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教案范文
时间:2024-01-12 17:40: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物学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7-335-01
初中生物教学案例的书面表达形式,一般是对某一个生物教学行为展开分析和研究,形成文章,引导读者把注意力集中于实际教育情景,以引发对学法、教法研究的深入思考。初中生物在设计教案时,按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等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原则,以课时为单位将学习内容设计成学生学习方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觉探究,促进学生生物课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实现了学生角色地位的转换。发现要真正落实学生自主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它需要有一个载体,这就是教案,只有把传统的“教案” 逐步改革为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案”,才能真正实现新课程要求的“把课堂还给学生”。因此,我们通过科学合理地设计教案,在教学中采取了教案教学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一、设计和编写生物教案的原则
教案是教师在教案的基础上,为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课堂效率,根据课题内容,设计一系列的探究问题、要点强化、解题技巧及方法等形成纲要式的学习方案,并由学生在课前完成的一种主动求知的新型案例。“教案教学”是依据现代教育理论,结合生物学科的特点,将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智能的开发,人格的健全熔为一炉。
因此,在设计和编写教案时,要遵循以下原则:运用教案要坚持“先学后教再练”的原则,教案体现思维训练为主的原则,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减轻生物课课业负担的原则。
二、教案的设计和编写
教师在编写教案时,不仅要吃透教材和课程标准,了解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学生,就是要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习态度,知识基础,解题能力,新知识的可能接受程度。了解学生的强项是什么,弱点在哪里。明确要学生学会什么,掌握什么,解决什么。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把教法和学法结合起来,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把感性和理性结合起来,把复习和新知结合起来,把教案和笔记结合起来,把预习、听课和复习结合起来,通过认真研究和设计改变存在的问题和现状。因此,我们在集体备课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在设计教案时,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和学习难点、知识复习、学习新知、教法选择、学法指导、课堂小结、问题讨论、课堂练习及课后巩固等内容,编写了环节完整、详略得当、方法适宜的填充式生物教案。
“教案教学”的基本特征是“两个突出”,即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突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以达到提高生物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益的目标。
三、教案的作用
1、突出环节,使学生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学习
在编写教案时,通过设计学习目标,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整合列出,使学生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知道了学什么;通过设计学习重点,使学生知道重要的知识点是什么,通过设计学习难点,使学生知道上课重点听什么,给学生一种心理上的积极提示;通过设计知识复习,使学生知道本节内容与哪些生物学知识密切联系,使学生建立生物学知识网络和联系,以便用旧知来学习和理解新知;通过设计教法选择,根据各位教师多年的教学经验,设计选择适宜学习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知道如何理解相关知识点;通过设计学法指导,参照历年来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学生预习时反映出的问题,建议学生如何学习,使学生知道如何去学习新知;通过设计课堂小结,使学生知道课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通过设计课堂练习及课后巩固,使学生知道如何利用所学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及时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通过设计填充式教案的详略,来体现生物课堂的重点和难点。
2、指导方法,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
篇2
高中生物学科作为一个富含理解性的学科,需要同学配合老师指导学习,老师建立一个完善的教学案机制,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还进一步促进了师生关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在中国传统教育模式如此深厚的背景下,只有不断改革教学案整体组合,才能不断适应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进一步探索,使教学效率全面提高,这才是一个高素质教育工作者的真正需要。因此,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案整体化的研究探索,有着重要而深刻的意义。
一、高中生物教学案一体化的背景
高中生物的教学是一个研究为什么的生物学科教育,学生通过课堂知识的学习,不断获取知识、理念以及对方法的要求,高中生物教学必须以学生体会为基础,教学方案为主旨,体现出高中生物内容的重点,分析课堂知识难点,达到教学与学习的平衡统一。高中教学难免有应试成分,在知识点的分析层面也很是显露,课堂四十分钟,尽管不能详细论述一个要点,但是依然能够仔细概括出教学的重难点,使学生跟着老师的步伐前进,因此教学案要详细统一,把知识概念的重难点做出归纳,使预计教学和实际教学达到完美的契合。
二、高中生物教学案一体化的模式
(一)教学案必须有合理的编写目标
1.教学案的编写要以教学以及考试大纲为基础。教学即是知识的传授,期间包含了重难点的分析,以及有关知识点的传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必须满足于考试的要求,毕竟教学课时有限,学习科目多,完成不了太过于详细的教学任务。因此,教学案的编写是重中之重,只有编写好教学案,才能积极引导学生,达到教学的最佳目的。高中生物教学案需要明确地符合以下要求:《高中生物课程标准》、《高中生物教学大纲》、《高考生物考试大纲》等,当然,这些只是教学案编写的依据罢了,教学案的编写还必须有灵活性,客观性以及幽默属性等。
2.教学案的编写要以学生为本。学生才是授课的真正目标,如果一味地进行讲述,而没有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学习程度等,最终效果是不可想象的。在教学案的编写中,优先考虑学生们的学习以及接受能力,知识点的难易程度不一,如果不能侧重,则会事倍功半,比如在《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章节中,讲述蛋白质的结构及其功能,以及有关氨基酸的计算公式。如果就单纯讲授蛋白质的内部结构,来源以及关系,不仅使教学效率大打折扣,还增加难度。所以教学要以学生为本,满足一个教学考试的要求,站在学生的角度,克服学生在教学之中会质疑的问题,找出章节的教学难点进一步分析。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巩固,在本章节的要求是对计算公式的练习等,才能举一反三,使学生深刻地理解它。在以学生为本的要领中,还有一个就是满足于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需求,毕竟学习是件苦力活,一个班级不能保证所有学生接受能力都一致,再加上不同学生对于教学内容前后的掌握程度不一样,更加不能一致对待,所以要做到平衡统一,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的不同基础要求,注重知识面由简单到繁难的过渡,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充分的收获从基础到提升的内容,这是教学案应该归纳和总结的:以学生为服务主体,时刻为学生着想,才能全面提升教学案的编写质量,做到教案与学案的和谐统一。
(二)教学案的整体化模式探索
教学案的目标是根本的,但是要实施,不仅要详细具体,还要考虑诸多方案,应对不同的教学环境。
1.教学案要编写具体,不能泛泛而谈。教学案是对学生教学的一个参考模板,教案和学案要做到和谐统一,就必须在每一个关键的点子做到平衡统一。每个章节的每一小节都要注释清楚,标注出难重点,侧重点于教学内容,同时侧重于学生的基础。教学案记录将要讲述的课堂细节,以及课堂要点,甚至根据课堂要求预点名提问的学生都可以指出。
篇3
关键词:学案导学;基本认识;优点;问题;正确使用
所谓“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经过半年的教研和实践,我对学案导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有了粗浅的认识,现在就我对学案导学的基本认识、优点、存在的问题、如何合理使用等方面浅析自己的看法。
一、学案导学的基本认识
1.学案与教案的区别
教案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偏重于怎么教;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偏重于怎么学。教案与学案:一个着眼于教,一个着眼于学;一个侧重于“学会”,一个侧重于“会学”。两者虽联系紧密,但在目标要求、课堂角色、教学方式等方面却有着本质的区别。
2.学案与教材和练习的关系
学案设计的重点是学生活动,依托教材为学生提供学习任务导航,学案不是教材的简单浓缩,而是既要立足教材,又要升华教材;学案不是简单地把课本上的知识改编为填空题和问答题让学生机械地填写,而是通过精心编排,将课本上的知识进行串联、拓展。
3.学案的编写环节
(1)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的制定要明确,具有可检测性。
例如,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细菌》。
教学目标:
①了解细菌的主要特征;
②掌握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的区别;
③理解细菌的发现过程和巴斯德的实验,培养探究意识。
分析:上述学习目标体现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但“了解、掌握、理解”这些词很难明确表达具体的行为和目标达成的程度,导致学生不知该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
可以这样修改:
①能记住细菌的主要特征;
②能说出细菌和动植物细胞的区别;
③通过学习,知道细菌发现的过程和巴斯德的实验,认同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
分析:学习目标中不应该出现“了解、掌握、理解”等模糊的文字语言,而应该用“能说出、能记住、会运用某个知识解决某个问题”等可检测的明确用语,并指出重难点。
(2)自学导引
引导学生自学从而梳理知识框架的若干问题。问题的编写,必须既源于课本又不落俗套,既注意扎扎实实打好基础又加强知识的拓展与联系,具有较强的思考性。
二、学案导学的优点
1.教师方面
对教师而言,在课前设计学案的过程中,可以清晰地梳理教学思路、预设课堂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课堂上就可以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学生身上,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
2.学生方面
对学生来说,学案系统、全面地展示知识点,对本节课要达成的目标要求明确,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根据自己的认知能力合理安排思考时间。
3.师生互动方面
学案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具体的内容材料,师生互动的基础得以夯实,可操作性增强。
三、学案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1.学案的使用方式呆板化
如果教师只是机械地按照学案逐一讲解,很容易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打折扣。
2.学案的使用表面化
如果教师对学生引导不到位,会导致学生只是机械地完成预习的部分内容,从而导致学生对知识的认知仅停留在表面。
四、如何正确使用学案导学
1.创设问题情境,给学生预留创造性学习的空间
学案减少了教师的“教”,增加了学生的“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学案往往会影响学生的能力“生成”,这就需要在编写学案时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题目,给学生留下适当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否则,“学案”就会变成“教案”,“自主探究”就会变成“机械验证”。
2.学案内容要呈现思维梯度
学案内容要呈现思维梯度,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内容的填空、习题的堆积。教师还应适当扩展知识,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难度的习题,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的实践、运用都离不开教师的智慧和努力,学案导学也不例外。我的一些意见还很不成熟,希望能够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究,摸索出成熟的学案导学模式,总结出成功的经验。
参考文献:
[1]石世刚.“学案导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尝试与反思[J]. 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1(05).
篇4
摘 要:在新课标下,顺应课改要求,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突出新的教学模式。那就是教师的助学对学生的助学来共同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一种模式。前提是教师在课前要做大量工作,如查资料,自己备课,然后集体备,最后升华成一个通用的模板,在老师授课时,根据自身特点,教材分析,学生情况分析,加以推敲和修改,最终形成适合本年级本班的助学案,通过课堂来实践,由此得到的效果进行评价和反思。
关键词:助学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效果
一、梳疏理新课标
新课标指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尤其是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于是我们本着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通过这几个方面为抓手,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学校的教学环境情况,结合本学科本教研组狠抓设计思路,大胆创新,拿出好的方法和步骤,引领学生进行大踏步的实施。
二、收集资料,制作个人助学案,集体备课融会贯通
搜集资料是生物学习过程中常用的一项基本能力,通过搜集资料可获得前者的间接经验或已有成果,使自己少走弯路,提高工作效率。会学习的人,必定具备应用发达的现代信息技术搜查资料的基本技能。搜集资料可以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加深体验,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掌握搜集资料的方法,如到图书馆如何搜集资料,上互联网怎样查询下载等,这将对于学生现阶段生物学习意义非凡。通过自主、独立、合作的学习过程,让沟通和交流在学生之间更浓,分析解决能力更强。
助学案是一种学习方案,助推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它的内容包括:三维目标、重点难点学习、自主探究、合作、预习、教师点拨、周测评价、教学后反思、延伸拓展等环节。教师用心引领,学生的学习、探究、创新有自主的依据资料,通过老师的备课,完成助学案是一种独造性工作。备“助学案”的课的主要模块:“备课在前,研讨永远是集体性的、备课组长分工有主备,其他老师辅备、整合助学案、师生共用”。集体备课:备知识结构,备新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大家共同备课:备课组长是领导者,安排每周六上午半天集中备课,学生自主完成周测任务,在给学生上课前两周组织完成好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流程,学生情况分析等所有涉及的方面;主备是轮流的,也可备课组长指定:在实施过程中,备课组长要将内容细化,并对主备老师提出严格的要求,对主备老师的初稿集体研讨,备课组长带领大家共同分块修改;备课组长对每周未成型和成稿交教研室审定,最后对定稿印发成册,分发给各任课老师,当然册本上一定要留有余地,老师可对每个班授课使用前后做各种修改,以达到完成适应本班的助学案,即可交文印室印刷,课前提前一天发到学生手里,这对每个班来说,都是独一无二的,当然每个任课教师工作是繁忙而宏大的,工作量明显加大。学生的活也多了起来,因为每科都在搞助学案,每个学生都在课前完成印发资料的自主学习,老师还要在课前适度审阅,然后对“助学案”进行再次的修改和补充,以使在上课中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课堂教学。这种师生共用的助学案教学,课后对教师来说又有更全面的教学后记拓展空间,让助学案更加精准和精致,老师的每一份点点滴滴对助学案的倾注,都是宝贵的财富,也在学校资料室的重要档案将留存保护,同时每学期都在更新和积累,对后辈学生来说是不可多得的宝贝,对全校学生的整体提高指日可待。这种助学案在整体操作环节上,刚开始不大适应,老师也在不断思索,每个任课老师的教案不再是手抄的版本,都是电子版,随时修改随时打印,学生写在本子上的作业也减少了,很多时候都是在印发资料上完成,老师和学生的工作看似加大了,实际上从整体来看,整齐划一,不做重复劳动和多余的、浪费的工作了,实际上是精讲精练,在质上有了新的飞越。
三、评价反思
本人经历助学案已经三年了,通过每周末的集体备课考研活动,自己再进行加工变通,已经初步形成了助学案模式习惯,学生也逐渐适应了这一系列方式,在不嘀懿狻⒃驴贾校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提高,进而在高考中收效明显。不足之处,课堂反馈,学生听课反馈,学生作业反馈,考试后反馈等针对大部分学生的多一些,往往在一小部分困难学生中反馈不够及时,特别是有极个别问题学生不能按时执行各项任务,还没有做到位或者说照顾不到的学生,仍然效果平平。
通过以上描述,意在传递多年的高中生物教学中自己的点滴经验,分享给大家,共同提高,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任务;案例;生物;化学;教学
生物化学课是生命科学等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由于此门课程涉及的内容广泛,显示出杂乱无条理的特点,许多学生不愿意学习这类课程,有的甚至会产生抵触心理。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因为教学本类课程的教师教学方式传统,一味的对学生进行填鸭式教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的接收教师传授的知识,并没有进行必要的互动,乏味的课堂不会有兴趣的产生,再加上生物化学本身内容抽象,学生更是感到疲惫,也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任务型案例教学方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它主要的特点是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整个任务组织的过程中,实现了师生互动、体验交流的目的,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在实践过程中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增强学习感受,是一种有利于学生接收知识的教学理念。如果在生物化学理论的教学过程中持续运用,必定可以取得相当大的成果。
一、在运用任务性案例教学方法时需要明确的问题
1.制定明确的目标
对于任务型案例教学法,最重要的是注重结果导向,这个指标不单是教学中的重要点,在平时的生活中,也要有明确的目标及方向。所以就要求教师在制定任务时,要将教学的重点巧妙地融于任务过程,对于教学难点,要针对性的增加任务步骤。只有教师将学习目标足够细化,才可以让学生按照原本的规划进行任务,最终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熟练的掌握教学内容。
2.适当把握所制定任务的难易度
为了使更多的学生有兴趣参与到任务中来,教师在制定任务时一定要结合客观实际,在充分体现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与生活实际相匹配。还要根据学生年龄段的不同,制定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的任务,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教学任务产生兴趣,同时只有任务符合大部分学生的认知能力,才可以让任务具有开放性,有利于完成教学相长的目标。
3.在任务过程中注重师生互动
任务型案例教学法区别于传统教学方法的地方就在于它可以很好的促进师生间的互动,只有在过程中形成互动,教师才可以辅助学生高质量的完成任务,学生也才能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互动方式可以是互相提问,也可以小组辩论。
二、如何对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进行任务案例设计
根据生物化学课程的主要特征,细化生物化学的课程章节,使之与设计的任务型案例契合,再结合多媒体等硬件设施,将案例教学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具体设计方法可以参照以下步骤。
1.针对性的积累素材
艺术源于生活,同样案例的素材也主要来源于生活,例如毒胶囊、人造肉等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就可以用来给学生作为案例素材。如果是学生亲身经历过的,教育教育意义会更深刻,例如非典对生活造成的影响。另外,案例还需要有具体的情节,相关的数据及细节信息体现,教师要提前做好详细调研,以便于案例在出现漏洞时,可以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2.结合实际案例整合新案例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如果没有适用的现成案例,就需要教师对前期搜集的案例信息进行整合,对合适的、具有代表性的案例重新编写,如在编写“毒胶囊”案例时,就可以把重点放在胶囊的化学构成及食用后对人身体造成影响方面探究,使学生在了解事件根源的基础上引发其他思考。
3.有效组织案例实施
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创建小组讨论、问题互答等多形式的任务案例教学,教师在任务进行要实时的把握教学节奏,及时的发现学生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加以指导,使整个教学过程顺利完成。
三、任务型案例教学法是怎样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
1.任务型案例的准备过程有利于学生共同学习
教师在布置任务案例后,学生需要从课外搜集有用的信息,整理成小综述,在这个整理的过程中,学生知识及能力都在潜移默化的提高。例如DNA测序技术在课堂教育时,教师论述其目前的特点是成本居高,但通量却很低。在案例教学中,学生可以查找到第二代的测序技术主要代表是Illumina/Solexa、ABI SOLi D,Roche 454技术,它已经实现了成本降低,通量和效率反比例上涨,现在已经被广泛应用。之后的第三代代表是SMRT及纳米孔单分子测序技术,三代不仅将人类基因的测序成本降低至1000美元之下,更值得欣喜的是通量并没有降低。这项技术使得遗传病的治疗变得简单化、便捷化,还可以使医疗向个性化发展,达到保健身体的目的。案例型教学在1个小团队、2名学生的PPT中完成了教学内容共享,让平时鲜有接触的高端科学技术走进了课堂,使更多的学生认识到科技改变生活的道理。课堂上的积极互动,课堂下的深入研究,都有利于学生主动积极的掌握学习知识。
2.任务型案例与专业学习有着密切的联系
学生在准备PPT报告的过程中,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与小组成员把生物化学的有关原理与专业知识相结合。例如在教师教学三梭酸循环是糖代谢的经典途径时,相关专业的学生就会查阅医学类书籍,找出三梭酸循环其实与中医五行循环有共通之处的特点,他们都由五个基本物质及关键部分构成,都同样不可以反向进行,都以不同的速度与外界的物质、能量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形成其他物质。还可以得知中医之所以在治疗过程中见效缓慢,主要是与西医的治疗周期不同,中医主推的是通过调节五脏六腑来逐渐实现强身健体的目标,不同于西医的立竿见影,调理过程更加适合于慢性病症。随后,生命科学发现三淡酸的循环交流是存在于人体内较强的精确小循环,因此得出,在三淡酸循环理论基础上的西医理论更适合于急性病症。在此案例的分析中,学生将生物化学理论与中医理论有机的串联起来,既使得课堂氛围积极活跃,也使得学生在课下的知识储备量增加。
3.任务型案例教学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一定的提升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是作为接收者的存在,教师乏味的授课方式,容易导致学生疲惫无积极性。任务型案例在讲解时大部分需要以PPT形式,配合之前预演好的动作,可以让教学活动丰富生动。例如在学习生物氧化时,其中一部分知识涉及“旋转催化”,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配合形象的肢体语言进行讲解,使得复杂的内容变得简单明了。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切身体会到被人认同的感受,在掌握知识点的同时,增强了语言及肢体表达能力,既增强了自信心,也可以将此技能运用于生活当中。
四、运用任务型案例教学法后对生物化学课程的作用
好的教学方法可以快速的达成教学目标,更可以加速学生对知识的接收速度。一直以来的传统教育方法,使得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下降,缺乏对教学知识的思考,只懂得一味的接收教师传授的课本知识,而评判学习效果的方法大多是以考试为主,极大程度上遏制了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有害无益。实行任务型案例教学方法后,学生可以畅所欲言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引经据典的过程中更是温习了学习过的理论知识。在师生互动、分享的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开放性的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的分析表达能力提高。在生物化学这一复杂的学科引进此教育方式,无疑会对课程乏味的现状完成优化转变。最后要强调的是,任务型案例教学法虽然可以对教学方法完成升级,但并非所有的课程都适合。我们需要依据课程的实际情况,套用适合的教学方法,生搬硬套只会让教学形式趋于本本主义,不仅浪费精力,还会引发学生的负面情绪。所以我们要不断的探索,让任务型案例教学法在适用的课程上合理运用。
五、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运用任务案例教学法的教学过程中,要对生物化学课程的内容进行细化,使案例更加适用于本学科,切忌盲目的追求新颖化,这样才能对教学效果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刘小林,陈纪鹏,却志群,等.Seminar教学模式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7(01):278-280.
[2]徐敏,李平明,吴小琼,等.高职生物化学课MES下多元化教学法应用研究[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6):54-58.
[3]周先丽,苏何玲,刘永明,等.浅谈PBL教学模式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7(01):123-124.
篇6
1.1预防溺水
溺水是由于人淹没于水中因缺氧而被迫深呼吸,致使大量水由呼吸道进入肺并经肺泡吸收进入血液循环,造成气体交换受阻,引起全身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而导致心跳停止。“善游者溺”多是由下水前准备活动不足、水温偏冷或过于疲劳等引起的手足抽筋所致。为避免溺水,下水前须活动身体、适应水温;游泳时,如感到身体不适,要立即上岸休息。当发生抽筋时,要冷静并立即呼救,同时设法按摩、伸展、拉长、放松抽筋处肌肉,以缓解肌肉痉挛性收缩。在他人出现溺水时,应立即呼救或报警并充分利用现场器材,如绳、竿、木板、救生圈等救人。而未成年不得下水救人。溺水者被救上岸后,应根据呼吸运动的原理立即实施人工呼吸,注意每分钟吹气的次数为16~18次。在反复进行4~5次人工呼吸后,如果溺水者还没有脉搏,则必须同时进行心脏按摩(每分钟60~80次)直到心跳恢复为止。
1.2预防运动过程中发生出血、拉伤或骨折及脱臼
运动过程中遇到摔倒、碰撞、剐蹭等易造成外伤出血,不及时处理会造成严重后果。出血有毛细血管出血、动脉出血和静脉出血三种。其中毛细血管出血,血色呈红色,渗出慢,血量少,一般会由血液凝固而自然止血,处理时可先对伤口消毒,再用消毒纱布包扎;动脉出血的血色鲜红,特别是大动脉出血,血流猛烈,呈喷射状,可在受伤动脉的近心端采用指压法或止血带止血法进行止血急救;静脉出血的血色暗红,血流较缓和,一般是将受伤静脉的远心端压住而止血。应尽快将经过初步护理的动脉或静脉出血者送医院治疗。准备活动不足就剧烈运动会因神经、肌肉的兴奋性仍较低,对较大的刺激反应迟钝而导致身体协调性差,同时由于肌肉、韧带的伸展性差和关节灵活性差,极易发生肌肉拉伤和关节扭伤;突然过猛扭转关节部位,如果波及附在关节外面的韧带及肌腱,会导致扭伤。此时应立即停止运动,用局部冷敷处理,以使小血管收缩,减少局部充血、水肿。大约48h后再热敷以促进血液循环。用力过猛或不慎摔倒会使关节头从关节窝里滑脱出来造成脱臼,此时切不可让已受伤的关节再活动,以免加重伤势,而应立即请专业人员将关节复位。骨受到猛烈撞击,易发生骨折。骨折以后有疼痛感,且运动功能丧失。为了避免伤势加重,对骨折病人要进行急救:先对伤口消毒包扎,再用夹板将骨折两端的关节固定(夹板要长过断骨上下两端的关节,夹板与肢体之间要垫棉花或纱布;给夹板缠绷带时,松紧要适度以保证血液循环畅通),立即送往医院治疗。因骨膜与骨折后的修复有关,要注意保护好骨膜。
1.3预防野生动物的伤害
一般情况下,动物不会主动伤人。动物伤人是因被人类侵扰而激发了它们的防御行为。处于期、哺乳期、孵卵期、育雏期的动物对外界侵扰的反应尤为强烈,必须与它们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万一被啄伤或咬伤,对伤口的处理与对猫狗咬伤处理方法类似,但应包扎伤口。一般有毒的动物如胡峰、毒蛇、毒蛙、毒毛毛虫等其体表往往具有鲜艳醒目的警戒色,遇到它们时最好尽量远离。如被毒蛇咬伤,应保持安静并及时在伤口上方近心端结扎伤肢,以阻断毒素由静脉回流至心脏;擦去蛇毒,并用碘酒消毒,必要时切开伤口,排出毒液,立即送往医院。如果不幸被蜂蛰伤,应先挑出蜂刺,但不要挤压,以免剩余的毒素进入体内;然后用氨水、苏打水甚至尿液涂抹伤处,以中和毒性。对那些个体较小的动物同样不可掉以轻心。它们活动隐蔽,毒性较大,还会传播疾病。如蜱虫,常在人的颈部、耳后、腋窝、等处叮咬,除造成局部充血、水肿、急性炎症反应外,还可传染无形体病。其唾液中的神经毒素可致人的运动性纤维传导障碍,引发呼吸衰竭,甚至死亡。被蜱虫叮咬,不可强行拔除或将其捏碎,可用酒精、煤油、松节油涂在蜱虫头部,或在蜱虫旁点蚊香,使其“麻醉”而自行松口;或用液体石蜡、甘油厚涂蜱虫头部,使其窒息松口。夏季进入草地、树林时最好穿防护服并扎紧裤脚、袖口和领口,外露部位则涂擦驱避剂以防蜱虫。再如恙虫,常在人的发际、颈项、腋下至胸乳部、腹股沟、四肢等处叮咬,其幼虫体内携带的病原体进入人体血液后,会引起立克次体血症和毒血症症状,导致高热、眼红、皮肤红肿、四肢麻痹,恶心嗜睡等。所以,在进入草丛灌木中活动时,应扎紧袖口、裤管口,衬衣应塞入裤腰内,并使用驱避剂。野外活动后,及时拍打衣物,以减少恙螨的附着。
2.社交安全
2.1性安全
青春期少女在与异往的过程中由于抵制诱惑的能力有限,很容易偷食禁果,导致意外怀孕而承受堕胎带来的伤害。由于少女子宫、阴道等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堕胎极易造成急性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盆腔炎等。若在短期内反复流产,会使子宫壁变薄,内膜受损,输卵管堵塞,甚至子宫穿孔而危及生命。而如果被社会人员引诱,还可能感染性病甚至艾滋病。需要指出的是,男生被某些性取向异常男性引诱而感染性病甚至艾滋病的概率非常高,尤其要注意防范。
2.2认识新型的危害
篇7
关键词:案例教学;高职教育;生物教学
高职医专的生物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学习的难度也比较大。而案例教学能够较好地减轻学生学习的难度和压力,它的特点在于为学生提供一些信息让学生去分析这些信息并找出解决的方案。学生在分析之后,获得的是新的知识和内容,这对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好很大的好处。但是,从高职生物教学的课堂看,案例教学法的整体效果并不理想。分析原因,根本还是在于,教师和学生对案例教学法的认识不足,对其产生的作用认识不清。再次,本文对案例教学法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做一个具体的分析。
一、案例教学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案例教学以社会生活中的实际例子与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向结合,可以说教师应用案例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加具体地学习生物相关医学知识,化抽象为具体。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案例教学的具体作用体现在以下几点:1.打破书本与生活之间的界限生物课程中的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生物课堂要尽量将知识融合到生活当中,与生活紧密相连。[1]例如讲到一些细胞相关的生物医学知识时,提供一些稍微简单的世纪医学临床案例,让学生知道血红细胞、干细胞、白细胞等一些细胞的具体功用,以及这些细胞对人体有什么具体的影响等。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包括相关的化学方程式与临床实践案例结合,使得学生对专业的生物知识与生活融汇贯通。对学生来说,书本知识的具体表现形式主要是以文字呈现出来,较为冰冷和抽象,要理解书本上的内涵花费的脑力和时间可能比较大,又或者学生进入书本的海洋脱离现实生活的可能性比较大,因此学生往往会觉得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相关性不大。然而,在高职教育中,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利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在未来的工作当中。因此,生物课堂教学应用案例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尽可能地将书本与实际生活相互结合,可以打破它们之间的界限。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现代生活给学生带来许多便利与诱惑,学生的心理情况变得越来越复杂。在高职医专中学习生物医学知识,学生心态、情绪、观念等都不同,学生的水平和能力等也存在差异。结合这两点原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案例教学法实际上创设了一种生活情境,将平面静止的书本知识转化为动态立体的问题探究。教师在实施案例分析时,不只是简单地为某一主题知识提供案例,案例分析的过程中教师让学生自己探究深意并解决问题的同时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锻炼和发展。教师所提供的案例与生活实际切合,将教材中的文字安排和表达实现立体化,而学生借助案例探究问题解决的方式在创新性思维上得到培养,也有利于学生应用创新性思维到未来的工作中,满足生物医学的工作需要。[2]
二、案例教学法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实施过程
1.理论准备阶段学生在上课之前首先要对即将学习的章节内容和知识原理做基本了解,对书中的基本内容和原理了解的程度与即将进行案例分析、解决问题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学生应当重视和做好理论的准备。例如,在书本的练习中要求学生分析《黄豆和花生的长势问题》,学生需要了解“细胞的结构、生长环境”、“生物的基本特征”等等。2.独立思考阶段教师和学生在进行案例分析前,教师要对书中的原理知识进行讲解。在实施案例教学法时,教师将具体的案例呈现给学生,并留出大概5分钟左右的让学生独立思考案例中的问题。案例教学一般要遵循以下几点顺序:一、确定案例的主题,即理论知识与涉及到的案例内容向对应;二、确定案例分析的知识点,即在案例分析时有明确的分析点,这个点针对的是学生理论理解不到位的地方;三、教师引导学生使用正确的分析方法;四、学生在分析时要有明确的理论依据。仍以案例《黄豆和花生的长势问题》为例,案例分析的是黄豆和花生的长势,这两种作物在相同的环境下生长的问题以及在不同环境下的生长问题可以应用到生物书中的哪些知识,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作出解释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3.讨论探究阶段学生在思考案例后,最重要的就是与其他同学交流探讨案例分析的结果和思想。在讨论阶段,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为使讨论能有效进行,教师则需要进行及时的引导,在课堂上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如果学生在讨论时不能达成统一的意见,教师则可以让学生保留自己的意见,教师对学生的分析思路作过渡性的引导,让学生回归讨论的主题。在这个阶段,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4.课堂总结阶段在课堂的最后,教师首先要对本节课的理论知识大致归纳总结,其次对本节课中学生的案例分析与讨论总结。总结的关键在于让学生清楚案例分析和讨论时存在的有点和缺陷,并以此鼓励和激励学生在以后的案例教学过程中表现能越来越好。例如在进行案例《黄豆和花生的长势问题》的总结时,教师对学生的讨论等行为予以肯定,并对这两种作物生长态势的分析方向和技巧等简要提炼,让学生有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
三、结语
篇8
学案导学教学探索作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K826.1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4-0067-02
将知识点引入一个个综合程序问题之中。通过一个个具有探索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地学习之中。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1学案的设计
针对生物学新授课的特点,学案的设计必须在新课标的指引下,以课本为基础,以利于学生的自学和能力的培养为前提,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1.1学案的设计原则
学案是“学案导学”教学法得以实施的基础,学案的编写是否科学合理,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课前学习和课堂教学效率。为尽可能的全面实现教学目标,学案的编写至少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课时化原则?尽可能的将一课时的内容写成一个学案。高中生物学新教材内容的编排基本上是一小节一课时,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有利于学案的编写。而新教材的实施就需要教师对新课标和教材都需进行深入地研究,宏观把握,细节入手,按课时编写学案。这样有利于控制课时学习的知识量,加强授课的针对性、计划性,有利于课时目标的实现和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问题化原则将知识点引入一个个综合程序问题之中。通过一个个具有探索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地学习之中。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问题的编写,除一般地注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充分考虑学生个性和认知规律之外,还必须重视所编问题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学科信息的准确性;学科信息的系统性;学科信息的思想性;学科信息的启发性;学科信息的多样性;学科信息的针对性。使之既源于课本又不落俗套,既注意扎扎实实打好基础又加强知识的拓展与联系,具有较强的思考性。重视对读图的指导、对实践和社会认知方法的指导。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生活化原则尽可能的引导学生将课堂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根据生物学学科特色,在学案设计过程中,应根据所学的教材内容,将现实生活中与之相关的现象引入课堂。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去分析实际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与现象,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人性化原则学案不应编成学生印象中的试卷。学案应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循循善诱,要让优等生看到挑战,中等生看到激励,学困生看到鼓励。要让每一个学生能参与并学有所得,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独立学习的自信心,使每一位学生都有一个积极健康的学习心态。
1.2学案的组成
学案的组成应相对固定,同时应根据每一课时的具体需要灵活地编写。组成学案的基本要素主要有:学习目标包括认知目标,情意目标,能力目标等等。并给出学习的要求,如对认知目标的要求可用“识记”、“理解”、“运用”等,以使学生明确学习的重点。知识结构包括教材体系、单元知识结构和课时知识网络等等。知识结构的给出有利于学生在宏观上把握所学内容,并能使学生逐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综合程序问题紧扣新课标要求,围绕重点难点进行编写,并渗透认知方法的指导、创新思维的培养等等。技能训练包括课堂活动(练习),课后讨论(思考)等等,题不求多而求精,以巩固所学,培养能力,并获得反馈。
总之,学案应围绕着新课标和教材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融入教师自身的创新意识,灵活而人性地编写,提高教学效益,实现教学目标。
2学案的实施
2.1课前预习阶段课前预习阶段是“学案导学”教学法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既能充分体现学案的导学功能,又是实现“主体先行”的关键环节。
2.2课堂讨论阶段在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学案中的综合程序问题。对于一些基础知识,可以教师提问学生,也可以学生问教师。对于一些重点难点知识,一般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展开小组讨论。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结果充分利用图、表及其它声像材料及时进行诱导、点拨、归纳。教师在讨论中提出的点拨、诱导性问题,要利于学生进行正确的思维,设疑要科学、严密、有趣,要结合学生生物知识水平和智力发展的实际,经过努力可以得到解决,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当然,作为新授课,无论教师对教材内容怎样挖掘,最终都应回到课本这一层面,所谓深入而浅出。
学案中的课堂练习题应尽量在课上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出解答,这一方面让学生有及时而适当的训练,既巩固所学,又使学生学有所用,并获得一种艰苦(脑力)劳动后的成就感;另一方面,可让教师获得直接的反馈信息,为课后的教学、指导提供信息;同时,练习中少数较难题又会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使学生始终保持一种对学习的积极主动状态;最后,这样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推进。
3课后巩固深化阶段
篇9
关键词:生物教学;导学案;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089-02
作为学校教育教学重要方式的课堂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教育教学的效果。所以,作为中学教学研究的一项主要工作是怎样去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新课程改革尤为重视构建高效课堂,其目的是进一步减少无效的教学时间,为了能确保起到培养人才的目标,通过科学合理调整相关的教学方式,在规定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尽可能地去发挥课堂教学功能,尽量去缓减学生学习的强度,对课堂教学中单位时间内的效率起到相应的提高[1]。
一、高效课堂的产生
通常来说,知识是由认知主体主动建构起来的,并不是经过感觉或交流被动接受的;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我们称之为学习,在进行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采取主动的方式,学习只有是经过主动方式建构起来的,我们才认为是有意义的。还有,为了进一步确保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是进行教学的目的,适应学生的学习需要,促使学生成为一个独立的学习者。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是学习的过程。此外,教学过程不仅可以适应学生各种学习需求,同时也是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在这种前提下,在进行教学的规定时间内,教师尽可能地去适应学生的各种学习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进行相关学习与发展的课堂教学,通常我们把这称之为高效课堂[2]。
二、导学案的概述
1.导学案的含义。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需要按照每位学生实际情况的不同,精心设计其教学的内容,同时需要学生自主地积极参与进去,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这样准备的导学方案,其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最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完成既定的学习目标[3]。
2.导学案的意义。①完成导学案的学习是学生能力培养和提升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设计以及组织,这主要是需要围绕四种基本学习能力展开。主要包括:a.在特定氛围下,对做事能力进行进一步学习,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学会做事的能力;b.在特定的环境中,进一步培养其学习的能力,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学会求知的能力;c.在进行实际活动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学习与他人协助的能力,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学会共处的能力;d.在一定的环境中,不仅要对其生存能力进行进一步的学习,还需要对其做人能力进行进一步的学习,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学会发展的能力[4]。因此,进一步培养其学习的能力以及尽可能地去完善其人格培养,这就是导学案的意义所在。②导学案能充分体现学业的高效。在进行实际教学活动中,课前预习这一环节是十分重要的,通过课前预习,进一步去发现课堂教学内容中存在的疑惑,并在课前思考解决的方法,在课后,积极主动地去整理相关问题的答案,同时对出现的疑惑进行进一步的反思,尽可能地做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如果能够较好地去掌握这样的学习方式,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学生严重的学习压力,同时这也能体现出导学案对于学业学习的高效性[5]。③导学案真正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进行实际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以进行忽略,同时在此基础上,需要对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进一步的落实。当然,如果不能较好地去落实对学生的主体地位,就会容易出现盲目学习的现象。综上所述,教师必须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尽可能地去做一个启发者,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既不能成为目空一切的讲解者,而且也不能成为课堂教学的旁观者[6]。
三、生物学科导学案的实施要求
1.生物学科导学案实施过程中对学生的要求。①完成课前的预习自学的要求。首先,在进行实际教学活动中,需要学生在自身能力可接受的范围内,充分利用查阅资料以及探讨等多种方式去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预习。在进行实际教学活动之前进行有效的预习工作,可以使得学生进一步了解教师在这次课堂教学活动中所讲述的教学内容,对教学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总而言之,通过这样的有效预习活动,学生可以做到对学习内容的条理性和逻辑性心中有数。②课中积极参与探讨交流、学会聆听、大胆质疑的要求。在进行实际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需要学生进一步利用两种的状态。首先需要进行的是动口动手:保持积极的学习热情参与到小组的交流探讨中,在整个合作小组内,积极主动地去表达自己的理解和观点,同时,与合作小组内的其他同学进行相关探讨,经过探讨后,在所有同学面前进行展示;其次是需要进行的是动耳动脑:在进行合作小组探讨过程中,积极听取其他组员的意见,同时还需要认真聆听其他小组的点评,并且进行积极动脑思考其正确性,最后根据已有的初步探讨结果进行归纳与总结。③课后及时巩固、归纳反思的要求。在进行实际教学活动中,课堂的高效性不仅体现在课堂的高效,而且还需要对课后的高效进行分析,对于课后的高效主要是表现在复习巩固方面。
2.生物学科导学案实施过程中对教师的要求。①课前及时批改导学案并及时反馈。在进行实际课堂教学活动之前,对导学案进行及时的批改,同时进行及时的反馈,这将是进一步掌握学生实际情况的一个良好途径。在课前,教师可以全面分析在预习案中学生所遇到的疑惑及其困难,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进一步进行反馈或深入探讨。②课中组织好学生的讨论交流和展示点评。在进行实际教学活动中,其重点以及难点问题是生物导学案中的《探究案》,在进行实际讨论交流活动时,通常来说,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开,进一步达成共识,最终进行小组展示以及点评工作。③课后进行导学案落实情况的检查和进行学法指导。总而言之,对于学生而言,教师的检查是一种积极有效的督促作用,通过这种有效的监督,可以使得学生养成良好的复习整理和反思的好习惯。
总之,高效课堂的实现要求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达成三维目标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和提升能力。导学案作为课堂的导航仪,能充分发挥其导学的作用,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学会预习、学会归纳总结、学会听课、学会大胆质疑学会创新,从而促进高效课堂的知识的“高效”、能力的“高效”。
参考文献:
[1]徐斌艳,吴刚,高文.建构主义教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2]李志厚.变革课堂教学方式:建构主义学习理念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10.
[3]辛自强.知识建构研究:从主义到实证[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4]崔鸿,郑晓蕙.学科教学论系列一新理念生物教学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篇10
关键词:案例教学;中学生物教学;应用
在现阶段的中学生物教学中始终在沿用传统的灌输式和讲授式教学方式,在课堂中很少有时间和机会让学生进行主动探究和讨论交流,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缺乏亲身实践和独立思考,在研究意识、问题意识以及创新意识等方面的能力严重不足。案例教学主要是指通过描述具体的生物情境,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特殊的情境中,[2]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一、中学生物案例教学应用的意义
案例教学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具体生物案例的研究与探讨,进行阅读、思考、表达以及交流等活动,学生在正是的具体的案例中进行主动积极的思考,使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相应的提升,进而使教学质量得到相应的提升。案例教学的教学理念使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得到了满足,学生的发展规律得到了尊重,学生从自身的生活经验出发进行探究与学习,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相应的提升。案例教学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创设了发展的机会与条件,学生的案例教学的影响下逐渐培养起积极参与的习惯,在课堂中形成一种自由民主的氛围,学生的潜能得到了充分的激发。案例教学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展开培养了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科学素养也逐渐得到提升。经过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是中学生物教学中非常值得借鉴的一种教学方式,生物教师可以大胆的在教学活动中使用。[3]
二、案例教学在中学生物学科中实施存在局限性
(一)教学过程容易流于形式
中学阶段每个班级的学生数量是非常多的,在案例教学影响下,虽然学生被分成不同的小组,但是教师始终不能完全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不能保证学生会将精力全部投入到讨论与探究的过程中,这样一来,案例教学的过程就容易流于形式,不会取得明显的效果。
(二)学生容易产生厌倦心理
案例教学主要培养学生阅读、交流、表达等能力,在案例教学中包含很多认知活动,同时也包括意志、兴趣等非认知活动。在案例教学最开始实施的时候,学生会因为案例教学的新颖性而对案例教学产生强烈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会获得非常愉悦的情绪体验,所以在教学初期很容易会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随着案例教学的逐渐展开,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不仅需要仔细研读资料,还需要保持紧张的思维活动,学生在无形之中就会产生一种外在的压力,进而产生一种对案例教学的厌倦心理。
(三)学生对知识结构不能进行良好的驾驭
在生物案例教学中包含的知识是片面的、不系统的,主要是因为案例教学描述的是一个时间,而且事件没有严整的结构,学生通过对案例的探讨进行深入的研究,学生在研究之后会获得比较深刻的认识,但是学生的知识结构是不完整的,不能了解到完整的知识结构,所以这些技能与知识很难被汇总到一个框架中。
(四)案例教学的教学效率不高
生物案例教学的实施是以学生的主动参与为前提的,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与学生花费很长的时间进行准备,教师要进行有效的组织,只有这样案例教学的目的才会得到有效的实现,所以说案例教学的效率相对较低。
(五)对教师进行培训的时间比较长
一般来说,案例教学对教师有非常高的要求,教师应该具有多方面的能力,而且要积极的热心的参与,只有这样才会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进行案例教学的教师一定要经过良好的训练,在教师的培训上一般会花很长时间,比运用其他方法进行教学的教师的培训时间要长得多。
三、在生物案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应该如何为自己的角色定位
(一)学生要把握好在案例教学中的角色定位
案例教学的在生物学科中的实施要求学生的责任发生变化,学生应该认识到自己不是旁观者,更不是参观者,而是教学内容的建构者,在案例教学中,学生应该对具体的案例进行透彻的分析,首先要养成通读案例的习惯,其次要敢于提出自己不同的观点,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分析技能和思维水平会得到相应的提升,最后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应该得出一定的结论与认识。
(二)教师要把握好在案例教学中的指导作用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应该考虑到一些问题,比方说:案例中有哪些疑难问题?案例中有哪些重要信息?案例中的疑难问题应该怎样解决?因为教学形式与内容与传统教学方式有很大变化,所以教师在进行指导的时候应该注意为学生提供线索,补充知识,介绍方法等,在案例教学中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引领者。[4]
(三)教师应该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讨论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应该将案例教学的组织形式进行完善,使案例教学的效果得到相应的保证。案例教学一般要经过准备、小组讨论以及班级讨论三个阶段,其中小组讨论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会使案例学习效益受到影响。在这一阶段教师应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小组建立起自己的参与标准、行为准则,对小组中的成员提出一定的行为期望,在小组进行讨论的时候,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的听取其他学生的意见,及时修正自己的观点。
结论:
综上所述,案例教学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是非常必要的,经过大量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这种教学方式在中学生中也是非常受欢迎的。值得一提的是,案例教学在生物学科中的应用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改进与完善,不断克服教学中的障碍,使生物教学得到更加有效的开展。[5]随着生物案例教学的不断应用与发展,生物课程改革将会迎来崭新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李娜.概念转变理论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
[2]郑俊丽.案例教学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应用现状的调查研究[D].鲁东大学,2012.
[3]郭鲲鹏.角色扮演法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