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行业发展及变化趋势范文
时间:2024-01-12 17:46: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市场行业发展及变化趋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银行与保险公司作为我国金融行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机构,其经营与发展状况不仅对我国金融行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在其金融功能的作用发挥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结合我国金融行业发展以及银行、保险企业的经营现状,由于金融行业发展中对银行与保险之间的交叉业务监管不够完善,再加上其通道业务的兴起和发展,导致银行通过保险公司进行相应的通道载体设置,并以此开展间接投资来创新其经营业务同时,也造成了我国银行与保险企业经营发展中在资金监管与投资分布等业务方面的同质化问题出现且呈现不断加剧变化与发展趋势,对整个金融行业发展形成了较大的不利影响。因此,针对我国银行与保险的经营同质化水平进行研究,以为控制对策制定提供相应的支持,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一、我国银行与保险经营同质化现状及影响分析
结合我国银行与保险业经营发展中所存在的同质化问题,其中,不同行业之间及其各自的内部结构体系中,如果在资产结构以及投资组合等经营发展上存在较大的同质化与相似性问题,就会造成其共同暴露的程度不断加深,从而导致我国金融行业发展中所存在的系统性金融风险不断增加。有研究显示,银行机构之间的投资组合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并且其相似性越高,即表明其在经营同质化方面的水平表现也越明显,从而造成银行对冲击下的共同暴露风险越大,在金融行业发展中受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扰动影响也就越明显。同样,银行业发展中,如果不同的银行机构之间在产品组合与区域选择等方面存在较高的同质化程度,就会导致银行之间的内在紧密度加强,从而引起金融行业发展中所存在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爆发,对整个金融行业的发展形成较大的影响。由于我国的金融市场形成与发展和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及地区相比较晚,因此,导致国内金融市场完善与管理中就存在着较多的制度缺失以及过度投机等不良行为,对整个金融市场良好秩序的形成及正常波动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使其出现非正常波动情况,并且在这种非正常波动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系统性金融风险,从而形成溢出效应,对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和提升形成制约。另一方面,结合当前我国金融行业发展现状,由于作为金融市场重要组成主体的银行与保险业在经营发展中所存在的相似性和同质化问题日益突出,并且一旦其经营发展中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与同质化问题后,在其中一个行业发展出现危机与风险的情况下,就会通过共同暴露等渠道、方式向其他行业传递,使其他行业发展面临相应的外部风险,进而形成区域性和系统性的风险危机,对整个金融市场的发展秩序产生影响。因此,针对我国银行与保险业的经营同质化水平进行研究,以结合其经营同质化程度,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加强调控,具有十分突出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二、经营同质化水平的测度方法
结合当前对经营同质化水平测度方法的研究现状,其主要包括欧式距离模型分析法与关联度模型分析、广义杰卡德模型分析、余弦相似度模型分析等多种不同方法。其中,欧式距离模型分析在经营同质化水平测度分析中,所测度获取的数值越大即表示其经营同质化水平也越高,有研究利用该分析方法中模型计算对银行银团贷款组合的重叠实现了较好的测度分析;广义杰卡德模型分析中通过其计算模型进行计算获取的杰卡德距离越大,即表示其同质化水平也越高,该方法在金融领域的相似度测定中具有较为显著的作用和效果,其中,就有研究利用该模型实现了我国上市银行经营同质化水平的测度和分析。
三、对我国银行与保险经营同质化水平的测度研究
结合上述对我国银行与保险业经营同质化的影响以及其经营同质化水平测度方法的分析,本文对我国银行与保险业经营同质化水平的研究中,采用上述的欧式距离模型分析法,以国内20多家上市银行与6家上市的保险公司在2010至2019年期间对外公开的年报数据与资料为例,通过对其数据资料内容进行整理和分析,以银行业的投资区域、贷款行业以及类型、投资持有目的等数据资料内容为主,同时对保险业公布数据中的营业收入类型与投资独享、资产类型分布等数据内容为主,并以二者之间的投资持有目的、资产类型分布数据作为经营同质化水平测度项目,展开相应的研究和分析。根据上述研究分析方法,通过研究分析开展,首先,对投资持有目的视角下的我国银行与保险经营同质化水平测度分析显示,通过将有关数据代入模型进行计算分析后可获取相关数据。根据数据结果可以看出,我国银行与保险在投资持有目的视角下的经营同质化水平处于0.59至0.75之间,该水平处于相对适中的程度,并且其结果变化曲线中显示其水平变化的幅度相对较大。此外,根据数据中的分析结果,从宏观层面对其经营同质化水平测度进行分析,可看出我国银行与保险业在投资持有目视角下的经营同质化水平整体呈现上升变化趋势,由0.57逐渐上升变化至0.72,这也说明在国内银行与保险行业的持续发展推进下,其在业务模式和投资结构上逐渐倾向于趋同发展与变化特征,但从微观层面分析可看出,二者之间的经营同质化水平测度指标在上升变化中存在着一定的不规则波动变化情况,其早期的经营同质化水平指数均比较低,但在2012年前后出现了急剧上升后逐渐稳定的变化特征,其中,二者之间的经营同质化水平上升与我国保险行业的资金管理通道业务存在一定的关系,但随着保监会有关保险资管通道业务规范管理规定的制定和下发,对二者之间的经营同质化形成了一定的抑制。此外,根据上述研究方法对资产类型视角下的我国银行与保险经营同质化水平测度分析显示,对二者在资产类型视角下的经营同质化水平测度分析,是以我国银行与保险的资产构成中的前五类为主进行分析,其主要包括现金与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存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款项(保险为银行存款)、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等,根据研究分析结果可看出其在资产类型视角下的经营同质化水平指数处于0.58至0.65范围内,且其水平变化幅度范围较大,整体呈现上升变化的趋势。
篇2
文献标识码:A
财务诊断是对企业财务活动进行分析,确定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协调企业财务关系的一种管理工具。财务诊断以财务分析为手段,以揭示和解决问题为目标,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它克服了我国企业财务分析的一般化、公式化等弱点,是对企业财务管理的深化和发展。本文重点探讨了的理论和实务框架的构建,以期为企业具体的财务诊断活动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一、财务诊断的准备工作
财务诊断结论是建立在充分和可靠的数据资料基础上的,因为企业财务诊断的目标是发现并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存在的问题,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问题主要是通过财务数据和非财务数据反映出来的。财务诊断准备阶段需要收集的数据资料很多,概括而言,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资料。
(一)宏观经济形势数据。
了解宏观经济形势,是为了描述企业所面临的社会经济环境,这有利于财务诊断人员系统地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受到的环境约束。
(二)行业状况数据。
了解行业状况,目的是把握行业特点和发展趋势,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环境。将行业分析与企业分析相结合,有助于准确把握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企业所处行业的数据资料,主要包括行业所处的生命周期的阶段、未来发展前景、竞争态势、对宏观经济周期的敏感程度。
(三)企业财务数据。
企业历年的财务数据和经营状况数据,如财务结构、营业收入、市场占有率、以及有关的其他预测性财务数据,是进行财务诊断的核心材料。借助于上述资料,财务诊断人员可以进一步地了解企业在行业中所处的地位,把握企业的竞争优势和劣势,以及企业的财务状况,会不会出现债务危机等。二、财务分析和诊断
(一)行业分析。
通过企业分析只能够得出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状况是否正常的结论,只有通过行业分析才能知道目前企业在同行业中的位置,以及所处产品生命周期的阶段。另外,企业所处的行业环境,制约和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这些情况是财务诊断人员必须要全面掌握的。
1、行业的基本状况分析。行业的基本状况分析包括行业概述,对行业发展的历史回顾,对行业发展现状、竞争格局、行业的市场容量、毛利率、净资产收益率等的描述,对行业发展趋势、销售增长趋势等的分析和预测。
2、行业特征分析。行业特征分析包括以下内容:第一,行业的市场类型分析,即描述本行业的市场竞争类型,包括完全自由竞争、垄断竞争和完全垄断告示;第二,行业的经济周期分析,即描述企业经营活动与宏观经济周期的相关性,是否随经济周期的波动而波动。
3、行业结构分析(SCP)。
SCP理论由哈佛大学创立,它构架了系统化的市场结构(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ct)——市场绩效(Performance)的分析框架。SCP框架认为,市场结构是决定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关键因素,市场结构决定企业在市场中的行为,企业市场行为又决定经营绩效。因此,改善企业经营绩效的方式就是通过产业政策调整市场结构。行业结构分析的目的是识别行业的各细分市场的变化情况,以揭示行业所蕴含的机会与威胁。行业结构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各产品的容量及结构变化、各地区的容量及结构变化、各消费群的容量及结构变化等。
(二)财务报表分析。
1、资产负债表分析。资产负债表分析是基于资产负债表而进行的财务分析。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就好像一面镜子,反映了企业特定时点的财务状况。通过分析公司的资产负债表,能够揭示出公司财务实力和财务风险。如果将企业连续多年的财务数据进行比较,可以考察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化趋势;如果将资产负债表转换成结构百分比报表,还可以发现存在显著问题的项目,以确定财务进一步分析的重点。
2、利润表分析。企业的利润表就像一张记分牌,记录的是企业一段时间的经营成果。通过利润表分析,可以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的投入和产出情况,可以评价企业的经营效益。
3.现金流量表分析。分析现金流量表,是为了把握企业获取现金的能力,进而预测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现金流量表是资产表和利润表之间的桥梁,它能够很好地解释企业财务状况形成和变化的结果及原因,即利润表是如何影响资产负债表的。将现金流量表分析与利润表分析相结合,与有助于判断企业利润的质量;结合资产负债表分析,现金流量表分析可以反映各类资产的期末存量及其流向,解释企业资产项目变动的原因。
(三)财务比率分析。
1、偿债能力分析。对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等指标的分析,可以判断企业资产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可以了解企业的资本结构、财务政策、以及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状况。
2、盈利能力分析。利润是企业最终的经营成果,是企业利益相关者关注的焦点;利润是一个综合财务指标,是企业经营绩效和管理效能的集中体现现。因此,诊断企业获利能力,是发现企业经营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改进企业管理的突破口。
篇3
关键词:银行业;产权结构;市场结构;竞争效率
毋庸置疑,银行系统是经济体中将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枢纽部门之一。尤其在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的国家,商业银行扮演了重要的金融中介角色,主导了经济中储蓄有效转化为投资的过程,进而促进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因此,银行体系的长期有效运转对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具有重要的影响。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国内经济体制改革开放的步伐,中国银行业经历了一系列的渐进式变革,取得了引人瞩目的发展。从银行业改革发展的逻辑机理看,竞争性市场是银行业改革发展的总体导向,而产权结构改革及市场结构调整则是实现改革发展的具体路径。本文利用产业组织理论的结构分析法,实证分析中国银行业的产权结构、市场结构的演变及其效应,探讨由此带来的竞争效率的变化。
一、中国银行业产权结构改革
国有银行效率低下几乎是国内外学者研究所有者结构对银行效率的影响问题得出的普遍结论。过去20年来,许多国家都把银行所有制改革(或者说国有银行的民营化)列为重要的发展路径,包括59个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国家的超过250家的商业银行都开展了民营化(Megginson,2005),中国也不例外。在经济体制转轨背景下,产权制度作为我国银行业的制度基础,对我国银行业的产业组织形态产生构建性影响。
股份制改革之前,国内主要银行都由(国家或地方)政府全资拥有,也就是说,(国家或地方)政府是改革前国内主要银行的唯一股东。基于国有独资这种单一产权关系,国内银行业成为了典型的“政策性”银行,多年来(国家或地方)政府要求银行发放了巨额非商业性贷款,这些非商业性贷款也成为了早期国内银行业不良资产的主要来源。刘伟、黄桂田(2002)等国内学者认为,中国银行业的主要问题是国有银行产权结构单一,改革的侧重点是国有银行的产权结构。
经过境外战略投资者引进、整体改制上市等一系列股份制改革举措,目前国内银行业的股权结构已趋于多元化。截至2010年底,我国银行业股权结构中,国家股占比53.85%,国有法人股占比6.81%,非国有股占比39.34%。其中,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五大银行股权结构中,国家股占比68.19%,国有法人股占比1.36%,非国有股占比30.45%。显然,我国银行业的产权结构,已由国有独资的单一结构演变为国家控股的多元化结构,这也是2004年以来我国银行业改革的成效之一。通过股权结构多元化来确定最终的产权关系,引入具有丰富经营管理经验的战略投资者和现代商业银行制度框架,从而建立起一个相对完善、有效的现代商业银行治理结构。
二、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演变
银行业的市场结构是银行业发展变迁过程中在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下逐渐形成与演变的结果,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银行业发展的现实体现。从某一时点上考察,银行业的市场结构表现为一个静态的既定状况。从历史的角度看,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始终处于动态的演变状况,其结果导致了金融发展水平和层次的提升。
1、绝对集中度指标分析
绝对集中度比率(Concentration Ratio,简记CR),简单的说是指前几大银行所占市场份额之和,即,其中为第i家银行的市场份额。下表1显示,到2008年末,中国银行业资产、存款、贷款的市场集中度CR4仍高达48.14%、52.51%、43.39%,说明国内银行业市场结构仍然比较集中,国有商业银行仍然牢牢占据着市场主导地位。根据表1集中度CR4指标数据,绘制中国银行业市场集中度变化趋势图1。从趋势上看,中国银行业市场集中度CR4逐年明显下降,2008年资产、存款、贷款的CR4较1995年分别下降了33.54%、26.08%、44.7%。相比较而言,贷款CR4的降幅最高,存款CR4的降幅最小,说明国内银行业信贷市场竞争程度较为激烈,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存款市场上仍占有绝对竞争优势。参照Bain的市场结构分类标准,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已经发生了实质变化,由1995年的“极高寡占型”变成2008年的“中(下)集中寡占型”。
2、赫芬达尔指数分析
赫芬达尔指数(Herfindahl Index,简记HI),是指一个行业中各市场竞争主体市场份额的平方和。即
其中,n为产业市场中的竞争主体数量,是第i家银行的绝对规模,X是银行业市场总规模,是第i家银行的市场份额。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勒证明了赫芬达尔指数可以用来计量市场份额的变化,即市场中厂商规模的离散度。同时,亦有文献利用HI的相反值NI(),以更直观的反映大型银行对市场的规模控制状况。如果NI=4,意味着有相当大规模的4家银行拥有大多数的市场份额。
从图2可以看出,自1995年以来,资产、存款、贷款的HI值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逐年下降,表明我国银行业市场集中度均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整个行业的竞争度不断提升。相对应的,资产、存款、贷款的NI值均逐年上升,分别由1995年的5.33、5.11、4.59上升至2008年的15.64、13.17、18.84,反映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由四大国有银行寡头垄断演变成了国有银行与股份制银行共同竞争局面。相比较而言,信贷市场的HI、NI值变化程度最为显著,反映信贷市场的竞争程度更高,而存款市场的HI、NI值变化较为平稳。
为何会出现上述市场结构性变化?可能的解释在于以下两方面:一方面,从国内银行业务特征及收入结构看,信贷业务是国内银行的主要竞争对象,利息收入是国内银行最主要的收入来源。由于历史不良贷款负担沉重、信贷风险突出,国有银行的贷款行为更加谨慎。而股份制银行历史负担较少,机制相对灵活,对所谓的优质客户、大型项目的营销力度相当大,在信贷业务方面表现出了较强的竞争力,因而抢占了国有银行不少的信贷市场资源。另一方面,从存款市场看,国有银行依靠国家信用、网点规模等绝对优势,仍保持着较大的存款市场份额。反观股份制银行,受限于自身品牌声誉、网点资源等先天性不足,在存款市场上竞争力表现仍然较弱。
三、中国银行业竞争效率变化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通过国外战略投资者引进、境内外两地整体上市等一系列股份制改革举措,我国银行业已由国有独资的单一结构演变为国有控股的多元结构。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引入,为国内银行带来了先进的理念产品技术、现代的银行业务技能和有效的管理经验技能。两地整体上市可以引入境内外资本市场对国内银行的约束机制,适应国际规则,增强国际竞争力及影响力。
国有银行的所有制改革引发了银行业结构的实质性改变,激活了银行业市场竞争活力。随着国内银行业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政府管制日趋放宽,以股份制商业银行为首的非国有银行机构快速发展,各项集中度指标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市场竞争机制逐步形成。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市场格局的变化趋势更加明显,基本形成了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导,股份制银行为新的增长引擎,以地方性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及外资法人银行为重要补充,各类商业银行机构同时并存和竞争的局面。显而易见,银行业市场垄断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已由高度集中的寡头垄断结构逐渐走向竞争性较强的垄断竞争型结构,整体竞争效率有效提升。当然,从现实静态角度看,当前国有银行的市场份额仍维持着相当高的比例,反映国内银行业市场仍然由国有银行主导控制着,要打破国有垄断地位并非短期内可以实现。
面对着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国内银行的竞争行为方式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各家银行业务开始交叉并逐步形成全方位的竞争局面,商业化的驱动和对利润的追逐使这种竞争尤其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变得异常激烈。
参考文献:
[1]Nakane M. I. and Weintraub.D. B..2005. “Bank Privatization and Productivity : Evidence f or Brazil ”.Journal o f Banking and Finance,29,2259~ 22891.
[2]李志辉,国娇.中国银行业改革发展的逻辑机理[J].中国金融,2009(01).
[3]刘伟,黄桂田.中国银行业改革的侧重点:产权结构还是市场结构[J].经济研究,2002(08).
[4]潘正彦.中国金融产业经济学.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M],2004.
篇4
但是,2008年各季度的增幅极不平稳:一季度同比增长20%至30%,二季度维持在20%左右,三季度普遍滑落至10%,到四季度一般维持在0%至5%。金融危机给连锁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也带来了难得的快速发展与调整的契机。2008年,“中国连锁百强”销售规模达到11999亿元,同比增长18.4%,是“连锁百强”统计以来首次低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6%的增幅,且销售规模增幅继续放缓(2003年至2007年:45%、39%、42%、25%、21%)。而“连锁百强”门店总数达到120775个,同比增长10.6%,是10年来增幅最低的一年。
从业态情况看,得益于快速消费品的刚性需求,食品零售企业保持稳定增长,并以55家入围数构成“连锁百强”的主体,其中以家乐福、大润发、沃尔玛为代表的13家外资企业的市场领先优势进一步凸显;百货企业面临下半年经济回落、市场不振的压力,通过加大促销力度、及时调整商品结构等措施,依然保持了较好的业绩,以10%的门店增幅带来21%的销售增长;家电、家居建材连锁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更为严峻,家电企业2008年销售增幅和店铺增幅分别为7.1%和10.8%,家居建材企业分别为8.7%和14.1%,销售增长明显低于店铺增长。从区域分布看,二、三线城市的销售增幅快于一线城市的情况较为普遍;有15家百强企业的销售增幅超过30%,其中8家总部在二、三线城市,另有5家为海外品牌。
近几十年来,发达国家连锁经营的迅速发展,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得益于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得益于条形码的开发和应用,得益于销售时点系统、电子转账作业系统、电子订货系统和物流配送系统等的发展。日本的连锁店在总部(本部)与各连锁分店、物流配送中心之间都实现了计算机网络化,使庞大的连锁店网络得以高效运作等等,可以断言,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连锁经营手段将更趋现代化和电子化。
连锁经营竞争将表现为:集约式的价值竞争取代粗放式的价格竞争,开放式竞争将进一步取代封闭式竞争,流通领域提供商品和营销技术服务将在相互依赖中产生,国内流通竞争将进一步体现出全球性的有形与无形资产的多种竞争要素有机结合起来的公开式竞争;信息武装下的专业化连锁企业竞争将取代传统式综合化竞争。商业街的建设、改造将成为大城市增强城市竞争力、走向国际化的举措之一,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商业街将出现共同投资、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共同采购的现象。布局合理、网点多的商业街将成为网络经济发展的最佳选择对象,进而引入连锁经营管理的理念。在零售业态竞争发展中,以经营鲜活商品、食品等为主的中型超级市场、便利店,将伴随消费者需求的改变,成为提高消费者生活质量的购物好去处,并进一步与大型综合超市和部分餐饮业形成竞争态势。
另外,各种商品的大型专业店将呈现更大的发展,并与百货店形成既竞争又介入的关系。连锁经营企业强强联合,跨区域、跨省间的合并、兼并等将不断出现,我国将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全国性内资连锁大企业,并与外资合资企业形成更加明显的对抗局面。
本研究咨询报告在大量周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主要依据了国家统计局、国家商务部、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全国商业信息中心、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全国及海外多种相关报刊杂志的基础信息以及国内连锁经营发展的大量数据和资料,结合对连锁经营企业和研究单位的实地调查走访,对连锁经营模式的发展规律、国内外连锁经营的发展情况、发展前景作了详尽的分析说明。连锁经营模式在零售、餐饮和服务三个行业的具体应用部分是本报告的重点之一,其中,零售行业是连锁经营应用最为成熟的行业,餐饮业特许经营的发展也不可小视,服务业的连锁经营作为连锁经营最新的拓展领域,发展势头十分强劲。本报告结合了我国连锁经营、零售商业方面的政策,并对国家连锁经营模式发展的未来趋势进行研判,是连锁企业和研究单位准确了解目前连锁经营发展动态,把握定位和发展方向的重要参考资料,将对我国各类连锁企业构建竞争力,克服经营风险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目录
第一部分行业发展现状
第一章中国零售业发展概述
第一节中国零售业发展概况
一、零售业态定义
二、零售业态分类和基本特点
三、中国零售业市场规模
第二节我国商业零售业发展分析
一、2009年上半年零售行业发展态势
二、2008-2009年中国零售业发展态势
三、我国商业零售业发展存在问题
四、我国商业零售业发展策略
第三节零售业市场竞争分析
一、中国零售民企竞争发展状况
二、本土零售企业优劣势分析
三、中国零售业竞争格局
四、2009年中国区域零售业竞争格局
五、我国零售业竞争战略
第四节零售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零售业公司品牌化趋势
二、零售业发展趋势分析
三、零售业发展趋向分析
第二章中国连锁经营发展分析
第一节中国连锁经营发展概况
一、连锁经营定义
二、连锁经营发展历程
三、连锁经营特点
四、连锁经营条件分析
五、连锁经营分类
第二节中国连锁经营分析
一、连锁经营困惑分析
二、创业者加盟连锁困惑分析
三、中国连锁经营沿革情况
四、连锁经营市场机会分析
五、连锁经营基本内容
六、连锁经营“四化”管理
七、连锁经营特征
八、连锁经营条件
九、中国连锁经营现状
十、2009年中国连锁业发展趋向
第三节中国连锁经营人才策略分析
一、连锁经营人才状况分析
二、连锁企业人才流失原因分析
三、连锁企业人才战略
第三章连锁经营行业运行情况分析
第一节2009年行业发展分析
一、2009年连锁行业总量扩张速率分析
二、2009年连锁行业结构变化和特点分析
第二节2009年连锁行业发展分析
一、2009年行业总量变化及速率预测分析
二、行业结构变化趋势
第三节中国商业连锁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中国商业连锁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二、中国商业连锁经营的对策和措施
第四节中国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业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
二、按业态情况分析
三、按登记注册类型分析
四、各地区状况分析
五、中国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业集团(企业)状况
第四章连锁超经营业态发展分析
第一节连锁超市经营业发展分析
一、2008-2009年行业发展现状
二、2008-2009年行业竞争格局
三、2008-2009年行业市场规模
四、2009-2012年行业发展趋势
第二节连锁百货业发展分析
一、2008-2009年行业发展现状
二、2008-2009年行业竞争格局
三、2008-2009年行业市场规模
四、2009-2012年行业发展趋势
第三节家电业的连锁经营市场分析
一、2008-2009年行业发展现状
二、2008-2009年行业竞争格局
三、2008-2009年行业市场规模
四、2009-2012年行业发展趋势
第四节餐饮业的连锁经营市场分析
一、2008-2009年行业发展现状
二、2008-2009年行业竞争格局
三、2008-2009年行业市场规模
四、2009-2012年行业发展趋势
第五节医药的连锁经营市场分析
一、2008-2009年行业发展现状
二、2008-2009年行业竞争格局
三、2008-2009年行业市场规模
四、2009-2012年行业发展趋势
第六节图书零售连锁经营分析
一、2008-2009年行业发展现状
二、2008-2009年行业竞争格局
三、2008-2009年行业市场规模
四、2009-2012年行业发展趋势
第七节美容化妆品连锁经营
一、2008-2009年行业发展现状
二、2008-2009年行业竞争格局
三、2008-2009年行业市场规模
四、2009-2012年行业发展趋势
第八节建材连锁经营分析
一、2008-2009年行业发展现状
二、2008-2009年行业竞争格局
三、2008-2009年行业市场规模
四、2009-2012年行业发展趋势
第九节酒店连锁经营发展分析
一、2008-2009年行业发展现状
二、2008-2009年行业竞争格局
三、2008-2009年行业市场规模
四、2009-2012年行业发展趋势
第二部分行业竞争格局
第五章连锁经营行业竞争分析
第一节国外连锁经营在华竞争状况
一、国外连锁经营在华发展问题
二、国外连锁经营在华发展状况
三、本土与国外连锁经营竞争状况
第二节中国连锁经营产业竞争环境分析
一、目前市场上的参与者之间的竞争
二、有威胁的替代行业现状
三、具有进入可能性或进入中的新参与者
四、上游供应商、参与者与下游客户的关系
第三节2008-2009年中国连锁经营行业竞争分析及预测
一、2008年连锁经营市场竞争情况分析
二、2009年连锁经营市场竞争形势分析
三、2008-2009年集中度分析及预测
四、2008-2009年SWOT分析及预测
五、2008-2009年进入退出状况分析及预测
六、2008-2009年生命周期分析及预测
第六章连锁经营企业竞争策略分析
第一节连锁经营市场竞争策略分析
一、2009年连锁经营市场增长潜力分析
二、2009年连锁经营主要潜力项目分析
三、现有连锁经营竞争策略分析
四、连锁经营潜力项目竞争策略选择
五、典型企业项目竞争策略分析
第二节连锁经营企业竞争策略分析
一、金融危机对连锁经营行业竞争格局的影响
二、金融危机后连锁经营行业竞争格局的变化
三、2009-2012年我国连锁经营市场竞争趋势
四、2009-2012年连锁经营行业竞争格局展望
五、2009-2012年连锁经营行业竞争策略分析
六、2009-2012年连锁经营企业竞争策略分析
第七章重点连锁经营企业分析
第一节超市连锁主要竞争企业
一、北京华联综合超市股份有限公司
二、华润集团—华润创业有限公司
三、家世界
第二节百货业连锁主要竞争企业
一、上海百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二、北京王府井百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三、百盛商业集团有限公司
第三节家电连锁业主要竞争企业
一、国美电器控股有限公司
二、苏宁电器
第四节餐饮连锁主要竞争企业
一、内蒙古小肥羊餐饮连锁有限公司
二、上海锦江国际酒店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第五节医药连锁主要竞争企业
一、深圳海王星辰医药有限公司
二、北京金象大药房医药连锁有限公司
第三部分行业前景预测
第八章连锁经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第一节连锁经营行业前景分析
一、未来连锁经营的发展趋势展望
二、中国连锁经营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三、2009年我国连锁经营产业发展趋势
四、2009年中国连锁经营市场发展预测
五、2009-2012年连锁经营发展方向探讨
六、2008-2011年连锁经营市场规模预测
第二节2009-2012年连锁经营市场趋势分析
一、2008-2009年连锁经营市场趋势总结
二、2009-2012年连锁经营发展趋势分析
三、2009-2012年连锁经营市场发展空间
四、2009-2012年连锁经营产业政策趋向
五、2009-2012年连锁经营价格走势分析
第三节2009-2012年连锁经营市场预测
一、2009-2012年连锁经营市场结构预测
二、2009-2012年连锁经营市场需求前景
三、2009-2012年连锁经营市场价格预测
四、2009-2012年连锁经营行业集中度预测
第四部分投资战略研究
第九章连锁经营行业投资现状分析
第一节2008年连锁经营行业投资情况分析
一、2008年总体投资及结构
二、2008年投资规模情况
三、2008年投资增速情况
四、2008年分行业投资分析
五、2008年分地区投资分析
六、2008年外商投资情况
第二节2009年上半年连锁经营行业投资情况分析
一、2009年上半年总体投资及结构
二、2009年上半年投资规模情况
三、2009年上半年投资增速情况
四、2009年上半年分行业投资分析
五、2009年上半年分地区投资分析
六、2009年上半年外商投资情况
第十章连锁经营行业投资环境分析
第一节经济发展环境分析
一、2008-2009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情况
二、2009-2012年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三、2009-2012年投资趋势及其影响预测
第二节政策法规环境分析
一、2009年连锁经营行业政策环境
二、2009年国内宏观政策对其影响
三、2009年行业产业政策对其影响
第三节社会发展环境分析
一、国内社会环境发展现状
二、2009年社会环境发展分析
三、2009-2012年社会环境对行业的影响分析
第十一章连锁经营行业投资机会与风险
第一节连锁经营行业投资效益分析
一、2008-2009年连锁经营行业投资状况分析
二、2009-2012年连锁经营行业投资效益分析
三、2009-2012年连锁经营行业投资趋势预测
四、2009-2012年连锁经营行业的投资方向
五、2009-2012年连锁经营行业投资的建议
六、新进入者应注意的障碍因素分析
第二节影响连锁经营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2009-2012年影响连锁经营行业运行的有利因素分析
二、2009-2012年影响连锁经营行业运行的稳定因素分析
三、2009-2012年影响连锁经营行业运行的不利因素分析
四、2009-2012年我国连锁经营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分析
五、2009-2012年我国连锁经营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分析
第三节连锁经营行业投资风险及控制策略分析
一、2009-2012年连锁经营行业市场风险及控制策略
二、2009-2012年连锁经营行业政策风险及控制策略
三、2009-2012年连锁经营行业经营风险及控制策略
四、2009-2012年连锁经营同业竞争风险及控制策略
五、2009-2012年连锁经营行业其他风险及控制策略
第十二章连锁经营行业投资战略研究
第一节连锁经营行业发展战略研究
一、战略综合规划
二、业务组合战略
三、区域战略规划
四、产业战略规划
五、营销品牌战略
六、竞争战略规划
第二节对连锁经营品牌的战略思考
一、企业品牌的重要性
二、连锁经营实施品牌战略的意义
三、连锁经营企业品牌的现状分析
四、连锁经营企业的品牌战略
五、连锁经营品牌战略管理的策略
第三节连锁经营行业投资战略研究
一、2008年连锁经营行业投资战略
二、2009年连锁经营行业投资战略
三、2009-2012年连锁经营行业投资战略
四、2009-2012年细分行业投资战略
图表目录
图表:服务业三种类型的营销
图表:西方连锁商店的兴起
图表:顾客在超市选购商品时最看重的因素
图表:影响顾客光顾超市的因素
图表:顾客判断超市价位的依据
图表:顾客对卖场人员服务的需求情况
图表:顾客对超市叫卖和促销员推销商品的看法
图表:中国大型连锁综合超市顾客满意度验证性因子分析
图表:综合超市消费者满意度测量模型
图表:中国大型连锁综合超市顾客满意度PLS模型系数与结构变量的平均分值
图表:中国大型连锁综合超市顾客满意度影响要素重要性与企业表现二维平面图
图表:中国大型连锁综合超市价对格顾客的影响
图表:中国大型连锁综合超市品牌对顾客的影响
图表:中国大型连锁综合超市店内商品对顾客的影响
图表:中国大型连锁综合超市购物环境对顾客的影响
图表:中国大型连锁综合超市人员服务对顾客的影响
图表:中国大型连锁综合超市结账过程对顾客的影响
图表:中国大型连锁综合超市售后服务对顾客的影响
图表:中国大型连锁综合超市商店政策对顾客的影响
图表:中国大型连锁综合超市商店设施对顾客的影响
图表:中国大型连锁综合超市购物便利对顾客的影响
图表:中国大型连锁综合超市顾客忠诚度调查
图表:中国大型连锁综合超市顾客对内外资超市比较
图表:中外连锁超市毛利率对比
图表:中外食品超市平均利率对比
图表:中外大型超市平均利率对比
图表:中外连锁超市长期负债/中资产对比
图表:中外连锁超市短期负债/总资产对比
图表:中外连锁超市长短期负债/总资产对比
图表:2008-200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
图表:2009年上半年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类别零售额同比增长
图表:2009年上半年预增零售上市公司
图表:2009年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
图表:2009年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
图表:2008-2009年零售业数据预测与估值
图表:家乐福发展历程图
图表:家乐福在中国发展情况
图表:2008-2009年5月CPI、PPI涨幅走势图
图表:2008-2009年5月全国70大中城市房价涨幅走势图
图表:2008-2009年5月进出口总值
图表:2009年上半年GDP累计增速
图表:2009年6月CPI增速情况
图表:2009年上半年货币供应量情况
图表:2009年上半年投资、消费及出口增长情况
图表:2009年上半年工业增加值增速情况
图表:2009年上半年经济数据分析
图表:2009年上半年宏观经济价格指标
图表:2009年上半年宏观经济增长指标
图表:2009年上半年宏观经济外贸指标
图表:2009年上半年宏观经济金融指标
图表:1995-2009年6月我国CPI走势图
图表:1995-2009年6月我国PPI走势图
图表:1991-2009年上半年GDP增长趋势
图表:2008-2009年6月CPI&PPI走势图
图表:2008-2009年上半年银行新增信贷走势
图表:2008-2009年上半年我国进出口增幅走势图
图表:2008-2009年上半年外储余额走势图
图表:2008-2009年上半年FDI趋势图
图表:2008-2009年上半年工业增加值增幅走势
图表:2008-2009年上半年我国主要税种同比增幅
图表:2008-2009年7月我国财政收入同比、环比增长速度走势图
图表:2008-2009年7月进出口总值
图表:2008-2009年7月CPI、PPI涨幅走势图
图表:2009年7月工业增加值增幅走势
图表:2008-2009年7月房价走势图
图表:2008-2009年7月银行新增信贷走势
图表:2008年1月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分析
图表:2008年2月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分析
图表:2008年3月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分析
图表:2008年4月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分析
图表:2008年5月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分析
图表:2008年6月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分析
图表:2008年7月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分析
图表:2008年8月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分析
图表:2008年9月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分析
图表:2008年10月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分析
图表:2008年11月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分析
图表:2008年12月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分析
图表:2009年1月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分析
图表:2009年2月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分析
图表:2009年3月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分析
图表:2009年4月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分析
图表:2009年5月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分析
图表:2009年6月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分析
图表:2009年1-2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图表:2009年1-3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图表:2009年1-4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图表:2009年1-5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图表:2009年1-6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图表:2009年1-2月各行业城镇投资情况
图表:2009年1-3月各行业城镇投资情况
图表:2009年1-4月各行业城镇投资情况
图表:2009年1-5月各行业城镇投资情况
图表:2009年1-6月各行业城镇投资情况
图表:2009年1-2月各地区城镇投资情况
图表:2009年1-3月各地区城镇投资情况
图表:2009年1-4月各地区城镇投资情况
篇5
滚筒加速普及,定频大打价格战
面对消费需求的不断提高,功能单一的中低端洗衣机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高端洗衣机开始逐渐受到推崇。虽然从整体市场来看,目前波轮式洗衣机仍然处于相对优势状态,但作为市场高端的滚筒式洗衣机俨然已加快了普及步伐,逐渐为自己赢得了一方天地。据中怡康时代(CMM)监测数据显示,自2008年以来,滚筒式洗衣机整体市场的零售量比重以每年大约4个百分点的速度在持续上涨,截至2010年7月,市场比重已达到了23.0%。特别是在今年4、5月份,美的滚筒降价风暴,促使其比重直逼30%大关,进一步缩短了与波轮洗衣机的差距(见图1)。而与此同时,随着滚筒洗衣机的普及,各产品在价格、外观、技术等方面的差异性越来越小,产品同质化现象已日趋严峻。
图1 洗衣机市场分规格零售量比重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北京中怡康时代市场研究有限公司431城市4123家门店零售监测
众所周知,在产品同质化显著的领域,各厂商相互之间鏖战不断,后果必然导致价格战的发生。2010年美的率先以1499元的价格撕开滚筒市场,点燃价格战,其他厂商也纷纷接招,相互跟进。
而就在众多品牌强势角逐滚筒市场的混战时期,三洋、海尔、松下、LG等企业则纷纷将目光转向了变频洗衣机市场,期望以品质比拼来规避这场价格风暴。而这不仅在滚筒式洗衣机领域有所表现,亦有少数企业还将这种节能环保的科技手段应用到了波轮式洗衣机市场。由此可见,变频技术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一个新的机遇。
产业升级,变频洗衣机蓄势待发,悄然成为市场新兴力量
产业升级
近年来,在国家节能环保的大背景下,变频技术已在空调、冰箱产品中如火如荼的推广开来,同时这一技术也逐步被消费者所接受。从行业发展来看,变频洗衣机的技术应用已有6、7年的历史,主要涉及变频驱动控制和变频电机两个部分,经过了几年的摸索与发展,变频洗衣机已悄然成为市场的一股新兴储备力量。在美的降价风暴后,海尔、三洋便一改往日的“低调”。4月9日,海尔高调“零碳变频战略”,指出2010年全部滚筒产品和3000元以上的高端波轮机全部实现变频;6月28日,三洋亦“变频发展战略”,旨在到2011年实现滚筒产品及2000元以上波轮洗衣机全部变频化,由此掀起高端市场变频普及风暴。
产业要升级,技术上就得有革新。变频技术作为一项高新技术,顺应行业发展趋势,低碳、绿色,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变频洗衣机在性能上最大的特点就是静音效果明显,转速可以随衣物重量等情况得到适当调整,从而有效减缓响声和震动。此外,变频洗衣机在省水、省电方面的效率更高。一般来说,变频洗衣机的能效可比普通产品提高1/3,同时噪音降低,洗净程度也大幅提升。
变频市场现状透视
表1 洗衣机市场定变频变化趋势(零售量、零售额比重)
数据来源:北京中怡康时代市场研究有限公司431城市4123家门店零售监测
(2010YTD为累计到2010年7月数据)
纵观全局,变频市场涨势稳定,其零售量、零售额占比分别从2007年的0.7%、2.1%上升至2010年7月的8.1%、16.9%,净升7.4、14.8个百分点(见图1)。特别是今年4月份以后,涨势尤为明显,其零售量、零售额占比曾一度在5月飙升至9.8%、19.0%,这主要是源于美的滚筒风暴后,一些知名品牌纷纷转投变频市场,一时间变频市场成为了最后的“处女地”。
从分规格细分市场来看,变频作为一项高端技术,目前在市场上已应用于波轮、滚筒洗衣机,市场零售量占比分别为16.8%、83.2%,可见,滚筒作为高端产品更易吸纳变频这一高新技术。
从容积段来看,定变频市场之争主要集中在5.6~6.0公斤段,且在变频细分市场,变频波轮、变频滚筒在主容积段5.6~6.0公斤段上表现一致,分别拥有51.3%和51.6%的市场零售量比重。但变频波轮更偏向于大容积段,其在6.6~7.0公斤和7.6~8.0公斤段表现甚好,分别占有17.7%、18.1%的市场零售量比重,而作为变频滚筒,由于其占据大的市场销售份额,可以看出它在容积段上的表现基本与整体变频市场一致。(图2)
图2 2009~2010年7月变频洗衣机分容积段在市场中的表现(零售量比重)
数据来源:北京中怡康时代市场研究有限公司431城市4123家门店零售监测
从价格段上观察,2000元以下的变频洗衣机零售量比重仅占1.2%,而从2000元~4999元价格段,合计零售量份额则达到了71.1%,可见价格高亦是变频洗衣机一大特色。(图3)
图3 2009~2010年7月变频洗衣机市场分价格段零售量比重
数据来源:北京中怡康时代市场研究有限公431城市4123家门店零售监测
在2010年洗衣机市场高度活跃的大环境下,变频洗衣机市场也一改往日“润物细无声”的风格,各大品牌纷纷发力于此,高调推出变频普及策略,可见,变频洗衣机市场已蓄势待发。
变频已然成为高端产品的“代言人”,各大品牌纷纷聚焦于此,产业从价格战迈入技术大比拼阶段
伴随着产品价格战的逐步推进,变频洗衣机市场已日益成为企业高端形象的代表,这也预示着洗衣机行业将迈入技术大比拼阶段。企业要实现突破,价格战并不是最好的选择,而面向节能、环保的技术创新才是企业脱颖而出的制胜法宝。
品牌聚焦
图4 2009~2010年7月变频洗衣机市场品牌竞争格局(零售量份额)
数据来源:北京中怡康时代市场研究有限公431城市4123家门店零售监测
据中怡康时代(CMM)监测数据显示:目前专注变频市场的品牌共9个,且全部都是具有影响力和技术创新能力过硬的企业。海尔、LG变频市场两大巨头,分别占有36.54%、32.94%的零售量市场份额,其次是三洋、松下和三星,拥有17.94%、10.16%和2.11%的市场零售量份额(见图4)。另外,美的系中美的、小天鹅在2010年也加大了变频洗衣机的投入,分别拥有0.12%和0.05%的市场零售量份额,特别是小天鹅,其10款变频洗衣机均为2010年上市。而从整体市场来看,目前变频市场还是以外资品牌居多,市场零售量份额达63.3%,而反观国产品牌则有些差强人意。在这样一个靠技术求生存的时代,国内品牌如果还继续陶醉在定频洗衣机价格战中的话,那么技术鸿沟最终也会越拉越大。今天的优势,也终将会被明天的趋势所取代(图5)。
图5 2009~2010年7月变频洗衣机市场国内外品牌零售量份额对比
数据来源:北京中怡康时代市场研究有限公431城市4123家门店零售监测
技术聚焦
变频技术是企业发展的新机遇,也给洗衣机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首先要说的就是海尔,2008年以来与美国通用电器公司联合研发的S-D芯变频驱动系统,实现了驱动方式及电机结构的科技创新,使整机降噪和节能效果得到大幅提升,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LUXURII静音系列”;与此同时,主推变频的三洋也不甘示弱,其宽变频电机已成为贯穿三洋整个洗衣机产品线的标准技术,不仅结构合理,智能化程度高,而且还采用独特结构的DD直驱技术,大大提高了洗衣机质量;三星变频洗衣机自上市以来,表现也不俗,其产品具备了钻石内筒、银离子Ag+、热风清新、自动烘干、随心洗五大特点。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美的系”产品,在同富士通合作后,也加速了变频产品的开发和投放力度。小天鹅2010年新上市的“智臻系列”洗衣机,采用了每分钟高达1400转的TS-Drive变频驱动电机,并一举改变了传统的摔打洗涤方式,通过特殊节拍设计的左右精控运转,实现新型洗涤水流,大大提高衣物的洗净效果与均匀度;再者就是美的,其新上市的“智多星”变频波轮洗衣机采用先进的无刷直流变频电机,取消了碳刷部件,实现了大幅降噪效果,并且达到国家一级能效标准,节能环保。
纵观中外洗衣机市场,变频凭借其节能、降噪、高脱水转速的特点,为其在未来行业的发展谋得了一席之位,并促使行业技术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终端产品具备降价空间,变频普及前景乐观
从目前市场来看,价格是制约其普及的重要因素。首先,变频洗衣机技术含量较高,研发成本确实高,其次,各大厂商本身也希望借此技术获取更高的利润。
据中怡康时代(CMM)监测数据显示:2007年至今,变频洗衣机价格始终为市场最“高”层,与市场整体均价比较,是其2~3倍,换言之就是购买1台变频洗衣机就能够购买2~3台普通洗衣机。虽然2009年以后,随着市场投入的量产化加大,变频洗衣机价格开始有所下降,但对于普通百姓消费习惯而言,仍是价格不菲。因此,变频要普及,绝非一朝一夕之力。
图7 洗衣机市场价格分析
数据来源:北京中怡康时代市场研究有限公431城市4123家门店零售监测
随着企业对变频洗衣机的推崇,技术关的突破,量产化的增加,变频洗衣机的价格还将会进一步的下降,而变频机的发展本身也符合当前世界性倡导“节能、环保”,可以想象未来变频洗衣机的道路也将成为整体洗衣机前行的方向。
展望未来,变频洗衣机领跑行业新技术
篇6
关键词:次贷;信用评级;评级机构
中图分类号:F83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8)-09-0081-02
一、美国次贷危机概述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导致全球金融市场大幅震荡,造成此次次级债危机的触发动因是由于美国基准利率连续上升和房价下跌。从美国次级债的运作过程来看,初期穆迪或标普只给予证券化次级债产品BBB以下评级。但是,经过投资银行的“金融创新”,最终穆迪、标普给予了高级品CDO评级为AAA。这样,经过包装后的高风险的次级债纳入了大型投资基金以及外国投资机构的视野。此后,CDO的衍生物比如合成CDO、CDO平方等获得了快速发展。其中,风险非常高的合成CDO,也获得穆迪、标普AAA评级。
二、造成次贷危机的原因
1.金融创新产品缺乏风险控制
证券化是20世纪金融市场最重要的创新之一。房地产金融机构为了迅速回笼资金,以便提供更多笔抵押贷款,在投资银行的帮助下实施证券化。投资银行以中间级MBS为基础发行的债券,被称为担保债务权证(CDO)。经过层层包装,优先级CDO大多能够获得AAA评级,重新赢得稳健型机构投资者的青睐。投资银行在实施金融创新的同时,缺乏风险控制是造成此次次级贷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
2.评级机构合谋
信用评级公司的失误是美国次级债危机的根源之一。主要是因为评级机构同时参与衍生产品的设计并为其提供信用评级,评级机构面临明显的利益冲突,丧失了独立性。大基金的投资品种的范围选择,是以信用评级公司的评级为投资依据的。而信用评级结果若缺乏公信力,信用评级公司一味迎合市场需求,势必影响国家金融安全。
3.信用监管缺位
导致次贷危机评级结果出现问题的另一个原因是经济体系信用监管的缺位,而这一职责的履行者应当是政府,而美国政府疏于监管也是造成次贷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著名的“安然事件”、“安达信倒闭”源于注册会计师行业缺乏监管。安然大厦的坍塌,已是前车之鉴,而信用评级行业的监管缺位是否会促成另外一个又一个的“安然”、“安达信”呢?我国目前信用评级机构没有统一的归口管理部门,行业多头监管,同样不利于信用评级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金融创新风险防范
1.金融产品创新防范措施
从早期迈克尔・米尔肯债券到现在的次级债,共同特点都是基础资产质量存在问题。无论如何打包、重组,垃圾资产的本质不会改变,小规模地以此类资产展开创新,可以满足少数风险偏好高的投资者需求,如果规模失控,将会带来较大的风险,因此必须严格控制金融创新基础资产的质量。
随着金融技术与模型的复杂化,新型结构产品不仅让投资者难以理解,甚至设计者也对其内在的风险收益结构产生模糊。过于追求金融产品技术的完美性,脱离了与现实风险收益的联系,风险被放大的可能性便会增加。对我国来说,首先要明确以优质资产来衍生出新产品,不良资产始终只能作为补充,同时要注意优质资产也是可能变化的风险。
2.机构创新防范措施
金融机构创新核心问题是关注混业经营风险。在次贷危机中,许多欧美银行由于表外证券业务损失惨重,不得不压缩信贷业务,导致银行体系流动性紧张,这也是危机的萌芽因素。在国内各界对混业经营的热情普遍高涨的情况下,次贷危机敲响了新的警钟,提醒我们必须充分估计到混业经营的风险。
混业经营将给金融业带来更多投融资方式,促进金融业的全面繁荣。但我们必须充分估计到其潜在的风险。作为金融业的微观主体,所追求的依然是成为主营业务突出、专业优势明显的金融服务机构,而不是无所不包的全能银行。
3.金融制度创新防范措施
从金融制度创新来看,最重要的就是监管制度。在对次级债危机的剖析中,缺乏政府监管是重要因素之一。面对复杂的金融产品和机构,各国政府都面临如何加强监管。在我国,原本监管体系就亟待完善,加快创新的大趋势使监管改革的压力更大,某种程度上“监管先行”才能创立最重要的危机防火墙。
评级机构在职能上的内在冲突,不但要求评级机构自身强化内部管理,而且需要外部监管机构进行有效的监管。监管部门通过制度的制定和定期不定期的检查,确保评级机构与债券发行人、债券承销商、投资者之间不存在利益关系。针对结构性金融产品的复杂性和特殊性,设置有别于一般企业债券的监管措施和要求。
金融活动是为了更好地利用风险,改善人们的生活,风险存在并不意味着金融危机的产生,在金融创新成为风险积累的主要途径下,建立多层次防火墙,避免风险积累和全面支付的危机爆发,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面临的考验。
四、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的启示
1.加强公司治理
评级机构的最大作用在于能缓解证券发行人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降低投资者的信息搜寻成本,如果评级机构在评级作业中,不能严格保证其评级的独立性,将会带来严重的问题。在美国次贷产品中,由于直接参与次贷衍生品的设计并为其提供评级,评级机构存在明显的利益冲突,丧失了评级机构的独立性。
我国信用评级机构应加强公司治理,从而进一步提高评级流程的独立性和公正性。评级机构采取的“发债人付费”的商业模式历史悠久,并已为市场广泛接受。这种模式令评级机构能够将评级信息免费提供给市场。为进一步提高我国信用评级的独立性,建议信用评级机构采取以下措施:
(1)设立专门部门负责处理发债人、投资者、雇员和其他市场参与者提出的利益冲突事项和分析、治理流程相关问题。
(2)聘请外部公司对信用评级的合规性及治理流程进行独立评估。
(3)实行分析师定期轮换制度,从而保证他们向评级委员会所作的建议不会受到其与被评者长期工作关系的影响。
2.增强信用评级分析能力
资产证券化使贷款成为具有流动性的证券,在盘活金融资产,改善资产质量,提高银行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我国金融资产证券化尚处在萌芽阶段,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成熟,资产证券化产品势必获得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尚不完善,如违约历史资料匮乏,评级技术和方法尚在完善之中。因此,评级机构应在评级实践中,不断改进评级技术和提高评级业务能力。
我国信用评级机构应进一步增强分析能力,其中既包括跟踪现有评级的能力,也包括向投资者提供信用风险之外更广泛的内部分析的能力。虽然不同资产类别具有可比性,违约风险仍然是我们评级关注的重要评级指标,但相似受评证券的市场表现可能有着天壤之别。因此,在保持传统评级分析方法之外,建议信用评级机构关注包括流动性和价格波动性在内的非违约性风险,因为这种风险能够影响受评证券的估值和市场表现。
3.加强信用评级预测能力
在此次次贷危机中,国际三大评级机构未能及时地对次贷市场的风险予以揭示,而当风险显现时,又大范围地对级别进行快速调整,从而对市场造成了冲击。信用评价的本身应该是在对企业过去经营、财务、资信情况评价和评估的基础上对企业未来偿债能力的一种预测。所以,在对被评对象进行信用评价时,应重视对其未来情况的预测,并及时跟踪和反映企业信用变化趋势。
(1)重视企业未来发展前景
在信用评级中,应当把将来的风险因素放在第一位,不允许以企业目前的繁荣淡化这一重要而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2)企业成长性预测
注重分析企业规模的变动特征、扩张潜力及企业近年的规模扩张速度。若企业扩张过快,这将给企业流动资金需求带来较大压力的同时,也将给企业经营带来很大的波动。因此,评估人员须纵向比较企业历年的销售、利润、资产规模等数据,把握企业的发展趋势,了解其行业地位的变化。
(3)企业收益率预测
信用等级的评定是综合地研究、分析与企业偿债能力有关的要素。最主要是考虑企业能否用将来实现的利益偿还企业债务的本息,是否有安全的收益力,这是评价企业未来偿债能力最重要的着眼点。
(4)企业在行业中的未来发展趋势
对具体企业的研究,应看其在行业中的地位、产品构成、产品的特征及竞争力、技术等级和开发能力、贩卖能力和购买能力等。通过分析企业的未来发展前景、企业成长性预测、收益率预测及依靠财务报表进行预测等方式,信用评级机构能够及时跟踪和反映企业信用变化趋势。
4.提高信用评级透明度
我国信用评级机构,要充分汲取次贷危机的教训,反躬自省,全面审视评级业务,并采取多项措施进一步提高自身独立性,强化评级流程,提高评级透明度,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投资者。我国信用评级机构在开展证券化评级工作时,建议提高结构性证券资产评级的透明度,以便投资者更好地对风险作出判断。建议采取下列措施:
(1)对证券化工具的评级增加“标识符”,令市场明确意识到该评级对象为证券化的证券或新型证券。
(2)在评级报告中增加“情况假设”,以解释重要评级假设和突发事件对评级的潜在影响。
(3)与发债人和投资者合作,加强结构证券基础资产的信息披露(针对某些结构化证券,考虑对发债人适用更严格的最低披露标准以备评级)。
五、塑造民族品牌评级机构
篇7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高技术行业正成为所有产业的核心。高技术企业作为该行业的载体,成为企业最具活力的部分。外资通过国际间接投资影响我国企业发展。采用平均股价法和累计平均收益率法,研究我国高技术上市企业外资中短期效应。采用平均股价法得到,外资股份变动是其他股东变动的调节剂,一定程度上稳定股票市场。采用累计平均收益率法得到,外资股份没有在中短期对企业收益起积极作用,但对股票市场起调节剂的作用。
关键词:
高技术;企业;中短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2000102
0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高技术行业正成为所有产业的核心。高技术企业作为该行业的载体,成为企业最具活力的部分。在我国,高技术面临严重的资金缺口和融资困境。企业上市是解决资金困境的重要途径。外资通过国际间接投资影响我国企业发展。研究我国高技术上市企业外资效应,对我国高技术上市企业融资具有重大意义。
1高技术上市企业范畴
本文结合股票市场行业分类,将电子类,机械、设备、仪表类,石油、化学、塑胶、塑料,医药、生物制药,其他制造业,通信及相关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相关设备类,计算机应用服务业,综合类称为高技术上市企业。
2高技术企业和行业发展现状
高技术企业发展迅速。从2003年20796家发展为2010年48472家,增加一倍多,营业收入从2004年起突破一万亿元,到2010年已突破五万亿元,且每年增长速度加快,净利润也从2003年不足一千亿元增加到2010年2599亿元,增加三倍多。根据科技统计报告,我国高技术产业规模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以2010年为例,我国高技术产业总产值达到50461亿元,对制造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为10.7%。2010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实现11621亿元。从高技术各产业看,电子和通信设备制造业增加值达到5808亿元,占整个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比例为50%。从五类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的增幅看,医药制造业和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其余三个行业增幅都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
3高技术上市企业概况
高技术上市企业已初具规模,为我国证券市场增添生机和活力。到2011年10月,按上市企业所属行业划分,电子类78家,机械、设备、仪表类261家,石油、化学、塑胶、塑料187家,医药、生物制药115家,其他制造业14家,通信及相关设备制造业48家,计算机及相关设备类16家,计算机应用服务业60家,综合类103家,共计882家。企业数超过100家的有机械、设备、仪表类,石油、化学、塑胶、塑料,医药、生物制药,综合类。企业数超过200家的有机械、设备、仪表类。企业数不到50家的有其他制造业,通信及相关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相关设备类。在882家高技术上市企业中,电子类占比9%,机械、设备、仪表类占比9%,石油、化学、塑胶、塑料占比21%,医药、生物制药占比13%,其他制造业占比2%,通信及相关设备制造业占比5%,计算机及相关设备类占比2%,计算机应用服务业占比7%,综合类占比12%。
4我国高技术上市企业外资中短期效应研究
外资股份作为企业发展的资金来源,和其他资金来源比较,有三点特征。第一,如果该外资股份是以谋取股票市场利益为目的,那么该资金有最活跃的投资行为,因为外资可以在不同国家地区中反复交易,股权的变动肯定是短期行为。第二,如果该外资是以获取本土企业或市场为目的,那么它将发挥超出资本的作用,随之带来的是外溢效应,此类资金在总股本中占重要地位,且企业投资人会积极增加股份以获得更高的控制权。第三,如果该外资投资目的介于两者之间,即为中短期投资行为,此类外资比较常见。本文将研究高技术上市企业外资中短期效应。外资股份在进入和撤出高技术上市企业前十大股东的行动一致,在2007年12月到2011年12月中,波动较大的起点为2009年10月,从这一季度开始,如果外资股份占比不稳定,便会频繁进入和撤出前十大股东行列,且各重要外资股进入和退出的行动一致。所以,本文将研究2009年12月到2011年12月前后近两年股价的波动情况,即研究外资中短期效应。本文将高技术上市企业分为波动组(在研究过程中,外资股份频繁进入和退出高技术上市企业的前十大股东行列)和稳定组(在研究过程中,外资股份在高技术上市企业的前十大股东中占比保持稳定)进行比较。主要研究方法是平均股价法和累计平均收益率法。
4.1数据来源和样本选择
根据外资股份占比波动情况,本文设定研究时间为2009年12月10号到2011年12月10号,即在外资股份频繁进出前十大股东的前后两年,整理和收集此时间段我国高技术上市企业的历史价格,并根据以下标准进行选择。
(1)样本企业都来源于高技术上市企业,企业前十大股东中在研究过程中有外资股东。
(2)外资股份占总股本的比例在5%以上,在此以下的认为外资股份变化对企业发展和股价变动较小,且此类外资股极不稳定,予以剔除。
(3)研究过程中历史股价数据不齐全的企业予以剔除。
(4)研究过程中上市企业发生重大事件,严重影响股价波动的企业予以剔除。
根据以上标准,本文在37家高技术上市企业中稳定组选取11家企业,波动组选取12家,共计23家企业。
4.2实证研究
4.2.1平均股价法
比较波动组,稳定组和上证指数中短期平均股价变化趋势得到,第一,三者在变化趋势上基本一致,在t0时,股价开始下跌。从中短期看,外资股份存在没有改变上市企业股价变化,股价还是随着大盘的变化而变动,这是由于高技术上市企业外资股份比例大多数只占10%左右,这一比例和其他大股东相比,不能导致股价突变,尽管外资股份频繁进入或退出前十大股东,但从长期看,股价受到的影响不是很大,其他股东完全取代外资股份,外资股份既没有影响股价突变,也没有影响股价变化趋势。第二,从发展趋势看,稳定组比波动组更接近于大盘变动,显然,股东稳定和股权结构稳定是保证股价不异常波动的条件,即使其他股东完全取代外资股份,但股东反复波动会导致短期股价异常变动。第三,波动组股价变动幅度较稳定组和大盘更小些,这反应外资股份作为活跃资本有调节股票市场的作用,虽然从短期看外资股频繁变动导致股价异常变动,但从中短期看,这种变动是其他股东变动的调节剂,因为股票市场是活跃的,股东会根据预期调整股票持有量,正是各股东博弈推动股票市场发展。
4.2.2累计平均收益率法
为剔除不同股价的差别,本文采用累计平均收益率法。从波动组,稳定组和上证指数中短期累计平均收益率看,三者相似度增加。显然,外资股份作为占比较小的股东没有在中短期对企业收益起积极作用。这是由于外资股份占比较少,和其他大股东相比显弱势,另外股票市场大盘变动影响力大,各股票在大盘驱动下发展,很少出现异常现象。从中短期看,外资股份的频繁变动是股票市场剂,当其他大股东退出市场时,外资股份保持不变,甚至扩股获得更大利润。当其他大股东进入市场时,外资股份撤股,保持市场平衡。外资股份频繁波动不仅没有造成股票市场剧烈波动,反而保证市场能健康发展。这对于上市企业具有重要意义。
5结论和建议
本文采用平均股价法研究外资中短期效应得到,其他股东取代外资股份,但外资股份变动是其他股东变动的调节剂,一定程度上稳定股票市场。采用累计平均收益率法研究外资中短期效应得到,波动组,稳定组和上证指数变动相似度增加,显示外资股份没有在中短期对企业收益起积极作用,但对股票市场起调节剂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有昌.现代货币危机理论及其启示[J].财贸经济,2010,(3):1118.
[2]何国通,谢湘生.信息不对称与货币危机传染模型[J].商业研究,2002,(4):46.
[3]安德鲁・贝尔格,埃杜尔多・波伦斯廷等.预测国际收支危机早期预警系统的作用[R].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1.
[4]特里芬.黄金与美元危机自由兑换的未来[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12).
[5]时建人,郭恩才.关于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实证分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6):17.
[6]王春峰.金融危机―理论与模型[J].天津大学学报,2011,(3):25.
[7]沈中华.银行危机与货币危机真是共生的吗?[J].金融研究,2010,(6):1122.
[8]吴丽华.我国适度外汇储备量的模型与外汇储备管理[J].厦门大学学报,2010,(4):69.
篇8
关键词:烟草产品;出口波动;影响因素;CMS模型
中图分类号:F752.6;F326 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是烟草生产和消费大国,多年来烟草行业不仅通过财政纳税、创汇效应等直接推动了我国经济增长,而且也间接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一定程度地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2010年上半年,全行业实现卷烟销量2 519.5万箱,同比增长3.5%;卷烟批发销售总额4 461.4亿元,同比增长16.7%;烟草制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6%,也都高于2009年同期增长水平。
从1995年至今,我国烟草出口量基本上每年都大于其进口量。20世纪末,我国烟草出口经历了一段较长的衰退期,出口额从1995年的9.99亿美元降至2000年的3.02亿美元,而此期间的烟草进口额也从3.59亿美元降至2.04亿美元。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烟草的进出口状况都逐步地发生了转变。2010年,我国烟草总出口额达10.20亿美元,进口总额也上升至7.91亿美元。虽然如此,我国烟草行业的竞争力却一直处于比较弱势的状态,贸易竞争力指数(TC指数)从1998年的0.69降至2010年的0.13,这已严重影响了我国烟草出口贸易的发展,情况不容乐观。
现今世界烟草工业已被菲莫国际、英美烟草、日本烟草、帝国烟草等四大跨国公司垄断,我国烟草公司无论在规模还是影响上都望尘莫及。近年来各国都在利用多种经济政策做大做强本国烟草集团,其总的发展趋势是:经济补贴逐渐减少,技术支持逐渐增多;政策保护逐渐减弱,市场竞争逐渐增强,而我国烟草行业依然存在结构性矛盾突出,行业整体素质低下等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烟草行业出口波动进行分解分析,找出其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以期为我国烟草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参考。
二、文献综述
烟草行业作为我国第一利税大户,也是创造财富最多的行业。近几年,国内很多学者对该行业贸易状况进行了深入研究。王海燕(2006)从广义质量标准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我国烟草行业应该推行以产品质量为标准的隐性垄断替代行政管理的显性垄断,实现行业管理高端智能的隐性化,从而完成对国内烟草市场的高端控制[1]。曾进和金(2007)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模型,揭示了我国烟草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效率问题,结果显示烟草企业在中国企业500强的整体(平均)排名一直徘徊在250名以下,而对这些企业按照运作效率排名与按照经营业绩排名的结果却大相径庭,即存在部分企业经营业绩保持很高,但运作效率却不断下降的现象[2]。
对于烟草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方面,胡峰(2008)深入分析了《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对我国烟草业发展的影响,认为《公约》在压缩中国烟草业生存空间,对其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也为其开拓了更为广阔的海外市场。所以,烟草行业应当及时转变认识,提高对《公约》的认知程度,积极支持和配合政府,使《公约》在中国得以顺利实施[3]。李穗明和朱立(2009)从产业组织结构入手,对近年来烟草产业整合所带来的市场绩效变化情况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了烟草产业整合对行业发展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作用[4]。杨笑和吴军(2010)认为我国卷烟出口贸易一直处于世界较低水平的原因,除了世界控烟大环境和国际烟草总局针对“易回流”现象做出的进一步宏观调控之外,中国在品牌知名度和集中度、自主核心技术、专卖市场的保护和管理方面都有待进一步提升[5]。林峰(2010)基于目前我国烟草制品出口面临的绿色壁垒现状,采用数字对比、案例分析等方法,深入分析了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烟草制品出口贸易的多层次影响,并结合实际情况,从企业层面对我国烟草制品出口境况的改善提出建议[6]。
上述文献从多种角度分析了我国烟草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不同情况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但是到目前为止,很少有学者从整体上讨论我国烟草行业对外贸易总量在增加,而竞争力却逐年减弱的原因。本文将利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对此现象做出深层次的解释,并针对如何提高我国烟草整体竞争力的问题给出相关政策启示。
三、实证分析
(一)CMS模型简介
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onstant Market Share, CMS)最开始是由Tyszynski(1951)提出,又经过Leamer、Stern和Milana多次修改完善,现已成为研究贸易波动和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计量模型之一。CMS模型主要有两个用途:一是用来分析出口贸易波动,如胡求光、邱晓红(2008)对我国水产品出口波动的实证分析;二是用来分析出口竞争力,如Kevin Z Chen和Yufeng Duan(2000)对1980-1997年加拿大农产品在亚洲市场上竞争力的研究[7]。近期一些学者对CMS模型进行了二阶分解,有效地增强了模型的解释力。
(二)模型的设定与效果含义
本文构建了一个用于研究烟草出口贸易波动的二阶分解CMS模型,将(1)式中的结构效果、竞争效果以及二阶效果进行了进一步分解,如(2)式所示。在二阶分解时对中国和世界市场做出如下假定:①中国烟草出口结构不变;②世界烟草产品的需求结构不变;③中国烟草的出口竞争力和出口商品结构等同于世界烟草出口市场。
一级分解公式为:
(三)模型的结果分析
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前,烟草行业的出口一直处于不景气的状态,1995年到2000年之间,烟草总出口额下降3.49亿美元(见表2)。2001年之后,我国烟草出口出现大幅度攀升,2001年至2005年间,出口总额上升2.26亿美元。2006-2010年,我国烟草出口额持续增长,5年内增长了3.90亿美元。
模型结果显示,1995-2000年间我国烟草出口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整个世界对于烟草的需求不高,结构效果占82.27%,而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国烟草行业的竞争力在逐渐的降低,作用效果占63.77%。在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我国综合实力的增强带动了烟草行业竞争力的逐步提升,竞争效果占55.83%,而烟草竞争力的变化和世界烟草需求的交互影响对我国烟草出口的促进作用也比较明显,占35.45%。2006年之后,在世界控烟的大环境下,各国烟草行业都在利用多种手段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相比之下,我国烟草的竞争力就显得不足,烟草出口的增加主要是由于世界需求的增加,效果占比是60.24%。对于我国烟草行业出口额的波动,可以基于结构因素、竞争因素和交互因素等三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1.结构因素对中国烟草出口额波动的影响。在2000年以前,世界烟草需求的减少对我国烟草出口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市场效果方面,即我国明显地表现出更集中地向慢速增长的市场出口烟草。在2001-2005年和2006-2010年间,增长效果突显地更加重要,分别占56.84%和37.56%的比重。从商品效果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我国近几年更集中地出口慢速增长的烟草产品。10多年来,我国烟草制品的出口一直慢于烟草原料的出口,烟草产品出口总量增加缓慢,优化烟草产品的出口结构将是一项需要不断加强的长期任务。
2.竞争因素对中国烟草出口额波动的影响。我国烟草产品国际竞争力不强一直是阻碍我国烟草出口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前,我国烟草的整体竞争效果是负值,而且我国烟草产品的出口在大幅度下降。加入WTO之后,我国烟草的整体竞争效果从2001-2005年的32.72%增长到2006-2010年的50.77%,国际竞争力有所提高,负值的具体竞争效果表示我国烟草出口结构的变化已不适合国际市场需求的变化,从而对整体竞争力起负面影响。另外,从显示性比较优势(RCA)指数角度,也可以得出类似的结论。近几年,我国烟草产品的出口比较优势逐渐地降低,由1995年的1.36降至2010年的0.27(如表3所示),这充分表明我国烟草出口的国际竞争力亟待提升。
3.交互因素对中国烟草出口额波动的影响。除具体竞争效果外,另一制约中国烟草出口增长的因素是动态结构残差。从表2中可以看出,各阶段的纯二阶效果和动态结构残差均为正值,这表明,中国烟草在世界进口需求增长较快的产品市场上拥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在世界进口需求增长较慢的产品市场上,中国烟草的国际竞争力提高缓慢。整体而言,2006-2010年与2001-2005年相比,有逐步减弱的趋势(其动态结构残差由18.14%降低至2.41%),说明其交互影响作用有待巩固加强。
四、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本文利用二阶分解的CMS模型,从多个维度分别考察了1995-2010年间中国烟草产品出口波动及各影响因素的作用强度和变化趋势。本文发现:从出口波动的趋势上看,基本上可以将1995-2010年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持续衰落期(1995-2000年);二是入世调整期(2001-2005年);三是恢复增长期(2006-2010年)。根据不同阶段烟草产品出口波动的CMS模型分解结果,决定中国烟草产品出口波动的主导力量是不断变化的全球烟草出口结构,竞争力是影响出口波动的次要因素,而两者的交互效果是影响出口波动的第三位因素。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的不断改革调整,烟草行业已经开始逐渐地适应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二阶交互效果逐步有所改善。从趋势上看,商品结构因素对中国烟草出口变动的负面影响愈发明显,其中包括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在内的烟草出口结构。由于出口烟草原料比重偏大和出口市场的过度集中,在多数时期制约着中国烟草出口的增长。从变化趋势上看,中国烟草出口竞争力是趋于下降的。在中国,烟草产品作为劳动密集型产品一度被认为具有比较优势,但实际上,这种建立在由要素禀赋决定的比较成本差别基础上的比较优势表现得并不明显。一种可能的解释是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化与非农产业发展迅速,致使国内资源要素的机会成本不断上升,引发了劳动力价格和土地价格的不断上涨,使过去烟草产品所依仗的出口成本比较优势逐渐消失。
与此同时,决定竞争力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出口产品的质量和品质,并没有很好地达到目标市场的要求,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出口成本低这一比较优势的发挥。现阶段中国烟草产品出口过分依赖世界出口结构变化的状况,终究会因为市场需求的波动,而给中国烟草产品的出口稳定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这已从不同时期我国烟草产品出口的波动中得到印证。因此,上述结论对于我国烟草产业政策的制定有如下的启示:要保持中国烟草产品出口的稳定增长,必须在迎合市场需求的同时,着力挖掘出口竞争力和出口结构对烟草出口增长的积极作用。这就必须在稳定现有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实施开展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扩大对欧洲、北美市场的出口,开拓拉美、非洲、中东等新兴出口市场;并且要优化烟草产品的出口产品结构,逐步降低初级产品的出口比重,相应提高烟草制品的出口份额;创新产品技术,提升以质量和品质为内涵的烟草产品出口竞争力,化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
注释:
① 参见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comtrade.省略/db/.
参考文献:
[1] 王海燕.广义质量标准下的我国烟草企业组织效率[J].经济管理,2006(7):78-80.
[2] 曾进,金.我国烟草产业效率问题透视:基于DEA视角[J].经济问题探索,2007(7):130-134.
[3] 胡峰.论《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对中国烟草业发展的影响[J].国际贸易问题,2008(8):124-128.
[4] 李穗明,朱立.中国烟草产业整合的市场绩效分析:1998-2007[J].管理世界,2009(7):10-14.
[5] 杨笑,吴军.中国卷烟出口贸易近况及问题分析[J].中国外资,2010(3):4-6.
[6] 林峰.绿色壁垒对我国烟草制品出口的影响与对策探讨[J].企业导报,2010(8):10-11.
[7] Kevin Z. Chen and Yufeng Duan. Competitiveness of Canadian Agri-Food Export s Against Competitors in Aisa: 1998-1997[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Food & Agribusiess Marketing,2000(11).
On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China′s Tobacco Product Export Fluctuation
ZHANG Jia-qing, ZHOU Chao
(School of Business,Jiangnan University, Wuxi 214122,China)
篇9
今年以来,改革继续朝着市场化方向阔步前行: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营改增试点在全国推开、上海自贸区正式挂牌、公司注册资本登记门槛降低等稳步推进。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这一重大提法,为纺织行业全面落实全会提出的各项改革任务,开创改革发展新局面,提供了行动指南。对此,行业要紧紧把握市场发展的新趋势、新变化,来着力改造提升行业传统的营销模式、生产模式以及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从而更好更快地实现行业的转型升级。
首先,推动行业转型升级要注重互联网营销模式的积极推广和应用。要实现行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离不开营销环节的顺畅消化,企业生产出的各种纺织服装产品,说到底还是要通过各种营销途径销售出去。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国的网民数量已经接近6亿。2012年,我国网络零售额突破万亿元人民币,并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电商市场。预计,今后我国网购市场有望保持32%左右的年均增速,到2015年规模将达3.3万亿元。一批优秀的电子商务企业包括阿里巴巴、淘宝、京东、当当网开始逐渐崭露头角,规模经济效应开始发威,大幅降低了每单交易的营销、仓储、物流等成本费用,并借此开始深入整合优化产品供应链,将品牌商、制造商、经销商有效整合密切协作,提高了整体供应链的效率。同时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快速普及,移动网购业务迅速渗透到广大消费者的生活当中,并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势头。
可以看到,随着互联网及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广泛推广应用,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对传统零售行业的价格体系、服务方式、品牌建设等方面已经产生了强烈的冲击,通过移动互联网,可以实现线上线下信息的实时沟通,消费者也可以自由地实现购买行为在线上线下的转换。因此,在面向未来的全渠道零售时代,移动互联网的作用,很可能将是关键性的。移动互联网+产品设计+数据挖掘+云计算平台,将极大地扩展纺织服装企业对用户体验的认知。谁能创造性地应用网络的威力,谁就有可能掌握赢得下一场革命的“密码”。
其次,推动行业转型升级要注重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生产模式的广泛推广和应用。当前,世界经济正在从传统经济向知识经济快速转变,个性经济的重要性一定程度上已经超过了规模经济。在纺织工业三大终端消费产品领域的服装行业中,消费者越来越不满足于各个企业批量生产出来的成衣,他们的购买意识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品牌文化理念和最新流行趋势的影响,对服装的个性化要求越来越高,量身定做的置衣方式进一步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服装市场“多品种、小批量、高质量、快节奏”的特点日益明显。服装企业服务的对象是人,服装企业要迎合市场,借助于自动化和信息化等高新技术对企业的改造提升,服装企业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即善于把传统制造业与互联网相结合,打破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界限,让消费者参与到产品的决策中来,以形成新的消费趋势革命。要想在实现规模生产又满足大批客户量身定做的需求的同时,还要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产生更高的经济效益,就要改变现有的生产模式。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服装制造企业已开始采用“小批量、个性化”定制生产方式,包括高端客户的服装定制,集团客户的服装定制,面向来样加工以及零售商订货的服装定制等。大规模定制及个性化定制是一种既能满足批量生产又能实现量身定做功能的快速生产模式,它不仅能解决对服装的个性化、反应快等问题的需求,而且能使企业降低成本,从而实现顾客与企业的双赢,采用服装大规模定制技术改造纺织服装行业传统生产模式势在必行。比如山东红领、宁夏汇川等企业,就是通过率先采用信息化技术改造传统的生产模式,变为个性化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能够大幅提高服装的合体性要求并起到对市场的快速反应,从而获得市场的广泛认同。
因此,通过将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生产模式及技术在行业内广泛推广应用,既是行业发展大势所趋,也可以快速推动行业整体效益提升和实现行业转型升级。
最后,推动行业转型升级要注重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信息化改造和提升。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进步和在各个行业生产企业中的广泛应用和推广,企业已经普遍重视起用信息化改造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从管理中挖效益,对市场快速反应、对生产链、供应链的优化提升,通过实施信息化、数字化、标准化的企业发展战略达到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效果。按照产品生产工艺顺序来说:首先是面辅材料的研发,如有的企业着重从产业链上游的面辅材料进行技术攻关,比如材料的质地、花色以及功能开发广泛应用信息化技术来实现。
其次是服装版型设计能力的提升,过去是打板师和设计师通过人工在把握,现在则可以运用智能三维人体扫描仪器及软件,更合理快捷地完成任务,并且借助软件库,可以让消费者根据自己体型、脸型、肤色、气质和兴趣喜好等选项来选择适合自己着装和穿戴风格的服装,避免不正确的着装给消费者带来各种困扰,从而提升消费者的生活品质。
篇10
关键词 轨道交通制造企业 网络 竞争情报
中图分类号:G350 文献标识码:A
Business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Sources Based on Newwork
——Take Rail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as an example
XIANG Dongyun, LI Na
(CSR Zhuzhou Electric Locomotive Co., Ltd., Zhuzhou, Hu'nan 412001)
Abstract Combined with Chinese rail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current international status and the necessity of obtaining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elaborated on rail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sources network of rail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to get to work with some reference.
Key words rail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network;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1 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的国际地位
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较为完整的研发、制造和服务体系,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研发能力显著提升、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形成,为我国轨道交通运输业提供了重要的装备支撑与保障。在国际上,实现出口市场由亚非拉向欧美澳的跃升,开创了中国铁路机车进入欧盟、中国铁路货车驶入欧美发达国家、中国高铁大部件出口欧洲、中国地铁车辆首次专供世界杯及奥运会的历史。据铁路行业国际权威战略咨询公司德国SCI Verkehr公司2013年初的研究报告,2011年,中国北车和中国南车分别以营业收入第一、第二位的优势超越了以前稳居行业全球前三的庞巴迪、阿尔斯通、西门子公司。
2 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获取竞争情报的必要性
竞争情报是关于竞争环境、竞争对手和竞争策略的信息和研究。企业竞争情报能使企业了解竞争对手,及时发现市场的潜在威胁和机会,对市场作出灵活的反应,在迅雷行动中抢占市场先机;能为企业并购、投资、竞争领域选择等战略决策提供情报支撑作用;能实现行业技术跟踪,把握行业最新技术发展和竞争对手的技术研发动态。
全球轨道交通装备行业当前市场容量为1430亿欧元,权威行业研究机构预测2016年之前具有年均增长率3.3%的广阔前景。面对全球快速扩张的轨道交通市场,未来要想占有理想的国际市场份额,必须全方位、动态性地把握同业巨头和潜在竞争对手状况,洞悉全球行业发展变化趋势。因此获取行业竞争情报成为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的重中之重。
3 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竞争情报网络来源
在竞争情报体系中,获取信息虽然只是实现竞争情报功能的第一步,但也是最基础的一步。没有信息来源,就谈不上情报整理、加工和分析,更无从提炼出竞争情报。
在互联网为主导的资讯时代,企业竞争活动日益依赖于互联网和数字信息,网络渠道已成为获取竞争情报的重要来源之一。笔者根据多年的行业工作实践,总结出了获取同业情报的以下网络渠道。
3.1 企业门户网站
互联时代,企业往往通过其门户网站来展示产品、宣传优势,但门户网站所披露的信息又往往又成为挖掘企业情报的重要来源。以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巨头之一庞巴迪公司的门户网站为例,(1)主页中的 “About Us”,介绍了公司的发展历程、行业地位、产品种类、产能、现有员工数;(2)打开主页中“Investors”入口,就可找到公司简介、年报及财务报告。作为上市公司,其年报和财务报告中的信息量大且真实,年度销售额、利润和利润率、研发项目和投入费用、新签订单、在手订单总额、产品最新用户、区域市场分布、员工总数及研发人员占比、管理层异动、机构重组、合作并购、新产品及其市场定位、公司未来展望等方面信息渗透于篇幅庞大的年报中。在对标行业国际先进企业的过程中,这些数据和资料能为企业制定战略发展目标提供借鉴和参考。(3)主页中 “TRANSPORTATION”栏目,详细介绍了系列产品和服务类型、各型产品的主要技术参数和关键技术特征、在全球各大区所交付的项目、当前和潜在供应商;(4)主页中的 “Media Center”,公司经营的最新动态信息。包括新签订单、最新技术成果展示、结构重组、所参与的行业重大活动等情报。可以从新签订单的总值和产品总量推算出每节车的单价,为同类产品的投标报价提供可比性数据。(5)从主页“Worldwide Presence”入口,可以查到公司在世界各国所建立的办事处、工厂或研发中心。总之,通过其门户网站,可以深入挖掘出竞争对手大量信息情报。
3.2 行业网站
行业网站的情报资源一般对行业产品、企业信息进行全面、系统的介绍,市场行情报道也非常迅速。国内的行业网站,比如中华铁道网、铁路科技与经济信息网、世界轨道交通咨询网等,是网上获取中国甚至全球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信息的重要渠道。国外的行业网站有国际铁路联盟、欧洲铁路联盟、国际铁路公报、国际铁路杂志、铁路技术、欧洲铁路评论、地铁杂志、铁路传令官等,这些网站对行业产业环境、技术、市场、公司动向等方面的信息更新频率很快,是及时、全面获取行业重大招投标、新合同、新技术、新产品研发试制、行业展览会、技术研讨会、企业结构重组、企业投资并购合资信息的重要来源。
3.3 行业咨询机构网站
行业咨询机构的网站既有行业重大信息的动态更新,有的还建立了行业信息数据库,市场分析报告概述。因为其研究领域的专一性,其数据可信度较高。比如德国咨询公司SCI Verkehr的网站,有Raildata Newsletter栏目,它以每周一期的方式提供行业要闻、制造商、运营、机车车辆、基础设施/系统技术、行业重大会议和展览、招投标等重大信息;Multi-client study板块提供其所有研究报告名单以及各研究报告从目录到内容节选介绍,是对比性地购买行业优质专题研究报告不可忽视的选择。
3.4 网络数据库
网络数据库因其数据时间范围长、回溯性好、精度较高、检索方便而越来越受到情报用户的推崇。国内的万方、维普、清华同方、CNKI的全文数据库也包含了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产品、技术、专利、宏观经济信息,能方便、及时地实现全文获取。国外有DIALOG联机检索系统以及EBSCO数据库,前者重在商情,后者又分学术期刊集成全文数据库和商业资源电子文献全文数据库。
3.5 政府门户网站
各国运输部(交通部)、国家铁路公司等网站是该国行业发展政策、产业规划等宏观信息与招投标、线路改造与新建等微观信息的重要来源,是了解国际市场变化的情报窗口。
- 上一篇:不动产登记中心业务知识
- 下一篇:继电保护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