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年度发展规划范文

时间:2024-01-12 17:40: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年度发展规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企业年度发展规划

篇1

为推进联盟建设工作,淄博市成立了市创新发展联席会议办公室,出台了《关于推进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创新链建设的指导意见》,为工作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围绕今年确立的规划编制、项目建设、重大科技交流、商业模式创新和规范联盟运作等几项重点任务,各联盟均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20个联盟均已启动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预计7月底之前全部完成;2013年度实施 121项重点创新发展项目,开工率达90%以上,完成投资占总投资比重达到40%以上;举办了22项重大科技交流与商业模式创新活动,47项联盟内部交流活动,为提振行业发展信心、激发发展干劲注入强大活力。目前联盟管理和运行机制不断完善,重点项目顺利推进,联盟发展态势良好。

一、高水平策划联盟规划,制定年度发展计划

一是找准联盟产业定位。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是产业联盟一项基础性工作,是联盟健康发展的保障,找准联盟产业规划定位是规划编制的首要任务。联盟按照要求坚持高起点定位,立足当前扎实的产业基础,结合产业发展潜力、未来市场需求和技术创新方向,依托骨干企业和技术支撑单位,努力发展差异化、特色化产业,搞好产业战略定位和目标。二是加快编制进度。由联盟理事长单位和技术支撑单位牵头,组织联盟内企业、技术支撑单位,聘请国内最专业的咨询机构或顶尖高校,加快产业发展规划编制进度,力争年底前完成产业技术创新中长期发展规划编制。三是制定年度发展计划。各联盟结合中长期产业发展规划编制,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各方参与、注重实效”的原则,制定了各自的年度发展计划,明确目标、重点任务、责任单位和时间节点,确保各项工作取得扎实成效。四是策划实施重点项目。围绕产业基础、产业定位和产业发展方向,各联盟加强项目研究论证,以实施市创新发展重点项目计划为抓手,围绕共性技术研发、重大关键技术突破及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联盟标准制定四个方面,积极组织策划实施重点项目,发挥联盟协同创新的载体作用,使联盟真正承担起协同创新的组织者和推动者的作用。

二、加强联盟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

一是加强科技创新。创新是联盟发展的战略支撑。利用技术支撑单位和技术合作单位研发优势,依托理事长单位和相关企业聚集产业创新链科技资源,各联盟强化协同创新能力建设,利用淄博市与联盟产业相关的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开放性科研开发平台和产业研究院、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科技服务平台,组织联盟内企业协同创新,为实现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和产业共性技术,转化一批新技术、新工艺等科技成果,吸引培养一批顶尖科研人才和团队的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加强商业模式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不仅是企业技术方向和路线的选择,更涉及到企业组织、文化、资源配置的全方位、深层次革命。在联盟制定年度活动计划时,鼓励联盟积极开拓思路,培养互联网思维,以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为目的,设计开展了一系列商业活动和技术交流活动,在积极探索符合联盟发展实际的商业交流形式,改造提升传统营销模式方面迈出新的步伐。三是加强工业设计创新。工业设计是装备制造业改造提升的必由之路,是转型升级的助推器。鼓励联盟内企业充分利用好山东工业设计研究院和齐鲁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园平台作用,重点支持以联盟为单位组织联合建立工业设计中心,联合制定联盟标准,注重与国际国内一流工业设计人才和团队合作,加快提升工业设计水平,抢占价值链高端,努力形成产业

特色。

篇2

关键词:电力负荷预测

现在,各级供电企业正在进行“十五”电网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因为电网规划是各级供电企业的基建计划、供电计划与各项重要计划的基础,对供电企业的电网建设起着指导性的作用,所以电网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引起各级供电企业的高度重视。但搞好电网发展规划的前提和关键则是首先正确进行负荷预测。县级供电企业要想使预测的需电量和最大负荷尽可能地正确和接近实际,就必须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工作和采用正确的负荷预测方法。

1深入调查,弄清负荷增长点

要正确进行负荷预测,首先要清楚负荷增长点在哪里,要调查县计划委员会和各乡镇计划管理部门,以取得本地区同一时期的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因为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是负荷预测的重要参考,是用部门分析法(用电单耗法)和弹性系数等方法进行负荷预测的基础。其次,就是要调查地方经济委员会,乡镇企业管理部门、水利部门等,以取得和各企业、各部门及农田水利的新建项目和改造项目的用电计划。其三,就是要针对所掌握的规划期内的大型用电项目深入调查该项目所属企业和主管部门,以便取得该项目的进展情况,可行性以及所需负荷等更为详尽资料。在进行上述详尽调查的基础上,要对所掌握的资料根据出资方的经济实力、产品前景等作出客观的判断,同时在统计需电量时,还要考虑一些不可预测的项目和因素。

2采用正确的预测方法

由于电力工业的特点,负荷预测包括需电量预测和负荷预测。预测方法大致可分为二类:即宏观方法和微观方法。

2.1微观方法

详细地分析负荷的内容、用电结构,从构成它们要素的因果关系进行预测。如:

探讨产业用电中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因技术革新和社会进步带来的各种产业类别的电力单耗的变化。

·居民生活用电按照家用电器的普及率及其单耗的变化,进行预测的方法。

如部门分析法(用电单耗法)即是微观预测方法。

2.2宏观方法

对于全部负荷寻求出某种规律的预测方法。比如:

·和经济指标相关的外推法(回归法、年递增率法);

·电力弹性系数法;

·综合分析法等即是宏观预测方法。

根据县级供电企业的供电区域小、供电量少等特点,就以下需电量和负荷预测的方法进行分析。

3需电量预测的方法

3.1部门分析法(用电单耗法)

部门分析法是以国民经济的行业划分为基础,分行业进行电力需求预测,再累计相加得到总的电力需求。它是电力公司广泛使用的传统的电力需求预测方法。

各部门以及行业需电量,采用用电单耗法,就是根据预测期的产值(或产品产量)和用电单耗计算需要的用电量。

部门用电量=部门产品产量×用电单耗

或部门用电量=部门产品产值×用电单耗

国民经济行业用电分类将全社会分为国民经济各行业和城乡居民生活两大类,这两大类又分为若干项,具体可划分如下:

第一产业=农林牧渔水利业-水利业-其它

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地质普查勘探业+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物资供销仓储业+其他各类事业+水利业+其他

城乡居民用电量=照明用电+家用电器用电+其它

全社会用电量=国民经济全行业用电+城乡居民生活用电=第一产业用电+第二产业用电+第三产业用电+城乡居民生活用电。

预测步骤:

·收集各行业的产品产量及产值计划;

·确定用电单耗;

·计算各行业的用电量。

此种预测方法是以政府部门同一时期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的第一、二、三产业的产值为基础,并综合分析近年各产业产值的单耗变化趋势而计算出的,因为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是政府计划部门在收集多方面的资料,综合多方面的因素而制订的比较权威的规划,因此用该法预测的需电量是比较准确的。关键在于把握好单耗的变化趋势,即要考虑前几年的单耗变化规律,还要考虑电价、技术革新、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以及国家产业政策多方面因素对各产业产值单耗变化的影响。

3.2大用户用电量加一般用户用电量自然增长率

对规划年度的大用户(含新增大用户)的需电量逐个进行调查核实,得出各个大用户需电量之和,再加上其他一般用户考虑自然增长率后的需电量,以及用电线损、净输出区外的电量,即为本区的全部需电量。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比较适合县级供电企业的需电量预测,因为一般县级供电企业供电量较少,一个大用户用电量的增减将会对该县的供电量有极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是用其他预测方法难以正确反映的。

3.3电力弹性系数法

电力弹性系数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电力工业发展速度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之比。

K=VW/VWh=(1+KV)nWo

式中W0、Wh——计算期初、期末用电量

K——电力弹性系数

V——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速度

VW——用电量平均增长速度

电力工业适度超前发展,就是电力弹性系数应大于1,这是长期以来电力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但近年来,各地的弹性系数却呈现出无规律的显著变化,不宜再作为主要预测方法。

3.4平均增长率法

对于长期电力负荷预测,在某些行业没有预测的产值(产品产量)情况下,可根据历史情况和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确定规划年度的需电量的平均增长率,从而得出其需电量。

E=E0(1+a)n

式中E、E0-分别为电量预测值和基值

a-需电量平均增长率

n-递增年数

4最大电力负荷预测

年最大负荷是决定系统该年(或水平年)装机规模和电网建设的重要依据。年最大负荷预测有以下几种方法:

4.1平均增长率法

该方法根据历史统计数据,先求得需电量与最大负荷增长之间的关系,由未来需电量的增长速度,考虑今后负荷结构的变化,适当调整未来水平年的最大负荷增长速度与需电量增长速度的关系,即可用需电量推算出未来各年度的最大负荷。

4.2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法

电网年最大负荷=电网年需电量/电网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

公式中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的取值,一是根据历史资料由专家分析判断确定,另一种是以历史统计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找出负荷结构与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的关系,再由预测的负荷结构计算出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

4.3负荷率法

4.4行业同时率法

同时率是指各类用电户或行业的最大负荷不会出现在同一时间,因此系统的综合最大负荷不是各类用户最大负荷直接相加,而是要小一些,这种差别在计算中用同时率来表示。同时率在各用户之间、各行业之间、各变电所之间及各系统之间都存在。各行业和各系统之间的同时率一般在0.9~0.95左右。

篇3

一、关于技术开发费

对财务核算制度健全、实行查账征税的内外资企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等(以下统称企业),其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技术开发费,按规定予以税前扣除。

对上述企业在一个纳税年度实际发生的下列技术开发费项目,包括新产品设计费,工艺规程制定费,设备调整费,原材料和半成品的试制费,技术图书资料费,未纳入国家计划的中间实验费,研究机构人员的工资,用于研究开发的仪器、设备的折旧,委托其他单位和个人进行科研试制的费用,与新产品的试制和技术研究直接相关的其他费用,在按规定实行100%扣除基础上,允许再按当年实际发生额的50%在企业所得税税前加计扣除。

企业年度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当年不足抵扣的部分,可在以后年度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中结转抵扣,抵扣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五年。

二、关于职工教育经费

对企业当年提取并实际使用的职工教育经费,在不超过计税工资总额2.5%以内的部分,可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三、关于加速折旧

企业用于研究开发的仪器和设备,单位价值在30万元以下的,可一次或分次计入成本费用,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其中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应单独管理,不再提取折旧。

企业用于研究开发的仪器和设备,单位价值在30万元以上的,允许其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或年数总和法实行加速折旧,具体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前两款所述仪器和设备,是指20**年1月1日以后企业新购进的用于研究开发的仪器和设备。

四、关于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

自20**年1月1日起,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新创办的高新技术企业,自获利年度起两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免税期满后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上述企业在投产经营后,其获利年度以第一个获得利润的纳税年度开始计算;企业开办初期有亏损的,可以依照税法规定逐年结转弥补,其获利年度以弥补后有利润的纳税年度开始计算。

按照现行规定享受新办高新技术企业自投产年度起两年免征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内资企业,应继续执行原优惠政策至期满,不再享受自获利年度起两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

篇4

作为金中都的发源地和具有820年历史的卢沟桥所在地,在文化启蒙和传承方面,丰台区具有“老师”的资质,但对于文化创意及产业发展,近几年才刚刚兴起的丰台区,充其量只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

依靠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现有的产业基础,在特色发展、优势发展、差异发展的指引下,丰台区正试图努力从“学生”成长为“老师”。据了解,通过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丰台区文化创意产业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截至2012年6月,丰台区共有文化创意企业13568家,迅速跃升至全市第三位。其中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产业单位360家,从业人员达3万余人,资产总额、营业收入等各项指标迅速提升,重点行业发展突出,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红色文化、中秋文化、戏曲文化、汽车文化、园艺花卉、服装时尚等六大文化品牌,并涌现了华流风上、正邦设计、依文服装、凡客诚品、时代华语、俏佳人传媒等大批文化领军企业。

良好的数据支撑,坚定了丰台区建设文化强区的信心,与之相关的重磅信息也相继而来。9月17日,丰台区在全区精选了影响力大、特点鲜明、带动性强的27个文化创意产业项目集中对外推介。

还不止如此,有关丰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规划和支持政策也于近期对外亮相,这个在文化创意产业领域不甘落后的后起之秀,正在用实际行动向外界展示强势崛起的雄心。

文创产业规划首次

如同一家实力雄厚的航空公司拥有先进的飞机,却因指挥系统的落后,影响着航空公司的整体运行效率一样,丰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曾长期处于市场自发状态,几乎未见“看得见的手”有大行动。

丰台区副区长张婕坦言,由于丰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起步较晚,政府引导产业发展的相关规划相对于自发形成的产业自身而言已经略显滞后,这已成为影响丰台能否在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面后来居上的关键一环。

制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也因此成为了丰台区政府的重要事项,经过长时期的调研论证,近日,指导文创产业发展的《丰台区“十二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首次对外公布。

“规划主要针对丰台区文化创意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明确未来五年丰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产业及空间布局等。”张婕说。

依据规划,“十二五”时期,丰台区文化创意产业将实施环境战略、人才战略、大项目带动战略、品牌战略和集聚发展战略五大战略,力争到2015年,形成一批具有规模优势和品牌影响力的骨干企业,孵化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创新能力的中小型企业,建设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培养一批具有号召力的文化创意产业领军人才。

张婕称,丰台区确立的目标是,到2015年,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13%以上,年均增速达到20%,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企业达到500家。

目标的实现有赖丰台文化优势的挖掘与区域文化资源的整合,需要在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格局中确立起丰台特色。张婕提到,丰台区在文化创意产业领域中优选了生态旅游业、会议展览业、设计服务业等三大重点产业在“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并将演艺娱乐业、新闻出版业、信息服务业、影视传媒业、文化咨询业、艺术品交易业定为“十二五”期间发展的六大培育产业。

在文化创意产业的空间布局上,丰台区将按照“一轴、两带、四区、多中心”的形式进行布局。“一轴”即南中轴高端商务中心区;“两带”包括三四环都市产业发展带和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四区”分指卢沟桥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大红门时尚创意产业集聚区、丽泽金融商务区和丰台科技园区;“多中心”包括红色文化中心、中秋文化中心、戏曲文化中心、汽车文化中心、园艺花卉中心和服装时尚中心。

丰台区的设想是,在产业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明确的同时,通过建设游客集散中心和旅游纪念品研发、生产、交易中心,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会议展览品牌,力争成为设计之都引领示范区。

三项政策助推发展

政府规划能否最终实现,取决于多个因素,但相关支持政策的助推必不可少,丰台区委宣传部作为主管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牵头部门,为此颇为用心,在产业发展规划对外的同时,《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丰台经济发展综合政策的意见》、《关于整合设立丰台区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的意见》、《丰台区人才引进服务暂行办法》等三项政策同时,再次向外界充分表明了政府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积极态度。

据丰台区委宣传部副部长韩骏伟介绍,《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丰台经济发展综合政策的意见》中明确,对新引进注册资本金在1亿元(含)以上的文创企业,将采取购租房补贴、高级管理人员奖励、融资担保、贷款贴息、股权投资、项目补贴、其他实物购买补贴等方式给予连续三年的不超过对区域综合贡献30%发展扶持资金。中介机构引进企业第一个完整财政年度根据对区域综合贡献程度的不同,分别给予10%到15%的一次性奖励。

对驻区企业,根据其年度综合贡献程度,给予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区域综合贡献2%到10%的奖励。对拟上市企业改制、上市工作给予一定补助,根据上市不同的阶段给予50万到200万不等的补助。对入驻企业符合区域产业发展方向且对区域年度综合贡献达到1000万元以上的楼宇(不含自用楼宇),给予楼宇产权单位或经营单位不超过区域综合贡献2%的奖励。

对新办文化创意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自获利年度起两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两年后减按15%税率征收。

为确保政府支持的承诺兑现,《关于整合设立丰台区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的意见》规定,丰台区将设立年度总量不超过上一年度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的“丰台区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符合区域产业发展方向、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的主导产业,以及经济结构调整、科技自主创新、文化创新、节能发展等领域的重点项目。将采取购租房补助、股权投资、贷款贴息、融资担保、项目补贴等使用方式发放。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实行分别征集、规范流程、严格评审的统筹管理机制。

篇5

【关键词】战略;预算管理;制度健全

全面预算管理在近几年已有更多的经营者注意到其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并逐步引入企业管理中。但全面预算,作为一种内部管理与控制的工具,如何更好的服务于企业,将成为一项新的课题。

一、全面预算编制要求

1.战略性

公司战略发展计划是年度预算的基点和前提。预算是公司战略计划的具体化,是年度经营计划的落实,是公司量化的经营目标和财务目标,因此公司战略的选择,战略管理实施的模式及公司对战略的控制直接影响年度计划预算编制的方向性,客观性及可执行性。

2.目标性

企业预算编制目标为企业年度战略目标,是对企业年度目标的具体化、节点化和数字化,体现企业的发展规划要求、指标任务推进与资金安排的内在平衡,实现企业“以计划落实战略,以预算保障计划,以考核促进预算”的总体要求。

3.全面性

一方面是涉及企业业务各个环节,从进度及资金预算多方面,对公司一段时间周期内的发展思路全面展现;一方面是涉及企业各个部门,预算从制定、执行、及考核各环节均需企业全员参与。

4.刚性与弹性结合

企业在预算制定时必须对宏观经济环境及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进行详细分析,全面考虑不可控因素,制定符合企业发展的年度预算体系,预算一旦确定,年度内不得随意调整的;但当企业发生不可控因素,如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企业内部出现重大变革、流程再造、战略调整等例外事件时,致使原预算编制基础不成立,原预算不再适宜,需要调整预算的情况经常存在,企业需要按规定程序进行预算调整,同时明确调整后计划,以降低预算执行差异导致的公司战略差异,同时在此基础上,建立严格的绩效评价与预算执行考核奖励制度,强化指标考核的刚性,巩固预算考核的严肃性,实现预算管理的动态控制。

5.可控性

(1)企业整体预算编制:企业预算编制要充分考虑企业资源、风险承受力,以可控为前提,确定企业整体预算框架,同时结合企业自身定位,明确长、短期发展规划,使得企业的年度预算与战略协调一致。

(2)业务部门预算:以部门责权范围为限,对其分配指标实现差异负责,预算编制尽可能全面考虑部门“可控”范围和可控因素,同时整合各业务部门目标,通过预算的编制、实施,使企业战略“落地”。

二、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预算管理制度健全

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是以健全的组织结构、明确的部门职责、完善的预算制度为基础的,企业年度预算编制周期长,涉及面广,不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和标准,不仅会加大企业预算编制的难度,使得预算工作无章可依,同时会削弱预算的管制作用。

2.预算目标设定及分解

预算目标的设定及分解是公司发展规划在各部门间的划分,通过各部门参与预算编制全程,可使各部门加深对企业战略的理解,明确工作方向,既不利于预算管控作用的发挥,又使目标设定和分解流于形式。

3.全面预算管理意识不足

在全面预算管理未全面普及的现阶段,企业负责人对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认识不够,重编制、轻执行的情况较普遍,很多企业都简单将预算作为一种财务行为,将预算管理交给财务部门进行编制及控制,甚至有部分企业将预算错误的理解成是财务部门制定的资金的支出和措施,导致企业在预算编制工作中,往往只有财务部门参与,预算编制也仅由财务部门依据自身的工作经验进行估算,这样编制的预算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操作性较差,造成了“编制预算纯属财务行为”的错误意识。

三、促进企业加强全面预算管理途径

1.树立全面预算管理观念

在全面预算管理理念的树立过程中。首先,需要加强预算管理的“法律效应”。企业在全面运算管理需要以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为基础进行开展,预算确定后,企业从发展的每个阶段都必须要严格依照确定的预算进行执行。其次,需要加强员工的配合和参与意识。企业在策划、编制、控制预算上应当主动要求所有员工参与,统一标准。最后,企业领导必须要加强对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视。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必须要由负责人进行反复强调、宣传、推动。管理层的支持是企业进行全面预算管理的基本保障。

2.加强全面预算管理执行力

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应当以实现有效管理为最终目的。对企业的各部门的职能和业务流程进行明确,同时应当建立合理授权体系。

3.完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

对全面预算中的标准与管理制度进行科学完善,需要以企业管理的常规模式及企业自身特点作为经验数据为基础构建出一套适用的管理体系。此外在预算的执行中,要通过不断完善,强化改进,逐步规范企业重点计划、资金、费用预算的统一标准。针对在预算管理中遇到的难题,对责任中心的权利与职责进行明确,合理规划预算目标,制定预算、复核、控制管理、预算指标等于一体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

篇6

关键词:企业管理 培训 原则

1.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的意义

人力资源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是企业发展四大资源中的第一要素。企业作为一类既有经济性又有社会性的组织,为了让自身获得更好的发展,就必须整合和利用企业所拥有的各类资源,以最小的投入产生最大的产出,这可以归结为企业的管理问题。而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因此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企业的良性发展具有和重要的意义,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员工的培训又是其关键内容。通过对企业员工的培训,可以提高其职业素养,是提高发挥工作潜能和提升自身价值、增强员工归属感和责任感的,使其更好为企业服务,从而实现双赢的局面。

国外的大公司都很重视员工的培训,而国内的企业有组织的开展员工的培训起步较晚,人力资源这一概念也是在改革开放后一段时间后才出现的。但目前国内企业已经普遍重视对员工进行的人力资源培训,但由于理论和经验上的不足,人力资源培训尚处在摸索阶段。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从实际出发,探索适合自身情况的人力资源培训模式。当前普遍存在的误区主要有以下几种:①盲目跟风,培训目标不明确;②生搬硬套。很多企业对该如何开展人力资源培训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比较盲目,没有从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出发;③培训计划和培训体系欠缺。企业的人力资源培训工作实质上是一种需要进行长期规划和需要严格执行的活动,没有形成有效的培训体系;④培训的针对性不强。企业是由各种专业素养和技能的员工组成的,对不同层次的员工使用不同的培训方法,而不应当是宽泛的培训或者是过度强调理论学习。

2.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的原则

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使之能够为企业的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应当是培训工作的首要原则。所有的培训工作都应当是围绕如何更好的为企业发展服务来展开。而企业类型多种多样,从企业的发展目标、企业的管理模式、企业的生产模式等都千差万别,因此对员工培训而言,其实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公理。笔者认为,人力资源培训应当遵循以两个基本的原则来进行。

2.1明确企业发展规划、确定培训目的

人力资源培训应当是为企业的战略发展规划服务的,因此就要求企业管理者首先就应当明确企业的发展目标究竟是什么,以及是否已经制定了具有可行性的企业发展规划。应当认识到,企业人力资源也是企业发展规划的一部分,是为企业的发展战略服务的,必须避免为了培训而培训的盲目进行培训,没有目标的热情无异于在黑暗中远征。

2.2制定符合企业自身要求的员工培训计划

每个企业都是不同,每个企业也都有自身特定的发展目标。因此在制定员工培训计划时就必须结合企业实际,以企业发展规划为导向,将员工的培训工作当成是实现企业发展规划的实现手段之一。在制定培训计划时,不仅要考虑到当前企业发展对员工技能的需要,还应当考虑长远规划,使得培训计划具有连续性。从理论培训到技能培训,都从生产经营的需要出发。

3.实例应用

本节中结合企业人力资源的培训基本原则和常见问题,以昊华鸿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度的员工实际培训为例,探讨员工培训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3.1企业发展目标与员工培训目标的制定

公司现有在岗职工6017人,技术工人4528人,其中高级技师16人,技师125人,高级技术工人2556人,中级技术工人1045人。在长期的发展中,公司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不断创新探索高技能人才的开发模式,逐步优化和改善人力资源结构,经过多年的培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由于化工企业受到市场因素的影响较多,公司在每年的发展目标都有所差异。因此对于员工的培训也是围绕着当年的企业发展目标来制定的。如在2011年度,公司制定了“狠抓变革重落实、结构调整为发展、拓展市场占先机、优化运营升效益”的运营方针,对员工培训提出的目标为“有用、适用、提升”。围绕这一员工培训目标,分别以不同的专业和技能层次需要展开员工的培训工作。

3.2技能型员工的培训

对技能型员工的培训目标是“有用”。对于化工企业来说,化工操作工、化工检修钳工、化工检修电工、化学检验工这几类一线员工的操作技能依赖性很大。因此公司在制定员工培训计划时针对这几类员工的专业技能展开培训,经过全年4期的培训,使公司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这几类员工数量超过50%,员工技能合格率达到83.4%。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全年共举行了11期,受训人员的合格率接近100%。通过对基层操作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技能培训,确保了公司日常生产活动的安全,有效的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公司效益也得到提高。

3.3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培训

对专业型员工的培训目标是“适用”。结合化工企业的特点,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是必须要重视的问题。实现无环境污染和保障员工的健康也是公司发展中的重要课题。对此公司对这类型的员工进行了63人次的专业培训,对本公司能力范围内无法实现培训的专业员工,采用外派学习的方式进行,如对财务人员就采用外派继续教育的方式。这类型的员工培训数量超过230人。

3.4企业高级技术型员工的培训

对企业高级技术员工的培训目标是“提升”。结合本公司实际,对化学工程专业和高分子专业的高级技术型人才采用学术培养的模式,通过这类型员工的学历和学位晋升鼓励政策,大幅度提高了这类型员工的专业素养,提高了高素质人才在公司员工中的比重。为了鼓励这类型员工继续深造,采用学历、学位晋升奖励政策,鼓励员工立足岗位学习提升,全年共奖励员工41名,奖励费用4.03万元。

3.5培训效果与不足

公司经过对各类型员工的培训工作,有效的提高了公司生产中的效率和保障生产安全。员工培训的结果也以公司年度发展规划为宗旨,二者实现了较好的结合。但也存在目前我国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中的常见问题:主要是对员工的培训缺乏还没有形成具有连续性和持续性的体系,员工的年度培训计划受到公司的决策行为影响较大。此外,如何形成一套员工培训效果的评价系统也是在进行中的课题,力争实现对员工培训的系统化和科学化。

4.结语

人力资源培训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和企业发展目标能够实现密切相关。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的理论在我国的发展还不够完善,企业在系统的使用这些理论方面也存在不足。需要企业管理者从企业实际出发,转变管理思想,同时扭转对员工培训的认识误区,总结出适合自身企业发展的人力资源培训方式。

参考文献:

[1]吴碧达.成功企业如何培训员工[M].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

[2]刘新军.企业培训务实[M].沈阳,沈阳出版社.

篇7

一、企业财务全面预算管理的含义

预算是企业经营发展规划当中重要的综合性方法,主要是通过预算来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在财务、人力和物质资源方面进行统一调配。企业只有正确运用预算,才能够促进企业发展目标的最终实现,有助于从企业进入投资开始就对资金进行良好的控制,减少开支增加利润。全面预算对于正确反映企业的财务支出状况以及企业的资金现状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对于将企业的目标实现作为规划有一定的实际作用,以资金的进出状况为根本目标,通过对资金流的预算来预计损益表和预计现金流量表,通过综合分析,进一步得出资产负债表,对企业的资金状况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企业财务全面预算对于促进企业的经营发展目标实现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二、当前中国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观念落后、认识误区导致全面预算执行效果不佳

中国走上市场经济的道路已经有很多的年头了,但传统的计划经济的道路根深蒂固,在人们的发展理念留下了难以变更的阴影,很多的国企的领导干部不能接受新的领导观念,对市场经济新观念和新理念没能很好掌握,他们将预算视为数字游戏,没能很好运用,而且很多时候对预算的运用,在企业制定的战略目标的时候也没有将预算积极实施,即便做了预算的项目,在实际的操作当中也没有很好贯彻实施。

(二)过分重视单个部门的作用,而忽略整体的重要性

随着中国的经济体制由传统的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中国企业的财务制度也日益发生了根本的变革,由单部门财务制度发展为复合型财务制度。但是在财务制度方面,中国企业存在财务管理没有实现现代企业化管理的情况,很多企业缺乏管理观念,存在财务制度上的疏漏情况。企业在财务方面存在没有将组织经营的各个相关部门结合起来的情况,对预算工作的管理缺乏管理上的统一性。只有充分发挥部门企业的统一规划发展,将企业的预算工作调动起来,才能够促进中国企业财务制度的不断健全。

(三)业绩评价机制不健全,导致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推行效果不佳

业绩评价关系着企业的未来发展规划的实现。对于企业的未来发展而言,如果预算没有对控制企业的财务状况和控制企业的支出过去起到促进的作用,那么预算对于企业的发展是阻碍的作用。在企业的规划当中,责、权、利如果在企业的发展中没有明确进行规划,使企业的绩效也不能得到明确的规定。如果在预算的年度统计工作当中,只是对预算值与实际的财务支出进行简单的数值比对,而没有对预算的实际情况进行系统的定量分析,无法对企业的规划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财务指标是对企业的预算工作全面落实的时候主要估算的指标,而对非财务指标没有进行很好的核实,对企业发展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对企业的工作业绩无法进行科学的预算。

三、上述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提高企业的领导层对于财务预算管理的认知程度

目前企业最高领导层的认识程度决定了财务预算管理的实施力度,因此要让领导者从企业治理以及企业管理创新的高度来认识财务预算管理。首先要让领导者重视起来,建立各级预算管理的组织体系,健全从预测、决策到执行、监督、考核,按各级责任层次划分的责任制,做到权责明确,管理到位。这样既有利于规范财务预算管理活动,指导财务预算管理的实施并控制经济活动全过程,又有利于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控制,管理制度约束和监督、检查、考核有机结合。其次由领导者亲自挂帅、主要职能部门等组成的预算委员会,应制定详细的规则,规则面前人人平等,预算控制借助规则渗透在业务活动中,从而确保一切活动均为受控,预算执行及变动必须先经批准,按照分权逐级批准规则进行,防止盲目调整。从而保证经济资源充分利用,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二)发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与企业整体战略的协同效应

企业整体战略管理规划对企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预算没有对发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起到促进的作用,那么预算对于企业的发展是阻碍的作用。在企业的规划当中,责、权、利如果在企业的发展中没有明确进行规划,使发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也不能得到明确的规定。如果在预算的年度统计工作当中,只是对发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进行简单的数值比对,而没有对发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实际情况进行整体的规划管理分析,无法对发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只有对企业的预算管理规划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管理,才能够在促进企业的发展的过程中,利用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和发展的统一性的积极方面,通过系统化的规划管理,最终实现企业发展效益最大化。

(三)完善预算评价机制

一是评价指标的创新。制约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的实现不仅是财务预算的规划,还包括非财务方面的具体情况,因此需要综合考虑财务和非财务全方面的因素。首先应该考虑到企业发展的全面规划管理;其次应该考虑到企业的各个部门的发展情况。另外,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将评价指标综合化,创新企业的综合评价指标。二是评价方法的创新。评价方法的使用需要全面具体,不仅需要应用定性评价方法,还需要应用定量评价方法;不仅要考虑到定量的指标,还需要考虑到定性指标;只有系统对评价方法进行分析和运用,才能够促进评价方法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三是激励机制的创新。建立与预算评价结果相对应的激励机制。首先需要考虑到员工的工作价值观,促进企业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建立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正确的发展规划;其次要建立适合企业发展的正确的企业文化,将企业的发展与企业的理念进行统一,实行促进企业发展的正确的管理规划和发展规划;最后要注意企业的激励机制方面的约束力量,对于没有采取预算措施的企业需要进行多方面的考察,通过规划建立起行之有效的企业预算机制,促进企业财务制度的科学化,以实现企业内部的横向竞争和动态发展。

参考文献

[1]谭玉芳.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与方法[J].财会信报,2013(11)

篇8

一、经济计划执行情况:

1、完成区域内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3亿元,为年计划1.84亿的100+%。挑战值2个亿的100+%。

2、重大前期项目一项,同兴里前期调查工作已完成。

3、利用外资一项。经外经局引荐,武汉全盛对外经济计算技术合作有限公司于2009年10月19日与日本株式会社三井三池制作所正式合作,在天安假日酒店签约成立了中日合资企业,全名“武汉三作全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投资人民币1000万元,座落在新源大厦。

4、商业企业“小进限”上报6个全部完成。单位有:华源电力、华山人福药业、铁路中力、郑泰燃料物质公司、佳玲娜餐饮鄂钢有限公司。

5、万元gdp能耗降低率跟进度。

6、第二次经济普查年度经济总量与当年年报数衔接率普查查实单位数与单位清查数衔接率(100%),荣获湖北省先进集体

7、企业网上直报率(100%)。

8、协助提升现代服务业品质,实现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增幅跟进度。

9、配合沿江商务区建设,启动同兴里项目前期调查工作;协助做好黎黄陂路名品名店街建设(跟进度)。

10、建立区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一个,目前名称已注册,正在办理之中,预计本月可以落实。

11、统计双基建设经省、市、区统计局工作专班抽查,已告知达标。

12、配合沿江商务区建设,启动同兴里项目改造前期调查工作,协助做好黎黄陂路名品名店建设工作,按要求落实。

二、主要做法及其特点:

为保证新一年目标的顺利实现,切实把握“三个坚持、五项措施”的原则:

三个坚持:一是坚持顺势而为,积极有作为地落实宏观调控政策。对国家鼓励的要加快发展,对限制的要优化升级,对禁止的要淘汰转型,增优汰劣,努力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态势。二是坚持好中求快,质量、效益和速度同步提高。注重规模速度与质量效益相统一,注重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注重增量调优与存量调强相结合。三是坚持以人为本,在解决民生问题上务求更大成效,从“百姓急需、社会难点、历史欠帐”三方面入手,切实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篇9

「关键词澳大利亚绩效审计启示及建议

2003年7月1日,审计署颁布实施《2003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以下简称五年规划),对今后五年的审计工作进行了部署,提出了今后五年在审计内容和审计方式上坚持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审计与效益审计并重。这一目标符合国际审计发展潮流和趋势,符合我国审计事业的发展实际,是完全可行的,经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实现的。澳大利亚是世界开展现代审计的主流国家之一,学习借鉴澳大利亚国家审计在绩效审计开展过程中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对于在审计工作中贯彻落实规划,加强我国绩效审计理论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澳大利亚绩效审计的法律定位十分明确

1997年,澳大利亚颁布实施《审计长法1997》,取代了《审计长法1901》,对澳大利亚审计署开展的财务报表审计和绩效审计做出了明确规定。《审计长法1997》第二章名词定义和违法处理原则规定中,将绩效审计定义为对一个单位或个人管理活动的任何方面进行的检查活动;第四章审计长的主要作用和权力的第二部分中,第十五条、第十六条和第十七条对审计长开展联邦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联邦所属公司及其下属单位绩效审计的有关事项做了原则规定,审计长可以在任何时间组织对联邦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联邦所属公司及其下属单位进行绩效审计,根据有关部长、财政部长和议会公共会计与审计联合委员会的要求可对政府企业及其下属单位进行绩效审计;第十八条则就综合绩效审计做出了原则规定,审计长可在任何时间组织对所有或部分联邦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联邦所属公司及其下属单位的内部管理的特定方面进行绩效审计,而不仅仅局限于一个部门、单位。这些条款中同时规定绩效审计报告在审计完成后需及时提交议会。由于澳大利亚审计长法将审计划分为财务报表审计和绩效审计两种类型,并对绩效审计做出了明确规定,有力地促进了澳大利亚审计署全面履行财务报表审计和绩效审计职责,促进了绩效审计在澳大利亚的发展,也使绩效审计在澳大利亚公共管理过程中发挥了良好作用。

澳大利亚审计法律将绩效审计定位为国家审计机关对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对公共资源的使用和管理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的审计,只有在议会或相关政府部门特别要求时才会对国有企业进行绩效审计。这是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市场的主体,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应能做到经济、效率和效果,政府机关不能代替市场来评判企业的效益问题,因此,澳大利亚等世界上主要国家的政府审计机关对于绩效审计范围的界定,基本都将绩效审计局限于对公共资源的使用和管理进行的审计,不包括或很少涉及企业的效益评价问题。如果把绩效审计的范围扩展到企业效益的评价问题,势必会脱离绩效审计的本质。

我国审计法中仅在第二条规定审计机关依法对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审计监督,未将审计明确划分为财务报表审计和绩效审计,对具体如何实施绩效审计,绩效审计的具体对象、范围等未作明确规定。长期以来,我国国家审计在审计实践中,财务收支审计除检查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情况外,工作实践中已经做了许多涉及绩效审计方面的内容和工作,但并未把绩效审计作为一个独立的审计类型来安排。在财务审计过程中顺带关注经营管理和绩效方面存在的问题,在财务审计报告中顺带提及绩效评价和管理建议。近年来,审计署和一些地方审计机关才明确在年度审计项目计划中安排绩效审计项目,如2004年审计署组织的政府外债铁路项目设备效益审计。这种情况就造成了绩效审计法律定位不清、进展缓慢、成效不明显等诸多问题。借鉴澳大利亚等国家在审计法律中对财务报表审计和绩效审计明确定位的经验,我国在修订审计法时,应明确将我国国家审计划分为财务报表审计和绩效审计两类,并明确规定财务报表审计应对部门单位整体财务状况发表审计意见,为绩效审计提供相关数据真实、合法的基础;应为我国国家审计机关开展绩效审计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明确规定绩效审计目标、内容、范围、标准、方法,明确审计机关重点对政府部门、事业单位进行绩效审计,同时应规定绩效审计的范围可以是部门、单位管理活动的任何方面,而不仅仅局限于财政、财务收支方面。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制定我国绩效审计准则和相关审计指南。审计理论界也应重点加强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绩效审计的理论研究工作。

二、澳大利亚绩效审计的内涵十分明确

根据《审计长法1997》和公认审计实务准则,澳大利亚审计署将绩效审计定义为独立、公正、系统地对一个单位管理运行情况的检查,以评价管理活动是否做到经济、效率、效果,内部管理程序是否有利于促进提高经济、效率和效果,并提出管理建议。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构成了绩效审计的三个要素,也构成了绩效审计的核心内涵。所谓经济性是指以最低费用取得一定质量的资源,即支出是否节约。经济性审计主要是审查和评价投入的各种资源(人力、物力、财力)是否得到经济合理的利用。效率性是指以一定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或以最小的投入取得一定的产出,即支出是否讲究效率。效果性是指多大程度上达到政策目标、经营目标和其他预期结果。效果性审计主要审查某一项目的计划、方案的执行结果。效益审计的主要目标就是检查评价被审计单位上述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的实现程度,发现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在我国审计实务工作中,由于将此种审计称为经济效益审计,许多审计人员依效益审计的名称,片面地认为效益审计就是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效益进行的检查评价活动,未能认识到绩效审计还包括对效率和效果的评价,认识上的混乱带来工作上的盲目,往往在绩效审计实践中着重于对经济效益的评价,未能全面地开展绩效审计。借鉴澳大利亚等国家开展绩效审计的经验,应在审计法等审计法律法规中对绩效审计的内涵做出明确规定,明确绩效审计应包括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三个要素,全面进行绩效审计探索和实践。

三、澳大利亚绩效审计可分为一般绩效审计和综合绩效审计两种类型

澳大利亚审计署绩效审计按实施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两种类型:一般绩效审计和综合绩效审计。

一般绩效审计检查一个政府部门、单位在资源的使用、信息系统、业绩评价、控制系统等方面情况并评价其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因为政府部门大小不一,复杂多样,一般绩效审计会选择一个部门、单位管理的某个方面进行审计。通常这种选择应能保证审计人员对政府部门的管理情况形成审计意见。综合绩效审计,即多部门绩效审计,是对多个政府部门的相同或相似的事项或活动进行审计,在主题选择上应能促进提高政府部门管理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同时在审计资源可以保证的情况下合理履盖政府部门的管理活动。为促进提高管理水平,绩效审计中经常形成一些可操作的范本,编发为《优化实务指南》分发政府各部门、单位。

澳大利亚审计署对一个单位内部管理某个方面进行的绩效审计与五年规划提出的效益审计要求是相似的,对不同单位的同一问题进行的绩效审计与规划提出的专项审计调查则是相似的,因此规划提出的“两个并重”与国外绩效审计开展的基本情况是一致的。认真按照规划提出的要求探索实践绩效审计,必须促进绩效审计在我国的全面发展,促进全面履行审计工作的法定职责和全面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

四、澳大利亚绩效审计的内容涉及政府部门、单位管理的各个方面

审计内容的选择是使绩效审计充分发挥促进合理提高公共部门管理水平作用的基础。根据不同年度的社会经济发展和政府管理情况,不同年度的绩效审计内容也有所不同。澳大利亚审计署年度工作计划是在征求议会公共会计与审计联合委员会和议会其他专门委员会意见以及其他政府部门意见后确定的。近年来,澳大利亚审计署在选择审计内容时,一直重点关注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绩效管理、服务效果和财务管理情况等方面。在2002—03财政年度,绩效审计的重点在各政府机构绩效管理与评价、服务提供、财务管理、采购及合同管理、信息技术和资源的应用等方面,而2003—04财政年度的绩效审计重点则更为突出,着重对风险较高的管理行为、灾后重建措施、防恐反恐措施、健康、教育和就业促进措施、环境保护和促进公共机构提高财务管理和绩效管理等与社会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议题进行了审计。澳大利亚审计署1996—97财政年度以来各年度绩效审计项目完成情况如下表所示:

澳大利亚审计署1996—97财政年度以来各年度绩效审计项目完成情况表

财政年度绩效审计项目完成数量(个)

1996—1997381997—1998491998—1999471999—2000472000—2001472001—2002582002—2003582003—200449

从澳大利亚审计署近两个财政年度绩效审计的选题内容可以看出,审计内容各有侧重,或侧重于一个政府部门或单位管理活动的某个方面,或对多个政府部门的同一或相似的管理活动进行审计。这些内容我们在审计实际工作中基本上也都有所涉及。五年规划提出我国效益审计的范围主要是财政性资金,以促进提高财政资金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为目的,对一些财政性资金更多地采用专项审计调查的办法,综合反映和分析问题,促进加强宏观管理,完善法规制度,从更高层次上发挥审计监督作用,与西方国家绩效审计的主要内容也是基本一致的。当前,许多审计实务工作者在绩效审计的内容方面有两种模糊的认识,一是往往认为绩效审计就是评价一个单位的经济效益,进而带来没有统一的评价指标等问题;二是认为绩效审计需对政府的绩效情况进行全面评价,进而带来全面绩效评价很难进行等问题。实际上,澳大利亚等国家绩效审计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并不仅仅局限对一个单位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价,而是对是对一个部门或单位某一方面职责的履行情况进行评价或对多个部门或单位的相同或相似职责的履行情况的评价。分析澳大利亚审计署绩效审计的选题内容,有助于我们在绩效审计实践中开阔思路,增强信心,选好项目,毕竟许多审计内容我们并不陌生,只是未将绩效审计作为一项独立的审计类型来进行全面实践和探索。我们在审计实务工作中,就可以根据工作重点和物质、人力资源,有重点地确定目标,选择项目进行效益审计。

五、澳大利亚的审计信息公布制度在提高审计成果的综合利用水平,提高审计监督的威慑力和影响力方面发挥了良好作用

澳大利亚审计署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审计信息公布制度。一是按照《公共服务法1999》、《信息自由法1982》等相关法律要求,澳大利亚审计署和澳大利亚其他政府部门、单位一样,每一财政年度结束后,需按统一格式要求编制年度报告,内容包括审计长意见、审计长及审计署的职责、作用、组织机构、工作任务、年度任务完成情况、内部管理情况和财务收支情况等,于每年10月末之前提交议会审议并向社会公布。二是审计署每年的综合财务审计报告、各单位绩效审计报告均向议会报告并向社会公布(其中涉及国家秘密的内容除外)。三是充分利用审计署网站审计信息,各项审计报告,审计发展规划,年度审计计划、审计准则等内部管理文件,审计长讲话等均在网站,社会公众可在网站上找到十分丰富的审计信息。

借鉴国外审计经验,我们应加快落实五年规划提出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将所有审计结果,除内容和不宜对外披露内容外全部对社会公告,可采取在报刊上公布内容摘要,在网站公布全文等方式,同时,应结合“金审工程”的建设,大力加强审计部门网站建设,每个审计部门均应建立网站,并将其建成审计信息资源库,成为审计部门联系其他相关单位和社会公众的桥梁。

绩效审计已成为当代国家审计的主流,也是我国国家审计今后工作的重点。《审计署2003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借鉴国际审计经验,根据国内审计现状,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绘就了我国审计事业发展的新蓝图,为中国审计逐步融入世界审计主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规划提出的开展绩效审计、建立审计质量控制体系,推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等目标措施是必需的也是可行的。目前关键是要把思想进一步统一到规划的精神上来,加强绩效审计理论研究和国外绩效审计开展情况的研究,借鉴国外在开展绩效审计方面的经验,大胆进行绩效审计实践,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绩效审计路子。

主要参考文献:

郭振乾主编,1998,《中国审计学》,中国审计出版社。

篇10

一、目的

1、建立健全妇幼保健服务网络和监管体系。

2、不断完善妇幼卫生服务功能和保障体制。

3、进一步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

二、创建内容和方法

(一)创建工作的主要内容

1、组织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

2、建立健全县(市)、镇、村三级妇幼保健服务网络。

3、完善妇幼卫生服务功能。

4、严格妇幼卫生监督管理。

5、强化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

6、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

(二)方法步骤

建立市政府统一指挥,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卫生部门组织实施,妇幼保健机构具体承办,基层单位负责落实的工作机制,通过制定规划、落实政策、健全组织、明确职责、培训队伍、提供服务、加强督查、总结评估等步骤,使创建内容逐条逐项加以落实。

三、创建系统的建立

(一)成立*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市长为组长,市政府办公室分管主任和市卫生局局长为副组长,发改委、财政、公安、物价、劳动和社会保障、民政、教育、人口与计划生育、广电、妇联、总工会、卫生等部门分管领导为成员。下设办公室,地点设在市卫生局,由市卫生局分管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构建创建网络。市、镇、村及相关单位成立相应的组织,明确专人负责。

(三)培训专业队伍。市卫生系统要充实专业队伍,培训专业人才,建立健全市、镇、村三级妇幼保健服务网络。

(四)建立保障机制。市政府及财政部门在保证创建指标中规定的妇幼保健资金定额到位的前提下,将适当安排专项创建资金,保证创建工作的有序进行。

(五)确立创建模式。本次创建活动,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指标要求高、专业技术性强、持续时间长,必须坚持市政府统一领导,多部门密切配合,相关单位各司其职,在政策到位,保障有力,队伍健全,分工明确,措施有力的基础上,对照创建指标,逐条逐项加以落实,循序渐进地开展各项妇幼卫生工作。

(六)市政府及各部门职责

1、市政府

①将妇幼卫生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②出台加快发展妇幼卫生工作的政策措施。

③制定妇幼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目标并进行考核。

④协调各成员单位的工作。

⑤将妇幼保健纳入公共卫生体系。

⑥安排妇幼卫生专项资金。

2、卫生部门

①制定妇幼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并定期考核。

②协助政府部门做好妇幼保健工作的督查。

③对妇幼保健工作给予行政支持。

④帮助妇幼保健机构解决实际问题。

⑤负责妇幼保健机构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

⑥组织妇幼保健相关工作的考核验收。

⑦负责市、镇、村妇幼卫生网络建设。

3、发改委

①将妇幼卫生事业列入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

②对妇幼保健机构建设予以政策倾斜。

③向上争取妇幼卫生扶持资金。

4、财政部门

①把妇幼保健经费纳入年度预算。

②及时足额拨付妇幼卫生经费。

③保证用于18岁以上妇女的卫生保健经费人均不低于2元。

④建立妇幼卫生事业发展专项资金。

5、编制部门

①按照妇幼保健事业发展的基本需要,给予编制安排。

②做好妇幼保健机构编制服务工作。

6、人口计划生育部门

①及时将掌握的孕产妇资料向卫生部门通报,每月至少1次。

②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孕产妇系统管理。

③利用政府职能和网络优势,组织妇女到卫生部门进行妇女病普查。

④有资质开展妇女病普查的单位要将查治结果及时报市卫生部门。

7、教育部门

协助卫生行政部门检查、指导幼儿园(所)的卫生保健工作,在审批或复核托幼机构举办资格时应将卫生行政部门出具的《卫生保健合格证》作为必备的依据之一。

8、劳动保障部门

①依法监督企业单位,掌握企业单位女工就业状况。

②按国家规定为职业妇女提供健康保障。

③督促企业定期组织职业妇女到妇幼保健机构进行妇女病普查。

9、公安部门

①把好申报户口查验《出生医学证明》关。

②严厉打击查处非法接生。

③严厉打击非法发放出生医学证明等违法行为。

10、物价部门

①根据地方经济状况,合理调整妇幼保健服务价格。

②、对妇幼保健服务性收费要给予扶持照顾。

11、妇儿工委

①协调相关部门之间的关系,共同配合做好妇幼卫生工作。

②为妇幼卫生事业的发展出谋划策。

③定期会办妇幼卫生工作。

四、评价指标

1、用于18岁以上妇女的卫生保健经费年人均不低于2元。

2、“合格产科”评审通过率达100%。

3、孕产妇保健管理率≥95%。

4、7岁以下儿童管理率≥95%。

5、两种疾病产前筛查率≥50%。

6、孕产妇住院分娩率≥99%。

7、母婴保健法律法规、妇幼保健、计划生育知识普及率达90%。

8、爱婴医院年度复审合格率达100%。

9、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合格率达100%。

10、妇女病普查普治率≥80%。

11、妇幼保健保偿率≥80%。

12、母婴保健技术执业人员持证上岗率100%。

13、孕产妇死亡率≤15/10万,其中产后出血死亡率

≤10%。

14、婴儿死亡率≤10‰。

15、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8‰。

16、新生儿三种疾病筛查率≥90%。

17、妇幼保健人员执业助理医师持证率100%。

18、妇幼保健人员继续医学教育覆盖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