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发展的趋势范文

时间:2024-01-12 17:45: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商业发展的趋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商业发展的趋势

篇1

关键词:企业商业模式;趋势;商业生态系统

一、商业生态系统的内涵

最早把经济看作是生态系统的是罗斯查尔德,他形容经济生态系统为“资本主义经济最好被看作一个真实的生态系统。”商业生态系统是美国战略专家詹姆斯・弗・穆尔(JamesF.Moore)于1993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竞争的新生态学”一文中首次提出的新观念,他指出:“商业生态系统是以组织和个人的相互作用为基础的经济联合体”。是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消费者、投资商、政府等以生产商品和提供服务为中心组成的群体。这种经济联合体具有特定的经济功能,生产出对消费者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

赵湘莲等学者这样描述了商业生态系统的表现形态:“商业生态系统是一个商业系统。但它与一般商业系统不同的是,它具有生态系统的特点。系统中成员之间构成了价值链,类似于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处在价值链的一个环节两端的单位是共生关系,多个共生关系形成了商业生态系统的价值网。链网式集成形成了系统存在的基础。物质、能量和信息等通过价值网在联合体成员间流动和循环。每个成员仅是价值网中的一个结点,执行着某一功能,某一结点的缺失将对整个系统造成或大或小的破坏,成员之间的协同进化会使整个商业生态系统维持一定的动态平衡。与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种一样,商业生态系统中的成员,最终都要与整个商业生态系统共命运。但它与生态系统又有所不同的是,商业生态系统是经过精心策划的有未来目标和构想的人工系统。系统中的成员必须分析在这种构想中希望扮演什么角色?希望对整个系统的影响和控制达到一种什么程度?他们在价值网各节点之间不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而是价值或利益交换的关系,并在共同的前景下对自身及系统进行精心管理。

因此,商业生态系统除了具有一般商业系统和企业所具有的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和环境适应性等特征外,还体现为结构复杂、关系复杂和行为复杂,具有自组织的特性,是典型的动态、开放的复杂系统。”

二、商业生态系统的特征

商业生态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企业网络,不仅具有企业网络的一般特征,同时它还具有以下必然遵循的自然生态现象几个核心的特征:

第一,存在就是目的。生存与生命的繁衍,是物种在生态环境中基本的行为动力。物种从环境中去的资源,纯粹是为了延续本身与族群的生命,并非意图对其他物种有任何贡献。在生态说的概念下,“生存”本身即是商业模式存在的目的。企业在社会中挣扎求生的情形,就像物种在生态环境中求取生存的情况一样,我们注意的焦点在于企业商业模式如何从环境中取得资源,以持续本身的生存。至于商业模式的存在到底对社会有什么功用、对消费者有何意义、对社会福利或资源分配有何改善,都是商业模式在存在的前提下进一步关心的重点。

第二,物竞天择。物种在面对其生存环境时,是非常渺小与无助的。在生物演进史中,没有任何一种物种曾经改变过生存环境。因此,“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生态学的基本理念。这种宿命观,和传统的策略者抱着“人定胜天”的哲学观,和信服“自己的命运操在自己手中”的主流思想,有极大的不同。换言之,生态说基本思考的问题是:“商业模式如何由环境中取得生存所需的各种资源,”来适应当前的环境,而非商业模式对环境有何贡献或影响。同时,在商业模式被环境支配的被动性立场下,我们应理解,商业模式生存是配合环境进化而非进步的结果,重点应在于“适合”而非“完美”。

第三,长时间,宽视野。传统的策略逻辑以个别商业模式为分析单位,不论是商业模式本身的条件能力,或未来的发展策略,均以单一商业模式为分析对象。然而,族群生态学是研究物种族群如何适应环境的一门科学。从生态的观点思考,当环境条件产生变化时,不能适应新环境而条件相似的组织族群,即使其中个体的行为各有差异,而呈现出不同强弱的生存能力。但就长期而言,整个族群被天择淘汰,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结果。换言之,生态说的策略逻辑是适用于整个族群的,个体是无法对抗这个趋势的。当然,它亦必须亦较长时间幅度来观察,才能验证逻辑的正确性。

生态观点既然不以个别组织为分析对象,它的议题就常常围绕在大结构上,去推论企业与其他各类相关利益组织或竞争组织之间的关系,或考察如何还有一些关系的安排,以及对法令政策、人力结构等环境因素所做的调整,以求取族群的生存,是一个典型的宽视野的巨观思考。

三、商业生态系统生存与发展的战略类型与策略

(一)战略类型

1、核心型战略。在商业生态系统中,企业充当商业生态系统调控者的角色,通过影响这个系统的特定行为而维持生态系统的健康;网络核心战略是指在改善生态系统的总体健康情况,并在这样做的过程中使本企业取得可持续的绩效的一种运营战略。其特征是注重外部资源的管理,努力构建外部的网络结构,积极维持整个网络的健康并从中受益。

2、支配主宰型战略和坐收其利型战略。坐收其利型战略是一种不连贯的战略,采取该战略的企业既不愿意通过一体化来控制生态系统,但又过多的从生态系统中攫取价值。即采取这样战略的企业既不承担为生态系统创造价值的责任,又不愿意与生态系统中其他成员分享价值。这是一种弊端明显的战略。支配主宰型战略是指某一企业通过横向一体化或者纵向一体化直接控制和管理商业生态系统,但它过度的管理了生态系统。这种战略虽有弊端,但支配主宰者创造了大量的价值使得过度攫取价值的负面影响并不明显。

3、缝隙型战略。着眼于专业化和差异化,将自己独特的能力集中在某些业务上,利用其他企业提供的关键资源来开展经营活动。缝隙型企业最主要的作用在于有效的利用整个生态系统的资源,避免资源的重复配置。

(二)发展策略

1、顺应策略。这个策略的基本理念是,承认这个环境没有办法改变,也不准备去挑战这个环境,只希望在变化环境中找到一个安身立命之处。

2、快速追随策略。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快速追随对忽然出现的市场是成功的关键。要做到快速追随,“同步工程”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过去任何研究发展的过程,都是从基本的构想提出,然后开始研究后,准备推广,培训,如此必然须经过很长时间才能实施。今天如果要让商业模式准时实施,就必须让这些活动同步进行,当构想刚出现时,就已经开始准备推广与培训。唯有这样的方式,才能让商业模式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市场需要。

3、生存与繁衍策略。当外在环境变化很快速的时候,企业要记得,生存是第一优先。若今天不愿意顺应大环境来做改变,只是坚持自己的立场,可能很快会被环境淘汰。但今天大环境的改变这样快,要赶上环境的变化是一件困难的事。什么时候流行什么商业模式,很难在事前掌握,所以在这个时候需要制定适当的商业模式繁衍策略。

四、商业生态系统的健康及维护措施

在生态系统中,核心企业的作用非常重要,这个起支持作用的企业,对整个系统的建设和发展负有重大责任――不仅要推动整个创新生态系统的形成,还要维持它的健康与动态平衡,并不断增强它的生命力。

第一,取得合作伙伴的信任。IBM作为行业内的领先企业,而且提供的是平台型产品,其可以称得上是所在生态系统核心企业。但系统中的其他成员可能会猜度,会不会在合作时自己的利益得不到保证?暴露自己的业务和优势的风险?因此,为了取得合作伙伴的信任,就必须给它们留出足够的价值空间。1999年,IBM决定放弃应用软件,专注于发展中间件。中间件目前在软件业务中还只是一个很小的类别。正是由于避免与众多的应用开发商争利,IBM才赢得了这个群体的信任,并借助他们的力量来实现自己的战略。

第二,保持理念的先进性。要提高协作和创新的成效,就必须建立能够被各方接受的统一理念。这个理念还必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前瞻性,否则就很难保证这个生态系统的长期存续,更不用说获得什么优势。

第三,推动生态系统中的合作。生态系统中的核心企业必须推动整个生态系统内的价值创造活动,其中既包括合作伙伴与自己的合作,也包括合作伙伴之间的合作。特别是核心企业要能提供一些免费的资源和资讯吸引其他企业合作,从而加大合作的力度,力争把蛋糕做大,从而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第四,控制生态系统风险。核心企业在推进生态系统内部的合作时,必须把生态系统中的风险控制到最小。核心企业在构建自己的生态系统时要谨慎选择合作伙伴降低风险,系统中的骨干企业应对其他企业的弱项予以适当的帮助,以降低整个生态系统的风险。另外,商业生态系统还要重点防范企业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参考文献:

1、赵湘莲,陈桂英.未来新的商业模式――商业生态系统[J].经济纵横,2007(4).

2、李炜,王安民.构造健康商业生态系统的战略模式[J].中国经贸,2007(12).

3、李振勇.商业模式:企业竞争的最高形态[M].新华出版社,2006.

篇2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产权 集团化 证券化

一、产权的股份化

银行业具有相对较高的风险性,同时要求有大量的自有资本金,这些特点决定了商业银行的产权结构一般应是多元化的,这也能为银行的经营管理提供合理有效的制度保证,尤其是提高效率的激励机制和防范风险的约束机制。因此体制改革问题可以说是国内银行,尤其是非股份制商业银行改革的关键性问题。

1、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

目前国有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的必要性已经被大多数人所认识,但是关键在于改革方案的设计与选择,从而能够有效推进国有银行的股份制改革。

对此主要有两种思路,一种是按地区或按业务分拆上市,另一种是整体改制上市。考虑到银行业的规模效应十分显著,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均已形成了相当的规模,在国内金融市场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且全球银行业的发展趋势也是合并,分拆将减弱国有银行在规模上的竞争优势;其次我国银行普遍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若只将经营情况较好的分行分离出来上市,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也不利于银行整体的长远发展。因此通过对这两种方案进行比较,整体改制上市的可行性较强,所需要的时间必然更长一些,而且必须先切实解决好一些基本问题,尤其是对长期积累的大量不良资产的处理。

2、发展民营股份制商业银行

一个完备的金融体系是由少数较大的银行和大多数中小银行组成,银行的资本构成也具有多样性,目前我国的银行资本仍主要由国家投入,缺乏民间资本的参与。因此发展民营股份制银行成为金融界的热点之一。由于银行有较高的市场准入门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设立新的商业银行,其注册资本最低为10亿元人民币,且银行对经营安全性的要求非常高,民营资本自行发起设立新的民营银行有一定的难度,也必须十分谨慎。目前发展民营股份制商业银行可以采取吸收民间资本入股现有的中小金融机构,特别是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人民银行正在鼓励各家城市商业银行进一步通过增资扩BR来优化资本结构,增强抵抗风险的能力;而进行农村信用社的股份制改革是解决中国农村金融问题的关键,由于农村信用社的情况复杂,其产权主体较为混乱,在具体操作上应首先对清理整顿后条件成熟的农村信用社进行股份制改造,吸收企业、城乡居民个人等的资本金,组建成股份制的农村商业银行。

二、经营的集团化

中国加入WTO以后,以“分业”为背景的国内银行业面临着以“混业”为背景的跨国金融集团的强有力的竞争,实行经营的集团化,即构建金融控股集团不失为一种现实选择。

虽然目前金融控股公司在国内还没有明确的法律地位,但在现实生活中已经存在中信、光大、平安保险公司等金融企业金融机构直接控股其他金融企业的金融集团,国有银行通过在境外设立独资或合资的投资银行转变而来的金融控股集团,也有通过各种形式控股多类金融机构的工商企业集团,这说明金融控股集团已经成为我国金融业新的组成部分,它采取“集团混业,经营分业”的形式,以资本为纽带,控制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等金融机构,母公司一方面可以对各子公司进行资本调度,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各子公司之间在业务、技术上的合作,从而实现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协同经济以及风险分散等混业经营所带来的积极效应。

三、资产的证券化

篇3

关键词:智能制造;物流;商业模式;互联网;社群

中图分类号:F49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3-0-03

Abstract: With the proposal of “Made in China 2015”, China began the transition from “made in China” to “made intelligently in China”. The chain of manufacturing began to reconstruct. Meanwhile, new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philosophy contributed to the change of the business model of the traditional logistics industry.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influence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to manufacturing logistics. As manufacturing logistics accounts for the majority of the overall logistics on society, the trend of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in China has been introduced combined with Internet and community in the background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And some suggestions have been proposed about how to innovate the business model of logistics industry in China in the end of the paper.

Keywords: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logistics, business model, Internet, community

一、前言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就是使“中国制造”加速向“中国智造”转型,实现中国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过去的中国具有低成本竞争优势,而随着企业用工成本不断攀升,经济发展放缓,中国经济“高成本时代”逐渐来临,这些都给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这种背景正是传统物流开始改变的动力[1]。

近年来,在智能化的压力下,国内物流装备技术行业已有企业在物流智能化领域进行了探索,或其智能化战略,或实施了智能物流项目。不久前,圆通速递获得阿里巴巴联手云峰基金的战略投资,此次战略投资完成后,菜鸟网络将与圆通开展更深层面合作,依托双方的地位和品牌,打造整个互联网和快递行业的升级版,以满足越来越大的市场需求。因此,中国物流企业必须探索出新的商业模式来应对制造产业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二、智能制造的背景

智能制造是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集成了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组织方式创新的先进制造系统,是集成制造、精益生产、敏捷制造、虚拟制造、网络化制造等多种先进制造系统和模式的综合[2]。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制造正在引领制造方式变革;网络众包、协同设计、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精准供应链管理等正在重塑产业价值链体系;可穿戴智能产品、智能家电、智能汽车等智能终端产品不断拓展制造业新领域[3]。

物流是制造业的重要一环,因此制造业的变化也深深影响着物流领域。企业开始将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科学技术应用于物流领域,以及网络众包、协同设计、精准供应链管理等商业理念也启发着管理者对物流产业商业模式的思考。新的技术与商业理念的结合使得物流产业商业模式有了多种的发展趋势。

三、商业模式的概念

20世纪70年代中期Konczal和Dottore[4]在讨论数据和流程的建模时,首先使用了商业模式这个术语。C.Zott,R.Amit(2007)[5]提出商业模式是超越单独企业和其参与要素的一个活动系统,商业模式使得企业专注于自己的伙伴,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Stewart&David&Zhao(2000)[6]认为,商业模式是企业能够获得并且保持其收益流的逻辑陈述。我国学者李光斗[7]认为商业模式视为实现顾客的价值最大化,能使企业的内外资源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高效的具有独特核心竞争力的运行系统,并通过提品和服务使系统持续达成盈利目标的整体解决方案。在互联网时代,罗珉和李亮宇[8]学者认为商业模式是在充满不确定性且边界模糊的互联网下,通过供需双方形成社群平台,以实现其隔离机制来维护组织稳定和实现连接红利的模式群。

从国内外学者对商业模式的研究来看,商业模式是在价值网络之后一个企业创造以及获得价值的核心逻辑。在互联网时代,企业的商业模式不仅要将企业的内外部资源进行整合,而且需要企业与消费者连接,企业与消费者共创价值、分享价值,以实现企业与消费者的共赢。

四、智能制造如何对物流行业的商I模式产生影响

根据世界银行的估计,目前我国社会物流成本占GDP比重的18%,该比例每降低1个百分点,我国每年就可降低物流成本1000亿元以上[9]。目前我国制造业物流总额在社会总物流总额中占到74.7%,可见,制造业在物流领域可以挖掘最大的潜力。

(2)大众物流

互联网时代下的社群不再受制于地理位置的限制,依靠网络平台,企业与外部人群能方便地进行交流沟通。比如,DHL将大众商业模式运用于物流,在瑞典推出了众包模式送货的移动应用MyWays,人们可以通过移动应用报名投递自己行动路线附近的包裹,并获取报酬。大众商业模式是大众物流和分享经济物流的概括。大众物流基于社交网络和人群,通过强调众包和众筹,物流供应商能够加快市场创新周期,提升物流服务。众包物流是这一模式的典型代表,所谓众包物流,是指把原由企业员工承担的配送工作转交给企业外的大众群体来完成。分享经济物流基于全球化带来的“分享文化”,即共赢,物流公司与其竞争对手共享物流的基础设施与服务。

四川创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人人快递”业务模式可以概括为此商业模式,其业务场景是,发件人通过APP寄件单,订单除了包括预约取件时间、货物名称、声明价值外,还包括寄件人和收件人的地址和联系方式,软件会根据上述信息自动核算出快递费用。在平台注册的自由快递人可以根据自己的路线进行“抢单”并从中获得报酬。

(3)全渠道物流

随着互联网以及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商和传统的实体店已不再是互不相交的两条平行线,电商开始筹划实体店,而实体企业开始筹划利用互联网平台,比如苏宁易购,小米开设实体店,各大品牌在天猫开设旗舰店等,这些企业的商业行为都意味着全渠道商业模式的兴起。

全渠道商业模式有两个核心[14],一是全渠道。消费者在其购买的整个过程中,与商家的“接触点”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受时空约束的媒介,而是在各种“接触点”大量使用计算机、智能手机等互联网工具,从而可以利用全渠道获得交易信息,最终完成购物。二是O2O。这个概念的起源于团购,online(线上)交易、offline(线下)完成,形成一个完整的交易闭环。

由于全渠道商业模式的特性,若顾客要获得良好的购物体验,不管是孤立的线上和线下销售,还是融合打通的线上、线下销售,物流都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将来,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和现代物流技术,实现全渠道物流,在仓储、配送各环节不同程度的融合打通,提高企业的全渠道服务能力,给顾客提供随时、随地、方便又快捷的购物体验。目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互联网企业主要是与线下商店合作,比如京东为了实现“最后一公里”跟达达物流、唐久便利店等合作,扩充京东的O2O生态圈,为京东建设全渠道商业模式的发展服务[15]。

4.对比分析六种商业模式优缺点

5.建议

物流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物流企业要在其中保证自身的存活于发展,创新商业模式势在必行,中国的物流行业可以从以上的6种商业模式介绍中获得启发。

(1)现有的物流企业应该选取符合自身条件与本身的商业定位的模式来设计创新商业模式。物流企业可以不局限于其中一个商业模式,在现实的商业运营中,针对自身的优势和弱势,物流企业可以将多种商业模式融合运用,创新设计最切合自身发展的商业模式。比如制造业的供应链环节可以应用实时物流与预测物流相结合的模式;大型的互联网企业,例如京东在构造自身的全渠道物流外,可以考虑构建自身的超级网络物流,同时利用本身的网络平台优势,也可采取一些大众物流的模式,从而构建符合京东自身的独特的物流商业模式。

(2)对于新进入物流行业的企业,由于其处于成长的初级阶段,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若要迅速的占领物流市场大众商业模式是很好的选择。“互联网+分享经济2.0”理念的出现,利用(移动)互联网平台,互联网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使得普通大众能够参与进物流环节,将闲置资源集中利用,一方面,调整了物流成本结构,有利于行业新进入者早期的市场扩张;另一方面,新进入者可以与电商进行合作,尝试解决“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

六、结语

智能制造成为全球制造业发展的趋势,我国顺应趋势提出“中国制造2025战略”,“中国智造”成为我国未来制造业的发展方向,与此同时物流领域开始成为制造业新的盈利点,在此背景下,物流行业商业模式创新至关重要。物流装备技术行业在智能物流领域进行了一些探索,一些互联网公司也率先进行了物流产业商业模式的改革创新。本文在结合我国互联网技术和物流行业商业模式的发展现状,并联系我国大众群体特点,分析了未来中国物流产业商业模式将会向超级网络物流、实时物流、预测物流、城市物流、大众物流和全渠道物流6种商业模式。提出我国物流企业可以在结合自身优缺点的情况下,融合运用这6种商业模式,设计出符合自身发展的物流商业模式的建议。

参考文献:

[1]李冰漪.“中国制造2025”与物流智能化[J].中国储运,2015(7):72.

[2]王晓明.从三个维度认识“智能制造”[N].经济日报,2015.

[3]中国制造2025.

[4]ST.HLER P. Business Models as an Unit of Analysis for Strategizing D r a f t 1 [E B]. D r a f t 1 e d . , 2 0 0 2 : 2 0 0 9 - 1 1 - 0 3 , h t t p : / / geschaeftsmodellinnovation. de/english/definitions. htm.

[5]C ZOTT, R AMIT. Business Model Design An Activity System Per- spective [Z]. Long Range Planning DOI: 10. 1016 / j. lrp. 2009 - 07- 04.

[6]STEWART D W, ZHAO Q. Internet marketing,business models,and public policy [J]. JOURNAL OF PUBLIC POLICY & MARKET-ING. 2000,19 ( 2) : 287 - 296.

[7]王廉.商业模式是企业第一生产力,商业模式决定企业成败[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

[8]罗珉,李亮宇.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价值创造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5,1(322):95-107.

[9]中国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18%[J].中国经营报,2015.

[10]王惠芬,赖旭辉,等.产业融合机制下商业模式发展的新趋势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0(14):137-139.

[11]Dr. Nedialka Bubner ,Dr. Nikolaus Bubner .Logistics Trend Radar .2014:17.

[12]王付娇.阿里巴巴的“超级物流网”计划.新浪科技,2015.

[13]胡云超.城市物流可持续发展[D].2013.

[14]刘向东.移动零售下的全渠道商业模式选择[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14(5):13-17.

[15]陶娅洁.京东合并达达:打响物流O2O之战[J].中国产经新闻,2016(4).

作者简介:张文娟(1970-),女,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供应链管理研究。

曹 烨(1993-),女,同济大学中德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商业模式研究。

篇4

【关键词】农村 商业保险 发展

一、目前农村商业保险市场发展的主要特点

1.机构网点快速增加,营销队伍不断壮大

近年来,随着区域经济优势的凸现,众多的保险公司在县域大量增设分支机构,直接向广大农村地区辐射,带动农村保险市场快速发展。

2.保险产品种类较多,市场份额相对集中

各保险公司在业务发展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适时推出了多样化、个性化的保险新产品,不断满足城乡居民全方位、多层次的保险需求。据统计,目前,县域保险机构累计开办保险产品110个,其中财产险60个,人身险50个,城乡之间在产品种类上相差无几。从保险产品的市场份额看,人身保险占据绝对多数,人身保险保费收入一般是财产保险的3—4倍,农村市场份额差距略低人身保险市场以寿险和分红险占比较大。

3.县域人身保险发展较快,财产保险发展相对迟缓,农业保险几乎空白

近年来,随着保险知识普及和保险营销力度的加大,农村保险市场得到广泛拓展。据对烟台9个县市区的180户农民问卷调查,有127户办理过保险业务,另有35户有办理保险的愿望,分别占调查样本的70.6%和19.4%;所办理的保险种类以人身(寿)保险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居多,办有该两种保险的分别占全部调查农户的45.7%和43.3%,而财产保险则不足15%。由此可见,在现有的保险品种中,农民对人身健康、养老保险情有独钟。从烟台市保费收入的区域结构,也可以看出县域人寿险业务呈较快的增长趋势。2006年,9个县市全部保险费收入占烟台市的比重为51.8%,同比提高4.6个百分点,其中人身保险占比提高4.7个百分点,财产险占比下降7.1个百分点。在财产保险业务中,农业保险占比微乎其微,全辖只有1个县(市)办理了农作物火灾险,其他各县市均未办理农业保险业务。

二、制约农村商业保险发展的障碍因素

1.农业保险业务萎缩,难以满足农业发展的有效需要

上世纪90年代中前期,人民保险公司的各分支机构专门设有农业保险科,开办的保险品种涉及麦收、特色养殖、水果蔬菜等,但随着保险公司的商业化改革,已不再单设农业保险科,并相继取消了麦收、特色养殖、水果蔬菜等险种,目前开办的仅有农作物火灾、冰雹保险和家庭财产责任保险等几个险种,在众多的近60个财险种类中,涉农险种占比不足10%,品种少、份额低。农业保险萎缩的主要原因是,农业灾害多、风险大,出险后勘查难、赔付率高,与保险公司的商业化经营目标明显冲突,基于此,诸多保险机构都纷纷退出了农业保险市场。

2.保险产品设计上的缺陷,与农民的支付能力形成较大的差距

目前大部分保险公司将产品定位于城镇市场,产品设计趋同性较强,普遍缺乏对农村保险市场的研究和开发,少有推出适合农民和农村特点的保险新品种。而农民与城市居民在收入水平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3.业务发展不够平衡,市场监管存在盲区

目前,商业保险公司在业务发展中存在三个方面的不平衡:一是地区间机构设置存有偏差。二是展业、理赔质量态度相差迥异。调查反映,保险公司普遍存在重展业、轻理赔的问题,对客户投保和缴费服务热情、不厌其烦,而出险后理赔时则手续繁琐、条件苛刻。三是保险业务发展与市场监管不相对称。诸多保险公司都实行营销机制,营销人员良莠不齐,为了提高业绩而进行不实宣传甚至相互诋毁的现象时有发生,不同程度地破坏了正常的竞争秩序,导致出现大面积的退保问题。

三、我国农村商业保险发展的建议

1.建立适合农村特点的农业保险体系鉴于农业生产的风险性和商业保险公司的盈利性特点,建议尽快成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推出农、林、牧、渔业各具特色的保险品种。在目前情况下,为提高农民和保险公司办理农业保险的积极性,增强农业的保障功能,可采取政府扶持与商业运作相结合的农业保险模式,在两个环节发挥政府的扶持作用:入保环节,按照保费的一定比例对农户予以补贴;出险后的理赔环节,按照赔付额的一定比例对保险公司直接补贴。

2.规范商业保险公司对农村市场的营销服务机制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保险业提供了新的机遇,开辟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一是加快农村保险产品研发。结合农村实际,有重点地改造现有保险产品,开发推广新产品,满足农民低保费、低保障、广覆盖的保险需求。二是加强农村保险机构网络建设。合理调整农村保险机构的布局,在网点设置上应适度向偏远农村地区倾斜,增强对农村保险市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三是强化营销队伍培训和管理。营销人员是体现保险公司形象、开展对外宣传的窗口,对其培训,既要具备精良的展业技巧,更要具备过硬的职业操守;对其考核,既要注重保费收入增量,还要考虑保户资源的稳定性。

3.健全农村保险市场监管机制。首先,引入同业竞争监督机制。在目前的监管体制下,监管机构应加大引导力度,鼓励各保险公司逐步向农村延伸触角,增加农村保险市场主体。其次,健全保险协会网络体系,重视发挥保险业协会的监督作用,督促各保险机构严格遵守保险同业自律公约,对违法违纪行为按职能范围及时做出处理,切实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再次,加强行业监管力度,建议在地市级城市设立保险监管分支机构,加强对县域保险市场的监督管理,促进保险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淘宝成交额度逼近900亿。网络营销不仅在销售额上引领传统商业,在使用人群比例方面也逐步增长。网络购物优势众多,传统商业面临着多方面的危机,商场作为商业活动的举行场所,也经历着巨大的挑战。网络营销下传统商业该如何持续?商业建筑又该如何发展。

1 传统商业面临着多种危机

网络商店的产品种类不仅多,并且档次也有更多的选择,这是单一实体店很难实现的;对商家的挑选极其便利,顾客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对不同商家的产品进行全方位对比,最终选择满意的产品,与传统商业相比,网络销售在挑选和对比商品方面,极大的缩短了购物时间;网络使产品价格透明,顾客可以根据产品名称查阅到商品在网上的价格,这无疑是对实体店的一个巨大挑战,因为实体店面的产品价格包含了房租、水电费、员工工资、营销商的差价等,而网络营销因为没有固定店面而省去一大部分成本,在与网络商店的竞争中,价格无疑成为一个很大的劣势,长此以往,传统的商业形式可能演变成商品展示和体验中心,而真正的购物则在网上进行;顾客在网上购物可以在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地点完成,而普通商场有营业时间限制,对于时间不充裕的顾客来讲,极为

不便利,如遇商场人流高峰,商场购物行为变得匆忙和拥挤,降低了整个购物过程的舒适度,而在网络营销中可以避免此类情况发生。

2 商场购物过程产生问题

目前,国内多数商场的营销模式是相同的:在一个封闭的室内环境中,营业期间以人工采光为主,一天中分辨不出具体时间,望眼过去皆是琳琅满目的商品,一层以化妆品、珠宝首饰为主,二层女性服饰、三层男士服饰等,每层都被划分成很多隔间,除了通道以外,均为商家店面,更有甚者在扶梯周道四周还有商家展品,可谓是“寸土寸金”般的珍惜。不少消费者有这样的感受,在商场挑选商品时,需要不停地行走,除了在店家的休闲座椅上可以稍微休息,中途基本无法休息,如果没有购买意愿,更是无法堂而皇之地在店家休息,在商场的公共区域很少设有休闲座椅,即便有也是极为简单的联排座椅,顾客落座以后面朝走道,看着过往的人流,视线不知该落在何处,最终,只好在稍作休息后继续浏览商品,或是走出商场,寻找更好的休息地方;消费者无法长时间地停留于封闭式商业空间,停留两小时左右便会产生烦躁心理,急迫出去寻求“透气”空间。消费者购物不只是目标单一的行为,如此的购物环境,消费者极易感到疲惫不堪;购物过程变成了体力消耗大的行为,缩短了消费者在商场中停留时间,降低了消费者的购物欲望,顾客更愿意在家里轻松愉快地完成购物过程。

3 商场购物配套不够健全

随着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生活压力也日趋增加,人们的情感和精神常常处于紧张、压抑状态。而商场作为休闲、放松的场所,应该提供一个与日常生活不同的空间,缓解人们心理压力,帮助解除生活和工作的束缚。目前商场业态较为死板,以购物为主,辅以少量的餐饮和娱乐,但餐饮和娱乐不成规模,只是零星的几家店铺,在品质和口味方面选择性小,消费者更愿意走出商场找寻更合适的餐饮娱乐商家。购物、餐饮、娱乐互相脱节的问题目前较为普遍存在,无法提供连续停留空间,如此便降低了消费者“无意的”消费。

众所周知,商业气氛的烘托需要人气,如何鼓励人们走出家门,让其愿意更长时间地停留,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针对以上问题,商业建筑在面临着网络经营的巨大冲击和自身存在问题上应该如何改进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方面改进。

3.1 增强体验感

与网络营销相比,传统商业也有自身独特的优势:体验感,这是网络营销中所缺乏的,人们对商品的体验来自于视觉、触觉、味觉等感受,单纯的文字描述与图片表达是很难增加人们的信任感的,所以产品体验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在餐饮店,如果人们不仅可以在店里享受到美食,还可以亲自体验到食品从原料、制作、加工、成品的整个过程,人们还可以在此创作不同的口味,人们对美食除了感官上的享受,还有参与者的特殊情感,朋友或者家庭聚会在此进行,不仅实现了聚会目的,感情的投入也是一次很好的体验过程。随着物质的极大丰富,人们的消费理念除了对实体商品的要求,对消费时的心理感受也逐渐重视,包括社会交往、休闲娱乐、视觉刺激、放松愉悦等心理体验,它是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后开始关注的情感价值的全新消费模式,是人们需要得到精神愉悦的心理驱动下形成的,是以精神享受为前提的,其核心是为了极大地满足在消费过程中消费者精神的愉悦感,巧妙地满足了消费者需要细致、体贴的爱护,使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得到立体的享受,创作出令消费者精神愉悦的享受空间。

相同的产品在不同的场所具有不同的价格,例如自制一杯咖啡,成本价不足一元,在快餐店的一杯咖啡大约10元,在咖啡店一杯咖啡几十元不等,同样的产品,价格显示了巨大的差异,这是因为不同的消费场所提供的环境、氛围、服务不同所致,并且这些外在环境作为一种特殊的体验融入到了咖啡的价值体系中产生了价值。对环境的渴望促使人们融入到环境中去,博物馆展览式的商业环境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心理体验,消费者需要和环境、商品产生互动,商业建筑创造互动环境,从生活和情景出发,塑造感官体验和心理认同,有助于激发消费者的购物热情。

3.2 增加商场建筑开放空间的营造。

普通的商场经营是尽量的扩大商铺面积而压缩公共区域,并且不重视公共区域环境的营造,如此容易给消费者形成心理压力,也极易将每一次的购物过程变成体力和精神的双重压力,无法享受购物过程的愉悦,而新的商业建筑则是尽可能地扩大公共空间,增添自然的感受,远离人工环境的束缚,人们可以更加享受逛街带来的自由感,可以随时随地的选择公共区域休息,任何时候都可以从食品店买来食物、从酒水店买来饮料,然后和朋友们自在地在公共区域享用,可以一边聊天、一边欣赏街景,这种犹如郊游般的自在心情,温馨而轻松,朋友之间的聚会也可以相约到此,这样吸引了人流,人们也愿意长时间地停留在这样的环境里,如此看似公益的设施也会引发人们消费心理。南京水游城就是典型的案例,它的建筑平面形状复杂,地下一层到地上五层有着不规则、曲线形的商业走廊,在地下一层,设有一条结合建筑形体的“水系”,贯穿整个建筑始终,在建筑中心部位设有水中表演舞台,观众可以从不同高度、不同方向观演水上表演,可谓商场一景,水游城也变成了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也从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商场的营业。

3.3 主题文化的设置

商业环境的营造应有一定的主题性,它是将一定的文化底蕴与人们的实际的生活联系在一起,为消费者带来了愉快、舒适、体贴的环境的同时,也为消费者找到了一定的心理寄托,创造一种人文情怀。环境的主题可以是多样的,本土文化、历史文化、品牌文化甚至产品文化,都可以为消费者提供一次独特的文化体验,主题环境的营造往往具有主题鲜明的特性,并且是连续的整体,这样的主题文化更能增加消费者的认同感与投入感。例如“上海新天地”就是一个成功运用本土文化的商业案例,它以上海特有的石库门为基础,综合餐饮、娱乐、购物、会议、展览等多种业态,中西交融、和谐发展,以上海小资、国内外游客和在上海居住的外籍人士等为目标消费群体,最终形成国际化时尚、文化、休闲娱乐中心。

建筑作为商业行为的载体,本身对其没有绝对的约束性,但是,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基于一定的主题文化的建筑空间却是吸引人群的一种方式,为人们提供所需的建筑空间与环境是促成商业行为产生的重要前提。

篇6

【关键词】网球;运动;商业化

在中国,网球运动是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起步较晚,发展较缓慢。但是,经过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国女双的夺金以及2006年郑洁,晏紫勇夺网球四大满贯中的两座女双金杯,再看今年李娜澳网亚军和法网冠军的成绩,增强了国人对网球运动的喜爱,激发了参与此项运动的热情。如今的网球运动正以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在全国普及开来,推动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加快了我国网球运动的商业化趋势进程。网球运动商业化是指将网球当作是一种商业行为,是一种投资行为。在网球各项技术快速提高和改进的同时,网球运动的商业化也带动了网球产业的迅速发展,同时它还能促进其它行业的发展,例如举行一次大型的网球比赛会吸引来自全国,甚至全球各国的运动员参加,参赛的运动员,裁判员,新闻记者,工作人员,以及观众、游客加起来成千上万。如此众多人员的衣、食、住、行、参观、旅游等需要必将促进饮食、商业、旅游等各项服务业的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网球运动的发展,既可以吸引外来技术、设备、人力、管理经验和资金;还可以使国内一些知名度不高,但质量过硬的产品,通过体育媒的宣传走出成都,迈向全国,甚至国际市场。网球赛事的逐渐增多,加大了各国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带动了经济的高效发展。因为体育运动是内外大量人流、物流、信息流交汇的过程;是各国间交流与合作的“纽带”。因此,网球运动的商业化趋势不仅是网球不断发展的需要,也是其它相关产业发展的需要,来共同推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提高。总之,网球运动的发展给网球产业带来了许多商业机会,同时网球的商业化也加速了网球运动各方面的快速发展。

1.网球运动的商业化现状

1.1 体育商业化现状

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体育事业不断发展,目前可堪称世界体育强国,而体育商业化却刚刚兴起,导致体育经济的发展与体育事业的蒸蒸日上极不相称,但是这块刚刚被开垦的处女地,是极富发展前景的领域。我国体育商业化的现状分析我国长期以来认为体育运动对精神文明的提高促进作用很大,而认为商业的介入会使体育运动失去最原始的意义所在,因而多年来我国只强调国家投入,不注重体育运动自身的商业化的开发。直到1994年,国家体委才以足球为突破口,为中国体育商业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为竞技体育与商业找到了很好的结合点,起到了很好的开拓作用。体育产业是一种利用自身功能及辐射作用创造价值的产业,主要指体育产品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包括物质产品、精神产品和服务产品。体育产业不仅能为世界带来经济增长,给国家带来发展的机遇,而且对每个城市而言也是一个加速城市化发展的有利契机。因此,目前体育运动的商业化正在不断快速的向前发展,体育产业中的各种商业潜力都会不断的被挖掘出来,作为商业化进程中的有利资源来推动经济的高速发展。

1.2 网球运动商业化现状

随着对网球四大满、ATP、WTA网球赛事转播时间的不断增加,人们对网球运动了解更加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网球运动当中,网球市场逐渐扩大,加上场地的日益完善,网球产品的增加和改善,相关承办网球赛事的基础设施逐一具备,网球赛事随着增加,加大了国内各城市之间以及与其它各国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带动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种网球产品,场地设施等也不断改善,从而推动网球运动的发展,加速网球各项产品,场地设施等的商业化发展。目前,在我国网球运动作为一项新兴的运动项目,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同时也加速推进了网球市场的繁荣,各项与网球相关的产业迅速进入商业化进程,这不仅推动网球各项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其它行业的发展,更是推进我国经济发展助力。

2.网球运动的商业化趋势

2.1 网球场馆经营的商业化趋势

随着参加网球运动人员的逐渐增加,网球场地建设也在逐步完善,来满足爱好者的各种需求。目前我国的网球场馆的管理方式多样,其中主要的是通过办会员和场地租聘的方式经营场地,这些经营方式都是为网球爱好者提供标准的网球练习场地,并按时间收取一定的费用。目前,一些经营者为提高网球场地的利用律,增加收入,在经营是采用一些手段,吸引更多的爱好着,更长时间的在这个球场上打球,比如,在一段时间内,对于达到场租消费一定数量小时的爱好者,可给予某些奖励,激励他们更多地到这个球场打球;再如,对于一些平时很少有人打球的时间段,可以根据不同年龄、不同职业,挖掘出可能的消费人群,实行时段卡特价销售,以提高场地的利用率。同时吸引更多的会员,采取各种形式的活动,用网球来接近与会员的感情交流,让更多的会员答对这个网球场馆有认同感和归属感。还可以以定期组织业余比赛的形式,吸引更多的潜在人群参加到网球运动当中。网球人口有其特殊性,一般都是个人条件较好、经济和社会地位较高者,因此可以恰当地开发利用这些人力资源,用心挖掘网球衍生项目收入。这样的经营方式已经逐步把网球运动拉入到商业的范畴中,这种商业化的经营模式不仅能给经营者带来可观的利润收入,也满足了网球爱好者的需求,因此网球场馆的商业化加速了网球的发展,同时也进一步推进这种模式的商业化。

篇7

【关键词】银行监管框架 发展趋势 商业银行 影响

一、我国现行的银行监管框架

我国商业银行监管体系主要由外部监管、社会监管、行业自律、内部监管四个层次构成。第一层次是监管当局的监管,这是最高层次;第二层次是社会监管,即由会计师事务所、信用评级机构对银行做出评估;第三层次是行业自律,一般由银行业协会监管;第四层次是银行的内部监管,即为银行通过系统的内部控制措施来规避风险,保障安全。

(一)政府部门监管

1.银监会的监管

银监会于2003年4月28日成立,其工作的目的是通过审慎有效的监管,保护广大存款人和消费者的利益,增进市场信心;通过宣传教育工作和相关信息披露,增进公众对现代金融的了解;努力减少金融犯罪。

2.国家审计署的监管

国家审计署对商业银行实行外部监管的基本目的也是维护和促进商业银行的安全与稳定。

3.财政部的监管

财政部对商业银行的外部监管主要表现在对商业银行的财务监管上:制定和修改金融会计、财务制度;财政部通过制定和修改商业银行的会计、财务制度,规范商业银行的财务收支活动,维护和促进商业银行安全和稳定运行;对财务制度执行予以监督。

(二)社会监管

社会监管主要是由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按照公认的审计准则,对银行企业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公正性进行审计,并提出审计报告。

(三)行业自律

行业自律主要是由中国银行业协会来操作。银行业协会实行行业内的自我规范、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保护行业共同利益并促进行业共同发展。主要是通过建立行业规范、行业标准,指导行业走规范诚信发展道路;通过建立举报监督系统,强化会员单位和行业的自律和互律,并对违规会员单位做出自律性处罚,维护和提高行业的整体利益和社会形象。

(四)内部监管

内部监管是通过一系列组织机构、岗位责任和操作规程,建立一个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管理体系,借以控制经营风险,提高经济效益。其着眼点在于促进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运行,保证银行企业资产的安全性和流动性,防范经营风险。商业银行内部监控石油董事会及审计委员会、监事会、独立董事等实施的自我监管。

二、我国银行业监管的发展趋势

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以及现存的监管体系及问题,借鉴各国成功的经验,个人认为我国银行监管的发展有如下趋势。

(一)更加重视社会中介机构的作用

目前,我国银行监管中社会监管还比较少,英国银行监管当局在监管实际中把大量的事务性工作交给社会中介机构去完成,而自己集中精力于风险的辨别。美国的银行监管虽然不要求各个银行必须接受社会监管,但各大银行都委托社会执业机构进行年度审计,以获得公众的认可。

(二)加强网络金融风险的监管

随着服务手段科技含量的不断提高,网络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自助银行、银证转账等在我国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还没有一部与之配套的法律对这些业务进行相应的法律规范,这一方面不利于银行类机构业务电子化的发展,也加大了相应的经营风险。

(三)从分业监管转向混业监管

当前,混业经营已经成为全球化的基本趋势,这在客观上推动了金融监管从分业监管转向混业监管。如果说分业监管强调的是对不同金融领域分别监管的话, 那么,随着1999年美国《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的废除和同时覆盖所有金融领域的英国金融服务监管局的建立为标志,混业监管已经成为全球金融监管发展的主流。我国为了更好地融入全球经济中,银行的混业经营也应该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因此混业监管也是我国银行监管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

三、现行监管模式及未来发展趋势下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鉴于我国银行业的监管现状及其可能的趋势,在金融危机之后不可否认的是对银行业的监管是会越来越严格,一旦商业银行出现违规现象,对其的处罚肯定是非常严厉的。因此商业银行要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一方面做到符合现行监管制度,同时也要追求自身的发展。所以对商业银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促使银行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资本管理体制

次贷危机的重要启示,就是单一资本监管是不够的,所以巴塞尔Ⅲ在提高资本要求的数量和质量的同时,还针对银行的流动性、杠杆率等设置了明确的监管要求。同时,严峻的同业竞争形势对资本实力的要求,决定了建立在先进管理技术之上的专业化资本管理已经成为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因此加强资本管理不仅是应对监管的要求,更是关系到银行自身经营发展的重要内容。

(二)促使银行更加重视内部审计的作用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必须处理好中央银行监管审计、财政部门审计、税务部门审计等外部审计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要积极配合中央银行等外部机构的审计;另一方面要进一步落实外冲审计的要求,并根据外部审计结果,适时调整内部审计的对象、范围和重点,以共同发挥审计的整体功能。

(三)加强商业银行合规建设

商业银行高风险的经营特性,决定了合规经营的任务始终相生相伴于商业银行发展的全过程。随着现代商业银行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商业银行面临金融监管当局更加严格的监管。所有这些,都要求商业银行必须不断强化合规经营,加强合规文化建设,以保证整个运行机体能够始终保持正确的运行方向和运行轨道,始终保持最佳的运行效率和运行质量,实现经营管理的风险最小和效益最优化。

(四)做好迎接混业经营趋势的准备

上述已经提及了现在我国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使得各金融机构之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交叉性的金融产品,也论证了我国金融机构可能的混业监管。同时随着我国金融业的逐渐开放;以及国内居民和企业基于金融资产需求的有效多元化和综合性,要求金融机构能提供“一站式”的全程金融服务;与此同时,国内证券业的融资困境,银行业的利润空间缩减,以及保险业的投资渠道狭窄与承保能力下降,使得金融各业纷纷呼吁对分业“松绑”,为混业放行。市场需求推动了银、证、保三业的合作和渗透,混业经营是大势所趋。因此我国商业银行要做好迎接混业经营这一趋势。

参考文献

[1]姜建清.关于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战略问题的思考[J].中国金融家,2009(04).

[2]张丽娟.我国商业银行实现综合经营模式选择及监管研究[J].理论界,2007(10).

篇8

【关键词】展示设计;发展;商业空间

【中图分类号】G640

一、现代展示设计及其趋势概述

展示设计是一个有着丰富内容、涉及广泛领域并随着时展而不断充实其内涵的课题;展示设计的核心在于展示,旨在解决参观者与展品及展示空间之间的互动关系,以达到在特定空间内通过各种不同形式和语言传达特殊的信号和意义,从而扩大影响,标榜理念的作用;在展示设计中遇到的问题也往往都是需要解决展示空间以及展示手段和媒体的运用。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新的技术和手段得以不断参与到展示设计中,随着这些新技术,新材料的一起到来的是人们接受信息新的方式,而这势必带来展示设计在概念,思维以及设计方法和趋势方面的转变,因此,新的材料,新的设计概念,新的信息传播和接受方式,使得现代展示设计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和趋向;但在这些特点和趋势中,给人印象最深刻,影响也许最深远的当属展示空间的生态设计、展示手段上的虚拟实境和即时互动的发展。

二、商业展示设计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商业空间展示设计要有时代感、创新性、前瞻性等时代赋予的使命。生活水平的提高,也让人们对居住环境、商业环境、工作环境等空间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发展历程:

1、上世纪60年代后,人们的价值观由“物为本源”变为“人为本源”。以人为本,注重自己生活环境的提高。在商业空间的设计中,首先考虑到人的感受,人们在特定空间中心理的感受及精神需求,然后再考虑如何运用物质满足精神需求并以此改善空间环境。

2、在空间设计在,人们日益重视保护原生态的空间环境,包括绿色建材的使用,自然能源的合理利用,提倡重装饰轻装修;对天然采光和通风加以充分利用;为人们营造环保、健康、安全的室内空间环境。

3、密切关注科技的发展动态,甚至是其他领域的,如航天航空、机械制造和自动控制等方面的技术发展动态,大胆尝试将最新的技术和材料结合运用到设计中去,是每个时间师应用的职责。

4、“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风格左右着室内设计的风格走向,使用对象的不同、功能的不同、环境的不同和投资标准的不同都影响着室内设计的多层次和多风格发展。多元化的室内设计代表着时代的特征,反映出当今世界室内设计的发展潮流。

5、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进行室内环境设计时,应融合时代精神和历史文脉,发扬民族化、本土化的文化。

发展趋势:

商业空间具有展示性、服务性、娱乐性、文化性和科技性特征。商业空间以商品的陈列展示为主,以促进商品销售为目的的,还包括有关产品本身以及附加信息的传达;空间存在即人为的需要而提供相应服务功能,满足人们精神与物质生活的需要;娱乐性提供各种娱乐场所,以满足人们精神需求,调剂身心、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展示人类文明;注重科技手段的运用和加强,展示高科技元素,增强空间环境的时代感和科技感。在当今的网络信息时代,商业展示信息交流已经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即观看者可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前到后、由远及近地游历于展示空间中,通过角度和位置的变化以及身临其境的感受,全方位地观看展品或接受信息,从而获得更真实的认识和理解。商业展示设计是一门包容广泛的综合性学科,它涉及到多个领域,诸如市场供求、消费心理、展示空间、美学、视听照明、管理知识、展览计划、成本核算、展览人材配备、现场演示、装饰材料、电脑辅助设计等方面。商业展示设计属于视觉营销的一种方式,独特性就是指在商业展示设计的表现手法上要新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通过各种手段来展示自己的个性,是消费者被独特的魅力所吸引,把其商品作为首选成为忠实的消费者。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商业展示设计所创造的环境是城市景观构成的主要因素,琳琅满目的商场、超市、专卖店、饭店、商务休闲酒吧、迪厅、美容美发厅等,是实现商品交换满足人类消费需求体验商品经济的前沿阵地,其五光十色鳞次栉比的特色,以形、色、声、光组成适应人类各感觉机能的愉悦空间。

当今社会的各类混合商业空间、因地制宜的特色空间、创造多样性的综合创意商场、历史背景浓厚的各类店面以及各种主题画明确的商业环境无不在尽量低追求自然化与彰显时代主题。这也反映出商业空间的发展态势,必须要懂得适应群众的生活方式、生活价值观以及全新的生活理念。

商业展示设计要想最大限度地吸引招徕顾客,就必须充分发挥设计者的创造才能和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出标新立异的审美形象此同时,商展示设计又必须注重审美创造的真实性,即所传达的信息必须准确,能夸大其词虚张声势,这也是现代商展示设计十分关键的问题。同时实践证明,人们对商业展示物的观赏都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的。商业展示主要是诉诸于人的视觉、听觉感受,它与人的活动场所――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同时,它也构成城市人文景观的重要方面,所以,必须充分强调其环境观念。

三、结语

如今,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高速发展既对展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新的设计理念,同时也为展示设计提供了先进和多样的手段和技术,为现代展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因此,也只有把握住社会和时代的脉搏,了解展示设计在当前和未来的需求的情况下,才能更好的进行展示设计实践。

参考文献

篇9

一、贴近百姓生活,满足大众的观影需求

近年来家庭伦理剧转向关注人伦亲情、婚姻质量、家庭责任的观众,以日常化叙事描述百姓日常生活常态。在高度生活化的生活场景中,展现平民百姓日常化的现实价值,凸显人物性格,让与之有同样坎坷经历的观众得到心灵上不同程度的慰籍和激励。诸如《金婚》、《婆婆来了》、《金婚风雨情》等家庭伦理剧受到了观众的好评,一方面观众仿佛观看自己生活中所发生的事件,与剧中人同喜同悲,另一方面这些剧作在反映市民阶层生活的同时,也展现了面对困难时不同的价值观。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婆婆来了》,农村小子王传志与北京姑娘何琳的结合,原本就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在婆婆到来后,引发了家庭内部的婆媳之间的矛盾纠葛,以此展开一系列的矛盾冲突。由于婆婆与媳妇两代人的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的不同,设置了两人之间因为家庭琐事而引发的家庭内部战争,而导致王传志与何琳的婚姻闹到离婚的地步。不过,尽管婆媳矛盾难以调和,但是电视剧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它起着相当大的社会示范职能与引导职能,因此,无论剧中婆婆与媳妇的战争多么硝烟,多么激烈,剧末大多仍然呈现某种“向和”的趋势。近期热播的电视剧《金婚风雨情》仍以编年体形式,一年又一年地讲述这对夫妻五十年坎坷婚姻路。在该剧耿直与舒曼的婚姻带有浪漫传奇色彩,时代烙印更加明显,社会变化折射家庭内部,并影响着家庭关系。他们经历婚姻家庭及时代变迁带给他们的种种困惑与烦恼,他们遇到的问题困难以及思考,引发婚姻内各个年龄层的共鸣。

都市言情剧细腻地刻画人物情感,满足观众的情感认知、娱乐消遣和情感慰籍。都市言情剧中大都是对应着社会热门话题,关系到观众的切身利益,婚姻质量、社会热点话题、人际关系等都有所涉及,在题材上与家庭伦理剧有所交叉,都是普通人每天都可能遇到的磕磕碰碰、嚷嚷闹闹,因此获得了来自各种不同阶层、不同年龄的观众的青睐。赵宝刚2010年新作《婚姻保卫战》展现了许多关于生活和婚姻等现实问题真实再现,通过对老中青三代人的情感家庭生活的对比,将普通人在面对柴米油盐的家庭和婚姻生活、谁来照顾孩子等琐事演变成一场没有硝烟的家庭战争。剧中的几位妻子个个是女强人,在事业上的风头都赶超了他们的老公。

二、山寨电视剧现象

近年“山寨”这个词汇大家并不陌生,从山寨手机到山寨电脑,从山寨明星到山寨电视剧,从经济行为逐渐演变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山寨现象不断地蔓延到我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随着“山寨”涵义的不断延伸,将那些改头换面模仿热播电视剧剧情、人物和风格的电视剧,形象地称为“山寨剧”。诸如《丑女无敌》、《一起来看流星雨》之类的电视剧,这些剧作的共同特点是在保留大概剧情的同时进行了细节的加工与创新。

和任何事物一样,山寨电视剧也有其两面性,如果从抄袭和仿制的角度来讲,山寨文化并不光彩,但是山寨剧并非机械的复制,而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与时俱进进行内容改编,结合了现实趋向,表现人们当下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话题,才能够赢得观众的认同。如根据日本漫画改编的电视剧《流星花园》,属于青春偶像剧的范畴,青春偶像剧在时尚生活的背景下,眼花缭乱的情感纠葛则为观众提供了快速、及时的影视快餐。《流星花园》这部剧被翻拍很多版本,日本的《花样男子》与韩国的《花样男子》,到湖南卫视拍摄的自制剧《一起来看流星雨》,以及它的续集《一起又看流星雨》,经历许多版本,虽然这些剧作都具有保留大概剧情共同特点,但在内容情节设置上有明显的不同。以湖南卫视拍摄的自制剧《一起来看流星雨》为例,故事内容的本土化,以观众熟悉的、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剧情,打造的是校园风格的青春偶像剧,表现人们当下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话题,赢得了观众的认同。

又如《丑女无敌》在改造的过程中体现了中国人的社会观念,人际交往法则,家庭教育取向等,其剧情成功地把握了中国观众的心理,比较容易被中国的观众接受。在该电视剧采用“丑女”来挑大梁,表现一个丑女孩的奋斗经历是一个很不错的尝试。这突破了帅哥、美女独当一面的偶像剧模式,而外表相对较“弱”的角色则更容易演绎出小人物、普通人的生活遭际,更好地与观众沟通,引起普通观众的共鸣,在这样的外表下人物却又有真、善美的内心与独立丰富的性格内涵,这样的形象自有她们的可爱可亲之处,也能容易让观众接受,并从他们身上获得情感慰籍。

三、植入式广告的应用与发展

所谓植入式广告,是指将产品或品牌及其代表性的视觉符号甚至服务内容策略性融入电影、电视剧或电视节目内容中,通过场景的再现,使观众在接受传播内容的同时,不自觉地接受到商品或品牌信息,继而达到广告主所期望的传播目的。

近年来,植入式广告在电视产业中异军突起,电视剧作为电视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逐渐成为了植入式广告融合的重要载体。在《奋斗》、《我的青春谁做主》、《丑女无敌》、《杜拉拉升职记》等电视剧中,植入式广告的大规模整合运用,为中国电视剧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与机遇。

首先是在剧情方面,植入模式与剧情发展并行,自然合理,使观众在观赏剧情的同时接受广告信息;其次是与概念符合的产品或者商标配合合适的场景展示;最后一种是在电视剧播放前后插入在电视剧场冠名的厂商。如《杜拉拉升职记》中,在杜拉拉所在公司的茶水间,麦斯威尔咖啡产品的应用,符合白领上班族的小资情调,也自然合理的将产品植入到剧情发展当中,因此使观众在观赏剧情的同时接受到广告信息,在杜拉拉家中天台上,硕大的麦斯威尔咖啡广告牌在这个场景中植入,使商标配合合适的场景展示。这种植入式广告成功的关键就在于让影视媒介与其他媒介多元互动,充分挖掘多种媒介的特点,把品牌或产品与观众的距离拉近,让品牌价值和主张深入渗透到消费者。另一方面,植入式广告是影视产业中帮助制片方回笼资金的有效手段,作为一种产业模式,植入式广告因弥补了拍摄经费的不足,大大降低了制片方的投资风险、经营风险而逐渐开始广泛地为制片方所采纳。

同时,植入式广告也是把双刃剑,要充分利用资源的同时,应合理使用植入式广告。例如在《金婚风雨情》20多集之后,随着改革开放和物质生活的丰富,剧中出现了不少产品的植入广告,从食用油到保险公司,引起一些观众的不满。目前,安徽卫视表示将删除《金婚风雨情》中密集的植入广告,同时,江苏卫视和江西卫视也陆续表示将删除剧中植入广告,但遭遇制片方强烈反对。从法律和市场地位上分析,安徽卫视最终播出该剧的无植入广告版本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这次植入广告删减纷争暴露的行业规范空白和植入广告风险,值得业界人士反思。在我国的植入式广告起步早、进步晚,尚缺乏严密的定价体系、规范的流程、成熟的运作模式,因此,希望业内人士应制定一套适合电视剧制作规律的相应法则来谋求植入式广告的健康发展。但是,最终起决定作用的还是观众的喜好和反对,而这是最难预测的。

篇10

跨区域是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内在要求

经过10年的发展和积累,城市商业银行普遍存在跨区域发展的内在要求。

1.追求规模经济。银行业是一个规模经济效应非常突出的行业,规模扩大了,不仅能够增加更多的收入,还能够相对降低单位资产的人力成本、技术支持成本、后台结算成本、风险内控成本及其他后勤保障成本。这样,一方面成本收入比显著降低,另一方面也扩大了利润规模和提高了盈利能力。在国际金融市场上,不断出现大银行的超级并购活动,正是追求规模经济的具体体现。因此,从行业属性来看,城市商业银行自成立之日起就存在规模扩张的内在冲动。事实上,城市商业银行在过去10年间,确实实现了规模的迅速扩张。截止去年末,118家城市商业银行资产总额已经突破2万亿元,在整体规模上已经仅次于四大国有银行。从个体上来看,许多城市商业银行已经成为所在地区的主要金融力量,如北京银行长期在首都地区居于市级银行的第三位或第四位,有的城市商业银行规模甚至居于当地金融机构的第一位。为了进一步扩大资产规模,追求和实现规模经济,城市商业银行在经过10年积累后,已经普遍产生了走出所在城市、实现跨区发展的经营要求。

2.规避区域风险。识别、计量、控制和规避风险,是一切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可以说风险管理是金融业区别于其他行业的主要技术特征,而风险管理水平也是一家金融机构在同业内核心竞争力的主要体现。在银行业日常风险管理过程中,除了主要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方面内容外,对于所处区域的特殊性所带来的区域系统性风险也必须加以关注。例如,有的地区经济成长快、资金缺口大,银行处于相对有利位置,盈利能力就比较强,风险相对比较小;有的地区经济发展缓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滞后,银行业就可能面临发展速度慢、不良资产增加的风险。如果银行能够跨区域发展,就可以有效规避这种区域风险,对城市商业银行来说尤其如此。如果仅限于所在城市,那么就可能面临较其他银行更集中的风险。即使对象北京银行、上海银行这样的城市商业银行来说,也是如此,这些地区虽然经济增长速度快、社会信用度相对较好,但是由于整个地区相对资金充裕,贷款项目竞争激烈,因此提高盈利能力就比较困难。

3.提升品牌价值。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年初视察招商银行时,明确指示各家商业银行都要高度重视风险管理和品牌建设两大工作。品牌对于所有企业来说都非常重要,但对于以提供金融服务为主要内容的银行业来说就显得更为重要。由于银行的高风险性和高公众性特征,银行的信誉和品牌常常成为核心竞争力的惟一因素。城市商业银行由于整体实力相对较弱,在办理异地结算方面速度相对较慢,因此在与其他银行竞争时并不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如果城市商业银行经过自身努力,实现了跨区域经营,自然就会大幅提升品牌价值,它对于开发更加丰富的金融产品、培育更加忠诚的客户群意义重大。区域银行与全国性银行对客户的号召力有着天壤之别。

理性认识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面临的主要风险

清醒认识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所面临的各种风险是非常必要的。具体来看,至少会面临以下三个方面的严峻挑战:

1.内控有效性。内控水平是衡量一家银行管理是否到位、经营是否有效、增长是否可持续的重要标准。国内大银行近些年大案频发,是内控失效的重要表现。城市商业银行刚组建时,由于存在一个由两级法人向一级法人的过渡和调整期,因此当时各种案件相对较多,不良资产比例相对较高,既有信用社时期的历史遗留问题,也有发展初期经验不足、内控不力的原因。经过10年的发展,城市商业银行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同时也是由于只在一个城市经营,管理链条比较短,因此内控比较有效,各种风险得到有效控制。截至2005年底,城市商业银行平均不良贷款率为7.7%,低于全国银行业平均水平。如果城市商业银行进行跨区域发展,就会面临与大银行比较一致的管理环境,即如何保证异地分支机构在总行政策的有效控制之下。

2.人才充足性。竞争的本质是人才的竞争,是人力资源战略管理水平的竞争。城市商业银行成立以来,一方面培养和提拔了一批信用社时期留下来的优秀人才,一方面从大银行、高等院校和社会各界引进一大批经营管理人才,使城市商业银行的人才结构和整体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其中,北京银行还在今年6月份获得国家人事部批准,筹建城市商业银行第1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但是,如果推进跨区域发展步伐,则需要大量的政策指导人才和本地化市场营销人才,这就会给刚刚得到缓解的城市商业银行人才环境提供新的压力和挑战。应当客观地看到,无论是从人才积累的数量,还是自身品牌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来看,城市商业银行与其他银行还有一定差距,人才短缺、团队不整的局面会在一定程度上困扰城市商业银行的跨区域发展节奏。

3.环境友好性。对于银行的长远发展来说,外在环境与内在素质同等重要。在城市商业银行发展初期,不约而同地将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和服务市民生活作为自己的市场地位,将地方银行和市民银行作为形象宣传的口号。客观地说,由于这种比较鲜明的市场地位,城市商业银行普遍在本地赢得到比较友好的发展环境和良好的社会口碑。一是得到地方政府的关照,一些比较优质的基础设施项目和有潜力的政府金融服务项目常常落户城市商业银行;二是得到当地市民和中小企业的认可,由于网点多、服务好、客户歧视性政策少,本地居民对城市商业银行的满意度普遍较高。但是,当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时,这些友好环境将不复存在。此时,有必要重新创造有自身特色的环境条件,让异地分支机构得到当地各个方面的认可和支持,营造一种比较和谐的发展环境。

慎重推进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的进程

由于城市商业银行参差不齐,并且跨区域发展也会直接面临内控、人才和环境等风险,因此慎重推进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则是一种比较明智的选择。

首先,从监管部门来看,应坚持质量与规模的平衡。跨区域发展必然会面临更多的风险,对银行实力的要求也会相应提高。因此,在审批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时,既要考虑监管指标综合评分是否在股份制商业银行平均水平以上,也要对资产规模和资本实力提出相应的要求。例如,是否可以规定除满足评级要求外,还应当要求资产规模不低于1000亿元、资本充足率不低于10%?否则,蜂拥而上可能会埋下很多隐患。

其次,从城市商业银行来看,应坚持规模与效益的平衡。跨区域发展不仅是城市商业银行实现规模迅速扩张的机会,更是借机提高管理能力和内控水平、不断提升盈利能力和水平的机会。城市商业银行应当在跨区域发展中,兼顾规模与效益,既实现了资产规模扩张,提高了抵御风险的能力,又要给股东创造更多的利润和效益,坚持风险可控下的规模扩张和盈利增加。

最后,从发展模式来看,应坚持新建与重组的平衡。从城市商业银行自身来看,新建分支机构无疑速度快、包袱轻、可控性强,是当前一段时间比较流行的发展模式。但是,从国家金融稳定大局和世界银行业发展趋势来看,并购重组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发展模式。除了微商银行和江苏银行的重组模式,是否也可以考虑鼓励一些规模较大的优质城市商业银行对其他一些较小的城市商业银行进行参股、控股或兼并?当然,这种模式既需要城市商业银行的自身努力,也需要监管部门积极创造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