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营销计划范文
时间:2024-01-12 17:46: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营销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职业教育;农业产业;集约化;对接效应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11―032-03
近年来,以职业教育合作组织和以农民合作组织为代表的集约化组织发展很快,并在我国职业教育领域和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职业教育要以产业发展为依托,产业发展应以职业教育为基础。如何使浙江省农业职业职业教育与农业产业集约化对接并实现效益最大化,是目前农业职业教育工作者和农业生产管理部门都十分关心的问题。
一、高职教育和农业产业的集约化
(一)职业教育集约化
职业教育集约化,就是通过教育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其基本策略是,将某一特定区域内分散的、不均衡的、重复的教育资源,在共同利益连接下,通过某种形式或利用某个平台有机地组合起来,形成规模较大、优势互补、互惠双赢的教育合作组织,发挥职业教育的集约效应。
近年来,浙江省及地方各级政府非常重视职业教育的建设和发展,以各级示范校、骨干校、示范性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为平台,教育教学投入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职业院校的软硬件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然而,由于院校的设立、专业的设置以及相关资源的配置均以行政管理区域为单位,因此,专业重复设置、硬件设施重复建设现象屡见不鲜,教育资源配置效率低。一方面,职业教育的规模效益和范围效益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高职院校适应市场和抗风险的能力较弱,尤其是农类院校,在产业结构大调整背景下,他们面临极大的挑战。要解决这些问题,职业院校应与时俱进,走集约化发展的办学道路。
(二)农业产业集约化
农业集约化经营取代农业粗放经营,就是由以分散农户生产为主的、自给自足式小农生产的计划经济,转向以农民合作组织等新型主体为主的、以满足市场需求的计划经济。农业集约化经营,其生产趋于规模化、专业化,其经营趋于市场化、产业化和一体化,农业技术贡献率、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不断增加,农业生产效率快速提高。
农业实行集约化经营后,生产经营主体由独立的农户逐渐向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示范性生产基地(单位)和种养殖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转变,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农业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得到逐步解决,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效果显著。20世纪90年代初期,浙江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始出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以各类农业合作社、示范性生产基地和龙头企业为主,“龙头企业+基地+农户”、“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农户”等组合形式并存的局面。但是,不同地区、不同产业的集约化发展是不平衡的。
(三)浙江省农业高职教育和产业集约化发展模式
1.浙江省农业职业教育集约化发展模式。浙江省涉农专业集约化组织发展可分为三种模式,它们构成三个层次:一是“专业群构建模式”,即以专业群建设为特征的教育合作组织建设。它是以完整的农业产业链条为依据,以农产品的基本属性为平台,把服务于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农业生产投入品供应、农产品质量监控、农产品加工应用等专业(方向)与一体化经营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联合,有效整合各方教育教学资源,构建服务于该行业整条产业链的新型教育合作组织。二是“中高职衔接模式”。它以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为依据,以专业纵向一体化为主线,以中高职有效衔接为平台,把某一区域内中职与高职院校同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方式、培养内容等进行有效衔接,与该行业各类生产经营主体联合,构建能够培养出符合该行业不同层次和类型岗位需求的农业实用技术人才的教育联合体。三是“职教集团模式”,它以浙江省农业产业布局为依据,以专业资源库建设为平台,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为依托,打破院校间行政管理与区域分布界限,与该行业各类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联合组建教育联合体。
2.浙江省农业产业集约化发展模式。农业内涵丰富,按生产对象可分为农、林、牧、副、渔等五大类。本文以种植业、养殖业和水产业等三大行业为目标,探讨浙江省农业集约化发展状况。由于农业各行业属性和特点不同,其集约化发展模式也有较大差异。
总体上看,浙江省养殖业和水产业集约化程度和运行效果要好于种植业。养殖业与水产业产业链条较完整,生产规模、技术贡献率、设施化面积、组织化程度,加工转化率较大、较高,产品流通渠道较完善,其典型的集约化组织为养殖基地、养殖大户和加工流通性型龙头企业。加强产品加工领域龙头企业建设,在其引领下实现纵向一体化发展,将是养殖业和水产业深化集约化发展的方向。
种植业内部各产业间差异较大。粮食作物生产由于政府实施基地化和粮食功能区建设,在保“米袋子”工程作用下,其集约化、规模化和标准化程度相对较高,机械化、标准化率在60%以上,其主要集约化组织为生产和示范基地、粮食加工龙头企业。创新生产技术规程、加强优良品种培育、提高生产技术贡献率和土地生产效率,将是该产业进一步集约化发展的方向。
浙江省茶产业历史悠久,享誉国内外。在“西湖龙井茶”品牌效应引领下,各地茶业纷纷崛起,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不下十余种。集加工和营销为一体的龙头企业运行模式规范,运行效果显著,对整条产业链条具有强有力的引领和拉动作用。革新生产和加工工艺、促进茶产业生态化发展,将是未来茶产业集约化发展的趋势。
花卉苗木产业是浙江省优势产业之一,其生产规模和效益在全国居领先地位。园林绿化工程公司和产品经纪人(公司)作为龙头企业,对产业的拉动作用十分显著,其产品营销渠道通畅,物流配送较为完善。提高品种自育率、优化种植结构、加强品牌建设,将是花卉苗木产业集约化发展的趋势。果树产业和蔬菜产业均以农户生产为主,种植大户占比较低,其组织化、专业化、规模化和产业化程度不高,其主要集约化组织为示范基地、生产基地和精品园。在政府主导下,创新农民合作组织、提高组织化和专业化程度、加强物流配送系统建设,将是这两个产业集约化发展的趋势。
二、高职教育和农业产业集约化的对接效应
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引领农业职业教育转型升级,农业职业教育转型升级又会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进程。二者只有在发展中相互对接和融合,才能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才能最终实现双方效应倍增。
(一)产业发展模式对接,充分发挥资源集聚效应
1.农业职业教育集约化发展是以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为基础的。农业生产资源的集聚和优化,使得职业教育资源的重新配置和组合势在必行。利用农业职业教育和农业产业集约化组织资源集聚与优化,以及产、学、研相结合的优势,形成职业教育体系和要素与农业产业体系和要素的对接和良性互动,使农业职业教育更好地为农业经济发展服务。
2.农业职业教育集约化和农业产业集约化在产业上的相互对接和融合,使二者的教育资源得到更高程度的集聚和优化,有利于降低“校企合作、产教结合”的成本,促进校企合作方式由单独学校(单独专业)与个别企业之间的双边合作,转向两个集约化组织之间的多边、多向、集团式合作。另外,集团整体实力和信誉使得校企合作的可靠性大大增强。
3.农业高职教育和农业产业集约化经营是以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为己任的。二者的对接,不是简单的专业与产业的对接,而是专业群与产业链对接,是区域农业职业教育结构与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对接。这样的对接能够推进具有地方特色和优势的农业产业带建设以及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可以为加快区域农业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持。
(二)技术开发与应用对接,有效提高科技贡献率
具有产、学、研结合整体优势的农业高职教育集约化经营,与技术集约化的农业集约化经营,二者的联合与对接,可以使农业生产技术创新需求与职业教育合作组织研究方向紧密结合,从而保证科学研究的针对性、实用性,提高研究成果的转换率。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节约科研成本,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贡献率,密切二者联合体的战略同盟关系,巩固和发展新型的产学研关系。
(三)共建、共享信息平台,有效提高信息利用效率
农业职业教育与农业产业集约化主体形成联合体后,其共建的信息交流平台,使得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传递由两个系统间的传递变为系统内的交流,信息的准确率、利用率以及信息的融和性将大幅度提高。由于信息交流和利用率的提高,职业教育集约化主体跟踪产业发展变化动态的能力加强,人才培养的标准与产业人才需求规格的无缝对接将成为可能;农业产业集约化主体可以及时掌握农业产业科技、人才、资料、设施等方面的信息资源,并通过自身的整合功能对其进行有效的利用。
(四)搭建人力资源共享平台,有效提高人才培养与使用效率
农业职业教育和农业产业集约化组织的有机联合,能够实现校企人才互补,促进人才提升与共享。一方面,农业教育集约化组织为农业产业集约化组织培养市场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人才培养和储备方面为农业产业集约化组织的发展提供支持;另一方面,农业产业集约化组织选派高技能员工作兼职于有关院校,深度参与专业建设和教学过程,并接收院校专任教师到生产第一线进行锻炼,有助于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实践证明,二者的人才对接,对于提高校企双方人员的素质、促进校企双方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提高二者对接效应需注意解决的问题
浙江省农业职业教育与农业产业集约化组织虽然在实现职业教育为农业产业服务方面获得了_定的成果,在实现校企合作、共同育人方面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在二者协调发展、联合体组织规范化管理、运行模式等方面仍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一)解决好二者协调发展问题
职业教育和农业产业集约化程度是否协调,是决定二者联合体能否有效运行的关键。目前,浙江省职业教育和农业产业集约化组织虽然发展很快,但由于两个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不同,政府在集约化发展方面对两个产业支持的力度不同,二者的协调度存在失衡,浙江省农业产业集约化程度要高于职业教育集约化程度。因此,浙江省农业职业教育要坚定不移地走集约化发展之路,在进一步融合校内、校际教育资源和优化配置的基础上,坚持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大力推进与农业产业集约化组织之间的合作,实现农业职业教育与农业产业集约化组织的对接,实现共赢。
(二)解决好联合体规范化管理问题
为了达到有效对接,应加强联合体运行过程的规范化管理。两个集约化组织的联合体应在组织方面相互渗透,在制度方面相互制约,在制定发展规划、建设目标以及实施方案等方面统一认识,协同一致,共同搭建对接平台,并对合作过程实施共同管理。目前,浙江省政府虽然分别出台了支持两个集约化组织的政策,以及鼓励有关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政策,但保障联合体有效运行的措施尚显不足。建议有关部门在政策统一,协调一致方面进一步做出努力。
(三)解决好联合体品牌化运作
在农业产业集约化经营中,发展品牌农业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手段,是优化农业结构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作为产学研结合的联合体的农业职业教育集约化组织同样要发展品牌教育。目前,浙江省农业职业教育与农业产业集约化组织联合运作方式刚刚起步,离品牌化运作还有较大距离。笔者相信,经过双方的合作、互补和相互渗透,完全可以尽快形成联合体的品牌化效应。
参考文献:
[1]浙江省现代农业发展“十二五”发展规划[EB/OL]/vlew137a4941da811443…2012-08-25.
[2]章建新.职教国区虚拟式运行的实践及其改善[J].继续教育研究,2012,(10):52―54.
[3]吴业东.职业教育涉农专业深化产教结合的策略分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3,(5):51―53.
篇2
在20世纪60年代世界上大多数发达国家先后实现了农业机械化.继而相继实现农业现代化。美国在农业上使用机械的历史已有100多年。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为半机械化时期。1910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为农业基本机械化时期,内燃机、电动机在农业机械上普遍应用。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进入了全面机械化时期.现在是农业机械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 目前美国在谷物联合收割机、喷雾机、播种机等农业装备上已经开始采用卫星全球定位系统监控作业等高新技术.向精准农业方向发展已成趋势
西欧国家在小麦、玉米的整地、播种、收获、运输等生产环节已全面实现了机械化,不少农业机械还装备了GPS系统.进行精确农业作业 。20世纪70年代.德国实现了农业机械化。法国农业在欧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农业产值4 200亿法郎.农业产量占欧盟总产量的20%。法国早在l9世纪6O年代就开始生产农业机械,二战后几乎全部实现了机械化 日本的国土面积小.且70%是山地,粮食自给率仅为40%。而日本的农业生产每一个环节几乎已实现机械化作业.对农业机械化的促进措施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
二、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状况
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仍比较低.全国耕种收割综合机械化水平只是36.5%。同时.由于各地的地理环境、经济发展和劳动力素质等存在差异.综合机械化水平发展极不平衡。 随着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大量应用.我国的农机行业在这方面也有大量的研究。侯学贵等建立了除草机器人模型,应用VC++开发了基于机器视觉的除草机器人杂草识别和导航系统软件.引导除草机器人沿农作物行自动行走。张立彬等在综合分析设施农业用多功能作业机功能需求的基础上.根据结构可重构模块化设计方法的特点.对小型农业作业机的方案设计过程进行了研究.并应用运筹学的相关原理.将层次分析法与动态规划等结合起来.对其进行寻优组合评价.为最终实现作业机可重构模块化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三、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机械化水平相对不够发达
如今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相对于发达国家还是逊色了一些,导致这个原因的因素主要是我国农业机械化起步晚,农业科技力量相对薄弱。近些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处在不断的发展中,社会文明也在不断进步,但是我国农业机械设备的投入水平却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和提高。只有我国农业设备的类型、质量与使用目的不断完善,才能满足未来我国农业的发展需求。
(二)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有待完善
具体表现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存放高性能、大型农机具的厂库棚建设用地短缺,集公益性、服务性、经营性于一体的区域性农机维修中心等维修服务组织建设滞后等。
(三)农民使用现代化机械的意识还需提高
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虽然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但是在我国的传统农业当中,农民一直是农业发展当中重要的劳动力,有一部分农民还没有适应现代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脚步,他们不愿意拿钱去购买农业机械,或者是他们舍不得拿出那么多的钱去购买;一些农民出于节约生产成本的考虑,依然以劳动力作为农业生产的主要支柱,没有加大农业机械的资金与技术投入,这一点也制约了农业机械使用的普及程度。
还有一部分农民虽然购买了农业机械,但是由于我国农民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使用起来也存在一定问题,需要有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不然使用起来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这一点需要尤其注意。
1、加大财政对于农业机械的资金与科技投入
要想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就要加大科技力量的投入,国家应当加大财政对于农业机械的资金与科技投入,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对农民进行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的扶持。对于农业市场当中急切需要的农用生产工具进行重点开发与制作。还要致力于培养养农业化新型人才,为农机化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2、不断完善农机服务体系
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及政策的规定和要求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切实引导农机服务组织依法经营、规范运作、诚信服务,努力营造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和谐发展氛围。加大对农机化基础设施的投入,解决大型农机停放的场库棚用地问题。要营造良好的人才队伍建设环境,推进农机化服务体系建设整体发展。
篇3
关键词:水分;砒砂岩;再生农业;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养分激活
再生农业是指利用自然界自我治疗和修复的能力来重建土壤健康、增加植物抗性,使农业自然资源不断再生利用。目前,再生农业措施主要有覆盖作物、多种作物轮作、轮牧、免耕或使用堆肥、粪肥、天然肥料和改良剂(不用有机方法中禁止的合成物质)等。这种生产形式具有高度的内在经济和生物稳定性,对农场或耕地以外的环境影响最小。土体养分元素的激活已成为土地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其在提高养分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和劳动力投入等方面较普通肥料具有明显的优势[1-2]。因此,如何利用自然界已存在的介质对土体养分元素进行激活,从而达到再生农业的目的,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常见的环境因素水分出发,研究在不同干湿环境下砒砂岩中N、P、K营养元素释放及激活的机理。为了不使用农药和其他农用化学品,力图在最少依赖不可更新资源的转化过程中,为日益增长的人口提供食物。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设计
供试土壤选择砒砂岩,风干过2mm筛,将10次样品独立装瓶,每个烧杯装样品200g。试验设置长期干燥、长期水淹和干湿交替等3个处理,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长期干燥处理条件下,所有土样在烘箱内进行培养,温度设置为40℃;长期水淹处理条件下,所有土样在实验室常温下培养,水面维持高于土样2cm,将烧杯蒙上保鲜膜,减少蒸发,保持土样处于饱和厌氧环境,每天记录温度;干湿交替处理条件下,所有土样水淹与干燥培养时间各为总培养时间的1/2,干燥培养在烘箱内进行,水淹在实验室内进行。
1.2指标测定
前6次每隔15d取样1次,后4次每隔30d取样1次。取回来的土样分别过1mm筛和0.149mm筛,过1mm筛的土用来测定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过0.149mm筛的土样用来测土壤全氮含量。测定方法依据鲍士旦[3]主编的第三版《土壤农化分析》土壤有效磷的测定方法,为0.5mol/LNaHCO3浸提比色法;土壤速效钾的测定方法为NH4Ac浸提火焰光度法;土壤全氮测定方法为半微量凯氏法。
1.3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与绘图均采用Excel2020。
2结果与分析
2.1全氮含量变化
由图1可知,砒砂岩在长期干燥处理下全氮含量在前45d呈增加趋势,而在45~75d呈降低趋势,75~150d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最低值出现在第15天,为0.16g/kg;最高值出现在第120天,为0.21g/kg,较第15天增加了23.8%。长期干燥对土壤氮素矿化有着重要影响[4-5],本研究中砒砂岩含量随着干燥时间的增加而升高,其原因可能是长期干燥增加了氨态氮、硝态氮及游离氨基酸的含量,从而使土壤中全氮含量增加。长期淹水下,在15~75d时,全氮由0.17g/kg增加至0.21g/kg,出现了释放;但是在75~180d,由0.21g/kg降低至0.18g/kg,在第210天又开始增加。由此可知,水淹下全氮呈现出阶段性的增加与降低。淹水会导致土壤氮素损失增强,主要是因为氮素的反硝化脱氮损失[6]。干湿交替下,全氮含量在前45d出现降低,45~90d升高,90~150d降低,150~210d升高。最低点出现在第45、120、150天,为0.17g/kg;最高值出现在第210天,为0.21g/kg。
2.2有效磷含量变化
由图2可知,砒砂岩在长期干燥下,有效磷含量在培养初期第15天时含量最低,为5.7mg/kg;第120天时,达到最大值为7.4mg/kg,增加29.8%,在此期间有磷的释放;而后有效磷含量开始降低,第210天为6.9mg/kg。长期干燥下有效磷吸收与释放并存,但总体表现为增加趋势。砒砂岩在长期水淹下,有效磷呈现降低的趋势,培养初期第15天时为8.2mg/kg;培养末期第210天时为5.4mg/kg,降低了34.1%。砒砂岩在干湿交替下,有效磷含量最低值出现在培养的第60天为6.5mg/kg;最高值出现在培养的第90天,为8.3mg/kg;干湿交替期间既有磷的吸收也有磷的释放。干湿交替下,土壤中的磷素会被释放出来,其化学形态变得活泼[7],从而使土壤中有效磷的含量增加。
2.3速效钾含量变化
由图3可知,砒砂岩在长期干燥下,速效钾含量呈增加的趋势,在培养初期第15天为112mg/kg,培养末期第210天时为151mg/kg,增加了34.8%。砒砂岩在长期水淹下,速效钾含量总体呈增加的趋势,最低值出现在培养初期第15天,为109mg/kg;最大值出现在培养点的第60天,为131mg/kg,增加了20.2%;但在培养末期第210天为125mg/kg,与培养初期第15天相比,增加了14.7%。砒砂岩在干湿交替下,速效钾含量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培养初期第15天为126mg/kg;但是在培养的第45天,为143mg/kg,增加了13.5%;而后开始减少。可能是由于钾被还原,亚铁、亚锰相对较多,置换出土壤吸附的钾离子,造成钾离子活化[8],从而导致土壤速效钾含量增高。李梦寻等[9]以北京褐土为研究对象,发现恒湿时土壤速效钾含量较高,其随着干湿交替频率的增加也可能会有所增加。
篇4
农业部得知这一消息后,有关领导高度重视,要求市场与经济信息司立即启动应急促销机制,防止鲁甸花椒销售难度进一步增大。为此,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联手云南省农业厅,8月26日在鲁甸共同举办了鲁甸地震灾区花椒赈灾购销对接会,有8个省份30名经销商和用椒企业参会。
“此次震区灾情严重,预计鲁甸县经济损失高达155亿元,其中农业经济损失22亿元,农业部在这个时刻组织此次活动,目的就是通过义举,援助和帮助当地农民,让地震对他们的经济损失减少到最小,我们希望供需双方积极洽谈、真诚合作、增加购销数量,帮助灾区解决花椒销售问题,也希望供需双方以此活动为契机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合作关系,为灾区花椒产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流通促进处处长张国对记者说。
8月26日一早,经销商们便乘车到地震震中鲁甸县龙头山镇考察光明村花椒生产基地、昭通大成公司龙头山镇骡马口花椒收购点,在那里,经销商们仔细考量着花椒的质量。有的经销商用手捧起已经烘干的花椒,用他们敏锐的嗅觉体会花椒的麻味是否纯正,时不时地还吃上一两粒;有的经销商则仔细聆听着当地种植大户对鲁甸花椒优势的讲解,偶尔还会提出一些问题。
经了解,目前鲁甸县现有花椒种植面积22万亩,花椒种植户4万户,椒农17万人,预计2014年底,干椒产量将达到6750吨,产值达5.4亿元,其中震中龙头山镇目前种植花椒7.6万亩,当地有三分之二的农户,以花椒为家庭的增收致富主要来源。
“我们既然来到这里,打心里就是想帮助这里的灾民,但同时我们也是商人,能否购买最终还是要看花椒的质量和价格。”长沙高桥大市场经销商刘定科对记者说:“但通过上午的实地考察,鲁甸花椒颗粒大,麻味纯正,下午的对接会我一定会多签订一些合同。”
当日下午,鲁甸“8.03”地震灾区花椒购销活动在鲁甸县农业局正式举行,活动由农业部市场信息司流通促进处处长张国主持。鲁甸县农业局局长王富坤对鲁甸县花椒产业发展现状及震灾对花椒产业的影响作了详细介绍。花椒是鲁甸的特色产业,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但在这次地震中,鲁甸花椒产业遭受了重大损失,其中毁损2万亩、严重毁损16万亩、轻微毁损3万亩。当地椒农和企业对这次对接活动抱有很大期待,昭通花椒产业商会会长、大成公司总经理赵孔发也就鲁甸县花椒收购、加工等情况作了发言,他表示,不赚农民钱,高价收、平价出,真诚与各位经销商合作,如有经销商愿意在鲁甸设点收购鲜椒,他将免费为其服务。云南省农业厅市场信息处处长史琳表示,农业部组织这次活动及时务实,充分体现了对灾区的关心支持,他对来鲁甸参加对接活动的领导和经销商表达了衷心的感谢。
之后,供需双方进行了认真的洽谈,详细了解供需双方的情况和花椒产品的品质等级以及物流情况,达成购买干椒意向340吨,总价值达3000万元,其中四川工商联川菜调料商会携金宫味业、盈宇食品等7家企业在前期已购买60吨的基础上,又增加购买干椒100吨,重庆五斗米、秦妈食品、刘一手火锅等6家企业决定购买干椒97吨,湖南长沙健晨食品、宁乡都友、长沙高桥3家企业购买干椒75吨。
篇5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得如火如荼之际,如何支持新农村建设成为摆在金融机构决策层面前的一个新的考验和抉择。中国农业银行山东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刁钦义认为,作为山东省金融组织体系中的重要一员,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是山东农业银行肩负的历史责任,应紧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深化改革,改进服务,积极发挥支农主力军的作用。
山东省农业银行为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营销层次,优先保证国家级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资金需求,转换工作思路提出在经济活跃的城市和中心城市行,重点支持近郊观光农业和生态农业;东部沿海地区行重点支持以林果、水产、蔬菜等深加工为主的出口创汇型龙头企业;中西部地区行重点支持以粮、油、畜、禽的生产转化为主的增值型龙头企业。同时,山东省农业银行还将大力支持在农业科技转化中形成的新兴产业,如高科技生物农业、新型种苗、转基因、胚胎繁育等高新技术产业。积极支持重点龙头企业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科技含量。着力于产业链、产权链、产品链和关系链的延伸,主动营销科技含量高、经营规模大、经济效益好、出口创汇能力强的优势项目。落实好项目库制度,对重点龙头企业的项目实行优先入库、优先调查、优先办理。大力支持农村外向型经济发展。结合全省农副产品出口比重较高的实际,围绕全省“十一五”末期实现“农产品出口创汇200亿美元、利用外资30亿美元”的目标,积极为农产品出口企业提供国际结算和贸易融资服务,加快推进全省农村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步伐。
近几年,山东省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已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中小企业已达51.8万户,占全省企业总数的99%,完成增加值和实缴税金、出口创汇额分别占全省的50%和60%以上。山东农业银行认真落实农总行与省政府签署的《促进中小企业成长全面合作协议》,对列入成长型中小企业名单的客户,逐户建立了档案,逐户落实管理责任,逐户制定营销计划,计划在未来5年内提供总额300亿元的新增综合授信额度,用于支持1000家成长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并突出支持重点,准确把握当地区域经济发展趋势、社会信用环境和客户资源,进一步细分市场、细分客户,大力拓展和培育一批优质中小企业客户。他们从授信管理、审批权限、资金计划上实行倾斜政策,将信贷资金投向经济发达、产业特色明显、市场体系成熟、社会信用环境较好的重点区域。重点支持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名、特、优、新”产业,特别是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能耗低、无污染、能有效利用本地资源、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的产业。按照“择优扶持、区别对待”的原则,重点营销产权清晰、信誉度高、自身积累相对较好、具备一定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客户。同时,他们还根据小企业的特点,建立健全营销服务体系,努力减少中间环节,缩短营销链条,提高客户需求响应速度,实现对优质小企业客户的差异化、贴身化和精细化服务。
山东农业银行通过加强对县域商品流通市场的调查研究,决定对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业生产资料公司和新兴的为“三农”服务的日用百货、农业生产资料配送中心,以及县、镇、村三级农村连锁超市,选择其中区位优势好、产权清晰、有一定管理水平、风险可控的客户和项目,积极给予信贷支持。同时,该行充分发挥农行的网点、网络和科技优势,以农村县级城区和有规模效益的农村商品流通企业、专业集散地为重点,积极开展针对性营销,利用银行卡、电子银行等现代金融产品和渠道,为客户提供快捷、便利的结算服务,加快农村商品流通企业的资金周转速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最近,山东农业银行计划重点支持全省(不含青岛)20个“全国百强县”、25个经济强县、31个“全国千强镇”中有产业支撑和繁荣前景的小城镇建设。根据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实际需要,重点支持经营性城镇基础设施项目和企业集群化支柱产业建设项目,充分发挥整体优势,重点关注农村城镇化建设中的新建、扩建和旧城改造项目,以及与农村城镇化建设配套的园区建设等。同时,他们加强与各级政府部门和农村城镇化主管部门的合作,密切关注农村城镇化建设的进展情况,积极参与农村城镇化规划,提前做好信贷投入准备工作。
篇6
[关键词]农业政策 农业补贴 美国农业政策
一、美国的农业补贴政策
1.农产品补贴政策
美国现行农产品补贴政策继续沿用2002年农业法案中的“营销援助贷款”、“贷款差价支付”、“固定直接补贴”和“反周期补贴”几种政策工具,为农场主提供支持和补贴,构成严密的收入安全保护网。只是新农业法对补贴范围和资格都做了调整。
(1)营销援助贷款。营销援助贷款是指生产指定农作物的农民在生产之前可以用预计的农作物产量为抵押获得为期9个月的无追索权贷款。收获之后,在贷款到期前,当市场价格高于借贷率与利息之和时,农民可以在市场上销售农产品,偿还贷款;当市场价格低于借贷率和利息之和时,农民可以以抵押的农作物偿还贷款。
(2)贷款差价支付。贷款差价支付是营销援助贷款的一种替代形式,当市场价格低于借贷率时,政府对于市场价格和借贷率之间的差额部分直接进行现金支付。这样就有效缓解了营销援助贷款为农产品信贷公司造成的库存压力。新农业法延续了2002年农业法对于贷款差价支付的规定,操作方式保持不变。除了ELS棉花外,所有营销援助贷款的农产品都在贷款差价支付的范围。
(3)固定直接补贴。这是一种典型的与农产品的生产、价格不挂钩的补贴方式,属于“绿箱”政策,农民可以自愿参加。政府预先确定作物的面积和单产,并对每种商品都规定一个固定的直接补贴率。补贴金额为补贴面积与补贴单产以及补贴率的乘积。
(4)反周期补贴。2002年农业法规定的反周期补贴是“基于价格的反周期支付”,即基于目标价格与市场价格和直接支付之间的差额确定补贴。当全国平均市场价格与直接支付之和等于或大于目标价格时,不进行反周期支付;反之要进行补贴。
2.农业出口补贴政策
美国的出口补贴主要包括直接出口补贴和出口信贷。直接出口补贴主要有出口促进计划和奶制品出口刺激计划两个补贴项目。出口促进计划是美国农业部向出口商支付现金,使得他们能够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在目标国销售美国的农产品,以应对来自高补贴国家和地区的竞争,达到占领市场份额的目的。奶制品出口刺激计划主要用于促进脱脂奶粉、干酪和黄油的出口。
出口信贷。出口信贷是一种间接的出口补贴方式。它始于1982年,目前是美国最大的农产品出口支持项目,主要功能是为美国农产品出口商提供回款担保。
二、美国农业补贴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1.加大农业补贴力度
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还具有传统农业的典型特征。一是生产规模很小,技术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低,农民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很弱,基本农业生产单位是农户,其目标往往是生产现有技术水平所能达到的最大产量。他们比美国农业生产者更难适应市场波动和自然灾害等风险。美国的基本农业生产单位是农场,平均规模比我国农户的生产规模大得多,具备经济学意义上厂商的组织化特征和行为特点,按照利润最大化目标从事生产活动。在经营管理上也更接近工商企业的方法,甚至雇佣职业经理人来进行农业生产管理。美国农业的产业化和商品化特征与我国农业中广泛存在的自然经济特征形成了鲜明对照。二是农业生产以农户为组织单位且高度分散,使农民很难组织起自己的利益团体来提高产品价格、保护自己的利益。而美国农业生产者游说国会、影响政府政策和行为的能力非常强。
目前我国已经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应该逐步改变重工轻农的资源配置模式,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变工业从农业汲取为对农业反哺。政府通过财政的强制转移应该是主要手段。在加大直接的财政转移支付的同时,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贴息方式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农业的投入。
2.提高“绿箱”补贴水平
依据WTO《农业协议》的相关规则和已经做出的承诺,我国今后农业补贴结构调整的方向应该是,调整“黄箱”政策的同时,扩大“绿箱”补贴的范围,并提高“绿箱”补贴水平。应逐步缩小粮食价格保护的范围,重点为优良品种提供价格保护,同时,调整粮食收购价格,使之逐步接近市场价格,以减轻财政压力,并将粮棉流通部门的“黄箱”保护价收购资金转为直接向农户发放的“绿箱”收入补贴。一是增加对农业科技研究的投入补贴。以设立国家农业技术推广基金,对重大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给以资金倾斜。另外,对农民的基础教育和技术培训进行专项资助,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推动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增强我国农业的整体竞争力。二是重视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补贴。既间接地减少农民用于生产农产品的成本支出,增加农民收入,又通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加农业发展的后劲,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三是增加对农村环境和生态保护的投入补贴。农村环境和生态状况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政府应建立全国农业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用现代化的手段对农业资源进行管理和配置,向农民提供调整农业结构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补贴。
3.逐步将农业补贴政策法律化,把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由政府行为转变为国家行为
我国要对农业提供有效的补贴,必须建立健全有关农业补贴的法律制度:一是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内外统一、公开透明的农业补贴法律体系。二是强化农业补贴法律法规建设,要以保障对农民收入的直接补贴为核心,充分考虑我国财政的支付能力,兼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改革留出余地。三是优化“绿箱政策”结构,设定必要的“黄箱政策”条款,将合法的特殊差别待遇和例外条款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增加对农业生产环节和对农业生产者的直接补贴的法律规定,增强补贴的针对性和集中性,形成补贴的纵向优势。四是以法律的形式确保对农业补贴的投入量,同时规定补贴结构及补贴方式。五是明确法律法规的表述,同时减少柔性条款,增加刚性条款,并增加对农业补贴的法定性和程序性规定。
参考文献:
[1]陈锡文,程国强.美国新农业法对中国农业的影响与建议[J].WTO经济导刊,2003,(3).
[2]冯继康.美国农业补贴政策:历史演变与发展走势[J].中国农村经济,2007,(3).
篇7
农资经销商资格主体化,是农业生产和农资营销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趋势,对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有利于强强联合。在农业产业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趋势的大环境下,农业生产无论是组织形式还是经营形式,都在向集约化、品牌化的方向发展,这也是现代农业的必然走向。通过土地流转而形成的大户、联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和农业发展公司等农业生产经营形式,成为农业生产的主流,小户经营的农业生产方式也逐步通过土地流转融入到合作经营的环境中来。这种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在品牌打造、风险防范、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都具有传统生产组织方式无可比拟的优势,对于这种农业生产组织经营,还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农资营销方式。当然,传统的门店式的农资营销,肯定无法满足规模化农业生产的需求。规模化的农业生产,需要具有一定实力和条件、能够满足农业生产各个环节的经销商的农资保障。实际上,从农药、农肥、农机具、种子等农资储备到应用到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农资经销与农业生产已经联为一体,农资经销商已经成为农业生产的主体和保障。而唯有具有一定规模的农资经销商才能适应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生产主体,可见,农资经销商资格主体化,有利于农资经销商与农业产业化的强强联合。
有利于产销市场融合。农资生产的终极目的是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农资生产也需要一定的途径才能实现满足农业生产,而农资营销正是农资生产与农业生产对接的桥梁和渠道,这个渠道里的关键因素其实就是农资经销商。既然是桥梁或渠道,也就说明农资生产与农业生产两个生产环节当中,在对接和合作过程中必然存在问题和矛盾,因此,我们尽量把两者间的渠道缩短,这样在渠道中损失的东西就越少,始端和终端的效益也应该越好,效率也应该越高。农资经销商资格主体化,正是缩小农资与农业生产之间距离最有效最实际的办法。农资生产方向和计划,需要以农资市场为依托,农资市场营销要以农业生产为前提,当农资经销商成为农业生产的主体,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他们对农资市场的要素都能够了如指掌,再让这些信息反馈到农资生产厂家一方,使农资生产厂家对农资产品的计划有了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把握,有效化解农资生产的盲目性,这样,不但农资生产、销售与农业生产之间的距离缩小,而且产销的针对性、适应性以及市场需求都有了较为理性的把握。有利于农资技术创新。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是永恒的,但在需求中,追求高品质、高质量安全的农产品也是必然的。人们的这种需求,决定了农业生产必须要在实践中不断推陈出新,生产出受消费者欢迎的产品,满足市场需求。而农产品生产的推陈出新,也必须要有农资的创新才能实现。没有低毒高效优质安全的农资,就不可能生产出品质优良的农产品。而要生产出品质优良的农产品,关键还在于农业生产主体的生产意识和价值观念。如何使产品的质量提升上来,需要生产者主观的努力,也需要有能够满足优势农产品生产的物质条件即农资,而当农资经销资格主体化之后,作为产品生产主体的农资经销商,他既对生产优势农产品的农资要求有技术上的把握,也能够对如何生产新农资,原有农资需要在哪些方面加以改进和创新,都比其他生产者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方案,提出的创新意见也更具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农资经销商资格主体化,对农资技术创新,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有利于资本资源的合理流动与应用。农资经销商资格主体化,无论是对农业生产还是农资营销,都是一个资本资源整合融合的过程。对于农业生产主体来说,农资经销商加入后,农药、农肥、农机具等农业生产成本交由农资经销商承担,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农业生产的资金压力和融资压力,很多农业生产过程中通过农资可以解决的技术环节问题也都得以解决,能够腾出资本和精力扩大生产规模,在提高产品质量等方面发展,使本身自有资金资源能够更加宽松地应用与运作。对于农资经销商来说,进入农业生产环节之后,也必须根据生产规模、市场需要来进行农资营销,营销的对象和方向更具有针对性。需要多少农资,需要哪些农资,如何来使农资使用最科学、搭配最合理、效益最优化,如何来盘活资金资源,农资经销商都必须认真考虑分析,主动作为。当这二者融合一起后,资本资源的运作方向更加明确,重点更加突出,主次更加分明,质量更加优化。有利于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农资经销商资格主体化之后,农业生产的规模优势凸显出来。在解决了农资的渠道来源之后,农业生产者首先想到的必然是如何来进一步扩大规模,发展生产。当然,规模的扩大不可能无止境,达到一定程度后,个体的规模必将受到局限和制约,在这种情况下,产业要寻找出路,必然要进行转型升级,创造出新的产业优势;农资经销商资格主体化之后,使农资的农业支撑作用得以进一步发挥。农资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但具有物质资源的支撑作用,因为农业生产离不开农资,没有农资,农业生产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且农资还对农业生产具有导向性作用,特别是种子、农肥、农机具等农资,是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市场上什么农资能够满足地力条件和生产条件,哪些农机具可以改变和推进生产方式,需要什么生产经营体制,农资的导向性作用,就是在这些方面体现出来。而农资所能体现出的特征,往往影响着产业的发展方向,影响着产业的发展规模,同时也对产业的转型升级具有能动作用。
有利于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资营销效益。农资经销商资格主体化,农业生产成为农资经销商又一条增效途径,如何使农资发挥出最大效益,减少资源浪费,也就成了农资经销商必须思考的问题。现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很多农资使用并不科学,农资浪费严重,农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有的甚至恶化耕地资源,给环境带来严重后果,增加农业生产成本,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要解决这个问题,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农资的改革与创新。农资经销商资格主体化,使农资经销商成为生产和改革的主体,必然促进这一问题的解决。同时,农资经销商资格主体化,在农资营销市场上,也已经抢占了先机,将一定的市场份额收入囊中,既减少了农资营销渠道环节的成本,又减少了产品推介、技术培训、实验示范等其他营销费用,对农资生产销售计划执行、营销、资金回笼、“三包”服务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二、当前农资经销商资格主体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资经销商资格主体化,是农资营销的一种发展方向,也是农业生产规模化发展的产物,必然会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而发展。但是,在当前的发展阶段,依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产销对接机制尚未建立,角色转换存在障碍。从纯粹意义上来说,农资经销商毕竟还是市场渠道中的角色。现阶段,很多农资经销商并不是从农业生产过程中“转业”过来的,有的还是从商业(狭义的概念)系统“转业”来的。其价值体现,依然是以农资经销为主,对具体的农业生产环节还一知半解,并不十分熟悉。农资生产,也是在传统的农资生产企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产的计划依然依靠农资经销商的销售计划,并没有直接与农业生产实现无缝对接,因此,农资的产销对接机制并没有完全建立,即使一些农资生产厂家开展的测土配方施肥、专用肥,统防统治等也不过是产销对接的初级阶段和相对简单的农资产销对接方式。而很多农资经销商在主动融入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也缺乏应有的激情,对资格主体化的优势没有足够的认识和理解,宁愿守着眼前的一块市场,求稳守旧,不肯创新。有的农资经销商即使已经参与到农业生产中来,资格已经主体化,但依然用原有的思维来看待自身的角色,停留在农资经销层面,未能适应转换,不敢以主人翁的姿态来发展生产,做活营销。
分配方式和风险处置没有可借鉴的经验,难以体现要素价值。农资经销商即使是资格主体化后,如果不是以独立的形式主体化,而是以股份制或者某一环节的主体化,将面临两个问题,一是收益分配问题。农资在整个农业生产过程中到底占多少份额,本身没有特定的规律和公式,不同的生产过程、自然条件、产品品牌以及产业规模和管理方式等,都可能使农资的消耗不同,农业生产的成本不同而导致总体的收益不同,体现在收益分配上自然也就不同,从而导致农资产品的价值体现也不相同,有的甚至优质的农资产品并没有良好的效益,而普通的农资产品获利可能更多。二是农业生产的风险处置问题。很多农业生产环节的风险,本身并不是农资带来的,也不是农资本身能够化解的。一旦农资经销商资格主体化以后,这些不可预知的风险将会集中到农资方面来,处置农业生产风险对农资的依赖性和期望值加大。如果农资经销商处置风险的能力达不到预期,将使这一模式的影响力大打折扣。而且,对于收益分配和风险责任,当前还没有可供借鉴的方式。所以,农资的要素价值还难以得到合理体现。农资使用过程中的监管难度进一步加大,农产品生产同质化趋势明显。农资经销商资格主体化之后,农资的使用主动权基本上掌握在农资经销商的手中,使用什么农资,使用量多大,都由农资经销商决定,不排除一些利令智昏者使用假冒伪劣农资。由于农资经销商对农资的把握具有渠道内的绝对优势,势必给相关部门的监管增加难度,农资产品直接从厂家到农业生产环节,不通过营销渠道环节,这种监管缺失的现象更为严重。与农资产品监管难度加大的同时还有农产品的生产竞争陷入同质化的局面。在一定的区域内,当一种农资使用的效益具有优势时,其它的农产品生产者纷纷效仿,趋于一致。
虽然这种趋势对于农资行业本身来说并无不妥,毕竟市场需求扩大。但对于农产品生产,则导致产品的同质化趋势加剧,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和品牌优势。农资销售渠道扁平化加剧,传统的营销格局和营销体系发生变化,渠道内利益平衡机制被打破。农资经销商资格主体化,使农资从生产环节直接进入应用环节,不再通过农资流通环节,从流通的角度看,使销售渠道扁平化趋势加剧。而销售渠道的扁平化,直接影响的还有传统的营销格局和围绕营销而形成的各种营销体系,包括平时围绕农资营销而采取的各种促销措施,也都成为不必要。也正是这些过程的忽略,直接导致农资营销渠道内原有的各种利益平衡机制被打破,一些营销环节丧失了存在的基础;也正是这些忽略,带来了这些利益主体之间相互冲突,一边需要节省这些成本,而另一边则希望继续维持这种利益平衡,二者无法达成一致,必然通过各种形式和策略阻止农资经销商资格主体化的发展。合作经营的平台、方式、管理、章程等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农资经销商资格主体化,对于农业生产经营尚属新生事物,而农资经销商强大的资本和资源优势,需要与之相匹配的合作平台,也需要公平合理科学而又实效的合作机制,即使是农资经销商直接转型为农业生产者,也与其他普通农业生产者有差别,然而,目前这些合作平台和机制还很不成熟,根本没有合理引导这种趋势发展的制度和法律保障。在对于这种新兴的生产主体,在管理层面,也只有沿袭原有的合作社管理模式,而合作社的管理机制现在依然不健全,甚至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合作社的解散和退出,就很不规范,也根本无法管理到位,有些合作社在经营不善无法继续维持的情况下,不了了之。而在合作社自身层面,管理的依据不过是由社员通过的协会章程,这些章程,很大程度上是合作社为了成立而拼凑出来的条文,这些东西对于主体化后的农资经销商,根本谈不上法律保障。
补贴政策落实的寻租空间加大,部门监管作用导入难度加大。近年来,国家政策惠农力度加大,通过农资渠道对农业的投入也越来越多,农资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各种补贴都是通过农资环节实现的。这其中,也不能排除一些利用补贴租、套取和骗取补贴的现象,这些现象,必须要有农资营销环节的参与,有的甚至就是生产、营销、使用、管理四方共同联合,投机取巧而获利。农资经销商资格主体化后,规模更大,需要的投入更多,而国家投入政策的倾向性也更加集中,客观条件的改变使得其在主观上谋利的愿望更加强烈;在农资环节,产销对接,渠道缩短,无论通过何种途径补贴,农资经销都是既得利益者,而且经销商资格主体化之后,补贴对象其实也就是经销商。作为经销商,可以在经销环节制订补贴资金的流程,一旦利令智昏,很容易钻补贴政策空子。而且,在这种情况下,部门监管的触角有时候甚至还难以导入,监管缺乏着力点,这样,势必给利用政策进行利益寻租带来了更大的空间。
三、农资经销资格主体化发展的几点建议
不管农资经销资格主体化存在多少困难和阻力,但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的变革以及农资本身的发展要求,这一合作趋势必将成为产业发展合作的主流,成为农资经销商转型升级的基本方向。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农资经销资格主体化趋势,积极引导和扶持产业融合。农业要发展,农资也要发展。农业要发展,离不开农资作支撑;农资要发展,离不开农业作基础。农业的发展,只能走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的集约化发展之路,无论发展的形式如何变,合作的形式不会变,离开了合作,农业发展不过是一句空谈。合作,首先就需要农资的合作和融入,需要农资成为合作的前提和条件。而农资的发展,最终必须以农业发展为基础,必须围绕农业的发展来实现自身的发展,也必须符合农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农资的发展,最终的落脚点还是服务农业,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质服务才是农资发展的根本出路。
农资发展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取得农资效益的最大化。因此,对于农资经销商资格主体化,应该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积极引导和扶持,为农业与农资的有效融合提供支持,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保障。通过产业规划引导,搭建合作平台。农资经销商资格主体化后,必然会推动产业的融合与发展,但产业的融合与发展,不能无序,应该积极引导。政府要根据区域具体实际和产业发展方向,科学理性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并通过农业项目建设、农业产业布局、区域功能定位、农业园区等形式,将规划落实到各种经济合作实体当中并推动实施。相关职能部门也应该根据国家政策及区域产业发展实际,结合行业特征,加强对合作经营的指导和引导,解决合作经营过程中出现或者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根据这些矛盾问题产生的原因、过程、后果等规律性因素,制定防范和破解机制并积极推行,为合作经营提供体制机制保障。农资经销商资格主体化后的新型产业合作体,也应该认真把握产业发展方向,顺应产业发展要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根据自身特色,使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更加适合区域产业发展并不断适用产业发展方向,以求在区域市场上获得更大的效益。加强政策宣传和信息服务,化解风险,合理调节分配机制。越是政策资源优势强,信息量大的地方,其政策与信息的把握要求就越高。农资经销商资格主体化,其实还是一个政策和信息资源再分配的过程。针对农资经销商资格主体化之后的合作经营,要强化政策宣传和信息服务,帮助相关主体合理有序利用政策资源和信息,以保证各项政策和信息资源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要引导金融、保险等各种风险处置机制进入农业生产环节,有效解决合作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风险,确保合作经营良性发展。要理顺合作经营过程中的生产量、效益贡献量和资金占用量等要素,合理调节分配机制,科学制定合作经营分配指导原则,为农资与农业生产合作经营收益分配提供参考。要建立健全相关合作经营法律制度,为合作经营体制的构建、合作主体的联合、拆分、退出以及重组等提供法理依据,确保各种合作经营主体依法运行。强化农业生产指导监管,保证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产合作经营主体,虽然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基础和条件,但农业生产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无论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使生产成果不尽人意。而有的生产经营者,对规模化的农业生产各个环节并不十分了解,很多具体问题也无法应对,特别是农资经销商资格主体化,很大程度上还有一个磨合过程和对农业生产总体的熟悉和把握过程,对具体的生产环节不见得都全面了解和熟悉,所以,加强对农业生产的技术指导就很有必要。在指导过程中,对农资经销商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经验主义和本本主义等问题,要及时指出,防止照本宣科,不切实际。要加强对农资应用的监管,防止假冒伪劣农资产品进入农业生产过程,造成农业生产的安全问题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对报废农资、淘汰农资要坚决报废淘汰,确保农业生产安全。
篇8
1休闲农业旅游的体验营销模式
1.1体验营销的内涵
体验营销是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营销形式与理念。该营销形式与营销理论最为直接的理论来源就是参与经济的概念。作为活动经济的延伸与发展的参与经济是人类经济发展的第四个阶段,前三个阶段分别是:乡村业经济、工业经济及文化经济等等。体验营销就是在这一理论的基础上产生的。以往传统的“理性购买人”的设想被它打破了,在营销的过程里,它通过各种手段,刺激购买人产生全方位的感官享受,在“参与式”的亲身对比中,购买人便会决定购买其所销售的活动产品。
1.2休闲农业旅游的体验营销模式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随之兴起的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休闲农业旅游。休闲农业旅游指的是部分地区通过自身所具有的乡村业景观资源及生产条件,来发展观光、互动、田园、旅游等一系列活动的新型生产耕作经营模式。旅客在综合性的休闲农业旅游区内,不仅能够采果、耕作、种地、观光,体验乡村人的田园生活,感受乡村田园生活的乐趣,而且还能够进行健身、度假、娱乐及住宿等活动。休闲农业旅游是参与经济的典型范例,在参与休闲农业旅游的过程中,旅客能够感受到多重身体活动与心理活动,这类活动能够让人们放松心情、回归自然,产生极大的精神和身体愉悦。除此之外,有关的经验者能够在热闹非凡的消费场所里进入稳定状态,除能够发展更大的新的感官刺激之外,还能够得到丰厚的利润作回报。因此,休闲农业旅游是娱乐的促销形式,能够激发客户的情感,达到共鸣的作用。通过客户亲身参与、体验独特的休闲农业旅游魔力,不惜为参与休闲农业旅游掏腰包。休闲农业旅游的程序销售在获取了客户对其认同的情况下就显得非常简单了。
2休闲农业旅游在体验营销形式下存在的问题
2.1缺乏经营主体的参与式的活动
现阶段,在休闲农业旅游的营销思路还未深入开展体验营销的活动。休闲农业旅游人员不熟知、不清楚,即使有些人熟知但是水平也是很有限的。这种情况不利于休闲农业旅游业的开展。在多数人的思想理念中,休闲农业旅游就是圈点地,再建几间农家房,弄点像采花拔草之类的工程。这样做忽视了购买人在休闲农业旅游中想要娱乐,忽视体验营销这一形式主体。这也是对休闲农业旅游的建设营销上,未站在购买人的心理角度方面对结果进行考虑,因此这一经营的形式根本不会达到激发客户多次花钱的效果。根据体验营销理念,休闲农业旅游应该从整体上进行问题上的深层次考虑,不仅在田园工程和乡村产品的配套上,还要在对田园文化的相关活动上做出细化研究。在该文化理念中,休闲农业旅游提供的已不再是乡村商品的惟一性,而是提供有关流通行业的花钱场所。
2.2休闲农业旅游的形式过于单一,同化趋势相当严重
现阶段,休闲农业旅游的发展名目种类繁多,比方说乡村科技园、生态乡村园及观光乡村园等等。然而就整体角度来看,休闲农业旅游产品尚且单一,无法满足现代旅游花费的场地需要,精品更是少之又少。让购买人再次掏腰包的效果难以提高。休闲旅游的形式与格局相似度极高,让人产生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基本上就是垂钓、瓜果采摘及吃农家饭等等。通常情况下,休闲农业旅游的责任人会在适当地美化现有的池塘、养殖场、果园及田地等的基础上,另外打造几个人工景观,随后就开始发展休闲农业旅游业。经营方式如此类似,使游客感觉乏味单调,也就无法吸引更多的客户。
2.3过分地注重形式,未充分重视气氛的营造与互动功能的建立
相当一部分的田园工程将注意力放在了形式上,开设了诸如采摘乡村产品、观光旅游及野外垂钓等田园活动。在形式中,未站在整体的角度上来考虑打造田园文化氛围的工作,在这样的环境下,购买人根本不可能产生高品质的感官享受。根据体验营销的相关理念,应充分考虑购买人每一方面的需要,以满足他们的不同需求。只有这样的营销才可以吸引客户,才可以实现客户群众多多花钱的目标。
2.4缺少适当的科研旅游开发计划,促销推广力度不够
政府对休闲农业旅游资源缺乏掌握及整体引导,此外由于投资者普遍缺乏合理的发展计划与进行论证的场所,因此容易导致盲目的活动及决策投资的随意性。因此,部分地区的休闲农业旅游景点存在一哄而上的情况。没有从整体上规划、布局景区,同一景区的各旅游景点存在重复或雷同,协调性不高。某些观光乡村除了当地城镇居民外,其他游览客对这些都不了解甚至不知道,造成很多的休闲农业旅游在促销推广上力度不够。即使是本地人,他们也很少知道本地观光景址的特色,能主动去游玩的兴趣显然就更少了。还有就算一些硬件设备基本上过关,活动水平和品质较好的景址,也是因为活动责任人推动不力,未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因此,浏览客并不了解观光乡村的旅游景点。潜在的客源在花费的场所就难以转变为现实的互动,所以愿为休闲农业旅游花钱的人,没有很好地娱乐,休闲农业旅游就很难获取收益了。
3体验营销在休闲农业旅游中的运用
3.1推动休闲农业旅游生产链的适当延长,重视挖掘田园娱乐特色
现阶段,我国的休闲农业旅游特色意识淡化,未能使休闲农业旅游娱乐生产链得到有效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除在休闲农业旅游的有关工程上做好准备外,政府和有关休闲农业旅游责任者的理念必须改变。若想实现休闲农业旅游有关商品的增值和利益,必须延长休闲农业旅游的娱乐生产链。一方面是对相关乡村商品附加值进行推动,以采摘为基础,互动为手段,大力推进和乡村商品相关旅游的活动,尽量避免把休闲农业旅游单纯地定位在乡村产品采摘上。另一方面是根据购买人和花费场所的具体条件,在有关的休闲农业旅游型工程当中,通过不同的创意及设计,将独特的休闲农业旅游业发展为拥有多种活动的娱乐文化产业,以实现营销份额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在突出特色方面,高度关注休闲农业旅游的经营和娱乐。在设计工程与开发产业时使用了基本相同的原理,围绕一个特色鲜明的中心配置、安排与娱乐生产相关的工程。以选定的特色为中心,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重视打造特色,在发展特色的同时应避免出现休闲农业旅游工程的相似或雷同。一个事物之所以会有极强的吸引力,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在于其所具有的特色,那些雷同的工程不会激发游客的兴趣。购买人在消费后才进行活动,其目的就在于获取一种完全不同的愉受,休闲农业旅游活动更是如此。不少地区休闲农业旅游在设置特色方面做了很多尝试,成果颇丰。比方说,部分区域从当地的乡村产品出发,重视开展其他的特色活动,比方说特色西瓜开发区、草莓特色公园、樱花特色开发区等;此外,为突出综合性的特色,部分地区十分重视发挥园区中的各种活动工程的作用。在发展工程的同时,还应重视发挥广告推广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激发起购买人的好奇心,也能使其产生消费欲望。
3.2突出特色,打造良好的田园氛围
就休闲农业旅游而言,其吸引购买人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其所具备的浓浓的乡土气息,突出乡村那种原滋原味的田园特色是一个休闲农业旅游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因为这样的乡土氛围能使那些前来消费的城里人产生不曾拥有的清新感受。在设置特色时,应重点突出民间特色,将田园村里最质朴的一面展现给购买人。另一方面,应重视打造田园氛围,按照田园特色的要求来设置相关工程的活动与格调,以此来推动城里人完全参与到田园文化生活中去,体验不一样的生活。
篇9
全面调查市场 挖掘营销资源
山东省分行结合农业科技贷款营销特点,改变以往以基层行为主、自下而上逐级推荐的方式,首先由省行开展全面调查,系统掌握全省农业科技成果认定体系及客户资源情况,确定营销重点,指导基层行开展营销。
――自上而下,广泛搜集客户资源。
一是上门走访省直相关职能部门。为有力推动农业科技贷款业务稳步顺利开展,切实加大营销宣传力度,先后与省科技厅、农业厅、渔业厅、林业厅、水利厅、畜牧办、农机办、石化办、农科院等政府部门及其所辖行业协会取得联系,并多次上门走访,宣传农发行信贷政策,了解行业发展状况与趋势以及农业科技成果认定情况。根据走访了解的信息,整理了全省近几年农业科技成果项目认定统计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清单、支持推广的农业机械产品目录以及各行业排名靠前的企业名单,并撰写了农机、化肥、农药、水产等行业调研报告,详细分析了上述行业的发展状况、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运用情况、相关企业经营优势与发展前景以及农发行贷款的切入点与可行性,既为领导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信息参考,也为基层行开展贷款营销给予了有效的信息指导。 二是开展贷款项目征询活动。充分利用政府职能部门行业管理职能与行业协会系统管理优势,通过参加行业协会年会、政府部门网站专题信息,直接向农业科技企业宣传农发行的农业科技贷款政策,并指定专门联系人,公布了联系电话和电子信箱,随时欢迎相关企业进行业务咨询。同时,印制农业科技贷款项目征询函1000余份,通过上述部门直接分发到相关企业。目前已累计征集客户资源700余家。在此基础上,按照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地区产业发展政策,结合企业生产规模、预期效益、风险承受能力及其农业科技成果的实用性、先进性、环保性等指标,对获取的客户资源及其项目信息进行分类排队,将230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项目列入信贷支持意向范围。
――上下联动,着力加强项目库建设。对列入营销意向的农业科技贷款项目,及时将有关客户信息下发至基层行,组织对信贷支持可行性开展市场调研。经过基层行的深入调查评估,最终确定83家客户作为营销重点,并逐级纳入项目库管理。对库内项目,根据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用情况及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进行分类排队,确定营销计划:对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成熟、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作为近期营销重点进行优先支持;对农业科技成果已经转化应用,但经营效益尚未完全显现的项目,列入远期营销规划进行观察检验;对暂不具备贷款基本条件,但具有较好发展前景,且政府部门大力扶持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作为后备项目进行跟踪培育。对项目库实施进度,实行按月调度,及时解决营销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为农业科技贷款业务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搭建合作平台 实现优势互补
积极响应山东省委、省政府强化“政、产、学、研、金”结合、共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号召,主动加强与省直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先后与省科技厅、经贸委、农机办建立了“政府部门推荐、银行独立审贷、双方联合监管”的工作机制。对各部门推荐的贷款项目,及其确定的重点扶持领域,实行 “三优先”信贷服务,即优先受理、优先调查、优先贷款,得到了相关部门与企业的好评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主动加强沟通协调,多方建立业务合作平台。该行积极主动地与省科技厅加强联系沟通,了解省内农业科技相关政策以及成果鉴定和推广情况,与其签订了“关于加强农业科技贷款业务合作的协议书”,由其负责在全省范围内向农发行推荐农业科技贷款项目,并积极配合开展信贷政策宣传。与省经贸委、省农机办积极沟通协调,先后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企业技术创新,开展涉农企业技术创新贷款项目的通知》、《关于申报农机类科技贷款项目的通知》,共同加强对相关农业科技领域扶持与服务。同时,与省海洋与渔业厅、畜牧兽医局也联合下发了相关文件,并将共同支持渔业、畜牧业科技创新作为双方业务合作的重要内容。
――利用相关部门优势,保障信贷资金安全。一是利用专业优势,防范技术风险。与相关部门约定,对专业性强、技术含量高的农业科技贷款项目,由其协助组织行业和技术专家开展技术评估,确保项目的先进性、创新性和实用性,有效防范技术风险。二是利用政策优势,促进企业发展。为有效利用财政扶持资金促进贷款企业的经营发展,经协商,相关部门均承诺在财政资金的拨付上对农发行信贷支持企业进行重点倾斜。如省经贸委对农发行信贷支持的企业,在财政补贴资金、创新奖励等优惠政策措施方面给予重点倾斜;省农机办则在农机产品购置补贴、新产品新机具的推广应用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三是利用管理优势,优化信用环境。对于不配银行信贷管理,及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企业,与相关部门约定进行联合制裁,并在文件协议中予以明确。如省经贸委对信誉差的贷款企业,原则上两年内不再将其列入技术创新项目计划,省农机办规定不再将其产品列入下年度农业机械支持推广的产品目录。
――关注民生热点 促进科技创新。
贷款营销中,注重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密切关注食品安全、农业机械化、农作物增产增效等民生热点问题,大力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良好结合。已累计向环保型控释肥及生态型农药制造行业投放贷款13.9亿元,支持18项与改善土壤生产品质、解决农作物有害物质残留相关的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向农业机械制造行业投放贷款21亿元,支持50余个新机型实现量化生产,并全部纳入国家补贴目录;向农作物制种行业发放贷款1.7亿元,支持培育良种40余个,推广良种种植面积2.6亿亩,带动农民就业45万人,年均收入增加8840元。
在客户选择上,重点支持科研技术强、发展前景好的企业,通过支持其做大做强,不断提高科技创新的辐射带动能力。山东冠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实力较强的农作物良种企业之一,山东省分行2006年与之建立信贷关系,初次发放贷款1000万元。由于其具备较强的科技研发能力,近五年成功研发选育新品种近20个,该行不断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目前贷款余额达到5000万元。在农发行信贷支持下,至2011年末,该企业良种繁育基地达到15万亩,资产总额5.2亿元,较建立信贷关系初期翻了一番多,创建的“主要农作物种质创新实验室”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成为全国种子行业中唯一一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
篇10
(一)制度设计缺失,导致部分农户无法享受改革成效
在城市化进程中,部分农业县改制成为行政区,原农业银行县支行也随之改成区级行,其营销客户重点已不再是县域经济和农户。虽然改制后的行政区内居住着大量的农户,但农业银行改革方案中未考虑此类情况,这种制度设计存在三种缺陷:一是不能有效满足“三农”资金需求。改制后的行政区内农业银行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业务品种、审批权限等方面无法享受“三农”金融事业部制改革的优惠政策,不能向县域经济和“三农”提供专门的金融支持与服务,使区内农户无法享受改革所带来的优势和实惠。二是不能享受国家涉农贷款奖励政策。2009年财政部制定的《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规定县域金融机构是指县(含县级市,不含县级区)辖区内的金融机构,而改制区内的农业银行无法享受此政策。三是县域农村统计数据的失真。目前,在统计县域农村经济金融数据时,大多将改制后的行政区当作市区认定,而未纳入农村数据的统计范围,造成县域农村经济金融统计数据的失真。
(二)农户贷款“粗放式”营销存在一定风险
目前,农行为加快“三农”信贷业务发展,不断提升服务“三农”的形象,重点采取“农行+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农行+专业合作社+农户”、“农行+特色产业村+农户”、“农行+新农保+农户”四种模式,设置“惠农卡发卡量计划完成率、农户小额贷款计划完成率、惠农信用卡发卡量计划完成率”等三项指标强化考评激励约束机制,扩大惠农卡数量和农户小额贷款规模,力促支农效率的提升。这些措施取得一定的效果,但由于“三农”事业部农村网点偏少、营销人员不足等原因,大范围、“粗放式”营销提高农户贷款发放率存在一定的风险。此外,从1995年农业银行撤销部分县域以下网点到重新进入农村市场,这期间的农村环境、农户状况以及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已发生了明显变化,由于农业银行缺乏同基层农村组织和农户的有机联系,对农户实际生产、生活情况了解甚少,不能准确掌握“三农”信息。
(三)农户贷款风险及收益与经济资本不对称
1 农户贷款管理成本高,收益率低。服务“三农”是县域农行的使命和责任,但却面临“三农”业务管理成本高、综合收益低的现实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人均管理成本较高。据对某县级市农业银行调查,该行11名信贷员管理2.3亿元农户小额贷款的总成本为163万元(剔除营业税及附加支出),人均10.2万元,比当地农村信用社管理同性质的贷款高出1万元。二是收益不能有效覆盖成本。假设税收优惠政策全部到位,不良贷款率控制在3%以内,按照某省农业银行农户小额贷款日均113.3亿元测算,6个月期限的农户小额贷款业务成本将达到917万元。要保证农户小额贷款经济增加值为正值,贷款利率上浮幅度至少达到49.5%,而目前该行实际加权平均贷款利率上浮幅度为32.1%,低于经济增加值保本点17.4个百分点。因此,按照经济资本要求,必须大幅提高贷款利率上浮空间,但必须充分考虑农户信誉和承受能力(风险)及同业市场价格(市场)两个要素。
2 经济资本约束难解风险与收益不匹配问题。某省农业银行制定的《“三农”经济资本预算管理办法》,要求对“三农”业务单独编制经济资本预算计划,单独配置经济资本。但是,目前县域优质大客户和项目相对较少。同城市金融发展相比,农村金融市场资金利用效率较低。单一的经济资本考核机制制约了“三农”金融事业部的经营行为,使其更倾向同其他金融机构开展对优质客户的竞争能力,导致产生县域机构服务“三农”与商业运作之间的矛盾。
二、深化改革的路径探讨
第一,不断扩大改革政策支持范围,根据实际科学设置机构。应根据我国国情和各省实际情况。充分考虑经济活跃度、信用环境状况、农户真实资金需求等因素,因地制宜科学设立网点,稳步扩大支农服务半径。同时,合理划分“三农”金融事业部经营范围,将涉农业务较多的城区网点改建为“三农”金融事业部,并作为独立的支农经营单元,享受各项改革优惠政策,严格按照改革要求和规定,建立健全体制机制,重点加强对“三农”和县域经济的金融服务和信贷支持。对于无下辖县的地级市,可考虑在重点乡镇设立专门的“三农”网点。另外,加强电子渠道和网络建设,加大自助设备、转账电话等电子设备的投入,积极构建县、乡、村三级农村商品零售渠道电子化结算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