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教育计划范文

时间:2024-01-12 17:40: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络安全教育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网络安全教育计划

篇1

关键词:网络设备;SSID;AP;无线网络控制器;VLAN

一无线网络技术简介

无线网络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一)灵活以及廉价。(二)没线缆约束。

二无线网络安全隐患分析

非授权的用户若获得了无线网络的访问权限,将会破坏系统数据,消耗网络带宽,降低网络的性能。

三无线网络安全措施分析

(一)转向企业级加密用户们使用PSK模式进行登录,对每一个用户和会话都是唯一的。(二)确保物理上的安全性一定要保证你的接入点AP远离公众可以接触的地方,最起码应该将其挂到墙上或天花板上。(三)装入侵检测和入侵防御系统这两种系统通常靠一个软件来工作,并且使用户的无线网卡来嗅探无线信号并查找问题。(四)构建无线使用策略正如需要其它网络设备的使用指南一样,你也应当有一套针对无线访问的使用策略。

四东莞市某职业院校无线网络安全技术应用方案

学校对无线网络的需求特征分析上,安全因素被放在了首位。(一)校园无线网络安全问题的提出在当今使用中,大多数校园的无线局域网主要是依靠WEP方式对数据进行加密。其次,如果AP不做任何安全设定,则任何一个符合Wi-Fi的网卡都可以接入网络。另外,黑客还可能会使用MAC欺骗技术入侵网络。下面根据东莞市某职业院校无线网络应用的需求和要达到的目标,整体规划设计出一套适用于东莞市某职业院校的无线安全应用方案。(二)东莞市某职业院校无线网络安全技术应用方案概述该解决方案采用了WPA安全架构的设计,还应用了基于英特尔架构的无线网络控制器和支持多SSID的AP。(三)东莞市某职业院校无线网络安全技术应用方案实施下面以东莞市某职业院校的校园无线网项目为例,详细地阐述应用方案。(1)无线网络呈现的问题分析与应用解决方案由于存在不同地点的校区,学校的教职员工不得不在不同的校区来回,同时教学场所也经常在各校区之间变换,这让校园网络出现了难题:①如何让校园网络覆盖两个不同位置的校区?②如何提供无缝的网络连接?③如何保证网络安全通畅?④如何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率?针对学校面临的以上难题,对无线网络应用方案确定如下:⑤无线网络信号覆盖两个不同的校区。⑥提供无缝的网络漫游。⑦保障无线网络安全性。⑧提供不同的接入认证方式。(2)无线网络技术应用方案的确定为了构建一个统一的、易接入的、稳定安全的校园无线网络环境,现决定采用以下解决方案:①全面采用笔记本电脑作为无线终端。②采用符合802.11标准的产品,架构采用WPA标准。③采用具有多SSID和VLAN特性的AP进行基础覆盖。④采用无线网络接入控制器。⑤采用无线网络管理系统。(3)无线网络安全技术应用的实施该方案使得整个校园无线网络具有高度可扩展性和可升级性,提出了校园无线网络的整体应用方案。如图4.1所示:在无线网络方案中,各无线覆盖区域的AP就近接到接入层交换机上。因为存在校内教师、学生和校外来访用户等不同的无线用户群,出于不同用户群对安全性、易用性要求不同的考虑,采取802.1x和WEB认证相结合的方式来提供用户身份认证。为了区分这两种接入方式并将其分别关联到一个对应的VLAN,采用了支持多SSID(Multi-SSID)和802.1qVLAN特性的CiscoAironet1200系列AP。①对于在校内的学生和教师用户,将采用符合WPA安全架构的802.1x标准认证的接入方式,通过的用户将获得一个唯一的主密钥,通过该主密钥客户端和负责接入的AP将根据TKIP方法动态生成唯一的加密密钥。在校园有线网L3分布层交换机上配置VLAN的子接口,利用该子接口作为这个SSID所代表的VLAN的网关,对其进行路由转发,从而使通过认证的内部用户访问整个网络,但是由于对无线通信进行了动态加密,保证了校园的敏感数据在空中传输的安全。②对于用WEB方式认证的校外来访用户,连接上无线接入点后,可以通过AC设备的DHCP服务或企业的专用DHCP服务器获得IP地址、网关和DNS信息,无须安装客户端软件,直接利用浏览器就可以通过充当RNC设备进行WEB方式认证,认证通过后就可以接入到Internet。为保证整个园区网络的安全性,对于该SSID接入的用户必须以无线网络控制器(RNC)作为其网关设备,L3分布层交换机无须对该SSID所代表的VLAN进行路由转发。如果这些用户需要访问校园内部网络,可以通过在这一无线网络控制器(RNC)设备上启用用户级的策略路由来实现。(四)校园无线网络安全技术应用方案总结(1)安全性高这套无线局域网系统支持符合WPA安全架构的802.1x认证方式,借助TKIP技术动态生成的数据加密密钥使空中无线数据通信如同在一条加密隧道中传输,保证了信息传输的高安全性。(2)支持多SSID和VLAN划分CiscoAironet1200系列AP支持多SSID,每个都可以映射到有线网络的一个VLAN,将符合802.1q标准的VLAN延伸到无线网络上。(3)利用策略路由进行访问控制在方案中,将校园无线用户分成两类,一是教师用户,一是学生用户。为了让学生能通过网络与其它院校的师生进行交流,但同时又不想Internet上的垃圾信息和不良网站干扰学生的生活,那么可以设置学生用户的下一跳路由到CERNET,而教师用户的下一跳则是路由到Internet出口,从而实现了不同无线用户群体的访问需求。(4)流量控制保证用户带宽通过RNC的流量控制功能将不同用户的带宽按不同需要进行管理,保证某些重要用户的带宽畅通,有效防止了带宽过量占用的拒绝服务攻击。(5)AP管理和用户管理通过RNC的AP管理功能,可以把其所连的AP作为一个网络单元进行管理,结合网管系统还可以将RNC作为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对这些AP进行管理。无线网络管理员可以通过“Web3.教学管理制度与考核制度教学管理工作由院校双方共同承担,遵照共同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开展教学,学徒制工作小组定期巡视现场教学,了解教学基本情况,收集意见和建议。考核制度上实行理论课程考核、专业核心课程考核和毕业考核。理论课程的教学主要在学校完成,由学校组织笔试+实践考核;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在合作医院完成,由现代学徒制工作小组组织临床实践+技能考核;毕业考核采用综合专业理论笔试+专业核心能力鉴定+病案报告考核,由现代学徒制工作小组组织实施。学生只有通过以上考核才能获取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专科毕业证。4.现代学徒制实施存在的问题现代学徒制教育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基本趋势,是推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有力武器,但目前我国现代学徒制成功应用到卫生职业教育的模式还很少,离医教结合、工学交替模式还有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问题:(1)法律体制不健全。合理、完善、有效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是保障学徒制推行的基本前提,卫计委和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充分发挥宏观调控和管理功能,修订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在政策、经费上给予充足的保障,充分调动医院、卫生行业的积极性,使医院在人才培养意识上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2)行业学会支持力度不够。行业协会应对职业教育充分发挥其引导和管理作用,一方面积极鼓励医院参与到职业教育中来,在科研、继续教育、职称晋升等方面给予医院兼职教师相关优惠政策。另一方面在人才培养规格上引导学校和医院结合康复治疗师的岗位需求与国际标准接轨,不断更新修订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标准、教学内容和执业资格考试标准。(3)双导师师资力量薄弱。学校导师应定期到医院临床实践予以相关的考核和激励机制,提高学校导师实践教学能力;医院导师应有计划的进行职业教育教学理念的学习、教学方法执教能力的培训,使其具备先进的职业教育教学理念和教育教学方法。现代学徒制能让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实现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的产教融合,是目前所提倡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载体和有效实现形式,更是当前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主导模式。高等院校和相关医院深度合作、双导师联合传授技能,符合行业发展规律,有利于加速卫生事业的发展、服务当地区域经济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赵蕾.现代学徒制对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及应用研究[J].职业教育,2015(9):37.

[2]关晶,石伟平.西方现代学徒制的特征及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11(31)32:77-79.

篇2

(一)社会法制建设和经济发展需要

随着不断完善的社会法制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大学生安全教育问题得到了国家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随之而来的就是国家出台一系列有关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法律法规,不仅对大学生安全教育进行了清楚定位,明确了学校在安全教育中的职责,也规定了大学生在安全教育中应具有的权利及必须履行的义务。社会法制建设和经济发展需要高素质、高技能的各种专业人才。

(二)大学环境的要求

大学校园是学生步入社会的最后一道约束力较小的围墙,虽然看似封闭,但其实是一个开放的缩小型社会,因此社会上各种安全问题,这里都有可能发生,例如暴力事件、偷盗事件、火灾、离校出走、甚至是心理障碍而导致的自杀等等问题。这些触目惊心的事实以及各种大量不安全因素的存在警示我们,大学校园的治安防范及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必须得到充分重视。在这种环境状况下,必须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从而为高素质、高技能型社会人才的培养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二、大学生安全教育内容

(一)安全意识教育

受社会经济背景影响,现阶段的大学生具有一个极其明显的特征:生理发育成熟,心理发育滞后;社会需求强烈,但人生观不明确,阅历浅,经验少,承受能力弱;自我意识强,自我保护意识弱;自尊意识强,自我调节能力差,法制观念薄弱,社会认知与判断力较低,安全意识低。安全意识教育是大学生教育的首要环节和关键环节,让学生从思想根源上认识危险,以此防范、避免各种危险,从而将安全教育由被动转变成主动。安全意识教育决定着安全教育的成功与否。大学生安全意识教育主要包括: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公民意识;对各类可能危及自身人身安全与财产安全的自我防范意识;遵纪守法和法律维权意识;心理健康意识等。

(二)安全知识教育

安全知识教育涉及面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法律知识教育。法律知识教育是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的重要途径。二是人身安全教育。人身安全教育是有效避免个人生命、健康、行动不受威胁的重要途径。三是财产安全教育。财产安全教育包括防抢夺、防盗窃、防骗、防误入一些非法组织等。四是交通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包括交通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教育,教育指引学生正确选择安全、合法的交通工具,教育学生了解交通规则并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五是消防安全教育。火灾是对人们生命财产安全产生巨大威胁的重要灾害,进行消防安全教育,能让学生正确掌握用电、用火安全知识及火灾发生正确的逃生知识。六是网络安全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已经全面深入人们日常生活中,进行网络安全教育,是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心。有助于让学生明确了解有关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及条例,并提高学生网络安全防范意识。七是心理健康安全教育。当前的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弱,情绪容易失控,而面对社会、学校、家庭的多重压力就极易出现心理问题。因此,在大学安全教育中增添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并加强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利用宣传教育及时消除学生内心不健康、不安稳因素。

(三)安全防范能力培养

首先,加强培养学生防火、防骗、防抢夺、防偷盗等常见安全事故的防范能力;其次,加强培养学生突发性事件的应变和处理能力;然后加强培养学生野外生存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例如地震、塌方、洪水等,培养学生在面对这类情况时应具有机智、果断、勇敢的能力,从而有效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新时期大学生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安全教育认识滞后,重视程度不足

第一,一些高校没有建立健全的领导机制,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认识相对滞后,重视程度不足,对其发展造成严重阻碍。一些学校对于安全教育没有明确的认识,因而对于安全教育该采取何种形式的机制仍是处于模糊状态,对自身该担负的职责也没有清楚了解。第二,一些学校忽视安全教育,没有将其纳入进学校正常教育工作中,导致安全教育和其他教学专业的关系无法得到有效处理,对于安全教育只有一个片面、客观的认识,一些学校认为安全教育主要就是学校保卫部门的工作,一些学校甚至认为可有可无。

(二)安全教育内容缺乏系统性

大学安全教育受影响因素较多,许多学校在处理安全教育问题上,仍只是针对传统的安全隐患,安全教育内容没有与时俱进,同时专业安全教育效果的检测手段也极为缺乏。对于安全教育往往是出事之后,才采取一些措施,且就只重视发生事故方面的安全;还有就是上级部门强调一方面的安全,学校就注重这方面安全教育,学校的安全教育内容系统性极为缺乏。

(三)重宣传,轻防范技能培养

现阶段,虽然各大学院校已经逐渐重视大学生安全教育,但都是以安全常识的宣传说教居多,形式上也仍较传统没有新意,主要的形式有:采用墙报、广播、讲座、事故实例图片展示等,不仅无法引起学生的注意,也没有提高学生积极性,还耽误或是忽略了学生安全防范技能的培养和锻炼。导致学生安全常识丰富,实际应变能力与安全防范技能极为缺乏,从而碰到突发事件,往往是惊慌失措、束手无策。

四、新时期大学生安全教育发展策略

(一)朝着规范化、制度化发展

新时期大学生安全教育发展策略应朝着规范化、制度化发展,严格要求各大学院校贯彻落实安全教育;建立健全的领导机制,做到职责明确,层层负责;将安全教育纳入正常教育计划中;科学合理设置教学内容,并针对性的、多方面、多学科的开展安全教育;制定严格的安全知识考核制度,并将其纳入学生总体成绩中。

(二)建立专业大学安全教育教师队伍

大部分大学院校在安全建议的形式上都是传统的、零敲碎打的,常常将安全教育职责落实在辅导员身上,但是由于辅导员的能力素质与专业知识水平有限的原因,导致安全教育很难有效得到落实和更好发展。在新时期背景下,各大学院校应建立一支专业的大学安全教育教师队伍,要求教师应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与素质能力、熟悉并能有效掌握相关法律法规、具有丰富的安全保护实践经验,以便从根源上保证安全教育质量。

(三)安全教育内容朝着多样化发展

一是进行遵纪守法教育,以此教育大学生学法、懂法、知法并依法办事。二是提高安全意识,进行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的教育,树立安全第一的基本思想,学习安全知识和安全防范技能,以此做到防患于未然,提高安全感。三是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和心理安全教育,加大网络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积极倡导网络文明、文明上网的教育宣传活动,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以此创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四是加强安全模拟演习,提高学生安全技能;加强与公安、交通、消防等部门的紧密合作,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应对策略进行处理;模拟抢夺、盗窃、诈骗情境,让学生近距离真实的了解,从而学习防抢夺、防盗窃、防诈骗技能;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安全教育管理,通过实际进行安全教育管理,提高自身安全意识、安全防范技能等等。

五、结语

篇3

关键词: 大学生安全教育 存在问题 拓展路径

从马加爵案到药家鑫案,从清华朱令被投毒案、复旦研究生投毒案到南航金城学院学生斗殴致死案,被称作“象牙塔”的大学校园频发安全事件乃至命案,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应当深思当前的大学生安全教育问题,这关系到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关系到学校及社会的安全稳定。大学生的安全教育要拓宽思路,改变传统灌输式的宣传教育模式,采取多种方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开放互动,注重安全教育实效性。

一、大学生安全教育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大部分高校停留于传统的课堂说教和板报宣传方式,大学生的兴趣不浓,关注度不高。

传统的课堂说教虽然有利于教师组织安全教育教学,有利于学生在有限时间内把握教学内容,但与专业教育相比,安全教育的内容并不高深,更多是属于常识教育,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是教学的“主宰”,学生缺少独立思考和消化、吸收的机会,这种单一的传统安全教育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时展的需要,传统的安全教育宣传主要采取公益宣传的手段,如板报、通知等,缺少吸引力,学生往往视而不见,甚至有抵触心理。传统的安全教育教学和宣传方式已经很难取得积极的效果。

2.安全教育课程内容教条化、枯燥乏味,缺乏与时俱进的话题和相对系统化的配套教材,不能体现当下的时代特征,难以引起学生对安全的关注和兴趣,无法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目前不少高校安全教育基本是对格式化的法律法规、校规校纪安全知识的宣讲,安全教育手册教材在内容的选择与编排上过于书面化、专业化,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关系不紧密,大部分教材内容专业性太强,理论介绍过于丰富,采用的案例年代久远,学生闻所未闻,这些都充满个性,追求新潮的“90后”大学生们普遍把安全教育课当做事不关己的课程或当做“唠叨”而充耳不闻。

3.安全教育课程不重视,体系不完善。

与社会、家庭等教育相比,学校教育的最大优势在于系统性和组织性,在基础教育方面表现更加明显,安全教育也应该这样。然而,事实却不尽如人意。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我国安全教育是零散的,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将安全教育的责任推卸了,完全由社会、家庭来承担。许多高校的“安全教育”其实仅仅局限于“管理”,并不包括“教育”。高校安全教育的系统性还存在制度不健全的现象。安全教育应该严格按照教育计划和规定,多学科、多方面、有针对性地实施,但我国高校能做到这一点的寥寥无几。

目前安全教育基本上被片面地理解为法制宣传和治安、交通、消防等安全防范知识宣传教育,许多高校虽然建立了相关的安全教育制度,但社会形势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疾病预防教育、食品卫生安全教育等并未被纳入该教育范畴,导致它们自成体系、互不联系,这种状况亟待改变和完善。

二、有效拓展安全教育的路径

1.推进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教学的改革、创新。

以大学生为主体,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原则,编写集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的安全教育教材,内容紧密贴近学生的实际安全问题,尽量采用身边案例、知名案例,多关心“90后”大学生现阶段多发问题案例。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可采用课堂讲授、典型案例点评、问题分析、小组讨论、专题讲座等方法,强调师生互动,通过课间聊天、问卷调查等多种渠道了解大学生的所思所想,力求使教学内容时刻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在讲授或讨论环节及时回答他们关心的热点问题,全面系统地进行安全课程教育。这样的教学内容设计必然激起大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地参与到各种安全教育教学环节中,对提高分析和解决身边的安全问题的能力将有很大的帮助。

如:安全教育可分为三个阶段纳入高校整个教学计划(表一),有针对性地明确大学生安全教育知识侧重点,注重时效性、实效性。

学生走进大学校园,尽管生理日渐成熟,但心理及对现实世界的认识还比较肤浅。进入大学后有了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独立做事的机会,多年积累的安全“隐患”可能出现一个总爆发。在入学第一时间做好安全教育让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培养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对学校的稳定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入学独立生活一年后,大学生在学习、人际交往、婚恋及经济等方面会出现新的问题,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方面的宣传和培训,对在校大学生顺利地完成下一阶段的学习生活有极大的帮助。而在毕业、实习阶段,面临升学或者就业问题,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培训骗局、就业骗局、传销等一系列安全问题接踵而至,甚至导致大学生误入歧途。针对具体问题开展就业过程的安全教育,让大学生顺利迈出校园,圆满完成学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大力拓展大学生安全教育第二课堂,在趣味拓展中接受教育。

在实施大学生安全教育的过程中,与课堂教学相比,第二课堂更具思想性、知识性、娱乐性和实践性,这种特点更好地满足了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使第一课堂的教育效果得到拓展和延伸,补充了课堂教学的内容,为培养学生的个性和促其全面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高校要因势利导,在物质条件和活动资金上给予第二课堂必要的支持,使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1)建立大学生安全协会,积极吸纳学生参与,实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升、自我服务,通过协会组织学生讨论安全方面的话题,鼓励学生提出安防方面的意见和合理化建议,引导大学生把安全教育与社团组织的课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举办诸如法律讲座、安全知识竞赛、安全防范研讨会、安全技能实战演练、模拟法庭、安全主题演讲、安全文艺演出等活动,增强安全教学第二课堂效果,使学生的安全意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2)建立大学生治保管理队伍,建立学生信息员制度,用有偿服务的形式,设置勤工俭学岗位,招聘家庭贫困、在学生中口碑好、品德高、组织能力强的大学生,协助保卫处对学校复杂场所、五管要害部位、家属区进行治安巡逻,负责调解学生中的一般性纠纷,每周定期或者及时向保卫处反馈、搜集治安信息,及时掌握校园热点问题,以便及时掌握情况,及时清除各种隐患,清除一切干扰正常教学、生活秩序的安全隐患。还可协助学校进行法律宣传、执法监督的工作等。

(3)组织消防趣味运动会等趣味性竞赛活动,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操作能力,以赛代练,以赛促防,让学生体验团队合作,在娱乐中快乐地参与安全教育活动,锻炼学生的处理能力,推动高校大学生安全工作普及化、规范化。

3.大学生安全教育要重视开放互动,请进来走出去。

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邀请辖区内交警队警官结合本地交通事故案例,深入浅出地解释各种交通专业术语,提醒学生出行时要遵守交通法规,维护自身安全;邀请辖区派出所民警通过梳理所在辖区高校各类典型案件,分析案件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防范对策;邀请辖区所在公安消防人员教授灭火器和消火栓的正确使用方法,组织大学生踏入红门,参观特种装备和警营内务,观摩消防演示与模拟快速出警,面对面、零距离当“消防员”,提高学生的消防知识水平和自防自救能力;邀请辖区所在基层法院的法官对大学生犯罪审判案例进行专题讲座,组织学生旁听有关高校犯罪的刑事庭审,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地了解自己所处环境的安全问题,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

4.大学生安全教育要重视平台构筑、网络建设。

高校学生来自五湖四海,由于各自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惯、经济条件、学习能力的差异,家庭、思想、性格等原因,出现的安全问题各种各样。因此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构筑安全教育平台,开展个性化的安全咨询服务活动。

根据“90后”大学生的特点,要搭建网络安全教育平台,充分发挥网络的不受时空限制、隐秘性、安全性强的特点,开展网上安全教育和咨询活动,增强教育效果。通过手机飞信群、QQ群、西祠论坛、人人网、开心网、微信、微博、贴吧创办网络安全关注,将校园治安动态、警情提示、校园热点、敏感问题等编辑成短而精的信息实时发送,联合学生会、大学生社团组织提供素材,制作本校校园安全教育情景剧,网络寓教于乐的“安全”微视频,定期、不定期地播放有关安全方面的视频,通过直观的感受,让广大学生在思想上筑成一道能抵御外来不良势力侵蚀的“防火墙”。

大学生安全教育作为高校基础教育部分,重要性毋庸置疑。安全教育区别于专业教育,没有先例可循,没有成熟教学模式可资借鉴,没有系统而清晰的教学规范,这些都有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因此更需要创新理念、创新体制,探索出一条适合高校安全教育的路径,使在校大学生增强安全意识,全面系统地掌握安全知识,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顺利地走向社会。

参考文献:

[1]赵斌.当前高校安全教育的现状及其改进策略.齐齐哈尔职业学院学报,2010,9,86,VOL4(3).

[2]姜宁,何景洋,刘莉.试论高校安全教育第二课堂建设经济与文化,2010(11):121.

篇4

【关键词】普通高校;学生安全事件;预防预警机制

近年来,频频发生的大学校园安全事件不仅影响到学生的正常学习与生活,更威胁到高校的稳定与发展,威胁到社会的安定与和谐。应该说,学生安全是高等学校一切工作的底线,各项工作的开展必须在确保学生安全的原则下进行。因此,加强高校安全管理,构建学生安全事件预防体系,确保学生安全和校园稳定,是目前亟待研究和予以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学生安全事件的种类

高校学生安全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人身安全、政治安全、心理安全、学业安全、财产安全等,即凡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影响学生学业顺利完成的一切不安全因素都列为安全范畴。

1.人身安全。高校学生人身安全是指大学生在高校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或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内,所受到的生命权、健康权和行动自由权方面的威胁和风险。主要类型有:人身伤害、自杀或他杀、食物中毒、疾病传染、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生活用电伤害、设施故障、火灾事故等。

2.政治安全。大学生政治安全是指因政治思想错误或政治行为过失而导致的对大学生的政治伤害。主要表现在:政治思想动摇不定、政治信仰危机加剧、政治行为失控等,他们不能坚信唯物论和辩证法,被宗教迷信所迷惑,甚至误入歧途迷信,如陈果自焚;有的则直接参与非法活动, 如非法游行示威、罢课,违法上访等。

3.心理安全。大学生心理安全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健康心理状态、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包括:抑郁、焦虑、神经衰弱、自卑、嫉妒报复、心理变态、精神失常等,造成的主要后果为:学习效率低下、人际适应困难、精神颓废,消极对待人生、自伤或他伤等,如马加爵杀人案。

4.学业安全。大学生学业安全是指因主客观因素而导致的大学生不能正常完成学业和学业荒废。主要包括:学习目标不明确;厌学;因旷课、学习能力差、不能正确处理学习与其他活动的关系或心理问题,而导致的多门课程不及格、留级、退学等。

5.财产安全。大学生财产安全是指因防范不善而导致的大学生所带的现金、存折、购物卡、学习及生活用品的丢失或受到损坏。

二、学生安全事件发生的原因

1.社会原因

①社会转型矛盾影响。社会学研究表明,人均GDP1500~4000美元这一阶段,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各类社会矛盾的集中显现期。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矛盾也日益凸显,环境污染、贫富分化、社会公平正义缺失、大学生就业困难、社会底层上升遭遇“天花板”等社会问题导致一些大学生困惑、迷茫,尤其是在面对一些体制性的问题时,更多时候表现的是无奈和妥协。一旦某些特定事件发生,大学生中积聚的某些负面情绪极易以此作为突破口,形成“井喷”现象,酿成大学生安全事件。②不良的网络使用习惯。互联网作为一把双刃剑,在把我们这个星球变成地球村的同时,也被一些人称为“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社会上利用互联网(包括QQ、校园BBS、个人信箱等)煽动、组织不法活动、制造不稳定因素的事件频频发生。大学生作为知识群体,对网络的适应性强是优势,但同时对网络产生依赖又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北京大学钱铭怡教授对北京地区十余所高校的五百余名本科生进行抽测,表明被试者中网络成瘾者占到6.4%。许多大学生面对网络的诱惑缺乏自制力,沉湎于中不能自拔,甚至出现了因为迷恋网络而退学、犯罪等极端现象。可以说不良的网络使用习惯是酿成部分大学生安全事件的重要原因。

2.高校内部原因

①高校扩招影响。上世纪90年代末期,高等教育大众化成为时代需求。为推动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新举措。此举既满足了社会上大量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又提高了人口素质。但由于高校扩招速度太快,学生人数急剧增加,而学校各种软硬件配套设施不到位,导致校园环境、基础设施、后勤管理、校园治安等问题频频出现,为学生安全事件埋下隐患。 ②学生管理体制的不适应。高校学生管理队伍老化、学生管理制度缺失,部分学生管理者工作方法简单粗暴,都是造成学生安全事件的隐性因素。加上近年来高等院校专职辅导员队伍建设发展思路不明晰,职责不明,学校出台某些与学生切身利益挂钩的管理措施时缺少充分宣传,不注重广大学生的意见,与学生缺乏有效的沟通。在管理理念上,某些高校职能部门站在学生对立面,不是“服务”学生,而是把学生作为“管理”对象,出了问题不敢直面学生;学生的正常诉求不能得到满足,而一旦闹起事来反而可以很快得到解决。因此传达给学生的信息就是“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③预防突发性事件的机制没有形成。部分高校对突发性事件的危机管理往往缺乏制度性的设计,注重形式而轻实效;注重应急而轻预警。在出现学生安全事件时或事前毫无准备仓促应战,或事后推卸责任掩盖回避,缺乏整体联动及保障机制。

3.学生自身原因

当代大学生普遍出生于20世纪末期,改革开放带来的东西方文化的交叉与融合、多种价值观的冲突与碰撞伴随着他们的整个成长过程。在学习、思考、探索和成长的过程中,自我维权意识与参与意识不断增强,但合作意识、自律意识相对不足、抗挫折能力较弱。

当代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他们由于长时间受到家庭溺爱,遇到问题缺乏独立解决能力,此种现象被社会学家称之为“后断乳期”。表现在高校大学生中就是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快速增长,因心理疾病导致的出走、自残、自杀、杀人等事件在我国高校呈上升趋势,成为大学生突发事件主要防控方向。据北京市高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研究课题组对23所大学的抽样调查,23.2%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卫生问题。

三、建立学生安全事件预防预警机制

1.及早发现安全隐患是建立学生安全事件预防预警机制的基础。 高校学生安全事件一旦发生,不论对学生个人、家庭,还是对学校、社会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都会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因此,高校必须提高学生安全意识,积极预防学生安全事件的发生,而学生安全隐患的提早发现则是有效预防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①设立安全信息员。为了加强对学生安全问题的监控,及早发现学生安全隐患,实现学生安全事件有效防范、及时遏止,高校应建立安全信息员制度。安全信息员分布在全校范围,形成学生安全信息监察网络体系。为便于监察、发现学生安全信息,学生安全信息员应设立在每个宿舍。学生安全信息员向班主任和学工办负责,在学校学生安全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开展工作。

学生安全信息员主要负责日常学生安全动态、安全隐患和突发事件的监督,掌握重大节日、重大活动、重大形势变化期间学生的思想动态,积极搜集学生安全信息,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包括宿舍成员沉迷网络、网恋、萎靡失落、关系紧张、焦虑反常、与社会人员交往频繁、使用劣质电器等)。在第一时间向班主任和学工办反映学生的思想动态、安全信息和安全隐患。

②全员全程监察。高校全体教职员工都应当树立学生安全意识,学校要出台学生安全管理规定,将对学生安全的监察作为全体员工的工作岗位职责,引导员工在履行工作职责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监察、发现学生安全隐患,在第一时间向相关部门或相关管理人员反映,及时遏止学生安全事件的发生。如在学生做酒精加热实验前,实验员发现某女生披散着长发,应及时要求她将长发盘起,以防在实验中引发烧伤;再如校门口保卫人员发现某学生经常在午夜后归校,应严格对其进行登记,并及时向学生所在院系反映,防止网瘾、网恋、不慎交友、酗酒、参与非法活动等可能情况造成的伤害。

③安全隐患排查。为充分了解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及学业顺利完成的各种不安全因素,牢固掌握苗头性、倾向性的敏感信息,及早发现校园学生安全问题和安全隐患,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及时建立健全安全工作机制,及时化解矛盾、解决突出问题,高校内部各部门、各单位应联动配合,积极开展学生安全隐患排查活动。排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1)教育教学场所及设施安全检查。包括消防器材配备情况,设施完好情况,危险实验药品的存放、使用、登记情况等。 (2)学生宿舍的安全检查。包括楼道、走廊及其他通道的通畅情况,消防器材与照明设施的完好情况,违章用电情况以及卫生情况等。 (3)食品卫生安全情况检查。包括食堂防蝇、防鼠和消毒设施设备,食堂从业人员健康证,校内小卖点、小吃部的食品卫生情况等。 (4)学生外宿及校外租房情况。重点排查走读学生的手续办理情况;学生经常性晚归情况;学生通宵在外、夜不归宿情况;学生在外租房情况等。 (5)学生参与传销情况。重点排查毕业班学生、实习学生的校内外异常表现情况,随时掌握外地实习、外出联系工作学生动向,仔细甄别学生是否加入传销组织、参加传销活动。 (6)未按时返校学生跟踪调查。节假日期满后,对未返校的学生积极进行联系,了解其去向和不能按期返校原因。对于去向不明且无法联系的学生,要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并通知学生家长。

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测试。采用公认的信度和效度较高的心理健康测试软件(如瑞格心理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统)对所有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测试,统计分析出哪些学生存有心理问题、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

2.全方位建设学生安全事件防控体系

学生安全是高等学校一切工作的底线,高校必须制定行之有效的学生安全防范措施,建立学生安全管理机制,增强全员安全责任意识,畅通学生安全信息渠道,实现学生安全事件有效防范、及时遏止,切实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

①加强组织领导。高校成立学生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主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为负责人,学生处、保卫处、教务处、后勤管理处、团委、宣传部等职能处室负责人为成员。 学生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规划和领导全校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工作,指导和监督有关部门和单位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及管理,研究制定学生安全工作管理办法和学生安全防范措施,研究决定学生重大安全事故的处理意见;学生处侧重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行为管理和代办学生人身保险,参与学生安全事故处理;保卫处侧重进行校园安全防范、设施安全检查的组织实施和学生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参与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其他有关职能处室应根据工作职责,分工协作、积极配合;各教学院系具体组织实施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工作。

②完善制度建设。(1)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孟子曰:“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明确的规章制度,是实现高校学生安全工作有效预防的有力保障。高校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安全教育管理暂行规定》,制定《学生安全工作管理办法》,制定各部门、各岗位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岗位人员学生安全工作职责,切实保障学生在教育教学和各项活动中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2)建立学生安全个体档案。为纪律观念较差、抑郁、自我封闭、沉迷网络、网恋、厌学、多门次科目不及格、经济困难以及信仰宗教的学生建立安全个体档案。同时,要多与他们沟通,找他们谈心,给他们鼓励、关心与帮助,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自立自强,奋发向上。

(3)严格请假制度。学生办理离校请假手续,相关审批人员应当查明学生请假离校的真实原因;请假期满后,学生本人应当亲自销假。对于请假期满未销假的学生,要积极进行联系,查明学生去向。

(4)严格学生活动审批制度。为规范我校学生活动的开展,强化安全防范意识,切实保障活动中学生的安全,同时也便于及时掌握学生动态,学生开展各项校内、校外活动,应当办理审批手续,相关审批人员应当严格审查活动内容和安全保障措施。

③实行责任追究制度。高校开展学生安全工作,实行领导承包下属单位和安全责任追究制度,校级领导承包职能处室和教学院系,职能处室承包下属科室和员工,教学院系承包下级部室和辅导员,辅导员承包学生班级,各级领导和全体员工都赋予明确的安全工作职责,形成学校学生安全责任网络体系。实现学生安全工作层层深入,安全责任逐级追究。

④加强安全教育。认真做好安全教育工作是预防学生安全事件发生的基础和前提,高校应认真安排和部署,切实把安全教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计划,纳入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并结合学校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学生安全教育计划。

(1)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各教学单位要以班级为单位,积极组织开展以普及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为主要内容的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安全防范能力。在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和日常学习生活、节假日中要以适当的方式,持之以恒地对学生进行防盗、防火、防诈骗、防传销、防组织侵蚀的教育,使学生安全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2)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系列讲座。通过安全教育专题讲座,增强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引导学生做好自我心理调节,保持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预防不健康心理状态、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发生。

(3)组织观看安全教育宣传片。组织学生观看防盗、防火、防食物中毒、防传销以及逃生自救等教育宣传片,以一件件真实的故事案例教育警示学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4)举行消防和逃生演练。强化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学生抵御火灾和逃生自救能力。

(5)举办学生安全知识竞赛。竞赛内容可包括安全知识答题、安全题材剧本征集、情景案例分析等。

⑤加强安全培训。为加强安全管理,防止因管理不善、工作疏忽或操作不规范而造成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高校应定期对学生工作人员、学生安全信息员及相关岗位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学校有关学生安全工作的规章制度;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网络安全、防范传销和诈骗等相关知识;当前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形势、安全隐患类型及对策、措施;安全信息员工作职责、工作要求、工作方法;突发事件的处理程序、方法、注意事项等。

总之,高校开展各项工作与活动,都要坚持学生安全的原则,以人为本,积极监察、发现与排查学生安全隐患,制定切实可行的学生安全防范措施,实现学生安全问题的早发现、早预警、早控制、早处理,切实保障学生安全与学校稳定。

参考文献:

[1]吴彩虹.大学生校园人身安全风险及其防范.法制与社会,2010(3).

[2]范正生,孙明杰.论大学生政治安全教育.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5).

[3]金婵娟.高职院学学生突发事件发生的成因及防范对策[J].科技咨询,2007(8).

篇5

深入贯彻落实、总理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国家、省、州、县安全生产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强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切实做好学校安全和周边环境治理工作,防止学校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二、工作目标

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与监管责任,进一步提升学校安全工作管理水平,优化校园及周边环境,做到学校饮食、饮水、食物中毒事故为零;交通安全事故为零;溺水死亡事故为零;学校重大消防安全责任事故为零;因校舍坍塌而造成师生伤亡事故为零;校园暴力死亡案件为零;因传染疾病导致校园混乱、伤残死亡事故为零;学校因教育管理不当造成学生人身伤害事故为零;师生涉黄涉赌涉毒行为为零;学校因集体活动组织不力、公共场所管理不当、化学危险品保管不当造成人身伤害事故为零;其他安全责任事故为零。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安全工作领导

成立由局长任组长,分管负责人任常务副组长,其他局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任成员的学校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局应急管理股,应急管理股股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各学校、幼儿园相应成立安全工作组织机构和工作机构,明确分管负责人和专抓人员。

(二)落实安全工作责任

局长是全县中小学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中小学安全工作负总责,分管负责人是全县中小学安全工作的主要责任人,各股室站所及分管负责人对股室站所相关的安全工作负直接责任。校长是学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是学校安全工作的主要责任人,班主任、科任老师和各岗位工作人员是学校安全工作的直接责任人。学校安全工作根据教育部发《中小学校岗位安全工作指南》要求,做到岗位明确、职责明确、责任明确,并层层签订安全工作责任书,一级抓一级,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建立健全校园安全工作责任体系。

(三)召开安全工作会议

学校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每季度至少召开1次安全工作会议,讨论分析并解决安全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定阶段安全工作重点,督促落实安全隐患整改。学校每月至少组织召开1次全体教职工安全工作会议,学习讨论布置安全工作。学校每周工作要安排体现安全工作。班级每天利用晨夕会、课堂等至少对学生进行一次安全教育。

(四)强化管理,健全制度,狠抓落实。

1.学校安全工作常规管理制度。学校应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提出安全要求,并对校内安全防范重点环节和重点区域加强管理,预防和消除教育教学环境中存在的隐患。

2.学校安全巡查和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制度。对重点部位要建立每日巡查制度,巡查内容要建档登记,发现隐患立即采取措施。安全检查工作要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安全隐患排查要认真填写检查记录,检查人员和被检查单位负责人要在记录上签名,并建立档案。隐患排查每月不少于1次,对排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能及时改正的及时改正,一时难以改正的,应书面报告有关部门,在安全隐患未消除之前,隐患单位应当落实防范措施,加大防范力度,确保不出事故。对不能保证安全的,应立即停止使用。鼓励师生对身边的安全隐患进行举报,一经查实,要对举报人进行表扬或奖励。主管部门定期对重大安全隐患进行公示,同时实行挂账督办。

安全检查的内容应包括:⑴各种安全防范措施、制度的落实情况,安全隐患的整改情况。⑵安全设施、器材是否完好、有效,安全疏散通道、出口是否畅通。⑶值班室、消防控制室设施运行、记录情况。⑷体育教学设施、试验设施、学校建筑、运动场地、供水用电设备、食品卫生、重大危险源等安全情况。⑸安全责任人、主管人、安全员的工作情况。⑹其他需要检查的内容。

3.学校安全应急预案制度。学校必须制定安全应急预案,包括教学楼紧急事故疏散预案、消防应急预案、学生大型集体活动安全预案、宿舍安全应急预案、教学和试验活动安全应急预案、食物中毒应急预案、礼堂及图书馆等建筑物倒塌应急预案、地震和汛期等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等,一旦发生事故能够有效应对、及时处置,把损失降到最低。

应急预案内容包括:⑴组织机构:包括指挥长、副指挥长,行动组、通讯联系组、疏散引导组、安全防护救护组;⑵报警和接警处理程序;⑶应急疏散的组织程序和措施;⑷通讯联络、安全防护救护的程序和措施;⑸学校建筑结构应急疏散图、重点部位分布图、各指挥长及小组长和成员通讯联系表等附件。

学校根据自身条件和实际情况,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必要的实战演练,并结合单位实际,不断完善预案。

4.学校安全信息反馈制度。每月23日前,各学校将当月开展的安全警示视频教育情况、安全隐患排查及整治情况(包括:抽查时间、人员、部位、排查出的问题,整治期限、责任人、措施、效果及意见建议等)认真总结、填写月报表,归档并逐级上报。

5.坚持事故事件及时上报制度。凡因各种原因造成人员重伤或者死亡的,学校必须立即上报县教育和体育局,并同时向当地党委政府、安监、公安、卫生部门等报告。凡因各种原因造成学生或教职工需要住院观察及以上严重程度的,凡发生涉校涉生参与人数在100人以上的非法集会、游行、静坐、罢课、绝食等事件,或参与人数在50人以上并有打、砸、抢、烧行为的事件,必须立即上报县教育和体育局,并同时向当地党委政府、公安部门报告。

信息报送采用书面形式,内容包括时间、地点、事件性质、影响范围、危害程度、事件发展趋势和已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等,紧急情况可先口头报告,再书面报告。

6.学校安全档案管理制度。安全档案的建立、完善和管理,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安全基本情况应包括以下内容:⑴年度安全工作计划、部署,各种安全文件资料。⑵单位基本概况,重点部位情况。⑶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安全员岗位职责。⑷各种安全制度。⑸各种安全设施、器材情况。⑹其他与安全有关的情况。

安全管理情况应包括以下内容:⑴安全设施、器材定期检查记录,维修保养的记录。⑵安全隐患及其整改情况的记录。⑶安全检查、巡查记录。⑷安全会议宣传教育培训记录。⑸安全情况、事件、事故及处理记录。⑹奖惩情况记录。⑺其他有关安全管理的情况。

7.学校安全工作考核与奖惩制度。学校应将安全工作纳入年终考核、评比内容,对安全工作中成绩突出的部门和个人予以表扬。对未依法履行安全职责或违反单位安全制度,造成责任事故的,依照上级有关规定执行。

8.门卫值班管理制度。中小学校要逐步实行专业保安负责制,暂时无力聘用专业保安的要选用60岁以下身强力壮的男同志担任门卫。学校保安人员应坚持昼夜值班巡逻。学校要加强门卫的思想道德教育和业务能力培训,配备必要防范器材,使其能防偷、防盗,并具备一定的防暴、抗暴能力。学校要严格执行领导带班教师值班制度,做到昼夜巡逻、联系畅通。特别是在节假日、重大活动时期学校领导要轮流值班,对重大滋扰校园治安的事件,学校应立即向当地公安部门报告,并积极配合予以制止和处理。

门卫对出入人员要严格询问和登记,上课期间学生无正当理由不准出校,携带学校物品出校的必须经有关部门批准。非本校学生和工作人员必须有完备的登记手续和正当的理由,且经学校主管负责人同意后方可进入,对不能说明情况的、行迹可疑的人员要严禁入校。

门卫对进入学校的车辆要严格审查登记,一般情况下禁止机动车辆进入校园。经同意进入校园的车辆必须要求其限速限道行驶,在指定的地点停放。

门卫要禁止任何人将非教学所需的易燃易爆物品、有毒物品、动物、管制刀具和其他可能危及学校安全的物品带入校园。如有发现,安全主管部门必须予以收缴。

学校下课或放学时应安排教师在楼梯口、校门口进行安全疏导,避免因过于拥挤引发事故。有条件的学校应与公安交通部门协作,在临近街道与公路的学校门口,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建立“绿色通道”。

9.学生宿舍安全管理制度。学生宿舍是人员密集场所,属于重点要害部位,各寄宿制中小学校要建立严格的宿舍管理制度。学校不准将危房用作学生宿舍,不准随意改造宿舍建筑功能,堵塞、锁死门窗。学生宿舍必须要由专人负责,必须设值班室,24小时有人值班,值班人员要严格执行出入登记制度。各宿舍要设立安全员负责监督宿舍的安全情况。学生宿舍要符合消防要求,配齐消防器材,保持通道畅通。

宿舍内不准私接电线及使用电器、燃油炉、煤气罐、蜡烛等明火,不准带入、存放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管制刀具等危险物品。对于违规使用、存放的上述物品,由宿舍管理部门会同保卫部门,予以代管、没收或上缴公安部门。学生宿舍一律不得留宿他人、不得饲养动物,不准将学生与社会闲杂人员混居,尤其对女生宿舍要严格管理。男、女宿舍不准留宿异性。教师不得将异性学生单独留在宿舍进行谈话、辅导或帮助料理其他事务。

寄宿制学校坚决取缔煤炉取暖,防止发生煤气中毒事故;非寄宿制学校,严禁招收住校生。

严禁学校租用或变相租用当地民房作为学生宿舍。如有租用当地民房住宿的学生,学校要加强管理和监督,保证不出现安全事故。

学生宿舍每间要严格控制人数。因条件限制,对宿舍超员不能及时整改的学校,要严防死守,加强管理,制定并落实各种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确保不发生安全事故。

学校应加强对住校教职工宿舍特别是女教职工宿舍的安全管理。

10.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学校必须严格执行消防相关规定,建立健全各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制度,规范学校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学校应按规定在教室、实验室、图书馆、食堂、锅炉房、学生宿舍等人员密集的防火重点场所配齐配足消防器材,保证灭火器械规格正确、功能有效,并确定专人负责,定期检修,保证正常运转。有关管理人员必须熟悉使用灭火器等消防设施。学校应在师生密集场所设置人员疏散指示标志,保持安全疏散通道畅通。集中在楼房教学或开展夜间活动(包括上晚自习等)的中小学校,要有完好的照明设施和停电应急措施,要合理安排学生疏散顺序和时间并教育学生有秩序疏散,学生下课疏散时要有老师值守,确保紧急情况下师生能安全撤离和疏散,防止发生拥挤踩踏伤害事故。

学校应加强电源、电器、电网等用电设备的检查,防止因漏电或线路老化等隐患引发事故。

11.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和疾病防控制度。学校要根据《食品卫生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等法律法规,制定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

学校要制定学校食堂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培训计划并定期组织培训,从业人员必须持有效的健康证,并经有关卫生部门培训合格。对从业人员实行全方位管理,对有不良行为及思想倾向、精神异常现象的,要立即调离工作岗位。

学生食堂要严格食品物资采购、运输储藏、烹饪配餐、餐具卫生、保鲜留样、人员隔离等制度的落实。

学校要积极配合食品卫生监督部门和教体局定期、不定期对学校炊事人员身体状况和食品卫生状况进行检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处理。

学校的食品、饮用水及提供给学生的教学用具必须符合安全卫生标准。

学校应严格按卫生部门要求做好疾病防控工作,按国家统一要求,组织学生使用预防药品。

发生食物中毒事故,学校要及时上报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组织抢救工作竭力遏制食物中毒事态扩大;同时要积极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进行食物中毒调查并保留现场。

学校应逐步实施对新生体检、定期体检制度,并建立学生健康档案,掌握学生身体情况。

12.交通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师生用车、校车管理,司机、车辆必须证照规范、齐全。接送师生的校车必须由专人负责,并经常进行安全检查;任何学校和幼儿园不得使用超期报废和有安全隐患的车辆接送学生。组织学生外出考试、比赛、汇演、勤工俭学、实验、实习、参观、旅游等乘坐的车辆必须经交通管理部门检查、许可,并按规定运行。驾驶人员必须证照齐全,经验丰富。学校要在外出前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对师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组织纪律教育、劳动安全教育等,并配备学校负责人和足够的教师带队,必要时应办理相关保险手续,保证外出活动安全顺利。严禁学校租用农用车、拖拉机等不符合规定的交通工具组织师生外出活动。严禁组织师生前往不安全或安全措施不落实的地方。

13.大型活动安全管理制度。学校组织郊游、社会实践、艺体节、考试等大型校内外集体活动,必须事先将活动方案、安全预案报上级审批。学校在教育计划内安排的年级、班级外出活动须报校长批准。未经审批的集体外出活动一律不得组织。主办单位应确定专人负责安全工作,事前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对活动的场地、设施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并制定应急疏散预案,活动期间要有足够的安全保卫人员维护秩序,防止事故发生。举办较大型的群众性活动,要得到公安部门的支持。

学校不得组织学生参加商业性庆典、演出等其他活动,严禁组织学生参加超越其年龄、行为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范围以外的各类活动,如扑救各类火灾、防汛、防洪等。

14.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校内各安全重点部位(门卫、教室、食堂、宿舍、实验室、仪器室、财务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配电室、锅炉房、图书馆、阅览室、体育馆、礼堂、小卖部等),应结合本单位情况,单独制定巡查、检查、消防等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责任人、安全管理人、岗位安全员,并报安全保卫部门备案。重点部位是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在落实常规化管理制度和措施的同时必须要做到:每日巡查、每月检查、安全设施和器材必须在位完好、档案详细、有细致可操作的应急预案。对要害部门和重点部位,学校要落实人防、物防和技防措施,有条件的学校应配备技术先进、质量可靠的监控设备,防止因管理不善发生失火、失窃、中毒等事故。

15.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物品管理制度。除教学、生活、工作所需外,校区不准生产、储存、使用、经营和运输易燃易爆危险物品。

教学用危险品要有专用仓库或橱柜储存,实行双人双锁管理,并配备相应的消防等安全器材,制定防范措施落实专人负责,完备出入库手续。

学校不准将房屋、场地出租给他人从事影响教学秩序及师生安全的经营活动,尤其不准出租给他人从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品的生产储存及经营。

16.教学场地、设施、器材及体育运动安全管理制度。学校要对教室、运动场地、体育教学设施器材、教学实验用器材及教学场地和公共场地的桌椅、门窗、护栏、宣传橱窗、照明设施等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尤其是汛期要对教室、宿舍及其他建筑进行日巡视、周检查,及时发现隐患或隐情,果断采取应急措施,立即报告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或当地政府,严防发生事故。凡未经质检部门验收合格的新校园舍一律不得使用。

体育器械、设备要牢固安全,危险的运动场地和器械要有警示标志、要有防护设施。体育运动教学、比赛必须向学生进行运动安全常识教育并加强安全保护,严防发生校园意外伤害事故。学校要根据学生健康档案,掌握有特异体质、心理疾患或其他异常情况的学生,对不适宜参加体育竞赛、军训以及其他剧烈运动的学生,应告知并予以劝阻;有特异体质或疾病的学生,视其身体状况可拒绝参加体育运动。对这些学生的情况要及时与其监护人沟通,并注意特别关照以防发生意外,需要休学的应予以休学。对于残疾、体弱学生,学校应予以关照,根据女学生生理特点,在体力活动、室外活动时,视具体情况应予以关照,以防发生意外。

17.校园周边治安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制度。学校要积极主动配合各有关综合治理部门搞好学校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维护学校周边治安秩序。

教体局和学校要充分发挥综合协调作用,凝聚各职能部门的力量,共同搞好学校及周边治安秩序的维护和整治工作:⑴清理校园周边非法商业网点。取缔中小学周边200米以内所有网吧和经营性娱乐场所;取缔校园门前50米内的流动商贩;对出售非法出版物的音像、书刊店进行限期整改或查封;搬迁影响学生上下学通行的周边占道市场。⑵搬迁校园周边危险站点。协调城管、消防等部门,搬迁学校周边不符合防火、防爆间距的加油站、液化气站及其它存储、销售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站点。⑶严厉打击校园及周边违法犯罪行为。配合公安部门落实好“八条措施”,加大校园及周边刑事、治安案件侦破和查处力度,坚决铲除校园周边的黑恶势力。

(五)开展安全宣传教育

1.学校安全教育以学生为主,同时对教职员工开展教育。学校安全教育包括以下内容:交通安全教育;消防安全教育;饮食卫生安全教育;涉水安全教育;用电用气安全教育;实验、实习及社会实践安全教育;校内及户外运动安全教育;网络安全教育;劳动及日常生活安全教育;其他方面的安全教育。

2.学校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能力和法律行为能力,确定各年龄段安全教育目标,形成层次递进教育。

⑴小学安全教育应使学生初步树立安全观念,了解学校和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安全知识,熟记常用的报警、援助电话,具备初步的分辨安全与危险的能力,掌握紧急状态下避险和自救的简便方法。加强交通法规教育,提倡步行上学,禁止未满12周岁的学生骑车上学。

⑵初中安全教育应使学生树立安全观念,自觉遵守安全法规,保护公共安全设施;熟悉学校、家庭、社会中须知的安全知识,掌握事故发生后请求救助的基本途径,具备一定的危险判断能力和防范事故的能力。

⑶高中及以上安全教育应使学生树立法制观念和社会公德意识,自觉维护公共安全,懂得运用法律法规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掌握紧急状态下自救自护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抵御暴力侵害能力。

3.学校应按照教育部要求,根据安全工作实际全面推进安全知识进课堂,落实计划、教材、课时、师资。

4.学校应根据地域、环境、季节特点,利用活动类课程时间,每月定期对学生进行集中安全教育,并将安全教育渗透到教学、社会实践、日常生活及各类大型活动中。

5.学校必须根据有关法规和布局状况,制定各种安全应急预案,并在当地政府、公安、消防、防震救灾等部门的指导下,每月至少组织师生进行至少1次应急逃生、自救、互救演习,提高师生安全防范能力。事故发生时,根据应急预案迅速采取措施,保护师生的人身安全,防止盲目处理而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扩大,认真做好善后处理工作,确保学校稳定。

6.学校应抓住放假前、开学初、夏季来临、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安全生产月、消防日、消防安全月等安全教育重要时段,充分利用校报、板报、橱窗、校园网、主题校会班会、讲座等各种宣传阵地,有针对性地开展防盗、防抢、防骗、防火、防病、防溺水、防洪、防欺凌、防害等安全教育,并传授发生意外事故的自救、自护知识和基本技能。

7.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建立起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完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评定体系,帮助师生解决心理问题;学校应充分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和家访等形式,加强家校联系,取得家长对学生安全教育和监督的密切配合,并共同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障碍疏导工作,帮助学生克服心理压力,防止和减少学生因心理疾病而发生的他伤、自伤、自残事故。

8.学校应加强师生法制与道德教育,开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学校应与派出所、交警队等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并以团队和少先队活动、班会、课堂等多种形式,教育学生遵纪守法,珍惜生命,尊重他人,培养爱心,互谅互让,互敬互爱,遇事不冲动,争做遵纪守法的好学生;学校应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的作用,保证每学期到校至少作两次有针对性的法制报告。

9.学校应加强校园网络安全管理教育,开展“绿色通道”建设,纠正师生不良的上网习惯,强化教育和严密监控有“网瘾”的学生,培养健全人格。

10.学校应在每学期开学初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安全知识,观看安全教育片,对典型事例进行具体分析,从实际工作总结经验教训,强化安全意识,提高师德水平和道德修养,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

11.实行安全工作预警。在暑假、寒假、国庆节、劳动节等重大节假日放假前,汛期、常见病多发季节或传染病暴发期间安排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安全预警,增强师生安全防范意识。

(六)实行安全工作考核

1.学校安全工作列入学校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内容,由局组织相关人员对学校安全工作进行考核。

2.学校安全工作按《县中小学安全工作管理评分细则》进行单独考核。

(七)实行安全工作奖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