来说是很不合理的。
由此可见,对于包括多种形式的电子商务合同而言,统一规定承诺生效以及合同成立时间采用“到达主义”或“投寄主义”都无法将所有电子商务合同中的要约与承诺问题适当的解释。目前实践中这个问题大部分还是通过当事人之间订立协议来解决的。但是通过订立协议来解决承诺生效问题一般只适用于EDI合同和一部分电子邮件式电子商务合同,对于其它的电子商务合同,特别是点击式电子商务合同,由于其基本上都是涉及金额很小的交易,并且存在着交易人不确定的情况,双方不可能预先订立协议来专门解决承诺生效的问题。而要求每一笔交易都在合同中协商好合同成立时间的确定标准也是不可能的。
对于这一问题,各个国家的法律中都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但是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制订的《电子商务示范法》中,对数据电文的发出和收到时间以及数据电文的收发地点作出了示范规定,值得借鉴。该法第15条(1)款规定了数据电文发出的时间问题:“除非发端人与收件人另有协议,一项数据电文的发出时间以它进入发端人或代表发端人发出数据电文的人控制范围之外的某一信息系统的时间为准。”可见,数据电文的传递可以是发端人与收件人之间直接的通讯,也包括发端人与其通讯服务提供系统之间的通讯。
对于数据电文的收到时间,该法15条(2)规定:“除非发端人与收件人另有协议,数据电文的收到时间按下述办法确定:(a)如收件人为接收数据电文而制定了某一信息系统:(一)以数据电文进入该指定信息系统的时间为收到时间,或(二)如数据电文发给了收件人的一个信息系统但不是指定的信息系统,则以收件人检索到该数据电文的时间为收到时间;(b)如收件人并未指定某一信息系统,则以数据电文进入收件人的任一信息系统的时间为收到时间。”
对于发出和收到数据电文的地点,该15条(4)规定:“除非发端人与收件人另有协议,数据电文就以发端人设有营业地的地点视为其发出地点,而以收件人设有营业地的地点视为其收到地点。”此外,“(a)如发端人或收件人有一个以上的营业地,应以对基础交易具有密切关系的营业地为准,又如果无任何基础交易,则以其主要营业地为准;(b)如发端人或收件人没有营业地,则以其惯常居住地为准。”此项规定意在规范电子商务中经常发生的当事人收件系统与当事人所在地不一致的情况,确保当事人不能通过此地点的不一致来规避。之所以以“营业地”作为发出或收到地,主要是基于使合同行为与行为地有实质的联系,从而避免以“信息系统”为标准所造成的不确定性。
通过以上的介绍可以看出,虽然《电子商务示范法》中并没有对电子商务合同成立的时间、地点作出相应的规定,但是对于电子商务这一数据化的交易而言,数据电文发送和接收的时间、地点的确定,为解决整个电子商务合同中数据化承诺的生效问题奠定了基础。
四、电子商务合同中的条款问题
在传统的交易中,合同条款通常都是由当事人通过当面洽谈协商约定的,当事人可以在协商中充分交流有关信息,以维护自身的利益,这也体现了合同中双方当事人平等的原则。但在电子商务交易中,特别是国际互联网上的消费交易中,点击式电子商务合同被广泛的应用,这种合同的特点就是由商家事先定好合同的条款,再由消费者确认。商家为了维护自身的权益,一般都会在合同中列明其责任限制条款,消费者一旦确认合同,则同时也就承认了其中的免责条款。显然这种格式条款、免责条款的设定,并没有同消费者进行事先协商,更无所谓消费者的同意了,那么这些条款的效力又如何呢?
所谓格式条款合同又称为定时合同、标准合同,是指一方当事人预先制定,并不特定的第三人所接受的,具有完整性和定型化的合同条款。显然点击式电子商务合同就是属于这种格式合同。而免责条款是合同中格式条款的一种,其内容是直接涉及当事人的义务和责任的分配。对于格式合同,一般认为应当遵循公平合理的原则,即公平的确立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不能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制定不公平的条款欺负对方当事人;并且应该采取合理的方式提请对方注意免除或者限制其责任的条款,并按照对方提供的要求对该类条款予以说明。只有符合这样原则的条款合同,才能认定其是有效的。我们认为,规范传统格式合同的原则也同样适用于电子商务合同。
但是电子商务合同毕竟与传统的合同在形式上有很大的区别,由于合同文本的传输和表现都是数据化的,使得当事人对合同条款的认识和理解不如纸介质合同那样直接,因此对于电子商务合同中的格式条款更应当强调其合理原则,即更应该强调商家对合同信息的披露和消费者对合同条款的审查。缺乏充分审查机会的合同,对消费者是不公平的,应当是无效的或可撤消的合同。对于这一点,美国《统一计算机信息交易法》中所作出的规定比较全面。
《统一计算机信息交易法》的第211条规定,商家必须做到以下的行为才能被认为是尽到了信息披露的义务:“(1)在其发送信息或被许可方负有付款义务之前(以先发生者为准),以下列方式使被许可方能够审查许可证的标准条款:(A)在对计算机信息进行描述或取得计算机信息的指令或步骤的临近区域显著的显示标准条款或可方便的获得标准条款的电子位址;或(B)在提供计算机信息的网址上显著的地方说明可提供标准条款,并在被要求提供时,于转交计算机信息之前立即提供一份标准条款拷贝,以及(2)不采取积极的措施阻止被许可方为存档或审查目的对标准条款进行打印或存储。”但是,格式合同的提供者,即商家,只是做到了以上所规定的行为并不必然使客户或消费者能够看到并了解其所提供的格式条款,因此该法的第112条(e)款规定:“只有在某一记录或条款是以一种应该能引起常人注的注意并允许其审查的所提供的情况下,才可以认为某人有对该记录或条款进行审查的机会。”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统一计算机信息交易法》分别从过程和结果两个方面对格式合同的提供者的义务作出了规定。在过程上,商家必须做到法律中规定的行为,在结果上还必须真正的使消费者或客户获得审查格式条款的机会,其限制可谓严格。而如果某一方面没有达到法律规定的要求,则在救济程序上根据第202条(c)的规定(“如双方有订立合同的意图并且有提供某种适当救济的合理基础,则即使有一个或多个条款尚未完成或有待约定,该合同并不因为其不确定而被判定不成立。”),还是把选择权赋予客户,由他根据所接受信息的适用状况和自己的意愿,作出适当的选择,来确认合同是否真的成立。
对于格式合同的确认,《统一计算机信息交易法》第112条(a)规定:“如果某人对于某一记录或条款或其拷贝在知道,或已有审查机会的情况下为下列行为,即为对该记录或条款表示同意:(1)以采用或接受的意思对该记录或条款进行了签章确认;或(2)在有理由知道另一方当事人或电子人可能从其行为或声明中推定他对该记录或条款表示同意的情况下,有意地实施了此种行为或作出了此种声明。”也就是说,消费者或客户如果同意接受格式合同中的条款,则可以采取签章确认等方法表示其接受合同中的条款,这时合同也就成立了。
通过以上的规定我们可以看出,对于交易信息披露的目的是给交易人以审查合同条款的机会,这是合同自由原则的具体反映,这一原则在电子商务交易中显得尤其重要。对于点击式电子商务合同这种格式合同,其中的任何合同条款,如果未向当事人提供审查机会,都不能成为有效的条款,即使合同成立,这些条款是否有效,也要看消费者或客户的意思表示。
综上所述,电子商务合同的存在是现实的,其普及是必然的,其产生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加强相关技术的研究、规则制定和适时的进行立法调整,不仅是对我国合同制度的完善,而且有助于发展电子商务,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适应新经济时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张楚:《电子商务法初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商2003年版。
2.周忠海:《电子商务法导论》,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赵淑华、王国忠:《电子合同的特征及相关法律问题探析》,载《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4.柴振国、姜南:《电子商务合同中的若干法律问题》,载《法律科学》2004年第1期。
篇7
(山东三箭置业集团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100)
摘 要:本文通过介绍电子商务概述,阐述电子商务对会计的影响,对电子商务下会计网络化发展展开探讨研究,旨在为相关人员基于电子商务对会计的影响与对策研究适用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 :电子商务;会计;企业;会计人员
中图分类号:F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8-0026-02
收稿日期:2015-02-15
作者简介:许静(1982-),女,山东菏泽人,会计。研究方向:会计理论与方法。
一、引言
电子商务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产物,极大地颠覆了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电子商务凭借其特有的优势,很快便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推广应用,也在很大程度上对会计环境造成了影响,使得传统会计理论、会计实务等诸多内容难以适应现实要求。在电子商务背景下,构建新型会计理论、会计实务,一方面可更好的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利的决策信息,一方面可有效地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由此可见,研究电子商务对会计的影响与对策势在必行。
二、电子商务概述
1. 电子商务的类型:电子商务的参与方是由国家政府、企业、中介机构以及个人消费者所构成,其中中介机构为电子商务的发生、发展给予相关的技术支持和服务支持,而国家政府、企业及个人消费者则持有另一种心态。现阶段,我们日常接触较多的电子商务类型为C2C,但是通常企业被认为是电子商务中的核心内容,也是对电子商务的类型展开分析过程中应当把握的大方向。电子商务的类型分析工作,需要结合企业的经营范围、电子商务应用情况、电子商务技术标准及支付手段等内容展开。从企业涉及的经营范围角度出发,电子商务类型可分成企业内部电子商务、企业与企业间的电子商务、企业与个人消费者间的电子商务以及企业与国家政府间的电子商务;从电子商务应用情况角度出发,电子商务类型可分成协同处理、交易服务以及内容管理;从电子商务技术标准及支付手段角度出发,电子商务类型可分成现金交易电子商务、经第三方经纪人交易电子商务及支付系统无防备手段交易电子商务等。
2. 电子商务的形态:电子商务的形态可分成网络商品直销形态、网络商品中介交易形态两种。前一种形态的含义是企业生产者与个人消费者或者商品供应方与商品需求方,通过在线网络的形式进行直接的商品交易行为。网络商品直销的具体形态为:第一步,个人消费者、商品需求方登陆电子商务网站,选取满足自身需求的企业生产者、商品供应方,个人消费者、商品需求方将个人信息、所需商品信息等如实填写于电子商务网站购物弹窗中,并选取相应的在线货款支付方式;第二步,企业生产者、商品供应方经付款完成确认后,向销售部门下达发货指令。后一种形态的含义是在网络商品交易中心的技术、服务支持下,展开虚拟网络市场商品交易行为。网络商品中介交易的具体形态为:第一步,商品交易双方将自身的需求、供应信息经网络转达至网络商品交易中心,网络商品交易中心将各种需求、供应信息呈现于所有商品需求、供应者,在网络商品交易中心的撮合下,商品交易双方选择符合自身要求的贸易伙伴,并签订贸易合同;第二步,商品需求方在指定银行对商品货款进行转账支付,支付完成后,由网络商品交易中心告知商品供应方安排发货;最后一步,商品需求方确认收货后,商品供应方得到货款。
三、电子商务对会计的影响
1. 会计目标:在当前电子商务大背景下,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变得愈来愈广泛,提供的会计信息内容被要求的愈来愈丰富。自会计目标两大会计学派角度而言,一方面要对受托责任学派需求予以满足,根据财务信息报告将受托责任呈现在委托者面前;一方面要对决策有用学派需求予以满足,将更为丰富、及时的财务信息报告呈现在信息使用者面前,以帮助其进行相关决策。由此可见,电子商务背景下的会计目标可表述成将与各类有价值、与决策关联的信息呈现给企业内外部使用者。
2. 会计计量:在现如今电子商务时代,企业经营发展应当根据项目内容选取对应的计量属性,在面对需要给予较为详尽信息的情况时,也可以就一个相同项目选取各种类的计量属性。而在企业进行计量单位选择过程中,企业可在同一时间给予两种计量单位反映的财务信息报告,即名义货币单位、不变购买力货币单位,前一种计量单位所反映的财务信息报告较为可靠、简单,后一种计量单位是结合物价指数进行调节的,其能够一定程度消除物价转变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尤其在企业面临通货膨胀、通货紧缩情况时,不变购买力货币单位能够有效确保企业各个时期的财务信息,保卫维持连贯可比性。
3. 对会计实务的影响:工业化通过信息化带动,能够获取一定的后发优势,能够积极促进社会生产跨越前进。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能够一定程度地降低自身采购成本,缩减商品的积压、库存,缓解资金成本占用率,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创造更佳的经济效益。但同时,受电子商务网络化、自动化、虚拟化以及数字化等特点影响,企业传统运行模式遭受冲击,导致企业传统会计记账方式、信息处理手段等会计实务,难以满足电子商务发展需求。
四、电子商务下会计网络化发展
(一)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1. 具备综合能力:在当前电子商务的大背景下,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企业所处的环境不断改变,企业会计人员倘若希望在会计工作中发挥自身应有的职能,就必须要具备全面的综合能力,包括面对新事物新知识的学习能力、面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决策能力以及面对企业发展的创新能力等。(1)面对新事物新知识的学习能力。现如今科学信息技术飞速进步,全球范围内不断涌现出各种新事物新知识,企业会计人员,一方面要在从业前掌握必要的会计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还应当在从业之后继续维持学习习惯,并不断接触新事物新知识,不断开拓自身眼界,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知识能力。即具备良好的面对新事物新知识的学习能力是企业会计人员最常规的素质。(2)面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决策能力。信息技术能够极大的缓解会计人员的繁重工作压力,为会计人员投身企业组织管理、分析决策等工作中节省更多的精力。(3)面对企业发展的创新能力。在当面电子商务的大背景下,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企业所处的环境不断改变,会计人员应当具备面对企业发展的创新能力,通过结合会计专业各相关新研究成果,研究会计专业理论,发展企业发展实践创新能力,有效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多存在相关问题。
2. 具备完善知识结构:电子商务时代,会计人员自身具备的知识结构面临着严峻地考验。当前,会计人员必须要掌握基础知识、信息技术知识以及相关专业知识,以构筑起自身完善的知识结构,符合电子商务时展需求。会计人员要利用财务软件操作、采集会计信息,就必须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同时还需要对相关专业知识,包括会计专业知识、会计相关学科专业知识,进行有效掌握。
(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为了促进电子商务的规范性,国家政府要完善相关法律制度。(1)网络电子支付法律制度方面。网络电子支付相比于传统票据支付,存在着极大的差别,我国应当自联合国现行《电子资金划拨法》中吸取经验,设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网络电子支付法律制度,完善网络电子资金的结算问题。(2)网络交易合同、法律制度方面。我国现行的《合同法》就网络交易合同问题,已经给予了相应的解决方式,即数据电文合同形式,已出现于书面合同形式中,然而受电子商务发展迅速影响,仍旧存在大量的交易合同问题未得到《合同法》的规定,这还需要有关部门的进一步完善。(3)网络电子交易法律法律方面。应当就网络电子交易设立专门的法律制度,联合国《电子商务示范法》及其他电子商务先进发展的国家的交易法经验,便很值得我国立法借鉴,经设立其属于我们的网络电子交易法,自书面规格、数据信息确认、信息留存等多项电子商务内容展开综合完善。
(三)优化市场环境
为了促进我国电子商务事业的和谐发展,应采取措施对市场环境展开优化。首先,要构筑起有利于电子商务、网上银行业务发展的大环境,全面有效规划电子商务内外协作,规范网上银行业务技术保障,做好金融认证体系管理等工作,积极促进电子商务、网上银行的可持续发展;然后,结合电子商务在我国当前发展实情,出台相关利于其发展的法规政策,如吸取全球范围内先进的电子商务相关的税收法规等。
五、结语
总而言之,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会计产生了实质性的变化,为了实现电子商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社会各界务必要认识到过去的会计理论、会计实务已然无法满足信息时代企业发展的需求,应当充分认识到电子商务对会计的影响,不断钻研、研究,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优化市场环境。
参考文献:
篇8
甲方: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管理办公室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项目承担单位) 鉴于:
1.乙方向工业和信息化部申请承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项目的执行;
2.财政部(文号:_________)、工业和信息化部(文号:_________)已批准支持乙方承担项目的执行;
3.工业和信息化部已授权甲方处理与本项目有关的具体事宜,并与乙方签订本项目合同;
4.甲、乙双方同意根据《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管理办法》等有关法规、规章的规定,共同订立本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并共同遵守。
第一条 合同标的
甲方因乙方承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项目的执行而给予乙方总额为人民币(大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元的资助。
第二条 资助的实施
1.甲方在乙方保证完整、正确履行本合同第四条、第五条的规定的情况下给与乙方本合同第一条规定的资助;
2.按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复金额,乙方向甲方报送调整后的可行性报告,甲方视乙方配套资金落实及项目进展情况,决定拨款时间及金额;
3.甲方资助资金按以下开支范围列支:逐页签字,在修改处签字或者押印,并在笔录终了处注明对笔录真实性的意见;检查人应在笔录终了处签字。
支出项目
金额(万元)
1
专用设备购置使用费
2
劳务和委托业务费
3
差旅和会议费
4
出国费
5
印刷和手续费
6
咨询和培训费
7
邮电费
8
合计
第三条 项目目标
1.项目可行性报告作为本合同的法律文件,具体规定项目执行期
2.项目的目标为
a.总体目标:在本项目执行期内,完成投资______________万元;本项目完成时,项目达到______________生产阶段,年生产能力达到______________;企业资产规模达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资产负债率达到______________% ;省级以上刊物______________篇,专著______________册;申请专利______________项;并通过甲方的项目验收。
b.经济指标:在本项目执行期间,累计实现销售收入______________万元、新增效益______________万元、上交税金______________万元、净利润______________万元、创汇______________万美元、社会贡献率______________% 。
c.技术指标:项目产品的主要性能指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其他指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条 乙方保证
1.乙方为依法成立并有效存续的法人,若为联合投标项目,必须明确投标法人主体,参加投标单位之间必须签定有关协议;
2.乙方有实施本项目所必需的技术人员、研发和生产设备;
3.乙方已取得实施本项目所需的基础性科研成果;
4.乙方就本项目向甲方提供的所有文件、资料都是真实、完整、有效的。
第五条 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1.乙方在保证完全遵守本合同的前提下,取得甲方资助;
2.乙方应保证按照《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管理办法》和本合同的规定实施本项目,使用资助资金;
3.完成第三条规定的项目目标;
4.配合甲方及其委托的中介机构对项目进展和资金使用情况的检查;
5.根据甲方的要求向甲方报送资金使用情况调查表和项目资金年度决算报告;
6.项目执行期结束时,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项目验收办法》接受验收;
7.按要求配合甲方进行基金的宣传和推广工作;
8.凡利用甲方提供的资金购买的国外先进设备,乙方应配合甲方组织行业力量消化、吸收其先进技术,由甲方选择性提供给行业使用。
第六条 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1.甲方应根据《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管理办法》和本合同的规定,视乙方配套资金到位的情况,拨付资助款项;
2.甲方随时有权检查项目进展和资金使用情况;
3.如乙方违反《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管理办法》和本合同的规定,甲方可随时暂停或终止资助款项的拨付,并追究乙方其他违约责任;
4.甲方应依法保守乙方不涉及项目的其他商业秘密。
第七条 项目成果
1.本项目的所有科研成果和知识产权归甲方所有/乙方所有/甲乙双方共有;
2.经甲乙双方同意,甲方对上述科研成果和知识产权有使用、受益、处分的权利。甲方有权使用或授权他人使用上述科研成果和知识产权。
第八条 违约责任
1.如乙方违反《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管理办法》和本合同的规定的,甲方有权暂停或终止资助款项的拨付,并要求乙方返还已拨付款项;
2.如乙方违反《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管理办法》和本合同的规定的,应根据实际占用资助资金的时间,每日向甲方支付资金总额的千分之三的违约金。
第九条 不可抗力
1.不可抗力指本合同订立时,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地震、火灾、台风等自然灾害及政府行为、法律修改等;
2.本合同履行过程中,如发生不可抗力事件,双方可根据不可抗力对本合同履行的影响程度协商变更、终止本合同,于此情形不追究任何一方的违约责任;
3.遭遇不可抗力而提出变更解除合同的一方,应于不可抗力发生之日起七日内书面通知对方,并提供不可抗力事件发生的相关证据。
第十条 合同的解除和变更
1.本合同一经生效,未经双方协商一致并达成书面协议,乙方不得擅自变更;
2.本合同生效后,甲方有权根据国家法律和政策的修订和调整,以及公共利益的需要,单方变更和解除本合同;
3.甲方单方变更或解除本合同,乙方可不返还已拨付的款项;乙方要变更合同须征得甲方的同意。
第十一条 通知
任何一方向他方发出关于本合同的任何通知均应采取书面形式。
第十二条 合同的生效及其他
1.本合同在双方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代表签名并盖章后生效;
2.本合同一式三份,甲方两份,乙方一份,三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3.本合同未尽事宜,双方经协商一致可签订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效力。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代章)
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代表(法人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户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开户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人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项目负责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手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传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子邮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9
近几年电子商务发展迅猛,但是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却一直在制约和困扰着开展电子商务的企业。电子商务的基础是信息化和网络化,因此当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浪潮袭击了全球以后,电子商务也得以实现。但电子商务发展至今,阻碍其发展的关键因素还是安全问题。因为首先其赖以生存的基础是网络;其次是其和传统的交易方式完全不同,现在交易的双方不再是面对面的,而是被时空、距离所阻隔,因此其安全问题更为重要。
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网络安全从本质上讲就是网络上信息的安全,包括静态信息的存储安全和信息的传输安全。为了保证网络的安全,必须保证以下四个方面的安全:运行系统的安全、网络上系统信息的安全、网络上信息传播安全、网络上信息内容的安全。
为了保证这些方面的安全,大家通常会使用一些网络安全产品,这些安全产品和技术的使用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满足网络安全需求,但不能满足整体的安全需求,因为它们只能保护特定的某一方面,如防火墙的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访问控制功能,VPN可以实现加密传输,数字签名技术可以保证用户身份的真实性和不可抵赖性等等。而对于网络系统来讲,它需要的是一种整体的安全策略,这个策略应该包括安全保护、安全管理、实时监控、响应和恢复措施,但目前没有绝对的安全,无论你的网络系统布署的如何周密,你的系统总会有被攻击和攻破的可能,而这时你会怎么办呢?采取一些恢复措施,帮助你在最短的时间使网络系统恢复正常工作恐怕是最主要的了。
目前,国内大部分的企业所运行的系统都是Windows系统经常被各种病毒所困扰,造成大量数据丢失和机密泄露。“熊猫烧香”等病毒大规模爆发,使得相当多的企业网络瘫痪,无法进行正常的业务活动,“网银大盗”等专门针对网上银行的病毒和木马,使大量在线支付的客户蒙受巨额损失。这些事故提醒我们,在使用防火墙、VPN等设备或方式,重视网络上信息传播时安全(信道安全)的同时,也不能忘记信源的安全性。如果信源的安全性没有保障,任何防火墙等信道安全保障工具都是空谈。
为避免或减少信源的安全问题,可以尽量使用安全级别比较高的Linux、UNIX等系统,如果网络内必须使用Windows系统,就得经常更新杀毒软件的病毒库,及时安装系统安全补丁;要特别留意木马带来的巨大危害。如果是数据破坏型病毒,最多是关键数据丢失,而如果是木马,就极可能使您的关键数据被竞争对手窥视。
交易双方的网上通讯,应该使用非对称加密方式,使用加密邮件和加密的IM聊天,以保证传输过程的安全。邮件和IM是电子商务主要的在线沟通途径,而且IM工具由于其天生的特性,使得其在电子商务中的重要性也越发显现。
在供需双方的网上交易中,相互信任是成交的根本保证。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商业活动,信用同样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且,电子商务所具有的远程性、记录的可更改性、主体的复杂性等特征,就决定其信用问题更加突出。
电子商务的信用模式主要是指电子商务企业(网站)通过制定和实施确定的交易规则,为电子商务交易的当事人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平台,以确保电子商务的交易的安全可靠,其基础性设施主要体现在资格认证和信用认证。
目前,国外典型的信用模式主要有四种,即中介人模式、担保人模式、网站经营模式和委托授权模式。其中大力发展商业性第三方担保机构,就是解决电子商务信用的有效途径之一。
篇10
关键词:国际贸易 电子商务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4(c)-0222-02
纵观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自由贸易是国际贸易必然的发展趋势,而电子商务的发展,在21世纪将是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其对世界经济以及国际贸易的影响必定十分深远。
1 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优越性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发展趋势的要求,电子商务在整个商务活动中的比重定迅速增加,传统的贸易方式已不能满足全球经济发展的需求,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相比有,其有着种种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它能提供远高于传统商务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电子商务的出现,促进了生产布局的全球化,资源的配置得以完善,有力地推动了各国之间分工的深化和全球化合作的开展。由于电子化交易手段的广泛应用,各国之间的交易变得更为有效率。正因如此,日益增多的国家把电子商务视作未来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这正如同志所说的,“电子商务代表着未来贸易的发展方向”。
1.1 降低国际贸易成本
据国外权威机构预测,一桩采购交易的平均管理成本是130美元,但采用自动化软件之后成本可以削减70%。网络平台可以对多个分销点和区域进行资金统一管理,使资金使用状况迅速反馈,缩短资金周转周期;通过网络平台,企业可以随时向客户、商有效、准确、快速地提供进销存信息和订单状态的报告以及产品趋势等公共信息,降低营销成本;提高货物周转率,利用数字化传输网络,实施供应链管理,对销售进行实时追踪,并获得即刻反馈,使预留库存压缩到极低的限度,降低库存成本,企业甚至可以实现零库存生产,有效地管理库存。
1.2 改变经营模式
随着电子商务模式的不断普及,提高了企业运作的效率,降低了经营成本,交易方式的无纸化和支付手段的电子化也将成为主要形式,这就促使企业实现经营模式的改变。企业可以和任何一个客户直接接触,掌握每一个客户的情况,并借助数据库系统进行一对一营销。生产厂商可以利用电子商务网络进行定制生产,让客户提出需求来进行生产,最大限度地赢得客户满意。
1.3 减少贸易壁垒
作为一个全球性的网络,电子商务彻底消除了地域的界限,对减少国际贸易中的有形和无形壁垒有着积极的意义。没有了的限制,也没有了种族的歧视,甚至公司的规模和经济实力的差别都显得不再重要。
1.4 高效率的营销
企业网站和网页作为一种集多种媒体于一身的,具有非强迫性、交互性、实时性、广泛性、经济性和易统计性的传播手段。企业在网上建立自己的网站,制作网页,广告,以及使用电子邮件传送信息和自动回复等方式,都为企业开展内容丰富、范围广泛和形式多样的营销活动提供了便利的工具,为企业最大限度向全球展示和介绍自己的产品提供了高速通道,可以使客户和消费者更能详尽地了解产品的各方面具体指标。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客户不再受地域的限制,可以足不出户地挑选到品质好,价格便宜的商品。
1.5 提高交易效率
在传统国际贸易的程序中都必须由人工参与,交易效率低,错误发生率高,时间局限性大。而利用电子商务开展国际贸易,买卖双方可采用标准化、电子化格式的相关单证,在网上实现瞬间传递,既节省了操作时间,有效地减少各种数据错误,提高了交易的效率,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工成本,并且不受时间限制,提高了业务处理的灵活性,为客户带来更多的便利。
2 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化的发展趋势
2.1 有形贸易下降,无形贸易增加
近年来,世界各国电子商务迅速发展,而使国际贸易中有形贸易的比重相对下降,无形贸易的比重相对增加。
软件、图书、印刷材料、音乐、电影和其他多媒体产品在传统国际贸易中都是通过相应的载体形式以物理方式进行运输,比如纸张、CD、VCD、磁带、电影胶片、录像带等,这些可以看得见的产品交易属于有形贸易。而在电子商务交易中,这些看得见的实物产品都可以转化成数字形式,并在网络上以电子的方式进行传输,所以被称为数字化产品。由于这些数字化产品的形态表现为电子符号,在磁盘上储存时是磁介质,在网络中传播时是电磁波或者光波,在CPU处理器中是电脉冲,因而都是一种非实物形态,因而数字化产品贸易属于无形贸易。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和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很大一部分的实物交易都由有形贸易转化为无形贸易。
由于互联网本身的特性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得知识的生产、分配、交换、传播和消费非常迅速。同时,信息流和技术流的规模和发展速度都将大大超过以往的商品流和物流。
2.2 高科技产品和信息产品贸易快速增长
随着世界各地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全球高科技产品和信息产品贸易在国际贸易中所占比例增长较快。
在互联网上,一些如软件制品、多媒体音像制品、书籍、杂志、报纸等的实物产品都可以以电子形式通过网络的传输达成交易,一方面拓宽了国际贸易商品的范畴,另一方面也加快了贸易双方的交易速度。
随着互联网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渐加强各个国家、企业的信息化广度和深度,所以对高科技和信息产品的需求快速增长。与此同时,在互联网知识广泛普及的环境下,各国居民对信息产品的需求也在逐年增长。因此,许多高科技产品和信息产品就逐渐成为国际贸易商品市场中需求量较大的商品。高科技和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全球发展速度最快和最强大的行业。
2.3 制订新的贸易规则
由于电子商务与传统国际贸易的运作方式大不相同,所以许多适用传统贸易的贸易规则已经不再适用电子商务贸易。为了让电子商务贸易顺利开展,有些传统的贸易规则就必须有所变化。与此同时,电子商务交易与传统贸易相比较,电子商务贸易新增了许多非实物贸易的交易,所以在贸易纠纷的问题上,也会与传统贸易有所不同。这样,制订新的适合电子商务贸易仲裁的规则就顺势而出。
一是适合新的商品形态的贸易规则;二是适合电子合同的贸易规则,包括电子合同的缔结地、合同的履行地、交易所所在地、电子合同的信用如何认证、电子合同的有效性等;三是适合电子商务贸易仲裁的规则。主要体现在,计算机中保留的数据是否具备法律效力,数据电文的法律效力,电子单据的发送时间、接收时间,电子单据的数字签名等。
2.4 电子商务向移动商务演变
移动商务会是继电子商务带来21世纪初最大的商机,其原因就是移动商务的发展速度比有线要快得多。移动商务凭其无线的特点,更大的程度上减少了交易活动的限制,使交易活动变得更为便利。
移动互联真正实现了互联网可以随时随地传输信息的梦想,它重构了基于互联网的商业生态系统。移动商务作为电子商务的新引擎,它将向用户提供快捷的购物、付款和寻求产品的途径。
2.5 与网格计算相结合
IBM中国研发中心的王玮博士说,网格计算将成为电子商务的下一次浪潮。所谓的网格就是未来的互联网将会从联网通信逐步成为一个计算平台,这个平台可同时运用网络中所有的CPU、存储、作业系统、应用软件系统的资源。用户透过PC、手机或PDA,可从互联网上获取来自全球的计算资源,互联网将变成一个虚拟的、非常强大的计算平台。而这一现实过程就是网格计算。
自主计算和计算力公司将成为网格计算的发展趋势。自主计算具有自优化、自配置、自诊断和自保护特性,可使网络实行自主管理,降低企业管理成本和费用。计算力公司作为网络提供服务的一种方式,更适合于中小企业,可帮助企业减少先行性投资,获得企业内部缺乏的专门知识和经验。
3 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在21世纪,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的一股不可轻视的力量。全球各国已采取各种策略,加大对电子商务的开展,电子贸易占整个国际贸易的比例在逐渐加大,最终将成为国际贸易的主导方式。而我国要想在国际贸易领域中保有自己的竞争地位,就要作出一些新的应对策略去顺应这个新的贸易方式。
3.1 加强并完善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建设是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活动的基础,为电子商务活动提供必要的硬件基础与技术支持。为此,企业要充分认识信息化基础建设在电子商务应用中的作用,做好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借鉴国内外企业的成功案例,立足于我国实际情况,建设个性化的信息化系统,降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成本,提高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速度和成功率。我国政府在对于电子商务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中,可以继续加大国家主干网络建设,促进网络统一协调,提高网络覆盖面,增加出口带宽,逐步降低外费用。
3.2 重视技术研究
政府和企业应加大技术研发能力,通过合作、自建等形式建设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子商务系统。同时还要积极研发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新的科学技术,提高网络信息服务水平,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从而在国际贸易中发挥自己的优势,提高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与地位。
3.3 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与制定
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应当积极采取各项措施,立法机关、司法机关要与经济管理部门、企业等相关部门开展合作,根据我国国情推出适合我国企业国际贸易发展的电子商务领域法律体系,进一步明确规范各级政府、企业以及消费者在国际贸易电子商务运用过程中所应当遵守的法律法规,为推动电子商务活动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必要的法律支持与指导,以保证电子商务按预期轨道发展。
3.4 加快我国国际物流产业的电子商务发展
一个有效的市场中介来保证电子商务各个环节高效运行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为电子商务提供高效、便捷的货物运输服务,实现网络交易与实务转移的无缝隙对接。通过国际贸易企业、物流企业电子商务系统的联动,对货物运输情况进行实时跟踪,实现单据标准化、电子化和网络化,让国际贸易程序变得更加便利。
总之,我国应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市场驱动、改善环境”的基本原则,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电子商务,将为我国经济发展在全球经济竞争提供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吕廷杰,徐华飞.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研究报告[M].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3.
- 上一篇:夏季用电安全培训总结
- 下一篇:意识形态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