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视听发展报告范文

时间:2024-01-12 17:40: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络视听发展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网络视听发展报告

篇1

>> 《中国视听新媒体发展报告(2013)》(视听新媒体蓝皮书)出版 传统广播与视听新媒体融合发展战略研究 《中国视听新媒体发展报告(2011)》 视听新媒体时代传统电视的发展 中国视听新媒体发展趋势分析 国外视听新媒体内容服务发展 新媒体产业发展及对策研究 新媒体时代传媒监管对策研究 移动化、社交化:视听新媒体融合发展新态势 媒介融合:视听新媒体创意产业的跨界发展 云计算技术在视听新媒体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技术、市场与规制:我国视听新媒体产业发展整体回顾 三网融合:要顺势而为加快IPTV等视听新媒体业务发展 新媒体环境中视听率研究的框架性构想 三网融合背景下美国视听新媒体产业创新研究 电视传媒应对视听新媒体的挑战策略研究 校园新媒体的发展探究 新媒体背景下卷烟市场监管模式研究 新媒体时代网络监管研究的探索 新媒体时代高校媒体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 张沛,竞争环境下的美国“三网融合”【J】,通讯世界,2002(3)。

3 Tim Wu, Network neutrality, broadband discrimination, Journal on Telecommunication and High Technology Law, vol.2, 2003

4 杨状振,美国电视节目低俗化监管体系探新[J],电视研究,2008(1)。

5 J. Kramer et al, Net neutrality: A progress report,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vol.37,2013

6 J. Kramer et al, Net neutrality: A progress report,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vol.37,2013

篇2

(一)必要性

高中英语教材中的听力部分一般没有视频,更缺少口语化的学习材料,语音语调尽管准确,但人物的情感态度、性格特点与现实生活还是有一定的距离,而且学习内容陈旧,以致学生学习兴趣不浓,教学效率不高。为了激发他们的听说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促进自主学习,教师要拓宽学生学习渠道,丰富听力和口语教学内容,利用各种听觉和视觉手段,尤其要利用网络资源来优化听说教学。

(二)相关理论运用

利用网络资源优化高中英语听说教学是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时代听说教学的发展趋势,有科学的理论依据。

1.新课标的基本理念[1]

网络资源提供学生多种选择,可适应个性需求;网络英语提供生动活泼的自然语言环境和多重感官刺激,可优化学习方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实现趣味学习的目标;网络英语使学生身临其境般地全方位体验英语国家的社会习俗和文化知识,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这一切都符合新课标的基本理念。

2.拉斯威尔的传播理论[2]

运用网络资源进行英语听说教学的过程符合拉斯威尔的传播理论,拉斯威尔的传播理论认为,传播行为至少包括谁(Who)、说什么(Say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向谁说(To Whom)、有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 )五个要素,但实施方式则多种多样,有着不同的特点和优势。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个性化的学习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地位不再是知识传授者、信息垄断者身份,而学生的中心地位得到确认。教学过程从面向课程转向了面向学生的教学。从重视学生的行为表现转向学生内部知识建构,着重协作、会话和知识意义的建构过程。知识的建构不光表现在学生身上,也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有一个知识的建构过程。因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光是学生的学习,教师也同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一个学习的过程。知识建构有一定规律,教师可以利用这些规律去促进学生学习。

4.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在优化听说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注意学生内部的需求。教师作为学习的促进者,可以通过了解学习者内部的反应、学习者的学习过程来促进学习。教师应该从传统教学过程中的知识提供者转化为学习材料的提供者、学习环境的创造者,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能力。教师应该注意在基于网络资源的英语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二、获取网络英语资源和学习工具

在利用网络资源进行高中英语听说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直接教会学生听说,而是引导学生获取并有效地利用英语视听教学资源和学习工具,来优化英语听说学习环境。许多英语学习网站不仅提供了优秀的听说资源和英语学习工具,也为学生构建了丰富多彩的练习听说的网络学习环境。

(一)网络信息搜索引擎

要从网络中获取有用的英语视听信息,了解网络信息搜索引擎和相关英语网站是相当必要的。网络信息搜索引擎较多,常用的搜索引擎见表1

(二)因特网英语视听资源

通过搜索引擎Google,百度,Yahoo和天网等,我们可以从网络中获取许多有用的英语视听教学资源。因特网中比较好的英语视听资源如列表2所示。

三、利用网络英语资源优化听说教学

目前,我国高中班级人数多,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差异大。教师要利用网络英语视听资源,提供多种选择,适应个性需求,采取有效的方法优化听说教学(即优化听力和口语的教学),以便使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积极用英语进行交流。

(一)优化听力教学

英语听力训练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基于记忆的特殊技能训练的过程。这种能力的基础在于头脑对于语素的快速反应。这种反应包含了单词的辩音和句子结构的综合把握等过程。训练的目的就是在脑海里建立一个适合于自己工作生活需要的语音反应库,将刻意的、自迫的反应过程转为无意识或准无意识过程,这样的听力水平就能让人轻松应对工作和生活。如何利用好网络视听资源优化听力教学呢?

1. 精选训练材料用好相关工具

对于英语初学者或听力欠佳者而言,应尽可能选些像VOA Special English之类词汇量少,句子结构简单,语速较慢,声音非常清晰的听力材料,来提高和巩固自信心。而听力较好者则可选些像Discovery Channel、CCTV网络电视等语速正常,词汇量较大的网络资源。为了让这些材料得以充分发挥作用,精听、特别是反复听疑难句段是必不可少的。有时还须用金山词霸、太阳雨汉英英汉词典或韦氏大词典等电子词典查阅生词,这些词典在网络上可免费使用。复读机或复读软件也是相当有用的。网络中有很多复读软件供下载,三耳电脑可视数字复读机、Sit Man PC和CM Repeater复读软件几经试用,功能和稳定性表现较好。这几款复读软件既能用于音、视频文件打开或复读也能载入与之对应的文本。

2. 采用“普特三步听写法”[3]

使用网络听力材料可提高学生对听力的兴趣。网络中有很多英语视听资源,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搜索或下载并直接用于英语视听学习。同时,学生采用“普特三步听写法”(即听写,对照,译背三步)练习。教师引导学生听特定内容或由学生自己挑选感兴趣的视听信息,让学生听写出视听信息(文本材料)。如果实在听写不出来,教师可提供参照文稿。对照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容易被忽视的一环。学生通过对照标准文稿就可以知道自己的错误和不足。译背主要是为了锻炼口语、翻译能力,同时也能更好地消化听写的内容。

3. 制作视听E书供学生自学

普特英语听力网所提供的听力E书(exe文件)不仅直接提供了极好的听说课件,也给了我们优秀的E书范例。教师自己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把下载的视听资源制成有音、视频和文本并有控制文本显示按钮的视听E书。这不仅可以用于听说课堂教学,也可提供给学生自学。E书画面优美,音频、视频、文本、图像等多媒体元素信息内容丰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只要学生循序渐进,有计划、有选择地进行听力训练,听力水平一定能提高。

(二)优化口语教学

大部分中学生很难做到用流利的英语与他人交流。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充分合理地利用网络资源,通过恰当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在学生多听网络英语视听信息的基础上,引导他们独立或合作学习,与同学口头交流自己所听的视听信息。教师要有计划地安排好学生练习“说”。具体可以采取如下方法:

1. 跟读、复述或配音:学生可以直接上旺旺英语网跟读“每日一词、短语、一句、每日发音、背诵段落、模仿”和语音电子报栏目的内容,也可进洪恩在线轻松英语网学习口语、情景会话。另外,学生既可以用复读软件来跟读或复述音、视频学习资料;也可以用一些优秀的英语口语学习软件,如新东方商务英语口语学习软件和Dr.eye译典通软件中的句句通等。我们把它们用在校园网络中,供学生跟读;学生多遍跟读后再将声音调制为静音,根据文本复述或给图像信息配音。

2. 头脑风暴:教师先播放音频文件或视频文件,学生针对相关问题,在学习小组中发表个人的看法,教师及小组其他成员不作评判。这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流利度。如:让学生看两遍National Geographic栏目中的有关pangolins(穿山甲)的视频资料,看完后就What is the tongue of the pangolin used for?发表个人的看法。

3. 小组合编故事:让学生先听或看视听材料,然后根据视听材料的情节三人合作编故事。如让学生看两分钟普特听力网下载的Sleeping walking(梦游)的视频,然后小组根据视频中的情节合编一个完整的故事。教师巡视,帮助和协调学生编故事活动。

4. 模拟记者采访:学生根据网络在线或下载的有关音、视频材料,分组进行模拟记者采访活动。如让学生听两分钟的有关美国女士抽烟情况的英语对话,再让学生选择自己的学习伙伴进行模拟记者采访烟民的活动。采访重点是烟民对抽烟危害的认识。

5. 学生专题报告:布置学生收看有关某一专题的网络在线节目或学习下载的音、视频专题资料,准备专题报告的话题。然后安排适当的时间,让学生做专题报告。专题内容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并具有教育意义。如先让学生观看国内外网站有关中国神舟六号的媒体报道,再作相关的专题报告。

6. 角色扮演:让学生观看网络视频中的台词较多的英语剧若干遍,再扮演剧中的人物,着重对语音和语调进行模仿。

篇3

互联网用户的快速增长奠定视听新媒体业务发展“市场土壤”,整体收入保持连年增长势头,形成一个融合与激变的市场新格局:

视听新媒体不断挤占传统媒体的市场份额

传统媒体纷纷“多管齐下”谋划转型

要用全新思路适应视听新媒体的新要求

中国视听新媒体业务形态分类图(制表:杨君)

A传统媒体渐成老年人“专利”

这是一个残酷的现实,不管你愿不愿意接受,冲击已经来临;这是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不管你相不相信,改变已悄然而至。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最新的《中国视听新媒体发展报告(2013)》,量化了新媒体对传统广电的冲击:调查显示,受个人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的冲击,北京地区电视机开机率从三年前的70%下降至30%,传统广播电视收听收视群体向老年人集中,40岁以上的消费者成为收看电视的主流人群,电视观看人群的年龄结构呈现“老龄化”趋势。对于同时收看网络视频和电视的“双屏用户”,网络已经成为收看热播电视剧的主要渠道。

随着年轻用户的流失,传统媒体面临着广告减少的危机。广告投放向视听新媒体迁移的趋势明显:2007—2012年,中国网络视频广告市场规模增幅有3年超过了120%,大大超过同期电视广告收入的增长幅度,视听新媒体分得的市场“蛋糕”越来越多。

“社会资源就像一个蓄水池,哪里有吸引力哪里就变成吸金洼地,资源就会自动流向哪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庞井君总结说,网络视听节目服务用户、广告市场增长迅速,势必对中国传统广播影视用户量和广告市场形成严重挤压。

B网络视频受年轻高端用户青睐

“视听新媒体的崛起并不是偶然,而是顺应了用户需求的必然。”庞井君分析,视听新媒体有着传统媒体无可比拟的便捷、多样的受众体验,发展势头不可阻挡,成为视听市场重要的服务主体。另一方面,商业视听新媒体做“蛋糕”的能力很强,天然具有市场化、融合化、集约化、国际化运营的体制机制优势,易于获得资本青睐,在较短时间发展起来。

“2011—2012年,商业视听新媒体发展成为一支媒体新军,形成与广电媒体的竞争,市场份额在新媒体领域占据主要地位。”2013年视听新媒体蓝皮书分析,在近几年视频行业的高速发展中,视听节目网站的媒体价值被逐步认可,广告数量稳步增加。全国在线视频行业收入2010年还只有31.4亿元,2011年即实现翻番达到62.7亿元,2012年再增30亿元达到92.5亿元。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用户调查显示,尽管目前网络视频在用户覆盖方面尚无法与电视相比,但是在高学历、高收入、年轻人群体中,网络视频的渗透率和黏性正不断上升,这些群体本身的高价值及其导向性将会带动网络视频向其他群体渗透和扩张。

“商业新媒体正在获得更高的社会认同和媒体价值。”在Alexa的全球排名中,百度、腾讯、新浪、搜狐、优酷均在前100名之内,其中百度、腾讯名列前10位。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一个数据对比分析指出:在20世纪80年代,官方媒体掌握了80%的话语权;而在2012年的20个网络热点事件中,非官方媒体掌握了75%的话语权。

C内容将实现多屏分发、多屏合一

为保住自己的市场“蛋糕”,近年来,传统广播影视机构纷纷建立新媒体运营机构,设立网络广播电视台或者开办视听节目网站、IPTV、互联网电视、手机电视和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等新媒体业务,力图转型为新型视听节目服务提供商,实现内容的多屏分发、多屏合一。

这些由传统广电“长”出来的新媒体运营平台,积极开展各类市场合作,不断创新业务与服务。截至2013年3月,全国共有608家机构获批开展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有19家省级以上广电播出机构获批开办网络广播电视台,另有22家地市级广电播出机构获批共同建设运营城市联合网络电视台。

作为网络广播电视台的排头兵,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在台网一体化战略下快速发展。截至2013年1月,日均制作视频、图文数量均超过1.2万条,媒体资源库库存总量超过107万条;提供150路电视频道的网络直播、1933个电视栏目的点播。

在手机电视方面,截至2012年底,国家行政主管部门共批准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6家机构开办手机电视集成播控服务,批准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24家机构开办手机电视内容服务,批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3家电信企业开办手机电视分发业务。2012年,CCTV手机电视月均在订包月用户超过200万户,全年营业收入超过1亿元。

互联网电视方面,截至2012年底,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以及上海、浙江、广东、湖南等省(市)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共7家单位获批建设、管理和运营互联网电视集成平台。同时,有10家机构获批提供互联网电视内容服务。2012年底,中国互联网电视终端用户总数接近3000万。

总之,传统广播影视媒体通过合作、自建等各种方式尝试创办了一系列“新媒体”平台或业务,视听节目服务开始向新媒体延伸和转型。

D新型平台期待“破茧而出”

“尽管传统广电在转型和改变,纷纷试水视听新媒体,但总的来看,传统国有媒体创办的各类新媒体还远不能与互联网企业抗衡。”庞井君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基因”不同——互联网企业适合市场需求,在互联网的环境中如鱼得水;而传统广播影视仍基本沿用传统思想做新媒体,市场竞争力不足,需要进一步改变,以适应新媒体的需求。

“传统电视节目是在单向信息传播技术上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它必然会在这场双向传输变革中受到巨大冲击。”庞井君指出,一些传统国有媒体还没有深刻认识到这种冲击和变化,只是抱着“搂草顺便打兔子”的心态做新媒体。成立一个新媒体部门,仅给予有限的投入,难有长远规划和战略思路。这样的新媒体部门势必会沦为广电机构里的“二等公民”,靠内部的“边角余料”勉强度日,指望它打出一片新天地,实在勉为其难。他建议,传统广电媒体要改变新媒体部门的边缘地位,从节目策划、制作、传播等各个环节重新建构适合新形态的业务流程和节目内容。

“新媒体是一个由新技术引导驱动下产生的新事物,它是以技术为先导、以内容为主导、以运营为手段的新型产业形式。”庞井君认为,没有好的技术引导,新业务根本无法破茧而出。建议传统国有媒体创办的新媒体“平台”还要升级,并通过整合有效资源成为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新型平台。只有如此,才能进一步提升广电视听新媒体的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E变化才刚刚开始

“视听新媒体的发展历程是不断满足人的个体化需求的过程。”庞井君如是说。有人将传统广播电视与视听新媒体的竞争称为“客厅”与“书房”之争,原因在于视听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一家人围坐在“客厅”中按照播出机构预定的节目单观看视听内容的传统消费模式,人们可以在“书房”中通过电脑上网选看由海量“供货商”供应的任何内容。而随着技术的发展,视听新媒体又进一步摆脱了对这些时间、地点、环境、终端、平台等多种因素的依赖,完全围绕着“人”本身不断变化的需求,持续性地提供花样翻新的各类内容和服务。

随着人们消费数字内容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特别是智能化终端的便捷性、易用性更高度契合人们的价值需求,人们对视听新媒体的消费方式从花大块时间“寻找”观看视听内容发展到利用碎片化时间的随处收看,这使得视听服务无处不在、视听服务随手可得,精准送达。庞井君认为,从来没有一个媒体像这样深度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当今时代人们社会化生存的重要方面。未来视听新媒体将朝着“以人为中心”的方向继续演进,不断为人们带来新的体验,创造新的惊喜与奇迹。

“现在的变化只是个开始”,庞井君预测,未来不管是视听新媒体,还是传统广播影视转型的现代视听传媒,都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将创造新的商业模式,使未来的数字内容内涵更加丰富,涵盖范围更加广泛,表现形态更加多样,在主体结构、运营方式、传播模式和空间布局等方面表现出更强的开放性、互动性、社交性和无处不在的渗透性,不断做大视听新媒体的市场“蛋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光明日报记者张玉玲)

2011年以来中国视听新媒体十大事件

1、2011年1月18日,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创办的中国国际广播电视网络台(CIBN)正式成立。同日,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正式上线,集手机游戏和娱乐社区互动于一体的综合性娱乐服务平台“CNTV掌中乐园”。

2、2011年8月19日,经民政部批准,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成立,标志着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发展步入新阶段。在当天的成立大会上,审议通过了《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章程》,选举产生了协会执行机构和负责人。

3、2011年8月25日,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由多家地市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联合开办的城市联合网络电视台(CUTV)正式开播。截至2012年底,CUTV已发展联合成员台22家,合作单位21家,覆盖全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近8亿用户。

4、2011年10月28日,国家广电总局制定《持有互联网电视牌照机构运营管理要求》(广办发网字〔2011〕181号),进一步规范互联网电视服务秩序。

5、2011年12月29日,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百视通新媒体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国内第一家广电新媒体可经营性资产整体上市的公司。

6、2012年2月1日,中国网络电视台与上海广播电视台就IPTV集成播控平台合并签署协议。以中国网络电视台建设和运营的IPTV中央集成播控总平台为基础,建设完善为全国唯一的IPTV中央集成播控总平台,原上海广播电视台IPTV集成播控平台作为IPTV中央集成播控总平台的备份平台。

7、2012年3月12日,中国民营视听网站优酷网和土豆网宣布,将以100%换股的方式合并组建国内最大的民营视听网站。

8、2012年6月15日,优酷、土豆、腾讯、爱奇艺、聚力等5家民营视频网站联手购入国产电视剧《囧人的幸福生活》,实现了视频行业首次电视剧版权的“团购”。

9、2012年7月9日,国家广电总局和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联合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管理的通知》(广发〔2012〕53号),明确规定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单位按照“谁办网、谁负责”的原则,对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一律实行自审自播、先审后播。

10、2013年5月7日,百度宣布以3.7亿美元正式收购PPS视频业务,并将PPS视频业务与爱奇艺进行合并。PPS将作为爱奇艺的子品牌继续为用户服务。

他山之石

-用户:2012年全球互联网用户数为24亿,其中亚洲11亿,欧洲5.19亿,北美2.74亿。全球在线视频用户数量也不断上涨,美、日、英、法等国家在线视频渗透率已经超过50%,预计到2015年,全球在线视频用户将达到16亿左右。在美国,截至2012年10月在线视频用户数达到1.69亿,占到美国人口总数的53.5%。2012年10月份,86%的美国互联网用户观看了网络视频、观看互联网视频内容的平均时长为6.1分钟。2012年,美国全年合法网上电影浏览量约34亿次,比2011年增加135%。

篇4

网络环境下高职学生的外语学习策略有何不同?高职院校的英语学习者的性别、性格、学习水平、学习兴趣和信心等对学习策略使用的影响如何?对于这些问题,有学者专门作了研究。结果显示,男性比女性更频繁地使用元认知策略;不同性格的学生采取的学习策略有所不同;学生学习水平越高,使用的学习策略越多;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越浓,就越多地采用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策略,兴趣低的学生则更多地使用补偿策略;学生对语言学习越有信心,就越多地使用元认知、认知和记忆策略。这些研究结果启示我们在网络环境下,教师要加强队元认知、社交以及情感策略的指导,以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克服网络学习中的技术困惑、情绪干预等问题;要借助QQ群或网络教学平台,建立监督和评价机制;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的信心。

现在,移动终端已成为人们交流、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如微信,借助其丰富的功能、广泛的用户,它在移动教育领域具备很大的潜力。既然微信能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等,可否利用这个平台进行英语听说教学?通过调查发现,学生认为将微信应用于英语学习是一种有创意、前景好的学习方式,认为通过智能终端进行口语练习和交流是一种非面对面的学习方式,能减少说英语的紧张心理。针对当前大学生英语视听说存在的问题,如教学模式单一,视听说活动开展不足,教学环境无法满足学生听说练习的需要等,微信教学能够补充现有的视听说教学体系,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单项教学模式,且能引导学生合集利用碎片时间,便于实施个性化学习模式。然而,微信教学不是简单利用微信工具和平台上传英语学习音频、视频而后学生观看的单向学习过程,而应是教师、学生、微信平台相互作用的教学过程。教师应开展设计良好的学习活动。

作为中国网民生活中最常用的网络交流工具之一,QQ网络交际平台被应用于高职英语教学实践,教师组织学生在QQ群进行教学材料研讨并定期撰写阅读报告,这一过程中,语言学习并非停留在浅层的字词句层面,随着个人意义协商、集体意义协商、相互评价反思的动态发展,批判性思维、创新性思维等高级思辨能力得以培养和形成。

在对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中发现,当前研究局限于英语课堂学生的口头提问,忽略了书面提问这一形式,且忽略了“元问题”本身,也就是“问题意识”,即发现和形成问题的一种倾向和过程。而问题意识是衡量学生思维和能力发展的标尺,应当予以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突破了“书面表达”的纸、笔等原始概念内涵,通过键盘操作的“书面表达”更为便捷,使得教师和学生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进行交流和反馈。通过网络环境下对护理专业英语方向和非英语方向部分学生的测试和问卷调查,发现学生提问习惯缺失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自身,其综合素质和观察能力有待提高。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及时、高效地将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发出来,形成高质量的“元问题”。问题意识的培养和提升需要进行课程、方法和内容的立体化构建。

篇5

关键词:网络自制剧 产业链 制作 营销模式 受众

近几年,网络自制剧行业发展迅猛,而网络剧背后的产业链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人才和资金支持。我国网络自制剧的产业链可分为三层:制作、发行、销售。

上层:制作

目前而言,优酷土豆集团、爱奇艺、搜狐视频等国内较大的视频网站正逐渐从单纯的视频播放平台向视频内容制作、提供商转变,为网站受众提供有别于其他网站的视频内容。网络自制剧的制作主要由专业的影视制作公司和视频网站的相关部门负责。

一、专业影视制作公司。在网络剧盛行的同时,也有一大批网络剧制作公司成长起来。视频网站与独立影视制作公司进行合作,视频网站提供一定的资金,影视制作公司负责进行导演、编剧、演员调配,从而完成网络自制剧的拍摄的制作。网络自制剧制作完成之后,视频网站再提供播放平台。

在视频网站平台上,有相当一部分的网络自制剧是由独立于视频网站之外的专业影视制作公司制作的。优酷土豆集团在平台上播放的网络自制剧多为独立的视频制作工作室制作。由于公司规模和团队成员能力和特点,制作出来的网络剧多为小成本、制作较为粗糙的轻喜剧。与此同时,一些之前从事电视剧制作的公司,也加入到了网络自制剧的制作中。相比于新兴的互联网影视公司,它们的运作更为成熟和标准化。爱奇艺2015年上线的《大长腿和白衣校花》的剧本创作由蓝蓝蓝蓝影视传媒(天津)有限公司完成。该公司是一家专门创作剧本的公司,与榕树下、盛大文学是战略合作伙伴,所以可以拥有一些热门IP,相比于其他剧本创作公司来说,有更大的优势。①

二、视频网站。国内一些视频网站开辟了网络自制剧部门,专门负责网络自制剧的制作和出品。视频网站在网络剧的制作中占据最重要的位置,对于网络自制剧的题材、内容、演员、制作班底有绝对的发言权。

网络自制剧产业,在版权购买、团队搭建、演员片酬、剧组日常开销上需要耗费巨额的金钱。视频网站的加入带来了资金和广告商,为网络剧的高成本和高质量提供可能性。搜狐开辟的“精良制作”的网剧发展之路。让网剧摆脱了“低成本”“粗制滥造”的头衔。这与搜狐视频本身的网剧战略思路有关,而这一战略思路也影响到了之后网络剧的制作思路。

中层:发行

网络自制剧产业发展迅猛,形成了许多有效的营销模式。网络自制剧产业营销活动的主体有两类,一是网络剧平台运营商,二是专业的影视制作公司或个人。网络剧平台运营商投资制作视频,除了收取观看或会员会费获得收益之外,还积极与广告商、分销运营商等产业链进行合作开展营销活动,与其他产业进行合作,从而达到全产业链开发。与专业的影视制作公司或个人相比,其营销方式和模式更为丰富。

一、收费观看或会员会费。中国网络视听服务协会在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支持下的《2015年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爱奇艺付费用户已超过行业第二与第三的总和。②2015年爱奇艺自制剧《废柴兄弟3》凭借在前两季积累的口碑和人气,采用差异化排播模式,不仅能够增加爱奇艺的会员数量,提高网站收益,也能够提高观众的期待值。视频网站采取付费模式是其常规的营销方式之一,在“内容为王”的时代,只有推出高质量的网络剧才能让受众心甘情愿地付费。

二、广告营销。广告营销是视频网站主要的营销方式之一,视频运营平台在网络剧发行前进行广告招商,寻求符合视频内容与受众特点的广告主或广告公司进行合作,运用多种广告投放方式,以求达到最佳的广告效果,实现双赢。首先,常规的广告投放方式主要包括片头、片尾的赞助鸣谢,暂停广告,文字链接广告。例如,2015年搜狐网络自制剧《极品女士》第四季,在片头曲结束后插入广告:“本剧由‘看长辈,送焕轻’蒙牛焕轻奶粉以及‘专业级城市SUV’Jeep全新自由光联合赞助播出。”片尾曲别鸣谢美图手机、海天味业等广告商的支持。其次是植入广告。植入广告属于软广告,如果广告产品或服务信息与剧情完美融合,能够让观众印象深刻,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最后是冠名、定制网络剧等其他的广告营销方式。2015年,随着网络剧的日渐兴起,商业定制网络剧也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

三、跨屏营销。网络剧平台运营商跟其他运营商如电视台、移动手机等开展合作,是其自制影视剧进行分销的重要渠道。搜狐自制网络剧《他来了,请闭眼》成为第一部从网络向电视台反向输出的网剧。该剧凭借超高人气实现了与东方卫视台网同步播出,对于传统的视频网站从电视台分羹具有颠覆性意义,网络剧平台运营商已经逐步实现了从单纯的视频播放平台向内容制作方、输出平台的转变。

网络剧的跨屏传播对于网络剧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网络、电视、手机等多个视频终端同时进行传播,不仅丰富了受众的观看方式,也增加了网络剧的知名度和点击率,为网络剧产业和电视台合作开辟了新的道路。

下层:消费(受众)

在传递模式中,传播过程基本上被认为是一种持续进行的信号或信息传递过程,信息的接受者也就是受众,被看作是有意图地传递意义的目的地和目标。③网络自制剧历经制作和营销,最终要接受的是观众的审视。

一、通过受众研究促使传播效果的最大化。位于网络自制剧产业链最下层的消费环节是网络自制剧产业取得盈利和流量的直接环节。受众作为消费的主体,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随着网络用户的增长,网络细分成为可能。各大网络自制剧制作方和播放平台试图对受众进行精准定位。精准定位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网络剧制作方和播出方对于网络剧受众进行受众分析;另一方面是策划、制作针对部分群体的产品。精准的定位让网络自制剧在前期的策划和制作阶段找准方向,在后期的营销策划活动中也能避免盲目。

其次是对于受众群体特征的把握。麦奎尔在《受众研究》一书中提到受众研究具有一些相同的基本特征,这有助于人们“建构”(construct)、“定位”(locate)和“确认”(identify)受众这样一种似乎无定型的、变动中的或不可知的社会存在。④网络自制剧制作和营销者通过对受众群体特征探求,既可以把握受众喜好,制作、出品点击率高、流量大的网络剧,又可以寻找在受众市场上的机会。在一系列的数据背后,总结受众群体特征的相关性和差异性,跳出网络自制剧内容和题材的现有框架,适度创新,做出亮眼的作品。

最后是对于受众需求的分析。在人们使用媒介的过程中,传播实际上起到了一定的满足作用。网络自制剧作为新媒体(网络)的产物,在传播过程中,受众通过观看满足放松、娱乐、消磨时间等需要。网络自制剧制作和出品方在进行网络自制剧创作和发行时应考量网络自制剧在受众的学习、生活中的地位,对于受众的需求进行考虑。

二、受众反馈促进产业链的良性循环。由于人际范围和人的个性通过媒介化的社会传播得以恢复,位居中心的传播者与处在边缘的接受者之间支配与反支配两种力量的关系得以重新平衡。⑤网络的互动性让在网络平台观看网络自制剧的受众不仅仅是信息的接受者,而且也成为了信息的反馈者和评论者。促使网络自制剧的良性发展。

我国部分网络自制剧采取边拍边播的模式,边拍边收集受众的反馈与信息。位于产业链下层的网络自制剧受众,实则间接参与到了网络自制剧的制作。网络自制剧产业由此开创了“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指用户生成内容)+“PGC”(Professional Generated Content,专业生产内容)的生产模式。⑥用户生产内容与专业生产内容的结合,是网络自制剧产业生产模式与传统视频产业的生产模式的最大不同。在网络传播中,受众反馈得到了进一步凸显和重视。

结语

我国网络自制剧的产业链虽然是自上而下,但并不是单一指向,而是一个循环、多向的链条。各个环节相互补充、协同合作,将产业链拉长增厚,促进整个产业的良性发展。同时,各个环节的潜力无穷,如何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优越性,还有待挖掘。(本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取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基金资助。项目号:201510285001z)(作者单位:苏州大学)

注释:①见蓝蓝蓝蓝影视传媒(天津)有限公司官网,http:///。

②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2015年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http:///。

篇6

一、新媒体崛起与新评估法诞生的必然

2013年7月17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新报告说,中国2013年上半年新增网民2656万人,截至今年6月底网民规模已达5.91亿人。报告说,手机网络音乐、手机网络视频、手机网络游戏和手机网络文学的网民规模相比2012年底分别增长了14.0%、18.9%、15.7%和12.0%,各类互联网应用程式中增长规模最大的是即时通信软件,目前使用网民人口达4.97亿人,占总体网民的84.2%。

上述数据对电视业者来说意味着什么?至少昭示了以下几个信息:

中国网络媒介的影响力继续大幅度攀升;

通过网络视频和手机视频看电视、评论电视节目不是成为一种可能,而是成为一种现实、一种潮流甚至主流;

收视率调查很重要,但传统的收视率及其调查方法已经不能反映所有电视观众的真实行为,当然也就不能反映和评估节目的真实价值,亟须创新;

网民和手机用户可以对在传统电视机和网络视频以及手机视频上观看的任何节目或媒介自由地发表意见或评论,互动性强,真实度高,样本价值高。

其实,多年前就有人注意到网络的“镜像”功能。也就是说,由于网民在网络上可以自由地、真实地发表自己的意见,现实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可以以某种方式或某种程度地投射到网络上。既然如此,无论是通过传统电视机收看节目的受众,还是在网络上点看电视节目的受众,都可能在网络上留下或发表自己的“观后感”——对某电视节目的评价。由于网民众多,且分布在四面八方,传统电视收视率调查方法对网民的收视行为和收视观感的调查根本无从着手、无能为力,而网络信息抓取技术和语义分析技术的结合,为即时收集、分析海量网民的网络收视行为和收视意见提供了现实的可能。

综上所述,中国的媒体市场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媒体不但成为广播电视节目播放的新终端,而且成为受众品评节目和民意调查的绝好平台。因此,利用新技术研究新媒体,利用新媒体研究传统媒体(特别是电视媒体),已成为媒体研究和媒体调查市场研究的必然趋势。

二、以满意度为核心的节目评估体系的构建

传统的电视节目市场调查基本上是围绕视听率展开的,主要解决节目有没有人看以及多少人看的问题。这个指标固然重要,但是,确实无法反映节目的质量和受众对节目的内在态度。而“满意度”作为衡量受众对节目的喜好程度和深度评价的主观指标正好可以弥补收视率的不足。因此,尽快构建一个以“满意度”作为核心指标并能在调查方法上有全新突破的节目评估体系,不但十分必要,而且十分迫切,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不可估量。

(一)为何选择满意度作为节目评估体系的核心指标?

满意度为什么应当是而且必须是电视节目播后评估系统的核心指标呢?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1.文化传播的效果取决于受众的满意度

广播电视产品属于文化产品,传播文化是广播电视媒体的使命之一。文化的价值决定传播的价值,文化价值的实现取决于传播的效果。文化传播的效果则取决于受众的满意度。也就是说,满意度是衡量文化产品(节目)传播效果和价值实现程度的主要指标。这是由商品和文化商品的使用价值特性共同决定的。

2.符合传播学的“使用与满足”理论

“使用与满足”理论(use and gratification)是传播学领域一个著名的关于大众媒介的效果与使用的理论,用以研究媒介和受众的关系。这里的媒介,实际上指的是媒介传播的内容。传统的理论认为媒介(内容)在传播过程中的主要任务是说服受众,受众是被动的,而“使用与满足”研究把受众看作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他们接触媒介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特定的内容,进而使得特定的需求和动机得到“满足”。英国学者布鲁默和美国社会学家卡茨在其合著《大众传播的使用》(Blumler,J.G.,&Katz,E. 1974. The uses of mass communications:Current perspectives on Gratifications research. Beverly Hills,CA:Sage)中首先提出该理论,并提出了“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其要点是:

人们接触使用传媒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这种需求和社会因素、个人的心理因素有关;

人们接触和使用传媒有两个条件——接触媒介的可能性和媒介印象(即受众对媒介满足需求的评价);

受众接触使用后的结果有两种:满足或未满足需求;

无论满足与否,都将影响到以后的媒介选择使用行为,人们根据满足结果来修正既有的媒介印象,不同程度上改变着对媒介的期待。而对媒介的使用,其实主要就是对内容(包括广播电视节目)的使用。

由此可见,对节目“使用”的满足与否,一方面决定着对播出内容的媒介的态度,另一方面,也左右着“使用”者以后对媒介和内容的态度。而满足与满意是两个非常相近的概念。因此,选择满意度作为广播电视节目评估的核心指标,不但符合传播学的基本理论,也是衡量节目价值及其实现度的重要标志。

3.满意度是媒体或节目发挥影响力的基础

由于广播电视媒体的特殊性和受众的多样性,节目的满意度也有多个层次:公众意义上的满意度、商业意义上的满意度和政治意义上的满意度。这三个满意度的重合度越高,意味着节目的综合满意度越高,也意味着节目的使用价值越高,更意味着播出节目的媒体的价值越高、社会影响力越高。本项研究的重点在于构建一个以公众利益为诉求的节目满意度评估系统。没有公众的满意度,也就无所谓节目的忠诚度和社会影响力。

(二)新媒体时代节目满意度评估体系的特点

由于广泛采用的收视率等传统的调查方法不具备深度分析的功能,传统的节目满意度调查目前主要依靠问卷式调查和访谈式调查两种方式。但如果被访者没有看过被调查的节目,则满意度就无从谈起;如果看过又记不清了或者只是道听途说,则满意度调查结果的可信性又值得怀疑。即便上述两种调查方式的准确度基本可信,但是,也有致命的缺陷:成本高,周期长,反馈慢,无法提供常规的市场服务。因此,寻找一种新的能够反映节目受众市场变化、受众对节目的褒贬喜好态度和节目的网情民意的调查方式和调查技术,既是对传统调查技术的发展,也是对电视节目市场变化和市场需求的一种呼应。

2010年9月至12月,上海戏剧学院媒介研究中心采用国际上最新开发的媒介测量设备在上海开展了“广播电视节目即时、量化满意度调查”研究项目,收集了500位上海受众的广播电视媒介接触行为及态度的数据,测量范围包括上海地区普通家庭受众可接收的61套开路电视频道及三套广播频道。[1]调查的结果如何本文不做评论,但是,其努力的方向是正确的,只是采用的调查方法基本上还是传统的收视率调查那一个套路,而且调查的样本户太少,难以适应当今的媒介生态和市场环境。

北京大学视听传播研究中心自2008年底承担国家广电总局社科课题“广播电视节目评估系统研究”项目以来,一方面在传统的广播电视节目评估领域广泛地收集国内外资料,精心研究和思考如何改进、完善既有的节目评估体系;另一方面特别关注新媒体给广播电视媒体经营和节目评估与调查市场带来的巨大变化和挑战。经过校内外研究力量的联合攻关和对网络信息抓取技术与语义分析技术的完善,2010年底,北京大学视听传播研究中心推出了一个新的节目评估体系——视听节目网络满意度评估体系。这个节目评估体系的特点是:

1.调查技术更先进

视听节目网络满意度评估体系是一种基于网络内容与数据挖掘技术的网络调查技术软件。这个软件按照统一的评估标准和操作规范,采用自动采集、自动分类、自动分析网络内容(包括微博内容)的方法,对网民和微博用户在网络或微博上发表的对某个或多个广播电视节目乃至频道、频率和广播电视台的评价进行语义再分析、再评估,进而得出某个或多个广播电视节目(包括在网络上观看的广播电视节目)的网络满意度(即褒贬度)及其网络满意度指数。

2.智能化程度高

可以代替人脑对网民和微博用户给节目的评价进行深度的语义分析和判断,自动生成数据图表。

3.调查速度快

在网络服务器功能与调查内容匹配的前提下,视听节目网络满意度评估体系第二天就可以拿出对前一天播出节目的市场满意度评价;对单个节目或少量品牌节目可以即时监测、即时评估其满意度。

4.样本量大

可以对数以百万计甚至亿万计的网帖和微帖(发表在微博上的热帖)内容进行跟踪、监测和分析。样本量大的最大优点是:即便有网络作假者或所谓的网络“水军”干扰,也不至于严重影响结果的客观性。而传统的收视率样本在一个大城市甚至一个省区只有300个采样本,有一个不准或者造假,对调查结果的影响都会很大。2010年7月1日,《人民日报》发文《个别卫视“收买”样本客户?电视收视率发现造假行为》。其实,正像有的学者说的,“样本户污染”问题只是收视率造假问题的“冰山一角”,收视率调查领域中诸如篡改数据、数据寻租等问题也很严重。[1]

5.调查范围广

视听节目网络满意度评估体系调查软件的功能可以涵盖当今数百个最流行或流量最大的主要网站和微博用户,甚至可以对广播电视节目的国际传播效果进行网络满意度调查与分析。

三、新媒体时代电视节目评估体系指标的构建

北京大学视听节目网络满意度评估体系包括两个主要系统:网络信息抓取技术与语义分析调查技术软件系统和专家经验评估系统。

(一)网络信息抓取技术与语义分析调查技术软件系统的主要指标

1.关注量

这里的关注量不是说某个节目被看到的人数或次数的总量,而是指某个电视节目在网站和微博的内容中被反映的数量,主要是记录和统计新闻网站、论坛、微博上的关注条数。用公式表示就是:

关注量=与节目相关的新闻条数+论坛帖子条数+微博条数

关注量指标可以反映一个节目的网络人气和受到关注的程度。一个关注量是一百万的节目显然没有一个关注量是一千万的节目网络人气高;而由于网民的普遍性,网络人气又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一个节目的社会影响力。没有人评论的节目基本上可以被看作没有社会影响力。

值得说明的是,在网络上或者微博上发帖评价某个节目,并不意味着发帖者是通过网络视频收看的这个节目。也就是说,即使是通过传统电视机收看节目的观众,也可以通过网络或者微博对某个节目进行评价或评论。关注量既不等于收视率,也不等于网络点击量,而是一个衡量“重度”观众的主要指标。

2.市场份额

这里的市场份额指的是一个被调查的节目在被关注的节目市场上的相对份额,就是被调查的特定节目的关注量与被调查的同类节目的关注总量之比。比如,一个节目的关注条数是一百万,被调查的同类节目的关注总条数是一亿,那么,这个节目的市场份额就是百分之一。用公式表示就是:

市场份额=节目的关注条数/被调查的同类节目的总关注条数×100%

市场份额衡量的是一个节目在同类节目市场中的位置和竞争力,也可以说它反映了一个节目在同行中或市场上的影响力。

3.网民满意度

这里的满意度是指与某个节目相关的网帖或微博评论中正面评论的数量程度,也可以叫网民满意度,也就是在网络或微博上表现出来的对某个节目的满意程度。具体来说,就是通过软件调查技术系统,自动分析网络或微博上与某个节目相关的评论文本内容,计算其中正面评论的条数占总评论条数的比例,进而得出满意度数据。用公式表示就是:

网民满意度=与节目相关的正面评论条数/节目评论的总条数×100%

网民满意度衡量的是受众对一个节目的使用与满足程度在网络或微博上的表现。电视的收视率高或者网络播放的点击率高,网络的满意度不一定高;网络满意度高的节目,在电视播放的收视率或者网络播放的点击率也不一定高。这主要是由于节目的类型差异所造成的。因此,满意度是一个独立程度很高的调查指标。当然,也有关注量、市场份额和满意度三者一致的现象。与收视率有收视时间长短之分一样,节目的满意度也是有程度之分的,如很满意、满意、基本满意等,但在结果统计上,都归入满意度范畴。与之相对应的程度指标即不满意、很不满意两个指标。网帖中极少有中立或者没意见的,否则,就不会发帖评论了。

4.网络市场满意度

节目的市场满意度是指节目的网民满意度和市场份额之间的比例关系,是网民满意度和网络关注量市场份额各按50%的权重加权之后得出的数据。采用公式表示就是:

节目市场满意度=网民满意度×50%+网络关注量市场份额×50%

从数值上看,节目的网络市场满意度一般小于网民的关注度,而大于节目的市场份额值。比如,一个节目的网民满意度是60%,市场份额是10%,其网络市场满意度就是35%。设立网络市场满意度指标主要是为了兼顾节目的网络关注量和网民满意度与市场份额三个指标的意义与价值。因为,网络满意度高的节目不一定关注量高或者市场份额高,关注量高或者市场份额高的节目也不一定满意度高。与网民满意度指标相比,网络市场满意度更接近被评节目真实的市场位置。

除上述指标外,网络信息抓取技术与语义分析调查技术软件系统还可以进行网民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和地理市场分布分析,进一步了解是什么地方的什么人对什么节目的什么方面满意或不满意。

(二)专家经验评估系统

任何技术或软件都是人发明的,因而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北京大学视听节目网络满意度评估体系设立的专家经验评估系统,正是为了弥补网络信息抓取与语义分析调查技术软件系统应用上可能出现的不足和局限,才邀请了国内最著名的12所大学新闻院校的13位领导和部分电视研究专家,从经验值上对技术系统的调查结果进行必要的修正。当然,这里的专家,也可能是电视观众或者网民或者微博用户之一,但却不是普通的观众和用户,而是对广播电视媒体或节目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研究、判断能力的专家。专家经验评估系统设置的主要评估指标有五个:

1.创新能力

任何节目或品牌的评估都必须考虑创新的因素。网民或微博用户在评论一个节目的时候也一定会对节目的创新性有所评价,这可以包含在满意度的评估指标当中。但软件技术无论怎么先进,都不如人在评判一个节目的创新程度时感觉那么准确。因此,专家经验评估系统把创新能力作为首要指标设置,就是为了弥补技术上的不足。节目的创新能力评估可以参照有关节目创新的标准和要求。

2.文化品位

即使是一件物质产品,也都有一定的技术品位和文化品位。广播电视节目作为文化产品,不但应该有一定的文化含量,还应该有一定的艺术含量。文化含量有多少之分,艺术含量不但有多少之分,还有高低之分、雅俗之分。因此,所谓节目的文化品位,简单地说就是节目中蕴含的文化含量和质量。作为对广播电视节目有一定研究的专家,对节目文化品位的判断几乎是一种直觉。

3.社会价值

节目的社会价值是指节目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一个优秀的电视节目应当或者必须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进步、经济发展、科教水平、道德文明起到一定的正面促进作用。这种作用的大小高低,正是判断一个节目社会价值的主要依据。有的节目收视率很高,但是,传播的观点和行为方式或者价值观对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如果是负面的、有害的,其社会价值不但是零,而且是负数。

4.人际口碑

人际口碑是指一个节目在观众或社会舆论中的评价。同一个节目在观众心目中、在同行心目中和在专家心目中的评价有时候一致、有时候不一致,在官方和民间的评价有时候也有很大的差异。这就是人际口碑指标设置的依据。

5.总体印象

总体印象是参与节目评估的专家对一个节目在内容、形式、技术、艺术和主持人表现等各个方面的总体感觉和判断。总体印象不一定很准确或者很精确,但往往很正确。

专家经验评估系统的上述每项指标各占20%,其评估结果和网络市场满意度的评估结果分别占30%和70%,最后得出的数值就是节目的网络评估综合满意度,也就是博雅榜的排名依据。比如,一个节目的专家评估结果是80分,网络市场满意度的评估结果(也可称网络市场满意度指数)是60分,则最后的综合评估分为:

80分×30%+60分×70%=66分

网络市场满意度的权重之所以大大高于专家经验评估结果的权重,是考虑到专家的人数大大少于网络用户样本数量,且还有一定的主观性、模糊性。

视听节目网络满意度评价体系的出现,对现有的视听节目评价体系进行了颠覆性的改革,至少是对现有评价体系的有益补充。它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弥补了现有评价体系对网络受众的遗漏。

第二,解决了电视媒体“唯收视率论”带来的表面性和片面性。互联网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电视节目在网络上的传播效果可以折射出其现实中的真正影响力。

第三,有助于广播电视媒体提高在新媒体发展方面的方向性和精确性。

四、视听节目网络满意度调查评估体系的应用

2011年至2013年,北京大学视听传播研究中心联合南方电视协作体和《南方电视学刊》①,分别在安徽合肥、云南腾冲和广东佛山举办了三届中国电视满意度调查评估报告暨中国电视满意度博雅榜会。中国电视满意度调查评估报告在调查方法上采用了继承和创新结合、客观与主观结合的模式。其继承传统的表现是:仍然重视节目的关注量和专家评估的价值,但是,只在评估体系中占适当的权重。其探索创新的表现是:设立了以满意度为核心的节目评估指标体系;开创了用新媒体研究传统电视媒体的新模式;采用了网络信息抓取加语义分析新技术,实现了节目调查范围的全域化和样本的海量化以及主观分析的软件化、数据化、自动化;以网民和微博用户的意见和评论为中心,实现了节目评估的客观化和市场化。

(一)本次调查评估报告和博雅榜的具体操作流程

先由北京大学视听传播研究中心按照系统设定的指标,将过去一年内(一般是每年的1-11月底)网民和微博用户对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50家卫视频道、31家省级电视台、100家城市电视台和连续播出时间一年以上的1000个电视栏目(分为新闻栏目、娱乐栏目、文教栏目和生活服务栏目四个大类)的海量评论进行抓取、分类和褒贬度量化分析,根据各个电视台、频道、栏目的关注量、市场份额和满意度,按照一定的权重进行综合满意度排名。

(二)专家经验评估

网络市场满意度评估排名前20的电视台、频道和在四大类栏目中分别排名前50的电视栏目,交由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四川大学、浙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华中理工大学等全国著名的12所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13位著名专家组成的评委会,按照专家经验评估系统设定的“创新能力、文化品位、社会价值、人际口碑和总体印象”5个指标分别进行打分评选(100分制),由高分到低分,评选出各自的结果,加权后取其平均值。

(三)调查范围

在调查取样的对象上,北京大学视听传播研究中心网络满意度调查分析软件系统对新闻门户网站、论坛社区、微博客三大类别影响力强的300多家网站进行了内容采集和数据分析。新闻门户网站包括:腾讯新闻中心、新浪新闻中心、搜狐新闻中心、新华网、网易新闻中心、人民网、凤凰网-资讯、中国新闻社、中国网、北青网、环球网、中国经济网、青岛新闻、浙江在线、海南在线、天津北方网、大众网、大洋网、东方网、深圳新闻网、华龙网、南方网、齐鲁网、杭州网、华商网、大河网、扬子网、央视新闻中心、四川新闻网、文新传媒、东北新闻网、南方报网、广西新闻网、荆楚网、解放网、金羊网、中原网。

论坛包括天涯社区、猫扑社区、西祠胡同、中华网论坛、搜狐论坛、西陆社区、QQ论坛、强国论坛、大河论坛、水木清华、凯迪社区、19楼空间。

微博主要是新浪微博。

(四)数据统计分析

北京大学视听传播研究中心每年组织的电视节目满意度博雅榜调查活动使用的网络信息抓取加语义分析软件技术包括自动采集技术、自动分类技术、内容褒贬分析技术、自动报表技术等。(见图一)

(五)评估结果

北京大学视听传播研究中心每年主持的全国电视节目满意度博雅榜评估结果产生的过程基本上可以概述如下:

利用软件技术海量抓取网民对某一节目全年的评论和跟帖,剔除相同IP地址的评论后,得出某一节目的全年关注量(关注度);

利用软件技术自动阅读、分类、分析,得出节目的网民满意度;

网民满意度和市场份额加权后,得出某一节目的网络市场满意度;

网民市场满意度和专家评估各项指标的结果加权后得出综合满意度,也就是博雅榜最终的排名依据。

根据三次评估的结果与经验值的比对,上述方法基本上符合节目在市场上观众心目中的真实地位,是目前国内唯一能和收视率节目评价系统并列的新型网络节目调查技术体系,并受到业界越来越多的重视。假以时日,中国电视满意度博雅榜调查评估技术和活动必将更加完善,应用会更广泛,也必将对中国电视节目的价值评估和发展创新做出更大的贡献。(见表一)

注 释:

①南方电视协作体由广东电视台、海南电视台、广西电视台、广州电视台、深圳电视台于1996年成立,云南电视台2012年初正式加入。《南方电视学刊》是该协作体主办的、有国内正式刊号的、全国著名的优秀刊物。

参考文献:

[1]方方,等.新型电视节目满意度评价体系的探索与发现[J].戏剧艺术,2012(3).

[2]吴叔平.节目测评标准的效用与局限[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2(4).

篇7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传统电视面临巨大挑战的同时,也给传统电视带来了机遇。

一方面传统电视受众遭遇新媒体的分流,特别是网络新媒体。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21次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__年12月底,我国宽带网民达到1.62亿,已经超过有线电视用户数。30岁及以下的网民比例达到69%,意味着电视观众的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在网民获取信息最主要的途径中,网络所占比例达到或超过电视,意味着电视传递信息功能在网民中已失去主导地位。网民上网的高峰时间段之一是20:00至22:00,与电视观看黄金时段形成直接冲突。特别是网民对网络音乐、网络影视功能的使用增长很快,已从第19次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36.3%、34.4%增长到本次统计报告的86.6%76.9%,意味着网民的娱乐方式也已发生重大改变。另外,根据美国对8至15岁儿童视听消费习惯统计,20__年到20__年,看电视或dvd的比例从50%降到38%,上网的比例从47%升至52%。在美国,有75%的网民在观看网络视频。以20__年9月为例,用户观看在线视频的平均时间达到181分钟,平均观看视频数量68个,每天平均超过2个。显然,广播电视受众遭遇网体媒体分流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另一方面,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也给传统电视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20__年1月底,国务院办公厅了包括广电、电信等6大部委联合制定的《关于鼓励数字电视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鼓励广电和电信两大行业相互融合渗透,更明确了双方可进入的领域,其中就包括iptv、手机电视和数字电视。政策的调整进一步拓宽了广播电视的发展领域和空间。

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cmmb)作为广播电视一种新的传播形态,不仅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而且已经成为拉动我国消费电子市场一股重要的力量。据不完全调查,目前我国带显示屏的消费电子产品生产企业中,有82%的企业已经开始生产cmmb终端。在我国开展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业务,用户数量预计会超过1.5亿,按照每一个终端1000元计算,1.5亿用户购买终端可带来1500亿元的直接消费市场。随着cmmb覆盖网的建设,将会逐渐形成更大规模的用户终端市场,进一步推动我国消费电子产品制造业的发展,拉动我国消费内需,降低目前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的突破,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等新媒体发展迅速,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的技术研发、标准体系建立、设备产业化和规模技术试验等工作取得巨大进展。据统计,我国cmmb在今年6月成熟接收终端投放市场,9月底全国有100万的用户超过cmmb收看电视节目。到10月初,cmmb终端数量达到120万部左右。未来计划在20__年达到1000万部,20__年的目标是5000万部。但目前,新媒体普遍存在着内容建设匮乏的问题。广电系统应立足内容生产的优势,充分运用品牌战略、蓝海战略和联盟战略,通过竞争、兼并(对外)、整合(对内)等手段,积极发展媒体业务,加快技术创新,开拓运营模式,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优势互补、融合发展,为我台广电创造新的发展空间。

篇8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广电传媒;发展;应用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提出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这是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使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业界发展生态,以促进传统行业换代升级之举。在广电行业,适应消费者的多种需求,这种融合已进行有年,并初步塑造出全新的广电数字传媒系统,扩大了应用范围,丰富了实用功能,优化了服务质量。在本文中,笔者将主要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角度,阐述其与广电的融合,及其在融合中对网络电视发展的促进作用。

1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广电发展过程中的应用

任何适应传统行业发展需求的新技术都会对传统行业的发展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之于传统的广电行业的发展也是这样,它极大地促进并加快了传统广电传媒向现代化的数字传媒及其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在今天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与普及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越来越离不开网络技术。据CNNIC2015年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这样庞大规模的网民数量,对网络功能的需求与期待也必然会是多样并趋向于多元化,并对网络技术的发展起到反向促进作用。具体表现在广电行业,如信息共享功能、语音与视像传输功能等,无一不是这种需求与需求的反向促进的结果。由此亦可见,计算机网络技术对当下及未来广电传媒行业的重要意义。

2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广电中的具体应用

(1)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收集、整理、共享节目信息

无论是广播还是电视,每个机构都有着多个功能不同的演播室和机房并分布于不同的地方。这就使得很多的节目资料、素材、信息等在传统的技术条件下无法做到实时共享,为优质节目的产出制造了很多的不便和障碍。而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借助互联网或局域网和电脑软件实现广电机构各工作部分的联网,将各工作点同一互联互通,真正实现内部资源的共享与充分有效地利用,以提高节目制作质量,拓展创新程度,缩短制作周期,提高制作效率,优化播放流程,提升机构运营速率。

(2)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节目编辑

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广电节目的编辑,大致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一是使用电脑软件和机构网络进行节目的后台编辑。这种情况下,编辑人员需要通过互联网或局域网,将节目制作所需材料进行下载到个人计算机的编辑系统中进行草编--即资料的初步整理,然后将其送至本机构制作中心数据库中进行一次合成节目文件。一些新闻类、竞赛类节目在这一点上表现尤甚,如美国职业篮球联赛(NBA)直播可为典型例证。这种情况下,节目编辑人员无法在短时间内对节目进行深度编辑,只能根据现场获得信息结合机构内数据库中的资料信息,对节目进行自带编辑系统中的初步编辑或相关设备支持下的联机编辑,并迅即利用网络技术将其输送到内部网络中满足播控人员进行节目播放的需要。

(3)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强化对节目播放的有效控制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广电系统中的深度应用及其与广电技术的深度融合,使得广电节目播出更加方便、简单和快捷。例如,利用电脑软件控制后台系统,既可以提高节目编排的科学性也可以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使得工作人员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用以休息及进行工作创新;对于节目的播放,也可以利用电脑软件进行设定播放次序的随时与有效的调整及自动播放;即便设定播放节目播放前临时发现出现问题,也可以从容地从节目库中进行节目播放的有机调整,而不影响受众视听。

3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交互式网络电视中的应用

交互式网络电视的英文名称是Interactive Personality TV,简称之为IPTV。这一定义中的"个性化"与"互动概念",应该站在NGN的角度进行理解,尽管目前它只是IPTV的初级阶段;同时,它是融合了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等多种技术于一体的崭新技术,以向用户提供一整套的应用服务解决方案或一个服务体系而非一个具象的产品。在当前阶段,科研人员将交互式网络电视划分为多个部分,主要包括视频压缩和视频信源模型、QOS控制、连续的媒体服务、流式服务器、媒体同步体制、流式媒体协议、网络管理和元数据、版权保护等九大部分,以便于对其进行科学与合理的研究。而对其管理协议和模型,科研人员中,多数人主张与建议采用SNMP和CMIP共存的方式,对SDH/WDM/ATM采取ITU-T和ATM制订的CMISE模型,对网络使用数据的收集采用SNMP和CMISE模型等。这里任一模型的采取都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步分不开的。

总之,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及其与广电技术的深度融合,它必将对未来的广电传媒业态产生极大的影响并形成独有的中国特色,以更好更优的服务水准满足广大受众的视听需求。

参考文献:

[1] 张欣奇.数字电视广播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思考的相关分析 [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35:8544-8545.

篇9

王太华在工作报告中指出,“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是广播影视务实奋进、繁荣发展的五年。五年来,广播影视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牢牢把握正确导向,不断强化新闻立台,着力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圆满完成党的十七大、北京奥运会等重大宣传报道任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特别是坚持“及时准确、公开透明”,创造性地做好汶川特大地震、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等重大突发事件报道,推动了新闻宣传的重大改革创新。2010年是“十一五”收官之年。一年来,广播影视新闻宣传导向正确、引导有力,安全播出切实加强,内容生产发展繁荣,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扎实推进,科技进步加快,新媒体发展迅速,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成效明显,管理力度加大、依法行政水平提高,党的建设和队伍建设切实加强,各项工作继续保持了繁荣发展的良好势头。

广播影视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巩固村村通,实施户户通

2010年,村村通方面,建立了直播卫星服务平台,安装直播卫星设施1350万套,基本实现全国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村村通;巩固中央节目无线覆盖成果,加快地方无线工程建设,中央第一套广播电视节目无线人口覆盖率提高到85%以上。西新工程方面,少数民族语言节目译制制作能力进一步增强。农村电影放映方面,基本普及了数字化,累计组建农村数字院线240条、配备数字设备4.2万套,全年放映电影800万场,基本实现了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

2011年,广电将按照巩固成果、扩大范围、提高标准、改善服务的要求,编制落实“十二五”工程建设规划,抓紧启动今年各项建设任务,努力在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上取得新进展。村村通,要巩固2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成果,实施户户通工程建设;扩大无线覆盖成果,加快地方无线覆盖工程建设。西新工程,要进一步提高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覆盖质量和水平。农村电影放映工程,要在确保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同时,积极探索自然村、城乡结合部电影放映的新办法,争取实现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每学期组织观看两场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加快建立国家应急广播体系。同时,将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强化公共财政保障。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把县乡广播电视纳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着力强化公共服务职能。

大力推进三网融合

广播影视正处在技术变革调整、更新换代时期,必须从全局的、战略的高度,以推进三网融合为契机,加强科技规划,完善科技政策,加快科技创新,全面提升科技水平。三网融合是今后一个时期广播影视的工作重点。2010年,全国170多个大中城市实现整体转换,有线数字电视用户接近8000万,增长超过30%,其中双向用户3000万。2011年要适应三网融合要求,加快电台电视台数字化,加快有线网络大容量、双向交互升级改造和网络整合,扩大下一代广播电视网试点,加快无线数字化,全面推广电影数字化。要把内容创新和业务开发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重点发展高清电视、视频点播等新业态,开发电子政务、生产生活信息、文化教育娱乐等多样化服务,为群众服务、为企事业单位服务、为党委政府服务。试点地区和试点单位要扎实做好试点工作,为广播影视推进三网融合探索有效模式,提供有益经验。推进三网融合,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维护国家文化和信息安全。广电部门要切实履行内容监管职责,重点建设好IP电视、手机电视集成播控平台,确保可控可管、安全播出。

加快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

2010年,广电总局积极推动电台电视台开办新媒体,全国共批准开办10家网络广播电视台。中国网络电视台着力开发多平台、多媒体、多终端新型节目形态,目前已拥有21个频道。中国广播网实现台网联动,创办了国内首份有声手机报《新闻报纸摘要》。国际在线用户规模增加、国际影响不断扩大。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发展加快,已覆盖320个城市,拥有了一定用户规模,技术标准有望走出国门。IP电视、手机电视特别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在规范中快速发展。目前,共依法批准了594家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从业机构。

2011年,广电还将围绕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重点提升网络广播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发展水平。中国网络电视台、中国广播网、中国国际广播电视网络台、中国电影网要发挥龙头骨干作用,做大做强。总局支持具备条件的电台电视台开办网络广播电视台。引导民营视听网站健康发展。同时,总局将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推动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发展,在加强深度覆盖、丰富内容服务、扩大用户规模的同时,着力创新体制机制,按照现代企业集团制度要求,建立健全中广传播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总局还将加强新媒体管理,进一步健全管理制度,促进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

明令禁止电台电视台整体上市

2010年广播影视改革取得了较快的进展,一是电台电视台内部机制改革逐步深化。稳妥推进制播分离改革,电台电视台控股的影视制作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加强频道频率专业化品牌化建设,新增、调整专业广播节目50套、电视节目23套,中央电视台等播出机构探索建立了频道频率制管理体制。劳动、人事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深化,江苏等地电台电视台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改革力度加大。二是经营性产业改革向纵深推进。基本完成中央确定的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等各项改革任务。全国35家国有电影制片单位、70家电视剧制作机构、204家省市电影公司转企改制。9家广播影视企业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华策影视、乐视网成功上市。院线建设扎实推进,票房过亿院线达20家,全国新增影院313家、银幕1500多块。三是资源整合步伐加快。上海、北京、湖南等省市成立广播电视台,全国共有244家副省级和地市级播出机构实现两台合并。有线电视一省一网整合扎实推进,国家级广播电视网络公司筹备工作有序开展。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和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合并重组。

2011年,要按照中央关于“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的总体部署,围绕“三加快”、“一加强”,把各项改革引向深入。一是要以电台电视台为重点,深化公益性事业改革。需要强调的是,电台电视台作为党的重要新闻媒体和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必须坚持事业体制,坚持喉舌和公益性质,坚持以宣传为中心。改革中,不允许搞跨地区整合,不允许搞整体上市,不允许按频道频率分类搞宣传经营两分开,不允许搞频道频率公司化、企业化经营。二是要以转企改制为重点,深化经营性产业改革。三是要加快有线网络整合,尽快实现一省一网。同时,抓紧组建国家级广播电视网络公司。

加速广电网向全业务转型

王太华在会上指出,“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广播影视加快转变、加速转型的战略机遇期,是我国由广播影视大国向强国跨越的关键时期。“十二五”期间要加快广播电视网由传输覆盖向全功能、全业务转变。根据国务院推动三网融合的政策,广电和电信相互进入对方的原有业务领域。而三网融合最关键的IPTV内容播控平台却掌握在广电手中。对广电而言,目前最大的问题加速广电网改造。目前,广电各级各地网络互不连通,无法形成全国性统一网络,使得IPTV、语音通话等业务无法正常运营,同时广电没有全国性网络,广电网络也无法和电信网、互联网对接,难以实现三网间的互融互通。

实际上,广电总局也一直在技术上对广电基础网络大力改造,主要是有线电视网络数字化和双向化改造。据了解,广电总局正在抓紧组建国家级广播电视网络公司,组建的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已经中央批准。同时,按照国务院的工作部署,广电总局正在抓紧建设IPTV、手机电视集成播控平台和监管系统。国家级广播电视网络公司将作为广电参与三网融合的市场主体,实现全国有线电视网络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营和统一管理。除了筹建国家级广播电视网络公司,广电总局已经提出了广电网络改造新规划,计划到2015年,城市80%以上将实现网络光纤到楼,30个大中城市将建成NGB示范工程,提供家庭接入速率100Mbps。

2011年关键词:

安全播出、科技进步

篇10

【关键词】广播电视 移动互联网 无线城市 智慧城市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一、中国城市广电新媒体的生存现状和图存之路

(一)夹缝中艰难生存

1.中国广电媒体层级结构中的城市台

中国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并推行“四级办广播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方针,即中央、省、地(市)、县四个行政层级都要办广播电视,其宗旨是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的两个积极性,尽快把中国落后的广播电视事业发展上去。当时,“四级办”也确实带来了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大发展,同时也铸就了中国广播电视延续至今的层级化、区域化结构格局,全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基本都设立了广播电视机构。截至2013年底,全国共有播出机构2568座,其中城市广播电视台①(下称城市台)600多座。

但在几十年后的今天,在中国全面实行市场经济、政府不再向各级广播电视机构提供运营资金之后,“四级办”的“混合覆盖”让城市台一时难以找到生存发展空间。加上近年来的全国有线网络整合,将地、县级有线网络整体切走,城市广电媒体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据统计,2013年,全国城市广播电视台实际广告收入下滑了15%~30%。

2.现阶段中国城市台面临的难题

现阶段中国“城市台”面临两大难题。第一,城市台在整个传媒格局中处于弱势地位,使其难以汇聚市场资源。中央级、省级广电媒体的卫星和地面覆盖,对定位于本地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而不能上星的城市台发展形成挤压,使其在传播生态中处于明显劣势。第二,城市台难以留住人才。尤其是地级和县级城市广电媒体,人才瓶颈问题突出。

(二)借机媒介融合寻求突围

近年来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为广电媒体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各城市台纷纷采取措施,期待借机广电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实现发展突破。

1.城市台发展新媒体初探:发力传统互联网,波澜不惊

在“四级办”的既有框架之下,全国2000多家县级以上行政区都建立了广播电视台,城市台就在其中。如今这些台在媒体融合的大潮下又创办了几乎同样数量的音视频网站。但这些网站的统一特点就是:小而全、小而散。个个都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且又分散在全国不同的行政区域,艰难地寻找着生存的缝隙,更难以形成一方竞争力量。

相对于纸媒在各城市率先建立并日趋成熟的门户网站,后起的城市广电网站相对落后,实力较为弱小。而眼下面对商业新媒体在全国布局“主平台+地方特色新媒体平台+移动化资讯聚合分发”的强大战略攻势,广电媒体更是难以抵挡。如腾讯已经在全国12个省建立了12家“大”网,如大浙网、大渝网、大湘网、大豫网等,同时实现资讯在微博、微信客户端的移动化聚合分发。全国几百家城市广电网站中,做成城市门户或有影响力的本地视听新媒体平台的寥寥可数。除了名城苏州网、太湖明珠网等几家广电网站,因为抢抓机遇及时,运营机制较好,已经成长为当地的综合门户网站外,绝大多数广电网站都是勉强维持着传统广电媒体网络版的“初级阶段”角色。

可以说,城市台第一轮进军新媒体的努力,即发力Web1.0、Web2.0时代,未能在强手林立的新媒体市场引发应有的波澜。

2.城市台寻求体制机制突破的努力:城市联合网络电视台后续乏力

不过,互联网天然的去行政化、去区域化、去中心化和开放性、互动性、互联互通性特征,以及对市场资源的强大配置能力,让城市台看到了曙光。他们努力尝试依托新媒体走跨区域联合之路。

2011年8月,由14家城市台及5家平面媒体共同发起、经原国家广电总局批准的城市联合网络电视台(CUTV)正式上线。城市联合网络电视台采用“总台+城市分台”的架构、“全媒体+产业链”的整合营销模式,期待通过共享“网络电视台”牌照资源、内容资源和技术资源,形成跨媒体、跨领域、跨地域的全方位、立体化传播合力,打造一支重要的市场竞争力量。业界、学界、行业管理部门均对这一新生事物寄予厚望,并给与了热切关注和支持。目前,城市联合网络电视台成员台及紧密合作媒体达到60多家,覆盖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但是,运营近三年来,由于体制机制及运营团队尚未理顺,城市联合网络电视台发展后续力量不足。

城市台借助新媒体进行整合营销的探索,迄今为止,还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中国城市台发力移动互联:“无线城市”系列崛起

“无线城市”,是未来智慧城市发展的方向。它是一个基于移动互联网、融合桌面互联网和物联网的智能信息应用平台。通过广泛聚合和多屏分发大量信息内容和应用,为市民的视听消费和生活应用提供便利,为政府的政务公开、城市管理等提供有益帮助,为企业的营销、管理等提供有力工具和渠道、平台,实现“视听无处不在”和“掌上城市”。在“无线城市”发展过程中,部分城市广电媒体抓住机遇,依托独有的新闻视听资讯等资源,与网络商、终端商、应用商合作,适时加入并进而主导了“无线城市”平台,涌现出“无线苏州”“智慧无锡”(原名“无线无锡”)“爱青岛”等一系列城市资讯和生活服务平台,使其成为当地智慧城市的门户。这些中国文化旅游名城也成为“指尖上的城市”,在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类移动终端上诉说演绎自己的故事。

案例1:“无线苏州”

主办单位:苏州广播电视总台

服务类型:城市公共生活服务类

上线时间:2011年12月31日

用户:截至2014年6月底,已达150万。

功能板块:资讯、直播、违章查询、停车加油无忧、路况、公交、地铁、打的、自行车、天气、智慧电力、二维码、寒山闻钟、互动、爆料、直播、汽车票、电影票、玩游戏等。

“无线苏州”实现了苏州广播电视节目的全球同步直播、苏州文化资讯的迅速传播、苏州城市公共信息的及时查询及城市生活服务的全面应用,也实现了互联网、通信网、广电网以及电视屏、手机屏、电脑屏的“三网三屏”融合。

案例2:“智慧无锡”

主办单位:无锡广播电视台(集团)

上线时间:2012年12月

用户:截至2014年6月底,达到90万

功能板块:新闻、专题、政务、直播、点播、图览、爆料、公交、阅读、微博、天气、路况、旅游、票务、影院、惠购、地铁、互助、号码通等。

案例3:“爱青岛”

主办单位:青岛广播电视台

上线时间:2013年1月6日

用户:截至2014年6月底,达到35万

功能板块:资讯、直播、点播、影讯、路况、实时公交、天气、公交、世园会、城市、社保、违章、停车场、公安、应急、交通、医疗、社保、旅游、缴费、购物、应急广播等。

“爱青岛”近期又推出“新媒体电视”业务,除了把在“爱青岛”手机应用软件(App)上所有极具本土特色的“智慧城市”业务与电视屏互通共享,还特别增加丰富的直播点播视听内容。目标是建成智慧城市的电视门户。

三、未来之路:“无线城市”撬动城市台实现融合发展

(一)城市台实现融合发展的优势

未来,城市台将依托“无线城市”平台,撬动媒体实现融合发展。理由有以下几个方面。

1.移动互联网还存在窗口期,城市台应抢抓机遇,决胜Web3.0时代

中国智能手机用户规模为世界之最。根据市场研究机构国际数据公司(IDC)的数据,中国有近10亿手机用户,其中大约40%使用智能手机。另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6.32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27亿,占总网民数的83.4%。另据调查,无锡市63%的智能手机用户每天使用智能手机搜索信息;苏州市77%的市民表示,通过手机App获取信息。数量庞大的智能手机用户和手机网民是广播电视媒体进军移动互联网领域的潜在市场。

当前,正值Web3.0技术丰富完善时期,城市广电媒体有机会利用移动互联网实现弯道超车。

2.城市台在基层信息文化服务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资源和传播资源

地缘优势。在中国“四级办”“四级混合覆盖”的广电传播格局中,城市广电媒体承上启下,直接面对一方受众,在基层信息文化服务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市民对广电媒体形成高度的依赖。而城市台与本地政府和城市管理服务各有关方面的地缘关系和密切合作,又让城市台整合各方资源进军移动互联网市场具备了比较优势。

新闻资讯、视听文化资源和公信力优势。城市台在服务一方的长期新闻传播过程中,与所在城市同呼吸、共命运,每天创造和积累着丰富的新闻资讯和视听文化资源,并建立起主流媒体的强大公信力。最有条件把城市文化和城市生活通过视听化、信息化处理搬到智能平台上,使之流淌在指尖、手掌之间。

3.智慧城市建设准备了良好的传输网络基础设施

各地正在大力推进的智慧城市建设,为城市台搭建多网融合的新型城市生活服务平台创造了必要的“硬”环境。

4.城市台船小好调头,目标人群集中,经营方式灵活,容易抓住机遇,做出特色

城市台处于中央级和省级广电媒体强势发展和覆盖的缝隙中,相对来说,没有前两者那么受到行业政策的关注和重视。这一方面是城市台的劣势,同时也是“优势”,一定程度上使城市台进行各种发展探索拥有了某种空间。一些有见识、有担当的城市台已经在朝着“以我为主、融合发展”的方向先行先试,为广电在新媒体领域拓展出一片蓝海,为广电未来发展带来光明前景。

(二)借势移动互联网实现“突围”

1.依托“无线城市”,实现由单纯城市广电服务向区域性综合文化信息服务的转变――业态转型

让广电主导的“无线城市”“智慧城市”平台成为市民离不开的媒体平台、生活平台和社交平台。如无锡广播电视台已经在“智慧无锡”平台和微信服务号中出现了“市民电视”“掌上电视”等概念。“无线苏州”已经提出打造“应用平台”的口号。在这类平台上,城市广播电视的频率频道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类智能终端,成为高度渗入市民生活的“伴随性媒体”;而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交通、医疗、教育、金融等方方面面,则实现了随时随地的移动“应用”。2014年5月1日,苏州有15万人使用了“无线苏州”的“路况”应用。刚刚尝试的O2O(线上到线下)电商业务,已经初显长尾效应,任何产品一旦登上平台,便使平台切入了产品的全产业链。平台主办的房展车展已经撬动房产和汽车的全产业链。票务、游戏、生鲜市场等其他电商业务陆续展开。一个开放共赢、聚合能力巨大的生态化、重体验应用平台雏形已现端倪。

2.壮大“无线城市”平台,撬动广电媒体的全面转型升级――体制机制突破

“无线城市”是以媒体融合为契机,与新媒体接轨、与市场接轨的新型信息讯及生活应用服务市场主体或准市场主体。这是对束缚融合发展的旧体制、老框框的成功突破。

商业新媒体公司具有严密的法人治理结构,但其机制随机应变,市场需要怎么变就怎么变,因为不变就只能等死。广电媒体既然已经涉入新媒体市场,与这些新媒体公司同台竞技,也必须具有同样的灵活机制。“无线苏州”已经在这方面先行一步,平台创办伊始,其运营主体就不是一个媒体公司,而是定位为IT企业的苏州世纪飞越网络信息有限公司。这就大大拓宽了这个新平台在新技术新服务的市场海洋中乘风破浪的发展道路。

商业新媒体公司在培育市场阶段,都依靠强大的风险投资舍得砸钱,不急功近利,先耐心积累用户。广电新媒体也必须拥有这样的理念才能拓展发展空间。苏州广播电视总台目前已经在“无线苏州”投入2000多万元,尚无收益。但台领导已经承诺,前几年不指望平台挣钱,而是集中力量不断完善优化平台体验。直到用户突破130万之后,“无线苏州”才尝试广告经营。这样的承诺和耐心,需要决策群体相当的责任担当。

商业新媒体公司对于优秀人才均有股权激励等各种激励措施,这是行业惯例。广电新媒体如果没有相应的措施,人才外流不可避免。没有人才,一切无从谈起。“无线苏州”的运营主体苏州世纪飞越正在筹划股份制改造,核心经营团队将合理持股。

3.以资本为纽带整合聚合资源――做强做大

大家可以看到,商业新媒体公司通过终端产品、关系产品、服务产品等向内容领域的扩张,是那么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广电媒体从内容产品向其他领域的延伸却是举步维艰。商业新媒体公司从网站到平台、从固网到移动、从视频到电商的转跳和拓展,是那样的如鱼得水,似乎可以随时与各个产业发生交集,不断整合社会资源。广电媒体对于如何通过与其他产业链条的合作来重新激发自己的优势,还在苦苦探求中。而上述“无线苏州”等广电主导的城市云平台已经成为广电切入其他产业或领域的入口,蕴藏着巨大的社会价值和商业开发潜能。截至2014年6月中旬,共有包括贵州台在内的16家省级和地市级广播电视台与苏州台达成城市信息云平台战略合作协议。通过合作,“无线苏州”向这些台输出技术、运营机制及商业模式,共同建立优势互补、资源互动、双赢以至多赢的战略合作联盟关系。