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业发展报告范文

时间:2024-01-12 17:41: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智慧农业发展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智慧农业发展报告

篇1

期以来,中国农业可以归纳为四个字――“靠天吃饭”。这既道出了农业生产的规律,也说出了农民心中的无奈。

农业是中国重要的战略性基础产业,中国的农业事关全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粮食安全。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之下,近年来,中国农业正试图打破“靠天吃饭”的魔咒。

近日,由农业部与世界银行共同实施、由全球环境基金资助的“气候智慧型主要粮食作物生产项目”在北京启动。

事实上,气候智慧型农业项目已经在喀麦隆、赞比亚等非洲国家和越南等东南亚地区开始实践,并初步取得了成效。中国加入气候智慧型农业项目,可以让中国农业以更为积极的态度应对气候变化,也以更主动的行动保障粮食安全和发展现代农业。同时,气候智慧型农业项目在中国的尝试,也面临着机遇与挑战。

农业的双重角色

在气候与农业的相互关系中,农业具有双重角色。

一方面,农业是气候变化影响最直接的行业。2009年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IFPRI)公布的一份预测结果显示,如果全球变暖趋势得不到控制,2050年将发生全球规模的粮食减产以及物价高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今年的第5次评估报告中也指出,增温2℃或更高,会对热带和温带地区的小麦、水稻和玉米的产量产生负面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很大,如果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不积极应对,那么将有很严重的后果。”江西财经大学国贸学院教授李秀香表示。

为什么气候的变化能给农业生产带来极大的不稳定性?

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李茂松看来,有三大因素。

“第一,农业是有生命的产业,无论种植、畜牧、养殖,对象都是有生命的有机体;第二,农业生产过程具有不可逆性,进入某一生产阶段之后就不能再从头开始;第三,农业生产系统整体上是开放的,并没有自我调控的机制。”

另一方面,农业也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农业各相关领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约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在中国,农业生产活动占全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1%。

为了更好地应对日益剧烈的气候变化,2010年10月28日,在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表的报告中,“气候智能型农业”第一次被提出。

联合国粮农组织对“气候智能型农业”的定义是:能够可持续地提高工作效率、增强适应性、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可以更高目标地实现国家粮食生产和安全的农业生产和发展模式。

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气候智慧型农业旨在走高产高效低排放的农业之路。

农业部科学教育司副司长、“气候智慧型主要粮食作物生产项目”国家项目办主任王衍亮在项目启动仪式上指出,气候智慧型农业将探索如何在确保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的同时,又做好农业的节能减排。

事实上,为了加强对气候变化的应对,学界曾提出过“低碳农业”“循环农业”及“绿色农业”等多种农业发展模式。

相比之下,气候智慧型农业的发展模式是一个更为综合的概念。“气候智慧型农业是一个更高层面的农业发展形态,是在以前发展理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以更高的标准、智能化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发展模式。”李秀香说。

作为一种新的农业发展模式,李秀香认为,气候智慧型农业项目更强调减排性、适应性和高效率。“首先是运用智能技术达到农业减排目的,减少二氧化碳、甲烷和一氧化二氮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农业对气候的影响;其次是运用智能技术使农业适应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例如运用物联网、传感及云计算等技术实现对农业生产、储存、加工和销售以及包括气候、土地和水资源等在内的农业生产条件的智能化监测、控制和管理。此外,这个概念还强调了高效的农业政策。”

据悉,在中国粮食主产区试点的“气候智慧型主要粮食作物生产项目”,将通过引进国际气候智慧型农业理念和技术,重点开展减排固碳的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提高化肥、农药、灌溉水等投入品的利用效率,增加农田土壤碳储量,减少作物系统碳排放。

“以前的概念往往只侧重某一个方面,气候智慧型农业是对之前众多发展理念的融合、创新和超越,且更强调智能技术的运用。总的来看,如果智能化工业被称为工业4.0,那么气候智慧型农业就应该是农业4.0。”李秀香说。

国外探索与中国经验

虽然气候智慧型农业的概念提出时间不长,但是在国外农业发达国家,一些应对或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已经开始了探索之路。

以越南为例,其北部地区普遍种植玉米,气候变化致使当地的土壤侵蚀不断加剧,在越南开展的气候智慧型农业项目引进了咖啡和茶叶等多年生作物,借此种方法保持水土。

“IPCC根据全世界的科学研究的现状提出了三个环节。第一是论证,识别气候变化的风险,并且把它纳入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中;第二要分析适应技术,选项识别、风险评估、评估权衡;第三是实施,实施以后再认识。”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林而达表示。

在实践中,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及部分欧洲国家,在农业的减排固碳方面已经颇有经验。

“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往往会采用轮耕、休耕增强土壤的固碳能力,在农田的周围,还会保留农业湿地,同时,间隔耕种也是一种减碳防虫的好经验。”李秀香说。同时,国外也正在探索实施更为高效的农业政策。

“例如天气指数保险政策。”李秀香说,“即把直接影响农作物产量的气候条件损害指数化,以客观的气象要素阀值,如温度、降水、光照和风速等,作为理赔依据。如果发生农业灾情,以往要查清损失后,再给予补偿。实际上,要查明损失十分困难,而天气指数保险则高效得多,譬如若水稻低于-5℃,损失就会发生,那么,天气预报(-5℃)就成了理赔依据,无须损失调查。”

李茂松认为,与国外的经验和探索相比,其实中国的农业文明早就阐释了气候智慧型农业的精髓。“二十四节气就告诉我们什么时间应该做什么事情,二十四节气名称上就有适应气候变化特征的经验的总结。”

“我们中国有句话叫‘顺天时应地利’,其实这就是气候智慧型农业的含义,不要与自然规律作对,不要与自然为敌,而要趋利避害。”

发展瓶颈

2013年2月,气候智慧型主要粮食作物生产项目获得批准。

中国中部地区的两个产粮大县――河南省叶县和安徽省怀远县成为了该项目在中国的两个示范区。本项目利用世界环境基金的510万美元,项目县按1∶5配套,项目总资金为3143万美元。

据悉,项目从2015年年初正式实施,为期5年。目前,叶县和怀远县已经开展了项目的筹备工作,在地方农业部门的网站上,该项目的移民安置政策框架、环境保护实施规程以及病虫害管理计划文件已经公布。

今年3月,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对叶县和怀远县两地进行了深入调研,了气候智慧型农业项目的《社会影响评估报告》。报告指出,在叶县和怀远县分别划定的5万亩项目区内,所涉的社会因素较为复杂,可能将面临劳动力女性化和老龄化、村级组织化程度低、科技意识和环境意识不高等制约因素和潜在社会风险。

针对项目开展可能面临的障碍,报告提出了以开展培训、加强技术服务、采取激励措施、明确资源分配为主要原则的十几条对策。

气候智慧型农业项目对粮食安全、节能减排和气候适应“三赢”提供了新的途径,但是项目在中国真正的生根发芽,还面临着切实的挑战。

“现在主要的问题一方面在于农业智能技术人才短缺,技术推广和综合利用跟不上。”李秀香说,“另一方面,农村气象预报设施以及智能技术设备普遍较少,仅防灾减灾都难应付,若实现智能生产与管理则更难,这也正是发展气候智慧型农业的桎梏。”

“一家一户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状态,也对气候智慧型农业项目的推广有一定的束缚,不过现在土地确权之后,土地能够向大企业和大经营户集中,对发展气候智慧型农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李秀香表示。

链接

中国粮食主产区的气候智慧型项目

本项目由环球基金会(GEF)出资,中国农业部和世界银行组织实施,符合GEF的第5个操作计划的目标(即克服提高能效和节能方面的障碍),将通过推广农业主要投入品节约技术和农业土壤固碳增汇技术促进中国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有效降低主要农业投入品的投入,实现高效使用,进而实现农业N2O等温室气体减排。

项目包含的活动针对提高农业粮食作物生产减排和增加土壤固碳碳汇以及促进农业减排增汇技术的广泛应用。项目将与环球基金和联合国开发计划资助的终端能效项目(EUEEP)以及中国政府正在推行的“农业农村节能减排”的政策相得益彰。项目建议方在开展能力建设活动时将与EUEEP的相关活动协调。项目还将与参与农业节能增汇技术研究开发和农业节能减排技术政策设计的中央和地方政府机构紧密协调。

该项目选择我国主要粮食生产区,确定安徽省怀远县和河南省叶县为项目区。安徽省怀远县为水稻―小麦种植模式,项目村12个,初步确定水稻和小麦面积均为5万亩。河南省叶县为玉米―小麦生产模式,项目村28个,初步确定的玉米和小麦面积均为5万亩。

项目内容

1.技术示范与应用

2.政策应用与创新

3.知识管理

4.激励机制与能力建设

5.项目监测与评估体系

篇2

关键词:四化同步;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1

党的十报告提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推进“四化同步”,先导是抓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核心是抓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良性互动,基础和难点是抓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相互协调。围绕这三个方面,我们进行了广泛调研并形成了调研报告。现报告如下。

一、淄博市 “四化同步”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从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发展看,淄博市信息产业发展较快,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不深,在各行业各领域运用不够,对工业化、城镇化的推动力仍显不足。一是信息化与产业发展融合度较低。二是光网城市、无线城市和地理基础数据库建设滞后,信息基础设施、信息技术普及和信息消费水平的城乡差距较大,信息化在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公共安全、城市交通等领域应用不够,智慧城市建设任重道远。

(二)从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良性互动看,淄博市处于工业化中后期,但工业化质量不高,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够协调,以工立城、以工促农的带动力仍然不强。国际上通常采用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的比值来衡量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状况,比值越高,表明工业化对城镇化的贡献越大。

(三)从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看,近年来淄博市城镇化发展较快,但城乡二元结构与城市二元结构并存,产与城、城与人在空间布局和时间进程上不够同步、不够协调,城镇化为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创造需求的空间有待深度拓展。

二、推进“四化同步”发展的对策建议

推进“四化同步”发展,必须抓住先导,扭住核心,铸牢基础。

(一)全面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

要在全面提升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推进信息化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信息技术对企业能力的全面提升和在各领域的广泛运用,构建新型工业化的核心竞争力。

1.推进信息化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主导行业、生产业、新兴产业和现代都市农业的深度融合,建立绿色化、智能化、服务化的现代产业体系。改造提升以汽车、石化、机械装备、冶金建材、食品加工等主导或特色产业,推进设计数字化、生产自动化、产品智能化、管理网格化、商务电子化,做大“淄博制造”。融合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引导企业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化应用产品,做活“淄博创造”。

2.推进信息技术对企业能力的全面提升。实施企业能级提升示范工程,推进信息技术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和产业链协作能力全面升级。要特别着力提升主导产业链协作能力,围绕装备制造、汽车、电子信息等协作性强的主导产业,建立产业链协同设计、协同物流、协同商务等信息平台,实现产业链龙头企业与配套商、分销商、客户等在产品开发、物流配送、商务交易等方面的集成优化运行,提升综合竞争力。

3.推进信息技术多领域广泛运用。着力推进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信息技术在城镇建设、社会事业等各领域的广泛运用,努力建设以智慧基础设施体系、智慧产业体系、智慧服务体系为基本要素的“智慧淄博”。

(二)深入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

要构建与生产力布局相匹配的市域城镇体系,让工业化创造的社会供给与城镇化激发的社会需求有机衔接。

1.推进产业布局与城镇布局双系调整。要把市级战略功能区、工业集中发展区和现代服务业聚集发展区作为淄博市推进“四化同步”的战略支点,充分利用工业园区规划调整的契机,重点关注第三圈层县市主导产业布局和一般乡镇产业空心化问题,形成主导产业功能区、配套产业园、特色产业点梯级联动的市域现代产业空间新布局。

2.推进旧城改造与新区建设双核共兴。中心城区和天府新区作为主城,应着眼于面向全国和全球集聚、配置资源,凸显其在淄博城市群和市域城镇集群中的核心引领功能。作为新区,应理顺管理体制机制,加快建设直管功能区和新川创新科技园、电子信息产业园、国际汽车城等一批核心起步区,努力打造世界级的高端产业基地,建设国际化现代新城区。

3.推进县城与重点镇多极支撑。14个县城和34个重点镇应着眼于在市域内集聚和配置资源,承担县域经济发展和就近吸纳农村人口的任务,凸显其在县域经济中的支撑功能。要大力实施“县域经济倍增”和“重点镇财政收入超千万”行动计划,壮大特色产业,培育龙头企业,发展优势项目,最大限度发挥现代产业的规模集聚、辐射带动效应,建设一大批工业重城(镇)、商贸大城(镇)、旅游名城(镇)。

(三)持续推进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1.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按照 “农工贸旅一体化、产加销服一条龙”的要求,促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生产。抓好十大优势特色农业发展及示范区建设,突出发展高端种业、生态有机高效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及观光农业,提高农业比较效益。

2.实施“富民强村”行动计划。鼓励农村在土地确权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区股份合作等新型合作经济组织。以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多形式发展现代农业和二、三产业,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

篇3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升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开展乡村建设行动;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巩固拓展扶贫支援成果。和大家分享的2021工作措施报告小标题素材汇总资料,提供参考,欢迎阅读与关注。

2021工作措施报告小标题素材汇总一

(一)坚持不懈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为转型出雏型创造良好条件。

抓好疫情防控重点环节和能力建设。

健全疫情防控和风险化解机制。

加强经济调节和政策储备。

(二)突出创新核心地位,加快产业高质量发展。

大力培育一流创新生态。

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未来产业。

推动基础产业转型升级。

加快智能化改造步伐。

促进文旅康养融合发展。

支持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

(三)把握扩大内需战略基点,主动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

促进消费回暖升级。

推动外贸增量提质。

(四)坚定不移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持续释放蹚新路动力活力。

实施碳达峰、碳中和山西行动。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创新机制推进太原都市区一体化发展。

深化财税金融改革。

实施市县转型综合配套改革。

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五)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推动农业“特”“优”发展。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深化农业农村改革。

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六)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和竞争力。

启动实施城市更新九大工程。

加快推进大县城建设。

(七)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加快建设美丽山西。

深入推进“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修复治理。

巩固拓展污染防治成果。

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八)持续用力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拥有高品质生活。

促进就业增收。

构建优质教育体系。

加快健康山西建设。

加大社会保障力度。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

(九)深化“三零”创建和依法治理,为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保障。

坚持不懈抓好安全生产。

推进更高水平平安山西建设。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十)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旗帜鲜明讲政治。

建设法治政府。

打造“六最”升级版。

推进廉政建设。

狠抓工作落实。

2021工作措施报告小标题素材汇总二

(一)深入推进高质量发展。

1.加快提升自主创新原始创新策源能力;

2.加快构建现代工业产业体系;

3.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4.加快实施碳排放达峰行动。

(二)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

1.全力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

2.全力打造紧凑活力“津城”和创新宜居“滨城”。

3.全力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区域商贸中心城市建设。

4.全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三)着力实施高效能治理。

1.坚决维护国家安全。

2.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3.注重实施精细化管理。

4.注重提升智能化水平。

5.注重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

(四)全面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1.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

2.深入推进市场化改革。

3.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4.深入推进科技体制等改革。

(五)努力提高群众生活品质。

1.进一步发展社会事业。

2.进一步提升市民群众绿色幸福感。

3.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全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切实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切实把法治建设推向纵深。

切实把能力建设抓紧抓实。

切实把作风建设贯穿始终。

2021工作措施报告小标题素材汇总三

(一)强化创新核心地位,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着力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更大力度推动“三城一区”融合发展;

建设国际一流人才高地;

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生态。

(二)高标准推进“两区”建设,推动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

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大力支持金融业开放发展;

持续深化4.0版营商环境改革。

(三)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构筑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以数字化引领高精尖产业发展;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和创造新需求;

全面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四)坚定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提升京津冀协同发展水平。

开展新一轮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

高质量建设城市副中心;

构建更加紧密的协同发展格局;

(五)深入落实城市总体规划,切实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做好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工作;

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深化交通综合治理;

坚定不移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提高基层治理效能。

(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提升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开展乡村建设行动;

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

巩固拓展扶贫支援成果。

(七)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做好首都文化这篇大文章。

提高城市文明程度;

擦亮历史文化“金名片”;

增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大力发展现代文化产业。

(八)持续改善生活品质,让人民群众更好共享发展成果。

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不断提升教育发展质量;

积极做好就业增收和社会保障工作。

(九)牢牢守住安全发展底线,确保首都和谐稳定。

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提升城市安全保障能力;

推进平安北京建设。

(十)持之以恒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全面提升政府服务能力和水平。

强化政治引领;

严格依法行政;

增强政府效能;

篇4

【关键词】文山州 “互联网+”计划 三七产业

一、“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提出

2015年6月24日,继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后,我国又出台了《“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将发展“互联网+”上升为国家战略。“互联网+”的含义及其模式可以概述如下:

(一)“互联网+”的含义

“互联网+”强调发挥互联网这种媒介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作用,将近年来互联网发展的成果推广应用到经济发展中,通过虚拟经济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并最终转化为成产力。

(二)“互联网+”的发展模式

借助互联网新技术和通信平台,实现互联网技术与国民经济其它行业的跨界融合与升级优化,形成新的产业发展模式。

因此,“互联网+”的提出与实施已经不仅仅是技术领域的革新,而是政府决策方式、产业经营模式、企业思考方式等诸多意识领域的创新与变革。例如,将“互联网+”融入工业发展领域,推动工业制造的发展,提升制造业的信息化水平;“互联网+”融入农业发展领域,提升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效率,拓宽农产品宣传方式等。

二、文山州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研究

云南省文山州是参与三个区域性经济合作的“桥梁”、“纽带”和“桥头堡”,在“建设云南面向泛珠三角和东盟开放新高地”的战略规划发展过程中,积极响应国家提出的“互联网+”行动计划,不断出台各项措施参与“互联网+”建设过程中。

2015年8月,文山州人民政府就与中国电信云南分公司达成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贯彻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在文山州发展的四大领域九大应用中,加快“互联网+”技术的推广应用,以推动文山州的产业转型,拉动文山州经济发展。在后续发展过程中,要加快“互联网+”行动计划,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

(一)推动“互联网+”在农业领域深度融合

文山州地理位置优越,北回归线东西横穿境内,气候条件好,因此农业发达,特色资源丰富,三七、八宝米、辣椒、草果、八角、华红李、糖房蜜桔等农产品在国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因此,推广“互联网+”发展的重点,应该加快互联网技术与农业领域的深度融合。

具体地说,政府应当加大帮扶力度,鼓励农产品发展网上期货交易、大宗农产品电子交易和网上交易,帮助境内的知名农产品打响知名度,通过互联网加大宣传力度,借助互联网拓宽交易平台。同时要在广大农户中大力宣传“互联网+”相关知识,鼓励农户们多学习互联网新知识,并将之应用到农业生产中,进行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分享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机遇。

(二)扶持“互联网+三七产业”发展

三七是文山州最具盛名的农产品,目前,文山州在三七种植方面已经达到规模化种植、区域化发展,特安呐、金不换、苗乡、七花等四家公司的三七种植GAP基地通过国家食药监局的认证,很多企业也参与了云南省文山华信三七合作社,发展前景良好,但三七产业的发展与互联网技术融合度尚不高。

因此,应当依托“互联网+”战略发展机遇,推动三七产业升级,树立互联网平台商业思维,将三七产业链的生产、供货、销售、用户等环节紧密联合起来,整合三七产业的种植、加工、销售资源,打造三七多边交易链,推动传统的电子商务向O2O线上线下协同的新型电子商务模式转变。此外,移动互联网时代新兴的“微信”、“微博”等传播媒体,也可以用来进行三七文化内涵、养生价值的传播,提高文山州三七产业的知名度。

(三)以信息化加速推进文山州工业化进程

目前,文山州已经加入了由云南省与中国电信合作的“宽带中国”战略建设,并成为中国电信云南分公司的重点业务拓展领域,“宽带文山”建设的信息化发展前景良好。根据中国电信云南分公司公布的数据,2015~2020年将累计投入15亿元,用于“宽带文山”的4G业务、宽带光网和云计算服务等“互联网+”基础设施和平台建设,这为文山州的工业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同时“互联网+”在工业化进程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对工业生产的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服务化领域都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此外,O2O商务、大数据分析、物联网、掌上应用等“互联网+”技术在工业企业的市场营销、战略决策、品牌宣传等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

(四)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建设

电子政务建设是“互联网+新兴服务”领域建设的重要内容,电子政务的建设与优化有利于打通部门间信息壁垒,借助数据库技术、数据共享技术、信息化技术等,能够驱动地方政务的办公方式创新,打造“高速、智能、泛在”宽带光网络,通过云计算技术重构电子政府基础设施。

此外,对文山州内跨域互联网的带宽进行扩容,还能够加强通信枢纽交换机的通信能力,从而打造“互联网+96128”门户,推动“互联网+政务”落地实施。

(五)推动重点行业“互联网+”项目实施

文山三七智慧产业园是“互联网+”项目的成功典范,未来文山还应该聚焦行业内的重点领域需求,引进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整合多方资源,在“互联网+旅游”、“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智慧家庭”等领域,推动重点行业的“互联网+”项目落地实施,实现文山境内物业、安全、交通、环保、医疗、教育等领域的智慧化管理,促进文山州的“产城融合、智慧互联”建设发展。

三、结语

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为人类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红利,各地政府也纷纷出台行动计划,以抢占政策发展先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在此背景下,文山州应当加速建设“互联网+”行动计划,平稳推动“宽带文山”建设,引领文山向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当前农业面临的挑战

报告指出,几十年来,农业科学一直关注如何通过新技术开发来促进生产,不但实现了大幅增产,而且实现了大规模农业耕作的低成本化。但这一成功是用高昂的环境代价换来的。它没有解决发展中国家贫困人口的社会和经济问题,这些人通常从促进农业生产中获益最少。

当今世界发展极其不平衡,自然资源的利用不可持续,气候变化的影响日益恶化,贫困和营养不良一直存在。食品质量低劣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肥胖和心脏病等慢性病增加。农业与这些密切相关。报告认为,现在应重新审视农业知识和科技在实现公平和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重点必须转向不同生态系统中的小农业的需求和需求最大的区域。这意味着要改善农村生活条件,赋予被边缘化的利益相关者权利,保护自然资源,增加生态系统提供的多重利益,考虑不同形式的知识,并为农产品提供公平的市场准入制度。

生物技术能否有助于满足不断增长的食物需求

一些传统的生物技术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如发酵面包或酿酒技术。现代生物技术利用转基因技术改变了生物体的遗传密码。这些技术已经被产业界广泛应用,例如生产酶。但生物技术的许多应用仍存争议。新技术被迅速开发出来,而环境、健康风险和利益的长期评估往往很滞后。这加大了投机性和不确定性。

取得转基因专利权的可能性或许会吸引农业研究投资。但它还往往会集中资源所有权,抬高成本,抑制独立研究,并破坏当地农业实践,这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尤为重要。它还可能意味着出现新的不利因素,如转基因作物可能会扩散到附近的农场。

气候变化如何威胁农业报告指出,农业以多种方式影响气候变化,例如通过把林地转变为农田和释放温室气体。反之,气候变化目前可能会对农业所依赖的自然资源造成毁灭性破坏。在世界很多地方,全球变暖的效应已经显现。在一些地区,适度变暖可以略微增加农作物产量,但总体来看,负面影响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洪水和干旱变得更加频繁和严重,可能会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并增加发生土地和水纷争的风险。此外,气候变化还有助于有害物扩散和物种入侵,而且可能会扩大一些疾病的地理范围。报告认为,一些土地管理方法有助于减缓全球变暖。这些方法包括植树,恢复退化土地,保存自然栖息地,并加强土壤和肥力管理。可采取的政策包括针对植树、减少森林砍伐和发展可再生能源的财政激励措施。未来,农业和其它农村活动必须被纳入国际气候变化相关政策协议。

传统知识能否对农业做出贡献

很多有效创新的产生具有局域性,这些创新的基础是本土和当地社区的知识和专业技术,而不是正规的科学研究。传统上,农民采取的是有益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当地和传统的知识已经被成功地用于一些农业领域,如野生树种驯化、植物育种以及土壤和水管理。报告建议,科学家们应与当地村落密切合作,而传统实践应在科学教育中受到高度关注。应该努力去记录和评估当地人民的知识,并且在更加公平的国际知识产权法律之下对此加以保护。

农业如何能够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

篇6

关键词:“互联网+”;农科类院校;研究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0-0121-02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成熟,尤其是当下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学校建设及教育教学产生了深远影响。2015年,“互联网+”写入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这意味着“互联网+”正式被纳入顶层设计,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这一计划也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与认同。同年7月1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其中,农业是“‘互联网+’行动”的核心领域之一。通过互联网与传统农业进行深度融合,构建依托互联网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发展精准化生产方式,培育多样化网络化服务模式,努力打造“信息支撑、管理协同,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升级版。这些都充分说明互联网在推动国民经济稳步健康发展中必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农科类院校如何利用互联网优势来实现本科人才培养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以及更加有效地服务三农成为热点问题。本文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体会,在互联网+农科教育教学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思考。

一、互联网时代下的信息化教育

教育现代化必须依靠教育信息化,这是不容怀疑的。如果把互联网仅仅理解成一种新的工具,那么我们就无法真正发挥互联网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作用。互联网本身并不能改变教育,但它可以为教育教学改革服务。在互联网时代,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的重要教育政策。发达国家十分关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积极进行信息基础建设,许多国家都已建成了教育信息网络。此外,国外政府和教育部门也积极推行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如日本的第五代、第六代计算机教育网计划,美国ISW引入教育领域,欧盟的“尤里卡计划”,韩国的“虚拟大学”等。我国于1989年颁布了《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规划纲要》,1993年开始搭建科研计算机网和中国教育网,2000年开始普及并推行教育信息技术。信息化教育发展至今,我国已经将其发展提升至战略高度。虽然我国教育信息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国外教育信息化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依托现代科技发展,随着学习方式的改变,教师与学生的成长方式也随之改变。以往“一所学校、一位老师、一间教室”的传统教育正在向“一张网、一台终端,学校任你挑、老师由你选”的“互联网+教育”模式演变。

二、农科类院校的互联网思维

1.互联网+农业。“互联网+”现已在我国进行的如火如荼,并已经改造和影响了多个行业,当前耳熟能详的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在线旅游、在线影视、在线房产等行业都是互联网的杰作。当农业遇上互联网,会发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互联网+农业”到底是概念还是出路等问题仍在热议。2015年7月1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其中,农业是互联网行动的核心领域之一,通过互联网与传统农业进行深度融合,构建依托互联网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发展精准化生产方式,培育多样化网络化服务模式,努力打造信息支撑、管理协同、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升级版。“互联网+农业”是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的跨界融合,是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现代农业新产品、新模式与新业态。虽然在这条发展的路上仍面临着许多的问题,例如部分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农业数据资源的利用率低以及深度融合的问题。此外,还有认识上的偏差,片面认为“互联网+农业”就是农业电商。农科类院校作为现代农业人才培养的摇篮,要把互联网思维嵌入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努力做好专业与农业产业对接、课堂与企业单位对接、人才规格与社会需求对接。

2.互联网+农科教学。农科类院校的专业课程大多是多学科交叉,对实践能力要求强,学生既要把专业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又要具备创新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此外,农业生产周期长,易受环境、天气等因素影响,农科教学受到多方面影响,自然教学效果会不尽如人意。进入21世纪,农业正在转入信息化、精准化、智能化阶段,农科类院校的教学也应引入互联网思维,借助新媒体技术,解决以往因农业生产与教学不匹配所带来的诟病。在互联网的平台上,学校和教师首先应明确“教”与“不教”的范畴。“教”即教学生自学时出现的难点、最容易出错的点以及学不到的知识点;“不教”即不教学生已经知道的点、学生通过自学能会的点以及教了暂时也不会的知识点。在这样的前提下才能高效地利用课堂与互联网平台。其次,充分借助新媒体技术,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打造网络教学平台。譬如不同水稻种植区的高产栽培管理技术学习,既可以以文本、图形图像等形式展现,又可以邀请所在不同区域的高校专业教师在平台上实时实地的为学生解疑答惑,运用现代手段凸显不同水稻种植区高产栽培管理技术的异同点,让学生及时更新和补充信息资源,还可通过与素未相识的不同高校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增进学术交流,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第三,信息化的今天,互联网为我们重建课堂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例如学习过程与整个作物生长发育过程进行数据形式化采集和描述,对其进行大数据挖掘和分析。教师通过这些数据和分析结果,可以即时进行教学控制与教学反思,利用互联网整合大量的资源为学生学习服务,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学生也可以尽快发现学习中的不足,利用互联网真正实现个性化和多元化学习,进而提高学习水平。由过去教师缺乏数据支撑只顾盲目狂轰乱炸式教育教学方式向通过数据分析,更有针对性地满足学生个性化需要转变。这类智慧化学习可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量身定制的学习指导方案。

3.互联网+农科人才培养。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等因素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重视。目前,农科人才培养模式往往倾向于学科化、基础性和研究性,农科类院校所能提供的专业素质培养和创新环境有限,学生的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和提升,从而造成农科类院校毕业生在专业技能、创新素质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方面与市场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要推进“互联网+农科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首先要让农科学生清醒认识“三农”特点”:农业具有区域性、鲜活性、季节性、突发性等特点;农村具有分散、支付困难、基础设施差等特点;农民的特点是意识不到位、素质差、文化水平低等。“三农”问题历来是国家重点关注的问题,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至关重要。近年来,我国农业经济稳步发展,新农村建设及农民生活都有很大改善,但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也很多,在互联网时代,农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那么,这些问题中哪些可以借助现代互联网技术得以解决或缓和,在思路和方法上引导学生去思考和实践。例如:在种植管理环节,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类似“私人医生”的“私人专家”在线咨询;在生产与销售环节,由传统的以产定销转为以销定产的基于互联网的订单农业。其次,通过互联网平台和新媒体技术开展不同层次和区域的学术讲座、论坛、在线咨询、短期培训、与用人企业单位互动等多样化活动,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本专业、跨专业、跨校、全国性乃至国际性的交流活动,形成一种有利于学科交叉和知识碰撞、宽松和谐的创新人才培养氛围,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符合要求的创新人才。第三,在互联网时代,农科类院校应本着“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融合,专业教学与实践能力相融合”的原则积极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例如,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建立基于企业问题的学习模式,强调把专业知识学习设置到复杂的、真正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通过平台上多人多学科的合作来解决农业实际问题;开展“互联网+农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让学生学以致用;再如通过网络订单培养、共建基地等措施,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全方位、无缝对接,形成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解决当今农业面临的一切问题和困难,需要农业人才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原始的创新能力,成为综合型、复合型、通用型人才。互联网教育最大的优势在于可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共享,是对传统教育的有益补充。农科类院校应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工具,创新和发展适应当今潮流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我国农业的发展趋势,把农科教学进一步推向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为培养新型农科创新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之.发展“互联网+农业”推动智慧农业、智慧农村建设[J].经济论坛,2016,(1).

[2]徐伟,洪彬,彭莹,高志强.高等院校农科类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措施[J].江西农业学报,2010,(7).

[3]李玉想.浅谈信息教育技术与农学课堂教学的有机整合[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4).

[4]孔德栋,黄冲平.新媒体时代研究型大学农科创新人才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7).

篇7

关键词:大数据;贵州;产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2.002

产业层次决定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传统产业支撑的经济方式增长乏力,资源浪费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内生动力,合理的产业升级可以促进现代产业体系的建设。因此,必须不断加强产业结构的调整及转型升级。经过近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国内一些发达省份已开始步入工业化后期阶段,而贵州省仍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如何利用大数据兴起的机遇推动贵州省产业优化升级,成为贵州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1 贵州省及国内外大数据发展概况

大数据是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普及和信息增长而产生的新兴产业形态。其概念最早是由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提出来的。2008年末,“大数据”得到美国部分计算机科研人员的认可。2012年3月,美国政府在白宫网站了《大数据研究和发展倡议》,并于3月22日宣布投资2亿美元用于“大数据研究和发展计划”,将大数据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我国大数据起步也比较早。201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了《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其中就提到要大力发展以海量数据存储和数据挖掘为核心的信息处理技术。2013年国内许多互联网企业开始将业务延伸到大数据产业,2013年也成为中国大数据发展的起步之年。2014年政府首次把“大数据”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15年8月,国务正式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具体部署大数据发展工作。

贵州大数据发展开始于2014年。2014年3月,贵州省在北京举办了“贵州・北京大数据产业发展推介会”,吸引北京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到贵州投资或开展合作。之后,贵州建立了数据中心、呼叫中心、大数据交易中心、“云上贵州”、大数据博览会等平台,大数据进入快速发展时期。2016年2月,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都、中央网信办批准贵州省建设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贵州大数据发展得到国家层面的支持。经过两年的发展,2015年,贵州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规模总量已达到2000亿元,已成为贵州经济发展的又一支柱产业。

2 贵州省三次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2.1 第一产业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立体农业特征明显。贵州全省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由于平地少而且地貌性缺水,农业生产方式较为粗放,农业经济收益低下,农产品主要为粮食、油料、烤烟、肉类、水产品等,其中粮食作物所占比重较大,农产品市场化程度低,特色商品农业不发达。2015年贵州省第一产业总产值为1640.61亿元,农业对国民经济发展贡献率仅为6.0%。

2.2 第二产业

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省工业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产业结构也于2010年完成了向“三、二、一”模式的转变。但由于发展条件的限制,产业类型具有明显的资源型特征,工业产品多以初级加工产品为主,高新技术产品、精深加工产品少。在国民经济中,煤炭、电力、化工、建材、酒、冶金等6个行业占据主导地位,其中电力、煤炭行业是贵州传统的支柱产业,装备制造业和深加工产品业还很薄弱(见表1)。

以原材料生产为主的产业结构模式给贵州经济发展带来了一系列不利影响:首先,产品科技含量较低。贵州本地多为资源型产业,这类企业对技术依赖性不强,企业在科研上普遍投入不足,技术创新意识淡薄,生产的产品不仅附加值低,而且面临价格下滑、产销率低的难题;其次,产业链短,产业配套能力差。由于整体工业化水平不高,生产零部件的配套服务企业少,生产成本高影响了吸引投资的力度;最后,名牌产品少。已有的名牌多为发育程度低的药类、食品、酒类产品,品牌经济效应尚未显现出来。

2.3 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对贵州经济发展的贡献突出。2015年,贵州省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714.12|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4.9%,比2014年提高了0.3个百分点;对全省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49.0%,比上年提高了3.1个百分点,而且高于第二产业45.0%的贡献率。较快的增长速度并不能掩盖产业内部结构的缺陷,贵州第三产业虽然比重较高,但第三产业主要靠传统服务业和较发达的旅游来支撑,金融保险、物流产业、科技开发、信息咨询等现代服务业比重较低。

3 大数据在贵州省产业发展中的应用分析

大数据蕴含着技术创新、服务创新等各要素创新,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数据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大数据的意义不在于掌握、储存了多少数据,而在于对这些数据进行整合处理,让数据像其他要素一样进入市场,与其他产业融合迸发出更大的价值。

3.1 第一产业

由于地形、光照及灌溉条件的限制,贵州农业发展一直较为粗放,经济效益也不高。大数据技术为贵州发展精准农业提供了支撑。农业生产对光照、温度、水分、土壤等自然条件有特定要求,而大数据可以对这些指标进行细致评估,并指导农民科学施肥、打药、灌溉和田间作业。大数据可以贯穿农业生产的整个过程,除了给农户种植什么作物、用什么种子、什么时候种植、如何管理提供决策外,大数据还可以让农户及时了解瞬息万变的市场供求和价格信息,并根据市场趋势做出预测和反应,及时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以避免不必要的市场损失,达到利润和效益的最大化。

3.2 第二产业

随着制造业不断向智能化方向转型,信息技术渗透到了工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大数据将有效推动制造模式变革和工业转型升级,成为提升我国制造业竞争力的关键。工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包括原材料的采购、工业产品的设计,生产数据的收集,质量体系的监督,库存产品的跟踪和销售,无不需要大数据技术的支持。此外,与传统的标准化生产不同,现在客户在产品设计上日益趋向个性化,大数据技术能对客户进行个性化服务,通过市场调查和客户的反馈,以定制化产品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3.3 第三产业

近年来,贵州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但信息技术运用并不普遍。在大数据时代,贵州各行业将通过这项技术提档升级。在商业领域,商家可以通过大数据了解市场信息和消费者需求,根据消费者的点击量、浏览量、购买量、兴趣点等信息,对消费者进行精准营销;在医疗领域,贵州本地医疗条件还比较落后,可以利用外地优质医疗资源开展远程医疗,让贵州的老百姓享受到国内最优质的医疗。在医院,医生可以为病人建立电子档案,把患者诊疗过程中所产生的数据储存起来供以后调用;在教育领域,可以让老师更及时获得学生的学习数据和心理数据,使教育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也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和教学手段创新;在金融领域,银行可依据个人数据(收入、消费、兴趣、风险偏好)和企业数据(生产、流通、运营、销售)对客户进行画像,在客户画像的基础上开展精准营销和风险管控。

4 推进贵州大数据与产业发展融合的建议

当前,贵州省面临产业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大数据发展需要其他产业支持,其他产业也离不开大数据。因此,必须及时发现并解决大数据发展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推进促进大数据与其他产业更好地融合发展。

4.1 实施“互联网+”工程

“互联网+”就是利用互联网技术,把互联网和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当今,互联网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推动传统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变革。因此,在“互联网+传统产业”的基础上,要创造出“互联网+”的无限可能,大力推进政务、民生、经济等领域与互联网的融合,积极实施智能交通、智慧物流、智慧旅游、智慧工厂、智慧园区、智慧城市建设,推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移动支付、O2O平台等云应用系统建设,以大数据服务民生、服务企业、服务政府。通过各行业与大数据的深度融合,不断提升全省的创新水平和发展效率,进而也进一步带动大数据产业的发展。

4.2 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和经济发展需要便捷的交通一样,大数据发展也需要完善的信息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包括通信管网、无线基站、中继设备、各级机房以及配套的电源、建筑等设施。贵州已有的信息设施明显不能满足需要,许多地方甚至还没有做到网络信息覆盖。大数据产业需要在诸多信息点采集海量数据,数据结果也要及时反馈到用户。因此,发展大数据首要工作就是完善大数据信息基础设施。在加大政府资金投入的同时,多方吸引社会资金进入,通过不断完善传输网和信息节点建设,打造可靠、安全、大容量的传输线路,提升全省的信息基础设施水平。

4.3 培养和引进大数据人才

人才短缺是贵州发展大数据面临的主要难题。首先,大数据兴起时间不长,国内大数据人才储备不足,处于欠发达地区的贵州在“引智”方面并无优势,同时又面临国内其他大数据基地激烈的人才争夺。其次,大稻菪枰掌握数学、统计学、数据分析、计算机编程等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贵州省内开设相关专业的学校少,人才培养需一定时期的探索。因此,贵州要坚持本地培养和外部引进的方针,依托贵州大学等高校的大数据、物联网、计算机等专业培养大数据人才,并努力从外部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引进人才,聚集一支掌握大数据研究、大数据管理、大数据应用的专业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唐德淼.产业优化升级视角下的经济持续增长动力研究[J].云南社会科学,2014,(4):6366.

[2]王礼全.贵州产业发展趋势分析[J].中国产业,2010,(6):4445.

篇8

在城乡经济发展差距不断加大、粗放型农业产业链价值缺陷不断显现、小规模经营成本投入问题不断受到关注、农村精神文化建设不断落实的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发展有机农业,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在实践中有意识地结合传统农业的特征和农业市场的现代化需求,进行有机农业市场营销探索。在此背景下,文章针对以有机农业为基础的市场营销策略展开研究,以期为推动有机农业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

有机农业;市场营销;营销策略

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用有机肥完全取代或基本取代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等,保证种植业作物生长过程中的营养需要,或用有机饲料完全取代或基本取代畜禽饲料添加剂等成分,满足养殖业畜禽生长的营养需要,进行农业生产的形式就是有机农业,可见有机农业在开展的过程中,通过对生产要素的调整,改变了农作物自身的品质,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进而改善农村的生产力水平、市场竞争能力。但要充分发挥有机农业的作用,需要利用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扩大有机农业的市场影响力。

1有机农业市场营销的必要性

相比传统农业,虽然有机农业也以农业资源为载体,但其在生产的过程中会利用人类的智慧,将传统农业中对农产品、种植环境可能造成污染,影响人类健康的生产要素进行了替换,不仅提升了农产品自身的“绿色”品质,而且与可持续发展观念更加相符,这不仅使产品的整体附加值得到提升,而且与现代消费者的饮食安全需求相符合。但有机农业在舍弃应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等化学物质的过程中,农作物的产量会受到严重的影响,而且虽然传统生产要素被取代,但对人工管理和投入的依赖性大幅提升,人工成本明显增加,如果有机农业创造的附加值不能被市场所接受,将使有机农业的发展面临比传统农业更大的威胁。在有机农业发展的过程中,要使高品质、低产量、高价格、环境友好性突出的有机农业所提倡的健康环保理念被市场接受,就需要结合有机农业产品的实际特点进行有效的市场营销,拉近有机农业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实现有机产业的经济价值,所以有机农业的特点直接决定了市场营销的必要性。

2有机农业的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有机农业在发达国家发展得相对较早,而且现阶段不仅覆盖范围广,而且已经被消费者所接受,形成了较稳定的有机农业消费市场,例如行业机构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欧洲目前拥有有机农场面积在1213万公顷以上,年均有机农产品创收超过260亿美元,在欧洲家庭中,78%的家庭会依据食品标签选择有机农产品。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也开始进行了有机农业的相关探索,并凭借我国传统农业历史悠久、地域广阔等优势,将有机大豆、有机花生、有机葵花籽等有机农产品销售到其他国家,在云南、江西等地域建立了众多有机食品基地,但国内有机农业市场仍处于缺失的状态,有机农业整体发展状态的“畸形”,加大了我国有机农业市场营销的难度,特别是在我国以有机农业产品开发、市场竞争、产品创新为重点的背景下,忽视了针对性的营销管理、特色管理、导向管理的营销思想,市场营销更难以满足有机农业发展的实际需要。笔者认为,根据我国有机农业的发展状态,采取的市场营销策略必须注重以下方面。

2.1市场细分

虽然有机农业产品在发达国家被广泛地接受,但受我国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绝大部分消费者难以接受价格在传统农产品价格1.3倍甚至1.5倍的有机农业产品,所以在市场营销前必须进行市场细分,明确我国国内有机农业的目标市场。消费者生活背景、消费理念、认知水平等方面差异,其接受的商品性质、营销策略等也存在差异,所以要针对消费群体在消费需求和消费欲望等方面的表现,进行市场细分。客观的市场调研和调研数据挖掘是细分的主要依据,在市场细分后,有机农业企业将有机农业产品的特点与细分市场的消费需求进行匹配,明确自身有机农业产品在接触不同类型、层次消费群体时存在的优缺点,确定符合自身有机产品特点的目标市场,并基于产品和市场分析,建立针对性的营销策略。例如我国翁牛特旗黑鱼泡子有机农牧业企业在发展的过程,结合有机农业市场形成的水稻有机农业、苹果有机农业、玉米有机农业、小麦有机农业、蔬菜有机农业等市场细分形式以及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将有机水稻、有机水产、有机中草药和有机畜牧业作为主要有机农业发展内容,在将敖汉旗、奈曼旗等周边城区作为目标市场的基础上,将目标市场锁定在中国北方,针对北方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能力进行销售对策制定,不仅形成了“中国北方有机水稻第一村”品牌,而且其生产的有机农业产品的市场影响力也不断提升。

2.2注重宣传营销

部分地区在进行有机农业市场营销的过程中,将目标市场锁定在周边,在进行市场营销的过程中,以生产有机农业产品为重点,以期通过产品自身的口碑扩大市场,这种“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发展理念,实际上是忽视了市场营销的作用。扩大宣传是最主要和最直接的营销手段,现代消费者虽然在主观上比较易于接受健康环保的事物,但要想促进消费者产生有机农业产品消费意识或消费冲动,甚至培养消费者产生有机农业产品消费习惯,必须先要让消费者对有机农业产品产生基本的认知,这就要求市场营销注重市场宣传,宣传的有效性甚至可以强化有机农产品的品牌效应。营销宣传的渠道随着社会发展也越来越多元化,如电视媒体、互联网、报纸、期刊、室外大屏幕、农产品会展等均可以作为营销的有效渠道,在市场营销的过程中具体选择何种宣传途径以及具体的宣传形式,要结合具体的有机农业产品特点以及目标市场特点进行。例如安徽田园日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进行有机蔬菜、有机大米、有机鸡蛋等有机农业生产和营销的过程中,积极探索营销推广的途径,在地方台电视媒体中进行“生鲜有机认证,宅配健康保证”的广告宣传;在公交车上进行“摘取有机天然,配送健康自然”的车载广告宣传,使其周边城市居民对有机农业的认识更为深刻,而且对安徽田园日志农业品牌也较为认可,该公司也因此被评为合肥市有机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

2.3顺应时展

有机农业的产生和发展,本身就是顺应时展的产物,所以在进行有机农业市场营销的过程中,也要将此思路贯穿始终。笔者认为有机农业市场营销顺应时展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加大有机农业的信息化建设,在互联网时代下,“互联网+”已经成为各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有机农业市场营销的过程中,如果忽视“互联网+”模式,将会导致其市场范围狭窄,所以在进行有机农业市场营销的过程中,有机农业企业要积极进行信息化建设,将线下的营销形式向线上扩展。其次,政府相关部门应结合当地有机农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积极建设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以政府为后盾,进行商务模式的探索,符合互联网时展和服务型政府转型的特点,而且,可以将区域内有机农业合理整合,提升市场营销的整体影响力。除上述途径外,笔者认为培养专业的、灵活的且具有较高道德情操的营销人员,也是推动有机农业市场营销水平提升的重要途径,只有形成高水平的营销队伍,才能将具体的营销策略落实并不断优化,这对政府、高校、企业等主体均提出了较高的人才培养要求。

3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现阶段人们已经认识到发展有机农业对改善农村生活方式、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城乡产业统筹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有意识地将先进的技术、管理理念等融入到有机农业发展过程中。通过符合现代消费者心理的市场营销策略,推动有机农业不断扩大市场份额,这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绿色发展、集约化发展的具体体现,应积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在此方面的成果经验,不断优化和推广。

作者:李梦柯 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刘宁,刁希强,李萌.潍坊市有机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蔬菜,2015(7):39-40.

[2]陈杰,钟诚吉.有机蔬菜微信营销存在的问题与策略[J].农业网络信息,2015(7):16-19.

[3]张胜利.中国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4.

篇9

一、时代背景

2015年3月5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3月25日,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又一次强调,要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以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线,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等10大领域。由此,互联网在国民经济社会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的地位已经得到国家层面高度认可。

二、互联网+带来的时代变化

“变革”和“创新”是“互联网+”的重点,而这种变革和创新的对象,是产业、是经济,目标是推动产业和经济发展走出创新驱动的新道路。在经济新常态下,“互联网+”将从四个方面变革现有的经济发展方式。

(一)铸造新业态,开启新一轮创业浪潮

“互联网+”的核心在于“+”,即与各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近年来,互联网在与不同行业融合后已经形成多种新的行业形态,产生了如互联网金融、互联网交通、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教育等新业态。未来,这一趋势将更加明显。我国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意味着将互联网创新效果融合于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未来,随着互联网与工业、农业等行业的结合更加紧密,将铸造出更多新兴业态,推动各传统行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打造出更具活力和影响力的新兴业态。“互联网+”在每一个传统经济社会领域,都会擦出新的火花,营造浓厚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引发创业浪潮。目前,国家已经设立400亿元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为产业创新加油助力;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也在功能上和创新平台上形成良性互动,有利于推动人才、资本、技术、知识的自由流动。

(二)催生新消费,有力激发市场潜能

我国经济正进入消费为驱动的发展阶段,互联网在催生和培育新的消费需求方面的潜力与影响力越来越明显。2014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其中,网络购物用户3.61亿,渗透率达26.67%。庞大的网民数量为“互联网+”的实现提供了巨大的消费市场。此外,移动终端设备价格更低廉、接入互联网更方便等现实条件,为互联网推广工作提供了契机。 随着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个行业领域的关系日益密切, “互联网+”必将在个人数字娱乐生活、工业智能化生产、现代农业升级、智慧城市建设等方面催生出巨大的消费市场,产生新的消费服务方式,进一步扩大有效需求,激发市场活力和潜能,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创新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三)孵化新模式,持续助推产业升级

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融合,将引发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以及“无工厂制造”,极大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同时让现代制造业管理更加柔性化,更加精益制造,以满足市场需求。互联网与传统农业跨界融合,将推进我国农业生产向精确化、智能化和高效化的现代农业发展,由此产生的新的投资方向和投资布局会更加有效合理,将助推整个产业的提质增效。助推产业升级是“互联网+”带来的最大红利。一方面,产业升级能够带来产业结构改善和产业素质与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互联网+”有助于打破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产业壁垒,进而推动产业链不断向高端发展,使中国从产业大国变身为产业强国。

(四)跨界融合,变革经济发展方式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推进,以信息、生物、新材料为代表的新技术突破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就业创业的源泉。这是中国经济社会的新常态,也是“互联网+”的新常态,要切实发动起这一引擎,还需要努力消除互联网跨界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深入推动“宽带中国”战略、加大基于互联网的创新技术研发力度,切实保障网络空间安全和信息安全等。

三、互联网+改写旅游行业格局

篇10

【摘 要】应用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的任务设计精彩与否决定了授课效果的好坏,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学习过程中的动力和趣味性,因此,农林高职院校农业推广课程在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与学生根据专业需要、课程性质、学生兴趣特长等共同设计学习任务,体现了学生价值和学习兴趣的学习任务使得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呈现出较强的学习自主性,学习气氛更为轻松愉快,教师授课效果良好。本文主要对任务驱动教学的任务设计过程等进行探讨,希望可以对农林高职院校的教师和学生的学习过程带来一些启发。

关键词 农业推广;任务驱动;设计;学习任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08-0095-01

作者简介:杨文秀,女,讲师,主要从事农业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赵维峰,男,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邓大华,男,讲师,主要从事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一、任务驱动教学概述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它打破了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中注重知识循序渐进和积累的老套路,不再按照教学内容从易到难的顺序,而是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和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成就,即通过在专项职业技能训练的基础上以任务为驱动力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职业技能的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教学的方法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学生在完成任务之后获得的满足感以及成就感,也会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

二、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任务设计的原则

一直以来,许多教师认为“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的“任务”应该由任课教师根据当前教学主题或目标设计提出,并针对所提出的任务,采取演示或讲解等方式,分析任务并给出完成任务的思路、方法、步骤和结果。其实,这种理解不全面,在“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任务设计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任务的设计过程中应该转变思维方式,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任务的设计。在教学开始前可以与学生代表进行探讨,综合考虑专业教学的需要、课程本身的需要、社会职业岗位技能培养的需要,了解学生知识结构层次现状及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要使任务具有探究性、创造性和生活性。

三、农业推广课上师生共同设计任务

1.农业推广课程性质。农业推广学是一门建立在心理学、行为学、经济学、营销学、传播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基础之上的一门边缘性、交叉性、应用性学科,主要研究农业推广人员如何对农民进行组织、教育、咨询、服务,使其改变行业,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传播扩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学科。农业推广对于我国农业生产现代化的实现,提高我国农业发展水平,增加农民收入,保障社会稳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高等职业院校开设农业推广课程的专业。目前,高等职业院校的农学、茶叶栽培、设施农业、作物栽培、园艺等多个专业均开设农业推广课程。

3.职业院校开设农业推广课程的目的。农业推广课程主要包括农业推广的涵义、发展史,以及农业推广的原理和方法、组织管理等。高等职业院校开设该课程旨在培养农业推广机构基层推广及管理工作的高等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可以使得农业院校的学生可以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在实际农业生产中,促进我国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教学目的是通过系统的多种教学活动和手段,使学生正确地掌握农业推广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加深对我国农业推广理论和实践的理解,学会灵活改变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提高基层实际推广工作水平和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工作能力。

4.农业推广课上师生共同设计学习任务。

(1)教师设计部分。综合考虑农业推广学科性质、高等职业院校开设此课程的目的、学生所在专业、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特点及教学任务设计的原则,笔者在农业推广课程授课过程中采取了师生共同对教学任务进行设计的方法。

即教师将整门课程的知识点设计为一个符合课程需求的、规定了教学范围但不指定具体名称的综合性较强的教学任务(×××地×××项目的推广),这一综合任务又下设若干子任务:①农业推广人员角色认识;②×××地农业推广项目的选择与确定;③×××农业推广项目的实施;④×××农业推广项目的总结评价;⑤×××农业推广项目成果报奖。整个学科的知识点分别穿插于若干个子任务中。

(2)学生具体设计任务及实施。不同专业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确农业推广人员角色扮演的身份及工作性质与程序;然后结合社会岗位需要、个人兴趣爱好、农业专业知识掌握情况、本课程知识点、当地自然与社会条件等综合分析选择确定农业推广项目,并撰写推广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确定了具体推广项目后的工作实施过程中,学生需要结合自选项目的复杂程度、当地农民素质条件,以及硬件设施等选择确定项目的推广模式与方法,并撰写推广项目实施方案,模拟推广过程中学生需要根据农民的采纳情况随时应变使用多种方法,并锻炼学习人际交往及演讲的沟通、交流、语言技巧;项目推广演练结束后,学生需要进行双重总结与评价,一重总结为对自身所选项目及推广情况进行专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综合总结评价,并撰写总结报告,二重总结为学生之间相互对课堂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总结,总结在评价过程中相互取长补短;最后,学生们需要撰写推广项目成果请奖申请书,学习推广项目的报奖流程。

5.师生共同设计学习任务的学习效果。教师依据课程需要设计了整体学习任务,学生则根据兴趣爱好设计了具体的学习任务,这样设计的任务集结了教师与学生的智慧,学生探究未知及价值创造充分得以展现,颇有成就感。

自我价值得以充分肯定的学生们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愿意通过多种途径查找相关资料知识,愿意自己认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愿意与同学之间相互讨论协作来圆满完成任务,从而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提高了写作、语言、心理等综合素质。

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与学的结构,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除了具有辅导者、引导者的身份外,不具备其他任何权威。在这一模式下,学生将可能通过计算机网络随时获取帮助,并随时成为“教师”。因材施教真正落到实处,让每个学习者将学习当作一种享受。整门课程在师生共同设计学习任务并实施的过程中呈现出轻松、愉快、活力四射的气氛。

参考文献:

[1]刘增厚,谈任务驱动教学模式[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8,(3).

[2]郭绍青.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内涵[J].中国电化教育,2006,(7).

[3]刘晓慧.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开设农业推广学[J]. 黑龙江农业,2003,(1):36-37.

[4]王贵彦,陶佩君,王慧军等.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