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的主要盈利模式范文

时间:2024-01-12 17:46: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商的主要盈利模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电商的主要盈利模式

篇1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 盈利模式 “软件+服务”模式

1 移动互联网特点和发展趋势

1.1 移动互联网特点

移动互联网具备三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开放性,包括网络的开放性、应用开发接口的开放性、内容和服务的开放性等方面,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深入发展,开放性已成为移动互联网业务、应用和服务的基本标准,更多新颖的业务将出现在移动终端上而无需依靠现在的移动运营商;二是分享和协作性,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中,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与他人共享各类资源,实现互动参与、协同工作,用户将具有更大的自主性和更多选择,将由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转变成为主动的内容创造者;三是创新性,移动互联网为不同的用户提供了无限可能,从而使各种各样的新型业务不断涌现出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

1.2 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

(1)移动用户成为互联网上最大的用户群

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就是与互联网的融合。在业务层面,移动互联网和传统的互联网在内容和应用体验方面融合发展,但移动互联网的产品推出速度快于传统互联网;在网络层面,相对于桌面互联网,移动运营商致力于提供廉价的、高速的上网体验。对于用户来说,移动互联网具有终端的移动性和接入的便捷性、业务应用的随时性和私密性等特点;对于运营商和服务、内容提供商来说,移动互联网具有更强的控制力和更大的开放性,能够融合互联网和电信网的商业模式。

推动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有三大力量:运营商、互联网企业、终端厂商。运营商以差异化的数据业务为中心,整合产业链做智能管道,互联网企业则将优秀的桌面互联网产品和服务移动化,并不断开发出更多的业务服务以满足移动互联网用户的需求,而终端厂商围绕着终端致力于提升移动互联网综合服务能力。

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移动通信用户成为移动互联网用户。以美国为例,预计到2015年美国智能手机流量占比将达到98%,如表1所示:

另据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表明,截至2012年底,中国移动用户已达13亿,其中有5亿多已经是移动互联网用户。

(2)移动数据业务呈爆炸式增长

随着移动接入技术的迅速发展,移动互联网用户的迅速增长和终端接入方式的层出不穷,移动数据流量快速增长,到2010年全球移动数据流量已超过移动语音流量。据美国思科公司的2011年度报告,2011年全球无线网络连接数增长了一倍多,全球无线数据流量的增长在2011年超过了预期,达到133%,到2015年全球移动数据流量将是2010年的26倍,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92%,到2016年移动数据流量将达到每月10.8EB,60%的移动用户即全球约30亿人口将加入千兆字节俱乐部,即移动用户每月将消费1GB的移动数据,详见图1所示。

我国的移动数据流量也具有同样的增长趋势,2011年前三个季度,中国移动无线上网业务流量达到2 173亿MB,同比增长了58%,其中移动数据流量1 123亿MB,WLAN数据流量1 050亿MB。

(3)终端接入的多元化且应用渗透到各个领域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促使其接入方式也呈现多元化,目前的主要接入方式有:移动电视、PDA、智能手机、电子书、iPad、Notebook等。并且移动互联网用户逐渐渗透到互联网业务和应用的各个领域,如电子商务、微博、手机网络新闻、手机搜索、手机网络音乐、网络文学、社交网站等,如图2所示。

(4)产业链融合促进移动互联网不断走向纵深

移动互联网走向纵深的推动力是产业链融合,各行各业“互联网化”和“移动互联网化”使移动互联网必定走向合作共赢。在2G时代,移动互联网的主要产业为彩铃精细运营、MMS娱乐、音信互动等;到了3G时代,就涌现了大量的移动产业,如精确定位、健康监控、移动电子钱包、媒体直播、家庭监控、移动卫星电视;到了4G时代,由于有了更大的带宽,将涌现更多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并且各个产业将不断融合,如传媒行业、金融行业、零售行业、制造行业、教育行业、医疗行业等广泛的行业融合,这将不断创造新的业务存在形式和商业模式,如图3所示。

(5)移动互联网盈利模式多元化

移动互联网业务层出不穷也为商业模式的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除了下载流量、彩铃彩信这些传统的盈利模式外,移动互联网的盈利模式也呈现了多元化趋势。其中有广告类盈利模式,是指免费向用户提供各种信息和服务,通过收取广告费来实现盈利,如门户网站和移动搜索;内容类盈利模式,是指通过对用户收取信息和音视频等内容费用盈利,如付费信息类、手机流媒体、移动网游、UGC类应用;服务类盈利模式,是指基本信息和内容免费,用户为相关增值服务付费的盈利方式,如即时通信、移动导航和移动电子商务;共生盈利模式,如以运营商为主导的共生盈利模式。

2 移动互联网产业链分析

2.1 移动互联网产业合作演进路线

2G时代的移动互联网为用户提供的主要是话音和低速率的数据业务,这种服务非常有限,因此产业链也相对简单,运营商能够把控整个价值链,主要是通过价格吸引客户消费,用户的价值都比较低,业务收入的增长主要来源于用户的不断增长。到了3G时代,提供给移动互联网用户的业务和服务是差异化的多种多样的应用,使产业链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运营商不再在价值链中处于绝对控制地位,收入增长的来源也转变为现有用户价值的提升。

以往运营商一家独大,享有大部分价值,其他参与者都居于从属地位,而在3G时代单凭网络运营商已无法完成价值链的主要环节,各环节必须均衡发展。在产业价值链分割后,对价值的重新分配取决于价值链的重新定位和各种力量的对比,网络运营商从产业链中的获利一般不会超过50%,并且不同的定位及力量的对比必将导致不同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的产生。

泛行业的合作、清晰的利益分配、合作者的准确定位,这将使移动互联网产业、产业链、盈利模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2 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结构

在目前和未来4G时代的移动互联网业务运营,终端软件平台和网络应用服务紧密结合,业务和应用平台已成为整个移动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在产业链中处于控制地位,电信运营商的地位在产业链中逐步下降,如图4所示。

同时,终端厂商和应用软件开发商大举进军移动互联网领域,加大了整个产业链的竞争激烈程度,从而逐渐形成了以服务与应用为主的几大商业模式:“终端与业务”一体化模式、“软件+服务”模式、传统移动增值服务模式、运营商主导的共生盈利模式,而前两种模式在整个移动互联网行业中处于主导地位。

终端厂商和应用软件开发商以相对较低的进入成本及合作成本,削弱了原来处于产业链后端的业务/应用平台商在产业链前端环节对用户的控制力度,从而利用其优势业务和特色业务获取更大利润及产业发言权。同时,技术的进步也造成产业链用户控制点向终端厂商和软件开发商靠近,使强势终端厂商利用终端掌控权而获得内容运营优势。

随着智能手机用户群的不断扩大、终端制造技术和软件开发技术的不断进步,终端和应用服务已经直接面向广大用户,如诺基亚、苹果、Google。这些企业凭借自己强大的财力和技术优势,不断整合各种资源,在产业链上已具备强大的竞争力。如苹果公司既具备自己生产智能手机的软、硬件实力,也具备提供各种应用和服务的能力,它首创的手机软件商店概念风靡全球,很多商家都建立自己的手机软件商店,例如诺基亚软件应用商店、谷歌软件应用商店、中国移动软件应用商店等。智能手机制造商将自己的用户吸引在自己的手机平台上,也吸引新用户使用自己的手机,使得其在产业价值链的利益分配占比越来越大。

当然,为争得在产业链中更大的利益,各运营商也在不断地加强与终端厂商的合作。如中国移动和联想公司合作,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好的移动互联网解决方案;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与苹果公司合作,通过苹果的iPhone手机来扩大自己的客户群,这种合作和竞争还在不断地演绎。

3 移动互联网盈利模式研究

3.1 日本移动互联网盈利模式

日本是全球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最好的国家,40%的日本国民在使用移动互联网业务,80%移动用户在3G终端上使用移动互联网业务。

在日本的移动互联网产业中,从手机制造商到内容提供商,移动运营商控制着整个价值链。运营商好比价值链上各环节的客户,移动运营商为终端制造商、内容提供商、服务平台、广告服务等制定统一的发展规划,并制定产业链上各个参与者的收入分成比例。例如内容提供商(CP)和运营商按照9:1的比例分配收入,而在欧美大部分国家仅仅只有50%,这种收入分配比例就极大地鼓励了CP/SP的创新,并有效地控制了移动数据业务的资费。在这种低资费的市场环境下发展了大量的用户,促进了大量业务、应用和服务的发展,同时极大地扩大了用户规模并培育了市场。日本最成功的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中,既有对互联网的继承和发扬,又有手机支付这样的创新模式。搜索、电子商务、社交网络(SNS)和手机支付是日本最成功的商业模式,其中前三者是互联网的延伸和发扬,而手机支付是移动互联网创造出的全新商业模式。

3.2 我国移动互联网盈利模式

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上各利益参与者的地位决定了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移动互联网盈利模式主要是以下几种:“终端与业务”一体化模式、“软件+服务”模式、运营商传统移动增值服务模式、运营商主导的共生盈利模式。

(1)“终端与业务”一体化模式

手机终端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智能化,从原来只能承载话音业务变成既能承载话音又能传送数据、图片、视频等多媒体业务,还能连接互联网,具有收发邮件、移动办公、网上交易等互联网终端的业务特性,成为多媒体信息收发的智能化信息终端。“终端+业务”一体化模式是现在和未来移动互联网领域的重要盈利模式之一。该模式有以下特点:第一,能够为手机终端厂商带来新的利益增长点。第二,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移动运营商渠道垄断,手机用户在使用移动互联网时,可以不使用移动运营商的门户网站,从而在价值链上取得主动权。第三,手机厂商在移动互联网方面经验不足,使得其必须加强与价值链其他成员的合作。

(2)“软件+服务”模式

移动互联网业务在用户中的广泛使用,很多都取决于软件以及其提供的服务,软件平台与应用服务的竞争与合作是该产业新的趋势。Google的Desktop和Amazon的AWS就是“软件+服务”盈利模式的典型代表,以手机软件平台为核心的应用服务在产业中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运营商的传统移动增值服务模式

即传统的移动增值业务的盈利模式,如运营商按照流量盈利、按照短信条数盈利等。

(4)运营商主导的共生盈利模式

在移动互联网产业价值链中,与运营商利益相关的有用户、SP/CP、终端制造商、设备/软件提供商。其中,SP/CP与运营商之间的竞合博弈关系将是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中最重要的环节。在3G时代,移动运营商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竞争和合作的成败将关系到移动互联网能否繁荣,因此运营商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共生盈利模式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将会存在。这包括运营商和终端厂商的合作盈利模式,如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iPhone的合作盈利模式;运营商和广电集团的合作盈利模式,如手机电视,电信运营商负责提供设备、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以及计费、客服、收费等工作,而广电则负责提供内容;运营商和移动门户网站的合作盈利模式,运营商向用户收取流量费,按照流量或是包月形式收费,再向门户网站或内容提供商支付信息服务费。随着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这种合作共生盈利模式还将有更多的表现形式。

4 结束语

随着移动互联网产业的不断发展,将会有更多的参与者进入该产业链,并且整个产业链上的参与者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竞争的加剧将使产业链更加复杂。移动互联网的盈利模式也不能简单理解为某一种特定的、单一的盈利模式,而应该被理解为一系列构筑在开放融合应用基础上的盈利策略及思路的总和。当前的各种移动互联网盈利模式背后所反映出来的,正是移动互联网作为一个融合产业所拥有的各方面产业经济特色的综合体现,随着多种盈利思路的不断碰撞,未来还将涌现出更多的创新盈利模式。

参考文献:

[1] 沈拓. 不一样的平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M].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2.

[2]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第27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R]. 2011.

[3] 魏炜,朱武祥. 发现商业模式[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篇2

一、价值链分析

目前,我国家电零售企业扮演的更像是一个纯粹的“家电大卖场”的角色,即零售商提供一个场所,以低价为卖点招徕消费者光顾,所有的家电厂商就如同在菜市场卖菜的小商贩一样,交给零售商进场费、管理费、促销费等“苛捐杂税”,并且将总销售额的一定比例作为返点。供应商是否有利润,零售商并不关心,双方的合作并没有建立在共赢的基础上。与传统的家电产业链中的多级分销商不同,专业家电销售商与制造商及消费者的关系更为紧密,甚至可以说获得制造商与消费者的支持是在此行业中生存下去的关键。家电零售商与制造商之间已是一种战略伙伴关系,而不再是纯粹的交易关系。因此,随着传统家电产业链向专业家电产业链的转变,家电零售商与制造商的关系日益密切。

我国家电零售业常见的“类金融”模式就是通过吸纳众多供货商的资金并通过滚动的方式供自己长期使用,该模式为零售企业的快速扩张提供了资金保障,同时还节约了大量的利息费用。供应商资金是我国零售商在规模扩张过程中的重要资金来源,由于零售商可以占用供应商较大数量的资金,零售商一般存在规模扩张的强烈欲望,同时产生强烈的多元化冲动,其多元化投资多投资于资金需求较大的行业,比如房地产业,华润创业、国美电器、苏宁电器集团、南京中商等都在经营零售业务同时,进军房地产领域,借用其零售产业的大量浮存现金,满足同公司下属的房地产开发的资金需求。

二、盈利模式分析

一种观点认为,盈利模式是企业通过自身和相关利益者资源的整合而形成的一种实现价值创造,价值获得和利益分配的组织机制和商业架构。另一种观点认为,它是探求生意的利润来源,生成过程和产出方式的系统方法,即对企业的所有经营要素进行价值识别或管理,从所有经营要素中找到盈利机会。前者将盈利模式视为一种商业架构,后者将其视为一种盈利的方法。实际上,二者没有本质的差别,其核心都是强调:盈利模式是企业在为顾客创造价值的同时,能够获得一定利润的企业要素的组合方式。目前,国外零售商一般采取的是“吃差价”盈利模式,即通过扩大网点规模和提高销售规模,逼迫供应商降低采购价格,获取采购价与零售价差价以达到盈利的目的。该模式下,零售商提高零售价格的空间会因商品越来越丰富、零售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而越来越小。但与此同时,随着零售企业销售规模的不断扩大,迫使厂商进一步降低采购价格的能力也在不断增强,零售商在将好处部分转移给消费者(比如降低零售价,或在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提供更好的服务)的同时增加自己的利润。因此,国外零售商提高毛利率不是抬高零售价格的结果,而是压低进货价格的结果。国内零售商盈利模式则是在兼顾“吃差价”的基础上,通过天天低价与现金交易的销售模式取悦消费者以巩固其对销售终端的控制权,同时通过扩大规模来压低采购价格,并依靠延期支付货款、获取通道费等不同类型的返利来弥补销售业务的亏损,即所谓的“吃供应商” 的盈利模式。笔者认为,零售企业的利润来源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赚取进销差价阶段。零售企业的利润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是由于零售商在零售环节为厂商承担了销售职能,厂商转让的价值,称为让渡利润;二是在零售环节为顾客创造了新价值,顾客转让的价值,可称为追加利润。零售环节包括采购、配送和销售等基本活动,涉及厂商、零售商和顾客三个主体,发生一买一卖两次交易行为,其模式形成的核心是围绕着经济利益的分配,表现为零售商的购销差价水平,采购价格水平取决于零售商和厂商的博弈,销售价格水平取决于零售商和顾客的博弈,因此购销差价的“差额”是三者之间博弈的结果,谁在博弈当中占据主导地位,就会形成以谁为中心的零售业盈利模式。

第二阶段,从厂家或供货商处赚取利润。零售商收取的费用多种多样,用“苛捐杂税”这个形容再适合不过,如店庆费、入场费、广告费、促销费及管理费等。 按正常运作模式,中国家电连锁行业的平均毛利率仅有10%,公司净利润普遍在1%-2%。现在有些连锁卖场之所以开的红红火火,大部分因素是它们的盈利模式并不是按照国际先进发达的连锁业正常的盈利模式来运作,而是通过很多掠夺性的、非正常性的手段来取得利润,这部分的利润远远高于正常的10%的毛利润。资料显示,我国家电零售业的其他业务利润率远远高于主营业务增值率。国美电器2004年,其他业务利润率是主营业务增长率的3.51倍。而苏宁电器2005年,其他业务利润率是主营业务增长率的2.02倍。所谓的“其他业务”有:促销收入、进场费用、货品上架费、空调安装管理费、展台费、广告费等。

第三阶段,提供个性化产品和服务,将客户服务看做新的利润增长点,针对不同顾客的不同需求,通过提供专业完整的解决方案以及各种富有特色的个性化的服务为客户创造价值,甚至推出自有品牌。该阶段企业要努力把以产品为中心的营销方式变为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营销方式,针对不同消费群体实施差异化经营策略,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凭借家电企业的终端优势,建立完善的客户服务系统以及信息数据采集、挖掘、分析、决策系统,分析消费数据和消费习惯,并将研究结果直接反馈到上游的生产和定单环节,实现“以销定产”,使得整个供应链成本最小化,实现价值的最大化。

三、我国家电零售企业盈利模式的理性选择

从零售盈利模式分析,笔者认为家电零售业的利润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扩大购销差价,降低经营成本和收取渠道费用。利润的三个来源形成了三种不同的盈利模式。

1.扩大购销差价。随着商品的极大丰富和零售设施的进一步饱和,零售商提高零售价格的空间越来越小,但是随着零售企业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场份额的不断增加,有能力迫使厂商进一步降低采购价格,在将好处部分转移给顾客的同时(或是降低零售价,或是在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提供更好的服务或商品),也可以增加自己的利润。作为家电商业渠道的主力军,家电零售商们在不断扩张增强实力的同时,应该更多的考虑把家电销售从单纯地卖商品过渡到“卖服务”、“卖品牌”、“卖文化”上面,把低级肤浅的价格竞争提升到更高层次,与国际知名的家电连锁业态接轨,这样才能让自己在这场激烈的渠道争夺战中赢得最后的胜利。

2.收取渠道费用。2006年11月15日,由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公安部、税务总局和工商总局出台的《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管理方法》开始正式实施。该《办法》详细规定了零售商收取促销服务费的条件、程序、不得收取的费用项目,并明确规定零售商与供应商约定的支付期限最长不超过收货后60天等。因此我国的家电零售商应当严格按照合作标准来规范厂商合作,共同保障厂商合作利益,逐步改变通过向家电供货商收取渠道费来增加利润的模式。家电零售商应尽力而为,建立完善的电子商务平台与现有的ERP系统完美的结合,与供货商进行行业间B2B的对接,双方数据库的对接可以围绕客户需求分析、终端商业设计、产品展示演示、产品零售技术等“一体化”实现全程合作。

目前,以收取渠道费用为主的“吃供应商”模式是我国零售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盈利模式。这种盈利模式为我国零售业尤其是大型零售企业的快速扩张奠定了基础,但这种模式是否适应新的形势则有待商榷。首先,随着国外零售企业在我国的快速扩张,在国内零供关系不断与国际通用做法相接轨的过程中,国内目前的零供关系模式会逐渐被打破,也即国内本土零售企业“吃供应商”的盈利模式以及由此导致的零售商规模扩张方式是不可持续的。其次,由于“吃供应商”的盈利模式使得零售企业可以通过资金管理,获得周期性无成本短期融资投入企业经营,或通过变相手段转做他用,这在零售商外部融资面临较大困难时,可以借此来缓解规模扩张和资金瓶颈之间的矛盾,但会引发供应商和零售商之间的关系紧张。站在整个行业长期发展的角度上来讲是非常不利的。

3.降低供应链的经营成本。一直以来,我国家电零售企业倾向于向厂商转嫁成本,自身费用的减少是建立在厂商费用增加的基础上。因此未来的盈利模式还必须转移至优化渠道价值链,降低费用,使渠道总利润增加,顾客、零售商和厂商三方共享价值链优化带来的利润。优化价值链的核心是降低三方,特别是零售商和厂商双方的费用成本,回到零售商通过主营业务盈利的模式上来。另外,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家电零售商要优化流程,向内部管理要效率,将企业理念、经营观测、服务规范上升为标准化的文字制度,使企业的经营环节、经营过程、管理制度成为一种可继承和可监督技能,提高科学化管理水平。业务流程再造包括商品管理、库存管理和门店运营,比如电子商务可以保证低缺货率,不会因为商品远距离进货而失去顾客。

篇3

关键词:互联网企业;盈利模式;价值创造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7-000-01

一、我国互联网企业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

互联网仍属于新兴行业,其商品和服务与传统行业运作模式有着天壤之别,许多的互联网企业只是一味的模仿成功企业的商业模式,而不是从企业实际出发,从而造成盈利模式选择不准确,不清晰。主要表现在:

盈利模式易模仿,核心业务竞争力不强。当下很多互联网企业,只是简简单单的模仿,而不是去探索符合企业自身的盈利模式,由于缺乏盈利模式创新点,直接威胁企业自身的盈利状况。例如以酒店预订为主要利润源的携程,其上游企业如七天连锁酒店等纷纷建设自己的网络平台和手机APP直接参与酒店预订竞争蚕食携程市场。

盈利模式单一。21世纪是信息时代,互联网信息膨胀,变化速度前所未有。互联网企业不能只提供传统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顾客日益变化的需求。目前的消费趋势是一个账号,多种服务体验。然而大多数企业未能适应环境变化,仍然采用单一盈利模式。

盈利模式定位不准。许多互联网企业已经认识到单一产品和服务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于是开始纵向扩展业务或横向联合互补企业进行合作。但是采取这种方式方法的弊端是业务量增加,分类不明确,多而混乱。收费方式复杂,业务分成很难形成统一标准,最后导致企业改革转型步伐放缓。

二、互联网企业的盈利模式

1.互联网企业的价值分析

首先,移动互联网发展更进一步。新的商业模式在新的服务形态、新的技术的不断创新下,与深度集成的数据、云端计算互相作用,对互联网产业乃至社会经济发展将产生更大的影响。

第二,电子商务还将保持迅猛发展势头。传统企业进入电商的规模和程度,以及于联网电子商务平台的创新,将决定其价值和影响力的发挥。

第三,互联网将广泛应用与各国家部门、各地政府以及其他公共事业单位。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将有利于互联网的深层次发展,国家政府对互联网的重视程度将直接引导大众群体对互联网的认识。

第四,伴随新兴行业不断发展,互联网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必将伴随着一系列问题的产生,例如互联网犯罪。此时,法律环境的不断完善将推动互联网持续健康的发展。互联网行业也必定将在法律不断完善的同时也更新改良,最终走向成熟。

2.互联网企业的盈利模式

现阶段我国主要的盈利模式有:

(1)信息交付型盈利模式

采用信息交付型盈利模式的互联网企业,主要表现为提供信息中介服务和信息咨询服务。信息中介和咨询是指网站利用互联网技术,为交易的双方提供一个交易的平台,使两个及以上需要交易的客户之间取得联系,并从中向上游企业收取广告费和佣金。信息交付型盈利模式的应用原则主要有两个方面:

首先,应该建立电子商务平台(专业咨询网站或者手机APP)。通过免费提供商业信息来获取会员,当会员基数达到一定数量,可以通过投放广告来收费。

其次,建立金字塔信息消费模式。信息消费的一大特点是,信息不会因为使用次数的增多而消耗,反而会被信息消费者凭主观意志和实际体验反复加工,因此必须对用户群体进行细分,有针对性提供新的增值服务,并对用户反馈信息进行深加工。

(2)服务销售型盈利模式

服务销售型盈利模式的首要问题是看这种盈利模式能对企业经营带来什么:样的价值,能够为顾客带来什么价值,一个公司要想持续盈利必须解决三个问题:

商品定位要准确(顾客需要什么)。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是希望开发新的产品或服务项目,还是提高现有产品或服务的市场占有率。不同的战略定位将带来不同的经营效果。在新的市场环境下要求企业要做到从卖产品到卖解决方案的转型。

客户群定位要准(顾客是谁)。在客户的定位上,要对客户结构从工作、年龄、性别、购买能力与购买意愿等多个方面进行细分。

合理的价格定位(如何满足他们)。合理的价格是影响产品或服务销售的重要因素,它主要的竞争手段,是实现企业利润目标的有效途径。在确定商品价格时要考虑因素很多,不仅仅是成本、供求关系和竞争等。同时还要考虑商品销售价格是否与商品价值相一致,要将个性化定价策略、声誉定价策略、谈判议价策略、网络促销定价策略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灵活多样的定价策略。

3.互联网企业盈利模式的实现路径

利润点是企业为满足客户的某种需要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即是顾客需要什么,我们提供什么,市场中未被满足的需要形成了利润的源头。

利润源是企业的目标市场,即客户。客户由于不同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对服务和产品的需求也各有不同,以确保企业能最有效为客户服务又能将客户价值最大化,必须对用户群进行细分。

利润杠杆是一系列的企业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活动,是对一系列关系的处理和整合。对于企业所面临的诸多关系,包括企业自身、客户、生产管理等。

利润屏障是企业为保障其持续盈利而选用的策略,它使企业在行业内处于最佳定位,保持核心竞争力,有效抗击竞争作用力,或根据自己的意愿来影响这五种竞争力,即现有竞争对手的竞争、即将进入行业的竞争者、替代品生产商、供应商和买家。这五种作用力共同决定行业竞争强度以及企业的盈利能力。

三、总结

互联网产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盈利模式是互联网企业创业者和守业者主要考虑的因素。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开始认识到:互联网产业盈利模式和传统产业盈利模式有一定的区别,所以就引起来我们的思考。

参考文献:

[1]保罗・H・蒂默斯.六大电子商务发展战略[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阿兰・奥佛尔.克里斯托福・得希.互联网商务模式与战略一一理论与案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篇4

【关键词】手机 手机媒体 盈利模式

2006年“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新浪网向手机短信新闻用户了第一条新闻信息,之后有人将手机誉为“第五媒体”。它是指以手机作为信息的采集和展现工具,以通讯网络和互联网作为信息的传播网络而开展信息传播活动的媒体。①手机媒体以其互动性、个性化信息传播等优势逐渐在新媒体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一、手机媒体的盈利业务

从业务形态和类型上看,手机媒体的盈利业务可以分为语音通讯业务和手机无线增值业务。语音通信是手机成长初期就具备的基础业务,也是核心业务,但随着手机业务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发展,语音通讯业务增长乏力,移动运营商开始推出通话套餐、全球漫游等套餐业务来增加语音通讯的后续发展动力。手机无线增值业务是一种综合性业务,是除了语音以外的数字服务,包括短信、彩信、彩铃、手机游戏、手机音乐等,旨在满足用户更多个性化的需求。

二、手机媒体的盈利模式

手机媒体不仅是交流工具,更是媒体,它为新媒体开创了值得借鉴的盈利模式。手机媒体的盈利模式可分为:

1、手机阅读

手机报订阅费是手机阅读的主要盈利来源,是典型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结合的产物,在第五媒体的盈利模式中有相当的代表性。手机报的盈利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用户定制彩信手机报获取包月订阅费;二是采取WAP网站线上阅读向用户收取流量费,我国基本上采取第一种模式。在我国手机报每月5到15元的订阅费中,作为内容提供商的传统媒体只得20%的收益,剩余的由网络运营商和移动运营商获得。即使如此手机报仍然盈利甚少,如何根据用户需求生产个性化内容仍待解决。

2、手机支付与B2C模式

据调查显示,手机媒体由于受伴随性、互动性的影响,用户冲动消费、情绪消费的可能性大,这无疑给手机市场提供了又一盈利机会。B2C模式(business to customer)是一种手机直接面向消费者的电子商务模式,它允许用户通过手机终端直接消费、支付的形式,由运营商代收费或将手机与银行账户绑定,消费额直接从银行账户中扣除,完善了互联网时代的B2C支付问题,使买卖环节进一步简化。典型的例子是中国银联和中国移动推出的“手机钱包”业务,用户可以通过手机付费、捐款投保、缴话费、充值等等,而公司向用户收取1%-2%的手续费。2008年,联动优势用户已达2000万,每天交易15万-20万笔,平均每笔交易金额在100元。②

3、手机广告盈利

我国目前的手机无线广告市场没有挖掘充分,其中隐藏的巨大商业价值仍然没有被厂商看到,手机广告盈利模式尚不明显。受到消费者心理和消费者权益的影响,手机广告如果处理不好极易引起用户的反感,特别是手机游戏领域,若没有好的经营策略和创新环节,运营商很可能承担流失客户的风险。这一点也是国内厂商对于广告营销的顾忌所在。

4、无线增值业务收费

增值业务包括手机视频、手机音乐、彩铃、游戏等等,这三者都要依靠移动通信网络才可下载操作。目前国内只有短信和彩铃被广泛接受,成为增值业务中的支柱,其他业务还处于刚起步阶段。但是,无线增值服务市场仍然潜力巨大,呈现出用户年轻化的趋势,毕竟在新媒体时代,拇指经济和掌上娱乐是一股不可逆转的潮流。同时,我国的游戏市场盈利也远不如日本、韩国、欧美,其中,日本手机游戏业发展成熟,美国手机游戏市场虽然起步晚,但发展迅速,手机游戏提供数量巨大。

5、专项服务盈利

专项服务指移动运营商为集团、企业或特定用户群体专门定制的移动互联网产品体系。例如:中国移动为农民推出的“农信通”,还有面向集团的“blackberry”业务等,此类业务信息除了按条收费以外,GPS移动定位系统也包括在内。

6、信息服务收费

短信、电话服务是手机自发展以来的主营业务,虽然利润额巨大,但不能代表新媒体的盈利趋势。

三、手机媒体盈利模式的特点

手机媒体多种多样的盈利模式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对于我们进一步探究其发展方向、把握市场规律有一定作用,其特点有:

1、角色分开,利益分层

内容供应者和渠道供应商分属不同的利益群体,各司其职,这是手机媒体最大的盈利特点。从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来看,手机媒体产业链主要由移动运营商、内容提供商、服务提供商、设备制造商、手机制造商和手机用户六个环节组成。③传统媒体的盈利模式是由编辑部门生产编辑当日的版面内容,嵌入广告,再由印刷和发行部门大规模印制和销售。整个过程中传统媒体的主要利润是依赖嵌入在信息产品中的广告,并且从内容管理到发行销售都是由同一利益主体来承担。

手机媒体不会出售有形的信息载体,也就是手机不由内容提供商生产,除此之外,也必须有由移动运营商介入的内容送达渠道才能实现整个生产销售过程。但是在利益链条中,内容提供商和渠道供应商的利益分配却是由服务提供商(SP)占主导的。在新媒体中,占有渠道者得天下。

篇5

在家电连锁零售企业发展中,国美、苏宁在2004年至2007年间迅速崛起,并逐渐形成两大巨头对立的局面。它们能迅速扩张的原因在于它们在资本运作时采用的以占用供应商资金为特征的“类金融模式”[1]和以“吃”供货商为特征的“非主营业务盈利模式”[2]。

近年来,家电零售市场收缩,电子商务冲击,企业内运营效率低下,都使得家电零售业扩张期奉行的资本运作模式亟需改进。如何在转型期与供应商之间形成良性博弈关系,使资金链健康运转,这对家电连锁零售行业来说已迫在眉睫的问题。

二、家电连锁零售业资本运作现状

(一)“类金融”融资模式分析

苏宁和国美的高速扩张都得益于“类金融模式”的成功运用。这种融资模式的本质就是占用供应商的资金来经营自身事业。大型家电连锁零售商利用规模优势,不断增强与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利用与供应商在货款结算上的商业信用政策,将占用在存货和应收账款上的资金成本转嫁给供应商,利用其资金来进行扩张或转作他用。零售企业像银行一样,吸纳众多供货商的资金,并通过滚动的方式供自己长期使用。

类金融模式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公司的现金周转期为负值。当应付账款周期大于经营周期时,表现为负现金周期。现金周转期越长,营运资本占用越多,企业所需筹集资金越多,而负现金周期则表明企业筹资成本低,经营期内有资金沉淀,企业可以无偿占用供应商的资金。从表1可以看到,苏宁和国美的现金周转期都处在低位,说明目前两企业的类金融模式的运用是十分成功的。

2009年以前国美占压供应商资金的幅度比苏宁高,对供应商的控制能力更强,运用类金融模式更激进。2009年起苏宁实行积极扩张战略,类金融模式的运用风格也明显改变。2010年过后苏宁的现金周期第一次低于国美,苏宁成功完成了对国美类金融模式的复制和超越。

在扩张期,国美的类金融模式的运用相比苏宁更为明显,应付账款账期拖得更长,对供应商采取了更加激进的压迫政策。随着苏宁做大做强,苏宁也不断在延长供应商的账期。总的来看,两企业的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仍有增加的趋势,这意味着还在不断拖长供应商的付款周期。

国美的存货周转天数明显高于苏宁,说明国美存货管理较为粗犷,苏宁营运能力优于国美。总的看,两企业的存货周转天数不断上升,而存货周转天数的增加代表着营运能力下降,大批量备货这样粗放的存货管理模式弊端日渐显露。

(二)“非主营业务”盈利模式分析

长期以来,我国的家电零售业主要靠 “非主营业务模式”盈利。除了赚取进销差价,更多是将其他业务利润,如进场费、销售返利、广告服务费等,作为利润的主要来源。该盈利模式的实质就是把低价策略的损失转移给供应商。传统零售商的盈利模式是通过提高销售规模来增加自己对供货商的议价力,从而降低采购价格。在我国,家电零售巨头更强调“吃”供货商的“非主营业务”盈利模式,即零售商低价销售,吸引消费者从而扩大销售规模。然而低价带来的盈利损失并非主要由零售商承担,相反,将其巧妙地转嫁给了供货商,以信道费、返利等方式获得其他业务利润以弥补低价策略的损失。低价策略带来的强大的销售能力使得供货商对零售商更加依赖,于是零售商的议价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将以更低的价格采购货物,同时以更低的价格销售,这种非主营业务盈利的模式也便如此不断循环。

在扩张期,其他业务利润占总利润的比例一度超过100%,高比例的其他业务收入意味着如果扣除来自供应商的返利等其他业务利润,公司实际上处于亏损状态。表2为近几年两企业的利润构成分析,可以明显看出,“非主营业务”盈利模式正在逐渐转变。

通过图1可以看出,国美“非主营业务盈利模式”的运用更为激进,靠压榨供应商获得的回报占其利润的比例更高。从趋势上来看,近年来,苏宁和国美来源于供应商的净收入占主营业务毛利的比例逐渐降低。家电零售商强制收取的高额进场费、销售返利等繁多名目的收费早已让家电制造商们怨声载道。无论是零售巨头们主动地调整自己的盈利模式,还是供应商对零售商形成了一定压力,家电零售业这一盈利模式的弱化已是大势所趋。

在图2中,对比两企业的利润率可以看出,尽管苏宁来自供应商的净利润远低于国美,但是苏宁的总利润率却一直是领先于国美的。可以说国美对“非主营业务模式”近乎极致的运用,并没有为其提高净利率带来很好的效果。总的来看,盲目的扩大销售和低价策略以及对供应商无限制的压迫并不能保证家电零售业维持长久的高盈利能力。

近年来,家电零售商从供应商那里攫取的其他业务利润不断下降,总利润率也出现下滑,另外一种最先由国美提出的“非主营业务模式”,即“零售加地产”,成为了目前苏宁和国美的主要发展方向。近年来苏宁的投资性房地产每年翻倍地增长,从2009年的2.40亿元增至2012年的12.70亿元。国美也在2013年表示要进军“物流地产”。可以看到,“新地产”将成为我国家电零售业的另一个利润增长点。

(三)资本结构分析

“类金融”融资模式和“零售加地产”的非主营业务模式使得家电零售企业的资本结构极其不合理。“类金融模式”为家电零售业带来大量的“零息负债”,同时也会导致家电零售业的债务结构畸形。另外,家电连锁零售企业将侵占的供应商的资金投资到房地产、金融等风险性较大的行业,用短期负债去做长期投资,这将给企业的资金链运转埋下巨大隐患。

表3表明,苏宁和国美的负债主要以短期负债为主,其中又由以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为主。目前没有明显迹象表明这两家家电零售商要改善自己的负债结构。据测算,两企业的短期负债以及货币资金都与它的主营业务收入呈正比关系。一旦市场大幅下滑,原材料上涨,企业将出现巨大的资金缺口。

再根据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来具体看苏宁和国美的偿债能力。在表4中明显可以对比看到两家企业中国美的营运资本政策更加激进,偿债风险更大。但总的来说,苏宁和国美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均较低,这表明它们的短期偿债能力都比较弱。苏宁和国美都采取的是一种“零售加地产”的盈利模式,大规模的投资地产势必会降低流动比率。而且我国地家电零售业目前还是都施行的大批量备货策略,大量存货也是导致速动比率不高的原因。这种“短借长投”的资本运作模式蕴含着相当高的财务风险。

三、家电连锁零售业资本运作面临的问题

“类金融模式”和“非主营业务模式”这两种独特的资本运作模式是建立在连锁零售商对供应商拥有绝对话语权的基础上的。随着家电零售业扩张期的结束,销售渠道的多元化发展,企业财务风险不断扩大,这些资本运作模式将会不再适用。

(一)市场扩张受阻

无论是基于市场前景预测还是自身的发展限制,家电零售业的扩张之路都应该转变了。通过财务分析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家电零售业近年的销售增长速度放缓,盈利能力大不如前,继续盲目扩张,已经无法带来丰厚利润。

首先,家电零售业对高盈利市场的开拓已经基本结束。家电零售业逐渐转向三四线市场扩张,相比于一二线市场,三四线市场的单位店面销售额更低。盈利水平的下降将加大资本赤字的压力。不仅如此,三四线市场的存货销售周转更慢,这意味着其现金循环周期缩短,无法像过去一样用供应商占款来进行投资,这将加剧传统家电零售业的资金饥渴。

其次,近年来我国消费市场日渐疲软。近年的政府家电下乡的策略、家电节能补贴政策只是刺激了一时的消费,随后是一片更加倦怠的市场。

再次,家电零售业市场正受到电子商务的强烈冲击。电子商务渠道成本低,覆盖面广,这是传统渠道所无法超越的优势。传统家电零售业如果不能挖掘好自身的渠道优势,失去市场份额是无法避免的。

最后,继续盲目扩张和无休止的价格战也会阻碍企业的良性发展。一方面,企业疯狂增加门店数而非提高单一门店的经营质量,不仅不会增长利润,反而会拖垮企业。随着销售下滑,苏宁和国美开始关闭一些不盈利的门店来保证自身的盈利能力。另一方面,单纯通过低价策略和规模优势来占领市场,而不是通过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来控制成本、培育顾客忠诚度,是无法提升企业盈利能力的。由于在规模扩张过程中忽视了量与质的统一,忽视供应链建设,忽视物流等领域工作的实质性开展,家电连锁企业的营运效率普遍不高,成本无法控制。仅从存货周转天数看,京东的周转天数是7天,苏宁和国美大约是50天,相比之下传统零售渠道的营运效率明显缺乏竞争力。再从实体门店更有优势的服务这一方面来说,从近年来消费者对家电连锁零售商的投诉增长的趋势来看,企业对服务方面也没有做到位,这将进一步流失客户源。

(二)零供关系紧张

“类金融模式”和“非主营业务盈利模式”的本质都是对供应商的压榨。扩张过程中,零售商向供应商收取巨额的进场费、广告费、促销费、租赁费这些“其他业务收入”来支持自身盈利,并通过不断拖长付款周期来占用供应商的资金来维持自身扩张所带来的巨大现金缺口,这些举措都导致零供关系紧张。

长期受压迫让家电制造商们怨声载道,它们纷纷通过其他渠道来摆脱对家电零售商的依赖。一方面,很多大品牌的家电厂商纷纷开启了自建渠道之路。另一方面,这种压榨也让小的家电制造商几乎没有了利润空间,很多小企业都被这种“非主营业务模式”拖垮,而零售商对所剩无几的大品牌家电制造商将进一步失去议价能力。而且现在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壮大,也为制造商们提供了更多的销售渠道。

对比苏宁和国美的供应商政策,我们可以明显看出过分压榨供应商是得不偿失的。国美一贯强硬地长期占用供应商的资金,强制要求供应商进行促销和突然降价等。这些措施使得国美与供应商的关系几度交恶。苏宁的政策更为温和些。苏宁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低于国美,非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也低于国美。2012年,苏宁还推出面向全国上游经、代销供应商的供应链金融业务,一方面提高了现金利用效率,另一方面,扶植了行业中正在发展的中小企业,同时也可以培育一批忠诚的供应商。

通过不断地压迫供应商来发展自身的资本运作模式亟待转变。从近年数据来看,家电零售商们在不断地降低非主营业务收入。但是仍在不断拖长的账期势必会让供应商们有充足的理由去探索其他销售渠道。目前自营渠道的格力的应收账款周转率比依赖零售商的美的、海尔等家电制造商高很多倍。家电零售巨头们应认识到,只有整合整个供应链上的资源,创造与供应商和谐共赢的局面,才能让家电行业获得长足发展。

(三)财务风险加大

首先,零售商当前的模式本身潜存着巨大的风险。从对苏宁国美的财务分析可以看出,现在两企业的债务结构极不合理,应付账款和利润呈现出高度的相关性。零售巨头们用占用供应商的短期债务做长期投资,随着家电零售行业消费市场的下行,一旦利润持续下滑,出现供应商挤兑,脆弱的资金链将彻底崩溃。

另外,渠道优势被削弱,继续靠压榨供应商来实现融资和盈利的模式逐渐将不再适用。一方面,各大供应商正在二三线市场积极兴建自己的直营专卖店,这使得零售商对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不断下降,零售商无法再从供应商那里获得超额的回报。另一方面,电子商务平台的兴起将压缩行业整体的应付账款的账期水平。而扩张产生的资本需求对应付账款周期的变动是极为敏感的,据测算,仅仅在当前的水平下,应付账款周期每降10天就足以产生数亿元的资本缺口。目前,供应商账期,京东是20天,苏宁国美是3个月。这意味传统零售商要进军电子商务就得大幅缩短账期,这将是对零售业“类金融模式”的致命打击。

最后,电子商务的投入将是一个无底洞。苏宁国美建立的网上购物平台―“苏宁易购”和“国美在线”营运多年仍处于亏损状态,而且这还使得线下实体店要被迫降价。而线上业务巨大的现金缺口,需要由线下业务来支撑,这必然会加大资金压力。

如何拓宽融资渠道,改善资本结构,降低财务风险,进行合理的投资,这是零售巨头们现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家电连锁零售业资本运作模式的发展方向

(一)维护商业信誉、拓宽融资渠道以此来改善零供关系、调整负债结构

首先家电零售业需健全资金管理制度,统一进行预算和融资管理,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减少拖欠账款,保证企业的商业信誉,保持资金链稳定。另外,家电零售商还需另辟融资渠道,以自身日益积累起来的信用向融资机构担保来满足资本扩张的需求。家电零售企业可选择用抵押担保的形式筹措长期借款来调整负债结构和满足企业扩张及资金运作的需求。另外,目前苏宁正在积极打造“苏宁银行”和“易付宝”第三方支付平台,这些也或将成零售业集资的新方法。

(二)合理安排投资结构和投资策以此来降低类金融模式的风险

使用“类金融模式”来融资要求企业时刻密切关注其投资项目,只要做好投资规划,减少资金浪费和过度投资,控制好投资风险,“短借长投”还是可行的。一方面要精心安排好投资项目,切不可盲目投资,来确保一定的稳定性;另一方减要安排好长、中、短期的投资节奏,对资金回收实现掌控,从而保证拥有足够的现金流以备日常运营之需;另外还,可以通过金融和产业、产业链间的互补投资来抵消一定的零售业风险。

(三)整合供应链提高营运能力,增加资金流动性

我国家电零售业可以向国外零售业学习引进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和供应商构建信息共享平台,达到信息的高速流动,从改善采购库存管理、物流配送等业务入手,持续改进整条供应链的经营效率,减少资金在各个环节的滞留,保证强大的创造现金流量的能力,从根本上防范流动性风险。

注:

篇6

最主要最常见的网络在线盈利模式,国内比较好的是各大门户网站(新浪,搜狐等),也包括行业门户,而且大多数个人网站的盈利模式也是这样,靠挂别人的广告生存。

新新兴的在线短视频网站,通过影音载入前后的等待时间播放广告主的在线广告(优酷,土豆等) yixieshi

盈利模式二:彩铃彩信下载、短信发送等电信增值形式

最疯狂的网络盈利模式之一,几乎每个进入全球排名前十万的商业网站和个人网站都在通过sp获取经济回报,目前由于sp收到中国移动等运营商的限制,盈利率有些下降,以此类模式为主的上市公司市值有所缩水。

盈利模式三:产品交易性网站

A.通过网站销售别人的产品(C2C和B2C模式)比如,淘宝(C2C),卓越(B2C)

B.通过网站销售自己的产品(包含B2C) yixieshi

盈利模式四:提供独特的资源,位会员提供服务而获得收益(个人觉得知乎会向这方面发展)

此类模式代表有阿里巴巴(中国B2B的典范)

盈利模式五:网络游戏运营,虚拟装备和道具买卖

代表有:网易,盛大

盈利模式六:搜索竞排,产品招商,分类网址和信息整合,付费推荐和抽成盈利

代表有:百度,Hao123等

盈利模式七:广告中介

广告联盟网站通过给为广告主和站长服务,差价销售广告,获得利润互联网的一些事

盈利模式八:企业信息化服务一些事

A.帮助企业建设维护推广网站

B.销售各大公司的网络产品

C.网络基础服务提供

D.网络营销策划和搜索引擎优化的专业顾问公司

盈利模式九:融资

web2.0的网站一般都是用户制造内容,有了社区活跃度,自然会吸引VC的眼光,不过最终归属应该是被google,微软等巨头收购。

盈利模式十:建立会员数据库,为企业提供精准营销服务

通过网络大量的会员,为一些企业提供大量潜在消费者。

代表有:51job一些事

盈利模式十一:建立网络产品,通过销售产品服务来获得收益

比如一些信息化系统厂商,通过开发开源软件或者做asp系统服务,这些网站本身就是一种产品和服务,网民可以购买一些技术服务,如视频会议系统租用服务等。

另,新媒体观察者魏武挥也曾对这个问题进行过回答:

两方模式:网站与用户之间的电子商务(B2C类)以及网游、虚拟物品交易等,以赚差价为标志

篇7

关键词:C2C;电子商务;盈利模式

中图分类号:F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1-0021-01

电子商务的基本模式有B2B、B2C、C2C三种,一种商业模式是否成功在于它能为企业带来多少利润。如今,B2B、B2C网站早已实现盈利,美国的Ebay在C2C市场上也开始盈利,而国内C2C行业在淘宝网“免费模式”的冲击下,行业整体至今尚未盈利,面临盈利模式不清晰、发展方向不明确的问题。但是,正是因为C2C网站虽没有探索出合适的盈利模式却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直接吸引了腾讯和百度等一系列中国互联网巨头的市场切入,而盈利模式的创新将是国内C2C行业竞争的关键点。

1 C2C网站现有盈利模式

1.1 会员费

会员费也就是会员制服务收费,是指C2C网站为会员提供网上店铺出租、公司认证、产品信息推荐等多种服务组合而收取的费用。

1.2 交易提成

C2C网站是一个交易平台,它为交易双方提供机会,就相当于现实生活中的交易所、大卖场,从交易中收取提成是其市场本性的体现。

1.3 广告费

企业将网站上有价值的位置用于放置各类型广告,根据网站流量和网站人群精度标定广告位价格,然后再通过各种形式向客户出售。

1.4 搜索排名竞价

C2C网站商品的丰富性决定了购买者搜索行为的频繁性。搜索的大量应用就决定了商品信息在搜索结果中排名的重要性。由此便引出了根据搜索关键字竞价的业务。用户可以为某关键字提出自己认为合适的价格,最终由出价最高者竞得,在有效时间内该用户的商品可获得竞得的排位。

1.5 支付环节收费

支付问题一向就是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直到阿里巴巴推出了支付宝才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网上在线支付业务的开展。买家可以先把预付款通过网上银行打到支付公司的个人专用账户,待收到卖家发出的货物后,再通知支付公司把货款打入到卖家账户,这样买家不用担心收不到货还要付款,卖家也不用担心发了货而收不到款。而支付公司就按成交额的一定比例收取手续费。

2 盈利效果分析

全球最大的C2C电子商务网站Ebay采用注册商铺、物品登录和物品交易提成的收费模式。2002年,它在中国的子公司易趣也凭借这种收费模式发展起来。但是为了抢占市场,淘宝采用了“免费”政策与它展开竞争。由于淘宝上所有的交易都不需要付费,卖家将店铺从易趣搬到淘宝后不需要任何的成本,于是卖家纷纷涌向淘宝,卖家的转移伴随着买家的转移。最终淘宝成了中国C2C市场上的老大。其他的网站也纷纷效仿,于是“免费”政策在中国C2C市场上大行其事。在淘宝网“免费三年”即将到期之际,马云又宣布淘宝网继续免费三年,腾讯拍拍也紧随其后宣布免费三年。C2C网站原有的盈利模式被彻底打破。

虽然依靠“免费模式”打败了eBay,但淘宝却也由于“免费的商业模式”给自己带来了盈利的压力,不得不面对依然亏损的尴尬局面。即便如此,市场后入者腾讯QQ仍是坚定的“免费模式”支持者。因为,坚持收费的eBay成为中国C2C市场的一个反面教材:面对一系列的市场挫败,无奈变身为如今的TOM易趣,市场份额从最初的90%萎缩至如今的不足7%。对用户免费三年,淘宝已经付出了高额的代价(在2005年投入1亿元的基础上,2006年又对淘宝网再次追加投资3.5亿元人民币)。为了探索出一条可行的收费道路,淘宝推出了“招财进宝”――竞价排名服务,为愿意通过付费推广,而获得更多成交机会的卖家提供的一种增值服务。但是“招财进宝”一经推出,很多店主就表示无法接受,甚至有店主称,“淘宝是在用财富的不平等制造交易的不平等”,用户迅速流向拍拍,最终“招财进宝”业务不得不叫停。

从某种意义上讲,马云当初为了抢夺C2C市场而精心策划的“免费午餐”,现在却成了桎梏C2C行业收费的枷锁。收费本没有错,错就错在网站用“免费”把用户给宠坏了。消费者已经形成了免费的习惯,一旦收费就会引起激烈的反弹和对抗,使众多网站无法应对。同时,市场是一个竞争的环境,你要收费,竞争对手正好用这种方式打击你,用免费把你的客户群争夺过去,收费永远也只能是一个梦想。

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C2C网站不可能永远免费。但是网站要收费,就必须要探索出消费者可以接受的盈利模式。

3 C2C网站盈利模式展望

平台提供商的利润,主要来自于购买平台服务的消费者。对于C2C网站来说,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为其会员提供更加完善和更具个性化的服务,即提供独特的价值,最大限度地提高会员的忠诚度,以促进收费模式的展开。从C2C网站现状分析,免费开店模式仍将持续一段很长时间,C2C网站盈利模式将以间接收费为主,同时在移动电子商务方向进行突围,从而确定新的盈利模式。具体有两点:

3.1 网络营销业务收费

网络营销业务,体现了电子商务的核心价值。网络营销业务收费和物品交易提成等直接收费项目不同,收费主要集中在如何利用自身的独特优势,为客户提供精准、高效的网络营销服务。比如,帮助客户提升品牌,帮助客户促进销售,帮助客户提升品牌包括品牌推广,市场研究,消费者研究,社区活动等,帮助客户促进销售主要指开拓网络营销渠道,包括品牌旗舰店建设,商招募、搜索排名竞价、广告费等。通过对用户信息收集整理和分析,来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再进行相关加工整理进行“销售”来实现盈利。

3.2 移动电子商务

伴随着中国手机用户的成熟和普及,无线上网技术的发展,手机网购平台具有极大的市场前景。同时,手机网络购物平台不仅仅是新增了一个渠道,而更重要的是确定了移动购物新的盈利模式――移动支付。而互联网上的C2C商务平台,将逐渐成为移动电子商务的补充,成为移动商务的信息纳入渠道。

总之,成功的盈利模式必须能够突出一个企业不同于其他企业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表现在它怎样界定顾客、界定客户需求和偏好、界定竞争者、界定产品和服务、界定业务内容吸引客户以创造利润。优秀的盈利模式是丰富和细致的,并且它的各个部分要互相支持和促进;改变其中任何一个部分,它就会变成另外一种模式。

参考文献

[1]张跃强.C2C市场赢利模式的实证研究与探索[J].铜陵学院学报,2008,(1).

篇8

关键词:零售企业 创新服务 盈利模式 五维度模型

零售企业服务创新“五维度”及盈利模式转型

盈利模式是零售企业赢得利润、赖以生存的主要手段和方式,而服务是零售企业盈利的核心,因此服务创新对于零售企业盈利模式有直接影响。通过服务创新不仅可以提高消费者以及零售供应链价值,同时还可以实现盈利模式的个性化以及可持续发展,提高企业的长期盈利能力。根据服务创新的“五维度模型”分析,想要实现零售企业盈利模式的真正变革,应该从服务概念、服务交付系统、顾客界面、零供关系以及技术等多方面进行系统创新。这五个服务创新维度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创新活动应同时展开,提升整个零售供应链的绩效,在提高企业自身利润的同时,也可以为供应商以及消费者创造更多的服务价值,打造“双赢”的局面。

(一)服务概念创新

“五维度模型”中提出的新服务概念主要指结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和条件的变化以及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对零售企业服务方式进行创新,可以通过改进现有的传统服务或者直接研发新的服务形式来实现。比如创新营销手段、创新业态、创新经营商品种类、创新经营时间等,下面主要介绍“自有品牌创新”、“业态创新”以及“增值服务创新”三种途径实现零售企业盈利模式的转变。

1.自有品牌创新。这种服务概念创新主要指零售企业利用多年来积累的销售网络渠道以及顾客信息方面特有的优势,加上自身品牌信誉,向制造商委托制造贴有自己企业品牌标签的产品,通过品牌效应提高产品服务附加值。近年来随着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零售企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很多零售企业纷纷开始发展自有品牌来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比如沃尔玛(WalMart)、日本的优衣库(Uniqlo)、瑞典的宜家(Ikea)、美国的西尔斯(Sears)、法国的家乐福(Carrefou)以及英国的马狮(Marks &Spencer)等。实现自有品牌创新不仅对于零售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技术和能力要求较高,同时需要创新供应链的流程、零供关系以及商品经营品类管理等方面内容。当一个零售企业拥有自有品牌后,首先重新安排涉及的制造商选择、产品设计、产品质量监控以及产品促销等相关业务流程的内容以及后台组织模式。同时应该注意调整零供关系,因为企业自有品牌可能会替代一些制造商的商品品牌,改变零供关系。其次应该重新调整商品经营的品类,重新分配制造商制造品牌以及新加入的自有品牌的货架空间分布。

2.业态创新。每一次业态创新对于零售业服务效率的提高以及建设规模的进一步扩张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是推动零售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同时也是增加企业竞争力,提供企业盈利能力的主要途径。业态创新的盈利方式主要是跟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脚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要求,实现服务价值增值。业态创新必须通过组织创新、营销创新、流程创新等多系统协调配合才能实现。比如江苏南京的华润苏果就是一个典型通过业务创新实现发展的例子,1996年,苏果刚开始只是超市规模,1999年新增便利店,此时需要较好的物流配送系统,且对于物流配送能力的要求较高,因为便利店规模较小,具有品种多、批量小的特点;2000年综合超市和便利店经营,实现大型综合超市,自2001年后实现中国连锁经营,在2002年开设社区店。近年来,为了满足一些高端收入水平家庭消费,开设了SG高端精品超市,若想要实现这一业态创新目标,首先应该确定顾客身份,明确服务对象。同时对于业务服务人员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应强化服务人员对高端消费群体的服务能力。

3.增值服务创新。增值服务是零售服务的有效延续,丰富了零售服务的产品品类和内容,近年来随着零售业的快速发展,各种零售产品不断涌出。零售企业在销售商品外,对于一些比较复杂,但是耐用性较好的商品提供售后和金融服务。零售企业与客户之间的接触越来越多,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将以往一次交易行为通过售后服务发展成为长期稳固的关系,为顾客提供了更多的增值服务。这样不仅建立了企业固定的顾客源,也提高了企业的盈利能力。比如近年来“苏宁易购”为消费者推出“阳光包”的增值服务,免费提供延期1年的电器产品保修服务。想要实现企业增值服务创新必须通过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充分利用企业的品牌信誉进行组织创新,同时应加强公司员工的相关培训工作。

(二)服务交付系统创新

创新服务交付系统大多数在后台进行,主要是指通过创新服务过程中的组织结构加强员工培训,提高零售服务效率。

1.优化业务流程。优化零售企业的业务流程,可以加强系统协作、便于管理、实现管理过程的程序化和规范化、快速解决问题、提高资金流转率。一般零售连锁企业的基本业务流程主要包括生产、销售环节中的采购、贮存、商品分配、销售、出货以及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管理。若为连锁经营模式,零售企业首先应该建立相对统一的管理系统,明确主营业务流程,对于一些非增值环节应该尽量简化、合并或者删除。在主营业务流程中应纳入信息流、资金流以及商品流等方面内容建立统一的采购、库存管理、物流配送以及会员管理等一体化体系结构,实现整个业务流程的信息化、立体化、便捷化和网络化。

2.组织创新。业务流程的优化、创新必须建立在调整企业组织结构的基础上实现。因为业务流程创新是针对整个零售供应链管理,需要每一个部门的相互配合,因此对于信息流通的要求非常高,传统的组织模式实行的直线职能体制并不能满足这一要求。因此想要实现业务流程优化,必须结合整个业务流程的采购、贮存、商品分配、销售以及出货等环节为导向设立专门的组织管理团队,同时为了加强各个业务部门的相互协调配合,实现信息的及时、高效流动应设立相应的业务流程协调部门,实现组织管理的扁平化。

(三)顾客界面创新

1.电子商务创新。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普及,电子商务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零售企业可以通过电子商务创新进行网上零售,因为网上销售并不需要实体经营空间,可在任意时点交易,且信息处理快捷、方便。对于零售企业而言,网上销售可以减少销售成本和经营成本,减少库存,降低日后降价处理风险;对于消费者而言,可以不用拘束实体销售点营业时间限制,避免购物拥挤以及价格信息不对称等问题。目前像1号店、京东商城、淘宝平台上都有很多卖家,国美电器、苏宁电器等也在努力发展上线、下线业务。想要实现电子商务创新,必须加强业务流程的创新以及技术创新的协调配合。

2.消费者自助服务创新。这种创新模式下,零售服务不再由零售店提供,而是由消费者自己选择,不仅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提高消费者对零售服务的满意度,也可以降低服务成本,提高企业盈利能力。比如宜家家居营销模式中,消费者购买的产品需要自行运输,自行安装,产品的销售成本减少,同时也降低了产品的销售价格。

(四)零供关系创新

1.零售企业和供应商合作开发新产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以及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业态创新时间越来越短,产品更新速度也不断提高。因此对于现代化零售企业而言,服务质量并不是核心竞争力的唯一,服务速度也是重要的构成要素。想要实现服务速度和服务质量两者兼顾,零售企业应与供应商合作共同开发新产品。因为零售企业具有掌握消费者信息的绝对优势,而供应商的产品开发能力较强,因此双方合作下,可以快速确定新产品的方向,减少新产品开发以及上市时间,降低产品开发以及营销成本,提高平台的双边服务效率。

2.基于供应链管理的零供信息合作。供应链管理思想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与普及,但在供应链管理的实际应用中,很多零售企业并没有考虑供应链的整体绩效。仅仅关注采购、仓储以及运输等环节管理,甚至部分零售企业不惜牺牲整体供应链的绩效来达到自身利润的最大化,不仅降低了整条供应链绩效,对零售企业的形象以及盈利也会产生一定影响。因此零售企业应加强对零售业供应链的管理,与供应商强强联手合作,分享产品销售信息,以便供应商及时了解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及时开发新产品,快速补货响应消费者的需求变化,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绩效。

(五)技术创新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生产以及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零售业当然也不除外,技术创新是“五维度模型”中的基础维度,其他四项维度服务创新都需要依托技术创新加以实现,因此技术创新是促进零售业服务创新顺利实践,提高企业盈利能力的基础保障。当前,零售企业中的电子商务平台、电子自动订货系统以及销售时点信息系统中应用到电子数据交换技术、条形码技术以及数据库技术等,使零售业务流程简单化,信息流动更加高效,同时也大大降低了经营管理成本,增加了企业的盈利。

推动零售企业服务创新的策略

零售企业如果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拥有长期市场竞争优势,真正实现盈利模式的变革,应综合考虑“五维度模型”进行多方面、多系统的协调创新,实现盈利模式的不可模拟性以及可发展性。但目前很多零售企业并未真正做到系统创新,导致盈利模式创新改革效果欠佳,同时政府、高校以及科研等机构普遍都存在重技术创新,轻服务创新的观念。尤其对于零售服务创新的关注度不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零售企业的服务创新发展。因此想要进一步推动零售企业服务创新的脚步,不仅应加强企业服务创新的能力,同时应该获得有效的、低成本外部创新资源的激励。首先在信息化时代背景形势下,政府部门应加强零售企业流通信息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可为零售企业采用的地理信息系统、电子数据交换技术、仓储计算机管理技术、射频设计以及条码技术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提供适当的政策激励。同时零售企业应加强企业组织管理化程度,我国零售企业在国内应充分利用连锁组织手段加强国内整合,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组织化管理水平。政府部门应为零售产业出台一些相关的政策引导以及法律政策保护,零售企业自身也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进行全面的市场调研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通过市场化手段进一步加强组织化管理程度。其次应加强培养高素质零售人才,人才是创新的重要动力,目前我国零售产业具有专业技术的零售人才非常欠缺,尤其是高层次零售管理人才极其匮乏。因此各大高校应结合现实经济发展需求,增设与零售业相关的各种零售教育专业课程,在教育过程中,为了加强人才的实践能力,应和零售企业合作建立课外实训基地,打造“工学结合”教学模式。

综上所述,服务创新是创新、改革传统的零售企业盈利模式的主要途径和手段,零售企业应以“创新服务”为基点,从服务概念创新、服务支付系统创新、顾客界面创新、零供关系创新以及技术创新五个维度进行多系统的协调、配合,提高自身的创新服务能力。同时政府、科研单位以及高校等外部组织也应加强对零售企业服务创新的支持与激励,促进零售企业服务创新的推进和发展,实现零售企业盈利模式的真正变革。

参考文献:

1.俞国方.零售企业发展的六个创新点[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1(3)

2.张庆亮,何文君.我国网上零售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财贸研究,2011(6)

3.李飞,汪旭晖.零售企业竞争优势形成机理的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1(6)

4.芮明杰,袁成,胡金星等.我国流通企业赢利模式的创新研究[J].当代财经,2011(7)

篇9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 网络效应 业务整合 盈利模式

1 前言

移动互联网业务将主要指构筑在IP数据网络基础之上的、具有开放型特征的移动信息服务应用,比如:移动搜索、移动定位、手机视频、手机音乐下载、即时通讯的移动应用等业务。最近两三年,移动互联网的用户规模和应用形态产生了爆发式的增长,据专业电信咨询公司易观国际的一项统计数据,我国WAP(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无线应用协议,手机上网的一种格式,类似www是电脑上网一样,WAP是专门给手机上网制定的,只有手机才能浏览WAP开头的网页)活跃用户数从2006年6月的2925万猛升至2009年6月的1.5亿。移动互联网平台的商业价值日趋明显。传统互联网的移动化将为当前的电信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在移动互联网这一融合的产业环境中,大量的服务提供商和内容提供商加入电信服务的领域,电信服务的价值链和产业规则都发生了根本转变。融合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移动互联网的产品盈利思路实际上融合了来自于通信业、互联网业、软件业甚至传媒行业等多方面的启示与经验积累。在传统的单边市场盈利(如:交叉补贴)和双边市场盈利(如:交易分成、广告)模式之外,本文将重点分析移动互联网时代最具特色的网络效应及业务整合盈利模式,主要表现为劳务交换、虚拟货币和赠予三种形式,以期为电信运营商顺应变革、把握住机遇拓展思路和提供决策参考。

2 劳务交换模式

劳务交换模式是网络经济学思想在互联网市场盈利模式方面的突出体现。试图借助劳务交换的方式实现盈利的应用一般具备鲜明的Web 2.0特征。在该模式中,用户所付出的“劳务”在一定条件下。将有可能使厂商获得在竞争中居于不败之地的难以被复制的资源和能力,用户并不需要为享有的服务支付任何费用,但他们的参与(如:普通使用、点评、内容收集、信息整理等)却有可能产生积极的外部性,从而通过其他多种创造性途径为服务提供者做出贡献,譬如服务数据的丰富与精炼、帮助产品改善服务质量等,上述贡献的结果通常可进一步提升产品价值,从而实现产品提供者与其使用者之间的互惠双赢。进而,产品提供者可利用上述劳务交换过程中用户所产生的价值,转而采用诸如广告、交易市场、交叉补贴等其他盈利方法,实现最终的盈利。

从表面来看,这一模式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新产品的试用活动,用户可以免费使用这些试用产品,但是其必须接受厂商的定期调查并提出自己对产品的意见和建议。但实际上,移动互联网市场中的劳务交换模式与这类“试用活动”的理解仍存在着显著差异,这主要体现在:首先,采用该模式的厂商一般倾向于使这种“试用活动”常态化。用户正常使用产品的过程即“试用”的过程。而且用户用来交换产品使用的“劳务”不仅局限于为产品提出改进意见;其次,该模式融合了80/20模式的基本思想,采用该模式的厂商普遍高度重视其产品的边际成本控制,能够以相对低廉的成本代价来换取海量用户的参与是这一模式成立的先决条件,同时也是其区别于TD手机等实体产品试用的关键所在;其三,通过该模式实现盈利的核心,不仅在于合理的劳务交换方式,而且还在于用户劳务面向实际利润的二次转化,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因此,劳务交换模式一般必须与其他盈利模式结合使用,其应用在多数情况下并不体现为单独起作用的形式。

实际上,借助“外部性”盈利是这种劳务交换模式的核心思想所在,海量用户的参与行为将会带动更多的用户参与,从而导致其产品价值与市场规模的自发性增长,这对于产品的营销推广及其持续性发展而言,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在移动互联网中,由于其应用所具有的环境传感性及其交互性本质,在无需人为过多介入的情况下,用户对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参与往往能够为应用提供更多的有价值信息,从而为劳务交换模式的实施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几乎所有“用户创造内容”(UGC)模式的移动互联网服务中都会存在“劳务交换”的痕迹。比如:手机导航类应用中的生活类信息服务,用户在免费使用其基础导航服务的同时,也能察觉到当前人群密集的区域,以获知城市街区的繁华位置、或及时获悉社会热点事件等;用户在旅游景点手机拍照并免费上传至网上与他人分享时,同时也捎带上传其所在物理位置,从而帮助更多的潜在游客通过网络查询和了解其周边的景致等。尽管在总体思路上,移动互联网中的劳务交换模式与传统互联网相差无几,但在创意和可实施基础方面,前者显然更具潜在的发展空间。

大众点评WAP网是一个典型的UGC移动网站,用户可免费浏览其他用户的点评(主要是针对餐馆,也包括其他一些娱乐健身场所),同时也可以自己做出点评供其他用户参考。这种模式得以推广的前提是:厂商必须采用一定的激励机制,如积分、折扣、返利等,以充分激发用户的参与性,鼓励其主动提供劳务。大众点评网在大量用户点评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自身的营销、渠道价值,推出了点评卡(用户可凭卡在联盟店铺享受折扣优惠)、线下餐馆指南书籍等多种服务,这实际上是一种劳务交换与精准广告投放相结合、外加收入分成的综合盈利思路。

3 虚拟货币模式

虚拟货币是应用、社区、游戏以及其他一些产品服务中的具有一定购买能力的等价交换单位。用户可通过网站赠送或优惠支付等途径获得该货币,在某些虚拟货币体系中,也允许用户通过普通货币来购买虚拟货币。

虚拟货币在金融市场及商旅、服饰、餐饮等大众消费市场领域以积分形式广泛的存在。从购买能力看,虚拟货币大致可分为如下三类:一类可以购买实体商品,但仅限于虚拟货币发行者所提供的有限商品类别(如:银行信用卡积分);一类只能购买虚拟物品如道具、特权(如:腾讯的Q币);一类则具有折现能力,但一般不是直接兑换现金,而是购买商品时可以折返部分费用(如:淘宝商城的积分)。从虚拟货币与一般货币的兑换能力来看,分为可直接以普通货币购买的虚拟货币和不可购买的虚拟货币。

消费积分返利更多体现为一种可控的软性补贴策略,其兑换的解释权仍归虚拟货币发行方所有:一方面,当用户以实物兑换或者是以再次消费折现的方式兑现其积分所对应的补贴价值时,其兑现行为本身便保证了积分回馈中所包含的特定营销目的能够被切实地实现;而另一方面,当用户对其所获积分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时,事实上,此时的虚拟货币发行方或产品提供方也并不会因此而承担任何额外的实际补贴成本,这显然有效地节省了其营销成本。

虚拟货币的盈利价值主要体现在:有效的用户激励、用户粘性与系统锁定、多业务网络效应的平滑迁徙 (将某一成熟业务的用户群体平滑扩散或迁徙至新发展的业务之上)、通过积分返利平台盈利、通过积分兑换平台盈利、通过用户的直接购买盈利和缓解现金流压力等。

在移动互联网中,绝大多数采用虚拟货币模式的服务应用均借鉴了互联网游戏、社区、电子商务等服务中积分与虚拟货币系统的成功经验。其与互联网中的虚拟货币模式的最大差异不在于基本的盈利思路。而在于相关产业链的格局:当前,移动业务开展的特殊性使得电信运营商在虚拟货币相关产业链中异军突起,正在成为一个最具产业控制潜力的“央行”角色。不少中小厂商也可能面临着必须自建虚币体系的困境;而移动电信运营商则拥有庞大的用户数量和非常便利的销售、兑换渠道,因而具备着统一发行、代售和管理虚拟货币的天然优势。

中国移动动感地带品牌下的M值专属积分体系是当前国内移动互联网中最具影响力的电信运营商虚拟货币产品之一。M值在功能上与全球通客户积分类似,但其可兑换购买的实物和产品与全球通积分商城存在着一定差异;作为一套以用户激励为主要目的的虚拟货币系统,M值除了可通过常规业务的使用来获得之外,也可以通过中国移动的业务营销推广活动来获取,比如:通过网络充值即可获赠400M值等。M值具有前文所提到的绝大多数虚拟货币属性,可用于承载多种形式的虚拟货币盈利模式,其所对应的积分货币体系的构建与完善现已成为中国移动培养自身移动互联网差异化竞争实力的有力举措之一。

4 赠予模式

赠予模式指的是基于一些用户的利他心理,提供一个平台,供其免费分发或赠送自身的劳务成果或物品。通常那些积极赠予他人物品的用户也会通过该平台接收他人的赠予。在当前的信息时代,这样的赠予平台一般均以相应的网络平台或社区形式存在,而赠予的物品也并不仅限于实物,还包括信息、经验和知识的分享等;比如维基百科,其内容完全由热心的用户自发提供,这本身即可视为一种用户对自身知识的赠予行为。

赠予经济又称礼物经济,此概念的提出主要是为了驳斥传统经济学中认为人的行为始终理性这一基本假设。在赠予经济中,礼品或服务的提供者一般并没有明确的预期回馈对象,也没有预期回馈的内容,其许多分享行为出自于非制式的习惯;而与此同时,礼物的施与受之间已转换成一种未明确规定的义务,形成赠予者与收礼者之间的隐晦关系。赠予经济也可被看作是一种债务经济,在这种经济中,交易者的目标是尽可能获得更多的礼物债务人,进而获得更多的关注、信誉和机会,而不像在商品经济中以获取最大利润为目的。

作为赠予平台运营者和赠予方其实并不期待通过赠予行为直接获得金钱收入,而是希望获得其他互联网上的稀缺资源,比如关注、赞誉和机会等。赠予模式所获得的注意力及其信誉价值可以为其平台带来实际利益,但这一目的通常需要其他的上层盈利模式与之配合方可实现,比如:广告模式和劳务交换模式等。

在移动互联网赠予模式当中,由于国内持有信用卡或者使用网银的用户量有限,因此当赠予礼品为现金时,通过互联网平台就相对困难,而手机话费则是相对比较容易的支付渠道。因此在5・12地震之后,中国移动随即推出了捐赠电话,使得用户可将话费直接变现捐赠。

此外,移动互联网的应用环境使其还比较适合于个人信息、经验的免费赠予。手机的随身性可以把握住用户瞬间的分享;中动,适合于一些旅游感受、餐饮服务体验和其他类似生活信息分享;移动互联网用户还可通过手机拍照或摄影的方式,即时上传其内容与评论,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体验。上述礼品形式及内涵不同,将有可能会对赠予模式其上层的二次盈利模式的选取产生一定的影响。

5 结束语

盈利模式旨在回答商业模式最为本质的问题,对电信运营商而言,是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在价值创造方面最为关注的决策考虑因素。

正如前言所说,在具有多产业融合特征的移动互联网行业中,电信运营商将面临着更为多元化的市场挑战和机遇。与复杂的市场环境相对应,移动互联网的盈利模式并不能简单理解为某一种特定的、单一的盈利模式。而应该被理解为一系列构筑在开放融合应用基础上的盈利策略及思路的总和。移动互联网中的多数业务盈利模式既进一步发展了传统互联网中野蛮生长、自由演进的敏捷性特点,同时也充分继承了传统移动通信网中垄断生存、可控发展的统筹观念。当前的各种移动互联网盈利模式背后所反映出来的,正是移动互联网作为一个融合产业所拥有的各方面产业经济特色的综合体现。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随着多种盈利思路之间不断地碰撞与融合,继劳务交换、虚拟货币和赠予模式之后,还将涌现出更多的创新盈利模式。

作者简介

屈雪莲: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市场营销,曾发表近30篇论文。

篇10

在互联网出现之前的传统商业模式中,“用户模式”往往不在考虑范畴之内。传统的商业更多从“盈利模式”开始考虑,所谓无利不起早,一定是有利可图、想清楚了盈利模式才会去做这个生意。但在互联网业务,企业首先要集中精力考虑用户模式,首先考虑怎么发展客户,怎样以某种方式获得客户,以某种方式获得很好的用户体验,进而形成一定规模的客户平台,等到形成了一定的用户规模和用户忠诚度(或称黏性)之后,再来考虑如何开发这些用户资源来赚钱。比如YouTube,在网站开办之后很长的时间内并没有确定的盈利模式,但它的网络视频给了用户全新的体验,用户规模迅速扩大,成功地创造了自己的用户模式,而为相应的盈利模式创造了坚实的基础。

移动互联网的“双模模型”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可以同时考虑用户、客户发展和盈利模式,但是应该明确两者要分开考虑,并考虑好它们之间的时间发展顺序——先建立“用户模式”,通过聚集人气、黏住客户,形成巨大的用户空间;然后建立“盈利模式”,即在这个已经形成的用户空间里寻找合适的商业价值,来达到商业目标。

用虚拟空间映射实体世界

移动互联网是一个虚拟的空间,是一个由众多个人组成的社会化网络空间,根据消费者在这个社会化网络空间中的商业消费行为的两大类,我们可以把社会化网络中的这个虚拟空间分成两个子空间:数字消费空间和实体生活映射空间。

先来看数字消费空间。这个空间里的产品是纯数字化的消费品,听音乐、读书都是可以数字化消费的。传统的书籍和唱片,那些有形的东西其实都只是载体,我们真正消费的是音乐本身和文字所带来的信息,而不是光盘和纸张。所有这些信息产品现在都已经数字化,所有这些信息化产品的生产和传播都可以在网上实现,不再需要建立任何一个有形的载体。

再来看实体生活映射空间。我们现实生活的许多消费行为,比如吃饭喝酒,没有办法放到虚拟空间去进行,还必须让我们的真身到实地去消费,但即使是餐饮、娱乐、旅行这些实体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也是可以通过信息映射到网络空间,我们把这个空间称为做实体生活映射空间。我们通过映射到这个虚拟空间的信息,去驱动和影响我们在实体世界中的行为。比如电子商务、网上购物,都是通过网上信息去驱动的一个个消费行为。

当我们寻找移动互联网业务机会的时候,应该清楚移动互联网究竟给我们带来什么。本质上,移动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是一个虚拟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我们尽最大的努力去真实地、完整地映射我们的实体世界。

在移动互联网的生态环境中寻找新定位

在整个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生态中,大家没有必要一窝蜂地都去追App store这个热潮。应该看到,苹果的App Store只是苹果自己这个半封闭的生态中的一个部分。但这个部分是最值得仿效的最重要部分吗?我们认为,在开放的移动互联网生态中,最重要的是形成网上社区。在这个网上社区中,用户能够把用户个人为中心的社会关系、社会活动、行为、偏好等都真实而完整地映射出来,创造出全新的数字化生活,从而为增值业务带来巨大的创新机会。

移动互联网给运营商、给服务提供商(SP)/内容供应商(CP)等行业参与者的机会和挑战在哪里?无论是对个人移动互联网还是对于企业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机会,我们都需要研究移动互联网的生态图,只有理解了整个生态环境,我们才能找到机会和定位。

在个人移动互联网生态系统中,其价值链主要是四个环节:内容生产、内容聚集、内容发送、内容接收。内容生产部分包括音乐、电影、新闻、体育、电视节目、网络视频等各种内容形态,其提供者主要是各种电视节目、电影视频及音乐等制作方和发行方;内容聚合部分包括内容管理、内容编排、内容转码、内容呈现、标准变换等,其典型参与者有YouTube、优酷网、土豆网、Facebook,微博等互联网企业;内容发送部分则是把聚合后的数字化内容分发到移动终端的网络,包括有线/IPTV/卫星,下一代无线网(4G,LTE),无线电,平面等,这其中包括中国电信(微博)、东方有线、Comcost和AT&T等运营商。最后是内容接收部分是各种移动终端,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PDA等,其典型参与者,包括苹果、诺基亚、索爱等终端制造商。需要说明的是,有些企业只参与价值链其中的一个环节,而有些企业则参与了价值链的多个环节。如索尼公司,在内容生产和内容接收环节都有参与。

以上便是由不同的层次所形成的整个个人移动互联网的生态环境,其中各个层面,从终端、应用、开发社区到运营商的能力开放,都有非常多的商业机会,原本完全不同领域的不同角色在新的价值链中努力寻找自己的定位。

移动互联网应用在企业信息化领域,正在产生一个全新的ITC(IT and Communications -信息通信)生态,这将会给整个IT和通信行业带来新一轮创新机会。在这个新的生态中,个人或者中小型公司的创新力量会得到更好的价值体现。中小规模的SP、CP或AP(Service Provider,Content provider, Application Provider)公司,只要在新的生态系统中找到自己能强有力发挥作用的位置,都会找到很好的商业机会,获得巨大的市场回报。以前做SP和CP的,都是将面对个人消费者的服务产品放到运营商的平台上运行,然后跟运营商分成,现在简单产品放进去不会再有那么好的收益。如果从企业信息化移动应用当中找到服务企业所擅长的应用,哪怕是简单的应用,只要在某一方面能发挥创意,把移动性和创造性很好地利用起来,企业都会得到很多很好的机会。在企业移动信息化方面,中小型企业乃至个人相信都会有潜在的巨大的机会。

移动互联网是用户为王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