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与哲学原理范文

时间:2024-01-12 17:45: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自然科学与哲学原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自然科学与哲学原理

篇1

长期以来,高校哲学教学在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均存在一定的问题,哲学应坚持以实践观点为首要观点深化改革,探索以“三新”模式替代“三旧”模式,即以“哲学原著”、“哲学史”和“专题研究”替代“哲学原理”、“哲学原著”和“哲学史”,并走向对话,将“讲坛哲学”与“论坛哲学”相结合。

关键词:

哲学;教学改革;实践观点;论坛哲学

建国以来,高校哲学教学屡经改革,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明显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各高校展开了许多探索,展望未来,改革应当在多方面同时着力:在内容上逐步强调实践观点的首要地位,在形式上更为灵活多样、丰富多彩,同时突出教学中的交流与对话。

一、哲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哲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材问题体现在“千书一面”,尤其是本科和专科生用教材,一般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师生普遍反映内容上较为僵化,研究生用教材编写较为灵活,状况相对较好。教学内容方面,表现为陈旧过时,吸收新成果较少,且“讲坛哲学”多于“论坛哲学”,即讲授多而讨论少。教学方法方面,表现为僵化死板,教学艺术欠缺,重视观点灌输而不重视讲清道理。哲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能说只是哲学研究者和教学工作者的问题,而应当放在整个哲学学科建设和发展中去认识。上述三方面的问题,其实是当代中国的哲学学科建设过程中的共性问题,在其他哲学二级学科中也同样存在,甚至也是当代中国所有人文学科共有的问题。但由于哲学的特有地位,尤其是作为各类高校和各级党校的公共课,问题反映的更为集中和明显。出现这些问题的一个根本性的原因是哲学教育观念的偏颇,即长期将哲学教育混同于知识教育或知识传授,这种现象在所有人文学科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长期以来,我们不注意区分人文学科与其他知识性学科的教学特点,也不注意区分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的教学特点。就哲学而言,即表现为统编教材、统一体系,强调共识的内容而引入新内容少,多采用灌输教学而讨论少,尤其是在考核方法上,本专科生教学中甚至还普遍使用客观考试方法,大量以客观题形式进行考核,以致于哲学被作为客观知识体系而非哲学。[1]

二、以实践观点为首要观点深化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者逐渐形成了以实践观点为首要观点、核心范式和建构原则来展开哲学教学改革的新探索。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中国学者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这一新的社会实践,深入解读了马克思哲学原著;二是一定程度上受到西方和东欧的启发,其对社会存在理论、社会批判理论、实践观点等的研究拓展了哲学的研究视野;三是中国学界关于实践标准的讨论,关于人、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讨论,关于主体性问题的讨论,关于实践唯物主义的讨论不断深化。[2]马克思本人考察所有哲学问题都是以社会历史和人的实践活动作为基础和出发点的,其具体哲学观如世界观、自然观、辩证法、认识论、价值观都在实践唯物主义视域中得以呈现。实践观点在哲学教学体系中是一种哲学范式,是其逻辑起点和内在线索,也是其理论态度和方法论原则。哲学教学的主要目的,应当是让学生学会以的立场、观点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哲学教学既要回到哲学的本真,也要回到现实世界,不回到哲学的本真,就无法把握哲学的精神实质,不回到现实世界,就无法实现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统一,这两个回归都以实践观点为基础。相对于解释世界,哲学更重视改变世界,世界自身发展出了“人”这一否定性的存在物,并最终使“人”的尺度高于“物”的尺度,改变世界即实现两个尺度的统一。改变世界的途径是人的实践,这里的“人”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际活动的人,通过人及其实践,既改造客观世界,也在改造主观世界,从而使人的尺度和物的尺度重新实现有机统一。同时,哲学作为“以人为本”的唯物主义哲学,必须在对人所处时代及面对现实问题的反思中前进和发展,不关注现实问题和时代特点,哲学势必失去生机和活力。因此在哲学教学中,必然要回到现实世界,教导学生学会以哲学的基本原理独立思考和解决现实问题,使学生自觉树立而非被迫树立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实践观点作为哲学教学改革的首要观点,最终的目标是建构一个具有综合性、当代性和开放性的哲学教学体系。“综合性”是指以实践观点为原则,打破原有的哲学原理、哲学史、哲学中国化、西方哲学等课程的壁垒,将从属于不同分支学科的内容围绕当代社会发展的实践主题加以有机糅合,形成整体。“当代性”是指将哲学的基本原理延伸至当代社会现实生活的语境中,融入现代观点,关注现实发展。“开放性”是指以实践观点为建构原则,充分吸收当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将过去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充分涉及或展开的基本原理根据实践需要加以详细阐释。[3]

三、以“三新”模式替代“三老”模式

我国哲学教学主要沿用了哲学原理、哲学史和哲学原著的“三老”模式。其中哲学原理居于核心地位,对于普及哲学的基本理论具有重要历史作用和意义。但同时,也存在着严重的弊端,即原理课对于哲学的概括是相对偏狭和贫乏的,从而导致“不原也不全”的情况。因此,有些学者呼吁用“哲学专题研究”来替代“哲学原理”,以保持开放性和批判性。[4]由此,便形成了哲学原著、哲学史、专题研究的“三新”模式,这是哲学教学改革的有益尝试。但同时也应看到,这种新模式未必适合于从本、专科到研究生教学的所有阶段,对于研究生教学尤其是博士生教学,这种模式较为合适,因为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已经具备了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但本、专科生本身理论基础并不扎实,如果采用哲学专题替代哲学原理,可能会出现新的问题,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研究能力都较为有限,未必能够理解专题讲授的精髓,教师自身的学术素养也未必能满足专题教学的需要。所以本、专科阶段是否采用专题讲授模式尚需思考和检验。如果采用“三新”模式,哲学原著课的作用就更为凸显,因为原著能够直接体现哲学的本真涵义,相对于哲学原理更为全面和准确。但同时,在众多的经典原著中,如何取舍也十分重要。哲学原著可分为早期著作、部分读书笔记和札记手稿、论战性著作、成熟而比较完整的论著等四类。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恩格斯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最适合作为原著课基本教材,原因是这两部著作论述全面成熟且难度适中。[5]但考虑到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本专科和硕士阶段,以这两部著作作为原著课教材是合适的,但在博士生阶段,考虑到博士生所应具备的哲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则以《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两部著作作为原著教材更为合适,这两部著作具有更大的哲学张力,也是近年来高水平哲学论文频繁引用的重要文献,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更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哲学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四、走向对话,将“讲坛哲学”与“论坛哲学”相结合

在哲学教学方式的改革中,走向对话是必然的趋势,对话既指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也指哲学与其他哲学乃至其他学科的对话。哲学不仅是社会批判理论和实践哲学,也是“以人为本”的实践唯物主义,因此教学中主体与客体———即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就成为必然的要求。主客体之间的相互尊重与平等相待是对话的基础,这就势必改变以往灌输教育中教师主动而学生被动的局面,而是双方都主动思考和讨论,从而调动主客体双方的积极性。哲学本身是开放的而非封闭的,其发展历程也是与其他哲学思想甚至自然科学频繁交流和论战的过程,哲学的历史地位是因其真理性和价值性而确定的,而真理性和价值性很大程度上就来自于这种交流和论战,因为这使哲学能够批判地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而且在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学生们很容易接触到各种思想,如果哲学乃至的各类二级学科不去面对这一现实问题,固步自封,就有丧失传统思想阵地和舆论阵地的危险。因此,哲学既要与传统的中国哲学、西方哲学进行对话,也要与当代的新自由主义、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女权主义等思潮进行对话,在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批判和借鉴,最终使学生在各种思想的比较中真正树立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对话中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形式是论坛,也有人将这种交流模式称之为“论坛哲学”,反之将传统的课堂教学称之为“讲坛哲学”。近年来,各类高校和各级党校都很流行论坛,甚至有人提出干脆以“论坛哲学”取代“讲坛哲学”,这是狭隘和急功近利的观点,“论坛哲学”和“讲坛哲学”应当是相互补充而非相互替代的关系。“论坛哲学”能够活跃学术氛围,但观点杂乱,并不具备“讲坛哲学”的严整性,过度强调“论坛哲学”只会导致思想的混乱,反而无益于大学生树立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与哲学教学改革的目标背道而驰的。二者只能是相互补充而非相互替代。以上只是对哲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的目标、措施进行的粗略分析,未必符合哲学教学完整的规律和实际。这些改革不仅对教师也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如果能够实行将极大提高大学生对哲学本真思想的理解,是值得探索和尝试的。

作者:谢连生 单位:江西理工大学中央党校研究生院

基金项目:

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人才培养专项(编号13YD019)参考文献:

[1]汪信砚.关于我国哲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哲学动态,2003,(5):3.

[2]袁贵仁,杨耕.哲学教学体系的形成与演变(下)[J].哲学研究,2011,(11):16.

[3]丰子义.哲学教学体系建构的实践观点再析[J].哲学动态,2013,(12):8.

篇2

中图分类号:B82-05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11-0233-02

青少年正处在一个成长的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喜欢“新、奇、个性化强”的东西;这就造成了在政治教学中,尤其是高中政治,遇到了许多问题,但如果教师能在教学中,注重思考和探索,这些问题可以得到缓解的。我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加以思考和探索来解决这些问题:

1 将“理论联系实际”重新赋予新的内涵

1.1 政治老师要具体地运用自己所学过的知识,研究学生的心理、生理等方面的特点;改变自己,使自己的教学方法更符合学生的实际。

1.2 政治老师应积极主动地研究现实,收集相应的各类数据、各类与政治理论有关的信息,并积极主动地运用于教学上去。也就是说教学内容要符合实际。如果政治老师只是按课本内容传授给学生,那这门课肯定上不好的。因为政治的内容相对于其他科目来说是比较容易看懂的。因此,这就要求教师主动去研究现实,并自己运用相应的知识分析现实现象。如在讲授商品的属性时,首先要分清楚的是哪些是商品、哪些是物品和劳动产品。对于政治老师来说,从理论上讲清楚是没有问题的,但学生是否明白就不清楚了。所以我们必须结合实际,调动学生的兴趣,从而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

1.3 注重社会调查,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理解所学的知识,从而巩固知识,学会运用知识来分析现实现象。社会调查是了解现实、实证理论真实性的一个重要手段。作为传授理论的政治老师,不仅需要自己作社会调查,掌握第一手材料;同时也要带领学生深入社会进行调查,在调查中了解现实,在调查中理解和实证理论的真实性,从而激发学生学政治的热情。

2 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考中以其基础性、能力性、整合性、实践性的强力冲击波,全方位介入中学教育,其意义不仅仅在于考试方式本身,而在于对中学素质教育推动和导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注重创新。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立足创新教育,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此,教学中我们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探索“主体、创新、发展”的新模式。教学不仅是老师的知识讲解,更多的是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去探索;课堂上教师经常向学生提供时政新素材、新观点,激发学生丰富想象,增强解决问题的变通能力;引导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并鼓励学生敢于突破陈规,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培养学生的思维独创性;恰当使用“术语”,规范答题要求,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精密性;强化学科内在联系的同时,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发散性和聚合性思维能力,使学生掌握更新颖、更准确、更系统的相关学科知识。

3 注重政治教学与理科知识的结合,注重运用理科知识来讲授政治,是政治教学法改革的新的生长点

政治理论是来自于对社会各种现实的包括社会自然科学知识的抽象、概括。从这个意义上说,政治理论是落后于现实的。在政治教学中,可以运用的自然科学和理科知识是很多的,因此,搞好政治教学,应注意用自然科学和理科知识来讲解政治原理,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运用这方面的知识:

3.1 注重经济学的计算问题。现在高中的政治教材中的经济学内容,较多地出现了计算的问题。如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是学习经济学所遇到的第一个计算问题。这个问题从理论上讲清楚是比较容易的,可以运用对比、图表等形式,但学生理解起来仍然比较难。究其原因是在于这个关系来说,是比较抽象的。但如果政治老师能运用理科的相关的知识,自己设计一道简单的数学或物理应用计算题,把这两者的关系容纳进去,然后以解题的形式来讲授,并于最后抽象出两者的关系,这样一来,原理清楚,并且又具有交叉性,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容易,能达到一举三得的效果。

篇3

一、失分原因的分析

1.学生对哲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没有很好地理解和掌握。

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的内容主要分为四大块,即辩证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唯物辩证法、人生观与价值观。其中有很多概念、哲学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需要学生掌握,因为熟记并理解这些基本的概念、哲学原理及其方法论是解答主观题的前提和基础。而不少学生在哲学学习过程中最容易走两个极端:一是完全否定“死记硬背”,认为这样做不符合新课程的要求,哲学知识点只要理解就行,其实,新课程并不否定“记”和“背”的重要性,新课程反对的只是“死”和“硬”,如学习矛盾的不平衡性中的两个原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对这两个原理的内容很多学生一是不能记住,二是经常混淆,试想这样怎么可能在考试中运用这些原理分析问题呢?因此缺乏必要的识记是很难在考试中得到高分的。二是认为“背诵万能”。有一些学生认为,哲学的学习就是背课本,于是埋头苦背,最后陷入“死记硬背”的误区而收效甚微。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个知识点的主干知识有三句话:“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我们只记住这几句话还不行,更要进一步理解为什么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为什么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才能在考试中得高分。

2.部分学生对学习哲学知识缺乏信心,不愿下工夫。

一些学生在平时的练习中不愿配合老师进行系统的训练,从而巩固所学知识。哲学概念、原理虽然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往往比较抽象,初学者往往难以理解和掌握,如果缺乏必要的练习就更难以掌握和运用。如唯物论中的“物质”概念,哲学上的“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领域所学习的物质概念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是世界上各种具体物质的高度抽象和概括;又如“矛盾”的概念,与日常生活中所讲的矛盾就有很大区别,学生理解起来存在困难,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才能逐步理解掌握。可是我们不难发现,在平时的练习中,不少学生只喜欢做选择题,对主观题要么不愿做,要么怕做错,所以干脆空着不做等老师讲解直接把答案写上去完事,这样没有经过自身思考所获得的答案,不可能达到增强学习效果的目的。

3.对已经掌握的哲学基本原理不能加以区分,不能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考试中,有的题目要求我们用唯物论的原理予以解答,而有的题目要求运用辩证法的原理予以解答。可是我们发现不少学生对于唯物论部分包括哪些原理,辩证法部分又包括哪些原理不能正确地加以区分,导致把辩证法中的内容如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当成是唯物论的内容,而又把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当成辩证法的内容,这样一来在考试中失分就是必然的了。

4.不能把所学过的哲学原理与考试题中的材料联系起来,从而做到解题有的放矢。

一些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对于材料不能很好地分析,不能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即无法把材料内容与具体的哲学原理联系起来,要么完成不了解题任务,要么是泛泛而谈,得分很低。比如说考察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一些学生在考试中不能从材料中找出“实际”是指什么?“意识的能动作用”体现在哪里?导致虽然记住了原理内容但还是难以完成解题任务。

二.提高主观题的得分对策。

1.坚持识记与理解相结合。

在哲学知识的学习中,一方面对具体的高考知识点要做必要的识记,也就是该记的要记,该背的要背,对其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原理要做到准确快速地进行表达。另一方面要做到在记忆的过程中多思考,多分析,多问几个为什么,从而把识记与理解结合起来,做到在记忆的过程中加深理解,在理解的过程中加深记忆,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2.要树立信心,相信自己,多看课本,勤做练习。

自信是成功的一半,每位学生对老师布置的练习一定要认真对待,一定要动笔去做,只有勤做才能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逐步提高解题能力,哪怕是做错了通过老师的讲评也可以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为什么会做错?可以总结经验教训,从而向成功的方向发展。除了要做好练习外,还要多看书。要认识到练习是一种检查和评估看书效果的重要方法,通过做题,知道自己有没有真正掌握课本的基础知识。另外,还能发挥练习对看书的引导作用,以题目为载体,以点带面、举一反三,带动课本其他相关知识的复习和巩固。

3.对于所学的哲学原理要能够加以区分,正确运用。

而要做到这一点,授课老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对每一个哲学原理及其方法论加以归纳,并按哲学四大块知识体系予以区分,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清晰的知识体系。而学生上课要摘写笔记,把老师补充归纳的知识认真地记录下来。如学习矛盾分析法,老师一定会把矛盾分析法所包含的一些具体方法及其理论依据归纳出来,就一定要记下来。有些同学有这样的想法,认为政治课的学习根本不需要记笔记,这是不对的,如果在平时的学习中认真地把老师归纳的哲学原理及其方法论记下来,对于提高考试成绩将大有裨益。

篇4

关键词:哲学;地理教学;思维

哲学的方法具有普遍的适应性,同样适用于地理学。而地理现象和地理事物为哲学提供了丰富的哲学原理和可靠的原始资料。地理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为地理科学指引方向。其中地理学具有应用性、实践性的学科性质,与生活息息相关。而哲学则对指导我们现实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二者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将哲学思想与地理教学相结合,让学生体会哲学思想在地理中应用,培养他们的用辩证的方法思考问题,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地理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更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人与自然、人与地球和谐相处的世界观,以期待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找准方向。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人地关系

人地关系是地理学富有哲学意义的论题[1]。辩证唯物论认为物质具有决定性而意识具有能动性,二者是决定与反作用的关系。地理学家主要关注人类和自然的关系,正如过去常说的人类与自然或人类与环境,也就是人地关系。不可否认的是自然界是先于人类历史而存在的,人类对自然界能动的改造形成当今社会。从历史和现实来看,自然是人类活动的中心,人类依靠自然满足基本需求[2]。所以客观规律是无法改变的,因此人们可以发挥意识的主观能动性,在不违背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否则就会破坏自然环境,最后造成自然灾害,殃及人类自身。以自然灾害频发为例,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和长江中下游平原洪涝灾害等都有加剧趋势。地理学多方证明,黄土高原由于黄土本身性质以及特殊的气候条件导致水土流失。长江中下游平原则是由于位于东部季风区受台风和气压带风带移动影响,形成独特的气候,加之河道泄洪能力,以及中游调洪和滞洪能力不足,致使洪涝灾害频发。这些自然灾害是在客观条件下形成的,但不能否定人类活动的作用,诸如乱砍滥伐、过度开垦、围湖造田等违背自然规律的活动对其具有加剧作用。在认识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原理后,人类活动要从实际出发,顺应自然规律,做到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鱼则鱼。对于已经发生生态危机的地区,则应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进行治理,在黄土高原特有的自然环境下,进行打坝建库,平整土地等工程建设,同时采用生物措施,植树种草,保持水土。长江中下游平原则需采用上游地区植树种草,合理保持水土,中下游地区加固堤防、疏浚河道,退耕还湖等措施。

2.物质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地球表层的圈层结构

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自然界各个要素之间和要素内部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客观的、普遍的联系在一起。整个世界就是相互交织,共同作用形成的综合体,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普遍联系是事物存在的形式。从本质上说,就是肯定事物内部诸要素及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推动事物之间的运动、变化、发展。比如地球表层的圈层结构,它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和人类圈。他们在本质属性方面存在着时间和空间的联系。在物理、化学、地理等共同的作用下,促使地球表层物质不断发展进化。我们认识的自然界就是认识自然事物的辩证本性,现代自然科学证明了,自然科学事物按其辩证法的规律运动着、发展着[3]。其中地表形态的形成就是自然科学事物按其辩证法的规律运动、发展的,有自然界螺旋式上升发展的规律。地球表面沧海桑田的变化,就是五个圈层共同作用的结果。岩石圈中地幔对地表形态的形成起主要作用,由地球内能引起的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火山喷发等一系列“造山造海”运动,使地球的表面变得更加崎岖起伏。而发生在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中,由太阳辐射热所引起的风化、剥蚀、搬运等“移山填海”的运动,则是在削平地球崎岖起伏的表面,这种运动在地球存在的日子里是永远不完结的。当然在整个地表形态的形成中,不可能少了人对自然界的影响,比较典型的有梯田地貌。五个圈层中各种要素构成了人类生存的环境,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共同作用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地球表面,形成一个完整的综合体。所以要求人们要用树立整体观、发展观全面地看待事物,既要看到普遍联系,又要承认它们之间的区别。从而深化对地理学的认识。

3.哲学辩证思维影响下的地理学科思维

许多地理学家和地理教育家,在对地理教学的看法中提到,在地理教学中,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要放在首位[4]。学生学习应该注重学科思维,而哲学中的辩证思维正好有利于地理思维能力的加强。在地理课堂上,将哲学渗透到地理教学中,是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重要条件。要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界的可观实在性,地理事物空间存在的必然性,从而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下,对地理问题,地理现象有更为深刻的了解,深化对知识的学习,对自然界的认识。其次在辩证思维整体观的影响下,认识事物之间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错综复杂的综合体。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运用哲学辩证法知识,联系自己所处的地理环境,以及与生活相关的事物,认识事物的规律,提升地理思维能力。同时,教师在传授地理知识的过程中要注意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引入,引导学生运用哲学辩证思维学习、探究地理知识。

4.结语

在地理教学中哲学不但为地理学科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为地理教与学的过程,提供了基本方法和思想,有利于将学生潜在的能力,转化为地理思维。在辩证思维影响下,促使学生地理学科思维能力不断提高,从而指导地理教育朝正确方向发展。

作者:潘文君 单位:青海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陈慧琳主编.人文地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2]蔡运龙,BillWyckoff.地理学思想经典解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篇5

一、索罗斯的哲学理论

乔治索罗斯继承了他导师、著名哲学家卡尔波普尔的证伪主义,其著名的论述是“科学陈述不能被证实而只可能被证伪”,这得到了爱因斯坦等众多自然科学家的肯定。在语言中,陈述的真假同样不能被证实,只能被证伪。当我们阐述一句话、一个命题的时候,证实必须同时满足充分和必要条件,而一句话的充分性往往归纳并不完全,因此证实不具有科学的刚性特征。证伪主义哲学揭示了人类认知活动并不完备的本质,人们只能在不断批判的过程中接近真理,而这一过程中的一切判断都只是暂时有效的,并都属于证伪的对象。

除了证伪主义哲学,索罗斯有他自己的一套理论――反身性原理。所谓反身性(Reflexivity),表示参与者的思想和所参与的事态都不具有完全的独立性,二者相互双向多次作用,且不存在任何对称。他认为,在对社会现象的研究中,参与者的思想成为所要认识的事态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事态的发展并不具有相对于思想的独立性。反身性是一种不确定原理,即参与者的决策建立在对事物固有的不完备的认识之上。反身性也属于辩证法的非决定论,究竟语言创造了人类社会还是人类社会创造了语言,他认为两者相互决定互为因果而不是一方向另一方单向直线运动。

在索罗斯独树一帜的反身性理论背后,将他的理论追根溯源,有非决定论、非理性主义、解构主义和反本质的影子,但这是将他的理论极端化才出现的问题,不能轻视的是他对于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精辟的区分,对人类意识、认知局限的深刻认识。正是他这一阐述给了笔者启发。

二、索罗斯哲学对于语言学的启发

认知语言和语言本身并不等价,人类认知所涉及的不是事实,而是人类的认知情境,因此不能看成事实。人类用语言研究语言现象,用思维研究思维产物,这种研究方法注定会受到认知干扰。在语用学中,语言和人类的反身性关系最为密切。比如“饭我吃了。”这话最初可能只是偶然的语序交换,但是语用学家分析为强调的是饭,即“饭被我吃了”。于是再出现“钱我交了”这一句子,便约定俗成为强调的是钱,“钱被我交了”。这种分析在中文这个局部范畴是有效的,放眼其他语言就并非有效。这就是典型的研究行为干扰了研究对象的例子。基于认知的研究只是短时期、局部有效,尽可能避开意识的局限而走向理性十分重要。

语言的生成和发展并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但却受集体意识的合力影响,集体意识并不是无意识。意识的合力即意识形态是一种认知,认知是不完备且不一定合理的。集体意识的趋势影响着语言发展的进程,变化的语言又反过来影响着集体意识的趋向。语言的发展趋向不是与人类的意识趋向相符合,而是未来语言的发展进程由目前的集体意识所塑造。在这种反身性中,语言的研究不可以像自然科学那样追求绝对化和理想化,否则会严重失真。我们唯一能做的是不断在张力中,在动态、真实的语言世界中无限接近真理,追寻均衡。

如果把我们认识语言的行为称为“认识函数”,把人类集体意识对语言的影响称为“参与函数”,认识函数中对语言的认知基于语言,参与函数中语言受集体认知的影响。两个函数从相反的方向发挥其功能。认识函数的自变量是语言,而参与函数的自变量是参与者的思维。两个函数同时发挥作用并相互干扰。在数学中可体现为一对递归函数:

y=f(x)认识函数

x=Φ(y)参与函数

相互代入即:

y=f[Φ(y)]

x=Φ[f(x)]

两个递归函数不会均衡,只有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变化的过程不是一组事件直接、单一导向下一组事件,而是像复利的计算,利上加利不断向前发展。

由此联想到,乔姆斯基在句法中建构一个管约理论,也许就是句法“不管不行”的因果关系。目前这个想法暂时归为三点:从认识到行动(管制)是人类的自然倾向;凭借不完备的理解和认识从事句法管理活动,大量的语料终究会产生意料之外的例子;出现例外后更加需要管约理论弥补上一次的缺陷。

三、金融市场和语言发展的相似

金融市场特别是股市,跟语言发展有很多相似之处。两者都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属于社会现象,都受到人类意识较大的影响。语言变化源于集体大众的意识,而集体的意识又反过来受制于语言的发展变化,即“我们说语言,同时语言也在说我们”。这种反身性体现在金融市场中则是买卖决策依据对将来价格的预期,而将来的价格又反过来受制于当前的买卖决策。

金融市场(特别是股市)是研究反身性现象的最佳切入点:一个中央市场,同质的产品,便捷的通讯平台,足够数量的参与者以保证没有人能够在日常的交易过程中左右市场价格。语言也具备同样特征:从属同一普遍语法框架,同质而形态不同的各种语言,快速而方便的社会交流平台,足够数量的说话人以保证没有人能够以个人的意识左右语言发展的趋向。任何人不享有话语的垄断权。

语言的发展进程是开放的。语言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是集体意识的倾向,这个倾向不是变化的唯一方向,因为语言自身还有普遍语法在主导,但社会意识确实是外在驱动的独有力量。

语言是先验的,在语言研究中我们先生成一个假设,然后用演绎的方法推论,最后得出结论并建立一个普遍的概括。同样在投资活动中,做出投资决策就像系统做出一个科学假设并将它付诸实践,最后让它在市场中检验假设。只是两者的目标不一样,一个为了无限逼近真理,一个为了盈利。

篇6

关键词:微积分学;哲学;联系

中图分类号:B文献标识码: A

数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抽象学科,通过对数学的学习可以培养人们的抽象思维意识和逻辑思维意识。作为数学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微积分学,由于其从常量数学发展到了变量数学,从而更难理解,却也更能培养人们思维的严密性和完整性。因此笔者在研究微积分理论和讲授方法的过程中,发现微积分学中蕴含了大量的哲学思想。难怪马克思也会对微积分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在学习微积分的过程中写下了《数学手稿》一书,甚至在他的的著作《资本论》中也渗透了微积分学的思想。本人在对微积分学的哲学原理研究中,对微积分学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对有些内容更是在认识上有了质的飞跃。

1. 从特殊到一般[1]

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大多是从特殊到一般的。在微积分中,也有很多知识是遵循这一规律的。

在微积分中,有三个十分重要的定理,即微分中值定理,它们对微分的应用起着重要的理论支撑作用。这三个定理分别是Rolle定理(如果函数满足:(1)在闭区间上连续;(2)在开区间内可导;(3);那么至少存在一点,使得),Lagrange定理(如果函数满足:(1)在闭区间上连续;(2)在开区间内可导;那么至少存在一点,使得),Cauchy定理(如果函数和满足:(1)在闭区间上连续;(2)在开区间内可导;(3);那么至少存在一点,使得)。现在来分析这三个定理之间的关系。首先来考察Rolle定理和Lagrange定理之间的关系,容易看出两个定理的条件(1)、(2)是完全相同的,不同是Rolle定理多了条件(3),这说明Lagrange是在Rolle定理的基础上去掉了一个条件,这样就减少了内涵的限制,同时又扩大了外延,从而把Rolle定理的结论更向一般的情形推进了一步,得到了Lagrange定理。再来考察Lagrange定理和Cauchy定理的关系,将Lagrange定理的结论进行如下改造:。不难发现等式右端的分母是的导数,而左端的分母恰好是函数在端点处的差值,而这正是Cauchy定理的一种特殊情形。

通过分析发现:由Rolle定理推广到了Lagrange定理,又由Lagrange定理推广到了Cauchy定理,这正是我们的认识逐步深入,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从而使我们的认识进入到更高的层次。

2. 对立与统一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时看上去毫无关系,甚至是相互对立的两件事,通过分析却能找到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比如导数和积分,从定义上来看两者毫无关联,但从其本质上看就能发现导数是特殊的除法,而定积分是特殊的乘法,两者是对立的;而微积分基本公式(若函数在闭区间上连续,是在上的一个原函数,则)表明:定积分要应用不定积分来求解,而不定积分运算与导数运算是互逆运算。这说明导数与积分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统一体。事实上,正是因为这一定理的发现,得以建立了整个微积分学体系,使得数学的研究产生了一次质的飞跃。

从上面不难看出,有时事物的联系是非常隐秘的,人们只有坚持不懈地去探索和发现,才可能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

3. 量变与质变

质和量是事物存在的最具有普遍性的规定。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会有质与量这两种规定性的变化,即量变与质变。事物会由量变引起质变,从而产生飞跃。在微积分的学习中,如果不遵循这一规律,就不能通过事物的量准确地把握事物的质,从而使我们在学习数学时陷入困顿。

以无穷小量为例,无穷小量的性质中指出:有限个无穷小量之和仍然是无穷小量。如果把性质中的“有限” 改为“无限”,那么无限个无穷小量之和并不一定是无穷小量,因为从定积分不难看出,定积分正是无限个无穷小量之和,而显然定积分不全为零。这正是因为将“有限”改为“无限”时量发生了改变,从而引发了质的改变。

在研究微积分学的教学中,只有充分注意到量的变化,准确地把握量的界限,才能在更好的去学习数学、应用数学。

4. 实践―理论―实践

认识的辩证过程是指通过实践和调查研究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再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即实践―理论;再将形成的理论认识和具体实践相结合,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去,让理论更好的指导实践,即为理论―实践。而在微积分学里,其理论知识也符合这一要求。

在现实生活中,有时我们需要计算一些这样的改变量:如物体受热膨胀后增加的面积或体积,物体运动过程中很短时间段内走过的路程等问题。这些改变量我们往往只需要计算其近似值即可。通过对这些实际问题的研究,人们发现这些问题的数学模型经计算后,所求的改变量总等于两部分的和:一部分是自变量增量的线性部分,另一部分是当自变量增量趋于零时,比自变量增量高阶的无穷小。而由于第二部分的值非常小,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往往会忽略该部分,只需求出第一部分即可,于是人们对第一部分所算出的结果给以定义――微分。在给出微分的概念后,利用微分公式,可以推出一些在工程上常用的近似公式,如:,,,,,利用这些公式直接计算,会给实际的工程应用提供简便。当然,利用微分的近似计算也可以应用在物理学和经济学中。对于微分的形成和应用,正是哲学中认识的辩证过程的体现。即从实践生活中发现问题,为解决问题进行研究归纳,从而成为理论知识,再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去,为实践提供更有效的服务。事实上,数学中的很多概念的形成和发展都是来源于实践,又再服务于实践。

从上面的讨论不难看出,在微积分学中蕴含了大量的哲学思想,这些哲学思想能更好的指引我们学习数学、研究数学。深入地对微积分问题作哲学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从而对微积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参考文献

[1] 张宝全. 高等数学与哲学的融合[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12

[2] 张绥. 数学与哲学[M]. 学林出版社,1988,6

篇7

关键词:养生思想;夏、商、西周;周易

中图分类号:G85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8-1040-03

夏、商、西周时期是中国奴隶制时代。在这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古代人类与大自然不断地进行斗争,以求得生存,也在这种实践中逐步积累了一些有益于人类身心健康的知识,慢慢形成了原始的医学。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提高,有文有武,文武合一的学校教育出现,为养生思想的不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拟对此作一详尽的探讨,使之更好地为人类的共同健康和人们的养生保健提供借鉴。

1唯物、辩证的哲学原理是传统养生思想理论源泉

1.1《周易》和《尚书》是确立养生思想哲学观的理论基础夏、商、西周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养生思想从原始的萌芽壮态发展到具有一定规模和一定体系的初级阶段,出现了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等。据《中华历史通鉴》一书记载:早在商周时期,就有阴阳学说的概念。五行的概念起源于殷商时期的五方观念。阴阳和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哲学思想,具有代表性是《周易》和《尚书》。《周易》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1]的内涵就是:天(体)因不停的运动而健在,人也应当按照“天行健”这种自然法则不停地运动,才能健康长寿。辩证地提出了人跟天一样,要不断运动,用运动来促进人体健康长寿的思想。在当时这种养生思想的出现,为养生思想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在养生方面指出了人的主动性的重要作用,如后来的张景岳对《灵枢》天年有定数的解释时说:所谓“天定则能胜人,人定亦能胜天也”,[2]人之所以能胜天,在寿命问题的关键在于上文所述的“养能合道”,也就是养生有道的思想。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3]”在身心健康方面,荀子同样坚持了唯物主义观点。他说:“形具而神生[3]”这是物质第一的主张。他还说:“养备而动时,能病;……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病”[3]。认为人的身体不是由天来决定的,是由人的“养”(衣,食方面)和“动”(活动而不怠惰)来决定的,强调了运动对人体健康的意义。这种养生有道的养生思想,为后来人们探索长寿的规律,延长人的寿命,确保老年人的健康与活力,同时促进了寿亲养老(老年保健)的各种方法层出不穷。如后来出现养生书籍《天隐子养生书》、《养生类纂》、《养生月览》等。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既有系统的理论也有十分可靠的实践经验,养生必须有一定的方法才能使人寿命延长的思想,确立了传统养生思想发展的方向,为传统养生方法的创新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周易》是一部通过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人种自然现象的八卦、乾、坤、震、翼、坎、斋、艮、兑、耒推测自然和变化的书。它认为阴阳的相互作用,是产生万物的根源。有天就有地、有火就有水、有山就有平原,也就是天体之间有动就必有静,动静是物体运动的两个方面或两种不同形式的体现。提出了动静不可分割的思想,从而为传统养生思想发展提供了充分的依据。这不仅是儒家的重要经典,也被道家吸收和利用。在后来的养生学方面,很多思想和理论都是吸吮了《周易》中的精髓。

在长寿与健康方面,它们提出了用辩证对立和统一的原理,来判断长寿、健康与人们生活幸福的标准。殷代典籍《尚书・洪范》就有“五福”的记载:“一日寿,二日寓,三日康宁,四日修好德,五日考终命。”其中人还有“六极”(穷极恶事日极)即:“一日凶短拆,二日疾,三日忧,四日贫,五日恶,六日弱。”人如有“福”就是长寿和健康,人如有祸,身体和健康状况就不好,这是人一生最不幸的。这种用人“福”,人“祸”,来判断长寿与健康的幸福标准的辩证思想,为养生思想的创新提供了发展的空间,也为人类的养生思想和方法的不断推陈出新起到对推波助澜的作用,从实践认识上升到了理论认识。

1.2《周易》中的阴阳学说和脏象学说是确立传统养生哲学观的思想基础《周易》的经文虽未直接提到阴阳,但阴阳观正寓于刚柔及卦爻之中。而《周易》的阴阳是以“――”“一”即阴爻和阳爻为体现的。阴阳的对立、统一、消长、传化皆取决于这两个基本符号的变化。《周易》经文是西周初期形成,战国期间出现的《易传》,是对《周易》的升华和提炼。其阴阳爻摆脱了占卜的束缚,上升到了阴阳学说的范畴,从而使《周易》成为一本阴阳学说理论精华。在《周易》阴阳学说的影响下,人们养生思想观念不断地更新、变化。《内经》就是从《周易》和《易传》阴阳学说中,吸取了《周易》阴阳学说原理,把它同医学思想结合起来,成为了中医理论的基础理论和思想,有力促进了中医学的发展。《内经》的“阴阳应象大论”,“阴阳离和论”,都是对阴阳学提出的专论。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这种阴阳分、合、对立统一的思想为医学的发展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思想。同时,在人体健康与长寿方面,提出人体阴阳平行的养生观。动属阳,静属阴,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变化,无不是阴阳相互对应的作用。阴消阳长,阳隐阴显,互相作用,相反相成,生化不息。动与静互为其根,无静不能动,无动不能静。阴静之中已有阳动之根,阳动之中自有阴静之理,说明动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无论只承认运动或只承认静止的观点,把运动和静止割裂开来都是不对的,都是违反事物运动变化的本质的。生命体的发生发展,运动变化,都是动静相互为用的结果,动不等于动而无静,静亦不等于静止,而是动中包含着静,静中无蕴伏着动,生化不息。

在《周易》框架中,卦象内容丰富,《易经》的象除注重天象、物象之外,还注重人象(即社会现象),是天、物、人象相关的缩影。所谓“脏”,即内脏,“象”即在外的征象。由于外象是内脏的征象,故以象便能测脏,所以通过《周易》之象的内涵延伸和运用,脏象学说可以用来研究人体的生理、病理规律及其相互关系。如内经《素问・六节脏象论》:“心者生之本……,通过夏气”,就是把天象和脏象相联系,来研究人体变化。

可以说《周易》中的阴阳学说和脏象学说原理,是人类养生观发展的思想基础。

1.3《周易》中的气化学说是确立传统养生思想哲学观的实践基础《周易》的“爻”是气化的象征。由于“爻”之升降变动而使卦发生变动。“爻”代表着阴阳气化,由于“爻”之动而有卦之变,故“爻”是气化的始祖。如《周易》中说“生生谓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都说明了气孕育于《易》中。在道家养生中“炼精化气”中,即主张“形调则气调,气调则心调,”反之,“心调则气调,气调则形调。”炼精化气即是调形之功,炼气代神即是气化还原之法。炼神还虚、炼虚会通即是炼心养神之妙。精气属命,虚寂灵感属性,形气并炼,即性命双修也。又须知精气有形,心性无相,而气为形神调和的中介和枢纽,故道家养生思想,特别注重“气化”。

在《周易》气化学说影响下,人们创造很多养生思想和方法,诸如吐纳、导引、气功、按摩等等,出现很多以“行气”、“运气"、"食气”、“服气”或“导引行气”等繁多的名称。据《庄子》记载,导引方法是“吹响呼吸,吐故纳新、能经鸟神。”也就是以意领气呼吸运动。《吕氏春秋・尽数》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变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郁头则为肿为风,……”《行气玉佩铭》是一件战国初期的玉刻铭文。经郭沫若诠释为:“行气,深则蓄,蓄则伸,伸侧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萌,萌则长,长则退,则则天。天几春在上,地几春在下,顺则生,逆者死。”这是现存最早的静养气功文献。

在《周易》气化学说的疏导下,后世出现许多的导引气功的保健体操,都是这一思想的体现,说明《周易》的气化学说是养生理论实践基础。

2自然科学观是传统养生思想发展有力保障

2.1医学知识的发展和运用为养生思想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先秦时期,人们在长期生产过程中,认识到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对自然界的认识有了进一步了解,也逐渐认识和掌握了药物的使用。夏商时期许多巫医“背操不死之药”说明当时已积累了丰富的药物知识和使用经验。《周礼・天官》多次提到“五药”,即草、木、虫、石、条5类药物。《诗经》中涉及一些植物的采集和食用季节,个别讲述了防治作用。《山海经》是先秦文献中记载药物最多的一部非医学著作,书中记载有药物百余种,不仅采药和用药在一定程度上有了不少的发展,而且人们在采药和储藏药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如《礼记》说“孟复月也……聚采百药”,说明人们已知利用夏令时节搜集和储藏药物。汤液也是这一时期产生的,这是中国医生用水煎煮药物为人治病的一种水药剂型,相传是高代右相伊尹创制的。《史记》《针炙甲乙经》《资治通鉴》等文献都有记载。

夏、商、西周时期,人们在个人卫生、饮食、环境等方面采取了不少有益于人类健康的卫生措施和方法,形成了早期防止疾病的思想。个人卫生方面,人们已养成洗脸、洗手、洗脚、沐浴等良好个人卫生习惯。甲骨文中有不少关于这方面记载,在1935年考古工作者从汉南、安阳高王墓中发掘壶、孟、勺、盘、陶槎、头梳等成套的盥法用具,说明当时人们对个人卫生健康非常注意,到了周代人们能定时,定期盥漱、沐浴。据《礼记・内侧》记载:“鸡初鸣,咸盥漱”。另外还有专供洗浴的“”的建筑。《礼记・内侧》记载:“外内不共井,不共浴。”就是古代的浴室。如《仪礼・聘礼》说:“卿馆于大夫,大夫馆于土,土馆于工商。馆人为客之日具沐,五日具沐。”沐浴能清洁皮肤,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有益于身体健康,人们还懂得“头有创则沐,身有疡则浴”,认识到沐浴有助于某些疾患的痊愈。

在饮食方面,主要表现在饮水方面,用打井用水,防止水的污染,保持水清洁。据《周礼》、《谷子》等书记载。《谷子》说:“杼井易水,所以去兹毒也。”人们还在定期在每年春天清除井内污泥浊物,保持水源清洁。到了周代,在饮食方面,主要是设置食区,加强营养,对营养保健、科学进食提出更加完善的措施。如《礼记》认为饮食应与四时季节变换相适应。如“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黑子非攻》曾提出饮食不按时可导致疾病。《内经》也有“饮食自信胸骨乃伤”,“骨梁之变足生大丁”,(疗)的论述,当时告诫人们饮食不当,有损健康,饮食有节才能健康益寿。

注重饮水、饮食和个人卫生保健的作用;结合自然科学的规律注重把自然科学的规律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指导生活等自然科学观,为养生思想的发展确立了理论依据。

2.2学校教育的发展为养生思想的发展提供保障夏、商、西周各代有了不同的名称学校。特别是到了周代,随着奴隶社会的繁荣发展,教育体系更为完备。西周学校已分为国学和乡学两大类。主要以六艺为教学内容: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乐、射、御是学校体育,乐主要是指乐舞,它能感化、教育人,“声乐之人,人也源,其化入也速。”“君子学道 (指乐舞)则爱”,“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成了传统的效果显著的施教手段。射指射箭的技术训练,御指驾驭马抗战的技术训练,这些方面的训练,既学习了武事,又锻炼了身体,使身体素质不断提高,身体更加灵活。特别乐舞为健身起到很好作用。在乐舞训练中,一是增进身心健康,二是陶冶性情、使天下安宁。“教之以午,所以调其气血,而收束其筋骸,条畅其精神,而涵养其心术。是以血气和手,耳目聪明,移风易俗,天下皆宁。”三是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教子以舞,使之委婉曲折,动容貌,习威仪,就其抑扬进退之节,以消其骄谣矜夸之习”。总之,通过学校教舞的目的,使学生形体变化和精神调节起到很好作用。

学校建立,使学生不仅能在学校学习文化、礼仪知识,而且能学会乐、舞和射,御运动健身强体的能力,通过一代一代培养和学习,为养生思想和养生学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综上所述,夏、商、西周时期的养生思想是在当时唯物辩证哲学思想的影响下融入《周易》和《尚书》阴阳学说等哲学思想的原理,结合养生有道思想,提出养生思想和方法的理论基础、思想基础和实践基础。同时确立了自然科学是传统养生思想和方法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措施。用自然科学来指导传统养生思想和方法发展为人类养生思想和方法的不断发展提供更多的平台,也为现代人强身健体提供了科学的养生观,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方春阳.中国气功大成[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2] 张景岳.景岳全书・真阴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71-72.

[3] 王先谦.诸子集体成(第二册)[M].205,206、254.

[4] 程士德.《内经》高等中医院校教学参考丛书[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180-210.

[5] 高等学校教材《体育史》编写组・体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59-75.

[6] 洪丕漠. 中国古代养生术[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73-84.

篇8

关键词:音乐考级 钢琴学习 基本技术训练

音乐考级最初是由英国传至香港,再由香港向内地各城市渗透,它从传人到在中国发展已经有些年头了,它对我国大众音乐的发展是起了一些促进作用的。显然,学习音乐,参加考级不是目的,仅仅是一种手段而已。遗憾的是。许多人却真真切切地把它当成目的了。

音乐考级在国外发展的时间已经很长了,体制也比较完善与规范,也真正起到发展大众音乐与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作用。但在我国,考级还没有规范化,很泛滥,存在许多问题,如:有的考级把关不严,不能真正衡量音乐水平的发展:某些音乐学习者的动机不正确,他们把音乐考级视为与人竞争、向人炫耀的资本;有的家长不管孩子是否对音乐感兴趣,对其进行强制训练,学不好,动不动就打骂、体罚,学好了,百般宠爱迁就,甚至物质奖励;有的家长违背音乐学习的规律,刚学音乐,就硬逼着孩子去参加考级,而且一级一级跳跃很大,巴不得在很短的时间内能让孩子变成一个音乐天才,这些不良的心态与行为对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是非常有害的。造成孩子压力大,厌恶学习音乐,甚至把学习音乐作为一种负担,扼杀了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有的孩子不扎扎实实地练基本功,而是花大量的时间练考级的曲子、歌曲,从而造成基本功和技术都很差,甚至落下严重的器质病。毋庸置疑。学习音乐没有捷径可走,只有靠天赋加科学训练。天赋是无法改变的,那么,怎样科学训练呢?下面笔者谈一谈怎样科学地进行钢琴学习。

学习钢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仅要经过艰苦的训练,还要科学的训练方法与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钢琴的基本技术训练十分重要,正确的弹奏方法能使学习效果事半功倍,而错误的弹奏方法将是劳而无功。习琴首先要养成正确的坐姿与手型,坐以稳为基础,手型以自然弯曲为标准,然后进行断奏、连奏、跳音三种基本弹奏方法的训练,然后再配合一些教材来进行大量的基本功训练,如哈农、施密特、皮什耶、勃拉姆斯等人的作品,训练内容有音阶、琶音、双音、装饰音弹奏等等,使手指弹奏灵活、有力、均匀、敏感又听指挥。这些都是钢琴学习中最最基本的技能。钢琴作为一门具体的学科,它也和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一样与哲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贯穿着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哲理,虽然这些哲学原理并不能为钢琴学习带来具体的答案,但它给钢琴学习者带来了更深层次的思索与启迪。笔者在长期学琴过程中深深体会到。要使自己在钢琴学习中不流于表面,还应该从哲学角度理解,在基本的技术、弹奏方法、音乐表现力进行训练,这种方法是非常科学与有效的。

基本训练:处理好手臂放松与手指控制的关系。钢琴弹奏从表面上看,似乎只表现为手指的活动,其实不是,弹奏中所参与的部位和所涉及的范围通常要比手指活动深广得多。因为孤立的手指活动难以完成复杂的弹奏任务。对弹奏操作器官,我们必须持准确、全面和辩证的认识,手指尖直接触键,它对发音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指尖的感觉通过第一关节站住应是坚实、稳固和控制自如。掌关节是手指起落活动的“动力装置”,应有用之不尽的弹性和取之不竭的活动。腕关节是承上启下的中转通道,决不可僵硬,否则犹如“咽喉”被卡,必须自然、柔韧、顺应、灵活,保持最好的弹性,手臂则必须绝对放松,成为弹奏后方的开放与调节系统,手的各关节各部位在弹奏中各自发挥作用,又互相制约,彼此联系,相辅相成。如果想获得手臂的绝对放松,就要使手指坚实、稳固具有控制力与支撑感,要手指跑得快,就得做到手腕毫不僵硬,灵活自如。这种彼此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在弹奏中处处可见。

弹奏方法:把握弹奏的质与量之间的相对平衡,在实现质的提高与升华中,必须以一定的量为保证,而在掌握量的过程中,应突出对质的严格要求,如果在弹奏质量上不下一番工夫,依然一首接一首地往下练,那么即使积累了再多的曲目数量,还是无法获得质的转化的,因此对于弹奏的数量要进行具体分析,决不能用数量的多去弥补质量的不足。反之,对于质量的追求决不能离开足够的数量而孤立地、单方面地去进行。那种长期的苦练一两个弹奏的动作,死啃一两首曲目,希望从中获得质的升华的实践方式是不足取的。质的提升具有长期性与反复性,必须以一定的数量与广度的教材为基础,以科学的弹奏为前提。此外,“先慢练,后快练,然后快慢结合练:先分手练,再合起来练,再分手练,看谱、背谱的分开与结合”等等训练方法也体现了哲学原理。

音乐表现也具有很突出的辩证性。钢琴弹奏技巧是一个不断提高,需要经过长时期的反复磨炼才能掌握的技能。只有较好地掌握了弹奏技术,在弹奏钢琴作品时,才能成为下意识的、自然的条件反射,得心应手地运用这些技术。我们强调要打好基本功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弹奏乐曲,更好地表现音乐。技术是为表现音乐服务的,著名钢琴家刘诗昆非常形象和准确地把弹奏技术与弹奏方法比喻为大楼的地基,我们知道,学习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表现音乐的内容,只有掌握了精湛的技术,才能把音乐表现得更加完美,而只有从音乐的内容出发,才能使技术训练有目的、有方向。技术与内容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互相促进的,不能过分强调技巧,使弹奏机械化,也不能不注重技巧训练,这将使音乐的表现成为空中楼阁。

学习钢琴,自身的刻苦努力是基础,老师的正确指导也必不可少。一个合格的钢琴老师必须了解一套科学的教学体系,且本身具有较高的音乐修养,能做到因材施教,并在教学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和鉴赏力,使他们在接受技术训练的同时提高综合音乐修养,不仅如此,教师还应在教学中加入音乐理论知识的传授,如乐理、和声、曲式、音乐史等方面知识。这样在考级中就不会存在许多考生弹了好多年钢琴连大、小调也不分,甚至对拍子、表情记号、速度记号、作曲家的基本风格、作品的时代背景一概不知的现象。

篇9

一、将“理论联系实际”重新赋予新的内涵。

1.政治老师要具体地运用自己所学过的知识,研究学生的心理、生理等方面的特点;改变自己,使自己的教学方法更符合学生的实际。

2.政治老师应积极主动地研究现实,收集相应的各类数据、各类与政治理论有关的信息,并积极主动地运用于教学上去。也就是说教学内容要符合实际。如果政治老师只是按课本内容传授给学生,那这门课肯定上不好。因为政治的内容相对于其他科目来说是比较容易看懂的,因此,这就要求教师主动去研究现实,并运用相应的知识分析现实现象。如在讲授商品的属性时,首先要分清楚哪些是商品、哪些是物品和劳动产品。对于政治老师来说,从理论上讲清楚是没有问题的,但学生是否明白就不清楚了。所以我们必须结合实际,调动学生的兴趣,从而积极投入到学习中。

3.要注重社会调查,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理解所学的知识,从而巩固知识,学会运用知识来分析现实现象。社会调查是了解现实、实证理论真实性的一个重要手段。作为传授理论的政治老师,不仅需要自己作社会调查,掌握第一手材料,同时也要带领学生深入社会进行调查,在调查中了解现实,在调查中理解和实证理论的真实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热情。

二、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考以其基础性、能力性、整合性、实践性的强力冲击波,全方位介入中学教育,其意义不仅仅在于考试方式本身,而在于对中学素质教育的推动和导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注重创新。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立足创新教育,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此,教学中我们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探索“主体、创新、发展”的新模式。教学不仅是老师的知识讲解,更多的是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去探索;课堂上教师经常向学生提供时政新素材、新观点,激发学生丰富想象,增强解决问题的变通能力;引导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并鼓励学生敢于突破陈规,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恰当使用“术语”,规范答题要求,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精密性;强化学科内在联系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发散性和聚合性思维能力,使学生掌握更新颖、更准确、更系统的相关学科知识。

三、注重政治教学与理科知识的结合,注重运用理科知识来讲授政治,是政治教学法改革的新的生长点。

1.注重经济学的计算问题。现在高中政治教材中的经济学内容较多地出现了计算的问题。如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是学习经济学所遇到的第一个计算问题。这个问题从理论上讲清楚是比较容易的,可以运用对比、图表等形式,但学生理解起来仍然比较难,究其原因在于,这个关系是比较抽象的。政治老师可以运用理科的相关知识,自己设计一道简单的数学或物理应用计算题,把这两者的关系容纳进去,然后以解题的形式来讲授,并于最后抽象出两者的关系。这样一来,原理清楚,并且又具有交叉性,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容易,能达到一举三得的效果。

2.运用理工科知识来讲授哲学原理。哲学,特别是其辩证法,其实是来自对自然科学的哲学概括。因此,无论是物理、化学、生物、数学,均可以从中采取大量的材料来讲授哲学原理。例如金刚石和石墨,可以用来归纳和抽象出“物质内部成份排列顺序不同会引起物质的质变”的原理。特别是这些科目中的每一道应用计算题,都可以抽象出辩证法的有关原理。例如,在理科的解题方法上,我们知道每类题型均有自己的解题思路,即具有一定的解题模式,但具体到每道题中,又各具有自己的特点,我们可以通过讲解应用计算题的过程,抽象出“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及“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等等原理。因此,只要政治老师善于和勤于探索,特别是在当前大综合科考试这种模式的条件下。

四、改革评价机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篇10

关键词:生物教学 德育 渗透

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其理科特性往往很容易使教师在教学中较多注重它的知识体系的严密性,而忽略其德育内容的教育性。事实上,生物教材尤其是初中生物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德育教育内容,只要认真钻研教材,积极挖掘其思想内容,就能有机地寓德育于教学活动之中。

一、言传身教,做教书育人的有心人

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所进行的思想教育,必须是学生易接受的,而不应是生搬硬套的说教。因此,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挖掘思想教育内容的基础上,还要结合学生实际,以言传身教,用真情、特知、高德、技能打动学生,激起共鸣,才能使学生信其言、学其行。如:讲植物对人类的重要性时,教育学生要爱护树木、植树造林,不攀枝摘果,要保护好环境,要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实践课上,要互相谦让,爱惜实验教材,节约水电等等。

二、用丰富的教材内容,激学生爱国之情

热爱祖国和民族是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思想道德之一。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浓厚的感情。”要提高民族素质和凝聚力,就应从小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有意识地收集了一些资料,通过历史了解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如: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记载了200多种植物,说明我国是研究和利用植物最早的国家;明朝李时珍编著的《本草纲目》,不仅是药物学专著,也是植物、动物、矿物专著,他对植物分类的方法比西方植物分类创始人林耐要早一个半世纪,他的这部巨著被译成十几种文字,被称为“东方医学巨典”等等。通过这些材料让学生了解我国从古到今生物学研究的巨大成就和对世界的重大贡献,从中领悟到我国五千年灿烂的历史文化,激起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

三、发挥榜样作用,激励学生树成材之志

成材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出发点,也是德育工作的归宿。立志是成材的基础,青少年正处于立志的重要时期。教学中,可通过介绍生物科学家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献身事业的事例,引导他们树立远大抱负,刻苦学习,将来为祖国建设服务,为民族的复兴服务,为人类做出贡献。因此,可根据教材内容重点介绍:李时珍不顾世俗偏见,不做举人,二十七年如一日,爬山涉水,不畏艰险,“搜罗百草”,“访采四方”,终于编写出《本草纲目》这部巨著,对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进化论创始人达尔文从小热爱大自然,神学院毕业后放弃当时人们崇尚的牧师职业,随“贝格尔”舰历经千险环球考察五年,历时二十二年写成《物种起源》,科学阐述了生物的起源,被马克思称为十九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费莱明发现青霉素的过程以及青霉素的发现对人类产生的巨大影响,青霉素的发现不仅拯救了千千万万肺炎患者的生命,使医疗事业跨入一个新时代,而且是人类历史上第,使人类寿命由40岁延长到65岁。解放初期,许多老一辈生物学家为振兴我国生物科学事业,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毅然回国,并在困难的条件下,为祖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大量人物实例及业绩,不但使学生感觉到了自然科学家的执着和追求,同时深深感受到了生物学的实践活动在人民生活、社会建设中的重要性和科学对人类进步产生的巨大影响。

四、充分利用教材,进行唯物主义教育

辩证唯物主义是基本观点之一,也是德育教育内容之一。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材内在的思想性,有意识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去阐述教学内容,去分析、讲解学科的基础知识,通过生命活动的一些现象来阐述哲学原理,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初步形成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如:一个植物体表面看来并没有位置上的移动变化,但它每一个细胞、组织、器官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形态、结构和生理的变化,进行着生命的发生、发展和死亡的过程,从而揭示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另外生物进化的历程,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的进化规律,让学生懂得了任何事物发展的方式都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通过讲解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的统一,生物间共生、寄生等复杂的相互关系,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依赖等,阐明了普遍联系是事物存在的一种方式。通过种子休眠与萌发、水分吸收与散失、无机盐吸收与利用、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有机物制造与分解等植物体内存在的一系列矛盾,正是这些矛盾的对立与统一,推动着整个生物界的发展,进一步使学生明确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同时激发了人们对矛盾存在的探索,是人们追求更高目标的动力和源泉。通过内外界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让学生明了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学科,它的理论来源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又反过来指导实践。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既从感性入手,又理论联系实际,运用已学的生物学知识亲身实践,必将有利于巩固和提高德育效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