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药剂学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4-01-12 17:41: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药剂学的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老年人群;药物滥用;药学知识普及;药物
1国内老年人滥用药物情况
老年人是药品滥用问题上受到最大伤害的群体。青年人文化程度普遍提高,防范意识增强;儿童多数都在父母或者长辈的监护下用药,安全性较高[1]。由于老年人大多存在一些慢性疾病,除定期遵循医嘱的药方以外,难免会被众多药品广告所迷惑,导致滥用药品或保健品。陈晔等[1]在温州市的12个社区选取了60岁以上的老年人和60岁以下的成年人,共分成两组,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1300份问卷。调查显示,在购药途径上,60岁以上的老年人买药更偏向于就近的社区服务中心,用药咨询偏向于社区医师,其次才是社区药师。可见在药品信息方面,老年人较成年人更易听信熟人,轻信药品广告。从用药情况来看,多数人普遍认为抗菌药物是“万能的”,多数老年人都会不在医嘱下自行服用抗菌药物,只有少数人不会滥用抗菌药物。唐晶等[2]选取了农村和城市的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老年人用药情况。结果显示,多数老年人都患有慢性疾病,只有少部分老年人属于亚健康状态。从用药动机方面来看,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大部分老年人渴望被关注与关心,二是他们都认为药品和保健品对身体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三是根据自身经验来用药。在这三方面因素中,农村的老年人所占比例要多于城市老年人。不难看出,农村地区普及药学知识的程度远远不及城市。正是因为药学知识没有作为基本常识向社会宣传,才会导致老年人错误用药。王秋梅等[3]以探讨老年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及其相关的危险因素为目的,选取209例65岁以上的老年人,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调查对象中27.3%未能遵医嘱用药,用药依从性差与多重用药、抑郁、衰弱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下降相关。老年人由于多重原因导致用药依从性差,其中一个重要的隐藏因素,就是缺乏执业药师指导合理用药和普及药学常识。因此,需要加强对老年人的用药宣教和管理。由此可以看出,老年人多为用药的弱势群体。一方面由于社会上严重缺乏资深执业药师的专业指导;另一方面,多数老年人对药学专业人员缺乏信任,以至于药学知识得不到有效的传播,导致老年人缺乏药学知识而滥用保健品或是抗生素等。
2老年人群药学知识普及度不高的原因
近年来,市场上治疗疾病的同种类药品越来越多,传统用药观念已经不能满足患者正确选择最安全有效的药品需求,滥用抗生素现象加重。因此,国家对执业药师需求量逐渐增加。执业药师不仅是能够指导合理用药,同时也应向群众普及一些药学基础知识。但是,药品知识的社会普及方面实施的并不完善,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传播体系,总结出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2.1老年人服药依从性差
2.1.1传统用药观念
由于老年人属社会特定人群,多半会伴随一些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久而久之,久病成医。在对疾病有一定程度了解的基础上,当身体出现不适时,并没有去医院咨询医师和药师的意见,便自行决定停药或加大药量,甚至自行购药。同时,根据自身用药习惯,上呼吸道感染却习惯性当成感冒而滥用消炎药[3]。
2.1.2老年人记忆力下降
基于老年人脑血管的退行性变、脑血流量的减少及耗氧量的降低,老年人常出现记忆力减退和反应迟钝等知觉功能的改变,常常会因对药品说明书产生歧义或是忘记医嘱出现误服、漏服或多服。也可能因思维判断能力降低,而不能辨别被药商夸大疗效的药品和药师开的处方药[4-5]。
2.1.3老年人渴望被关注
现今,人口流动性加剧,空巢老人越来越多,由于子女长期不在身边而渴望被关心照顾。同时由于年龄不断增加,各器官功能缓慢衰竭,常会感觉体力不支、睡眠质量下降、食欲下降等现象。他们既没有询问药师的意见,也不去医院做检查。一些药品推销员抓住老年人特殊的心理,对老年人嘘寒问暖,以此降低老年人的防御心理。老年人为了缓解身体不适或是填补内心的空虚,盲目迷信进口药和新药[5-6]。
2.2药师的社会认同度低
调查显示,只有21.11%的老年人表示曾经接受过药师指导,绝大多数老年人的用药信息来源于医师,有问题咨询药师的仅有15例。而我国公众对药师缺乏认识,主要原因包括:①社区药学人员普遍存在着学历低、职称低的问题,且药学服务技能的培训项目少,因此很难提供高质量的药学服务;②尽管医院的药师均受过较好的专业知识教育和培训,但目前患者过度集中于大医院就诊取药,导致其只能忙于药品的简单调剂,无法发挥其药学服务的专业优势[7-9]。国外药学服务相对成熟。在英国的社区医院,就有临床药师直接面向病人服务,其工作甚至细微到教老年病人吃药的时间顺序。在很多美国人眼里,药剂师就是他们的健康咨询师[7-9]。
2.3传播药学知识力度不够
调查显示,医院、社区或学校会定期开展一些医学知识讲座,却很少到有关于药学知识的讲座。正因为国家对药学知识的普及还不够重视,导致一些社区、医院、药店和学校没有定期开展药学常识和用药指导的讲座[10]。除缺少定期讲座外,由微信、微博等信息网络组成的微媒体也没有被充分利用。在医疗服务的模式中,微媒体在之前传统的“面对面”医患交流之下进行拓展创新,实现患者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等移动平台与医生“点对点”交流,打破了医患沟通的时空限制。由此可见,若药师与群众可以通过微媒体建立公众平台,实现了微信、微博为机构和个人提供实名认证服务,提高了微媒体药师服务的权威性和法理性,既便于用户甄选,又可驱逐虚假营销[11-12]。
3提高药学知识普及度的有效措施
3.1呼吁社会各界关注老年群体
随着人口老龄化严重,人口流动性增加,“空巢老人”成为社会热点之一。根据上述种种原因,老年人渴望被子女关注,渴望得到社会的关怀。或许并不是因为执业药师专业水平不够,或是执业药师数量少,而是药师并没有取得老年人的信任。因此呼吁社会提高对老年人的关注度。例如,医院应以公益性为目的定期举办一些老年人免费就医用药活动,除对其进行身体检查以外,药师根据身体状况进行用药指导,可以以贴近老年人生活为目的开展心理咨询活动,鼓励老年患者提出问题,尤其是对病情有关的问题,这有利于医生和药师知道所患疾病的进展情况,能促使其配合治疗。各大药店药师应关注老年人购药需求、购药原因的同时,对药物会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详细讲解,告知老年患者不要盲目相信新药和进口药。最重要的一点,提倡家人以及护理工作者应该多多鼓励、安抚老年患者的不良情绪,增强其对治疗的信心[13-14]。
3.2提高执业药师的综合素质
据了解,美国药学教育分为4年制、5年制和6年制,4年制毕业获得药学学士学位,5年制授予药学硕士学位,与此对应,6年制毕业则将获得药学博士学位。美国由最开始以培养药学理学学士学位人才为主转化为培养药学博士学位为主。同时,美国药学教育认证委员会规定药学教育至少要保证1500小时的见习时间,且执业药师资格的门槛要求是博士学位,可见,美国对药学知识体系构建的重视程度[15]。在我国,截止2017年统计,拥有执业药师资格证的人数在35万左右,而既是硕士学历又拥有执业药师资格证的人数仅仅1万人左右。可见,社会对高素质的执业药师的需求量是很大的。强化药学服务,需提升药师的整体素质,实现社区至少配备一名执业药师,且社区药师和大型综合医院药师具备同等学历和实践技能,以此提高社区医疗机构的药学服务能力。既能提升药师的社会影响力,也可以促进老年人合理用药。
3.3加强各机构宣传力度
为尽可能保证居民做到合理用药,能够掌握基本的药学知识,每个社区医院应配备至少一名临床药师,定期为居民进行公益药学知识讲座,包含用药搭配、搭配的不良反应、搭配疗效更佳的药物等,尤其要为老年人解决一些慢性疾病的相关用药。医院以及医疗机构中的临床药师应定期面向各个学校和幼儿园进行药学知识教育,使药学同医学一样深入人心。同时,大力提倡微信平台增加一些药学知识的新闻或文章,利用网络资源使人们在关注娱乐热点的同时,又可以接受到药学常识的普及。医院可以通过组建团队创建一个微信公众平台,具体进行分工,微信平台的整体策划由药剂科主任负责,合理用药文件的审核属主管药师负责,药师则负责协助主管药师和主任的相关工作,同时维护平台的信息模块[16-17]。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提供合理用药的宣教,可以使患者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阅读学习。微信用户随时随地利用智能手机设备进行微信接收和信息交流,可以更好地普及合理用药知识,提高合理用药意识,增强药物疗效,减少药品不良反应。
篇2
关键词:高血压;中医药;血管重塑;防治;综述
中图分类号:R544.1R255.3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1349.2014.03.057文章编号:16721349(2014)03036003
1989年Baumbach和Heistad在研究高血压病时首次提出了血管重塑的概念[1]。近年来,有学者提出高血压病血管重塑程度与中医证型有密切关系,尤其与阴阳失调、痰浊内生、瘀血内阻等病因病机相关联。而中医药干预高血压病血管重塑在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中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就中医药干预高血压病血管重塑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中医对高血压病血管重塑的认识
1.1高血压病因病机中医古籍对于高血压病并没有专属的称呼,但是,对于高血压病症状及并发症的描述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两百年,《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提出风邪引起头晕,责之于肝;《灵枢・海论》认为眩晕主因是“髓海不足”,《素问・玄机原病式》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风火,有“风火皆属阳,多为兼化,阳主乎动,两动相搏,则为之旋转”的论述。之后,历代医师对其均有论述,如《兰室秘藏》“眼黑头眩,风虚内动。非天麻不能除”。《临证指南》“眩晕者,中风之渐也”等等。近代依据其证候特点,才将其归纳在“眩晕”“头痛”“肝风”“肝阳”等范畴。一般认为本病的主要病位在肝、肾、心,病之本为阴阳失调,病之标为风、火、痰、虚、癖是虚实相兼的疾病。病因为情志失调、饮食不洁、久病过劳、先天禀赋异常。病机为肝阳上亢、肝肾阴虚、痰湿中阻、瘀血阻络、阴阳两虚[2]。眩晕病的病因病机为变动在肝,根源在肾,肝肾阴虚是眩晕病的发病基础,瘀血阻络为眩晕病的标实之证,以“肝阳上亢型、肝火上炎型、痰浊上蒙型、气血亏虚型、肝肾阴虚型、瘀血阻窍型”为其主要证型。王玉燕等[3]将124例高血压分为肝火亢盛、阴虚阳亢、阴阳两虚和痰湿壅盛四个证型,探讨中医证型与颈动脉IMT、弹性及顺应性的关系,结果显示:肝火亢盛型患者血管受损的程度较轻,仅表现为血管弹性及顺应性的减低,无明显IMT增厚,而阴阳两虚、痰湿壅盛型除血管阻力及搏动指数明显增高外,颈动脉IMT较正常组显著增厚。王英杰等[4]提出肝阳上亢证患者发病年龄较轻,血管重塑的程度较轻,痰湿壅盛证炎症反应及
1)为湖南省科学技术厅科技计划重点基金项目(No.2013SK2025)胰岛素抵抗与血管重塑关系密切,肝肾阴虚证、阴阳两虚证病程较长,多同时伴有靶器官的损害,血管重塑程度较严重。
1.2中医络病对血管重塑的认识中医认为高血压血管重塑与中医络病具有一致性。高血压血管重塑包括动脉形态结构和功能特性的改变[5],高血压血管重塑体现了络病的微观化自然病程,治络之法和治络之药可能有助于高血压结构改变的逆转,表现为血管保护作用,有希望改善疾病结局这一假说[6]。高血压病是全身性血管疾病,在病位(血脉)上与络脉关联,属于络脉病变范畴,而血瘀证是影响“络病”发展进程和长期转归的主要证候因素[79],高血压引起的心脏和血管病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血管重塑作为影响病程发展的最重要可能因素之一,概言之病邪深入脏腑,递次损伤心络如浮络、孙络、缠络等,包括络脉自病和久病入络[10]。郭慧君等[11]提出导致高血压络病的原因有虚有实,虚者因肝肾阴虚,或阴阳两虚,络脉失荣;实者因肝郁气滞,或肝阳上亢,使络脉绌急,痰湿、瘀血阻滞络脉,导致络脉瘀滞。中医认为高血压病发病机制不仅仅与肝阳上亢、肝肾阴虚、痰湿中阻、癖血阻络、阴阳两虚有关,与络病更存在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从络脉入手,开展深入研究,将为寻找有效防治方法提供理论及客观依据。
2 中医药干预高血压病血管重塑的研究
如果降血压的同时未纠正血管重塑,单纯的血压降低反而会使血管的功能储备恶化,收缩和舒张功能均下降,严重影响对相应器官组织的血液供应[12],因此,无论西药抑或是中药,除传统的ACEI抑制剂和AngⅡ受体拮抗剂外,寻找既能降血压,又能抗血管重塑的降压药物变得尤为重要,以下是近几年许多学者相关方面的研究进展。
2.1单味中药治疗血管重塑钩藤中的有效成分为钩藤总生物碱,主要是钩藤碱和异钩藤,分别占总碱的28.9%和14.7%,也是钩藤中含量最大的生物碱成分[13]。其具有高生物活性,且无证实有明显副作用,在治疗心血管疾病尤其是高血压方面有着相当大的优势。霍青[2]研究证实钩藤总生物碱可抑制AngⅡ的促RAEC增殖效应,可明显改善D半乳糖诱导的衰老RAEC形态结构如细胞形态、大小及微绒毛数量、分布等,对D半乳糖介导的RAEC衰老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显著降低衰老细胞阳性率和端粒酶活性表达,促进衰老内皮细胞的凋亡。川芎可使大动脉血管病理性重构得到改善和逆转,可调节内皮素及降钙素代谢平衡,扩张血管,减轻心脏负荷。林蓉等[14]发现川芎嗪可以抑制缺血缺糖引起的血管内皮细胞释放乳酸脱氢(LDH)、丙二醛(MDA)生成,降低细胞膜流动性,提高一氧化氮(NO) 水平,从而达到保护VEC 的目的。川芎嗪对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凋亡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还能扩张冠脉,抑制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清除氧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物,减轻缺血所致的心肌细胞损伤;防止心室重构发生。赵燕等[15]发现丹参酮能抑制兔内毒素血症模型PMN与EC黏附的作用,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其机制与降低TNFα水平、抑制黏附因子CD11a/ CD18、CD11b/ CD18的表达有关。李先伟等[16]观察芝麻素对肾性高血压大鼠血流动力学、心肌NO和ET1的影响,结果芝麻素组能显著降低平均动脉压(MAP)、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LVWI、ROS和ET1含量,升高左心室最大收缩和舒张速率、颈动脉流量和NO浓度(P
中药有改善和逆转高血压血管重塑的作用,单种药物粗提取:决明子提取物,夏枯草、银杏制剂、黄芪提取物;从植物中提取的单体成分,槲皮素、阿魏钠酸,丹参酮ⅡA磺酸钠,芒果苷,白藜芦醇等;人参、黄芪、丹参、川芎合用可改善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半枝莲、金银花、丹皮可明显改善内膜及中膜的增厚,降低血清TNFα水平,降低增殖内膜中胶原纤维水平[17];冬虫夏草、麝香酮也有改善高血压大鼠血管重构的作用[18,19]等等。
2.2中药复方治疗血管重塑芎芍胶囊:徐凤芹等[20,21]研究芎芍胶囊(由川芎、赤芍的有效部位川芎总酚和赤芍总苷组成)对实验性兔动脉粥样硬化(AS)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凋亡的影响,结果芎芍胶囊可明显降低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抑制VSMC的迁移、增殖,促进VSMC的凋亡,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抑制血管重塑。钩藤复方:刘宇等[22]发现,钩藤复方能有效抑制血管壁OPN和bFGF的含量及其基因表达,抑制并逆转高血压血管重塑的病理进程。芩丹胶囊:以清热平肝、化瘀和络为组方原则,方中黄芩、黄连、钩藤清热泻火平肝,丹参、川芎、地龙活血化瘀通络;辅以益母草、桑寄生、莱菔子化瘀利水、补益肝肾,对高血压引起的动脉损害具有明显的保护和逆转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血管壁骨桥蛋白mRNA的表达,降低局部AngⅡ含量有关[2,3]。
连萸煎:中药连萸煎剂能够降低SHR血压;抑制SHR主动脉、肠系膜三级动脉血管壁重塑,其可能机制是与其下调SHR主动脉壁IGF1、ERK2、VEGF蛋白的表达有关。其降低血压的机制可能与其抑制SHR血管壁重塑有关[24]。舒脉胶囊:余胜等[25]观察舒脉胶囊(当归、黄芪、仙灵脾、菟丝子、鸡血藤、丹参等)对AngⅡ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及其对细胞周期的影响,舒脉胶囊具有抑制细胞增殖的效应,并且是通过抑制细胞周期良性转化而发挥作用。清热降压方:孙敬昌等[26]对清热降压方抗高血压血管重塑的实验研究显示:清热降压方不但能够降低SHR血压,而且能够改善SHR主动脉和肾动脉的病理损害,降低SHR胸主动脉、肾动脉中膜厚度/管腔内径的比值。温胆片:曾燕静等[27]观察温胆片(半夏、竹茹、茯苓、郁金、炙甘草等)对痰浊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血流动力学影响,温胆片对患者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峰值均较安慰剂组有改善(P
3结语
中医药在高血压病的防治中对血管重塑上具有一定的作用与发展前景,可指导临床用药,对心血管病的治疗具有一定意义,早期、长期配合中药具有防止血管重塑发生作用的研究,给高血压靶器官保护的药物治疗研究开拓了思路。高血压的治疗不应仅仅局限于降低血压本身,还必须重视血管的保护及血管重塑的干预。在研究过程中需要重视的问题:首先,单味中药或者中药复方在干预高血压病血管重塑问题上,仍然缺乏完善的循证医学理论,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制,对预防血管重塑带来的不利影响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再者,人体内血管重塑过程是否与动物模型一致有待证实,寻找判断血管重塑对中药敏感而客观的检测指标也迫在眉睫。因此,今后工作应加强相关方面的研究工作,让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及其并发症更好地发挥优势。
参考文献:
[1]Baumbach GL,Heistad DD.of cerebral arterioles in chronic hypertension[J]. Hypertension,1989,13(6 Pt 2):968972.
[2]霍青.钩藤总生物碱干预高血压血管重塑及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研究[D]:沈阳:辽宁中医药大学,2009.
[3]王玉燕,龚乃鹃,董瑾莹,等.高血压病中医证型颈动脉血管内中膜厚度、弹性及顺应性的相关性研究[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9(5):269270.
[4]王英杰,胡婉英.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血管重构与中医证型相关关系的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5(1):1113.
[5]Kingwell A,Cameron D,Dart M.Large arteryst iffness and baroreflex function[J].Circulation,2002,105(8):56.
[6]杨传华,陆峰,张翠英.高血压血管重塑与络病的相关性[J].山东中医杂志,2005,24(11):643645.
[7]Gohlke P,Lamberty V,Kuwer L,et al.Vascular remodeling in systemic hypertension [J]Am J Cardiol ,1993,71:2E 7E.
[8]李辉,徐贵成,刘坤.高血压病相关病证的临床调查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3,1(3):142 144.
[9]韩学杰,沈绍功.络活胶囊水煎剂治疗高血压病临床及实验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02,11(1):4 6.
[10]杨传华,陆峰 ,张翠英.高血压血管重塑与络病的相关性[J].山东中医杂志,2005,11(24):11.
[11]郭慧君,壬知佳.中医药干预高血压病血管重构的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8(4):472475.
[12]Barman SA,Zhu S,White RE.RhoA/Rhokinase signaling:A therapeutic target in pulmonary hypertension[J].Vasc Health Risk Manag,2009,5:663671.
[13]Dimmelers,Assmus B,Hermann C,et al.Fluld shear stess stimulates phosphorylation of aki in human endothelial cells:Involvement suppression of apoptosis[J].Circ Res,1998,83(3):334341.
[14]林蓉,刘俊田,甘伟杰,等.川芎嗪对缺血缺糖状态下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ECV304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04,29(5):462 463.
[15]赵燕, 尹毅, 吕晓菊, 等.丹参对内毒素血症早期中性粒细胞(PMN) 与内皮细胞(EC) 黏附作用的影响[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35(3):320322;346.
[16]李先伟,杨解人,朱萧俊.芝麻素对肾性高血压大鼠血流动力学、心肌一氧化氮和内皮素1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7,13(4):33.
[17]冯利,张继东.血压血管外膜重构机制及药物干预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2009,49(47):114116.
[18]吴秀香,李淑云,马克玲,等.冬虫夏草对肾性高血压大鼠血管重构的影响[J].数理医药学杂志,2005,18(1):4546.
[19]李文娟,秦琴保,刘春岭,等.麝香酮对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血浆内皮素和脑血管重塑的影响[J].中国卒中,2006,1(9):615618.
[20]徐凤芹,徐浩,马鲁波,等.芎芍胶囊对动脉粥样硬化兔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6(7):794796.
[21]徐凤芹,徐浩,刘剑刚,等.芎芍胶囊对动脉粥样硬化兔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28(10):912915.
[22]刘宇,魏国,金迪,等.钩藤复方对RH 大鼠动脉组织中OPN、bFGF 含量及mRNA 表达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12,39(4):750753.
[23]Lü Yijing.Qindan Capsule(芩丹胶囊) changes adventitial collagen synthesis in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J].Chin J Inter Med,2013,19(9):689695.
[24]刘蓓.连萸煎剂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重塑的干预研究[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2007.
[25]余胜,董建勋,郝钰,等.舒脉胶囊对Ang Ⅱ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2(3):178.
[26]孙敬昌,李运伦.清热降压方防治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重塑机制研究[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9(4):313315.
[27]曾燕静,潘竞霞,刘柯兵,等.温胆片治疗痰浊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血流动力改变[J ].内蒙古中医药,2008,14(2):10.
[28]靳宏光,黄永生.夏膝口服液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素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5):1019.
[29]雍苏南,谭元生.复方七芍降压片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及8异前列腺素F(2α)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8(5):558560
[30]范建民,唐莹,谭胜真,等.复方七芍降压片对SHR血压及GPⅡb/Ⅲa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8(8):950952.
[31]李国菁,谭元生.复方七芍降压片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17(8):2526.
[32]谭胜真,刘鑫.复方七芍降压片对二肾一夹高血压大鼠IL6、TNFα的影响[J].中医药导报,2008,14(3):46.
[33]Seye CI,Kong Q,Erb L,et al.Functional P2Y2 nucleotide receptors mediate uridine5'triphosphateinduced intimal hyperplasia in collared rabbit carotid arteries[J].Circulation,2002,106(21):27202726.
篇3
【关键词】 药剂学,改革,教学
药剂学是一门综合的技术学科,它作为药物制剂研究的基本理论和制备工艺,是药剂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在当今市场经济的社会形式下,药剂人才的培养方向倾向于培养高校学生的职业性、技术性和毕业去向的基层性。药剂学这一门课程培养的人才是掌握适度基础理论知识和药品的现代化生产技能、知识面广、综合素质高的能胜任药品生产、营销和管理等岗位的实用人才。据此,笔者结合我校情况总结了药剂学教学方法的改革经验[1]。
1 课程改革
本课程全体老师构建了新型的药剂学课程教学体系,具体内容为以药剂学课程为龙头,以药物动力学、生物药剂学、药物新技术作为系列药剂学课程新模式的教学基础。该课程体系分为两个模块,药剂学1模块内容包括生药学、药动学和治疗药物检测,药剂学2模块包括药剂学、药物新技术和新剂型。药剂学课程体系的两个模块之间相互联系和对立,灵活实现了课程的稳定性与灵活性的完美统一。
2 课程内容改革
近几十年以来药剂学发展速度十分迅速,不论是理论知识还是技术的更新周期都比较短,因此药剂学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对教学课程内容进行改革。改革主要体现在对教材内容的改革上。经过改革之后的教材内容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教材基础是传统剂型,在此之上又辐射了药物制剂的配制、单元操作和新剂型,教材的宗旨是将各部分知识相互渗透又保持各部分的独立性,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由浅入深、有助于安排有特长老师的教学领域、有助于非药剂专业学生从兴趣和爱好出发选择学习内容。
课堂教学时数在不进行增加的前提之下,把落后、重复的教学内容删除,增加新的技术和剂型,目的是让学生对药剂学的基础理论进行较好地掌握,对药剂学的发展有良好的认识,对药剂学新知识和基础理论的关系有一个总体的了解,让学生形成一个创新的思维[2]。
3 教学方法改革
将教学模式的中心由教师转变为学生,积极将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推广,实行多种新型教学模式结合的方法,例如讨论式、启发式和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等,这些教学方式提高了课堂的互动性。对双语教学进行推广,在课堂之上教学时使用汉语,每章总结用英语完成。汉语教学是课堂的主要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穿插对专业术语和药物名称的双语教学。
4 教学手段改革
课堂授课全部使用多媒体。任课老师的备课方式是集体进行的,通过集体备课对教学的要点和特色进行研究,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参照不同章节的特点和要求。为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本着共享资源的原则老师之间互相交流多媒体课件。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利用课件学习药剂学知识,课件的应用让学生在复习时有复习资料可查阅。
5 实验教学改革
将实验教学内容和医药行业的研发方向结合,让学生在实验课上掌握片剂、软膏剂的制备技术和新技能,学生的视野通过实验课得到了开阔。本校药学院购进了药剂学领域的先进设备,如离心造粒机、滴丸机、高压乳匀机等,新购进的机器在进行调试时进行全程录像,录像作为教学资料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使学生的实验技能得到了提高[3]。
实验指导过程中采用动画指导,这样的方式更加直观生动,学生掌握起来比较简单。药品剂型设计和制备实验专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让学生首先开始查阅相关文献,自主设计实验内容,该实验在实行之后效果很好。药剂学的实践性也很强,药剂学专业学生通过实践见习可以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步骤[4]。
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到开放式的教学模式中,身临现场学习参观、亲自感受,这让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对课程的认识都得到了提高。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深刻认识了课堂的知识和药剂制备的操作流程。
6 考试内容改革
考试内容的改革主要从教学方式开始,为避免学生单纯因为分数而考试,应该把学生成绩由期末笔试决定改变为多种方式结合得出学生成绩。主要的改革内容有:教学模式改革、考核模式改革、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学生的期末成绩由三个方面组成:期末笔试成绩、实验技能成绩、平时考试成绩。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要从实践和知识理论结合出发,通过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课堂知识才能培养出药剂学所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7 结语
随着我国医药体制的发展和改革,现代化的医药人才越来越被国家所需要,传统的教学模式改革刻不容缓。教师应该多在教学过程中摸索新的教学方法、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以职业道德为指导思想,从教学大纲出发进行各方面的改革,针对学生因材施教,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挖掘学生自身潜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和良好的操作技能,体现出药剂学的特色,通过不断改革为培养实用型医药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 刘跃进.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药剂学教学改革探讨 [J].卫生职业教育,2006,24(16):36
[2] 黄庆德.中药药剂学教学方法改革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6):526
篇4
[关键词] 药剂学;实验教学;内容;考核
[中图分类号] R94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1(a)-146-02
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属于药学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位于药学知识结构金字塔的顶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应用性,是一门专业知识综合性较强的应用技术学科,对学生将来参加工作、学习、生产实践具有密切的关系[1]。
药剂学实验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药剂学基本理论,培养学生在实际中的动手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药剂学实验教学不仅仅是对理论课教学的验证与延伸,而且是提高学生药剂学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独立研究能力的最好途径,同时药剂学实验是药剂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实验可以更好地理解药剂学的基本理论,培养学生在药物制剂、调剂、生产制备、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理解,以及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到新药开发等前沿知识,从而使学生们认识到药剂学实验教学在药剂学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随着现代药剂学知识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其研究领域已经从传统的剂型制备的参数研究向上下游广泛拓展,包括了制剂前的药物研究到制剂制备后的药效学评价、药动学研究等的“一条龙”研究[3]。因此,通过实验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药物剂型和制备理论、生产工艺技术及质量控制的基础知识,而且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验教学的相互映证,帮助学生们初步建立起制剂设计和制备能力,具有进一步的分析和解决制剂质量问题的能力,为以后更好地从事药学及相关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1 现行药剂实验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药剂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往往不重视实验,认为实验课就是药物简单的加和,实验结果好与坏无所谓,实验课就是理论课的依附,只要学好理论就可以,这种理论脱离实践的错误思想。但是,传统的药剂实验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几乎完全是验证型实验。所谓验证型实验,是指学生通过实验来直接验证已学过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在这种实验模式中[4],教师包办一切,老师怎么说,学生怎么做,甚至老师将实验结果预先告诉给学生,而学生只需按部就班操作就能得出实验结论,造成学生只会操作、不会动脑解决问题,久而久之学生们养成了习惯,使得“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不足。在实验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的依然是灌输式教学,机械式操作,学生一味地追求完美的实验结果,而忽略了个人的创新及独立思考能力,这对于素质教育所要求的参与式教学,启发式操作,问题型结果相去甚远,而这种教学方法往往会挫伤学生做实验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应有的锻炼。
2 药剂学实验改革内容
本校对于人才培养的定位是根据社会的需要,从而培养出具有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是培养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具有一定创新性,强调实践性、技术性和应用性。为了使学生能够达到这一教学培养目标,我们就应在注重药剂学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认真做好每个药剂学实验的准备工作,包括实验前的预试、仪器的调试,严把实验教学质量关,开展好实验教学,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水平,培养出高素质的药剂学专业人才,这样才能使我们培养出的学生更好地为社会服务。笔者对药剂学实验进行改革,具体方法手段如下:
2.1 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随着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医药领域中药物的制剂新技术不断的应用以及制药设备的不断完善,制剂工艺不断更新,这种更新速度已经远远超过教材改版的速度,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实验不能再以液体制剂、半固体制剂等一些手工作坊式的实验为主,我们可以结合实验室现有设备与条件,应用视频技术与实际操作进行讲解,这样既可以补充教材相对滞后的内容,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药剂学课堂教学内容与实际生产环节脱节的通病。为适应现代教学要求,我们将多媒体技术充分用于实验教学,例如:根据实验室现有设备,利用制粒机、压片机、包衣锅进行阿司匹林片的制备,老师结合多媒体与仪器进行讲解,让学生自己完成仪器的拆卸、安装、使用,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又有利于学生对实验进程的把握,提高效率,避免实验的盲从性。
2.2 对现有药剂实验内容进行改革
为充分调动学生们做实验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实际动手能力,更好地适应药剂学科飞速发展的要求,本药学院药剂教研室开设了片剂、乳剂、微囊等剂型的综合设计性实验,同时对一些现有的药剂学实验内容进行改革,具体做法如下:
2.2.1 对一些验证性实验进行精简 在前期的实验教学中主要以验证实验为主,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挑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普通剂型制备实验,通过改革拟对部分验证实验进行精简,保留传统经典的剂型制备实验,如选择液体制剂、栓剂、软膏剂等制备,规范学生的基本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处方设计实验中强调处方分析,筛选出最佳处方工艺,尤其是在实验过程中用到的药物和附加剂要有代表性。例如乳剂的处方设计中最好选择不同亲水亲油平衡值的表面活性剂,这样学生在实验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到水相和油相配比,又要考虑乳化剂的用量,尤其是要验证乳剂稳定性的问题,这样学生在设计不同处方时都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判断,从而选出最佳工艺处方。
2.2.2 增设综合性实验 利用省部共建购买的一些新的仪器设备,如沸腾制粒机、压片机、包衣锅、溶出仪、崩解仪等增设一些综合性实验,如“阿司匹林片剂的制备与质量检查”实验,在学生自行压制阿司匹林片的基础上,利用制粒机对阿司匹林进行制粒,制好的粒再利用压片机进行压片、包衣。学生可以对自己包的阿司匹林片进行物理性质检查,包括包衣片的外观、重量差异、崩解时限、脆碎度、硬度等,使学生在宏观上可以初步掌握较为完整的片剂生产和质量控制过程,对药剂学理论知识有深刻的认识,通过这样一系列的实验,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的内容综合运用到实践中,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科研能力。
2.2.3 增设设计性实验 主要是药剂实验方法的综合运用并带有初步科研性的实验[5],实验前要求学生首先明确实验目标,全班分成若干组,进行查阅文献,设计实验方案,最后学生们通过集体探讨与老师指导的方式设计出该药物的处方工艺研究。例如,制备阿司匹林片剂。要求学生掌握阿司匹林片的理化性质、用途和常用剂量等基本性质,并提出制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除教材外,提倡学生到图书馆查阅相关的专业书,另外还可以登录学校的网站,要求学生自行查阅文献,利用实验室现有的条件与设备在本实验室完成制备过程,这样既可以帮助同学们提高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培养学生们做实验的兴趣,使学生们真正体会到药剂学实验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们对实验的重视程度,充分利用实验教学资源,使学生进一步深入地思考问题和理解问题。
2.2.4 实行开放式教学 开放实验室是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可以弥补课堂实验教学的不足,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实验的主体。学生们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参加,利用课余时间来完成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有专门的老师进行全程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实际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学生们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可以申报学校学生创新科研项目,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样可以使学生通过开放实验与科研项目相结合的形式,真正参与到科研活动中,使其感觉到学有所用,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和实践操作能力。同时通过实行开放式教学可以提高仪器的利用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2.3 改革考核方法
实验教学成绩的考核也是实验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考核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6],提高学生对待实验的重视性。实验考核是检查学生能否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一种手段,我们将改变以往药剂学实验考核,老师根据所学知识的难易程度、学生的能力拟定相关的标准,如考核的内容、考核的方式方法、最终考核的成绩评定方法等,并使学生明确实验应掌握的程度。同时为了避免学生只是为了应付技能考核在考核时积极操作练习而平时做实验就应付的状况,将学生的实验技能考核成绩分为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种方式,在期末对实验内容单独进行一次考试,可采用笔试、口试、实际操作等方式给学生评分。而实验技能考核成绩总评方法如下:平时实验操作情况占10%、课堂回答问题情况占10%、实验报告完成情况占20%、实验技能考核成绩占60% 的比例进行总评,得出实验技能考核的最后成绩,这样既可调动学生平时实验的积极性,也较全面地反映了学生技能掌握的情况。
3 小结
通过药剂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希望能够提高学生对药剂学实验的兴趣以及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而我们现在已开设的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虽然不够完美、成熟,但它是一种大胆的尝试,对于学生学习和掌握药剂学理论知识具有很大的帮助。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只有通过不断地思考、探讨、改进教学,才能使药剂学的实验教学从层次、内容、形式逐步趋于完善,从而帮助学生提高药剂技能水平,才能达到高素质的药剂专业人才的需要,才能适应当前社会用人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梁健钦.浅谈《药剂学》实验教学改革[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9(2):115-116.
[2] 何纯莲,赵冰洁,黄浩.实施开放性实验教学创新实验教学模式[J].药学教育,2006,22(1):43-45.
[3] 贾乙,唐渊,刘雅.等.药剂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J].教育论坛,2009,7(25):87-88.
[4] 应晓英,高建青,袁弘,等.适应药剂学发展探索新的药剂学实验教学模式[J].实验室科学,2008,(4):54-55.
[5] 周彦彬,姚瑶,丁燕飞,等.谈药剂学实验教学改革[J].药学教育,2003,19(3):42-43.
篇5
【关键词】药剂学;现代药剂学;新技术;基础研究
1药剂学概念
药剂学是研究药物配制理论、生产技术以及质量控制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其基本任务是研究将药物制成适宜的剂型,保证以质量优良的制剂满足医疗卫生工作的需要。由于方剂调配和制剂制备的原理和技术操作大致相同,将两部分合在一起论述的学科,称药剂学。现代药剂学有很大发展,还包括生物药剂学、物理药剂学等。
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剂型及制剂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剂型的基础理论、制剂的生产技术、产品的质量控制以及临床的合理应用,研究、设计和开发药物新剂型及新制剂是其核心内容。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高分子材料学、分子药理学、生物药物分析、细胞药物化学、药物分子传递学及系统工程学等学科的发展、渗入以及新技术的不断涌现,药物剂型和制剂研究已进入药物传递系统(drug delivery system,DDS)时代,缓控释、透皮、靶向、大分子药物给药系统及基因转导系统已逐渐成为其发展主流。
2现代药剂学的发展
在现代药剂学的发展中,首先对药剂学的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有较大提高,回溯到50年代中,药剂学原来分为调剂学与制剂学,自从60年代以来,由于对药物制剂在体内的生物效应有了新的认识,改变了过去的“化学结构唯一决定药效论”的片面看法。而进一步认识到药物的剂型在一定条件下能较大程度地改变经效,这就是生物药剂学的观点。随着生物利用度理论的深入研究,进一步明确如何通过剂型选择、处方设计及工艺改革来影响药物从剂型中释放出来的速率,即改善药物的溶出和吸收,以提高药物制剂的生物利用度,使药物在体内发挥充分疗效。
其次在新剂型的研究方面,近年来着重研控制释放的种种剂型以达到缓释、恒释的目的,或探索靶向输送的各种剂型以及使药物引向病变部位达到较高的浓度,避免或减少药物对正常器官和组织的毒副作用。前者如缓释性眼用膜剂、经皮给药系统(TTS)、子宫内给药器及渗透泵控释片等;后者主要用于抗癌的各种新剂型如静脉乳、脂质体、磁性微球等。90年代中期,从发展趋向可以预计化药物剂型号和制剂研究将进一步深入药物传递系统(DDS)时代。
在药物制剂生产的技术方面,近年来应用了不少新工艺和新技术。例如,在片剂生产中应用了静电溶液包衣工艺以及快速包衣锅的革新,改革了传统的糖衣操作,又有采用静电干粉包衣法以革除了过去用溶剂包衣的旧方法。又如国内某些药厂还成功地探索应用程序控制喷雾包衣装置。对片剂新辅料的寻找近几年来也获得了不少进展,如国内已开发的有羟丙甲纤维素(HPMC)、低取代羟丙纤维素(LS-HPC)用粘合剂和崩解剂,丙烯树脂系列用作薄膜包衣材料,羧甲基淀粉钠用崩解剂等。设备方面有混合、制控、干燥一次打哈哈和完成的定型因以及每小时可压300万片的高速压片机用等等。
在注射剂量的生产技术与研究方面的进展,主要体现在品种大量增加,例如近20年来,在输液制剂方面,除了原有品种外,尚出现了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和静脉用脂肪乳剂等新品种,这为临床开展全静脉营养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溶剂(注射用水与非水性溶剂)及附加剂(助溶剂、增溶剂、抗氧剂、抑菌剂等)的选择以及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方面也有不少新的进展,从面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在注射剂工艺设备方面,有层流式高效空气净化操作台、全自动洗瓶菌机、全自动蒸气高压灭菌设备以及辐射灭菌、静电滤过除菌设备等采用。此外,如微孔虑膜在注射液滤过操作中的使用,终端滤器在输液中的应用以及远红外钱灭菌干燥机对注射剂玻璃容器的处理等等。
对制剂质量控制方面,目前各国药典都设计了新的检验装置用于制剂质量检查。例如对片剂、胶囊剂等本剂型的生物利用度采用深出速率测定仪以测出药物的溶出度作为控制生物利用度的体外指标。又如注射剂的热源检查,除了家兔法以外尚可采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这一新的检验技术。对注射液的澄明度检查仪方面有光电自动灯检机、库尔特计数器、激光灯检机、微粒分析仪及国产QX―3―1型细胞计数器等,均已开始使用。
我国近几年来,由于坚持中西医药结合的方面,运用了现代科学知识和方法,配合临床实践,积极开展中药剂型的研究和改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从而进一步丰富了药剂学的内容。
综上所述,药剂学从50年代以前的调剂学进入到药剂科学的新时代,使制剂产品从传统经验工艺阶段上升到科学制药水平,又在有关学科的相互渗透下逐步形成为医学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现在的药剂量学的含义应该是:研究药物传递系统的设计、组制、评价和应用的综合应用科学。它的基础是特理化学、化学、数学,计算机学与生命科学,涉及的领域从药物本身分子理论性质到分子与机体细胞的关系,以及影响药物传递和治疗的生理过程与机制,目的是为了创造用最少量的药物提供最大的疗效和最小副作用的适用性强的药物传递系统。
3我国药剂学创新和发展应结合实际情况
目前,我国药剂学已从单纯的技术型学科向理论和应用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发展,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正在缩小,特别是在靶向给药系统、透皮给药系统、中药新剂型、片剂成型理论、药物制剂稳定性理论和方法等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在靶向给药系统研究方面形成了一定优势。
篇6
[关键词] 药剂学;片剂;说课设计;职业素质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8(b)-0198-02
说课,是教师在认真领会课程标准精神和钻研教材的基础上,依据教育科学理论,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向领导、同行或评委,就教学方案的指导思想、教学程序、教学效果等进行介绍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说课可以是针对具体课题的,也可以是针对一个观点或一个问题的,讲清“我将怎样教”和“我为什么这样教”这两个问题[1],就达到了说课的目的。“说课”是教师把教案转化为教学活动前的一种实战演练,是一次授课计划的展示。教师通过说课,可以进一步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理清教学的思路,这样可以克服教学中重点不突出、训练不到位等问题,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通过说课,可以引导教师思考为什么要这样教学,提高教师备课的质量,目前课程说课已经成为推动教师职业素质发展的动力。“讲课”则是实实在在的教学活动,是教师运用教育教学理论去实施一次授课计划的过程。因此,两者在目的、内容、对象、形式、方法、评价标准等方面有着本质的区别[2]。
《药剂学》课程片剂章节的说课设计主要包括说教材、说教学方法、说学法等内容,教师认识所讲授章节在药剂学中的地位、课程的教学目标,笔者现对《药剂学》课程片剂章节的说课介绍如下:
1 说教材
1.1 教材选用
《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与合理使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是药学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药剂学宗旨为制备安全、有效、稳定、使用方便的药物制剂,该课程在人才培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本章节的理论课、实验课学习,掌握片剂的基本概念、原理、制备方法、质量检查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选用沈阳药科大学崔福德教授主编的《药剂学》第7版,本教材,具有一流的水平和较高的权威性,在国家高等教育医药类人才的培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2教学目标
片剂是《药剂学》重要内容,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本章节要达到的教学目标为:掌握片剂含义、特点;常用辅料的性质、特点和应用;普通湿法制粒和干法制粒的方法;片剂成型的影响因素及压片中可能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熟悉片剂的崩解机制及影响因素。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综合分析思维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能力。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药剂学的热情,培养学生一丝不苟、严谨治学的学习精神。
2 说教学方法
2.1问题式导课法
前期教学中已就散剂、颗粒剂进行讲授,学生对于其含义、特点、制备工艺等问题已有充分认识,在此基础上,笔者通过提问、图片等方式引出片剂。如,通过提问“散剂、颗粒剂存在的不足?如何弥补?目前市售制剂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剂型?等”导出新课——片剂;由视频、实例图片引出诸多不同类型的片剂制备相关的问题,由此展开教学。
2.2课件演示,比较讨论
片剂的教学可综合利用情景设置、多媒体动画、PBL问题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查阅文献、自学、分析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由代表性片剂实验“复方阿司匹林片剂的制备”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片剂相关知识。课件演示,利用多媒体动画生动形象地将片剂的压制方法、工艺过程展示给学生,给学生以直观、鲜明的印象,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并引导学生对出现问题的原因、解决方法进行思考。
3说学法
3.1以制备工艺流程为主线,系统学习
药剂学设计学科较多,内容繁杂,学生不易掌握,特别是片剂章节,为此笔者引导学生以制备工艺流程为主线,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3],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根据工艺流程图将辅料、制粒、压片、质检等内容依次相连,并可将散剂、颗粒剂、胶囊剂等相关章节内容有机联系起来,使学生更快地理解新知识。
3.2典型实例分析,强化学习
通过典型制剂处方分析、制备工艺设计、实验操作等环节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专业课学习与未来工作相联系,强化学生对该课程在其知识结构中重要性的认识。
3.3查阅参考书、文献了解片剂研究现状
科技飞速发展,制剂理论、技术、设备、辅料不断进步,查阅文献可弥补教材内容滞后、授课学时有限等问题,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将学生培养成能适应信息快速更新需要的新型人才。知识积累需要过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掌握学习的重点,突破学习的难点,培养学生抓住关键问题进行学习的能力。
4 说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以研究者的心态或视角,审视自己教学实践的过程,剖析教师在教学设计等方面有哪些可取之处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对教学中的缺点和错误进行反省、对教学中的优点和长处的肯定和坚持。如对教材分析独到之处、课程资源开发中过人之处等。结合说课认真反思教学中的不足, 征得专家和同行的帮助,提高教学质量。
说课不仅要求教师对所讲授的内容熟悉, 而且要掌握相应的教学方法、手段,说课是教师间平等的学习机会,可以发现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对年青教师的培养十分重要,对培养专业教师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有很好的借鉴作用[4-6]。
[参考文献]
[1] 陈晓育,刘美红. 浅析“说课”[J]. 中国科技信息,2009,23(13):211-212.
[2] 刘俐. 浅析“说课”与“讲课”[J]. 当代教育论坛,2009,4(8):12-13.
[3] 龙晓英,杨帆. 药剂学流程教学法探讨[J]. 药学教育,2004,20(2):30.
[4] 张立明,陈靖,付雪艳,等. 开展说课活动 提高教师水平[J]. 药学教育,2010,26(4):49-50.
[5] 马桂茹,王丽红. 浅析教学及教研改革的手段之一 ——“说课”[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5(4):44.
篇7
[关键词]药剂制剂;临床治疗
现阶段医药知识云集,药剂学分工也越来越细。临床医师和护士在本科教育时也许会缺乏药学知识的专业性的系统培养,如临床药理学、药剂学、药物治疗学和药物经济学等药剂学知识大多是通过继续教育或自学获得,相对来说药剂学知识不是很全面,对临床药物的应用缺乏准确得当;虽然专科医师对本专科的药学知识非常熟悉,但跨专科的药学知识有时会显的不足。临床上还有不少全科和其他科室,应用的药物都非常广泛,不可能像专科医师那样对一些药物的应用自如。而药师具有系统全面的药学基础知识,经过专业的教育和实践,因此,药师下到临床,参与到临床医师的治疗中去,应当充分应用自己掌握的药学知识,为临床用药提供药学服务。这样最大限度的帮助患者,对患者的治疗康复疗程能起到很大作用。
药剂学参与临床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药物制剂规格方面
在临床用药时,由于患者本身存在个体差异性,再加上疾病多样性以及给药途径不同,因此,临床用药相对来说较复杂,要求同种药物有不同的规格。由于药师接触药物最多最全面,也对药物的各种特征包括规格等较熟悉。因此在临床药物治疗的过程中,药师的参与能有效降低由于规格问题导致的用药不当。更有助于病人的临床治疗。
2药物制剂用法方面
比如:雾化吸入器正确使用是保证吸入法治疗有效成功的关键,吸入方法的正确与否和疗效的好坏有直接的关系,一些哮喘发作的病人用雾化吸入药物治疗效果不是很显著,埋怨药物没效果,殊不知是由于吸入方法错误,雾化吸入器的不当使用所致。所以只有掌握正确的吸入方法,才能充分发挥药物的药效,改善哮喘患者的痛苦【2】。这样的话,就需要具有专业知识的药师指导给患者正确的用药方法,药师不仅要以自身的药学知识弥补医生、护士存在的不足,同时也该对患者进行用用药教育,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3】。
3药物制剂结构方面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临床药物品种越来越多,新的药物制剂、新的药物剂型也是层出不穷,比如控释制剂、乳剂、脂质体、经皮吸收制剂等。但是这些制剂在给临床用药提供更多选择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不合理用药,比如用药的方法、途径、时间等。控(缓)制剂的工艺和释药原理有特殊性,口服控释制剂若服用方法不当,比如在咀嚼或碾碎后服用,会破坏用于控制药物释放的保护膜、骨架或渗透泵结构,造成药物快速释放,降低药物的疗效。这样一方面达不到缓释、长效的目的;另一方面,由于控缓释制剂的剂量通常是普通制剂的2-3倍以上,因此药物突然释放会造成血药浓度骤然升高,这样有可能可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甚至可能导致患者中毒【4】。因此控释制剂片剂一般要求整片吞服,切勿咀嚼或碾碎;一般也不能将药物分成两半,假如片剂面有划痕,则可按照说明书从划痕处掰开后服用。小丸胶囊剂可打开胶囊直接服用小丸,但也不能碾碎,以免破坏小丸的缓释结构。这些专业的药剂学知识对临床病人的治疗都很重要,因此,药剂学应用于临床治疗对病人的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局部用药的全身不良反应方面
比如:皮肤局部用激素,全身吸收少,一般不会糖皮质引起药物的不良反应。但是若皮肤广泛病变,或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导致药物浓度的累积,也可以引起糖皮质激素的全身不良反应。如诱发或加重溃疡病、骨质疏松、免疫抑制等。对于药物的局部使用,不仅要关注局部不良反应,也应该注意全身吸收引起的不良反应[1]。特别是眼、口腔、鼻腔等局部用药引起的全身不良反应。
药剂学与医学同属生命科学,密不可分。药剂学在现代医学的形成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直接作用。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使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根据药物的使用目的和药物的性质不同,可制备适宜的不同剂型,不同剂型采用不同的途径给药,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途径可能会大相径庭[2]。药剂学对于解决临床药物生产和使用问题,对于正确评价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对于临床医生合理的使用药物非常必要。总之,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新药筛选方法的改进、制药设备和工艺的高效化,出现了许多新药物、新制剂。它既方便临床治疗,也给人们以启示“化学结构唯一地决定着药效”的片面看法已经过时了。认识到剂型,生物因素一级药物的临床应用方法对药效的影响。因此必须重视药剂学这一学科,充分利用这一学科的特点,使之更大地促进医学的发展,更好地促进医药的结合。
参考文献:
篇8
随着中药事业的飞速发展,中药药剂学的学科地位也受到了广泛关注,寻找好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能力、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变得至关重要。在中药药剂学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学习热情,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自觉的掌握基本知识,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分别对中药药剂学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流程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实验教学法、开放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和对比式教学法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中药药剂学;多模式教学方法;人才培养
随着生物医药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中药药剂学在中药学类的几大专业,包括中药学、制药工程、药物制剂等专业中已属于主干专业课程,也是执业药师、主管药师等各类考试的必考科目。然而中药药剂学所涉及的内容繁多而且知识点零散,很容易混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系统的将各个知识点全部掌握,致使教学效果很不理想。为了适应我国药学事业和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飞速发展趋势,致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生产实践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成为中药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1]。为了适应时展的要求,我们要努力寻找合适的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方法,通过合理的应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不仅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熟练的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及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教会学生们“学以致用”,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目标。
1流程式教学法
流程式教学法是将中药药剂学中零散的知识点串成一串,犹如一条线,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清晰的思路,学习起来更简单、更容易掌握[2]。传统的中药药剂学没有明显的引导性思路,学生只是全身心的集中于一堆繁琐的文字之中,并没有清晰的学习思路,然而随着学习内容的不断增加,需要学生掌握的东西也越来越多,就会使学生们感到脑容量明显不够,学习过的内容犹如一团乱麻,理不出头绪,往往旧知识还没消化,新东西又出现了。学生在掌握中药药剂学的各种知识点时不能仅靠死记硬背,而需要对学习内容有条理的分析背诵,如学习各种剂型时就可以沿着剂型的制备流程进行记忆,这样就可以非常容易的掌握各种剂型的有关内容。龙晓英等[3]对本科生、专科生、执业药师与主管药师应试者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该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工商管理研究生院在1918年首创,是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进行教学的方法[4]。案例教学法包括案例主线式和课后作业式两种方式,案例主线式是通过对案例进行分析引出知识点;课后作业式是指学生课后对案例再次分析对课堂讲述的内容加以巩固。案例教学法的基本过程包括:提出典型案例、根据案例提出课堂讨论题、预测学生讨论问题时出现的各种偏差、课堂讨论及课后总结[5]。如在对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学习过程中,可以引入“欣弗”事件作为典型案例进行讲解,安徽华源生物药业有限公司违规生产所致,其未按规定的工艺参数进行灭菌处理,其降低了灭菌温度,缩短了灭菌时间,增加了灭菌柜的装载量,使灭菌不彻底,降低了灭菌效果,导致患者在使用了其公司生产的“欣弗”注射液后,先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通过引导学生对此案例的讨论分析,重点强调中药制剂的“安全第一”的观念,明确其危险性,使学生对灭菌与无菌技术的重要性得到充分的认识[6]。在中药药剂学的教学过程中通过适当的案例分析,可以更生动的让学生了解到所阐述知识点的重要性和现实生产意义,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引起足够的重视。
3实验教学法
实验教学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想通过实践使学生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得以验证,学会运用课堂讲述的一些理论知识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达到提高学生动手、动脑能力,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中药药剂学》实验课与理论课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坚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需要使学生具有熟练的基本操作技能、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以及较高的创新能力,实验教学质量的好坏与学生毕业后从事药学工作的能力高低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活跃学生的思维,在中药药剂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可以尽量安排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指根据实验要求或自行拟定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以及自学和独立工作的能力。设计性实验是根据实验内容和目的,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独自设计实验方案,挑选实验所需仪器,再根据实验方案独立完成实验,实验结果各小组之间进行讨论,对实验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合理的综合性及设计性实验对于培养学生组织能力和自主实验的能力有着特殊的作用[7]。
4开放式教学法
开放式教学法是指安排学生到当地的一些制药企业见习或参观,邀请经验丰富的药厂工作人员对车间的总体布局以及相关产品的制备工艺流程进行介绍,对操作器械做以详细讲解的教学法。学生通过企业实地参观,可以把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与药厂所见实物相融合,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对课堂所学知识更进一步了解,对于课堂上碰到的疑难问题通过实地参观得到解决,开拓视野,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自学能力。如在学完片剂相关理论内容之后,可以组织学生到药厂制片车间参观,通过工作人员的讲解,使学生们对片剂的制备工序、布局、工艺条件以及相关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操作方法更加熟悉,明确生产过程需要注意的要点等,使学生们对片剂的学习更容易[8]。
5讨论式教学法
讨论式教学法强调在教师的精心准备和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通过预先的设计与组织,启发学生就特定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中药药剂学课程大致分为剂型、基础理论和制剂新技术三部分内容,其中剂型中片剂和注射剂是两个重点教学章节,而且也是新药研发的常用剂型。理论课上教师在简单介绍剂型特点和制备方法以后,可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分别给出不同的药物的名称、临床适应证和临床常用剂量,其中每一种药物代表某一类药物的化学性质。各小组分别对给出的内容进行文献查阅、剂型选择和处方设计,然后小组内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做出最优选择。各小组组内讨论完毕由1名代表对本组讨论结果做以汇报,汇报过程中各个小组的同学可随时提出问题或发表不同意见,对于难以解答的问题可以求助老师解答。通过这种方式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6对比式教学法
中药药剂学中药物的剂型包括十几种,各剂型之间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很多不同之处,容易混淆。对比式教学,可以使讲述的内容简单化、清晰化、明确化,而且接受新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提高学习效率。例如[9],甘油作附加剂,在不同的剂型中,就会起到不同的作用,在软膏剂中,甘油的主要作用是保湿,防止皮肤表面涂抹软膏后干燥失水,所以在软膏剂中甘油作为保湿剂使用;而在栓剂和膜剂中主要是起到增塑的作用,增加柔韧性,所以甘油在栓剂和膜剂中是增塑剂。再如,在“药酒和酊剂”这一节的学习中,可以通过表1的比较来帮助学生记忆。综上所述,中药药剂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学内容日趋综合化,培养和造就创新型的复合型药学人才是药剂学教育者所面临的艰巨任务。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合理的应用多种教学方法,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才能把握中药药剂学的教学方法精髓。
参考文献
[1]余江南,郭红.顺应时展要求,深化药学教育改革[J].中国药事,2003,17(10):641-642.
[2]龙晓英.流程药剂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
[3]龙晓英,杨帆,易军.药剂学流程教学法探讨[J].药学教育,2004,20(2):30-32.
[4]涂明华,杨耀防,姚果原,等.医学专科学校人才培养类型及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2000,8(1):13-15.
[5]刘素梅.药剂学教学方法的改革[J].药学教育,2002,18(3):57-59.
[6]袁子民,程岚,吕佳,等.案例教学法在中药药剂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2):45-46.
[7]赵琳,程岚,袁子民,等.中药制药专业《中药药剂学》实验课教学探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4):187-188.
[8]黄自通.改过制药专业药剂学教学方法初探[J].科教文汇,2007,8(22):95.
篇9
目前中药药剂学的教学大多是以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上均有一些需要改进之处,本文在分析该课程现阶段比较普遍的问题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的教学方法和理念,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方法,并在实践中取得了初步的效果。
1 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1.1 教学方式单一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上,一般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的接受,教与学的互动性不够,这样就会造成学生的依赖性,不去主动思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灵活多样地运用各种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当中来。
1.2 教学手段固定 中药药剂学现在普遍采用的教学手段是以理论教学为主,部分结合实验教学,学生在固定的理论教学或有限的实验操作中很难将所有的剂型一一熟练掌握。因此就需要在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的基础上,采用多种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记忆,使其更容易掌握枯燥的理论知识。
1.3 教学内容滞后由于教材编写的相对滞后,有些内容过于陈旧繁杂,重点内容不够突出,有些内容和现代中药制剂的研究和生产不相适应。因此就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及时更新,在讲授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适当的授以本学科进展概况和前沿理论,以使学生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2 从多方面对教学进行改进
2.1 多样的教学方法应用
2.1.1 案例教学法在中药药剂学的各种制剂技术的讲解过程中,每种方法的理论相对比较抽象,学生在了解这些理论的同时,如果能结合具体的实例以加深印象,能够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如在讲解中药的提取与精制方法时就可以针对一种常用的中药,以多种不同的方法提取,以所需要掌握的不同精制方法一一举例,如水提醇沉,醇提水沉,澄清吸附,树脂富集等。还可以结合具体的精制成分,比较各种方法的优劣,以加深各种方法的理解从而更好的掌握。
2.1.2 类比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一味以专业的理论知识讲解难免会造成枯燥的感觉,学生在每次相对较长课堂教学时间内很可能会出现精神不集中的现象,因此在讲解专业理论的同时,可以适当的以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现象来类比。如在讲解泛制法制备丸剂时可以类比于“滚雪球”,在讲解注射剂中常用附加剂之一抗氧剂所起的作用时,可以类比于其为保护主药的“挡箭牌”等等。这样的类比一方面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另外也能加强记忆,使学生对知识更加牢固的掌握。
2.1.3 流程教学法中药药剂学由于其剂型丰富,每种剂型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多而散,学生普遍反映学习这门课程虽然没有深奥的理论,但应用较困难,所以考试也就难考出好成绩,为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应使学生建立一个清晰的学习思路,把各个章节独立介绍的板块之间联系起来,增强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提高学习效率。如用图表的形式将药剂学每章的基本内容归纳总结,再用“流程图”的形式给同学介绍:内容简介(介绍一章的学习内容和要求)→剂型的定义、特点、分类、质量要求→制备的工艺流程→质量控制,学生通过比较可较容易地区分各种剂型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增强章节与章节之间的联想,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2.2 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
2.2.1 理论教学理论教学仍是中药药剂学的重要手段,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可将传统教学方法和现代工具相结合,传统的板书教学方法仍是有效的方法。教师在书写板书的过程中,能够使学生紧密跟随教师的上课思路,从而能更好地理解所讲解的内容。另外教师在写板书的过程也保证了学生能有时间对讲解内容进一步消化,增加了课堂的节奏感,而不是一味地教师讲解,学生被动地听讲。
另外,在中药药剂教学过程中,有许多知识是和实践结合比较紧密的,这些内容板书无法形象地表达,这时就需要结合一些现代的教学手段。ppt(power point)幻灯片能够以图片、表格、动画、声音等多种方法将制剂中的一些设备、流程、制备过程等形象地表达出来,从而使学生能够有感观认识,加强记忆。因此,在中药药剂的教学过程中,要紧密结合这些方便有效的现代教学手段。
2.2.2 “实物”教学中药药剂学所涉及的剂型非常的多,由于教学资源有限,不可能将所有的剂型都通过实验的方式得以验证,因此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一些上市成药的展示,加强学生对某些剂型的感官认识,特别是一些非常见的新剂型,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2.2.3 参观教学中药药剂学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最主要的方面是制剂的生产,学校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和工业生产的条件有所差别,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某些常用的剂型,如片剂、胶囊剂等工业化大
生产的过程进行了解,于是参观一些制药企业就显得非常必要。另外也可以以影像(dv)的形式将某些剂型工业化大生产的过程展现给学生,以使其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这也是在学校有限的实践教学条件下,学生对理论知识应用的很好补充。
2.2.4 自主设计性实验教学中药药剂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验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不仅可巩固和验证学生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可使学生受到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实验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不是被动的接受教师所讲授的操作方法。如可以预先给学生实验主题,如某个制剂的制备,然后由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自行确定实验方法并实施,最后在教师指导下作出实验总结。这样学生就会主动积极的思考,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独立的科研能力,更好的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篇10
关键词: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考核体系;药学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1-0117-02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是一门新兴药学交叉学科,是药学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包括“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既不相同又关系密切的两大部分,“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的生物因素与药物疗效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药物动力学”是应用动力学原理与数学处理方法,定量描述药物在体内动态变化规律的科学。《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的内容是将会是药学专业学生在未来工作中面向临床、面对病人的重要理论基础,是指导临床个体化用药的技术保障,同时也是执业药师考试的重要内容。因此,高校药学专业的老师十分重视该课程的教学与改革,努力通过各种教学改革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增强学生综合素质。
一、《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考核体系的现状
多年来,高校《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的课程考核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式:一种是把“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分开进行考核,即在期中考试时考核“生物药剂学”的内容,期考时考核“药物动力学”的内容,学生的期评成绩由两门总分进行平均;另一种是在期考时只进行一次考试,考核内容为“生物药剂学”和“药物动力学”的内容,其考试分数即为学生最终的期评成绩。随着高校对实验技能水平的重视,《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的课程考核慢慢地融入了实验课,实验课(占20%)和理论考试(80%)共同组成了学生的期评成绩。但这几种课程考核体系均存在不足之处,有的过分强调理论而忽略了实验教学,有的虽然融入了实验教学考核内容,但因《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学科的特点,不能完全体现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特别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无法体现,为此课程考核体系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建立《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多维度考核体系
我们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不断摸索、改进、再尝试,对《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考核体系的改革有了深刻的认识,主要的改革方向是由单一的考核向多维度考核转变。即学生的期评成绩由理论课成绩(占60%)、平时小测验(占10%)、实验课成绩(占20%)、软件操作成绩四部分组成(占10%)。
1.理论课的考核。我们对于理论课的考核总的原则是考试题目多涉及理论结合实际的试题,让学生思考,少出死记硬背的试题。具体而言在理论考试中让学生学会解决存在问题,以学生为本,坚持实施考试与执业药师、研究生考试接轨。考试的方式可以采用期中和期考两者相结合,考试方式我们采用的是开卷和闭卷相结合的模式,即80%分数的试题采用闭卷考试,内容是教学大纲中需要学生掌握、熟悉和了解的内容;20%分数的试题采用开卷考试,题目的灵活度大,大多是结合临床实际,发散学生的思维去解决问题。如我们在考查“药物代谢酶诱导剂”知识点时,出了一道课本上没有提及而临床经常会遇到的情况,即“一患者服用苯妥英钠的同时,又服用西咪替丁,结果出现眼球震颤、精神紊乱等苯妥英钠的中毒症状,试解释其原因”,只要学生掌握了该知识点,举一反三,很容易就可以回答该问题。
2.平时小测验。平时小测验是平时成绩的一部分,通过运用在课堂上的5~10分钟对学生进行一些小测验,促使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加强复习,避免出现在期考前突击看书的情况发生。小测验的次数可以根据情况而定,一般开展3~4次,测验的内容以基础为主,题量少而精,尽量不要出客观题。除了平时的小测验,作为平时成绩的补充,我们也开展过其他方式的考核。例如我们在前一周对学生布置了一个和课程内容相关的主题,让学生自由组合形成小组,在一周内查阅文献资料,然后以ppt汇报的形式在下次理论课上派代表上台演讲,老师们在台下进行打分,该分数即为这组同学的同一分数。这种考核方式虽然耗时长,但却能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团队意识,以及锻炼ppt制作水平和口头表达能力,因此广受学生的欢迎。
3.实验课成绩。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课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发现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将实验课成绩分为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平时开展的实验,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课开设了5个实验。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不仅要仔细、认真,而且要做好实验记录,并在课后把实验结果以实验报告的形式上交。老师根据学生实验情况及实验报告的书写情况,特别重视在报告中对实验内容的讨论部分,综合起来给学生打分。第二部分是在学生在完成5次实验后安排一次实验技能考核,让学生随机抽题,从5个实验中抽取一个作为考核题目,然后单独完成实验任务,老师根据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进行打分。实验课的总成绩就是这两部分考核成绩的平均,这样既可以体现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能够体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数据的记录、处理,实验结果的分析,启发学生对实验内容提出改进意见,使学生参与到整个实验的设计中来,不断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
4.软件操作成绩。《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中药物动力学的内容是应用动力学原理与数学处理方法,定量地描述要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机体中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过程的动态变化规律,即研究机体药物的存在位置、数量、与时间之间的关系。因此药物动力学中房室模型的拟合、药物动力学参数的计算、药物动力学与药效动力学的相互关系、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的研究都需要运用到药物动力学软件。因此我们开设了药物动力学软件课,让学生学习并掌握国外软件NONLIN和国内软件3P87/3P97的使用方法,并进行实例练习。通过一系列的练习,学生掌握到一定程度后,老师将出题给学生,学生运用软件进行操作,其结果作为学生的药动学软件操作成绩。通过采用这种“四位一体”的多维度考核体系对学生进行考核,成功地避免了传统考试“一考定成绩”的弊端,又充分考查了学生对《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该门课的掌握程度,为培养基础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优秀学生构建了良好的体系。虽然我们已经实施《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多维度考核体系有两年时间,也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但并不能说明该体系没有完善的空间。我们在实施过程中发现,现有的成绩组成较为合理,但各部分所占的比重仍有调整的空间。理论成绩是否可以降低至50%,而将其他成绩的比重相应地提高?我们将在未来的日子里不断尝试和调整,以学生的满意度、接受度和期评成绩为重要参考指标,优化该组成的比例。此外对于其中的一些细节,如在实验考核过程中如何细化评分点,平衡各实验考核内容的一致性等方面的内容还需要我们不断完善。我们相信通过多年的探索,将会建立起一套科学、标准、完善的《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多维度考核体系。
参考文献:
[1]刘德胜,代现平,陈向明,等.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2,(7):700-702.
[2]贾永艳,李民,祝侠丽,等.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医药导报,2012,9(11):162-163.
[3]郭剑伟,王成军,鱼梅.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的教学思考[J].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06,5(6):81-83.
[4]谢海棠,黄晓晖,孙瑞元.国内外常用的药代动力学软件介绍[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1,6(4):289-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