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产业发展汇报范文

时间:2024-01-12 17:41: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镇产业发展汇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乡镇产业发展汇报

篇1

文章标题:乡镇发展黑山羊产业自检自查总结汇报

**镇发展黑山羊产业自检自查情况汇报

为加快黑山羊产业发展步伐,切实把黑山羊产业发展成为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又一个重要途径,**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畜牧科技人员全力以赴,形成合力,齐抓共推,狠抓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

(一)领导重视,职责明确

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为副组长,分管领导、畜牧站站长、各村委会书记为组员的黑山羊产业领导小组,明确职责,风险抵押,奖惩分明。同时,制定了《**镇黑山羊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为我镇黑山羊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协会引导,科技支撑

自7月28日成立了以镇长为会长,分管副镇长、畜牧站长为副会长,各村委会主任、畜牧站科技服务人员为组员的黑山羊养殖协会以来,协会先后4次组织各养殖大户集中学习领会各级文件精神及到各地参观学习科学养羊、建舍、种草、防病等经验,树立了“草当粮种,羊当猪养”的新思想,增强了各养殖户的信心和决心。同时,畜牧兽医站成立了黑山羊产业技术实施小组,分片包干,定点挂牌到户,主抓科技服务。

(三)典型带动,整体推进

1、示范村建设情况:

经实地考察,将示范村建在山场宽、放牧条件好、养殖户积极性高的大水塘村。该村共有住户20户,现已发展养羊户10户,其中养300只的1户,养100只的6户,养50只的3户。

2、小区建设情况:

养殖小区建在大水塘,入驻户数6户,规划养羊600只,现已种草54亩,6户每户集资40000元,共建小区,羊舍及相关配套设施已建成。

3、新增大户情况:

已签订养殖协议新发展的养羊大户17户,分别是:

养500只的大户有1户,具体为:黄土坡的赛宝苍,种草50亩,建高床、羊舍501平方米,相关配套设施已建成;大水塘养殖小区,种草54亩,建高床、羊舍520平方米,相关配套设施已基本建成。

养300只的有3户,具体为:照和村张邦文,种草40亩,建高床、羊舍300平方米,相关配套设施已建成;大水塘村王开友,种草30亩,建高床、羊舍380平方米,相关配套设施已建成;照和村张才伟,种草40亩,建高床、羊舍300平方米,相关配套设施已建成。

养100只的有7户,具体为:大松树村的舒德林,种草12亩,建高床、羊舍200平方米,相关配套设施已建成;大水塘养殖小区6户。

养50只的有6户,共种草30亩,羊舍及相关配套设施已建成。

4、现有养羊户种草、改厩情况:

已签订养殖协议的改厩、种草养羊大户共有55户。已种草278亩,高标准、高质量改厩2657平方米。

(四)措施有力,效果明显

一是思想认识到位。全镇上下切实把发展黑山羊产业当作助农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认真抓实抓好;二是镇、村、站各级人员职责明确,风险抵押,形成合力,齐抓共管,分管副镇长每周一向全体职工汇报一次工作进展情况。三是所有畜牧科技人员已分片挂牌联系到各养羊大户,做到政策宣传到位,种草、改厩指导到户,科技、防预、驱虫服务到家。四是以镇人民政府名誉与各养羊大户签订养殖协议75份,明确双方权责及法律关系。

到目前为止,已建成养羊示范村1个,养殖小区1个;已发展新增养羊大户17户,完成下达任务10户的170;现有养羊户实施改厩种草的55户,完成下达任务50户的110。已种草537亩,完成下达任务150亩的358,,新建高床及羊舍5113平方米。

完成下达任务20xx平方米的255;全镇现有养羊户518户,山羊存栏19260只,完成下达任务19100只的101;山羊出栏6380只,完成下达任务6100只的103.

二、存在问题

1、镇财政十分困难,黑羊山产业发展经费短缺。

2、由于早期干旱,所种草籽出芽率不高。

3、新增养羊大户在短时期内难以收购纯黑山羊。

4、多数养羊大户要求提供优质黑山羊种公羊。

5、从外地购进的黑山羊由于水土不服、天气寒冷、初进高床,导致羊群患病,养殖户不敢盲目进羊,极少数新增大户羊群数量不够。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进一步宣传黑山羊扶持政策,做到家喻户晓,让农户真正吃透政策,把黑山羊养殖业当作自己增收致富、可持续发展的产业。

二是搞好科技培训工作,提高养殖户养羊水平。

三是尽快建好黑山羊交易市场,为养殖户搭好平台,增强养殖户的信心,提高养殖户的积极性。

四是加强疫病防治工作,提高饲养水水平。

**镇人民政府

篇2

根据红政生物办电〔XX〕8号《关于开展全州生物产业开发工作调研活动的通知》精神指示,我办严格按照通知要求,认真组织人员深入各乡镇、企业对全县生物资源产业开发创新工作进行全面调研,现将调研的基本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县生物产业发展现状

(一)生物药业发展成效明显

1、灯盏花产业稳步推进

XX年,我县计划推广种植灯盏花10000亩。XX年1至6月,龙头企业红河千山公司完成灯盏花一期(春季)种植面积5635亩,同比增长40.2%,主要分布在中枢镇、舞街、永宁、旧城等乡镇。目前,已采收1150吨,平均亩产值达4150元,同比减少1.2%;农民创收2300万元,同比增长64.3%;实行利税1190万元,同比增长42.5%;实行销售收入3746万元,同比减少9%;实行利润590万元。二期(夏季)已经落实种植面积4500亩,在6月份完成全部播种任务。

从今年一月份开始,公司在白水镇工业园区内新厂开始大批量生产,同时还在玉溪江川代加工,扩大生产规模,生产质量稳定,至6月底已生产灯盏花素22.2吨,同比增长52%。销售部门在维护好原有老客户外,还开发了一些新客户,目前销售市场以**制药企业为主,辐射到省外的部分制药企业。

为更好地服务灯盏花产业开发,打造公共知名品牌,工作中我办专门安排一名副主任多年跟踪企业服务,全力做好灯盏花产业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和省、州项目的实施。今年4月中旬,在舞街镇山林哨村灯盏花产业片区开发工作中,部分群众由于科技素质低,苗床地管理不到位,发展起步受挫,我办及时与舞街镇党委政府和红河千山公司协商再扶持的办法,使群众的50多亩灯盏花苗床地再次得到每亩600元的补尝,大大提高了当地群众发展灯盏花产业的信心。

2、三七、草乌、半夏等中药材发展向规模化迈步

三七、草乌、半夏是我县继除虫菊、灯盏花之后发展起来的又一新兴产业,已逐步成为我县山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为培植好三七、草乌、半夏等中药材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我办经常组织人员深入各乡镇进行实地考查,了解产业发展现状,针对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和办法,促进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至XX年6月,全县共种植三七6300亩,其中,我县群众种植的460亩,主要分布在三塘、向阳两个乡,比去年同期增940亩,增长17.5%。今年3月因受霜冻灾害,全县三七产业受灾4600亩,直接经济损失4600万元;种植草乌4222亩,比去年同期增2925亩,增长225%,主要分别在三塘、向阳、白水三个乡镇;种植半夏1015亩,主要分别在三塘、向阳、白水、旧城四个乡镇。

在中药材产业培植中,今年3月2日和4月22日我们先后两次分别与**鸿翔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和云河药业有限公司进行洽谈,邀请他们到我县开发中药材产业。针对我县目前三七种植面积广,管理技术相对不高的情况,为进一步整合全县三七产业资源,提升**三七品位,我办到向阳乡同该乡党委政府和三七种植户一道,共同探讨我县三七产业发展事项。

(二)生物化工产业发展形势良好

1、除虫菊产业在无公害需求拉动中发展

篇3

一、生猪产业发展情况

1、生猪饲养量稳步提升。2012年,全县能繁母猪存栏6693头,生猪饲养量为13.92万头,其中,存栏5.41万头,出栏8.51万头。预计全年,能繁母猪存栏8768头(后备母猪约1700头),同比增长了31%;生猪饲养量为14.66万头,其中,存栏5.60万头,出栏9.06万头,同比分别增长了3.4%和6.1%。实现销售收入1.54亿元,农民年增收3718万元,农民人均增收370元。

2、规模养殖发展迅速。全县年出栏500头以上规模养猪场有38个,主要集中在横水、铅厂、过埠、长龙和关田五个大镇。养殖规模为:500-999头的猪场19个;1000-2999头的猪场13个;3000-4999头的猪场3个,5000-9999头的猪场3个。规模养殖量约占饲养总量的67%左右。散养户继续减少,有的行政村已没有散养户。

3、污染整治落实到位。我县有19家千头猪场,全部登记备案。从2011年到现在,污染整治工作开展了三年的时间,这些猪场现已建好了相应规模和数量的沼气池、沉淀池等排污设施,能够达标排放。其他小型猪场,通过建设国债沼气池项目,大部分已建有相适应排污设施。目前,全县已有21家规模猪场办理了《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

4、生猪疫病防控措施健全。县防重办继续实施了猪口蹄疫、猪瘟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三种生猪疫病强制免疫。全县“春、秋”两防共免疫生猪11.17万头,还结合每月补免周制度,确保生猪免疫密度常年保持在98%以上。我县完善了县、乡、村三级动物疫情监测网络,严格执行动物疫情零报告制度,由各乡镇畜牧兽医站长负责汇总本月疫情信息,在次月3日前上报。执行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做到了疫情通报信息畅通。今年我县横水镇发生了一起输入型动物疫情,县防重办立即采取了严格的防控措施,进行了果断处置,有效地防控了此次疫情。

5、“瘦肉精”监管有力。我县今年采购了“瘦肉精”检测等试剂7.8万元,包括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和沙丁胺醇三种,主要用于监测县生猪定点屠宰场和规模猪场。我局主要负责生猪饲养、收购和贩运环节监管,对县生猪定点屠宰场按日屠宰量的10%进行抽检,对规模猪场进行每季度的定期检测和每年两次的不定期检测。目前,我县还没有发现一起在生猪行业中使用“瘦肉精”的违法行为,有效保障了我县肉食品安全。

二、存在的问题

1、全县生猪养殖整体水平有所欠缺。一是饲养技术不过硬,体现在母猪产仔率和仔猪成活率偏低,直接造成肉猪出栏率低;二是抵御风险能力不足,由于自身防疫条件限制,加上疫病复杂多变,以及资金问题等原因,对疫病风险和市场风险抵御能力不足。

2、生猪发展产业链不健全。今年全县生猪养殖量为14.66万头,内销量约为3万头,其余的都要往外销。因品种、体型等方面不符合条件的原因,还剩下一部分生猪难以进入珠三角大市场。我县没有加工企业,而市内生猪产品加工企业太少,内销能力不足。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篇4

在全区上下深入推进精准扶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区委、区政府召开这次会议,专门安排部署全区精准扶贫工作,目的就是总结分析前一阶段工作开展情况及存在的突出问题,交流工作经验和好的做法,推动全区各级各部门进一步坚定信心和决心,强化责任和担当,统一思想认识,把工作重心倾斜到开展精准扶贫上,把精力集中到帮助群众脱贫上,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实在的行动,坚决打赢这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攻坚战。稍后,区委靳书记还要做重要讲话,希望同志们认真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自__年10月召开了精准扶贫攻坚工作动员会以来,我区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重要会议精神和决策部署,统一思想认识,强化组织领导,及时召开区委常委会、全体会等多种会议,认真研究部署,扎实推进全区精准扶贫工作,层层落实责任,将任务细化分解到村、到户、到人,为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一是健全了扶贫机构。区、乡、村三级及时组建相应的组织机构,区有指挥部、乡有工作站、村有工作室的组织保障体系全面建立。二是强化干部培训。切实加强对扶贫干部的教育培训,先后举办各类培训班67期,培训人员3600人(次)。三是完善工作机制。为44个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44名、驻村工作队员78名,严格按照“五步两公示一公告”程序,完成了2306户7530人贫困户的精准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全面实行精准扶贫“联点包户”工作机制,实现了贫困村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全覆盖。四是狠抓工作落实。建立健全了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干部召回、联村包户、资金审计等17个精准扶贫相关制度,实行乡镇每周一汇报、区上每月一汇报制度。结合全区44个贫困村的地域特性、资源优势和特色产业,紧紧围绕贫困群众需求,做实做细了脱贫攻坚方案、产业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五是攻坚目标明确。制定出台了《__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前实现整体脱贫的实施意见》,制定了“1+17+5”精准扶贫工作方案。2016年计划实现脱贫1133户3761人,22个贫困村退出,巴藏沟乡整乡脱贫摘帽。2017年计划实现脱贫1173户3769人,22个贫困村退出,全区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总体上看,全区精准扶贫工作开局良好,但与省、市和区委区政府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领导重视程度有待加强。从中央到省、市,都把精准扶贫作为“一号”工程来抓,但从目前工作推进情况来看,全区上下还未形成党政同责,各部门参加、全社会参与、齐心协力推进工作的局面。各县级领导深入到联点村开展蹲点调研,督促、检查和指导力度还需加强。个别乡镇主要负责同志工作安排给包片领导和驻村干部后,习惯于听汇报,作指导,亲自深入贫困村和贫困户中开展调研、指导工作,解决具体问题力度不够,没有真正做到亲历亲为,一些工作仅仅是说在嘴上,还没有真正抓在手上,放在心上,工作被动应付,缺乏积极作为精神。区扶贫部门牵头抓总的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顶层设计做得不扎实,对部门、乡镇开展工作督导不力。各部门在工作中未能形成联动机制,工作落实不到位,制定的行业方案缺乏可操作性。“联点包户”制度未能得到及时落实,还未开展实质性工作。

二是思想认识不到位。个别乡镇和部门对精准扶贫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把精准扶贫工作当做一般性工作,主要负责人过问少,亲自抓得少,仍然停留在召开会议、宣传政策上,没有实质行动。部分乡镇、村“等靠要”思想严重,张口要政策,伸手要条件,工作被动。有的部门大局意识不强,认为精准扶贫主要是扶贫部门的事,行业部门只要凑凑数就行,把精准扶贫当作工作负担。个别乡镇和贫困村不同程度的存在拿来主义的思想,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强,注重于等上面政策和资金支持,缺乏主动突击、积极争取的精神,部分贫困群众还没有真正形成“我要脱贫”的思想,主动参与和支持精准扶贫工作的自觉性不高。

三是基础工作不扎实。精准扶贫贵在精准,前一阶段工作中,不少村上的贫困户精准识别还有不精准的问题,对贫困家庭的收入支出、致贫原因、发展意愿等基本情况了解掌握的不详细,基础工作做得不扎实。大多数贫困村普遍存在建档立卡工作程序不规范、村户档案缺页漏项,基础资料不齐全、数据逻辑混乱、致贫原因界定不准确等问题。各贫困村制定的脱贫计划不科学、不完整,操作性不强,乡镇与乡镇之间、贫困村与贫困村之间的工作水平参差不齐、进度不平衡。

四是宣传引导不深入。宣传工作仅仅局限于做宣传牌、挂横幅、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在深入宣传政策和先进典型经验方面还做的很不够,营造氛围不浓。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成员经常性深入贫困户家中开展工作力度不大,宣传工作与群众的生产生活实际联系不紧密,没能真正与贫困户拉家常、问寒问暖,向群众讲清讲透相关政策,导致部分贫困户对政策理解的不深不透。各乡镇、部门和单位的领导和扶贫干部对精准扶贫相关政策的主动学习不够,自身对相关政策理解掌握不深不透,对下一步如何开展工作说不到点子上,心中无数,工作方式方法上有待改进和加强。

五是发展思

路不明确。各乡镇、各部门、第一书记和驻村扶贫工作队在精准扶贫中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贫困村和贫困户如何脱贫致富谋思路、想办法、出点子、定措施。但在实际工作中,各乡镇、各部门为贫困村、贫困户精准施策上出实招、精准推动上下实功方面做得还很不够,就培育增收产业和特色产业方面思路不清,制定的产业发展措施与贫困户的脱贫致富联系不紧密,甚至闭门造车、脱离实际,对贫困户如何持续发展产业、确保脱贫不返贫等的研究不深,没有从长远的角度去思考、去谋划,具体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多,措施不细不实。制定的脱贫攻坚方案和计划不具体、操作性不强,甚至个别乡镇、村还存在照抄照搬和雷同现象,没有集中精力去潜心研究,没有真正做到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因户施策。对于以上这些问题,各乡镇、各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主动认领、对号入座,认真加以研究,切实抓好整改落实。

目前,全省精准扶贫相关政策已陆续出台,各项精准扶贫项目也已基本确定,下一步我们工作的重点就是如何在推动工作上求突破,在抓好落实上下功夫。一季度已经过去,要完成今年的精准脱贫攻坚任务,时间紧、任务重。各乡镇、各部门和驻村工作队要严格按照区委、区政府总体要求,对当前工作进行再梳理,再完善,再提高,理清轻重缓急,明确完成时限和节点,确保全区精准扶贫攻坚既定目标任务全面实现。在具体工作中,要按照“六个精准”、“八个一批”的总体要求,统筹兼顾,全面推进,就近期工作而言,既要抓好全局,更要突出工作的重点,要把产业扶贫、易地搬迁、金融扶贫、劳动力培训转移、大数据平台建设等摆在突出位置来抓。

(一)切实做实做细产业扶贫措施。按照精准扶贫一村一策、一户一策或一户多策的要求,要在突出抓好建档立卡户发展产业、增收脱贫措施落实的基础上,各乡镇、各相关部门要围绕各自的职责和优势,分别明确具体工作任务,切实做实做细产业扶贫各项措施。一是农牧局牵头,各乡镇、各相关部门配合,紧紧围绕富硒资源优势,在“五大富硒产业链”培育中,重点通过财政投入(5400元/人)、金融支持(每个贫困村50万元产业发展互助金、银行3-5万元/户贴息贷款)、行业部门扶持、社会力量参与等方式,扶持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殖业。在规模化种植、养殖,发展家庭牧场上下功夫、出实招。二是区文化旅游体育局牵头,各乡镇、扶贫局配合,充分利用我区现有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徒步采风、滑雪滑草、农家乐、美丽乡村游、休闲农业等旅游项目;认真实施好投资300万元的三合镇邦业隆村旅游扶贫项目,带动周边两个村的100户贫困群众实现增收。今年,区上重点确定10家基础好、有规模、有特色、诚信经营的农家院,政府给予重点帮扶,提升农家乐档次和水平,带动贫困群众增收。三是各乡镇牵头,区扶贫局、市场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配合,鼓励贫困户大力发展运输、餐饮、小加工、小卖部等家庭经营,带动贫困户增加经营性收入。四是由各乡镇牵头,扶贫局、农牧局、工业和商务局等部门配合,加大积极扶持经济效益好、社会责任强的农牧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商贸流通等企业,对无能力发展产业和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通过带资入股的形式,实现资产收益脱贫。今年,巴藏沟乡要依托郭尔三村已建的100个家庭牧场和李家村奶牛养殖基地,重点发展养殖业和富硒大蒜、饲草种植。沙沟、古城和石灰窑乡等依托与威斯顿公司签订马铃薯购销合同,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建立油菜、蚕豆、树莓等特色种植基地,大力发展牛、羊和蛋鸡等规模养殖。三合镇重点发展乡村旅游,马铃薯、大蒜种植,生猪养殖等产业。洪水泉乡依托土地资源优势,重点发展燕麦种植和家庭牧场、生态牧场等规模养殖场建设。平安镇和小峡镇,在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好政策兜底扶贫的同时,要有针对性的实施家庭养殖、小卖部、扶贫资金入股分红等帮扶措施。以上各项措施要在4月底完成基础工作,5月份全面付诸实施。总之,我们要切实发挥好每户5400元的产业扶贫资金、金融扶贫资金的支撑,立足贫困实际,千方百计发展增收产业,形成“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局面。

(二)全力实施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今年,全区扶贫易地搬迁将重点在三合镇和石灰窑乡的5个贫困村的832户3204人当中实施,其中,对三合镇翻身、邦业隆、窑洞、索尔干4个村采取“进镇上楼”方式,在三合集镇集中安置409户、货币安置184户;对石灰窑乡上法台村采取整村就地安置227户、货币安置12户。整村搬迁安置要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突出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推动人口向城区、集镇和中心村聚集。对集中安置的农户,要全面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对搬迁建房资金不足的群众,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提供贷款和贴息补助,对自主安置的农户给予货币补助。2月9日和4月16日,区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在石灰窑上法台村和三合镇分别召开了扶贫易地搬迁专题调研和现场办公会,对全区易地搬迁安置工作进行了详细安排和部署,石灰窑乡、三合镇和区扶贫、住建、水利、林业、交通、

国土、新农办、供电等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和既定任务目标,狠抓工作落实,确保搬迁安置任务全面完成。4个村的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一期工程要在8月底按期完工,保证192户群众在年底全部搬迁入住;二期工程要在5月底完成设计、招投标等前期工作,6月上旬正式开工建设。石灰窑乡要在4月底前制定完成上法台村整村就地搬迁安置工作方案,确定具体安置地点,农房户型、建设面积、投资预算、资金筹措、建设方式以及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建设资金等各项准备工作,确保5月份正式开工建设。(三)抓紧落实扶贫产业园建设项目。区扶贫局要积极与省市相关部门进行对接,尽快落实项目资金700万元,按照省上的要求,抓紧落实扶贫产业园项目。一是区扶贫局牵头,各乡镇、农牧局配合,依托现有的绿雏、成贵、金阳、联胜等规模养殖场,以公司+农户、贫困户带资入股、利润分红等形式发展特色养殖,带动农户1200户,养殖畜禽1.08万头(只),平均每户增收1500元以上,该项目要按照省上的新要求,至少将一半以上的农户确定到建档立卡户贫困户中,同时建成家庭牧场65个。二是农牧局牵头,各乡镇、扶贫局配合,对发展产业受限制的贫困村,采取组建专业合作社等方式,在川水地区流转土地集中种植富硒大蒜300亩、蔬菜1000亩,带动520户贫困户增收。三是区就业局牵头,各乡镇、扶贫局配合,支持有实力的公司,通过平安旅游产品开发基地“公司+农户”形式,带动500名离不开家又无条件发展产业的贫困妇女从事刺绣、串珠等工艺品制作,人均年增收4000元以上。

(四)进一步加大金融扶贫力度。由各乡镇牵头负责,区扶贫局、财政局、金融服务中心、信用联社配合,对贫困村需求贷款的农户和资金需求量进行详细的摸底,抓紧在各个贫困村组建扶贫资金互助社,最大限度的发挥扶贫资金的撬动作用。各乡镇、各相关部门要切实用好、用活国家在金融扶持方面的各项政策,将贫困村的50万元产业发展互助资金与“三农惠农”贷款、财政支持贫困户贷款贴息、信用小额信贷免担保、免抵押等资金紧密结合起来,全区精准扶贫融资达到5000万元以上,切实解决规模种养殖、小型加工、商贸餐饮等创业计划中的资金难题。对每个贫困村50万元的扶贫互助社资金,实行村财乡管,制定精准扶贫资金互助社具体操作和管理办法,将50万元资金放大3倍向农户借贷,支持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区扶贫局尽快制定资金互助社的指导意见,促使互助资金尽快发挥效益。对2017年的产业扶贫到户资金要从今年及早着手,制定具体的金融扶贫工作方案,由政府贷款,将每户5400元产业扶持资金以贷款方式提前落实,及早实施,确保资金发挥好效益,保证明年全面实现全区脱贫目标。要继续深入开展信用平安建设,加快对信用村、信用户的授信,及时为贫困村、贫困户提供信贷支持。

(五)全面落实各项民生扶贫项目。按照精准扶贫“八个一批”要求,各乡镇、各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好省、市精准扶贫相关政策,确保精准扶贫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一是积极整合“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安排专项经费,以就业为导向,加大职业技能提升和贫困户教育培训工程实施力度,抓好烹饪、机械操作、刺绣、种养殖技术等技能培训,实现贫困户再就业,靠技能增收脱贫。今年开展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1131人次,劳务输出787人。二是健全学前教育资助制度,稳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完善贫困家庭学生助学体系,加大对就读高等院校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和助学贷款力度。积极鼓励和扶持贫困家庭的子女“两后生”到教学质量高、就业渠道广的职业院校接受职业教育。今年通过发展教育脱贫103户105人,对全区70名在校大中专贫困生进行补助。三是对贫困人口实行基本医疗和大病保险制度全覆盖,构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医疗保障”,有效遏制和阻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今年实现医疗救助脱贫304户309人。四是进一步加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政策的有效衔接,对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及时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对无劳动能力且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实现脱贫的贫困户,实行居家养老。今年通过政策性保障兜底脱贫148户365人。同时,各乡镇要牵头抓总,区扶贫、水务、交通、林业、住建、文体、卫计、教育、新农办、供电等相关职能部门要主动作为,密切配合,按照贫困村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整合资金,全面解决在贫困村水、电、路、气、网、绿等基础设施短板,补齐村级服务中心、文化广场、幼儿园、早教点、卫生室等公共设施缺口,有效改善贫困村发展条件和公共服务。

(六)抓紧建设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由区精准扶贫指挥部办公室和区扶贫局牵头,各乡镇配合,扎扎实实做好贫困户基本信息、档案资料等各项基础工作和相关数据、信息采集,对全区2306户7530人精准识别建档立卡户的基础资料进行全面核实,立即着手信息采集和数据录入等工作,确保在4月底前完成大数据平台建设任务,5月份正式联网启动使用。

(一)加强组织领导,在狠抓责任落实上下功夫。各乡镇作为精准扶贫攻坚工作的主体,要主动承担主体责任和属地管理责任,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抓、亲自管、亲自干,至少承包1个贫困村,经常性的开展督促检查和指导工作。对精准扶贫各项工作实行挂图作战,确保乡精准扶贫工作站和村工作室的高效运转,切实把精准扶贫各项工作做细、做实、做出成效。特别是承担具体工作任务的农牧、水利、民政、教育、财政、扶贫、供电等部门,既要履行好包村帮户责任,更要落实好行业主管责任,积极争取项目支持,做好产业帮扶等工作,形成全社会支持和参与精准扶贫工作的局面。各乡镇、各部门要把精准扶贫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把心思和精力集中到精准扶贫上,把措施和力量聚焦到精准扶贫上,做到精准扶贫工作优先安排、优先落实、优先保障。

(二)强化宣传引导,在营造浓厚氛围上下功夫。一方面,要积极组织广大干部认真学习中央及省、市、区出台的精准扶贫相关政策知识,确保我们的各级干部对精准扶贫相关政策熟记熟知,做到开展精准扶贫“自身过硬”。另一方面,各级干部要主动深入到农户家中和田间地头,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群众喜闻乐见的办法,扎实开展宣传工作,切实加大对精准扶贫扶持政策、相关规定及相关程序的宣传力度,在全区上下营造精准扶贫攻坚的浓厚氛围,确保群众能够全面了解和掌握有关精准扶贫政策,并积极主动支持和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

(三)夯实基础工作,在实现精准识别上下功夫。各乡镇和驻村工作队要对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再进行一次“回头看”,对贫困户进行一次再走访、再宣

传、再识别,对贫困村、贫困户的基本情况、致贫原因、发展意愿等逐一进行核实认定,真正做到底数清、问题清、对策清、任务清、责任清,坚决杜绝张冠李戴,巧立名目等现象,为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供真实情况和准确依据。各乡镇要按照“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簿、区有档”的要求,切实做好数据纠错和资料归档工作,对贫困户基本信息、建档立卡工作进行再完善,实行台账化管理,全面掌握贫困村、贫困户基本情况和帮扶成效。区扶贫部门要按照样板村的标准,进一步规范精准扶贫各类表册、账簿等资料样式,抓紧印发到乡镇和各驻村工作队,最迟在5月上旬完成规范的档案资料填写、整理、归档工作。(四)对接需求清单,在推进工作落实上下功夫。各乡镇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从贫困群众的迫切愿望出发,按照不同致贫原因(因灾、因病、因学、缺资金、缺技术等),详细分类汇总出贫困村、贫困户年度脱贫需求清单,分类建立工作台账,一户一策的确定脱贫计划和措施。各乡镇、各部门要按照全区扶贫攻坚的总体部署和时序安排,制定详细的路线图、时间表,把工作任务落实到每个人,细化到每周甚至每天,确保天天有事做、周周有变化、月月有总结,不折不扣、按时按质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同时,各乡镇、各相关部门要根据确定的需求清单,进一步强化协调服务实施项目,盯紧目标任务,按照边规划、边建设的原则,对已确定的易地搬迁、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项目要落实责任、倒排工期、抓紧实施、全面推进,确保按期完成。各乡镇要对各贫困村的各类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情况再做一次详细的摸底调查工作,在4月底前汇总上报区扶贫办,指挥部将需求清单汇总,分类后归口分解给各部门,各部门要上报项目,筹措资金,确保落实,杜绝放空炮。

篇5

一、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扣产业培育工作主题,按照“市场导向,项目支撑,产业带动,贷款支持”总体思路,完善信贷资金服务县域产业发展新机制,加强信贷资金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扩大产业贷款比重,充分发挥信贷资金作用,大力支持重点产业、优势产业,促进产业升级,提高产业效益。同时,本着放得出、收得回、有效益的原则,切实解决经营户贷款难问题,进一步增强经营户自我发展能力和信用意识,真正使经营户得到有效扶持、持续发展,推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信贷资金投放对象及范围

投放对象包括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等,重点支持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经营、肉鸡肉牛生猪养殖、核桃花卉白皮松种植、运输、服务业等。

三、信贷资金申报和审批程序

(一)用户可直接拨打县邮政储蓄银行业务咨询电话咨询有关贷款事宜,也可直接携带身份证、户口本等相关资料,在邮储银行县支行和路营业网点办理申请手续。

(二)贷款项目确定后,借款人应向邮储银行提供相关资料并填写借款申请表。

(三)邮储银行查询征信系统后,对于无不良征信记录的及时派员入户调查,3日内完成。

(四)对审核符合条件的用户办理贷款手续并发放贷款,5日内完成。

四、免息和贴息优惠政策

(一)邮政储蓄银行对小额贷款期限满1年并按期还本付息的诚信用户,给予第六个月和第十二个月免息优惠,享受免息由邮储信贷系统自动完成。

(二)县财政利用扶贫贴息优惠政策,加大邮储信贷资金支持产业培育力度,对从事个体工商户经营、肉鸡肉牛生猪养殖、核桃花卉白皮松种植、运输、服务业等,能够按期归还贷款的诚信用户,可享受政府扶贫贴息优惠政策支持,每户/次享受贴息贷款最高不超过5万元,按实际贷款期限,执行年利率5%的标准给予贴息。

1、贴息资金来源:由省级财政按每个省定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确定的规模,将贷款贴息资金直接分配到县,存入县级财政扶贫专户。

2、贴息确认:⑴对按期还本付息的用户,填写贷款贴息审批表,由借款人所在村(社区)确认盖章,乡(镇)政府审查盖章后,报县邮储银行;⑵县邮储银行对贴息审批表(附借据等相关资料)审核后,按季报县扶贫办做最终贴息确认;⑶县扶贫办按照有关扶贫贴息政策审核后,确定贴息金额,报县财政部门拨付贴息资金。

3、贴息方式:县财政局依据县扶贫办审核确定的定贴息金额,及时将资金拨入县邮储银行;县邮储银行与县扶贫办签订协议,由邮储银行将贴息资金及时发放至贷款户,并建立相应的贷款贴息档案。

4、贴息资金管理:县级财政部门对贴息资金实行专户、专账管理,准确及时地拨付贴息资金。由于扶贫贴息资金额度有限,在保证重点扶贫村、低收入村享受贴息的前提下,实行先到先得,专项资金用完为止。县邮储银行要与县扶贫办加强沟通,及时通报贴息资金额度情况,保证信息畅通。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

为了确保信贷资金支持产业发展工作顺利实施,县上成立由金融办、扶贫办、财政局、农业局、经贸局、人行、邮储银行等单位组成的邮储贷款贴息工作领导小组,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县金融办,办公室主任由金融办主任钱晓轩兼任,具体协调贷款发放、贴息、检查评比等工作。

(二)部门协作

县金融办主要负责组织协调及检查评比等工作;

县扶贫办主要负责贷款农户的资格、项目、贷款贴息额度、贴息标准的审核,负责财政贴息报账资料的审核上报以及贴息政策政策执行的监督,负责贴息资金额度使用情况通报;

县财政局主要负责财政贴息资金的拨付和监督;

县农业局主要负责一产项目的政策引导、行业指导和组织协调,向邮储银行提业优势明显、群众发展积极性高的贷款需求信息;

县经贸局主要负责组织中小企业与邮储银行的银企对接;

人行主要负责邮储贷款的监督指导和市场调查研究;

县邮储银行主要负责贷款项目的宣传、受理、调查、审批、贷款发放和回收工作,并定期向扶贫、财政部门汇报贴息资金的发放、使用等情况。邮储银行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主动提供便捷服务,及时、足额发放贷款和贴息资金。

(三)乡镇配合

各乡镇要充分认识信贷扶持对产业培育的促进作用,结合本乡镇产业发展实际,落实领导,指定专人,调查了解产业培育具体项目和资金需求,充分发挥组织协调和桥梁纽带作用。通过现场会等形式,筛选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市场前景好、经营效益高的项目,群众积极、干部组织能力强的村组信息,及时报送县邮储银行,进入贷款项目库,作为备选项目。

(四)严格制度

县扶贫办、财政局、邮储银行要严格执行国家现行贷款利率和贴息政策,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严禁以贷还贷、以贷清息,不得提前扣息或改变资金用途,确保邮储信贷资金充分发挥效益,促进产业发展。县邮储银行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尽量方便群众,严格执行信贷人员廉洁自律纪律,树立阳光信贷形象。

篇6

20__年__林业站在__镇党委政府和区林业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村居广大干群的大力支持下,以全面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牢记为民服务的宗旨,认真贯彻落实镇党委政府和区林业局的各项工作部署,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我站20__年各项工作回顾和20__年工作谋划汇报如下:

一、20__年主要工作回顾

1、20__年全面完成115亩的春季造林任务,完成退耕还林后续产业项目补植补造117亩、竹林培育945.8亩,完成雪灾生态修复项目补植95.2亩、补造100亩,义务植树1万株。协助镇政府在山岔村方苏杨道路开展了植树造林大会战活动,认真开展退耕还林秋季检查验收工作,确保及时兑现国家政策补助。

2、开展了全镇森林质量提升行动总体规划编制上报工作,申报山岔村和芳村村为全区竹业提升行动示范村,在镇政府的统一组织下于8月份带领各村居负责同志和竹业示范基地负责人到浙江安吉县进行考察学习。邀请区林业局科教科技术专家在竹业示范村开展了技术培训工作。同时开展了全镇茶园规划摸底调查工作,全镇共规划上报新建茶园面积1510亩。

3、森林防火工作严格实行镇域内全年全天侯禁止一切野外用火,加大督查巡查力度,规范专职护林员队伍管理,全方位开展森林防火宣传,开展扑火应急小分队和专职护林员培训工作,不断创新森林防火工作新举措,截止目前全镇未发生一起森林火灾,镇政府和镇林业站同时被评为20__年秋冬季-20__年春夏季黄山区森林防火先进单位。

4、不断加大林政管理工作力度,严格执行木竹采伐限额管理制度,规范村居毛竹采伐销售实行公开招标制度,加大山岔村林场雪压木清理工作的监管,现已完成全部清理任务,同时加强对公益林的管护,全年镇域内无林业案件发生。

5、认真开展预防松材线虫病宣传和春秋季普查工作,严格实行月报制度,对7、8月份来镇内发现的大量枯死松树,及时进行了取样送检,并发动各村居组织专业队伍进行集中清理,确保在11月底前全面完成清理任务。搞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确保全镇森林资本文来源:文秘站 源安全。

二、20__年工作谋划

20__年我站将以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精神为指导,不断开拓创新,在镇党委政府和区林业局的坚强领导下,不断规范内部管理,强化为民服务意识,认真做好以下工作:

1、全面完成20__年区政府下达的100亩造林和 1141亩现有林培育工作任务,协助镇政府开展植树造林大会战活动,全面完成森林质量提升行动各项年度工作任务,督促退耕户及时进行补植,搞好幼林抚育检查验收工作,不断巩固林业重点工程成果,结合全省油茶产业发展工作会议精神,精心谋划全镇油茶产业发展项目。

2、森林防火工作继续常抓不懈,按照新《森林防火条例》的规定并结合我镇被区防火指挥部划为全年防火区的情况,继续严格实行村为主工作新机制,加大违规野外用火公开处理暴光力度,不断创新各种工作手段,切实提高森林防火工作管理水平,确保全镇20__年无森林火灾发生。

3、严格执行木竹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加大林政管理、林地管理、松材线虫病及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力度,对发现的枯死松树督促村居及时清理下山。加强对公益林的管护,确保全镇森林资源安全。

篇7

二、努力提高食用菌生产经营人员素质。要组织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从事食用菌生产经营的人员,通过自学、参加培训,考取菌类工、中介、营销等职业资格证书,并申请专业技术职称,为高层次生产经营取得资质。从事食用菌生产经营和研究人员,都要把学习、实践和研究结合起来,努力寻找、研究、解决生产经营中的问题,研究发现高产优质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方法,努力提高食用菌特色产业开发效益。

三、推广应用配套成熟技术,扩大生产经营规模。要引导帮助代料栽培的企业,将代料制作、装袋、点菌种等工序集中进行,然后将菌袋分散到农户管理,收益后按协议规定双方获取报酬。要鼓励技术人员以有偿技术承包、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等形式指导整乡或整村农户栽培食用菌。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要与农户广泛建立合伙发展的关系,形成利益共同体。通过生产模式和经营机制的创新,发展一大批专业村、专业乡(镇)

四、不断提高食用菌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各县(区)都要把食用菌协会分会建立起来,把所有从事食用菌生产经营和研究的人员联合起来。要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组织从事食用菌生产经营的人员,按地域或者生产经营的种类组建一些专业合作社,争取各种优惠,论证一些食用菌开发项目,争取国家投入,共同研究市场、技术、信息,互相帮助,互利互惠,共同发展。

五、要加大创名牌的力度。要引导食用菌加工企业切实增强名牌意识,改变无包装、无商标、无标准的状况,努力提高产品质量,扩张生产规模,创名牌产品,抢占大市场。已取得名牌产品称号的,要把保证产品质量始终当作生命线。既要在原料筛选上保证质量,又要在加工上保证质量,要彻底改变从外地购进食用菌冒充当地产品的不诚实、砸牌子的做法,企业要与栽培农户建立联系,指导农户按标准栽培无公害食用菌,用合理的价格收购农户的产品,共同构建“公司+农户”比较稳定的互惠关系,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增大市场的覆盖面和占有率,努力取得好的经济回报。

六、开展技术培训。市上举办培训班,对全市食用菌科技人员进行培训。各县(区)要筹集培训经费,围绕主栽品种,组织集中季节培训,介绍栽培工艺,专业技术人员解答菌农提出的疑难问题,力争培训1500人。并组织市、县(区)专家对菌农进行现场指导。

篇8

为切实搞好强农惠农资金清理工作,对此我镇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确保农惠农资金工作有效推进,目前,我镇自查工作结束,现就自查汇报如下:

一、 基本情况

自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以来,我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做到了组织领导,人员、资金、任务、政策五落实,充分调动了广大退耕还林农户的积极性,经过各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共完成退耕还林9452亩,配套荒山造林4093.4亩。共5村47个组,丘块781个。

二、检查工作情况

根据《德阳市林业局关于印发〈强农惠农资金清理工作具体方案〉的通知》精神,镇上成立了以副镇长刘平为组长,林业站站长李勇为副组长,林业站护林人员为成员的“退耕还林自查验收小组”验收小组于20xx年7月10日至7月15日对全镇的强农惠农资金清理工作进行了自查。

三、自查方法

此次清理清查的重点内容是20xx年—20xx年度的退耕还林资金、天保工程资金、林业产业发展、病虫害防治、涉林基金等。

四、自查情况

通过此此次自查,共5个村47个组,丘块781个。面积9452亩,20xx年—20xx年度资金发放总额为了5501700元:水口村5个组,243亩,丘块16个;双流村9个组,面积2053.8亩,丘块221个;龙居寺村12个组,面积1575.8亩,丘块103个;龙泉村14个组,面积1676.4亩,丘块46个;下院村8个组、面积3903亩、丘快397个。

同时抽查退耕农户地震后的受损情况。

五、自查结果

通过自查,责任制落实情况,责任书签定情况,后续产业分年实施情况,林木保存情况。资金兑现情况等,都以落实。

六、存在的问题

1、地震后,各村组农户都在忙着自建和永久性住房建设。没有时间和精力对退耕还林的抚育落实。

2、树种与设计有个别丘块不一致。

七、整改方案

针对自查中存在的问题,整改领导小组深入村组各农户开展调查研究,分别制定了分年实施,没整改到位的不得兑现今年补助。

篇9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大省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我市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为进一步加快我县旅游产业发展,现结合我县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明确工作目标

1.总体目标。围绕“观光休闲度假旅游胜地”的总体定位,充分发挥我县“红、古、绿”三位一体的旅游资源优势,着力打造“雄关驿道梅花国”、“牡丹亭纯美爱情胜地”、“丫山灵岩古寺”、“世界钨都”等旅游品牌,全力完善旅游产业“六要素”,建设知名旅游县城,打造赣南旅游重点区。力争用5年时间,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初步完成“一个中心、项目”建设,构建起连接与珠三角的区域旅游枢纽和旅游目的地。

2.具体目标。按国家4A级景区标准把梅关、丫山、牡丹亭等景区打造成精品景区,保护和修建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纪念馆等一批红色旅游景点,新建一家以上五星级旅游宾馆,20家以上两星级以上特色农家饭庄,建设20个以上乡村旅游示范点,加快发展乡村旅游,大力发展旅游特色商品,建设知名旅游县城。到2014年,实现旅游经济总收入占全县GDP比重10%以上,年均增幅保持25%左右,年接待旅游总人数150万人次以上,旅游直接就业人员1万人,间接就业人员6万人;拥有1个以上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一大批通过国际ISO9001、ISO9002、ISO1400质量体系认证的旅游企业,使旅游产业成为我县经济重要支柱产业。

二、创新旅游产业发展机制

3.科学编制旅游产业发展规划。要抓紧编制旅游景点、旅游市场、旅游宾馆饭店、旅游特色商品等综合性旅游规划,进一步明确旅游规划区范围。各乡镇也要及时组织进行本地旅游资源普查,按照“红、古、绿”相融合、观光休闲度假相促进、经济社会生态相统一的要求,在符合《县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2009—2025)的前提下做好本地的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并切实予以落实。今后,任何旅游开发项目都必须符合《总体规划》要求,必须在《总体规划》的原则下编制好项目控制性详细规划,经县政府审议、上级有关部门审批后,方可实施。同时,加强旅游规划管理,强化执法监督力度,未经旅游部门审核同意的,在旅游规划区内从事的建设项目和活动,有关部门一律不予办理相关手续。否则,将依照相关规定对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严肃查处。

4.狠抓旅游产业项目建设。着力策划好梅关风景区、丫山风景区、牡丹亭文化公园、三江口自然保护区、河洞温泉漂流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国家矿山遗迹”游览区、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纪念馆、有色金属(以锡、钨为龙头)旅游工艺品等旅游重点项目。各乡镇也要规划一批有潜力、有前景的旅游产业发展项目,保护和利用好旅游资源。同时,建立旅游招商项目库,大力开展旅游招商活动,吸引有实力的战略投资者进行旅游开发。继续实行旅游重点项目“一名县领导牵头、一套政策扶持、一支队伍服务、一笔开发经费跟进”的工作机制,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5.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从2010年起,县政府设立旅游产业发展基金,2010年安排旅游发展专项基金50万元,以后视情逐年递增安排。专项基金由县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调配使用,主要用于编制旅游规划、举办节庆活动、开展旅游宣传营销、旅游网络建设、旅游队伍培训、表彰奖励先进等。

6.加强各部门支持配合旅游产业建设力度。县直各单位要及时向景区企业提供争资金、争项目信息,协助景区企业做好项目申报,争取建设资金。交通部门要抓紧做好旅游公路建设项目规划,积极向上争取资金,进一步改善各景区的交通条件;规划建设部门要在县城内规划游客集散中心、满足游客停车需要的停泊场地、旅游购物娱乐市场和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旅游咨询中心;旅游公路的标识标牌、紧急救援设施、旅游安全设施等按权属关系由行业管理部门督促产权单位统一规划建设;广电网络、电力公司、自来水公司、移动通信、电信等相关部门要按景区规划统一将管线铺设到景区游客中心;林业部门要将景区纳入重点生态环境建设范围,在营林、防火等项目上给予最大倾斜;公安交警部门对旅游客运车辆轻微违章和一般事故,依法从快从轻处理,尽可能减少游客滞留时间。各乡镇也要加大农村生态旅游示范点建设力度,打造一大批与我县旅游整体形象相吻合的生态旅游精品。

三、创优旅游产业发展环境

7.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旅游人才队伍。建立与完善激发创新创业的旅游人才制度。加强旅游管理干部队伍建设,重视对旅游干部的选拔、教育和培养,适当安排旅游行政管理干部到上级部门或知名景区挂职学习。建立旅游人才引进机制,积极引进旅游高级规划人才、高级导游、旅游高级管理人才。同时,通过岗前培训、资格考试、技能竞赛等,提升现有从业人员尤其是导游队伍素质。

8.营造全方位的旅游宣传氛围。抓紧制定对外宣传方案,确定对外旅游宣传品牌,选定我县旅游精品线路,组织精干营销人员,全方位、高密度、多层次地宣传我县旅游;强化客源地旅游宣传,积极与周边县、市尤其是韶关、广州等地主要媒体协作,不断扩大外宣效应。同时,利用梅关景区特殊地理位置优势,与广东省南雄市共同举办赏梅节等活动,走区域联合协作发展之路;县内主要媒体要开辟专栏或时段用于宣传旅游产业,县城出入口、高速公路出入口、车站、323国道线、广场等重要公共场所,要设置大型旅游宣传牌和道路指示标牌;大力开展摄影、绘画、征文大赛及重大文艺、体育交流活动,积极开发旅游电子商务,创建高质量的“旅游网”,择机举办“理学文化研讨会”、“牡丹亭文化研讨会”、“赏梅节”等旅游文化活动,扩大我县旅游知名度。

9.拓宽旅游产业发展的融资环境。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搭建旅游企业融资平台,允许旅游企业通过银行贷款、资金信托、发行企业债券、产业投资基金甚至上市等方式扩大融资。同时,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也应积极为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融资提供信用担保服务。

四、完善旅游产业发展优惠政策

10.完善旅游用地扶持政策。在制定土地利用和城乡建设总体规划时应充分考虑旅游产业发展用地需求,对利用存量土地建设的旅游产业项目,依据有关政策优先办理建设用地供地手续;对以租赁方式取得承包经营权的,土地租金可以按年度缴纳;对利用荒山、荒坡、荒滩进行旅游开发,依法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可以确定给开发单位或者自然人使用,最高使用年限为40年;对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旅游成片绿化用地,在不改变农用地用途和性质且承包农户自愿的前提下,可以依法有偿流转使用。旅游开发项目涉及林地保护范围并改变其用途的,应缴纳森林植被恢复费,依法办理征占用林地审批手续。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利用集体建设用地与开发商合作开发中小型旅游项目。

11.积极支持重大旅游项目建设。对符合我县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经批准,在我县以独资、合资、合作方式新建、扩建的旅游项目(如:旅游景区景点、四星级以上旅游饭店、大型旅游休闲娱乐设施等),省以上行政性事业收费按规定标准的下限执行,市以下行政性事业收费实行零收费;服务性收费给予减半征收。固定资产投资额在1亿元人民币以上的项目,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予以扶持。大力支持高星级宾馆、餐馆建设,鼓励在风景区中建产权式高星级宾馆。

12.鼓励打造旅游产业品牌。对新获得国家3A级以上的旅游景区,在上级部门奖励的基础上,县政府再给予一次性奖励,具体标准为:3A级景区奖励2万元,4A级景区奖励10万元,5A级景区奖励30万元。对新获评三、四、五星级旅游饭店的分别奖励1万元、2万元、3万元;对评定为市、省、国家级乡村旅游示范点的,分别奖励4000元、6000元、1万元。

13.加大旅游企业扶持力度。重大旅游建设项目在财税政策上享受我县工业园区同等待遇。A级旅游景区、红色旅游景区、获得省级乡村旅游示范点的旅游企业每一纳税年度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包括未通过媒体的广告性支出),不超过当年销售额收入15%的部分可以税前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的纳税年度结转扣除。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究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研究开发费的50%加计税前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对星级以上旅游饭店实行与一般工业企业同等用水价格,三星级以上旅游饭店用电实行比商业用电低0.1元/千瓦时的价格;在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前按实际安装终端数的70%收取有线电视收视费,整体转换后按有线数字电视收视费标准的主终端收费标准的90%收取。支持旅游工艺品开发,对工艺品需要我县标志性建筑、事物模型的,经县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批准,可以免费使用版权。

14.加大对市民旅游就业创业鼓励力度。对从事“农家乐”、观光农业等乡村旅游开发并在农村经营的个体工商户,营业税起征点提高到月营业额5000元。景区农民从事旅游业可获得一次性免费职业技能培训。景区农民个体工商户,依法登记后可按相关规定获得2-5万元的小额贷款并享受50%的财政贴息;景区农民登记求职者,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为其免费提供职业介绍。对传统工艺美术制作和销售旅游商品的给予税收支持。对在新增加的岗位中,当年新招用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独立核算的旅游服务企业,经地方税务机关审批的,按实际招用人数予以定额依次扣减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企业所得税优惠,定额标准为每人每年4800元。

15.加大对旅行社的扶持力度。吸引境外、县外经营规范、有实力的旅行社到我县开办合资、独资旅行社或分社。外省市旅行社年组团到每新增1万人次给予奖励1万元;鼓励本县旅行社与周边县市旅行社加强沟通与联络,本县旅行社年地接游客每新增2000人次给予奖励2000元;年地接境外游客1000人次以上的给予每人次5元的促销补助。新办旅行社前三年按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为参照,由县财政按受益的50%给予奖励。

五、强化旅游产业发展组织领导

16.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县委分管领导为常务副组长,县政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县直有关部门和相关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着重研究和协调解决全县旅游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抓好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相关政策的落实。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县旅游局),办公室主任由县旅游局局长兼任,负责协调组织各有关部门、乡镇开展工作。同时,成立景区建设服务小组、旅游宣传促销小组两个工作机构,专门负责各景区的建设和对外宣传旅游产品等工作。重点旅游乡镇也应相应建立旅游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旅游产业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明确旅游兼管领导,指定工作人员,建立目标落实责任制。

篇10

2009年,全区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及第三产业发展工作要认真贯彻区委二届六次全委(扩大)会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当好排头兵,工作创一流”的总体要求,坚持项目为纲、民生为本,围绕做大做强三大经济、突显四大产业、推进五项工程、实现四个增收的总体思路,加快项目建设步伐,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确保“116”工作计划全面完成。

(一)主要指标

1、辖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8.98亿元,增长22%,其中:市区完成28亿元,增长17%;区属完成23.61亿元,增长22%。

2、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25.84亿元,增长7.5%。

(二)工作计划

1、项目建设

2009年全区计划实施50万元以上各类建设项目194项,总投资81.32亿元,当年计划完成投资20.77亿元。计划实施重点建设项目160项,总投资80.58亿元,当年计划完成投资20.19亿元。

按建设性质划分:续建39项,总投资22.89亿元,当年计划完成投资8.04亿元;新开92项,总投资29.71亿元,当年计划完成投资12.15亿元;前期29项,总投资27.98亿元。

按投资规模划分:亿元以上项目20项,总投资55.68亿元,当年计划完成投资8.35亿元;千万元以上项目89项,总投资77.27亿元,当年计划完成投资17.4亿元。

按行业划分:工业项目13项,总投资10.93亿元,当年计划完成投资2.58亿元;农业项目35项,总投资2.92亿元,当年计划完成投资1.29亿元;城建商贸项目55项,总投资32.25亿元,当年计划完成投资12.82亿元;交通能源项目4项,总投资1.21亿元,当年计划完成投资1.09亿元;旅游项目7项,总投资2.81亿元,当年计划完成投资1.58亿元;社会事业项目14项,总投资2.31亿元,当年计划完成投资0.68亿元;公检法司项目3项,总投资0.17亿元,当年计划完成投资0.17亿元。

2、招商引资

全年计划洽谈各类项目100项,签约50项,招商引资到位资金7亿元以上。

为了确保上述目标任务的完成,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落实目标,靠实责任。对全区重点建设项目继续实行县级领导包扶和部门(乡镇、开发区、工业园区)目标管理责任制,使每个项目都有一名领导包抓,一个责任单位牵头,明确项目进度要求和投资完成量,把项目建设任务落到实处,确保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目标任务的完成。

2、强化督查调度,全力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按照续建项目抓进度、审批项目抓开工、新开项目抓建设、前期项目抓到位的总体要求,继续坚持重点建设项目月调度、月分析、月通报制度,抓好全区重点项目的调度管理,督促各项目责任部门和乡镇努力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最大限度的发挥投资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

3、规范项目管理,搞好协调服务。认真贯彻落实国省投资体制改革精神,规范项目审批、核准和备案程序。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规范新开工项目管理的通知》要求,落实新开工项目的八项条件,建立发改、建设、规划、国土、环保、统计等部门的联动机制,明确工作程序和责任,在产业政策、市场准入、用地审批、环评、能评、安全等方面,严格按程序办事,把好项目质量关和准入关。对于区上的重点建设项目和符合政策规定的项目,加大协调配合和支持力度,主动帮助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4、加快前期工作进程,加大投资争取力度。近期,抓住国省确定2009年投资计划的时机,积极跑上去汇报衔接,促使城区供水扩建、四十里铺供水工程、廉租住房、通乡油路等一批已有投资意向的项目尽快落实投资,下达计划,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规划项目启动实施。同时,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围绕三大经济、四大产业和五项工程,在煤电产业开发、农副产品加工、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方面,调研论证一批项目,积极向上汇报衔接,争取更多的项目进入国省投资计划盘子,确保年内争取国省投资比上年增长20%以上。按照区委、区政府的要求,将项目前期工作目标任务分解下达给各有关部门和乡镇(开发区、工业园区),确保年内调研储备60个以上前期项目,不断充实项目库。

5、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一是认真落实“一项一议、一商一策”的招商引资制度,做到执行政策零折扣、部门服务零距离、生产经营零干扰,努力营造尊重企业家、尊重创业者、尊重一切外来客商的良好社会环境。二是建立崆峒区招商网站,印制投资指南。把招商项目、办事程序、收费依据、收费标准等客商需要了解的信息汇编成册,在网上,努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不断提高办事效率。三是创新招商方式。抓住全国乡镇企业中小企业东西合作经贸洽谈会在我市举办的大好机遇,搞好节会招商。积极探索领导干部推动招商、专业队伍招商、以商招商、专项招商、定点招商等招商引资方式,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四是完善激励机制。按照区委、区政府的要求,继续落实县级领导、经济综合部门、各乡镇招商引资工作责任制,把招商引资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具体责任人,使各级肩上有担子、手头有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快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对招商引资工作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对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单位和个人予以处罚。

二、请求区委、区政府协调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