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心理辅导措施范文

时间:2024-01-12 17:46: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幼儿园心理辅导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幼儿园心理辅导措施

篇1

现阶段,我国的幼儿园只有一部分对幼儿进行了有效的安全教育,而现在发生在幼儿园的安全事故,多数都发生在那些没有进行安全教育的幼儿园中。这是因为幼儿时期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感知能力与学习能力是极佳的,但另一方面好奇心也很强,缺乏生活经验、独立能力、应变能力,而且还比较多动,不知道哪些是具有危险系数的事物,如果这时不进行安全教育,那么幼儿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就很高了。发生安全事故,不仅仅是对幼儿身体上的伤害,对其心灵上的影响更大,甚至会造成幼儿心理上的偏向性发展,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自闭症,这对于幼儿日后的学习生活都是很不利的,所以教育工作者们一定要慎言慎行,对于幼儿安全工作要警惕。下面笔者归纳总结几个在学前教育中常见的问题。

二、现阶段的学前教育问题及对策

(一)教育内容不全学前教育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卫生学,生理学,神经生理学,营养学,钢琴,舞蹈,绘画美工,人类学,社会学,生态学,遗传学,伦理学,语言学等学科,在教学安排上应当是安全教育、智力开发和心理辅导。但是现在许多幼儿园急切的满足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将教学力度着重的放在智力教学上而忽视了安全教育和心理教育,这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在学前教育中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据调查,现在很多幼儿园一个学期只会进行三次左右的安全教育,而且开展的很片面,只涉及到常见的问题,教师没有用心教,幼儿也没有认真听,有“走过场”的嫌疑。更是有幼儿园直接将安全教育从教学日程中删除,只对幼儿进行智力开发。这些口头话的教学使幼儿真正面对这些情况时,根本就不具备自我保护的能力,更别说没有进行过安全教育的幼儿了。所以,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者们首先要明确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对于开展学前安全教育要做好规划,有的放矢,对于幼儿要三令五申,多次开展安全教育,只有经过反复提醒,幼儿才能具备一定的安全常识。

(二)缺乏心理辅导笔者之所以认为学前教育应当将安全教育放在首位,是因为安全教育保障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然而心理辅导也是学前教育中的一个重点内容。当幼儿拥有了一个正确的“三观”和良好的心理状态以后,才能对事物有初级辨别是非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要取决与心理辅导。现阶段许多幼儿园并没有开展心理辅导的课程,认为幼儿不需要心理辅导。导致幼儿在憋闷、失落或者想不明白问题时没有人及时进行疏导,造成了幼儿心理上的缺失,为他日后的发展制造了不良契机。设想一下,如果在一次活动中,本来有能力第一的小孩,因为其他的客观原因最终导致没有获奖,这对于幼儿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这时如果不及时对其进行心理辅导,那么幼儿很可能因为这件事对以后的比赛都失去信心,甚至会发生碰到比赛就退缩的状况。对于那么小的孩子,以后的路还那么长,在幼儿时期就造成了退缩、胆怯的心理,这是家庭、社会都不愿看到的现象。如果发生这种情况教师应当及时的安慰他,告诉他:“日后还有机会,你依然可以获奖”。想要从本质上解决这个问题就要长期的对幼儿进行心理辅导,站在他们的角度想问题,摸清他们的心理状态,也方便其他教学的开展。

篇2

【关键词】心理 保健 健康教育

研究背景

在走向信息时代的今天,观念与文化在不断走向多元,挑战着人们的心理承受、心理适应和心理调整的能力。反思最近社会上出现的某些暴力伤人或自残事件的案主,之所以会发生激烈和违背常理的行为,根源在于他们负面的心理状况。而根据一些相关的研究说明:人的心理状态与他的幼年经历是密不可分的。幼儿所有不愉快的经历形成的心理阴影都将在日后投射在他对他人及对社会的体验和处理方式上。因此,从小加强对幼儿的心理保健已经成为时代的召唤。

我园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保健工作,近年来一直在努力探索开展幼儿心理保健工作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一、打造一支自身心理素质高,心理教育能力强的师资队伍

1、管理先行制度保障

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的组织,指定专人专责该项工作,制订《教职工心理保健制度》,规范心理保健工作程序。

2、以师为本舒缓压力

幼儿园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幼儿与教师双向互动的活动,要保证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有成效,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关键。由于主观和客观的因素,教职员工都有一定的心理压力,需要积极的辅导和正确的舒缓途径。我们创设了温馨轻松的、明亮宽敞的教职工“舒心吧”,并提供相应的书籍、音响和其他设施,为教职员工提供心理舒缓和调适的空间。

3、专业培训提升素质

(1)充分借助专家的力量,开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讲座和培训。如请省妇联副主席林琦讲授《妇女、婚姻、家庭》、广州市教科所所长梁东标讲授《教师心理问题和自我调适》的讲座、广州大学教授叶平枝讲授《境由心生——教职工的心理调适》的讲座、培训专家刘益韶来我园组织团队游戏等,促进教职员工的相互协助精神,提升了教职员工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的意识和自我心理调适能力。

(2)组织教师、医务人员参加市妇婴医院、区妇幼保健院、省健康教育研究所、中山三院等单位举办的心理知识培训班,通过专业培训,培养一批具有一定心理保健知识的专业人员。近年来,我园6名教师和医务人员参加广州医学院儿童心理训练基地的培训,经考核取得《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技能培训》结业证书;3名教师参加了中山三院的儿童教育行为中心的学习培训;还有多名教师参加中山医科大学心理咨询师培训班,2人考取了心理咨询师证书。

(3)针对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我们请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专家、市妇婴医院心理矫治专家为教师讲课。让教师了解幼儿的心理发展规律,了解幼儿常见的心理问题和矫治方法,初步掌握一些常用的心理辅导方法。

二、全方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幼儿身心和谐自信快乐成长

1、心理环境润物无声

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首先是教师跟孩子精神上的接触。”教师与幼儿心灵的沟通是教育的前提,营造和谐的师幼关系是教育的基础。我园教师以关怀和尊重、包容和接纳的态度,以教师、玩伴、妈妈、姐姐等动态置换的角色与幼儿交往,使幼儿充分感受被爱和被保护,保持轻松愉快的心境。

2、静心聆听尊重包容

(1)蒙台梭利认为:要教育幼儿就要了解幼儿。聆听,是了解的开始。幼儿由于年龄特点的使然,有些行为未必如我们的“认为”的那样。如有一位个性比较特别的幼儿,很多小朋友都不愿意跟他玩,有一天,有个小朋友和他玩游戏,玩到兴头上,他就掐着这个小朋友的脖子,把教师吓了一跳,后来通过细心的交谈,教师才知道他是用这样一种方式表达自己因得到同伴的友谊而产生的喜悦。教师体会到他难得的喜悦,并告诉他同伴其实不喜欢他的这种行为,因为“感觉很不舒服”,还用自己的行为教会他可以用拥抱、微笑、握手等方式表达自己的喜悦。

(2)马斯洛有一句著名论断:“最健康的自尊是建立在当之无愧的来自他人的尊重之上。”在我们教育当中,常会遇到一些“与众不同”的幼儿,通常行之有效的方法对他们却是屡屡失效,我们首先是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尊重他们特殊之处,为他们制定个性教育方法,给他们多一些宽容,发掘他们的闪光点,以优势淡化弱势,以长处带动短处,让他们在被尊重中学会自重和自律。

(3)成功是一种积极的刺激,能使人充分认识自己的能力,而适度的失败,能锻炼人对挫折的耐力。我们在幼儿的整日活动中,根据幼儿的个性、能力特点制订不同的任务目标,让幼儿尝试成功的喜悦,同时学会在失败中寻找原因,明确自己的不足之处,促使幼儿对更了解自己,对自己有一个客观正确的认识。

2、融入课程自然渗透

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比较少的,主要是在各领域活动中渗透,首先教师在分析教材的时候,注重挖掘教材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元素,然后在实施过程中自然渗透。

(1)体育活动过程是一个很好的与人交往的过程,能够有效地消除幼儿在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同时让幼儿面临竞争,经历成功与失败的考验,从而提高了参加者的心理承受力。所以体育锻炼不仅能增强体质,还能培养幼儿不怕困难、团结合作、有始有终等良好习惯,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如:在定向越野活动中,幼儿互相配合解决活动路途中的难题,提高了幼儿解决困难的能力和坚毅的意志品质;开展“三浴”锻炼,在寒冷的气温中,幼儿赤脚在运动场上活动,进行冷热水交替的淋浴,培养了幼儿坚强勇敢的性格。

(2)在科学探索活动需要幼儿必须具备强烈的好奇心、敏锐的观察力和接纳失败的精神,能有效塑造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

(3)表达能让他人了解自己,能使自己的想法得以展示情绪得以宣泄。由于幼儿年龄小,词汇累积讲述技巧还在发展中,讲述不是幼儿表达的主要手段,“孩子有100种语言”,而艺术由于其特有的性质,是最适合幼儿作为表达的载体。教师在艺术活动中除了必要的技能学习外,更需注重让幼儿通过艺术活动寻找宣泄情绪的有效途径,培养勇于在团体中表现自己的心理素质。

(4)开展相关的自主性活动,如“我自己”、“我的好朋友”、“我的小脚”等,幼儿在活动中,在认识自我的同时,也了解他人,能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也能包容他人的不完美。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对幼儿的交往兴趣、交往策略、交往能力和交往效果起关键性作用,这将是幼儿终身受益的经验。

三、运用科学适宜的方式方法,引领特殊儿童走出心理误区

据有关研究资料表明,幼儿中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占5%~15%。其中约5%左右的幼儿需要接受一定程度的心理辅导,6岁以前是发现心理问题与矫治的最佳时机。我园保健和保教部门联手,不断探索幼儿心理问题的辅导方法。

1、筛查了解确定目标

(1)问卷筛查:我们使用托幼园所幼儿心理行为问题问卷、CBCL量表等方法进行心理筛查,力求对幼儿的心理行为问题及时的发现。

(2)教师观察:教师认真观察目标幼儿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个性、适应性、交往状态、情绪表达、专注程度、动作协调等,在观察中及时发现幼儿心理行为问题的蛛丝马迹。

(3)试做沙盘:对发现心理行为问题的目标幼儿,由心理教研组的教师请其做沙盘游戏,进一步了解这些幼儿的心理状况。

(4)向家长了解:由班上教师向家长发放调查表,了解幼儿在家的行为和表现。

(5)医院诊断:请家长带目标幼儿到医院确诊。我们协助预约甚至陪同家长幼儿到中山三院儿童心理行为门诊、市妇婴医院、广医感觉统合训练基地等有关专业机构进行确诊。

2、选择方法开展辅导

(1)建立个案心理档案。档案的内容有:筛查和确诊结果、个案的主要问题、父母简单情况、辅导措施、辅导过程记录、小结评语等等。

(2)约见家长,请专家给家长介绍相关的信息,使家长正视孩子的心理行为问题,配合幼儿园的工作。

(3)教师在日常教育活动中的对幼儿进行心理辅导。

(4)开展幼儿感觉统合训练。对于感觉统合失调的幼儿,根据幼儿失调状况、体能及年龄设定训练项目内容。阶段训练后及时评估训练效果,提出下一步训练意见。感觉统合训练的主要项目包括:拍球、趴地推球、平衡台、滑板爬、滑梯、平衡木、跳绳、袋鼠跳、羊角球、爬带、太极平衡板、圆筒、网缆、大拢球、平板运球、波波球、夹珠、穿珠等。我园为68位幼儿进行了感觉统合训练,有效率达到100%。

(5)开展沙盘游戏治疗

我园自2002年开始,在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高岚教授的指导下,开始为个别幼儿进行沙盘游戏心理辅导,在一个有一定比例的特制沙盘中游戏,通过塑造和布置沙盘边框内的沙子,随意使用许多小型的模具,在沙盘中表现出幼儿的内心世界。而通过这种自由、创造性的游戏,游戏者的潜意识过程就以三维的形式,成功地描绘出他们自身存在什么问题,并且通过游戏,无意识地被引向对立面之间的调和,缓解游戏者的内在紧张,改善幼儿的心理行为问题。

有一位小朋友个性特点敏感、好动、情绪易激动、有暴力倾向、自我表现欲强。他在园行为问题主要表现为自我控制能力差,动作比较粗鲁,缺乏有效的交往技能,常因一些小事和同伴争执,有打小朋友行为。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孩子出生后妈妈对孩子表现会常常不耐烦,常大声呵斥孩子。孩子一直由爷爷奶奶带,两老特宠爱孩子,但爷爷是个军人,比较急噪,会对孩子大声呵斥或打骂。由此分析孩子行为问题成因可能是家长疏于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教育方法过于简单,家长教育态度不统一,幼儿长期缺乏关注和引导,导致在交往、环境适应方面的障碍。我们共给他做了十次次沙盘游戏,在最初的沙盘游戏中,幼儿的沙盘显得比较满,很多时候选择强有力或是能量很强的玩具,表现该幼儿内心有一定的焦虑情绪,他需要或者是他希望自己是强者,足以保护自己,说明他内心感觉自己是弱者,缺乏安全感,这也许是他攻击的根源。而后的两次.他拿了很多桥,很有意识地连在一起放,并让汽车在上面开,车子也慢慢开始有序地排列,我们可以看到他希望有所改善,但缺乏引导和帮助。根据个案的情况,我们用综合性辅导对策:对个案本人的辅导应以平衡情绪为主,坚持每周做一次沙盘游戏,调整认知;与个案班上的教师交流情况,多关注个案的情况,及时疏导个案的情绪;和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孩子的情况,并适当的调整与孩子的相处的态度和方式。第六次沙盘后,幼儿开始很有意识地观察自己的沙盘,挑选自己要的和不要的,然后再摆弄东西,而且逐渐开始能控制自己的所需要的东西,沙盘显得有序而条理。我们继续与个案的教师加强沟通,建议在适当时候提供一定的机会和条件,让他在班组和同学面前展示其特长,多创造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及时给予适当的辅导。经过一段时间的沙盘游戏辅导后,该幼儿在个性心理、行为习惯、同伴关系、亲子关系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善。

据统计,我园为206名幼儿进行沙盆游戏治疗,有效率达90%以上。

(6)对有需要的幼儿建议家长带幼儿到专业训练机构进行训练,例如对自闭症的幼儿进行结构化训练等。

四、家园合力携手合作,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质效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注重幼儿园、家庭一体化,家园教育保持一致,共同关注,形成合力,才能保持心理健康教育的持续性和有效性,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

1、教师和家长通过家园联系本、网络BBS、个别会谈等方式经常保持联系,相互了解幼儿的心理发展和学习情况,相互交流彼此的认识和见解,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养观,掌握疏导孩子心理障碍的技巧。

2、开设相关的讲座。如:邀请广州市109中家长学校校长张仲庆开设《成功路上与孩子同行》讲座;邀请广州医学院李幸民教授来园对感觉统合失调的幼儿家长进行交流咨询;邀请广州市妇婴医院儿童心理保健专家周燕燕、林穗方主任与部分家长进行名为《培育资优子女,分享育儿心得》的座谈会;请华师大心理系高岚教授开设《儿童心理》讲座;针对小班幼儿家长在幼儿入托前的焦虑现象开设《小班幼儿入托前焦虑》讲座。

3、开展亲子活动。新生来园第一天,请家长陪同幼儿一起体验幼儿园的生活,快乐地参加多种多样的亲子游戏;每个学期组织和幼儿、家长一起到植物园、祈福农庄、云台花园等地旅游;组织亲子制作灯笼展,亲子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等等,使家长和幼儿在活动中增进情感,在制作中互相提高,在互动中提高彼此的亲和力。

篇3

关键词:幼儿园; 心理健康教育; 意义; 渗透; 家校联合;

近些年来, 由于4+2+1家庭生活模式引发幼儿出现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仅就幼儿园对有心理问题的幼儿进行教育的意义进行简单阐述, 并结合案例与大家共同探究幼儿园在日常的保育和教学活动中及家校联合下如何对有心理问题的幼儿进行渗透式的健康教育。

一、幼儿园对有心理问题的幼儿进行健康教育的意义

通过调查发现, 幼儿园的孩子大多为3~6岁的儿童, 该年龄段为儿童的品格形成和情感发展的重要时期。对于低年龄的儿童来说正确的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对他们一生的发展都会产生影响。而作为4+2+1模式下的幼儿, 由于父母忙于工作, 部分幼儿很多时候都与祖辈们共同游戏和玩耍, 由于祖辈的溺爱使他们形成了任性、自私、脆弱等心理问题, 这些幼儿不容易交到朋友, 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学习和社会交往能力, 也极易遭到同年龄幼儿的侮辱和歧视, 致使他们产生消极和自卑心理、缺乏热情和安全感, 容易形成偏执性格, 严重影响他们和谐健康的发展。

二、幼儿园在一日保教活动中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

现实当中那些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幼儿的父母或祖辈往往缺乏相应的幼儿教育新理念, 或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他们, 导致他们心理出现了问题。由于幼儿严重缺乏正确的家庭教育, 那么教育他们的重担在很大程度上落在了幼儿园和幼儿教师身上。

具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幼儿普遍比较敏感, 因此当他们出现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时, 如果幼师用宣“灌”式、注入式的教育方式, 往往适得其反, 引起他们的反感, 使他们产生抵触心理, 使幼儿园对他们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出现低效甚至无效的现象。

在生活活动中渗透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如曾有一名幼儿在教师锻炼其独立吃饭的能力的过程中暴露了他任性的问题。如果教师对他的任性行为无节制的宽容和娇纵, 一定会使他任性的心理问题变得更加难以解决。由于幼儿易冲动、思维带有片面性与刻板性, 如果教师采用简单、直接的方式处理这个问题, 那么很可能使这名幼儿产生逆反心理, 从而更加助长了他的任性行为。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对这名幼儿进行心理辅导。一方面可以利用“亲其师, 信其道”的“自己人”效应, 从建立亲密的师幼关系入手, 使其产生主动约束自己任性行为的思想, 最终使其在客观上消除任性行为。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采取“冷处理”的方法, 对于这名幼儿在独立吃饭能力培养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任性行为, 教师可以暂不予理睬, 当他感到自己的任性行为很无趣时便会做出相应的让步。以上所阐述的对幼儿的心理进行辅导的方法与宣“灌”式的辅导方式相比, 更容易为幼儿所接受, 从而更能达到较好的心理。

在游戏活动中渗透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随着年龄的增长, 幼儿应该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 学会分享和交往。当有些年龄偏大一点的幼儿还表现得比较自私, 阻碍了他的社会交往时, 幼儿教师一定要想方设法为他们搭建分享的平台, 帮助他们冲破自我为中心的束缚。如大班有一名幼儿在一次建构游戏活动中表现得非常自私, 由于他不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建构材料, 还导致他失去了一份友谊。对此, 我并没有视而不见, 为了帮助教育他, 在分享活动中, 我引导他把自己的绘本借给小伙伴看一会儿, 然后体会一下自己分享时的心情。通过这次分享的体验, 这名幼儿感受到了分享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自私的心理, 从而培养了他的分享意识, 使心理健康教育落到了实处。

三、通过家校联合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在家校配合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 我发现家校合作中有很多问题值得关注:一方面是家校两方面在观念上不一致, 另一方面在组织层面也存在很多阻碍。如我们认为只有家校共同努力才能使幼儿的心理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而部分幼儿的家长认为, 教育孩子使其拥有健康的心理是幼儿园的责任。对于这些比较突出的问题, 幼儿园应该通过多种途径与幼儿的家长进行沟通, 首先从观念上与他们达成一致, 使他们在最大程度上担负起教育和关爱幼儿的责任, 另一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各种家校联合制度和组织, 以完善沟通渠道, 为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力保证。

总之, 现代家庭生活模式下, 部分幼儿存在心理问题, 因此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 另外由于他们中有一部分比较敏感脆弱, 因此教师宜采用渗透的方式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达到最佳的效果。希望本文所阐述的观点对教育同仁有所启示和帮助。

参考文献

[1]王丽梅.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J].知识经济, 2012.

篇4

(1)在班级管理上:

建设一个和谐上进的班级,需要全班学生的共同参与,其中,班干部的选拔尤为重要。因此在班干部的培养上,我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军训期间,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在与新生的日常交往中,分析和了解他们的性格特征,对他们的沟通能力、办事效率等各个方面作出一个整体的评价,对积极认真、埋头肯干、热情奔放并具有一定组织能力、威信度高的学生给予充分的重视,在坚持民主推选与自荐的原则之下,挑选出一批积极上进,具有班级管理能力的班干队伍;

2、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候,对班干部采取“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方法。指导她们如何达到工作目的,尝试换位思考,有效管理等,把为同学们服务的理念植入他们的工作中。譬如符云贞同学为了带好早读,她会在晚自修后板书音标和单词。劳动委员谢石婷为了管好卫生工作实行签名制等等。一支团结的班干队伍,在协助班主任开展日常的工作,促进良好的班风建设方面,其作用是很大的。

(2)在学风建设上:

学期初,从学生的周记上和行动上发现能力强的学生没有学习兴趣,能力差的学生畏难,为了改变这些情况和建立好的班风,在学风建设上,主要从以下方面来加强:

1、欣赏蒙台梭利的一些教学片断让学生了解学前教育的重要和影响。通过对一些知名幼儿园的了解,例如伊顿幼儿园。培养学生对这份职业的热爱和希望。

2充分用课堂、班会和与学生谈心的时间,向学生进行信心教育的渗透,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多给学生鼓舞,多给学生自信,多给学生支持;

2、与各学科老师沟通联系和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成绩,分析学生的各科存在的问题;

3、利用好业余时间,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坚持每天练琴半小时,发动学生成立各科学习兴趣小组,实行互助式的学习。在上述做法的指导下,10级(3)班在班风建设和学风氛围上,表现出一种积极上进的苗头:

1、班上的学生改变了自卑的学习心理,信心宣誓精神饱满;

2、自修时间由原来的鸦雀无声地小说转变到积极练舞练歌和讨论学习;

3、课外书档次的提升。学生从看东方妇科转变到简爱、冰心文集等

(3)在心理辅导上:

一个健康的学生,除了在生理上的成熟结合健康外,心理素质的好坏也同样重要。对于有心理问题障碍的学生,心理辅导尤为需要。一年级,在面对一个全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容易产生不适应的反抗心理,缺乏自信心、也回产生忧郁、甚至自卑,所以根据学生成长的过程,在心理辅导上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1、深入学生宿舍,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近期在学习、生活、心理上存在的问题;抓好生活习惯,培养学生自理能力、自立能力和高贵的修养。

2、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教育学生学会感恩、惜时、养成良好的习惯和生活作风。

在宿舍管理:D601和D602宿舍取得了星级宿舍,在宿舍学生基本形成了一种兄弟姐妹的和谐。学生独立生活和自主解决的问题有了很大的进步,如朱婉婷、周永浩在宿舍内务,在老师的教育和同学的帮助下,有了很大的改善等。

(1)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有待加强。

在班级管理工作上,由于缺乏经验,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出现了各种不太适合新时期班主任对班级管理的一些方法和原则,因此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在以下方面,是需要进一步完善:

1、班主任批评的艺术性。

2、管理工作的跟踪、反馈的及时性。

3、班级管理精致化水平有待加强。对宿舍管理上出现的问题就是上述原因所导致;

4、学生心理辅导的持久性。还没有真正做到与他们每一位学生都谈过心或者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做好个案的详细记录等等,这些都是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漏洞和不足。

(2)班主任工作的反思

1、管理上的原则性。

2、管理过程中的民主性。

篇5

关键词:留守幼儿;教育问题;探究分析

当前,大部分的留守幼儿大约在0~6周岁之间,这一阶段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对幼儿的成长和学习生活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但是由于父母长时间外出,导致幼儿在家庭方面的教育存在一定的缺失,很容易造成幼儿孤僻、自闭的性格。同时,幼儿园在留守幼儿的教育方面重视力度不够,老师缺少对幼儿的特殊关心和教育引导,导致幼儿出现行为习惯差、沟通交往能力弱等现象。因此,我们应该高度留守幼儿的教育问题,从多方面及时采取措施解决留守幼儿的教育问题。

一、当前留守幼儿在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家庭教育缺失。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对幼儿的心理和行为方面都有着很大的树立作用,但是幼儿父母工作繁忙,缺少对幼儿在家庭方面的教育和引导,缺少对幼儿的关爱,使得幼儿在身心成长方面的发展存在一定的问题[1]。一是父母在外打工,和幼儿之间接触少、交流少,相互之间的感情比较陌生;二是当前大部分留守儿童都是隔代监护型,祖孙之间存在很大代沟,思想上存在很大差异,所以在感情的沟通方面也比较少。因此,很多幼儿由于缺少父母的陪伴和关爱,人际交往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较差,容易出现性格孤僻、自闭等症状,不利于全面健康成长。

(二)幼儿园以及教师对幼儿的关爱不周。在农村幼儿园中,留守幼儿占有整个幼儿园人数的很大比例,他们缺少父母的关爱,没有得到充分的家庭教育,所以很多幼儿家长将孩子的成长和教育都寄托在了幼儿园的教学上[1]。因此这一特殊群体给幼儿园的日常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要求幼儿园及老师拿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照顾这些孩子,弥补他们在缺少父母关爱方面的缺陷,在幼儿的生活上、心理上、学习上进行更加细心的引导和教育。但在很多农村幼儿园中,幼儿园设施和教学软件、硬件、教学管理等不是很完善,保教的配置也不够,而且班额偏大,使得老师不能够及时有效地了解每个留守幼儿的发展特点和异常,从而也就不能给予留守幼儿精心的照顾和引导。

(三)幼师教育教学水平有限。在农村中,很多幼儿教师有的从小学抽调,有的由幼儿园自主招聘,具备幼儿教师资格证的极少。她们缺乏相关的幼儿教育理论和方法,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较低,“保姆式”的看管和“小学化”的教育倾向非常明显,以识字、写字、算数作为学习的主要内容,教学形式单板,忽视幼儿行为习惯、性格情感、交往沟通等方面的培养,特别是对儿童智力开发、心理辅导等有助于留守学前儿童健康发展的知识存在欠缺,导致很多留守幼儿身心发展不健康,认知过程严重破坏,过早地对学习产生恐惧和厌烦,直接影响了幼儿未来的发展。

二、解决留守幼儿教育问题的策略

(一)注重家庭教育,加强父母对幼儿的关爱和照顾。父母是幼儿出生以来接触最多的人,是幼儿模仿的对象,所以父母要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为幼儿营造一个健康快乐的生长环境。首先,父母不要一起突然地离开幼儿外出打工,最好留下一人在家照顾孩子,等孩子长大或心里成熟之后再慢慢放手。其次,父母离开后要特别注重和幼儿的互动与交流:定期给幼儿打电话或网络视频,及时了解幼儿的需求和想法;在通话中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引导,增进情感的交流。这样就算父母不在身边也能够让幼儿充分体会到父母的关爱。

(二)幼儿园加强对留守幼儿的关心和管理。学校应该提高对留守幼儿教育的重视力度,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加强对留守幼儿的心理教育和关爱,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引导幼儿全面健康发展[3]。一是加大投入,完善幼儿园的设施设备,建立农村学前教育规范制度。二是提高农村幼儿教育的师资力量,定期组织业务培训,教授幼儿心理疏导等方面的知识。三是成立留守幼儿关爱小组,对留守幼儿进行特殊的照顾和关爱,帮助幼儿疏导心理障碍,引导留守幼儿健康发展。四是建立健全留守幼儿成长档案,记录留守幼儿的家庭状况以及监护人的联系方式和相关信息,详细记载这些幼儿在幼儿园中的学习、表现和心理发展情况,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使其了解孩子的学习、个性发展和心理需求,有效地做好留守幼儿的教育工作。

(三)幼儿教师要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由于留守幼儿缺少父母的关爱和照顾,所以其成长和教育的责任在很大程度上都压在了幼儿老师的身上。因此,老师要尽可能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和行为规范,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充分利用幼儿模仿能力强的特点,用自身的行为来潜移默化的引导留守幼儿的行为[3]。同时,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科学合理地安排一日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另外,加强与留守幼儿及其监护人的沟通,及时了解和反馈幼儿的情况,有意识地增加留守幼儿与其他小朋友的交流与互动,促进留守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结论

总而言之,当前农村留守幼儿越来越多,所以这一特殊群体的教育问题日益被重视。除了注重家庭教育,完善学校教育外,还可从政府的教育政策方面为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教育条件。例如完善相关保护幼儿的法律,在农民工较多的地方建立学校,适当地给农民工子女在学费上给予一定的优惠等等。只要全社会共同关心和帮助,留守幼儿一样能全面健康发展。

作者:王兰 单位: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第一幼儿园

参考文献:

[1]赵艳杰.农村留守幼儿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9.

[2]辛倩玲.河北贫困三县农村留守幼儿教育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0.

篇6

一、时间对象

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隐患专项行动于2014年9月1日至9月30日进行,范围为全县中小学幼儿园。

二、整治主要内容

(一)切实做好防溺水安全工作

水利局和各镇区要积极对东湖、西湖和辖区学校周边水域安全隐患情况进行大排查,建立预防溺水的工作机制,要加强与教育局、镇政府、村委会的联系,对可能导致发生学生溺水事故的河流、水库、水塘、水渠等危险地段进行摸排,逐镇、逐村建立水域安全隐患台帐,设置安全警示牌,并组织安排工作人员适时巡查,消除隐患,严防溺水事故发生。

各中小学幼儿园要在放假前集中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活动。同时,通过告家长书、家访等形式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交流,自觉筑起家校联动学生安全防线,规范学生校外行为,确保学生假期安全。要通过学生假期安全责任书、家长会等形式督促家长认真履行学生离校后的监护责任,在家自觉加强学生自我管理,教育学生遵守安全规定,使学生做到“三一样”、“六不”。“三一样”即校内与校外表现一样、家长在与家长不在一样、单个外出与结伴外出一样。“六不”即不准私自下水游泳、不准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不准在无家长带领下游泳,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和水情险恶的地方游泳,不准在河流、水渠、水塘、水库等危险地域玩耍、不准在见到有人落水而自己又无能力救护的情况下擅自下水施救。

(二)认真做好食品安全工作

食药局、工商局、卫生局、教育局等部门要联合对全县中小学幼儿园食品卫生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检查,检查是否落实校长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检查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和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的管理情况;检查食品准入制度、索票索证制度、消毒制度、食品留样制度落实情况;检查学校食堂餐饮服务许可证、商店商品流通证和个体工商行政许可证落实情况,是否存在“三无”食品,食堂从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各中小学幼儿园要按照教育局的安排,逐校、逐园对食品安全进行一次自查自纠,严防校园食物中毒事件发生。

(三)加强校车和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安监局、公安局、交通局、教育局要按照《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和省实施《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办法,严格校车管理,检查校车行政许可制度落实情况,特别是加大对民办幼儿园校车安全检查和整治,坚决制止超载、超速现象发生。对于未按审批手续运营的校车,一律查封,不得营运。绝不允许学校租用未办理合法手续的车辆接送学生上下学。教育局要加强对全体学生的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确保学生不乘座无牌车、拼装车、报废车、超员车和车况不良的车辆。对于门前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学校,交通局、公安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校门及周边道路交通安全警示标识、减速路障等设施,认真消除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确保师生上下学安全。

(四)积极预防自然灾害

现在已经进入夏季主汛期,各镇区、各有关部门和中小学幼儿园要认真做好自然灾害、地质勘查、防汛等工作,及时掌握灾情预测预报,针对可能出现的极端天气,提前做好安排部署,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教育局和各中小学幼儿园要制定汛期突发事件预案,切实加强对中小学幼儿园校舍检查和监测,特别要对洪水或泥石流冲击、雨水浸泡的校舍进行重点排查,凡发现存有安全隐患的,要立即将师生转移到安全地点,必要时可采取停课等紧急措施,确保师生安全。要定期开展应急疏散演练,提高师生应对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镇区、各部门和各中小学幼儿园要认真严格履行守土有责的安全责任,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主要责任人,迅速组织人员对东湖、西湖和辖区的河流、池塘、水渠、水库等进行摸底排查,在存在隐患的区域设立醒目的警示牌和标识,必要时采取隔离措施。要充分发挥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的作用,水利、教育、公安、食药、安监、交通、工商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密切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切实抓好工作落实。

篇7

【关键词】虐童,维权

一、当前事件回放

山西太原一幼儿园被曝光有老师“狂扇女童70余下耳光”的消息尚未平息,日前,又有一张浙江温岭幼儿园老师虐童的事件惊现网络。近年来的虐童事件可谓五花八门,当事件的加害人被处理,相关的机构赔偿、道歉甚至被取缔后,事件就告一段落。但是,如此虐童的事件还在上演,并没有引起应有的反思、警示和根除。

二、幼教行业存在的问题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幼师的黄金年代,时隔二三十年,情况已经有天壤之别,不管是中专还是大专,初高中毕业没有出路的学生才会无奈选读幼师学校,这一切直接导致了生源质量急剧下滑。当前幼教行业普遍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幼儿师范生源质量下降。

目前,幼儿教师在培养方面,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不再是单纯由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培养的局面,而是众多的各级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加入到培养幼教师资的行列中来。生源质量差,培养力量不强,导致幼儿教师整体的素质下滑,长此以往势必对整个幼儿教育事业带来严重的影响。

2、幼儿教师良莠不齐,无证现象大量存在。

众所周知,中国的幼师是资源性短缺,幼师实际持证率仅为40%绝不是温岭独有,全国各地普遍如此,城乡学前教育发展严重不均,幼教师资匮乏,人员管理混乱,在幼师严重紧缺的情况下,“先上岗、后考证”的现象就蔓延开来,幼师无证上岗似乎已经是常态,教育主管部门对此也处于默认状态,没有严格的准入机制,导致无良幼师进入教育领域,酿成一个个虐童事件。

3、幼儿教师行业缺乏长效机制,幼师岗位没有吸引力。

生源质量的滑坡,其实是待遇、编制、职业发展等一系列现实问题导致这个行业失去了吸引力。在生活成本居高不下的今天,一名普通幼儿园教师的月工资收入也仅有1200多元,“劳动和所得不匹配”造成愿意当幼师的人越来越少,工资水平直接关系到幼儿教师的稳定性,收入高的幼儿教师稳定性强,反之流失率就高。除了收入还有编制问题。工资低,物质生活没有保障;而没有编制,没保障的不仅是生活,还有心理上的安全感。石家庄一所规模较大的公办幼儿园,目前有40多名教师,但只有18个有编制。这并非个案,有教育人士统计,幼儿园已经十多年没进过编了。待遇、编制,加上令人迷茫的职业前景,导致幼师行业人才流动率高、幼师队伍不稳定,幼师行业成了“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队伍不稳,教师素质自然难以保证。

三、解决途径

1、幼儿教师入职严格把关,加强对幼教的心理素质、道德品质的培训。

在取得幼教资格证以及上岗前,要对幼儿教师进行师德方面的教育。从事幼教事业,首先要有爱心。爱是第一标准,幼儿园老师必须有爱心,这种爱甚至高于母亲那种天然血缘的爱,老师们爱得更理性,幼教老师的一切行为都应该因爱学生而为之。另外,还要定期不定期的对幼儿教师进行心理辅导、教师行为规范等培训,强化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和师德水平。

2、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吸引更多的人投入到幼教事业中来。

政府不仅要对公立幼儿园进行投入和管理,对民办幼儿园也要加大投入力度,从人、财、物等方面为民办幼儿园提供强大的支持,使幼教行业能够吸引更多的有志于从事幼教事业的人留得住、干得好。

3、加大立法力度,保护儿童权益。面对施暴、虐待行为,身处弱势的孩子能用什么武器来与之对抗?虽然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明文规定:“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遗憾的是,《未成年人保护法》是一部综合性的法律,缺失对责任主体的规定,没有明确谁是责任主体,使得这一规定因不具操作性而难以产生保护未成年人的实效。可以说,对于虐待儿童的问题,我国并没有切实可行的法律法规予以规定,也没有专门的部门对虐待儿童进行协调和监管,正所谓,有法律执行不力甚或无法执行,比没有法律更可怕。

在立法上,我国对未成年人的法律保护严重不足,责任主体、保护主体(机构)以及违法处罚措施的规定缺失,使我国未成年保护法律仅存在于纸面,缺乏操作性和执行力度。

篇8

关键词:一日活动 幼儿 心理 健康

我们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幼儿园老师,每天面对是个性各异、活生生、又有自己的小想法的孩子们,也可以经常听到老师或者家长口中描述出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管了,我们也认为管理好一个班级并非一件易事,所以总是有一个问题困绕着我们――是自己的方法错误,还是孩子的年龄特点中的过渡阶段,如何让孩子们在日常学习和常规中达到我们定下的要求,能够保证我们组织一日活动的质量,又能在组织各环节活动中是否需要分散精力去维持秩序而影响活动的质量。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生活将自始至终地伴随一个人的成长,贯穿于一个人的终生教育之中。

幼儿良好的个人常规与行为常规也是要从幼儿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即从细小处开始,从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要求做起。那么,如何以一日活动营造幼儿和谐心理环境,使其多方面协调发展呢!

一、案例描述

朱佳佳(化名),我们班一个顽皮、较难管教的男孩,初次见他,看到他机灵的大眼睛,以为他只是个活泼的小可爱,可慢慢地,这份机灵有点变了味儿。

大班开学第一周,可能刚过暑假的佳佳休息得有点忘形了,“老师,佳佳打我!”“老师,佳佳抢我饼干!”“老师……”一连串的问题接踵而至,没错,都是佳佳惹出来的。开学初佳佳的表现我看在眼里,但也似乎已经成为了习惯,虽然每次都会批评让其改正,但效果都不是很明显。

就在开学不久的一个傍晚,发生了一件让老师、家长以及同伴惊心动魄的事。那天天已蒙蒙暗,我正在家中用晚饭,“叮铃铃……”急促的电话铃让我有不好的预感,拿起电话,传来的是一阵哭声,“老师,我是朱佳佳的妈妈,我们佳佳不见了,这可怎么办啊!”我脑子嗡一声,佳佳不见了,“他是跟附近的小伙伴去玩了吗?还是去他爷爷家那儿了?”“都找过了,整个村子都找过了,都没有。”佳佳妈妈带着哭腔跟我说着。我立刻放下手中的筷子,跟她约好见面地点,随即出发。最后在父母、老师以及警察的共同寻觅下,终于找到了佳佳。事后,我了解到当天傍晚由于佳佳完成画画作业时很不认真,妈妈就狠狠地朝佳佳大喊了一声“你给我滚出去。”就这样,佳佳在父母不留意时悄悄地“离家出走”了。当我们找到佳佳,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时,他还很理所当然地说:“是妈妈叫我滚出去的啊!”

二、分析诊断

成长过程

佳佳的家庭有点特殊,从平常和家长了解中知道爸爸和妈妈都是二婚,他俩结婚时,妈妈已经有一个女儿,现在已读高中,佳佳是其结婚后所生的儿子,由于是中年得子,爸爸和爷爷都比较溺爱,平时根本舍不得去说他,更别提打了,每次妈妈想批评教育,都被爸爸和爷爷保下来。上小班、中班时,老师一发现问题会马上叫来家长沟通,跟他们说一些科学的育儿方法,但家长每次都只是表面应付,其实管教真的很少,顶多说些“佳佳啊,不可以去打别的小朋友的哦,要听话,知道了吗?”等说教式话语,孩子不怕,听多了只当耳边风,照犯不误。

综合分析

经过分析与诊断,该儿童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攻击和自我中心意识强。

1. 攻击

从儿童的成长经历看,攻击的产生主要是经验习得的结果。最早佳佳是出于“好玩”这一核心,在村子里,他是出了名的“捣蛋鬼”,其他的孩子或是家长看到他来了,都让他们的孩子走得远远的,深怕孩子别他打了或者被他带坏了,所以佳佳在家里没什么朋友,也没什么孩子跟他玩。到了幼儿园,看到这么多的小伙伴,兴奋得很,这里打人家一下,马上逃走;那里抢了人家东西,也马上逃走,看到别的小朋友着急上火的样子,他会在“对岸”叉着腰仰天大笑。加上老师与其家长沟通后,回到家,父母并未给予惩罚,老师的口头批评更是无济于事。于是他在认知上形成了这样的推理:我欺负别人了,就会有人关注我了,就会有人跟我玩了。而在他人眼里,则是一种“攻击”。这种行为不断反复便成为一种习惯,也就成了“问题儿童”。

由于他的攻击行为,进而导致由攻击行为衍生的人际交往问题。打架等攻击行为虽然引起了老师和同伴的“注意”,但这些行为却也形成了他在别人眼中的“不良形象”:爱打人、不尊重老师、不团结同伴……我们说,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动态变化的过程,交往的基础是“相互吸引”,即喜欢与接纳。每天被老师和同伴批评,其他同学的认知潜意识便觉得他是坏孩子,应该排斥他。即便他以攻击的交际形式表达“想和你们交往”的意愿,也是不被接纳的。

2. 自我中心意识强

“自我中心”就是指幼儿在任何情况,都以自己为主,做事只顾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为出发点,不会考虑他人,且与同伴之间的交往存在不合群,不关心别人,任性等诸多的问题。正是由于家长的无限溺爱,让这个成长期的孩子埋下了“自我中心”的种子,并随着时间的推移无限扩大、蔓延。每次佳佳跟其他孩子对话,都能听到“我先玩,这是我的!”“我还要吃饼干”(拿来就吃,不管其他伙伴有没有吃过)等等。

三、辅导过程

第一阶段:晤谈法确定主要问题,探寻改变意愿。

在心理诊断中,晤谈法往往又叫访谈法或会谈法,是心理诊断工作者与受诊者面对面交谈、收集资料的一种方法。因为考虑到已是大班孩子,认知能力与理解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基础,我想通过这种方式排除孩子的疑虑,初步建立良好的辅导关系,并且在认知性谈话中确定其在意识层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判断该生是否存在改变其不良问题的意愿,从而对症下药。

1.初次晤谈,放松训练

跟他套近乎,让他轻松地交谈

师:你知道老师最喜欢你哪里吗?

幼:不知道。

师:看来你对自己不是很了解嘛,是眼睛。

幼:(眨了几下眼,疑惑地看着我)

师:黑黑的炯炯有神,像会说话,一看很聪明,惹人爱。

幼脸上嘴角掠过一丝的笑意,知道这是我在夸她呢。

这里,我做的是对她的放松训练,使其完全放松自如地跟我交谈。

2.探寻意愿,情景再现

师:可是一双本可以招人喜欢的眼睛却得不到小伙伴们的喜欢。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幼:因为我常常喜欢打人,玩具不喜欢分享。

师:那当你霸占玩具,其他小朋友来问你拿玩具你就打人的时候,看到小伙伴难过了,你是怎么想的呢?

幼:我想这样小朋友和老师就会找我,和我说会儿话。然后我再把玩具给他,这样老师也不会多说我什么了。

师:每次老师向你的爸爸妈妈说完你幼儿园的情况后,他们回家后是怎么说的呢?

幼:没说什么,就说以后不要这样了。

师:你很想让周围的人注意你是吗?

幼:是的。

师:让人喜欢你方式很多,经常伤害人家,不懂得分享,他们不会接近你了。

幼:……

幼低着头,似乎在想些什么。

每次晤谈的时间在20分钟左右。本次,我想确定佳佳是否适合这种以沟通为主的晤谈法,在晤谈过程中,我同时观察他的表情和动作,探寻其认知上对偷窃和攻击行为的看法,从而确定他是否有改变的意愿。在晤谈结束后,我留了相应的咨询作业:

(1)“再现”事件:和老师回忆印象深刻的“攻击”事件,着重让孩子表达“当时怎么想,想怎么做,感觉如何”,目的在于让孩子宣泄;二在于让父母学习与演练和孩子的沟通;三是可以让老师顺势引导其朝更好的方向努力。

(2)孩子找出班中最受欢迎的小朋友,为佳佳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第二阶段:激励法促进步,加强自我控制

根据第一阶段反应的效果,经多次晤谈后,我发现每次佳佳“犯病”的时候都会犹豫一下或是看看我的眼睛,每当我们眼神交集的那刻,我知道,他想改。因此,接下来的阶段,我会和他一起慢慢地进步。

所谓激励法,是指对幼儿的良好品行和行为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巩固其良好品行的教育方法。幼儿的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但他们对来自教师的表扬和鼓励是非常重视的,所以教师应该利用幼儿的这种上进心理需求,及时肯定幼儿的良好行为表现,特别是对能够自觉遵循常规时的佳佳要及时表扬和鼓励,这样就可以使其对正确的行为而获得的正面强化刺激而使其固化下来,而逐渐养成行为习惯。

情景:教学活动《玩具总动员》,每位幼儿带来了一件自己喜欢的玩具,要求互相交换着玩。

幼1:老师,我不要跟佳佳交换玩具,跟他交换玩具,我的玩具就会没有的,他会把我的玩具拿走的。

佳佳看着自己手中的玩具,嘴里念叨着“我不会的!我会还给你的!”

师:佳佳,大声地告诉大家,你跟小朋友交换玩具后,会把玩具还给他吗?

幼:我会还给他的。(特别大声)

师:很好,老师相信你。

两位幼儿交换了玩具。(虽然对方显得很不情愿)

活动结束了

师:请小朋友们把手中的玩具还给它的主人哦!

我的眼睛很快找到了佳佳,他正慢悠悠地拆着组装好的玩具,玩具的主人早已等候在旁边了,我没有说话,只是看着他们。当他拆完最后一个的时候,我看到他小心地把玩具一个一个装进原来的塑料袋,拉好拉链,整齐地还给了对方,对方也把玩具还给了佳佳。完成后,他露出了满意的微笑。活动后,我着重表扬了佳佳今天的表现,没有抢他人玩具,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分享。

第三阶段:“权位引诱”法持续鼓励,巩固行为习惯

从“激励法”实施的两月来看,佳佳进步明显,听到的告状少了,表扬多了;争吵少了,和谐多了。最近几次绘画活动,虽然画的不是很出色,但能从头开始坚持下来;遇到其他同伴没带蜡笔,也会主动把自己的蜡笔分享给他人。同时,主动打人的恶习很少发生了,除非是其他幼儿先动手打他。

两个月的心理辅导初见成效后,我开始思考如何进一步巩固他的行为。于是我想到了“权位引诱”法,即表现好就能担任小组长或值日生,可以当小老师来管制其他幼儿。这对佳佳这个以往所谓的“问题孩子”而言是遥不可及的。第一次当上小组长的佳佳让我印象深刻,整节课都坐得相当挺拔,虽然没怎么举手发言,但他的认真态度我看在眼里。一周后,我让他担任了值日生,这下他更来劲了,不仅会主动帮助他人,对于他人不遵守规则的情况会努力使其改正,有时还会给对方讲点小道理呢!同时,主动打人的恶习更是渐渐地远离了。

日常生活是向幼儿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手段,也是最经常、最自然、最容易收到实际效果的一个途径。我以上所用的措施正是一日活动教育契机的体现。

其实,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方法还有很多,以上是我们的个人经验,教师是幼儿的领导者,要想成为一名优秀合格的领导者,我们们应该不断的学习,从而提高自我们、完善自我们,努力钻研各种课题,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常规环境,以便更好的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所以我们们每个幼儿园教师,都有义务根据幼儿本身的各种变化,从幼儿日常生活入手不断的进行探索,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机会让幼儿掌握有关良好生活常规的知识、规范行为,让他们愉快有序的生活,并在活动中身心得到全面的健康发展。

总之,健康是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前提,没有了健康,学习、生活都无法正常进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思想观念的逐步转变和完善,人们逐渐认识到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健康的概念已不仅仅局限在身体健康,真正意义上的健康儿童,不仅指没有身体上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以及适应社会的正常能力。《纲要》中也明确表明要“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注重幼儿的身心健康!作为幼儿园老师,必须不断要学习新鲜的教育理念,更要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一颗敏锐的心,洞察一切事,分析和引导孩子的行为,帮助孩子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篇9

1、进一步深化中考中招改革。扩大中考中招改革实验范围至20个县(市、区),不断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完善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均衡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将均衡招生比例提高至40%—50%。

2、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验交流会议精神。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深化我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有效推进素质教育的载体,努力把课程改革引向深入。适时召开全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验交流会议,总结九年来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和两年来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经验,巩固扩大课改成果,部署工作。

3、扎实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按照孙刚副省长提出的六个方面要求和2009年全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总结交流会议精神,扎实开展工作。加大宣传力度,组织新闻媒体进行一次集中采访报道,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抓好样本学校建设,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开展大学--中学合作体试点;继续加强课改师资培训尤其是选修课、通用技术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项培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加快制订2011年高考改革方案;开展“我的课改故事”征文评比、优秀教案和教学实录评比、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成果评比、通用技术优质课评比、精品校本课程评比等活动,继续组织专家视导活动。推进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试验室建设。

4、做好普通高中首次评估工作。随机选取20所普通高中进行评估,引导学校加强内涵建设,规范办学行为,创造特色。做好普通高中电子学籍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管理。

二、把义务教育作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

5、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会精神。把义务教育作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中之重,把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指导督促各地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适时召开第二次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会,进一步总结和交流各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好经验、好做法。

6、积极推进城镇教育城乡一体化建设。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战略部署,加强对示范镇中心小学、初中和中心幼儿园建设的指导,推动各地在新型城镇化工作中建立健全以城镇为依托、城乡衔接、布局合理的中小学网点布局。

7、积极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创建活动。根据省教育厅下发《关于在全省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创建活动的通知》精神,制订下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评选细则,评选表彰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市、区),并给予适当奖励。

8、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会同有关处室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我省实际情况,制定《*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标准》,同时,督促各地集中财力加快薄弱学校改造,努力使区域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办学条件尽快达标。

9、继续组织开展教育对口支援工作。督促南昌市教育局和东湖区、西湖区教育局以及委、厅各有关处室和直属各单位认真落实帮扶方案,及时总结教育对口支援工作经验,扩大教育对口支援工作范围,进一步提高受援方学校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

10、开展城区扩充义务教育优质资源改革试点工作。推动全省中心城区通过联合、兼并、托管等多种形式,实现城区优质学校帮扶薄弱学校全覆盖,带动薄弱学校建设,破解城区义务教育择校热难题,推进城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三、贯彻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经验交流会议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11、强化学科教育的德育功能。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学全过程,进一步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加强中小学生省情教育。

12、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召开全省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现场会,总结交流经验,对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开展创建和谐校园活动。

13、开展中小学“素质教育月”活动。在全省中小学校普遍开展“素质教育月”活动,形成每年一个主题,每年一次集中展示的活动制度。鼓励各地从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特点出发,形成各具特色的素质教育推进模式。

14、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建立和完善以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教师、班主任和团队干部为主体,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

15、继续开展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加强班主任和德育工作队伍建设。组织开展省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和优秀学生评选表彰工作,组织拍摄中小学优秀班主任专题宣传片,总结和宣传优秀班主任先进事迹和工作经验。大力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

16、推动学生校外教育广泛开展。探索建立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相衔接的工作机制,切实增强中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开展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评估,以评促建。

17、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研究。换届改选全省中小学德育研究会,充实一线德育工作者,加大对德育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开发校本德育资源。

四、建立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工作长效机制

18、加强调查研究,探索建立破解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各种难题的针对性措施。标本兼治,分类指导,有步骤、有重点地逐个解决最普遍、最突出的问题。

19、继续坚持中小学规范办学行为分片包干责任制和月报制度。进一步督促各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中小学管理工作的监督指导,切实把规范办学行为的各项要求落实到每一所学校。

20、进一步加强宣传,营造规范办学行为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和监督作用,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规范办学行为的良好局面

五、关心支持特殊教育,积极发展学前教育

21、认真贯彻落实第四次全国特殊教育工作会议精神。适时召开全省第二次特殊教育工作会议,表彰一批全省特殊教育先进单位和个人。出台《*省加快特殊教育发展实施意见》,促使我省特殊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22、继续推动各地加快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工作。研究制订《*省特殊教育学校合格标准》和《*省特殊教育合格学校评估标准》,推动30万人口以上的县(市)建立特殊教育学校。努力推进特殊教育学校建设。

23、继续加强全省特教学校师资培训工作。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开展第三届特教教师教学技能竞赛,提高特教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24、在全国“助残日”组织开展一次大型的扶残、助残活动,推动全社会更加重视、关心特殊教育。

25、加强农村学前教育工作。积极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大力加强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制定《*省乡镇中心幼儿园基本标准》,启动“*省乡镇中心幼儿园达标活动”;组织第二期全省乡镇中心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培训;继续组织开展省级示范幼儿园结对帮扶乡镇中心幼儿园活动,2010年新增结对乡镇中心幼儿园100所。

26、督促各地进一步规范民办幼儿园办园行为。督促各地从规划着手,在做强做优民办骨干幼儿园的基础上,切实加强民办幼儿园的规范化管理,促进全省民办幼儿园健康有序发展。

27、以示范园建设为抓手,提高幼儿园的办园水平和保教质量。继续开展示范幼儿园评估工作。加强幼教师资培训。以结对帮扶、教学观摩、跟班培训等不同形式,切实发挥省级示范幼儿园的示范作用。

六、高度重视民族团结教育和安全工作

28、全面贯彻中央和教育部关于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在全省中小学校开设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举办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办好内地民族班,全面完成国家和省政府确定的内地民族班招生任务。进一步落实和完善班、新疆班政策措施,切实加强内地民族班的内部管理,确保内地民族班安全稳定。

29、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落实中小学安全管理责任,加强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加强中小学安全督查指导,加强对学校针对性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的指导。组织开展中小学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会同有关部门,开设交通安全教育专栏,开展交通安全知识竞赛,在部分县(市、区)巡回组织中小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演练,评选全省中小学交通安全教育示范学校,切实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篇10

作为高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其具有师范性和职业性两大特性。2012年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标准》(以下简称《标准》)颁布,对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规格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在人才目标定位上要着眼于培养具有职业理念的幼教工作者。《标准》提出要培养“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和先进的幼儿教育理念,掌握较系统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保育能力、活动设计与组织能力、反思与自我发展能力,善于沟通与合作、勇于创新、身心健康的幼儿教师。”这一目标符合当今时代对幼儿教师的发展要求,《标准》已经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进行了准确定位,将师德摆在首位,其次是专业素养。实践证明,现在幼儿园需要的往往是具备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有先进幼教理念的幼教工作者。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上也应该将师德放在第一位,其次具备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与专业知识、能力,能够观察儿童、研究儿童,组织幼儿的一日活动,让幼儿在快乐中发展。

2专业课程设置

在专业课程设计方面,笔者以长沙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为例,与大家一起探讨。本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分为三大模块:公共课、专业课、教学实践环节。公共课包含:“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体育”、“公共英语”、“形体训练与形象设计”等。专业课又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专业基础课有:“音乐”、“琴法”、“美术”、“舞蹈”、“书法”、“普通话”、“学教具制作”、“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幼儿卫生与保健”、“幼儿园政策与法规”、“中外学前教育史”“、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等。专业核心课程有:“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幼儿园组织与管理”、“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学前儿童游戏”、“学前儿童行为矫正”、“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蒙台梭利教学法”、“感觉统合训练”等。专业拓展课程有:“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学前儿童英语教育”、“儿童歌曲弹唱”、“儿童舞蹈创编”、“儿童画创作”、“儿童行为观察与分析”、“幼儿心理辅导与咨询”等,教学实践环节包括:微格教学、见习、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专业拓展课作为选修课在第三、四、五学期开设。从上述课程设置可看出,长沙职业技术学院在人才培养上重视学生基本理论素养的培养,专业理论课程门类多,专业技能课在大二开始实行分方向、以选课的方式进行,实践课程少。课程门类多但重复,专业核心课中“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与各领域教学活动指导重叠,公共课中已有“形体训练与形象设计”,而专业基础课中又有“舞蹈”。“学前儿童行为矫正”、“蒙台梭利教学法”、“感觉统合训练”这三门课程可与其他课程融合,或以讲座的形式进行介绍,让学生学会正确辨别特殊幼儿,尽早采取相应措施。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要避免重复。大二开始实行专业技能课分方向的办法,学生可根据自己兴趣选择课程。这样可以让学生扬长避短,精通某一门技能,发挥学生的特长,提高学习效率。实践课程安排得比重过少,形式单一,不能满足社会对职业型人才的需求。实践课程的设置应贯穿整个教学的始终,把理论学习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3教育教学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教学也是育人的重要方式。我们要将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幼教工作者,应从以下三方面努力。

3.1学生专业情意的培养

教师的专业情意是师德的体现,在人才培养目标中应将教师的师德摆在首位,所以专业情意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容忽视。有学者认为“:教师的专业情意是教师对教育、教学专业的一种深厚的感情,教师专业化成熟境界意味着专业情意的健全。”可见专业情意与教师专业发展密切相关,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推动力。目前幼儿教师师资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大,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不足,这些都源于教师专业的情意的匮乏。幼教工作是一项具有神圣使命的工作,一定需要有对工作的热情和向往,这样才能在这一领域获得长足发展,造福幼儿。学生在校不单是学习文化知识和技能,更应培养学生的专业情意,即对未来所从事的幼教工作有一份热爱与追求,对职业充满理想和信念。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渗透教书育人的理念,不能只注重学生所掌握的外显的知识和技能。应加强对学生专业情意的培养,让学生意识到幼教工作的伟大、幼教工作的专业性,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同和热爱,由此学生才会有强大的学习动力,钻研幼教理论,思考如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奉献幼教事业。

3.2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关系到学生多方面发展的问题,有研究者提出教学实践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情意、有助于学生掌握实践性知识、有助于增强教学的效果。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既不能像本科院校重理论、轻实践,又不能像中专院校重实践、轻理论,而应该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这也是职业教育的特色。因此在人才培养上应实行“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将幼儿园作为高职学前教育的实践场,通过园校合作,共同育人。学生一进校就到幼儿园见习观摩,了解幼儿园的各项基本情况,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做铺垫。将高校教育教学与一线幼儿园教学紧密结合,如:“幼儿心理学”、“幼儿卫生学”、“儿童行为观察与分析”等课程都可采用实境教学的方式,把课堂搬到幼儿园去,在幼儿园一边现场观摩,一边讲解理论知识;邀请一线教学名师给学生讲授“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幼儿园环境创设”、“幼儿游戏指导”等课程;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校各项事务,如:布置学校墙面、充当老师的助手、设计和组织大型的校园亲子剧场等;定期开展各类专业比赛,邀请一线幼儿园骨干教师做评委;学生实习后开展实习汇报展示,交流学习经验。

3.3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变

教育界一直都提新课改,那么具体到每所学校、每位教师身上应该如何做呢?课改也应该以问题为导向,从实际出发。针对职业教育的特色,有研究者提出了“学、教、做合一”的教学理念。对“学、教、做合一”的理解为:教育目的在于培养人才,怎么样才能让学生成才呢,这就需要进入学校学习,所以首先提“学”;要把学生培养成才也离不开教育,所以谈到了“教”;“学”与“教”是联系在一起的,在“教”的过程中还得让学生实践操作,把理论与实践相联系,这就是“做”。“学、教、做”这三者是统一的整体,并且学生的“学”是放在第一位的。在教学中充分把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获得经验。在教学中以工作或任务为导向,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如:“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这门课程,可以把书上的内容分为几个单元,让学生分组自学,按照理论学习———案例分析———实践学习三个环节进行。在课堂上讲解活动设计某个单元的基本理论;然后深入幼儿园收集教学活动设计有关理论的案例,并在课堂上呈现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最后学生将讨论后修改的设计进行教学活动组织,这三个环节循环进行。教师是指导者,适时提示或答疑,督促学生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学、教、做合一”的教育理念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应对学生学习中提出的各类问题。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