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文化建设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12 17:41: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院文化建设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医院文化建设方案

篇1

一、医院文化建设的意义

根据2006年工作计划的建设任务和目标,结合医院的工作重点,院长办公会提出了建设“责任、荣誉、团结、进取”的医院文化精神。通过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全面推进医院中、远期发展规划和多项工作的展开,使医院的生命力、凝聚力、感染力和创造力不断增强,确保医院“十一五规划”和跨越式发展目标顺利实现,赢得社会的高度认同并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医院快速发展的今天,医院部分员工的内心理念、外在形象和言行举止等医院文化因子一定程度上显得滞后、无序,有的已经严重阻碍了医院的创新和跨越式发展。因此,加强医院文化建设,是医院自身发展的需要,对现有的文化因子进行系统的提炼、整理和扬弃,在全院教职工中形成浓厚的文化底蕴,集中体现医院的整体面貌、医教研综合实力,对于建设现代化、国际化、人性化医院显得非常重要和迫切。

二、医院文化建设的内容

医院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外显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三个层面。

外显文化是展示在外部的各种有形物体和行为,一般包括环境、行为等方面。制度文化是具有医院文化特色的各种规章制度、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它包括组织制度、人事制度、医疗制度、管理制度等。精神文化是医院的灵魂和支柱,决定着医院文化的性质和方向,其内容包括价值观念、政治信仰、思想意识、心理态势、道德风尚等。

三、2006年医院文化建设实施计划

医院文化建设是医院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和长期性工程,也是与医疗服务态度、医疗质量相关的“软环境”建设。优秀的医院文化水平是推动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加强文化建设是医院今年的重要工作之一,涉及每个岗位和每位员工。在具体分工时应明确各项目内容的负责人和与之相应的工作职责,避免在医院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有岗无编,有编无责”的现象。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考核机制、绩效评估细则,形成职责分明、分工协作、有效落实、逐步推进的医院文化建设责任体系,并组建一支高素质的医院文化建设队伍,保证医院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建立有效的医院文化建设保障机制,定期对医院文化建设工作的成效进行评估和奖惩,加大对文化建设的软硬件投入,为医院文化建设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和物质保障。

分段实施计划:

(一)核心价值观确认期(2006年7月)

核心价值是医院文化的核心,全院应有统一的认识。院领导层面统一认识,统一诠释。领导班子带头践行核心价值观,逐步推广至中层干部,并将开展医院文化建设的信息传递至医院每一位员工。

(二)宣传发动期(2006年8月)

充分利用科主任联席会议、院周会、支部组织生活、科室内部学习等各种场合与途径对医院文化进行宣传;利用医院网络、院刊以及医院简报和宣传栏等宣传阵地上进行广泛动员,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配合院史回顾、观看“新大楼设计方案”等活动,使医院员工对医院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有较整体而全面的认识;以医院文化精神“责任、荣誉、团结、进取”为主题,在全院开展读书活动,就《致加西亚的信》一书展开讨论,提升全院职工对医院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在全院进行以“大力发扬主人翁精神,积极为医院文化建设做贡献”为主题的征文活动,了解员工对医院文化的内容和标准的理解,听取员工的意见和建议,让每一位员工明确自身在医院文化建设活动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使全院员工以高涨的工作热情和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医院文化建设中来;同时,行政职能部门应坚持不懈地开展理论研究,明确文化建设对医院发展的重要作用。

医院文化建设的宣传工作分层次、有重点地开展。高层管理人员着重理念认识的统一,中层管理人员要偏重理念的执行与拓展,基层人员要偏重理念的认同和行为能力、规范化教育。

(三)运行实施期(2006年9—11月)

将“责任、荣誉、团结、进取”的医院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医院文化的具体内容,结合不同时期医院的工作重点,在全院范围内有针对性地开展具体活动;各职能部门根据部门特点及管理范围,设计和组织开展相应的活动;鼓励各科室在科内积极开展文化建设活动,建设富有自身特色的个性科室文化。

拟具体开展以下活动:

1.针对即将启动的全员聘任制,积极引导职工正确认识人事制度改革的意义和作用,从而推动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

2.结合医院管理年活动和建设节约型医院的主题开展系列活动:加强医务人员和窗口服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促进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在全院员工中树立节约的意识。

3.加强团结互助,构建和谐的工作氛围。中层干部要树立以全局为重、以工作为重、团结共进的观念,各科室要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抵制有损团结的行为。

4.结合纪律教育月,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与医德医风建设,邀请专家作专题报告,教育全院职工廉洁行医,廉洁从政,廉洁从教。

5.重视暨南大学百年校庆的特殊意义,将医院文化建设和“为暨大百年校庆增辉”结合起来,开展“我为校庆增光彩”的系列活动。

6.开展QC(质量控制)小组活动。积极改进各科室在运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和解决实施方案;将合理化建议作为一项长期的文化建设,在一定时期内应作为强制性措施,以提升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7.开展医患沟通活动,促进和谐医患关系的建设。

8.加强对中青年医务人员的培养和锻炼。结合医院医务人员晋升职称前的轮岗制度,选派人员到东圃分院、济慈分院或偏远贫困地区(如和平县乡镇卫生院、佛冈大村)从事临床工作及送医送药下乡活动。

9.活跃医院的文化气氛,丰富研究生、实习生、进修生和年轻医护人员的业余文化生活,举办医院文化主题演讲比赛和征文活动,在五四青年节和5.12护士节举办研究生文艺晚会和护士节庆祝晚会;开展院歌歌唱比赛,让年轻人在另一个舞台上展现自己,在增强医务人员之间相互了解的同时将医院的气氛调节到一个较好的水平;鼓励医院的各项主题活动走出医院,成为加强沟通、建立桥梁的使者;

在本阶段活动中,应注意把握具体活动的方向和质量,针对文化建设中的具体问题及遇到的矛盾和困难,及时进行总结和评估,使文化建设不断完善,不断加强,不断发展。

四、阶段评估总结期(2006年12月)

年终总结时,医院对各科室文化建设情况进行巡回观摩、总结,对文化建设先进科室和个人,给予相应奖励。根据调查信息统计及反馈的结果对医院文化建设进行阶段评估,重点对理念的认同情况、行为能力的程度、表象文化建设的进度和效果作出评价,为2007年医院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和修正创造条件,指明方向。

五、加强文化建设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一)发扬科学精神,增强文化建设的扎实性和有效性。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医院全面建设上水平,推动长远发展上层次。医院文化建设内涵丰富,应将文化建设和当前的各项工作一并推进,不能单纯就文化抓文化,应做到相互促进,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纠正文化建设就是开展文化活动的倾向,不搞简单重复。

(二)广泛动员群众,激发全院员工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医院文化建设是一项群众性实践活动,必须发动群众,全员参与。应广泛听取群众对医院文化的意见和建议,对阶段性的建设情况应及时回顾,总结和交流文化建设成果。

篇2

一、医院文化建设的意义

医院文化是医院内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持续、稳定发展的深层动力,医院文化反映了医院的思想理念、价值观念和工作思路,体现了医院的精神面貌,是一种无形的精神财富。积极、健康的医院文化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职工的政治修养和行为方式,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提升医院的竞争力。

第一,加强医院文化建设,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医院之间的竞争已从单纯的医疗技术和设备的竞争转向医院整体素质和整体形象的竞争。医院管理模式已从单纯的行政命令式管理向更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人性化管理转变。这要求不断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培养职工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主动、自觉的投入到医院的发展中,促进医院管理水平的提高,保证医院的可持续性发展。

第二,加强医院文化建设,树立医院形象。医院形象是医院在长期工作中给人民群众积累的印象,是公众对医院的感性认识,反应了医院的社会地位。医院品牌是医院形象建设的核心,是公众对医院价值取向的总结,更是对医疗技术水平的一种担保。医院文化建设有助于提升医院的公众形象,使患者信赖医院,提高医院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患者前来就诊,提高医院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二、医院文化建设的措施

医院文化建设是以调动职工潜能和创造性为出发点,采取有效方法,营造和倡导积极、健康的文化环境、竞争环境和价值观念,把职工的追求同医院的利益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医院的凝聚力,打造一流的医院品牌,确保医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一,医院文化规划。积极推进医院文化建设,要制定适合单位发展的文化战略规划,采取各种措施和方法培育职工共同的价值观,提高医院职工的凝聚力;医院各职能科室要认真贯彻执行医院文化的建设方案,广大职工要积极参与,形成“领导重视,齐抓共管”的医院文化建设格局,确保医院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第二,树立医院精神,医院精神是医院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是广大职工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积极的医院精神可以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使职工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情操。所谓医院精神,是指在长期医疗实践中逐步形成并为全体员工认可和遵循的群体意识,是医院的优良传统、员工群体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的总和,是医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无形资产和根本动力。首先要确立具有自身特征的医院精神,然后把医院精神贯穿在职业道德、行风建设等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中,让医院精神感染每一个职工,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

第三,人文管理,激发职工的潜能。在医院文化建设中,要坚持“以人为本,文化育人”的管理理念,充分发挥每个职工的潜能,提高职工的工作能力。实行人性化管理,做到理解、尊重和重视每一个职工,使他们得到自由、平等和全面的发展机会。同时,要把“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贯穿于每个职工的价值理念中,将职工自我价值融于医院的整体价值之中,增强他们对实现医院整体目标的认同感、责任感和归属感,培养医院职工的群体意识,提高医院的凝聚力。

第四,建设学习型医院文化,提高职工的学习能力。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知识的更新速度不断加快,医务人员只有自觉学习、不断学习,接受新技术,更新知识,才能跟上医学科学的发展。通过不断提高职工的学习能力,增强他们的知识水平,保持医院的技术领先性,努力在整个医院营造崇尚学习的文化气氛,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提升全体职工学习新知识,应用新技术的素质和能力,为打造医院技术品牌奠定知识基础。

第五,不断创新,加速医院发展。创新是医院发展的核心动力,进行科技创新,塑造医疗特色。医院要在竞争中保持一流水平,必须营造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把技术创新作为医院文化建设的根本来抓,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研发自己的优势技术,创出医院的特色,打造核心技术品牌,才能提高医院的综合竞争力和经济效益,推动医院的快速发展

篇3

摘 要 真正做到以物质文化建设为基础,以精神文化为核心,以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为保证的企业文化。[1]以物质文化为切入点,抓对精神文化建设,分阶段来完善制度和行为文化,以保证文化建设形成系统全面的体系,然后根据文化的变动性而审视精神文化的时代性,做出微调或变更。结合现状对文化体系进行分析,制定出义利观、经营观、效益观、竞争观的价值理念,体现以职工为本以业务为中心的制度管理,归零学习服务规范等规范守则,从我做起,从CIS系统完善物质文化建设。如此企业文化体系展示出员工积极状态,达到公司愿景,完成企业使命。

关键词 价值理念 以人为本 服务规范 CIS系统

一、精神文化分析

战略管理是对其它学科的资源整合,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2]它的核心概念是愿景、使命和战略目标,它为企业提供正确而可行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所以精神文化建设这三个概念是不可或缺的,也即培育和实施企业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企业需要制定战略发展规划,在完整的战略发展规划中明确定出愿景、使命和战略目标。企业精神的确定,审视原有核心价值观。本着遵循“诚信原则、社会和经济效益第一原则、以人为本原则和科学发展观原则”,需要涵盖“义利观、经营观、效益观、竞争观”等内容。[3]

二、制度文化分析

制度文化要重点突出两点:“以人为本,以业务为中心”。“以人为本”虽然是指单位职工和其家属,在此可以理解为“以职工为本”。它是“以业务为中心”的基础,只有员工有了这层保障,才能在正确的管理方式下考虑消费者及其家属的需求,才能站里于消费者的角度考虑问题,才能真正的使制度转化为制度文化。

在尊重“二八原理”的理论指导思想下,保证中层领导的原有收入状况,设置满意的奖金配比方案。增加和奖金配比方案的配套制度,即绩效管理和奖惩制度,把绩效考核结合奖惩,做出符合职工需求的企业科学绩效管理方案。结合马斯洛需求层次论或者斯金纳的期望理论为指导思想,完善员工基本需求并扩充激励机制条款。“以业务为中心”在制度文化层面的体现就是前台人员的工作细节入手,查看工作流程是否满足消费者需求,通过工作流程的审核完善管理制度,要给现实和潜在客户一个科学合理的接待制度。

三、行为文化分析

业务伦理道德是业务人员在为消费者进行服务中的技术、态度和个人修养的综合体现,同时也是企业整体形象的“折射”。[4]所以围绕消费者对员工做出行为规范也是必要的,达到整体的和谐发展。比如《管理人员语言行为服务规范》、《业务人员语言行为服务规范》、《后勤人员语言行为服务规范》和《专业技术人员语言行为服务规范》。这些都是企业发展所必需的,新入职员工人事部门的入职培训要有此课程的服务,如果版本时间过长,消费者要求早已发生变化了,应重新审定原有的《行为和服务规范》,紧跟消费需求动向,增设人事部门部分职能,执行由业务科室执行,人事部门负责汇总。

四、物质文化分析

物质文化是构成企业文化的基础,包括建筑特色、环境设施和仪器设备。[5]大楼布局合理,环境设施中亭廊阁画具有新加坡环境相似之处,亭廊符合古典建筑,阁画体现个人修为提高的观点。“以人为本,以业务为中心”在物质层面的表现尤为重要,要给职工一个舒适的工作空间、整洁的住宿空间和优雅的锻炼休闲场所,工作生活是否能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家属是否得到单位的关爱等,只有职工和其家属得到安全和基本需求后,他们才真正为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对于消费者,需要提供给消费者及其家属一个宾馆式的、疗养式的休息空间,一流的物流服务场所和交通工具,休闲的财务结算场地,高效精准的业务中心提供给消费者。

五、企业常有状况及文化调整

很多单位停车场摩托车汽车乱放,环境的卫生方面,很多卫生死角,还有很多需要修缮的地方,通过制度文化中的绩效管理严加考核。考核结果必须结合奖惩条例,使员工朝向预期环境中来。CIS(corporate identify system )是将企业或机构的经营理念与精神文化,运用行为活动、视觉设计等整体识别系统,传达给机构的关系者和团体,使其对机构产生一致的认同感。[6] 用CIS系统导入企业物质文化建设,制定CIS方案,仅仅用CIS导入物质文化即可,至于企业文化和CIS不是相同的概念。符合精神文化的表层设施的展现,有利于疏导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贯彻和执行。

参考文献:

[1] 邹爱东.新时期医院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成效[J].中国医院管理,2003(10):61.

[2] 畅|生.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战略管理研究[学位论文].甘肃:兰州大学,2006.

[3] 艾南极等.关于确立和培育医院价值观的思考[J].中国卫生经济,2006(25):70.

[4] 余健儿.让医院文化在组织中根治[J].中国卫生经济,2001(11):59.

篇4

关键词:制度文化;基层医院

医院文化是一个医院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医院精神和管理理念为核心,凝聚、激励医院各级管理者和员工归属感、积极性、创造性的人本管理理论,是医院的灵魂和精神支柱,是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医院文化内涵有三个层面,表层的物质文化,中层的制度文化,深层的精神文化[1]。制度文化在医院文化体系中作为中介具有传递功能,对医院文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1基层医院加强制度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1.1医院制度与医院制度文化的内涵医院制度是指医院管理和运行的规则体系,具体是指维系医院内部运行以及医院与外部关系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的条例、规定、管理制度等。医院制度文化指渗透于医院各种组织机构、规章制度和机制运行之中,体现医院特色并被员工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医院制度文化相比于医院制度,其内涵更加深广,各项制度合理安排有序,是医院制度文化的最低要求,同时还必须关注用于指导制订制度的理念是否与医院的核心理念相符合,制度内容的科学合理程度,以及员工对制度的认同感、执行力等,这是医院制度上升到医院制度文化的关键。

1.2制度文化建设在基层医院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医疗卫生行业面临着新的挑战,作为基层医院更是不可避免地面临生存与发展的挑战。因此基层医院要从解决医院生存的高度认识医院文化的重塑问题,要从树立起市场观念和危机观念入手,重溯有利于医院未来发展的理念。而要使员工转变观念,接受一种新的价值观,不能简单地通过对旧价值观的批判来实现,必须借助于制度化的力量引导员工逐步接受新价值观。制度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在于它建立了一个使医院管理意愿得以贯彻的有力支撑,使我们的医院文化建立在可操作的层面。

2基层医院制度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分析

2.1对制度文化认识不足,造成制度建设与文化建设相割裂大多数基层医院制订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约束和规范员工,仅仅把制度建设等同于颁布各种规章制度,对制度的文化内涵领会不够或根本无暇顾及,使制度建设停留在表层。从医院文化建设上看,许多基层医院对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要把精神文化通过制度贯穿到行为尚需要长期努力。当前大多数基层医院的文化运行机制尚未形成,医院的运行基本依靠行政权力的推动,使制度体系只剩下一个刚性的躯壳。制度建设与文化建设不能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2.2医院各部门工作职能不同,造成制度文化建设与医院文化建设相割裂当前医院的文化建设职能大多数落在党委办公室,而医院制度建设职能一般以行政办公室为主。以党委办公室为主导的医院文化建设偏重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由于职能的关系,往往没有深入地开展医院制度文化建设,使整个医院的文化体系建设过程中达不到三位一体互相促进的局面。

2.3受传统文化建设的影响,医院制度文化建设相对滞后传统的医院文化建设往往着重于狭义的精神文明建设,由于对制度文化的认识不足导致忽略了制度文化建设,从而造成制度文化建设滞后现象。另外受几千年文化积淀的影响,我国的管理重视或偏爱"人治",忽视法规对市场经济和现代社会的控制和约束,而在基层医院,医院的管理队伍往往是从优秀的专业人才中选拔,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导致重技术轻管理,重行政轻文化,也是造成制度文化建设滞后的原因。

3基层医院制度文化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笔者所在的医院是一家区级综合性医院,正在准备参加JCI评鉴,医院以此为契机对制度文化建设进行了实践推进。

3.1确立了医院的使命、愿景、价值观通过专题宣传教育培训、各类载体活动向广大职工宣扬医院文化的核心理念,让其在长期的耳濡目染中树立"仁爱、精诚、创新"的价值观。价值观是"源",制度是"流",积极倡导一切制度的修订必须围绕医院文化的核心理念展开,形成以价值观之"源"转化为制度之"流"的过程。

3.2调整医院文化建设的领导机构建立了医院文化建设推进委员会,由党委书记、院长担任主任委员;党委副书记担任执行副主任委员。委员会成员包括各党支部书记、团委书记、工会副主席和党办(监察室)、宣传科、院办、人事科、医务科、护理部、门办、后勤服务中心、临床技能培训中心负责人。制定了加强医院文化建设的工作方案,将医院文化建设的职能从党委办公室延伸至全院各科,明确了各部门在医院文化建设中的职责功能。将推进医院制度文化建设列为医院文化建设的工作重点。

3.3全面审视制度,文件编写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医院设立文管中心,由专人负责管理规范全院文件制度。以职能部门为主线对全院范围内的制度进行全面审视,并根据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规定进行全面修订。

3.4建立分层分级的培训机制全面梳理制度,根据其所适用的范围,将制度分为全院级、系统级、科室级,各科室遴选1名制度培训员。全院级制度,由制度的制订部门负责培训全院各科的负责人,由各科负责人负责对本科室人员进行培训;系统级制度则先培训系统相关的各科制度培训员,由各科制度培训员负责对本科室人员进行培训。科室级制度则由各科制度培训员负责对本科室人员进行培训。医院各职能部门采用试卷形式对培训效果进行抽查。

3.5采用"追踪方法"开展行政查房,督查制度落实执行情况以院级领导的分管职能为范围,建立了七个行政查房小组,每组定期每月2次采用"追踪方法" 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对制度执行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及时按照制度规定进行奖罚同时,对于制度本身存在的缺陷予以修订纠正。

通过上述的实践活动,笔者认为医院制度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还是要建立和完善强调执行力的制度体系。提高制度执行力要着重在以下两个方面做工作:①在制定制度伊始,就配套出台能够保证制度得以执行和落实的具体办法,并加强监督和检查,做到制度与工作一致、制度与人员落实一致。②员工对制度理解得愈透彻,执行才愈加自觉。而员工对制度理解得是否深刻,关键在于员工对医院价值观的认同。因此,在医院管理中应始终坚持向员工灌输医院的核心理念,并作为员工培训的重要内容不断加以强化。制度文化的终极状态是由开始的制度,逐渐转变成最终的、被广大医院员工所接受的、内律的文化,这也是基层医院加强制度文化建设的所真正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董秀晴.当前医院制度文化建设主要问题与对策[J].中国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4,2(12):47-48.

篇5

[关键词] 和谐社会 文化 医院文化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规划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蓝图的同时,突出强调了文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提出了建设“和谐文化”的目标。医院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起着引导价值观念,继承文化成果,整合医院资源,陶冶医生情操,提高人文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作用。可见,构建和谐的医院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应有之意。

一、正确把握医院文化的本质

所谓文化,简单地说就是“人化”。它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一定的群体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与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共同思想、作风、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不同的社会群体具有不同的文化。一所医院作为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群体,也有自己的文化——即医院文化。医院文化是以医患活动为主体,以医院精神为底蕴,由医院员工、患者共同创造和享有的群体文化,是医患群体中通行的规范准则、生活方式、行为模式和价值体系,是一所医院综合素质的体现。从结构上看,医院文化包括三个层次。

1、物质文化。它是医院发展过程中积累下来的外在物化形式的总称,是医院文化建设的前提和条件,是精神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载体,是医院文化的外在标记,是其表层文化,它包括医院环境布局、建筑雕塑风格、图书资料、医院绿化美化、环境卫生、文化设施和文化网格,还包括医院的标志如院徽、院歌、院训、院旗、院牌等。物质文化的建设及管理水平直接反映出医院的服务水平。因此,医院文化建设应从创建优美医院环境为主要内容的物质文化入手。

2、制度和方式文化。它包括医院的管理体制、组织机构及其职能、服务内容、行为规范、规章制度,以及相应地体现于人际关系中的主体的生活、行为、消费方式等,还包括非正式群体的活动制度和方式。其目的是为了保障医院工作的有章、有序和有效,先用制度强化,而后用情境来内化。

3、精神文化。它是医院长期创造形成的一种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它是医院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它由医院的院风加以体现,是医患共享的价值观、道德准则、行为规范、文化传统、集体舆论以及各种认同的文化意识。

二、医院文化的功能

医院文化作为医院精神的具体体现,在服务人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医院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德育价值。

1、医院文化的导向功能。目前,在医院建设中出现了不少问题,比如有些医生医德意识削弱,服务意识淡漠,把医疗服务视为商品,把个人拥有的技术当作商品出卖,无利不医;有的把个人利益得失看得很重,容不得吃一点亏,遇到好处争着向上伸手要,涉及奖金分配、职称晋升、增资调级等切身利益争持不下;有的认为医院发展只是管理者的事,与己无关,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碌碌无为,不求进取;有的习惯安定舒适、没有压力的工作,不愿从事苦、脏、累、险的工作。要解决这些发展中的问题,就必须依靠医院文化建设来加以正确引导。我们要充分利用一切手段,通过媒体、电台、宣传栏等舆论阵地,进行正确的舆论导向,帮助广大医务工作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广大医务工作者能够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能够正确对待外面世界的诱惑。和谐的医院文化能够引导医务工作者参加医院文化活动,陶冶他们的情操,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思想得到净化、心灵得到洗礼,提高理论修养与辨别能力。

2、医院文化的凝聚功能。医院文化的凝聚功能是伴随着导向功能而产生的。它能够凝聚职工的向心力和战斗力。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人类需要层次理论,要激发人的心理内在诱因去努力提高绩效,就要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去满足员工不同层次的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交往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宽容、和谐的医院文化能够为广大医务工作者实现上述需要提供文化氛围,员工自我实现的潜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因此,积极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医院文化,促进员工全面发展,实现自我,在提升自我中感受到医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日常的诊疗服务工作中自觉成为医院文化倡导者、建设者、宣传者和传播者,提高整体战斗力。

3、医院文化的服务功能。和谐的医院文化服务于打造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医院是一个技术、知识、人才密集型的实体,它是通过各种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和各类医疗资源的有效配置来为人民健康服务的特殊行业。医疗资源可划分为三大类,一类是基础的医疗物质资源;一类是以人才为基础的医疗技术资源;另一类则是以思想、文化建设为基础的伦理价值资源。三者的整合转化为医疗资本,构成医院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体现了医院技术专业化的竞争力。优良的医院文化建设有助于构建医院核心竞争力,通过发挥医生个体发展、发挥群体效应,真正形成“院有专科、科有专病、病有专药、药有专方、人有专长”的良性循环体系,营造医院核心竞争力。

三、对医院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1、切实加强对医院文化建设的领导

长期以来,医院更注重物质建设,没有从根本上重视医生和患者的需要,以人为本说的多而做的少;医院的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实用主义、享乐主义,受物欲和利益的驱使,使许多人迷失了方向,失去了辨别真善美的能力。所以要搞好医院文化建设,必须加强领导,使全体医务工作者形成价值认同,聚合成一致的理念、追求,以及对医院目标的共识。医院党委要把医院文化建设提到塑造医务工作者灵魂精神的高度来重视,要把医院文化当作核心竞争力来抓:(1)应把医院文化建设纳入医院建设的整体规划。医院党委应将文化建设作为医院建设的总体任务之一,既要制定长远的规划,又要明确近期的目标,使医院文化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2)要建立健全医院文化建设的组织机构。医院可以建立健全由主要领导参与的医院文化建设领导小组或相关文化活动的指导委员会,负责制定医院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和不同时期的实施方案。还可以设立医院文化工作委员会等专门的医院文化组织机构,具体组织医务工作者开展医院文化活动。(3)要加强对医院文化活动的具体指导。要发挥党、政、工、团等组织各自的作用,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浓郁丰厚的医院文化的精神氛围,需要依靠广大医务工作者整体努力,那种认为医院文化建设只是管理部门的责任的狭义意识,正是目前医院文化建设普遍不尽如人意的原因,也是阻碍医院文化建设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障碍。只有医院领导者以及全体医务工作者充分认识到自己在医院文化建设应负有的责任,医院文化才能出现整体效应。

2、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文化骨干队伍

医院要在医务工作者中发现和培养医院文化工作的骨干,尤其要发挥广大医生在医院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医生是医院文化的引导者、组织者,本身又是建设者,在医院文化形成中起着一种示范、表率、组织作用,是医院文化不可缺少的主体。目前,在医院文化活动开展的过程中,组织者往往是医院党政部门,参与者往往也是医院行政工作人员。所以,要建设和谐医院,建设高品位的医院文化,医生应该承担更大的责任,缺少了医生的参与,医院文化的水平是不可能上层次的,和谐医院的建设也是空想。为此,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1)医院文化建设要充分发挥民主。医院文化是以医生为代表的广大医务工作者通过自己的努力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有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因此在医院文化建设中必须发扬民主,充分发挥广大医务工作者、尤其是医生在建设医院文化的主体作用。在医院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扬民主,不仅要增大医院重大决策的透明度,建立医生与医院领导联系的畅通渠道,增强医务工作者的主人公责任感、荣誉感、归属感;而且在组织管理上也要充分相信广大医务工作者。(2)要采取措施,积极开展各种培训工作,提高这支队伍的素质。医院要避免因人员素质不够而导致医院文化建设或流于形式,或者仅停留在浅层次上,缺乏创新,或者“急功近利临时安排多,长远规划战略考虑少”,“节目文化活动多,平时文化活动少”。

3、科学规划,扎实推进,全面加强医院文化建设

医院文化的建设还应遵从医院文化规律,循序渐进。具体来说应重点从以下方面入手:

(1)抓好硬件,创造宜人的物质文化。医院的硬件建设是基础,是依托,更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大到整个医院内建筑的宏观规划与设计,医院环境的整体绿化、美化和净化,小到院牌的制作、信封的设计、院徽图案的构思等。医院建设要注意人与自然的和谐,努力实现医院生态化,构建集绿化、美化、净化、园林化为一体,融医院、公园、乐园、家园于一身的育人环境,既注意借助地形地貌保护生态环境,又精心规划设计,形成功能配套;既具有恢弘气势,体现医院的崇高,又赋予人文底蕴,发挥“教化效应”,“让每一面墙壁都在向医生说话”。医院布局和绿化本身就是一本教材,就是一张名片,一定会对医务工作者的行为和观念产生影响。

(2)建章立制,创造和谐的制度文化。医院制度文化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保障,只有通过建立完善的制度文化体系,才能保障医院文化体系,才能保障医院文化的正常有序地发展。医院制度文化既有柔性的也有刚性的。柔性的包括医院长期形成的道德规范,医患之间惯常的互尊互爱礼仪习惯,刚性的包括成文或约定俗成的规章制度。前者是医院发展过程中长期的积累和沉淀而成;后者是在医院为适应服务患者专门通过特定程序制定的。所以医院的制度文化不仅规范着人们的工作方法、作风、效率,还规范着人们的习惯和意志。就管理文化而言,制度是形成医院文化的“定型器”。要构建具有共同的理想追求和价值观念的医院群体文化,就必须建立一整套科学规范的体现医院服务目标、服务理念、环境规划、管理模式个性特征的规章制度。

(3)重精神,突出精神文化的核心地位。精神层面的医院文化表现为医院人多年积累沉积形成的共同的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医院精神是医院文化的灵魂与象征,是一个医院生存与发展的生命力之所在,也是一所医院院风的集中体现。医院物质文化建设的目的应该是使它成为承担精神文化的载体,建设物质文化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离了医院精神文明建设,单纯的物质文化建设就失去了文化建设的意义,医院文化建设也就只能流于形式。一个精神文化荒芜的民族绝对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同样,一个医院文化粗浅的医院也绝对是没有希望的医院。精神层面的医院文化建设决定了医院文化的品位和风格,是医院文化建设的核心部分。因此,必须从医院服务思想、服务目标、管理理念、专业特色追求、医院传统等方面构筑独具魅力的医院精神。

参考文献:

篇6

一、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责任

2月10日医院召开党委会,讨论通过了《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深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解决题目阶段整改方案》,并对整改措施、完成时间作了具体规定,将每个任务落实到责任科室,明确了责任领导。

二、着眼热门难点,解决突出题目

通过整改集中解决突出题目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着眼点和落脚点,为此,医院牢牢捉住第三阶段整改落实这个中心环节,进一步围绕大局抓题目、围绕发展解决题目。

(一)进步医疗服务能力,方便病人就医

医院拿出了数万元专门请软件公司制作了新农合结算软件。软件使用后,新农合患者的补偿结算十分便捷。

(二)加强医疗安全意识,构建*医患关系

为坚持增进医疗安全意识,实现构建*医患关系的新突破,在3月6日召开的医院第六届第三次双代会上,将2009年确定为“医疗质量安全年”。

(三)搭建学术平台,实现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新突破

为加强学科建设,医院进一步抓好《科技奖励条例》及《科研经费治理办法》的落实工作,近期组织相关科研职员形成省科技创新团队2个,省高校创新团队1个。

(四)立足临床教学质量治理,进步学生综合能力

针对科学发展观《整改方案》中提出的题目,医院逐条落实,积极解决。为最大限度利用好教学资源,各教研室充分开放技能实验室,采用模拟教学、多媒体教学,实行教师分组带教,全面指导学生实践操纵。

(五)实施文化建设战略,实现精神文明建设的新突破

为构筑优秀的医院文化,医院实施了一系列文化建设战略,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进步职工素质。

(六)关注民生,以人为本

抓好住房分配货币化落实,全面开展住房补贴的申报审批发放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住房补贴工作;进一步做好职工岗位设置工作,制定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加大硬件投进,自整改以来,共投进资金224.67万元添置诊疗设备,进步了科学检测水平。

(七)坚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升医院治理水平

坚持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调整了党委学习中心组,制定了中心组学习计划,不断加强理论学习,进步班子科学治理能力。

三、务求工作实效、创新体制机制

体制的创新,是着眼长远从根本上解决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突出题目,保证科学发展观落实的制度保障。为此,医院针对查摆的题目,提出了“定期对全院医疗仪器设备的使用率、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评估核算,并每半年通报一次评估核算结果”等46项措施,切实抓好整改,务必取得成效。

篇7

对于这些成就,院长余永强对《中国医院院长》再三强调:“这不是我个人的功劳,要归功于医院整个管理团队的努力和奋斗”。他所领导的这支优秀队伍将这家开放床位2825张、设临床科室41个、年门诊量超300万人次、年手术4.45万台次的大型三甲医院再次推向新的高度。

文化兴院 战略先行

团队建设首先要培育团队精神,团队精神是医院文化的重要内容。安医一附院通过文化建设强化群体意识的铸造,有目标地培养员工的认同感、使命感和凝聚力。

如何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效率的管理团队?余永强用“文化搭台、绩效唱戏、简政放权、知人善任”这16个字进行了概括。

据余永强介绍,安医一附院自2012年开始实施“文化兴院”战略,历时五年,分三个阶段进行。

2012年是医院文化建设的起步和推进年,医院以打造“人文安医”为核心,围绕医院的整体文化建设,制定了《精神文明和医院文化建设2012-2016年规划纲要》,开展了一系列文化活动:征集医院精神词语,修订院歌,编辑《医学人文》教育读本,撰写老专家传记,建设院史馆、文化长廊和青年志愿服务网络,举办丰富多彩文化体育活动等十多个项目,力求挖掘医院文化底蕴,强化医德医风教育,营造浓厚的医院文化氛围。

2013-2014年,是安医一附院文化建设的巩固、提高阶段。在此阶段,医院重点抓了科室文化建设,围绕科室文化,通过多项系列主题活动,分别在科室建设、技术服务、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医德医风等方面革故鼎新、兴利除弊,建立了分工负责的责任机制、考核评价的激励机制、长效管理机制和业务保障机制,对医院制度建设、医务人员行为、医院整体形象等进行规范设计,希望通过对员工进行持续不断的文化熏陶,形成强势医院文化。

2015-2016年,是医院文化建设的深化阶段,也是文化的创新发展阶段。在余永强的带领下,今年通过文化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构建了安医一附院的文化发展体系。该体系将对医院各科室文化建设情况进行检查,根据调查信息及反馈结果,对科室文化建设进行阶段性评估,并对医院整体文化建设进行系统评价和评估,为医院未来的文化建设的开展和修正创造条件。下一步,医院还将在医院文化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做好文化建设的分类指导,将文化建设从感性文化向理性文化延伸,从无形文化向有形资源延伸,从管理文化向文化管理延伸,最终以文化提升医院的综合竞争力。

文化建设形成的团队精神,有力地推动了医院的各项改革。医院按照“按劳分配,多劳多得,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实施绩效改革,坚持重实绩、重贡献,按照医院考核科室、科室考核个人的办法,实行总量控制、结构调整。在分配制度的制定中,尽可能向优秀人才、关键岗位以及临床、医技一线倾斜。

此外,医院对编制内与编制外的员工实行统一管理,非在编人员同样坚持按劳分配和按技术要素分配的原则,实行按劳取酬和优劳优酬。非在编人员在岗位选拔、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护、职业技能培训、专业技术职务评审聘任、女员工特殊保护等福利方面享有与在编人员同等待遇。

“文化建设使各科室齐头并进,绩效改革使各员工创优争先,一个在团结中竞争的优秀管理团队就此形成。”余永强说道。

建体系 制度先行

医疗质量是医院的生命线,而质量管理离不开团队精神。余永强告诉《中国医院院长》,安医一附院医疗质量的持续提高,依靠的正是由副院长费广鹤带领的质控管理团队所构建的三级质控网络。

“体系建设,制度先行。”费广鹤认为,医务管理制度是医院管理制度的核心。因此,在构建三级质控体系之前,他带领管理团队,制定一系列和医疗质量相关的规章制度。

在费广鹤的组织领导下,医院各相关科室首先对2006年的《医务管理制度汇编》进行了重新编撰。新版《医务管理制度汇编》紧紧围绕国家公立医院改革精神,将近年来医院新制定出台的医疗管理规范的相关制度收入其中,对原有的规章制度进行了重新归类、补充和修订,并增加新规章制度近四十项,涉及医疗工作管理、医疗质量管理、医疗安全管理、医疗应急管理、医院感染管理、病案及信息统计管理等各个医务环节。

同时,针对重点部门和重点环节,医院还制定了危重患者院内网络上报制度、业务院长行政查房制度、手术(麻醉)与ICU之间的管理流程、急救技术临床应用规范、检验医学生命危急值报告制度、紧急抢救危急重症患者时的口头医嘱执行制度、外来手术器械技术人员进入手术室管理暂行规定等各项规章制度,完善流程管理,最大限度消除医疗隐患。

以各项规章制度为基础,安医一附院最终建立了院、科二级质控组织,成立了三级质量控制网络,包括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科室质量控制小组和质控医生。

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由院长、分管医疗的副院长分别担任质量管理委员会主任和副主任委员,委员由医院相关的部门负责人、医学专家、教授组成。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是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核心组织,负责医院医疗质量的决策性研究和指导。其日常工作由医务处、质控办负责组织实施,具体任务是制定医疗质量检查标准和评价标准,对医疗质量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价,提出持续改进意见和方法,定期召开会议,总结前段时间工作成效及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和步骤,检查医疗质量开展情况和制定改进措施。

科室质量控制小组由行政科室主任(副主任)任组长、住院总医生(科秘书)和护士长等3~5人为成员。任务是研究、制定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有关规章制度,修订各项质量标准,教育、监督、检查各项与质量有关的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此外,成员还要定期收集并汇总医疗质量相关报告,进行分析研究,并向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医务处、质控办汇报反馈科室医疗质量改进情况。

质控医生负责本科室的医疗质量控制工作。针对本科室病种特点、患者需求、重点环节,制定加强医疗质量管理的工作制度。

“三级质控网络的运转彰显了质量管理团队的力量,发挥了‘1+1>2’的效能。”费广鹤说道。

转理念 患者至上

解决和处理好医疗纠纷,不仅是对患者和社会的负责,也是医院团队自身建设的一项任务。为此,安医一附院将解决医疗纠纷作为医务工作的一部分,建立健全了医疗纠纷的防范机制、控制机制、报告机制、处理和追溯机制,将医疗纠纷的处理规范化、制度化。

余永强告诉《中国医院院长》,医疗纠纷的防范机制首先是对医护人员和医疗器械做出规范要求,例如进修及实习医生均不得独自参加各种会诊,严禁在患者及家属面前谈论同行之间对诊疗的不同意见,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各种抢救器械设备要处于备用状态等。其次是要求医护人员对自费患者、低收入阶层的患者、治疗期望值过高患者、具有一定医学知识的患者、艾滋病患者等16类患者重点关注与沟通。再次是对病历的书写做出了规范化要求,由专人监督检查,并针对各种检验报告、图像资料,制定了严格的保存、备案、登记制度。

控制机制对医疗纠纷中所出现的各种状况做出了详细的规定,例如针对想要转科治疗的患者,要求各科室必须竭力协作;针对输液、注射、用药而引发的纠纷,医患调解处理中心要在患者或家属共同在场的情况下,立即对实物进行封存并移交相关部门保管;针对家属或患者情绪激动,不听劝阻或聚众闹事影响正常秩序者,立即通知保卫科或派出所人员到场;若患者死亡,应尽全力动员尸解,病历上应有记录。

报告机制中对以下三种医疗纠纷的报告做出了严格要求:对于一般医疗纠纷,医护人员应立即向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应及时向医院的医患调解处理中心、医务处、护理部等部门报告;对于二级医疗纠纷,应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科主任及时向医务处报告,医务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并如实将有关情况向院长报告;对于重大医疗纠纷,相关人员须立即通知科主任、医务处、业务院长及院长,并在12小时内向市卫生计生委报告。

处理和追溯机制中不仅规定了如何正确处理医疗纠纷,而且要求事后及时查明缘由,相关人员应及时总结分析原因,并提出具体整改措施。院长要定期督查科室整改情况,医患调解处理中心根据科室的整改计划,逐一督导整改落实,杜绝风险的再次出现。对于纠纷的主要责任人,根据当事人员的过错程度,结合其平常表现(业务水平和相关技能掌握情况),确定其应承担的具体责任。

余永强表示,近年来,在院领导、医患调解处理中心和各科室主任的共同努力下,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医疗纠纷,保护了患者的合法权益及医务人员的正当行医权利,提高了医疗质量,改善了医疗服务。

筑口碑 赢得社会认可

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团队精神的最终目标是服务好人民群众。近几年,在安徽省卫生计生委开展的“三好一满意”医院评选中,通过第三方机构对就医患者的随机抽样调查,安医一附院连续入选前5名,患者满意度稳定保持在95%以上。门诊部主任李维荣告诉记者,安医一附院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从患者的角度去理解服务的含义,努力适应新的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

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安医一附院员工上下一心,致力于便民利民。医院优化了门诊流程,在门诊配备了全日制专业导医服务,完善了门诊信息化建设,促进信息共享使用电子处方、电子申请单、电子报告单、消费明细打印机等,提供了自助式打印检验报告业务。医院设置了门诊“绿色通道”,实行“先诊疗后结算”的方式,方便了特殊人群的就医。同时,候诊区域的便民设施按照多点分布、点面结合的原则,设有开水间、舒适候诊椅、针线包、电视机、微波炉和冰柜等物品,患者可随时使用,从细节上凸显服务品质,营造温馨的就诊环境。

为提高诊断水平和治疗效果,安医一附院各科室精诚团结,自2011年开展了多学科联合诊疗项目。针对疑难危重病例,多学科联合诊疗采取定期和临时两种形式,由主治医师提出,科室主任主持,相关学科医生共同参加讨论,必要时医院还邀请外院专家,或通过远程会诊形式与国外著名医院专家共同研究讨论病例,最终给患者一个最优化病情治疗方案。据统计,截至目前,医院已开展多学科联合诊疗达600余次。

篇8

一、医院文化的涵义及其特征

医院文化是社会文化在医疗卫生领域的拓展和延伸,是指医务工作者在医学实践、医院管理、社会生活、社会交往等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以“人”为核心的文化心态、观念形态和行为规范。医院文化的特征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整体性。医院是为病人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提供医疗、卫生和保健服务的社会组织,它同社会有着广泛的接触和交流,与整个社会形成复杂的互动结构。另外,医学科学的发展,促进了医院内部的专业分工,使医院内部成为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系统结构。医院同社会的关系,医务人员同患者的关系,医院内部不同学科、不同机构之间的关系,既构成医院文化内容的诸多重要方面,也影响医院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可以说,每一间医院的文化都是在一定社会环境影响下,在医院所面对的各种关系相互作用形成的、具有完整结构和功能的文化观念体系,是具有系统性、协同性和结构功能这完整性的组织文化。比之企业文化,内容更广泛,结构更复杂,体系更完整。

第二,深刻性。医务人员是进行医疗卫生保健工作的主体,在医患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而医疗知识与技能又具有极强的专业化特征,在医疗活动过程中,患者很难就技术性等业务领域的问题与医务人员进行平等对话。因此,医疗服务水平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职业道德素养、工作责任心和服务态度。因此,规范和引导医务人员的自主行为是医院管理的核心。这就要求医院管理者必须围绕全面提高医务人员综合素质这一中心问题,强调对人的内在方面进行教育,强化医院的内涵建设。所以,医院文化更重视人的深层潜质,是一种颇具深刻性的文化系统。

第三,有效性。医院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社会组织。医务人员具有相对较高的文化素养。和一般社会组织相比,内部成员对高品位的文化生活有着更为强烈的需求和渴望。这表明,医院文化建设与医务人员的人格背景具有内在的联系。反过来,医院文化本身就是试图通过有意识地培养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精神,以心理感召的力量,影响人们的观念和行为,以达到实现组织目标的目的。医院文化与医务人员之间的这种双向互动交相呼应,使医院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方式,在医院管理中取得卓然的效果。

二、医院文化建设在医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把国家新时期的文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为医院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内容。建设先进的医院文化,不仅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医疗卫生发展的的必然要求。

第一,医院文化建设是新时期加强政治思想工作的有效途径。医院文化建设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念,是对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补充。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的优良传统,是保证医院正确发展方向的有效途径,但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确实存在滞后的成份,缺乏应有的活力和吸引力。医院文化建设以更为灵活的方式和更为丰富的内容,弥补了传统思想政治在工作方式和内容的不足,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更为有效载体。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医院文化建设的实际工作之中,可以通过创设文化氛围来塑造人的精神世界,确立职工的精神支柱,进而协调、规范和制约人们的行为;通过文化建设来沟通人们的思想,培育富有个性的医院精神,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合作氛围,塑造医院美好形象,同时使职工在医院文化的熏陶下,以饱满的精神,充分发挥聪明才智。这样,思想政治工作就能克服主观性、盲目性、生硬性、枯燥性,从而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有亲情感、认同感、自豪感、归属感的有效教育手段。

第二,医院文化建设可以促进医院“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形成,病人有自主选择权,医院面临的生存压力大大增加。面对当前市场经济给其他行业带来的发展变化和经济实惠,部分职工的心理开始失衡,有人哀叹“拿手术刀不如拿剃头刀”,有部分医院和职工对物质和精神的追求发生了偏差,出现单纯追求经济收益的倾向。因此,在工作中更要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在追求目标上防止片面化的倾向。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可以很好地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一是正确处理市场经济与医院发展之间的关系,努力找准医院两个效益的结合点。二是正确处理市场经济与医德医风建设之间的关系。通过加强行风建设,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利益观,防止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不良倾向,自觉地规范医疗行为,保证医德医风建设的有效性,促进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

第三,医院文化建设可以稳步推进医院改革与发展。当前各医院都在积极进行劳务分配、人事管理、后勤社会化等制度改革,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涉及到职工的切身利益,个别不支持甚至阻挠改革的思想和行为势必出现。如何处理好医院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是保证医院改革顺利进行的关键。医院文化以其独特的系统性和内涵的丰富性,为医院提高应变能力、适应市场变化拓展了新的工作思路。充分利用医院文化的影响力,将其渗透到医院各项改革工作中去,尽可能地避免和克服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不良现象,并通过经济杠杆、岗位竞争等手段,可以充分调动个人与科室的积极性,促使医院得到长足发展。

第四,良好的医院文化氛围是实施人才战略的有效保证。国家新医改方案提出“要大力扶持发展社会资本办医,促进公立医院改革”,使医院面临新的挑战。未来医疗市场的竞争将是“人才竞争”。针对目前国内医院在人才管理和使用上还存在的不少弊端(如人才得不到重用、科研条件落后、经济待遇差等),如何采取措施应对这些挑战,是每一位医院管理者需积极思考的新课题。当前许多医院都十分重视人才的引进和职工的继续教育,实行“竞争上岗”、“薪酬管理”等制度鼓励职工奋发成才,尤其是注重创设良好的文化氛围,凝聚人心,使医院成为一个人人都具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命运共同体,从而使高级人才留得住,稀缺人才引得进,现有人才用得上,潜在人才成长快,不断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为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奠定基础。

三、医院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新形势下医院文化建设必须紧随时代脉搏而不断创新。在实际工作中,需注意如下几点:

第一,要把文化建设作为一项围绕医院中心工作的系统工程来抓。医院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长期地、有目的地积累,要经过医院职工一代甚至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形成一种较为深厚的文化积淀。因此,新时期医院文化建设要时刻围绕医院的发展战略目标和中心工作来开展。首先是确立医院发展目标。宏伟而又切合实际的发展目标是激励职工不断攀登的动力,让职工心中有目标,行动有方向,工作有动力,才会决心为实现目标而奋力拼搏。其次是要充分发挥干部、职工、科室的作用,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局面,发挥各自的优势和力量。只有把医院文化建设作为一项系统性工作来抓,不断丰富其内涵和形式,才能形成鲜明的个性化特征,并在实践中逐渐成为引导职工自觉行动方向。

第二,医院文化建设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人性是思想和文化的主观基础。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只有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体内在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才有可能在的基础上塑造一种集体文化。构建医院文化,就是要以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来开展各项工作。首先,领导干部要以自己的敬业精神、工作作风、个人魅力等在群众中起到表率作用。其次,医院要关心人、理解人、培养人,要尊重职工的权利,提高其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从各个环节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运作机制。再次,医院工作既要符合医疗市场的需求,更要体现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病人至上,真诚关爱”是医院文化的基本理念,医务人员要真正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才能更好地体现医院以人为本的文化内涵。

第三,医院文化建设要以培育优秀的医院精神和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为核心。文化是凝聚人心的纽带,是引领前进的旗帜。在进行医院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有的医院出现了重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建设,轻精神文化建设,片面追求功利的倾向;有的医院照搬企业文化的构建形式,只重视视觉感官的有形文化,没有新意,时效极短。其实,医院文化的核心部分是医院精神和职工正确的价值观。医院精神是一种能把职工的道德理想、职业理想、生活理想都纳入医院乃至整个社会共同理想轨道的群体精神,它能使人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协作感,从而形成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成为医院发展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这种向心力和凝聚力一旦转化为医院和职工的行为,就能为社会创造出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促进医院的发展。因此,医院文化建设必须紧扣医院精神的培育和正确价值观培养这一核心。

篇9

医院文化建设对于提高医护员工整体素质、展示医院良好形象、推动医院全面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医院文化建设必须顺应新形势,适应新变化,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近年来,我院坚持将医院文化建设贯穿于医疗、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工作中,全方位强化物质和文化建设,促进了医院两个文明的协调发展。

1、适应模式转变,强化教育引导,注重精神文明建设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医院工作也由以医疗为中心转向以病人为中心,这一转变,对医院各项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医院的文化建设也要以此为中心,必须把以人为本,全方位提高职工素质作为医院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着力培育精神文化。采取加大舆论宣传,积极引导职工认清形势,增强服务意识。开展“争做新时期白求恩”、“病人在我心中”、“向吴登云同志学习”等为主题的演讲、征文评比活动,着力培养职工的救死扶伤的奉献精神,争创一流的拼搏精神,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爱院如家的主人翁精神。关心体贴职工生活是医院一贯坚持的做法,凡因病住院和家庭生活困难职工,院领导和工会等均及时慰问。近几年在医院经济并不宽裕的情况下,每年均投入一定的经费组织全院职工外出春游。适时开展职工歌咏联欢、球类比赛等有益活动,陶冶了职工情操,增强了凝聚力,激发了职工爱岗敬业热情。

2、强化质量安全管理,改善就医环境,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是医院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立院之本。

近几年,医院通过连续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不断完善各项医疗规章制度的完善和落实,不断强化质量、安全意识,逐步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提升服务水平。制订并落实《医疗、护理质量综合管理方案》,细化量化医疗护理质量考核内容,按月进行督查,将考核结果与奖金分配、年终评优等挂钩,促进医疗护理质量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医院每年均安排一定的经费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就医环境。如对病房进行装修,添置空调、微波炉、有线电视、太阳能热水器等,绿化美化医院环境,为病人提供一个优美、舒适的疗养环境。在服务上简化流程,门诊配有导医并采取弹性调节措施,尽力避免门诊病人“三长一短”的现象发生。全院上下坚持挂牌上岗,文明服务,杜绝服务忌语,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医疗投诉和纠纷逐年递减,病人和家属的满意度不断提升。

3、规范行为,完善规章,狠抓落实

篇10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医院作为中医药文化继承和创新、展示和传播的重要场所,坚持突出特色。以中医药文化为主体,融合时代文化特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与时俱进,充分体现我院中医药文化特色;坚持统筹规划。中医药文化建设与医院总体发展规划相衔接,与医院文化建设相结合,做到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环境形象的有机统一;坚持因地制宜。按照总体要求,从我院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使建设工作充分体现医院个性特征和区域文化特征;坚持促进发展。紧紧围绕医院发展的中心工作,以中医药文化建设促进科室建设、技术服务、人才培养以及科学管理等各项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主要目标在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环境形象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进一步增强我院中医药文化底蕴,彰显中医药文化氛围,弘扬医院“团结勤奋、敬业严谨、创新立业、博爱济世”精神,提高中医药服务质量,扩大社会影响,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管理文明的有机统一,通过中医药文化建设,使人民群众从诊疗环境、就诊方式、服务态度等方面切实感受到我院独具的中医药特色优势服务。

二、医院文化建设的内容

(一)价值观念中医药文化的价值观念是中华民族深邃的哲学思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卓越的文明智慧在中医药中的集中体现,主导着中医医院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要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中“医乃仁术”、“大医精诚”等价值观念,认清自身价值需要、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的关键,在思想理念、价值取向、培育方针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医生和护士是直接为病人服务的人,必须确立和强化“文明行医、亲情服务、廉洁自律、人诚勤和”的服务理念,把维护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做到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帮助人、感动人,通过开展以“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次详细的入院介绍、一张舒适的病床、一壶热水、一个整洁的环境”的活动,为病人提供温馨、细心、爱心、耐心的服务。各科室要在医院价值观念体系中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切实改进科室建设、技术服务、医德医风建设等各方面的工作。

(二)医院宗旨医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与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我院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坚持“真诚关爱、信守承诺、规范服务、科学管理”的宗旨,推动医院文化建设,行风建设,不断提高医院管理水平。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即待人处事真诚、讲信誉,言必信、行必果,本义就是要诚实、诚恳、守信、有信,反对弄虚作假。仁德即是要对患者做到想起所想,急其所急,心系患者。这反映时代特征,具有前瞻性;有利于激发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

(三)医院方针(发展战略)近年来,我院坚持“科技兴院,树立品牌,患者之上,关爱生命”方针,不断强化科技技术含量,引进现代化的诊疗设备,营造专科特点,打造专科优势,为每一位患者提供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人性化、现代化的医疗服务。同时,坚持以中医为主的办院方向、保持中医药特色优势的灵魂,不断改进医院各方面工作、增强员工凝聚力。这是提高医院创造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是中医药事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证。(四)行为规范

、诊疗行为规范医务人员要加强法律意识,要尊重病人的知情权、隐私权;在医疗活动中,要遵守卫生管理条例、行政法规和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以免造成患者人身损害事件;要规范医疗文书的书写,严格按照要求进行书写;要加强医务人员的责任心,避免在诊治过程中出现误诊、漏诊等现象发生,在诊疗过程中充分体现中医药特色。

2、言语仪表规范我院医务人员在接待患者和家属时,必须遵循文明服务用语规范,使用“您好”、“请”、“对不起”、“谢谢配合”等文明词语,做到一要有称呼,二要有礼貌,三要用亲切的语言,大力提倡文明敬语,坚决禁止使用禁语医生上岗统一着装男性必须配长裤、皮鞋,夏天不得穿大短裤、露脚趾凉鞋。女性也可搭配裙装,裙边不能超过隔离衣下摆。冬天不得穿长统靴上岗,夏天不得穿鞋拖。冬夏装更换按医院统一时间要求,不得擅自更换。隔离衣保持整洁无皱褶,每周换洗一次,特殊情况下随脏随洗。我院曾多次开展服务窗口岗位技能竞赛及考核,今后这项工作还要继续开展下去,要在全体员工中开展执行行为规范的先进典型评选表彰活动,立标杆,树典型,发挥先进的模范带动作用。

3、教学传承规范规范教学传承行为,有利于我院中医文化的发展,也有利于我院人才的培养和医院的长期发展。教学传承规范,是传道授业、学医习业等方面的行为准则,应弘扬中医尊师重教、教学相长的优良传统,老师应为人师表、修身正行,平易待人、乐育英才,乐教敬业、口传心授,因材施教、循循善诱,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示人规矩不示人以巧;学生应尊师重道、谦逊恭敬,持之以恒、精勤不倦,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学贵专一、思贵沉潜,继承创新、与时俱进。

(五)环境形象医院环境形象是中医药文化的物质载体,是展示与传播中医药文化的重要方面。我院在进行环境形象体系建设中充分彰显中医药文化,有利于体现中医医院的基本特征;有利于巩固中医为主的发展方向,更好地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有利于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管理文明的有机结合,达到医院内部的和谐统一;有利于提高医院的竞争力。

1、建筑外观和庭院建设目前,我院正在进行环境改造工作,建筑上将采用全新的环保材料,独特的建筑风格,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人文关怀”的精神。建筑的色彩,结合中国古代建筑习惯,选用红、黄、米、灰、褐色等,要因地制宜,合理搭配,体现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内部装饰方面,我院内部的大厅、走廊、候诊区、诊室,住院部的大厅、走廊、护理站,办公区域等都有许多的装饰品,营造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尤其是一些医院发展史和成功病例的展示板,弘扬中医药历史和我院发展历程,同时也让患者更加了解我院的办院理念和中医药治疗的特色。还有宣传中医药文化和介绍治疗的特殊方法,主要是宣传和介绍中医药的基础知识、养生保健方法,以及中医药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方法,常用中药的识别和功效、中药煎煮常识和我院特色治疗方法。

(六)医院标识

1、标准院名。这是医院标识中最直观的基础要素。医院名称按规定经有关部门核准的名称,汉字使用规范,字体端庄易识别,外文字母应规范。做到整合医院精神,规范行为文化,彰显中医特色。

2、医院网站。我院也通过建立医院网站来扩大医院知名度,宣传中医药文化。网站版面简洁,样式风格非常具有中国风,让人感到中医药的特色,棕色的色彩渲染了古香古色。

三、工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是党和政府振兴中医、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举措之一,不仅对促进文化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促进人体的和谐、家庭的和谐、社会的和谐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医院在充分认识开展中医药文化建设重要性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医药文化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全院的中医文化建设的领导,医务科、护理部和门诊部统筹协调,确保中医药文化建设规划的有效实施;各科室主任负责各科门诊室内、病房的文化建设,门诊楼走廊、大厅由门诊部具体负责,楼外庭院由总务科具体负责,办公楼由医院办公室具体负责,明确工作职责和内容,制定年度工作目标和可持续发展计划,形成职责分明、分工协作、有效落实、逐步推进的医院文化建设责任体系。

(二)形式多样,内容广泛。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以中医人文关怀促进医患关系和谐,把中医药文化建设成为一项群众性的活动,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宣传普及中医药文化,一方面充分利用院内会议、学术讲座等各种场合与途径对医院文化进行宣传,以医院网络和宣传栏等作为宣传阵地,采用书法、图版、标语等多种表现形式,切实把中医经典、医德警言警句等富含中医哲学思想内容渗透到医院文化建设中来,开设通俗易懂、形象直观、科学实用的中医药科普教育专栏,介绍中医药的基本知识、诊治原理,普及中医药防病治病知识,宣传与人们日常生活相关的中医药知识、方法、观念,力争使人从中感受到中医药文化氛围,接受中医药文化的陶冶。

(三)加强培训,提高素养。各职能科室要采取有效措施,对从事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不断提高其工作能力。加强对职工尤其是青年医护人员的中医药文化以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培训,努力提高全员的中医药文化素养,使其言行、举止、思维、诊疗工作无不体现中医药文化的内涵,鼓励各科室建设富有自身特色的个性化科室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